第一篇:庄子其人其书
庄子:其人其书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王维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李白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王维
潇洒、逍遥、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庄子:其人其书
一、庄子其人
二、《庄子》其书
庄子其人
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公元前369—前319)、齐宣王(公元前342—前324)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
庄子的生卒年
庄子活动的大致年代:
公元前四世纪中期到公元前三世纪早期。具体的年代,有五种说法:
1、前369—前286(马叙伦);
2、前355—前275(吕振羽);
3、前328—前286(范文澜);
4、前365—前290(杨荣国);
5、前375—前295(闻一多)。
《史记》:庄子者,蒙人也。蒙:
战国时代属宋国,汉代属梁国
称庄子宋人或梁人,意思一样,只是根据不同时代称谓而已 今河南商丘县境内
一说:今河南、安徽、山东三省交界处。
1、楚威王曾礼聘庄子
2、《庄子》中多记载楚国风土人情、宫廷传闻
3、庄子思想灵动浪漫,文字表述多借用神话故事,与楚国文化十分相近。历来被视为楚文化的一部分 崔大华《庄学研究》:
“庄子可能是楚国贵族后裔,可能是在楚国吴起变法时期(约在楚悼王十五年到二十一年,即公元前387—前381年),被迫迁移到楚国北陲,最后流落到宋国的楚国公族后裔。” 庄子故里
庄子与楚国的关系
庄子的家世
没落贵族家庭出身
1、郑樵《通志·氏族略》:
庄氏,芈(音米)姓,楚庄王之后,以谥为氏。
2、从思想上进行分析,理由有二:
(1)超越现实功利性的纯粹精神性思考——以谋生为急务的平民子弟不太可能沉醉其中
(2)深刻的厌世情绪——败落贵族家庭的子弟所容易有的性格。
《刻意》:就薮泽,处闲旷,钓鱼闲处,无为而已。
1、为吏:
“尝为蒙漆园吏。”(《史记》)
2、打草鞋:
“处穷闾阨巷,困窘织屦(音巨),槁项黄顑(音砍)。”(《庄子·列御寇》)庄子的生计
3、钓鱼:
“庄子钓于濮水。”(《庄子·秋水》)
4、捕鸟:(《庄子·山木》)
5、授徒:收授弟子规模不大,《庄子》书中记载庄子弟子有名有姓的仅一个蔺且,见《山木》篇。
庄子事迹·枯鱼之肆
《庄子·外物》: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
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
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土,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
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庄子终生贫穷,常处于饥寒交迫之中。
庄子事迹·贫而不惫
《庄子·山木》:
庄子衣大布而补之,正緳(音谐)系履而过魏王。魏王曰:“何先生之惫焉?”
庄子曰:“贫也,非惫也。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 ——穷且益坚、安贫乐道:
善于从贫穷中超越,物质生活上虽然贫乏,精神心灵上却并不困顿 ——庄子的时代:昏上、乱相
力图为世所用者:处势不便,难免于惫
庄子的追求:无所用于世,故贫而不惫。
庄子事迹·惠子相梁
《庄子·秋水》: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
“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雏,子知之乎?
夫鵷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鵷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 而吓我邪!”
——视相位如腐鼠:淡泊名利。
唐·李商隐《安定城楼》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鵷雏竟未休。
庄子事迹·曹商使秦
《庄子·列御寇》:
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其往也,得车数乘,王说之,益车百乘,反于宋,见庄子曰:
“夫处穷闾阨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顑者,商之所短也。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
庄子曰:“秦王有病,召医,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子岂治其痔邪,何得车之多也?子行矣!” ——讥邀宠为舐痔:憎恶权势。
槁项黄顑的庄子
选自《古圣贤像略传》
《庄子·列御寇》:
或聘于庄子。庄子应其使曰:
“子见夫牺牛乎?衣以文绣,食以刍叔(通菽),及其牵入于太庙,虽欲为孤犊,其可得乎?”
——把名利权势、富贵荣华看作负累,看作是对自由的牺牲、对生命的耗损。庄子事迹·太庙牺牛
李斯的悲叹
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 : “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
——《史记·李斯列传》
《庄子·秋水》: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诜,音申)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
“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音四)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惠子,名施,战国中期名辩派大家
长期从政,并卓有建树,是当时魏国政坛的风云人物 庄子与惠子的人生追求、学术思想分歧很大: ——《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音喘)驳,其言也不中。” 他们的友谊是在对某些抽象的哲学问题的共同探讨中形成和建立的 每一次争论都充满了对立,从来没有一次观点相同。庄子事迹·曳尾涂中
庄子的朋友:惠子
庄子与惠子:濠梁之辩
《庄子·秋水》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鯈(音条)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与惠子:匠石之叹
《庄子·徐无鬼》:
庄子送葬,过惠子墓。顾谓从者曰:
“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自夫子死,吾无以为质矣!吾无言之矣!” 嵇康《赠秀才入军》
息徒兰圃,秣马华山。 流磻平皋,垂纶长川。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嘉彼钓叟,得鱼忘筌。 郢人逝矣,谁可尽言。
庄子事迹:鼓盆而歌
《庄子·至乐》: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
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慨然!
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而本无气。杂乎芒芴(恍惚)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
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音叫)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庄子事迹:天地为棺椁
《庄子·列御寇》:
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
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音果),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音基)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 弟子曰:“吾恐乌鸢(音冤)之食夫子也。”
庄子曰:“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 ——孔子:“杀身以成仁。”孟子:“舍生而取义。” ——儒家生命观:人的生命负载着某种社会价值 ——庄子生命观:人生是一个纯粹自然的过程。
生命的意义
陈子昂《感遇》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张九龄《感遇》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庄子》篇目
《汉书·艺文志》著录为五十二篇 现存三十三篇,魏晋时郭象整理
分为《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 《内编》(七篇)通常认为是庄子本人所著
《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有庄子门人及后来道家的作品。
内篇:
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应帝王 外篇:
骈拇、马蹄、胠箧(音区切)、在宥、天地、天道、天运、刻意、缮性、秋水、至乐、达生、山水、田子方、知北游 杂篇:
庚桑楚、徐无鬼、则阳、外物、寓言、让王、盗跖、说剑、渔父、列御寇、天下。《庄子》篇目
《庄子》注释本及研究著作
王先谦《庄子集解》,中华书局1987年 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年 杨柳桥《庄子译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曹慕樊《庄子新义》,重庆出版社2005年 崔大华《庄子研究》,人民出版社1992年
颜世安《庄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庄子》的文本特点
1、言说态度:
——文本作者本人对文本语言有效性充满怀疑与否定: 《庄子·天道》:
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庄子·外物》:
筌者,所以在鱼也,得鱼而忘筌,……言者,所以在意也,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庄子·秋水》:
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 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
《庄子》的文本特点
2、言说方式: 《庄子·寓言》:
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庄子·天下》:
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刘熙载《艺概·文概》:寓真于诞,寓实于玄。
——所有话语都根据情况而改变,不能死抠一时一地的语言层面,而要从整体上把握思想核心。
《庄子》的意义
南宋·叶适:
自周之书出,世之悦而好之者有四焉:好文者资其辞,求道者意其妙,汩俗者遣其累,奸邪者济其欲。 郭绍虞:
谈艺者师其神。
《庄子》的意义
严春友《庄子思想的当代性》(《人文杂志》2007、6):
庄子所提出的问题是人生最根本的问题,这些问题是每个时代的人都会遇到,都无法回避的终极性的问题,因而,在每个时代都激起思考、引起共鸣,激发出思想的火花。
一种思想,只要它所提出的问题还没有解决,而且还能激起后人的思考,就没有过时。
庄子早就指出,名、利、权是束缚人的枷锁。尽管我们不能放弃名、利、权,但是如果把它们看得高于生命,那么,我们的生命还有什么意义?
庄子的批判,不止是对他那个时代的批判,而是对整个人类的批判,因此具有普遍意义。
庄子教导人类的并不是什么出世,而是要真实地活着,不把虚假当真实,不把有害当有益。
《庄子》的意义
庄子反对儒家倡导的仁义礼智,因为他看到了其中潜在的危险,这些东西一旦成为一种制度,成为社会规范的标准,就会失去它本来的意义,成为一种外在化、形式化的东西,从而变成虚伪、罪恶的渊薮。
洪胜杓《庄子思想的未来价值》(《人文杂志》07、8):
庄子的世界观能够超越近代世界观的狭隘的限度,为未来社会提供一种“统一体世界观”:一切存在具有超越时空的原始统一性。
人生的本质在于成就本真的自我,而以追求身外之物为目的的生活,必然遮蔽和荒废本真的自我。
庄子认为,宇宙万物是绝对平等的。现代平等思想所讲的是权利、金钱、地位等分配上的平等,庄子讲的是一切事物在根源意义上的平等。
《庄子》的意义
现代自由指的是从外在的约束或束缚中摆脱 出来的外在的自由,而庄子的大自由指的是从自身的欲望中解放出来回归本我的内在自由。康震《庄子的人生境界》(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
我爱庄子,首先是因为他让我懂得一个人做事情、一个人做人要有开阔的眼界,不能只看眼前利益,要立足长远,要善于提升自己做人的境界。
我爱庄子呢?还因为他让我懂得要尽量地从多角度、多方位、发展中来看问题,来思考问题。
我爱庄子,还因为什么呢?他让我懂得一个道理,就是我们要保持健康的,平和的心态,不要因为繁忙的工作,而迷失了生活的方向。
《庄子》的意义
代表着我国哲学与文学的一个极为玄远、高深的境界
论哲学,老、庄并称:我国数千年来三大思想潮流之一——道家的源头
论文学,庄、骚并重:受到历代文学家的顶礼膜拜。是我国浪漫主义的源头 因此,庄子的哲学“不像寻常那一种矜严的,峻刻的,料峭的一味皱眉头,绞脑子的东西;他的思想本身便是一首绝妙的诗”(闻一多)《庄子》:诗化的哲学、哲理化的诗。
第二篇:庄子何其人
于丹《庄子》心得
1. 庄子何其人
2. 境界有大小
3. 感悟与超越
4. 认识你自己
5. 总有路可走
6. 谈笑论生死
7. 坚持与顺应
8. 本性与物性
9. 心态与状态
10.大道与自然
第三篇:红楼 曹雪芹其书其人
浅谈曹雪芹其人其书
内容摘要:《红楼梦》成书于清朝乾隆中期,又名《石头记》、《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红楼梦》是一部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小说以上层贵族社会为中心,极其真实、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是这段历史的生活的一面镜子和缩影,是中国古老封建社会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真实写1照○。曹雪芹特殊的生活经历和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是这本书诞生的必要的条件,在这篇论文中,我们来走进曹雪芹和他的红楼遗梦。
关键词:封建社会
曹雪芹
红楼梦
《红楼梦》是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小说以上层贵族社会为中心,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生活,是封建社会走向崩溃的缩影和真实写照。它不仅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而且有艺术成就。全书规模宏伟,结构严谨,人物生动,语言优美,是“中国小说文学难以征服的顶峰”。那么,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思想来源又是什么呢?
曹雪芹生活于公元十八世纪的二十年代到六十年代,是中国历史上清雍正一朝和乾隆前期。而那个时候的中国,是一个基本上闭关自守的强大封建皇权国家,社会结构也是封建的古老社会。这是却产生了曹雪芹这样具有反封建思想的小说家。探讨曹雪芹思想的根源,首先要从解剖清初社会结构入手。从封建中国来看,那时清代满洲贵族统治者入关已经八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正是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里所说“吾家在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传流,赫赫扬扬,已历百年”与之相契合,清入关以来,历代帝王励精图治,在团结多民族抵抗外来侵略方面,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但到了乾隆后期,盛世中孕育着危机,时代变迁。此时,有识之士已经有“殆将有变”的共识。显然,敏感的曹雪芹捕捉到了这一气息。
大兴文字狱,从思想上束缚人们。与此同时,国库空虚,官僚贪赃枉法,风气骇人。《红楼梦》中记叙刘姥姥进大观园,在贾府见到吃螃蟹时,曾算过一笔账:“这样的螃蟹,今年值五分一斤;十斤五钱,五五二两五,三五一十五,再搭上酒菜,阿弥陀佛!这一顿的钱够我们庄稼人过一年的了!”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像《红楼梦》这样的文学作品就有了产生的可能。曹雪芹作为一个乾隆时期的小说家是有特殊
2身份和经历的。他是一个旗人,他家是“老旧家”○.他家与实际掌权的皇家派系,始终不得已地“凑合”在一起,而且关系十分密切。它们作为特殊社会下的产物,一方面身份至微低贱,一方面又更容易升官发财,荣华富贵。曹雪芹出生的时候,他的家庭早已过了为时数十年之久的全盛时期,开始走下坡路。曹家的繁盛,是与康熙一朝相为始终的。曹家被卷入了政权更迭的漩涡中,四皇子最终用种种手段登上皇位,即雍正。而曹家与雍正的死敌发生过来往关系,结果受到牵连,被雍正帝以“奸党”的名义抄家。在乾隆帝登基后,曹家的命运又有了转机。曹家的部分人被提拔做官,此外,曹家似乎有一女儿被选入宫
3里做了宝亲王(乾隆)的侍妾,曹家沾上了“皇亲国戚”○的边。《红楼梦》中元春省亲就是根据这个事件夸张修饰而来的。曹家进入了“小康”阶段,这为曹雪芹写《红楼梦》前八十回提供了物资现实基础。
4这一局面并没有维持多久,曹家又受到弘皙“谋逆”事件○的牵连,被摧毁的更彻底。曹雪芹家从雍正末年,经过乾隆改元一段时间大约维持了五年时间,到此再次,也是彻底宣告败落。乾隆时代的曹雪芹,从此看到了“世人的真面目”,并对此产生了深深地厌恶和疑问。正因为曹雪芹的特殊身份、特殊经历,他就有可能睁开眼,看到了世界的一些问题。也是因为他的特殊身份、特殊经历,他一不能注经,二不敢论史,这才选了为“吾士字”所不齿的传奇小说这一体裁来抒写胸怀。更因为如此,他不能专写社会的广阔,只能把主题集中于“记叙闺友闺情”这点,即使这样,那位“空空道人”也须谨慎,也就有了《红楼梦》里面的“假语村言”。
5曹雪芹哀乐中年,舐犊情深,感伤成疾○,早逝,是残酷无情的事实。“泪尽而逝”哭的并不只是爱子一人,并不是什么“司痘者”夺取了他们的生命,而是那个黑暗的社会容不下他们。曹雪芹把他一生付诸于《红楼梦》的记叙上,他的早逝虽然令人沉痛惋惜,但可以将这样一部巨著流传于世也可以无憾于地下了
1《红楼梦》光明日报出版社 前言 第一页 注释:○
2○ 非满洲血统隶属于满洲旗,又是正旗的。
满洲贵族,以武力从极北的早期根据地向南发展推进,攻城略地,掳掠人口为奴,因此原籍愈在被一带的旗下奴隶,就愈是“老资格”。
3○ 香山永海老人听先世传说:“曹家是皇室的内亲关系”。乾隆人舒坤批《随园诗话》,言《红楼梦》“内有皇后,外有皇妃”,“王妃”与“皇妃”不是一人。小说所写归省仪注,绝非“王妃”所能有。这个时间规模极大,而官方文书忌讳,不敢详载,只是○数语带过,档案似被销毁。5○ 《曹雪芹传》 周汝昌著
203页
第四篇:徐志摩其人其诗
徐志摩其人其诗
徐志摩,浙江海宁人,富商家庭。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中学与郁达夫同班。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并于同年应父命与年仅16岁的张幼仪成婚,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于婚外爱恋林徽音,并于1922年3月与元配夫人张幼仪离异。同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洲。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1926年10月,与陆小曼结婚,1927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授,1929年兼任中华书局编辑。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在此期间,徐志摩为了生计,往返于北平与上海之间疲于奔命,然而仍旧难以满足早已移情别恋的陆小曼,只是碍于旧情与面子,不好再次离异。他已陷于深深的痛苦中。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绅士诗人,徐志摩可以说是新诗的诗魂,人称“诗哲”、“诗圣”并不过分,茅盾说他既是中国的布尔乔亚的“开山诗人”又是“末代诗人”,他以后的继起者未见有能与之并驾齐驱的。他的新诗可堪千古绝唱,他的行为与品格也同样受到同人、朋友、学生的赞赏与爱戴,他对爱情的执著追求虽为文坛风流佳话,亦留有诸多遗憾,但他那天真无邪,崇尚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情怀,追求人生真谛的精神是惊天地、泣鬼神的。(《人间四月天》)难怪这位英年早逝的诗坛巨星的噩耗传来,震惊了海内外,胡适连呼:“天才横死,损失的是中国文学!”在他的许多朋友中,包括师辈的梁启超、同辈的郁达夫、陈西滢、刘海粟等,亦包括晚辈的陈梦家、沈从文等,没有一个不赞赏佩服他的才华和品行的,正如沈从文所言:“他那种潇洒与宽容,不拘迂,不俗气,不小气,不势利,以及对于普遍人生方汇百物的热情,人格方面美丽放光处,他既然有许多朋友爱他崇敬他,这些人一定会把那种美丽人格移植到本人行为上来。”足见他的人格魅力所在。
作为新月社的灵魂人物,他的诗歌创作的成就当奉为本世纪文学之圭臬(guī niè),但他的散文风格也是独有的。陈西滢、沈从文、梁实秋、周作人都曾一致称赞他的文章华采之美,他的学生们更是推崇备至,赵景深认为像徐志摩那样“文彩华丽,连吐一长串珠玑的散文作者,在现代还找不到第二个。”甚至有人认为他的散文的独特风格则“是诗的一种形式。”无论如何,徐志摩的散文是有其独特之韵味的。胡适说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的确是一语中的。作为一个资产阶级的充满着诗人气质的作家,徐志摩短暂的人生的旅途中既表现出这位旷世奇才的天真和浪漫,同时亦流露出这位生活在乌托邦之国中的理想主义者的幼稚和可笑。在他的散文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在以英美的民主度量中国国情时的尴尬与滑稽,而在这之下,同时亦藏着一个知识分子的拳拳爱国之心。徐志摩不但爱情上是一个“情种”,在政治上亦是个赤子。他的许多散文揭露社会黑暗,抨击时弊,表现了资产阶级文人慷慨激昂的人道主义情感。当然若是论徐志摩的散文深义,它恐怕既无鲁迅之深刻尖锐及宏阔感,郁达夫之练达及沧桑感,但就其抒情性特征则是任何一位现代散文家不可比拟的,它的散文始终充溢着饱满的激情,哪怕是颓废,读来亦痛快淋漓,决无缠绵有泥淖之感。
徐志摩心中似乎还有一种“恋月”情绪。月亮作为一种爱情的象征物,在他的心目中永远是一种美好的凝结。这在他的散文《鬼话》中有所阐释。颂月、恋月、赏月在徐志摩的散文中也屡见不鲜,正好与其爱情的赞美诗句形成珠联壁合的内在勾连,构成了徐志摩诗的灵魂。在徐志摩的爱情书简中,那一时被人传扬的《爱眉小札》里炽热的爱情火焰曾燃烧了无数青年的热血。在这些篇什中,真正体现了这位爱情大师对爱情执著追求时的那种天真与浪漫。
徐志摩的诗文都是风格迥异于他人的,他就像追求美丽的女子那样,首先看中的是华美的外表,储安平曾在《悼志摩先生》一文中说:“内涵是它的骨骼,辞藻是他的外表;一座最牢的房子外面没来一些现代美的彩色和轮廓,仍不能算定成它建筑上的艺术。”这正道出了徐志摩为人为文的风格,语言的华彩,夸饰的造句直接构成了他散文的外在美,再与之澎湃的内在激情相匹配,俨然是一个洒脱不羁,放浪形骸的浪漫才子的“亮相”。或许正是因为他太注重外表之美,形式之美,而忽视了人生内涵的锻造,使他的诗文有时进入虚幻与颓废境界。当然,即便是表现这样的内涵,同样也横溢着他那华丽外表之美。这印证在他的爱情生活中亦是如此,他与陆小曼的后期爱情出现的危机,同样也是他一开始只注重外在美的结果吧。
第五篇:浅谈杜牧其人其诗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
分校(工作站)专 业 学 号 学生姓名
年 月
浅谈杜牧其人其诗
内容摘要:杜牧是晚唐杰出的诗人,在唐代诗坛上赢得了重要的地位,时人称为“小杜”,以别于杜甫,又因与同时代诗人李商隐齐名,被称为“小李杜”。杜牧亦善文,在骈文重新抬头的晚唐,坚持古文创作而颇有成就。本文以其作品为研究对象,对他的重要诗作进行品析,试图探索他的艺术成就。
关键词:家世
诗歌
创作
咏史
一、书香世家的风流才子
杜牧,唐德宗贞元十九年生于世代官宦并很有文化传统的家庭。虽不是钟鸣鼎食般的生活,但未受过半点穷。祖父杜佑不仅官至宰相,而且是一位博古通今的大学者,著有二百卷的《通典》。这给了自幼好学的杜牧以深厚的家学功底,早在他参加科举考试之际,就曾以一篇《阿房宫赋》传诵于文士之间。太学博士吴武陵击掌称好,甚至跑去向主考官登门直荐。
杜牧确实有才华,而且政治才华出众。他专门研究过孙子,写过十三篇《孙子》注解,也写过许多策论咨文。特别是有一次献计平虏,被宰相李德裕采用,大获成功。杜牧晚年任中书舍人,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之“杜紫微”、“杜樊川”。
杜牧生性耿介,不屑逢迎权贵,仕宦不很得意,从而对社会政治持清醒的批判态度。但抱负难以施展的苦闷,又造成他纵情声色、颓废放任的生活作风,有一些“风流艳事”流传。杜牧风流得别具一格,风流得声名远播,在繁华的扬州,杜牧的足迹踏遍青楼,宿醉不归。正是“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字词之间,满是艳情。杜牧的风流轶事,与他的才华一样,传之于世。
二、丰富多彩的创作内容
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足以名家。他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答庄充书》),对作品内容与 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他最推崇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而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长处,以形成自己特殊的风貌。在《献诗启》中说:“某苦心为诗,未求高绝,不务奇丽,不涉习俗,不今不古,处于中间。”清代洪亮吉也说他“文不同韩、柳,诗不同元、白,复能于四家外诗文皆别成一家”(《北江诗话》)。全祖望甚至称誉他为“唐长庆以后第一人”(《杜牧之论》)。
诗歌创作是杜牧最特出的方面,与晚唐另一位杰出的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他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杜牧诗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关心世事,爱国忧民
抒写经邦济世的雄心壮志和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此类诗多用古体,如《感怀诗》、《郡斋独酌》两首长诗,杜牧生当唐王朝似欲中兴实则无望的时代,面对内忧外患,他忧心如焚,渴望力挽狂澜,济世安民。他在《郡斋独酌》里说自己:“岂为妻子计,未在山林藏。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弦歌教燕赵,兰芷浴河湟。腥膻一扫洒,凶狠皆披攘。生人但眠食,寿域富农商。”他主张削平藩镇,收复边疆。这首是既表达了了安史之乱以来的历史和现实,对藩镇割据、外族入侵、民生疾苦表现了深沉的慨叹,也表达了自己“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的报国壮志。又如《河湟》、《早雁》。
(二),品评历史,借古讽今
讽刺统治者荒淫奢侈。这类诗多用咏史形式以借古讽今。如《过华清宫三绝句》的前二首,“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是杜牧经过骊山华清宫到长安时,有感于唐明皇与杨贵妃的奢侈荒淫误国误民而作,借玄宗荒淫误国来讽今。《过骊山作》诗中用通俗的语言对秦始皇进行辛辣的讽刺,“削平天下实辛勤,却为道傍穷百姓。黔首不愚尔益愚,千里函关囚独夫”既肯定他削平六国、统一天下的艰辛,又批评他不知体恤百姓,一味残暴,以至断送天下的愚蠢。这也是对秦始皇梦想独霸天下、万世为君的深刻讽刺。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和《阿房宫赋》相似,也是借古讽今。
(三),写景抒情,纪行咏物
有的通过写景怀古以寄慨,如《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全诗寓情于景,意境悲凉,感情深沉含蓄,语言精当锤炼,艺术构思颇 具匠心,写景、抒情、叙事有机结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有的描摹自然之美,以抒发俊爽之情,如《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给读者启迪和鼓舞。
三、别具一格的艺术成就
杜牧喜欢用七绝咏史抒怀,其咏史诗长于议论,含蓄深窈,尽得风人之旨,艺术成就最高。杜牧的咏史,充满着幽默与调侃,饱含借古鉴今之意。游经赤壁,他说,假如周瑜借不到东风,则将是“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反常人思维,给人以全新的视角。过华清宫,想起当年杨贵妃喜啖荔枝的情景,杜牧感叹“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小中见大,虽未出现唐明皇半个字,却点出当年安史之乱的个中原委。夜泊秦淮,歌舞升平,可是,杜牧听出来了,那是什么样的歌曲啊,分明是亡国之音,若照这样下去,大唐亡国也指日可待了。杜牧咏史是表,讽今才为其里。
其写景诗敏于观察,含蓄精炼,情景交融。杜牧诗叙事、议论、抒情相结合,以软语抒豪情,形成了气势豪宕而又情韵缠绵的艺术风格。他抒情写景的七言绝句,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例如:《江南春》、《山行》。这些诗词采清丽,画面鲜明,风调悠扬,可以看出他才气的俊爽与思致的活泼。在写景中还流露出对时事的忧伤。
但他的诗中也有一些思想感情很不健康的作品,有的诗带有浓厚的个人潦倒失意的感伤情调,缺乏理想的光彩。而《遣怀》、《赠别》、《叹花》等诗,更是专写征歌狎妓的颓放糜烂生活。饮酒狎妓是唐代文人中流行的风气,杜牧的这类诗更为后代无行的文人们所称道。
[参考文献] [1]罗时进.杜牧集/历代名家精选集[M].江苏:凤凰出版社, 2007; [2]胡可先.杜牧诗选[M].北京:中华书局, 2009;
[3]陈允吉 校点.樊川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 [4]张金海.杜牧资料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 2006; [5]吴在庆.杜牧诗文选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