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论跨文化营销管理及中国元素的推广
试论跨国公司管理,营销中的跨文化发展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科技的发展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地球村”的梦想已经成真。人们在享受海量信息的同事,也急于希望能和世界分享各自的成果及理念。跨国公司更是承担着跨文化交流,市场推广,信息共享的责任。其中跨文化营销,跨文化管理就成了最受瞩目与亟待解决的要点。对于中国的企业和组织来说,要在跨文化传播中彰显自己的民族特色,就更需要合理的使用推广中国元素,从而使世界跨文化交流更加丰富与多元化。
关键词:跨文化营销,跨文化管理,中国元素,Glocal一. 跨国企业跨文化营销1.文化营销:营销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营销活动不仅要满足人们
对产品的物质要求,更要满足消费者的审美要求、价值认同、社会识别等文化需求。不仅要考虑商品、服务的物质性使用价值,更要注重它们的情感性、审美性、象征性、符号性等文化价值。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基本生理需求得到大致满足后.心理需求所占比重便大大增加,这种高层次的需求,大都折射出文化的成分。2.跨文化广告:作为跨国公司在全球进行市场营销的利器,跨文化广告传播通过构建有效的传播机制,建立起畅通的营销信息高速路,使相关信息及时、准确地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广告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市场营销行为,它同时也是一种复杂而微妙的文化行为,它与社会意识形态、风俗习惯、文化偏见以及价值取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跨文化广告传播中的文化营销策略体现为品牌文化营销策略、情感认知营销策略、企业文化营销策略。
品牌文化有形地展现在消费者面前的是品牌的名称和标志。标志往往在看第一眼时就能够给消费者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例如,麦当劳的金黄色大“M”标志、可口可乐的红色圆柱曲线以及耐克服饰上静中有动的“V”标志。情感认知型营销策略就是要从目标消费者心中业已存在的情感出发,因势利导,使品牌的形象能强烈地触发消费者心中扎根的“情感结”,成功的文化包装在于成功地把握了广告受众的文化价值观,消弭了文化差异。最常见的情感类型莫过于爱国之情、故乡之情、浪漫之情、温馨之情、亲情、友情、爱情等。因此情感诉求型的广告最易在全球推广。也最容易引起消费者的共鸣。南非钻石公司DeBeers在美国打出的两则广告语“A Diamond isforever与
Diamondsmake agiftoflove”以爱情为诉求点,打动了无数消费者;其在中国的广告语“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更成为梦想中的爱情经典。企业文化营销是企业根据自身文化内涵的特色.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系统革新和有效的沟通。企业文化可分为四个层次:外显文化营销、行为文化营销、制度文化营销以及精神文化营销。
2.3.1外显文化营销是企业文化具体化、视觉化的传达部分。要把企业经营哲学、产品内涵和企业精神有效地传达给受众,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牢固和鲜明个性的企业形象,必须通过一个整体传播系统,尤其是运用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符号,将具体可见的外观形象与内蕴特质的价值理念融为一体。
2.3.2行为文化营销是依赖企业的经营活动表现企业的文化精神,是一种非直接的但更具时效性的文化营销方式。例如:麦当劳快餐店总是裹挟着美国文化,遍布全球。但麦当劳在不同国家有不同菜单,在法国配有香摈,在英国配有威士忌,在德国配有啤酒,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有果味奶茸,在中国则配有红茶。这种融合两种文化优势的原则在广告中同等重要,一方面要有本民族文化特色才能吸引受众,另一方面适应受众文化才能被接受。
2.3.3制度文化营销策略就是以广告的语言语用和社会语用效果实现反映、传播企业经营理念和精神内涵。树立企业形象的目的。
2.3.4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灵魂一个企业是否有明显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念,决定了它的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例如:人头马红酒,针对华人市场采用“人头马一开,好事自然来”的吉祥广告语,抓住了东方人爱吉利的心理,不仅使品牌深入人心,同时巧妙的应用了联想记忆,很快拓宽了销售市场。
跨文化文化营销策略能帮助企业突破本族文化的局限去认识和了解他族文化。从而拓展自己内在的文化心理空间.把本族文化置于更广泛复杂的世界文化背景中去审视,与世界文明对话。将各种不同的文化、价值标准融合起来,消弭文化差异。
二. 跨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策略1.全球经济超越了构成现代世界体系的国家﹑民族在贸易,资金流动,技术,信息网络
和文化交流等方面紧密地相互联系。不同地域,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文化差异对跨国公司的国际化经营影响巨大。跨国企业要减少由文化差异带来的不良影响,就必须以全球化的视野建构自己的跨文化管理策略。
2.文化差异:常见的中西跨文化交际冲突有:隐私方面的冲突;时间观方面的冲突;客
套语方面的冲突;餐饮习俗方面的冲突等几方面。本质上理解文化之间的差异,最好的解释是这样一个比喻:文化就像大海中的冰山,可以见到的只是露出水面的冰山顶部,但这只是整个冰山的一小部分,其余部分在海水下面,是我们肉眼所不容易见到的。
如图所示,我们将文化冰山分成水上和水中两部分。水上部分是显而易见的,而水下部分则是我们肉眼所不能见到的,水下部分的文化冰山才是我们最难以理解、把握的文化部分,也称之为文化的深层部分。
3.企业文化差异的不良后果
3.1跨国公司管理者与东道国员工之间的关系紧张
3.2跨国企业运作效率低下及丧失市场竞争力;
3.3阻碍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目前跨国公司实施多为矩阵式的组织机构,这种组织机构要求企业必须保证各个经营层面上保持高度一致性和紧密联系以形成有效联动。而文化差异导致的管理者决策及其员工及行为方式不同,不能形成统一的整体,造成跨国公司反应迟钝,极为不利于全球化战略的实施。
4.因此,在不同形态的文化氛围中设计出切实可行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最合理地配
置企业资源,特别是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企业人力资源的潜力和价值,才能最大化地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具体方式如下:
4.1树立正确的跨文化管理观念:第一,要承认并理解差异的客观存在,克服狭隘主义思想,重视他国语言文化﹑经济﹑法律的学习和理解。第二,要把文化差异看成是一种机遇和优势而不只是一种威胁和劣势。
4.2加拿大著名跨文化管理专家Nancy J.Adler的观点,海外公司进行跨文化管理的时候,有这样三种文化管理的模式,包括凌驾、折衷和协同。
4.3跨文化培训(1)通过包括研讨会、课程、语言培训、书籍、网站、讨论和模拟演练等方式加强对对方民族文化及原公司文化的认识和了解。(2)文化的敏感性培训,训练员工对当地文化特征的分析能力,弄清楚当地文化是如何决定当地人的行为的,掌握当地文化的精髓。(3)文化的适应性训练,派到海外工作或者出差,让他们亲身体验不同文化的冲击,获取应对其它文化的技能。
4.4重视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 中西文化背景下的非语言文化内涵差异非常大。中国人比较内敛,大多信奉“沉默是金”,甚至“此时无声胜有声”。而西方人对此颇感不舒服。他们交谈时,听者一般都会长时间注视对方的眼神,以示听者的认真和对说话者的尊重,但是在中国人看来,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因为中国人不习惯于对方长时间地盯着自己看。入乡随俗,与西方人交往时我们就得遵从他们的生活习惯。
三. 跨文化传播中中国元素的推广1.文化是一个民族经过长期的共同生活积淀而来的,它根植于民族心理中,更偏重于精神意识层面,不会轻易质变。各国不同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渗透与融合,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文化,为人类的文明做出了卓越贡献。我国的许多优秀文化“养在深闺人未识”,急需大力推广。如何将自己的产品输入别国,并对产品进行有效地宣传,对于中国企业的全球化战略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在跨文化广告传播中正确运用中国传统的视觉元素也是需要深思的。目前在中西文化交流中,不少西方有识之士洞悉了中华文化的优异之处,提出21世纪将是是中国文化的蓬勃发展的世纪。
2.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将这些中国元素恰当地运用到广告传播中,会使产品和服务的宣
传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这些中国元素所蕴含的深厚意蕴也能为其宣传对象增色.但如果随意滥用这些中国元素,不考虑不同国家间的文化差异,其结果很可能是事倍功半,甚至是反效果。所以,这就要求企业和组织在使用中国元素进行营销时,首先要对这些中国元素有充分了解,充分认识它的内涵,以及这些图像元素在外国文化中是否也能达到同样的表意效果,避免可能造成的歧义。Ex,火炬上的“祥云”图案,北京奥运会颁奖礼仪服饰上的古典盘扣、中华立领,奥运奖牌背面镶嵌着取自中国古代龙纹造型的玉璧,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无不蕴含着中国上千年时间跨度里的文化图腾,无不折射出中国元素给奥运符号带来的新神韵。3.4.对于中国的企业和组织来说,要在跨文化广告传播中彰显自己的民族特色,就免不了要使用中国元素,但这种使用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全球视野下消费者的文化认知和接受程度,不能只是胡乱地、简单地进行中国元素的堆砌,其结果会是文化差异所带来的误解甚至是曲解,这对于企业和组织的跨文化传播是致命的。只有对中国元素进行充分的跨国市场分析,再加以使用,才能使这些民族的特色真正成为世界的。并且被世界所认知和接受。
四.跨国公司跨文化地区发展的新趋势
1.作为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经营的跨国公司,它的广告策略常常需要有统一的部署和全球的视角,但与此同时,跨国公司又是在许多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东道国扩张其业务,这要求它的广告策略必须照顾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一般而言,有效的全球跨文化广告传播策略有3种,即“标准化”、“本土化”和“标准化创意,本土化执行”。其中“标准化创意,本土化执行”为目前大多数成功企业所推崇,本土化和标准化有各自的优势和弱点,如何在品牌经营中使这两种策略取长补短是跨文化广告在全球取得成功的关键。2.Glocal一词是“globaI”和“local”组合而成,前者指的是“全球化”,后者指的是“本土化”,两者是跨文化交流中的两个术语,指的是两种策略,前者是以统一的形式或手段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物质和文化的交流,它是以人性文化的共通和趋同为基础的。本土化是在不同国家的历史和传统的背景下采取的传播策略。二者各自发挥作用,体现了全球化的趋势和区域差异,二者又可以合二为一,体现了全球化和本土化的融合。是跨国企业成为当地企业,更为大众所接受,进而达到更彻底的本土化。参考资料:Bradley,Frank,2005,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Stratdgy,5th edition,Pearson Education Ltd.Hofsteede,Geert,2006,Lokales Dencken, globales Handeln,Interkulturelle Zusammenarbeit und globales Management,3.Auflage,Munchen.G.Hofstede.Culture's Consequences: 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Work-Related Values.Beverly Hills: Sage,1980.Nancy J.Adler.International Dimensions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Boston: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1992.胡文仲:超越文化的屏障[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韩中和,《品牌国际化战略》P165,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引自:小林太三郎,《新型广告》第36页,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
吴锋针,中西习俗文化“冲突”。《绥化师专学报》,2003年第1期,90-91
顾江禾,东西方文化对比小议。《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学报》,2001年第22卷第4期,279-282
LiuSongBai: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the press of China economy.2003
DanaNicoleta Lascu):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English 3rd edition),Mechanical industry press 2010
Cui new health, Philip r.Kate oala(Philip ateora)R.C: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English article 14 edition),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publishing house 2009
Michael zinkota, Ilkka A.R onkainen R.C: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English version 8), Beijing university out
Version club 2007
Fred, LuSenSi(Luthans f.), HuoJie blavatsky(Hodgetts R.M.), more(Doh J.P.):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management ”(6th edition, bilingual edition), people's wiley&sons press 2008
Linda than vision, Ellis finished, the varna: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editor4, bilingual edition), northeast financial university press
Club 2009
Mankind: transcend cultural barriers [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3
Korea neutralized, the brand strategy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P165, fudan university press, 2003
Quotations from: Lin, ”new advertising too saburo first of 36 page, Chinese film press, 1996
Yuhai wang needle,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tradition “conflict”.The SuiHua college journal, 2003(1), 90-91
第二篇:跨文化营销
跨文化营销
越来越多的企业在为它们的产品寻找新的市场和消费者时发现,虽然这个世界显得越来越小,但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消费者之间仍有很多差距。号称拥有这个星球上最好比萨饼派送系统的多米诺比萨饼公司发现,在全世界派送比萨饼是不同的。例如,在英国,顾客不喜欢送货员敲门,他们认为这样很不礼貌;在日本,房子没有按照次序编号,因此经常要走过几条街才能找到一个地址;而在科威特,人们希望比萨饼被送到等候的汽车中而不是送到家门口。
不论经营的是汽车还是香皂,国际营销人员都有相同的体会——这都是因为在一国吸引消费者的产品在世界其他国家并不一定引起消费者的注意。比如,奇多公司在中国没有奶酪市场,因为大多教中国人不喜欢奶酪,很多人也不喜欢奶糖。因此,有些企业为了迎合当地口味而开发全新的产品。在发现日本消费者对可乐不太感兴趣后,可口可乐公司为日本市场开发了30多种新的饮料。对多米诺公司来说,一方面要保持全世界都一样的基本的比萨饼派送系统,另一方面还要协调各地的经销商使派送系统适合当地的需要。比如,日本奇怪的街道编号容易扰乱派送系统的工作,于是经销商使用比世界其他经销商大三倍的挂图帮助派送人员找到正确的位置。在冰岛,大多数的居民没有电话,多米诺公司通过在车上即可观看的电影院打开了该地的消费市场。在印度,牛被认为是神圣的动物,于是这个在全世国46个国家拥有1200多家销售店的公司现在正在为印度的比萨饼店开发一种不加牛肉的辣香肠。
第三篇:境外旅游广告如何营销中国元素
● 樊兴博
国际旅游业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在国际旅游业的激烈竞争中打出自己的“中国旅游牌”呢?在这个“视听的传媒时代”,利用广告传媒境外营销来打开国外客源市场,已成为中国旅游业必须面对的现实。
境外旅游广告中的“致命点”
旅游广告是由旅游组织或旅游企业等广告主以付费的方式选择和制作有关旅游方面的信息,并通过媒介发布出来,以扩大影响和知名度,达到促销目的的一种广告形式。①它是以旅游元素为其主要广告信息的一种广告营销形式,其目的是使旅游者正确理解并接受旅游广告所传播的信息,促使其产生旅游消费行为。中国境外旅游广告则通过整合东道国(中国)旅游目的地的文化资源,将充分反映实际特色的旅游形象提炼出来,借助媒介的有效传播,为东道国塑造一个明确的特色的旅游地形象(产品形象,文化形象,服务形象等)。
广告是一种文化传播载体。广告文化不仅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内容,而且具有很强的传播力。尤其在广告浩繁的现代社会文化语境中,它们以强大的传播力而成为一种强势媒体。②
但是,中国境外旅游广告宣传缺乏必要的人文投入,这是我国境外旅游广告的“致命点”。
来看几个其他国家的境外旅游广告:
美国境外旅游口号:友好的美国人民赢得美国的朋友;
英国英格兰对外旅游宣传口号:潮流,典礼,历史之乡;
加拿大:越往北使你越温暖;
印度:探索圣雄甘地的生平;
埃及:伟大的历史宝库!历史的金库!
再看中国的境外旅游广告:
无锡:充满温情如水;
杭州:平静似湖,柔滑似丝;
海南:热带海岛,清新自然,度假胜地,欢乐天堂;
四川:雄秀奇幽看四川。
中国境外旅游广告的广告述词内容多以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为主,表现内容单
一、缺乏新意、多有雷同。旅游广告宣传缺乏旅游地自身的文化特色的表现和宣传,缺乏历史的厚重与深层的文化内涵,很难对境外旅游者产生长足的吸引力。国际间深层的文化差异在中国境外旅游广告宣传中既没有被重视、强调,更不可能成为吸引国外旅游者来华旅游的主要因素。
约翰·杜纳,这个有着36年职业经验的资深广告人曾说:“中国广告希望进入国际市场寻求发展,有这种愿望的话,他们首先应该建立一种真正的品牌,给产品加上文化价值。”杜纳还认为:“如果把中国文化的内涵融合进产品当中,那么它的全球竞争地位将更加稳固。”③
对中国元素的元认知
曾在20世纪70年代流行于美国的广告学Position理论(定位理论)提出者认为:广告的目标之一就是使某一品牌在消费者心里获得一种观点,一个认同的区域位置。④现代社会对文化意义的诉求越来越突出,中国境外旅游广告如何在国际市场上认识和定位自己的中国元素,体现出中国元素在旅游的跨文化交流
中的生命力和文化意义?
中国元素可以是器物的。中国红、中国龙、汉字、孔子、兵马俑,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字、图案、符号等一系列优秀的物质文化都可以成为外国人眼中独一无二的中国元素。
中国元素还可以是精神的。中国人强调天人合一,重视天道,稳健内敛,和谐中庸;主张血缘的网、整体主义、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等。中国元素的核心在于中国人的精神、个性和风格,是一种中国文化所体现出来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文化是在跨文化传播中占主导地位的核心因素,是研究和考察不同文化之间差异性的主要基准。⑤
“‘中国元素’不仅仅是对中国式的视觉符号的运用,而且是品牌中的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体现。广告创意人只有把握住这一内核,才能为民族品牌找到真正的生命力和价值所在。”⑥
如何跨文化进行中国元素的营销
营销学泰斗菲利普·科特勒曾经指出:文化的因素是影响购买决策的最基本因素。中国人所具有的五千年文明积淀的独特的生活方式、民族习俗、宗教信仰等中国元素成为中国旅游广告企业跨文化营销的坚实基础。
1.在营销上做足文章:创新营销模式,注重营销效度
中国境外旅游广告公司应在营销上做足文章。一方面,旅游广告公司应创新营销模式。政府主导,广告企业跟进,避免出现在国内旅游营销上的资金少、力量小所带来的种种问题。另一方面,充分重视营销力度和效度,不仅要加强旅游市场促销,开拓国际客源市场,更应该按照市场细分的要求,把握境外旅游者在旅游动机、旅游心理需求、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标准、选择方式等环节,主题鲜明地宣荐独具“中国元素”的旅游产品,在境外旅游者心中植入东方文明之国的旅游形象,刺激境外旅游者的旅游行为。
2.在文化产品上下工夫:打造文化品牌,开发精品文化
我国旅游研究专家魏小安认为,特色是旅游之魂,文化就是特色之基。这就要求旅游广告公司在旅游目的地的营销中打出自己的“文化牌”,必须借助于丰厚的地域和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出符合旅游市场需求的高质量的旅游文化产品。只有这样,才能为旅游者提供具有较高文化内涵的旅游对象物并保持较强的吸引力。
(1)积极做好国内旅游文化的宣传,挖掘自身的独特文化,以此吸引境外旅游者前来旅游观光。
1992年以来,为更好地向海外旅游者宣传和介绍中国旅游,中国国家旅游局联合文化部、各旅游广告企业推出以不同风情为主旋律的旅游主题,将不同内容和层次的中国文化推向市场,招徕更多的海外旅游者来华旅游,取得了显著成效。
2002年的“民间艺术游”,中国入境游客人数为9790.83万人次,比2001年提高了9.99%。2003年中国推出的“烹饪王国游”向海外宣传中国光辉灿烂的饮食文化,吸引了9166.21万人次境外游客。同时,2004年的“中国百姓生活游”,2005年的“中国旅游年”,2006年的“中国乡村游”,根据不同的旅游主题,将我国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工艺美术等中国元素多侧面、多角度地介绍给旅游者,不仅吸引了国内旅游者,更受到了外国旅游者的青睐,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
(2)政府主动进行海外文化营销,积极拓展海外客源市场。
为培育健康完善的中国旅游市场,以国家旅游局牵头,在各文化部门、旅游广告企业的参与下,政府积极主动进行海外文化营销。政府通过积极的海外文化公关活动,来进行无形的境外旅游广告宣传,推介中国文化,刺激中国旅游的发展。
如“中国文化美国行”、“中法友好年”、“中俄友好年”等文化宣传形式。中国与日、韩等国积极进行文化交流,推出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品牌,借助丰厚的地域和民族文化资源积极、主动开拓海外旅游客源市场,吸引国外旅游者来华旅游。
3.境外文化营销应注意的问题
随着我国境外旅游广告对中国文化向海外营销,文化作为一种产品打上了商业化的色彩。虽然旅游文化的商业化是旅游发展的一个结果,但当旅游文化随着旅游消费而发生改变时,文化纯真的本质就会逐渐消失。所以,在旅游广告的境外营销和传播过程中,应注意对传统文化价值的积极守护和合理开发,保证中华民族文化的本真色彩。
注释:
①林南枝:《旅游市场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6页②⑤宋玉书王纯菲:《广告文化学》[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③纪辛:《中国本土品牌缺少人文价值》[J],《国际广告》,2007年第5期,第34~35页
④陈培爱:《现代广告学概论》[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1页
⑥闫文:《中国元素——支撑品牌的精神文化内核》[J],《中国广告》,2007年第4期,第38~40页
第四篇:跨文化管理
姓名:陈志祥专业:人力资源管理学号:P2105110218
跨文化管理
目录什么是跨文化管理跨文化管理的意义我国的跨国企业跨文化管理我国企业国际化的特点和趋势我国跨国企业文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文化差异认识不足 企业文化整合能力缺乏 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相对落后总结语
跨文化管理的涵义及内容(Span-Culture Management)
所谓跨文化管理又称为交叉文化管理,指的是企业在跨国经营中,对各种存在文化差异的人、事、物和产、供、销开展灵活变通的管理,包括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设计出切实可行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妥善处理文化冲突、融合给企业造成的竞争劣势和优势,最大限度地
挖掘员工的潜力和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也就是在跨文化条件下如何克服异质文化的冲突,进行卓有成效的管理。其目的在于如何在不同形态的文化氛围中,最合理地配置企业资源,特别是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企业人力资源的潜力和价值,从而最大化地提高企业的综合效
益。
跨文化管理的意义
对跨国企业来说,正确而持久的文化管理对节约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经营业绩有着巨大的功用。为了实现经营业绩的最大值,获取社会的认同感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只有在面对多
元文化差异性的前提下才能实现一个最佳的合点。在文化管理过程中,跨国公司所要面对的不是单个的企业个体,而是迈向了一个多元化的管理模式,因为文化的差异性本身便决定了
我们必须选择一种既能体现母公司经营理念又能包容所在本土文化背景的开放途径。跨文化
管理对于跨国企业的经营有着重大的意义。
我国跨国企业的跨文化管理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由于历史原因,跨国公司起步较晚。跨国经营活动开始于
20世纪70年代末期,跨国投资领域最先始于承包工程,餐饮,金融保险,咨询服务等行业,后来又逐步发展到资源开发,交通运输,医疗卫生旅游等产生。中国跨国企业历经几十年发
展,现在己经初具规模,跨文化管理的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从空间上说,从原先与本民族文化相似的东南亚市场到完全异于本民族文化传的欧美市场,这一发展轨迹已经突破了传统的发展中国家企业海外拓展模式;发展中国家企在很大程度上受“心理距离”的影响,遵循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渐进发展轨迹。其次,从内容上说,中国的跨国企业正从一种文化的经营跨越到另一种文化的经营,跨文化
管理的能力也在不断的增强,开始认识到文化在管理中的重要性和文化在不同地域市场经营
管理中的差异性及其相似性,在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跨文化
沟通、。跨文化激励、跨文化领导、跨文化培训和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和思路。
我国企业国际化的特点和趋势
21世纪的中国大市场将吸引更多的国外企业来投资,中国企业也将会越来越多地将资
金投向国外市场。尽管金融危机令全球跨国投资明显下降,但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一项
调查显示,中国依然是全球对外资吸引力最大的国家。在不断增加的外商投资企业中,在引
进资金和技术的同时,也引进了管理,特别是外方人员直接与企业生产、经营的管理和技术,质量的监督,使不同的价值观念、经营思想、管理方法、思维方式、道德和行为规范发生了
交汇和碰撞。目前中国在境外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建立了企业,海外投资呈快速增长的趋势。
中国海外企业与外国企业及其他机构在不同文化层面及同程度进行沟通时不可避免地产生摩擦和矛盾,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经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跨国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在跨文化管理模式上进行不断地探索。
我国跨国企业文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总体上说,中国的对外经营不论从投资的规模还是从投资项目上,都还处在初始阶段,大部分企业离国际化的标准相去甚远。另外中国人在海外投资的方式及管理习惯与其他民族有很大区别,最为突出的是缺乏明确的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念,带有浓厚的伦理色彩的文化对员工束手束脚,使之难以独立开展海外市场和缺乏经济活动中的冒险精神。鉴于我国跨国企业发展的现状,结合企业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充分认识并有效利用跨文化管理等手段,把尚 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的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引向深入。我国跨国企业文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下面三个方面:
文化差异认识不足
由于人力不足、经验缺乏,中国的跨国企业海外经营对文化差异问题的认识往往很肤浅,认为跨国经营主要是财务管理、业务管理,而忽视了文化因素在管理中的作用,跨文化管理实际是贯穿了企业跨国经营战略的始终。在决定投资一个新国家或地区时,企业并没有将文化差异放在营销战略中加以考虑,忽视了文化差异带来的潜在巨大风险;而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企业管理者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可见的管理因素上,对外部市场和内部工作中没有从文化差异的角度解决产生的冲突;在一国投资成功后,企业管理者并没有分析文化的互补性给管理带来的优势,跨文化管理的整体水平相对较低;在企业战略失败的原因分析上,过多强调经济、技术、政策等因素,而忽视企业作为一个多元文化的组织生存在一个多元文化环境下必然会遇到文化差异的问题,其管理实际是对不同文化因素的管理,企业管理者若不能对文化差异有敏锐意识,必然会导致外部市场流失、内部管理混乱的结局。
企业文化整合能力缺乏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从创业到发展所形成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它是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管理理念、经营理念与各项管理制度和员工的行为规范融于一体,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生存方式,不同的生存方式造就不同的企业文化,而适合的企业文化则成就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例如在宝洁公司为了背景不同、性格各异的员工们能依照公司的核心价值观精诚团结、有效地合作,公司会选拔那些认同本企业文化的员工,并在新员工进入公司之后不断地将企业文化灌输给每一位员工,并使其贯穿影响在整个组织之中。优秀的企业文化成为企业进入全球化市场竞争时与多种文化进行沟通的媒介,成为融合多种文化和进行文化整合的媒介,成为企业进行资源整合的重要手段。但是跨国企业的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也是一个不断整合文化的过程,这样才能树立企业的共同愿景。
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相对落后
经济全球化以及人力资源配置全球化的过程是一个企业国际化的过程。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企业的融资、技术、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国际化,跨国企业的扩展和国际经营企业大量出现又加快人力资源配置的全球化进程,使跨国企业和国际经营企业的员工结构上形成多元化特征,不同程度上成为“移民”企业,这是企业国际化的一个内在标志。而企业的外在国际化必须通过企业的内在国际化推动,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而如何储备推进企业国际化的管理人才,并且使来自不同国家的多籍员工在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下工作50这正在成为经济全球化:时代下中国跨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课题,也是跨文化管理的重要内容。
但是在国际化的进程中,中国跨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人力资源短缺和人力资源管理体制落后两大问题。
1.人力资源短缺。国际化人才是我国扩大跨国经营规模、提高跨国经营水平的境外企业经营关键,随着企业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中国企业的从业人员素质虽然有很大提高,但与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从事跨国管理还有很大差距,突出表现在:缺乏风险意识,心理适应能力差,国际法律商务知识欠缺等方面。中国经理有较强的分析能力,他们能迅速地接受和掌握新的技术,但他们却不一定懂得公司为什么要以一定的方式运作,因此,把解决问题、领导技巧、人际沟通、创造性思维及谈判技巧等列为中国经理人最需要的技能。其次,从人才稳定性上,由于我国一些境外企业受传统体制因素的影响,人才的待遇、发展空间和培训与国外公司相差甚远,中国驻外员工跳槽到别国公司的现象时有发生,人才的流失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影响企业的经营。
2.人力资源管理体制落后。由于我国大多数跨国经营企业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由于还停留在计划经济上,并未全面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大多数企业所从事的仍然是简单的招聘、培训、人事管理等事务性工作,与企业的总体发展计划和目标缺乏关联性。对其在国外的分支结构、外派人员、外籍员工的管理承袭了国内的做法,认为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国内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延伸,缺乏对跨文化管理的认识。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比较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事政策较为单一。正确的人事政策,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增进人们对整个组织的热爱和尊重,否则会使工作遭受损失,并失去人们对组织的信任和尊重,使组织陷入危险的境地。虽然中国有些跨国企业实行本土化的人事政策,但是民族中心政策仍然是中国企业在海外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主导政策。这是由于我国跨国企业还处于国际化的初期阶段,总公司向子公司转移资金、技术或管理方法,而母国人员对这些内容比较熟悉。为了便于沟通和控制,所以在世界各地的子公司的重要职位的管理人员都由中国人员担任,这种人事政策将导致子公司的中国高级管理人员在东道国生搬硬套中国本国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形成文化上的偏见,不接受东道国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从而使管理进入窘境。
(2)激励考核方式不科学。中国人从传统思维中形成了感性的思维方式,进而在惯性作用下,形成了企业管理的所谓“人性化”。而这种“人性化”又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人性化,事实上是一种人治。“人治”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绩效考核较为主观,很多考核的结果往往是由上级领导来主观断定,企业都较少具备客观的绩效管理系统,也没有比较客观的能力模型。相对而言,欧美地区文化则偏重理性,他们已普遍实现了量表式的绩效考核方法,则排除了主观因素。激励机制上,简单的人事管理方式忽视了人的重要性,对人才的评价缺乏科学的评估体系,没有合理的激励机制,中国比较强调精神为主,绩效为辅;但西方则是多种激励方式并存,突出人的多重需求。
(3)跨文化培训机制不完善。跨文化培训是一条消除跨国经营条件下文化冲突的有效手段和员工能力的开发。对西方组织者来说,整个培训有一个全面的计划,并精心策划与组织相关的培训内容、培训手段等,并且培训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我国在跨国文化培训的研究和运用方面离实际要求相差甚远,没有建立系统的学习培训机制,培训计划随意性较强,仅有的一些培训也是简单的语言培训和技能上岗培训;就整体而言,我国对跨国文化管理研究层次偏低,实证性研究不足,跨国企业在跨国文化管理实践方面整体水平较低。
总结语
人是所有资源的源头,企业若没有人才,再好的设备,再好的技术都不可能发生作用,若没有科学的培训机制,将使企业跟不上外部环境的变化,所以建立一个健全的人事制度,对于企业走向国际化是一个最大的保证。不同的人力管理管理观念的冲突,不仅给企业薪酬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带来矛盾和混乱,而且会因心理层面的不平衡导致中外员工之间人际关系的恶化,进而影响员工之间的相互协作。中国企业必须要以很快速的方法来脱离人治,健康的经济要有一个很健康的人事管理制度,在人事制度方面不能局限过去的框框条条,迅速建立起适合国际企业运营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则是中国跨国企业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中国跨国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霍尔.跨越文化的障碍——交流的挑战[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2】帕特·乔恩特,马尔克姆·华纳.跨文化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3】赵国杰.管理与管理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4】曹明新.学海尔该学什么? [M].管理科学,2001
【5】俞文钊.合资企业的跨文化管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6】陈小萍.跨文化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7】林大津,谢朝群.跨文化交际学:理论与实践[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8】李尔华,跨国企业经营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10.【9】葛存根.文化融通[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9.【10】陈春花.高成长企业的组织与文化创新「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第五篇:跨文化管理
1.分析海尔在跨文化管理经营上成功的原因。
2.你认为海尔是如何处理跨文化差异和矛盾的?
3.海尔如何在全球化经营中传播它的文化价值理念?
1.建立海尔文化中心
海尔有一个从建厂初期就成立的海尔文化中心,海尔的文化中心一直伴随着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为海尔的对外扩张,为海尔的快速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还被称为海尔文化的先行者。就在海尔的几次兼并过程中,海尔文化中心总是首先派出人,与被兼并的企业沟通海尔的文化,海尔的理念。
2.《海尔人报》、《市场快报》、《海尔新闻》是海尔文化中心创办的报纸,是集团 的喉舌
海尔有这样几种报纸,一是《海尔人报》,二是《市场快报》,三是《海尔新闻报》。这些报纸是由海尔文化中心创办的,是海尔集团的喉舌,主要负责将海尔的文化理念、管理思想、价值观,过报纸的形式注入到整个组织中,它主要通过表扬、批评和大讨论的方式,把一些文化理念传播到所有的员工心中。
例如在《海尔人报》里就有一条批评的栏目。如果在一个阶段内,海尔报上没有批评,只有表扬的话,那么下一期的报纸上要批评的人就变成海尔文化中心,《海尔人报》的负责人。3.创办海尔大学 海尔还成立海尔大学,各级管理干部,各级管理人员都要定期的到海尔大学去上学。在海尔大学读书,不仅仅是学知识,更多的是去感受海尔的文化,海尔的经营理念。
4.海尔的文化和理念还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方式轻松地走进每个海尔员工的心中 海尔文化的传播还有一些非常独特的方式,一些生动活泼的方式,海尔的文化和理念轻轻松松地走进了每一名海尔员工的心中。例如:
◆海尔厂内环境的布置,车间内,厂房内到处都是海尔精神文化理念的标语,用大幅的彩色画片贴在厂房内。像这样的一些口号:“我是海尔,我微笑”,这幅标语就预示着海尔人的一种精神,我是海尔人,我要微笑,我对客户、对同伴、对领导、对下属都要微笑,把一种欢乐带到了海尔人中。
◆海尔员工的工作服上都画着一张小小的笑脸,那么这种笑脸也预示着海尔的一种文化:团结、进取,所有的人因为那愉快的笑脸往往有一种好心情,好心情是在好的制度下产生的。◆海尔还有文化手册,人手一本,这里面记载着海尔的理念、精神、价值观、奖罚标准,每一位海尔人都把它带在身上,随时可以去学习,了解自己的文化。
◆海尔还有一种漫画,在海尔的事业部、车间、厂房的出口,都可以看到大幅的宣传栏,这些宣传栏由一幅一幅的漫画构成,漫画顶上写着来自海尔的画和话,每一位海尔的员工都可以把自己理解的海尔文化、管理模式和海尔的先进事迹,利用漫画的形式把它画出来,展示出来。在海尔走向全球之后,很多外企的海尔员工都接受了这一条,把他们自己对海尔的理解,用他们的话,用他们的漫画,挂在海尔的漫画栏里。
◆海尔有一片合欢林,是在海尔大楼的东侧,这样一片由青草、小树林和小水渠构成的小林子,这片小林子在海尔的高楼上可以看得非常清楚,刚好构成一幅世界地图。每当海尔在和国内外的大企业合作,并且在当地建厂,回来以后都会在这一片林子尽头,再重新栽上一棵树,表明着海尔又走出去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