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思考

时间:2019-05-13 09:54: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思考》。

第一篇: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思考

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思考

副研究馆员 文化馆馆长 覃大军

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是推动农村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农村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根本保证。因为,文化建设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改造和丰富人的主观世界;文化建设的实质是建设“以人为本”的生态“软环境”及和谐共存的“精神生态”,所以,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体现的“文化力”不容忽视。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对农村经济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甚至可以说,没有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就不可能有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不可否认,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对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仍然不够,投入不稳定、无保障,农村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且现有文化设施利用率太低,文化产品内容贫乏、形式单调、服务手段陈旧,农村文化活动缺乏吸引力,更由于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农村文化市场发育不足、管理不善,以致农村文化建设滞后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群众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群众文化生活单调,大多数农民除了干农活之外,就是赶场打牌看电视,有的甚至还过着“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的单调乏味生活。有些地方封建迷信等愚昧活动盛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少数地方非法宗教活动抬头。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农村文明建设的顺利发展,甚至危害到社会的稳定。这与发展农村经济,维护社会稳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格格不入。

正因为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需要,当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都对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即将全面展开的文化体制改革亦将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我们深信,“十一五”期间,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在基本阵地、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内容与方式等方面,将随着不断发展变化的实际,与时俱进。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既有赖于物质基础的改善,也与我们的工作思路、操作理念、组织方法密切相关。因此,作为基层文化馆长,我认为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除了加强以上四个方面建设外,还应在以下方面多加思考,多下功夫。

一是要拓展思路,确立建设“大文化”的观念。

所谓“大文化”包括社会理论思想、道德风尚、文化艺术、科技教育、医疗卫生、体育等方面。要改变文化就是娱乐的肤浅认识,改变农村基层文化工作单纯搞娱乐活动的做法,注意把先进性与广泛性、知识性与趣味性、教育性与娱乐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广播影视宣传、思想道德教育、普及科技和卫生知识、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等有机地融入基层文化工作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以“大文化”的思路,加大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扩大农村文化机构的职能,将其建成名副其实的宣传先进文化、传播科学知识、倡导文明生活的重要平台,满足农民群众多方面的精神需求,真正成为农村群众求知的课堂、求美的窗口、求艺的乐园、求富的良友,并成为抵御不良风气的阵地。

二是要开阔眼界,全面认识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当前存在的诸多问题,并非只是文化建设本身固有的,而是与整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密切相关的,是国家整体发展背景的反映。因此,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时,我们不能就文化而谈文化,而必须从社会、经济等更大的背景来观察和分析农村基层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中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比如我们贫困地区要解决投入不足的问题,目前既要靠地方政府和上级部门的支持,也要靠当地文化单位的自身努力,引导和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兴办农村文化事业或捐助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逐渐建立起多渠道的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投资新体制。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则有赖于地方经济水平的整体提高。因此,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必须与农村经济建设紧密结合,文化建设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根据张家界永定区土家风情园、秀华山馆、军声画院等民营文化实体的成功经验,在农村发展、扶植各具特色的以经营为主的文化中心户,应该不失为可行之法。建立文化中心户健康的、长效的运行机制,必须坚持以下原则:以经营为主,在经营中发展生存;要突出特色;要根据群众的需求和市场的需求搞好文化经营服务;要以自建为主,援建为辅;要制定扶植文化中心户发展的优惠政策。

三是要转变思想,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以往开展的送演出、送戏、送书、送科技下乡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对文化的渴求,也不失为城市支持农村文化建设的一种好形式。但是,仅仅“送”是不够的,在很多时候,“送”对农民来说都是一种“喂食”式的帮助,你送什么,农民接收什么,从文化的表现形式到新产品种类,选择余地不大,针对性也不强,长此以往,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就不高了。事实上,群众不但是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受益者,更是实践者。因此,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必须突出群众这个主体,要与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与群众素质紧密结合。要根据群众的承受能力和意愿来进行,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循序渐进。要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激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变群众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增强农村基层文化活动的内在动力,使广大群众在广泛参与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提升精神境界。

第二篇: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1年11月07日 18:00 来源:光明网

字号:T|T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结束之后,各地的文化建设也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加强文化建设对于我们建设惠及十几亿人的小康社会,意义重大,一个国家的兴盛,不仅仅只是物质方面的富足,文化方面的匮乏,没有文化的繁荣,就没有小康社会的实现,更没有中华民族的复兴。笔者深深感受到,作为民族之灵、兴国之魂,文化建设长期以来处于被淡忘的状态,尤其是在农村。在当下农村,与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相反的是,农村的文化建设趋于停滞,这与我们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极不适应。农村基层文化是我们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缺少这一环,新农村建设便不可能实现。加强文化建设,难点是在农村,重点也应该放在农村,加强农村的基层文化建设,满足人民对文化的不断需求,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

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繁多,概况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文化形式单

一、流于形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农村的文化活动过于单调,只有在传统的节日才会有秧歌、大鼓等活动,内容陈旧,而且受困于经费紧张以及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因素,不少业余文化团体将精力放在演出上,缺乏平常的专业训练,演员基本功不扎实,难以向百姓传送优秀的文化内涵。

二是文化人才队伍匮乏。由于农村的基础条件比较薄弱,待遇难以落实,许多文化工作者纷纷上调,不仅如此,就连当地民间艺人也因为生活所迫纷纷改行,人才队伍的流失以及后备人才队伍的不足,这对于农村基层文化的建设不斥于雪上加霜。

三是资金匮乏,正常文化活动难以正常开展。目前许多地方的农村文化活动站依赖于乡镇资金的拨款支撑,不少乡镇本来财政就比较窘迫,在这样的情况下文化工作更是难以为继。许多农村文化工作站也只是流于形式;有些地方的“农家书屋”虽然也普遍成立,但是书刊、报纸仅限于上级发放,种类少,针对性和时效性差,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农村文化建设经费没有保障,文化活动也难以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能无从发挥。

加强农村的基层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上下共同努力、齐抓共管、常抓不懈,才真正有可能把农村的文化建设落实到实处,开创农村文化繁荣的新局面。

强化领导,将文化建设纳入考核机制。发展农村文化建设,关键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基层党委、政府应该切实将农村文化建设纳入自己的日常工作范围,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

性,引导他们自己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坚持建设和管理并重,逐步完备各项制度,健全农村文化评价机制,将社会效益摆在首位同时。同时多多倾听群众的意见,将基层文化建设植根于人民群众中,将文化建设过程当成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工作来抓,重点将“三农”工作作为文化传播的重点方向,真正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的转变。

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发展农村文化建设,“人才资源”是最根本的资源,也是农村文化建设能否成功的根本。首先,各地应该加强人才培养、培训的力度,特别是对农村本土文化传承者的培养。建立农村基层文化骨干培训网络,坚持岗位培训与学历教育培训的相结合,提高他们的文化技能、知识技能。其次,积极发展民间优秀文化队伍。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也都有自己的民间艺人,他们创造的文化形式与百姓日常生活最贴近的,也是最受百姓喜闻乐见的。定期对这些草根文化队伍进行培养,鼓励他们参加各种比赛,提高民间艺人的待遇,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而且能够保证这些传统文化能够源源不断地流传下去。

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引导群众抵制不良文化侵袭。让先进文化、主流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的同时,还应该将知识性和趣味性与农村文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文化精神需要。首先,抓好传统文化。利用传统的节日、庙会等形式,向农民普及文化知识,开展农村文化活动,以农村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转变农民对文化的态度,激发他们对主流文化的热情。其次,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以“文化下乡”、“农家书屋”、“文化大院”等为载体,普及农民的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通过科普、法律知识的传播,提高农民的法律知识水平、业务技能水平,掌握科技知识并学能学以致用,学用结合,掌握一技之长,发展致富奔小康。第三,抓好本地特色文化。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形式,保护当地民间传统艺术、特色文化,抓好传统文化特色村的建设,提升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内涵。

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应该坚持“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将文化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不断强化农村文化阵地,丰富各具特色的农村群众文化生活。(朱金明)

第三篇: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事迹材料

陕县文化馆现有职工人,内设个部室,即办公室、群文调研部、文艺演出部、艺术展览部、民间艺术部、文化艺术培训中心、物业管理部、艺术幼儿园。馆舍建筑面积平方米,其中文化馆大楼平方米、艺术培训中心平方米。固定资产从原来的万元增加到多万元,是年前的倍,馆内各种设备价值万元左右。

近年来,我馆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认真落实“三贴近”要求,进一步加强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营造了良好文化环境,取得显著成效。陕县文化馆先后被省文化厅表彰为“全省先进文化馆”、被三门峡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市级文明单位”、被三门峡市委宣传部评为“全市文化下乡先进单位”、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全县服务兴县富民标兵单位”、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国家二级馆”。

一、改革创新,注重发展,着力抓好基本阵地建设

基本阵地是开展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工作的必要条件和基础,也是文化馆职工施展才华的舞台。对此,我们有非常深刻的体会。

闹非凡的场面,自感无趣,只得灰溜溜走了。年月,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中以《陕县文化兴隆,××县算命成风》为题,对我县的文化大院活动进行了报道,起到了很好的鼓舞和促进作用。

二、采取措施,组建队伍,围绕服务农民服务基层开展各种文化活动

我们从年月,想方设法先后组建了支文艺团队。一是从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文艺爱好者中选拔优秀表演人才多人,组成了“兴县富民文化下乡艺术团”,到农村、到基层巡回演出;二是将活跃在文化馆周围的一些戏剧爱好者组织起来,利用馆里的排练厅和音响设备,成立文化馆群乐艺术团,在县城社区和附近乡村开展戏剧广场演出,大约有多人,先后排演了极富教育意义的《打碗记》、《雨过花更艳》等剧目,演出多场,受到了群众的好评;三是以艺术幼儿园幼师和文化馆音乐舞蹈老师组成文化馆舞蹈队,利用晚上和节假日举办广场文艺晚会,共有人。这三支馆办文艺团队的所有人员都是义务演出,不要任何报酬,服装、道具和演奏乐器也大部分都是自己掏钱购置的,他们平时分散在各自的工作单位和县城社区,一有活动,电话通知,基本上都能做到召之即来,即满足了他们的娱乐需求,又开展了各种文化活动,丰富了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同时也弥补了文化馆活动经费的不足,可以说各得其所。

有了这三支人员相对固定馆办文艺团队,文化馆开展活动的实力得到了增强、范围得到了扩展、水平得到了提高。我们紧紧围绕县里的中心工作,立足服务农民服务基层,开展了一系列文化活动。例如:围绕县里“强农富民、强工兴县”的发展思路,我们创作了《兴县富民之歌》;围绕县城建设,创作了表演唱快板《说县城、唱县城》、《逛县城》、小品《父母心》;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创作了戏剧小品《家庭擂台赛》;围绕农村稳定,创演了小品《乡里乡亲》等。还结合平时的一些中心工作创作了多个贴近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山东快书、对口词、三句半、诗朗诵等短平快的文艺节目,通过兴县富民文化下乡艺术团,在全县农村巡回演出。五年来,共行程多公里,下乡演出场次,受教育群众达多万人次。这些活动规模大、效果好,极大地提高了文化馆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此外,县里搞旅游项目建设,我们主动组织人员搜集整理各个景点的民间传说、故事,先后出版《甘山揽胜》、《空厢寺故事》、《高阳山传说》三本书籍对外宣传,扩大各个旅游景区影响,增加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建设高阳山景区时,县里曾组织一些人撰写楹联,我们及时地将这些楹联收集起来,发动全县书法爱好者进行创作,然后举办“高阳山楹联书法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有作为才有地位”。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和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为全县经济建设和各项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起到了加油鼓劲的作用,因此群众欢迎,领导满意,业余文艺爱好者高兴。文化馆的地位逐渐得到提高,在县领导心目中有了一定的份量。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县级文化馆只有围绕县里的中心工作开展活动,为政治服务,为经济服务,为群众服务,才能越干越会干,越干越想干,越干越有劲,越干越有生命力。

三、创新形式,常抓不懈,使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工作取得实效

近年来,我馆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围绕中心工作,面向基层群众,发挥阵地作用,服务发展、服务经济、服务群众、服务基层,坚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创新型,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活动。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阵地活动:有演讲赛、知识竞赛、器乐大赛、声乐大赛、象棋赛等。二是文化下乡:主要是文艺演出,每年多场次,另外,春节期间还有至次义写春联活动。三是广场活动:主要是戏剧演出、文艺晚会、消夏晚会等,每年多场。

第四篇: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事迹材料

陕县文化馆现有职工16人,内设8个部室,即办公室、群文调研部、文艺演出部、艺术展览部、民间艺术部、文化艺术培训中心、物业管理部、艺术幼儿园。馆舍建筑面积3640平方米,其中文化馆大楼1100平方米、艺术培训中心2540平方米。固定资产从原来的4.9万元增加到300多万元,是1996年前的60倍,馆内各种设备价值20万元左右。sO100

近年来,我馆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认真落实“三贴近”要求,进一步加强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营造了良好文化环境,取得显著成效。陕县文化馆先后被省文化厅表彰为“全省先进文化馆”、被三门峡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市级文明单位”、被三门峡市委宣传部评为“全市文化下乡先进单位”、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全县服务兴县富民标兵单位”、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国家二级馆”。

一、改革创新,注重发展,着力抓好基本阵地建设

基本阵地是开展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工作的必要条件和基础,也是文化馆职工施展才华的舞台。对此,我们有非常深刻的体会。1996年以前,我馆十几个人挤在县政府楼总共不到60平方米的四间小屋里,处于有馆无舍的尴尬境地,严重制约了文化活动的开展。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抓住县城西迁的机遇,争取到3亩划拨土地,在手无分文的情况下,全馆职工对“没有资金,如何建馆?”这一难题进行了苦苦的思索和反复的讨论,大家畅所欲言,献计献策。从农民盖房先东挪西借,然后逐渐归还的事例中,悟出了“借鸡下蛋,负债经营”的现代意识。全馆上下,形成共识,果断地开始了新馆的建设。“观念一变天地宽”,通过争取财政拨款,职工集资,银行贷款,门面房使用权出让等方式,筹资84万元建成了总面积1100平方米的文化馆大楼。在此基础上,2001年我们又采取同样的办法,对文化馆西站分馆进行改造,投资196万元,建成了总面积2540平方米的陕县艺术培训中心大楼。有了这两幢共3640平方米的基本阵地,我们办起了文化艺术培训中心、陕州棋馆和艺术幼儿园,并拥有宽敞的排练厅和展览厅。如今的文化馆琴声悠悠、歌声阵阵、舞姿翩翩、翰墨飘香,真正成了群众活动的场所、培训的学校、联谊的桥梁、展示的舞台。

在抓好文化馆基本阵地建设的同时,我们把农村文化建设作为文化馆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投入很大精力指导乡(镇)宣传文化中心、村文化大院建设。近年来,建起高标准乡镇宣传文化活动中心17个,农村文化大院242个,村文化活动室20个。每年都深入到乡、村帮助他们布置活动场(室)、制作板面、辅导文娱活动、制定活动规划和规章制度。在自身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为8个农村文化大院无偿赠送图书8000余册、书架16个、打印机一部,并经常在乡文化站、村文化大院举办联谊活动。先进文化占领了基层文化阵地,歪门邪道就无空可钻。大营镇温塘村群众利用文化大院演节目、扭秧歌、跳健美操或阅览图书或棋牌游艺,人人自得其乐,精神文化生活十分充实。2000年初外地曾有几个QQQ人员到这里“练功”,看到这种载歌载舞、热闹非凡的场面,自感无趣,只得灰溜溜走了。2000年7月,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中以《陕县文化兴隆,××县算命成风》为题,对我县的文化大院活动进行了报道,起到了很好的鼓舞和促进作用。

二、采取措施,组建队伍,围绕服务农民服务基层开展各种文化活动

我们从2001年4月,想方设法先后组建了3支文艺团队。一是从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文艺爱好者中选拔优秀表演人才50多人,组成了“兴县富民文化下乡艺术团”,到农村、到基层巡回演出;二是将活跃在文化馆周围的一些戏剧爱好者组织起来,利用馆里的排练厅和音响设备,成立文化馆群乐艺术团,在县城社区和附近乡村开展戏剧广场演出,大约有40多人,先后排演了极富教育意义的《打碗记》、《雨过花更艳》等剧目,演出50多场,受到了群众的好评;三是以艺术幼儿园幼师和文化馆音乐舞蹈老师组成文化馆舞蹈队,利用晚上和节假日举办广场文艺晚会,共有15人。这三支馆办文艺团队的所有人员都是义务演出,不要任何报酬,服装、道具和演奏乐器也大部分都是自己掏钱购置的,他们平时分散在各自的工作单位和县城社区,一有活动,电话通知,基本上都能做到召之即来,即满足了他们的娱乐需求,又开展了各种文化活动,丰富了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同时也弥补了文化馆活动经费的不足,可以说各得其所。

有了这三支人员相对固定馆办文艺团队,文化馆开展活动的实力得到了增强、范围得到了扩展、水平得到了提高。我们紧紧围绕县里的中心工作,立足服务农民服务基层,开展了一系列文化活动。例如:围绕县里“强农富民、强工兴县”的发展思路,我们创作了《兴县富民之歌》;围绕县城建设,创作了表演唱快板《说县城、唱县城》、《逛县城》、小品《父母心》;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创作了戏剧小品《家庭擂台赛》;围绕农村稳定,创演了小品《乡里乡亲》等。还结合平时的一些中心工作创作了30多个贴近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山东快书、对口词、三句半、诗朗诵等短平快的文艺节目,通过兴县富民文化下乡艺术团,在全县农村巡回演出。五年来,共行程900多公里,下乡演出268场次,受教育群众达60多万人次。这些活动规模大、效果好,极大地提高了文化馆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此外,县里搞旅游项目建设,我们主动组织人员搜集整理各个景点的民间传说、故事,先后出版《甘山揽胜》、《空厢寺故事》、《高阳山传说》三本书籍对外宣传,扩大各个旅游景区影响,增加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建设高阳山景区时,县里曾组织一些人撰写楹联,我们及时地将这些楹联收集起来,发动全县书法爱好者进行创作,然后举办“高阳山楹联书法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有作为才有地位”。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和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为全县经济建设和各项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起到了加油鼓劲的作用,因此群众

欢迎,领导满意,业余文艺爱好者高兴。文化馆的地位逐渐得到提高,在县领导心目中有了一定的份量。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县级文化馆只有围绕县里的中心工作开展活动,为政治服务,为经济服务,为群众服务,才能越干越会干,越干越想干,越干越有劲,越干越有生命力。

三、创新形式,常抓不懈,使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工作取得实效

近年来,我馆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围绕中心工作,面向基层群众,发挥阵地作用,服务发展、服务经济、服务群众、服务基层,坚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创新型,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活动。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阵地活动:有演讲赛、知识竞赛、器乐大赛、声乐大赛、象棋赛等。二是文化下乡:主要是文艺演出,每年80多场次,另外,春节期间还有2至3次义写春联活动。三是广场活动:主要是戏剧演出、文艺晚会、消夏晚会等,每年30多常四是艺术展览:主要是书法、美术、摄影、民间艺术等,年举办5次以上。每年还为县直各部门设计制作各种宣传版面300多块,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五是艺术培训:主要门类有书法、美术、文学、二胡、电子琴、舞蹈、电脑、文化站站长、农民业余剧团编导、北京新秧歌等,每年培训文艺新人500余人。六是群文调研:每年组织馆内人员撰写群众文化论文和调查报告10篇以上,先后50多次获得国家、盛市文化部门的各类奖项。七是民间艺术:元宵节举办有数万多群众参与的大型社火表演,观众达20多万人;搜集整理民间传说、故事20多篇并结集出版;组织蛋雕、剪纸、刺绣、根雕等民间艺人进行创作,参加各级文化部门举办的民艺展演活动。蛋雕艺人、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师洪源先后赴新加坡、香港、澳门等地进行艺术表演。八是深入基层指导、辅导乡文化站、村文化大院的业务活动,每年都在100人次以上。九是联谊活动:主要是会议期间联欢和到厂矿、学校举办文艺联欢晚会等。十是节庆活动:主要是春节文艺晚会,元宵节社火表演以及“五一”、“五四”、“六一”、“七一”、“八一”、国庆、元旦等节日庆祝活动,既有文艺演出、歌咏比赛,也有艺术展览。十一是举办农民业余剧团汇演,每年大约有10多个队参加,共演出20场左右,已连续举办了五届,对农民业余剧团的发展和壮大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目前全县农民业余剧团已发展到48个。

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实践中,我们也逐渐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一是走出去,深入乡村、家庭院落,开展文化下乡和组织辅导家庭文化、民间艺术、业余剧团等。二是请进来,利用文化馆的活动阵地,举办各种艺术赛事和艺术展览,开展各种门类的艺术培训。三是利用文化馆特有的聚合力,按照自愿、松散的原则,组建馆办文艺团队,发挥好文化活动骨干队伍的示范幅射作用。四是采取联办联谊的方式与县直单位、企业、学校联合举办活动,借力造势,整合资源,扩大影响。五是文化馆充当“桥梁纽带”,协调组织各个农民业余演出团队,实行跨乡跨村异地交流演出,为基层文化活动注入新的活力。

第五篇: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事迹材料

陕县文化馆现有职工16人,内设8个部室,即办公室、群文调研部、文艺演出部、艺术展览部、民间艺术部、文化艺术培训中心、物业管理部、艺术幼儿园。馆舍建筑面积3640平方米,其中文化馆大楼1100平方米、艺术培训中心2540平方米。固定资产从原来的4.9万元增加到300多万元,是1996年前的60倍,馆内各种设备价值20万元左右。

近年来,我馆深入贯彻党的xx大精神和“xxxx”重要思想,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认真落实“三贴近”要求,进一步加强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营造了良好文化环境,取得显著成效。陕县文化馆先后被省文化厅表彰为“全省先进文化馆”、被三门峡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市级文明单位”、被三门峡市委宣传部评为“全市文化下乡先进单位”、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全县服务兴县富民标兵单位”、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国家二级馆”。

一、改革创新,注重发展,着力抓好基本阵地建设

基本阵地是开展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工作的必要条件和基础,也是文化馆职工施展才华的舞台。对此,我们有非常深刻的体会。1996年以前,我馆十几个人挤在县政府楼总共不到60平方米的四间小屋里,处于有馆无舍的尴尬境地,严重制约了文化活动的开展。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抓住县城西迁的机遇,争取到3亩划拨土地,在手无分文的情况下,全馆职工对“没有资金,如何建馆?”这一难题进行了苦苦的思索和反复的讨论,大家畅所欲言,献计献策。从农民盖房先东挪西借,然后逐渐归还的事例中,悟出了“借鸡下蛋,负债经营”的现代意识。全馆上下,形成共识,果断地开始了新馆的建设。“观念一变天地宽”,通过争取财政拨款,职工集资,银行贷款,门面房使用权出让等方式,筹资84万元建成了总面积1100平方米的文化馆大楼。在此基础上,XX年我们又采取同样的办法,对文化馆西站分馆进行改造,投资196万元,建成了总面积2540平方米的陕县艺术培训中心大楼。有了这两幢共3640平方米的基本阵地,我们办起了文化艺术培训中心、陕州棋馆和艺术幼儿园,并拥有宽敞的排练厅和展览厅。如今的文化馆琴声悠悠、歌声阵阵、舞姿翩翩、翰墨飘香,真正成了群众活动的场所、培训的学校、联谊的桥梁、展示的舞台。

在抓好文化馆基本阵地建设的同时,我们把农村文化建设作为文化馆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投入很大精力指导乡(镇)宣传文化中心、村文化大院建设。近年来,建起高标准乡镇宣传文化活动中心17个,农村文化大院242个,村文化活动室20个。每年都深入到乡、村帮助他们布置活动场(室)、制作板面、辅导文娱活动、制定活动规划和规章制度。在自身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为8个农村文化大院无偿赠送图书8000余册、书架16个、打印机一部,并经常在乡文化站、村文化大院举办联谊活动。先进文化占领了基层文化阵地,歪门邪道就无空可钻。大营镇温塘村群众利用文化大院演节目、扭秧歌、跳健美操或阅览图书或棋牌游艺,人人自得其乐,精神文化生活十分充实。XX年初外地曾有几个qqq人员到这里“练功”,看到这种载歌载舞、热闹非凡的场面,自感无趣,只得灰溜溜走了。XX年7月,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中以《陕县文化兴隆,××县算命成风》为题,对我县的文化大院活动进行了报道,起到了很好的鼓舞和促进作用。

二、采取措施,组建队伍,围绕服务农民服务基层开展各种文化活动

我们从XX年4月,想方设法先后组建了3支文艺团队。一是从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文艺爱好者中选拔优秀表演人才50多人,组成了“兴县富民文化下乡艺术团”,到农村、到基层巡回演出;二是将活跃在文化馆周围的一些戏剧爱好者组织起来,利用馆里的排练厅和音响设备,成立文化馆群乐艺术团,在县城社区和附近乡村开展戏剧广场演出,大约有40多人,先后排演了极富教育意义的《打碗记》、《雨过花更艳》等剧目,演出50多场,受到了群众的好评;三是以艺术幼儿园幼师和文化馆音乐舞蹈老师组成文化馆舞蹈队,利用晚上和节假日举办广场文艺晚会,共有15人。这三支馆办文艺团队的所有人员都是义务演出,不要任何报酬,服装、道具和演奏乐器也大部分都是自己掏钱购置的,他们平时分散在各自的工作单位和县城社区,一有活动,电话通知,基本上都能做到召之即来,即满足了他们的娱乐需求,又开展了各种文化活动,丰富了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同时也弥补了文化馆活动经费的不足,可以说各得其所。

下载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书卜村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我村共有3个社,84户,360人,主要以土族为主,还有汉、蒙、藏等民族。离乡政府所在地3公里,属浅山地区,耕地面积为672.1亩。 2011年建成农家书屋......

    怎样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

    怎样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行动纲领,我国最......

    关于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新途径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新途径的调查与思考 ——中共临朐县委宣传部 根据市委宣传部关于开展“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新途径”课题调研的通知要求,我们组织有关单位成立......

    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几点思索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几点思索 作者:陈慧红 来源:《现代交际》2010年第04期 [摘要]新一届政府把“三农”问题,即农村、农民和农业问题作为未来若干年......

    农村基层法律文化建设谈

    法治不仅表现为实体的制度结构,亦表现为一种文化形态。法律文化是内化在法律思想、法律制度、法律设施以及人们的行为模式之中,并在精神上支配它们的一般观念、原则和价值体系......

    农村基层法律文化建设谈

    法治不仅表现为实体的制度结构,亦表现为一种文化形态。法律文化是内化在法律思想、法律制度、法律设施以及人们的行为模式之中,并在精神上支配它们的一般观念、原则和价值体系......

    农村基层法律文化建设谈

    法治不仅表现为实体的制度结构,亦表现为一种文化形态。法律文化是内化在法律思想、法律制度、法律设施以及人们的行为模式之中,并在精神上支配它们的一般观念、原则和价值体系......

    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思考

    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思考 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基础,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近年来,从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