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析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八课)

时间:2019-05-13 09:49: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专家解析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八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专家解析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八课)》。

第一篇:专家解析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八课)

专家解析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八课)

第八课 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

课件95第八课框架结构图

课件96第八课对应课程标准

一、本课设计意图

1.本课教学目标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我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中心环节和基础工程;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2.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引言

课件

在抗日战争时期,《大刀进行曲》《松花江上》《黄河大合唱》等歌曲,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新中国成立以后,《歌唱祖国》《在希望的田野上》《走进新时代》等歌曲,成为响彻神州大地的时代强音,吹响了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号角。

第一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该框共有两个目,即“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心环节和基础工程”。

第一目“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课件

在生活中我们可能遇到这样一些行为:

上公交车时你推我搡,互不相让;

遇到困难向人求助时,无人理睬;

个别人在网络聊天室里肆意谩骂他人;

有人在公共场合因为一点小事而大吵大闹;

……

你是否遭遇过上述经历?当时的感受如何?

首先是活动导入。活动中的四个具体情景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碰到过的,类似的情景还有不少。让学生置身于这种现实情境之中并进行思考,启发学生体会到良好的道德、健康向上的文化对于一个人、一个单位、一个地区、一个社会全面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那种富口袋、穷脑袋,只重物质文明而忽视精神文明的做法都是片面的,不利于个人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这也就是教材中所说的:“物质上不能贫穷,精神上也不能贫穷。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者协调发展的社会。

课件97三大文明协调发展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

人类文明是一个整体,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方面。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是“三个文明”有机结合、共同作用的结果,偏离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会使社会发展出现曲折甚至倒退。物质文明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民主政治、精神文明发展提供充足的物质条件;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政治保证和法律保障,只有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才能获得不断完善的政治制度支持和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才能保证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发展的正确方向,并充分利用精神文明创造的思想、文化、科技、教育等成果。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党的十六大从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度,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并强调“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这就从根本大法的高度,肯定了“三个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为“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提供了具有根本性、全局性和长期性的宪法保障。应该说明的是,这个相关链接的内容,并不要求学生掌握,而是为了帮助他们“全面了解”“三个文明”的关系,也有利于他们从宏观上把握全书的内容,请教师不要过于展开,但可以从其内在逻辑上引导学生加深理解。

在全面了解“三个文明”辩证关系的基础上,教材从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两个方面讲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地位。这一层意思也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观点的说明。接着,讲了先进文化的概念,即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也是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论述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时,突出强调了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问题。

文化并不都是先进的。我们面对的文化,有先进的文化,也有落后的文化,还有腐朽文化。因此,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特别重要。教材指出: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也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保证。

课件

图片: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入

在上个世纪民族灾难最深重的时候,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从此,中国人民找到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道路;

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

中国文化从沉沦走向崛起;

……

请用具体事例说明其中的一个观点。

中华文化从衰微走向重振是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开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也是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过程相一致的。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一点,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教材设计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这样一个活动。在探究的基础上,得出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科学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立党立国、执政兴国的根本,也是文化建设的根本。中国

人民在上个世纪民族灾难最为深重的时候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才找到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道路,中国革命和中国文化从此开了新生面。中国*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大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是中国*艰辛探索、在伟大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新的理论成果,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文化有着鲜明的意识形态性,从来没有脱离意识形态的文化。毛泽东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绝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动摇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导致思想混乱和社会**。马克思主义是随着实践、时代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的。只有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社会主义文化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才能具有强大的创造力和感召力。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是要用“三个代表”指导整个文化工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同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统一起来,把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统一起来,从而进一步明确了先进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文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只有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才能把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的发展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维护和发展、同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抵制和消除各种落后的、腐朽的思想文化的影响,保证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才能创造性地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第二目“中心环节和基础工程”

课件98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首先通过一个活动引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然后分别对这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

课件

有人说:“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

如果一个人不讲信任,会……

如果一个企业生产假冒伪劣产品,会……

如果一个城市社会治安状况不好,会……

教材围绕如果一个人、一个单位失去诚信、不讲道德会产生什么后果这一角度设计了一个活动,让学生感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从而逻辑地得出这样三层意思:一是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二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目标;三我们应该如何做,即要以实际行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自觉履行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境界。

课件99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课件100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孔子说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重视道德教化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继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十五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法律

体系的目标后,十六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目标。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立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客观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思想道德领域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些原有的道德规范不能适应新的实际,而新的道德规范还没有形成。因而一些领域和地方是非、美丑、善恶界限出现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蔓延。经济活动中,掺假制假、以次充好、欺行霸市、偷税漏税、不讲信任等现象时有发生。所有这些道德失范、秩序失范的状况腐蚀了人们的灵魂,污染了社会风气,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适应新的形势,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坚持公民承担社会责任与社会尊重个人合法权益相一致,效率优先与兼顾公平相统一,着力培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

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和道德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行为的重要手段。对于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把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深化和拓展,使法律和道德在内容上相互衔接、相互协调,逐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历久弥新的优良美德。如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奉献思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品德,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立身操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社会理想,等等。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优良美德激励一代代志士仁人以天下为己任,内而修学储能,砥砺道德,外而平治天下,建功立业。同时,这些优良美德内化为坚忍不拔、刻苦耐劳、乐观进取、善良敦厚的民族性格。弘扬传统美德,有助于培养人们崇高的社会理想、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高尚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及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的奉献精神,有助于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课件

改革开放以来,“要富口袋,先富脑袋”成为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深刻体会;“科教兴省”“文化强市”“城市为体,文化为魂”,成为许多地方的发展思路;“充电”、“考本”、“学习型”、“知识型”,成为社会时尚……

你的身边还有哪些类似的现象?

你是如何看待这些现象的?

发展教育和科学,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能不能有效地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能否顺利实现。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接受良好的教育,已逐渐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甚至决定其一生的命运。只有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广大人民的综合素质和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当前,激烈的国际竞争实质上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竞争,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核心。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越来越表现为高新技术和创新性人才拥有的数量和质量,教育和科学的地位日益凸显。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并不具备人力资源优势。我国劳动力知识结构重心偏低,高层次人才和技术工人严重不足,人力资源处于劣势地位。我国国民科学文化素质偏低,教育发展状况不能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际竞争和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影响我国产业结

构升级和国家创新能力的提高。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快人才培养,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应对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

课件

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邓小平

总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犹如车之两*,鸟之两翼,同等重要,不可偏废。

第二框“灿烂的文明之花”

该框共设两个目,即“神州开遍文明花”和“细微之处见行动”。

第一目“神州开遍文明花”

课件

作为一个扶贫支教志愿者,明凡在西部某小学支教已满一年。在告别的时候,稚气未脱的孩子们送来了用山间野花编织成的大花篮。与他朝夕相处的孩子们流着泪说:“老师!我们不要你走!”明凡禁不住与孩子们哭在一起。一位家长紧紧地拉着明凡的手说:“老师,是你让孩子知道了刷牙、唱歌和汉语拼音,孩子们舍不得你啊!”看着依依不舍的老师、学生和自发前来送行的乡亲们,明凡想……

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支教工作的实施,●提高了贫困地区的教学质量,促进了贫困地区教育等各项事业的发展;

●促进了贫困地区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

●青年志愿者更多地接触社会现实,更全面地了解了中国国情;

●……

如果你是明凡,你有哪些感想?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我国人民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伟大创造,也是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有效形式。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建设形式。在创建文明城市的活动中,通过创建优美环境,建立优良秩序,搞好优质服务的“创三优”活动,涌现出一批文明城市和文明社区;在创建文明村镇的活动中,通过“文明户”的评选,“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万村书库”活动及其他各种移风易俗活动,涌现出一批创建文明村镇的典型和文明村镇示范点等。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极大地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对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第二目“细微之处见行动”

课件

在一些同学中间,出现了造型奇特、内容怪诞的“变味贺卡”。在这类贺卡中,面目狰狞的“鬼怪”成了贺卡的封面,脏话和成人笑话成了“变味”的祝福,还有的贺卡内容居然是恶俗的“征婚启事”。一种较为抢手的“鬼怪贺卡”打开后,会冷不防弹出一个露着白牙、伸着红舌头的绿色骷髅头,而另一种电子贺卡一打开会突然发出“怪叫”。不少同学对这种“变味的贺卡”感兴趣。

如果你收到“变味的贺卡”,你的感受如何?

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哪些类似的文化现象?

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做?

阳光总会伴随阴影。当我们沐浴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灿烂阳光中的时候,各种有害的文化细菌和病毒也在伺机传播。要保持我们精神肌体的健康,就要善于辨别各种消极文化并自觉地加以抵制。

(图配图说)在一次社区情况交流会上,张大爷说:“一些人习惯于把垃圾往垃圾桶外一扔,就扬长而去!看了真不是滋味!”李大妈说:“邻里之间没有交往,有时闷得慌,想找个人说说话,都难。”吴先生说:“社区没有健身、娱乐等设施,想活动活动,还找不到地方。” 一位年轻妈妈说:“社区里车来车往,小孩子在下面玩都令人提心吊胆!”如果你是该社区的居民,你想:

如果你是该社区居委会主任,你最想做的三件事是:

社区(街道或乡村)不仅是我们的居住地,而且是进行人际交往的场所,弘扬社会文明的大学校。洁净而优美、热情而温馨、活跃而向上、富足而安全的社区要靠你我他来共同创造。

2008年,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北京举办。那时,也许我们能相聚在北京,给外国朋友当导游,为他们当翻译,给他们介绍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全世界都关注着“建设新北京,办好新奥运”的今天,让我们在课余时间,为奥运献上一份“奥运形象规划”。面对的问题:人们在语言、行为、服务、礼仪、环境等方面还存在着“京骂”“国骂”、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乱贴小广告、乱穿乱行、服务不规范等问题。

目标:向世界人民展示一个开放、繁荣、文明的中国形象。

宗旨: 坚持以人为本,围绕尊重人、关心人、教育人、激励人、凝聚人、全心全意为外国朋友办好事等。

具体步骤:

在设计奥运形象规划时,你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借鉴以往志愿者行动的有益经验;

结合宣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规划要尽量具体,切实可行,如呼吁推广“诚信在的士”“请讲普通话”等活动。

社会是我们共同的家,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参与到各种各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共享精神文明的温暖阳光。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思想文化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文化在创新中不断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的积极健康的思想观念始终是人们精神世界的主流。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碰撞十分激烈。一方面思想文化的交流有利于我国吸收世界思想文化的优秀成果,另一方面西方敌对势力凭借文化实力的优势,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图谋,千方百计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从国内来看,人们思想文化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进一步增强。这一变化趋势总体上是积极的。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社会上还存在一些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色彩的落后文化,甚至存在一些阻碍先进生产力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腐朽文化。思想文化领域,先进文化不去占领,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就会占领。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不断提高文化产品品位,才能有效地抵制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第二篇:专家解析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三课)

专家解析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三课)

第二单元 了解祖国 爱我中华

(一)本单元的地位

课件37第二单元的地位

肩负民族振兴的使命,是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的内在要求。随着学生年龄的日渐增长,九年级学生的生活范围逐渐从家庭、学校扩展到社会。听从祖国和人民的呼唤,自觉地承担起报效祖国、奉献社会的重任,是每一个中学生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要肩负起这一光荣的责任和使命,就要了解我们伟大祖国辉煌灿烂的文化,感悟伟大民族精神的力量,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做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弘扬者和传播者,做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者、培育者和建设者;既要看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又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仍然比较落后的现实,看到我们国家还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想问题、办事情,时时处处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加深对党的基本路线的认识,理解我国的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本单元有意识地突出了中华文化、中华传统美德和伟大民族精神等内容,以落实课程标准有关“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的要求。

可以看出,这一单元既是对第一单元内容的深化,又是学生更好地学习第三单元内容的基础。

(二)本单元的内容结构 课件38第二单元结构图

本单元由主题探究“图说国情与国策”和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组成。

补结构图

(三)主题探究活动建议

课件39主题探究活动的设计目的与操作建议 1.设计目的

在于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收集材料,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示、交流,增强他们对基本国情、基本国策的感性认识,培养其调查研究的意识与能力。

学生平时的吃、穿、住、行、用,平时的所见所闻,都反映了社会的变化。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多方面收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祖国统一等方面的图片材料,收集有关我国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图片材料,分门别类地进行总结,有利于学生多角度地了解我国的国情,有利于学生理解现阶段我们党的基本路线及一系列方针政策,有利于学生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

收集、总结材料的过程,也就是一个自我提高、自我发展、自我教育的过程。走出校园,分组了解有关工业、农业和人民的生活等方面的情况,有目的地收集材料,思考问题,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活跃思维,提高动手能力,有利于把书本知识与实践知识统一起来。

通过这一探究活动,特别是通过本单元后面的学习,学生能从许多平常看似耳熟能详的事物中悟出深刻的道理。例如,从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还停留在用牛耕地、许多农民还只有初中或小学水平,就更深刻地体会到我国生产力水平还比较落后、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还比较低这一道理,等等。2.操作建议

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选出负责人,明确收集图片的主题及活动结束的期限。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报刊杂志、网络等多渠道收集材料。

各小组在讨论的基础上,确定行动的路线、时间及要达到的目的。

收集、整理各小组的图片资料,鼓励学生交流各自的心得体会,写出精彩的旁白,办一期壁报。

在适当的机会邀请家长、班主任、学校领导参观壁报。3.应注意的问题 收集材料的全面性。一是范围要广,既要包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材料,也要包括现阶段我国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还不高等方面的材料;既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也要包括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

收集材料的渠道宜多样化,不要拘泥于一个方面。

第三课

认清基本国情

课件40第三课对应课程标准 课件41第三课结构图

(一)本课设计意图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我国的基本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国家的根本任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含义及其重要性;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及其核心内容;四项基本原则的含义及其重要地位;改革的实质和目的;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验的结晶,自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维护民族团结;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

2.内容安排的依据

课程标准依据

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感受身边的变化,了解中国*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知道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知道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了解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三课 认清基本国情

引言

本课引言从《走进新时代》这一首我们耳熟能详的歌曲导入。“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两句歌词,形象而又凝炼地概括了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我们伟大祖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由此导入,开门见山,契合学生的心灵,拉近了教材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学习的兴趣。“继往开来的引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这一句歌词,寓意当代青年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承担起建设祖国的重任。而要做到这一点,就有必要全面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等内容。

第一框“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

第一框“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共分三目,即“世界舞台上的中国”、“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第一目“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通过让学生感受当代国际社会中中国的力量这一活动,让学生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全方位体会中国日益增强的力量和不断提高的国际地位,从世界舞台这一大的视角来看中国,让学生看到一个改革开放的中国、富起来的中国、强起来的中国。接着,教材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抓住历史机遇,实行改革开放,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当今世界,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美国沃顿商学院教授马歇尔·迈耶说:“这是19世纪末的美国,只不过它的发展速度更快、势头更猛。这是中国天定的命运。”美国外交学会会长理查德·哈斯指出,美国不应也无力阻止中国崛起,接着,从我国人口素质还比较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不强这方面设计了一个活动,引导学生从一个侧面了解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看到我们的不足之处,从而清醒地认识到:(1)我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2)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我们不仅要看到自己的差距,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当今世界国际局势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1)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2)科技进步日新月异;(3)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可以看出,这一目从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存在的差距和面临的压力、不进则退的世界形势三个方面粗略地勾画了“世界舞台上的中国”,引导学生对世界舞台上的中国有一个概略性的了解,为后面讲述中国的国情作了铺垫。教材进一步从强化学生责任意识的角度指出:“我们只有在认清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加快发展,才能进一步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也就是说,我们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不能有丝毫懈怠,而要时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在正确认识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加快发展,才能实现民族复兴。这就自然过渡到下一目。

第二目“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课件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例如: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神舟‛五号飞船成功着陆; 祖国统一大业取得新的进展; ……

毛泽东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对我国基本国情的正确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我国从五十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十四大报告重申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强调这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党的十五大在高度评价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历史地位的同时,进一步指出,“这样的历史进程,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至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那还需要更长得多的时间,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同志在庆祝中国*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三个长期性,进一步强调这个问题。这就是:“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

教材通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充分肯定成就的同时,教材并没有把话说满,而是指出:“我国社会主义优越性得到了初步显示。”接着,教材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起始时间、含义等作了说明。从总体上看,(1)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2)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3)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所谓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这种不发达不只是表现在一两个方面,而是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算起,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

“纸上得来终觉浅。”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的清醒认识,是来之不易的。新中国成立后,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走了许多弯路,特别是有过“大跃进”、“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的失误,其中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对我国的基本国情没有一个实事求是的、一以贯之的认识。

课件

从1957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就犯了‘左’的错误。总的来说,就是对外封闭,对内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制定的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邓小平

课件42一切问题的根本依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始终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我们党长期探索得出来的成果。党的十五大报告重申:“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对改革攻坚和开创新局面的艰巨任务,我们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惑,认识为什么必须实行现在这样的路线和政策而不能实行别样的路线和政策,关键还在于对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有统一认识和准确把握。”

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然逻辑地讲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国家的根本任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国内和国际因素的影响,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但已经不是主要矛盾。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只有这一个,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关于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认识,我们党也经历了一个过程。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1956年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实际上已经基本解决了。“八大”决议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就表明,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结束,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从总的精神看,这一论断符合我国实际情况,是正确的。但是,这个基本正确的认识没有坚持多久,很快就被否定了。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纠正了长期以来的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左”的错误,坚定地把全党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说:“什么是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由于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来,实际上已经解决了。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进一步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未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就以历史决议的形式肯定了邓小平的正确论断。党的十三大报告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作了理论上的发挥,指出:“我国从50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既不同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尚未奠定的过渡时期,又不同于已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我们在现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有什么样的主要矛盾,就有什么样的根本任务。在一定的意义上说,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国家的根本任务是二而一、一而二的关系。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就明确了我们应该走什么样的路、应该干什么事的问题。

第三目“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通过活动探究,引导学生明确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该坚持什么样的指导思想。

中国*自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中国*在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面对各种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正因为如此,我们党才始终具有巨大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才能战胜一个又一个考验。

课件

重视国家指导思想的规定和发展,是我国宪法的一个显著特色和优势。第一部临时宪法性文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1954年制定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成文宪法,鉴于当时条件,虽然仅只载入了‚新民主主义‛,但实际上已经内在地规定了新的国家指导思想。后来历次制宪和修宪,都明确地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规定为国家的指导思想。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根据党的十五大精神把邓小平理论载入宪法,实现了新时期国家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载入宪法,确立其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是继邓小平理论入宪后实现了国家指导思想的又一次重大发展,充分表明我们党和国家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当前世界形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改革开放正处于攻坚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面临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面对各种考验,应对更多的风险挑战,要使中国号巨*劈波斩浪、高歌向前,我们就应该更加自觉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这是历史经验的昭示,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应该说,要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让初中学生理解这些内容,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但是,我们也看到,学生对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对于现实国情和当今世界复杂的形势也有所了解,只要引导得当,学生还是能够比较好地理解的。

教材从展现历史发展过程及其内在经验的角度设计了一个活动。中共一大、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这几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于党的指导思想都作了历史性的决定,表明中国*一以贯之地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之相伴随的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这就昭示我们,在各种严峻考验面前,中国*之所以能中流砥柱、不断发展壮大,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有一个明确的、科学的、不断发展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这也同时昭示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面对新的考验,要夺取新的胜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更加自觉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不是静止的,而是随着实践、科学和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发展着的社会实践,是我们党的先进性所要求的,也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品质所决定的。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对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关于这一点,只要求学生有所了解即可,不宜展开,所以,教材用“相关链接”的形式加以呈现。在讲述的过程中,请注意让学生感受到两点,一是中国*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发展着的指导思想;二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

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讲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含义、与党的先进性之间的内在关系、与党的指导思想之间的关系。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中国*自成立以来就一直孜孜以求并努力实践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是解放和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前提;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实行改革开放等,都是为了发展先进生产力。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领导全国人民荡涤帝国主义文化、殖民主义文化、封建主义文化,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都是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代表好、实现好、维护好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请教师多从这些方面帮助学生理解,关键要从代表先进生产力、代表先进文化和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这三个方面全面理解,二是要明确中国*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明确了这两点,也就在一定意义上讲清楚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在阐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中国*先进性的内在关系之后,教材进一步明确它“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道,是我们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从而首尾呼应。

第二框“党的基本路线”

该框共设二目,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和“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

第一目“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课件43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第一目采用从总到分的方式,首先讲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含义,然后分别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进行分析说明。

第一目从活动导入。我们每一个人都充满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自己的父母亲或其他亲朋好友对于未来生活有哪些想法?这些美好的愿望如何才能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美好愿望如何才能实现?从这一活动出发引出党的基本路线。

关于党的基本路线,教材主要讲了这样几点,一是制定党的基本路线的根本依据,即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这也就逻辑地告诉我们,党的基本路线不是一时一地的,而是贯穿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全过程和方方面面。二是制定党的基本路线根本目的在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全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就告诉我们,党的基本路线是党的先进性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三是基本路线的具体内涵。党的基本路线明确了中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主体是全国各族人民;一个中心是经济建设(不是两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两个基本点而不是一个基本点);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根本途径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四是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课件

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需要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列宁

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毛泽东

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毛泽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面对苏东剧变等极其复杂的形势,我们党和国家任尔东西南北风,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发展自己,从而经受了各种考验,最广大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国家日益繁荣昌盛。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有过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而造成的失误,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有这方面的教训。事实告诉我们,离开了这个中心,满足最广大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说服那些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们、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都无从谈起。

课件44 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但是说到最后,还是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

我们党在现阶段的政治路线,概括地说,就是一心一意地搞四个现代化。

――邓小平

列宁说过:“一个阶级如果不能从政治上正确地看问题,就不能维持它的统治,因而也就不能完成它的生产任务。”他还说过:“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不肯定这一点,就是忘记了马克思主义的最起码的常识。”毛泽东强调:“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是完成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的保证,它们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思想和政治又是统帅,是灵魂。”邓小平一贯强调:“现在我们搞四个现代化,是搞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不是搞别的现代化。我们采取的所有开放、搞活、改革等方面的政策,目的都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不意味着政治是无足轻重的。历史证明,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搞“以阶级斗争为纲”,要吃亏;历史同样证明,离开四项基本原则、削弱党的坚强领导,也要走弯路甚至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邓小平强调:“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说“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经济与政治这种内在关系集中体现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与“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在联系上。关于四项基本原则,教材一是明确地指出其含义: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二是突出其重要地位:四项基本原则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保证。最后得出结论――我们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课件

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作科学看待,就是说,要求人们去研究它。――马克思

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恩格斯

我们讲的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这个前提下的改革,而不是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这一实质决定了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在各方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比较成熟、比较定型的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

课件

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恐怕明朝明成祖的时候,郑和下西洋还算是开放的。明成祖死后,明朝逐渐衰落。以后清朝康乾时代,不能说是开放。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如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两百年。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是对外开放的,不过那时只能对苏联东欧开放。以后关起门来,成就也有一些,总起来说没有多大发展。

―― 邓小平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长期以来,我们就吃了闭关自守这个苦头。“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一些困难。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正是在总结这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党的基本路线把“坚持改革开放”作为一个基本点,党和国家制定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鉴于第四课专门讲述对外开放这一基本国策,此处着力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角度引用了马克思和*的两段话,然后指出“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实行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第二目“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第二目也是从活动导入。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老百姓享受到社会稳定、和谐和国家政策稳定所带来的诸多好处,得到的实惠最多。关于这些,学生和家长有切身的感受。从这一角度立意,通过小青一家对话的方式设置情境、展现过程、合作探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我国的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那么,应该如何在实践中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呢?第一是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党的基本路线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教材用相关链接的方式对此作了补充说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关键是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三者有机地统一起来。第二是要从战略全局的角度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好比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棋盘上的三着紧密关联的战略性棋子,每一着棋都下好了,相互促进,就会全局皆活;如果有一着下不好,其他两着也会陷入困境,就可能全局受挫。我国既面临着“黄金发展期”,又面临着“矛盾凸显期”。国际经验表明,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之后,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关键阶段,既有因为举措得当而快速发展的经验,也有因为应对不当而陷入发展陷阱的失败教训。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保持稳定的任务更为艰巨,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可能更复杂、更突出。

和谐需要稳定,稳定保证和谐。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一条极其重要的经验,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当今世界很不平静,会有这样那样的磨擦;国内改革发展不会一帆风顺,会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什么时候都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要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

最后,教材从总的方面指出,党的基本路线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必须长期坚持下去,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课件

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邓小平

第三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本框共分三目,即“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共同浇灌民族团结之花”、“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祖国团结统一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从这一逻辑出发,本框把民族团结、祖国统一这两个方面统一起来讲,以求贯通。

第一目“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课件45多元一体的民族大家庭

第一目的导入活动,是从了解我国不同民族的语言、风俗、习惯、人物立意的。在我国多民族的大家庭里,各个民族都以自己特有的民族文化为中华文化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在几千年的民族融合过程中,各民族之间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密无间的关系。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具有深厚的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我们所说的少数民族,是从与汉族相比的其他民族人口相对较少这一点而言的。各民族无论人口多少,在地位上是完全平等的。

民族关系是多民族国家中至关重要的社会关系。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来说,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社会稳定、边防巩固、经济发展和国内各民族的团结。正确处理民族问题,使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志用简明的语言指出:“民族、宗教无小事。”引导学生了解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和特点,符合我国国情和各民族根本利益,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维护民族团结。

中国*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奠定了根本政治基础。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和考验、不断胜利前进的重要保证。同时,我们也看到,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各种利益关系更为复杂,各种思想相互激荡。这一切必然会对我国民族关系发生深刻影响。随着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的变化,民族因素和宗教因素在国际政治中的影响明显上升,各种民族主义思潮和活动趋于活跃,引发了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冲突和内乱。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在我国周边一些地区仍然相当活跃,它们通过各种手段对我国进行渗透、破坏活动。

课件46我国的三项基本政治制度

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教材概要性地讲了其基本含义及其重要性。指出:“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建立了相应的自治区域,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的内部事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实现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内容事务的权利,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原则,体现了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的统一。实践证明,这一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民族区域自治,作为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条基本经验不容置疑,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不容动摇,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一大政治优势不容削弱。

课件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一道,确立为我国的三项基本政治制度。根据十五大精神,新修订的《民族区域自治法》正式从法律上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这是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实践上的一次与时俱进。

为了更好地说明我国各民族亲密无间的关系,教材引用了*同志提出的“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同志的这个概括,既充分考虑了我国民族关系的历史因素,全面反映了我国民族关系的生动现实,又着眼于我国民族关系的长远发展,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是新形势下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的重要指导原则。

课件47“三个离不开”

第二目“共同浇灌民族团结之花”

第二目首先是一个活动导入。活动过程重在让学生体会各民族在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等方面所具有的权利,活动的落脚点在于引起下文。

新中国成立后,开辟了我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新时代,确立了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这一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并从宪法和法律上作了明确的规定,充分保证各民族人民所享有的平等权利,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在我国,讲任务,是56个民族共同的任务;讲成绩,是56个民族共同的成绩;讲困难,是56个民族共同的困难;讲前途,是56个民族共同的前途。56个兄弟民族情同手足,亲如一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各民族相互交融的深度和广度日益加深。自觉地维护民族团结,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来说,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在维护民族团结这一点上,我们党和国家从宪法、法律和基本政治制度等方面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对于公民而言,就要在日常行动中自觉做到“三个尊重”: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从归根到底的意义上说,做到“三个尊重”,要落实到行动上。

课件

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祖国分裂、民族离乱,是各族人民之祸。―― 胡锦涛

课件48五十六朵花

第三目“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第三目主要讲了四方面的意思:一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二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三是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丰富和发展了“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四是台湾回归祖国的最佳方式。

与前两目的编写风格一致,第三目也是活动导入。活动通过学生了解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区徽,让学生一同感受到祖国统一的前进步伐,同时体会到党和政府制定的“一国两制”方针的强大生命力,从而进入教学情境。

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的主体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共同政治基础是:为了祖国的统一和繁荣。

课件49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我们党和政府从历史和现实出发,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制定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这一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两种制度”,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一国两制”方针能不能变成现实?是不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是一个全世界都极为关注的问题。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生动而形象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教材中特别指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丰富了„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事实证明,„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同时,教材指出:“„一国两制‟、高度自治的方针,保证了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繁荣、稳定和发展。”这两方面的意思是相互关联的。可以说,这一自然段与上一自然段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和发展理论。

理论的生命力固然在于其自身的科学性,但是,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动人心弦的情景往往能更好地彰显理论的内在魅力。教材在注意理论说明的同时,引用了一组香港、澳门回归的图片,特别安排了一个有关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情景作为相关链接,意在把理与情、理论的科学性与审美的崇高性交融起来,寓理于情,以情导理。

接着,以《乡愁》这首情牵华夏儿女的诗引出下文。“血统与历史文化”纽带把台湾人与中国的命运紧紧绑在了一起。只要是中国人,无论在哪里,举头望明月,看到的是玉兔;低头思故乡,仍是李白的韵。

关于台湾问题,教材明确了这样几点:一是明确指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二是„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三是从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方面指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但是,“台独”分裂势力却逆历史潮流而动。他们打着“认同台湾”和“民主”、“改革”等旗号,竭力进行“去中国化”、“文化台独”、“台湾正名”等“渐进式台独”活动。他们误导台湾民意,搅乱台湾社会,煽动仇视大陆。他们拒不接受一个中国原则,否认体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破坏两岸谈判的基础。他们整军备战,企图以武谋“独”。在各种不断升级的“台独”分裂活动中,最具危险性和危害性的是,台湾当局图谋通过所谓“宪政改造”实现“台湾法理独立”,也就是妄图以所谓“宪法”和“法律”的形式,改变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的现状,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严重威胁着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严重破坏和平统一的前景,严重损害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成为破坏台海地区乃至亚太地区和平稳定的现实威胁。

第三篇:思想品德:第八课《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同步作业(人教新课标九年级)

第八课 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

一、选择题

1.(2010年浙江省义乌市)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9部门联合开展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低俗信息专项行动,其目的是()①净化网络环境

②让人们远离网络生活

③ 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④ 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010年长沙市)长沙市连续多年开展评选“十佳门店”、“十佳街区”、“五好家庭”、“和谐邻里”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丰富了人民文化生活,促进了邻里和谐。由此可见,精神文明创建活动(A)A.推动了长沙市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B.是长沙市一切工作的中心

C.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D.是物质文明建设的基础

3.(2010年浙江绍兴)阅读下列漫画,据此回答(1)――(3)题。

③信法维护公民的人身自由权 ④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2010年杭州市)2009年,我国开展了“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的评选。开展这项评选(D)①有利于民族精神的弘扬 ②有利于传统美德的传承

③体现了共同富裕的实现 ④说明了主要矛盾的解决

A.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

6.(2010年杭州市)1958年我国才拍出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而现在每天能拍摄40集电视剧。截止2008年年底,全球设立了249所孔子学院,海外学习汉语的人数达5000万。回答(1)-(2)题。(C)(1).上述材料体现了

A.物质文明建设的成果

B.民主法制建设的成果 C.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

D.政治文明建设的成果(2).全球249所孔子学院的设立,充分说明(D)①儒家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儒家思想席卷全球,再次成为主流思想

③儒家思想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璀璨的奇葩

④儒家思想对世界文化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A.①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②只能使见义勇为者受益

③能够促进社会公平

④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10.(2010年恩施自治州)智明经不住网络不良信息以及网络游戏的诱惑,导致痴迷网络,无法自拔。我们怎样做才不会重蹈他的覆辙(B)①要做网络的主人,不做网络的俘虏

②不浏览、不传播不健康网络信息

③不玩充斥色情、暴力的网络游戏

④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追求美好人生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2010年佛山市)2009年12月至2010年5月,中央外宣办、公安部等九部门,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深入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低俗内容的专项行动,有力地打击了各类违法网络文化经营活动,规范了市场秩序。这一行动(C)A.表明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 B.可以避免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C.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D.有效遏制了互联网和手机市场的发展

12.(2010年福建省泉州市)2009年9月10日,“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揭晓。“双百”人物评选活动的开展有利于(D)

15.(2010年江苏连云港)连云港市将进一步弘扬“雷锋车”精神,加快培育具有鲜明特征和地方特色的连云港精神,将全市人民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来。这主要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C)

A.通过改革,使经济更加发展 B.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C.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D.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材料分析题

1.2009年11月29日,李长春在出席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经验交流会上强调,当前,要以依法打击互联网、手机淫秽色情不良信息为重点,加大力度,综合治理,努力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2010年1月,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各中小学的校园网络处于可监控状态,通过技术手段及时屏蔽或删除含有低俗、淫秽、暴力、反动等内容的信息和攻击性言论,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1)国家为什么开展互联网、手机淫秽色情不良信息专项整治行动?(4分)

①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系着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

②未成年人生活经验不足,在辨别是非,区分良莠、自我保护等方面的能力不强;

③当前,互联网和手机低俗之风泛滥,严重危害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殃及千家万户,祸及子孙后代,直接危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④国家采取有力措施坚决遏制网上低俗之风蔓延,有利于进一步净化网络文化环境,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推动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党、对国家、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重大举措,称民心,顺民意,充分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请你评析:有了这种保护我们未成年人就一定能健康成长。(4分)

手机要扫黄

随着手机上网越来越便利和手机在青少年中的普及

程度越来越高,不良信息开始利用上网手机在青少年

中蔓延。有识之士呼吁:要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健康的

网络环境。

(1)请你运用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中《做守法公民》的有关知识,说明应怎样创设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3分)①坚持依法治国;②坚持以德治国;③公民要树立法治观念。(3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国家在行动

为了还人民群众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国家

高度重视网络和手机不良信息的治理。截止2010 年1月,全国已排查关闭13.6万个非法网站。

(2)阅读上述材料,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关知识,说明国家为什么要高度重视网络和手机不良信息的治理?(2分)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我们来参与

在北京,一个名为“妈妈评审团”的社会志愿者团体,盘问,情况不符,叔叔转身离开;——报叔B:“好孩子,这钱分你一半”,小葛无语,陷入沉思……

结合以上镜头,思考下列问题:

(1)镜头

一、镜头二:共同说明了什么?(4分)镜头中未成年人的做法值得称颂;镜头中未成年人的精神风貌值得赞扬;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成效显著;部分公民社会公德意识有待增强;部分公民社会责任感有待增强;部分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等等。

(2)针对上述现象,你有哪些感悟?(三个方面即可。6分)尊重规则,规范行为;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热爱生命,善待生命:勇担重任,增强社会责任感:拾金不昧,诚实守信;提高自身修养,增强公德意识;成年人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成年人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等等。

评分建议:第一问答出任意一条即可给4分.第二问答出任意一个方面即可给2分,最高给6分。

5.(2010年河南省)

材料一:为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全社会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近年来,国家和我省开展了一系列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材料二:2010年3月3日,在河南进京务工人员座谈会上,中共河南省委书记、河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对在外务工的河南人给予高度评价,盛赞这些普普通通的河南人、踏踏实实的河南人、不畏艰难的河南人、侠肝义胆的河南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充分体现了宝贵的“三平”精神——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的责任感。

评分建议:第一问答出其中一种活动名称即可给1分,最高给2分。第二问答出一位河南英雄模范人物的名字及对其事迹的概括或特质即可给2分,最高给4分。第三问答出任意一个方面即可给2分,最高给4分。

6.(2010年鸡西市)【热点透视】

材料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开始带手机上学,有些学生利用手机上网,聊

QQ,玩游戏,更有甚者利用手机上网浏览不良信息,深受其害。

材料二:2009年12月到2010年5月,全国“扫黄打非”办、中央外宣办、公安

部等九部门联合行动,进行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行动,效果显著。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6分)

(1)根据材料一,请你说出手机上网浏览不良信息的危害。(2分)

①不利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

②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

③使人不思进取,荒废学业;

④使人无视法律尊严,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⑤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⑥不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分,答出任意2点,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2)根据材料二,你认为国家开展打击网络黄毒有何意义?(2分)

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

②有利于净化社会风气;

第四篇: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八课 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

第八课 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

第一框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学习目标: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

2、我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精神文明建设中心环节和基础工程

4、深刻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

5、感悟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及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现实意义

6、认识到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7、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体会“发展教育和科学,是先进文化的基础工程”

基础训练: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涵义

社会主义是、和相辅相成、的社会。只有三者协调发展,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地位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和,也是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

化建设的重要。

3、发展先进文化的涵义及前进方向

(1)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面向、面

向,社会主义文化。

(2)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重要

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4、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环节。

5、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在建立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与社会主义相协调、与中华民族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过程中,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弘扬精神,坚持以为核心、以为原则、以为重点,自觉履行“、明理诚信、团结友爱、、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境界。

6、发展教育和科学

发展教育和科学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随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A三者互不相干B三者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C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精神文明D精神文明无足轻重

2、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就是()

A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B培育“四有”新人

C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D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3、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

A加强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合作B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C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D发展体育、卫生事业和其他文化事业

4、先进文化的建设的基础工程是()

A发展教育和科学B理想教育和道德教育

C物质文明建设D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5、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是()

A爱国主义B社会主义C集体主义D国际主义

三、拓展提升:

1、据报道,因乘客将大量假币、残币投进无人售票公共汽车投币箱,武汉市公共

汽车公司一年因此遭受的损失达400万元人民币。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选取一个角度对次予以评析,并提出杜绝这种现象的建议。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

指出:“思想道德建设是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要按照教育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

育为基本途径,区分不同层次未成年人的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

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为落实“决定”的要求,某班准备组织一次道德实践

活动,请你完成下列要求:

(1)活动主题:请你根据思想道德建设的具体内容,结合初中生思想实际,设计

一个合适的主题。

(2)活动创意:根据活动主题,请你设计一种有效的活动方式,并把活动的大致

过程简要的叙述出来

(3)互助合作:你准备在活动中承担什么角色?为什么你想担当这一角

色?

第八课 第二框 灿烂的文明之花

学习目标 :

1、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2、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3、理解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作用

4、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什么样的人、自己想做什么样的人这两个方面进行探讨,自觉做“四有”公民

5、自觉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告别各种不文明行为,做一个

文明的现代公民

6、珍惜受教育的机会,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关系你我他,以实际行动投身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

基础训练:

1、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作用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我国人民、、的伟大创

造,也是加强中国建设的有效形式。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全民族的和,培养一代又一代、、、的公民。

3、细微之处见行动

(1)当我们沐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灿烂阳光的时候,各种有害的文化细菌和病毒也

伺机传播。要保持我们的健康,就要善于辨别各种并自觉加

以。

(2)洁净而优美、热情而温馨、活跃而向上、富足而安全的要靠你我他。

(3)社会是我们共同的家,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参与形式多样的,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花更加璀璨夺目。

随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目前,广大青少年对一些外国节日(如圣诞节、愚人节)津津乐道,并且热烈庆祝。

相反,对一些中国的传统节日(如重阳节、端午节)却差不多淡忘了。只有春节还保留。

我们应该()

A.全面吸收外来文化B.通过立法禁止外来节日

C.大力弘扬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D.固定中国的习俗

2.下列活动属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是()

(1)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2)“心连心”慰问演出活动

(3)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4)“感动中国”人物评选

(5)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A.(1)(2)(3)B(1)(2)(4)

C(3)(4)(5)D(1)(4)(5)

3.当我们沐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灿烂阳光的时候,各种有害的文化细菌也在伺机传播。

要保持我们精神肌体的健康,就要善于辨别各种消极文化并自觉地加以抵制。下列属于

消极文化的有()

(1)有关色情、暴力的口袋书(2)解梦、测名、占卜命运的网站

(3)中国古代四大名著(4)宣扬凶杀、暴力的录象

A(1)(2)(3)B(2)(3)(4)C(2)(3)D(1)(2)(4)

4.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1)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3)要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文化

(4)抛弃我国几千年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传统

(5)就是要全面学习西方文化

(6)必须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A(1)(3)(4)(5)B(1)(2)(3)(4)

C(2)(3)(5)(6)D(1)(2)(3)(6)

5.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八荣八耻”,要求我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有利于()

(1)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四有”公民

(2)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4)创建和谐社会

A(1)(2)(3)B(2)(3)(4)

C(1)(2)(4)D(1)(2)(3)(4)

二、拓展提升:

8.近年来,随着文化市场的开放,日韩两国文化也进入中国文化市场,形成了“日潮

韩流”。在校园内,许多中学生竞相模仿日韩明星的发型、服饰、劲舞等,成为“中国

新生代”

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怎样正确对待“日潮韩流”?

2、在一些同学中间,出现了造型奇特、内容怪诞的“变味贺卡”。在这类贺卡中,面目狰狞的“鬼味”成了贺卡的封面,脏话和成人笑话成了“变味”的祝福。

面对不健康的文化,我们应该怎么做?

第五篇:九年级思想品德 第八课复习教案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八课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教案

复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了解我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并指导如何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知道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和基础工程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从日常生活中体会到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以及如何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通过活动,认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和意义,在实践中自觉做“四有”公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自觉抵制各种落后、腐朽的文化;自觉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告别各种不文明行为,做一个文明的现代公民;珍惜受教育的机会,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以实际行动投身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

复习重点:中心环节与基础工程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复习难点:如何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怎样以自身行动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复习课时:一课时

复习学法指导:① 既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进行研究,又要从理论上进行提升;② 用几个具有关联性的典型材料把一堂课的内容贯通起来。

复习过程:(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一、自主复习

通过知识梳理,让学生了解、背诵本课的知识点,明确各个知识点的能级要求,然后再提出本课的考纲重点

考点1.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内涵

考点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考点3.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考点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考点5.要弘扬社会正气,积极参加社区和学校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二、典题尝试

这一环节老师结合例题再结合当今时事进行评讲,让学生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三、合作探究

这一环节通过学生自己做题,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有侧重性的进行评讲,同时注意结合“感动资阳十大人物的评选活动”、“文明健康扫墓”等时事内容,理解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提高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着重讲非选择题的材料分析题)

四、课堂总结:略

下载专家解析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八课)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专家解析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八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八课导学案

    第八课 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 第一框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一、学习目标: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 2、我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精神文明建设中心环节和基础工......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八课导学案(定稿)

    第八课 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 第一框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一、学习目标: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 2、我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精神文明建设中心环节和基础......

    九年级思想品德总结(配人教)

    九年级思想品德 第一课 责任与角色同在 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 1.责任的含义 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和不应该做某些事情。 2.责任的产生、表现、来源 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八课测试题(附答案)

    思想品德(九年级)第八课测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江阴市华西村是全国闻名的富裕村,该村原党委书记吴仁宝曾说:“想要使村子‘健康长寿’,不仅要让村民们富口袋,更要使村民富脑......

    2010—2011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期中考试 人教新课标版

    2010-2011学年九年级期中考试 思想品德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考试形式:闭卷) 友情提示:请在答题卡上作答,注意题号与顺序!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国家统计局201......

    教学案 九年级思想品德

    平度市西关中学 教学案 九年级思想品德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王霞 审核人: 李建英 【内容标准】 三4.2 知道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

    九年级思想品德党的基本路线教学案

    第二框 党的基本路线 1、“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活动一】讨论美好生活的愿望如何实现答:A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B、改革开放是强国......

    九年级思想品德

    九年级《思想品德》知识点归类复习一、“主体”、“主要”、“主角”、“主导力量”类 1、我国“一国两制”中的国家主体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