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2011初中数学考试试卷分析

时间:2019-05-13 09:10: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武汉市2011初中数学考试试卷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武汉市2011初中数学考试试卷分析》。

第一篇:武汉市2011初中数学考试试卷分析

武汉市2011初中数学考试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是初中毕业学生的一次测试,又是对初中三年数学教学的一次终结性评价.今年的试卷,试题既有亲和力,又新颖脱俗;既似曾相识,又改革创新;既注重基础,又突出能力;既背景新颖,又根植于课本;重视数学应用的考查,稳中求变,变中求新,导向明确。充分体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贯彻了《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今年中考数学试卷寓考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于一身,在考查学生的数学素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都做了有益的探索。有利于指导初中数学教学,有利于推进新课程的实施,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高一级学校选拔学生。

一、卷面分析

1、试卷结构

2011年武汉市中考数学试卷的结构和考查内容与4月调考基本一致.从题型到考试内容都基本固定,适当微调.

2011年武汉市中考数学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共三大题,25个小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满分36分,占30%,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满分为84分,占70%,其中填空题12分,占10%,解答与证明题共9题,共72分,占60%,第Ⅱ卷直接在试卷上作答.

2、考查内容分布

从知识点领域来看,本试卷涉及《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四大领域,其中“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两大领域是考查重点,“数与代数”60分,占50%, “空间与图形”47分占40.8%,“统计与概率”13分,占10.8%, “实践与应用”领域在时间(120分钟)、形式(笔试、闭卷)的限制下只能作为一种要素渗透在其它三个领域之中.“数与代数”、“统计与概率”两部分的分数和与“空间与图形”的分数之比(即常说的代数几何比)为 ≈1.55>.“数与代数”内容方面,共计49分约占40%(如1、2、3、4、5、6、9、11、13、14、15、16、17、18、23共15道题)。较多地考查学生对概念、法则及运算的理解和运用水平,杜绝了繁难偏旧的题目.如负数的概念、方程的概念、分式的化简求值等,都是考查代数中最基本的概念、最基本的计算。对函数内容的考查,全卷中有5道函数题,第2题求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第15题,通过一次函数图象解决实际问题,第16题反比例函数图象,第23题苗圃园围墙问题,第25题(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分值共22分占18.3%。第25题(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相比之下降低了不少难度。“空间与图形”内容方面,共计36分约占30%(7、8、12、19、20、21、22、24共8道题)。注意考查学生对几何事实的理解、作图和推理能力,淡化了对几何证明技巧的考查.如第7、8题考查学生对图形的直观感受(也可说是生活几何); 圆的知识考查无论从数量上还是难度上都大大降低了要求,仅在圆的切线、基本计算、基本的全等、相似的论证等方面作出考查。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出了恰如其分的要求,这显示出试卷回归数学本性,追求数学韵味。“统计与概率”内容方面,共计13分约占10%(11、14、20共3道题)。不强调单纯的计算,而是通过设置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情景,考查学生能否从所给数据,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作出分析和判断.“实践与综合”共计22分约占20%(24、25共2道题),分值的分布与课标中的规定的课时大致成比例。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 试卷力图通过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体现能力立意。对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的考查,往往表现对数学思想方法上。本试卷特别突出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察:数形结合(如第3、9、10、11、15、16、25题等),分类讨论(如第25题第2问),猜想归纳(如第9、24题),数学建模(函数的思想和方程的思想等)(如第11、15、16、23、25题),从特殊到一般(第24题),随机观念(如第4、20题),统计思想(如第11、14题)等。

二、试卷特点

1.重视基础知识,关注数学核心内容的考查

2011年的中考数学试卷,突出考查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体现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基础性和普及性特点,即所有学生在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必须掌握的核心概念、思想方法、基础知识和常用技能。

2.重视情境创设,关注数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

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又作用于生活世界。命制情境新颖,背景公平的数学应用性试题,有利于考查学生是否具备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世界的数学应用能力;考查学生是否具有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数学建模能力;考查学生是否能够将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用严谨、规范、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达出来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整张试卷有11道题涉及到数学应用,处处充满生活气息,将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有机地融入试题当中,突出数学有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中考试卷让我们看到,数学因生活而多姿多彩,数学因生活才显得如此有用。数学因生活才显现其价值。中考试卷也引导我们要关注生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

3.重视教材的变化,关注新增内容的考查

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重视对能力的考查,不刻意追求知识的覆盖面,做到重点知识重点考,新增内容必须考。

4.回归教材,指导教学,正确发挥中考的导向作用

不管是“大纲”还是“课标”,也不管是哪种板本的教材,“抓纲务本”才是教学的第一要务。本试卷在引导一线教师用好、教好教材,发挥教材在中考复习中的导向作用和典型示范作用。本试卷共有12道题直接来源于教材,5道题是教材的改编题,总共占总题数(共25题)的68%之多。很多试题都从教材中直接选用或稍做变形,从中挖掘和组合并升华出来的,让考生处处能见到教材中题目的影子,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从而让“抓纲务本”的学生和老师占到优势, 有效地避免了”题海战术”, 发挥良好的导向功能,真正要让大家感到“离开教材就是离开中考”。2011年中考试卷再次提醒我们:中考要回归教材,回归“三基”。

5.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是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模式,中考数学也应遵循这一模式,本试卷创设情境的试题共有11题(占52%):

如第9题通过从上面看桌上放着的一个几何体,考查三视图,第20题,通过汽车经过十字路口的方向可能性大小的计算考查简单的概率计算,第10题,通过计算噪声影响时间的设计考查圆中的有关计算,第21题,通过勾股弦图图案的设计考查图形的旋转与平移,第23题,通过对苗圃园围墙的最大面积的研究,考查学生建立函数模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问题的能力。

6.改变问题呈现的方式,给学生以自主探索的时空

课程标准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应该通过观察、操作、猜测、验证、推理等数学活动,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从而使知识得以内化,方法得以迁移,能力得以形成,本卷在体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这一重要的学习方式上作了改革,增加了实验操作性试题(第21题),将单纯考查几何论证能力转为考查猜测、发现、证明,将单一的封闭性的问题变为开放探究性问题(第12、23、24、25题),特别加强了对学生探索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考查(如第24题)。

7.尊重学生的差异,赋予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新课程提出“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注重了人文关怀,尊重各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发展权利,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取不同起点的问题,获得成功,享受成功的喜悦。试题的中许多题的解答起点低、入口宽、解法开放,尽量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让人人都可以动手,体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除第22题外,第12题可以按常规方法处理,也可以从选择支中获取信息寻找一种捷径。

第19题可以从三角形相似、勾股定理和三角函数的知识角度入手;第25(2)题不但可以从代数、几何的角度入手,还可以从平移的角度思考,注意了与高中教学的衔接。

总之,试题设计追求每一个题目尽量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不同水准的学生尽可能地从不同角度去尝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所有的考生都能从不同程度上体会到成功。

四、教学建议

1、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近年来中考数学有许多新题型,多数试题取材于教科书,试题的构成是在教科书中的例题、练习题、习题的基础上通过类比、加工改造、加强条件或减弱条件、延伸或扩展而成的,也就是说,教科书中的例题、练习题、习题为编拟中考数学试题提供了丰富的题源。所以,我们的教学要回到教材,认真研究教材,发挥教材的示范作用。数学的基本概念、性质、定理、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核心,也是各种能力的基础。因此,在新授课阶段务必要把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思想方法牢固掌握,引导学生理请知识体系。在复习阶段把各个局部知识按照一定的观点和方法组织成一个整体,形成系统。

2、注重过程,发展能力,教学中,要将数学教学作为一种数学思维活动来进行,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问题的提出过程、解决方法的探索过程、问题结论的深化过程、方法能力的迁移过程。让学生在参与数学思维活动、经历知识产生发展过程,逐步提高数学能力。

(1)重视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2)重视数学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和图表语言)的互译的教学;

(3)重视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

(4)重视思维训练,突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主要数学思想有: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特殊与一般、转化、方程、函数、基本图形等思想,特别是转化思想;常见解题方法有: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割补法,代几互补法等。

3、关注生活,加强应用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数学背景的“现实性”和“数学化”,能用数学眼光认识世界,并能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处理解决周围的实际问题。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应用,强化应用,一定要联系生产、生活的实际,要联系学生的实际。教学中要时常关注社会生活实际,编拟一些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有着实际背景的数学应用性试题,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审题、获取信息、解决问题。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这样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中,体会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启迪学生平时关心生活,关注社会。特别要重视方程、函数、统计和解直角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4、科学训练,规范解题

运用变式训练,改变问题的呈现方式。克服熟能生笨的毛病.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善于将学生从思维定势中解脱出来,养成多角度、多侧面分析问题的习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缜密性和创新性。对例题、习题、练习题和复习题等,不能就题论题,要以题论法,以题为载体,变换试题,探究解法,研究与其他试题的联系与区别,挖掘出其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等,将试题的知识价值、教育价值一一解析。规范学生的解题步骤是提高学生成绩的利器。建议解题步骤按以下程序进行:

教师:出示问题——学生思考——合作交流——师生完成——发散提高;

学生:审题——画图——联想——实施——反思(波利亚)。

在上述程序中,特别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我反思。

最后,要注意学生的考试经验的积累和丰富,使学生在中考期间心理处于最佳状态,以便创造最佳成绩。

第二篇:初中数学考试试卷分析

初三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初三年级期末数学质量检测)

本次数学质量检测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初三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他们所取得的进步和需要进一步改进的方面,以激励他们投入到今后的数学学习中去。初三数学检测试卷特别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掌握的知识情况;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以及需要改进的方面等。同时,还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等。

一、试题特点.

1.突出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情况是否“达标”进行评估.并提出适当的、有发展性的要求.

2.各部分内容所占比重应与相应内容在教材中所占课时相适应.

3.内容的难易程度要基本类似于教材中的随堂练习、例题,习题中的中等难度部分,个别难度较高的试题也应当把“难”定位于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对思维水平的考察、对探索规律过程的关注.

4.考试重点为各章的主体知识和基本技能,繁难运算题较少.

5.题目的数量不大,分A、B两卷,共29题,目的是为了防止将答题变成一个考查“记忆水平”的活动,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

6.提供有不同思维要求、能力要求的问题串,使所有的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又为每一个学生发挥自己的才能留有空间.

7.关注创新,编制新题,几乎所有的试题都是自编题和改编题,注重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选取的情境新颖,设问巧妙,目的是创设一个公平、真实的测量环境.

二、测试结果.

初三数学考试成绩结果如下: 人数

人均分

及格率

优分率

低分率 11

69.36

54.5%

18%

36.36% 每小题的得分率如下: 1

0.79 0.89 3

0.94

0.83

0.70

0.93 0.87 0.96 0.78 0.93 11 0.83

0.74 0.84

0.81

0.64

0.74

0.78

0.85

0.79

0.80 21

0.59

全卷试题的难度比如下:

容易题∶中档题∶较难题=73∶19∶8 从以上可以看到,初三学生在知识的识记、直接运用以及基本运算方面掌握得比较好,有关形式运算方面的试题得分率偏低,例如第21题、第22题、第24题;背景相对陌生的试题以及要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问题的试题的得分率偏低。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周末上课学生的成绩两极分化较严重,最高与最低分之间相差76分. 2.学生的数学成绩两极分化明显,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典型错误.

1.定义域计算不灵活.2.审题不完整,没有注意题目的填写要求,3.解题部完整,因式分解有分解完,4.解题规则不严谨,5,运算技巧不灵活,6.概念不清,7.逻辑推理不严谨,8.分析问题能力较差。0.46 0.73 0.64 0.58 0.75 0.67 0.59 0.22

五、对教学的建议.

1.数学教师应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数学课程标准,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 2.把握数学教学中基本的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在强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不能忽略“双基”的基础性作用.教师宜以严谨的作风引导和规范学生的数学学习行为.

3.加强例题的教学,下册教材的特点鲜明,它所呈现的素材对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起了巨大的作用.但教材上提供的例题相对不足,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适时补充例题,加强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4.教学中要鼓励与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等要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提出各自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引导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选择合适的策,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思维水平.

5.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应该重视让学生在实际背景中理解基本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注重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估计,求解,验证解的正确性与合理性的过程,应加强方程、不等式、函数等内容的联系.介绍出有关代数内容的几何背景;应避免繁琐的运算.

6.在 “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应注重所学内容与显示生活的联系,注重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探索过程;应注重对证明本身的理解,而不追求证明的数量和技巧.证明的要求控制在《标准》所规定的范围内.

7.在“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应注重所学内容与日常生,自然,社会和科学技术领域的联系,使学生体会统计与概率对制定决策的重要作用;应注重使学生从事数据处理的全过程,根据统计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应注重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概率的意义;应加强统计与概率之间的联系;应避免将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变成数字运算的练习,对有关术语不要求进行严格表述.

8.初三下学生的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现象日趋严重.对学生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 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对于学有余利并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教师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材料,指导他们阅读,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9.在以后教学与托管辅导过程中,应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利用晚上辅导的时间进行讲解与消化,一步一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尽量在有限的四个月教学中使学生成绩有所提高,考上一个理想的高中。

分析人:****

2013年1月22日

第三篇:2011初中数学考试试卷分析(本站推荐)

2011初中数学考试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是初中毕业学生的一次测试,又是对初中三年数学教学的一次终结性评价.今年的试卷,试题既有亲和力,又新颖脱俗;既似曾相识,又改革创新;既注重基础,又突出能力;既背景新颖,又根植于课本;重视数学应用的考查,稳中求变,变中求新,导向明确。充分体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贯彻了《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今年中考数学试卷寓考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于一身,在考查学生的数学素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都做了有益的探索。有利于指导初中数学教学,有利于推进新课程的实施,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高一级学校选拔学生。

一、卷面分析

1、试卷结构

2011年中考数学试卷的结构和考查内容与4月调考基本一致.从题型到考试内容都基本固定,适当微调.

2011年中考数学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共七大题,28个小题,分主观题和客观题,主观题满分18分,占15%,客观题满分为102分,占82%,其中填空题20分,占16.7%,解答与证明题共12题,共82分,占63.8%。

2、考查内容分布

从知识点领域来看,本试卷涉及《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四大领域,其中“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两大领域是考查重点,“数与代数”70分,占58.3%, “空间与图形”36分占30%,“统计与概率”14分,占11.7%, “实践与应用”领域在时间(120分钟)、形式(笔试、闭卷)的限制下只能作为一种要素渗透在其它三个领域之中.“数与代数”内容方面,(如1、2、3、4、5、10、11、14、17、18、23、26、27、28共14道题)。较多地考查学生对概念、法则及运算的理解和运用水平,杜绝了繁难偏旧的题目.如科学计数法、不等式求解集、分式的化简求值等,都是考查代数中最基本的概念、最基本的计算。对函数内容的考查,全卷中有5道函数题,第23题利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第24题,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第26题分段函数求解析式及交点,第27题二次函数求解析式及点的坐标,第28题动点问题,分值共42分占35%。第28题(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相比之下降低了不少难度。“空间与图形”内容方面,共计36分约占30%(6、7、8、9、12、15、16、20共8道题)。注意考查学生对几何事实的理解、作图和推理能力,淡化了对几何证明技巧的考查.如第7、8题考查学生对图形的直观感受(也可说是生活几何);圆的知识考查无论从数量上还是难度上都大大降低了要求,仅在圆的切线、基本计算、基本的全等等方面作出考查。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出了恰如其分的要求,这显示出试卷回归数学本性,追求数学韵味。“统计与概率”内容方面,共计14分约占11.7%(13、19、22共3道题)。不强调单纯的计算,而是通过设置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情景,考查学生能否从所给数据,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作出分析和判断.“实践与综合”(16、21共2道题),分值的分布与课标中的规定的课时大致成比例。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 试卷力图通过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体现能力立意。对数学

能力和数学素养的考查,往往表现对数学思想方法上。本试卷特别突出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察:数形结合(如第1、14、24、26、27、28题等),分类讨论(如第26题和28题第2问),猜想归纳(如第10、24题),数学建模(函数的思想和方程的思想等)(如第14、18、24、26、27、28题),随机观念(如第19题),统计思想(如第13、22题)等。

二、试卷特点

1.重视基础知识,关注数学核心内容的考查

2011年的中考数学试卷,突出考查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体现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基础性和普及性特点,即所有学生在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必须掌握的核心概念、思想方法、基础知识和常用技能。

2.重视情境创设,关注数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

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又作用于生活世界。命制情境新颖,背景公平的数学应用性试题,有利于考查学生是否具备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世界的数学应用能力;考查学生是否具有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数学建模能力;考查学生是否能够将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用严谨、规范、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达出来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整张试卷有11道题涉及到数学应用,处处充满生活气息,将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有机地融入试题当中,突出数学有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中考试卷让我们看到,数学因生活而多姿多彩,数学因生活才显得如此有用。数学因生活才显现其价值。中考试卷也引导我们要关注生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

3.重视教材的变化,关注新增内容的考查

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重视对能力的考查,不刻意追求知识的覆盖面,做到重点知识重点考,新增内容必须考。

4.回归教材,指导教学,正确发挥中考的导向作用

不管是“大纲”还是“课标”,也不管是哪种板本的教材,“抓纲务本”才是教学的第一要务。本试卷在引导一线教师用好、教好教材,发挥教材在中考复习中的导向作用和典型示范作用。本试卷共有12道题直接来源于教材,5道题是教材的改编题,总共占总题数(共25题)的68%之多。很多试题都从教材中直接选用或稍做变形,从中挖掘和组合并升华出来的,让考生处处能见到教材中题目的影子,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从而让“抓纲务本”的学生和老师占到优势, 有效地避免了”题海战术”, 发挥良好的导向功能,真正要让大家感到“离开教材就是离开中考”。2011年中考试卷再次提醒我们:中考要回归教材,回归“三基”。

5.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是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模式,中考数学也应遵循这一模式,本试卷创设情境的试题共有11题(占52%):

如第9题通过从上面看桌上放着的一个几何体,考查三视图,第20题,通过汽车经过十字路口的方向可能性大小的计算考查简单的概率计算,第10题,通过计算噪声影响时间的设计考查圆中的有关计算,第21题,通过勾股弦图图案的设计考查图形的旋转与平移,第23题,通过对苗圃园围墙的最大面积的研究,考查学生建立函数模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问题的能力。

6.改变问题呈现的方式,给学生以自主探索的时空

课程标准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应该通过观察、操作、猜测、验证、推理等数学活动,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从而使知识得以内化,方法得以迁移,能力得以形成,本卷在体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这一重要的学习方式上作了改革,增加了实验操作性试题(第21题),将单纯考查几何论证能力转为考查猜测、发现、证明,将单一的封闭性的问题变为开放探究性问题(第12、23、24、25题),特别加强了对学生探索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考查(如第24题)。

7.尊重学生的差异,赋予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新课程提出“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注重了人文关怀,尊重各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发展权利,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取不同起点的问题,获得成功,享受成功的喜悦。试题的中许多题的解答起点低、入口宽、解法开放,尽量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让人人都可以动手,体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除第22题外,第12题可以按常规方法处理,也可以从选择支中获取信息寻找一种捷径。

第19题可以从三角形相似、勾股定理和三角函数的知识角度入手;第25(2)题不但可以从代数、几何的角度入手,还可以从平移的角度思考,注意了与高中教学的衔接。

总之,试题设计追求每一个题目尽量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不同水准的学生尽可能地从不同角度去尝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所有的考生都能从不同程度上体会到成功。

四、教学建议

1、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近年来中考数学有许多新题型,多数试题取材于教科书,试题的构成是在教科书中的例题、练习题、习题的基础上通过类比、加工改造、加强条件或减弱条件、延伸或扩展而成的,也就是说,教科书中的例题、练习题、习题为编拟中考数学试题提供了丰富的题源。所以,我们的教学要回到教材,认真研究教材,发挥教材的示范作用。数学的基本概念、性质、定理、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核心,也是各种能力的基础。因此,在新授课阶段务必要把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思想方法牢固掌握,引导学生理请知识体系。在复习阶段把各个局部知识按照一定的观点和方法组织成一个整体,形成系统。

2、注重过程,发展能力,教学中,要将数学教学作为一种数学思维活动来进行,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问题的提出过程、解决方法的探索过程、问题结论的深化过程、方法能力的迁移过程。让学生在参与数学思维活动、经历知识产生发展过程,逐步提高数学能力。

(1)重视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2)重视数学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和图表语言)的互译的教学;

(3)重视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

(4)重视思维训练,突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主要数学思想有: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特殊与一般、转化、方程、函数、基本图形等思想,特别是转化思想;常见解题方法有: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割补法,代几互补法等。

3、关注生活,加强应用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数学背景的“现实性”和“数学化”,能用数学眼光认识世界,并能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处理解决周围的实际问题。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应用,强化应用,一定要联系生产、生活的实际,要联系学生的实际。教学中要时常关注社会生活实际,编拟一些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有着实际背景的数学应用性试题,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审题、获取信息、解决问题。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这样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中,体会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启迪学生平时关心生活,关注社会。特别要重视方程、函数、统计和解直角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4、科学训练,规范解题

运用变式训练,改变问题的呈现方式。克服熟能生笨的毛病.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善于将学生从思维定势中解脱出来,养成多角度、多侧面分析问题的习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缜密性和创新性。对例题、习题、练习题和复习题等,不能就题论题,要以题论法,以题为载体,变换试题,探究解法,研究与其他试题的联系与区别,挖掘出其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等,将试题的知识价值、教育价值一一解析。规范学生的解题步骤是提高学生成绩的利器。建议解题步骤按以下程序进行:

教师:出示问题——学生思考——合作交流——师生完成——发散提高;

学生:审题——画图——联想——实施——反思(波利亚)。

在上述程序中,特别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我反思。

最后,要注意学生的考试经验的积累和丰富,使学生在中考期间心理处于最佳状态,以便创造最佳成绩

第四篇:初中数学考试质量分析[小编推荐]

初四数学月考质量分析

大津口中学 陈群

紧张而有序的月考质量检测已经结束,为了认真总结经验,分析质量现状,查找差距,切实加强教学教研工作,全面提高数学教育教学质量。特对本次月考质量检测进行如下分析,以期达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之目的。

一、质量检测试卷的基本情况

本次月考质量检测试卷的总体评价:遵循新课标,紧扣教材内容,面向全体学生;考察知识点分布较为合理,具有层次性,特别注重考查学生课内知识的运用能力和适度应用知识能力的迁移;试题形式多样,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本次质量检测试题的基本特点:

(1)试题贴近教材,覆盖面广,重视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核,并通过重点知识和重点内容自主研发试题,既体现教材的作用,又考查基本问题中的过程和方法。

(2)试题层次分明,难易有度。试题总体上从易到难构成了三个台阶,分别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过程和方法、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

(3)强化对数学的理解和思维能力的考核.试卷通过新的试题情景和呈现方式,给学生提供有一定价值的问题串,引导学生观察、操作、解释、比较、探索、思考和解决问题,结合考试过程考查学生的数感、算理、几何语言转换、说理、数学思想方法、解题思路等。

(4)反映新的评价要求和试题对教学的导向作用。重视合情推理,注意联系实际,关注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试题贴近新的课标要求和新的理念,适当降低了有关技能的难度。

二、解题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中存在对学习认识不正确,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对学习不感兴趣而产生的较严重的厌学情绪,这是低分产生的最大原因。

2、部分学生没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审题不仔细,思考不冷静,计算不细心,答题不规范;同时,也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如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不及时回顾等。这些原因导致许多知识模糊不清,模棱两可,似是而非,今天对明天错等。

3、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弱,对综合性较强的题目解答出现偏差较大。

4、缺乏实际应用问题的背景经验,在解答联系生活和社会的实际的问题时,出现理解困难,导致解答失误。

三、今后教学整改措施

1、立足教材,夯实基础。

本次许多题目由教材中的例题习题演变而来。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立足教材,重视教材,研究教材,挖掘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能一味的“教”教材。

2、重视“双基”训练

①把好计算的准确关:平时计算时要强调稳,注意检查。②把好理解审题关:平时教学中要加强训练,题意不清,不急于动笔答题。③把好表达规范关:一是注意表达要有逻辑性,推理要力求严谨;二是要书写整洁规范。教学中不必将“演绎推理”提早于教材的要求,但呈现形式可以提前出现,让学生在经常接触中不断熟悉。

3、加强数学语言的教学

数学语言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它是数学思维和数学交流的工具。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能够进行各种数学语言的转化,还要培养学生会用数学语言准确、简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着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培养自觉发现新知、发现规律的能力。这样既能使学生对知识有深层次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探索方法。让学生的学习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在教学中,可把班级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教师引导和培养学生在小组内自学和相互学习,既减轻教师负担,又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5、培养学生学会用所学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精髓,在课堂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应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使学生不仅学好概念、定理、法则等内容,而且要领悟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并通过不断积累,逐渐内化为自己的经验,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6、重视问题变式训练(一题多变、一题多解)

在问题变式教学中,教师或通过对命题结论的改变,引出新命题;或通过对命题条件的改变,引出新命题;或通过特殊到一般联想,引出新命题;有时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这一问题有哪些特例,还能否推广,它的反面情形如何,逆向思考结果怎样,与其相关问题结合起来情形如何。这样的变式训练不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内涵,而且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解决开放探究性问题的能力。

7、关注每一位学生,加强学法指导

面向每位学生、加强学法指导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不可忽视的问题,应予以足够重视。要努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愿望,努力营造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氛围,挖掘学生的潜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方法上的问题并采取具体措施。

本次考试已经结束,但它的导向性将作用于今后的教学全过程。我们应全面总结本次考试的成功与不足及发现的新问题,坚持课程标准和教学实际相结合;坚持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更好地服务于课程改革,更好地引导课堂教学,为提高教学质量而不断努力。

第五篇: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数学考试试卷分析表

考试时间: 2010年_1月 29_日 考试形式:闭卷

应考26 人,实考_26 人,最高_100 分,最低 64分,平均91.2分,标准差_____(由题库命题)成绩分布

50分以下

50-59(分)

60-69(分)

70-79(分)

80-89(分)

90-100(分)

人 数

3319

百分比

0

0

3.85%

11.5%

11.5%

73.08%

本试卷含填空、判断、选择、计算、作图和应用题六部分,基本符合中年级出题方向,数量适中。从分值分配来看,填空20分、判断5分、选择10分、计算24分、作图10分和应用题31分很恰当,符合考试要求。这与平时试卷相比,看似内容简单,但考查的面很广,几乎含盖的本册的所有内容,有许多都是平时学生易错的内容。

难度评价容易();较容易();适中(*);偏难();难(

典型

试题

分析

第一题中(6)197厘米大约()米,(7)数图中的角(9)在方框里填合适的数我认为这几小题很典型。这题我班失分也较多。我觉得这个班的学生解题时不够细心,没有养成良好的审题惯,解题不完整。应用题中每步的具体含义不清,造成解题思维的混乱。

试卷

分析

这次期末考试,我班大部分学生考出了自己的水平,好的学生没考好,中等学生超出了平时水平。现将试卷情况分析如下:

一、填空。(6)某排球队员平均身高是197厘米,大约是()米。学生没有注意单位变了。(7)数一数,右边图形中有()个角,其中有()个直角。同学的错误一般都是把平角没有数。(9)5口6÷56,要使商是两位数,口可以填()。学生错误一般都是填写不完整。

二、判断。(4)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错误的原因是概念掌握的精确性还不够。

四、计算。错误原因不抄错数字,漏写横式后面的得数、验算。所以还要加强学生认真解题的习惯培养,提高解题的精确程度。

六、应用题。学生的错误主要是存在不会审题,对题意的理解不够清楚,造成解题思维的混乱,不清楚每一步的含义是什么,解出来的是什么,自然是什么单位也就不清楚。这也告诉我在今后的应用题教学中,要加强学生说的练习,把解题过程及含义说出来,以达到理清思路的目的。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解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加强学生计算的精确度了练习,教育学生做完试卷如何进行检查。注:本表于考试结束后五天内填写一式两份,经教导处审核后其中一份有学校汇总后交于中心校,另一份留存原校。

填报日期_2010年 2月_ 1 日

下载武汉市2011初中数学考试试卷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武汉市2011初中数学考试试卷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1年武汉市数学考试说明宣讲会讲稿

    2011年武汉市数学考试说明宣讲会讲稿 (根据会议记录整理) 时间:2011.3 地点:江夏 人员:武汉市各区教研员 提要: 一、命题依据与指导思想 二、命题原则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四、考......

    初中物理试卷分析

    试卷分析 一、试题范围及难度: 这次考试的考查范围是初三物理的前四章,内容包括:内能及内能的利用、电流和电路、电压和电阻、欧姆定律的一部分知识。考查的难度偏简单,因为欧姆......

    初中物理试卷分析

    第一次物理月考试卷分析 一、试卷来源及命题范围: 本次试卷出处是大连市以往中考中的模拟试题,及部分省市中考试题,再结合本学期前两章及十三章力和机械的前三节内容重难点进行......

    初中数学考试学生反思(精选合集)

    有反思才有进步,对于考试后的成绩单,只有通过不断的反思,避免不必要的错误才能不断的进步。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数学考试学生反思,希望大家喜欢。  初中数学考试学生反思......

    三年级期中数学考试试卷分析及反思(共五则范文)

    三年级期中数学考试试卷分析及反思 期中考试已结束,通过这次考试反映出了教学中的许多优缺点,为了给以后的教学总结经验,特对本次考试做一深刻的分析与反思。 一、试题分析。本......

    二年级数学考试质量分析

    二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一、对试题的看法 试卷内容覆盖面全各内容所占比例合理,符合教材的编排意图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从整体上看,本次试题难度适中,内容不偏不怪,符合学生......

    SAT数学考试难度分析范文大全

    SAT数学考试难度分析 很多备考SAT数学考试的同学们都认为SAT数学考试难度不高,那么SAT数学考试难度怎么样呢,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SAT数学考试难度分析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2......

    高三数学考试质量分析

    2022届高三入学考试数学质量分析 高三数学备课组月考时间:2021年8月26--27日参考人数:理科360人;文科258人试题来源:四中命题中心。一、成绩分析理科班级人数平均分名次优秀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