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陈铁雄市长在全市水环境整治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这次全市水环境整治会议,既是一次动员大会,也是一次誓师大会。会议规模之大、规格之高,不仅表明这次会议的重要性,也体现了市委、市政府抓好水环境整治的决心。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市三届六次党代会和市“两会”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树立信心,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确保今年水环境整治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刚才跃程同志代表市政府对今年全市水环境整治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这些意见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结合各自实际,认真抓好落实。借此机会,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进一步增强水环境整治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自 2007 年 3 月市政府部署开展水环境整治工作以来,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紧紧围绕市人大常委会作出的《关于全面开展水环境整治的决议》,积极开展各项整治工作,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健全综合整治机制,全市水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一是整治氛围不断浓厚。通过层层发动,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越来越重视水环境整治工作,领域不断拓展,力度不断加大。各级人大、政协也不断加大监督和支持力度。特别是随着社会环保意识的普遍增强,社会公众对水环境治理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不断提出意见和建议,有效地推动和促进了水环境整治各项工作。二是综合整治成效明显。全市各级坚持综合整治,多管齐下,突出源头治理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好的成效。两年来,共完成企业治理1344家;河道治理1062.377公里;养殖场排泄物治理、搬迁或关停186家;市区的截污管网覆盖率从2006年的62%提高到2008年的80%,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从2006年的65%提高到 2008 年的 70%。三是督查力度不断加大。随着我市“多城同创”等工作的深入开展,水环境已成为创建工作的重点内容,监管力度明显加大,有力地促进了整治工作的有序推进。去年市水环境整治办和市创模办联合相关部门组织了多次实地督查,市政府还就此召开了专项督查会议。经过全市上下两年多的努力,河道水污染状况得到进一步的控制,水环境整体上有较明显的改善。特别是市区核心区块的主要河道水质大有好转,河水发黑、发臭现象有所减少,水体的清晰度明显提高。其他县(市)的河道水质也有较大幅度的改善。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党委政府及水利、建设、环保、农业等相关职能部门狠抓落实、各级水环境整治办协调管理、基层广大干部群众群策群力的结果。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市水环境整治工作取得的成绩是初步的、局部性的、阶段性的,离目标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整治任务还非常艰巨。首先,市区生态引水通道的源头治理进度过慢。例如去年列入计划的黄岩红三村、红四村的截污管网建设最后没有完成,造成了流域性的严重污染。其次,市区仍有大量应截而未截的区块,尤其是市区河道两岸,包括沿河中小餐饮、服务等行业排放的污水量相当大。第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各地的污水处理能力远远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造成了大量污水直接进入河道。此外,城乡的环卫设施及能力不足,城乡垃圾量多面广,不仅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城乡的面貌,更直接影响到流域环境和水环境的质量。为此,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正视存在问题,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力争今年水环境整治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突出重点,治保并举,确保全面完成今年水环境整治工作任务
开展水环境整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行动,是构建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是推进新型城市化、开展“多城同创”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攻坚之举,是各级政府执政为民、关注民生的具体体现。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不断加深,经济增速继续回落,保增长、保稳定的任务很重。实际上,搞好水环境整治就是保增长、扩内需的客观要求。截污管网及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不仅是一项基础工程,也是扩大内需的有效举措,更是保民生的现实需要;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环境,倡导文明行为,共创美好家园是顺应民心、合乎民意的大事。搞好水环境整治,也是保稳定、促和谐的有效载体。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保增长而降低对水环境整治的要求,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发挥水环境整治的“倒逼”作用,把这项民心工程、社会工程做细、做实、做好,为经济转型升级、提
高城市品位、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今年是水环境整治的关键之年。关于今年水环境整治工作任务,跃程同志已代表市政府作了具体部署,总的是要通过“截污先行、引流结合、治保并重、多管齐下”等途径,实现水环境的明显改善,为实现“到2010年,台州市区主要河道达到IV类以上”的既定目标,打下扎实基础。根据我市水环境整治工作现状,当前我们要突出抓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一)突出抓好截污工程建设。水环境整治,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水质断面的达标与改善,重点在于控污截污力度,关键在于污水管网建设,核心在于污水是否真正接管入厂处理。市区截污工程建设,要围绕永宁江、永宁河、东官河、南官河、三才泾、海门河等主要河道,着力抓好两岸的截污治理,确保完成工程建设投资 3.1 亿元。椒江区要重点完成海门街道和葭沚街道等43个单位、18个小区的截污治理;黄岩区要重点完成东官河沿岸尤其是红三村、红四村以及东城街道和西城街道的8个小区、20个单位、6个区块的截污治理和改造;路桥区重点要完成南官河、山水泾、青龙浦、洋叶泾等河道的排污口整治,以及路桥街道、路北街道、路南街道和螺洋街道的19个单位、6个小区、3个区块的截污治理和改造;台州经济开发区要重点完成商业街、中心大道以西、建设局南边、东商务区、界牌路、市府大道、机场路南端的14个小区、42个单位的截污治理。今年各地的截污工程建设任务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各地“一把手”一定要亲自抓、亲自管;各级财政要确保截污工程建设资金及时到位;各级水环境整治办要加强督查,严格把关。这里要明确一点:不管做了多少工作,只要截污任务没有完成,今年的水环境整治工作考核就不能过关。同时,各地还要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推进城乡污水处理系统建设,进一步优化配套管网建设,确保已建成管网真正发挥有效作用。
(二)重点突出改善水质工作。水质改善是水环境整治的核心目标。重点要抓好控污和治污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加强源头污染治理工作。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加强工业点源、农业面源和内源污染治理。特别是环保部门和农业部门要把治理重点放到提高污水处理水质上来,争取在“源头”治理上取得突破。另一方面,要加强水体污染治理工作。要实施全天候水面保洁工作,开展定期生态补水和水生态修复建设,对沿河村居进行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我们要结合水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一次以“打扫卫生、清理垃圾”为主要内容的爱国卫生月活动,希望各级各单位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深入基层,充分发动基层参与。
三、强化责任,完善机制,努力营造有利于水环境整治的良好氛围
水环境整治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各级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领导,广泛发动,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加快完善整治机制,努力营造浓厚工作氛围,确保整治工作有序开展。
(一)强化责任,严格考核。实践证明,要确保完成水环境整治任务,关键在于强化责任,按照“有人担责”的要求,建立起层层分工负责的责任体系。为了切实建立起明确的责任体系,市政府决定在市区水环境整治中,借鉴和推广江苏省无锡市首创的“河长制”。所谓“河长制”,就是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以及各乡镇(街道)及村委会都要承担负责辖区河流的污染治理任务,同时,将河流断面水质的检测结果纳入考核内容。根据台州实际,市政府决定对市区跨流域的河流实行“双河长制”,即分别由市政府领导、有关部门负责人等担任市级层面的“河长”,地方层面的“河长”由河流流经的各地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双河长”共同负责河流的水污染防治。希望各地充分发挥基层作用,加快建立镇乡(街道)、村(居)责任建设体系,将每条河流、每个河道责任具体到单位、具体到村(居)、具体到个人,实现区域内河流的“无缝覆盖”。为了实现建设与监督分离,今后水环境整治这块考核由各级水环境整治办牵头组织。市水环境整治办要抓紧拿出“河长制”的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具体内容,严格执行考核标准。
(二)加强协调,完善机制。要加快建立属地负责制、部门分工协作制以及跨区域项目
合作制,形成政府抓总、市区联动、部门配合、区域合作、合力共建的整治格局。同时还要充实各级水环境整治工作协调机构的力量,确保工作有效开展;要强调区域、部门联动,确保各项任务同步实施、同步到位,确保整治的整体成效。另外,要按照“有钱办事”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分级负责、社会参与、多元投资、共建共享,在加大政府财政投入的同时,要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拓展资金来源,拓宽建设方式,走社会化、市场化的路子;还要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建立河道日常巡视检查制度;要充分发挥各级人大、政协、新闻媒体和广大群众的监督作用。各级整治办要按照“有章督事”的要求,健全工作机制,真正做到“责任要年初落实、信息要月末上报、情况要每季通报、工作要半年督查、难点要适时攻坚、成效要年终奖惩”。还要规范台帐管理,客观反映河道整治进度。
(三)广泛发动,群策群力。水环境整治是一项民心工程、实事工程,赢得群众的广泛参与是做好整治工作的基础。为此,要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人人关心、人人参与、共同推进整治工作的浓厚氛围;要充分发挥群众在水环境整治中的主体作用,不断增强沿河村民、企业主爱护家园、保护河道环境的自觉性;对破坏河道的行为要及时予以通报、曝光,不留情面,严肃处理。做好水环境整治工作,建设美好家园,是我们责无旁贷的神圣使命。当前,水环境整治已进入攻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大工作力度,健全工作机制,确保全面完成今年水环境整治的各项目标任务,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第二篇:陈铁雄市长在全市交通建设大会上的讲话
市政府在岁末年初这个繁忙时候,召开全市交通建设大会,主要是出于四点考虑:一是立足于“快”,就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抓住当前中央扩大内需、增加交通投入的战略时机,动员全市上下,大干快上,加大交通建设力度;二是立足于“稳”,就是在当前经济发展困难加重的背景下,发挥交通建设的乘数效应,推动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三是立足于“实”,就是根据形势变化,进一步明确下阶段我市交通建设的重点,以利于大家明实情、使实劲;四是立足于“早”,就是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及早部署,充分利用当前原材料价格相对较低和冬季施工黄金季节,推动一批项目早开工、早推进。
过去的几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综合实力快速提升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市交通投入较多、发展较快、变化较大的时期,为改变我市交通落后面貌打下了坚实基础。最近一个阶段,我市交通领域捷报频传,完工投运的重点工程就有:台金高速公路西段、76省道复线、石松一级公路等,黄岩路桥机场已更名为台州路桥机场,明天椒江二桥又将举行开工仪式。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各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交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艰苦拼搏的结果,是上级交通主管部门精心指导、各有关方面通力合作、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这次省交通厅王洪涛常务副厅长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出席大会并作重要讲话,是支持台州交通工作的最好证明。值此新年来临之际,我谨代表市委、市政府,向辛勤工作在交通第一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亲切的慰问和崇高的敬意!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我市交通事业发展的上级领导特别是省交通厅领导,以及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顺利、事业长进!
刚才,叶阿东同志代表市政府回顾总结了近年来我市交通工作情况,并对下阶段工作重点作了部署。王洪涛副厅长对我市交通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这些意见都很好,特别是王洪涛副厅长的讲话,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不仅给我们精神上鼓劲,而且对我们发展寄予了厚望,给我们上了一堂很好的课。这些意见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简单讲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把交通大发展放在当前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
孙中山先生说:“交通是实业之母”,这句话已形象地说明了交通建设在经济发展中的突出地位。交通作为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是对外联系的纽带,是改善民生、营造环境的保障,是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是提高城市竞争力的关键内容。尽管这几年我市交通建设发展较快,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台州交通在全省还处于相对落后,与经济实力很不相称。改变这种落后的现状,是当代台州人神圣的历史使命,当前又正逢交通发展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因此,我们要认清形势,把握机遇,乘势而上,把交通大发展放在政府工作的突出位置来抓,迅速掀起交通建设的热潮。
首先,要抓住机遇,加快提升交通的大发展。当前国家正实施扩大内需、增加投入来拉动经济增长。党中央国务院把保增长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增加投资、拉动内需的直接动力,已成为应对这场危机、掀起新一轮建设的重要抓手。国家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大投资,刺激消费,银行利率也保持低水平,这是一个加大投入、加快建设的大好时机。另外,省委、省政府以及省交通厅也将更加关注台州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对台州建设项目的支持。可以说,我市一个大建设、大发展的时机已经来临,交通事业也将迎来一个更加重要的发展机遇。加大交通项目建设力度,就是要确保完工一批,加快在建一批,尽快开工一批,抓紧储备一批,推动交通事业的健康发展。其次,要提高认识,加快提升交通的大发展。当前,我市经济“保稳促调”、中心城市加快升级对交通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交通建设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具有特殊的作用。“保稳促调”是当前经济工作的总要求和硬任务,交通建设是当前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重要方面。目前,我市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在拉大,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建设相对滞后,提高了经济运行的成本。作为政府,改善交通条件更重要的是能有效地实现区域生
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益,降低经济运行的成本。同时,交通工程是产业工程、民生工程,交通的投资是基础产业的投资,与消费性投资相比,更具有拉动消费、促进增长的特性。加快交通建设也是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必然要求,政府的重要职责就是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而交通是关联度最大,共享性最高,起基础性作用的公共产品。从世界经济发展轨迹看,当一个国家和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由温饱转向小康,居民消费结构“吃穿”比重下降,“住行”比重上升,“住行”已成为经济增长的热点。要满足人们对“行”的需要,必然要求我们提高交通的通行能力、水平和档次。同时,交通建设在转型升级中也具有特殊的作用。一方面,经济转型升级迫切需要加快交通大发展。当前我市经济发展的重心正从内陆时代迈向沿海时代,沿海产业带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战场和转型升级的主平台。对于这个1100平方公里的新格局、新空间,交通的先行和紧密介入非常关键,但目前东部沿海地区交通布局几乎空白,全线没有一条像样的南北通道,交通滞后问题十分突出。无论是港口的集疏运,各重点开发区块、各城镇对外交通,还是建设大石化、核电、火电等重大战略项目的交通配套,都对加快沿海地区交通建设提出极为迫切的要求。另一方面,中心城市升级迫切需要加快交通大发展。台州中心城市发展已完成大城市框架构建,进入完善功能的新阶段。有一个发达的内外交通网络,这是一个功能强大的中心城市的必要条件。而目前,不仅城市之间交通网络不够发达,而且城区之间也缺乏进一步连接的快速通道,城区“断头路”较多,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得不到有效共享,削弱了中心城市向心力,影响了城市化、一体化进程。因此,加快城市化进程,改善区域基础设施,强化区域城市间的联系和引力,交通将起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纽带作用。
第三,要乘势而上,加快提升交通的大发展。我们要看到:一方面,尽管近年来我市交通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路网发育“先天不足”、后天“营养不良”,历史欠账较多,交通仍然较为落后。与全省比较,我市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比例严重失衡,104国道近半数路段没有达到国道标准,区域道路整体性差,网络化程度低,瓶颈路段大量存在,加快路网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另一方面,去年以来,全市交通系统努力克服宏观调控的道道屏障,扎实地推进项目前期工作,目前已有20多个项目通过省“工可”审查,进入立项、设计、政策处理、报批土地、招标、开工建设等各个阶段。对此,我们要趁势而上,切实推动交通大发展。总之,我们要站在全局发展高度,以更开阔的视野、现代化的理念,抓住当前有利时机,根据“规划高起点、实施大手笔、建设高标准、工程高质量”的要求,切实增强加快交通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加快交通建设摆在各级政府工作的突出位置,上下一心,举全市之力,奋斗若干年,打好交通发展攻坚战!
二、要确保五年内基本完成构建大交通框架布局,政府应突出抓好哪些工作?
关于今后一个时期我市交通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叶阿东同志已作了具体部署,这些意见我都同意。概括来讲,我们的阶段性目标是从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交通的需求,到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再到基本实现交通的现代化,跨度要十几年。具体地要突出从以下四个方面抓好工作落实:
(一)深化规划抓。抓好大交通首先要做好大规划。规划是龙头,是“纲”,“纲举”才能“目张”。交通建设是个系统工程,我们只有在深化规划上下功夫,才能把握重点,以点带面,梯度推进,形成局面。首先,规划要有战略性。当前,党中央、国务院把长三角开放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提出要把长三角地区建设成为世界级城市群。我们要从更高层面积极主动融入长三角,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特别是交通发展规划,与长三角区域发展规划的对接,完善港口、路网和物流运输规划,扎实推进与长三角沟通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建设。要抓住大麦屿港列入台海两岸63个直航港口之一的有利时机,深化台州港发展理念,提升港口城市发展水平,努力实现与宁波港同步发展、错位发展。其次,规划要带项目。规划不深化、细化,不分解落实到项目上,往往是一纸空文。因此,规划带项目,项目带资金,要
适度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做好项目储备。要做好规划的完善,按照5年基本适应、10年基本满足的目标要求,抓紧修编完善、实施干线路网规划,争取整体纳入省交通规划调整体系。第三,规划要有全局性。要大视野、全方位研究和编制未来公路、水运交通的发展蓝图,做到高层建瓴,统揽全局,整体配套,互相衔接。交通规划和交通大格局形成对区域其他设施建设、城市建设既有促进,又有约束,因此,不能就交通论交通,要做好各规划之间的有机对接。一方面,要合理配置资源,实现公路、铁路、港口、轨道交通、农村公路、城乡公交等的有机对接;另一方面,要做好交通体系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其他各项规划之间的有机衔接,及时做好土地预留、线位控制等工作。例如,明年市里着手轻轨和快速公交建设,加快前期工可研究,预留线路的土地很重要。
(二)围绕项目抓。项目建设是实现交通宏伟蓝图的最终落脚点,我们必须在项目建设上出实招、使实劲、求实效。一是把握项目重点。重点项目是我市交通建设的重中之重,必须紧抓不放、一抓到底、抓出成效。要抓好“123”项目。这是今后五年我市干线路网的核心布局和建设重点,其中沿海高速公路是干线规划的龙头项目,是沿海产业带建设的根本保障;104 国道全线改造和75、74省道南延并线与椒江二桥全线贯通,是保畅通、破瓶颈的主要工程;头门、龙门、大麦屿疏港公路,是我市形成大路网、大港口、大物流的基础性工程。“123”项目的完成,将奠定我市大路网框架布局,实现基本适应需求。明年要力争“123”项目主体项目全面启动。要抓好“211”工程项目。“211”工程项目是明年交通项目建设的“重头戏”,计划总投资将达到63亿元。这些项目的顺利建设,不仅可以形成我市交通建设热潮,而且对投资拉动将形成巨大效应,必须重点实施、务求突破。在“211”工程项目中,我们要重点做好20项前期工程的保开工、促开工,这是明年交通项目工作重点和难点,关键是要做好地方配套资金保障和土地报批工作。要紧盯一批关系国计民生的项目。高速公路项目,明年要实现诸永高速台州段建成通车,台金高速东延段确保完成进度指标,沿海高速公路(甬台温高速改扩建)力争开工;国省道干线改造,明年要重点抓住椒江二桥建设进度,75、74省道南延和82省道复线项目尽早开工;铁路建设方面,明年甬台温铁路要建成通车,目前通站道路建设任务繁重,要切实抓好这些通站道路建设。这些项目建设都是关系区域国计民生的大事,必须紧盯不放。二是强化项目管理。重点要强化“四个抓”:一抓项目进度,强化在建项目动态管理,继续完善项目推进工作责任制、分级协调制度、督查制度、目标考核制度,加快在建项目的建设进度,重点是诸永高速、台金高速东延段等工程。二抓项目落地,进一步加快已规划项目的立项、报批工作。三抓要素保障,继续加强与上级交通、发改、环保、国土等部门的沟通和衔接,积极争取资金和用地指标的支持。四抓项目储备,重点加强港口、综合交通规划的深度研究和前期工作力度,形成科学合理的规划体系,确保规划建设有序进行。
(三)创新方法抓。就是要进一步探索投资、建设和发展的机制。融资难是当前交通发展亟待破解的难题。明年我市交通项目建设处于前期工作攻坚和建设高潮兴起的关键时期,20个保开工、促开工项目,需投资26亿元,资金缺口巨大。我们要跳出传统思路,不断创新方法和举措:首先,要深化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关键是科学运用各种手段把事情办好。各级政府要根据需要和可能积极争取出台与规划配套的好政策、好措施,保证规划的实施。要坚持分类处理原则,建立有利于吸收社会资金投资、金融系统融资的政策体系。对效益好、回报率高的项目,要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吸引民营资本、外资参与投资建设,减少政府投资的压力;对近期效益低但总体效益好的项目,要精心研究实施可行的投融资方案;对跨县(市、区)的、社会融资难度大的项目,要在坚持统筹规划、市县联动、分级负责、共同建设的原则下,形成国有资本、财政投资、专项资金贴补的三位一体的投融资体制,整合现有资源,有效运作。其次,要多方筹资。要加大筹资力度,积极争取金融部门的支持,金融部门要积极争取上级银行对经营性交通项目的贷款规模。要鼓励上市公司、民营企业等社会力量积极
参与交通项目投资。要利用土地置换等办法,充分利用沿线道路的增值开发、新围垦滩涂开发等方式置换成交通投资资本。如临海市近年在抓的重大交通项目,由沿线乡镇出土地给指挥部配套开发。同时我们要积极运用好新的政策条件,通过发行国债、企业债券、信托计划、境内外上市、引进保险资金等办法,筹措交通建设资金。第三,要加大政府投入。交通说到底是基础性、功能性、公益性事业,政府必须责无旁贷地负起筹资责任,并尽最大可能给予直接的财政投入,要以“勒紧裤腰带”、“砸锅卖铁”、“负债搞建设”等精神,千方百计安排投入,解决交通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为大力度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市本级财政决定每年拿出1000万元作为前期工作专项经费。
(四)形成合力抓。今后五年将是我市交通发展史上重点工程最多、投资量最大,建设任务最繁重的时期。实现交通建设的大投入、发展的大跨越,我们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希望大家以这次大会为新的起点,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满怀激情干事业、齐心协力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一是加强领导。当前我市交通建设的任务非常艰巨,要完成这一任务,单靠交通部门是不行的,各级政府必须切实负起责任,把交通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编制规划上报项目,县(市、区)的主要领导要亲自参与规划制订,亲自跑项目,主动参与衔接,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确保交通项目的实施。为了切实加强对交通工作的领导,市政府已成立了市交通发展领导小组,由我任组长,茂荣、阿东、惠良同志任副组长,市交通、发改、财政、国土、规划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主要研究决定交通发展中的重大政策性事项,协调破解交通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各县(市、区)也要明确责任,强化措施,经常性地研究和解决交通发展有关问题。各县(市、区)交通局是政府的重要组成部门,要加强交通局的领导班子建设,把工作能力强、技术业务精、思想作风正的同志充实到交通主管部门,增强交通局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具体建设项目上,要抽调精干力量,成立开拓、高效、廉洁、务实的强有力工作班子。同时,要加快建立完善统分结合、分级负责的交通建设推进机制,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交通建设中的中坚作用。如三门县就充分发挥政府各部门、沿线各乡镇的作用,做到责任范围的工作包干,大大提升了前期工作效率。对这些冲在第一线的政治强、工作实、作风正、经验足、肯吃苦的乡镇干部,各级组织部门要优先予以重用,努力在全市形成“干而优则仕”的良好氛围。二要保证质量。各级领导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和高度的警觉,把质量、安全生产放在基础设施的突出位置来抓。要把安全生产贯穿建设的全过程,落实安全生产主体和监管主体的责任,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要严格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建立项目法人责任制,建立健全企业自查、社会监理、政府监督的三级质量保证体系,按照基本建设程序管理,严把前期审查和交工验收关,同时充分发挥舆论工具和人民群众对工程质量的监督作用。三是强化督查。由市政府督查室、市监察局牵头,对市级以上交通重点工程项目制定督查考核办法,逐项分解任务,逐级明确责任,制定阶段性工作目标,定期督查通报。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监督,把惩防体系建设贯穿于交通发展的全过程。要建立工程项目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教育,健全制度,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防止“工程上去,干部进去”的现象发生,促进交通事业健康发展。同时,要强化考核。加大考核激励是推动项目建设的重要手段,市级以上交通重点建设项目要列入市委市政府对各县(市、区)及有关部门工作考核目标,适当增加重点建设项目的权重,对交通重点工程项目征迁工作实施专项考核,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四是营造氛围。交通建设是一项社会工程,是政府的事,是全社会的事,需要全社会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市发改、财政、金融、国土、水利、电力、林业、环保、通讯、城建等部门要树立全局观念,密切配合,在政策上给予交通建设适当的支持,为我市的交通建设添砖加瓦。同时,要善于做群众工作,最大限度地争取群众对交通建设的理解和支持。要加强征地拆迁、工程建设的正面舆论引导,防止片面性。要依法规范征迁建设秩序,严厉打击肆意阻扰交通建设的不法分子。要加强典型宣传,营造关心交通、支持交通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
推进交通建设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实事、好事。我们要以创业创新的精神、责无旁贷的态度、敢管敢抓的作风,抓住机遇,全力以赴推进我市大交通建设,为台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陈铁雄市长在全市体育工作会议 暨备战十四届省运会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这次全市体育工作会议暨备战十四届省运会动员大会,是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既是一次体育工作总结会,也是一次体育强市建设的部署会,还是一次备战十四届省运会的动员大会。一直以来,省体育局都非常关心、支持台州经济社会及体育事业的发展。今天,李云林局长亲临会议指导并作了重要讲话,李局长的讲话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体育强市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体育主管部门和广大体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市体育工作突出重点,加大投入,统筹兼顾,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市主体育场、网球中心、跳水游泳馆及各县(市、区)一大批体育场馆先后建成投用。二是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不断健全。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农村文体俱乐部遍地开花,目前已建成村级文体俱乐部 4125 个,体育人口占总人口的 37%。三是竞技体育实力显著增强。成功承办了第十三届省运会,获得了团体总分和金牌总数“两个全省第四”的优异成绩,展现了台州城市发展实力,扩大了影响力,提高了美誉度。2005年以来,我市体育健儿共获得世界冠军2个,亚洲冠军5个,全国冠军42个。四是体育产业稳步发展。目前我市体育产业经营单位达到262家;体育彩票销量稳步增长,2008年达到2.71亿元,在全省11个市中居第四。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各部门、广大体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表彰的各类先进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辛勤工作在全市体育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市体育事业发展的省体育局领导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体育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与体育强市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全社会体育资源仍然比较落后,满足不了人民群 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二是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和尖子运动员不多,后备力量相对薄弱;三是现行体育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体育产业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壮大。
今年是我们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一年,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一年,“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任务很重。我们要充分认识体育事业兼具社会、经济、文化等多种功效的特点,加快体育强市建设,切实发挥体育在“保稳促调”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首先,要把建设体育强市作为“保增长”的重要载体。体育是一项社会事业,也是一个重要产业。体育产业是产值高、影响大的朝阳产业,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优质三产。当前,随着后奥运时代的到来,“体育热”正在迅速兴起,体育消费已成为一种时尚,体育产业发展面临难得机遇。我市体育产业市场已初具规模,占 GDP 比重在逐年提高。我们要乘势而上,大力培育发展体育产业,充分发挥体育产业在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增加就业等方面的作用。其次,要把建设体育强市作为“保民生”的重要内容。体育是人民的事业,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健康状况和精神风貌。发展体育事业,增强人民体质,是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人民群众对强身健体的意识就越自觉,愿望就越强烈,需求就越迫切。我们要顺应民生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体质和健康水平,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第三,要把建设体育强市作为“保稳定”的重要途径。体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全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渠道。发展体育事业,不仅有利于培养人们顽强拼博的精神品质,弘扬公平团结的社会风尚,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还有利于调节心理,舒缓心灵,促进身心健康。此外,文化体育还是城市的重要元素及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大力发展体育活动,弘扬体育精神,推进我市精神文明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切实加快体育强市建设
今后一个时期我市体育强市建设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到2013年,全市体育人口要达到总人口的40%,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要达到 1.6平方米,竞技体育要继续保持全省第二集团军领先位置,体育产业增加值要实现快速增长;到2015年,要全面建成体育强市。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在以下三个重点方面取得“新突破”:
(一)力求在群众体育上取得新突破,重点加快体育进农村、进社区步伐。提高全民身体素质是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必须把群众体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们要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为抓手,更加关注基层,实现重心下移。重点抓好三个方面:一要加快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一方面,要动员社会力量,走“大社会办大体育”的路子。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到体育设施建设及体育服务中来,推动体育事业的多元化、社会化发展。另一方面,要优化资源配置,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校创造条件向社会开放体育设施,逐步实现资源共享。二要加强基层体育组织和骨干队伍建设。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不断发展壮大骨干队伍,逐步形成完善的体育服务网络。三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全民健身活动是发展群众体育的重要内容。要突出抓好农村和社区这两个重点领域,大力实施“三个三文化计划”,广泛开展体育活动和比赛,营造全民健身的浓厚氛围。
(二)力求在竞技体育上取得新突破,重点加强特色培育和重大赛事工作。竞技体育是衡量体育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我们要加快制定新时期竞技体育发展规划,突出特色培育,加强备战,强化训练,切实提高竞技运动水平。一方面,要抓特色培育。要根据台州本土文化特点,寻求竞技体育的突破口,把适合本地的项目选好选准,投入更多精力、财力,牢牢抓住重点项目,加强专业训练,抓紧项目调整,抓实人才输送,形成拳头和特色。另一方面,要抓好参赛备战工作。当前重点是抓好明年9月份举办的十四届省运会的备战工作。这次省运会,我市总的目标是要实现金牌总数第四,在全省竞技体育第二集团军中保持领先位置。从目前的情况看,完成这个目标任务,压力依然很大。刚才,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市体育局签订了十四届省运会目标责任书,把任务作了具体分解,目的是动员全市上下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迅速行动起来,切实加强备战工作的组织领导。希望市县两级体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形势分析,加大科学训练力度,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完善激励机制,做好综合保障工作。我相信,只要大家团结奋战,顽强拚搏,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在十四届省运会上的既定目标!
(三)力求在体育产业上取得新突破,重点推进体育产建设。体育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我们一定要全面抓紧研究,制定措施,培育和拓展体育市场和体育产业。一方面,要盘活资源做大体育市场。市本级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市主体育场、网球中心、跳水游泳馆等体育设施的使用率。要积极运用市场机制,把体育产业和全民健身运动结合起来,积极引导群众进行体育消费,做强做优体育市场。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体育产业。针对我市体育产业尚不发达的实际情况,通过工业化生产和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进行综合开发,努力壮大体育产业。要充分发挥我市民营经济发达的优势,积极鼓励广大民营企业投资体育产业。要重点发展体育健身娱乐、竞赛表演、咨询培训、中介经纪、体彩发行、体育用品制造销售等体育产业。
三、加强领导,强化保障,为体育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建设体育强市,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加强领导,强化保障,加大投入,扎实推进体育强市建设。
(一)要更加注重规划完善和措施到位。各级党委、政府要 加强领导,进一步重视体育工作,切实把体育事业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两个社会”建设考核内容,及时研究解决体育事业的发展规划、经费投入、设施建设、政策引导、依法管理等问题。在用好体育彩票公益金的同时,要加大财政投入,将体育事业经费、基本建设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切实发挥公共财政对体育事业建设和发展的保障作用。
(二)要更加注重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人才是发展体育事业、做好体育工作的根本,要实现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要在运动员和教练员队伍建设上取得新突破。一方面,要抓运动员培养。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体教结合的有关政策。同时,要加强对外联系与协调,积极向上输送优秀运动员,提高训练和参赛水平。另一方面,要抓教练员的培养、选拔和引进。要加强教练员的培训,努力实现从“经验型”向“知识型”、“科研型”转变。要创新用人机制,大胆选用优秀人才,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好优秀教练到学校任专职教练的问题。同时,还要积极做好外地优秀教练员的引进工作,对成绩突出的要给予适当政策倾斜和照顾。
(三)要更加注重环境营造和政策保障。这次会上印发了《关于加快体育强市建设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待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正式发文。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从实际出发,不断改进和完善相关激励政策。对企业和个人捐助公益性体育事业的,要给予鼓励;对社会力量参与体育产业经营,要减少审批环节,降低准入门槛。要加强舆论引导,加大宣传力度,全面提升全社会的体育意识、健身意识、体育消费意识,使体育锻炼成为社会时尚。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开拓创新,团结奋斗,加快体育强市建设步伐,为我市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陈铁雄市长在全市外经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这次外经贸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今年以来我市外经贸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研究部署下阶段工作任务。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全市外经贸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省委“两创”总战略和市委“三个台州”战略,克难攻坚,扎实工作,外经贸实现了持续平稳发展,对经济的贡献度明显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明显提高,“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这是全市涉外企业奋力拼搏的结果,是全市外经贸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刚才,虞选凌同志对今年以来全市外经贸运行情况进行了回顾总结,并对下阶段工作重点作了部署,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就进一步做好我市外经贸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认真分析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外经贸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对于当前外经贸工作,我的总体感觉是:形势较为复杂,前景依然光明。
从世界经济发展来看,经济增长放缓,通货膨胀加剧,转变发展方式迫在眉睫。主要表现在:一是美国“次贷”危机不断加剧,各国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目前,这场危机正在从次贷领域向优质房贷、消费信贷、公司信贷等领域蔓延,造成全面的信贷紧缩,全球经济减速已成定局。危机爆发以来,美国政府部门相继采取了应对措施,特别是7000亿美元巨额救市方案的正式生效;同时,欧洲各国也纷纷采取应对措施,这些救市措施力度之大,可谓历史罕见。相信在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下,世界经济一定会走出次贷危机的困扰。二是国际油价和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进入2008年以来,国际油价不断冲高,铁矿石价格一再上涨,有色金属价格继续保持高位运行。虽然7月份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大幅回落,但可以肯定的是:企业生产经营进入高成本时代已不可逆转。以往那种拼资源、搞低价格的恶性竞争已难以为继,加快转型升级才是我们的出路所在。三是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势头有增无减。从历史经验看,每当世界经济增长减速时,贸易保护主义就会抬头。今年 1—8 月份,我市已遭受国外贸易壁垒10起,涉案企业66家,涉案金额达2979万美元。近期,欧盟对我国机电产品实施第三个指令—EuP 能耗产品生态设计指令,这将对占全市出口半壁江山的机电产品出口产生严重影响。我们必须高度关注,积极应对,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变。
从国内经济发展来看,宏观紧缩格局不变,积极信号不断出现。考虑到通胀、流动性、投资信贷等方面的发展变化,我国货币政策的总体基调还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PPI持续走高向CPI传导的压力加大,输入型通胀风险上升,流动性偏多,投资信贷存在一定的反弹可能,这些都增加了未来经济的不确定性,将对我市外经贸企业形成新的挑战。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已从上半年的“两防”向“一保一控”转变,即转向“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新的出口退税率政策提高了部分纺织品、服装和竹制品的退税率,缓解了部分企业由于各种因素叠加影响造成的经营压力。中央还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采取了一些新措施,包括允许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开展村镇银行试点、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实施差额准备金率等。这些新措施将有助于减轻中小企业经营压力。
从区域经济发展来看,一体化发展步伐加快,转型升级力度加大。一方面,国家对长三角地区的定位已经发生重大变化,要求长三角地区要建设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可以预见,长三角地区扩大开放步伐将明显加快,龙头带动作用将日益突出。另一方面,浙江省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目标、措施和举措不断深化,力度不断加大。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专题研究转型升级。为了促进外经贸稳定发展,省政府已专门下发指导性意见,并明确今明两年省财政各安排3.5亿元共7亿元资金,支持外经贸发展方式转变。
从我市外经贸发展来看,总体比较平稳,调整步伐需要加快。一方面,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素质性矛盾尚未解决。另一方面,国内外宏观环境变化带来的新矛盾正在凸现。在各种因素的叠加影响下,我市出口企业成本压力不断加大,利润空间持续缩小,产品出口竞争力明显减弱,出口增速持续回落。此外,面对国内外宏观环境的深刻变化,一些地方发展外经贸的决心和信心有所动摇。面对外经贸发展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我市各级积极应对,出台扶持政策,落实配套资金,努力为外经贸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我市外经贸企业利用“倒逼机制”,积极调整出口产品、产业结构,并探索创造了许多好经验、好做法,为我市外经贸发展再创佳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外经贸发展的形势依然严峻,但推动外经贸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十分明确,那就是深入扩大开放,推动外经贸发展方式的转变。历史一再证明:大开放,大发展;小开放,小发展;不开放,难发展。我们必须坚定信心,始终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始终坚持外向带动战略不动摇,始终坚持转型升级不动摇,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对当前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化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以外经贸发展的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二、着力转型升级,努力开创外经贸工作的崭新局面
转型升级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基调,保稳促调是当前经济工作的总要求。如果前30年我市经济基本上是以量的扩张为主的粗放型发展之路,那么今后30年我市必须走以质的提升为主的集约型经济发展之路。要以增量优结构、以存量促提升,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民营企业产权制度创新,鼓励企业通过联合、兼并、重组,通过“股份再股份”,加快行业整合,促进优势资源向龙头企业集中,形成集团化的竞争优势,推动企业从家族式管理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外经贸发展是我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在台州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必须把外经贸发展放在各级政府工作的突出位置来抓,努力开创外经贸发展的崭新局面。为了推动外经贸发展方式转变、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我认为要突出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进一步增强工作信心。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我们要树立信心,科学分析,认真研究,深入实施,引导企业切实做好应对工作,为企业送服务、送政策、送温暖,在国内外宏观经济“大气候”既定的情况下,营造出有利于我市外经贸发展的“小气候”。外经贸
企业也要坚定信心,沉着应对,在困难中寻找机遇,在压力中寻找动力。实践证明:谁能在复杂局面中把握时机,谁就能在未来发展中赢得先机;只要信心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坚持就是胜利,创新就能发展。
(二)进一步推动转型升级。要着力以“三个转变”推动外经贸工作的转型升级,即对外贸易从规模扩张向优化结构转变,利用外资从注重引进资金、数量向引进资金、先进技术、管理、人才和质量并重转变,外经合作从注重主体数量向更加注重投资规模和投资效益转变。
(三)进一步用足用好政策。针对当前宏观经济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中央和省、市都已经出台并将继续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各县(市、区)要认真落实相关配套资金,并在 WTO 规则的前提下,用好扶持资金。但由于这些政策专业性强,调控对象、适用范围、程序步骤各不相同,在实际运作中可能会出现政策与企业脱钩的情况。我们要让这些利好政策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外经贸、财政、海关、检验检疫、国税等相关部门要加强政策讲解和操作业务培训,帮助企业吃透政策,明确流程,将政策落到实处。企业自身也要做好相关政策的学习,做好结构调整文章,努力将政策性利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四)进一步盯住目标进度。今年的工作时间已过了四分之三,但外经贸工作任务进展总体看还不太顺利,除外贸增幅和实际利用外资两项指标比较理想外,合同外资、境外投资额和对外经济合作营业额等指标进展缓慢。因此,在剩下的三个月时间里,各地、各部门要增强紧迫感,查漏补缺,突出重点,抓住关键,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尽快扭转被动局面,力促全年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三、切实加强领导,努力营造有利于外经贸发展的良好氛围当前,我市外经贸发展正面临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关口。各地、各部门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切实优化外经贸发展环境。
各级外经贸部门要切实承担起责任,加强对外经贸运行情况的统计、监测分析和预警工作,加强与财政、海关、检验检疫、金融、外汇管理等部门配合,及时掌握企业经营情况和外经贸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大对企业服务力度。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外经贸部门还要及早谋划明年各项工作。明年将是一个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多的一年,将是考验各级、各部门如何更好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年。希望大家要深入思考,及早谋划,确保明年外经贸工作实现超前发展、全面发展、优质发展。
海关、检验检疫、边防等部门要加强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各地、各部门要结合“两年”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破解难题,帮助企业度过难关。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减少办事环节,切实提高工作效率,不断优化政府服务。
当前外经贸工作面临着较为复杂的形势,转型升级的任务很重,希望大家以只争朝夕的精神,锐意进取,克难攻坚,沉着应对,积极推动外经贸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第五篇:陈铁雄市长在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 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这次会议很重要。刚才,我们签订了责任书,表彰了一批先进单位和个人。高敏副市长作了工作报告,对今年人口计生工作作了部署,我完全赞同;省人口计生委主任章文彪同志亲临会议指导,并作了饱含深情、务实管用并具有很强现实指导意义的讲话,大家要认真贯彻落实。
去年以来,全市人口计生工作在省人口计生委精心指导下,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各项主要指标执行良好,违法生育反弹的势头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低生育水平继续保持稳定,群众的满意度也在不断提升。总之,对去年的成绩我们应该予以充分肯定。这是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全市人口计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共同努力、辛勤工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台州市委、台州市人民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概括起来,就是做到“三个心”,即保持恒心、坚定信心、下定决心。
一、要保持恒心,强化国策不动摇
计划生育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更要把人口计生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抓下去。
第一,要增强紧迫感。当前我市人口数量、质量、结构、分布等问题交织,人口形势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全市户籍人口居全省第三位,而且仍在以每年3—4万人左右的速度递增,至去年底已达到569.39万人。不断增长的人口总量进一步加剧了资源、环境的压力,不仅影响了群众生活质量,也削弱了区域发展综合竞争力。“总量尚可、人均水平低”已成为我市各项发展指标的一个重要特征。同时,我市人口流动大进大出,出生性别比持续偏高,老龄人口增长过快,出生人口素质有待提高,等等,都是我们必须长期面对的重大问题,直接关系到“三个台州”战略目标的实现。
第二,要增强危机感。我们要清醒地看到,近年来,全市违法生育反弹现象明显,稳定低生育水平形势严峻。这有客观因素,但我们更要从主观上找原因。当前,部分领导和党员干部国策意识有所淡化,出现了思想麻痹、消极畏难、管理放松、责任不到位、基础工作不扎实等现象,这在一些乡镇表现得尤为明显,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导致了基层基础作用的进一步弱化。还有的党员干部带头违法生育,在群众中造成了很坏的影响。为此,我们要居安思危,警钟长鸣,始终保持人口计生工作的高压态势,采取更有力的措施,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二、要坚定信心,攻坚克难求突破
人口计生工作千难万难,但再难也要做好。对于当前人口计生工作中存在的违法生育控制难、基层基础夯实难、薄弱地区转化难、关键问题突破难等“四难”,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找准薄弱环节,实行重点突破,推进面上工作。
第一,要保稳定。就是要确保全市低生育水平稳定,这是当前人口计生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综合运用法律、行政、教育、经济等手段,加大对违法生育的控制力度。要深入推进人口计生执法综治专项活动,进一步强化依法管理,继续保持强势推进态势。要创新执法机制,加强部门联动,落实综合制约措施,不断提高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到位率。特别对名人、富人违法生育的,要坚决依法予以处置,必要时公开曝光。各级工商、税务、建设、国土、公安等部门,各金融机构和各新闻媒体要密切配合,尤其要继续发挥好司法震慑作用。在坚持依法行政的前提下,要注重行政手段的运用,就我们台州当前的形势而言,一定的行政手段仍然是必要的,在这方面,各地都有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要认真总结和完善。要继续加强宣传教育工作,认真落实计生优惠政策,积极引导群众树立依法生育意识。
第二,要强基础。就是要切实夯实人口计生工作基层基础。这是个老问题,也是多年来一直未得到根本解决的大问题。真正做到“决心下在县(市、区)里,责任落在乡镇(街道),工作机制建在村里”。今年市里提出推进“两个下移”,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加强乡镇(街道)、村两级人口计生工作,切实改变过去那种“热在县里、冷在乡村”的现象。今年我们衡量一个县(市、区)人口计生工作,主要就看它的乡镇有没有真抓起来。哪个县(市、区)的乡镇没有真动起来,我们就要专程到那个县(市、区)去督查。要强化组织措施运用,对于乡镇领导特别是党政“一把手”,不想管、不敢管或管不好人口计生工作的,要坚决调离工作岗位。各地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村级人口计生工作。要强化“资源捆绑”制度,对计划生育“一票否决”村,在有关政府性资源如资金、项目分配和政策扶持措施上给予制约。各相关部门在涉及村级的各类评比和创建活动中,要把好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关,充分体现国策的严肃性。要加强对重点区域的治理,健全完善重点单位管理制度,积极构建长效机制,防止出现反复。要高度重视村级计生服务员队伍建设,村级计生服务员是推进计生国策在基层落实的一支十分重要的力量,也是抓好人口计生工作基础的基础,当前关键是要切实提高其报酬待遇和素质能力。
第三,要破难点。就是要对制约全市人口计生工作的关键问题进行重点突破。一是要深入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重点是加强县内跨乡镇流动人口的管理,这部分人在我们眼皮底下,如果管不好,那就说不过去,就是失职。对外出流动人口的管理,要克服畏难情绪,积极探索有效手段,加强管理,改进服务,规范其生育行为,绝不能让流动成为违法生育的“绿色通道”。
二是要有效解决我市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问题,今年全市出生人口性别比要达到正常水平。各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协同作战,必要时可以开展全市性的专项治理活动,形成声势,扩大影响力。总之,流动人口管理和出生性别比治理是多年来一直困扰我市人口计生工作的两大难题,希望各级结合市委“两创”活动的要求,积极予以破解,绝不能“年年谈问题、年年老问题”。
三、要下定决心,综合治理抓落实
人口计生工作是天下第一难事,也是天下第一要事。我们一定要下定决心,进一步强化综合治理,狠抓各项工作落实,确保省委、省政府下达的人口计生工作任务全面完成。第一,要念真经。就是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人口计生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体现在成效上,绝不能“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可以说,人口计生工作再怎么重视也不过分,再怎么强调也不过分,一个不重视人口计生工作的领导就不是一个合格的领导,一个不会做人口计生工作的干部就不是一个称职的干部,从某种程度来说,能否抓好人口计生工作也是衡量一个干部是否具有政治责任感和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我们对计生国策一定要像“基本路线”那样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人口计生工作要抓出成效,关键在党政“一把手”,关键看“一把手”认识的高度、工作的态度、抓落实的力度。各级党政“一把手”要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做到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督查、亲自指导人口计生工作和亲自联系后进单位以及亲自为人口计生工作解决实际困难“六个亲自”。哪个地区的人口计生工作出了问题,市委、市政府首先就要追究当地党政“一把手”的责任。
第二,要动真格。就是要切实强化人口计生责任追究制度,严格执行“一票否决”规定。要健全完善人口计生目标管理责任体系,市县乡村要层层分解任务、落实责任,真正做到一级抓牢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落实。刚才市政府与各县(市、区)签订了责任书,各地务必要按照责任书要求切实抓好落实工作。市委、市政府去年已修订下发了新的人口计生“一票否决”制度,各地一定要结合实际,执行到位。各级人口计生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当好党委、政府参谋,敢抓敢管,不要怕得罪人,对于人口计生工作不达标的,要及时提出“一票否决”建议。天台、仙居对部分乡镇和部门实施了“一票否决”,动了真格,充分表明了两地党委、政府抓好人口计生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抓人口计生工作就应该这 样,坚持原则,严肃认真,敢动真格,不能和稀泥,否则就是不负责任。
第三,要出真力。就是社会各界都要关心、支持、参与人口计生工作,真正为人口计生工作尽一份心、出一份力。各级人口计生领导小组要建立健全成员单位经常性协调机制,解决好执法协调、政策配套、管理服务、信息共享、人财物投入等问题。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加大抓落实的力度,认真履行好管理、协调和服务职责。各相关部门特别是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主动将人口计生工作当作份内事来抓,在制订各项规划、制度和改革措施的过程中,要把人口计生问题纳入工作视野,加以统筹考虑。今年市里将出台贯彻中央新《决定》的实施意见,各相关部门要解放思想,打破条条框框,尽力为人口计生工作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其它地区已有的好做法,我们也要跟上,其它地区没有出台的政策,只要是合法合规、有利于人口计生工作的,我们也可以考虑出台。各级计生协会、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觉参与到人口计生工作中来。
人口计生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下定决心,迎难而上,创业创新,为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推进“三个台州”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