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时间:2019-05-13 09:11: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第一篇: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数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语言,现在数学已成了所有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等的工具和语言。不过,这种语言与日常语言不同,日常语言是习俗的产物,也是社会和政治运动的产物,而数学语言则是慎重地、有意地而且经常是精心设计的。因此,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龙菲尔德说:“数学不过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更有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言:“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而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所以,数学的学习不能离开阅读。

数学阅读能力是指完成阅读任务的复杂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主要表现为如下能力:①语言理解能力;②语言转换能力;③语言表述能力;④概括联想能力;⑤有效猜测能力;⑥直觉创新能力。数学阅读过程同一般阅读过程一样,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包含语言符号(文字、数学符号、术语、公式、图表等)的感知和认读,新概念的同化和顺应,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等各种心理活动因素。同时,它也是一个不断假设、证明、想象、推理的积极能动的认知过程。但由于数学语言的符号化、逻辑化及严谨性、抽象性等特点,数学阅读又有不同于一般阅读的特殊性,认识这些特殊性,对指导数学阅读有重要意义。

一、数学阅读的特殊性

1.由于数学语言的高度抽象性

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必须认读感知阅读材料中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理解每个术语和符号。并能正确依据数学原理分析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达到对材料的本真理解,形成知识结构,这中间用到的逻辑推理思维特别多。

2.数学语言的特点也在于它的精确性

每个数学概念、符号、术语都有其精确的含义,没有含糊不清或易产生歧义的词汇,数学中的结论对错分明,不存在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断言,当一个学生试图阅读、理解一段数学材料或一个概念、定理或其证明时,他必须了解其中出现的每个数学术语和每个数学符号的精确含义,不能忽视或略去任何一个不理解的词汇。数学语言中言语的一字之差、符号的一笔不同,其意义就相差甚远,如“除”与“除以”、“包含”与“包含于”、“>”与“<”、“=”与“≈”等等。

3.数学阅读要求认真细致

数学阅读由于数学教科书编写的逻辑严谨性及数学“言必有据”的特点,要求对每个句子、每个名词术语、每个图表都应细致地阅读分析,领会其内容、含义。对新出现的数学定义、定理一般不能一遍过,要反复仔细阅读,并进行认真分析直至弄懂含义。数学阅读必须勤思多想。

4.数学阅读教学往往是听说读写结合的过程

现代信息加工理论和认知心理理论认为,“数学学习的过程分为信息输入、相互作用、操作训练、信息输出四个阶段”。听、读属于信息输入加工形式,说、写属于信息输出加工形式,它们都是数学课堂学习活动的前提和不可缺少的学习能力,也是提高数学课堂学习效率的保证。一方面,数学阅读要求记忆重要概念、原理、公式,而读写可以加快、加强记忆,数学阅读时,对重要的内容常通过书写或作笔记来加强记忆;另一方面,教材编写为了简练,不但数学推理的理由常常省略,而且运算证明过程也常简略。因此,阅读时,如果从上一步到下一步跨度较大,常需纸笔演算推理来“架桥铺路”,以便顺利阅读。还有,数学阅读时常要求从课文中概括归纳出一些东西,如解题步骤、证明思想、书写格式、知识结构框图,或举一些反例、变式来加深理解,这些往往要求学生以注解的形式写在页边上,以便以后复习巩固。

5.数学阅读过程中语意转换频繁,要求思维灵活

数学教科书中的语言可以说是通常的文字语言、数学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交融,数学阅读重在理解领会,而实现领会目的的行为之一就是“内部言语转化”,即把阅读交流内容转化为易于接受的语言形式。因此,数学阅读常要灵活转化阅读内容。如把一个用抽象表述方式阐述的问题转化成用具体的或不那么抽象的表达方式表述的问题,即用你自己的语言来阐述问题;把用符号形式或图表表示的关系转化为言语的形式以及把言语形式表述的关系转化成符号或图表形式;把一些用言语形式表述的概念转化成用直观的图形表述形式;用自己更清楚的语言表述正规定义或定理等。比如乘法分配律可以用字母写成“(a+b)×c=a×c+b×c”,可表述成“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这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所得的积不变。”;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图形“ ”来表示。总之,数学阅读常要求大脑建起灵活的语言转化机制,而这也正是数学阅读有别于其它阅读的最主要的方面。

二、数学阅读的教育价值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数学语言”特点及掌握数学术语的水平,是其智力发展和接受能力的重要指标。数学语言发展水平低的学生,课堂上对数学语言信息的敏感性差,思维转换慢,从而造成知识接受质差量少。教学实践也表明,数学语言发展水平低的学生的数学理解力也差,理解问题时常发生困难和错误。因此,重视数学阅读,丰富数学语言系统,提高数学语言水平有着重要而现实的教育意义。

1.数学阅读能促进学生数学语言水平及数学交流能力的发展

数学阅读是一种有效的数学交流形式,它能使学生通过与课本标准语言的交流,来规范自己的数学用语,增强数学语言的理解力。提高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从而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数学语言水平的发展,提高学生合乎逻辑,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数学思想和观点的能力,从而也就能避免出现那种不能正确、有序、逻辑合理地书写解题过程的学习困难。重视数学阅读有助于数学语言水平的提高及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数学交流的载体是数学语言,因此,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是提高数学交流能力的根本。然而,学生仅靠课堂上听老师的讲授是难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数学语言系统的。只有通过阅读,作好与书本标准数学语言的交流,才能规范自己的数学语言,锻炼数学语言的理解力和表达力,提高数学语言水平,从而建立起良好的数学语言系统,提高数学交流能力。

2.数学阅读能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有助于数学教科书作用的充分发挥

数学阅读是一个包括诸多认知因素的心理活动过程,阅读中,学生要不断地同化和顺应新的数学概念、术语、符号,不断地进行假设、预测、检验、推理、想象,不断地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的认知能力便能得到自由发展。

加强数学阅读有助于数学教科书作用的充分发挥。数学教科书是数学课程教材编制专家在充分考虑学生生理心理特征、教育教学原理、数学学科特点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可是,目前我们广大师生并没有很好地利用教科书,教师上课就在课堂上循循善诱地深入浅出地娓娓动听地讲解,讲完之后就让学生翻开课本,作练习或爬黑板,之后,总结、布置课下作业,仅把教科书当成习题集。这正是教师讲解精彩而仍有一些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缺少阅读教科书的环节。重视数学教科书的阅读,充分利用教科书的教育价值,已构成现代数学教育的特点之一。

3.数学阅读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符合现代“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 数学阅读过程中,学生会不时地遇到问题,也会不断地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进一步分析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也就锻炼了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视数学阅读,培养阅读能力。符合现化“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众所周知,未来社会高度发展,瞬息万变,这决定了未来人不仅要有扎实宽厚的基础知识功底,更需要他们有较强的自学功底从事终身学习,以便随时调整自己来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现代教育提倡从学会到会学,提倡“终生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得以终身学习的基础、保障,创新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自学能力对于人的未来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是各种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而阅读是自学的主要形式,自学能力的核心是阅读能力,阅读能力能且只能在阅读活动中培养。因此,以良好数学阅读能力为主导的数学自学能力,也只有在让学生进行经常性的数学阅读过程中培养。

4.数学阅读将使数学不再难学,有助于个别化学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重视数学阅读,培养阅读能力,有助于个别化学习,使每个学生能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各自可能达到的水平,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实现这个目标仅靠集体教学是办不到的,其有效途径是集体教学与个别学习相结合,而有效个别学习的关键是教会阅读。

研究也表明,构成一些学生学习困难的因素之一是他们的数学阅读能力差和数学语言水平低,在阅读和理解数学材料上显得无能,在听讲方面,接受信息差。而加强数学阅读教学,可同时解决好这两个问题,从而对数学不再感到难学。因此,要想使数学素质教育目标得到落实,使数学不再感到难学,就必须重视数学阅读教学。国内一些较为成功的教学改革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上海育才中学的“读读、议议、讲讲、练练”教学法及“青浦经验”等,无不得益于课堂阅读教学环节。

阅读向来被认为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加强数学阅读训练,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数学阅读方法和技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就好比掌握了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金钥匙,会更好地、更主动地去阅读、理解、掌握数学知识。

三、数学阅读方法的指导

数学是一种语言。数学阅读过程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但由于数学语言的符号化、逻辑化、严谨性及抽象性等特点,决定了数学阅读必须勤思多想、读写结合。这对小学生而言,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够掌握的,必须依靠教师对数学阅读方法的指导。阅读不能只是用眼浏览,而应是眼、口、手、脑等器官充分协同参与。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学生较快地提高阅读能力。

1. 阅读要动口

数学阅读不同于读小说,快速浏览便知故事情节。数学阅读要对数学概念、定义、定理等知识反复咀嚼,准确理解。用口默读可以大大提高阅读的准确性。

2. 阅读要动手

一是动笔圈画。教会学生运用各种符号表示来不同的意义,以强化阅读重点与关键,做到自我阅读理解、掌握心中有数,如:在进行“文字题”、“应用题”的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边读题边圈-圈题中出现了哪些信息。

二为动手操作。指导学生边看内容,边动手实践,通过亲身剪、拼、折、量、摆、画、观察、比较、体验,感悟新知,深入理解,如:在进行“轴对称图形”的教学时,学生通过对提供的素材折一折,画一画,描述,亲身体验中直观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三为动笔演练。读中演,尝试演算验证推理;读后练,形成技能技巧;练后再读,反思失误,总结经验,回顾内化,变“厚”为“薄”。

3. 阅读要动脑

思考是对输入大脑的阅读文字信息的识别与加工。阅读中必有思考,要指导学生顺着教师依设计的导学提纲和阅读思考题,联系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思想方法边读边思考,尤其对重点难点内容要字斟句酌,咀嚼体味数学语言的内涵,探究领悟知识的来龙去脉,理解例题的算理、思路,形成自己的见解。

四、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课内培养

在课内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应从阅读数学课本开始。数学课本是数学课程教材编制专家在充分考虑学生生理心理特征、教育教学原理、数学学科特点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课本是学生学习材料、阅读材料的来源,而不仅仅是教师自己讲课材料的来源。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依据学生学习心理状态的变化,以及不同的学习内容,适时提出数学阅读的要求,逐步培养学生数学阅读的能力和习惯。

1.理解题意,弄清题目要求,抓住重点词语,注意细节变化

数学教学中,有许多练习题,这些题的题目要求是很重要的,可适当让学生找一找题目中的重点词语,费时不多,但收效颇大。如中年级数学练习题中,往往要求“用两种方法”、“用竖式计算”、“笔算”、“保留X位小数”等,只要抓住这些重点词语,就会顺利地理解题目要求,顺利地解答出来。不注意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生往往丢三落四或不按要求做,出现错误。

2.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质疑。

“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的过程是学生逐步理解问题的过程,也是思维能力发展、自学能力提高的过程。要求学生学会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提供一些信息“亭子灯有36盏,筒形灯比亭子灯的2倍多10盏”,让学生自己提问,通过讨论他们发现可以提出不止一种问题。质疑使学生观察得更仔细,发现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自然思考也越来越周密深刻了。久而久之,学生在阅读时,也会抓住关键,多问些为什么,思维的深刻性随之得到培养。事实也是如此,质疑使学生创造性地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3.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比较。

比较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使学生新旧联系,实现学习过程的正迁移,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目的。比较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同类题目的比较,也可以是新旧知识的比较。常用的比较方法有同中求异法和异中求同法。

通过同中求异让学生明白,在学习教学的过程中,许多旧知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新问题。如:“苹果有48只,生梨的只数是苹果的6倍,两种水果共有多少?”与“苹果有48只,是生梨的6倍,两种水果共有多少?”,学生通过阅读发现:虽然都是最后求总数,但生梨的只数却不同,一个是求几倍数、而另一个是求一倍数。

通过异中求同可以让学生在数学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问题虽然是千变万化的,但是有很多问题有着共同的规律,有很多知识具有内在的联系。如:“增加4倍”,指的是比原来的数多了4倍;“增加到4倍”即原有的1倍加上增加3倍。

4.弄清内在联系,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教学中许多应用题让学生头痛不已,教师也觉得棘手,埋怨学生就是不开窍,弄不清数量关系,这也是平时不注意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造成的。阅读是理解的前提。学生不会阅读,自然就难以理解,教师可以从以下步骤入手,指导学生:

(1)快速阅读,把握大意

在阅读时不仅要特别留心应用题中的事件情景、具体数据、关键语句等细节,还要注意问题的提出方式。据此估计是我们平常练习时的哪种类型,会涉及到哪些知识,一般是如何解决的,在头脑中建立初步印象。

(2)仔细阅读,提炼信息

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各个关键数据,还要注意各数据的内在联系、标明单位,以简明的方式列出各量的关系,提炼信息,读“薄”题目,同时还要能回到原题中去。

(3)总结信息,建立数模

根据前面提炼的信息分析,通过文中关键词、句的提示作用,选用恰当的数学模型,例如由“„„比„„多„„”等联想到用减法解决,由“一共„„”联想到用加法或乘法解决,将题中的各种已知量用列数量关系式的方式来准确地反映出其内在联系。

(4)解决数模,回顾检查

在建立好数学模型后,不要急于解决问题,而应回过头来重新审题,一是看看哪些数据、关系还没有用上,用得是否准确,要充分挖掘题中的条件并发挥它们的作用;二是关键词句的理解是否准确、到位;三是判断所列关系式是否符合生活经验;四是在解题过程中要善于反思,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第二篇:如何提高智障学生数学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智障学生数学能力

摘要:数学能力的培养在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特别是我们的智障学生,迁移能力弱、理解能力低下等,往往在数学的学习中遇到很多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种有利的元素,充分调动智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使智障学生更快更好地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智障生 数学教学 数学能力 分层教学

数学能力培养涉及很多方面,智障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相对较弱,因而对其数学能力的培养需要具体化,通过三年对智障学生的数学教学,我觉得直观的观察判断能力、动作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及对数学的理解、实践运用能力的培养对于智障学生学习数学尤为重要。那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更好地来培养智障学生的这些数学能力呢,以下是我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以情境为载体,培养学生的观察判断能力

“情境创设”在智障学生数学教学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创设教学情境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产生内在动力,帮助智障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更好地认知与理解,从而提高其学习数学的能力。

1、选取智障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

可以直接选取教材中提供的智障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进行加工或自己创设智障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情境作为课堂情境,使其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如:在进行“十以内数的认识”的教学时,我让学生观察他们熟悉的教室,要求他们说一说我们的教室有什么,有多少?学生通过观察,纷纷说出了教室里有:1台电视机、2扇门、4扇窗户、8个学生等数学问题。这样的设计从学生熟悉的身边情境出发,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已身边,增强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提高其对数学的观察判断能力。

2、情境创设趣味化

在中度智障学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把情境创设成为活动化的情境,能充分地调动智障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数学课堂中活跃起来,在经过口说、手做、耳听、眼看、脑想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更好地保证了智障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其从动作思维向具体的形象思维过度。在教学“10的组成”这一课,我创设了小猴子摘桃的情境,请学生帮助小猴子摘一摘桃,并把摘下来的桃子分别放入两个盘子里,想一想可以怎么分?在学习过程中,我班学生都非常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下,跳一跳,伸手摘一摘,想一想,分一分,加深了对新知识的理解,也为其初步的实践运用能力打下基础。

3、把数学情境融入进生活场景中

数学学习是从生活中来,但最终目的是要运用到生活中去,我们的社区教学为我们的老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如:根据本月社区教学单元主题——认识雨具,在我们的社区理事单位“新一佳超市”里进行数学教学“3的组成”,老师拿出三把伞,请学生把这三把伞分给两位老师,可以怎么分?学生自己分一分,从而得出结论:3可以分成1和2,经过教师引导,学生又得出另一个结论:3还可以分成2 和1。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运用能力,而且也为智障学生蒙发探索意识作好辅垫。

4、情境创设动态化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根据本月的单元主题教学内容,结合语文、社区实践知识进行教学,把在社区实践中拍摄的录像资料应用于数学教学活动之中。例如:我班本月单元主题内容是——认识粮食,在社区超市认识“粮食”过程中注入数学教学,并把这些教学活动拍摄下来,在数学课堂中用多媒体放映出来。这种动态化的情境创设不仅能充分地利用教学资源,且使智障学生看到录像中的自己而感到兴奋,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其更积极地投入数学学习之中。

5、构建层递式情境系统

在教学活动中,实际上不只创建一个情境,而是教师利用声音、画面、实物、场景等多种手段创设多种情境。这多种情境,应该是一个环环相扣,层层递进,阶梯式的情境系统。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地理解课标,吃透教材,了解学生,在此基础上融会贯通,从一个情境到另一个情境进行无缝连接,使创设的情境成为一个有机的系统,给学生一种整体的、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教学6的组成这一课时,我先出示“动物园”,让学生数数一共有几种动物,在游“动物园”的过程中,小猴子请小朋友帮忙摘桃子,鸭妈妈请小朋友找一找鸭宝宝,熊爸爸考考小朋友等环节。这样按照事物的发展逻辑串联情境,学生学习的劲头很高,没有枯燥的感觉。

课堂情境的创建,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学习数学知识的窗口,学生通过这个窗口进行帮助他们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二、以操作为手段,使观察、思维及语言表达有机结合

智障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是以动手操作为主体的低智能思维活动,他的数学学习是与具体实践活动分不开的,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智障学生思维,培养其数学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一)操作过程有序化

根据智障学生逻辑思维弱、迁移能力差、理解能力弱等特点,操作过程有序化显得尤为重要。案例:4减几,教学程序分三步。

第一步操作:先拿出4个雪花片放到课桌上,边拿边数。问:课桌上一共有几个雪花片?学生回答:4个雪花片。再问:四个雪花片用几来表示?操作:学生出示数字“4”放在雪花片下面。第二步操作:请你从4个雪花片中悄悄地拿起一个雪花片藏到抽屉里,问:悄悄地拿掉一个雪花片可以用几表示?操作:学生出示数字“1”放在课桌上。

第三步操作:问:课桌上还剩下多少个雪花片?操作:数一数,又问: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做!学生回答:用减法来做。操作:在总数4与减数1之间放上减号。这样教学,体现了简单的直观综合能力的培养,边操作、边思考,用操作促进思维,用思维指挥操作,因而,操作活动要精心设计操作程序,做到思路清晰,有条有理。通过这样有序的操作活动,不仅培养了他们积极的动作思维,而且也提高了形象思维能力与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多种感官齐协调

在数学教学内容中,很多问题需要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调动多种感观,共同参与活动,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智障学生更需如此。在学习习近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时,指导学生尝试着用小棒、编织条等围成以上图形,让智障学生用他们的小手去触摸、感知,加深理解,建立丰富的表象。如用四根小棒就能围成一个正方形,用编织条沿着书本围一圈就可以围出一个长方形等,这不仅激发了智障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打开了思路,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多元评价机制促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练习巩固这一块中留一定的空间让智障学生进行自评、自改或互评、互改,通过这样的多元评价机制,培养智障学生的数学认知能力和表达能力,建立对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三、以互助为平台,促进智障生间的合作与交流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但这一目标对于智障学生来讲是高不可攀的,他们可以在老师的引导、帮助下自己动手进行简单的操作与实践,并能经过长期的反复训练形成习惯,可对于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这样的目标实现起来就非常困难了。但事实上,他们更需要这样的教育教学来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怎么办呢?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想方设法为其搭建平台,使智障生之间有较好的互动与交流。下面是我根据本班学生数学能力的差异性所建立的一个互助机制:

(一)按照“组内组间皆异质”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我们班虽然一共只有9位学生,但他们个体间的差异性相当大,因而在分组时是做不到“组间同质”的,我根据每位学生的阶段性成长目标及他们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及气质类型等主要方面合理搭配,把本班9位学生分成三组。把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与学习成绩较弱有待提高的学生分成一组;把动手能力、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与刚插班进来需要在行为习惯与学习习惯上反复巩固的学生分成一组;把在各方面能力较平均但可以相互督促的学生分成一组,通过这样的组合使每个智障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课桌椅的排列:变长期以来的“秧田式”的空间结构为“U“形结构排列,目的是缩短学生与学生间的距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便于组内互助、交流,便于教师对智障学生个别化辅导。

(三)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间互助:智障学生的课堂应该是更加得丰富多彩,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更好地调动智障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而,教师会在整个教室的周围布置上各种练习题让学生做,小组中学习好的同学就会协助学习弱的学生做练习题,并在一旁贴一贴、画一画帮助其理解。在平时的作业中,学习较好的同学根据老师所教给的引导思路帮助小组内的同学理解题目意思、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四)组织全班学生之间进行互助:在上课过程中,教师会叫个别学生起来回答问题,但由于语言表达有一定的困难,老师就请全班学生一起帮助他把想说的话说完整,这有利于让学生放松紧张情绪,调整思维,调节课堂气氛。

(五)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对互助学习的监控。小组内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帮助同学的过程中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作为智障学生,他原本自身的主动学习的意识就相当薄弱,有时候也会出现错误的引导与协助,这样不利于知识的习得。这时候,教师就要深入到学习小组中,参与智障学生的学习活动,对他们在互助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注意随时监控互助学习的进程和质量,帮助程度较好的智障学生掌握引导与协助的方法,促进智障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总之,智障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对其以后的发展意义重大,为他们以后融入社区、融入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也要求我们特殊教育的老师努力学习《新课程标准》,积极汲取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与教学理念,把培智学校数学课堂教学的自身特点与《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紧密衔接起来,让我们的智障生在更加优化与和谐和教学氛围中快乐地学习,相信经过我们的一致努力,他们的数学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他们的全面素质也会大幅度提升。

第三篇: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是数学教学活动产生和维持的基本依托;是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起点和原动力;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是教师普遍了解的一个教学原则。但在教育教学中却没有很好地贯彻与实施。面对新课程,我们必须牢记陶行知先生所言:“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教学生学”。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让学生跟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趋的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学习的主战场在课堂,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习需要,学生才能真正去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一、创设实际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数学。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了实际。”因此,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中创设教学情境,让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接触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在教学《分类》时,我首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已准备的自己最喜爱的东西[玩具(汽车、火车、坦克、手枪„„),图片(奥特曼、机器人、孙悟空、哪吒„„),水果(苹果、梨子、香蕉、桔子„„)],提问:“同学们都带来了这么多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应该怎样分类摆放呢?”学生兴趣盎然,各抒己见。

生1:把这些东西都放在一起。

生2:摆整齐。

生3:把好玩的放在一起,好看的放在一起,好吃的放在一起。

生4:把同样的东西放在一起。教师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导入课题,探求新知。

然后通过小组合作把学生带来的东西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理由,总结分类的方法。

各小组操作完后,小组代表汇报结果,生1:我们组整理玩具有:汽车、火车、手枪„„

生2:我们组整理图片有:奥特曼、机器人、哪吒„„

生3:我们组整理水果有:苹果、梨子、香蕉„„(学生回答分类理由和方法时,教师适时引导,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评价。)

二、诱导学生思维,使学生乐学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应该引导儿童进行探索,自己推论,给他们讲的应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数学本身的规律和诱人的奥秘,更好的诱导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构建认知结构,从整体上提高综合解题能力,使学生乐学。例如,我在教学面积计算时,通过看一看、折一折、想一想等启发学生认识到: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都是以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为基础推导出来的;正方形是长方形的特例;平行四边形是用割补法转化成长方形而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三角形、梯形是通过拼合成平行四边形而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的。指导学生在这些关键的地方思考,把面积计算知识系统化,既沟通了面积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了思路,又渗透平移、转化等数学思想,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圆的面积”时,就是通过“化圆为方”实验让学生探索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提出“怎样计算圆的面积”这一探索问题,学生思维就集中在面积上,再利用小组探讨、实验操作、观察等教学手段,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在“形变而面积不变”上,注意圆的周长与半径和拼成的近似于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关系上,从而自己发现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在整个过程中,老师处于引导,学生处于主学地位,体现教育教学价值。

三、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玩中学”、“学中玩”。

“玩” 是孩子的天性。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

小学生都喜欢做游戏,创设一个与学生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又是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情境,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主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策略去体验和理解知识,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探索,使学习活动生动有效、事半功倍。如:在教学《掷一掷》时,我首先告诉同学们,老师今天和大家一起做一个摸球的游戏。我手上拿的纸盒里装着标有数字1、2、3、4、5、6的乒乓球各一个,请你来闭着眼睛随手摸一个球,可能摸到几号球呢?(教师摇晃盒内的球后,请一个学生闭眼摸一个,同时请学生们猜一猜他摸到的是几号球?)生1:他摸到的是6号,生2:不一定吧?他可能摸到2号,也可能摸到3号,生3:我看他说不定摸到的是4号或5号或6号。(学生猜后,教师让摸球的学生出示摸到的球。猜对的同学欢呼雀跃)

师:想一想,我们能事先确定摸到几号球吗?生1:不能,1号到6号都有可能被摸到。生2:6个球被摸到的机会是一样的。师:如果想摸到的球肯定是6号,那么我们可以怎么办?

生1:多放几个6号球。

生2:不行,要全部放6号球。

师:为什么?

生:因为每个球都有可能被摸到,只要有一个球不是6号,就有可能摸到这个球,如果全部是6号,随便你怎样摸,摸出的球肯定是6号。

创设以游戏情境为主线,让学生在玩中体验和理解“某一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认识“预测某一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应用价值,初步掌握“预测某一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方法。于学生而言,他们没有等待知识的传递,主动建构了知识,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于老师而言,没有去填“鸭子”,只是为学生主动学习创设多种学习条件,营造了一个人性化的课堂氛围,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促进者。

教学过程中老师带领学生玩得巧妙、玩得高明,不是为玩而玩,而是让学生在玩中生疑,让学生在玩中质疑,让学生在玩中释疑,获取知识,提高了学习数学的能力。

第四篇:谈如何提高学生数学课前预习能力

谈如何让“预习”做成为适度高效课堂的“先锋”

预习作为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大家似乎并不陌生,而把学案做助手辅助学生预习也已经深入我们的教学,然而当我们花大力气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下,我们的课堂是否真正适度高效了呢?

现状不容乐观,实践中发现——

(1)不顾及学生的预习情况,课堂上 “烫剩饭”。

(2)“唯学案”教学,只要学案上有的必讲,且唯恐学生不会,讲的是细而又细;只要是学案上没有的,就避之不及,就算有心深挖,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3)老师不能正确面对课堂上众多的不确定因素,依然“唯我独讲”,固步自封,不能做到“生易教移”。

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适度高效呢?我们说学生带着问题进来又带着新问题出去的课堂是高效的;经过一节课的洗礼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有所提升的课堂是高效的。作为左右着“课堂方向大权”的老师该如何做才能避免“预习”的“”无用“,以及课堂的“无效”的产生呢?怎样做才能真正使“预习”成为课堂的“先锋”,从而打造出真正的适度高效的课堂呢?下面结合实际谈一谈自己的做法:

【望】———生生交流。上课伊始,先让小组成员依据预习学案,从两方面检查预习情况:一是读书是否到位,可以通过检查组员的课 本批批画画写写情况来判断,也可以通过提问书上的关键知识点来判断;二是学案完成情况,内容是否完整,尤其是学案上提出的问题是否思维到位。在此基础上,小组长把组内组员的问题统计记录。

[闻]——师生共享。就是老师要了解各组出现的问题,尽量展现在黑板上,以便下面上课有备无患。如《水中生活的动物》一课,学生通过组内了解,发现的问题是(1)个别学生读书不到位,不能做到批批画画写写(2)让他们提出要探究的问题,他问却不会提。(3)侧线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像问题(1)只要再次强调读书的方法即可。而问题(2)和(3)则需要学完后来解决。

【问】———课本检测。方法是通过让学生解答或验证新知中基本的题目,检测学生对学案中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看到了问题,了解了情况,为下面新知的探讨打下良好的知识、心理基础。于是又进入了下一个检测展示环节。如上面《水中生活的动物》一课,当学生汇报出鱼的身体结构时,我设计的第一个检测问题是:你能否验证一下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可以是书上的方法,也可以是自己想的方法。学生能用不同的方法验证鱼的各种鳍在游泳中的作用,说明学生对于鱼在水中生活的特点已经初步了解。但是否真的明白鱼鳍的作用?于是又进入了下一个检测展示环节。

[切]——检测展示。通过望闻问,也就是说在上面查摆问题的基础上,出一组检测题目,通过生生交流,师生探讨,确定症结所在,弄清得病的根源,这时教师再准确的“切”——开方、抓药、动手术各

种方法一应具全,都可选用,只要治疗方法切中要害,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就决不只是空话,最终达到对本节课中的新知适时、彻底的学透彻。如《水中生活的动物》在上面的基础上,我设计了这样一组题

(1)鱼游泳时能控制身体前进是靠......()

A、胸鳍摆动B、腹鳍摆动C、尾鳍摆动D、背鳍摆动

(2)如果把鱼的胸鳍和腹鳍都剪掉,发现鱼将…………..()

A、身体失去平衡,腹面常常上翻B、游泳慢且方向不变

C、游动自如D、游速快,但易翻转

(检测本节课的重点放在了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上了,从课后情况来看效果很好。)

那么通过对这组题目的检测,发现问题所在,从而确定下面的学习方向。

【评析】:

在预习的基础上进行新授内容的学习,为预防课堂上出现无效环节,抓好切入点很关键。像上面第一和第二环节其实是对预习的一个反馈,而该反馈环节,就是为了初步了解学生预习新知的情况,以确定教师自己设计的检测环节是否适度。上面第三个环节虽然是书上内容的再现,但是有目的的提升,即教会学生预习书上新知的基础上,还应该学会用不同的区别于书上的方法去验证,所以该环节是“必须的”。上面第四个环节,就是为了把准本节课的“脉”,测查学生通过预习到底对新知的了解的程度,还存在多大的不会空间,下面的教学的“线路”应该画到哪去。

所以说预习后的课堂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教师课前的“预设”应该非常精细,既要考虑到困难孩子的水准,又要预测到优等学生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游刃有余于课堂上,达到课堂真正的适度高效。

第五篇:浅谈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听力能力

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听力技能

关键词:初中英语听力技能应试技巧

听、说、读、写是英语学习的四项基本技能,近几年的中考听力分数占总分的五分之一。听力之所以这么重要,是因为它是我们进行语言交际的首要途径。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听力技能:提高英语听力技能的根本途径在于多听并会听。多听,需要教师帮助提供好的英语听力材料及保证足够量的训练;会听,需要教师提供教会学生有效的方法,调动起学生的热情,相信一定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技能。

一、造成英语听力反应及理解困难的几个因素

(一)词汇量不足、语法不过关是影响学生听力水平的一个重要障碍。听力训练中,如果遇到的生词太多,就很难懂得整篇文章大意。同样,没有一定的语法分析能力,即使听懂了单词,也未必能快捷地理解句子的意思。例如:“lie”一词除表示“躺,平躺”之外,还可以表示“位于”“撤谎”等意思。有时句子表面上有否定词,却表示肯定,例如:You can never be too careful while driving at night.(夜晚开车要非常小心)。

(二)发音不正确,辨音能力差是影响听力理解的前提。

有些学生对于一些易混淆音素特别是音近的词不能正确辨识,从而影响了对句子意义的理解。如长期读不准单词发音,特别是发音相近的词。

如bad—bed,sheep—ship,beat—bit,count—cant,here—hair,much—march,quite—quietkitchen—chicken,mouth—mouse.

英文中有一些相同发音不同含义的词,即同音字,如:hear,here;还有一些相似的拼写,易混淆的发音,即近音词,如: soup(汤),soap(肥皂);如果学生听音不准,就会接受错误的信息,就会判断错误。

(三)不良的情感因素,听的习惯及对英美文化的不了解是影响听力理解的重要因素。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因为心理和情绪上的障碍,就会出现“情感过虑”,致使原本可以听懂的内容在理解上也大打折扣。还有的学生对英语国家的各方面文化了解不够,有一些听力材料中常会出现Thanks giving,April Fool等,学生若对感恩节,愚人节等不甚了解,就会对这些感到茫然。

(四)母语干扰影响听力的反应速度

许多学生在听到一段语言信息后,习惯用中文逐字逐句翻译出来,而不能直接将语言信息转化成一个情景或一幅画,因而影响了反应速度,理解程度和记忆效果。如果我们注重情景,常做一些看图听和看图说的训练,对于克服听英语时母语的干扰,形成用英语思维是大有益处的。如看下面这幅小狗姿势及位置变化图,边听边让学生依次迅速指出小狗相应的位置。

随着美音材料的增多与流行的趋势,学生应了解美音的基本发音特点。我所教的历届学生在听美音材料“№,I m not.”或“I got it.I got the job.”,不读 autumn读fall等时,90% 以上的学生听不出意思,误认遇到了生词。在到“I can’ t.”时误听为“I can.”

可将上述影响听力的诸多因素归结为:1.自身语言素质;2.语速:3.思维障碍;4.数字;5.口音。可根据学生情况,分专项进行集中训练,也可将这种训练渗透在日常教学中,如能将听、说、情景结合起来,效果会更好。

二、应试技巧

(一)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克服焦虑情绪。

在听录音材料之前,让学生微闭双眼并做深呼吸有助于减轻情绪焦虑的程度,鼓励学生相信自己。

(二)抓紧时间分析选项,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

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听材料前快速浏览题目及选项,浏览选项时可采用纵向观察法,分析和对比三个选项的不同点,做到心中有数,捕捉一切可以从题目及选项上获得的信息,打有备之仗。

3.抓住关键词听短文

一般来说,我们可将测试重点归结为以下Wh疑问句所表示的意义上。听单句或对话时,总要对wh疑问词的一个重点进行测试。在听短文时,我们若串连这些重点词表示的意思,便可得到短文的基本情节或线索,若再加上短文的最后一句带有结论性的话,便可使所获信息基本完整。因此,可以训练学生通过阅读对比选项,预测短文内容及重点后,着意听出关键词语及结论性语言,而不必追求逐字逐句地听懂和翻译。例如(划线部分为重点词语):

One day a man came home from work completely out of breath.

“What'sthe matter?’'asked his Wife “Why are you out ofbreath?” “Well said her husband proudly,“I thought of a good way tosave money.I ran home behind the bus an d saved seventy—fivecents fare.Aren’t you pleased with me?”

“You idiot!”said his wife.“Why didn’t you run home behind ataxi and save seven dollars?”

(1)How did the man come home?

A.by bus B.in a taxi C.on foot

(2)How much did he save?

A.75 cents B.7 dollars C.25 cents

(3)Why aid his wise ask him to run behind a taxi?

A.to get home earier B.To take more exerciseC.to save more money 提高英语听力技能的根本途径在予多听并会听。多听,需要教师帮助提供好的英语听力材料及保证足够量的训练;会听,需要教师提供教会学生有效的方法。如果我们能调动起学生的热情,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精听与泛听相结合,训练与娱乐相结合,细水长流,持之以恒,相信心血不会白费

下载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写作文真难!”这是许多学生的烦恼。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呢?我认为应从培养学生的写 作兴趣......

    浅谈提高初中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途径

    浅谈提高初中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途径 翟洁莹摘要:数学学习实际上是一种能力的学习,只有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了,成绩才会出来,才算把数学学到了手。教师教起来才会感觉更轻松。那......

    如何提高学生生活中应用数学的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生活中应用数学的能力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团结小学朱丽霞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也就......

    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

    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 摘 要:在对一个数学问题进行分析时,要通读整个题目,审题在这里的作用显得尤其重要,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针对小学学生的数学学习,要重点关注提高其......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 计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在小学计算教学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如何提高孩子的数学能力

    如何提高孩子的数学能力 2009-03-04 13:20:34 来源: 网易女人 网友评论 0 条 进入论坛 来源:好育园 一般家长认为,要提升数学能力就要多做题,培养兴趣。事实上,兴趣不是培养出......

    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

    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 在小学中低年级教学中,计算占相当大的比例,学生最容易出错的也是计算,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时代的到来,计算能力往往被很多人所忽视。我觉得计算能力是......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 梁志勇 [摘要] 计算是小学数学中一项重要的基础知识,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数学学习的质量。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