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百花争艳春满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百花争艳春满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新华社北京6月29日电(记者代群)国产电影《唐山大地震》于2010年末面世,上映17天,票房过5.32亿元。很多人在银幕前泪光闪动,静思人生的跌宕起伏。
这一年,中国电影票房首次超越百亿元。而在2003年以前,我国电影产量一直徘徊在100部以下,2009年则达到456部,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全国城市影院从2002年的1400余块银幕,迅猛增长到2010年的6200多块。
文化,是一种力量,是一个民族前进的精神动力。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来推动。党的十七大将“文化建设”,并列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党始终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整体布局去思考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始终从培育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深层支撑,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研究员郭伟伟说。
2010年,一组组令人振奋的“文化数字”亮相——
“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电视剧生产国,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国产影片票房份额连续七年超过进口影片。国产影片海外销售收入超过35亿元。”
“中国图书出版品种和总印数居世界第一。电子出版物总量居世界第二。‘十一五’期间,中国累计生产图书135.8万种,共计338亿册。中国的图书和期刊已进入全球193个国家和地区。”
“在农村:农家书屋已覆盖全国一半行政村,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年放映量达800万场;在城市,政府出资建设的大剧院、音乐厅,已遍布全国各地,1700多家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等向公众免费开放。一个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正在形成。”
“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有望达到1万亿元。”
……
纵观中国文明,文化的繁荣和社会的昌盛总是相互伴生。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进入一个空前发展、空前繁荣的新阶段。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三贴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体系”“和谐文化建设”„„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党中央科学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这是党制定的第一个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1997年,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
党的十五大从文化的角度阐述了精神文明建设,赋予这两个概念在内涵上的统一性:“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
从“五讲四美三热爱”“三下乡”“五个一工程”到新世纪的“文化体制改革”,30多年来,党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绘就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伟大画卷。
进入21世纪以来的文化体制改革,无疑是这幅伟大画卷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作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战略部署。
一场波澜壮阔的深刻变革在文化领域全面展开。
中宣部副部长孙志军介绍,改革开放以来,宣传文化领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积极开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探索。文化体制改革按照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的方针,紧紧围绕重塑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改善宏观管理、转变政府职能4个关键环节,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良好环境,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开展试点、积极探索”阶段,从2003年6月到2005年12月。中央召开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确定北京等9个文化体制改革综合性试点地区和35个试点单位开展试点工作。
——“扩大试点、由点到面”阶段,从2005年12月到2009年8月。明确了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要求北京等综合性试点地区率先将改革全面推开;除新疆、西藏以外的其他省区市,都要确定本地的改革试点地区和单位,并将改革在本省区市逐步推开。
——“加快推进、全面展开”阶段,从2009年8月至今。全面推开出版、发行、电影、文化市场管理等领域改革,2012年以前基本完成中央已确定的文化体制改革各项任务。
“十一五”期间,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性进展。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建立,文化产业整体规模和实力不断壮大,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出版、发行、影视制作等行业基本完成转企改制。全国核销事业编制17万多名,注销
事业单位4300多个。
全国近3000家新华书店已有2900多家改制。204家省市电影公司、293家影院及58家电视剧制作机构完成转企改制任务。改革有力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涌现出一批总资产和总收入超过或接近百亿元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
公益性文化单位内部改革不断深化。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各级财政文化方面支出从2006年的685亿元,大幅增加到2010年的1528亿元。
……
2010年7月23日,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一个重视文化改革发展的国家,必定富有活力;一个文化生机勃发的民族,必将充满希望。
第二篇: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摘要: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社会主义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是全面实施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是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需要。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面对各种思想文化互相交织、互相激荡的复杂局面,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如何建设和谐文化?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是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必须认真研究和回答的问题。
关键词: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任务重要性
一、科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以培育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文化。
社会主义文化是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规律及其成果的文化,是源于人民大众实践又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文化,是继承人类优秀精神成果的文化,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这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要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共十八大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一)思想道德建设
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是: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伦理道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所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教育发达、科学昌明、文化繁荣既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
发展教育事业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教育作为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如果得不到应有的发展,不仅经济建设没有后劲,精神文明建设也不可能搞好。
科学是推动历史进步的革命力量。作为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不仅是推动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而且是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其发展程度本身直接就是精神文明发展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必须大力推进科学技术的进步。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中共十八大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管扩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
十六大以来,我国的文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第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开辟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第二,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民主法治持续进步,人民依法享有越来越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创造性、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发挥,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最富活力的时期。
第三,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扬广大人民群众和文化工作者的创造精神,推动优秀文化产品大量涌现,丰富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文化改革发展全面推进,人民享有愈来愈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社会主义文化空前繁荣发展的时期。中国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发展道路吸引力增强,与世界的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是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升的时期。
第四,坚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发展理念,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大幅度提高了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水平,大幅度提高了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文化体制改革,打破了长期束缚文化生产力的制度和体制藩篱,全国已注销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4000多家,核销事业编制18万个以上;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渠道和方式进一步拓展;文化产业日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2004年至2010年年平均现价增长速度超过23%,2010年突破1.1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2.75%。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优先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我国跨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是人民生活持续显著改
善的时期。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应该重视的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_项长期的事业,也是一项艰巨的工程。一些重要的、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得不到重视的话,必将影响我国的文化建设全局。
(一)文化全球化的问题
文化全球化本身具有双重的性质,一个方面,它代表着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另一个方面,它又带有西方中心论价值取向。文化全球化对我国的负面影响就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从物质层面来看,由于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这一趋势,物质生产方式所遵循的原则是市场逻辑,也导致多元文化交流的不平等,大量外国文化产品的涌入,对我国民族文化工业带来一定的冲击。从精神层面来看,一些不健康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不断渗透进来,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等错误观念,导致严重的信用危机和道德滑坡现象。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就是因为美国人价值观的缺陷所致。文化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如果刻意地躲避它,必然会导致封闭锁国。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地面对它,取其精华,弃之糟粕。
(二)文化教育问题
教育是一个国家强大起来的重要力量之一,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良好的教育,那么它将会名存实亡。虽然我国已从战略的角度重视文化教育,但对文化教育的实旆还显不够,导致文化教育仅仅处在浅层次的阶段。如教育经费投入不够,据资料统计,我国教育投入经费只占财政收入的4%,世界平均比例为
4.9%,发达国家平均比例为5.1%,欠发达国家平均比例为4.1%;在128个计算教育支出占GDP比例的国家当中,中国仅排在104位。教育的投入之尴尬可想而知。此外,还存在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等问题。
(三)社会文化导向问题
社会文化包含的层面和内容很丰富,其中大众文化显得格外重要,因为它的覆盖面较大,引导力极其强大。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日常娱乐活动也变得更加丰富。他们认为自己是”跟着潮流走、跟着感觉走”,但是他们却不知道自己在潜移默化接受不健康的大众文化的影响。一些冒牌的文艺工作者为了牟利,把大量艺术低劣”作品”推向市场,有的出版、发行部门也乐
得借此发财。因此,大众文化的科学性和健康性就值得我们去审视和重塑。在面对大众文化的价值取向问题,应该增强大众区别美丑、真伪、善恶的能力,提高大众的文化自觉。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必须立足于中国而又要面向世界,只有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局面才会出现。
参考文献:
[1]陈章礼,杨济亮.浅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J].福州
党校学报,2001.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
[4]编写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概论论文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学院:
专业:
年级:
学号:
姓名:
第三篇:蕲春邮政满园春
蕲春邮政满园春 百花齐放万象新 情系万家达天下 蕲阳处处邮苑情 看今朝
蕲阳处处无限好 中医邮票真奇妙 小邮票
大千世界入画境 古今中外过方寸 颂党恩,唱邮政 和谐邮政处处春
我们是蕲春邮政人 全心全意为民生 科学发展人为本 和谐新曲唱邮政
局党组 公生民 廉洁文化 厚底蕴 青廉壁 警示墙 松竹挺立万年青
领导班子有才能 细雨润物送温馨 廉洁奉公是榜样 作风过硬业务精 手拉手 心连心 抒豪情 众志城 齐心协力同心干 邮政业绩往上升
蕲春邮政为群众 绿色网络促繁荣 邮政姐妹抒广袖 邮政男儿情意浓
爱岗敬业勤学习服务三农乐融融送去温暖带问候信息传递来去匆匆没有双休日没有节假日风里来 雨里去多加班 多加点不怕苦 不怕累尽职尽责记心中蕲春邮政不平凡各项工作干得欢营销员 营业员 是苦是累没怨言我们是蕲春邮政人 时刻与客户心连心 靠真诚 靠热心 营销团队样样行服务企业创佳绩 服务三农暖人心 服务社会显神威 服务市民受欢迎服务客户人为本 客户满意笑盈盈 服务客户人为本 客户满意笑盈盈服务山区做得好 函件业务真不少 下乡镇 跑街道 不怀两脚磨出泡 下乡带着方便面 敢于吃苦乐陶陶
第四篇:春满园三句半
春满校园三句半
同事、朋友新年好!新年马上就来到我们先来拜个年过年好!
又是一年春来到,二楼大厅好热闹,教师联欢庆新年,喜庆!
帅哥美女登上台演得不好别见笑要是我们演的好呱叽呱叽!。
前面节目演的好!三句半也不能少!俺们上来图个啥?热闹!
走上台来我先说,我们学校喜事多,老师们乐得暖心窝,咱脱!(做脱衣状)
(前三人)嘿嘿!干吗呢?
班主任 素质高,小科老师业务好,还得谢谢咱领导,眼光高!
老师们才艺大展示,文艺演出兴致高,他们演得好不好? 真不赖!
教研活动经常搞,业务提高真不少,教学改革有创意,真一流!
学校安全抓得紧,校长老师当民警,传达室前站一群,执勤!
尽管工作有点累,还好男女巧搭配,困难面前不弯腰,不孬!
退休老师热情高,载歌载舞身体好,欢声笑语真不少,天天乐!
校园环境属一流,学的用的啥都有,学费全由国家出,甭吹牛!
学校工作干得好齐心协力同创造来年继续团结好步步高!
新年又有新气象,领导处处做榜样,老师齐响应,真棒!
全体老师来pk,唱歌跳舞三句半,谁要光看不动弹,该批评!
咱们节目将演完,大家多多提意见,再替大家表心愿,啥心愿?
(四人)齐:祝愿所有老师身体好!事业好!家庭好!一切都好!
第五篇:09.2.25和谐社会春满园(快板)
和谐社会春满园
—房寺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文化活动快板书 竹板一打哗啦啦,捷报喜讯传万家。党中央,发号令,加强改进党作风。实践科学发展观,执政为民见行动。实事求是抓作风,党员干部树标兵。创造和谐新局面,勤政高效献真情。
禹城市的发展观,以人为本促发展。经济文化大建设,不断开创新局面。重工强农又活商,兴城民营大开放。1号工程有六个,同步建设好风火。
爱岗敬业创一流。
大公无私讲奉献,服从大局变观念。艰苦奋斗勇探索,廉洁奉公讲实效。,首创精神要领先。
教育活动重实效,自我完善标准高。明确整改抓重点,推动落实促发展。带头守法规范化,围绕核心作用大。党纪条规严要求,遵纪守法带好头。
腐败分子重拳打,廉洁自津不违法。
党员干部树形象,群众看的好榜样。科学理论武装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正确舆论引导人,无私奉献塑灵魂。高尚精神塑造人,为国建设献终身。优秀作品鼓舞人,先进文化是灵魂。中国面临新挑战,党风必须大转变。先进性,要体现,群众看的领头雁。总体目标和任务,严格执行堵漏洞。永葆党员先进性,务真求实带好头。树立正确政绩观,私心杂念抛一边。与时俱进抓机遇,锐意进取树正气。学习先进牛玉儒,面向群众做公仆。治党务必要从严,适应时代紧相连。世界形势要看清,抢抓机遇不放松。时代要求令必行,优良作风大发扬。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解放思想迈大步,转变观念走前头。开拓富于创造性,诚信为民谋幸福。执政兴国是要务,繁荣富强靠奋斗。拼搏团结永向前,和谐社会春满园。
春——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