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doc(文化市场管理工作)
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
(文化市场管理工作)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区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2008年能够开拓创新工作思路,突出重点工作内容;能够加大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业主守法经营、文明经营。
一、明确任务,理清思路,确定工作重点和中心。能够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领会十七大报告精神,以繁荣全区文化娱乐场所工作为主线,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以建设服务型机关为宗旨,转变作风,工作提速,优化环境,推进文化市场稽查工作跨越式发展,树立全新的工作理念,构建文明、健康、繁荣的工作体系。能够以提供最优良的工作秩序,最优质的服务,创建“重法制,讲信誉,高效率,优服务”的文化发展软环境。坚持“繁荣为主,发展第一”的原则,全面推进“环境优美、三产发达、人民富裕”的现代化城市中心区进程,树立文化事业新面貌。
二、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认识文化市场工作的重要性。
能够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奋斗目标,为此我局进一步更新观念,转变依法行政水平,提高行政执行力,加强对文化市场的调查研究,把握市场及其门类的发展规律,规范市场秩序,促进文
化体制改革,进一步培育、发展和繁荣文化市场,推动我区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三、加强队伍建设,切实提高稽查队伍的行政执行能力。文化市场管理和稽查工作是文化行政部门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方面,2008年我们下大力气抓了队伍的建设。一是加强学习培训,不断提高行政执法队伍的综合素质,使这支队伍无论是政治上、还是业务上都能适应新形势下的需要;二是严格要求,落实执法目标责任制及考核制,树立从严执法、秉公执法、文明执法的新形象;三是加大资金投入,配备必要的检查装备。四是充实队伍力量,今年7月份,为稽查队抽掉一名内勤,为稽查后勤工作提供了有利的支持和保证。重新调整稽查人员工作分工,实行责任落实、区域落实、重点工作内容落实。
四、巩固专项整治成果,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今年我们还本着“引导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加大联合执法打击力度。
1、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对文化娱乐场所实施有效管理情况:
根据吉林省文化厅、公安厅、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下发的吉文发【2008】157号《关于开展文化娱乐场所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精神,认真吸取深圳市龙岗区舞王俱乐部发生的特大火灾事故经验教训,杜绝文化娱乐场所各种安全隐患,我局积极行动起来,于2008年9月24日~30日为期一周的全区娱乐场所摸底排查工作,共检查娱乐场所59
家,有近30家没有文化部门颁发的《娱乐场所经营许可证》(这些家大部分都具有公安和工商批准文件)。我们要求每个无证场所到稽查队说明情况,进行备案,并责令在7个工作日内要求马上办理。另外针对这种情况,我局于12月8日~到9日,联合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区公安分局、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分局,对没有来说明情况和备案的场所依法进行查封和取缔。我们已经把相关材料上报省、市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2、网吧、电子游艺厅等实施有效管理,严禁接纳未成年人情况:
2008年初,我局按照省、市有关部门的要求,组织全区范围内网吧从业人员500余人进行了网管岗前培训,考试合格的人员发放了职业资格证书。按照全年工作安排,我局于2008年4月10日~5月10日,为期一个月的时间对全区85家网吧和12家电子游艺厅进行了全面检查,检查的结果来看,可以说网吧和电子游艺厅不接待未成年人的情况非常好,能够达到98%以上的网吧和电子游艺厅能够按照《条例》的规定文明经营、守法经营。在5.12汶川地震捐款过程中,我区的网吧业主也积极行动起来,为灾区献爱心,两次捐款均名列各城区首位,分别是64100元和64616元。2008年6月,按照省里要求所有网吧新安装了“伍陆柒捌”矮哨兵网络监控平台,加强了远程控制网吧上网人员的监管能力,加大了对网吧接待未成年人的管理措施和力度。
3、加强对图书、电子、音像、报刊等出版物以及印刷、复制企业的管理:
加大了对出版物市场的管理,重点对日报社后面图书集散地进行的检查,收缴非法小报4000余张,对路边图书亭进行检查,收缴口袋书200本,对音像店检查中缴盗版光碟4万余张。
4、加强对无证照经营的管理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加强市场的巡查,密切注意文化市场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动向,对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做到露头就打。检查过程中除路边游商以外,都具有相关部门发放的营业许可证。
5、建立“扫黄打非”重大案件协调督办机制以及案件举报、奖励制度的情况:
积极配合省、市扫黄办加大对全区范围内的“扫黄打非”力度。为此,我局还设立了24小时举报电话,同时我们还制定了一些奖惩制度,对办案过程中有功人员在年终目标考核时给予加分。2008年我局共计收缴书刊报亭销售非法政治出版物17本、带有黄色图案的口袋书300本,以及黄色光盘50余张和《茶余饭后》等黄色书刊6册,彻底消除不安定因素。
第二篇: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第一期)
文化市场管理动态
第一期
游仙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2011年11月25日
文化市场专项整治活动的情况的通报
游仙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在开展“关键在于落实”干部作风整顿活动中,结合文化市场管理特点,增添措施,强化管理,通过系列专项整治活动,有力维护了文化市场安全和稳定,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将情况通报如下:
一、开展游仙区冬季扫黄打非专项整治活动 按照《游仙区2011冬季扫黄打非,清理无证违规经营行为专项行动方案》的总体部署,开展了清理和查处无证无照经营行为专项整治活动,活动期间出动检查人员35人次,取缔 “黑歌城”8家,(师院片区感觉KTV、原音在线KTV、幻影KTV、畅爽KTV、豪城KTV、圣迪亚KTV、K频道KTV、1
小枧沟第一家歌城),暂扣用于非法经营的音响设备、器材20余件,彻底堵住了群众反映强烈的“黑歌城”扰民的问题。取缔“黑电子游戏厅”3家,(金沙动漫、三国动漫电玩、中科小区电子游戏厅),扣缴电子游戏机主板33个。
二、开展了网吧市场专项整治活动
为了进一步巩固创建成果,彻底根治网吧接纳未成年人和不按规定登记上网人员身份信息的顽症,大力开展了网吧市场专项整治活动。一是在《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的基础上,研究出台了《游仙区网吧违规经营扣分登记管理办法》,对网吧日常经营建立违规经营档案,实行常态化管理。目前已对来吧网吧、蟑螂网吧、虫虫网吧、心雨网吧、指间舞网吧、E时代网吧6家网吧进行了违规扣分登记。二是加强了日常检查和监督,对全区70余家网吧进行了至少两轮以上的检查,对问题较轻的12家网吧进行了警告并下发了限期整改通知书,对问题较严重的4家网吧进行了警告并罚款处理。
三、开展了歌舞娱乐场所专项整治行动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歌舞娱乐场所噪音扰民、色情服务等问题,从10月下旬开始,对全区所有的歌舞娱乐场所进行了逐一检查,对发现问题的龙道、不见不散、橄榄树、乐府、兰桂坊等5家歌城发出了限期整改通知书,对部分歌城擅自设立演艺场所予以了取缔。
四、清理印刷行业,杜绝非法出版物
为进一步净化出版物市场,对全区10余家印刷企业的许可经营范围进行了逐一清理,对印刷产品进行了认真仔细的检查,对无证经营的3家打字复印店予以了取缔。坚决清除游商地摊。查缴盗版书200余册,盗版、黄色光盘70余张。
通过为期一个多月专项整治活动,有效的维护了我区文化市场秩序,净化了文化市场环境,促进了文化市场的繁荣、稳定、健康发展。(游仙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唐天坤供稿)
第三篇:打造健康文化市场
打造健康文化市场,创建和谐苏仙文化
近年来,苏仙区文化市场稽查大队在执法过程中曾遭遇过暴力抵触现象,严重损害了执法者的威信,也损害了经营者的利益。总结这些现象,给我们极大的震动,同时也促使我们不断反思:我们的执法力度不可谓不强,我们的处罚标准不可谓不严,我们的管理措施不可谓不多,可是,为什么我们与文化经营者间的关系会这么紧张?群众对我们的执法会这么不理解?在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在我市“两城”建设和“三创”工作的大好环境下,文化市场也要和谐,而我们作为执法者,与经营户,社会群众三者间的关系也要和谐,这样才能打造一个健康的文化市场,才能创建出和谐的苏仙文化。
一、文化市场管理需要和谐执法
深挖原因,发现问题不是出在执法力度、处罚标准和管理措施上,而是出在我们的队伍缺乏以人为本的和谐执法意识上。具体说来,就是在管理过程中,可能是我们以执法者自居,居高临下,把管理简单理解为打击、惩罚,缺少人性化措施;个别执法人员执法手段粗暴,侵犯了经营者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还可能是执法人员执法不严,滥用自由裁量权,处罚的随意性强,办事效率不高等原因。执法中的这些问题,影响了执法队伍的形象,影响了文化市场的繁荣,对这样的文化市场执法行为,人民群众当然不满意。
文化市场执法人员只有贯彻落实好十七大关于建设和谐文化的要求,树立正确的执法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推行文化市场和谐执法,才能维护文化市场健康繁荣发展,让群众对文化市场执法满意。
二、文化市场和谐执法具体要求
文化市场和谐执法,前提是遵循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依据正当的法律程序,尊重经营者的合法权利,提倡无歧视性的、理性的、并给予经营者以人文关怀。
和谐执法与粗暴执法截然相反,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迈向法治文明之路的必然选择,是树立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法治发展的趋势。我们要求每一名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举止要文明礼貌,态度要热情诚恳,办事要符合法律程序,平等对待文化市场经营人员,既要严格执法,又要从细节上体现对他们的尊重,宽严相济,刚柔并蓄,让他们在领略法律的威严和神圣的同时,体会和谐执法带来的“温情”与“体恤”。我们不仅代表和体现法律的公平和正义,而且成为了经营户进一步理解法律、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引路人”,最终达到了提高执法效能,建设和谐文化市场的目的。
三、文化市场和谐执法要点
打造群众满意的和谐文化市场,要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1、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抓住文化市场和谐执法的核心
文化市场行政执法的根本目的是保护合法经营,打击违法,营造公平竞争的良好文化市场环境。执法就是服务,强化服务意识,寓服务于监督管理中,这是文化市场和谐执法的核心要求。
文化市场执法要在政策许可的情况下力所能及地解决文化市场经营者碰到问题和困难,技巧性地化解执法中产生的对立情绪,运用灵活的方式达到执法的效果,我们力争做到情、理、法并重,多做宣传解释工作,做到教育在先、处罚在后,使经营者在和谐执法的环境中自我感化,由违法经营转化为自觉守法经营。
2、通过培训,架起沟通平台,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
文化市场经营人员自我规范、自我约束,守法经营,需要宣传与教育;人民群众对文化行政执法的理解与支持,也需要宣传与教育,因此,对经营者的培训工作非常重要,是文化市场和谐执法的一个重要基础。这几年,我们多次开展各种培训,一是向文化市场经营人员进行法规培训;二是公开我们的管理思路、工作措施、执法重点;三是为了架起我们与经营户之间的沟通平台,取得经营人员和人民群众对我们执法工作的理解与支持。通过培训,为我们执法工作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社会环境。
3、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为文化市场和谐执法作好保障
要使和谐执法成为全体文化市场行政执法人员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必须依靠制度的力量,使和谐执法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保证行政执法行为的合法公正、程序正当、处臵合理,使每个执法
活动都规范在法理之中,每个人都约束在制度之中,每件事都运作于规则之中。
我们按照依法行政的总体要求,将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执法错案责任追究制纳入文化市场管理制度的体系之中,并明确执法人员岗位责任,规范文化市场巡查、办案程序,加强内部监督,建立健全执法权力制约机制。同时,逐步建立和完善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案件意见反馈、调查回访等工作制度,架起与文化市场经营人员之间沟通的桥梁,经常性听取他们的心声,及时汲取有益建议,做到办一个案件,教育一个对象,处罚一个单位,交一个朋友,寓执法于服务中,推动和谐执法。
4、提高执法人员素质,是文化市场和谐执法的关键
我们作为文化市场和谐执法的执行者,成年累月在市场上巡查,天天与文化市场经营人员和群众打交道,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反映在群众的眼睛里,我们形象的好坏,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群众对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工作的评价,影响着执法效果。所以,提高素质,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这是文化市场和谐执法的关键所在。
首先是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我们要求每一名执法人员要热爱本职工作,都必须保持清正廉洁,不违规参与经营活动,不与被监督对象发生有碍秉公执法的各种关系,不准向经营户“索、拿、卡、要”,不接受“吃请”,要牢固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其次是提高执法业务水平。执法先要懂法,不懂法就不能做到依法执法,和谐执法更无从谈起。执法人员要学好、吃透文化市场管理相关法规,理解立法精神,才能确保依法行政,合法执法。每年我们都组织执法人员参加省、市的各种培训工作,同时,在我们内部,每周安排了业务学习时间,大家集中学习法律法规,探讨执法中的疑难问题,通过这种方式,有力地提高了大家的业务水平。
另外就是注重执法艺术,如执法语言,做到文明用语、规范用语,注意语言的亲情化,增强与执法对象交流的亲切感,力戒简单粗暴,要善于察言观色,学会揣摩相对人的心理,控制对方情绪,防止过激、过热而导致的失控,坚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法治人。执法艺术需要长期养成,但是我们要求,每次执法,我们都要有意识的这样去做,循序渐进,现在已是我们的长处之一,也是我们与经营户之间建立起信任关系的法宝。
当然,我们在推行和谐执法,打造人民群众满意的文化市场的同时,也注意把握好“度”的问题,正确处理了“和谐”与“执法”二者的关系,避免在实施过程中走入两个极端,一是将和谐执法等同于人情化执法,滥用“自由裁量权”,降低法律规定的处罚力度;二是将和谐执法变质为软弱执法,对违法行为迁就忍让,一味宽容,甚至影响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导致文化市场秩序的混乱。
通过推行和谐执法,苏仙区文化市场执法工作也越来越顺畅,与经营户的关系也越来直融洽,人民群众对我们的满意度也越来越高,我区文化市场得到了繁荣发展,特别是在农村文化市场管理这
一块,以前是我们的执法“硬伤”,现在已经完全治好,并得到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2006年底,全省农村文化市场现场办公会议在我区召开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在当前我市“两城”建设和“三创”工作的大好环境下,我们将继续推行和谐执法,努力打造一个健康发展的文化市场,创建和谐苏仙文化。
2010年10月25日苏仙区文化市场稽查大队
第四篇: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实施意见
。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集中力量抓好文化市场管理,努力做到统一部署、整体推进,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为*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营造健康文明、规范有序的文化环境。
二、工作目标
坚决查缴政治性非法出版物,为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服务;坚决清除淫秽色情出版物,为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和社会风气服务;坚决查处文化市场中的违法违规活动,为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和净化文化市场服务;坚决打击盗版活动,保护知识产权,建立稳固的文化市场监管网络和队伍,健全文化市场的长效监管机制。
三、工作措施
(一)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
*区已成立文化市场管理(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各镇、街道、*工业区要于20*年年底前成立相应的文化市场管理(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本辖区相关职能部门开展文化市场监管及“扫黄打非”工作。
(二)建立健全各类工作机制。
1、组织协调机制。区文化市场管理(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部署、协调、处理、总结全区文化市场管理中的各项工作。区文化市场管理(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全区文化市场管理日常工作,根据市、区领导小组的要求,制定本区文化市场管理工作计划,督促落实工作要求,制定各类应急预案,妥善处置突发事件,做好信息收集和反馈工作,组织、协调、监督重大的文化市场专项整治突击行动。各镇、街道、*工业区文化市场管理(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本辖区的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其成员单位职责参照区文化市场管理(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职责。
2、现场处置机制。在联合执法现场中,由各执法主体按以下分工进行现场处置(包括现场取证、出具暂扣单、制作现场笔录、谈话通知等法律文书):涉及“黄”、“赌”、淫秽、色情以及政治性和“法轮功”邪教等违法案件的执法主体为公安机关;涉及未经许可设立网吧、开设印刷企业、从事印刷经营活动(出版物印刷除外)、从事音像制品放映经营行为及从事音像制品批发、零售、出租经营行为等查处取缔的执法主体为工商部门;涉及非法出版物、音像制品的游商(地摊)的执法主体为城市管理监察大队;涉及合法经营单位违法经营行为的执法主体为文化行政执法机构。
3、移送处置机制。各行政执法部门在查处案件过程中,发现暂扣物品超出本部门执法权限的,按下列程序衔接:各执法主体应在暂扣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将暂扣物品抽样及鉴定申请书交区文化市场管理(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代送鉴定。区文化市场管理(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在收到申请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将暂扣物品抽样送交鉴定机构鉴定,且在收到鉴定结论起3个工作日内将鉴定结论送达申请鉴定的行政执法主体。各行政执法主体应在收到鉴定结论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将不属于本部门处罚的案件移送给有处罚权的行政执法部门。接收案件移送的行政执法部门应将案件的查处结果在查处结案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抄告移送部门。
4、应急处置机制。成立区文化市场应急处置行动小组,根据上级部署或市民举报开展临时性、紧急情况下的专项整治和突击检查行动。应急处置行动小组由区文化市场管理(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召集,按需处置的情况由领导小组成员中相应的执法部门或管理部门安排1至2名人员参加。
5、信息通报机制。建立各职能部门之间工作信息联通渠道。各职能部门确定一个信息通报联络机构,凡以职能部门名义发出的文件均由联络机构负责转接。经各职能部门审批、核准、备案进入或退出文化市场的经营者及经营单位的基本情况,应每季度以书面形式向区文化市场管理(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各职能部门依法查处的各类涉及文化市场经营行为的行政处罚案件基本情况,应每季度以书面形式向区文化市场管理(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重大案情应及时通报。各职能部门在日常执法检查中发现涉及文化市场经营违法行为,但又不在自己的执法范围内应当及时抄告或移送相关案件至相应行政执法部门或区文化市场管理(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区文化市场管理(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及时将国家和市有关文化市场管理(扫黄打非)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最新动态和有关会议精神、业务学习培训信息等通报或转发各职能部门。
6、舆论宣传机制。充分利用电台、电视台、报刊和政府网站等新闻媒体向社会宣传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意义和成果等,通过新闻报道、专题报道、典型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对文化市场管理中执法活动及时报道,对查处的各类违法经营案件进行公开曝光,及时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组织新闻媒体对典型案件跟踪报道,以达到宣传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进一步提高文化经营者遵纪守法意识,建立保护知识产权的惩防体系,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改善执法环境,提高执法成效。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区文化市场管理(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应根据各自职责分工开展工作。要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治理销售盗版及非法出版物游商地摊和无证照经营行为的通知》等有关文件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明确职责,主动负责、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的要求,各镇、街道、*工业区要组织协调好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开展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确保辖区内文化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各司其职,不断加强常态、常效管理。
文化执法部门应建立健全文化市场日常巡查制度,了解和掌握文化市场动态,及时发现并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引导文化经营者和文化经营单位守法经营。城市管理监察大队应加强对主要道路、景观地带、商店、超市门口等地区的巡查,及时查处取缔无证照摆摊设点、流动经营的非法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的经营行为。公安部门应将歌舞娱乐、营业性演出场所和网吧等重点文化市场经营单位纳入日常治安管理范围,加强日常巡查和监管力度。工商部门应加强对未经许可设立网吧、印刷企业、从事印刷经营活动(出版物印刷除外)、从事音像制品放映的经营行为及从事音像制品批发、零售、出租的经营行为的查处力度。各镇、街道、*工业区文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应组织人员加强对辖区内的文化市场巡视,把握文化市场动态,发现文化市场违法经营行为及时与执法部门联系,组织辖区内相关执法部门联合执法,并报区文化市场管理(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其他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文化市场管理领域的调查研究工作,依法对文化市场相关市场实施宏观调控,提出加强监管措施,协同相关部门严把市场准入关,承担文化市场领域管理的法制宣传和培训工作。
区文化市场管理(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以及各镇、街道、*工业区文化市场管理(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要设立1名联络员,在区文化市场管理(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各单位分管领导的统一协调下开展工作。各单位联络员负责在每个月25日前将本单位对文化市场管理工作信息数据以传真、信函、电子邮件等方式报告区文化市场管理(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为日常检查数据、罚没物品数量、处罚情况、案件移交情况、市场动态分析、发现的新情况和重要举报信息等),如有重大情况,应及时报告。区文化市场管理(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联络员上报的有关信息数据的收集、汇总、分析和汇报工作。区文化市场管理(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季度召开一次成员单位负责人例会和联络员例会。主要学习有关政策、法规和相关业务知识,部署区文化市场管理阶段性工作和集中行动,研讨重点、难点工作,交流工作经验、沟通市场信息等。区文化市场管理(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季度组织一次文化市场管理集中行动。各镇、街道、*工业区文化市场管理(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每两个月组织一次文化市场管理集中行动。
五、加强队伍管理和工作考核
各镇、街道、*工业区要把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列入党委、政府的主要工作,不断加强队伍管理,提高人员素质。文化市场整治情况将列入各镇、街道、*工业区考核内容。为加强全区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力度,及时有效地抵制和铲除文化市场中的违法经营行为,激励相关执法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对查办大案、要案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执法人员和相关部门给予一定的奖励和通报表彰。
第五篇:灵宝市文化市场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灵宝市文化市场管理工作情况的
调 研 报 告
各位主任、委员
根据三常办【2011】13号文件安排,以市人大常委会副书记、副主任张双虎为组长的调研工作小组,教科委带队邀请 2 名人大代表,于5月 16 日对我市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开展了调研。调研组一行听取了专题工作报告,召开座谈会,实地查看了黄河印刷厂、凯乐商贸有限公司、新浪网吧、联盟网吧、远大书社等,较为全面地掌握了灵宝市文化市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发展与监管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近年来,灵宝市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认真贯彻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按照‚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以规范求繁荣,以创新求发展,努力健全文化市场体系,积极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促进文化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近年来首批被评为河南省‚文化先进市‛、曾3次获得‚三门峡市‘扫黄打非’工作先进单位‛、三门峡市文化系统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凯乐印刷等4家文化经营企业被评为省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罗门婚纱摄影等8家文化经营企业被评为三门峡市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一、基本情况
灵宝市位于河南省西部、豫秦晋三省交界处,南依秦岭,北濒黄河,全市总面积3011平方公里,辖10镇5乡2个管委会,441个行政村,总人口73.8万人,是闻名全国的苹果之乡、黄金之城、道家之源、旅游胜地,被誉为黄河金三角地区一颗璀璨的明珠。
灵宝市城乡文化活动场所众多,文化市场门类齐全。目前,全市共有各类文化经营单位197家,包括图书、印刷、网吧、娱乐、音像、演出等六大类。其中网吧73家、KTV厅16家、茶艺室13个、印刷厂13家、打字店23家、音像经营店10家、图书销售门店36家、文艺培训班10家、专业文化艺术团体3家,拥有影剧院、剧场、戏台近200多座,电影放映队20多个。近年来,随着新兴文化产业集群不断涌现,文化市场逐步走向多元化,其年经营产值已突破1.38亿元,在服务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助推全市政治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二、管理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文化市场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一是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市里成了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少白任组长、市政府副市长曹丽华任副组长,市委办、政府办、宣传部、政法委、团市委以及文化、教体、公安、工商、妇联、工会、检察院、工信局 2 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负责全市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组织与协调;二是建立了目标责任制。把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纳入全市‚扫黄打非‛工作目标管理序列,市‚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分别与各乡镇(区)、市直各成员单位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层层建立工作责任制。三是完善了联席会议制度。组织文化市场各成员单位,定期召开工作汇报会、经验交流会,听取相关责任人关于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四是健全了工作机构。在2010年的政府机构改革中,市里按照有关精神,批准市文化广电和新闻出版局设立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副科级),核定编制13人,并成立了新闻出版管理科,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和任务。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持续深入开展提供了机构保障。
(二)开展宣传教育,提高文化市场经营主体的守法经营意识
灵宝市始终把开展宣传教育,作为推动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健康规范发展的着力点,创新载体,强化培训,提高素质,营造氛围。一是举办文化法规培训班。每年都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不同规模,对文化经营业主进行法律法规、文明守法经营知识培训,增强其依法经营、规范经营、文明经营意识,从源头上预防不良现象发生。近年来,我们共举办规模较大的文化法规培训班12期,受训人数达2360余人次。二是加强对文化法律法规的普及宣传。利用每年的‚4〃26‛知识产权日、全国法制宣传日、普法及依法治市集中活动日和节庆日、乡村 3 集市等,组织展出《著作权法》、《知识产权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宣传板面,提高广大群众对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知晓率,增强其知法守法的自觉性。三是活化媒体效应,通过电台、电视台、网站、《金城灵宝》等媒体及《灵宝文化简讯》等形式,及时向社会宣传报道文化市场管理方面的动态信息和典型事例,营造全员重视文化市场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升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的整体水平
首先,狠抓执法队伍建设,要求行政执法人员知法懂法,组织他们积极参加了三门峡市组织的行政执法业务技能培训,顺利通过了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考试。其次,实行亮证执法。及时为执法人员核发‚执法资格证‛,要求他们严格按照文化行政执法要求,规范执法行为,公开公正执法,确保文化执法的社会公信力。第三,推行执法工作‚首问负责制‛。转变职能,优化服务,简化办事程序,积极处理群众的举报和投诉,及时高效地为群众服务;在上级组织的行风评议中,文化市场管理部门每年都位居前列。第四,实施执法程序‚四公开‛。即执法人员身份公开,执法依据公开,执法程序和文书公开,处罚的理由和事实公开;第五,实行‚一站式‛服务,依法做好全市177件行政许可证的办结工作,应办行政审批办结率达100%。第六,强化制度监督。进一步完善了工作制度,先后建立健全了文化执法服务承诺制、群众投诉及时受理制、查处案件终身免责制、4 执法人员定期轮岗制、执法结果记录备案制、案件处理过错责任追究制,执法业绩评议考核制和执法争议行政复议制等文化执法方面制度,以制度管理人、约束人、激励人,优化了执法流程,提升了执法效率,激发了行政执法人员的积极性。在上级组织的执法案卷评审中,市文化执法案卷连续三次被评为省、三门峡市优秀案卷。
(四)加强监督检查,积极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执法环境
为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一方面实行定点包干管理,从文化经营单位的经营环境、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到场地文化标识悬挂都进行了严格检查,特别是对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超时营业、登记不规范等违规行为,实行严管重罚,严格控制各类投机、违法行为。仅2010年,就出动执法人员190人次,车辆26台次,检查网吧140家次。另一方面,强化对执法主体的业务考核,建立执法日志,提升执法档案管理水平。为使每一行政处罚案件的程序和适用法律法规合法、准确,所有案件均经案件审查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及时向社会公示,有效保证了案件处罚的公正、公平,避免了人情案、错案的发生。
(五)实行重拳整治,保持对文化市场违法违规现象的高压态势
近年来,国家先后举办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举世瞩目的重大活动。为确保活动期间全市文化市场安全规范运营,在做好常规性检查整治的同时,会同市公安、5 工商等部门进行联合突击检查,持续开展了‚双节‛期间文化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学校周边文化市场公共安全集中整治行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整治1号‛、‚整治2号‛、‚闪电1号‛、‚闪电2号‛行动等集中整治系列活动,对全市网吧、KTV厅、游乐室等文化经营场所进行‚拉网式‛清查,做到‚露头就打‛;对全市物流、书摊、报刊亭、年画市场等新闻出版物市场进行‚地毯式‛清查,全面摸清经营单位的经营状况和进货渠道是否合法,有无违规经营,逐个建立经营单位档案。仅2010年共收缴非法出版物1120件;组织收缴的5000余册(份)非法图书报刊,参加了三门峡市集中统一销毁行动。三年来,共查处网吧违规案件82起,查处销售盗版图书案5起,销毁违法低俗音像制品3000余张,收缴并销毁盗版图书15000余册,大大净化了文化市场经营环境。
三、存在问题
一是部分文化娱乐场所特别是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超时营业现象屡禁不止,极易反弹。个别经营业主‚不违法却违规‛现象依然存在,打‚擦边球‛和侥幸‚冒险‛等问题时有发生;
二是文化市场管理机制还不够健全,职能部门对文化市场管理不统一,管理权限不明确、彼此交叉,有利争着管,无利相推诿,出现多头执法;
三是公共文化资源整合利用率不高,校园、企业及个别单位的电脑开放率低,不能充分发挥其社会作用,导致大多数客户群过分集中于商业性经营网吧或娱乐场所;
四是演出市场‚庸俗、媚俗、低俗‛等‚三俗‛现象屡禁不止,在一些边远乡镇的偏僻农村尤为突出,信息不通畅,整治不及时,不利于农村群众享受积极健康的文化生活。
五是受新兴文化产业影响,商务酒店、宾馆等互联网上高科技违法违规行为监管不到;
六是棋牌室、茶社、商业营业门店等一些新型产业的监管属于空白。
四、意见建议
(一)尽快发挥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的职能作用。上级部门要加大协调力度,加快运作进程,认真落实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的人员、编制经费和车辆,积极衔接,迅速开展工作,为文化执法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提供保障。
(二)加大对互联网等经营行为的技术监管力度,严厉打击互联网上各类淫秽、色情内容以及各类高科技犯罪行为;
(三)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及时出台各类扶持政策,强化对新兴文化产业群体的引导和监管;
(四)严格落实国家、省、市制定的扶持文化市场管理政策,强化考核,奖惩兑现,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营造科学、规范、健康、有序的文化市场经营环境。
灵宝市人大教科委
2011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