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文化的出路
中国文化的出路
摘要: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日渐加强,文化竞争力也显得尤为重要了,如何促进中国文化的发展、寻找中国文化的出路也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文化创新、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等多种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大发展,推动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关键词:文化创新;交流;调整;时代精神;继承;扬弃
中华民族,一个古老的民族,凭借着它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底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悠久的文化,历经沧桑,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成长,见证着中华民族的发展,不仅对于回首历史,总结经验教训具有重要作用,对中国在竞争日益的今天的发展也具有非凡意义。所以,对于中国文化出路的探讨显得十分有必要,就我而言,中国文化的的出路就在于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紧跟时代潮流,加强与其他文化的交流,融百家之长,壮我中国文化,实现中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从而推动中国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和力量源泉。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吸收、学习,不断创新,最终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大繁荣局面。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盛,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冲击。在各国竞相改革的风潮中,拥有文化知识的士人四处游说、讲学,极大地开阔了视野,促使了他们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探索。诸子百家互相诘难,相互争鸣,促进了文化的大融合,中国的文化得到了一个极大的开放,这个时期的文化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二、加强文化之间的学习是促进文化向前发展的重要途径。
鸦片战争引发了中国近代文化的大动荡,闭关锁国的人们开始睁眼看世界,开始走向向西方学习的道路。这时期,为了探寻救国富强之路,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率先向西方学习,不过他们只注重在器物上的学习,并没有实质上的文化学习,所以,最后没有达到他们富国的目的,但是他们走出了指向现代的第一步。在物质学习层面上的失败后,戊戌新知识分子开始了政治上的学习。紧接着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启了更深层次的西方文化学习。在新文化运动中,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终于认识到中西更为深刻的差距不在于物质而在文化理念层面,随着西方的科学、民主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腐朽成分达到了较为彻底的瓦解,涤荡了几千年的封建礼教。由此,新文化运动为20世纪中国文化的发展规定了基本方向。此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虽然并没有径直走上一个坦途,但通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中国文化没有衰败,反而迎来了由复兴到繁荣的新时期。
三、文化的发展要随着时代的要求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同时,宽松的文化创作环境也十分必要。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社会跨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党和国家积极改进了对文化事业的领导。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在领导新时期文化工作的实践中,根据时代的要求和变化,及时调整和发展了文化艺术方针政策,重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明确提出在不违反政治方向的前提下,不仅文化艺术的不同形式、风格可以自由争鸣,文化作品的内容思想也可以百花齐放,这种宽松的文化环境无疑对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在“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方针政策的指引下,中国的文化重新迎来它的春天,得到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发展。其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为国家意识形态和时代主旋律的主流文化得到了发展,这种文化通过更加平民化的表现形式面向大众,适应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其二,人文文化也迅速发展起来。来源于真实的社会生活,并经过加工而形成的人文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时代发展和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变化,这种根据时代要求变化而逐渐完善发展的文学创作方式也是中国文化出路之一。
四、对待传统文化坚持批判继承,对待外来文化坚持扬弃是中华文化历经沧桑而依旧绵延千年的制胜法宝。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对于传统文化,我们既不能全面否定,也不能全面继承,而应该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有选择的继承和发展。任何先进文化总是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离开传统就谈不上创新与发展,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一昧照搬,而是要结合时代精神和实践加以创新发展。对外来文化的全盘接受或者是全盘否定都是一种文化的不平等状态,对文化的健康发展来说是不可取的。每个国家的文化都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所以,我们在对待外来文化的时候,要以尊重为前提,擦亮双眼,去粗取精,吸收借鉴西方文化的积极优秀的部分,为我所用,在走进来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积极促进我们中国的文化走向世界,一方面我们需要整合国内文化资源,促进中国文化自身的完善发展,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调动更多外国友人参与进来,更好地宣传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真情传承中国文化,敞开心扉拥抱世界。中国文化的出路,需要你我共同去探寻。
第二篇:《中国文化的出路》读书报告
《中国文化的出路》读书报告
【摘要】中国文化的出路在哪?陈序经先生在其著作《中国文化的出路》[1]中给出了他所处时代的答案。本文从三个方面对陈先生的观点了分析:第一,对《中国文化的出路》[1]进行了内容总结,概括了陈先生的观点;第二,就陈先生的全盘西化的观点,放在当今中国的文化环境下做了简要讨论;第三,依据中国文化中对个人主义的弱化,表达了笔者对强调个人主义的支持。
【关键词】中国文化全盘西化折衷复古个人主义
陈序经先生在《中国文化的出路》一书中,运用西方人类学、社会学和文化学的理论,提出了他关于文化的根本观念,并基于此,对当时中西文化问题上的三个派别:(1)主张全盘接受西方文化的;(2)主张复返中国固有文化的;(3)主张折衷办法的,结合其他学家的观点和著作,做了深入介绍和比较研究,从而表达自己认为当时中国文化的出路究竟在何方。
对于文化的根本观念,陈序经先生的眼界是非常广阔的——“而现在所谓世界的文化,恐怕也不外是将来人所谓宇宙文化的一小部分罢”,这是一个跳出地域,跳出民族,跳出国家的观念,大胆而言之有理。三个中西文化问题的派别中,陈先生支持的是全盘接受西方文化,对于其它两种:折衷办法的派别——陈先生分析了其众多的派别,并明确指出其对于文化的多种分类不过是文化众多方面之一罢了,例如动静文化、人物文化等;复古办法的观察——陈先生就孔教在中国的影响进行了论证,孔教在中国的成功是在其消极方面,并非其积极方面。总而言之,折衷的办法办不到,复古的途经走不通,其最大的缺点是:前者昧于文化的一致与和谐的真义,而后者昧于文化发展变换的道理。于是,陈先生提出了全盘西化的理由:(1)中国在态度上趋于西化;(2)中国在事实上趋于西化;(3)欧洲近代文化的确比中国进步得多;(4)西洋的现代化是现世的趋势。最终,陈先生认为中国文化的出路在于——全盘接受西化,彻底打破中国的传统思想的垄断,提倡个人主义。
一、全盘西化的思考
陈先生主张全盘接受西化文化,是面对一个千疮百孔、满目疮痍的国家提出的,他之所以否定了其它两种,是因为在当时政府腐败、国民愚昧的情况下,这两种派别本质上是一种调和,治标不治本,只不过在延长清帝国苟延残喘的时间而已。于是,陈先生希望彻底,希望能彻底地改变中国文化,让中国重新站立,那么在欧洲和日本已经证明了巨大成功的西方文化自然是不二之选。原本笔者是想对陈先生全盘西化的观点进行一些辩证思考,遂提出一些驳论的,然而,陈先生已在书中对反对者的意见进行了反驳,由此不难看出他对于中国文化出路的思考是下足了功夫的,是值得考究的。可是,放眼当今的中国,陈先生的观点确实是有些固执的。如今的中国虽然是在向西方学习的基础上强大起来的,但是我们并不是一味的模仿,而是进行改良,得到适应中国的文化,同时,也没有抛弃孔孟之道,相反,近年来,不管是在教育界,还是其它领域,很多都在强调孔孟之道的学习,其中的仁义礼智信仍旧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更是一个大国应有的风范。
二、个人主义的强化
虽然笔者对陈先生的全盘西化持有异议,但是考虑到陈先生所处的社会,所面对的现实,其观点仍旧应得到极高的肯定和评价。尤其是陈先生提倡个人主义这一点,笔者非常赞成。如若说当今中国的在文化上还缺少什么,或者哪些方面还有待发展,那个人主义应该是放在第一位的。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非常强调集体的概念,个人只是组成集体的部分,不管是这个个体何等优秀,具有何等贡献,都不能凌驾于集体之上,这一点,在中国的书籍、影视作品等日常文化宣传媒介中非常明确,所以我们可以有杨子荣,但绝不会有美国队长。而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我们每个人都像生产线上下来的产品,没有鲜明的个人特征。我们国家现今非常强调创新,而创新的主体是人,倘若我们的人都是一样的,那何谈创新?我们需要有个人特征鲜明的人,而不是把这类人当做异类来同化。当然,笔者并非强调个人主义高于集体主义,而是明确我们需要尊重个人主义,切不可因为个体意见和集体意见的差异,而强制同化这个个体。对于此,笔者很庆幸能够在北京大学完成自己的高等教育,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的个人特征,不会有人觉得你怪异,你总是能够找到一些和你志同道合的人,所以,我们有着全国高校中最丰富社团群体,在这个一个个团体中,你可以分享自己的观点,并收到更多的支持和反驳来丰富自己的观点。北大在个人主义方面给予她的孩子们极高的尊重,而我们也时刻铭记着——自己是一个个体,更同属于一个集体,北大,北大人这个标签,我们不会,更不愿意没有它。
参考文献
[1]陈序经.中国文化的出路[M].岳麓书社, 2010.
第三篇: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思路和出路
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思路和出路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既取决于它的硬实力,也取决于它的软实力,其中,文化软实力则是制约整个软实力的经纬、维系整个软实力的灵魂。近年来,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在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区域文化软实力、传统文化挖掘、对外文化传播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西方发达国家横向比较来看,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在2月18日由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等单位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高层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对我国当前文化软实力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就如何做大做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出了诸多思考。
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
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张国祚分析指出,当前,就国内来看,思想文化多元、多变,交融、交锋良莠并存,理想信念、道德规范、文化认同、干部形象、民族和谐等尚有缺憾,歪曲事实、扰乱思想、涣散人心、毒害心灵、污染社会的文化垃圾时见于网络媒体。以上问题如果不能尽快得到解决,那么对内就不利于统一思想、凝聚人心,不利于弘扬正气、振奋精神,不利于团结和谐、增强合力;对外则不利于传播中国声音,不利于树立中国形象,不利于中国掌握更多的话语权,最终必然制约中国硬实力的发展。张国祚表示:“从国际方面来看,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当下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这使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任务更加紧迫,也使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问题日益凸显。因此,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不仅仅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一个战略重点,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衡量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标准主要表现为一个国家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质和内在凝聚力,其核心就在于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程度。作为我国意识形态的本质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之魂和内在精神,因此,要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就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做建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本和核心。有鉴于此,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郭建宁等指出,文化软实力内涵中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决定了文化软实力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发展中国文化软实力,必须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社会,具体就是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培育中国文化魅力;要增强凝聚力、吸引力,创造中国文化价值;要倡导共赢、责任、和谐的理念,提高中国文化的贡献度;要发展良好的国际关系,加大文化传播力度,努力掌握国际话语权。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当前,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存在的首要问题就是文化产业严重滞后。从国际对比来看,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大大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达到的10%以上的水平,而且文化产业本身也存在着集约化程度低、文化出口能力弱、文化贸易逆差严重等方面的问题。“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就是大力发展文化经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而发展文化产业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明说:“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把发展文化产业摆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文化产业规模超过了农业等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年攀升,甚至成为这些国家出口创汇的重要来源。文化产业的高度发展,不但能够促进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而且在客观上为国家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提供了雄厚的资金基础和有效的运作方式,从而提升了国家文化的生命力与创造力。”张国祚等对此表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支撑,甚至是必由之路。要提高文化的竞争力,必须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创造出更大的文化产业的经济利润,扶持生产更多的积极健康向上的能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产品。
至于具体如何发展文化产业,专家学者建言,要充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鼓励和孵化文化产业方面的经验和成功案例,加快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步伐;要转变观念,大力培育和开拓国际市场,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要让更多的文化产品通过商业渠道走出国门,扩大国际文化市场占有率;要研究市场,重视市场调研,摸清文化消费市场需求,充分考虑外国受众的欣赏习惯和审美情趣,提供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要做好市场营销,建立稳定的销售市场,扩大文化产品传播的渠道,加大市场宣传力度;要扩大“走出去”的渠道,充分利用通信、网络、软件、直播卫星、影视等技术和产品;要鼓励文化产品的输出,逐步缩小文化产品贸易逆差,使我国从文化产品输入大国转变为文化产品出口大国,让我们的文化产品占有更多的国际市场份额。
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
在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如何增强文化的现代元素,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当代中国现代文化的崭新形象,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如今,世人对中国文化形象的感知,更多的还是停留在中华民族悠久恢弘的传统文化上,在很多场合,我们习惯于向外人展示的,也多为中国文化的传统元素。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郝立新等指出,在当下激烈的文化竞争中,我们不能仅靠既存的传统,而必须要靠传统的新生,否则,只会引来世人以窥奇的心态来看待我们的文化和我们的发展。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贾磊磊表示,我们不能把传统文化照单全收,特别是不能把我们的传统文化不加区分地向世界传播。当下,之所以出现在传统文化领域中有很多东西被西方人曲解,原因就在于文化交流中,我们希望传达的内容没有实现一种传统资源的现代性转换,即没有把我们的传统文化资源转化成一种被现代人所接受的文化样式。
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呢?专家学者指出,中国要进一步加强与世界的沟通与了解,在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更加深层次地思考和推进基于辉煌传统的新的文化创造,更加深层次地思考和推进优秀文化成果与现代传播技术的有机结合,以具有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的文化成果确立中国文化的现代形象,在崭新的现实境遇中彰显不断创新发展的中国文化的实力和魅力。在武汉大学社科院常务副院长沈壮海看来,对待传统文化资源,不仅要注意挖掘继承那些适合中国人口味的、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优秀成分,也要注意弘扬推介那些具有世界性价值的智慧与精神财富。只有这样中华文化才能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才能在人类多元文化大合唱中发出更加强劲的声音,也才会更有生机与活力,更具吸引力和感召力,中华文化也才更有竞争力。
加大对外文化传播力度
在当前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构建与传播中,面临着3个争夺:争夺概念的重新定义及故事的全新叙述;争夺全球传播新平台,力争运用全球传播新渠道影响新闻报道框架及走向;争夺国家形象的生产与消费能力。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李希光表示,从新闻媒体角度来看,中国目前还存在着对外宣传面太宽,目标不明确、思路不清晰,公共外交与外宣人员缺乏,外事、外宣、内宣之间缺乏有机协调,未能很好地利用民间资源,导致许多事件上中国在西方的国际形象比较负面,甚至有“中国威胁论”的论调出现。对此,与会专家学者指出,运用新媒体,特别是运用web2.0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进行的公共外交是目前外交的一种新发展和新趋势,是一个国家软实力提升的全新思路。利用好新媒体这一平台,有利于中国建构与输出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主张,有助于增进我国与对象国家之间的相互理解,从而为中国赢得更多的国际支持,并获得更高的国际声誉与国际地位。
近年来,我国在大力开展对外交流,深化对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对外文化精品战略,扩大文化产品出口,搞好对外宣传,推动中华优秀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多更好地了解中国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除了开设孔子学院以外,新闻发言人制度、在国外开展“中国年”活动、电视广播互联网通过多语种传播信息等,这些成绩对逐步建立和完善向世界正面展示中国形象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不可否认,与发达国家的文化宣传战略及其在全球的文化影响力相比,我国的对外宣传还有许多有待改进之处,如有一些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交流活动由于缺乏明确的目的和周密的实施计划,因此没有发挥应有作用,结果招来外国媒体和人士攻击的情况应引起重视。这些情况反映出我国对外宣传的思想和观念还不尽适应新形势、新情况,对外宣传工作还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为此,我们务必要加快文化繁荣发展的步伐,重视外宣工作,加大外宣力度,真正为提高我国软实力而努力。”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蔡建国表示。
“毋庸讳言,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落后国家,他们往往承认中国在经济上的发展,而不承认我们的文化创新和价值观,关键原因就在于我们的对外文化传播力建设尚处于较低水平。”中央编译局局长衣俊卿认为,“我们现在真正被人们关注的东西中,古董级的东西太多,而让人看到的现代的东西太少,现代的理论解释力和创造力薄弱。虽然我们有着辉煌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资源,但我们没有进入国际化,我们自说自话的时候很多,这种反差越来越突出。所以我们需要坐下来,通过调研,真正了解实际情况。”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表示,不同文化间的沟通有助于消除民族隔阂和偏见,有利于促进国家间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有利于在保护文化多样性前提下文化的共同发展。通过相互吸收,相互借鉴,可以达到文化的共同繁荣,这是一种在保持自身文化特征的前提下相互促进的关系。只有让世界各个角落的人们都来分享我们的文明成果与智慧,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让世界听到中国较为全面客观的声音,才能使中国真正走向世界,我们的软实力也才能真正强大起来。贾磊磊说:“中华民族在其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积累了博大丰富的文化遗产,形成了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但文化古国、文化大国并不等于文化强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并不意味着就具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我们有再丰富的文化遗产,如果别人不了解,就不会对我们的文化给予认同。因为,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实际上一定是别人对我们文化认同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所以从这层意义上来说,我们的对外文化传播与推广的任务就显得格外紧迫。”
第四篇:中国文化
浅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摘要】五千年的中国历史,积淀了大量的丰富的文化,它是一个民族的象征,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四大文明,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它们都代表着不同时期、不同阶层和地域的人类的劳动成果,然而进入了新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却暴露出它的弊端:闭关自守,缺乏逻辑、思辩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了振兴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必须兼容并蓄,吸取西方文化中的精髓,不断地补充、改革、创新自己,在新时代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中国文化,从夏商有文字记载的时代算起,至今已经有五千多年。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文化只是相对于经济、政治、军事等而言的。而广义的文化,则比文明还广泛,囊括了人类全部物质与精神文明。所以文化的内容很难绝对地加以划分和界定。至于中国文化又是与印度文化、西方文化等相对而言的。而且,中国文化的内容,多指占人口最大多数的汉族文化,而较少涉及少数民族的文化。并且中国文化还有时代性,在同时代下还有地域性,在同时代、同地域还有民族性,在同时代同地域同民族下还有阶级性,在同时代同地域同民族下还有党派性,等等。以上所说,是指一般概念的文化,自然也包括传统文化在内。那么我们究竟应该这样看待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呢?
根据蔡尚思先生的划分,中国传统文化是有九大支柱的:
第一是儒家。这个学派的主要代表人是孔子。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主张“礼”,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儒家文化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文化。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西汉的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随后还有 魏晋之际出现的玄学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的易经,这是为士族辩护的一种消极思想。唐朝中期的儒学大师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道的观点等。
第二是法家。法家主张法治,反对礼治;主张实验,反对空谈;主张厚今薄古,贵今贱古,反对厚古薄今,今不如昔。这些方面可以说法家长于儒家。法家主张极端的君主专制,推行严刑峻法,实施愚民政策,倡导以史为师,不要知识文化,甚至主张焚书。这些方面可视做法家的短处。法家里面的代表人物是韩非。韩非的极端君权愚民的政治思想,是韩非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为:
实行君主专制以天下统一为先决条件——爱统一重于爱祖国;
专制的无比重要性与绝对固定性——君权与臣权、民权势不两立,必须严防大权旁落于他人之手;
以专制而兼法治与礼治、心治——对于前期法家与孔子儒家都各有取舍; 以法家实现无为而治——在君主专制前提下的法治与“无为而治”的合一。
第三是墨家。,墨子主张亲疏、贵贱、贫富、贤愚、强弱等一切平等,提倡“兼相爱”、“非天命”,具有“摩肩接踵,利天下为之”的实践精神,是先秦乃至中国古代唯一的反对宗法血统论与宿命论的伟大思想家,其弟子重艰苦实践,遵守纪律。
第四是道家。老庄的自然主义、相对主义、清高远观、绝对自由、注重精神修养等是道家思想的最大特色。道家在先秦诸子中最大的特点,是它首先注重本体论与辨证法。在思想意识上积极的并非全是好的,如积极作恶;消极也非全是不好,如消极不为恶。道家思想消极方面好的多,积极方面好的少。道家要人们倒退到原始社会去,消灭各种文明,身在放内而心游方外,以生前之苦而思死后之乐,这不能不说是它最大的缺点,对中国文化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作用。
第五是佛教。佛教是一种外来文化。从两千年前的汉末传到我国,与本土文化融汇为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支柱。佛教倡导鬼神迷信,盛行于民间,给平民百姓以最深刻影响的,主要是因果报应、三世轮回思想。
所谓的第六大支柱就是范缜的神灭论;第七大支柱是李贽的反孔思想;第八大支柱是黄宗羲的反君权思想;第九大支柱是袁枚的情感哲学。这里所罗列的几点均蔡先生本人的观点。
让我们先来看一下历史中曾经发生过的一些大事以此来了解一下传统文化是如何沉淀的:(1)春秋战国时候的百家争鸣;(2)秦始皇焚书坑儒与汉武帝 的独尊儒术;(3)佛教的输入;(4)理学的兴起(理学成为南宋、元以至明清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到了明清之际,由于社会生活的变化,于是出现了一些具有精湛思想的学者如: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他们的理论达到了中国传统思想的最高峰)。仅从这些我们就可以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是卷帙浩繁了,但是马克思说过:“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够集中在哲学思想里。”为此我决定从广博文化中的哲学思想里来看中国的传统文化。
任何事物都有其兴衰的过程,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不例外,自从西方的文化传入中国以来,大量的外国翻译书籍,大量的外国生冷词汇渐渐地代替了中国的本土文化和词汇。中国传统文化是在漫长的古代历史中形成的,是以封建社会文明为其背景。这就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带有落后性,在许多方面存在着薄弱之处。在发展道路上,中国传统文化讲的是人情和集权。没有人情,便办不成事。由此看来,中华传统文化,是有缺陷的。我们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时,应该批判地吸收和继承。
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反映了事物本质和规律,或反映了中国人民在改造自然和社会中的一些高尚品质,是应继承的。但要反对无限拔高。中国传统文化是在特定时期形成的,必定有其时代局限性,任何夸大其辞,都是错误的。这些年来,有些人看到周易、论语、禅宗等思想成果的价值,这本是一件好事。甚至有人在看到西方文明碰到一些挫折后,便反过来大力宣扬: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了,儒家文明重新复兴是大势所趋!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尽管路途坎坷,却是最终要完成的,这是历史发展必然要求,是谁也难以阻挡的。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国内改革的深入,和国际上对外交往的增多,我们的胸怀将更开阔,我们对文化发展的规律将认识得更深刻,各种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障碍,将逐渐被打破,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进程必将大大加快。
因此,我们要主动、积极地阅读文化典籍,欣赏文学作品,考察文物古迹,真正了解我们的先人留给我们的遗产,将文化精华化为我们的良知、理性、美感等主体存在的一部分。还应该在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判断、文化心理中自觉以优秀传统文化的标准要求自己,做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积极弘扬民族文化、宽厚仁爱、有创新意识的中国人。
第五篇:中国文化
红山文化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积淀下来的是中华民族的精髓。在璀璨多彩的中国文化中如果要选出一个来讲述,那么首先映入脑海的就是发源于我家乡的“红山文化”。
我的家乡在内蒙古赤峰市,位于内蒙古东部,蒙冀辽三省区交汇处,总面积9.0275万平方公里,辖3区7旗2县,总人口434万,是内蒙古第一人口大市。赤峰的意思也就是红色的山峰,这是因为在赤峰市有一座整个山体都是有红色岩石构成的山峰,红色岩石构成的山峰很多人可能未曾听说,更未曾谋面,而我居住在赤峰市,很幸运的能够亲眼见到这样的奇观,并多次与同学攀登。也许在外人眼里,红色的山峰很罕见,甚至可以说是奇观,但在每一个赤峰人眼里,似乎再平常不过,每一个居住在赤峰市的人,应该都曾攀登过,都曾在山顶俯视过整座小城。离开家乡后,没有再爬过山,也不曾再有机会看到火一样的岩石,也不再有火一般激情了,此时才开始真正的怀念起在家乡的日子,怀念起抚摸着如同洒满买一个赤峰人鲜血的红色岩石的感觉。
说起红山文化,我虽然是一个土生土长的赤峰人,但是对于红山文化的了解,也仅限于电视上与书本上的介绍,未曾真正的去查阅有关资料,所以,在这里也就简单的谈一下我所了解到得几点。
红山文化中闻名中外的要数玉器,红山文化玉器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玉器。红山文化玉器最早发现于辽宁省凌源县牛河梁遗址,1942年考古工作者曾在那里见到一件勾云纹玉佩。以后,在红山文化诸遗址中多有玉器发现,以凌源县牛河梁、三官甸子、喀左县东山嘴等遗址出土较多,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敖汉旗大洼、辽宁省阜新县胡头沟等处也有不少重要玉器发现。红山文化出土的成批玉器中多数为动物造型的装饰品,构成这一文化的显著特征。红山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器物是神秘精美的玉器,如现在众所周知的出土于“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红山文化遗址中的“c”型玉龙,就是红山文化的遗物,由于它已经具备了龙的基本特征,而且是现在发现的最早的龙文化的实物,因此被喻为“中华第一龙”。红山出土c形玉雕龙无足、无爪、无角、无鳞、无鳍,它代表了早期中国龙的形象。玉龙的形状,有人推测来源于马,野猪,熊等形象。红山文化玉龙,第一,是多种动物特征的组合。神话了动物形象进行加工的。那么这件玉器是做什么用的呢?许多学者认为是氏族首领在祭祀活动中,进行礼仪活动的神器。巫师通神通天地使用的。玉龙的发现非常重要,是原始文化原始崇拜的表现。反映了早期人们的生活状态。
从此“c”字的玉龙,也为许多杂志的压题照片,成为华夏银行的标志,更成为红山文化的象征。
红山文化这一重大发现,把中华文明史提前了一千多年,为夏代以前的“三皇五帝”传说,找到了实物依据,在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