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快发展服务业
●加快发展服务业
提高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发展水平,改造提升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发展壮大健康产业、社区服务、养老服务等新型业态,加快培育和扶持具有地方特色的家庭服务业。支持发展信息服务、创意设计、会展、服务外包、科技服务、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突出发展物流、文化、旅游和金融等现代服务业。挖掘整合旅游资源,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重点培育文化体验游、休闲度假游、保健康复游等特色产品,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建设中原历史文化旅游区、黄河文化旅游带和南水北调中线生态文化旅游带等一批重点旅游景区和精品旅游线路,建成世界知名、全国一流的旅游目的地。支持完善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形成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加快推进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建设,适时申请开展电子商务国际结算业务。支持设立创业投资基金。推动保险业创新发展,开展保险资金投资基础设施等试点。支持郑州开展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
促进文化产业大发展。加快广播影视、演艺娱乐、新闻出版、动漫游戏、文化创意等重点文化产业发展,推进数字出版基地和动漫基地建设,扶持具有中原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创作更多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打造全国重要的文化产业基地。支持开展文化改革发展综合试验,探索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作用有机统一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机制,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措施。加大金融对中原文化产业发展支持力度,加快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积极推动文化市场开放,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性文化建设。
第二篇: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兰州建设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的迫切需要,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发展现代服务业摆上重要战略位置,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取得了明显成效。
今天,黄河之都兰州,已从过去单纯的工业城市,变成大西北的商贸中心、物流中心、重要的旅游集散地和目的地„„
立足转型打造服务业新格局
我市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全国综合性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具有发展现代物流、现代服务和文化旅游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近年来,我市从省会城市的特点出发,按照“三产抓转型”的思路要求,着力改造提升传统商贸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和现代服务业。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适应市场需求,积极构建集约发展的现代物流体系,着力发展与工业、农业和其他领域生产相关联、相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重点搞好陆港物流园和东部物流基地等现代物流产业园地建设。加快推进建材、机电、农副产品等物流中心和大型市场建设,着力构筑各具特色的物流服务体系。
加快发展民生服务业。市委、市政府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重点发展方便群众生活的现代商贸、休闲观光、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以及社区服务、家政服务、养老服务和市政公用事业,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受到百姓称赞。着力培育和发展大型连锁经营企业,积极引入国内外知名的大型超市来兰发展,不断提升服务业现代化水平。加强便民市场体系建设,完善城乡便民服务体系,推进社区菜市场、放心早餐和农村便利超市、农资超市及农产品市场建设,规范发展夜市、特色商业街、风味小吃街等大众服务业,方便了居民生活。
大力发展新兴业态。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在商业业态的发展上,既要“顶天”,又要“立地”。所谓“顶天”,就是引进能够代表国际国内发展潮流的高水平商业业态,以订单式的开发模式,把国内和国际上著名的品牌一次打捆式地引入兰州,推进兰州服务业态的高端化。所谓“立地”,就是民生问题。换句话说就是,普通老百姓的休闲、购物、餐饮等。同时,充分利用兰州省会城市和交通区位的比较优势,积极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会展经济、商务经济和创意产业等新型业态。
近年来,兰州以改造提升商贸服务业为重点,推进三产转型升级,注重引进战略投资、先进业态和知名品牌,加快建设中央商务区(CBD)、中央休闲购物区(CSD),积极发展特色商圈。目前,兰州国际商贸中心、鸿运·金茂广场、红楼时代广场、万达广场、红星美凯龙等一批商业综合体相继开工建设。同时,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改造提升仓储、配送业,推进物流信息化建设,打造综合立体交通运输和物流信息网络平台,加快建设现代物流产业园区,培育现代物流龙头骨干企业,扩大省会城市物流辐射范围。多管齐下,兰州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新格局,服务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2011年,兰州市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663.48亿元,在GDP中的比重达到48.78%,占据了全市经济的“半壁江山”。
举办大型节会扬美名显效益
在兰州发展上,国际马拉松赛事的举办绝对称得上是一个超重量级事件。这场比赛留给兰州的不仅是一张新的城市名片,更有大气、自信和厚重、开放。连续举办两届“兰马”,让亿万观众从央视直播中看到了一个与自己想象中完全不同的兰州,居然是如此气质高雅、大气豪迈。在赛事活动中,提升了兰州的城市形象,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动城市的良性发展。
近年来,兰州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等多重叠加的政策机遇,实施“再造兰州”战略,抓发展、治污染,拓空间、畅交通,强管理、提效能,保民生、促和谐,城市的开放水平和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升,辐射带动能力日益增强。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态势下,如何在营销城市上走出新路子、展现新形象?市委、市政府在深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发挥兰州优势,通过举办大型节会赛事打造城市名片。“兰马”以其强大的聚合力,让节会效应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经济效益,吸引了许多境内外客商和游客来兰州旅游、观光、投资,不仅给兰州发展带来了人流、物流,更带来了信息流、资金流,形成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兰州热”。更为重要的是,以此为契机带动了产业发展。结合我市发展培育多元支柱产业的方向和重点,强化景观体育所具有的拉动力、关联度和辐射性,统筹景观体育与旅游业、娱乐业、服务业、文化产业发展,延伸景观体育产业链,带动餐饮、宾馆、交通、娱乐、服务等行业发展,培育壮大新的经济形态,优化现代产业结构,着力提高景观体育产业在全市第三产业中的比重,推动兰州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转型和提升。
在“兰马”之外,还举办、承办了中国机器人大赛、“环青海湖”兰州段自行车赛、2011中国兰州MBA黄河漂流赛、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等一系列重大赛事节会活动。而作为兰州招商引资重要平台的兰洽会也从当年小打小闹的“马路市场”发展成了由商务部联合主办的“国家级”贸易洽谈会,成了兰州扩大对外开放的金字招牌。
依托这些重大节会赛事活动,兰州着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强区域经济融合发展,积极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营造亲商、爱商、富商的浓厚氛围,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聚集,更多更好地招项目、引外资、借外力,形成了大开放、大开发、大合作、大跨越的发展格局。
壮大旅游业精心包装抢夺高点
旅游产业是新兴的朝阳产业,是拉动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旅游产业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来培育、来发展,深入挖掘兰州的人文历史和自然资源优势,注重整体规划,积极开发具有地域特色和兰州特点的旅游项目,加快推进黄河风情线、黄河文化长廊、华夏始祖园、陇上名人园、兰州老街的开发建设,围绕“吃、住、玩、看、游”等要素环节做足文章,不断提升旅游业档次和产业发展水平。
对比各地发展旅游的思路,要实现兰州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首先是规划先行,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符合实际、目标明确、具有高度可操作性的规划方案,指导兰州旅游产业的有序发展。可以说,兰州旅游业进入了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期。面对黄金机遇期,兰州提出了“中国西北游,出发在兰州”的旅游形象宣传口号,这是兰州旅游产业理念的一次重大改变,彰显了兰州抢占西北旅游制高点的雄心壮志。
作为新兴旅游城市,近年来兰州大力推进旅游大项目招商引资,突出项目带动集团化发展。在落实产业规划,完善服务设施,加大投资力度,引进外来项目,延长产业链上大做文章,努力使“中国西北游,出发在兰州”的创新思路落到实处,抢占西部旅游特别是西北人文旅游的制高点,打造兰州转型跨越、率先崛起的支柱性产业。
据统计,2011年,兰州市接待国内外游客1407.4万人次,同比增长58.03%;实现旅游收入102.93亿元,同比增长62.1%;全市旅游就业人数达到60752人,当年新增旅游就业人数10790人。而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11年第三季度全国游客满意度调查报告则显示,兰州市的游客满意度指数大幅上升,在全国50个重点城市中排名跃升15个位次。“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2284.3万人次,年均增长24.9%;累计实现旅游总收入180.74亿元,年均增长25%。
发挥比较优势打造区域物流中心
发达的现代物流,已成为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引擎。加快推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于降低社会流通成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效率和效益,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市无论是在省内,还是在西北乃至全国发展物流都具有很大的区位优势。2009年,兰州被国务院列为全国9大物流区域、10大物流通道和21个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之一,为我市建设辐射西北、通达全国、面向中亚地区的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提供了新的机遇。次年,商务部将兰州列为全国46个物流示范城市,确定了兰州物流的重点发展目标。2010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建设兰州商贸物流中心。市委、市政府立足发挥兰州区位优势,明确提出把我市打造成西北乃至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基地。
近年来,兰州抢抓发展机遇,全面优化整合现有物流市场,加快培育发展辐射全省、西北、乃至全国的区域性现代物流大市场,大力发展仓储业、配送业及打造综合主体交通运输和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加快建设现代物流产业园区。目前,兰州国际物流产业园、兰州凤凰山钢材物流园、北龙口二手车物流园、安宁医药物流园、西固石化物流园、“主食厨房”九州配送园区和兰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兰州粮油仓储物流中心、安宁图书物流中心、中川空港国际物流中心、甘肃国家基本用药目录药品统一配送中心等一批重大园区的规划、建设已经相继展开。
与此同时,随着兰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公路集装箱节点站和兰州铁路西货场迁建等重大项目的建成,兰州区域性商贸中心辐射带动功能、物流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强化,物流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更加突出。
第三篇:全市加快服务业发展标语
全市加快服务业发展标语
1、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大力推进服务业发展,加快石嘴山市经济结构调整
3、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快服务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4、加快发展服务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
5、加快发展服务业是推进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6、加快发展服务业是增强城市服务功能,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7、加快发展服务业是实现强市富民、和谐幸福目标的现实选择
8、大力发展房地产、商贸流通、文化旅游、现代物流、金融保险、职业教育六大产业
9、努力把石嘴山市建成生活舒适、出行方便、环境优美、宜居乐业的幸福城市
10、打造商圈,打造市场,打造龙头,打造特色,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
11、突出山水人文特色,着力打响“山水石嘴山、奇石甲天下”的城市旅游品牌
12、深入开展景区创A活动,打造精品特色旅游景区
13、着力建设发展“五大旅游区”、“十大风景点”
14、建设大口岸,构筑大交通,培育大企业,发展大物流
15、加快建立健全功能完善、品种齐全、服务高效的金融体系
16、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着力建设创新城市
17、为服务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政务环境、人文环境、法制环境
18、努力把服务业培育成全市经济新的增长极
19、人人谋划服务业,人人参与服务业,人人推动服务业
20、切实加强领导,为服务业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21、围绕总量翻番、结构优化、就业增强、活力增强目标,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22、突出山水园林和生态宜居特色,着力推动房地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23、突出打造核心商业圈,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
24、推进商贸流通业扩大规模、提升层次、培育特色、打造龙头
25、着力培育经营有特色、服务有品位的名店名吃名街区
第四篇:如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如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江山服务业发展的重点在哪里,如何发展?这是陈书记的第五问。本人认为现代服务业是发展前景广阔,增长潜力巨大的重要产业。要进一步创造有利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条件。
一、制约江山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城市化滞后,缺乏规划基础。服务业有两大特点,一是其生产与消费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高度同一性,二是要有人口聚集效应,达到一定规模,才能盈利,才能作为产业来经营。所以,我市服务业是缺乏统筹规划和促进其发展的体制、政策和法制环境,服务业内在投资环境不畅。
2、投资业主目标性不明晰。往往无中生有做文章,在投资过程中往往变数较多,不像投资工业那样,目标、规则、条例有固定格式。目前服务业投资业主往往无法寻找到入门的指导部门。
3、服务业办公室权力有限,人员有限,财力有限,同时也无完善的服务业发展指导目录,无明确行业发展的重点和支持方向,缺少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和体系。
二、加快江山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建议
1、要强化服务业体制建设,各乡镇及主要经济部门设立服务业办公室,派专人负责,便于全市服务业工作的开展。
2、要尽快研究完善产业政策。
3、要在税收、供地、金融服务、价格等方面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
4、要进一步放宽服务业领域市场准入。
5、要强化服务业办公室的职能。
6、要健全服务业标准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7、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遵循“用文化引领发展,用智慧带来实惠,把创意变成生意”的发展理念。
第五篇: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淮海街道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先进事迹材料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培育现代服务业重大增长极,是区委、区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全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近年来,淮海街道认真贯彻落实 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以城区服务业发展为龙头,研究发展思路,选定发展路径,突出发展特色,强化保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城区服务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有力地引领带动了全区服务业快速健康发展。2009年,我街道服务业实现增加值万元,同比增长%,占全街道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街道区服务业提供地方税收亿元,同比增长%,占街道区全部地方税收的比重达到%。
一、加强宏观引导,合理布局配置
城区具有人流旺盛、物流集聚、商业繁荣、交通发达的优势,是一个地区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龙头,近年来,该街道高度重视辖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通过制定发展办法、召开专题会议、强化考核、加大政策扶持、建立工作机构等措施,切实加强对街道服务业工作的宏观引导与组织指导,增强了街道上下加快服务业发展的积极性、紧迫感和责任感。为进一步促进城区服务业快速、健康、有序发展,增强城区服务业对全街道服务业发展的辐射带动力,2009年,街道坚持科学定位、优化布局、发挥特色、培育骨干、提升层次的原则,立足打造长三角北部地区最佳商贸街道总体目标,对服务业重点产业进行合理布局,从抓大扶强、招商引资、优化环境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努力将淮海辖区打造成服务业发展的强势板块,引领带动全街道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升级。
二、突出发展重点,培育新兴产业
在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中,该街道坚持传统服务业与新兴服务业并重,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并举,重点发展现代物流、商贸餐饮、金融保险、科技信息、文化传媒等五大产业。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城区重点产业规模不断膨胀,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新兴、高端服务业的培育和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不断涌现出新的增长点和亮点。2009年,辖区内品牌商贸企业、品牌餐饮企业运营取得突破性发展,金融保险、文化传媒产业等稳中有升,全年税收同比增长40%以上,增幅列全区7个同内街道、办事处之前列。
三、加大资金投入,增强发展后劲
近年来,该街道积极优化辖区投资结构,引导鼓励各类投资主体把服务业领域作为投资重点,不断加大服务业投入,2009年,街道区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40.1%,为进一步增强城区综合服务功能,强化人流物流载体建设,该城街道围绕基础设施、商贸流通、现代物流、文化传媒等服务业重点领域,先后引进淮安龙游城、金发豪苑、尚客优连锁等全国知名品牌企业、集团落户淮海,引进了一批投资规模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服务业重点项目,列入区委、区政府重要考核项目,落实责任部门,强化协调调度,加大政策扶持,加快项目建设。目前,金发豪苑项目已拿到土地规划用地许可证,即将进行拆迁和安置公告;其他项目也正在顺利推进。这些项目的建设,必将对推动重点城区服务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四、加快开放步伐,提高发展水平。
为尽快扭转我街道服务业开放滞后的局面,努力提高服务业发展层次和水平,该街道紧紧抓住国际服务业资本加速转移、我国服务业扩大开放领域以及国内发达地区调整服务业结构的有利机遇,加大国内外招商引资力度。近年来,先后在北京、上海、浙江等地,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服务业专题招商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2009年,目前,由浙江客商投资10亿元的淮安龙游城项目,建成后的服务档次和水平必将引领长三角北部商贸服务业潮流。
五、强化政策支持,优化发展环境
为加大服务业支持力度,该街道先后研究出台了《关于促进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办法》、《关于街道服务业重点项目若干激励措施》、《关于鼓励和引导特色商业步行街发展的几点设想》等文件,从放宽市场准入、实施税收优惠、实行规费减免、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优先安排土地供应等方面,积极主动向区委、区政府汇报,并认真协调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在建设资金方面,街道积极协同区政府及相关部门组织召开银企对接洽谈会,为银企合作提供平台,帮助企业解决融资困难。街道每年对城区服务业重点项目、示范工程、服务名牌和特色商业街等加大扶持力度,有力地推动了主城区重点区域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下一步:该街道将按照区委、区政府加快培育现代服务业的总体要求和部署,进一步创新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推动淮海辖区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争取率先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一是搞好规划引导。以国家和省、市服务业规划为指导,与国家和省、市服务业布局搞好对接,组织制定好《淮海街道服务业发展规划》,使辖区服务业率先突破发展。二是加大服务业投入。继续把加大投入、培植载体作为服务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不断提高服务业投入占全部投入的比重,加快推进辖区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增强服务业发展后劲。三是提高发展水平。以高端化、国际化、规模化为目标,依托城区区位优势和产业特色,大力发展以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文化传媒、动漫创意为代表的高端服务业,带动整个服务业优化升级,逐步构建富有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四是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引导大企业、大集团按照存量结构调整、增量结构优化、扩大地方税基、壮大地方财力的思路,搞好二三产业分离工作。抓住服务业领域扩大开放的有利机遇,主动参与去政府组织的在国内外开展各类专题招商活动,加快与国际服务业大企业、大财团的合资合作步伐,积极引进一批服务业大项目、好项目,促进我区服务业全面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