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阶段总结

时间:2019-05-13 09:07: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重视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阶段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重视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阶段总结》。

第一篇:《重视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阶段总结

《重视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阶段总结

【课题提出背景】:

我们都知道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而数学思维能力又是数学能力的核心。数学语言与数学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既是思维的载体,又是思维的具体体现。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语言越来越受到重视。

数学语言的发展与数学思维的发展更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新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也要求: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想过程和结果,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做到言之有理,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与质疑。而我们的学生的数学语言使用和表述与《标准》的要求还有一段非常明显的距离。我们在本校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涉及25个班级,共250人,调查结果显示:准确、规范使用数学语言的学生占15.6%,使用能力一般和较差者占84.4%。根据这些数据说明学生的数学语言使用和表述与《标准》的要求还有一段明显的距离,基于以上情况,我们采取了座谈、讨论等方式对造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①教师对数学语言的作用缺乏认识,导致学生数学语言不准确、不规范、不严密,因而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②不敢说,怕错会受到批评③学生想说而说不清楚,更没有耐心去倾听,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就不能准确规范地表达数学语言。

所以我们要积极的开展对课堂上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研究和训练,力争找到一套能为我们所用的,比较系统而又完整的训练内容和训练方法,为学生熟练运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搭建一个坚实的舞台,为学生数学素养的快步提高开拓一个广阔的空间。

【课题研究方法 】:

1、调查研究法:通过座谈会以及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对学生数学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现状进行调查,搜集数学语言表达中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归纳分类,分析原因。

2、案例研究法:采用同课异构的形式,结合课堂教学实施具体研究,探究学生数学口头语言表达的特点,然后进行反思、调整,设计评价标准。

3、分析总结法: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学习成绩等方面进行研究,总结经验,积累具体研究资料和成果,探索培养小学生数学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

【课题研究过程 】:

第一阶段:调查研究阶段(4月19日——4月23日)

我们组织教师以开座谈会的方式,围绕学生课堂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的意义、现状以及方法这些问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座老师都各自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并认真完成教师和学生调查问卷,搜集学生数学语言表达中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归纳分类并分析原因,制订各年级段数学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评价标准。

第二阶段:案例研究阶段(4月24日——4月28日)

根据课标要求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分析案例,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反应及时反思,制定相应的培养策略,探究培养途径和方法。

我们选取了二年级作为实验年级,因为大家一致认为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应从低年级抓起。由陈新年老师首讲《7、8、9的口诀求商》研究课,实施具体研究,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反思调整教学设计和实施,从中探索规律,反思教学设计程序与实际效果,分析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进行及时的阶段性总结,然后把总结的结果付诸于实践,由陶宝凤老师再次讲授《7、8、9的口诀求商》,效果让人耳目一新。

第三阶段:分析总结阶段(4月29日——5月10日)

通过上述实践、总结与反思,老师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及将来的数学学习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我们认为现在的数学课堂上学生的语言表达有着以下几个问题:

1、说不完整;

2、表达不清楚;

3、不敢说

针对这些问题,老师们纷纷提出了几点措施和建议:

1、可以把要表达的意思固定下来,形成格式化,养成了表达的习惯的基础上再鼓励个性化的展现。

2、教师应多给予学生以微笑的鼓励,不能因为学生不会说,就不让学生说,而应抱有宽容的态度。

3、为了照顾个别学生有害羞的心理,为了更好的养成表达的习惯,可以请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范围小敢表达的勇气就多。养成敢说愿意说的习惯后再在全班交流。

4、树立会说的榜样,不断进行分层培养,重复训练。

另外,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不同,对于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也应该不同,我们总结了各年级段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侧重点,分别是:

低年级段:注重语言的完整性

中年级段:注重语言的系统性

高年级段:注重语言的条理性

【课题研究成效】:

在这一系列的实践研究中,我们达到了以下的研究成效:

1、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激发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在以前的课堂上,看到的只是学生们疑惑的目光,在他们的心中对知识只有吸取,对老师的意见只有言听计从。而今,看到的不再是以前那个死气沉沉的课堂了,看到的是充满生机,不断迸发生命活力的课堂,是一个师生和谐,相互成长的课堂。在课堂中没有教师的呵斥,没有学生的嘲笑,有的是一双双期待的眼神,一只只高举的小手,一声声响亮的发言,一阵阵鼓励的掌声。学生感到学习数学不再那么抽象,那么枯燥。在课堂上学生有事可做,有话可说,参与学习热情高。

2、提高了小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增强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课题组老师的努力下,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积极性、语言表达的正确性和连贯性有所提高。在数学课堂中绝大部分同学都做到有话敢说,有话可说,并能比较准确、规范地使用数学语言,学生的逻辑

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优化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题研究结论分析】:

通过研究我们认为教师要在数学课上抓住一切机会,重视学生的说话训练,以“说”促“思”,在教学实践 中根据数学学科特点,针对不同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特点,激发学生说的欲望,采取多种训练模式,发展全体学生说的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说的训练,充分挖掘每一位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课题研究的问题与思考】:

1、本课题研究的面不够宽泛,未能让更多的教师从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受益,虽然课题已结题,但我们探究的脚步却不会停下,我们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继续摸索出更有效更可行的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使之逐渐形成一套理论,供更多的数学老师参考和使用。

2、由于学生存在差异性,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虽采用各种形式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但学生原有语言表达能力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如何使每个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都能得以更好的发展,值得进一步关注。

第二篇: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总结

一、加强学习理论,更新教育观念。

加强理论学习是课题研究过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研究过程中,我继续积极查找和学习与课题有关的相关书籍,论文,并对那些感触颇深的段落进行摘录。继续阅读“新课程教学策略”,“中小学数学”“小学数学教师”等著作,我的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理论学习得到了升华,课堂教学艺术获得新的感悟!

二、扎扎实实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一)培养兴趣,激发了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欲望

首先我们在课堂中建立自由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平等的充满关爱的学习环境中,去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去畅所欲言地发表看法和见解。

其次,倡导互助互爱的生生关系。学生的学习活动大部分是在集体中进行的。因此我们在实验中,教师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在学习过程中同伴身上出现错误是很自然的现象,教育了他们不仅不能互相轻视、嘲讽,还要学会耐心听取别人的谈话,更要真诚地给予一定的帮助。

令外在我们的实验中,教师要有一颗博爱的心,面向全体,承认差异,帮助学生建立起在数学课堂中说的欲望和信心,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二)指导方法,训练了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

1、教师用准确规范的数学语言,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数学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学生的表率,因为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数学教师对概念、法则、术语的叙述要准确,不能让学生产生疑问和误解。为此,我们课题组的教师在教学中坚持做到了以下两条:一是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必须有个透彻的理解。二是必须用科学的术语来讲解。教师的语言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所以课题组的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

2、灵活运用多种形式,训练了数学语言语言表达能力

为了使全体学生的数学语言都能得到训练,我们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说。

(1)教师或学生示范,多名学生模仿着说。

(2)让学生大胆质疑、解疑。

(3)教师或学生发问,同学们抢答。

(4)同桌互说。

(5)内讨论交流

(6)全班汇报交流。

这样在每节课中让人人要说话,使那胆小的、口头表达不好的学生能逐步提高。

3、在学科的不同内容中,发展了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数学语言说的是否完整、准确、简洁而有条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不同课型其说的培养侧重点有关。所以,我们课题组的教师做到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但在每一个环节都要重视对学生说的培养,而且在不同课型其说的培养侧重点也不同。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1)在概念教学中重视了让学生说出本质

在概念教学中进行说的训练是由直观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的桥梁。因此,概念教学中教师重视了让学生描述出概念的本质,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不但能说出定义、定理、公式、法则和性质的具体内容,更要说出概念关键词句。而对于近似概念,则让学生说出了他们的共同点与内在联系和混淆之处。

(2)在计算教学中重视了让学生说出算理

在计算教学中,加强算理教学,重视说的过程,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计算方法,又能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因此计算教学中教师重视了说的培养,让学生说算理、说运算顺序、并要介绍自己的多种算法,以及优化的理由。同时对于计算中的错误让学生说出错误的原因及自己的看法,使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同步的发展。

(3)在应用题教学中重视了让学生说出思路

在应用题教学中,让学生有根有据有序地分析、推理,通过口述解题思路,说出自己的想法,填写数量关系式等进行数学语言的训练,结果在课堂上学生你一句,我一言,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使教师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

(4)在方程教学中重视让学生说根据。

在方程教学中,注重让学生说出解方程过程中每一步的根据,说出列方程的依据,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巩固了知识点,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几何形体教学中重视让学生说出其特征

几何形体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更能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因此,我们在几何形体的教学中重视了学生说的培养,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说出其特征及性质、定义及与生活的联系;还重视了让学生参与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口述公式的推导过程,把知识的获取与发展数学语言有机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对空间的探索欲望,抓住挈机,发展说的能力。

(三)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积极地说

为激发学生说的积极性,我们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说的积极性。

(1)语言激励

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发言给予恰当的语言激励,如“你太棒了;逻辑非常清晰;语言精而准;说得太精当了;描述得太完整了,太形象;非常善于总结;你真是个善于思考的同学”等等。

(2)个人加分

为培养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对于大胆质疑,大胆解疑的同学重分奖励。凡是回答问题特别精彩的也给予重分奖励。

(3)小组加分

每节课小组内每个同学都积极举手且被老师叫到的同学加1分。激励同学积极思考,积极举手。

(4)阶段性评价

为更持久地调动学生说的积极性,对学生说的能力进行阶段性评价和奖励。我们采用一周一评价。采取的方式主要有个人评价、小组评价、老师总结评价。对表现好的小奖励标志或本子。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始终贯彻以“语言训练为主线、思维训练为主体”的教学思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话要说、有话可说,并在积极的评价中,使学生说的热情得到激发,说的能力得到提高。

四、取得的成绩

经过半学期的努力,我班大部分同学能独立的比较顺畅的分析解题思路,能够说出解题的依据。一半的同学能说出公式的推导等。

五、存在问题

我们班还有一些学生数学课上的发言还是出现“挤牙膏”的现象,一些学生还是不能敢表达自己的见解。并且发言不是很积极,有些同学有时即使会也不举手。这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努力,打开学生的心扉,使之畅所欲言!

第三篇:低年级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低年级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对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的教学,我深深认识到: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很重要。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语言组织能力尚未完善,语言表达也缺乏条理性与完整性,而且学生也习惯于用生活化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这样的情形,我认为在学习的初始阶段未尝不可,但长此以往,会阻碍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发展。所以,作为一个低年级的数学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并以此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这是关联到学生今后的再学习和工作。下面谈谈我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听、说、读、议等语言实践,让学生想说、敢说、善说,说中有练,练中有说,激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

一、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想说”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两者相互依存。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与发展是借助语言来实现的,而思维的发展又能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所以,在课堂上要让每个学生都有话想说。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要在数学课中激发学生语言表达的欲望,必须培养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的《十几减几》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情景:小朋友们听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吗?星期天花猫咪咪和黑猫菲菲从美丽的五彩池里钓回了好多金鱼,并把它们的金鱼放在了一个鱼缸里。看着美丽的金鱼在鱼缸里快乐地玩耍,它们高兴极了。咪咪说:“瞧,我钓的鱼多!”菲菲抢着说:“不!是我钓的鱼多!”它俩越争越厉害,咪咪说:“这里共有13条鱼,我钓了8条花金鱼,你钓了几条黑金鱼?看看吧!”可是金鱼游得太快,菲菲眼都数花了,也没有数出来。它无奈的说:“小朋友们,用你们的知识帮帮我吧!”创设这样一个富有童趣的情景,学生的兴趣被充分的调动起来,同时学生也“知无不知,言无不尽了。”

二、创设情感情境,让学生“敢说”

教师要营造平等、和谐的氛围,使学生敢表达。赞可夫曾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我们的学生年龄虽小,思维发展还不够成熟,但他们有自己的尊严。学生难免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一些错误,这时教师不能一味地批评、指责,应尽量避免使用刺激性的语言,应以鼓励性的、启发性的语气为主。在课堂上,教师要亲和的与学生进行交流,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恰当的评价;如:你讲的有点道理,请继续;你再好好想想,呆会儿老师请你好吗?如果„„就更好了。这样以慈爱宽容之心待学生,让学生体验到教师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让学生时时在老师充满鼓励的目光里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学生讲的过程中教师要面带微笑,耐心倾听,并适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工作计划,工作总结-烛光漫步http://www.xiexiebang.com原文地址http://www.xiexiebang.com/Article/Article.asp?nid=6431时用“说得好!”、“不用急,慢慢说”等语言进行鼓励。这样,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使每位学生在民主、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乐于、敢于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既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深化了学生的思维。

三、重视训练过程,让学生“善说”

儿童时期是发展语言最有效的时期,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每个训练的过程,努力培养学生“善说”的能力,即让他们说得清晰,说得明确,说得有条理。

1、讲究语言表达的完整性。

语言表达的完整就是思维的完整,低年级学生语言表达往往不能很连贯,不能说上一句完整话。比如,老师问:“5加7等于几?”学生就会很自然地说:“12。”虽然没有错误,但久而久之,不仅会养成学生的一种惰性,还会不利于逻辑思维的培养。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说完整的话,要求他们把每一句话都说得完整,能够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在课堂上尽量不说省略句,如,“图中一共有几辆汽车?”就应该回答:“图中一共有7辆汽车。”„„从低年级起,就要求学生用完整话来回答,不仅培养了良好的说话习惯,同时还锻炼了说话的能力。

2、讲究语言表达的简洁性。

语言表达要求完整,但也要讲究表达的简洁明确,语言的精练也反映了思维的清晰。平时应注意培养学生说话完整但不罗嗦,语言少而精练。例如,在教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二年级下册)30+20时,要求学生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想的过程,即:3个十加2个十得5个十,就是50。古语曰:“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名。”同样,话不在多,表明其意则行。

3、讲究语言表达的条理性。

由于小学生语言区域狭窄,又缺乏数学语言,他们的思维活动对语言具有较强的依赖性。教学过程中借助学具的操作来提供语言的内容,在操作中训练语言表达的条理性,正确性。例如,在教学“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时,(二年级上册)教师引导学生一边操作一边进行语言训练:(1)第一行摆2朵红花,第二行摆8朵黄花,(2)分一分:把2朵红花看作一份,8朵黄花可以分成这样几份,(3)想一想:8里面有()个2。(4)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倍。学生一边操作一边叙述,一句一句说成连贯的话。从叙述操作过程到表达思维活动,由浅入深,使学生明确:8里面有4个2,8是黄花的朵数,2是红花的朵数,所以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4倍。

总之,低段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教师要频频诱导善于启发,真正的让学生做到想说、敢说、会说、能说。只要持之以恒,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一定会提高,其数学思维能力也一定会得到发展。

第四篇: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解决策略:

1.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解决学生怕说、不敢说的问题。

2.创设语言训练的情境,以语言实践活动代替语言的繁琐理解,让学生有话说。

3.以读带悟,培养语感,解决学生语言干瘪、词汇量少、表达不完整的问题。

4.通过小组合作来增加学生开口的机会,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得到训练。

5.选择文质兼美的文章推荐给学生阅读,丰富学生的语言材料,积累一定数量的规范、准确的书面语来纠正口语表达上的缺陷。

预设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努力使学生始终在积极的状态下准备回答问题、参与讨论和用规范的语言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动口率达100%,个体回答问题率达60%以上。

设计说明:

《散步》是一篇表现家庭成员间的真挚感情的散文,和现实生活联系很紧密,易于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本节课教学主要是通过创设语言训练的情境,把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置于具体情景之中。在解读文本时,以读促悟,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想说、敢说,完整规范地表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字词,理解重要语句的含义,明确课文主旨。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在朗读、讨论中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德育目标:感悟亲情,理解对生活高度的责任感,培养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教学难点:目标2、3教学方法:朗读教学法、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导入课文

2.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3.合作探究,美点寻踪

4.配乐朗读,感悟亲情

5.联系实际,谈谈收获

6.小结课文,布置作业

语文备课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文: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温馨、美好的瞬间,人们总爱用相机把它们定格下来,让它们成为永远美好的回忆。

今天呢,老师带来了几幅这样的图片,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在这些图片上定格下来的是什么情景呢?

请你们用自己的语言选择其中你最喜欢的一幅描述一下。

(两个学生回答)

从这四幅图片中,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同学们,你们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情景呢?

(两个学生说说)

生活中这样美好的瞬间很多,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莫怀戚的《散步》,去感受他们一家人之间的挚爱亲情。

(投影:出现课题)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下面让我们合上书,用你的耳朵,用你的心聆听录音朗读,同时思考文章写了什么内容。

(听录音)

(2)听完朗读,老师想考考你们是否真的听明白了,我们来个快速抢答。同学们,准备好了吗?

学生快速地回答这四个问题。

看来大家听得很认真

(3)下面请一个同学再用完整的一句话来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

这篇文章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事情

(板书)

母亲

“我”和妻子

儿子

三、合作探究,美点寻踪

《散步》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我们以前也读过不少美文,你认为要把文章写得很美,要用些什么方法呢?

学生回答:

词语

句式

修辞

人物

情感

是啊,一篇美文,包括许多美点,比如美的词语、句式、景色、情感、构思

板书:美

那么,下面请同学们分组活动,用你们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并且把你们认为文中写得美、写得好的地方找出来,互相交流阅读心得,每个组派一个代表发言,其它同学可作补充。

做一示范:文章的_______________很美,美在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的开头很美,美在开门见山,美在一开始就是“我们在田野上散步”这个有诗意的镜头,美在它连用了两个“我的”,强调了“我与母亲”“妻子和儿子”之间的挚爱情谊。

(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在讨论的过程中完成板书)

小结:这篇文章确实写得很美,美在……

(出现投影)

四、配乐朗读,感悟亲情

《散步》由生活中一次真实的散步写起,一家四口三代之间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谱写了一首亲情的颂歌。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朗读课文,再来感受这人间至善至美的真情。

五、联系实际,谈谈收获

散步其实是一件小事,可是作者却用一双慧眼,从这个平凡的小事中写出了浓浓的亲情,写出了那份责任。那么,同学们,你们学习了本文有着怎样的收获呢?请大家来说一说。这个收获可以是文章上的,可以是做人上的,可以是生活中的……

六、小结课文,布置作业

同学们,《散步》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优美的田野风光,和睦的亲人之情,让我们感受到了美。我想大家如果也能认真观察,用心感受,定会写出这样的好文章。

希望大家课后把学习本文的收获整理在笔记本上。并且把文章讲给你的父母听,观察他们的反应并记录到周记本上。

美文推荐:表现亲情的文章很多,这里老师向大家再推荐两篇,希望大家课后认真读一读,并做好读书卡片。

教学反思:

通过本堂课教学,我感到比较满意的是学生能大胆地站起来说,谈自己的感受,谈自己的阅读收获,尤其是快速抢答时,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很高。许多学生与以前相比能较为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图。

但是,这节课还是留下了很多遗憾。虽然注意了学生的说,却忽视了对学生表达完整性的评价,弱化了对语言规范性的指点。在教学过程中,未能注意到全体学生的感受,和学生的交流还不够深入,部分困难学生还未能参与到讨论交流中来。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教师还放不开,丢不下包袱,因此也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教师调控引导还不到位,评点方式略显单一。

评宁珊老师执教的《散步》一课

王风丹: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们跟宁老师学习了一节课,很有感想和收获。这节课不仅体现了她较好的语文素养和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而且也体现了老师对新课程理念有了较为深入的领悟,反映了老师就如何实施新课程所做的有益的探索与思考。这节课既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又突出了对学生思想的引导、情感的熏陶、审美的教育,让学生的心灵有了触动,较好的把握了三维目标,在充分学生主体作用及小组合作学习方面也有了很好的尝试,应该说这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课。

几点看法

一、下面我想围绕语文教学,从学生的层面来谈谈这堂课的课堂教学。

1.语文研究情况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语文素养,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各方面的基本能力,能从文从字顺的表述自己的意思,学会倾听和表达交流,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文明的进行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

刚才宁老师也讲了我们这个课题的研究背景。我们语文组围绕学校校本教研的总课题,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作为近阶段语文备课组的子课题。在课前的集体备课中,我们商议采用以下几个策略:一是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表达;二是创设语言训练的情境,以语言实践活动代替语言的烦琐理解,让学生有得表达;三是以读带悟,培养语感,解决学生语言干瘪,词汇量少,表达不完整的问题,让学生规范表达;四是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来增加学生开口的机会,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得到训练,让学生个个有机会表达;五是选择文质兼美的文章推荐给学生阅读,丰富学生的语言材料,积累一定数量的规范,准确的书面语从而纠正学生口语表达的缺陷,促进学生的表达。

2、教学策略实施和教学效果

今天这个课听下来,我个人觉得这些教学策略都得到了实施,基本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全体同学情绪饱满,注意力集中持久,学生无论是对课文的内容表达的感情,还是对知识、技能的学习,都表现出高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大多能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二是全体学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一方面对个体学生而言,卢老师在自己深入研究读文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知、理解、体味文章内容,创设情境,将语文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很好的结合了起来,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理解体味文本从而做出自己的评价,同时就语文基本技能而言,卢老师也表现出了相当的重视,学生在听、说、读写几个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另一方面,本课恰当的运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参与度广,学生基本上是在积极的状态下思考,参与讨论,学生动口率基本达到了100%,举手率、答题率都很高。

另外宁老师语调亲切自然,注重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努力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这和我们学校“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构建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的校本教研总课题是一致的。学生发言积极,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尽管因为基础、年龄、心理等因素制约,学生精彩的发言,灵动的智慧并不多,但老师毕竟实在做有益的尝试,学生毕竟是在不断进步着的,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下去,我们一定会有收获,学生一定会得到更大的发展。

3.存在问题

最后我来谈谈这节课的不足。俗话说:旁观者清,找别人的不足容易,真正叫我自己上不一定有这么好。但是为了我们备课组这个子课题,也为了我们语文老师的共同进步,所以我还是要谈几句:

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表达、交流,但少数同学不敢当众发言,在小组内表现还可以。但始终没举手,相当一部分同学发言表达不规范。当然,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本身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也反映三中学生的实际,显示了我们课题的必要性。

进入状态迟,学生表达质量还不高,虽然老师采取了很多方法激发学生,但是学生还是有些拘束,思维还未完全打开,学生主动提问、创造性的提问,有创意的回答都很少,不敢或者说还没有质疑、发问、辩论的意识,整堂课几乎没有人敢站出来发表与老师与同学的不同意见,缺少思维的碰撞与火花。

绝大多数同学能完全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但普遍缺乏自信。这可以从学生举手的动作、发言的神情、语气看出来。另外,学生在表达交流过程中习惯于或过于注重自身的思考和表达,仅仅是一种单向、单一的表达,在别人发言时,大部分都在埋头看书或思考自己的问题,或许在听,但外表上都看不出来,这样既不够尊重别人,也不能激发发言者的信心,对自己把握别人发言的要点也没有帮助。所以,应当教会我们的学生在别人发言时学会专注的倾听,理解他人的发言内容,抓住要点,质疑发问,发表不同意见。

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方法还不丰富(当然,这堂课侧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仅仅采用了朗读、归纳主要内容等几个方面。其实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方法很多,诸如复述啊、背诵啊、辩论啊、评议啊、质疑啊、小演讲啊,等等,都是很好的方法。如果这样一搞,可能我们的课堂就会、更加生动,我们的学生就会更加自信而神采飞扬。

二、两点建议

最后我想提两点建议,供老师包括其他同志参考:

1.老师应该高度重视并让学生明白培养良好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自信的表达。

语言表达能力是语言学习中一个最重要的能力,它对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塑造健全的人格,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其社会功能看,语言表达能力又是一个人表达观点,抒发感情,进行沟通交流,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最重要、最主要的手段。

最近我正在阅读一本关于张家港高级中学建设校园文化的书,其中关于培养学生演讲能力的一段中有两个例子很有意思:英国的牛津大学是一个出国家领导人的学校,建校以来共培养出了23为总统、首相或国家领导人,像撒切尔夫人、布莱尔、克林顿等,都是这个学校的学生。之所以出了这么多国家领导人,这和牛津大学历来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有很大关系。这个学校有一个很不起眼的房子,是这个学校的演讲练习地,牛津大学经常举行各种类型的演讲、辩论会。他们的演讲、辩论会,英国的各大电视台都要进行现场直播,而且,他们演讲、辩论的内容往往会影响世界的格局和进程。

人们都说,美国人个个都是侃爷。这和他们注重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有关。“演讲是自由之父”,“培养公民演说能力是国家的责任”是美国家喻户晓的名言。美国各个中学、大学都有演讲大厅。二战期间,美国人把“口才、金钱、科学技术”看作在世界上生存竞争的三大手段。卡耐基也说过: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另外85%是靠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其中最重要的是语言能力。有关资料表明,在人的日常言语活动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可见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能力。

中国人不善言辞,更少有具备有演讲才能的人。中国历来崇尚的是“君子纳于言,而敏于行”,人们往往不要你巧舌如簧,而要你把事情做出来。大家对夸夸其谈的人有种天生的反感。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视野、活动范围的扩大,合作交流机会的增多,越来越显示了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作为教师,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并让学生理解表达能力的重要性,要将培养学生表达能力贯穿于我们全部教育教学活动当中。

2.让学生清楚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教给方法。

许多学生不是表达能力差,而是不清楚语言表达的要求,只是凭感觉,不会表达。综合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有关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我认为要做到两条:

一是真、新、顺。要做到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二是做到积极、主动、自信、专注、文明、得体。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做到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

我们要让学生明确语言表达的具体要求,采取以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相结合的办法,以创设情境和语言实践活动为载体,教给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学生升入高中或走上社会,在具备一定的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如果人人都能积极主动自信而神采飞扬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文明得体顺畅的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那么,我们学生的发展空间将会大大的增加,我们三中的声誉将会更上一个层次,我们盐城的教育将会更加令人瞩目。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不成熟观点和思考,有许多不当、不全面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高宇:

今天,我们初二年级语文组卢茂华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一堂校本教研的观摩课。课前,卢老师围绕研究课题,精心备课,几易其稿,这种教研的认真劲,首先是值得我学习的。

刚才王主任对卢老师的课作了一个比较系统而又客观的评价,下面我就略为补充谈谈自己的想法,不当之处请各位指出探讨。

我们初二年级的校本教研课题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总体上说,卢老师在这堂课中运用的教学策略和设计的教学步骤都能围绕着这一点来。在这堂课中既注重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又注重了语文课本的人文性;既让学生感受到了文本中所蕴含的人类亲情,中华民族优良的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又引导学生学会了如何来赏析美文,整个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了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等等这些方面,我认为卢老师做得很好。

在这一堂课中,我们在课前商讨的一些教学策略也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学生的发言面广,发言的人次多,达到了42人次,学生活动的时间绝对是充足的,基本上解决了学生不敢说,不想说的问题。这些都得力于卢老师平时的工夫下得足。但我要提出并请大家一同思考的是,在这些发言中,有多少是接受式、再现式的低层次的发言,有多少是发现式、探索式的高层次的发言呢?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单是提高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去思考,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质量和表达的深度,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的表达,而不是浅层次的回答。

我想,让学生敢说、想说,只是解决的学生语言表达心理上的问题,而让学生会说、说好才是解决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上的问题。我们更应该致力于后者,因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发现在初二学生语言表达调查表中显示,喜欢逻辑严密和思考独特的表达同学只占极少数,仅有百分之十几,可见这方面学生是多么的薄弱。

况且,一堂好课,我个人认为不但要形式新颖,语言优美,还要有思想。没有思想的课堂,就是没有灵魂的躯壳,同样没有思想的深度,也就没有表达的深度,否则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就会流于形式,浮在表面。因此,在一堂课中,我们更应该看到学生有哪些新的见解和新的思索。

在这堂课中,有一个学生的发言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在回答假设你是文中的“我”在父亲决定走大路时会有什么想法时说“你们走大路,我走小路”。我认为这一回答,就是一个绝妙的答案,因为这非常符合一个小孩的心理,也是很多成年的教师没有想到的回答,富有创造性。但这样的答案在这堂课中并不多。另有很多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下去,是在老师一步一步追问下,才回答出全部内容。在回答问题时,语言也缺乏感情,不够生动,少用修辞。

我想,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是否应该让学生的表达注意一下用词和句式结构,能运用一些修辞,感情更充沛一些,表达得更深刻一些。我们是不是要这些方面做些研讨、下些功夫呢?

孔令娥:

今天听了宁老师的一节课,感觉收获是蛮大的,最主要的感受是这节课中的学生活动,下面就这一点谈谈我的看法。

宁老师在这一节课中,首先创设了一个情境,让学生们观察几幅图,问图中表现的内容。这个问题很简单,所以很多学生举手回答,而且答得较好,极大地培养了他们思考问题的兴趣,增强了他们回答问题的勇气。

其次,新课标明确要求“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力的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卢老师播放了这篇课文的配乐朗读,所配音乐轻柔悠扬,学生听的很认真,我观察了一下,很多同学都边听边拿笔在画文中的句子,这就是他们投入的一种表现,后来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我旁边的小男生,他的语气就在模仿那个录音的朗读,把文中那种浓浓的亲情尽可能的读出来。

还有新课程还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未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一节课中,卢老师设计了一个环节“自由抢答题”,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些很简单的内容,让同学迅速作答,课堂气氛热烈。

在“议一议”这一环节中,卢老师先让同学们谈一篇好的文章可以好在什么地方,同学们回答可以是词语,可以是句子,可以是修辞等等,同学们总结归纳得较好,然后用自己总结出的方法去读课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总之这一节课的优点是很多的。

但也有几点值得反思的地方:

(1)

教师的问题可以更加明确,如有同学说道“熬”字用得好,卢老师追问好在什么地方,学生回答说明母亲在这个冬天过得不容易,卢老师又问“怎么一个不容易呢?”学生就很难回答了。所以老师的语言也应该干净、利落。

(2)

学生的参与度还有待提高,有好几个学生从头至尾都没有参与到课堂来,我们的课堂是面向全体同学的,所以要吸引每一个学生都要参加到课堂中来,这虽然不容易做到,但我个人觉得这是每一个教师所必须做的事情。

李萍:今天听了宁老师一节课,这节课符合“美文美教”的要求,莫怀戚的《散步》是一篇优美的田园牧歌式的散文。这堂课整体上得充满感情,有行云流水般的顺畅,今天我就这堂课的师生互动方面来谈谈我的感受。

1新课程理念下的新型师生关系

传统的教学师生关系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的职能以传授知识为主,而学生的任务是接受知识。教师是“以精神振奋精神,以气质影响气质,以人格塑造人格”的职业。因此注重师

生互动上的融合是最能感染和影响学生的重要基础,教师的自身审美情趣、观念与行为不自然地在课堂得到一定的展现,因此师生互动上的融合更易在与学生的思想碰撞中激起火花,达到师生双方身心愉悦的效果。在这堂课中卢老师特别关注了与学生的互动,不管是课堂一开头四幅画的导入,还是学生谈学了这篇文章的收获,都充分展示了这一点。

2.宁老师这堂课不仅让师生互动起来,而且做得有声有色,不是做表面的虚假文章。课堂要焕发出活力、有生气,就需要教师注重学生回答的“个性化”,关注学生创造力的发挥。比如有一个情节:让学生朗读课文,体会文中写得美的地方,讲讲美在哪里?这个环节中有生生合作探究,然后让学生充分地发言讨论,体现了师生互动的双向性、流畅性,提高了师生互动的实效性,学生讨论热烈,在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中一起去领悟文中的各种美:修辞美、句式美、景色美、情感美等等,也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美育”特质。

3.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也就是互动式教学,不仅师生互动,还要生生互动。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情趣,才能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轴,活动为主线,创新为主旨”的教学新理念,尤其课堂上出现了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为这堂课增添了生动、鲜活的画面。

下面我就这这堂课提几点值得商榷的地方:

1、这堂课没有设置学生提问的环节,让学生开启心志,大胆发问,这也是一个重要的互动方式,而这堂课忽略了。

2、在对“世界“一词的挖掘有待更深层次一点,身边的亲情讲得比较少,卢老师没有给学生交流的机会,亲情是点点滴滴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的。

今天学习了卢老师这节课,收获很多。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马冰:

今天我听了宁老师的一节课,学到了很多东西。卢老师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围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设计了一系列有效的教学环节。师生互动有较为充分的体现,既有阅读方法的点拨,又有阅读材料的语言积累。刚才吴媛东老师就师生互动这一教学环节,讲得比较详细,在这里我作点补充,不当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本节课卢老师引导学生解读文本,以学生寻求文中美的语言、美的情感、美的构思为主问题进行教学,课堂上有多种形式的互动,如学生讨论的生生互动,有老师相机点拨的师生互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问题讨论、表达,老师点拨、评价有深度,语言也比较到位,但精彩处不多。就师生互动这一教学环节,我想谈几点看法。

1、师生互动阅读中,对学生的充分读书这个度究竟该如何去把握?

无论是学生的学,还是教师的教,读文本是基础。学生因读而发现领悟;教师因读而认识把握。课堂上如果不让学生充分读书,他们在课堂上的语文学习只能是盲目和无的放失的。但对学生充分读书的度的把握,作为教者又不能不重视。卢老师这节课对学生读的时间还是把握得比较好的,从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上可以看出。而我们平时课堂上处理总不尽如人意。关于这个“度”的把握,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首先,阅读时间上要充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其次是读通读懂,能够挖掘出学生的生活积累和生活体验,从书中读进去又读出来。第三,读书要读到让学生在愤悱中求突破,特别期待老师的引导才好。

2、师生互动阅读中,怎样既尊重每一个举手的学生的发言权又不影响教学进程?

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同学的发言的权力,以人为本。而课堂中往往是发言提问的优秀学生个性得到张扬,语言能力得到培养,而性格内向或基础差的学生基本上被剥夺了发言权,甚至连思维的时间和空间都没有了,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尊心必然受到损害。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往往无暇顾及这部分学生。例如本节课中要求学生说说身边的亲情故事,有的学生刚举手,老师又进入了下一个环节的教学。

3、师生互动阅读中,除“问题教学”之外,教师究竟还要做些什么?

“问题教学”之外,老师要师范自己创造性的阅读体验,卢老师在课堂上对“熬”、“世界”等词语解读很有深度。但课堂上没有设计学生提问的环节,我认为这是师生互动教学的一大缺陷。其实像第6小节老师提出的“为什么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一样?”问题,只要留给学生一定思维空间,学生也会提出此问题,而且通过讨论还会有更独到的见解。

王欣然:

今天,听了宁老师的课,我深切感受到这种教学设计策略是有效的、可行的,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对这节棵卢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付出大量心血,我也学到了不少东西。这节课成功的地方有很多,下面我仅从执教者角度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首先,教师的教育观念明晰,符合新课程要求

1、始终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

教师是课堂的引导、组织者,而非指令者。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这节课中,卢老师能摆正自己的位置,结合学生的知识、能力等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自由说话,发展学生积极的说话趋向。在授课开始就把说话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展示四幅画面,让学生自由描绘谈感受,并由此学生说说自己身边的亲情故事。几乎每个环节都体现了这一理念。总之,这节课卢老师始终隐身在学生背后,悄悄为学生设下一个个路标,使学生既沿着教师设下的轨迹前进,又感到主动探索主动发现的乐趣。

2、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语文课程的特点及子课题的要求,采用有效方式让学生主动开口说话,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节课,卢老师对于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全权放手,如听读概括等;对于一些需要一定知识基础、综合概括能力的问题,总是先让学生思考、讨论,引导争鸣,进行思维的碰撞。这样,就变一言堂为群言堂,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合作、探究精神。

其次,教学设计符合新课程理念

1、就教学程序来说,整个教学环节紧凑、完整,环环相扣,过渡语设计自然顺畅,给人以启发性。

2、教学内容的把握准确、适度。结合文本及子课题的要求,卢老师定下了三个目标:①积累词语、理解句意、明确主旨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讨论中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③感悟亲情,理解对生活高度的责任感,培养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这些目标内容丰富,涉及

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情感态度价值观,充分体现了目标的三维化,定位正确、科学。授课中,卢老师又进行大胆辐射,适当迁移,将文本回归生活,激起学生情感共鸣。如导入、美点寻踪及说说收获环节,都会自然辐射到生活,大大增添了这节课的人文性,激活了趣味性,散发出感染力。

另外,关于这节课,我还有几点要和大家一起探讨的,不妥之处请卢老师见谅。

1、教师的点评不到位,简单、单调,缺乏激励语,一些智慧的闪光点也未能及时得到升华,不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2、在学生发言时,教师有时未注意规范学生用语。如果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能充分关注学生的表达,那么学生一定会想说、能说、说好的。

以上只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王健宁:

今天听了宁老师的《散步》一课,收获是很多的,作为补充发言,我也想谈谈自己的一些浅薄之见,和大家一起探讨探讨。

首先想说说这节课的优点:

1、宁老师很注重营造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协调一致的师生融洽和谐的教学气氛:通过运用丰富的语言、面部表情、神态、手势、眼神的交流,加上多媒体手段的运用,精选了画面、音乐,善于创设情景,有吸引力,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到具体的情境中来。

2、开篇导语后,设置了抢答题目,调动了课堂气氛,活跃思维,因为人在情绪高涨时思维最活跃,记忆最深刻,这个刚好适应了学生的认知心理。

3、卢老师有扎实的语言功底,语言优美、清晰、流畅,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同时在课中特别注意渗透教研课题,重视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又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4、课堂组织上,敢于放手,让学生充分讨论,给他们独立思考和研究的空间,善于运用语言艺术,给学生许多思维的发散点,迸发出思想的火花,善于追问,及时纠正语言表达上的疏漏。

值得商榷的地方:

1、点评的语言不够到位,过于单一。

2、语言感染力有待加强。

王立影总结:刚才各位老师根据自己对本节课课堂教学现象的观察,从不同角度作出了分析评议,畅所欲言,谈了自己看法和启示,谈得很深刻、独到,有真知灼见,更为可贵的是能够“以学论教”,强调以学生的状态(如情绪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目标达成状态)为参考来评价教师的教学策略,有效地促进师生发展。这样的评价,我认为是符合新课程要求的,评价的本质在于促进发展,上课如此,评课也是如此。

综合大家的意见,我觉得这样几个方面已达成共识,在今后的教学中可借鉴或作进一步探索:

1、更新理念,从尽心的教课文转变为引导学生自己学课文,给学生动口的机会,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得到能力的培养。学习卢老师在课堂上做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

2、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克服胆怯的心理,有效地解决学生怕说、不敢说的问题。

3、尊重学生的见解,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体验,需要尊重。学习卢老师在课堂上积极鼓励学生,让学生在老师、同学的肯定中成长。

4、教学设计上要突出语文听说读写的语用能力的培养。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卢老师这节课做得很好,既突出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把握语文学习规律,又让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得到情感上的熏陶,思想上受到启迪。

5、课堂上要关注学生的表现。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课堂教学效果理想不理想,取决于师生是否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交往状态,取决于学生的思维状态是否被激活。卢老师在本节课上能切合学生实际,点拨、讨论相结合,挖掘学生心灵的“动情点”引领学生走进情感体验的新课堂,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较好地达成本节课的目标。

总而言之,语文组在“培养学生表达能力”这个问题上作了有力的尝试。他们所采取的策略是有效的,可供我们大家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运用。当然,在这两个方面还需要我们继续探索:

1、解决了学生怕说、不敢说的问题还远远不够,如何进一步使学生规范、完整、流畅的表达;如何把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同思维训练有机结合;如何使口头表达落实到书面表达等问题还摆在我们面前。

2、我们教师在运用自身的教学机智及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对学生的表现作大胆点评,从而形成积极的认知干预,有效调控教学行为方面还有待提升

第五篇:浅谈小学一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一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陈 利

【摘要】

数学语言所特有的抽象性、概括性、简洁性、逻辑性使一年级小学生较难理解数学语言所表达的数学思想,无法用数学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造成学习数学时遇到很多困难。本文从在倾听中模仿数学语言、在阅读中感悟数学语言、在操作中强化数学语言、在交流中提升数学语言、在情境中应用数学语言五方面提出了培养策略,以有效引导一年级学生能准确、简练、有条理地用数学语言呈现自己思维过程,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

一年级学生 数学表达能力 培养策略

毕业后,我一直担任小学数学教学,通过近二十年的课堂教学经历,越来越深地感到,数学语言对于数学学科非常重要。同样的数学课堂,为什么不同的老师执教,孩子们的反应,尤其是课堂上孩子们通过语言来表达数学中的概念、法则、定理、意义,其语言的准确性、完整性、逻辑性截然不同。很久,我一直在思考。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试想,如果我们的课堂,少了孩子们精彩的展示,我们的课堂就是空洞的、无意义的,也是失败的。

要提高学生各种数学能力,离不开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数学语言表达对低段尤其一年级学生来说处于启蒙阶段,这一阶段是培养和发展儿童数学语言的最好时期。所以,我决定从2013年3月开始,以所任教的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致力于“培养低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研究。在我的课堂中,尝试培养孩子们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让孩子们逐步学会用准确的、通顺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逐步提高孩子们参与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一、教会学生倾听,在倾听中模仿数学语言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说话不够完整,甚至更多使用的是生活化语言,语句不够规范,很难成为数学课堂上的语言。如果学生能在课堂上听清楚老师的提问、讲解,听清伙伴的回答,那么必定会由“会听”到“会说”。所以,要使学生会“说”,首先是要学生会“听”,给学生一个辅助的拐杖,学生才能在模仿中把数学化的文

字语言说正确,说规范,从而为理解符号语言、图形语言,为学好数学奠定基础。

例如,一开学学习《我们的教室》时,学生就接触了数量,而学生往往喜欢用“个”或“只”:4个人、6个凳子、6只椅子„„来表达,所以,老师就要通过教学,让学生能正确使用单位名称。在训练时,教师应给予正确的范例,通过教师范读引领、学生榜样示范、及时纠错强化等训练方法,加深学生对正确使用单位名称的记忆。不仅开学第一课,在以后的看图说话、加减法算理的叙述时都应提醒学生正确使用单位名称。

又如《我们的教室》一课,是通过说一说教室里有那些活动,让学生逐步养成对个数进行正确规范的口头表达习惯。教师可以结合我们的教室和主题图,通过“教室里有„„”、“桌上有„„”等句式培养学生有序地观察,完整地说,为今后学生将图形语言(看图说话等)、符号语言(比多比少等)用文字语言完整地进行表述奠定基础。

听是说的基础,在养成良好倾听习惯的基础上才能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所以应重点抓好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在倾听中模仿正确规范的数学语言。课堂上,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倾听,让学习困难的学生重复别人的回答,让优等生评价、补充别人的发言。教师适时引导、示范,通过师生、生生的评价促进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促进“说”的能力的提高。

二、教会学生阅读,在阅读中感悟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具有高度抽象性、严密性,每个数学概念、符号、术语都有其精确的含义。要掌握数学语言并非一朝一夕,因此必须重视数学阅读,教会学生阅读数学书,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数学语言。《课程标准》指出:“经历运用数学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这就要求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几种数学语言间“互译”能力的培养,通过“互译”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数学书既是教师教学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依据。因此,应重视数学书在教学中的作用。也许,有的老师认为数学书没有语文书那样强的阅读性,尤其一年级的数学书插图比文字占的比重更大,有时整个页面,只有简单的几句话,因此不需要指导学生阅读。实则不然,数学书中的某些插图,其实是一种图形语言。在描述数学概念或关系时,图形语言的描述为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的描述提供了直观表象,为学生理解和感悟数学符号语言的意义和内涵奠定了基础。因此图形

语言易懂、易学,是理解和把握符号语言的扶梯,尤其在一年级数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它的地位和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也是不可替代的。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第一学期《比一比》时,就可充分利用几种语言的“互译”,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提高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第一步:指导学生观察图形语言: 《比一比》

此题是实物进行比较,教师可用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左边有几个?”、“右边有几个”,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初步感悟到你表达的题意:“左边有6颗糖葫芦,右边有8颗糖葫芦。”

第二步:指导学生将图形语言转化为文字语言:

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并用文字语言口述比较结果:“6颗糖葫芦比8颗糖葫芦少”或者“8颗糖葫芦比6颗糖葫芦多。”

第三步:指导学生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

在比较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符号语言:“6<8,读作:6小于8”或者“8>6,读作:8大于6”。

在指导学生阅读数学书的基础上,随着教师从“图形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环环相扣的“三部曲”式的“互译”能力训练,使学生对数学语言的感悟得到逐步提升。

像这种图形语言也能通过媒体、板书等形式展现,但要指出的是,无论是新授还是复习,我们的教学不可能脱离书本。即便使用媒体等形式展现图形语言进行讲解,最终一定要引导学生回到书本——阅读数学书。当然,不一定阅读同一道题目。当学生学会阅读数学书以后,他们在翻阅数学书时,数学语言又在他们头脑中重现,他们在复述时,也会得到一定的提示,避免成为“空想数学”。

三、引导学生操作,在操作中强化数学语言

动手操作是发展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低年级学生的

思维是直观性占主导地位,主要是形象思维活动。作为教师,应遵循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充分认识到让学生动手操作的重要性,当然也要避免为操作而操作。在引导学生操作时,要多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因为语言是思维的载体,知识的内化与相应的智力活动都必须伴随语言表达的过程,只有让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强化数学语言、深化含义理解的目的。

如教学《进位加法》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操作“双色片”来理解“凑十法”,强化数学语言。

第一步:让学生在20数板上摆出9个双色片。《进位加法》

第二步:让学生再摆5个双色片。学生可能会出现书上小巧和小胖那样的两种摆法。

小巧:将加数9和5一个接着一个摆出来。小胖:是将加数9和5上下分开摆出来。

(此时,对于学生来说“数出5个双色片摆在数板上”并不是一件难事,关键是后面教师的引导与计算过程的表述。)

第三步:交流两种摆法。在交流中,对每一种摆法,教师都要引导学生将直观的图形语言转化为简洁的数学符号语言:“把5分成1和4,9+1=10,10+4=14”或者“把9分成5和4,5+5=20,10+4=14”,进一步突出“凑十”的重要意义。同时,培养了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可以丰富感性认识,通过有条理地说操作过程,可以把外部物质操作活动转化为内部思维活动,以掌握事物的本质属性,使学生的数学语言得到强化。

四、引导学生交流,在交流中提升数学语言

由于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经验、思维特点等不同,导致他们对同一概念的

理解常常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课堂上必须给学生提供数学交流的机会,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能把形象直观的观念和抽象的数学概念联系起来,让学生通过交流提升数学语言。数学教学的交流主要包括师生交流、生生交流,这样的交流,使学习困难生也有表达的机会,真正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理念。

1.生生交流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主要有小组讨论、同桌交流等形式。同桌交流非常方便,是教学中最常见的交流方式。如,巩固“数的分与合”时,就可进行“我说组成你猜数”的同桌交流游戏;在教学“进位加法”、“退位减法”时,也可让同桌通过互说计算过程来巩固算理„„通过这样的交流,既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又鼓励学生表达,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在交流中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2.师生交流

“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教师通过提问、讲解、提示、倾听等多种形式与学生建立互动式交流,并在交流过程中帮助学生提炼数学语言,培养数学思维。师生交流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提问与引导,要避免“启而不发”或“未启而发”现象的发生,教师应精心设计有价值的问题,使得师生交流能顺利进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升。

小组讨论的作用在教学中也不容忽视。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采用小组交流比同桌交流更合适。由组织能力、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组长,在组长的带领下通过互动交流,使每个学生的观点得到充分的表达,学生的思维在交流中得到启发,学生会更主动地思考、倾听、表达以及灵活运用新知,依靠集体的力量共同解决难题,学生的身心都处于主动学习的兴奋中。这样的交流使学生在提升数学语言的同时,也发展了数学思维。

值得注意的是,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教师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第一学期,学生处在从幼儿园生活向小学生活逐步过渡阶段,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还不是很强,尤其组织能力与表达能力,因此建议以同桌交流为主。第二学期,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身心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思考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都比第一学期成熟,可逐步进行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

通过数学交流,让学生把自己的思想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并接受他人的思想,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和掌握。

五、精心创设情境,在情境中应用数学语言

有位儿童家说过:“每个儿童都是一个天生的玩家”、“他们应当在有意义的情境中听数学语言的使用。”学生有了“说”的欲望,教师应该适时为他们营造“说”的氛围。

数学与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教师可以从多方面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产生学习的自我需求,从而更加愿意“说话”。例如,教10的认识,学生学会了10的读写、10的分解与组成、10的基数和序数意义,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多说几句话”:“你能用10说一句话吗?”“你能说一段话,把10和第十都用上吗?”学生会说:“我衣服上有10粒纽扣。”“排队时我站在第十个。”“看电影时,我坐在第十排的第4个座位上。”„„这样说一说,不仅加深对10的认识,还谈论了10,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感悟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它要求教师要在课堂上抓住一切机会,注重对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以“说”促“思”,充分挖掘每一位学生的创新潜能,使更多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成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战场。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堂标准(实验稿)》

浅谈小学一年级学生数学

语 言 表 达 能 力 的 培 养

颍泉区苏屯小学

利2016.3

下载《重视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阶段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重视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阶段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培养学生在数学教学中语言表达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在数学教学中语言表达能力 河西学校 王祝刚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严密的学科,而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人们常常借助语言思考和分析问题,表达思维。因此,训练学生说是培养思......

    浅谈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五篇范文]

    浅谈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 摘要:本文从创设情境、热情鼓励着手激发学生说话兴趣,首先严格正音,规范学生语言,结合课文中的好句子和典型句式进行语言表达训练,利用合作学习的方式......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摘要 从教几年来,我一直担任高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我所接班级的学生都好似有一个共同 的通病――害怕作文,一提到作文,个个都唉声叹气,嘴......

    立足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立足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广州市白云区横沙小学谢孔敏 摘要:“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的基本训练不行,写作能力是不会提高的。”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必须首先从阅读教......

    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阶段成果

    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总结 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研究课题组 一、是落实语文新课程理念的反映 1、贯彻了新课标理念。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培养......

    《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阶段总结 Microsoft Word 文档 (7)

    《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二阶段总结 三年级语文组 本课题自立项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新理念指导研究工作,强化学习,更新观念,努力优化化教学过程和教......

    培养学生数学表达能力的研究[范文模版]

    《培养学生数学表达能力的研究》实验方案 数学教师:郭巧萍 一、课题的提出: 目前新课改要求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能有自我发展的空间,并积极提倡探究、交流式学习,让学生成为学......

    浅谈数学教学中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论文

    语言和思维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思维的表现,思维是语言的内容,语言表述的完整、准确,就直接反映了学生思维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