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3 09:07: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新课改下如何实施素质教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新课改下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第一篇:浅谈新课改下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浅谈新课下改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祝站镇中心小学李锋

小学数学 是一门基础学科,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发挥其整体育人功能,笔者认为应注意下面 几个问题:

一、科学制定小学数学教学目标

实施素质教育,就要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而教学活动也必然会对学生身心的每一个方面都产生影响,因 为学生是以整体的生命投入教学活动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要全面,而不应只是局限于认识性目标。新课标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遍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标准》对“全体”的含义是这样表述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借鉴国外的经验,结合我国小学数学的教学实际,在制定小学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目标时,还应特别注意 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在培养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同时,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表达和交流能力。“提出问题”是我国数学教育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学生以往较为习惯的是在面对一个确定的问题时思考解题方法,而提出问题是教材与教师的职责。事实上,让学生学习时提出问题,学会提问题是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所以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问题的情景,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动手、动脑去探索、发现问题的答案,发展其探究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2)加强数学基本思想方法的渗透。小学中渗透的数学思想与方法主要有:化归、组合、归纳、联想、集合、对应等。这些思想和方法隐含在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它们比数学知识本身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更普遍的适 用性,因而教师要充分挖掘这些思想,紧密结合数学知识的教学进行渗透。这对学生理解知识,提高学生的数 学素质是大有裨益的。

(3)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让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的乐趣、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心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人类发展史上有很多事例反映了数学所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了解了这一点,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的价值有较为全面的认识,有时可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欲望。

(4)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华东师大叶澜教授在《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一 文中提出,课堂教学的目标不仅应包括认识方面的目标,还应包括学生的情感、意志、合作能力、行为习惯及 交往意识与能力等方面。她强调指出,这里提出的情感目标,并不是美国教育家布卢姆在目标分类中所提到的,仅以服务于认知目标完成为目的的情感目标,而是指教学应该促进学生情感体验的健康、丰富和情感控制能 力的发展。情感、意志等目标既有与认知活动相关的内容与价值,又有其相对独立的内容与价值。这样的目标 并不是一节课就能完成的,它必须通过每节课来实现,渗透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 中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意志,要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来认识,它们不仅服务于、从属于认识活动,而且有其相对 独立的内容、价值和地位,是学生基本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世界各国在反思评价以往的教育时,都认为过去的教育过于划一和死板,学校面对学生人数的大量增加,忽视了个人需要。素质教育强调遵循个性教育原则,也就是教育要面向有差异的每一个个体,根据不同学生的 实际,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尽可能大的发展,达到最大程度的因材施教。在当前班级人数较多 的情况下,要求每节课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是不现实的。可行的办法是把学生进行适当的分层次划 分,对不同层次学生分类指导。

小学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注意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在保证全体学生达到大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在大纲基础上加深拓宽,让他们有机会接触、了解乃至钻研自己所感兴趣的数学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其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并注意培养其学习的独立性、创造性。对学习困难的学生,

第二篇:浅谈新课改下高中生物素质教育的实施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生物素质教育的实施

单位:贵州省三穗县民族高级中学 姓名:杨再维

【内容提要】高中生物教学必须寓新课程理念于课堂教学之中,激发学生思考潜能,提高探究思维能力,拓展学生创造能力.培养良好思维品质,科学运用类比方法,帮助理解知识要点,教师应充分地利用生物课堂有效地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真正彰显新课程理念。因此,高中生物教学必须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与学的方式改革上进行有效性思考。

【关键词】新课改

生物素质

探究

一、提高业务理论水平

一个教师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的培养。因为在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学生在一定的范围内完成所规定的任务。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很多问题,需要教师帮助解决。在这里面,学生需要的知识和达到的技能,并不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掌握的。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探究知识不再是教师单纯的传授和学生机械的记忆。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来指导学生;掌握各种技能和技巧,来和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原由。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改变“满堂灌”、“一言堂”的授课方式,教师的教学地位不再是教学的主角。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角,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生物学科是一个实验科学,这就要求在学科教学中,创设各种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的教学方式进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选择地对学生进行目的教学。不要忽视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不要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不要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闪光的地方。高中生物的教学中有很多设计实验的题目,教师不要包办,要让学生大胆去设计,大胆开拓自己的思想。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每位学生的设计思路进行分析比较,找出不足之处,进行改正,教师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是一个指导者,是一个辅导者。

三、对新教材各栏目做合理取舍,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体现素质教育中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

新教材的栏目很多,不可能全部讲解或处理,我取舍的原则是:第一,考虑全体学生 的知识实际。第二,有利于实现本节目标。第三,体现重点知识,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节的“问题探讨”,只讨论

1、分辨一共有几种细胞?它们的共同结构有哪些?而

2、“你能从中举出一两个例子,说明造成细胞不同形态结构的原因吗?”则不讨论。

对知识跨度大,教师知道学生讨论不会有结果或难以有正确结果的问题,及时引导,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一节中的“思考与讨论”

2、“细胞内最多的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分别是哪一种?你能推测它们对生命的意义吗?”第2问对我的学生来讲,显然是个难题,于是我从旁边引导:“一个人缺水和缺食物哪个更严重,如果算占细胞干重的话,那么有机物量多的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通过及时引导学生终于说出了“它们对生命的意义”。但我发现有的学生屈解了课题,理解为细胞像是一个容器,里面装的是元素和化合物,于是我粉笔一挥,改课题,把《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改为《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改了以后,由元素组成化合物,再由化合物组成细胞的体系能明显地表露出来,有助于学生的理解。教师对内容的灵活处理,给了学生以启迪,对提高学生分析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四、生物课堂教学中应巧设导入创设悬念

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不仅要教,而且要导。”一段好的引言能使学生很快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使之全神贯注于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如在学习《伴性遗传》时,我个人认为,老师可先根据农村重男轻女的现象给学生讲述这样的故事:在某山区,一个妇女连续生了四个女孩,邻居、婆家人都瞧不起她,她自己也看不起自己,以为自己没本事,生不了儿子,无奈之下,她便自杀了。故事讲完后老师可问:她为何要自杀,生女孩是女人的错吗?人的性别是如何决定的?通过这样的一个实例引入新课营造了一个吸引人的课堂情境,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充分调动起来。为下面的学习设置了悬念,使学生很想去揭开自杀的原因。

五、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提问

现在的高中学生大都习惯于接受式学习,而老师则习惯于“照本宣科”,很多学习对学习生物学提不起兴趣,因此也就对这门学科比较淡漠。如何行之有效地使学生“有兴致,多关注,乐意学”,作为生物教师,这确实要引起重视。事实上,生物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选择与实际相联系的话题,创设与生活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学会去思考,学会去提问,开展师生之间的互动是一个可行的方法。因为有实际生活的体验,学生的参与性很高,普遍都能融入情境。例如在讲授高二第二章第三节“细胞的癌变”这一内容时,可并不急于介绍课本书面知识,而是创设这样的情境:在你的周围,在你认识的人当中有癌症患者吗?和癌症患者接触过吗?觉得癌症可怕吗?你认识多少癌症知识?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调动起来,各

抒己见,畅所欲言。然后再引导学生提问——你最感兴趣的癌症相关问题。学生的问题五花八门,有问“怎么样会患癌症”,“如何预防癌症”,“癌症是否会遗传”,“癌症如何食疗”的,也有问“为何白血病的患病率会呈上升趋势”,“为何广东珠三角是鼻咽癌的高发地区”等等问题的。这样,一方面可使学生感受生物科学对人类生活的作用和意义,另一方面也可帮助学生养成关心生活、关心实际问题的习惯,善于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尽量将课本上的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创造一定的条件,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提炼相关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学会提问,善于提问。

六、培养学生真挚的情感和健康的心态,最终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教材中,寻求培养学生真挚的情感和健康心态的材料,如结合必修三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及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关心国计民生的情感,树立环保意识,每个人既是社会的一员,又是自然的一员,生态系统的优与劣,直接关系我们自身的生存,我们总不希望生存在水深火热之中吧?结合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让学生了解神经—体液调节的关系,知道它们在身体健康中的重要性,从而从生理基础方面,认识健康心态的重要性,正视现实,在生活上不攀比,在学习上不松气,最终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七、加强实验,培养实验动手能力,是提升生物学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生物实验课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是能直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教学中,把能做的实验,尽量让学生做,有几个不能做的给学生播放该实验的光盘,让学生获得实验的第一手资料。

总之,充分地利用生物课堂有效地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是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师必须深入研究和解决好的一个重要课题。信息时代的生物教学,要使学生既具备良好的文化知识,又要具备人文精神的素质、科学的实践精神、高尚的人生观,切实提高学生素质,达到科教育人的目的。

第三篇:浅谈新课改下高中生物素质教育的实施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生物素质教育的实施

引言:

高中生物教学必须寓新课程理念于课堂教学之中,激发学生思考潜能,提高探究思维能力,拓展学生创造能力.培养良好思维品质,科学运用类比方法,帮助理解知识要点,教师应充分地利用生物课堂有效地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真正彰显新课程理念。因此,高中生物教学必须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与学的方式改革上进行有效性思考。

一、提高业务理论水平

一个教师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的培养。因为在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学生在一定的范围内完成所规定的任务。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很多问题,需要教师帮助解决。在这里面,学生需要的知识和达到的技能,并不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掌握的。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探究知识不再是教师单纯的传授和学生机械的记忆。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来指导学生;掌握各种技能和技巧,来和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原由。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改变“满堂灌”、“一言堂”的授课方式,教师的教学地位不再是教学的主角。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角,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生物学科是一个实验科学,这就要求在学科教学中,创设各种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的教学方式进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选择地对学生进行目的教学。不要忽视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不要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不要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闪光的地方。高中生物的教学中有很多设计实验的题目,教师不要包办,要让学生大胆去设计,大胆开拓自己的思想。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每位学生的设计思路进行分析比较,找出不足之处,进行改正,教师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是一个指导者,是一个辅导者。

三、对新教材各栏目做合理取舍,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体现素质教育中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

新教材的栏目很多,不可能全部讲解或处理,我取舍的原则是:第一,考虑全体学生的知识实际。第二,有利于实现本节目标。第三,体现重点知识,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节的“问题探讨”,只讨论

1、分辨一共有几种细胞?它们的共同结构有哪些?而

2、“你能从中举出一两个例子,说明造成细胞不同形态结构的原因吗?”则不讨论。

对知识跨度大,教师知道学生讨论不会有结果或难以有正确结果的问题,及时引导,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一节中的“思考与讨论”

2、“细胞内最多的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分别是哪一种?你能推测它们对生命的意义吗?”第2问对我的学生来讲,显然是个难题,于是我从旁边引导:“一个人缺水和缺食物哪个更严重,如果算占细胞干重的话,那么有机物量多的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通过及时引导学生终于说出了“它们对生命的意义”。但我发现有的学生屈解了课题,理解为细胞像是一个容器,里面装的是元素和化合物,于是我粉笔一挥,改课题,把《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改为《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改了以后,由元素组成化合物,再由化合物组成细胞的体系能明显地表露出来,有助于学生的理解。教师对内容的灵活处理,给了学生以启迪,对提高学生分析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四、生物课堂教学中应巧设导入创设悬念

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不仅要教,而且要导。”一段好的引言能使学生很快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使之全神贯注于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如在学习《伴性遗传》时,我个人认为,老师可先根据农村重男轻女的现象给学生讲述这样的故事:在某山区,一个妇女连续生了四个女孩,邻居、婆家人都瞧不起她,她自己也看不起自己,以为自己没本事,生不了儿子,无奈之下,她便自杀了。故事讲完后老师可问:她为何要自杀,生女孩是女人的错吗?人的性别是如何决定的?通过这样的一个实例引入新课营造了一个吸引人的课堂情境,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充分调动起来。为下面的学习设置了悬念,使学生很想去揭开自杀的原因。

五、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提问

现在的高中学生大都习惯于接受式学习,而老师则习惯于“照本宣科”,很多学习对学习生物学提不起兴趣,因此也就对这门学科比较淡漠。如何行之有效地使学生“有兴致,多关注,乐意学”,作为生物教师,这确实要引起重视。事

实上,生物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选择与实际相联系的话题,创设与生活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学会去思考,学会去提问,开展师生之间的互动是一个可行的方法。因为有实际生活的体验,学生的参与性很高,普遍都能融入情境。例如在讲授高二第二章第三节“细胞的癌变”这一内容时,可并不急于介绍课本书面知识,而是创设这样的情境:在你的周围,在你认识的人当中有癌症患者吗?和癌症患者接触过吗?觉得癌症可怕吗?你认识多少癌症知识?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调动起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然后再引导学生提问——你最感兴趣的癌症相关问题。学生的问题五花八门,有问“怎么样会患癌症”,“如何预防癌症”,“癌症是否会遗传”,“癌症如何食疗”的,也有问“为何白血病的患病率会呈上升趋势”,“为何广东珠三角是鼻咽癌的高发地区”等等问题的。这样,一方面可使学生感受生物科学对人类生活的作用和意义,另一方面也可帮助学生养成关心生活、关心实际问题的习惯,善于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尽量将课本上的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创造一定的条件,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提炼相关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学会提问,善于提问。

六、培养学生真挚的情感和健康的心态,最终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教材中,寻求培养学生真挚的情感和健康心态的材料,如结合必修三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及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关心国计民生的情感,树立环保意识,每个人既是社会的一员,又是自然的一员,生态系统的优与劣,直接关系我们自身的生存,我们总不希望生存在水深火热之中吧?结合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让学生了解神经—体液调节的关系,知道它们在身体健康中的重要性,从而从生理基础方面,认识健康心态的重要性,正视现实,在生活上不攀比,在学习上不松气,最终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七、加强实验,培养实验动手能力,是提升生物学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生物实验课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是能直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教学中,把能做的实验,尽量让学生做,有几个不能做的给学生播放该实验的光盘,让学生获得实验的第一手资料。再次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还要重视实习,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科学素质有重要作用。例如,让学生观察青蛙的受精卵发育成青蛙的过程并作记录,这类实

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的观察能力。又如,让学生设计并观察某一种动物的某种行为,这类实习可以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再如,让学生学习测定肺活量的方法,这类实习有助于学生掌握科学方法。还有,让学生到学校附近的树林、草地、池塘、农田等进行实地考察,或对周围环境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都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自然进行考察、研究的能力。

教师要以身作则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一丝不苟的科学作风。要使学生懂得科学发现既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唯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坚韧不拔的科学精神才能使偶然变为必然。为此教师要从演示实验入手,借助于仪器、设备,用规范的语言、清晰的操作排除实验过程中的偶然性和次要的干扰因素,才能精确地发现规律,把握现象和事物的本质。另外,要鼓励学生勇于面对疑难,让学生懂得成功往往是经过无数次的失败才获得的。例如,在观察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有的同学反复几次制成的滤纸条都不理想,分不出四条色素带,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析原因,鼓励他们继续实验,结果经过分析是因为滤液细线划得太粗,以致于烧杯里的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而造成,注意划滤液细线的方法后终于成功了。这样通过实践使学生明白,观察与实验必须与科学思维紧密结合,互相促进,才能取得科学上的突破。这种科学素质的培养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研究将有深远的意义。

总之,充分地利用生物课堂有效地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是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师必须深入研究和解决好的一个重要课题。信息时代的生物教学,要使学生既具备良好的文化知识,又要具备人文精神的素质、科学的实践精神、高尚的人生观,切实提高学生素质,达到科教育人的目的。

第四篇:新课改和实施素质教育报告

新课改和实施素质教育报告

新课改实施几年来,我们学校,在上级教育部门的亲切关怀和全力指导下,积极行动起来,开展了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活动。经过几年的辛勤工作,大家对此次新课改有了更深的体会和认识。现把我们实施新课改的具体工作做一总结汇报。

此次新课改与以往任何一次的课程改革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为了让全体教师全面而深入地掌握新课改的精神实质,正确地开展新课程的工作,我们要求广大教师不断认真学习有关新课改的知识,理解新课改的具体内容。我们结合校本培训的工作,要求广大教师抓紧一切时间自学,正确把握新课改的意图,为进一步开展课堂教学作好准备。其次是组织教师开展形式各异的活动,相互讨论交流经验,或同校内商讨,或某一科的课任教师聚集在一起切磋。我们要求每一位教师,每一学期上好一堂能体现新课改精神的公开课,写好一篇学习新课改的心得体会。对于有特色的经验和心得体会,我们还在全校的教师会议上进行演讲推广。此外学校每学期都结合新课改进行一些教育论坛,每位任课教师和班主任都要交流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得与失,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开展教学公开课和研究课。大部分教师上了公开课,主要是探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贯彻课改理念,推进课程改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和对学生的情感、合作学习精神的培养。少数教师上了教学研究课,由各教研组承担,集体筹划、备课,课后评议。就课堂教学结构,知识的传授和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等方面进行探讨,重点是指出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怎样上好一堂课,广大教师各抒己见,这对今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一个促进。

开展活动课,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促进学生特长发展。每周开展一节活动课,小学部全体学生参加,目的是提高学生素质,使学生的专长得到一定的发展,也使学校的教育资源得到开掘和利用,充分挖掘课程外的教材。

经过这几年新课改的实践,我们逐步认识到我们的教学与新课改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认识到自身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我们由于学习不够深入,对新课改的精神实质了解不透,所以对许多新的观点模糊不清,这样一旦实施起来有时难免会走向岔道。另外,教师间的相互交流时间还是少了些,范围还是窄了些。如果我们的脚步不能迈向山外,不能走进优秀教师的课堂,我们的新课改工作也就只能是原地打转。还有,如何把新课改的工作持之以恒地贯穿于我们的每一天每一节课中去,而不是公开课上的做秀,这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现实

难题。这不仅是第一线的教师要思考的问题,也是考核教师的有关部门需要思考的问题(如试题的走向、教师考核的标准等)。

以上是我们对开展新课改工作几年来的情况的总结和反思。今后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新课改的内容,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总结教训,积累经验,使我们学校新课改工作顺利进行,也使得我们的教育工作取得更大成绩。

新课改和实施素质教

育报告

康庄中心小学

2009-8

第五篇:关于新课改下的高中地理素质教育

关于新课改下的高中地理素质教育

赵湾中学 梁荆璞

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为研究对象,重点讲述人类、环境、发展的关系;以及如何解决人口膨胀、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从而使经济、社会、环境与资源协调发展,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的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但是众所周知,课改前的地理教学已经深深的打上了应试教育的烙印,那么如何在新课改理念的引导下将素质教育切入到影响了三十多年的传统地理教育中,最终取而代之呢?笔者以为有如下途径和方法:

一、为人师者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是落实新课改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

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是教育的一次重大变革,这种变革不只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变化,而更重要的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要真正实现这场变革,教师教育观念的革新是基本的切入点,教师要不断的充实、提高和完善,不断地提高的思想和业务素质,要根据时代的而发展,加强知识的推陈出新,不断获取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新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才能有正确的教育行动。那就要求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切实走出名次、考分这种功利性的教学框框,不断地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增加丰富多彩的实践内容,着力培养学生的个性、灵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沉闷、呆板、枯燥乏味的教学气氛变成学生获取知识,启迪智慧,开发潜能的五彩世界。

二、知识对接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改革是推进新课改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环节。

新课改下的素质教育虽然不像“应试教育”那样满堂灌输,死记硬背,但也不等于课外活动或第二课堂,而是要求学生首先具有文化科学知识素质,这是素质教育的基础,课堂教学是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的主要途径,因此必须重视课堂教学。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相互联系,相互合作,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教师重在“导”,学生重在“演”。因此教师要改革那些“填鸭式”、“注入式”、“独唱式”的做法。要充实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通过科学实用、生动有趣有教学内容和启发、讨论、模拟、辩论、等灵活教学方法,将死板的知识变成活的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吸引力,将学生学习负担变成求知修德的乐趣,要通过教育的“导”,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使学生爱学习、会学习、爱思考、会思考、爱创造、会创造。

(二)使用好地理教材,选好教学内容,减轻学生负担。教材是教学之本,课堂教学必须紧扣教材围绕大纲。如果片面的求新求异,教学过程中狂轰滥炸,随随便便,学生会腾云驾雾,盲然无从,将达不到素质教育的目的。现行教材一是注重实用性,章节知识不强调系统性,一些偏深偏难的内容做了删改或改为选学,降低了难度,联系实际的内容有所增加,重点突出人类、环境、发展相互关系的内容;二是增添选学内容(选修三——旅游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六——环境保护)增加了教材的弹性和知识面,突出了实践能力的训练。三是教材辅助有地图册和填充图册。充分利用好这些教材内容,不但可以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训练地理技能,而且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

(三)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应用,教育的方式和手段日趋现代化。地理教学再利用地图、仪器、模型、标本、幻灯片等传统教具的基础上,发展很快。现在,音像材料、计算机软件等现代教具走进了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将形、声、色并用,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转变课堂气氛,便于课堂增强记忆,拓宽视野,启迪思维,陶冶情操,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果,减轻学生压力和负担,保护学生身心健康。

三、知识的扩展营——课外活动,可以不断丰富和完善新课改理念下的地理素质教育体系。

素质教育不等于课外活动,但课外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由于课外活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开放性和直观性。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可以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学生科学文化水平,开发智力,培养创新知识和实践能力。教学中,应创造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除教材安排的教具制作、地图绘制、社会调查、问题研究等等外,还可开展科技制作、手抄报展览、地理游艺晚会、地理科普知识讲座、撰写地理小论文等。这样课内外相结合,校内外联系,不但可以丰富学习内容,巩固基础知识,锻炼实践能力,也能提高学习兴趣,陶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个性和特长。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成绩评价体系

成绩评定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的综合考评与认定。素质教育要求成绩评定不但要真实、准确、科学地反映学生的素质,而且更要促进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和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励学生达到最高学习水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结合,既要评定学生的智力因素,即对地理知识感知、记忆、理解、分析、综合、归纳、推理的能力等,又要评定非智力因素,即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态度、习惯等,既要看成绩,又要看到平时的学习态度和努力程度。

2、静态与动态结合,既要考查学生某一时间内,某一部分知识,某一次考试成绩水平,又要考查整个学习过程发展情况及其发展趋势和发展潜力,加强对考勤,课堂表现,作业状况等平时表现的考评。

3、定性与定量结合。

素质教育是中国教育改革的新思路,而新课改是这项措施的负载体,素质教育的推进速度和成效与课改的力度和执行状况密切相关,它们对未来教育的指引和对国民素质的真正提高以及国家综合实力的跨越式提高都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它需要各个学科的共同努力,作为高中地理教学肩负着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我们应从现在的每一节课,每一个教育学生的细节入手,积极稳妥的把素质教育落实到高中新课改的地理教学中,为祖国的飞速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栋梁支柱。

下载浅谈新课改下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新课改下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课改下美术课堂教学与素质教育探讨

    新课改下美术课堂教学与素质教育探讨 一、新课改的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思想传统的美术教学,往往从美术的角度出发认识美术课程,以认为美术课就是“照葫芦画瓢”,画得越像,他(她)的美......

    学校推进新课改和实施素质教育经验报告

    学校推进新课改和实施素质教育经验报告 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民族素质,造就德、智、体、美、劳、心等全面发展的“四有”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本质上来说,它与基础教......

    新课改下的素质教育心得(小编整理)

    新课改下的素质教育心得 素质教育已经被提及很多年,但是长期以来在“人民满意的教育”被曲解成“考高分”的状况下,我们教师已经被动的变为加工“标准件”的工人。对学生„车,......

    新课改提升素质教育

    新课改提升素质教育 淅川县第五高级中学牛会芬 内容摘要:素质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灵魂,素质教育是课程改革的基础性目标和要求,新课程的改革推动素质教育走向和谐、健康的发展之......

    新课改下如何实施有效集体备课

    新课改下如何实施有效集体备课 新课程改革中,要求学生合作学习的同时,必将更高地要求教师在独立完成各项任务的前提下,进行合作探究,以便发挥集团整体的最大优势,从而全面地提高......

    新课改实施情况

    新课改实施情况 按照《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意见》和庆阳市、合水县两级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要求,我校从2010年起进行了新课程改革。根据课改精神,从课程编排、教学模......

    实施素质教育

    1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

    深入实施素质教育2010

    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工作方案我校广大教职员工围绕张局长“在2009年全县中小学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都有了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