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马乡文化事业发展 “十二五”规划
西马乡文化事业发展 “十二五”规划
当今时代,文化及其产业在城乡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文化即是促进城乡经济发展的一种精神动力,也是展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展示风貌、体现品格、凝聚精神的一张名片,更加决定着城乡经济发展的长远竞争力。
在过去的五年里,我乡文化体育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使我乡乡、村两级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观。全乡60%的村有了硬化的篮球场地,有了健身活动场所和村级文化室。阵地有保障,使文体活动蓬勃开展,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文化体育事业发展总体态势良好。
“十二五”时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也是实现文化体育事业加快发展、迎头赶上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此,我结合我乡实际对文化事业发展做一个初步规划。
一、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文化体育基础设施
文化体育设施是各类文体活动得以开展的基础保障。下一个五年,要进一步加快文化体育及文化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加大各级文化体育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大力推进我乡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建设。五年内,竭尽全力,排除万难,争取新建1个田径场和1个大型文化活动广场,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和文化共享工程,力争在2015年,实现90%的以上的村都有文体广场、灯光篮球场、农家书屋、村级文化室,逐步建设设施健全、功能完善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套餐”。
二、人才兴文,进一步加强文体队伍建设
事业要发展,关键在人才,我们要建设一支高素质、高质量的文体队伍,提高乡镇文化软实力,依靠一流人才创建一流事业,实现文化体育事业的繁荣发展。针对乡镇文化站无编无人、村上文化工作无人开展问题,树立大人才观念,打申请争编制,建立乡文化站所。希望争取高校毕业生到乡镇文化站、村委会从事文化工作,为文体队伍注入新鲜“血液”,改善知识结构。同时,加大对各村现有多才多艺人员基本情况登记建档及培训工作力度,实施“人才兴文”战略,努力建设一支包括艺术表演人才、创作人才、群众文化体育人才在内的高素质、高质量的文体队伍。
三、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及网络资源共享
“十二五”期间,继续落实国家农村电影放映工程项目,完成每一个行政村每月放映一场电影,解决农民群众看电影难的问题,改善农村广大群众文化生活。
全乡各村都配备了电脑,实现了网络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使得村民们能近距离的接触到包括图书期刊、舞台艺术、音乐美术、影视作品、科普知识、文物鉴赏等内容。
四、高度重视,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任务艰巨,困难重重,领导重视,是全力做好我乡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的关键。我乡文化体制有待改革,我们将提出我乡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方案,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落实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所需,以及各部门、单位的通力配合,使我乡文化体制改革工作进一步深化,从而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确保我乡文化体制改革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五、彰显特色,进一步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认真落实《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将文化与经济相结合两促进同发展,使文化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实现“双赢”目标。一是以西马兴晋绣艺专业合作社为主线。我们要立足资源优势,全面动员各村闲散劳动力资源,加大培训学校的培训力度。深入挖掘晋绣、十字绣等特色的文化内涵,创作优秀文化艺术精品力作,把特有的地域特色文化融入到经济建设之中,争取在五年内建成一个榆社县西马乡文化艺术展厅,推出一批突显西马特色的精品力作,做好做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使文化产业“枝繁叶茂”,通过文化建设的扎实推进,实现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是依托北山晕
村的人文地理地貌资源优势,在加大对影视基地的保护力度的同时大力宣传,吸引影视界名流来投资拍片,提高知名度创造经济效益。三是依托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实施“1234”工程,即每年组织举办一次小戏小品展演活动,每两年举办一次优秀民间艺人竞赛,每三年举办一次“八音汇”团体比赛,每四年举办一次大型文艺精品巡演活动,繁荣文化艺术创作,扶持和壮大传统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以文化的精神鼓舞人,以文化的力量影响人,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提升西马文化形象,为西马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注入全面、协调、可待续发展的动力。
西马乡人民政府
二O一O年九月
第二篇:广东省文化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广东省文化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目 录
一、发展现状与发展环境
(一)发展现状
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2.文艺精品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3.文化市场发展规范有序
4.文化交流合作深入开展
5.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丰硕
6.文化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
(二)发展环境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发展目标
三、主要任务
(一)构建普惠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二)发展和繁荣文艺事业
(三)加强文化市场管理
(四)保护和开发利用文化遗产资源
(五)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合作
(六)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七)优化文化事业发展区域布局
四、重点扶持的文化工程和重大文化设施建设项目
(一)重点扶持的文化工程
1.基础文化设施全覆盖工程
2.公共文化惠民工程
3.文化精品工程
4.岭南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5.珠三角公共文化一体化工程
6.异地务工人员文化服务工程
7.文化上网工程
8.文化“走出去”工程
9.版权兴业工程
10.文化人才培育和聚焦工程
(二)重大文化设施建设项目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完善投入机制
(三)健全和落实文化经济政策
(四)优化文化人才体系
(五)推进文化法制建设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家和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决策和部署,按照《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的总体要求,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与发展环境
(一)发展现状。
“十一五”时期,我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发展,扎实开展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社区)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形成,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相继开放省博物馆新馆、广州大剧院、深圳图书馆(音乐厅)、东莞玉兰大剧院等一大批标志性文化设施。扶持东西两翼地区文化设施建设项目345个。目前,全省有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133个,国有博物馆153个,文化馆(群艺馆)145个,文化站1594个。城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全省建成5000多个文化广场、16139个农村和城市社区文化室。公共文化流动服务进一步向基层拓展和延伸;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本完成:“农家书屋”蓬勃兴起;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基本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无线覆盖网建设完成了第一期建设任务,全省城市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9%,70%以上的农村人口能通过无线方式接收到2至3套广播电视节目。全省定期举办百歌颂中华合唱大赛、广东省群众艺术花会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丰富了基层群众文化生活。
2.文艺精品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十一五”时期,我省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共获重大艺术奖项200多项。舞剧《风雨红棉》、音乐剧《星》、杂技剧《西游记》、芭蕾舞剧《风雪夜归人》等作品先后获国家专业舞台艺术政府最高奖——文华大奖。话剧《十三行商人》、潮剧《东吴郡主》等作品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30强。6部美术作品入选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12个艺术科研选题获得国家级立项。在连续两届的群星奖评选中,我省获奖数量分别列第2位和第1位,共获得65个“群星奖”。《潜伏》等电视剧获得“飞天奖”等多个奖项,《马文的战争》、《喜羊羊与灰太狼》等30多部广播影视作品获“五个一工程”奖或其他国家级重要奖项。粤版出版物获得省级以上各类奖项共854个。
3.文化市场发展规范有序。文化市场体系不断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发展。逐步下放了一批文化市场行政审批权限。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成效明显,建立健全了省、市、县(市、区)三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积极开展“扫黄打非”和专项整治活动,收缴非法出版物超过2.83亿件、侵权盗版出版物超过2.49亿件,行政处罚案件超过2.5万起,文化市场环境明显优化,文化市场主体守法经营意识不断增强。
4.文化交流合作深入开展。我省已与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文化联系。对外文化交流批次和人数继续居全国首位。2008年,被文化部命名为对港澳文化交流合作基地;2009年,广东、香港、澳门三地签订了《粤港澳文化交流合作规划(2009-2013年)》。每年举办粤港澳文化合作会议,设立了16个粤港澳文化交流合作示范点,举办了两届“粤港澳青年文化之旅”,开通了“粤港澳文化资讯网”。积极开展“文化入岛”工作,成功举办了“台湾。广东周”系列文化活动。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广播影视外宣频道和栏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总额位居全国第一,对外文化贸易持续增长,初步形成较完备的文化出口体系。
5.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丰硕。完成了第三次文物普查野外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和新发现文物数量均居全国前列。出台《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开平碉楼与村落”成为广东省首个世界文化遗产,“南海Ⅰ号”整体打捞工作顺利完成并开展试掘工作,正式启动“南澳Ⅰ号”抢救性发掘。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取得重大突破,行业博物馆和民办博物馆数量不断增多。完成全省首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初步建立起国家、省、市、县四级名录体系,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扶持机制,在全国率先完成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的建设。梅州市被文化部认定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由粤港澳联合申报的粤剧被联合国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6、文化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各市、县(市、区)归并成立了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或文体旅游局,省成立了文物局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初步形成了“大文化”的行政管理格局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系。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完成了第四轮行政审批事项清理。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和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完成了省演出公司、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省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广州和深圳出版发行集团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以及广东歌舞剧院、南方歌舞团、广东话剧院等国有文艺院团的转企改制,并积极推进有关文化单位股改上市。
(二)发展环境。
党的十七大确立了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发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号召。广东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对加快建设文化强省进行了全面部署,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我省文化建设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广阔前景。各地对文化事业投入持续增加,文化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不断丰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建设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新局面。但是,我省文化事业发展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存在文化发展步伐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文艺创作生产水平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文化体制机制与文化创新的要求不相适应,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与新形势、新要求不相适应等问题。今后五年,是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文化强省建设和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阶段。面对国际国内文化竞争日益激烈的新态势和文化与经济加速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必须进一步认识文化建设在凝聚民族精神、提升公民素养、促进社会和谐、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全面推进广东文化建设,实现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新跨越。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全民文化素质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为核心,全面推进文化建设各项工作,为广东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为建设文化强省作出更大贡献。
(二)发展目标。
在“十二五”期间,建立和完善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全省基础文化设施全覆盖,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文艺创作生产机制,广泛开展文化科研和应用艺术科技,打造引领时代潮流的文艺作品生产基地,推出一批艺术精品力作、优秀广播影视节目和出版物;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建立和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实现文化市场规范有序发展;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实现与经济社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加大文化交流合作力度,构建文化交流合作网络平台和现代广播影视国际传播体系,不断提升广东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加强广播影视新媒体建设,完善突发事件宣传报道快速反应系统,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与文化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不断增强文化的生产力、凝聚力、创新力。力争在“十二五”时期,为广东建设成为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文化中心、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排头兵、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主力省、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生力军及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示范区奠定坚实基础。
三、主要任务
(一)构建普惠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实施基础文化设施全覆盖工程,进一步完善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社区)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2012年完成全省地级以上市和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以及“农家书屋”建设达标任务。2013年完成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行政村(社区)文化室建设并于2015年全部达标。地级以上市、县(市、区)要建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或民俗博物馆、传习所),有条件的乡镇(街道)要建设图书馆、博物馆和固定电影放映点。每个县至少有1座多功能厅数字电影院,每个乡镇至少有1套数字放映机,每个行政村都建有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服务网点、“农家书屋”以及报刊阅读栏;20户以下已通电自然村通广播电视,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9%以上,全面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公益电影。整合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体育等部门资源,共同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和乡村(社区)文化室。鼓励各类型的企业和工业园区结合实际建设文化设施。引导社会力量捐助建设或自建面向公众开放、非营利性公共文化设施。加强对城镇、住宅小区、大型建筑等设立公共文化服务场所的指导和监管。
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继续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和社区综合文化站(室)、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和“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项目建设。实施公共文化进村入户、外来工文化服务、珠江三角洲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等一批新的文化惠民工程建设项目,建设覆盖全省的数字文化服务网络。采取政府采购、文化事业单位实施、社会参与的运作模式,大力开展送文化下基层,进学校、社区、厂矿园区和企业等,多渠道向基层配送文化资源。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文化共建共享,构建珠江三角洲都市文化生活圈。
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加大对欠发达地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等特定区域和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公共文化服务。到2015年,每年参加3次以上文化活动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50%以上,努力实现全省人均拥有1.2册以上公共藏书、每月观看1场以上电影、每季度观赏1场以上文艺演出、每半年参与1次以上群众文化活动和参观1次以上文化展览的目标。
加强公共文化资源建设。各级公共文化单位要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产品。采取政府购买、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税收减免、委托生产等形式,鼓励和支持文化企业生产质优价廉的公共文化产品。实施文化“数字化”出版工程。建立以城带乡联动机制,合理配置城乡文化资源,鼓励城市对农村进行文化帮扶,加强流动图书馆、流动博物馆、流动演出网的建设,促进城市优质文化资源向基层和农村流动。各级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所)要加强藏书、藏品建设,注重对地方文献、文物、民俗器物和本土名家创作的艺术精品的收藏,形成品种丰富、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文化资源体系。
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效率。各级财政要安排足额经费投入,确保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免费开放,逐步推动纪念馆、美术馆等免费开放。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推动音乐厅、剧院、电影院等国有经营性文化场馆在确保服务质量和水平的同时,以低票价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创新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性文化场馆的管理,吸纳有代表性的社会人士、专业人士、基层群众参与管理。推动大型公共文化场馆的后勤服务逐步社会化,推进经营性公共文化场馆实行连锁经营和联盟合作。健全公共文化机构设置,落实公共文化事业单位尤其是基层文化馆(站)的人员编制和经费。实行公共文化服务职业资格管理制度,建立人员准入机制,提高公共文化事业单位业务人员比例。鼓励和支持成立民间文化社会团体。大力发展公共文化服务的辅助队伍,组建和壮大广东省文化志愿者队伍。
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使人民群众参加文化活动的参与率逐年提高。实施国民艺术教育普及工程,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乡镇、城市社区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读书、摄影、书画、合唱、舞蹈等文化活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免费的文艺演出、艺术讲座和文艺创作辅导等。依托传统节日、重大庆典、特色文化资源和优势文化项目,打造公共文化活动品牌,继续办好南国书香节、大学生电影节、广东省群众艺术花会、禅宗六祖文化节、广东道教文化节等文化品牌活动;新举办岭南民俗文化节、广东社区文化节、南粤幸福节、农民读书节等活动。
(二)发展和繁荣文艺事业。
实施文艺精品战略,推进原创性文艺作品创作生产。建立完善文艺精品工程立项、招标、签约和专业艺术评选、创作骨干津贴制度。用好繁荣文艺创作专项资金,在“十二五”时期重点打造一批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广受观众欢迎的文艺精品佳作。扶持培育知名文艺团体和有代表性、示范性、保护性的文艺门类。继承和发展粤剧、潮剧、广东汉剧、雷剧、采茶戏、山歌剧等剧种,加强正字戏、西秦戏、白字戏、花朝戏等稀有剧种的传承与保护。振兴和发展岭南画派,加大对岭南画派的宣传和研究力度。进一步抓好基层艺术创作和新剧目创作,鼓励有关文艺团体围绕广东历史文化和岭南地域特色、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等题材进行创作,使我省参评“五个一工程”、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文华奖等全国性文艺类大奖获奖作品数量居于全国前列。采取政府定制采购、项目招标、成果引入等形式,扶持重点国有文艺院团和影视制作机构,积极发展民营文艺团体和影视公司。设立南粤出版奖,鼓励名家大师和文艺工作者的艺术创作。加快建设南方广播影视创意基地等文艺创作生产基地。
组织优秀剧目巡演,进一步打造粤港澳青年电影节、南粤文化行、华语传媒系列大奖、中国音乐金钟奖、广东省艺术节、广东省特色剧种展演、新年音乐会、粤剧新年盛会等文化品牌。加大文艺作品宣传推广力度,促进文艺与大众主流媒体的结合,加强对优秀艺术作品、文艺品牌、文艺名家的宣传展示。培育固定的观众群尤其是年轻观众群。
开展艺术作品评奖活动,推动艺术作品交流、征集、演出、评论、出版等工作。加强艺术培训和艺术教育,每年开展编导、舞美、美术等方面的培训。加大文化科研力度,保持申报文化科技项目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各级文化部门要加强与高校合作,构建重大艺术项目和科研合作平台。
提高广播电视节目创作生产能力,加强内容建设,不断丰富节目形态,培育一批品牌频道、频率和栏目。重点打造“广东卫视”品牌,力争在省级卫视收视率中名列前茅。
(三)加强文化市场管理。
调整和优化文化市场布局结构,培育和健全各类文化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打破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城乡分离的市场格局,促进文化产品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推动城乡文化市场统筹发展,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壮大文化市场主体,推动文化企业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发展。通过政府指导、信息发布、“黑名单”披露等,建立市场经营主体以及文化产品的扶持、奖励以及退出机制。
巩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成果,规范全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标准,健全案卷评查、绩效考评、执法监督等制度,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制。整合文化市场执法力量,率先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建立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区域协作机制。进一步改善各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的执法条件,加强文化市场技术监管平台和电子政务建设。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打击侵权盗版,保护知识产权,切实维护确保文化发展和文化安全的市场秩序。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执法水平。加强基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建设,加大对乡镇和农村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切实规范基层文化市场秩序。
(四)保护和开发利用文化遗产资源。
加强对重点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古籍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到2015年,争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达到13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达到500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达到15个、文化名村达到20个、文化街区达到5处,并启动广东省首批历史文化街区评选。组建广东文物保护科技中心和广东省水下遗产保护中心。做好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和保护管理工作。加强以广府古民居、客家古民居、潮汕古民居、开平碉楼侨乡民居为突出代表的广东古村落保护。加强革命史迹、名人遗迹、考古遗址、宗教文物、工业遗产、华侨文物和涉台文物的保护、利用。完成我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评选100处文物普查新发现。做好“南海Ⅰ号”、“南澳Ⅰ号”等沉船发掘及出水文物保护与利用,开展南海重点水域水下文物普查。推进大遗址保护工作,评审公布我省大遗址名录,推动有条件的遗址纳入国家150处大遗址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加强城乡“三旧”改造和“绿道”建设中的文化遗产保护。加快文化遗产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建成全省文博数字资源共享平台。合理利用文化遗产资源,挖掘文化遗产中的红色旅游资源,继续开展文化旅游示范点评选,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加强博物馆建设,不断提升国有博物馆和国有文博单位的服务水平,继续完善和扩展流动博物馆网络,鼓励和推动民营博物馆建设。加强可移动文物的修复保护,改善国有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的保存环境。加大文物保护执法力度,健全文博单位安全责任制和文物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完善打击文物犯罪协作机制。
制订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总体规划。健全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构,建设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馆),地级以上市要设立综合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有条件的县(市、区)可设立专题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或传习所。逐步建立省、市、县(市、区)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命名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和扶持。加大对我省民间绝技、绝艺、绝活的抢救保护力度。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打造若干个国家级和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纳入学校相关课程或教学内容。抢救广东珍贵古籍文献,省财政设立古籍保护专项资金,支持开展岭南古籍保护和数字化建设,启动流失海外广东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广泛开展宣传展示活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鼓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档案馆、高校等机构以及文艺表演团体,开展文化遗产的研究、宣传活动。
(五)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合作。
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设立对外文化交流资金,用于统筹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加强与我国驻外使领馆及海外文化中心的合作,积极组织参加外国主流社会或专业领域有影响力的文化活动。拓展海外展演市场,通过互办文艺展演、专业培训、技术合作、文物展览等形式,逐步拓宽我省文化进出口渠道。构建人文交流机制,把政府交流与民间交流相结合,发挥非公有制文化企业、文化非营利机构在对外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支持海外侨胞积极开展中外人文交流。打造一批专业的国际性文化艺术品牌,利用传统节庆、建交纪念等重要时机,在海外定期举办广东文化周等活动。加强与东盟各国文化交流与合作。继续开展广东电视周、世界主流媒体看广东、华裔精英南粤文化行、南粤文化海外行等活动。加强侨务外宣工作,推进广东形象图片进中餐馆、进华文学校、进华人超市、进华人社区“四进”活动,支持办好侨刊乡讯。加强国际友好城市间的文化交流,有选择地建立广东展览馆(室)。实施“外宣精品”工程,推动我省对外宣传品制作市场化。
不断完善粤港澳文化合作机制。抓好对港澳文化交流工作基地建设,落实《粤港澳文化交流合作发展规划(2009-2013年)》及《粤港澳文化交流合作示范点工作协议书》各项内容,深化交流合作,办好“粤港澳青年文化之旅”、粤港澳音乐夏令营、粤港澳演艺人才经营培训班、粤剧传承与保护等文化活动。支持各类文化协会发展港澳会员。鼓励香港影视机构迁入广东。密切对台文化交流与合作。
积极鼓励文化企业产品和服务出口。设立办理文化出口的“绿色通道”,建立健全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出口统计制度,重点培育一批外向型文化出口企业和产业基地,并制订相关优惠扶持政策。抓好影视音像、网游动漫、出版物、文艺演出等国际营销网络建设,拓展与国际演艺、展览、电子出版中介机构合作,鼓励和支持各类内容生产和服务企业到海外开办分支、分销机构和举办演出、展览等活动。探索对在港澳和海外华人聚集地的演出和展览场馆进行战略投资。加强对外媒体建设,支持我省传媒集团以独资、合资或合作方式在境外办报、办刊、办台、办网,与海外媒体合办频道频率和栏目节目,鼓励广电和报刊传媒集团创办英文报刊、广播和电视频道,重点打造广东电视台国际频道,开设《今日广东》外文版。
(六)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推动政企分开、管办分离,推进电台、电视台制播分离改革以及一般性国有文艺院团、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完善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中的土地使用、人员安置、税收减免等配套政策,实现转企改制单位的平稳顺利过渡。推动国有文化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科学有效的用人和分配机制,促进转制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文化市场主体。做大做强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广东省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珠江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星海演艺集团、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新华发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文化企业。
实施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机构改革,进一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落实文化事业单位在人事、财务、业务运营等方面的自主权。继续深化内部人事、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全面实行聘用制和岗位责任制,建立绩效目标考核。事业拔款由“养人”向保障项目和发展转变,引入用人竞争机制,激发内在活力。
构建齐抓共管、各方参与的文化发展工作机制。各级文化部门要实行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各有关职能部门要把本部门工作与文化强省建设结合起来,积极支持文化建设。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建立文化事业和文化重大项目社会听证和咨询制度。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等方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实施部分公益性文化活动面向社会公开招标。
(七)优化文化事业发展区域布局。
广州、深圳市要发挥引领和辐射作用,建设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和文化服务平台,进一步推动文艺精品创作,努力打造成为带动全省、辐射全国、影响东南亚的文化自主创新中心、区域文化中心和国际文化名城,当好文化强省建设的排头兵。
珠江三角洲其他地区要结合加快城镇化、现代化进程,做大做强文化事业,促进文化资源共建共享,建成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推出一批文化名城、名镇,培育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文化品牌,继续保持文化整体发展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东西北地区要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形成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重点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使文化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形成与珠江三角洲地区文化建设优势互补的文化发展新格局。
四、重点扶持的文化工程和重大文化设施建设项目
(一)重点扶持的文化工程。
1.基础文化设施全覆盖工程。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形成以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宫、站、室)、文化广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用户点为骨干,以社会力量兴办的公共文化设施为补充的基础文化设施网络。重点扶持欠发达地区未达到国家标准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文化室建设,改造升级危旧基层文化设施,2015年前实现全省基层文化设施全覆盖,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区基层文化设施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2.公共文化惠民工程。继续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公共文化流动服务、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农村电影放映等文化服务工程,搭建文化输送平台,大力开展文化下乡和进社区等文化服务。采取政府补助、市场运作、低票价的方式,开展文艺作品基层巡演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3.文化精品工程。推进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培育一批优秀的文艺创作骨干,扶持和打造一批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市场叫得响的精品力作,使广东成为引领时代潮流的文艺精品生产基地。
4.岭南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加强对重点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籍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开展岭南特色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注重建筑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传承,保留街区的文化符号,合理恢复建筑原有的使用功能。加紧推进数字博物馆建设。重点抓好“南海Ⅰ号”、“南澳Ⅰ号”和“开平碉楼与村落”的保护利用;推动南越国遗迹、客家围龙屋、海上丝绸之路广东段和禅宗六祖文化(广东省内)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加强对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雷州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与保护。着力打造若干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完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的扶持机制。
5.珠三角公共文化一体化工程。加大对珠江三角洲文化资源整合力度,加快推进文化共建共享项目,实现跨区域、跨部门、跨领域合作,率先将珠江三角洲地区打造成为全国性的公共文化建设示范区。联合开展区域性公共文化服务,形成区域联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服务一体化的珠江三角洲都市文化生活圈。深化珠江三角洲与港澳的公共文化服务合作,提高珠江三角洲都市文化生活圈的国际化水平。
6.异地务工人员文化服务工程。尽快把异地务工人员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和发展企业文化、广场文化、社区文化等形式和载体,推动城乡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免费或优惠向异地务工人员开放。引导企业厂矿设置图书阅览室、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服务点,举办文化节、读书日、运动会等文体活动。鼓励文化单位与企业厂矿合作设置分支机构或服务点,开展延伸服务。在农村和异地务工人员聚集地区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文关怀活动。
7.文化上网工程。推动各类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打造网络文化精品。以“广东文化网”为依托,大力推进网上图书馆、博物馆、剧场等覆盖全省的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建设。城乡基层图书馆、文化馆要普遍开设电子阅览室,为群众提供网络数字化文化服务。加快广播电视地面无线覆盖网络、直播卫星和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建设,推进城市有线电视和地面无线广播电视数字化。完成珠江三角洲城镇有线电视和地面无线电视数字化的整体转换。
8.文化“走出去”工程。扶持和加强与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合作,继续在海外举办广东文化周、南粤文化海外行等品牌活动。重点抓好对港澳台以及周边国家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对港澳文化交流工作基地与合作示范点建设。大力拓展文化企业海外市场,制订扶持文化出口优惠政策,促进文化贸易。
9.版权兴业工程。全面推进政府机关使用正版软件工作,提高政府机关工作信息化水平,带动软件产业健康发展。培育100个“广东省版权兴业示范基地”,资助100个最具价值版权产品。重点扶持20个版权社会服务和中介机构的建设和发展,建立、完善版权调解机制和版权纠纷处理应急机制。
10.文化人才培育和聚焦工程。实施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优秀人才“十百千工程”龙头项目,加大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专门技术领域杰出人才的培养力度。重点培育岭南戏曲名家、美术大师、音乐名家和民间文化技艺大师等广东特色文化名家。每年引进若干名文学艺术名家大师、文化领军人物。创新文化人才激励机制。
(二)重大文化设施建设项目。
规划新建一批代表广东文化形象的标志性文化工程。重点建设广东省文物保护科技中心、广东省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改扩建二期工程、广东美术馆改扩建工程、广东人民艺术中心、广东画院等。各地要根据当地文化优势和文化需求,建设一批重点文化工程项目。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省文化厅要巩固“广东省实施《南粤锦绣工程》文化先进县评选”成果,定期开展复查并建立退出机制。各地要将文化建设工作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一同研究部署、一同组织实施、一同督促检查。认真制订实施本地区文化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各级领导干部要主动适应文化强省建设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提高推动文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扎实推进文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二)完善投入机制。
建立健全文化事业发展财政保障机制,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渠道,各级财政的文化事业经费投入要随着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增长逐步增加。从2011年起,全省财政的文化事业经费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达到1%以上。2011年至2015年,全省投入250亿元以上资金,用于支持文化强省建设。省财政设立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基层文化设施和重点文化工程项目达标的市、县给予补助。2011年至2015年,每年安排扶持文艺精品创作专项资金5000万元,用于扶持和打造一批文艺精品佳作。加大对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支持东西两翼和山区未达标的市、县(市、区)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建设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与社区综合文化室建设。各级公益性文化场馆设施建设由同级财政负责,农村行政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由市、县(市、区)两级财政按比例分担。各级财政要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公共文化设施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省、市两级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确保农村重点文化建设资金需求。改革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方式,实行按项目拨款和以奖代拨,加强文化投入的绩效考核。支持社会组织、机构、个人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引导文化非营利机构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将其文化产品、文化设施委托公益性文化机构管理,用于开展面向大众的文化活动。扶持活力强、影响大的优秀社会文化组织和民间文艺团体,鼓励民间文艺团体和个人开展文艺精品创作。
(三)健全和落实文化经济政策。
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转制为企业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08〕114号)有关规定。制订实施有利于加快我省文化强省建设的相关政策措施。要落实从城市住房开发投资中提取1%用于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规定。要将文化建设用地纳入各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确保文化建设用地规模,优先安排重大文化基础设施和标志性文化工程用地。新建的公益性文化设施所需用地,符合法定划拨用地范围的应当以划拨方式供地。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和相关配套设施项目可全部或部分免交各项工程的二类费用。
(四)优化文化人才体系。
大力培养文化专业人才,把广东打造成为富有吸引力、竞争力和创造力的文化人才聚集地。重视基层文化队伍建设,落实中央六部委《关于加强地方县级和城乡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宣发〔2010〕14号),完善机构编制、学习培训、待遇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吸引优秀文化人才服务基层。建立干部培训机制,加强对文化干部队伍的培训,省、市文化部门每年举办基层干部培训班。探索实行政府机关人才、文化经营管理人才、文化专业技术人才交流和挂职锻炼制度,推进人才合理流动。大力发展文化职业教育,组建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广东省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培养各类专业人才。鼓励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优化专业结构,开设文化创意、数字动漫、新传媒等专业,与文化企事业单位共建培养基地。重视发现和培养社会文化人才。对非公有制文化单位人员评定职称、参与培训、申报项目、表彰奖励同等对待。
积极引进高端文化人才。制订《引进文化领域高层次人才办法》,把文化领域人才纳入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广东省南粤功勋奖和南粤创新奖范围,落实配套政策,面向国内外重点引进文艺名家、文化领军人物。创新人才引进合作机制,鼓励以多种形式引进或使用高端人才及其团队。
完善人才激励评价机制。出台实施《广东省文化企事业单位智力贡献参与分配的实施意见》,允许文化人才通过技术、专利、品牌入股,探索高层次文化人才协议工资制和项目工资制等多种分配形式。健全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体系,对重大文化成果进行奖励。每5年评选一次“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每3年评选一次“广东文化发展贡献奖”、“广东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广东民间文化技艺大师”,每两年评选一次“基层先进文化单位”和“基层先进文化工作者”。实施特级专家聘任、首席专家和文化大师工作室制度。
(五)推进文化法制建设。
完善地方性文化法规体系。加强对文化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检查,严格依法行政。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行政处罚等执法行为,营造良好的文化法制环境。
第三篇:西林子乡“十一五”总结及“十二五”规划[定稿]
西林子乡2007-2011年工作总结及
“十二五”工作计划
西林子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各委办局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跨越晋位这一主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稳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乡干部群众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拼搏,开拓进取,呈现了政治安定团结、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一、2007年-2011年作总结
五年间,预计全乡生产总值增长230%;农业生产总值增长20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8%。五年来,我乡先后赢得了“全市平安乡镇”、“市级五个好先进乡镇”、“市级文明乡镇”、“全市助残先进单位”、“全县安全信访稳定先进乡镇”、“全县民政工作先进单位”、“全县纪检信访先进集体”等一系列可喜荣誉。
(一)坚持农业基础地位,狠抓农村经济工作
——农业生产稳步提升。五年来,全乡耕地面积由8.5万亩增加到15.2万亩。截至“十一五”末,粮食总产量实现3600万吨,同比增长5%;农业总收入实现4900万元,同比增长12%;农民纯收入5711元,同比增长16%。一是加大种植结构调整。其中水稻由“十一五”期间的9千亩,增加到目前的2.2万亩,玉米由“十一五”期间的3.2万亩,增加到目前的7.4万亩。二是协调各类银行发放支农贷款达1.1亿元,保证了全乡农业生产需求。三是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支农惠
农政策,累计发放各类惠农资金2920万元。四是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提高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比重,良种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占全乡耕地总数的70%。五是认真抓好土地集约工作。全乡土地流转面积达4万亩,转移农村劳动力400余人。六是完善疫情防控网络,畜牧生产得到长足发展。目前全乡存栏生猪2100头、黄牛590头、黑蜂2200群、狐貉500只、野猪300头、鹿160只。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以西林子、三人班粮食烘干厂为重点,引进了西川河村水稻加工、付佳庄和华塑特色养殖基地、三人班综合楼等项目。全乡新增“五小”企业10家,目前有8家“五小”企业已建完,2家正在筹建中。五年来,共完成招商引资2600万元,比“十五”期间增长208%。
(二)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努力构建美好西林子
——综治维稳工作亮点纷呈。进一步完善矛盾化解机制,重点排查各种不稳定因素。五年来,共解决农村土地纠纷等各类矛盾128起,结案128起,结案率100%。“五五”普法工作成绩显著,全乡无特大刑事案件发生。兰桥村被国家司法部、民政部授予“民主法制示范村”荣誉称号。切实开展“平安创建”活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得到长足发展。2010年我乡被市委授予“平安乡镇”荣誉称号。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十一五”期间,我乡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民主法制等各项社会事业竞相发展。在西林子学校成立了全县第一个校园警务室,设臵校园巡查员,保证了学校的安全。加大《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宣传力度,严格执行计生政策,累计发放独生子
女奖励资金3.37万元。切实解决社会保障问题,目前全乡已核实低保户213户,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302人,发放救济款70余万元,危房改造资金18万元。率先在全县成立公共服务中心,并代表县委、县政府接受省民政厅的检查,得到了省市领导的一致好评。加大新农合工作力度,农村参保人员达到4126人,参保率达到98%。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以兰桥村为代表的新农村建设成果显著。先后完成北山村省级示范村、西林子和三人班中心村部分设施建设。五年来,我乡完成绿化造林2397亩,植树28万株。已改造泥草房398栋,改水5个村,全乡自来水入户率85%,有线电视入户率98%,电话入户率87%。兰桥村被县政府推荐为省级“生态示范村”。
(三)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不断筑牢执政基础
——农村党建载体不断完善。五年来先后在村干部和党员中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五做五争”活动,实施远程教育、“三培养” “双学双比” “农村党员双富工程”等载体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2009年以来,将创先争优与基层党组织建设相结合,精心组织活动开展,先后把金延华等16名致富能人培养成党员,把孙立江等43名党员培养成致富能人,把李树春等7名村干部培养成党员和致富带头人,充分发挥党员中心户在创先争优中的辐射带动作用。开通了远程教育网络,农村干部培训率100%,农村党员培训面达到90%。大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部分村屯组建了秧歌队、篮球队,农闲时开展娱乐活动和比赛,有4个村农村书屋达到标准化建设,积书10余万册。目前,我乡被评为市
级文明单位,有省级文明村1个、市级文明村标兵1个、县级文明村标兵1个、县级文明村2个。
——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一是以优化村党支部领导班子结构为重点,切实加强党支部建设。加大村支部书记培训工作力度,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素质能力,及时按党支部目标考核责任制对党支部班子成员进行考核,增强班子成员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发展好党员,培养好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五年来,共发展农民党员27名,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7人。乡党委扩大后备干部选拔范围,并完善后备干部学习培训、结对帮扶等制度,适当给村级后备干部压担子,分配一定工作任务,加快村级后备干部的成长。三是建立健全村级党组织服务机制,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目前全乡共有64名无职党员义务担当政策法规宣传岗,民情民意传递岗、党务监督岗、科学技术推广岗、扶贫帮困助残岗等16种岗位。为群众代理事项425件次,服务群众1068人次。
——党内关怀制进一步完善。一是继续开展好对农村贫困党员“三帮三扶”活动。每年乡政府都采取以个人申请、党支部上报、党委调查、核实,来确定出每名贫困党员,乡村两级干部与他们结成帮扶对子,帮助他们制定可行的脱贫计划,寻找致富项目,协调解决资金等事项,帮助他们脱贫致富。五年来,全乡已有15名贫困党员摆脱贫困。二是进一步做好特困党员和老党员的关爱活动,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各项农村福利中给予特困党员、老党员优先考虑。三是落实好村干部待遇的各项工作,保证村干部补贴按时足额发放,建立村干部养老与医疗保险制度,切实解决村干部后顾之忧。
回顾“十一五”的工作,作为经济欠发达乡镇,我们克服了人才短缺、投资不足等多方面的困难,保持了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政治稳定的良好局面。但是,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成绩只能说明过去,挑战依然存在。经济总量小、层次低;社会事业发展基础差,投入乏力;农民增收难度大;农村党员干部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现实难题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都将以对事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1年乡党委、政府工作总结
(一)切实抓好组织建设工作
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认真执行党委议事规则等党内制度。抓好党员队伍管理,严格程序,切实把好党员队伍“入口关”。今年我乡发展了4名积极分子,做好对积极分子的培训工作;认真做好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充分发挥党员示范作用;按省、市及县组织部的要求,利用远程教育“素质提升”活动,组织了5次农民视频学习和1次县委书记进站点讲党课活动,先后培训农民900余人次;加强全乡机关党员干部和农村党员的教育培训工作,今年4月,召开了西林子乡党员培训会,并举办了西林子党员培训班,开班3期,共培训了全乡党员近200人次。
(二)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为进一步扩大创先争优活动成果,乡党委严格按照县委组织部的要求,认真开展了民主评议党员和星级党员评定工作。经过评议有32
名党员被评为优秀党员,全乡党员合格率99%以上;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村党支部中深入开展了“十星级党员”争创评选活动。经过严格评选,共评选出十星党员68人,九星级有130人,八星级有34人,七星级党员有15人。全乡191名农村党员中,被评定十星级的党员有59名,占党员总数的30.9%;56名机关、企事业党员,被评定为十星级党员 9人,占党员总数的16%。
(三)开展庆祝建党90周年活动
为庆祝建党90周年,我乡先后开展了“党员学习周”、党员奉献日、座谈会等活动。统一组织党员开展党章、党史以及党务工作基础知识学习活动,帮助清理村内的卫生死角3处,清理街道、绿化带内的污染物12处,清运垃圾 10 车,清扫街道1000米。在7月1日邀请乡、村老党员、老干部参加,畅谈党的光辉历史,重温入党誓词,缅怀党的丰功伟绩,结合本乡实际情况,积极开展纳言献策,为建设生态、平安和谐西林子贡献智慧。
(四)做好党委及村“两委”换届工作
在今年的换届工作中,乡党委严肃换届纪律,严格换届程序,顺利完成了乡村的换届工作。第十六届党委班子8人,35岁以下的有5人,平均年龄33.9岁;其中女性3名;全部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是西林子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党委班子。村“两委”换届后,全乡党支部书记的平均年龄为41.9岁,比上届班子下降了0.7岁,其中高中以上学历的有8人,45岁以下的有6人。村委会主任的平均年龄为40岁,较上届班子下降了6.2岁,其中新当选的4名村委会主任年龄均在40
岁以下,通过换届产生了一批年轻、思想素质高、有干劲、团结务实的乡村级两级领导班子。
(五)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制,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抓好此项工作的责任感;今年7月,召开了严肃换届纪律专题民主生活会,9月召开了主题为“坚持以人为执政理念、发扬密切联系群众优良作风”的民主生活会。利用民主生活会和个别谈心等形式加强领导干部廉政教育工作,切实筑牢干部反腐倡廉思想防线。
(六)调整结构,加大农业农村工作力度
我乡现有耕地面积16.1万亩,其中水稻2.2万亩、玉米7.4万亩、大豆5.7万亩、冬小麦0.02万亩。工作中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累计发放各类惠农资金共计616万元,帮助农民向西林子信用社和县农业银行贷款5600万元,解决了农民春耕所需资金问题。全年完成土地流转4万亩,参加土地阳光保险2万亩,完成保额6万元,新建水稻育秧大棚100栋,完成低产田改造4500亩。新增“五小”企业10家,目前已有“8家”五小企业建设完工,剩余2家正在筹建中。申报成立2个大型农机合作社(兰桥村大型农机合作社、川河村大型农机合作社),申请报告已呈报到县政府。计划转移劳动力300人,借助县就业局就业平台和自主择业方式,已成功转移富余劳动力230人。帮助农民解决在秋收、秋整地生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完成秋收8万亩,完成秋整地3万亩。目前秋整地工作正在进行当中,力争做到秋收与整地两不误,为明年春耕生产顺利进行做好准备。
(七)巩固成果,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
继续巩固兰桥村、北山村新农村建设成果,设立专人负责街道、文化广场卫生和公共环境。积极与省政府参事室等帮建单位联系,进一步加大西林子村中心村建设力度。完成主街3000延长米彩钢栅栏安装工程,完成西林子村300平米文化综合服务楼主体工程建设,并投资40万元对西林子村1600平方米休闲文化广场进行了硬化、亮化和美化。争取政策性资金10万元,用于完善文化广场内的健身器材、篮球场等设施建设。投资30万元,完成三人班村1000延长米的彩钢栅栏和22盏路灯安装工程。完成三人班村主街两侧石砌边沟2000延长米。进一步加快西林子村、靠山村泥草房改造进程,已完成泥草房改造58栋,其中拆除14栋,新建13栋,穿衣戴帽31栋。在县老促会的大力帮扶下,为小南河村争取到农田路改造项目资金50万元,改造农田路6公里。完成沙河子村饮水井一眼,解决了该村农民长年以来的吃水问题。
(八)发掘资源,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
乡政府分别与崔维堂等4位内外地客商签定投资项目书,招商引资1850万元。分别是由江苏赣县开发商崔维堂在三人班村投资1000万元,建筑面积达4000平方米的庆丰综合开发楼项目。由哈尔滨兴普饲料有限公司经理何永海在西林子村投资400万元新建粮食清选储运场1处。由饶河县农委与西林子乡永泉水稻合作社共同投资200万元在靠山村新建智能化水稻育秧基地1处。基地建成后,年可为稻农催芽水稻60吨,80栋育秧大棚可为农户提供5000亩优质水稻秧苗。由
宾县大气公司经理王喜成在三人班村投资250万元新建烘干厂1个。烘干场建成后,可年清选烘干大豆玉米1.2万吨,可为三人班村及周边近5个村屯解决粮食杂质多、水分大、卖粮难等问题。
(九)督促落实,抓好安全生产及信访维稳工作
在乡直各单位及各村成立了安全生产防火领导小组,在学校、砖厂等人群聚集单位进行大力宣传,增加防火及安全意识,建立了一支有20人,5台灭火机的快速扑火队。定期对采石场、砖厂、学校等部门进行安全大检查,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各项防火、安全生产方案、预案、组织制度健全,全年无重大火灾和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确保了全乡人民安居乐业。认真执行信访接待制度,对重大疑难问题,实行主要领导亲自包案,全年接待信访案件和各类纠纷34余起,结案率99%。在县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为全乡44人办理了大病救助,发放大病救助资金17万元,发放临时救济款16万元,发放危房改造款4万元,解决了贫困户的病、贫、危等大问题。
(十)以人为本,提高人口综合素质
全乡教育教学水平有明显提高,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中小学辍学率控制在3%以内,毕业升学率逐年提升。计划生育工作成绩显著,实现了“三无”的工作目标,全乡计划生育率达98%、出生率10.9‰、死亡率4.3‰,优生优育率达100%,发放独生子女费38600元。医疗工作有了新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正在稳步进行中,参合率达到95%。组织相关单位义务为已婚妇女、优抚对象及五保老人身体检查2次,免费发放药品 1万余元。
(十一)综合治理,搞好环境卫生工作
全乡植树9万株,护村林、绿化面积达200亩,种植鲜花2000平方米。西林子村主街绿化栽种树木400棵,兰桥村、北山村美化、绿化任务已基本完成。认真开展创建省级卫生县工作,严格按照县创卫实施方案,责任层层落实,加强各村环境整治力度,组织环境整治会战2次,全乡共清理路边沟6500延长米,清理垃圾500吨。
三、2012年主要工作思路和部署
(一)农业生产工作
1、完成计划耕种面积16.1万亩,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计划种植玉米7.2万亩,大豆5.5万亩,经济作物0.8万亩,水稻2.6万亩。
2、完成兰桥村打机电井10眼,实施旱改水4000亩。
3、建成靠山村水稻育秧大棚80栋,集中统一育苗,统一品种,建设靠山水稻示范园区。
4、建设兰桥村农田桥涵一座。
5、完成西川河涝区治理工程,积极协调老促会,争取完成小安河段三座桥涵架设和农田路改造20公里。
6、完成北山村农田路改造3公里。
(二)城镇化建设工作
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认真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城镇化建设规划。以西林子村为重点,做好中心村基础设施建设,编制“三供两治”规划,不断增强中心村的城镇化功能,为撤并村屯到中心村打好基础。
(三)新农村建设工作
1、完成小南河村内道路硬化5.5公里、柳兰村内道路硬化7公里。
2、积极向省市县争取项目资金,协调省参事室争取西林子村村内10公里白色路面项目。
(四)安全信访稳定工作
以各企事业单位的防火安全工作为重点,全面做好村屯防火安全工作,配合好林业部门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不定期对乡内企事业、工厂等安全重点单位进行检查,防止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进一步落实信访责任制,提升乡综治维稳中心工作效率,积极协调化解各种不稳定因素。
(五)招商引资工作
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完善招商引资激励机制,千方百计引进资金和项目。在巩固原有招商成果的基础上,认真调研,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制定以粮食精深加工为主的经济园区建设规划。
(六)社会各项事业工作
继续加大控辍和计划生育力度,中小学辍学率控制在3%以内,计划生育率控制在98%以上。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普查和漏补工作,使参合率达到97%以上。
四、“十二五”期间基本思路和工作措施
未来的五年,是我乡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五年。我乡“十二五”时期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结合省
委书记吉炳轩提出的“沿乌苏里江四县(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城镇化”的指示精神,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以跨越晋位为目标,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一步解放思想、求真务实、改革创新,努力推动全乡经济社会实现科学跨越发展,构建和谐新西林子。全乡“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2%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以上;农业总收入年均增长9%。
(一)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1、种植业上调结构。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确保粮食稳产高产,“十二五”期间力争全乡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5万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4000万吨以上,农业总收入年平均增长9%。种植结构要向绿色、专用、高效品种上调整,2015年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力争达到100%。大力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经济,实现优势产业集约规模经营,兰桥村、靠山村、西林子村水稻生产力争实现统一品种、统一种植。以玉林经贸有限公司为重点,扶持、培育、壮大其品牌、信誉、技术能力、投资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成为大型骨干龙头企业,带动全乡农村经济的发展。
2、科技养殖上台阶。通过引进龙头企业、鼓励发展规模化养殖,不断优化畜牧业的发展结构和布局,增加畜禽总量,拓宽畜牧业发展领域。以兰桥村生猪、付佳庄特色养殖、小南河东北黑蜂和黄牛养殖为重点,畜牧结构向特种、良种、规模养殖上调整。加大重大动物疫防控工作,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紧紧抓住政策机遇,以更新和改造田间配套工程为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农业综合开发,进一步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到2015年完成小南河、西川河等小河流域治理。加快兰桥村、靠山村低产田改造步伐,建立靠山水田示范区,加快农机专业合作社项目建设、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推进农业水利化、农机化、科技化、产业化、规模化、组织化,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二)全面开展城镇化建设,改善农民生活
“十二五”期间,我乡将抢抓全县城镇化建设的有利契机,加大城镇化建设力度,紧紧抓住国家项目投入资金,围绕全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按照“耕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村人口向城镇和中心乡镇集中、农村住房建设向中心村集中”的总体思路,积极对上争取资金和项目。2012年完成500平方米的乡卫生院建设。加强乡村综合文化站和健身场建设,到2015年为每个村建设一个标准篮球场。
(三)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快和谐西林子建设进程
坚持以人为本,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完善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农民参合率达到100%。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重点开展以塑造农村新风尚、展现农村新面貌、培育四有新型农民为主体的农村“三
新”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形成文明健康的精神风貌。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的工作宗旨,改善民生、保持稳定。进一步推进社会救济、救灾和保险等社会救助事业全面发展,不断加大对特殊、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力度,扩大低收入家庭的低保覆盖面。加大生产和消防安全投入,杜绝和遏制各类重特大安全生产、火灾事故的发生。加强信访工作,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加强民族宗教工作,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促进民族团结。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维护老人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积极推进妇女儿童老龄事业的发展。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继续开展创建“平安西林子”活动,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第四篇: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十二五”期间全国煤炭工业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一、主要发展目标
(一)煤炭生产。“十二五”末,全国煤炭生产能力41 亿吨/年,煤炭产量控制在39 亿吨左右。
(二)煤矿建设。“十二五”期间新开工建设规模7.4 亿吨/年,建成投产规模7.5 亿吨/年。
(三)企业发展。“十二五”末,形成10 个亿吨级、10 个5000 万吨级大型煤炭企业。
(四)技术进步。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75%以上。
(五)安全生产。煤矿事故死亡人数、重特大事故起数比2010 年分别下降12.5%和15%以上,百万吨死亡率下降28%以上。
二、生产开发布局
全国煤炭开发总体布局总要求是“控制东部、稳定中部、发展西部。”即:东部(含东北)控制开发强度,维持现有供应能力。中部放缓开发增速,保障稳定供应。西部开发潜力大,提高供应能力,增加调出量。
三、重点任务
(一)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发展大型企业集团。全国煤矿企业数量控制在4000 家以内,平均规模提高到100 万吨/年以上。鼓励煤、电、运一体化经营,促进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二)有序建设大型煤炭基地,保障煤炭稳定供应。加快陕北、黄陇、神东、蒙东、宁东、新疆煤炭基地建设,稳步推进晋北、晋中、晋东、云贵煤炭基地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大型矿区。
(三)建设大型现代化煤矿,提升小煤矿办矿水平。晋陕蒙宁甘新重点建设300 万吨/年及以上煤矿。停止新建30 万吨/年以下的高瓦斯矿井、45 万吨/年以下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项目。
(四)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加强职业健康监护。坚持安全发展,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加强职业健康监护,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五)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促进资源高效清洁利用。在内蒙古、陕西、山西、云南、贵州、新疆等地选择煤种适宜、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重点支持大型企业开展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升级示范工程建设,加快先进技术产业化应用。
(六)推进瓦斯抽采利用,促进煤层气产业化发展。重点建设沁水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产业基地,建成寺河、潘河、成庄、潘庄、赵庄等项目,加快建设大宁、郑庄、柿庄南等重点项目,配套建设沁水盆地南部和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产业基地的集输管网。
(七)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矿区生态环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矿区
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加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土地复垦和植被恢复,结合新农村规划建设,做好村庄搬迁。
(八)加强科技创新,提升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煤炭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攻关、新技术推广应用、重大成套装备研制,提高煤炭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煤矿技术装备水平。
(九)发展现代煤炭物流,建立煤炭应急储备体系。加快建立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现代煤炭物流服务体系,提高煤炭物流效率,降低煤炭物流成本。加快建立全国煤炭应急储备体系,提高应急保障能力。
(十)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多元发展、互利共赢,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境外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深入开展对外工程承包和技术服务,进一步拓展煤炭国际贸易。
第五篇: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二○一一年七月
目录
序言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1)
(一)发展成就..................................(1)
(二)主要问题..................................(三)面临形势..................................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发展目标..................................三、主要任务及政策措施..........................(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二)加强技术进步和创新........................(三)推进建筑节能减排..........................(四)强化质量安全监管..........................(五)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六)提升从业人员素质.........................(七)深化企业体制机制改革.....................(八)加快“走出去”步伐.......................(九)发挥行业协会作用.........................(2)(3)(3)(3)(4)(5)(7)(7)(8)(9)(9)11)12)13)14)14)
(((((序 言
规划范围。根据国务院批准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三定”规定以及住房城乡建设部“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安排,本规划涵盖内容包括工程勘察设计、建筑施工、建设监理、工程造价等行业以及政府对建筑市场、工程质量安全、工程标准定额等方面的监督管理工作。
规划背景。本规划是在我国“十一五”刚刚结束,“十二五”开局之际,针对建筑业制定的发展规划。
规划组织编制。本规划是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二五”专项规划之一。编制工作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司牵头,会同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标准定额司,共同组织住房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中国建筑业协会、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中国建设监理协会、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中国工程建设造价协会等单位,在建筑市场、质量安全、勘察设计、建筑施工、工程监理、工程建设标准化、工程造价管理等7个专题规划基础上编制完成。
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十一五”时期,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快速发展,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为建筑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一)发展成就
——工程建设成就辉煌。“十一五”期间,建筑业完成了一系列设计理念超前、结构造型复杂、科技含量高、使用要求高、施工难度大、令世界瞩目的重大工程;完成了上百亿平方米的住宅建筑,为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做出了突出贡献。
——产业规模创历史新高。2010年,全国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5206亿元,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6451亿元;全国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营业收入9547亿元;全国工程监理企业营业收入1196亿元。“十一五”期间,建筑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6%,全国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6.5%,全国工程监理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33.7%,均超过“十一五”规划的发展目标。
——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不断加强。“十一五”期间,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6%左右,2010年达到6.6%。建筑业全社会从业人员达到4000万人以上,成为大量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不断加强。
——国际市场开拓取得新进展。“十一五”期间,建筑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年均增长30%以上;2010年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922亿美元,新签合同额1344亿美元。
——技术进步和创新成效明显。“十一五”以来,许多大型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和建筑施工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建立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和管理体系,重视工程技术标准规范的研究,突出核心技术攻关,设计、建造能力显著提高。超高层大跨度房屋建筑、大型工业设施设计建造与安装、大跨径长距离桥梁建造、高速铁路、大体积混凝土筑坝、钢结构施工、特高压输电等领域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
——监管机制逐步健全。“十一五”以来,政府部门出台了建筑市场监管、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标准定额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政策文件,监管机制逐步健全,监管力度逐步加大,工程质量安全形势持续好转。
(二)主要问题
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建筑业发展很大程度上仍依赖于高速增长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发展模式粗放,工业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平偏低,管理手段落后;建造资源耗费量大,碳排放量突出;多数企业科技研发投入较低,专利和专有技术拥有数量少;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缺乏,一线从业人员技术水平不高。
市场主体行为不规范。建设单位违反法定建设程序、规避招标、虚假招标、任意压缩工期、恶意压价、不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规范等情况较为普遍;建筑企业出卖、出借资质,围标、串标、转包、违法分包情况依然突出;建设工程各方主体责任不落实,有些施工企业质量安全生产投入不足,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有些监理企业不认真履行法定职责,部分注册人员执业责任落实不到位,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政府监管有待加强。建筑市场、质量安全、标准规范和工程造价等法规制度还不完善,建筑业发展相关政策不配套;监管手段有待改进,监管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诚实守信的行业自律机制尚未形成。
(三)面临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基本建设规模仍将持续增长,经济全球化继续深入发展,为建筑业“走出去”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十二五”时期仍然是建筑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与此同时,建筑业也面临高、大、难、新工程增加,各类业主对设计、建造水平和服务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节能减排外部约束加大,高素质复合型、技能型人才不足,技术工人短缺,国内外建筑市场竞争加剧等严峻挑战。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障工程质量安全为核心,以加快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建筑节能减排为重点,以继续深化建筑业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完善法规制度和标准体系为着力点,以技术进步和创新为支撑,加大政府监管力度,加强行业发展指导,促进建筑业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监管相结合。在工程建设的全过程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加强政府对建筑市场秩序、质量安全的监管,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建筑市场环境。
——坚持行业科技进步与规模增长相结合。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逐步改变建筑业单纯依靠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注重提高队伍人员素质,提升建筑业的科技、管理、标准化水平,使行业科技进步与产业规模同步发展。
——坚持国内与国际两个市场发展相结合。适应国家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发展需要,引导企业合理调整经营布局和业务结构,拓展国内市场;加快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工程建设标准的支撑引导作用和工程设计咨询的龙头作用,进一步提高建筑企业的对外工程承包能力,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坚持节能减排与科技创新相结合。发展绿色建筑,加强工程建设全过程的节能减排,实现低耗、环保、高效生产;大力推进建筑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推进绿色施工,发展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使节能减排成为建筑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坚持深化改革与稳定发展相结合。继续推进国有大型勘察设计、施工企业的改制重组,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完善工程建设法规制度,健全市场机制,保障建筑从业人员合法权益,促进建筑业稳定发展。
(三)发展目标
至“十二五”期末,努力实现如下目标:
1.产业规模目标。以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建设任务为基础,全国建筑业总产值、建筑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全国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全国工程监理、造价咨询、招标代理等工程咨询服务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全国建筑企业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年均增长20%以上。巩固建筑业支柱产业地位。
2.人才队伍建设目标。基本实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管理制度,健全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执业制度。培养造就一批满足工程建设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复合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加强劳务人员培训考核,提高劳务人员技能和标准化意识,施工现场建筑工人持证上岗率达到90%以上。调整优化队伍结构,促进大型企业做强做大,中小企业做专做精,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型工程公司和工程咨询设计公司。
3.技术进步目标。在高层建筑、地下工程、高速铁路、公路、水电、核电等重要工程建设领域的勘察设计、施工技术、标准规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加大科技投入,大型骨干工程勘察设计单位的科技经费支出占企业勘察设计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3%,其他工程勘察设计单位科技经费支出占企业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1.5%;施工总承包特级企业科技经费支出占企业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0.5%。特级及一级建筑施工企业,甲级勘察、设计、监理、造价咨询、招标代理等工程咨询服务企业建立和运行内部局域网及管理信息平台。施工总承包特级企业实现施工项目网络实时监控的比例达到60%以上。大型骨干工程设计企业基本建立协同设计、三维设计的设计集成系统,大型骨干勘察企业建立三维地层信息系统。
4.建筑节能目标。绿色建筑、绿色施工评价体系基本确立;建筑产品施工过程的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0%,C60以上的混凝土用量达到总用量10%,HRB400以上钢筋用量达到总用量45%,钢结构工程比例增加。新建工程的工程设计符合国家建筑节能标准要达到100%,新建工程的建筑施工符合国家建筑节能标准要求;全行业对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贡献率明显提高。
5.建筑市场监管目标。建筑市场监管法规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清出、工程招标投标、工程监理、合同管理和工程造价管理等制度基本健全;工程担保、保险制度逐步推行;个人注册执业制度进一步推进;全国建筑市场监管信息系统基本完善;有效的行政执法联动、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建筑市场监管体系基本形成;市场各方主体行为基本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明显好转。
6.质量安全监管目标。质量安全法规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进一步健全;全国建设工程质量整体水平保持稳中有升,国家重点工程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取得显著进步,建筑工程安全性、耐久性普遍增强;住宅工程质量投诉率逐年下降,住宅品质的满意度大幅度提高;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好转,有效遏制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安全较大事故,坚决遏制重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到2015年,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比2010年下降11%以上。
三、主要任务及政策措施
(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1.支持大型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通过推进政府投资工程组织实施方式的改革,出台有关政策,引导推动有条件的大型设计、施工企业向开发与建造、资本运作与生产经营、设计与施工相结合方向转变;鼓励有条件的大型企业从单一业务领域向多业务领域发展,增强综合竞争实力。
2.促进中小建筑企业向专、特、精方向发展。通过完善市场准入制度,规范各方主体市场行为,拓宽中小建筑企业发展的市场空间。通过给予中小建筑企业相应扶持政策,提供融资、信息、政府采购优惠、培训等公共服务,促进中小型建筑企业向专、特、精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建筑劳务企业,积极引导建筑周转材料、设备、机具等租赁市场发展。
3.大力发展专业工程咨询服务。营造有利于工程咨询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推进工程勘察、设计、监理、造价、招标代理等工程咨询服务企业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创新服务产品,提高服务品质,为业主或委托方提供专业化增值服务。
(二)加强技术进步和创新
1.健全建筑业技术政策体系。建立工程关键技术目录,完善技术成果评价奖励制度,总结、推广先进技术成果,继续加大“建筑业10项新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力度。加快制定推进和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相关政策,完善相关激励机制。
2.建立完善建筑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行业技术创新体系。引导企业通过开展战略联盟、战略合作、校企合作、技术转让、技术参股等方式,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加快技术改造,形成专利、专有技术、标准规范、工法的技术储备,在工程建设中积极应用先进技术,提高工程科技含量,推进建筑业技术更新与创新。
3.积极推动建筑工业化。研究和推动结构件、部品、部件、门窗的标准化,丰富标准件的种类、通用性、可置换性,以标准化推动建筑工业化;提高建筑构配件的工业化制造水平,促进结构构件集成化、模块化生产;鼓励建设工程制造、装配技术发展,鼓励有能力的企业在一些适用工程上采用制造、装配方式,进一步提高施工机械化水平;鼓励和推动新建保障性住房和商品住宅菜单式全装修交房。
4.全面提高行业信息化水平。加强引导,统筹规划,分类指导,重点推进建筑企业管理与核心业务信息化建设和专项信息技术的应用。建立涵盖设计、施工全过程的信息化标准体系,加快关键信息化标准的编制,促进行业信息共享。运用信息技术强化项目过程管理、企业集约化管理、协同工作,提高项目管理、设计、建造、工程咨询服务等方面的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促进行业管理的技术进步。
5.组织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的研究。重点加强对建筑节能、环保、抗震、安全监控、既有建筑改造和智能化等关键技术的研究。推动重大工程、地下工程、超高层钢结构工程和住宅工程关键技术的基础研究。鼓励行业骨干企业建立技术研究机构和试验室,成为国家或地方某工程领域专项技术研发基地。
(三)推进建筑节能减排
1.严格履行节能减排责任。政府部门要认真履行建筑执行节能标准的监管责任,着力抓好设计、施工阶段执行节能标准的监管和稽查。各类企业应当自觉履行节能减排社会责任,严格执行国家、地方的各项节能减排标准,确保节能减排标准落实到位。
2.鼓励采用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和材料。建立有利于建筑业低碳发展的激励机制,鼓励先进成熟的节能减排技术、工艺、工法、产品向工程建设标准、应用转化,降低碳排放量大的建材产品使用,逐步提高高强度、高性能建材使用比例。推动建筑垃圾有效处理和再利用,控制建筑过程噪声、水污染,降低建筑物建造过程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开展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等节能减排技术集成项目试点,全面建立房屋建筑的绿色标识制度。
(四)强化质量安全监管
1.完善法规制度和标准规范。建立健全施工图审查、质量监督、质量检测、竣工验收备案、质量保修、质量保险、质量评价等工程质量法规制度。研究建立建筑施工企业和项目部负责人带班、隐患排查治理和挂牌督查等安全监管法规制度。逐步形成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工程建设需求的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和技术管理的法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加快技术创新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不断完善建设工程安全性、耐久性以及抗震设防、节能环保的工程建设标准。
2.严格落实质量安全责任。严格落实工程建设各方主体及质量检测、施工图审查等有关机构的质量责任,落实注册执业人员的质量责任,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强化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政府主管部门及质量监督机构要加强质量监督队伍建设,切实履行质量监管职责,督促企业认真执行工程质量法规制度。强化政府部门安全生产的监管责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的企业主体责任,加强层级的监督检查,确保建筑施工安全。
3.提高质量安全监管效能。全面推行质量安全巡查制度,逐步建立以质量安全巡查为主要手段、以行政执法为基本特征的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模式。建立市场与现场联动的监管机制,实行市场监管和质量安全监管部门的联合执法机制。积极推行分类监管和差别化监管,突出对质量安全管理较薄弱项目的监管,突出对重点工程和民生工程的监管,突出对质量安全行为不规范和社会信用较差的责任主体的监管。积极推进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研究建立工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评价工程质量现状及存在问题,增强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针对性。
(五)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1.加快法规建设步伐。出台《建筑市场管理条例》等法规,明确建筑市场各方主体的责任,遏制建设单位违反法定建设程序、任意压缩工期、压低造价等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厉打击承包单位转包、违法分包行为。推进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等执业制度建设,落实执业责任,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2.进一步健全市场监管制度。进一步完善工程招投标制度,制定招标代理机构及从业人员考核管理办法,推行电子化招投标。加强合同管理,修订出台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服务等标准合同范本,出台施工承包合同监管指导意见。完善企业市场准入标准,强化企业的现场管理能力、质量安全和技术水平等指标考核,修订出台建筑业企业、工程勘察资质标准。进一步完善工程监理制度,修订工程监理规范,开展工程监理项目标准化试点。加强施工许可管理,修订《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全国统一的企业和注册人员诚信行为标准,健全诚信信息采集、报送、发布、使用制度。积极稳妥推进建设工程担保、保险制度。
3.加大市场动态监管力度。制定全国统一的数据标准,健全企业、注册人员、工程项目数据库,实现互联互通,建立建筑市场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对不满足资质标准、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企业和个人,依法及时实施处罚,直至清出建筑市场。加强建筑市场监管队伍建设,提高监管效能。督促地方有关部门加强对建筑市场的动态监管,定期汇总通报各地监管情况,加强对地方检查执法情况的监督。
(六)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1.优化行业人才发展环境。积极引导企业制订人才发展规划,重视对建筑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的激励机制,鼓励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以专利技术和发明或其他科技成果等要素参与分配。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组织开展从业人员岗位培训。加强企业与高等学校、职业院校的合作,引导和支持后备人才的培养,鼓励和支持专业培训机构为企业培养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
2.加强注册执业人员队伍建设。严格落实注册执业人员的法律责任,增强其执行法律法规、工程建设标准的自觉性,发挥其在控制质量安全、规范市场行为中的独立性及中坚作用。加强注册执业人员法律法规、业务知识、职业操守等方面的继续教育,不断提升执业人员素质和执业水平。
3.加强施工现场专业人员队伍建设。制定发布建筑工程、市政工程等专业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明确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位要求,加大培训力度,先培训后上岗,提升专业人员职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4.建设稳定的建筑产业骨干工人队伍。建立健全建筑业农民工培训工作长效机制,加强建筑农民工培训工作,构建适应建筑业行业特点和要求的农民工培训体系。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组织开展建筑业从业人员岗位培训;重点依托建设类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建筑劳务基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依托建筑工地农民工业余学校,开展安全生产、职业道德、标准规范培训;推进建筑行业职业技能证书、培训证书的持证上岗制度。推行建筑劳务人员实名管理制度,完善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落实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医疗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政策,探索解决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形成稳定的新型建筑产业骨干工人队伍。
(七)深化企业体制机制改革
1.推进国有建筑企业改制重组。加强对国有建筑企业改革的指导、协调和服务,引导企业通过产权转让、增资扩股、资产剥离、主辅分离等方式推动改制。全面落实国家有关国有企业改革改制的各项优惠政策,努力创造条件,促进大型建筑企业重组,实现强强联合。推进中小国有建筑企业股份制改革,优化和完善产权结构,增强企业活力。国有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基本完成由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建立体现技术要素、管理要素参与分配的企业产权制度。
2.大力发展非公有制建筑企业。进一步落实国家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引导非公有制建筑企业创新发展理念,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改进经营方式,提高管理水平。将非公有制建筑企业纳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支持体系,给予相应的扶持政策。按照产业化发展、企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思路,鼓励非公有制建筑企业以投资、建设、运营等方式进入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等领域。鼓励集体建筑企业在界定产权的基础上改制为非公有制企业。
(八)加快“走出去”步伐
1.完善相关政策。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订《对外承包工程管理条例》配套政策,规范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市场行为,推动对外承包工程有关税收、信贷、保险、担保等扶持政策落实。加快中国工程建设标准的翻译,加强和国际标准化组织的交流合作,推动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进程,为加快对外承包工程发展奠定基础。
2.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引导企业选择优势领域、重点区域,大力开拓对外承包工程市场,加快工程设计企业“走出去”步伐,形成资金、设计、建造、设备综合优势,带动设备、建材出口。鼓励我国建筑企业以合资、合作或者投资收购等方式,在当地成立企业,有效利用当地资源拓展业务领域。
(九)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组织、服务、沟通、自律作用,支持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机制建设,通过行业自律公约、信用档案、信用评价等措施,大力倡导企业的诚实守信行为准则,形成有效的行业自律机制。鼓励行业协会积极向政府部门反映行业、企业诉求,参与相关法律法规、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的制定,参与有关标准和行业发展规划、行业准入条件的制定。支持行业协会开展培训、科技推广、经验交流、国际合作等活动。引导协会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水平,增强凝聚力,提高社会公信力,使行业协会成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社团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