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文化的内涵_论文(范文)

时间:2019-05-13 09:41: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构建和谐文化的内涵_论文(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构建和谐文化的内涵_论文(范文)》。

第一篇:构建和谐文化的内涵_论文(范文)

构建和谐文化的内涵

中文摘要:随着构建和谐社会过程的推进,和谐文化建设也逐步取得了和大的进展,如何更好的建设和谐文化,协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部分和精神部分成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关键字:和谐社会,文化内涵,文化精神,协调发展

文化,是一个民族深层理念的外在展现,是一个国家经济和政治的集中反映。现代的文化,也必须体现现代的需求,弘扬和谐文化,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因此,研究和理解和谐文化的现代理论内涵对于我们弘扬和谐文化有着重大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现阶段我国文化工作的主题。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建设和谐文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意义,采取切实措施推动和谐文化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包括很都内容,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谐经济,和谐政治,和谐文化,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可以说是我们追求的大同社会,而和谐文化则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文化核心,也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我们党长期为之不懈奋斗的目标。现在,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同时还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正视并解决好这些矛盾和问题,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当务之急。为此,我们不仅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完善社会管理,为促进社会和谐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和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而且要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为促进社会和谐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和良好的文化条件。

建设和谐文化,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经济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但也要看到,当前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的差距日益突出,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加大,等等,引发出诸多社会矛盾和问题,影响着社会和谐。这些矛盾和问题之所以产生,固然有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但也与人们的文化观念关系密切。在不少人的观念中,对发展的认识存在片面性,产生了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而忽视社会公共事业发展,忽视精神文明建设,忽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甚至不惜付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代价的做法。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针对这些观念和做法,强调人类、社会、自然的共生与和谐,在全社会倡导协调发展、均衡发展的理念,倡导科学发展的思想方法、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为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建设和谐文化,是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的迫切需要。现在,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在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人民内部也存在不同的利益关系和矛盾。比如,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贫富差距有所扩大;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急需提高;在工作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的情况下,人们精神压力加大,一些社会成员思想行

为易走极端。要解决好这些影响人民团结和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必须继续加快经济发展、深化各方面改革、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和社会建设,同时,也要有针对性地建设和谐文化,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培养良好心态和健全人格,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理性处理不同利益关系和矛盾,和谐相处、同舟共济,沿着共同富裕的道路不断前进。

二、和谐文化的特征与和谐文化建设的规律

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又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确保和谐文化的先进性、推动和谐文化建设顺利发展,关键就是要始终抓住这个根本,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一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也是建设和谐文化、促进社会和谐的根本。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二要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可靠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反映着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根本利益,是凝聚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旗帜。三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是全国各族人民和谐相处、各尽所能、开拓进取的精神纽带和强大动力。四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没有高尚的共同的社会道德规范和准则,就没有社会和谐,也没有和谐文化。

和谐文化倡导新的文化精神和文化观念。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努力使民族文化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下更好更快地发展。倡导和谐的文化精神和理念,还要尊重差异、鼓励创新,树立开拓创新、标新立异、大胆创造的精神。文化的生命在于创新,文化创新需要和谐宽松的文化环境。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推动文化发展,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在具体的文化问题上,有人偏重于尊重传统,有人偏重于求异创新,是正常的文化现象,应当互相尊重、互相启发、和谐相处、共谋文化发展大计。对于有争议的创新见解,不要急于作结论,要允许保留不同意见,留待实践去检验。

三、切实推进和谐文化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我们要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力量、激发活力,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不断增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和信心。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增强党的思想理论工作的创造力、说服力、感召力。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文明道德风尚。道德建设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要尊重道德建设的层次性、群体性、普遍性、全面性特点,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知

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风尚,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提倡勤俭节约,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社会和谐的内容,形成符合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当前特别要加强诚信教育,增强全社会诚实守信意识。

刘云山:《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繁荣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党建杂志》,2000年第6期。

徐世杰、于建慧:《谈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几个问题》,《理论探讨》,1997年第3期。

栾雪飞:《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几点思考》,《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陈尚志:《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北京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冉昌光:《站在人类文化发展的潮头》,《社会科学研究》,2000年第4期。

周微:《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广东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杨以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和时代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研究》,2000年第5期。

戈耘:《正确理解和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解放日报》,2000年5月24日。何众:《党必须更好地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探索》,2000年第5期。宋育英:《坚持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光明日报》,2000年5月30日。任俊华:《论当前文化建设中的迫切任务》,《科学社会主义》,2000年第5期。杜福:《党要始终成为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忠实代表》,《发展论坛》,2000年第6期。

朱敏彦、王正平:《正确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创造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上海党史与党建》,2000年第6期。

陈兆德:《中国共产党对建设和发展先进文化的经验》,《社会主义研究》,2002年第2期。

李建群、杨晓英:《建设先进文化促进精神文明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年第5期。

马启民:《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三次文化变革》,《北方论坛》,2003年第1期。

陆德生:《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江淮论坛》,2003年第1期。

第二篇:科学+内涵构建和谐管理文化

科学+内涵构建和谐管理文化

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学校文化管理是一个长期沉淀的积累过程。不断推进学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校长的重要使命,因为校长和教师本身就是学校的文化元素,做一个有文化的校长和教师,成为学校文化的根和魂,是促进学校内在可持续发展的精髓。蒋梅荣校长在学校管理中,不断地以高尚优秀的精神文化来引导全体师生,以科学规范的制度文化来约束全体师生,以优美高雅的环境文化来陶冶全体师生,引领着整个校园充满着学习的气息,引领全校师生走向成功。

校长在工作中狠抓干部作风建设,班子成员廉洁自律,宽以待人,形成良好的教师文化中的“领导文化”后,再提升干部的执行力。以干部工作日记录、日反馈、周计划、周报告、阶段总结的工作方式,提升干部工作能力,体现了“领导文化”中的“思想文化”。

第三篇:构建和谐班级文化参评论文

构建和谐班级文化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宾王中学zhouhuaiqun

【摘要】班级文化是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行为准则的总和。它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班级自下而上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班级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教育课程,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它将有利于班级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应十分重视班级文化建设。创建文明的学习环境,建立实际可行的班级管理制度,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塑造学生的健康心灵是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营造出和谐、积极向上的班级教育教学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搭建平台提高品位营造氛围

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作用: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班级文化建设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种特有的教育力量,渗透于一切活动之中。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以及成长、成才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正文

班级文化是以班风、学风、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和舆论等方式表现出来的观念文化和与之相应的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对每个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 用。班级文化不仅能为学生的素质发展创建良好的氛围,还能为形成一个勤奋向上、充满活力的班集体起到桥梁纽带作用。实践表明,在班集体中,班级文化建设水平愈高,这种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愈轻易得到体现。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已成为我们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下面我就谈谈对班级文化建设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心理学认为: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客观现实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物质环境的营造要符合育人环境的特点,表现出庄重、严肃的学习氛围,力求典雅大方、简洁明快、活泼安宁,使人一走进教室就感受到一种特有的文化氛围。

一、物质文化建设,搭建学生成长的平台

教室的布置是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教室环境,是创建班级文化的基础。整洁、美观、优雅的室内环境,犹如细雨润物,容易给人营造良好的心境,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平衡;一个安静、和谐的学习与生活空间,可以催人奋进,1

可以影响学生对事物的判断和看法,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方式。

1、营造充满人文气息的物化环境,提高文化品位

在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班级的主人,班级是学生的班级,班主任应带领全班同学,用自己的聪明和双手来布置教室,使他们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得到锻炼和提高。班主任应注重把教育的意向、教育的目标等通过具体物化的环境设计和布置充分表现出来,从而达到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教育人、培养人和熏陶人的目的。

这个学期,我中途接了八年级(10)班的班主任,接班后我就非常重视教室环境的美化,力求教室的每一面墙壁“会说话”。本学期开学后,学校要进行班级布置比赛,我就充分利用这一挈机,让全班学生参与到这项活动中,共同开动脑筋针对班级目标和自身目标每人写出一两句言简意赅的班训,经过班委的精心选择之后,选择了“勤学、守纪、立志、奋进”八个字做成牌匾挂在教室前面的黑板上作为班训,八个字的内容生动活泼给人以跳跃感,红色又给人以庄重感。然后,我们利用国庆长假中的休息时间,对教室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和布置。我们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张贴了“成就集体,成就自己”,用这八个字提示每一个同学,他们自身都有着优势和特点,每个人都应该在这个集体中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实现自我,同时也为班级荣誉贡献力量。这八个字中间悬挂着一个大钟,而这八个大字下面张贴了“勤奋可以弥补才能的不足,而才能却不能弥补勤奋的不足;所以,咱要努力学”的标语,以警示和勉励同学们“勤能补拙是良训”。在教室左右面墙壁的空白处悬挂学生用楷书书写的三幅名言条幅:“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事非经过不知难,书到用时方恨少”,从而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教室前面右侧的墙壁上是学习园地,利用学习园地,创立“读书角”,这里的内容丰富多彩,张贴有时事政治剪报(国内和国际上发生的重大事件)、生活小常识(如防甲型流感和登革热的剪报等),旨在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教室后面卫生工具整洁的排放,另外,在教室后面的柜子上摆放了君子兰、桔子以及其它的一些盆栽,它们既净化了空气,又美化了教室,体现了班级的人文精神。前方的角落养殖盆花和金鱼,折射出集体高雅的生活情趣。还开辟了美文欣赏角,这不仅提高了同学们的写作水平,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又展现了班级的艺术气质。在讲台上适时摆放鲜花既给教室增加温馨感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时也提高了班级文化品位。

2、加强文化情感熏陶,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

我们在教室左侧墙壁上钉了一把大扇子,扇子下面张贴着同学们从七年级以来参加各种集体活动时拍摄的照片,如:军训时的酸甜苦辣,参加毛店劳动基地摘茶叶时热火朝天的劳动情景,参加拔河比赛、篮球赛和秋季田径运动会时留下的矫健的身影等,在这三组照片的周围写了“流金岁月,相逢是首歌”这九个大字,寓意是:大扇子像打开记忆的闸门,让同学们分享成功的喜悦和快乐以及珍惜同甘共苦的流金岁月,尤其是同学们在运动场上的顽强拼搏精神,时时激励他们在学习上也要奋勇向前。

教室前方黑板的左侧,种上了仿真的藤叶和各种各样的仿真水果,在中央写了“硕果飘香”四个金黄色的大字,并在边上悬挂了金**同学的妈妈亲手绣的《竹子》的十字绣,这样的设计有着特别的含义:希望同学们发扬竹子的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通过两年的勤奋努力,在中考中结出硕果。教室黑板的左侧是荣誉栏,贴满了这个学期以来全班同学通过发扬团队合作精神,所获得的集体荣誉,如:学校班级布置一等奖、庆国庆六十周年“我与我的祖国”摄影比赛二等奖、歌颂祖国“翰墨丹青”书画比赛二等奖等,这些都是通过同学们共同努力而取得的硕果,它有助于学生对班级树立自信心和自豪感,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

教室后面黑板的右侧是同学们亲手设计的许愿树,在许愿树上挂满了用剪纸剪成的各种各样的水果(苹果、香蕉、芒果等),在每个水果上写上了全班48位同学的学习心愿和座右铭,如:有考上义乌中学、义乌二中、义乌三中和四中等学校的学习心愿。同时还写上了我班主任对他们的寄语,旨在师生携手共进。我们还主办了优秀日记专刊、优秀美术作品和优秀书法展览。黑板报每期都做到图文并茂,成为宣传各个方面的知识平台。这样,既充分发挥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体现出我班文化建设的特色,又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实践证明,由于美化了教室环境,我班学生讲文明,讲卫生,蔚然成风,在常规管理(学校的三项竞赛:文明班级、文明就寝、文明就餐评比中,我班始终

名列前茅)。通过环境熏陶人、感染人,从而自觉让学生在环境的熏陶下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焕发集体生命活力

班级制度文化主要包括班级的规章制度、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组织机构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良好的班级制度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良好的班级制度文化,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制订与完善班级规章制度

班级制度文化主要表现为班级规章制度。我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引导学生根据班级的实际制定一系列的班级规章制度,在经过全体成员集体表决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实施,坚持“依法治班”。在班级制度的各项条文中,突出精神风貌、价值观念、作风态度等具有文化气息的条款,给制度以灵魂,共同发挥规章制度的强制作用和激励作用。例如:结合学校的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制定了班规班训、班级公约、班级奖赏制度、文明礼仪、班干部要求、学习常规、考勤常规、卫生值勤、就餐、就寝等相关制度,并且辅之以品德考核即纪律量化标准,用这些制度来规范和约束学生,并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细节决定一切”,把这些落实到学生的方方面面,引导学生在正确的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观、价值观。通过班主任的教育、班干部的带动、班训的指引,努力在班级中塑造积极向上的环境氛围,带动广大学生一起进步。

2、实施与落实班级各项制度

在抓好制度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应注重以下两点:一要对学生加强宣传,使学生正确理解各项规章制度的内容,明确遵守规章制度的作用,以使制度得到学生的认可,从而将带有强制性的要求变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二要积极创设条件,使规章制度能够更快、更好地实施。班级制度可分为两大类:

(1)以空间为序的,制定的原则是:班级的事,事事有人做;班级的人,人人有事做。如常务班长职责、班委会委员职责、值周班长职责、值日班长职责、课代表职责、寝室长职责、电教员职责、物品承包责任制等。

(2)以时间为序的,制定的原则是: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如一日常规、一周常规、一月常规、学期常规、学年常规、自主管理制度、班级文化活动制度、班级激励制度、班级德育分量化考核制度、班级奖惩制度等,并且在每项制度中都要有明确的管理条例。

三、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打造班级精神家园

班级的精神文化作为一种“软文化”弥漫在班级的各个角落,能在班级成员的心理上产生巨大的内在激励作用,增强班集体的向心力和归宿感。它有助于学生对班级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设计活动有助于体现学生的创造力、合作力,加强班级的凝聚力,增进学生间的了解和信任。班级的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中,我着力在“学会做人”上下功夫,特别注重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1、用平等、信任、关怀的态度,尊重和爱护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校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尊重,会使学生感到老师的接纳态度,会感到自我存在的价值,会以积极的态度参加到学习、生活中去。反之,一个人得不到爱和尊重的需要,就会有被遗弃的感觉,可能会产生对抗或孤僻的性格。教师在教育有不良倾向的学生时,要用微笑的表情、期待的眼神、温和的语言、饱满的情绪来感染学生,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心理氛围,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例如,我班学生林**,在七年级时就经常和老师发生顶撞,我找他谈话,他很有情绪,要么高声辩解,要么态度蛮横。经过我多次用平和的语气谈话,他的情绪平稳了很多,出于对我的信任,他还给我讲述了家中的情况,父母离异,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因经济困难,时常情绪不稳定、爱发火冲动。了解了这一情况后,我从精神上鼓励他要自强、自尊,勇敢地去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并从生活上关心他。目前,这位同学的心理压力减轻了,在课堂上再也没有和老师发生顶撞,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大大提高了,他又重新融入到集体中。

2、用教师的人格魅力,铸就学生健康人格

教师的人格美、行为美、仪表美都会在学生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渗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对班级文化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要处处体现出人格美、行为美、仪表美,以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期望,一如既往地落实、执行班级文化建设。

今年假期,我收到了我班被义乌中学录取的金**学生的一条短信息,这条信息把我感动得热泪盈眶,信息内容如下:“吴老师,您好!我知道今生最幸运的事便是在人生的道路上遇见了您,就如瞎子见到了光亮一般。这两个月一直忙着学习高中的知识,没能好好谢谢您,感到非常非常内疚,请您原谅。谢谢您在这三年中的精心呵护,使我渐渐长大,使我找到了正确的人生方向。真的很感谢您,那些教导我的话语我永远记得,永远记住您,恩师。学生:金**。这位学生所发的信息让我思绪万千,它让我回忆起在校时我与他一起走过的风风雨雨,他曾经因失败而彷徨过、失意过,甚至情绪一度波动很大。我一次又一次地与他沟通、促膝交谈,安慰、鼓励他从失败中走出来,并不断地帮他一起分析失利的原因,积极寻找对策,哪怕是在他学习的最低谷时,我也从未放弃过他。“金诚所至,金石为开”,他终于能微笑着去面对学习上的挫折和困难,最终从失败的阴影中走了出来,也圆了自己的梦想。在今年知道中考成绩的那天,我班上的另一位学生王**,欣喜若狂地打来电话告诉我,说她的中考成绩是564分并上了义乌中学的统招线,之后说:“吴老师,谢谢您!真的要谢谢您!”虽然是短短的几句话,但我知道这都是发自她内心的真心话,这样的事还在延续着„„。我感动着,我的关爱有了回报,引发了学生的心灵感应,引起了学生的心理感动,使我与学生能进行心与心的交融。学生是有血有肉的情感个体,教师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格魅力感染了学生,能够引发学生的共鸣,久之,使他们对师长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深厚的归属感,迁移为热爱学习、探求真理的优美情愫,甚至使学生学会了感恩。所以,我们每一个教师应努力地培养自身的素质,用自己健全的独特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和教育我们的学生。

总之,通过对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形成了良好师生、班级人际关系,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不断得到加强,学生的心灵也得到了净化和充实。通过班级文化建设,营造出了和谐,积极向上的班级教育、教学氛围,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和学风。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心,“它是知识的集散地,是人格的熏陶地,是体质的培养地,是心灵的归宿地”。作为班主任应对它给予充分的重视,让班级插上文化的翅膀伴学生齐飞,促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达朝伟《如何构建和谐的班级文化建设》

陈和娟《班主任应重视班级文化建设》

方东林《班级文化建设》

第四篇:构建和谐海关的必要性和内涵

自古以来,人类对美好社会孜孜以求,因此产生了各种理想社会的设想和理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博采众长,既传承又发展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学说。其中的“和谐”二字不只是指社会的一种状态,更重要的是:提示人们从和谐这一角度对社会进行分类。因此,“和谐社会”一问世,便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牟新生署长在总署党组理论中心

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海关工作”学习研讨会上也做了重要讲话,本文试就构建和谐海关的必要性、内涵、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等方面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构建和谐海关的必要性

生活在“和谐社会”的人最能体会“和谐社会”的幸福;经历过社会冲突的人更懂得“和谐社会”的可贵。从社会的宏观环境、海关自身的历史、现实因素等方面来看,构建和谐海关显得十分必要。

(一)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和谐社会是由一个一个地区、一个一个单位、一个一个的人组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通过各地政府、各个部门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海关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部分,实行垂直领导,人数不多但影响不小,必须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营造和谐海关,这也是海关自身的需要。

(二)海关沉痛历史教训的需要。1998年全国打击走私工作会议后,海关内部的执法腐败、放纵走私的现象一个接一个地暴露出来,从普通关员到直属海关的关长,以身试法者无一例外地受到了严厉惩罚,少数海关的队伍出现了“大面积塌方”,海关形象受到了极大的损害,海关事业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我们在为今天的成绩欣喜的同时,始终不能忘记历史的教训。个别人的问题主要从其自身查找原因,而当“塌方”成为大面积,执法腐败、放纵走私不再仅仅是个别人、个别海关的犯罪现象时,则要从更深层次探究。如果不构建和谐海关,不借此推进海关内外执法环境的改善,不积极适应现代海关建设和时代发展的要求,仍然可能出“惊天动地的大案”。

(三)海关现实存在不和谐因素的需要。和谐社会是法治的社会。海关是行政执法单位,依法行政是海关工作的基本准则,也是海关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只有坚持依法行政,才能维护国家整体利益,正确处理各种权利和利益关系,获得社会的广泛支持和理解。但个别海关存在执法不严的问题,放宽执法尺度,用这种方式吸引企业到他那里报关,从而造成税往低处流的局面;目前海关的赔偿诉讼案件有增多的趋势,并且诉讼要求赔偿的金额很高,有的高达上亿元等等不和谐现象的存在,我们必须深刻反思自身的执法行为,违反法定程序、滥用职权。

那么,怎样的海关才是“和谐海关”呢?“和谐海关”应当包括哪些内容呢?

二、构建和谐海关的基本内涵

笔者认为“和谐海关”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

(一)和谐海关是动态稳定的海关。稳定是有多种类型的。死水一潭,固然稳定得连一点涟漪都没有,可那毕竟是死水,容易腐臭;高压下的稳定是表面的、短暂的,不是真正的稳定;和谐的稳定是内在的、持续的,是真正的稳定。和谐也有多种。静态的和谐固然可贵,动态的和谐更加难得。从古希腊到黑格尔都阐述过“对立的东西产生和谐,而不是相同的东西产生和谐。”(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和谐不是原地卧倒,不是故步自封。动态的和谐才是美,才是艺术。动态的和谐使人心情舒畅,能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和谐海关必定动静结合、张弛有度。“好范文”版权所有

(二)和谐海关是行为规范的海关。中国有句话,叫做“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海关作为准军事化管理的纪律部队有严格的规范。“有条”则“不紊”。有轨才会减少越轨。磁悬浮也不是悬在天上的,那里有能够让列车浮起来的轨道;天上的飞机,海里的船,都有航道;有了交通规则,故意闯红灯的人便会大幅度减少。海关规范分成文与不成文两大类:法令、条例、规章、纪律以及一部分道德,为成文的;习惯以及一部分道德为不成文的。法是强制性,虽有弹性,总体上是刚性。道德水准虽然也分层次,但是总体上是高层次的,比法律水准高。海关只做到严格执法是当不了先进的。成文的、强制性的规范固然有效,不成文的、非强制性的,靠褒贬来规范的,能内化到心灵深处,更具有长效的功能,这也是构建和谐海关的魅力所在。

(三)和谐海关是运筹得当的海关。和谐海关包括海关内部的和谐和海关与海关之间的和谐,也包括海关与外部的和谐。海关内部的和谐就是和谐共进,领导的思路与群众认识高度统一,群体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相互帮助,提高自身修养,遵守社会公德,认真履行义务,自觉奉献。海关与海关之间的和谐,应该是广泛开展互助合作,发挥海关区域合作的整体效能,使口岸建设成为通关便捷、服务高效、监管规范、成本低廉的一流物流通道。海关与外部的和谐,又包括海关与社会的和谐、海关与企业的和谐、海关与相对人的和谐。海关与外部的和谐,就

第五篇:构建和谐海关的必要性和内涵(范文)

自古以来,人类对美好社会孜孜以求,因此产生了各种理想社会的设想和理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博采众长,既传承又发展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学说。其中的“和谐”二字不只是指社会的一种状态,更重要的是:提示人们从和谐这一角度对社会进行分类。因此,“和谐社会”一问世,便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牟新生署长在总署党组理论中心组“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与海关工作”学习研讨会上也做了重要讲话,本文试就构建和谐海关的必要性、内涵、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等方面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构建和谐海关的必要性生活在“和谐社会”的人最能体会“和谐社会”的幸福;经历过社会冲突的人更懂得“和谐社会”的可贵。从社会的宏观环境、海关自身的历史、现实因素等方面来看,构建和谐海关显得十分必要。

(一)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和谐社会是由一个一个地区、一个一个单位、一个一个的人组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通过各地政府、各个部门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海关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部分,实行垂直领导,人数不多但影响不小,必须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营造和谐海关,这也是海关自身的需要。

(二)海关沉痛历史教训的需要。1998年全国打击走私工作会议后,海关内部的执法腐败、放纵走私的现象一个接一个地暴露出来,从普通关员到直属海关的关长,以身试法者无一例外地受到了严厉惩罚,少数海关的队伍出现了“大面积塌方”,海关形象受到了极大的损害,海关事业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我们在为今天的成绩欣喜的同时,始终不能忘记历史的教训。个别人的问题主要从其自身查找原因,而当“塌方”成为大面积,执法腐败、放纵走私不再仅仅是个别人、个别海关的犯罪现象时,则要从更深层次探究。如果不构建和谐海关,不借此推进海关内外执法环境的改善,不积极适应现代海关建设和时代发展的要求,仍然可能出“惊天动地的大案”。

(三)海关现实存在不和谐因素的需要。和谐社会是法治的社会。海关是行政执法单位,依法行政是海关工作的基本准则,也是海关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只有坚持依法行政,才能维护国家整体利益,正确处理各种权利和利益关系,获得社会的广泛支持和理解。但个别海关存在执法不严的问题,放宽执法尺度,用这种方式吸引企业到他那里报关,从而造成税往低处流的局面;目前海关的赔偿诉讼案件有增多的趋势,并且诉讼要求赔偿的金额很高,有的高达上亿元等等不和谐现象的存在,我们必须深刻反思自身的执法行为,违反法定程序、滥用职权。那么,怎样的海关才是“和谐海关”呢?“和谐海关”应当包括哪些内容呢?

二、构建和谐海关的基本内涵笔者认为“和谐海关”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

(一)和谐海关是动态稳定的海关。稳定是有多种类型的。死水一潭,固然稳定得连一点涟漪都没有,可那毕竟是死水,容易腐臭;高压下的稳定是表面的、短暂的,不是真正的稳定;和谐的稳定是内在的、持续的,是真正的稳定。和谐也有多种。静态的和谐固然可贵,动态的和谐更加难得。从古希腊到黑格尔都阐述过“对立的东西产生和谐,而不是相同的东西产生和谐。”(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和谐不是原地卧倒,不是故步自封。动态的和谐才是美,才是艺术。动态的和谐使人心情舒畅,能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和谐海关必定动静结合、张弛有度。

(二)和谐海关是行为规范的海关。中国有句话,叫做“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海关作为准军事化管理的纪律部队有严格的规范。“有条”则“不紊”。有轨才会减少越轨。磁悬浮也不是悬在天上的,那里有能够让列车浮起来的轨道;天上的飞机,海里的船,都有航道;有了交通规则,故意闯红灯的人便会大幅度减少。海关规范分成文与不成文两大类:法令、条例、规章、纪律以及一部分道德,为成文的;习惯以及一部分道德为不成文的。法是强制性,虽有弹性,总体上是刚性。道德水准虽然也分层次,但是总体上是高层次的,比法律水准高。海关只做到严格执法是当不了先进的。成文的、强制性的规范固然有效,不成文的、非强制性的,靠褒贬来规范的,能内化到心灵深处,更具有长效的功能,这也是构建和谐海关的魅力所在。

(三)和谐海关是运筹得当的海关。和谐海关包括海关内部的和谐和海关与海关之间的和谐,也包括海关与外部的和谐。海关内部的和谐就是和谐共进,领导的思路与群众认识高度统一,群体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相互帮助,提高自身修养,遵守社会公德,认真履行义务,自觉奉献。海关与海关之间的和谐,应该是广泛开展互助合作,发挥海关区域合作的整体效能,使口岸建设成为通关便捷、服务高效、监管规范、成本低廉的一流物流通道。海关与外部的和谐,又包括海关与社会的和谐、海关与企业的和谐、海关与相对人的和谐。海关与外部的和谐,就是创造文明、廉洁、高效和公开、公平、公正、方便、快捷的通关环境。各个层次运筹得当的才是和谐海关。

(四)和谐海关是文化协调的海

关。文化是环境,文化是导向,文化是动力。环境有好坏,导向有正误,动力有大小,只有和谐海关相协调的文化才是好环境,才是正导向,才是真实的动力,持久的动力。海关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变革时期,正在向现代化迈进的征途上昂首阔步。伴随着海关现代化的进程,海关的角色定位在变化,内部组织结构和人员进行着大规模的调整,职能管理实现方式在不断转变和改革,与社会各界关系正在重新建构。处在转型时期的中国海关,特别需要注重和加强海关文化建设,海关的现代化离不开海关文化的现代化,在任何重大变革中,文化变革的层次更深、难度更大,是变革的关键。构建现代海关文化,是建立现代海关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这一制度的必然要求和基本保证。建立现代海关制度,不仅是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的创新过程,更重要的是现代海关文化培育与创新的过程,文化缺位的现代海关是残缺不全和不能想象的。

三、在构建和谐海关的操作层面上应值得注意的几对关系矛盾有普遍性。事物内部、事物之间有矛盾,也必然有斗争,但不是为斗争而斗争,斗争是为了实现和谐,达到最终的统一。对于和谐海关的构建要着重把握以下几对矛盾关系:

(一)正确处理把关和服务的关系。海关工作16字方针是在遏制走私狂潮和提高通关效率的矛盾冲突中提出来的,是海关人在实践中对海关工作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建关50多年来工作经验的总结、继承和发展,集中体现了全体海关人的集体智慧,体现了法律赋予海关的职能。16字方针较好地体现了党和人民对海关工作的两个基本要求,是“把关”与“服务”平衡、和谐思想在海关职能作用上的具体体现。海关事业干得好不好,能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根本上取决于是否做到全面贯彻落实海关工作16字方针。“为国把关”是以国家的名义;海关与外部和谐的纽带就是“服务”这个服务不单是态度,更重要的是质量。企业注重成本、效益,政府注重地区经济发展。

(二)正确处理准军事化管理与以人为本的关系。海关是继人民军队、人民警察后实行衔级管理的准军事化纪律部队,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讲究令行禁止,进一步加强了垂直领导、内部管理、保证了管得住。倡导人性化管理,坚持以人为本,把尊重人、培养人、教育人和关心人作为海关内部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最大限度激发关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本单位、本部门中创造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和谐氛围,让每个干部职工都能够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实现个人价值,防止管得死。

(三)正确处理好“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的关系。将和谐海关建设纳入考核体系,考核体系建设是我关的一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创新性的重大举措,对于营造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导向,引导关区真抓实干,加强管理,夯实基础,全面提升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如前所述,和谐海关建设有刚性的、成文的内容,也有内化到心灵不成文的元素。对于它的考核,笔者认为可以借鉴目前我关考核体系中“非业务类考核指标体系”。这一体系历经完善,积累了很多、很好的经验。对于构建和谐海关的具体方案、步骤、措施可以采取刚性的“过程”考核;对于实际的效果,和谐与否、和谐的程度,可以采取自我评价、兄弟海关评价、相对人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予以“结果”考核,让考核体系确保构建和谐海关工作落到实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十六大以来,我们党继“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的又一理论建树;“构建和谐海关”是海关16字方针、队伍建设12字要求的新发展。观念先行,在“把关”和“服务”中实现“和谐海关”的美好愿景。

下载构建和谐文化的内涵_论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构建和谐文化的内涵_论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构建和谐校园与内涵发展

    构建和谐校园与内涵发展——中心组学习体会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内容。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促进学校内涵......

    论文-构建和谐班集体

    大学毕业论文 题 目 试论构建和谐班集体 目录 内容摘要„„„„„„„„„„„„„„„„„„„„„„„„„„„第1页 关键词„„„„„„„„„„„„„„„„„„„„„......

    构建和谐校园论文

    构建和谐校园论文 构建和谐校园 大学是人生求学路上新的起点,也是培养个人修养的最好契机。沉浸在和谐的校园中你就会发现:原来和谐是一种熏陶,一种感觉,一种氛围。有一种美,令人......

    构建和谐校园论文

    构建和谐校园论文一、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这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本质要求和谐校园以校园为载体,以内和外顺、同舟共济、政通人和、稳定有序为主要特征。确立学......

    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文章标题: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论文关键词:构建;和谐;社会我国改革开放27年来,在这么短的时期内,在如此人口和地域规模中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在世界上是罕见的。但伴随着快速的发展,出......

    构建和谐校园论文

    构建和谐校园论文 本方略的必然要求,是教育事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推进教育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实行依法治校,就是要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严格按照教育法律的原则与规......

    构建和谐校园论文

    构建和谐校园之我见目前,教育界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与理论基础,正在各自不同的物质和精神平台上,创造性地开展构建和谐校园的实践活动......

    (论文)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着力建设和谐文化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创造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