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公文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3 09:31: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全市公文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全市公文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第一篇:全市公文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全市公文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李广阳

公文处理是按照规范要求和规定程序进行文书处理的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也是各级行政机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文处理工作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机关工作的办事效率,关系到机关的对外形象。近年来,全市各级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能够执行国务院、省市政府关于公文处理的有关规定,公文办理质量明显提高,较好地发挥了以文辅政的作用。但是,在公文处理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机关工作的水平,有的甚至给工作带来了负面影响。

一、存在问题

(一)公文处理不及时。在收文处理中,有的不能按规定时限处理文件,有的拟办意见不到位,致使文件运转程序出现问题,有的没有找准政策依据或者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办理意见,出现了误事误时现象。在发文处理中,因办理不及时,导致上级机关研究决策或下级机关贯彻执行的时间太少,影响了公文的效用。

(二)公文处理程序不严肃。有的机关文件多头管理,没有做到“一个关口”管理;有的不按程序签发文件或签发不到位,上报文件没有经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发;有的政府部门向下一级政府下发不该下发的文件,甚至内设机构对外正式行文;有的不根据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越级报文;有的将文件抄送或直送领导个人。

(三)文字表述不准确。主要表现在:公文用词用语不恰当,文字表述前后矛盾,人名、地名、数字、引文、计量单位、简称运用不规范,也有因文字校对不细心而造成的错字别字、掉字漏字、多出无用字的现象,使公文表达的意思不准确、不清楚甚至截然相反,影响了公文的处理。

(四)公文格式不规范。主要表现在:文种使用不正确,如:应当用“函”的用成了“报告”或者“请示”,应当用“请示”的却用成了“报告”;文件的各要素标注不全或使用不正确,如:有的乱标、生造主题词,有的上报文件使用文头不对、没有标注签发人和“联系人和联系电话”;引用文件不规范,将引用的文件标题中的发文机关标在书名号外,甚至没有发文机关,没有标发文字号。

二、原因分析

(一)工作责任心不强。个别工作人员没有树立起“公文处理非小事”的观念,没有树立起高标准、严要求、及时准确地办理每一件文件的意识,以至于在公文处理中,不作认真调查研究,不作认真思考,敷衍了事,简单应付,不认真,不细心,没有负起应负的责任。

(二)不熟悉机关工作程序。没有认真学习和掌握各级行政机关的有关工作规则、办事程序、文件审核、审签程序,没有把握好工作程序,没有发挥好工作协调的职责,办文无头绪,办事无章法,工作显得很忙乱,质量和效率打了折扣。

(三)工作能力不强,业务水平不高。没有注意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没有加强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科学文化知识、行政机关公文处理知识的学习,个人综合素质不强,业务水平不高,导致了公文处理工作中出现问题。

三、对策建议

(一)公文处理要做到及时,确保公文处理的时效性。公文处理要及时,即讲求时效,及时则有效,误时则误事。行政公文只有把握时机,及时处理,才能发挥公文的效用。各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要树立及时、准确地办理每一件文件的观念,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印发文件,从起草、审核、审签、校对等环节都要认真负责,按规定要求和程序办

理。收文办理,总体上要求都要快速处理,一般公文应尽快处理,紧急公文必须急事急办,在规定时间内办结,按照有关规定,特急公文应在4小时以内办结,急件需视其复杂程度在24小时以内办结。紧急电报,特提应在2小时以内办结、特急应在4小时以内办结、加急应在24小时以内办结、平急应在48小时以内办结。

(二)严格公文处理程序,确保公文处理的严肃性。公文处理程序是公文法定效力的体现,所以,公文处理程序至关重要。印发文件要按规定程序审签,采取自下而上、逐级把关、对上负责的办法进行,一般不得超越职位的管理范围和权限签发公文。上报的公文必须要本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签发,并根据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逐级上报,一般不得越级报文,也不能将文件分头多送、抄送或直送领导个人。政府部门依据职权可以向下一级政府的相关业务部门行文,除以“函”的形式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审批事项外,一般不得向下一级政府正式行文。

(三)公文处理要认真负责,确保公文处理的准确性。准确是对公文处理质量的要求,公文处理关系到机关的整体工作,关系到上下左右的相互联系,必须准确无误。印发文件,从起草、审核、审签、校对等环节,必须要把好文字表述关、格式关、校对关,做到文字表述准确、文件格式准确、文字校对准确。在收文办理时,要详细审视来文,注意拟办意见的准确和全面,公文拟办要做到情况确实、依据可靠、意见明确、程序规范、简明扼要、条理清楚,确保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四)解决好公文处理的具体问题,确保公文处理的规范性。公文处理中经常出错且不被大家注意的问题,要特别注意解决好,使公文更加规范。

1、关于文件标题引用问题。公文中引用文件,应当把文件标题、发文字号标全,不能用发文字号代替公文标题。正确的标法是:发文机关、主要内容、文种置于书名号之内,发文字号置于括号之内。如《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工作的通知》(陕政发〔2006〕6号)。文内使用非规范性简称,应当先用全称并注明简称。

2、关于公文的段落问题。正文中有“一是、二是、三是”不要单独成段,建议把这样的小段归入一个段落,使“一是、二是、三是”成为一个段落内的层次标记。如以“一是、二是”起首的段落文字太长,用规范的层次序号代替“一是、二是、三是”,使其成为独立的一个段落。

3、关于请示、报告公文的结尾用语问题。“报告”结尾用“特此报告”即可,不能用“现予报告,请批示”(报告和请示不分)、“专此报告,请审定”(报告不应提出“请审定”的请求)。请示结尾为三种情况:下级机关工作中不明确、认识有分歧的事项,为请求指示的请示,结尾用“请指示”、“请批示”、“妥否,请批复”;下级机关无权力或无能力解决的事项,为请求上级批准或给予解决,为请求批准的请示,结尾用“请批准”、“请予解决”;主管部门提出安排意见或政策性措施,请上级批准并转发的,为呈转性请示,结尾用“如无不妥,请批转×××执行”。

4、关于公文的附件问题。公文如有附件,在公文正文下空1行左空2字用3号仿宋字表识“附件”二字,后表冒号和名称,不能表为“附”,附件说明表注不能表注在正文中,如“详见附件×”,附件的序号和名称前后表识应一致,批转、转发、印发性通知因在标题和正文中已做说明,因此,不再表注附件说明。

5、关于公文中机构称呼的问题。以市政府文件和市政府办公室文件为例,市政府文件中对各县政府、县级市政府、区政府,文件主送机关称为“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正文中可称为“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或“县级人民政府”;对全市多级政府称为“各级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可参照以上办法使用。

6、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要对应的问题。如市(县)政府文件一般抄送市(县)委,不要抄送市(县)委办公室;市(县)政府办公室文件一般应抄送市(县)委办公室,不要

抄送市(县)委。

第二篇:公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公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常见问题:

一是反映新情况、新问题而富有新意的材料所占比例甚低; 二是思考和表达问题的角度老化; 三是为“新”而新,偏重在文字上玩游戏。主要原因:

一是缺乏“出精品”的意识,因而在新情况面前造成观察力捕捉力不强; 二是全新精神不强,在写作上容易出现从众心理和畏难情绪; 三是思路单一,缺乏积累。捕捉新情况选择新角度的要领和方法:

一、紧跟党中央部署和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带着问题去观察比较,从变化中捕捉新情况。一要紧跟党中央新的战略部署和重要指示的发表,及时去投入研究,这是捕捉新情况必须要掌握的首要一条;二要从群众贯彻党的指示的反映中,观察新的思想去向;三要从对同类工作的历史对比观察中,及时捕捉变化的新情况;四要从工作出现的新问题中来捕捉研究新课题。

二、讲区别,求新意,勇于推出新的经验和理论

三、超出以往,另辟新路,寻求表达的新角度 框架设计构思过程:

主要任务,一是提炼和确立主题思想;二是确定思想,选定展开的层次。构思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构思不充分

赶材料,或因下功夫不够,出现了硬写的情况。从成文的材料中可以看出填空写法的痕迹。平时,我们讲搞教学背课的时间比例是四比一,我看构思和写作的时间比例也要在这个比例数之上。有的作者不要说细构思,就连粗构思都没搞好就草率动笔。

二、对材料的主题提炼和标题的制作下的功夫不足

出现了对主题思想把握不准,缺乏新意。在大小标题的提炼制作上平淡、肤浅,甚至还有抄袭别人之嫌,给人一种“熟面孔”的印象和感觉。

三、思路展开不顺畅

对层次的划分有分不开“档”的情况,有的不管什么材料都是清一色“三三制”,有的给人一种硬分或勉强的感觉。

四、对层次内容安排轻重分配不当,出现前空后累赘的问题

有不少作者头脑中形成了一个法定的写作模式,就是第一大层次只能写抓学习提高认识,并标榜为“先务虚”。结果使材料的第一大层次不仅虚了,而且空了,所采写的例子很难用上去,都压到后边几个层次中去,造成整合堆砌的累赘状态。

掌握机关应用材料构思谋篇的思维特点

一、认真研究和掌握机关应用材料写作构思的思维特点

(一)为材料写作构思提供坚实的准备基础

四多:多读书以积累知识;多考虑事理以丰富才能; 多研究观察以事物的联系;多练习按文思来运用文辞。

平时就要多读书,搞好革命基本理论和多学科多专业知识的储备;经常注意学习中央的文件,把握精神实质,研究形势变化而引发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多进行分析评判是非功过的思维训练。

(二)掌握和运用构思机关材料所需要的思维方法

我们的思维必须受党的方针政策、工作重心、会议的议题、集体决定、领导意图的约束,从内容到形式不能掺入作者的主观思想。常用的思维方法是: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译、发散与集中、性化与量化、系统与具体、比较与优选等逻辑思维方法。不要用自己的观点学说,过多注重想象和创作,使写出的材料有失庄重和严肃。

二、精心提炼,使主题思想准确新颖

(一)把握“主题”的四性,准确地加以提炼

客观性、主观性、观念性、时代性

(二)根据机关应用材料写作主题表达语义的显在性,将主题内涵鲜明地凸现出来

1、大标题就是本篇的主题思想。

经验材料、典型事迹材料、调查报告、工作研究

2、两个部位来表达主题思想

工作总结:一是在对前段工作总的形势的评价上;一个是对下一段工作的总的指导思想概括上。

3、开篇第一段表达主题

领导讲话的主题思想往往体现在开场白的一段话中,即表明这次讲话的针对性和要讲的几个点的交待上。

(三)力戒庸、陋、袭,提炼出新颖独到的主题

1、把所写的内容臵入社会大背景、大环境中去把握。

从大到小,以社会宏观来把握一篇材料的价值和走向;从小到大,以它来折射出宏观社会所需要的精神。

2、提炼和表达主题不单单是在文字上推敲出花样。

深化主题是一个思维过程。一是提出问题要尖锐、鲜明,就是要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发前人所未发,言前人所未言,提出的问题发人深思,富有超前意识。二是分析问题要深刻全面,使主题自然展开,层层深入,以内在的逻辑力量使主题深化。三是解决问题正确合理,以解决问题的较强目的性、透明度和正确的实效,来证明深化主题。

3、运用多向思维开拓文思

4、调动积累,在借鉴中出新

三、熟练掌握材料结构的方法和要领

(一)按表达主题的需要来考虑材料结构的安排

1、主题和结构的关系。主题是全篇的中心,层次划分必须服从服务于突出主题。在布局时,要考虑把主体思想贯穿材料全过程,从整体结构上充分给予反映和体现。

2、主题与层次的关系。每一个层次对于整篇来讲,它是一个点、一个步骤,它显示着作者某个阶段思维的凝聚。主题思想要为其在每个层次中的体现赋予任务和提出要求。每个层次要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程度上发挥好表达主题的作用。

3、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一个层次,在主题思想指导下,有它相对独立的内容,表达一个中心意思,这就是层次的单一性和完整性。但是将各个层次从表达主题的全局来看,就可发出层次与层次前后连贯,构成一种不错位的承接序列。这就是层次的集体性,即每个层次各有分工,相对独立。但分则成段,合则成篇,任何一个层次都不能游离于其它层次之外。

(二)按材料的不同种类来确定结构的方式

1、领导讲话稿的结构:

对大阶段工作总结讲话结构层次:对总的工作形势评价--工作开展的成绩、特点--工作开展的经验体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今后的任务和要求。

对会议的总结讲话稿结构:会议的基本情况--会议收获--深入贯彻会议需要抓好的几个问题--关于会议贯彻的安排和要求

2、向上级作的工作汇报材料结构:本单位贯彻上级指示,开展某项工作的基本情况--开展某项工作的经验和体会--存在的反映的问题和下步工作打算

3、参加上级会议的汇报和传达材料的结构:会议基本情况--会议的主要精神--关于传达贯彻上级会议精神的建议和方案

(三)按照内容的不同来确定安排思路划分层次

工作经验、先进典型事迹材料常用的结构方式:

1、按事物的发展顺序安排层次

每一层次就是一个大的的工作阶段,有利于探索每个阶段的特点。

2、按平等并列关系安排层次

材料的各个层次呈现“并列”关系,各个层次从不同的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工作状况,揭示观点,展现经验。

3、按逐层深入的方式安排层次

各个层次之间呈现“递进”关系,层层深入,使材料步步推进,由浅入深。

(四)要考虑到各个层次的均衡协调

要尽量考虑划分为三个层次以上,从整篇材料看,这样显得重心稳定,而分两个层次的材料就显得重心不稳。各个层次的分量要基本均衡防止出现前后轻重不一,给人不均匀的感觉。不要采取前者前、中者中、后者后的呆板叙事方法,讲究起伏变化,把所写内容采取优化组合,均衡地分配到各个层次中去。

推敲提炼层次标题

提炼层次标题在机关应用材料写作中的重要作用:一是有利于作者准确地驾驭全篇材料,分层有序的集中表达主题思想。二是有利于提纲挈领地统率材料。在应用材料写作中,材料要靠观点来串。一篇应用材料只要主标题和各层次标题一列出来,就会纲举目张了。三是有助于读者论难地把握材料要点。

一、提炼制作层次标题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思路雷同,标题相似

(二)标题老,套话多。“大力抓什么”、“在什么上下功夫”、“加大力度”,没有认真研究如何在工作上加大力度

(三)矫揉造作,玩文字游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树立新观念”、“讲究新思路”、“展示新形象”、“创造新经验”等。

(四)不注重从思想内涵上提炼。对层次标题的提炼,外部看到的是对文字的锤炼,其实起作用的是从思想内涵上的提炼。

二、掌握提炼制作层次标题的要领

(一)掌握层次标题对主题具有向心性的特点,主题,精心提炼设计好层次标题。

一是从主题思想出发,明确和研究它对每个层次为体现主题所赋予的表达任务,适度、准确地在标题中表达出来。

二是坚持局部服从服务于整体,为深刻表达主题增光添彩。

(三)“炼意”、“裁辞”,搞出体现思想内涵的层次标题

一是把握好“文以意为主”的原则,正确处理好炼意与炼辞的关系。在写材料中要抓住根本,经过极其艰苦地思考,把握住最能体现内容的新意上,在此基础上,再对文字表达进行反复推敲,使之意辞一致,提炼出意深文新的层次标题来。

二是精心反复提炼,制作出“举”精之要的层次标题。标题是不是最能体现和表达材料的思想内涵和意义。

三是坚持创新,不断提炼和制作出意新语新的层次标题。

段落开篇的写作方法

意义:文章的开头可以提示文章的题旨,文章的结尾体现其主旨。

文章开头写作的难点:一是机关应用材料本身是反映党委、领导工作实践的严肃文体,但又要在层次进入上体现新颖活泼,这两者关系不好处理。二是同一工作内容,在同一时期内,诸多单位都要反映。有的是处复一年的反映,材料层次进入既要有本单位的特点,又要防止和别的材料进入雷同,这种情况难解决。三是材料的层次进入,不是一个开关,而有若干个。开头的次数多,方式不能单一,而且要有变化,搞好若干个层次进入方式的优化组合,达到这方面的标准要求更难。

一、在机关应用材料层次进入中存在的问题

(一)层次开头进入方式的“俗”和“平”。

(二)进入手法的单一呆板,缺乏变化。

(三)“解题”现象的出现。“解题 ”是多余的。

二、层次进入的写作要领

层次标题列出后,可以直接进入,或摆出矛盾;或直接叙述;或列出体会。坚持开头要提示文章主题这个总的指导原则。

(一)材料层次进入的基本原则

一是新奇引入。二是富有气势。三是开门见山。机关应用材料,不同于文艺作品,它要考虑表达的明快,宣传的快捷,所以在材料进入上讲求开门见山。

(二)几种材料层次进入的方法

按时间顺序进入、直叙、论证、以事件导入、以推出新情况进入、以摆出问题、揭露矛盾来进入、以引用伟人语录、名人名言来进入、以提问进入、以经验和体会进入。

(三)讲究变化,优化组合,增强材料多层次进入的整体综合效果

从整篇材料看,一般至少三个层次,至少要有三次材料层次进入的机会。三个层次进入的方式要多样、和谐。

第五章 背景材料的运用

作用:具有坚实的依托作用,井架了材料表达的厚度;井绳对比性,驾驭材料表达的力度;特殊的背景材料的运用,大大井绳了材料的个性色彩和吸引力;

一、运用背景材料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忽视背景材料的运用;二是用法单一,把背景材料仅仅当与一个“牌子”和“标签”。

二、运用背景材料的要领

(一)增强运用背景材料的意识,把运用好背景材料贯穿到材料形成的全过程。

注意从弄清眼前情况的来龙去脉上去了解有价值的历史背景;从工作难度中了解其所处的环境背景;从其独特的经历和变化中,掌握其具有个性特征的背景。

(三)紧紧围绕深入表达主题精选精用

背景材料的运用是为了表达主题,深化指导思想服务的。

第一种是为衬托和表达英雄人物所处环境特殊的背景材料。

第二种是在典型人物遇到思想矛盾和斗争时插入有关的背景材料,来衬托其在思想斗争中得到帮助和升华。

第三种是表明被写单位的超前意识是有渊源的,而且是不断在改革中完善和发展的。

(三)按照材料表达需要,运用背景材料

用在以下几个部位:一是在材料的开关,即导语部分;二是在导入问题时所运用的背景材料;三是在揭露矛盾时运用背景材料;四为了说明问题而插入的地理背景材料。五在材料中进到有关工作发展状态或业务技术性很强的项目时,需要加以说明而插入的背景材料;六在材料展开中,涉及到与典型人物相联系的单位或个人时,需要给予介绍说明所插入的背景材料。这种插入的原则是哪个部位需要就在哪里运用。

第七章

增强机关应用材料写作的指导性

第一节 指导性在机关应用材料写作中的重要意义

一、机关应用材料写作具有特定的指向性

1在写的材料给谁看的问题上指向性很强

2机关应用材料的选材和主题提炼的视角始终要指向现实社会生活中特定的范围

二、读者对机关应用材料的阅读在于把握内容、获取信息、指导行动

三、指导社会实践是机关应用材料写作的最根本的实用价值

第二节 在把握机关应用材料指导性上存在的问题

一、仅于完成写材料的任务,忽视对指导性思考

二、在写作中,过多地考虑如何对被 写单位或个人评功摆好,忽视从对同类单位或个人的分析和研究中寻求指导性

三、虽然也注意了对指导性的研究,但经常出现“慢半拍”的现象

第三节 增强指导性充分发挥机关应用材料的作用和效能

一、要弄清指导性在不同材料中的各自体现

(一)在为领导写的讲话材料中,指导性重点体现在两个部位,一是对讲话针对性问题的列举上。二是对工作的部署,完成任务的指令性要求和要注意的问题上。

(二)在反映新情况的材料中,指导性重点体现在对新情况和难点问题的分析和为读者提供的认识和解决新情况、新问题的新思路和新办法上。

(三)在先进典型事迹材料中,指导性主要体现在典型的先进思想性和可学性上。

(四)在经验材料写作中,指导性体现在对共性问题的研究,有针对性地提供好的工作方法和管用的经验上。

(五)在工作研究的材料中,指导性体现在通过对工作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推出的研究战果上。

二、强化几个意识,使机关材料的指导性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

紧跟意识;超前意识;量需而作;克难意识;深究意识。

量需而作,要把握住两个方面的需求:一是要把握住领导干部在抓工作中的需要。从他们的困惑和苦衷中捕捉到抓工作应该突破的瓶颈和难点,有针对性地研究和探讨,给领导及时提出工作建议和提供决策依据。二是要把握群众在思想、工作和生活中需要解决的“扣结”

和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寻求已经解决得好并取得经验的单位,及时进行总结,给其他单位以提示和指导。

要勇于攻克难点:一是不搞急功近利,要把写作的重点放在攻克和反映难点问题上,攻克难点要付出很大代价,而且有时药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也不一定能出好的结果。二是要深入一线,在和领导、群众同甘共苦中捕捉难点。

......

第三篇:公文处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

公文处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转载)

一、行文中的常见问题

(一)报送不规范。主要表现在:

1.非领导同志交代直报的文件,违规直接报送领导个人。不少单位将报给市委或市政府的文件或公文代拟稿,直接报送到领导个人手中。这样做容易出现以下问题:一是熟悉办文程序的领导会将公文退回,并要求按程序办理,这样就耽误了时间,影响了进度;二是对办文程序不熟悉的领导,独自作出批示,而涉及此文件的其他相关领导不知情,无人协调,造成工作被动。根据公文处理有关规定,除领导同志有交代指示外,单位的公文不能直接报送上级领导个人,只能报送秘书部门按程序办理。

2.倒行文。有些部门单位将党委、政府或党委、政府办公室文件的代拟稿直接送交党委、政府领导个人,由领导个人对其内容签署批示性意见后交秘书部门办理。既不符合公文处理有关规定,同样也容易出现与(1)相同的问题。因此除领导直接交办的重大紧急事项外,部门单位的代拟稿应一律按要求先送交秘书部门的办文机构按程序办理。

各类领导小组要求市委市政府转发的文件,可先送领导小组领导签署意见,再送市委或市政府办公室办文,这种情况不属倒行文范围。

(二)滥发文件。主要表现:

1.所发公文属可发可不发之列。如有些工作,已经召开了专门会议,领导讲话和会议精神已经部署,而且涉及范围较窄,就不应该另行发文。

2.所发公文只是照抄照转上级的公文。有些单位拿着中央和省里的文件,基本上就是把“省”改成“市”、“市州”改成“区县(市)”,所发公文内容空洞,无具体措施,不解决问题。这样的文件可直接翻印,不必转发。本级机关主要是督促检查抓落实,可就如何督促检查抓落实提出具体工作措施。

3.调整领导小组等议事协调机构成员,每有调整,就要求发文。原则上党委、政府办公室只发领导小组等议事协调机构成立的文件,而且有特别明确的规定:今后领导小组如有人员变动,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自行调整,由领导小组组长审核后以领导小组名义发文,报党委、政府办公室备案,党委、政府办公室不再行文。那什么情况下可以党委、政府办公室名义行文进行调整呢?

(1)根据上级要求,必须进行调整的。如党风廉政责任制工作领导小组,今年省委省政府已经对这个机构进行了调整,对副组长的职务要求发生了变化,而且要求所有党委常委都必须是领导小组成员,这种情况下,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就应该参照省里调整情况行文进行调整。

(2)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变化,市委、政府有明确要求的。如原来某领导小组组长由党群副书记担任,现在没有设党群副书记,党委研究决定由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担任组长,这种情况可以由党委、政府办公室行文调整。再者,为了加强对某一项工作的领导,原来是党委副书记担任组长的,现在改为书记担任组长,可由党委、政府办公室行文调整。第三,为了更好地开展某项工作,须增加党委、政府领导担任副组长,可由党委、政府办公室行文调整。另外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有明确指示的,也可由党委、政府办公室行文调整。

(三)行文关系混乱。主要表现:

1.应该党政分开行文的未分开行文。特别是政府工作安排,不宜送党委发文。经常出现政府部门拿着政府工作安排方面的文件,到党委办公室发文的现象。如某单位拿着《做好行政事业单位带薪休假工作的通知》送交党委办公室,这是政府人事工作,也涉及财政管理,纯属政府工作,就应该送政府办公室发文。还有如《关于维护价格稳定、保障市场供应的通知》、《做好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春节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等方面的文件,都应该送政府办公室行文。其原因如下:

一是政府工作由政府主管,政府领导是政府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政府发文有利于政府责、权、利的统一。

二是政府工作必须实行政务公开,自觉接受公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如果由党委办公室发文,一方面文件的发至范围往往有严格规定,不利于公众行使知情权,另一方面人大及其常委会不便进行监督。

三是容易造成工作失误。政府文件的出台必须经过严格的行政程序规定,重要文件还须经过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如果这方面的文件由党委发文,容易绕过必要的行政程序和监督程序,造成工作失误。

2.部门行文“升格”为领导机关行文。经常有一些部门,为了使部门意志上升为领导机关意志,将部门文件升格为领导机关行文。一般情况下,本级行文的规格应参照上级行文规格执行。如上级某部门发文布置某项工作,本级党委或政府落实此工作时,一般由本级部门行文落实,不升格为领导机关行文。另一种情况是纯部门工作,部门可以单独行文或部门之间可以联合行文的,也不宜由领导机关行文。

3.越级行文。越过主管部门或上一级机关向上请示。如乡镇、市直部门的二级机构和直属单位直接向市委市政府请示,都是违反程序的越级行文。一般情况下乡镇不能向市委市政府请示,特殊情况下需请示的,须报县委县政府签署意见后上报;市直部门的二级机构和直属单位向市委市政府请示,需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上报。

4.本级部门向下级党委、政府直接下发指令性文件。个别部门为了强调部门工作,寻求下级党委、政府对本部门工作的重视与支持,经常向下级党委、政府行文,安排工作。这是严重违背公文处理规定的。没有同级党委、政府的明确授权,部门无权下发此类文件,下级党委、政府可以不受理此类文件。

5.请示和报告泛滥。一些部门报送党委、政府的请示和报告,有些并不是重大事项,有些也不属于党委、政府受理的范围,却事无巨细地上报。这样的文件,送到领导同志案头,增加了领导同志的阅文量,浪费了领导同志的精力和时间。

二、文种使用中的常见错误

(一)自制文种。在正式文种之外,随心所欲,生造公文文种并俨然以正式公文行文。常见的有:“请示报告”、“工作思路”、“情况汇报”等。党的机关公文主要有14种:决议、决定、指示、意见、通知、通报、公报、报告、请示、批复、条例、规定、函、会议纪要。行政机关的公文主要有13种: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除此之外的文种,都不能出现党政机关的公文之中。

(二)误用文种。把属于机关其他应用文,特别是事务文书中的文种,误作为正式公文文种使用的情况。常见的有:把计划类文种“要点”、“打算”、“安排”、“方案”等作为公文文种直接使用。把属于总结类的文种“小结”、“总结”,以及把属于规章制度类的文种“办法”、“规程”、“实施细则”等作为正式文种直接使用。但是,如果将上述应用文用转发或印发通知的形式发布,则是规范用法。如“××市委办公室关于转发《市委宣传部××年工作要点》的通知”,““××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年××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三)混用文种。不按文种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去选用文种,而造成临近文种相互混用,导致行文关系不清,行文目的不明,行文性质混淆。常见的有:“通知”与“通告”、“决议”与“决定”、“请示”与“报告”、“请示”与“函”混用。

在公文处理中这类问题最常见的是“请示”与“报告”、“请示”与“函”混用。如《××关于批准成立××机构的报告》,《××举行××活动的报告》。两个标题内容十分明确,就是要求上级解决问题,应该用“请示”而不是“报告”。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的,这类报告,只要把情况汇报、反映清楚即可,目的是让上级和领导了解发展情况,掌握工作进度,做到心中有数,不需要回复;而请示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的,需要回复,两者在使用上有很大的区别。有时也存在“请示”和“函”混用。《办法》规定:不相隶属单位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是用函。可是有些单位当有求于对方(不相隶属单位)时却用了请示。如同级某局向同级财政局《关于解决××活动经费的报告》或《关于解决××活动经费的请示》,所用的文种都是错误的,应为《关于解决××活动经费的函》。

(四)滥用文种。一些部门单位为了突出本部门单位工作在党委、政府行文中的地位,代拟文稿的时候总是喜欢用“决定”文种。“决定”这种文种,市级以下党委、政府一般用于加强自身建设、表彰先进、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等方面,或者用于关系经济社会大局的重要政策性文件,中央、省委文件也极少用“决定”文种。

三、版头使用中的常见问题

(一)版头混用。将下行文版头用于上行文。如使用“××文件”式样的版头用于向上级报告事项、请示工作、任免干部或批复等。这里应该使用“××()”的版头。

(二)使用非标准版头。使用设计或印刷不标准的版头。常见的是:格式不对、尺寸不标准、非红色印刷、发文机关字体不庄重等。

(三)使用没有版头的白纸印发文件

四、发文字号中的常见问题

(一)年号不全。如:将“2007”省略为“07”。

(二)括弧不对。发文应用六角括弧“〔〕”括入。错用成圆括弧“()”、方括弧“[]”、方头括弧“【】”。

(三)位置不当。将发文位置提前到了机关代字前面。如:将“×发〔2007〕×号”错为“〔2007〕×发×号”。

(四)序号累赘。发文顺序号中多加了“0”变成“0×”。

(五)一文多字号。联合发文时并用了几个单位的发文字号。

(六)一字号多文。用同一发文字号制作两份不同的文件。

(七)跳号。没有按自然数的顺序依次排列,中间出现跳号现象。

(八)字第搭配不当。正确的是“字”在年号之前,不用“第”;前面用“字”,后面用“第”;前面无“字”,后面就不应有“第”。常见的错误是:有“字”无“第”或有“第”无“字”。但“字”、“第”均省去是正确用法,如:×委〔2007〕×号。

(九)滥用“发”字。只有重要文件才采用“××发”字号。

(十)自制发文字号。未按规定要求编制发文字号。

五、签发人标注中的常见问题

(一)上行文未标注签发人姓名。公文处理规定要求上行文必须标注签发人姓名。

(二)下行文标注了签发人姓名。下行文不要标注签发人。

(三)标注不规范

签发人标注位置远离发文字号(正确的是它们之间空两个字);签发人标注的字体字号与发文字号的字体字号不一致;“签发人”与签发者姓名之间未加冒号。

六、公文标题中的常见问题

(一)缺少发文机关或通过决议、决定的会议名称。

“决议”、“决定”等文种的标题不能省略发文机关或通过决议、决定的会议名称。如“中国共产党湖南省第九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关于《中共湖南省委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开创富民强省新局面的决定》的决议”,就不能省略会议名称,《中共湖南省委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开创富民强省新局面的决定》,就不能省略发文机关。

(二)用发文字号代替文件名称

如:“关于××〔1997〕×号文件的批复”,这类标题的事由,除极少数熟悉标题中所述文件的内容的人外,其他人是不能明白的。应将原文件标题或其主要内容明确标注在批复文件当中。

(三)文字累赘。如:《××××人民政府关于认真贯彻落实×政发〔2007〕××号文件精神,积极动员群众大力开展抗旱播种保苗,保证今年农业夺取丰收的情况的报告》,发文机关可省略,所引文件的发文字号应删掉,事由可概括,改为《关于春耕播种情况的报告》就简明了。此外,在标题中常出现文字或词义重复的现象,如《关于贯彻××××通知的通知的通知》,应为《关于贯彻××××通知的通知》;又如《关于请求解决××××的请示》,应为《关于解决××××的请示》,后面有请示,前面用请求就是多余的。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中,后一个“关于”就可以不要。

(四)滥用标点符号。除引用文件用书名号外,公文标题中一般不标注其他标点符号。

(五)缺少文种。如《××市人民政府批转市教育局关于建立高等院校学习基地的报告》,误把被转发部门的“报告”当作本公文的文种,应在其后补上“通知”这一文种。

(六)发文机关简称不规范。如:如把“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简称为“劳社保局”,就不规范。如果是“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应简称为“发改委”,如果是“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应简称为“人口计生委”。

七、主送机关中的常见问题

(一)缺主送机关。除公布性文件外,一般文件都必须标明主送机关。但有的文种如会议纪要等,主送机关一般放在文尾末页下端。

(二)主送机关表述不规范。未按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军队、有关部门的顺序排列;未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如“市府”应为“××市人民政府”;分类排列时未按类内用顿号、类间用逗号的原则办理;随意使用统称,如“市内各单位”。

(三)多头主送。主送机关不止一个。向上级机关行文,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如需同时送其他机关,应当用抄送的形式,但不得同时抄送下级机关。

(四)主送个人。公文不得主送领导个人。

八、正文中的常见问题

(一)错别字。主要表现:(1)因粗心大意,将“宏观”错成“客观”,“拨款”错成“拔款”,“突击”错成“突出”„„;(2)因辨析不准,将“淡薄”错成“淡簿”,“渎职”错成“赎职”,“严厉”错成“严励”。

(二)标点符号错误。常见顿号与逗号混用,逗号与句号混用,方括号与六角括号混用,书名号与引号混用。

(三)数字使用不规范。应该用阿拉伯数字的用了汉字,如“20世纪90年代”错成“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应该用汉字的用了阿拉伯数字,如“党的十七大”错成“党的17大”。正文中的数字,部分结构层次数和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用汉字书写,其余的应当使用阿拉伯数

(四)随意简称。如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简称为“社精文建设”,“高速公路公司”简称为“高速公司”。

(五)引文标注错误。未按所引用公文的发文时间、标题的发文字号的顺序引用。如“你单位××〔2006〕×号文件(关于×××的请示)收悉。”应为如“你单位关于×××的请示(××〔2006〕×号文件)收悉。”

(六)随意使用字体字号。

(七)随意设定字距行距。

(八)前后表述不一致。如前面用单位全称,后面却用规范性简称。

九、附件标识中的问题

(一)有附件不标注。

(二)附件名未标全称。

(三)标注不规范。“附件”二字顶格标注(正确的是顶格空一字);只标了一个“附”字(正确的是标“附件”二字);附件未全部标注;附件标题末用了标点符号。

(四)内容不适。在印发、转发、批转公文的通知中,错将所印发、转发、批转的公文作为附件特殊说明。印发、转发、批转通知和所印发、转发、批转件是共同组成一件公文的,且已在标题中说明,无需作附件标注。“关于印发《××工作方案》的通知”中,工作方案就是文件的正文,而不是附件,无须标注。

十、发文机关标识中的问题

(一)党的机关公文未标发文机关名称,用印章代替。

(二)发文机关未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

(三)位置不当。常见的错误是居中标识或靠右边顶格标识。正确位置一般是从全页垂直中线起向右书写,而且发文机关最后一个字比正文缩四个字或与成文日期标识协调(成文日期的最后一个字比正文缩两个字)。在下列两种情况下发文机关标识可越过中线:一是发文机关全称字数多,从中线向右写,一行写不下时;二是联合发文单位多,竖列太长影响美观时。

十一、成文日期标识中的常见问题

(一)将拟稿日期作为成文日期。成文日期,一般以领导人最后签发的日期为准;经会议讨论通过的决议、决定等,以会议通过的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领导人的签发日期为准;电报以发出日期为准。成文日期应当写明年、月、日,年份不能简写。

(二)将打印日期作为成文日期。

(三)汉字和阿拉伯数字乱用。党的机关应用用数字标识:“2005年3月20日”,行政机关应用汉字标识:二○○五年三月二十日。

(四)位置不当或与落款不协调。常见错误是成文日期第一个字向左越过发文机关第一个字或直接向左靠齐。正确位置一般应是成文日期第一个字与发文机关第三个字(或中间)对齐,向右排印。当发文机关最后一个字比正文缩四个字排印时,成文日期的最后一个字比正文缩两个字。总的原则是,成文日期的标识是与发文机关标识协调,以保持文面的美观。

十二、机关印章使用中的常见问题

(一)当用不用。请示、报告等上行文应该用印而未用印。

(二)不当用印的却用了印。如印制的有特定版头的一般普发性文件和会议纪要却用了印。

(三)位置不当。用印既不压发文机关也不压成文日期或只压其中一个。

(四)模糊不清。未及时清洗印章,使印记模糊不清。

十三、主题词标识中的常见问题

(一)不标引主题词。正式公文都应标注主题词。

(二)将标题简单分切后分当主题词标引。主题词的主要作用是反映公文的类别、主题和表现形式,为检索查询提供方便,由范围(类别词)+内容(类属词)+文种(文件形式)组成,其中的类别词反映公文内容所涉及的范围和应归属的类别,标题中一般不会出现;标题的主要作用是概括公文的性质和要求,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组成,其中的发文机关一般不宜作为主题词标引。因此,标引主题词时不能简单地切分标题,而应根据公文内容进行分析,弄清公文的类别、主题和表现形式后,再按主题词标引的规范进行标引。

(三)任意生造主题词。不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或上级主管部门统一制发的《公文主题词表》中选用主题词,而是任意生造。这将导致不能用计算机对公文进行主题检索,完全失去标引主题词的意义。

十四、办文流程常见问题

(一)部门报送党委政府办理的文件或代拟稿不合乎要求。部门单位到同级党委、政府秘书部门呈报文件或公文代拟稿,应该提供:

1.合乎规范要求的文件或公文代拟稿。

2.与呈报文件相关的背景材料,如相关文件资料等等。

3.党委、政府领导是否有批示要求行文。有批示的,来文单位应提供批示件的原件;

党委常委会议或政府常务会议是否明确要求行文。要求行文的,来文单位应提供会议纪要。

上级党委、政府是否对同类工作或处理同类问题行过文。本级党委、政府是否对相关工作或处理相关问题曾经行文。已行文的,由来文单位提供文件。

涉及其他部门协调的事项,应事先进行协调,并提供其他部门签署的意见。

本单位领导是否签署意见。没有签署意见的,应签署意见或盖章。

4.代拟稿的电子文挡。

(二)办文工作人员对部门送来的文件或代拟稿把关不严。收到下级机关上报的需要办理的公文,文秘部门应当进行审核。审核的重点:一是是否应由本机关办理;二是是否符合行文规则;三是内容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其它有关规定;四是涉及其他部门或地区职权的事项是否已协商、会签;五是文种使用、公文格式是否规范。六是提供的材料是否准确、完备、齐全。

(三)文稿送审会签不规范,缺乏主动协调,导致工作被动。文稿校核后,应填写发文审签单,由秘书部门负责人注批后送有关领导审签。文稿送审应安排专门人员呈送,一般按注批单上领导的排名顺序,从后至前依次呈送。呈送急件时,由送审人员口头向领导或领导秘书报告。

呈送急件时,如签批的领导在市内下乡,可电话报告并做好记录,也可将送审稿电传到所在地党委、政府办公室,请其转呈。如签批的领导在外出差,可电话报告并做好记录,如联系不上,经有关领导同意后,可越过此领导向另一位领导呈送。

每呈送一份文稿,办文人员应在公文送审台账上登记送出时间、呈送领导姓名、重要批示意见等送审情况,便于跟踪催办。

办文人员每次收回领导签批的文稿后,应逐一做好复核、协调工作。重要批示意见和修改意见要报告秘书部门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主要领导关注的重要文件,要及时报告办理进度。领导作出批示或修改意见的文稿要附在清样后,必要时可在原稿上注明是哪位领导做出批示或修改。

(四)忽视公文复核环节。有些单位办文工作人员为了省事,不经复核就进行登记编号和印制。已经领导审批定稿的文件,办文人员要对公文格式再复核一至两次。重点复核文件标题、主送机关等项目是否表述准确,领导审签手续是否完备,文件格式是否规范等,并对文件的重点修改内容及有关数据指标、专用名称等再作仔细复核。复核后要完善公文格式要素如主题词、版记等,认真在台账上进行编号,标明紧急程度、秘密等级、发文日期、发至范围等。然后再送文印室进行印制,文印室制作出文件清样后,要将清样校核一次,确定无误后开印。

十五、请示件办理时常见问题

(一)没有建立专门台账。收到下级机关的请示性公文,经办人员要做好签收工作,并在台账上进行详细登记,并留下联系人的联系电话。

(二)不进行严格把关,一概接受。办文人员应认真阅读请示内容,对存在问题作出相应处理:

请示件呈送机关有2个或2个以上的、请示件送至领导个人而领导个人已经予以批示的,一律不予办理。

请示事项审批权限在具体职能部门的,应转有关职能部门办理或请来文单位直接报有关部门承办。

越级请示的公文,一般不予办理,必要时告知来文单位逐级呈报。但重大紧急事项或其他特殊事项,可向来文单位了解情况后,视情况及时办理。

请示事项未表述清楚的,应向来文单位了解情况,必要时请来文单位修改后再报。

来文没有附与请示事项有关背景材料或需要补充相关材料的,应及时告知来文单位提供和补充。

请示事项没有主管部门意见的,应先征求主管部门意见或与相关单位做好协商工作。请示事项涉及其他单位的,应先做好相关单位的协调工作。

请示事项有前卷可查的,应先查先卷后再办理。

(三)不提出拟办意见,直接送呈领导。对请示事项明确,政策依据充分的请示,可直接呈送有关领导审批。但对请示事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请示,要先与有关单位进行协调,必要时可提请有关领导召开协调会,提出可行性建议,报领导审批。

(四)领导审批时出现不同意见时,不向秘书部门领导汇报,直接将文件送交下一领导。领导同志对请示事项有不同意见时,要暂缓送批,并向秘书部门领导汇报,与有关方面做好领导批示的落实和协调工作,必要时再提请秘书部门主要领导或报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审定。

(五)回复来文单位的方式单一。请示件办理完毕后,要根据请示件的内容及办理情况,及时、准确回复来文单位。回复方式主要有三种:

回复政策性强、请示内容较为复杂的请示件,一般采取行文的方式进行批复,同时抄送有关单位。

领导批示明确,无分歧,且有具体意见的,可将领导批示直接复印或电传给来文单位。涉及有关单位的,应同时复印给有关单位。

对请示事项领导批示不同意或几位领导批示意见不一致的,应采取电话或面谈的方式口头回复来文单位,并做好有关解释和保密工作。

十六、文件管理常见问题

(一)收文不及时,没有建立台账,不按程序、要求进行签收。有些单位收到文件后,不清点,不登记。对上级来文要(含电子文件)及时签收,签收时要核对信封件数、收文单位、信封编号、发文字号等是否一致,确保准确无误后才能签收。签收后要对照发文通知单,清点文件的发文字号、份数、份号是否正确。如有出入,应及时与上级机关联系,弄清原因,立即更改。清点后要进行登记,按照文件分类,在来文登记台账上进行登记,所有要素和项目要一一准确登记。

(二)文件送阅混乱。有些单位收到文件后,就随意送给领导看,没有拟办意见,送阅时没有登记,不知文件去向,导致文件丢失或泄密。文件管理人员要认真阅读和领会文件精神,在呈批单上提出拟办意见,拟办意见一般是呈送领导(应符合传阅范围的要求)签批建议、分发文件方案等。然后将填好呈批单的文件依次送领导阅批,应配备专门的文件管理人员送签,送签前要及时登记送签时间和送签领导等事项,并及时进行催办。领导签批后,应将领导签批意见及时告知有关领导和部门进行落实。呈批文件不得横传,文件管理人员要及时取回文件并及时送下一签批人。密级文件原则上只能请领导到机要阅文室进行签阅读。特殊情况下可送至领导办公室,阅后立即取回保管在保密室保密柜内。

(三)分发、翻印不及时。上级机关有明确要求将文件发至下一级的,应按照上级机关要求进行分发,填写文件分发表。需要翻印的,应及时翻印后发出。

(四)不及时归档。有些单位文件长期放置在领导个人手中或其他部门,不及时归档。送至领导手中或其他部门的各类文件,都必须及时收回,定期归档。

(五)不按要求进行清退销毁。按照上级机关清退销毁文件通知的要求,填写《清退销毁文件表》,除自留文件外,将密级文件送交上级党委、政府秘书部门(部门单位送交同级党委、政府部门或保密部门)统一进行销毁。(刘松山、蒋万兵)

第四篇:公文处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

公文处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行文中的常见问题

(一)报送不规范。主要表现在: 1.非领导同志交代直报的文件,违规直接报送领导个人。不少单位将报给市委或市政府的文件或公文代拟稿,直接报送到领导个人手中。这样做容易出现以下问题:一是熟悉办文程序的领导会将公文退回,并要求按程序办理,这样就耽误了时间,影响了进度;二是对办文程序不熟悉的领导,独自作出批示,而涉及此文件的其他相关领导不知情,无人协调,造成工作被动。根据公文处理有关规定,除领导同志有交代指示外,单位的公文不能直接报送上级领导个人,只能报送秘书部门按程序办理。2.倒行文。有些部门单位将党委、政府或党委、政府办公室文件的代拟稿直接送交党委、政府领导个人,由领导个人对其内容签署批示性意见后交秘书部门办理。既不符合公文处理有关规定,同样也容易出现与(1)相同的问题。因此除领导直接交办的重大紧急事项外,部门单位的代拟稿应一律按要求先送交秘书部门的办文机构按程序办理。各类领导小组要求市委市政府转发的文件,可先送领导小组领导签署意见,再送市委或市政府办公室办文,这种情况不属倒行文范围。

(二)滥发文件。主要表现: 1.所发公文属可发可不发之列。如有些工作,已经召开了专门会议,领导讲话和会议精神已经部署,而且涉及范围较窄,就不应该另行发文。2.所发公文只是照抄照转上级的公文。有些单位拿着中央和省里的文件,基本上就是把“省”改成“市”、“市州”改成“区县(市)”,所发公文内容空洞,无具体措施,不解决问题。这样的文件可直接翻印,不必转发。本级机关主要是督促检查抓落实,可就如何督促检查抓落实提出具体工作措施。3.调整领导小组等议事协调机构成员,每有调整,就要求发文。原则上党委、政府办公室只发领导小组等议事协调机构成立的文件,而且有特别明确的规定:今后领导小组如有人员变动,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自行调整,由领导小组组长审核后以领导小组名义发文,报党委、政府办公室备案,党委、政府办公室不再行文。那什么情况下可以党委、政府办公室名义行文进行调整呢?(1)根据上级要求,必须进行调整的。如党风廉政责任制工作领导小组,今年省委省政府已经对这个机构进行了调整,对副组长的职务要求发生了变化,而且要求所有党委常委都必须是领导小组成员,这种情况下,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就应该参照省里调整情况行文进行调整。(2)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变化,市委、政府有明确要求的。如原来某领导小组组长由党群副书记担任,现在没有设党群副书记,党委研究决定由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担任组长,这种情况可以由党委、政府办公室行文调整。再者,为了加强对某一项工作的领导,原来是党委副书记担任组长的,现在改为书记担任组长,可由党委、政府办公室行文调整。第三,为了更好地开展某项工作,须增加党委、政府领导担任副组长,可由党委、政府办公室行文调整。另外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有明确指示的,也可由党委、政府办公室行文调整。

第五篇:公文处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行文中的常见问题

(一)报送不规范。主要表现在:

1.非领导同志交代直报的文件,违规直接报送领导个人。不少单位将报给市委或市政府的文件或公文代拟稿,直接报送到领导个人手中。这样做容易出现以下问题:一是熟悉办文程序的领导会将公文退回,并要求按程序办理,这样就耽误了时间,影响了进度;二是对办文程序不熟悉的领导,独自作出批示,而涉及此文件的其他相关领导不知情,无人协调,造成工作被动。根据公文处理有关规定,除领导同志有交代指示外,单位的公文不能直接报送上级领导个人,只能报送秘书部门按程序办理。

2.倒行文。有些部门单位将党委、政府或党委、政府办公室文件的代拟稿直接送交党委、政府领导个人,由领导个人对其内容签署批示性意见后交秘书部门办理。既不符合公文处理有关规定,同样也容易出现与(1)相同的问题。因此除领导直接交办的重大紧急事项外,部门单位的代拟稿应一律按要求先送交秘书部门的办文机构按程序办理。

各类领导小组要求市委市政府转发的文件,可先送领导小组领导签署意见,再送市委或市政府办公室办文,这种情况不属倒行文范围。

(二)滥发文件。主要表现:

1.所发公文属可发可不发之列。如有些工作,已经召开了专门会议,领导讲话和会议精神已经部署,而且涉及范围较窄,就不应该另行发文。

2.所发公文只是照抄照转上级的公文。有些单位拿着中央和省里的文件,基本上就是把“省”改成“市”、“市州”改成“区县(市)”,所发公文内容空洞,无具体措施,不解决问题。这样的文件可直接翻印,不必转发。本级机关主要是督促检查抓落实,可就如何督促检查抓落实提出具体工作措施。

3.调整领导小组等议事协调机构成员,每有调整,就要求发文。原则上党委、政府办公室只发领导小组等议事协调机构成立的文件,而且有特别明确的规定:今后领导小组如有人员变动,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自行调整,由领导小组组长审核后以领导小组名义发文,报党委、政府办公室备案,党委、政府办公室不再行文。那什么情况下可以党委、政府办公室名义行文进行调整呢?

(1)根据上级要求,必须进行调整的。如党风廉政责任制工作领导小组,今年省委省政府已经对这个机构进行了调整,对副组长的职务要求发生了变化,而且要求所有党委常委都必须是领导小组成员,这种情况下,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就应该参照省里调整情况行文进行调整。

(2)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变化,市委、政府有明确要求的。如原来某领导小组组长由党群副书记担任,现在没有设党群副书记,党委研究决定由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担任组长,这种情况可以由党委、政府办公室行文调整。再者,为了加强对某一项工作的领导,原来是党委副书记担任组长的,现在改为书记担任组长,可由党委、政府办公室行文调整。第三,为了更好地开展某项工作,须增加党委、政府领导担任副组长,可由党委、政府办公室行文调整。另外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有明确指示的,也可由党委、政府办公室行文调整。

(四)序号累赘。发文顺序号中多加了“0”变成“0×”。

(五)一文多字号。联合发文时并用了几个单位的发文字号。

(六)一字号多文。用同一发文字号制作两份不同的文件。

(七)跳号。没有按自然数的顺序依次排列,中间出现跳号现象。

(八)字第搭配不当。正确的是“字”在年号之前,不用“第”;前面用“字”,后面用“第”;前面无“字”,后面就不应有“第”。常见的错误是:有“字”无“第”或有“第”无“字”。但“字”、“第”均省去是正确用法,如:×委〔XX〕×号。

(九)滥用“发”字。只有重要文件才采用“××发”字号。

(十)自制发文字号。未按规定要求编制发文字号。

五、签发人标注中的常见问题

(一)上行文未标注签发人姓名。公文处理规定要求上行文必须标注签发人姓名。

(二)下行文标注了签发人姓名。下行文不要标注签发人。

(三)标注不规范签发人标注位置远离发文字号(正确的是它们之间空两个字);签发人标注的字体字号与发文字号的字体字号不一致;“签发人”与签发者姓名之间未加冒号。

六、公文标题中的常见问题

(一)缺少发文机关或通过决议、决定的会议名称。“决议”、“决定”等文种的标题不能省略发文机关或通过决议、决定的会议名称。如“中国共产党省第九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关于《中共省委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xx大精神,努力开创富民强省新局面的决定》的决议”,就不能省略会议名称,《中共省委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xx大精神,努力开创富民强省新局面的决定》,就不能省略发文机关。

(二)用发文字号代替文件名称如:“关于××〔1997〕×号文件的批复”,这类标题的事由,除极少数熟悉标题中所述文件的内容的人外,其他人是不能明白的。应将原文件标题或其主要内容明确标注在批复文件当中。

(三)文字累赘。如:《“秘书工作”×人民政府关于认真贯彻落实×政发〔XX〕××号文件精神,积极动员群众大力开展抗旱播种保苗,保证今年农业夺取丰收的情况的报告》,发文机关可省略,所引文件的发文字号应删掉,事由可概括,改为《关于春耕播种情况的报告》就简明了。此外,在标题中常出现文字或词义重复的现象,如《关于贯彻“秘书工作”×通知的通知的通知》,应为《关于贯彻“秘书工作”×通知的通知》;又如《关于请求解决“秘书工作”×的请示》,应为《关于解决“秘书工作”×的请示》,后面有请示,前面用请求就是多余的。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秘书工作”×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中,后一个“关于”就可以不要。

(四)滥用标点符号。除引用文件用书名号外,公文标题中一般不标注其他标点符号。

(五)缺少文种。如《××市人民政府批转市教育局关于建立高等院校学习基地的报告》,误把被转发部门的“报告”当作本公文的文种,应在其后补上“通知”这一文种。

(六)发文机关简称不规范。如:如把“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简称为“劳社保局”,就不规范。如果是“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应简称为“发改委”,如果是“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应简称为“人口计生委”。

七、主送机关中的常见问题

(一)缺主送机关。除公布性文件外,一般文件都必须标明主送机关。但有的文种如会议纪要等,主送机关一般放在文尾末页下端。

(二)主送机关表述不规范。未按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军队、有关部门的顺序排列;未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如“市府”应为“××市人民政府”;分类排列时未按类内用顿号、类间用逗号的原则办理;随意使用统称,如“市内各单位”。

(三)多头主送。主送机关不止一个。向上级机关行文,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如需同时送其他机关,应当用抄送的形式,但不得同时抄送下级机关。

(四)主送个人。公文不得主送领导个人。

八、正文中的常见问题

(一)错别字。主要表现:(1)因粗心大意,将“宏观”错成“客观”,“拨款”错成“拔款”,“突击”错成“突出”……;(2)因辨析不准,将“淡薄”错成“淡簿”,“渎职”错成“赎职”,“严厉”错成“严励”。

(二)标点符号错误。常见顿号与逗号混用,逗号与句号混用,方括号与六角括号混用,书名号与引号混用。

(三)数字使用不规范。应该用阿拉伯数字的用了汉字,如“20世纪90年代”错成“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应该用汉字的用了阿拉伯数字,如“党的xx大”错成“党的17大”。正文中的数字,部分结构层次数和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用汉字书写,其余的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

(四)随意简称。如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简称为“社精文建设”,“高速公路公司”简称为“高速公司”。

(五)引文标注错误。未按所引用公文的发文时间、标题的发文字号的顺序引用。如“你单位××〔XX〕×号文件(关于“秘书工作”的请示)收悉。”应为如“你单位关于“秘书工作”的请示(××〔XX〕×号文件)收悉。”

(六)随意使用字体字号。

(七)随意设定字距行距。

(八)前后表述不一致。如前面用单位全称,后面却用规范性简称。

九、附件标识中的问题

(一)有附件不标注。

(二)附件名未标全称。

(三)标注不规范。“附件”二字顶格标注(正确的是顶格空一字);只标了一个“附”字(正确的是标“附件”二字);附件未全部标注;附件标题末用了标点符号。

(四)内容不适。在印发、转发、批转公文的通知中,错将所印发、转发、批转的公文作为附件特殊说明。印发、转发、批转通知和所印发、转发、批转件是共同组成一件公文的,且已在标题中说明,无需作附件标注。“关于印发《××工作方案》的通知”中,工作方案就是文件的正文,而不是附件,无须标注。

十、发文机关标识中的问题

(一)党的机关公文未标发文机关名称,用印章代替。

(二)发文机关未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

(三)位置不当。常见的错误是居中标识或靠右边顶格标识。正确位置一般是从全页垂直中线起向右书写,而且发文机关最后一个字比正文缩四个字或与成文日期标识协调(成文日期的最后一个字比正文缩两个字)。在下列两种情况下发文机关标识可越过中线:一是发文机关全称字数多,从中线向右写,一行写不下时;二是联合发文单位多,竖列太长影响美观时。

十一、成文日期标识中的常见问题

(一)将拟稿日期作为成文日期。成文日期,一般以领导人最后签发的日期为准;经会议讨论通过的决议、决定等,以会议通过的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领导人的签发日期为准;电报以发出日期为准。成文日期应当写明年、月、日,年份不能简写。

(二)将打印日期作为成文日期。

(三)汉字和阿拉伯数字乱用。党的机关应用用数字标识:“XX年3月20日”,行政机关应用汉字标识:二○○五年三月二十日。

(四)位置不当或与落款不协调。常见错误是成文日期第一个字向左越过发文机关第一个字或直接向左靠齐。正确位置一般应是成文日期第一个字与发文机关第三个字(或中间)对齐,向右排印。当发文机关最后一个字比正文缩四个字排印时,成文日期的最后一个字比正文缩两个字。总的原则是,成文日期的标识是与发文机关标识协调,以保持文面的美观。

十二、机关印章使用中的常见问题

(一)当用不用。请示、报告等上行文应该用印而未用印。

(二)不当用印的却用了印。如印制的有特定版头的一般普发性文件和会议纪要却用了印。

(三)位置不当。用印既不压发文机关也不压成文日期或只压其中一个。

(四)模糊不清。未及时清洗印章,使印记模糊不清。

十三、主题词标识中的常见问题

(一)不标引主题词。正式公文都应标注主题词。

(二)将标题简单分切后分当主题词标引。主题词的主要作用是反映公文的类别、主题和表现形式,为检索查询提供方便,由范围(类别词)+内容(类属词)+文种(文件形式)组成,其中的类别词反映公文内容所涉及的范围和应归属的类别,标题中一般不会出现;标题的主要作用是概括公文的性质和要求,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组成,其中的发文机关一般不宜作为主题词标引。因此,标引主题词时不能简单地切分标题,而应根据公文内容进行分析,弄清公文的类别、主题和表现形式后,再按主题词标引的规范进行标引。

(三)任意生造主题词。不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或上级主管部门统一制发的《公文主题词表》中选用主题词,而是任意生造。这将导致不能用计算机对公文进行主题检索,完全失去标引主题词的意义。

十四、办文流程常见问题

(一)部门报送党委政府办理的文件或代拟稿不合乎要求。部门单位到同级党委、政府秘书部门呈报文件或公文代拟稿,应该提供:

1.合乎规范要求的文件或公文代拟稿。

2.与呈报文件相关的背景材料,如相关文件资料等等。

3.党委、政府领导是否有批示要求行文。有批示的,来文单位应提供批示件的原件;

党委常委会议或政府常务会议是否明确要求行文。要求行文的,来文单位应提供会议纪要。

上级党委、政府是否对同类工作或处理同类问题行过文。本级党委、政府是否对相关工作或处理相关问题曾经行文。已行文的,由来文单位提供文件。

涉及其他部门协调的事项,应事先进行协调,并提供其他部门签署的意见。

本单位领导是否签署意见。没有签署意见的,应签署意见或盖章。

4.代拟稿的电子文挡。

(二)办文工作人员对部门送来的文件或代拟稿把关不严。收到下级机关上报的需要办理的公文,文秘部门应当进行审核。审核的重点:一是是否应由本机关办理;二是是否符合行文规则;三是内容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其它有关规定;四是涉及其他部门或地区职权的事项是否已协商、会签;五是文种使用、公文格式是否规范。六是提供的材料是否准确、完备、齐全。

(三)文稿送审会签不规范,缺乏主动协调,导致工作被动。文稿校核后,应填写发文审签单,由秘书部门负责人注批后送有关领导审签。文稿送审应安排专门人员呈送,一般按注批单上领导的排名顺序,从后至前依次呈送。呈送急件时,由送审人员口头向领导或领导秘书报告。

呈送急件时,如签批的领导在市内下乡,可电话报告并做好记录,也可将送审稿电传到所在地党委、政府办公室,请其转呈。如签批的领导在外出差,可电话报告并做好记录,如联系不上,经有关领导同意后,可越过此领导向另一位领导呈送。

每呈送一份文稿,办文人员应在公文送审台账上登记送出时间、呈送领导姓名、重要批示意见等送审情况,便于跟踪催办。

办文人员每次收回领导签批的文稿后,应逐一做好复核、协调工作。重要批示意见和修改意见要报告秘书部门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主要领导关注的重要文件,要及时报告办理进度。领导作出批示或修改意见的文稿要附在清样后,必要时可在原稿上注明是哪位领导做出批示或修改。

(四)忽视公文复核环节。有些单位办文工作人员为了省事,不经复核就进行登记编号和印制。已经领导审批定稿的文件,办文人员要对公文格式再复核一至两次。重点复核文件标题、主送机关等项目是否表述准确,领导审签手续是否完备,文件格式是否规范等,并对文件的重点修改内容及有关数据指标、专用名称等再作仔细复核。复核后要完善公文格式要素如主题词、版记等,认真在台账上进行编号,标明紧急程度、秘密等级、发文日期、发至范围等。然后再送文印室进行印制,文印室制作出文件清样后,要将清样校核一次,确定无误后开印。

十五、请示件办理时常见问题

(一)没有建立专门台账。收到下级机关的请示性公文,经办人员要做好签收工作,并在台账上进行详细登记,并留下联系人的联系电话。

(二)不进行严格把关,一概接受。办文人员应认真阅读请示内容,对存在问题作出相应处理:

请示件呈送机关有2个或2个以上的、请示件送至领导个人而领导个人已经予以批示的,一律不予办理。

请示事项审批权限在具体职能部门的,应转有关职能部门办理或请来文单位直接报有关部门承办。

越级请示的公文,一般不予办理,必要时告知来文单位逐级呈报。但重大紧急事项或其他特殊事项,可向来文单位了解情况后,视情况及时办理。

请示事项未表述清楚的,应向来文单位了解情况,必要时请来文单位修改后再报。

来文没有附与请示事项有关背景材料或需要补充相关材料的,应及时告知来文单位提供和补充。

请示事项没有主管部门意见的,应先征求主管部门意见或与相关单位做好协商工作。请示事项涉及其他单位的,应先做好相关单位的协调工作。

请示事项有前卷可查的,应先查先卷后再办理。

(三)不提出拟办意见,直接送呈领导。对请示事项明确,政策依据充分的请示,可直接呈送有关领导审批。但对请示事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请示,要先与有关单位进行协调,必要时可提请有关领导召开协调会,提出可行性建议,报领导审批。

(四)领导审批时出现不同意见时,不向秘书部门领导汇报,直接将文件送交下一领导。领导同志对请示事项有不同意见时,要暂缓送批,并向秘书部门领导汇报,与有关方面做好领导批示的落实和协调工作,必要时再提请秘书部门主要领导或报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审定。

(五)回复来文单位的方式单一。请示件办理完毕后,要根据请示件的内容及办理情况,及时、准确回复来文单位。回复方式主要有三种:

回复政策性强、请示内容较为复杂的请示件,一般采取行文的方式进行批复,同时抄送有关单位。

领导批示明确,无分歧,且有具体意见的,可将领导批示直接复印或电传给来文单位。涉及有关单位的,应同时复印给有关单位。

对请示事项领导批示不同意或几位领导批示意见不一致的,应采取电话或面谈的方式口头回复来文单位,并做好有关解释和保密工作。

十六、文件管理常见问题

(一)收文不及时,没有建立台账,不按程序、要求进行签收。有些单位收到文件后,不清点,不登记。对上级来文要(含电子文件)及时签收,签收时要核对信封件数、收文单位、信封编号、发文字号等是否一致,确保准确无误后才能签收。签收后要对照发文通知单,清点文件的发文字号、份数、份号是否正确。如有出入,应及时与上级机关联系,弄清原因,立即更改。清点后要进行登记,按照文件分类,在来文登记台账上进行登记,所有要素和项目要一一准确登记。

(二)文件送阅混乱。有些单位收到文件后,就随意送给领导看,没有拟办意见,送阅时没有登记,不知文件去向,导致文件丢失或泄密。文件管理人员要认真阅读和领会文件精神,在呈批单上提出拟办意见,拟办意见一般是呈送领导(应符合传阅范围的要求)签批建议、分发文件方案等。然后将填好呈批单的文件依次送领导阅批,应配备专门的文件管理人员送签,送签前要及时登记送签时间和送签领导等事项,并及时进行催办。领导签批后,应将领导签批意见及时告知有关领导和部门进行落实。呈批文件不得横传,文件管理人员要及时取回文件并及时送下一签批人。密级文件原则上只能请领导到机要阅文室进行签阅读。特殊情况下可送至领导办公室,阅后立即取回保管在保密室保密柜内。

(三)分发、翻印不及时。上级机关有明确要求将文件发至下一级的,应按照上级机关要求进行分发,填写文件分发表。需要翻印的,应及时翻印后发出。

(四)不及时归档。有些单位文件长期放置在领导个人手中或其他部门,不及时归档。送至领导手中或其他部门的各类文件,都必须及时收回,定期归档。

(五)不按要求进行清退销毁。按照上级机关清退销毁文件通知的要求,填写《清退销毁文件表》,除自留文件外,将密级文件送交上级党委、政府秘书部门(部门单位送交同级党委、政府部门或保密部门)统一进行销毁。

下载全市公文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全市公文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变频供水系统中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变频调速供水系统中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郑 和 刘文锋 (深圳市华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广东 深圳 518040) 摘要:本文从理论上分析变频供水系统中常见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实际解决......

    中国食品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管 制 经 济 学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及解决办法 姓 名 胡 克 学 号 120107100112 学 院 经济与国际贸易学院 班 级 12经济(1) 教 师 朱晓燕 2014年12月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及解......

    九年级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九年级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现在九年级学生普遍没有升学意识,虽然每天来得很早,但学生到教室后没有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虽然在上次家长会和学生会议上针对早自习读书的状态,对......

    目前基层公文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  目前基层公文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中 小) 作者:邯郸市复兴区国家税务局 王珏敏 发布时间:2009-05-20 选择字号(大自税务公文处理系统(ODPS)运行以来,基层通过该系统收发的......

    [修改版]浅谈惠农政策执行中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浅谈惠农政策执行中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查报告 龚万炳 听过要钱要出纠纷的,没听过给钱给出矛盾的,可这种怪事却在惠民政策执行中实实在在的发生了。......

    农药行业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农药行业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一、 农药行业的现状 农药指用来防治危害农作物的害虫、杂草和病菌的药剂。由农药中间体、农药原药合成和制剂加工三大版块构成了完整的农......

    当前机关作风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对全县机关干部作风问题的几点思考 县直机关工委 县级机关的党员干部是推进全县社会经济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的排头兵。近年来,由于扎实开展了先进性教育、作风建设年、创先......

    高效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高效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我们看到了发生在学生当中可喜变化。学生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出人意料。在实践中,我深深地感觉到,小组合作交流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