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学课的练习设计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和必要途径。因此,教师精心设计每堂课的练习,是完成教学任务,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一、练习设计的方法
练习设计既要使学生巩固所学基础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又要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因此,教师编题要讲究科学性、有效性,做到每次练习都要有重点、有目的,应体现由浅入深、逐步递进、构造合理的序列,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顺着台阶上。另外,由于教学内容不同、目的不同、课型不同,练习的方法也应有所不同。
1.新授课的练习设计。新授课以传授新知识为主,在新授课之前一般安排一个准备性练习,它是为导入新知识铺平道路而组织的。在设计这样的练习时,应把着眼点放在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兴趣、指点思路上,促使知识顺利迁移。如教学义务教材实验本第十册正反比例应用题第59页例3前,可先设计这样一个准备性练习:用一台织布机织布,4小时织布88米。照这样计算,7小时织布多少米?学生独立计算后教师再将这道题中的“7小时”改为“再织3小时”变为例3,以此减缓思维的坡度,突出教学重点,分散难点,使学生将新知识同化于已有的知识结构中。
新授课之后安排的巩固练习,是围绕某一具体教学内容编排一种同类型、同结构的练习,其目的是要使学生重点形成某一知识技能,达到真正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它是新授后的必定举措。见如下流向图:
基本题与例题相仿(认识)
↓
略变题与例题稍有变化(巩固)
↓
综合题新知适当结合旧知(加深)
↓
思考题供学有余力者用(发展)
如讲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后设计:
(1)基本题。图一中的小正方形边长2厘米,分别用数格的方法或利用公式求四边形的面积。
(2)变式题。求图二所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3)综合题。一块耕地中间有一条水沟(如图三),求耕地的面积(单位:米)。
(附图{图})
设计每个层次的练习,都要紧紧围绕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做到目的明确,数量适当。
2.练习课的练习设计。练习课主要是以练习为主,目的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理解、应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1)巩固练习。这一练习的目的是巩固和加强新知,是新授课的补充和延续。
如学习了“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以后,可设计这样一个基本练习:①很快说出下面哪些数能被2整除,哪些数能被3整除,哪些数能被5整除。27,32,85,102,475,794。②写出两个只能被2整除的数,写出两个只能被5整除的数,写出两个只能被3整除的数。
设计这样的巩固练习是为了加深学生对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的认识和应用,提高判断能力,并且让学生知道能被2、5、3整除数的共性及它们的不同特点。
(2)变式练习。这种练习旨在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变换呈现事物的形式,以便揭示其本质属性,同时也防止学生形成消极的“思维定势”,养成全方位、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变式练习的设计可以是变换表达形式,变换叙述方式,变换图形位置。如由基本题:山羊有20只,绵羊比山羊少5只,绵羊有多少只?可变为①山羊有20只,山羊比绵羊多5只,绵羊有多少只?②绵羊比山羊少5只,山羊有20只,绵羊有多少只?学生可通过变式题进行比较,抓住题里数量关系,从而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3)综合性练习。这种练习是指根据教学的需要,把新旧知识巧妙地组合在一起进行练习,体现整体性,便于学生对照比较;也可以将新旧知识有机组合在一题之中,便于学生看到相关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如学习“吨、千米”的认识后可将“千米、米”的知识放在一起综合练习:①7250米=()千米()米,②1520千克=()吨()千克。以便让学生发现他们的联系(进率和换算方法相同),以便掌握规律。又如学习梯形的面积后,安排一组组合图形。让学生求组合图形的面积(单位:米)。
(附图{图})
3.复习课的练习设计。复习课是以复习、巩固、整理已学过的知识,促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为主要任务的一种课型。复习课的练习设计要服从总的复习构思,使学生“温故”而“知新”。
(1)巩固性练习。复习课的巩固性练习要抓住重点知识、主要的能力要求,使学生通过温故而举一反三。由于复习课的重点是知识的归纳整理,因而
第二篇:数学课《求平均数练习》教学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我经常采取的方法就是在学生出现错误时,采取马上制止或立即纠正的方法,今天我才意识到这样做忽视了错误的价值。如果有意识地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困惑点,把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灵活处理,巧妙设计,将错误转化成有助于课堂教学的素材,能使课堂变得更精彩。
今天课堂上做了这样一道练习题:某工厂第一季度卖出20台机器,第一季度卖出20台机器,第二季度卖出28台机器,第三季度卖出32台机器,第四季度卖出16台机器,算出一年中平均每月卖出多少台。学生出现了24和8两种结果。我让同学板书出这两种情况,学生纷纷要求发表自己的意见。紧接着,我把两种不同意见的学生分成两种,讨论出向对方提的问题,并进行辩论。另一组同学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所以我认为,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我们应该以积极主动应付的理念和策略,将学生的错误转化成一种可以开发的重要课程资源,通过精心设计、诱导,促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第三篇:数学课教学设计
课程简介
初中数学概念课堂教学设计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研究初中数学概念课堂教学的设计。设计者从数学概念的定义、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现状、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地阐述。列举了大量的教学实例说明概念的引入、概念的剖析与辨析、概念的应用与巩固等环节的注意事项,特别提出:初中数学概念教学课堂的设计,要力求使学生参与到概念的发生与形成过程中,了解概念的来龙去脉,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弄清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在头脑中形成相关概念的网络。即弄清为什么学、怎么学、学了有什么用以及如何用的问题。
【学习要求】
1.经验反思:结合你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在概念教学过程中,自己做的好的地方、有
问题的地方以及目前还存在困惑的地方。2.行为跟进:在总结与反思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对概念教学的认识,设计一个概念教
学的课例。
3.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课例,大家提出改进意见后进一步完善。
专题讲座
初中数学概念课堂教学设计
俞京宁(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有一个现象:当解决数学某一问题遇到困难时,如果追根求源,就会发现,往往是由于他们在某一个或某一些概念处产生问题,而导致思维受阻。许多事实例证了正确地理解 数学概念是牢固掌握数学知识,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基于此,我们就要对数学概念的本质进行分析,并且希望找到合理的概念教学的模式,以使教师的教课与学生的数学学习轻松而有成效。
一、什么是数学概念?
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数学概念,就是事物在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方面的本质属性,是人们通过实践,从数学所研究的对象的许多属性中,抽出其本质属性概括而形成的。它是进行数学推理、判断的依据,是建立数学定理、法则、公式的基础,也是形成数学思想方法的出发点。
可见,数学概念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基础知识之一,是数学基本技能的形成与提高的必要条件,也是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为什么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总是停留在表层,往往知其然,并不知其所以然?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地概念教学,以使学生真正的理解概念?这是每名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
二、目前概念教学的现状
数学概念具有抽象性、发展性、生成性等特点,它的特点以及初中学生认知的思维水平的限制性,决定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会对一些抽象的、不常接触的概念不容易理解,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使学生能够参与到概念的发生与形成过程中,了解概念的来龙去脉,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弄清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在头脑中形成相关概念的网络,以达到掌握并灵活运用的程度。对于概念教学这个问题,在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教师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加强了对概念教学的重视程度。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事实上,大部分教师只是停留在思想的层面上,而行动上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案例 1 :前不久听一位教师关于“平方根”的概念教学课,上课开始,教师呈现一组面积不同的正方形,要求学生求边长 x。
这组题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讲,能够很快的得到答案。由于边长都非负,所以学生的第一反应说出的都是这组数的算术平方根,因为教师设计要讲平方根,所以要求学生写出计算过程,并强调
数平方根的定义:即,然后取正舍负,再由这四个例子进行抽象概括出平方根与算时,我们把 叫做 的平方根,其中正值又叫做 的算术平方根。接下来就是根据定义求一些非负数的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题组训练。表面上看,教师似乎让学生经历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抽象概括的过程,但实质上,教师的设计只是形式化的,并没有使学生真正的参与到平方根的发生与形成过程中,没有使学生真正弄清楚为什么 叫做 的平方根,所以可以想到学生只是机械的接受概念,在此基础上照猫画虎式进行解题练习,这种做法一定会造成学生后期将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混淆。案例 2:关于“同类项”的教学:
教师往往采用如下引入:
下面各式有何共同特点,请用简洁的语言叙述:
(1);
(2),而后师生共同归纳出同类项的概念。
这样的教学只是揭示了“同类项是什么”,而没有揭示“为什么提出同类项的概念,为什么教学中这样定义同类项概念”。这里涉及到科学分类的问题,分类是自然科学中的基本逻辑方法,通常是根据所研究的具体问题,选取恰当的标准,然后根据对象的属性,把他们不重不漏地划为若干类别,再分别加以研究,从某种程度上说,概念是对客观事物按照某种需要进行分类的产物,仅仅以事实为基础形成的概念难以迁移。
案例 3:“矩形”概念的教学:
首先采用合作学习:用 6根火柴棒首尾顺次相接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议一议:(1)能摆成多少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他们有什么特点?
(2)在这些平行四边形中,有没有面积最大的一个平行四边形?说出你的理由。(学生分组讨论)
生 1:我们这组认为,可以摆成无数个平行四边形,他们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
师:这些特点都是平行四边形的性质,邻边有什么特点吗?
生 1:(犹豫)邻边不相等,其比值始终是 2: 1.生 2:有一个面积最大的平行四边形,即长方形,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边乘以高,如果摆成长方形,高与平行四边形的一边相等,这样面积才是最大的。(众生疑惑)
师:你能说一下这个平行四边形一个内角的特点吗?
生 2:每个角都是直角。
师:实际上,平行四边形有一个内角是直角,我们把这样的平行四边形就叫做矩形。生(哗然):这不是小学的长方形吗?
教师在学生的疑惑声中,画出图形,板书课题及矩形定义。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创设情境,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通过“平行四边形什么时候面积最大”的问题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从而引入矩形的定义,却没有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1.很多学生对“当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时,面积最大”的知识没有真正理解,实质上这个问题是平行四边形面积与垂线段性质两方面知识的综合,它与矩形的定义没有多大关系; 2.矩形的边没有特殊性,但教师却要求学生说出邻边之比 2: 1,这无意中强调矩形邻边的不等性,使得在生成矩形概念时,学生错误的认为,矩形就是长方形; 3.这样的问题设计很难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矩形是平行四边形一个内角的特殊化”的概念。
教材把“矩形”安排在平行四边形之后,就是因为它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因此完全可以用概念同化的方法进行矩形概念的教学,这与以前学过的平行四边形和将要学习的菱形、正方形在研究思路、方法上一脉相承,这样的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其类比思维的能力。尽管新课程倡导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但更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制订教学策略,应该以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得、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和数学思想的领悟为标准。
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类似于以上的概念教学并不是少数,我们将目前部分教师的概念教学模式进行简单的归纳,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开门见山,教师直接给出定义,归纳注意事项、举例让学生反复练习;
(二)认为概念教学 = 解题教学,所以通过大容量训练,使学生逐步认识概念;
(三)创设情境,但情境的选择并不能揭示概念的本质,只是为了设计情境而刻意安排的,让人感到前后不够协调;
(四)注意到让学生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但在概念的分析过程中,缺乏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总感觉每个概念都是孤零零的,没有形成系统。这些模式的教学,其效果往往事倍功半,耗费学生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但知识掌握的一知半解,吃夹生饭,对问题的解决,依靠简单的机械模仿,所有的训练都游离在知识的表层甚至知识之外。长此以往,必将使学生成为并不优秀的“做题机器”,数学双基也无法落实。鉴于此,反思我们的概念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到底什么样的概念教学模式可以称之为好的,有效的教学模式是什么呢?我认为应该没有统一的模式,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要教师能重视基本概念蕴含的智力开发价值,注意充分挖掘基本概念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价值,能够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概念教学都是有效的、好的教学。
三、初中数学课堂概念教学的一些想法
从教育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概念教学的核心就是“概括”:将凝结在数学概念中的数学家的思维活动打开,以若干典型事例为载体,引导学生分析各事例的属性、抽象概括其共同的本质属性,归纳得出数学概念等思维活动而获得概念。数学概念要讲背景、讲思想、讲应用,概念教学则强调让学生经历概念的概括过程,由于数学能力是以数学概括为基础的能力,因此重视数学概括过程对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具有基本的重要性。
概念的课堂教学大致经历以下几个环节:概念的引入、概念的生成、概念的剖析及辨析、相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概念应用举例、概念的巩固练习。下面结合实例就其中关键环节谈谈在设计时的注意事项。
(一)概念的引入
概念的引入是概念课教学的起始步骤,是形成概念的基础。传统教学中在教学方式上是以教师传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学习,这显然不利于新课程背景下创造型人才的培养。课程标准中提出“ 抽象数学概念的教学,要关注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克服
机械记忆概念的学习方式”。通过概念引入过程的教学,应该使学生明确:“概念在生活中的实际背景是什么?”“为什么引入这一概念”以及“将如何建立这一概念”,从而使学生明确活动目的,激发学习兴趣,提取有关知识,为建立概念的复杂智力活动做好心理准备。在引入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为学生创设有利于他们理解数学概念的各种情境,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让他们逐渐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从而实现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通过主动探究来获取知识,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再单纯地依赖于教师的讲授,教师努力成为学习的参与者、协作者、促进者和组织者。
我认为在概念课的引入上,要树立起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的观念,如果能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对学习新概念的必要性产生需求,并主动发现新概念是最佳途径。这样学生们在运用概念时不但“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激发学生的潜能。所以对于情境的设计,要结合概念的特点恰当地选取,特点不同,引入形式也就会存在差异:我们提倡借助生动、丰富的实际问题引入概念,能够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结合,这样往往比较具体、形象,学生容易理解,也比较容易从中提炼出概念的本质属性,比如数与代数中的同类项、分式等,空间与图形中的角、平行线、三角形等;但并非所有的数学概念都适宜用这种方法,比如前面提到的平方根,我认为从数学内部的运算关系角度入手,更容易理解(后面会具体分析)。下面介绍概念引入的三种想法: 1.联系概念的现实原理引入新概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有关实物、模型、图示等,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建立概念,理解概念的实际内容,搞清楚这些概念是从什么问题上提出来的。例如:在平面几何平行线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观察单线练习本中的一组平行线,分析这组线的位置特点,再利用相交线作对比,然后概括出平行线的定义;在圆的概念的教学时,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取一条定长的细绳,把它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栓一支铅笔,拉紧绳子,移动笔尖,画出的图形是什么?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观察所画出来的图形,归纳总结出圆的定义。2.从具体到抽象引入新概念。数学概念有具体性和抽象性双重特性。在教学中就可以从它具体性的一面入手,使学生形成抽象的数学概念。例如:在讲线线垂直的概念时,先让学生观察教室或生活中的各种实例,再模拟出线线垂直的模型,抽象出其本质特征,概括出线线垂直的定义,并画出直观图,即沿着实例、模型、图形直至想像的顺序抽象成正确的概念,再比如对于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可以借助一些简单的实例,让学生列方程,然后观察这些具体方程的共同点,从具体到抽象归纳概括出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案例 4 :对于“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教师展示熟悉的生活实例,确立了一个学生熟悉的认知对象,由学生熟悉的铺地用的各种形状、各种颜色的地砖铺地时的图案入手。篇二:趣味数学课教案
趣味数学教案
科 目:数学 课 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将课堂的知识点运用到趣味问题中
教学拓展:让学生了解一些中世纪数学难题以及一些后来的解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黑板,笔 学具准备:笔,笔记本,尺规
教学过程:
等于100 只要把算术符号放在数字之间的适当位置,就能使下列的算式成立: 1 2 3 4 5 6 7 8 9=100 四胞胎
请说明,如何将图中的形状分成完全相同的4个部分. 请把图形x与y各分成完全相同的两半
硬币游戏
如图1所示,将6个硬币排成十字形。试着移动一个硬币,使得纵横两列上各有4个硬币。
比利的如意算盘
当比利听到他最喜欢的巧克力scrunch生产厂决定举办回馈大赠送时,心中非常高兴。这家厂宣布只要在赠奖活动期间内集满八个scrunch巧克力的外包装,就可以在经销处免费兑换一块巧克力。
于是比利就到学校四处向同学搜集,终于在赠奖截止前搜集到71个外包装。请问比利总共可以换到多少块免费的巧克力
消失的直线 在一张纸上仔细画出12条直线,每条线长3cm,间距2cm,如图1 所示。
然后将第一条线顶端和最后一条线末端连成直线,沿此线将这张纸裁成两张。
现在沿着切开的边缘,如图2所示移动这两张纸,使直线重合。
现在纸上有几条直线?你如何解释其中的矛盾?
火柴棒正方形
从如图排列的15根火柴棒中移去3根,使得只留下3个正方形.从如图的15根火柴棒中移去2根,使之成为3个正方形.(正方形的大小不必相同.)渡河问题
这是个老掉牙的谜题.故事是一个卖艺人到乡下旅行,带着一只狼、一只羊与一棵包心菜.走到河边,发现只有一只小船,每次只能随身带一只狼,或一只羊,或一棵包心菜渡河.
可是他不敢让狼与羊单独在一起,或是让羊与包心菜单独在起,因为狼会吃掉羊,羊会吃掉包心菜.经过一番思考,他想出办法,用小船把自己以及所有的财产都安全运到对岸.他是如何做到的?
聪明的牛奶商
一位牛奶商只有容量为5升与3升的两个瓶子,可供他从牛奶罐中量取客户所需的牛奶.
请问如何量出1升牛奶,而且不得浪费任何牛奶?
聪明的园丁
一位园丁想要充分利用他的植物.有一天,当他在设计攻瑰花床时,他发现可以种植7丛玫瑰,其中每3丛玫瑰排成一列,总共有6列.请问他是如何做到的? 园丁非常得意,想找出其他的组合方法.后来他发现还可以种植10丛玫瑰,每4丛玫瑰排成一列,总共有5列.
思考时间(1)在3点12分时,时钟的长短针所夹的角度是多少?(2)在每一个小时中,时针与分针会在某一点重合,当时针与分针在7与8之间重合时,此时的精确时间是多少?篇三:初中数学公开课教案:
初中数学公开课教案:
1.1 正数和负数(2)
授课人: 时间:2008.9.9 地点:多媒体教室 1.1 正数和负数(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能把给出的有理数按要求分类,了解0在有理数的分类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对数进行分类讨论的意识和正确进行分类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正、负数的学习,渗透对立统一的辨证思想。
教学重点
有理数的分类。
教学难点:
对分数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与深化 问题1:引入负数后,数按照“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来分,可以分成几类?分别是什么?
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大括号内。2221 +1,-3.8,?-6.2,?-4,0,-6,12,3.14 732 正数集合:{ ? } 负数集合:{ ? } 2.若下降5m记作-5m,那么上升8m记作,不升不降记作。学生回答后追问学生0是正数还是负数?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正数、负数的概念及0的特殊意义。
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师:在小学大家学过1,2,3,4??这是什么数呢? 生:自然数。
师:在这些自然数前面加上负号,如-1,-2,-3,-4??这些是什么数呢?
生:负数。
师:具体叫什么负数呢?
师:今天我们要把大家学过的数分类命名,然后给一个统一的名称。1.分类数的名称 1,2,3,4??叫做正整数; -1,-2,-3,-4??叫做负整数。0叫做零。8 112 ??52,3,?5.2(即5)??叫做正分数; 611 ?3 3)??叫做负分数; 2,7,?3.5(即 ?4 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统称为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即 ? 整数
有理数 ? ? 分数 2.我们知道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你认为有理数还可以怎样分类?请与同伴交流。
正整数 0 负整数 正分数 负分数
三、巩固练习:
(1)0是整数吗?是正数吗?是有理数吗?(2)-5是整数吗?是负数吗?是有理数吗?(3)自然数是整数吗?是正数吗?是有理数吗?
四、阅读思考: 13 下列有理数-7,10.1,-,89,0,-0.67,1中,哪些是整数,哪些是分数,65 哪些是负数?
学生思考,然后找学生回答,其他同学补充或纠正。
五、小结与作业:
1、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有哪些收获?有哪些地方不太明白吗?和同学交流一下。
2、本课作业(1)、必做题:教科书第7页习题1.1第3,6,7,8题(2)、选做题:教师自行安排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1,本课主要目的是加深对正负数概念的理解和有理数的两种不同的分类。2,“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要从0不属于两种相反意义的量中的任何一种上来理解)也应看作是负数定义的一部分.在引人负数后。除了表示一个也没有以外,还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了解0的这一层意义,也有助于对正负数的理解,且对数的顺利扩张和有理数概念的建立都有帮助.由于上节课的重点是建立两种相反意义量的概念,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所以作为知识的回顾和深化而放到本课. 3,本设计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交流讨论的教学理念,教学中要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合理应用,在体验中感悟和深化知识.通过实际例子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篇四:二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
二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角》
城关小学 杨改连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地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学生能熟练地掌握这部分内容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对于学生来说,在认识角之前,已经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但是,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低。这部分内容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接受起来较为困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形成角的表象。我设计了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活动,让孩子在实践活动中经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去认识角,发现角。从而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角。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从现实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创新思维。
2、过程与方法:通过找一找、做一做、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角,感受角有大小。
3、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生活情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地认识角。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索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图形朋友,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都是谁?(教师出示课件)师:如果我们要将这些图形分成两类,你会怎样分呢? 说明这样分的理由。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课题:认识角)
学生观察图形,给所看到的图形分类,并说明分类的理由。(课的引入从学生熟悉的图
形和分类的知识入手,抓住低年级学生好胜心及好奇心,这种方式很新颖、活泼,能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后面的探索知识创设了很好的学习氛围。)
二、联系生活,探索新知
(一)找角——直观感知角。
师:你身边的哪些物体上面有角呢?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说说自己见过的生活中的角(也可以找找教室里的角),请学生用手指一指。(教师注意动作的引导和示范。)师:(出示剪刀图)你在剪刀的什么地方发现了角?给老师指一指。(教师注意动作的引导和示范。)我们把它请出来。(课件展示)
(二)认识角 1.抽象出角的概念。(多媒体:从屏幕中的闹钟、折扇、剪刀等实物图中抽象出各种角,电脑闪烁出)。
2、摸角并感知角.3、认识角的顶点和边。
小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三)画角、介绍角的名称及读写法
教师让学生说说角的画法,并在黑板上示范画一个角,并标出它的顶点和边。
(四)、练一练(课件)
(1)、辨角。用你火眼金睛找出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为什么?
(2)、找出下边每个图形中的角。
三、动手操作,比较角的大小
(一)玩一玩
师:看来你们已经和角交上了朋友,接下来我们来玩游戏吧!(教师出示活动角)在游戏中,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角是有大有小的。
(二)、比一比
引导学生总结出角的大小只与张口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1、学生拿出自己的活动角玩一玩。明白角是有大有小的。
2、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发现角的大小只与张口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会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而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注重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发现的能力。在比较角的大小时,能够就地取材,取之于学生,用之于
学生,并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直观形象地让学生感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四、联系实际,了解角的应用。
师:生活中角都有哪些应用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出示用一用。学生观察课件,看看生活中角有哪些应用。联系实际生活,说出角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时也加深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最后再次将总结放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梳理、内化新知。)结束:同学们,角的用处很大,角的秘密还有很多,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仔细观察,找到更多的角,发现角更多的秘密。
板书设计
认识角
记作:∠1 读作:角1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参与的热情高。积极的参与发言,积极的参与动手操作活动,如动手剪角,叠角,搭角,拼角活动,无不显现出学生的参与热情。
生活中学生对角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角的几何图形的认识还是第一次。教学时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剪刀、钟面、三角形纸等实物上找角,在直观认篇五:数学智慧课堂教学设计
培养思维 启迪智慧
五年级数学智慧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 第 1 课时
设计人: 朱鹏宇 执教人:
一、智慧准备: 教材分析 本节在内容安排上,通过两道例题让学生借助平面直角坐标系描点、连线、看图以及由点找坐标,继而求出图形的的面积,使其感知由点的坐标发展为图形的过程,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运用数学解决简单图形面积问题的能力。“交流”中安排了一个有趣的图形,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积极性,使学生充分体会点的坐标的意义,强化了图形和坐标之间的联系。(转载于:数学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为动手操作课,是在给定点的坐标描点的基础上,把图形引入到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图形(规则图形)的面积公式,求面积对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不是难点,重点是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由点的坐标找相对应的点,再由点依次连接得出图形,判断图形的性质及求出对应的面积。学生会在描点的基本作图上出错,面积也会随之出错,应多从坐标描点上训练作图的准确性。
转识成智思路
本节课设计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描点并连线构成一个封闭的图形,出示一些点的坐标让学生多动手操作,从实际画图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描点能力,准确判断图形的种类后再运用公式求面积就较为简单。在交流时多安排一些有趣的图形,让学生自主观察图形顶点的坐标并描述出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在变式训练的题目设计上采用不规则图形进行类比,让学生自主发现求面积的不同解法,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智慧导航
三、转识成智
(一)温故、导新
师:出示问题: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如何描点?
2、学过哪些基本的规则图形?它们的面积公式分别是什么?
生:在练习本上写出答案,互相核对。
师:规范公式书写(用字母表示)。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复习坐标和图形,初步奠定本节课的知识基础。
(二)智慧导学
1、自主探究
师:出示例题:描点、连线、求面积。
例1:(1)a(-1,-2),b(4,-2),c(4,3),d(-1,3)(2)a(-2,-3),b(2,-3),c(2,3),d(-2,3)(3)a(5,1),b(2,1),c(2,-3)生:独立完成。
师:找两生板演,巡视纠正。
生:交流讨论,组内互纠互查。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作图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参与合作。
2、合作交流
生:阅读教材第6页“交流”部分。
师:
1、星形是由哪些点按顺序用线段连成的?说出这些点的坐标。
2、如何向一个不看图的同学描述这个星形图?
生:小组探究,说出点的坐标。让个别学生描述图形,集体纠正。
师:点拨指导,总结点的坐标在实际问题中的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的合作交流,让学生更好体会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表示。
(三)智慧质疑 师:出示变式例题:
例2: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3,-1),b(1,3),c(2,-3),求△abc的面积。
生:独立完成。
师:要求用多种方法解题,引导学生采用割补法。生:组内讨论交流,总结方法。
师:点拨“割”与“补”的区别。设计意图:通过与例1中图形的对比,使学生直观上去观察与规则图形的区别,主动思考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
第四篇:初三数学课学案设计
你如果认识从前的我,也许会原谅现在的我。初三数学课学案设计反思
在学案设计中我会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解释:
首先是在学习目标部分
由以前教案的教学目标改为了学习目标
仅仅是两个字的改变目的是让学生明白这部分和他们是有必要的联系的 是这张学案学习前必须要看的 可能学生在最开始并不注意这一点 拿到学案后直接去做题
所以作为老师要提醒学生这部分的作用 提醒学生必须要看
让学生在进入学案前知道自己用这份学案的目标 学习过程中的方法 和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下面的部分是学习准备部分 学生对数学一直以来是这样认识的 回家后会背背语文课文 背背英语单词
但从来不会拿出数学书来记记定理和公式 都认为在课上都已经把那些记的很熟练了 其实并不是
所以设计这个环节让学生在课间时间就可以完成
即便是学生去翻翻书找到答案也是可以达到学生复习概念的目的的 也可以起到使上课前的学生马上进入课堂的衔接作用
重点想说的是下面这个猜想环节 课堂的气氛是如何来调动的 这部分可能会起到作用
在环节的设计上要多用提问性或判断性的语言
而这部分恰恰是学生在学完这节课后完全可以达到的 先让学生去猜测
在争论的过程中让学生产生想知道谁对谁错的心理 从而使学生会用心去听下面的重要环节 但在设计时千万不要忘了
在课结束前要对这部分进行反馈
在反馈过程中让学生用本节课知识说明刚才说对或说错的原因 这样的作用是让学生知道知识应如何去用 还可以让学生知道要想在开始就说对问题 那方法来说只有一个 那就是预习
在几何证明的部分 一道题往往可以有几种办法 即使是在证明定理的过程中
有时为了赶时间可能这部分就简单过了
但是学生会对定理的使用上产生很生疏的感觉 也难怪这样
本身对定理是怎么来的就一知半解
还要用这个定理去解答相关知识又谈何容易呢!所以在这部分上 用学生探究的方法 让学生多去说 多去找方法
让他们感觉这些定理是通过他们的努力得到的 那想忘掉可能就会难一些了
在探究过程中多用动态演示 可以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和动态感 也能更加直观的去理解变化过程
从动态中寻求不变是解决数学题的重点 从平时就对学生加以训练
使学生在面对问题时才会感觉不陌生 也能找到解决相关题的着手点
为初三解决动态的题奠定一定的基础
在例题讲解这个环节
我们对立体进行了较精心的选择和处理 针对我们的孩子综合运用能力较弱的特点 我们对例题的提问采用了层层递进的设问形式 将重点和难点进行分解
逐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比如在例1中
如果让学生直接去求四边形的周长 很多学生可能会觉得无法下手
或者觉得题目中只给出了一条边的长度条件不够 通过第一个问题的设置
引导学生先根据条件判断四边形的形状
利用菱形四边相等的特殊性来求周长就比较简单了 这样一来
既能够运用到今天所学的菱形的判定定理
也能够帮助学生在面对问题的时候怎样去寻求思路 在第二个例题中设计的问题依旧采用了同样的方法
但是又涉及到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和菱形的面积这两个很重要的知识点 这样使前面学到的知识在新课中得到反复和巩固 加深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形成较完整的知识体系
以上是我对使用学案的一些简单想法 但是也存在着一些疑惑
比如说学生对知识点的落实应如何去抓 现在想到的粗略方法是:学案收上来之后 对学生所填的定理进行检测
其次学案上的练习题应进行同类型的复测 看学生是否真正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题
并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在课下进行一对一的讲解和反复练习
第五篇:数学课堂上问题的设计
数学课堂上问题的设计
运用问题组织课堂教学,是教师频繁使用的教学方式。优秀的教师善于运用问题去激发和聚合学生的学习活动。课堂上什么样的核心问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活动呢?
1.设计悬念型的问题
悬念是一种学习心理机制,它是由学生对所学对象感到疑惑不解而又想解决它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对大脑皮层有强烈而持续的作用,使你一时既猜不透、想不通,又丢不开、放不下。
联系学生实际,在新旧知识的连接处创设问题情境,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其产生不足感和探究欲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我设计了一组准备题,请学生依次回答。学生答到第3题时有一定的困难,第4题答不出,我马上说出答案,并让学生出类似的题目继续考我。我一一正确作答后,学生惊讶无比,想知道我用什么方法算得这么快,迫切想掌握这种计算方法,从而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2.设计实验型的问题
在新课程理念下,用动手操作促进大脑思维的发展,是许多教育家的共识。动手操作实验能直接刺激大脑进行积极思维,它不但能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概念,还能让学生通过亲身的实践真切感受到发现的快乐。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的思维能够经历一个从模糊到清晰,从具体到抽象,从直觉到逻辑的过程,再由直观、粗糙向严格、精确的上升过程。学生在对公式的发现过程和总结论证中,提高了主动参与的机会,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启迪了思维。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教材编排的顺序是:长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不规则图形的周长。但我认为,正方形是长方形的特例,其周长的计算方法比较简单和明显。另外,学生在学习长方形的周长计算之前没有学过四则混合运算,因此在探索算法的时候可能出现一定的困难。于是,我对教学内容的安排顺序作了如下调整:正方形的周长→长方形的周长→不规则图形的周长。
师:刚才我们通过举例、指一指、描一描等方法,知道了周长的含义。你能判断下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哪一个长一些吗?(以此引导学生猜想,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学生回答略)
师:现在有好几种不同的意见,谁能想出一个比较好的办法,证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合理的?同学们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讨论解决。
师:同学们都想到了先量后算的方法,下面我们就来量一量、算一算正方形的周长。
学生动手测量,并列式计算。
生1:8+8+8+8=32(厘米)。
生2:8×4=32(厘米)。
生3:8×2×2=32(厘米)。
生4:8×2+8×2=32(厘米)。
师:谁来说说各自算法的理由?
(学生汇报)
师:比较这几种方法,哪种方法更简便?(因为求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可以使计算简便,所以求正方形的周长可以用边长×4来计算)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己测量和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学生测量和计算长方形的周长。(长方形长7厘米,宽5厘米)
展示学生三种不同的算法:(1)7+5+7+5=24(厘米);(2)7×2=14(厘米),5×2=10(厘米),14+10=24(厘米);(3)7+5=12(厘米),12×2=24(厘米)。
师(小结):你喜欢用哪一种方法?为什么?
生5:第一种。把四条边都加起来就是长方形的周长。
生6:第二种。把两条长和两条宽分别算出来,它们的和就是长方形的周长。
生7:第三种。先算出一条长和一条宽的和,再乘以2就是长方形的周长。
这里对教学内容的呈现,由特殊到一般,认知活动由简单到复杂,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3.设计游戏型的问题
在数学教学的设计中,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及年龄特点,挖掘教材内容,设计一些新异的游戏,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奇妙性,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之一。小学生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他感兴趣的事物,必然会想方设法去认识它、研究它,从而获得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充分分析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正确把握他们的认知需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猜谜语、听故事、做游戏都是小学生非常喜爱的活动。教学中,如果将学习内容设计成谜语、故事或游戏,并在这些活动中引入竞争机制,能使课堂气氛活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比较数的大小”时,我设计了“摸大奖”的游戏。全班学生分小组开展游戏,每人每次从小组的摸奖箱里摸出一张数卡(摸3次),每人将3次摸出的数卡按要求(第一次摸的数卡放百位,第二次放十位,第三次放个位)摆成一个新数。然后学生小组内互相讨论、比较各自数的大小,组长把本小组最大的数写在黑板上,最后全班共同讨论、比较,并把黑板上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找出“大奖”得主。游戏进行到此时,每个学生都激动不已,有的高兴,有的叹息,都迫切希望能再做一次。我把握有利时机,及时满足他们的需要,改变游戏规则(第一次摸的数卡放个位,第二次放十位,第三次放百位)再做一次,找出新的“大奖”得主。就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高潮迭起的游戏中一次次被激发,他们不但轻松、愉快地掌握了比较数的大小方法,而且通过对比前后两次游戏的规则和结果,发现了数字、数位与数值之间的变化规律。
(四)设计实践式问题,夯实学生思维
实践操作不是单纯的身体器官运动,而是与大脑的思维活动紧密联系的,是学生在用手、眼、脑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而且使学生对学的知识能理解得更加深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我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面?学生用多种方法数出长方体的6个面,这时,我问:“为了不重复也不遗漏,可以怎样数呢?”“逼”着学生思考,最后得出数面的一般方法是:上面和下面,前面和后面,左面和右面共有6个面,学生认识了什么是相对面后,再引导学生观察,比较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你发现了什么?再一次逼着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用手摸一摸,有的用直尺量,有的把两块一样的长方体拼在一起,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到相对的面的大小形状一样,接着,教师用取下长方体相对面的方法验证大小,形状一样,通过这一系列的操作、观察、思考,使学生认识到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面的大小、形状一样。这样的教学,学生在操作中思维,在思维中探究,并通过语言,将操作过程“内化”为认知,使认识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新课程的基本单位是“问题”,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重新组织”课程,通过问题设计来组织课程。它的效应不单单表现为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对学生在学习中如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只要我们在“问题设计”上做足文章,努力提高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数学课堂就一定会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