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重点概括

时间:2019-05-13 09:11: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学重点概括》,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学重点概括》。

第一篇:教育学重点概括

《九章算术》:采用问题集的形式,全简述花拉子米的时代,地方,著作,成就? 数系扩充的原则:

1.古希腊著名的三大尺规作图问题书246个问题,分成九章,包括:方田(各种面积计算公式与分数运算问题),粟米(各种比例问题),衰分(比例配分问题),少广(开平方,开立方等计算问题),商功(体积计算问题),均输(与运输,纳税有关的加权比例等问题),盈不足(盈亏问题的解法与比例问题),方程(线性方程组的应用问题),勾股(勾股定理及其应用问题)。

算经十书:周睥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孙子算经,张邱建算经,五曹算经,五经算经,夏侯阳算经,缀术,缉古算经

九章算术的思想方法和特点:开发的归纳体系,算法化的内容,模型化的方法。

几何原本的思想方法的特点:封闭的演绎体系,抽象化的内容,公理化的方法

二者相对照,可发现从形式到内容都各有特色和所长,形成东西方数学的不同风格。几何原本以形式逻辑方法把全部内容贯穿起来,九章则按问题的性质和解法把内容分类编排。几何原本很少提及应用问题,九章则是解应用问题为主。几何原本以几何为主,略有算术内容,九章包含了算术,代数,几何等我国当时数学的全部内容。

相同:集数学成就之大成者,成书历史久远,影响巨大,成为后世教科书。不同:几何原本是西方数学最早形成的演绎体系,采用“定义—公理,公设—定理”的公理化方法,注重逻辑的严密性,开创了推理证明的先河。

九章是中国由个别到一般的归纳体系,采用“问题—答案—算法”的体例,追求实用,讲究算法,但不注重逻辑结构。

简述微积分诞生的酝酿时期微分学和积分学的基本问题?

确定非匀速运动物体的速度与加速度使瞬间变化率问题的研究成为当务之急。望远镜的光程设计需要确定透镜曲面上任一点的法线,这又使求任意曲线的切线问题变得不可回避。确定炮弹的最大射程及寻求行星轨道的近日点和远日点等涉及的函数的极大值和极小值问题,行星沿轨道运动的路程,行星矢径扫过的面积及物体重心与引力的计算等又使积分学的基本问题—面积体积曲线长重心,引力计算的兴趣被重新激发起来。

简述开普勒利用“无限小元素和”推导球体积公式的方法?

开普勒与旋转体体积:要旨是用无数个同维的无限小元素之和来确定曲边形的面积及旋转体的体积。例如她认为球的体积是无数个小圆锥的体积之和,这些圆锥的顶点在球心,底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又把圆锥看成是极薄的圆盘之和,并由此计算出它的体积,然后进一步证明球的体积是半径乘以球面面积的三分之一。

简述费马大定理的内容,何时提出,解决?

小定理,1640.10.18提出,欧拉1736解决

大定理,x^n+y^n=z^n对任意大于二的自然数n无整数解,1670提出,1753欧拉解决证明n=3的情况。

在牛顿和莱布尼茨之前哪些数学家对微积分做贡献?

开普勒与旋转体体积:要旨是用无数个同维的无限小元素之和来确定曲边形的面积及旋转体的体积。

费马求极大值极小值:设函数fx在点a处取极值,用a+e代替原来的未知量a,并使fa+e与fa逼近,及fa+e~fa。

简述莱布尼茨生活的世纪,国家,成就? 莱布尼茨:1646-1716德国,成就:提出特征三角形,建立发表分析微积分,提出符号逻辑的思想撰写《二进制算术》成为二进记数制的发明人,发明行列式。

几何原本中的五条公理: 等于同量的量彼此相等 等量加等量,和相等 等量减等量,差相等

彼此重合的图形是全等的 整体大于部分 五条公设:

假定从任意一点到任意一点可以作一直线

一条有限直线可不断延长 以任意中心和直径可以画圆 凡直角都彼此相等

若一直线落在两直线上所构成的同旁内角和小于两直角,那么把两直线无限延长,它们将在同旁内角和小于两直角的一侧相交

花拉子米:783-850阿拉伯,《代数学》《印度计算法》,第一次给出了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代数解法及几何证明,同时引进了移项,同类项合并等代数运算,为作为“解方程的科学”的代数学开拓了道路。

朱世杰:1300前后,《算学启蒙》(一部通俗数学名著,流传海外,影响了日本朝鲜的数学发展)《四元玉鉴》(中国宋元数学高峰的又一标志),“招差术”,高次内插法。跺积术,高阶等差级数求和。四元术,多元高次联立方程组与消元解法。

秦九韶:1202-1261四川安岳,《数书九章》“正负开方术”“大衍总数术”,即一次同余式的一般解法。使宋元算书在中世纪世界数学史上占有突出地位。

阿波罗尼奥斯:公元前262-190.年青时到亚历山大跟随欧几里得的后继者学习,那时是托勒密三世统治时期,到了托勒密四世时代,他在天文学研究方面已颇有名气。《圆锥曲线论》贡献祝我涉及几何学和天文学,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创立了相当完美的圆锥曲线理论。

论证几何学鼻祖—泰勒斯:最早的希腊数学家,领导了“爱奥尼亚”学派开了希腊证明的先河。泰勒斯定理:半圆上的圆周角是直角。测量过金字塔的高度。证明了四条定理:圆的直径将圆分为两个相等的部分;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两相交直线形成的对顶角相等;如果一三角形有两角一边分别与另一三角形的对应角、边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笛卡尔:1596-1650法国《更好地指导推理和寻求科学真理的方法论》,三个附录:《几何学》《屈光学》《气象学》,发明了解析几何。

三次数学危机何时,内容,解决?

第一次:公元前六世纪,在古希腊学术界占统治地位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其思想在当时被认为是绝对权威的真理,毕达哥拉斯学派倡导的是一种称为“唯数论”的哲学观,他们认为宇宙的本质就是数的和谐,他们认为万物皆数,而数有两种,就是正整数和可通约的数(即分数,两个整数的比),除此之外不再有别的数,即世界上只有整数和分数。

解决:无理数的存在,诞生

第二次:公元十七世纪,牛顿,莱布尼茨创立了微积分,微积分能提示和解释许多自然现象,它在自然科学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中的重要作用引起了人们高度的重视。然而,许多地方存在漏洞,还不能自圆其说。

解决:有了极限理论,实数理论和集合论后,微积分才算建立在比较稳定和完美的基础上,从而结束了两百多年的纷乱争论局面,进而开辟了下一个世纪的函数论的发展道路。

第三次:19世纪70年代 ,罗素悖论的出现,动摇了数学的基础,震撼了整个数学界,导致了第三次危机。

解决:最重要的是德国数学家策梅罗提出的集合公理化,策梅罗认为适当的公理体系可以限制集合的概念,从逻辑上保证集合的纯粹性,他首次提出了集合论公理系统。

集合论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集合论是德国数学家康托尔在19世纪末创立的。17世纪出现的微积分在之后的一两百年中获得了飞速发展并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其推进速度之快使人来不及检查和巩固它的理论基础,19世纪初,许多迫切问题得到解决后,出现了一场重建数学基础的运动。其中,康托尔开始探讨了前人从未碰过的实数点集,这是集合论研究的开端。集合论前后经历20余年,最终获得了世界公认。数学家们为一切数学成果都了建立在集合论的基础上的前景而陶醉了,乐观的认为从算术公理系统出发,借助集合论概念,便可以建造起整个数学的大厦。

1900年第二次国际数学大会上,庞加莱就提出“数学已经被算术化了”。不久,集合论是有漏洞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数学界。这就是1902年罗素得出的罗素悖论。也造就了第三次数学危机。

1908年,策梅罗提出公理化集合论,后经改进形成无矛盾的集合论公理系统。原本直观的集合概念被建立在了严格的公理基础之上,从而避免了悖论的出现。这就是集合论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公理化集合论。

1908年以前由康托尔创立的集合论被称为朴素集合论。公理化集合论是对朴素集合论的严格处理。保留了朴素集合论的有价值的成果并消除了其可能存在的悖论,较圆满的解决了第三次数学危机。

1,从数系A扩充到数系B必须是A真包含于B,即A是B的真子集。

2.数系A中定义了的基本运算能扩展为数系B的运算,且这些运算对于B中A的元来说与原来的A的元之间的关系和运算相一致。

3.A中不是永远可行的某种运算,在B中永远可行。例如,自然数系扩充为整数系后,减法的运算就能施行。

4.B是满足上述条件的唯一的最小的扩充,例如,自然数系只能扩充为整数系,而不能一下子扩展为实数系。

论述数学史对数学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数学史进入课程是数学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在课程变革由结构—功能视角向文化—个人视角转变的过程中,文化融入是师生对课程改革适应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数学学科而言,数学史是数学文化生成的文库性资源,是最具权威的课程资源,具有明理,哲思,求真的三重教育价值。

明理:数学知识从何而来,数学史展示数学知识的起源,形成与发展过程,诠释数学知识的源与流。

哲思:数学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数学史明晰数学科学思想脉络和发展趋势,让学生领悟数学科学的本质,引发学生对数学观问题自觉地进行哲学沉思,有利于学生追求真理和尊崇科学品德的形成。

求真:数学科学有什么用?数学史印证数学科学伟大的理性力量,让学生感悟概念思维创生的数学模式对于解析客观物质世界的真理性,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的认识。

学习数学史可以帮助人们:理解数学的本质,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重走数学家发现的(思维的)关键性步子。因此,要重视数学史在数学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通过数学家展现数学知识的发现历程,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是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展现数学知识的发现过程,不是简单的叙述数学史实,重复数学家的“原发现过程”。而是需要教师开展教育取向的数学史研究,从中获得对数学教学的启示,引导学生重走数学发现之路。

论述东方古代数学和西方古代数学各自的主要特征,对现代数学的影响,及其对数学教育的启示?

古希腊数学的三个阶段:古典时期的希腊数学——哲学盛行,学派林立,名家百出

亚历山大学派时期——希腊时期的顶峰时期,代表人物:欧几里得,阿基米德,阿波罗尼奥斯

希腊数学的衰落——罗马帝国的建立,唯理的希腊文明被务实的罗马文明代替。

古希腊哲学与数学的交织:古希腊早期的自然科学往往是与哲学交织在一起的,古希腊的自然哲学乃是古代自然科学的一种特殊形态,虽然有许多错误的东西,但也有不少合理的知识和包含着合理成分的猜测。恩格斯说,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的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因此,如果理论自然科学想要追溯自己今天的一般原理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它就不得不回到希腊人那里去。

与希腊数学相比,中世纪东方数学表现处强烈的算法精神,特别是中国与印度数学,着重算法的概括,不讲究命题的数学推导。就繁荣时期而言,中国数学从公元前后至公元14世纪,先后经历了三次发展高潮,即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及宋元时期,其中宋元时期达到了中国古典数学的顶峰。?所谓“算法”,不只是单纯的计算,而是为了解决一整类实际或科学的问题而概括出来的,带一般性的计算方法。

算法倾向本来是古代河谷文明的传统,但在中世纪却有了质的提高。这一时期中国与印度的数学家们创造出的大量结构复杂,应用广泛的算法,很难再仅仅被看做是简单的经验法则,它们是一种归纳思维能力的产物。这种能力与欧几里得几何的演绎风格迥然不同却又相辅相成。东方数学在文艺复兴以前通过阿拉伯人传播到欧洲,与希腊数学交汇结合,孕育了近代数学的诞生。

分别是:化圆为方,即作一个与给定的圆面积相等的正方形。

倍立方体,即求作一立方体,使其体积等于已知立方体的两倍。三等分角,即分任意角为三等分。

2.欧几里德是古希腊论证数学的集大成者,他通过继承和发展前人的研究成果,编撰出旷世巨著《原本》.3.中国古代把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称为 勾 和股,斜边称为 弦.4.“万物皆数”是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基本信条.6.1687年,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微积分创立的重要标志之一,被爱因斯坦盛赞为“无比辉煌的演绎成就”.7.1637年,笛卡儿发表了他的哲学名著《更好地指导推理和寻求科学真理的方法论》,解析几何的发明包含在这本书的附录《几何学》中.8.非欧几何的创立主要归功于数学家高斯,波约和罗巴切夫斯基。9.解析几何的发明归功于法国数学家费马和笛卡尔.11.徽率、祖率(或密率)、约率分别是157/50、355/113和22/7

12.《海岛算经》的作者是__刘徽《四元玉鉴》的作者是朱世杰.13.秦九韶的代表作是《_数书九章》,他的提出正负开方术是求高次代数方程的完整算法,他提出的大衍总数术是求解一次同余方程组的一般方法.14.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用来推算圆周率的方法叫割圆术,用来计算面积和体积的一条基本原理是“出入相补”原理:一个几何图形(平面的或立体的)被分割成若干部分后,面积或体积的总和不变

15.对数的发明者纳皮尔是一位贵族数学家,拉普拉斯曾赞誉道:“对数的发明以其节省劳力而延长了天文学家的寿命”.16.历史上第一篇系统的微积分文献《流数简论》的作者是牛顿,第一个公开发表微积分论文的数学家是__莱布尼茨__.17.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数学常常记载在泥板上,在代数与几何这两个传统领域,他们成就比较高的是代数领域.18.阿拉伯数学家花拉子米的《还原与对消计算概要》第一次给出了_一元二次程的一般解法,并用几何方法对这一解法给出了证明.19.“非欧几何”理论的建立源于对欧几里得几何体系中_欧几里得平行公设_的证明,最先建立“非欧几何”理论的数学家是__罗巴切夫斯基__.20.起源于“英国海岸线长度”问题的一个数学分支是分形几何,它诞生于20世纪.21.四色问题是英国青年大学生古德里_于19世纪提出的.22.在代数和几何这两大传统的数学领域,古代埃及的数学成就主要在几何方面,美索不达米亚的数学成就主要在代数方面.23.用圆圈符号“O”表示零,可以说是_古印度__的一大发明,有零号的数码和十进位值记数在公元8世纪传入阿拉伯国家,后又通过阿拉伯人传至__欧洲

24.希尔伯特在历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选择和组织公理系统的原则,即相容性_、__独立性__、_完备性___.25.被称为“现代分析之父”的数学家是_魏尔斯特拉斯__,被称为“数学之王”的数学家是_高斯__.26.“数学无王者之道”,这里的“王”是指几何.27.被著名数学史家贝尔称为“最伟大的埃及金字塔”是指纸草书中的截棱锥体

28刘徽是中算史上第一个建立可靠理论来推算圆周率的数学家.

第二篇:教育学总结概括

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教育的四个阶段:萌芽阶段,独立形态阶段,发展多样化阶段,教育理论深化阶段。

常用的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一、历史法,1、要坚持全面分析的方法

2、要把历史分析与阶级分析结合起来

3、要正确处理批判与继承的关系

二、调查法:观察,谈话,问卷三实验法

四、统计法。

一、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劳动。在中外教育史上,教育看作是培养人的活动,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

三、教育的概念是根据一定的社会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荻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的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

四、影响人发展的因素: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四个方面。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差异性,可塑性。

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生产力对教育制约,教育育对生产力有促进作用

二、教育与经济制度的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伟大的影响作用: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的人才;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

三、从根本上说,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必须坚持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加强智力开发。

四、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改革

1、明确教育的战略方向:三个面向。

2、改革不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教育思想。

3、做好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4、进行合理的教育投资。

第四章

一、教育目的: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二、所谓教育目的的结构也就是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组成部分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和社会价值作出规定。身心素质的规定是教育目的的核心部分。

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结成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教育目的产生和变化的现实基础。在社会发展中,生产力的发展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从而也是制约教育目的的最终决定因素。

四、对受教育者特点的认识是提出教育目的必要条件。

五、所谓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

六、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点:

1、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坚持培养劳动者的观念;坚持全面的人地观念;坚持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相结合的观念。

2、要求全面发展

3、具有独立个性。

七、普通中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体智德美劳动技术。

八、两个值得注意的倾向:

1、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

2、流生增长倾向。

第三篇:政治经济学重点概括

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1)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提供 了理论来源。

(2)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理论基 石。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4)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是人类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3.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同社会主义部分研究对象的异同

统一面:

二者都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揭示经济运动规律。

差异面: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重在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研究,揭示其内在矛盾、阶级对抗性和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与灭亡的客观规律,揭示资本主义终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则重在研究怎样巩固、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经济利益。第二章 物质资料生产和社会生产方式

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物质资料生产

原因:

①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2.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 :

劳动者的劳动

劳动资料:最主要的是生产工具。

生产资料

劳动对象

3..生产力

人的因素(劳动者)

物的因素(生产资料——最重要是生产工具,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力性质的标志,划分经济时期的主要标志)

4.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①使劳动者的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生产经验日益丰富;

②不断改进生产工具的质量,用先进工艺代替落后工艺;

③引起劳动对象质量的提高和数量、品种的增加;

④引起生产过程的生产管理、工艺流程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变化。

5.分工与协作的关系

分工与协作是劳动过程的两个侧面,有分工就有协作,分工越是发展,生产专业化程度越高,协作也就越加发展和密切。

分工协作的产生和发展,可以使生产资料得到更好的利用和节约,促进生产力诸因素得到更有效的结合,在短时期内完成某种工作,降低单位产品的劳动消耗,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所以,分工协作的产生和发展,意味着人们改造自然能力的加强,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从而是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6.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的相互关系

生产对分配、交换和消费起着决定作用表现为:社会性质;对象;水平与结构;具体形式。

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具体表现在:

(1)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分配方式,能够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起阻碍作用,(2)交换的发展能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阻碍生产的发展,(3)消费使生产出来的产品最终得到实现,消费为生产的发展创造出动力,反之则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7.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了社会的生产方式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性质,(2)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化。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适应生产力发展时的推动作用,不适 应生产力发展时的阻碍作用。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表明:

第一,旧的过时的生产关系必然适应生产力的变化而变化;

第二,新的生产关系只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而建立 第三章

社会再生产与经济增长

1、社会再生产及其类型

按照内容:物质资料的再生产;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按照规模: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按照实现方式:分为外延式的扩大再生产和内涵式的扩大再生产。

2.两大部类产业结构

社会总产品按最终用途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3、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区别: 经济增长是着重反映国民经济数量变化的概念,经济发展是既反映国民经济的数量变化,又反映国民经济质量变化的概念。

联系: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经济增长,不可能实现经济的发展。

4.经济增长速度的衡量指标:

国民收入:实物构成:新增加的生产资料加上全部消费资料;价值构成:活劳动创造的价值。

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按国土原则计算。

5.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经济因素:

劳动力的数量和劳动者的素质;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生产管理和劳 动组织;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自然条件;产业结构和比例关系;经 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还有其他许多具体的经济因素,乃至一国的政治法律制度、政策方 针、政治局势、文化教育、对外关系、国际环境等等。

6.经济增长方式

划分依据:生产要素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起作用的方式。

类型:

粗放型:以数量的增长速度为中心,单纯的数量扩张型增长方式。

集约型: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质量效益型的增长方式。

第三章 商品经济和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

1.自然经济的特征

第一,自然经济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相适应,人们的经济联系和经济活动基本局限在经济单位内部,生产规模十分狭小。

第二,自然经济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

第三,自然经济中的劳动交换和经济联系形式是直接的。

2.商品经济的特征

第一,商品经济是以社会分工发展为条件,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

第二,商品经济中生产商品的直接目的是用于交换,以实现商品价值,并换回自己所需要的使用价值。

第三,商品经济中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是间接的,是通过商品交换而实现的。

第四,商品经济本身不具有特定的社会性质,它可以与不同性质的社会经济相结合。3.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一般前提条件——社会分工的存在。

决定性条件——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4.商品的二因素: 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自然属性——具体劳动

价值——社会属性——抽象劳动

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

①使用价值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商品是两个因素的对立统一体。

②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二者统一于商品体之中。

③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互相排斥的。商品内在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是通过商品交换解决的。

5.劳动的二重性: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对立统一关系。

统一性:二者在时空上是统一的,是同一劳动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矛盾性:具体劳动在性质上是不同的,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在性质上是相同的,只存在量的差别,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6.活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

活劳动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新加入到劳动对象中的抽象劳动。7.商品的价值量

决定: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尺度: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变化: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8.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原因:①是商品各种内在矛盾的根源;

②决定着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全过程;

③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9.商品价值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第一,价值体现同一生产部门内部不同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第二,价值又体现了不同生产部门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10.价值形式的四个阶段

a.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1只绵羊=2把石斧)

b.总和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

d.货币价值形式

11.货币的职能和本质

价值尺度(观念上的货币,基本职能);

流通手段(必须是实在的货币,基本职能、经济危机);

贮藏手段(蓄水池的作用);

支付手段(租金、工资、利息、税款、经济危机);

世界货币。

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前两个职能是基础职能,后面三个是在前两者基础上衍生出来的。12.价值尺度

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成正比变化,与货币价值成反比变化。

价格标准不是一种职能,而是一种派生的技术性规定。

13.货币流通规律

三个决定因素:参加流通的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通货膨胀: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纸币就会贬值,物价就会上涨

14.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值规律的作用

(1)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的按比例分配,即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

(2)自发的刺激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引起和促进优胜劣汰。

第五章 市场经济和资源配置方式

1、资源配置

资源配置的三个基本要素:资源使用的时间、空间和数量。

资源配置的目标:使有限的资源取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包括消费者的个人利益、企业效益、国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配置的方式:计划方式和市场方式。

二者的区别在于:第一,要求有不同的管理制度;第二,实现资源配置的过程中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是二者又可以在某种经济体制中以不同的形式结合起来。

2.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

区别:

①内涵不同。

②产生时间不同。

联系: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商品经济,也就没有市场经济。具体表现在:

①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

②商品经济规律——价值规律是市场机制的内在根据;

③商品经济的发展高度决定市场经济的成熟程度 3.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第一,市场是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发生联系的场所。

第二,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拥有生产经营自主权。

第三,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第四,整个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健全的法制基础。

4.市场机制

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等,其中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 的核心。

5.市场调节

调节的内容:价格;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需求。

实现调节作用的条件:

①企业具有完善的经营机制;

②市场价格既反映价值也反映供求关系; ③企业经济利益与市场经营效果紧密联系;

④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实行优胜劣汰 ; ⑤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实现平衡。

6.市场体系

商品市场;

生产要素市场(劳动力;房地产;技术、信息市场)。

(生产资料既属于商品市场,也属于生产要素市场)

7.市场秩序:

市场准入和退出秩序;市场竞争秩序;交易行为秩序。

8.市场组织

按照功能可分为:市场流通组织;市场中介组织;市场管理组织。第六章

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1.资本总公式: G—W—G’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指这一公式和价值规律的矛盾

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

①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领域中产生;

②离开流通领域,价值也不能发生增殖。2.简单商品流通公式(W—G—W)与资本总公式(G—W—G’)

①买卖的顺序不同。

②流通的起点和终点不同。

③流通的媒介不同。

④流通的内容不同:不同使用价值间的交换;价值的增殖。

⑤流通的目的不同:获得所需的使用价值;价值的增殖额

3.货币转化为资本

前提:劳动力成为商品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①劳动力商品价值包括三个部分:维持劳动力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接受教育和培训的费用。(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②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它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自身价值的源泉。.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①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

②是一个价值增殖过程: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必要劳动时间)。5.资本的本质:人和人之间的生产关系。6.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划分标准: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

区分的意义:

①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说明了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预付资本产生的,而只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

②为考察资本主义的剥削程度——剩余价值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7.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可变资本,m/v物化劳动的形式;

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活劳动的形式 8.生产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提高劳动强度)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前提。

相对剩余价值是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过程中实现的。

9.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区别和联系

①两种生产剩余价值的手段虽然不同,但是两者的本质和结果是一致的,它们都延长了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增加了剩余价值量,提高了剩余价值率。

②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

③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的物质技术基础不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

10.生产自动化条件下的剩余价值生产

①机器再先进也是机器,是劳动资料,不能代替劳动的作用。

②自动化的机器不可能完全取代人的劳动。

③个别资本家获得的更多剩余价值的来源是劳动生产率高的劳动。

④自动化普及后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仍然是工人创造的。

11.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剩余价值规律

内容: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不断扩大和加强对雇佣劳动的剥削。

原因:

首先,它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其次,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

再次,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全部过程。12.资本主义工资

本质:劳动力的价格或价值的转化形式。

劳动不是一种商品,因而没有价值或价格:

①如果劳动是商品,那么在出卖之前必须独立存在。

②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如果劳动是商品,那么等于说劳动的价值是由劳动时间决定的,这是毫无疑义的同义反复。

③如果劳动是商品,那么工资和劳动的交换,要么否定剩余值规律,要么否定价值规律。

④如果劳动是商品,劳动者出卖了劳动,那么劳动者出卖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13.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

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名义工资(货币工资)和实际工资 14.资本主义再生产

特点:扩大再生产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特点:

①可变资本、全部资本都是工人创造的;

②工人的消费从属于整个资本阶级。

15.资本积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或者说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内在的动力,外在的压力。

资本积累的实质:资本家不断无偿占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扩大生产规模,来进一步无偿占有更多剩余价值

16.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

①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②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

③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

④预付资本量的大小。

17.资本有机构成

技术构成:反映技术水平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

价值构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前提:单个资本的增大:资本积聚,资本集中(竞争和信用)。

18.相对过剩人口

形式:流动形式;潜在形式;停滞形式。

相对人口过剩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是资本主义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①相对过剩的人口,是由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人口规律。

②大量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一,大量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可以起到劳动力的蓄水池的作用,以适应资本主义经济间歇式的发展。

第二,大量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有利于资本家加重对工人的剥削。

第七章 资本的流通过程

1.产业资本循环

购买阶段——货币资本——为生产剩余价值做准备

生产阶段(决定意义)——生产资本——生产剩余价值

销售阶段——商品资本——实现剩余价值

实现连续循环的条件:空间上的并存性;时间上的继起性。2.三种循环形式

货币资本的循环

G一 W<

生产资本的循环

A

Pm…P…W’一

G’

P…W’一G’· G一 W<

商品资本的循环

A

A

Pm…P

W’一G’· G一 W

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既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又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3.资本周转速度

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4.资本周转的时间: 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生产时间包括: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生产资料储备时间;自然力对劳动对象独立发生作用的时间;停工时间)。

5.资本循环与资本周转

联系:都是资本流通的形式,都包含资本运动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

区别:

资本循环重点考察产业资本一次循环运动过程,揭示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

资本周转重点考察资本不断连续循环运动的速度问题,揭示资本周转快慢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6.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划分的根据: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在资本运动中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①划分的根据不同。

②划分的内容不同

③划分的目的不同。

7.影响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的两个因素:

①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②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资本周转速度影响

①提高年剩余价值量;②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9.剩余价值率与年剩余价值率

①体现的关系不同。剩余价值率体现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年剩余价值率表示预付可变资本在一年中的增值程度。

②二者的数量一般也不相等。一般情况下,年剩余价值率大于剩余价值率。10.固定资本的磨损

有形磨损(物质磨损);无形磨损(精神磨损)11.社会总资本运动

研究社会总资本运动的出发点:社会总产品。

研究社会总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①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是社会资本再生产正常进行的基础。只有社会总产品能卖出去,才能补偿预付资本的价值,才能重新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进行再生产。

②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更新是保证社会资本再生产正常进行的条件。只有社会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能够得到补偿,再生产才能正常进行。

12.马克思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个理论前提

①从实物形态看,社会总产品按照最终用途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从价值形态看,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分为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这是第一个理论前提。

②与社会总产品的实物形态相对应,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一是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二是生产生活资料的部类。这是第二个理论前提。13.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

Ⅰ(v+m)=Ⅱc(最基本的条件);

Ⅰ(c+v+m)= Ⅰc +Ⅱc;

Ⅱ(c+v+m)= Ⅰ(v+m)+ Ⅱ(v+m)。14.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Ⅰ(v+m)>Ⅱc;

Ⅱ(c+v+m/x)>Ⅰ(v+m/x)。

15.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的条件:

Ⅰ(v+△v+m/x)=Ⅱ(c+△c)(最基本的实现条件);

Ⅰ(c+v+m)= Ⅰ(c+△c)+ Ⅱ(c+△c);

Ⅱ(c+v+m)= Ⅰ(v+△v+m/x)+ Ⅱ(v+△v+m/x)。

16.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

①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规律:生产技术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条件下,扩大再生产的进行,要求生产资料的生产的增长快于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的趋势。

②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原因:生产技术进步带来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在这个条件下进行扩大再生产,原有的预付资本以及由剩余价值转化而来的追加资本中,转化为不变资本的比重必然越来越大,转化为可变资本的比重必然越来越小,因而对生产资料的需求的增长,必然快于对劳动力及对生活资料需求的增长。

③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对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具有依赖关系 1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根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实质: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18.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

危机(决定),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

19.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再生产周期的特点:

①再生产周期四个阶段的交替进程和每个阶段的特征不如战前明显;

②危机程度及引起的社会振荡不如战前严重;

③经济危机的同期性和非同期性交替出现;

④生产能力过剩和大量失业成为经常现象;

⑤经济危机与通货膨胀相结合。第八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1.生产成本:

C+V

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

2.利润

利润的本质是剩余价值,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3.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

①二者所表示的关系不同,剩余价值率表示资本家对个人的剥削程度,利润率表示预付总资本的增值程度。

②二者在量上有差别,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同可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同总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永远小于剩余价值率。

③剩余价值率表明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利润率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4.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①剩余价值率的高低:成正比;

②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相反方向;

③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与周转次数成正比,与周转时间成反比;

④不变资本节省的状况。5.平均利润率:

部门竞争的结果。

计算: 社会剩余价值总量与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率

影响因素:①各部门的利润水平;

②社会总资本在不同部门所占的比重大小。6.生产价格: 生产成本与平均利润之和。

生产价格没有脱离价值。因为:

第一,生产价格的变动最终取决于价值的变动;

第二,从全社会来看,平均利润总额等于剩余价值总额;

第三,从全社会来看,生产价格总额等于价值总额。

7.生产价格形成后的价值规律:价值规律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是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8.平均利润与超额利润

超额利润: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生产价格形成后,各部门之间的利润趋于平均化,但这并不排除各部门中各个企业之间利润率的差别。

.商业资本

职能:销售商品和实现商品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作用:

①商业资本的存在有利于产业资本家提高经济效益;

②有利于节省流通资本,增加用于生产过程的资本;

③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

④加速商品流转,缩短流通时间。10.商业利润

来源: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数量: 相当于平均利润。

11.商业资本的流通费用

生产性流通费用: 商品的保管费、包装费和运输费。

纯粹流通费用: 广告费、簿记费、店员的工资等,用剩余价值补偿。12.借贷资本

来源:①暂时闲置的固定资本折旧费;

②暂时闲置的流动资本;

③暂时闲置的用于资本积累的剩余价值。

体现的关系: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的关系。13.利息: 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生产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平均利润的分割:企业利润和利息(凭借资本的所有权)。

体现的关系:一方面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经济关系,又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之间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经济关系。

14.利息率: 在零和平均利润率之间变动。

影响因素:平均利润率的高低;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

还有预期价格变动率,国家的财政货币政策,借贷资本风险大小,借贷时间长短等。15.商业信用

特点:

第一,对象是商品资本;

第二,职能资本家之间在商品买卖重提供的信用;

第三,发展程度依存与生产和流通的状况。

局限性:

第一,规模和期限受资本家拥有数量和资本周转状况的限制;

第二,受商品使用价值流转方向的限制

。16.银行信用

特点:

第一,银行可以集中闲散资金形成巨额借贷资本。

第二,对象是货币资本。

第三,当事人一方是货币资本家,一方是职能资本家。

与商业信用相比的优点:

第一,不受个别资本数量和周转的限制;

第二,不受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

17.银行的信用业务:负债和资产业务。

资产业务:票据贴现;抵押贷款和信用贷款;投资业务。

银行利润:贷款利息高于存款利息的差额;来源于产业工人在生产 过程中生产的剩余价值,数量相当于自有资本所获得平均利润。18.股份公司和股票

股份公司的组织结构:股东会(最高权力机关);

股票价格:与股息成正比,与存款利率成反比。

19.资本主义地租

①资本主义地租是以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为前提,它建立在剥削具有人身自由的农业雇佣工人基础之上,劳动者摆脱了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表现为一种纯粹契约关系。

②资本主义地租只能是农业工人所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即由超额利润所形成。

③资本主义地租体现了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共同瓜分由农业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经济关系。

20.级差地租

形成的条件:土地有肥沃程度、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差别;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投资劳动生产率和产量收益也不相同。

形成的原因: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因为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得经营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业资本家都能过获得超额利润;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农业中获得超额利润可以长期稳定地存在。

计算:农产品个别生产价格和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21.绝对地租

形成的条件: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

形成的原因: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计算:

农产品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差额。22.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绝对地租:

①平均利润的一部分转化为绝对地租;

②克扣农业工人的一部分工资作为绝对地租。23.土地价格

与地租成正比,与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

24.资本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

初次分配:是在与生产领域有直接联系的各个阶级、阶层及其成员中进行的。

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途径:

第一,资本主义国家预算。

第二,各种服务费用的支付。第九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1、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垄断的产生

自由竞争推动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大鱼吃小鱼;信用制度和股份公司的发展

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引起垄断:

当一个部门的大部分生产和流通被少数大资本所控制,就有了生产垄断的可能性;少数大资本为了避免竞争中的两败俱伤,必然形成垄断。

2.垄断利润

第一,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剥削;

第二,通过垄断低价和垄断高价控制市场,获得其它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一些利润;

第三,加强对国外人们的剥削和掠夺获取的海外利润;

第四,对国民收入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家的再分配。

归根结底是雇佣工人和其他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甚至包括一部分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

3.垄断价格形成后的价值规律

①垄断价格形成后,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价值规律依然发挥作用。

②垄断价格的确定,不可能完全脱离商品的价值,价值仍然是价格的基础。

③垄断价格出现以后,全社会的商品价格总额仍然等于商品的价值总额。

④通过垄断价格获得的垄断利润,仍然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和其他劳动者创造的一部分价值。

4.垄断与竞争

①自由竞争引起垄断,但垄断的出现并没有消灭竞争,而是与竞争并存,甚至加剧了竞争。

②竞争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有商品经济就必然存在竞争。

③垄断时期,还存在大量的非垄断企业,这些“局外企业”之间仍然存在着自由竞争。

④垄断企业之间存在相互竞争。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自由竞争属于次要地位,由垄断产生的竞争占重要地位。

⑤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竞争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无论是竞争的目的、手段、激烈程度和后果、竞争的范围等方面都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的竞争有了很大差别。5.金融资本

银行垄断形成后的作用:由普通的中介人变为万能的垄断者。

垄断的工业资本和垄断的银行资本融合而成:相互购买股票;人事的结合。

6.金融寡头:

通过参与制实现经济上的统治;

通过个人联合实现政治上的统治。

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

第一,市场问题日趋严重;

第二,规模巨大的社会化大生产、新兴工业及对传统产业改造,需国家资助和投资;

第三,生产社会化客观要求对国民经济的结构进行调整;

第四,科学技术开发和研究的社会化也使私人垄断资本无力承担,只能由国家承担。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

①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溶合为一体。

②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

③ 国家垄断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 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

对私人垄断资本的调节:

财政政策(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货币政策(调控利息率;调控货币量:公开市场业务、最低准备金率政策、再贴现利率政策、有选择的信贷管制)

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①可以运用国家掌握的巨额投资投入社会再生产过程,部分地克服了社会化大生产与私人垄断资本之间的矛盾。

②资本主义国家作为“理想的总资本家”,凌驾于私人垄断资本之上,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突破私人垄断资本单纯追求眼前利益的狭隘界限。

③通过国家运用各种方式对经济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使社会资本再生产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得以协调实现,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④通过各种福利政策、保护和扶植中小企业政策,在一定时期内缓和劳资矛盾、垄断资本和中小资本的矛盾。

⑤通过国际经济调节,使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得到一些协调和缓和。

资本主义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在:

①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财政支出增大,加重了人们的负税,进一步削弱人民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使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

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通过财政、货币等政策来刺激经济发展,必然导致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最终形成经济的“滞胀”局面。

③国家发行公债来增加财政收入,并支持私人信贷膨胀,造成公私债台高筑,加剧了财政金融危机。

④国有垄断企业经营管理不善、效率低下,造成严重亏损,成为国家财政的沉重负担。

第十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关系和经济全球化 1.资本输出

从资本形态:借贷资本和生产资本输出。

从输出主体:国家资本和个人资本输出。

资本输出的必要性:

①垄断形成后,出现了大量过剩资本,这些资本缺少有利的投资场所;

②这些资本的最佳投资场所是输出到国外,特别是那些经济落后的国家。

资本输出的可能性:落后国家的自然经济瓦解,商品经济发展;劳动者的分化和廉价劳动力的供给;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业、信用制度的发展是大规模输出资本成为可能。

2.资本输出对输出国的作用:

为过剩资本找到了出路,可以获得大量利润和利息;成为输出国控制输入国的重要手段;资本输出可以带动商品输出;资本输出使金融资本的银行网遍布全世界,成为它控制所在国经济的工具。

资本输出对输出国后果:使输出国成为坐吃其他国家财富的食利国;在一定程度上引起输出国经济发展的停滞趋势;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拼命争夺投资场所,加深它们之间的矛盾。3.资本输出对输入国的作用:

使其自然经济的瓦解,刺激当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使输入国受控于他人,国民经济发展服从于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和垄断资本掠夺的需要,并使国际经济单一化和畸形发展,甚至导致在政治上从属于垄断资本主义国家。4.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战前:国际卡特尔

战后:跨国公司

5.垄断资本国际化

商业资本

借贷资本

产业资本

6.经济全球化

迅速发展的原因:

①新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②国际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

③国际资本流动增强。

内容: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的全球化

7.经济全球化的作用

积极作用:

①有利于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的优化配置,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②加速了技术转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

③导致国际经济调节的加强,是国际经济组织和规则不断完善,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④有利于缓和国际上的一些矛盾。

消极作用:

①增大了各国经济连带波动的风险;

②在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下,会使各国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

③会使发展中国家付出的代价巨大,发达国家分享更多的利益。

8.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的三大支柱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之一。9.当今资本主义世界三足的矛盾和斗争

主要集中在:贸易,投资,金融三个方面 10.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①改革和完善国际金融体制和建立公平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发挥国际经济组织和国际经济规则的作用,加强危机预防和应对能力;

②充实南北合作的实质内容;

③各国在政治上一律平等,相互尊重,互相协商,不应将本国意志强加于人。第十一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1.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两种趋势:迅速发展、停滞

迅速发展的的原因

①生产力自身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 ②各种竞争的存在;

③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允许的范围内,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

④垄断资本主义各国之间展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特别是军备竞赛,客观上刺激了技术的发展。

经济停滞的原因:

①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和实力,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减弱了技术进步的动因;

②垄断造成人为的阻碍技术进步

2.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物质条件

生产全面社会化、生产管理社会化、资本社会化程度 3.垄断加深了资本主义的矛盾

①国家内部无产阶级和资本阶级的矛盾;

②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

③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4.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和曲折性:

(1)一种社会制度要退出历史舞台,必须是它的生产关系已经不可能继续容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新的社会制度战胜就的社会制度,归根到底要求新的社会制度创造出比旧社会制度更高的生产力,而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原来都是比较落后的国家;

(3)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使各国革命条件成熟不平衡,革命运动发展高低潮相互交替,使得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不仅是长期的,而且是一个曲折的历史过程。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的本质

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的途径:

没收大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改造中小资本,壮大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平赎买民族资本);

改造个体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一,解决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要求;

第二,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要求; 3.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实现共同富裕。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特征:

①以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为主导、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同时并存和发展;

②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并存,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③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必须大力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商品经济;

④在共同富裕的目的下,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1.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①必须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②必须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③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2.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生产资料公有制 3.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区别于其他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标志;

②只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才能真正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保证国民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

③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快速高效的增长;

④公有制是保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经济条件。4.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②国有经济控制国家经济命脉;

③发挥国有经济对整个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

④就全国而言,公有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有所差别。

5.现代产权制度:

归属清晰,权责明确、流转顺畅、保护严格。7.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股份制是公有制实现的主要形式

股份制性质: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

股份合作制: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结合在一起

8.非公有制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与消费 1.按劳分配

对象:个人消费品

客观必然性:

①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经济前提;

②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和劳动还没有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而 仅仅是个人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③实行按劳分配的根本条件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作用:

①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社会主义生产的发展;

②有利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巩固和发展;

③是彻底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差别的一个经济手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实现模式的特点

①按劳分配通过商品货币形式实现。

②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受市场机制的制约。市场机制制约按劳分

配的水平、货币工资形式制约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

③按劳分配不是在全社会以统一的标准实行,而主要是以企业为单位进行。

④按劳分配的货币收入不限于购买个人消费品,也可以用于投资。

3.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社会主义工资

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是基本形式;

奖金、津贴是按劳分配的劳动报酬的补充形式。4.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依据

第一,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决定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第二,多种经营方式也是决定多种分配方式的重要条件;

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实行多种分配方式。

5.个人收入的非按劳分配方式:

个体劳动收入;资金分配收入(股息、红利、利息); 资本分配收入和劳动力价值收入;风险收入和机会收入;技术、信息、房地产收入。

6.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效率原则和公平原则是一致的,二者必须并重。

要以效率促进公平,以公平实现效率。按照效率原则调节分配关系,可以为公平分配、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提供物质条件;实行公平分配,可以调动各种人的生产经营积极性,提高效率。

但是,效率和公平也存在矛盾。效率原则不会自然的实现分配的公平,处理不当会背离共同富裕的目标

7.社会主义的消费

特点:体现着劳动者之间的平等互助关系;消费水平随着生产的发展而提高。

消费结构类型

按消费需要的层次(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发展资料);

按消费的对象(生活资料的消费和对社会服务的消费);

按消费方式(社会消费与个人消费)

社会主义消费方式:个人消费方式;集体消费方式。第十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经济的原因

第一,社会分工;

第二,社会主义现阶段存在多种公有制经济形式;

第三,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各企业之间也存在商品经济关系;

第四,非社会主义性质的商品经济的存在。

2.社会主义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

第一,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促使企业搞好经济核算,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第三,推动企业厉行节约,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四,调节社会主义商品流通。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

第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着市场主体的结构。

第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结构,制约着市场经济的分配机制。

第三,社会主义国家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能够实行更有效、更自觉的宏观控制 4.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

经济制度是体现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基本经济制度,它具有特殊的质的规定性。经济体制是一定经济制度所采取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属于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

经济制度相同的国家可以有不同的经济体制,经济制度不同的国家,在经济体制上也可以相互取长补短。

5.经济体制改革中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市场经济运行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从微观经济方面实现对社会资源 的优化配置。计划则是从宏观方面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

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既要使这两种调节机制各自在不同层次上发挥 对资源配置的作用,又要使两种调节机制有机结合,在宏观计划调节下 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在依据市场供求规律的运用市场机 制的基础上实现对资源的计划配置。

6.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环节

第一,积极推进企业改革,构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第二,加快市场体系的培育,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流通渠道;

第三,深化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建立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分配制度;

第四,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建立统一高效的宏观调控体系 7.我国的渐进式改革

原因:

第一,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没有现成的方案,只能在改革的实践中摸索,逐步前进。

第二,经济体制改革是复杂的多方面的社会改革,旧体制不是简单的废弃就可以消除它的作用和影响,特别是新体制的建立和运行需要有一定的发育、成长过程。

第三,经济体制改革涉及社会各方面、各阶层经济利益的调整,突然全面改变经济利益分配关系,会超过社会的承受限度,增加改革的阻力,甚至引起社会动荡。

第四,人们对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需要逐步深入,尤其是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

渐进式改革的特点:

第一,先易后难的有序改革;

第二,由点到面的改革进程;

第三,新旧体制兼容的过渡性制度安排;

第四,由增量到存量的梯度改革;

第五,改革同发展和稳定的相互协调

第十六章

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和现代企业制度

1.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的地位

①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支柱

②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是具有自身独立经济利益的经济实体

③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和经营 单位及市场竞争主体

④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是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实体

2.企业的经营机制

动力机制或激励机制;约束机制;运转机制或循环机制 3.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第一,企业动力机制要从非利益型向利益型转换;

第二,企业约束机制要从被动型向主动型转换;

第三,企业运转机制要从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换。4.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主要途径(三改一加强)

第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第二,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

第三,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

第四,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 5.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第一,产权关系清晰;

第二,企业权责明确;

第三,出资者权责明确;

第四,政企分开;

第五,管理科学。

6.现代企业制度的形式:

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 7.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

第一,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

第二,企业法人财产制度

第三,有限责任制度

第四,企业组织管理制度 第十七章

社会主义的商品流通和市场 1.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作用

第一,能够促进社会主义生产的发展;

第二,可以为经济发展积累资金;

第三,促进社会主义分配的实现;

第四,有利于满足消费的需要;

第五,有利于促进全国经济联系的加强。

2.社会主义市场的基本特征

第一,它是统一的市场;

第二,它是开放的市场;

第三,它是竞争的市场;

第四,它是有序的市场;

第五,它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参与的市场。3.培育和完善我国的现代市场体系

商品市场(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

生产要素市场

4.社会主义的货币流通

本质:反映的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基础上的互助合作关系。

货币流通形式:

现金流通、非现金流通。

回笼货币的渠道:商品回笼、服务回笼、财政回笼、信用回笼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价格

价格以价值为基础,但价格的形成还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

第一,受商品供求关系的影响;

第二,受纸币发行量的影响;

第三,受经济政策的影响。6.社会主义的价格体系:

比价体系(不同商品)

差价体系(同一商品)

第十八章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原因

①满足非生产部门的需要;

②加强重点建设,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

③设立社会保障基金;

④建立社会后备基金。2.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途径:

①国家财政预算;

②银行信贷;

③劳务费用的支付;

④价格体系。3.社会主义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构成

积累基金: 扩大生产基金、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基金和社会后备基金。

消费基金:

社会消费基金和个人消费基金构成。

4.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积累和消费关系的原则

第一,必须在生产发展和国民收入增长的基础上,兼顾积累与消费,使积累基金要能保证进行扩大再生产的需要,消费基金要能保证劳动者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

第二,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比例,必须同国民收入中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比例相适应;

第三,正确安排积累基金内部的生产性积累和非生产性积累的关系;

第四,正确安排消费基金中社会消费基金和个人消费基金的比例关系;

第五,确定合理的积累率,讲求积累基金的经济效益 5.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作用与意义

第一,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

第二,有利于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第三,有利于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

第四,有利于政府精简机构和减轻负担;

第五,有利于引导合理消费和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

6.建立和健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

第一,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第二,健全失业保险制度;

第三,全面落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第四,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第十九章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的宏观调控

1.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必然性

第一,宏观调控是社会化大生产协调发展的需要;

第二,宏观调控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需要;

第三,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需要;

第四,宏观调控是协调宏观与微观经济运行的需要。2.政府的经济职能

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

社会管理和市场监管者的职能;

国民经济宏观调控者的职能。3.转变政府的经济职能的原则

政企分开,宏观管住,微观放开。

4.宏观调控的基本任务

保持经济总量的平衡;

促进经济结构优化

5.宏观调控的目标:

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6.宏观调控方式和手段

宏观调控方式:

直接调控

间接调控(通过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实现)

宏观调控手段:经济、法律、计划、行政。

经济杠杆:经济利益的调解者

价格、税收、信贷、利率、工资、奖金等。

宏观调控政策: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产业政策 第二十章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

1、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①二者是统一的,相互促进的。经济增长速度要以经济效益为前提,经济效益要以经济增长速度为条件。

②二者又存在一定的矛盾。速度快并不等于效益好。当二者不一致时,决不应该舍效益就速度,应该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较快的发展速度。

2.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特点

第一,要符合节约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要求;

第二,要以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程度为基本依据;

第三,要把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结合起来。

3.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的意义

①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地发展;

②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③有利于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④有利于从物质上保证国民收入中的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实现。

4.农业的基础地位

第一,农业是人类生存和一切生产的历史起点与先决条件;

第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赖以独立化的基础;

第三,农业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5.农业的重要作用

第一,农业为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大量粮食和家副产品等基本生活资料;

第二,农业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大量丰富的原料;

第三,农业的发展为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劳动力;

第四,农业的发展为工业的发展提供最广阔和最可靠的市场;

第五,农业是经济建设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

第六,农业为对外贸易提供大量出口商品。6.新型工业化道路

特征: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正确处理好的关系:

第一,正确处理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关系。

第二,正确处理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

第三,正确处理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

第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正确处理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7.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的重要意义

①改革开放的需要,有利于深化企业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以及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也有利于为扩大对外开放创造条件

②它是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和提高经济素质的需要,有利于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加快发展创造条件。

③它是提高经济效益和提高服务的社会化与专业化水平的需要;有利于取得较高经济效益,并能为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提高社会化和专业化的服务。

④它是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第一、二产业发展的需要,实现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

⑤它是改善人民生活,提高劳动力素质,扩大就业的需要。

⑥它是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第二十一章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1、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

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一,可以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和现代化建设创造技术和物质 条件,为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发展提供科学技术和物资设备的支持。

第二,可以为国民经济的发展积累一定资金,支援传统部门的发展与 开发,促进传统部门的现代化改造。

第三,它具有经济发展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吸引和推动传统部门的创 新,引导传统部门走向现代化。

消极影响:

第一,造成传统部门的长期落后,特别是传统农业落后,使农业的生产规模、技术水平、资金积累和农业收入低下,阻滞农业的现代化。而农业劳动者在利益的驱动下,会过度流向收入水平较高的城市,造成农业的萎缩。

第二,制约现代部门,特别是城市现代工业的发展。

第三,导致城乡差别、工农差别的拉大,不利于整个国民经济持 续、协调、稳定发展。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体小康

低水平、不全面、不均衡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经济、政治、文化、生态

第二十二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

1.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

①可以利用国际分工,节约社会劳动,提高经济效益;

②有利于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加快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有利于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

④有助于增强与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和互相了解,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自己的贡献。2.社会主义国家对外贸易的特点:

第一,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进行的;

第二,是以平等互利为原则的;

第三,实行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联合对外的原则。3.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

4.对外贸易基本原则

出口领先(发展对外贸易的关键是扩大出口)

5.利用外国资金的方式

财政信贷;商品信贷;直接投资 6.经济特区

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对外政策的窗口

7.“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引进来”和“走出去”,是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

实行对外开放,既要向外国开放我国的市场,同时又要开拓国外市场,只进不出或只出不进,都不是完全的开放。不“引进来”,就很难提高我国的产品、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水平,想加大“走出去”的步伐也很困难。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是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必然选择。它对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后劲,促进我国的长远发展具有极为重大的现实意义。

第四篇:高中历史重点概括

一.重点热点问题

中国古代史

1.中央政府加强对地方管理的政治经济等措施。

2.中国古代土地经营方式的转变、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变化等内容及相互关系。

3.关注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4.继续关注中国古代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国近代史

1.国共关系的发展过程、意义、教训、启示等问题

2.19世纪下半期中国社会近代化的问题(通过材料,在经济、教育、军事、政治等方面设置问题)。

3.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发生发展的相关问题。

中国现代史

1.建国初期的制度创新(包括政治制度、社会改造、外交政策等方面)

2.改革开放与中国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国崛起以及现代外交调整的关系等。世界古代史

关注罗马法的现实意义和古希腊哲学的人文精神。

世界近代史

1.英、美、德等国依据本国国情进行的制度创新(注意概念的准确把握)。

2.从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分析两次工业革命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3.近代西方思想启蒙运动及其对近代中国社会革命和思想文化运动的巨大影响。世界现代史

1.经济建设指导思想的相互借鉴与影响(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邓小平改革开放的探索、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之间的相互借鉴等)。

2.战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或秩序)的形成、演变。以及当今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经济秩序问题(如世贸组织、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内的大国博弈)。

3.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背景、演变过程、影响等(选取新情景、新材料进行说明)。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关注梭伦改革、商鞅变法、阿里改革、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

第五篇:教育学重点

教育的起源:生物起源说:教育不是人特有的--发过利托尔诺、英国沛西·能;心理起源说:教育是儿童对成人的模仿--美国孟禄;劳动起源说:教育是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与要和人的发展的辩证统一--前苏联米丁斯基、凯洛夫;需要起源说:劳动起源说的延生,我国

教育:广义的教育是指有意识有目的的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狭义的教育即为

学校教育,指有组织有目的有系统的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有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制

度化的、专门性的实践活动。

人的发展规律与教育:阶段性和顺序性,全面性和差异性;差异性:由于受到不同的遗传、环境、教育等影响,不同人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现代教育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教育观,要以整体、和谐的眼光关注人的发展,实现作为一个完善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开发学生作为主体的本质力量,弘扬个体生命的主体性,促进个体与群体的和谐发展。因而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教育观要求个体通过德育、智育、美育追求自身的道德品质、智力能力、情感态度

等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塑造真善美三位一体、相互融合的理想个性;通过体育和其他各育的密切配合,促进个体身心的统一发展;改善传统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在现代教育中树

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和人与自我的和谐发展观,从而培育出个体的健全和谐的人格。

现代教育对经济的作用: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提高劳动力生产能力的主要手段;教育

是科学技术的生产手段;教育是发展,创造科学技术的重要阵地

政治对现代教育的制约作用: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教育目的的性

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得总要求,教育目的对教育任

务、教育制度、教育内容、以及全部教育活动过程的组织都至关重要。教育目的确定以后

教育事业才能有组织有计划向预定目标进行。教育目的是一个多层次的体系,大致有以下几

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教育目的,第二层次为培养目标,第三层次为各育目标,第四层次为

各级各次的目标,第五层次为单元教学目标,第六层次为课时目标。

教育目的的分类:以制定教育目的的主体指向分类标准分为正规的教育目的和非正规的教育

目的,指令性教育目的和指导性教育目的;以制定教育目的结果指向的分类标准分为终极性

教育目的和发展性教育目的;以制定教育目的存在方式指向分类分为应然目的和实然目的。现代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1)基本依据:个人本位论以西方为代表主张根据个人的完善与

发展的精神性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构建教育活动;社会本位论一我国威代表主张根据社会

发展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构建教学活动

教育的法律层面的目标: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和建设者

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1:,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性质2,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等方

面全面发展3,注重提高全民素质,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

P115

教育制度的特点具有强制性、宏观性、历史性、理想化、客观性、时代性。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组织其学校教育活动的规则体系和各级各类学校体

系。学制作为规则体系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和相互之间

衔接关系。学校教育是制度化最高的教育,被称做正规教育,因此,学校教育制度也是现代

教育制度的核心。

现代教育制度的改革的趋势:义务教育的时间延长;中等教育纳入义务教育成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高等教育扩大招生普及高等教育;发展终身教育思想。

教师是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是以教书育人,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提高民族素质为己任的教育专业人员

教师的职业道德主要表现在:乐业爱岗的敬业精神,诲人不倦的爱生精神,团结合作,共同进步的共事精神,勤奋努力的进取追求。

教师的业务素质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基本知识、能力和相关心理素质,其中包括教师的知识结构:学科专业知识、文化基础知识、教育专业知识、教育实践知识;教师的能力结构: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科研能力;教师的心理素质。

现代师生关系的构建: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原则为爱生尊师、民主平等、和谐共享;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主观条件为师生的认识与态度,客观条件为教师的素养;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的策略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师生关系观、提高教师修养健全教师人格、以情动人。课程:指在学校教育情境中旨在使学生获得的、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体系;课程有客体性、教育性、系统性的特点

现代课程实施的策略:1)给与学校课程实施的自主权;2)创设良好的课程实施外部环境3)运用多种方式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4)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实施及其研究

课程设计:指以一定思想为依据,对课程的基本要素进行组织和安排,并形成课程方案的过程。课程设计有学科中心取向、学生中心取向和社会中心取向三种。课程设计的模式主要有目标模式、过程模式和情景模式。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生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地对外部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和处理,建构自己的理解的过程;知识观:认为学习不是简单地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也就是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互动的过程。学生观: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知识经验。教师观: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积极帮助和引导学生的建构知识,尽可能组织协作学习并进行引导。

教学设计的内容:广义的教学设计包含了对学校教学全部内容的设计。狭义的教学设计则主要是指教师对教学过程各个环节与活动的具体设计,包括确定教学目标、了解学生情况、安排教学时间、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式、设计教学评价六个基本方面。

教学方法:指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使用的一系列具体方式和手段的总和。

教学方法的选择的依据:1,教学的规律和原则;2,教学目的和任务;3,课程内容和特点;4,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水平;5,教师本身的可能性;6,时间和空间的条件;7,班集体的特征;8,教学环境和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程度

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运用语言系统连贯的向学生传授知识、启发学生思维的方法。运用讲授法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能在短时间内向学生传授较多的知识,而且能结合知识的传授,启发学生思维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基本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讨论法、实验法、练习法、参观法和实习作业法。

现代课堂管理的内容:课堂环境管理、课堂空间管理、课堂时间管理和课堂制度管理。现代班级建设的内容:班级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文化建设。

下载教育学重点概括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学重点概括.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学重点

    1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2教育学研究的对象就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3教育学的研究任务就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揭示教育规......

    教育学重点

    填空题 1.世界上第一部教育学专著是《学记》 2.中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阐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新教育大纲》 3.古希腊教育“七艺”是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

    教育学重点归纳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评价自我标准 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课程设计要求:1、合目的性2、合科学性3、合发展性课程设计程序:(泰勒原理)1、确定教育目......

    教育学重点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一、选择题 1.“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什么时期的教育特征? ( ) A.中国 B.埃及 C.希腊 D.罗马 2.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为教育目......

    教育学考试重点。。

    1、在我国,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的是(孟子)。 2、教育就其定义来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和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狭义的教......

    美术教育学重点

    美术教育学重点 ——高教版《美术教育学》重点 作者尹少淳1、 美术教育的划分方式:(p53) (1) 按场所划分——学校美术教育、家庭美术教育、社会美术教育 (2) 按年龄划分——少年儿......

    教育学概论重点

    教育学概论重点 一、教育重点: 教育学的定义:教育是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目标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二......

    幼儿教育学重点

    幼儿教育学重点 什么是教育学?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这一社会现象并揭示其规律的一门科学。什么是幼儿教育学? 幼儿教育学是一门研究3——6岁幼儿教育规律和幼儿教育机构的教育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