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困难学生心里分析及对策
数学学习有困难学生的心理分析及对策
数学是自然科学中最基础的学科,也是中小学教育必不可少的基础学科,对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特别是在培养人的思维方面,具有其它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替代的特殊功能。现在,高中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两极分化呈现出较为严重的趋势,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着数学教学质量。
高中学生数学成绩的两极分化主要在两个阶段:①第一阶段在高一初期。这一时期,初中毕业生以较高的数学成绩升入高中,但不适应高中数学教学,相当多的高一学生数学不及格,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少数学生甚至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巨大的创伤,从而造成学习成绩的整体滑坡,这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②第二阶段在高二上学期。这时的学生对高中学习已经适应,而离高考还有较长的一段时期,他们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干扰,而分散学习的精力,从而导致成绩的大幅度下降,数学成绩尤其明显。以上这些,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由于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而造成的。本文就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心理特点及其成因进行分析,并对高中学生学习数学的障碍进行一些探讨并提出个人的一些想法,供参考。
一、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成因
1、思想行为的定势心理
经过中考后,新高一的学生中有部分思想开始松懈,尤其是在初一、二时并没有用功学习,只是在初三临考时才发奋了一、二个月就轻而易举地考上了高中的学生,他们也定势的认为高
一、高二也用不着花什么大功夫,只要等到高三临考时再发奋一、二个月,也一样会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的。这种定势的思想意识直接导致了这部分同学学习不努力、意志不坚定,最终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的结果。
通过对高中学生的座谈了解,高一同学们普遍反映数学课能听懂但作业不会做。不少学生说,平时自认为学得不错,考试成绩就是上不去,其实这种情况在高三学生中也屡见不鲜。带着这个问题,我特意调查了高一学生对初中数学课的评价,甚至多次现场观摩了初中数学课,发现初中教师重视直观、形象教学,老师每讲完一道例题后,都要布置相应的练习,学生到黑板表演的机会相当多。为了提高合格率,不少初中教师把题型分类,将各种题型都一一罗列,让学生死记
解题方法和步骤。学生的数学学习依赖于教师为其提供套用的“模子”,尤其在初三,重点题目反复做过多次。这样的教学模式,直接导致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在数学的学习上,还像初中那样,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主要表现在:缺乏计划、被动思维、任务观点几个方。学生只期望教师对数学问题进行归纳概括并分门别类地一一讲述,突出重点难点和关键,而自身缺乏主动的思考。同时也期望教师提供详尽的解题示范,习惯于一步一步地模仿硬套。
2、急躁心理
由于年龄较小,阅历有限,为数不少的高中学生容易急躁,有的同学贪多求快,囫囵吞枣,有的同学想靠几天“冲刺”一蹴而就,有的取得一点成绩便洋洋自得,遇到挫折又一蹶不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表现在数学上常为:盲目下笔,导致解题出错。一是未弄清题意,未认真读题、审题,没弄清哪些是已知条件,哪些是未知条件,哪些是直接条件,哪些是间接条件,需要回答什么问题等;二是未进行条件选择;三是被题设假象蒙蔽,未能采用多层次的抽象、概括、判断和准确的逻辑推理;四是忽视对数学问题解题后的整体思考、回顾和反思。
3、重结论心理
偏重数学结论而忽视数学过程,这是数学教学过程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从学生方面来讲,同学间的相互交流也仅是对答案,比分数,很少见同学间有对数学问题过程的深层次讨论和对解题方法的创造性研究,至于思维变式、问题变式更难见有涉及。从教师方面来讲,也存在自觉不自觉地忽视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忽视结论的形成过程,忽视解题方法的探索,对学生的评价也一般只看“结论”评分,很少顾及“数学过程”。从家长方面来讲,更是注重结论和分数,从不过问“过程”。教师、家长的这些做法无疑助长了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偏重结论心理。发展下去的结果是,学生对定义、公式、定理、法则的来龙去脉不清楚,知识理解不透彻,不能从本质上认识数学问题,无法形成正确的概念,难以深刻领会结论,致使其智慧得不到启迪,思维的方法和习惯得不到训练和养成,观察、分析、综合等能力得不到提高。
此外,还有自卑心理、厌学心理、封闭心理等等。这些心理障碍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制约、阻碍着中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数学教学效益降低,教学质量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二、数学学习心理障碍所导致的后果
1、对课堂的重视不够,没有抓好听课这个中心环节。听讲不够专心,注意力的稳定性不强,其精力没有完全集中在学习内容上。当注意力开始恢复的时候,教师所讲的内容就听不懂了,有一些学生的学习障碍就是这样产生的。另一方面,数学学习具有延续性,有的同学由于知识断链太多,课堂上教师所讲的内容有不少听不懂,容易疲劳,产生分心,使课堂效率低下。
2、课后没有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没有及时内化。有的学生只满足完成作业,对课节内容没有认真复习。造成理解肤浅,易于返生,给后继学习造成困难。
3、对知识缺乏必要的归纳整理,没有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一个不善于学习的学生,把他所学的知识,一个一个地往头脑里装,把许多知识的因果关系、类属关系看作是并列关系。而数学优生则是把头脑中的知识按层次排列的,形成一个有规律的、系统的、有序的、纵横交错的网络。将知识结构化、网络化,有重点突出、体系组织简明清晰、概念和原理之间的相互联系紧密,易于理解掌握的特点。可使知识易于记忆,能够抑制遗忘,并且便于联想,具有迁移和应用的活力。
4、不注意概括。数学概括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学生学习和应用知识的过程就是一个概括过程。概括是一种思维过程,它包括两种意义:其一指在思想上把具有相同的本质特性的事物联合起来;其二,是把被研究对象的本质特性推广为范围更广的包含这个对象的同类事物的本质。没有概括,不可能掌握好概念及所引申的定义、定理、法则、公式等;没有概括,就无法进行逻辑推理,思维的深刻性批评性也就无从谈起;没有概括,就不可能产生灵活的迁移,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也就无从谈起;没有概括,就不能实现思维的“浓缩”,思维的敏捷性就无从体现。
5、不会阅读数学教科书和练习册。阅读是数学学习的又一基本活动方式。在阅读的过程中,就涉及到如何掌握阅读的节奏,哪些地方应该精读,哪些地方可以泛读,阅读中怎样才能抓住关键等问题。没有阅读的技能和技巧的学生,读书往往事无巨细,平均使用力量,使重点内容、关键思想淹没在细节之中,或者是“走马观花”,抓不住重点和要害。
6、依赖性明显。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学习缺乏主动性。表现在不定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课后不复习。于是学习上的障碍也就自然地产生了。
三、克服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的主要对策
1、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说明高中学习特点上的变化,要求学生主动地适应这种变化。争取在课前把教材弄懂,上课着重听老师讲课的思想,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尽可能有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并且对待作业要养成自觉检查的习惯,这种检查可以是自查也可以互查,从而可减少依赖性。当然,起始阶段要适当降低难度,使其力所能及,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提供的练习也要有适量“新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意识。教学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在学生遭遇挫折后要引导其进行正确的归因,“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是增长知识和提高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帮助他们找出症结所在,让学生懂得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巩固旧知,发现新知的积累过程;多进行个别辅导,使他们相信自己能够成功。
2、联系实际、狠抓基础、注重过程、讲究方法
教师要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学生实际,包括学生学习、生活、家庭环境,兴趣爱好,特长优势,学习策略和水平等等。要加强实践,使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初步体验到数学的实用价值。
改变“一听就明”、“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学习误区。狠抓基础,即狠抓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数学思想、基本数学方法。还要帮助学生体会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知识的深度、广度的区别,多用“问”、“想”、“做”、“评”的教学模式,鼓励思考,让学生在做中学,发展健全的人格。
揭示数学过程,既是数学学科体系的要求也是人类认识规律的要求,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需要。一是要揭示数学问题的提出或产生过程;二是要揭示新旧知识的衔接、联系和区别;三是要揭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四是要对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解题规律进行概括和总结。
教师要重视教法研究,既要有利于学生接受理解,又不包办代替,让学生充分动脑、动口、动手,掌握数学知识,掌握数学过程,掌握解题方法;教师要重视学法指导,即重视数学方法教学。数学学法指导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它包括
指导学生阅读数学教材,审题答题,进行知识体系的概括总结,进行自我检查和自我评定,对解题过程和数学知识体系、技能训练进行回顾和反思等等。
3、抓好课堂这个中心环节,提高课堂效率,就要改善学生注意的稳定性。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特别对于有数学障碍的学生,要诊断其知识欠缺所在,根据他们的真实水平,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往往是启发学生思维的启发点。其次,教师广博的知识、自然生动的引人、含蓄动人的故事,恰当实用的教具等,是培养学生兴趣,改善学生注意力的方法。当然,更重要的是教学设计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要让学生拥有一定的时间,以便能充分阅读、思考和解决问题。要变一言堂为多言堂,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为他们提供比较多的回答和讨论问题的机会。激发学生的探索动机和求知欲望,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同时,注意控制教学进程的节奏。该慢的要慢,该停顿的要停顿。
总之,高中数学教学要立足课本,面向全体学生,重点问题重点讲,常考问题反复练,合理利用单元复习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提高学生效率和自信心。从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实际出发,由平时分层指导尖子学生完成,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感悟,突出创新思维训练,提高尖子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同时,兼顾学法指导,重点是消化解决曾经错的题,争取不犯重复性错误。高中数学学习是学生人生的一次磨炼,只要我们从实际出发制定适当目标,长计划、短安排,认真分析及时总结,学生一定克服种种困难,战胜心理障碍,数学学习自然会获得好的成绩。
第二篇:关于高校困难学生的现状、成因及对策的分析(定稿)
关于高校困难学生的现状、成因及对策的分析
一、高校困难学生的现状:
近年来,尽管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经济困难的群体仍然存在,在高等学校家庭困难学生仍占有一定的比例。家庭经济困难往往容易导致贫困生在心理以及其他方面的问题。
经过调查研究,高校还存在着学生学习困难的现象,学生学习困难对学生的自身成长和未来的发展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在严峻的就业压力下,学生的学习能力、情感、动作技能都显得尤为重要。
二、经济困难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的表现及影响
(一)经济困难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焦虑、抑郁心理明显
焦虑是对外部事情或内在想法与感受的一种不愉快的体验。贫困生的家庭负担都很重,思想压力大,精神经常处于一种焦虑状态。表现如下:为生活费、学费焦虑;为家庭焦虑,担心多病的父母或家中债务的增多,甚至担心意外的发生;为父母的养育之恩无法报答焦虑。贫困生最大的愿望是以优异的成绩慰藉父母、兄妹的一片苦心,他们上进心极强,但由于种种原因,并非总能如愿,故而羞愧、焦虑。另一个因素就是目前大学生求职状况并不景气,即使找到工作,初期收入也不会很高,毕业后能不能按期还款等等,这些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必将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业和工作,以致产生了对个人生存和未来生活将面临危机问题的持续的焦虑。
2、自卑、粉饰心理突出
自卑是一种因过多的否定自我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在人际交往中,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等自身因素评价过低,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经不起较强的刺激,谨小慎微、多愁善感,常产生猜忌心理,行为畏缩、瞻前顾后。贫困生进入大学后,由于其原有的教育条件相对薄弱以及受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使他们发觉自己在许多方面与其他同学差距悬殊,遂有自惭形秽之感,自我评价偏低。此外,有些贫困生形成了一些错误认识,认为自己家庭条件差,时常囊中羞涩,担心别人看不起;或是由于以前曾经有过一些因贫困而遭受他人耻笑的经历而导致的心理挫折,遂自视处处不如人,缺乏主动与人交往的勇气和信心,出现强烈的自卑心理。
3、渴望交往又自我封闭的矛盾心理
如果一个人长期缺乏与别人的交流沟通,缺乏良好的人际关系,就会造成心理缺失或失衡。有些贫困生由于经济上的原因,从而不能融入到集体中去,把自己当作“另类”看待,总觉得矮人半截。对同学与老师的好意总摆脱不了被施舍的感觉,在心灵深处设置了一道屏障。于是,有意无意的与同学疏远,尽量少参加班级活动,不愿与同学和老师交往,渐渐地,在别人眼里贫困生总是沉默与孤僻。
4、依赖和懒惰心理
一些贫困生在求学路上一直是靠政府救助、学校资助、亲朋帮助和自己自助走进大学校园的。大部分学生对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非常珍惜,他们一面努力学习,一面主动寻求勤工俭学机会,积极自救,展示了贫困大学生自强、自立的精神风貌。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的经济
困难学生有总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觉得世界很不公平,于是认为自己受帮助是天经地义的事,不帮助或帮助不够则是政府、学校或老师的失责。他们没有战胜贫困的勇气,不愿自立自强,而是完全指望政府和学校资助他们,希望社会好心人帮助他们,把一切美好愿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久而久之,形成了依赖性格和依赖心理。
(二)心理问题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影响:
第一、影响学业。贫困生由于经常要为各种费用操心,无法专心学习。有的无视校纪校规,忙于赚钱而随意旷课,直接影响学业。有的只顾怨天尤人,对生活绝望,对学习失去兴趣和动力,认为学好学坏一个样,无心学习甚至厌烦学习。大部分贫困生虽然想搞好学习,但焦虑的情绪使其无法集中精力,学习效率低下。同时,自卑的心理使其不愿意向同学、老师请教,更没有坚定的信心。
第二、影响个性品质的完善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经济困难学生普遍存在的自卑、封闭心理对他们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首先,容易使贫困生缺乏应该有的自信心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从而影响学业的完成。其次,影响他们社会适应能力的形成。贫困生中普遍存在的自卑心理,无奈心理和封闭心理等问题,不仅使他们与同学,老师的交往减少,也使他们与社会的交往减少。另外,影响个性心理品质的完善。贫困生如果不及时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容易使他们形成懦弱,自卑、孤独等不良性格,在认知、记忆、想象、思维等各方面表现出观察粗略、认识肤浅、看问题片面、脱离实际等症状,从而导致智能水平下降,思维与应变能力减退、竞争意识减弱等问题。
第三、影响良好品行的形成。粉饰心理不利于学生诚信品质的形成,有粉饰心理的学生,以为要掩盖自己的真实情况,容易产生弄虚作假、欺骗同学、欺骗老师的行为,导致思想道德水平的下降。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利于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有些贫困生不顾自己条件,追求不切实际的生活方式,最终铤而走险,走上了偷窃,诈骗的犯罪道路。
第四、诱发心理疾病。贫困生正处于人生成熟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中情感中的对立面常常交织在一起。如自立与依赖,自尊与自卑,幻想与务实,进取与消极,冲动与压抑等等。当这种内心矛盾长时间得不到其他人的抚慰、疏导,特别是心理冲突强度迭加到一定程度时,便会心理失衡,诱发一系列的严重心理疾病。
三、认识学习困难的学生
1、在比较中认识学习困难学生
学习困难学生是学校教育大家庭中的成员,在与其他成员共同的学习活动中、人际交往中表现出了自己的特点。学生进行全面比较,找出了学习困难学生在学习能力上、情感上、动作技能上,以及家长特征和家庭教养方式等方面与其他学生的差异,由此概括出学习困难学生的若干特点。从而使我们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认识越来越深入。
2、在发展变化中认识学习困难学生
学习困难学生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一样,始终处于发展变化的状态之中。我们需要发现学习困难学生形成、发展、变化的轨迹,及其演变的主客观条件,从而为寻找有效的教育对策提供启示和依据。通
过任课教师和研究人员通过走访学生家庭、走访学生原就读学校的班主任、个别谈话等方式,积累丰富的材料,把握学生动态变化的状况。
四、针对困难学生实施的对策
1、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困难学生因为经济上的困难而引发的理想确立、人际交往、学习动机、能力素质、心理素质、职业选择等诸多问题,他们比一般学生更需要帮助和引导。因此,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此来提高学生应付挫折的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
2、建立心理咨询机构
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多少假定了学生的心智还不够健全成熟,这对敏感而自尊的心理脆弱的大学生来说也未必能够完全认同。特别是对于那些心理上已经崩溃的学生而言,思想政治工作也已显得无能为力,他们需要的应该是得到更多的心理上的帮助和治疗。目前,很多大学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咨询与辅导中心,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普遍受到学生欢迎。可以让同学到咨询中心进行咨询与治疗。
3、在多种教育力量协同中形成对策
教育活动是一种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双边活动,其中一边是学生,另一边是各种身份的教育者,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这些人员的社会角色不同,但都是重要的教育力量。这些力量或者相互促进形成积极的教育合力;或者相互制约,抵消了部分正面教育影响;或者相互对立,甚至使负面影响超过正面影响。学习困难学生的防治工作.必须避免后面两种情况。学校教师队伍内部有也一个协调、配合的间题。在学校教育力量中,对于学生来说班主任影响最大,其他任课教师也有各自特殊的影响力,教师在正确教育价值观指导下的相互配合协调,对教育学习困难学生具有关键性的咋用。
4、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高校应该积极开展以“清洁校园”为主要内容的“文明修身”活动,以此来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启发学生的求知欲。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西方文化的涌入,严重冲击着我国的传统文化,这其中难免有一些腐朽、落后的文化侵蚀着学校校园,使一些心理素质较差、承受能力较低、认识能力不强的学生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学校应重视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艺术、体育等文娱活动,使学生在优美的社会环境里,在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思想得到提高,认知得到深化,意志得到锻炼,情感得到升华。综上所述,高校应充分重视困难学生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集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于一体,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难,消除他们的心理疾患。
第三篇:民营企业融资困难及其对策分析
内 容 摘 要
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如何解决民营企业融资困难问题已经成为了企业、政府和社会共同关注要点。本文将从这一要点出发,认识目前民营企业贷款准入门槛高、贷款期限短、融资担保能力不足、内部融资弱等一系列融资难问题,从民营企业自身、金融、政府三个角度思考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紧抓民营企业自身信誉缺乏、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融资意识淡薄,金融方面直接融资不畅通、间接融资中的市场因素以及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等原因,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和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民营企业;融资困难;融资对策
宜顺论文网www.xiexiebang.com
民营企业融资困境及其对策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营企业迅速发展,国民经济也日益壮大起来。2012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呈现出整体规模稳步提升,但增速放缓,纳税总额和员工人数持续增长,企业盈利呈下降趋势。以及制造业仍占主体,转型升级初见成效的特点。目前,民营企业为我国GDP的增长做出重大贡献,是创造就业岗位的中坚力量。同时,它为实现共同富裕、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我国文化和社会进步起着重要积极的作用。发展民营企业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但是,一些阻拦民营企业发展的问题也被人们发现。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一直处于“强位弱势”的一种尴尬境地,融资方面的问题就成为了困扰企业发展的最大难题。
在我国,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境不再是一个新话题,它一直以来学术、政府和产业界共同关注和探讨的热门话题。我国对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相当重视,也采取了相对应的措施,不但融资难的问题未能得到有效的解决,还出现加剧的趋势,尤其是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的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明显。在国际经济形势低迷、劳动力成本上升、紧缩货币政策的实行等诸多因素的推动,民营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着严峻的问题,特别是融资难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民营企业的减产、歇业甚至是倒闭的局面[1]。
本文将以我国民营企业的融资现状为讨论点,从民营企业自身的原因所在,以及外界环境可能对其的作用导致融资难。通过对造成民营企业融资难原因的认识和研究,提出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建议。
一、我国民营企业的融资现状
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题目严重地阻碍了企业的发展。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是企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我国中小民营企业要持续发展下往,必须解决好其融资问题。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存在以下问题:
(一)贷款准入门槛高,金融产品单调
虽然说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放宽了对民营企业的贷款限制,但是部分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的放贷条件仍旧过高。绝大多数民营企业根本无法或很难达到现
宜顺论文网www.xiexiebang.com
有金融机构信贷的评级要求,这其实就是将各民营排除在支持范围之外。而那些其实是具有发展潜力但是目前状况又不太好的企业,银行看的是企业是否符合其放行贷款的要求,因此不能够准确判断或缺乏识别的能力,企业往往受到冷落对待的同时还会被苛刻的抵押或担保而无法向银行寻求贷款。
(二)贷款期限短,额度有限
商业银行为了减少长期贷款带来的风险,确保资金的安全往往只集中抓大客户,对民营企业融资支持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一方面,贷款的期限也过短,大多数民营企业获得的贷款都是一年以内的短期贷款;另一方面,各金融机构向民营企业提供的贷款占其总贷款的比例相对于民营企业对当地的GDP、税收和就业等方面的贡献呈反比例。银行不愿意向民营企业开放基建和技改项目贷款,企业能够获得的只能是一年之内的流动资金贷款,要取得长期的资金贷款很难。可是企业为了满足长期资金周转的需要,一些民营企业不得不采取短期贷款多次周转的方法。
(三)融资担保能力不足,担保融资成本高
各家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方式基本一致,主要是通过抵押或担保机构进行放款的。保证贷款的主要形式是由政府出资的担保机构的担保贷款和民间担保协会式的护保贷款。虽然我国陆续成立了不少担保机构,但是仍远远不够满足民营企业的担保需要,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力,运作也还未上成熟健全的轨道。另外民营企业在担保贷款过程中,除了向贷款银行支付贷款本息之外,还要向担保机构支付2%~4%的担保费用,造成了小规模的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高于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融资成本费用。
(四)自我累积差,内部融资能力弱
据对民营企业资金来源的调查显示,自身积累、银行贷款、非正规接待、发行股票、发行企业债券这五种融资方式分别占企业总数的86%、76.7%、52.9%、11.4%和3.5%,民营企业在初创阶段,几乎完全靠自己筹集资金,90%以上的初创资金都是由企业的主要创业成员及家庭提供,银行和其他的金融机构提供的贷款所占的比重非常小[1]。对处于初创阶段的民营企业来说,内源融资可能是企业资金的唯一来源。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筹集充足的资金用来购置和建造
宜顺论文网www.xiexiebang.com
厂房、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同时还必须拥有足够的周转资金和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用于原材料费用、人工费及专项工程建设等。目前民营企业在分配过程中流利不足,自我积累意思薄弱。
(五)直接融资渠道不畅通,比例小
有这样的数据显示,目前在中国民营企业90%的资金都是通过金融机构间接融资渠道取得的,而在美国,企业通过发行股票以及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取得的资金占企业外部融资的比重要高达50%以上,在日本也有约30%,这其中的差距很明显[2]。追踪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的较晚,也还不够完善。
二、我国民营企业融资困境原因分析
21世纪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经济力量,是我国目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全局,针对目前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的实际状况,对其所出现的种种问题的发生原因的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于企业自身、政府政策以及社会金融环境的三方面的原因,使得民营企业的融资成为制约其发展的最大瓶颈。
(一)民营企业自身方面的原因
1.民营企业缺乏信誉。一些民营企业自身信誉普遍较低,并且法制观念淡薄,信用意识不强,经营行为出现短期化、随意性相当大的现象,对银行的管理制度和贷款不认同,不能积极主动地适应商业银行的信贷要求,恶劣的还存在故意逃废银行债务的问题[3]。另外民营企业自身的规模小、资金短缺、缺乏完善的企业规章、倒闭的可能性很大、贷款偿还违约率较高,拓宽新的市场导向难,没有有效的体制来回避市场风险带来的影响,减弱了企业的偿债能力。金融体系中评价企业信用程度的系统尚且还不够完善,即使一时间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但是对企业失信行为的的惩治力度较浅,可能企业会再次发生失信行为。民营企业较高的违约率正好与银行的安全性和收益性原则背道而驰,从而打击了银行放贷的积极性。
2.民营企业增长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含量低。由于大多数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的产品单一,没有国家宏观政策支持的高科技项目,出发点不高,缺乏自主常新的能力,采用的还是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就以秦皇岛市民营企
宜顺论文网www.xiexiebang.com
业来说,秦皇岛市的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涵盖的领域面窄,在市场上占领主导地位的还是房地产和商贸流通等非生产型企业,生产制造业的经营企业数量少。数据统计,秦皇岛从事生产具有一定科技含量产品的制造企业不足5%,即使有像海湾公司这样的高科技制造型企业,但是很大一部分制造企业的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仍旧很低,个别企业生产的项目还是属于国家限制发展行业,得不到国家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这样民营企业的不科学发展而失去了向银行融资的机会[4]。
3.民营企业内部管理乱,财务制度不完善。一些民营企业的内部管理落后、不规范,像温州大多数企业采用的是家族式的管理机制,往往欠缺了市场化经营机制和科学决策机制,容易造成极大的经营和决策风险。还有些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独立核算的财务人员,缺乏具有完整性、准确性、连续性的财务报表,现有财务混乱是金融机构普遍对民营企业不提供贷款支出的主要原因。除了民营企业为了降低成本、逃税、取得结算和价格方面的优势而通过使用“多本账本”之外,另一方面的重要原因——税赋不合理,目前民营企业的税赋和外资企业的税赋待遇有相当大的差距,政策上也不如大型企业,大大降低了民营企业的发展积极性和盈利能力,金融机构考虑到民营企业过低的盈利能力恐怕会降低其还款能力,故舍弃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服务[5]。
4.民营企业融资意识淡薄,主动适应商业银行财务制度要求的意识缺乏。由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史来看,我国民营企业都起步点较低,经营管理者在先进思想和科学管理理念上欠缺,管理水平低下,尤其是温州的很多民营企业都属于家族式的管理,作出的经营决策未必是最佳的决策方案,民营企业对金融系统市场化程度的反应迟钝,只会小心谨慎逐渐适应变化,主动出击的意识不强,缺乏一批掌握了高科技知识、素质高的金融人才,束缚了自身开拓融资渠道[5]。民营企业想通过向商业银行申请取得贷款的过程中,准确规范反应企业盈利能力的财务报表无疑是取得商业银行贷款的通行证,但是一些民营企业根本没有意识到商业银行规范化管理的客观要求,反而没有很好的迎合商业银行的要求提供相关的财务报表,也没有认识到企业信誉的重要性程度,提供给不同部门不同的财务报表,对银行等其他部门来说民营企业的信息严重失真,产生信任危机,加大了民营企业的融资难度。
宜顺论文网www.xiexiebang.com
(二)金融方面的原因 1.直接融资渠道不畅通
我国的资本市场出现较晚,尤其是债券融资的发展更是远远落后于银行信贷市场和股票市场。存在着两个“缺乏”因素:一是缺乏一个活跃的私人资本市场——我国民营企业融资必不可少的场所之一,但是以目前我国的金融政策,还没有一个有效的政策对私人资本市场进行保护,私人采取募集方式获取资本或是想在金融市场站稳脚跟受到相当大的限制。二是缺乏能够为民营企业服务的股权市场,我国既没有民营企业股票一级市场,也没有柜台交易市场,企业想要以上市融资、发行债券的方式来筹集资金是很难的,这是因为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和政策导向对民营企业的上市融资、发行债券条件十分严格。自从我国企业的债券发行实行“规模控制,集中管理,分级审批”的规模控制,《公司法》同时还规定:发行企业债券的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不得低于人民币300万元,有限责任公司的净资产不得低于人民币6000万元,且还需要实力雄厚信誉良好的单位作担保[6]。这一系列条件,经营良好、经济效益优、资信妥当的大企业也难以满足,民营企业就更不用说了,阻碍了民营企业进入债券市场的脚步。
2.间接融资渠道中的市场性因素
民营企业在间接融资渠道上也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依据国有商业银行的放款条件,民营企业难以满足要求的抵押和担保。其次,民营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主要原因在于很多民营企业是不需要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的,因此民营企业的信息基本上是内部化的,不透明的。当民营企业向银行申请放贷业务时,就无法向银行提供有效的信息来证明其信用情况。银行难以准确判断企业的信用程度,又为了避免风险放贷,往往会做出有违融资者意愿的逆向选择。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因为无法提供贷款的信用证明,就想方设法的通过各种不正当的手段,虚造各种信用信息,该种行为是一种破坏市场秩序的逆向选择,并且将造成损害银行利益的道德风险,降低了企业本身的信用程度,进一步加大了企业融资的难度。再次,民营企业在信贷中处于不利的地位,银行在面对逆向选择的问题的时候,常常会将放款条件(抵押和担保)搬出台面,因为受到资产专用性程度、地理位置、处置成本等因素的影响,宜顺论文网www.xiexiebang.com
在清算时,民营企业的价值损失会受到重创,潜在的损失只能通过更高的抵押要求来补偿。最后,民营企业存在较高的经营风险,极易被市场淘汰,讲究贷款安全的银行更加不可能放宽对民营企业的贷款要求。
工商银行2005年出台的《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及民营企业经济发展情况报告》中总结得出一套“五查五看”的原则,即“一查企业家底资产负债究竟是多少;二查法人代表有无逃债的不良记录,看企业在社会上信誉程度;三查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看企业是否有发展后劲;四查企业的管理状况,看经营管理者的素质如何;五查企业在银行的结算情况,看结算是否正常,有无多头开户”,看似只是为了保障民营企业的风险控制和管理更加安全,其实这已经成为国有银行不放贷的理由[7]。
“抽水机”效应及“亲大远小”的陈旧观念,导致民营企业信贷资金严重不足。一般的国有商业银行有着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的经营原则。因此国有商业银行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特殊金融企业。它为了追求信贷资金的流动性和安全性,还有合理的盈利,就会把资金从经济相对较弱、信用环境和信用记录不好的地区转移到经济发达、信用环境和信用记录更好的地区。如秦皇岛市卢龙县,中国人民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卢龙县只剩下农业银行,其他三大商业银行均已撤出,其他县国有银行也成为纯粹吸收存款的分支机构[4]。这样,拥有信贷最终决策权的市级分行与民营企业在业务上、信息上的失去有效沟通,进一步加大了民营企业获得贷款的难度,严重制约民营企业的发展进程。另外,大型企业向国有商业银行贷款10亿元人民币,贷款办理过程只需两名银行业务员就可完成,且无须太多贷款成本,但是换做是中小型企业占大多数的民营企业向银行贷款100万元,同样的也只需两名业务人员就可完成贷款,所需要的手续却等同于大型企业贷款10亿元的。正由于大型企业的贷款可为国有商业银行带来更多的利润,耗费更少的贷款成本,所以导致国有商业银行更偏向于大型企业的贷款要求而轻视了民营企业在此方面的需要,再一次的增加了民营企业的融资困难,形成对民营企业的不公平待遇[8]。金融机构在向民营企业放贷所获取的利益较小,还要承担较大的风险,国有商业银行实施了“在城市、大企业、大项目”的战略方针,这是一种“亲大远小”的陈旧理念。金融
宜顺论文网www.xiexiebang.com
机构将信贷权限上调,一些小银行即使想为民营企业提供贷款也无能为力。形成了一种局面,那就是银行抢着向不缺钱的大规模企业贷款,而只能让缺钱的民营企业却只能够自生自灭。
(三)政府方面的原因
1.政府发挥的作用力度不强,对民营企业的服务意思有待提高。民营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时,民营企业需要向银行提供贷款所需要的一些由政府相关部门出具的房产、土地等的评估证明。只有在所有手续都齐全的情况下,银行才会批准向企业发放贷款,但是因为一些政府部门对待民营企业时的服务意思不强,办理相关手续时敷衍了事,存在不规范、不透明的现象,出了事情个别的工作人员会找各种理由来搪塞前来办事的民营企业,耽误了民营企业去的银行需要证明的时间,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影响[9]。
2.缺乏政府政策的支持,缺少相关健全的法律保障机制。政府的扶持作用发挥不够,使得民营企业的融资过程不流畅。借鉴国际经验,很多国家对民营企业都采取各种优惠政策进行扶持,而我国的金融政策主要根据所有制类型和行业特性来制定的,而不是根据不同规模的企业具有不同行业为特性来分别制定。在新的市场条件下,民营企业得到的优惠政策很少,面临着极度不公平的政策条件,对“抓大放小”政策的误解导致一些政府只把眼光放在政策的表面,一味的只重视大企业的发展,对民营企业采取了置之不理的态度。某些地方的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条件要比大企业苛刻的多,随着银行盈利化改革和投资风险约束机制的建立,银行采取了“授权授信”措施以后,很多县市银行已经没有了贷款能力,只具备了存款业务,加大了广布在农村的民营企业获得长短期贷款的难度[10]。在法律方面,就目前出台的法律条款中,缺少有效健全的法律保障来约束民营企业的支付贷款本息违约行为。
三、缓解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对策建议
前面描述了民营企业的融资的现状,并且揭露了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是民营企业自身融资意识单薄、信誉缺乏、管理水平不高,分析了银行的融资歧视制约民营企业融资,同时点明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强。因此可见,要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必须通过民营企业本身、金融机构、政府三方共同的努力来实现。
宜顺论文网www.xiexiebang.com
(一)民营企业增强自身素质和能力,为自身创造融资机会
1.推动民营企业改革,健全企业内部法人结构。民营企业要想赢得金融机构的支持和信任,就必须不断向深化企业改革方向发展,明晰产权,明确责权,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结构,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这是树立企业信誉的基础条件。同时,还需要加强科学管理机制,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股份制的实质是一种令企业的治理结构规范化的融资制度,应该大力鼓励民营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这样有利于股权的转让和交易,有利于外部融资。民营企业还应遵循“共同治理”逻辑实现治理结构上的创新,抛开“股东至上”的观念,打破家族管理式的瓶颈,力争变为家族控股、企业经纪人管理的模式。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权力机构,处理好所有者、经营者、企业职工三者之间的关系,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实现多元产权主体结构,不断提高民营企业的管理水平。
2.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符合银行同意放款的条件。民营企业只有不断推动企业内部管理模式的升级,分别提高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的水准,改进财务报表体制,加强自身经营素质的提高,积极联系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部门,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的真实和合法性,才能充分的化不利为利,利用现有的金融工具,运用企业所能筹集的资金有效率的加速发展,提供即合理又全面、准确的财务报告,给予银行合理的评估信息,以此来赢得银行的支持与信任[11]。遵循诚信原则也可以为赢得企业的信任而加分,民营企业切实履行借贷合同规定的权利义务,和银行构筑良好的借贷关系,努力为融资创造条件。
3.规范自身经营行为,加快民营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民营企业要有意识提高自我生存、自我发展和自我积累的能力,财政部门应该明确民营企业自我积累的比重,加紧改善民营企业自我积累较少、资产负债率较高的现象,进一步提高自身积累的能力,同时降低资产负债率。信用是解决融资难问题的首要关卡,想要取得银行提供的贷款就要以信取资。企业的管理层要建立一套规范的信用风险的管理制度,制约企业的不良行为,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能够让受合同、重信用成为企业的经营管理的一种自觉的理性选择。信息不对称也是造成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之一,要解决此问题,就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信用体系建立健全信用制度。其中由包括信用担保和信用评级两部分组成,通过信用担保主要解决
宜顺论文网www.xiexiebang.com
企业间接融资困难和弥补民营企业的信誉低等存在的各方面问题,给民营企业营造一个信誉良好的融资环境。
4.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目前,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有自筹、直接融资渠道、间接融资渠道。但是实质上大多企业都单纯的依靠银行来取得资金,这其实是一个融资误区,企业应该跳出这样的误区,发挥银行融资作用的同时,有效的结合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从多源头回去资金。也可以采取与大企业集团合资、合作、联营等节约资金降低经营成本的经营模式,打破之前提到过的三种融资方式,除此之外,创新融资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建立一个由民营企业担保公司、民营企业互助基金会、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和政府相关部门协作的民营企业现代融资交流平台,力争提高民营企业信用度,提供中介服务支持等措施,促进企业信贷融资[12]。
(二)加大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的扶持作用,实现银企双盈利
1.改变国有商业银行对待民营企业与大企业的不同服务理念,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改变国有商业银行专门为大企业服务的现状是关键。银行给民营企业开出的贷款条件,很多小规模的民营企业几乎无法达成,贷款要求应该从民营企业的还款能力为出发点考虑,而不是把民营企业的规模大小看成是放款的首要条件,这样等于是扼杀了那些有市场效益、发展前途的民营企业,更严重是扼杀了国家的发展前途。对于那些资产负债率低的、产品技术含量相对较高、企业内部具有严格的管理机制的民营企业,商业银行应该降低对其的贷款要求。
2.提供金融优惠政策,加强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央行应该出台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信贷政策,要求各地方商业银行放宽对民营企业的放款要求和贷款的利率浮动区间,给予其一定的自主权,调动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积极性,对于商业银行来说灵活的运用浮动利率,可以增加本身的收益[13]。金融机构可以建立统一的企业借款、还款信用登记制度,可以追究民营企业至今产生的全部借款、还款信息,并进行时候查看,建立完整的企业贷款信用档案和信息资源,输入计算机并进行全国的计算机联网,成为各地方商业银行审批相对应的民营企业贷款申请的重要判断工具。
3.创新金融产品,发展风险投资事业。向民营企业提供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宜顺论文网www.xiexiebang.com
首要做好基本的传统贷款业务,然后逐步扩大银行承兑与贴现等间接向企业融资业务,以及延伸开拓办理权力凭证质押贷款,收费权质押贷款、不相关联企业联保贷款等多种信用业务新品种[14]。民营企业尤其是其中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民营企业的效率要大于国有大企业,不过在经营模式、资产结构、现金流量等方面又与传统产业的企业有很大的不同,并且对高新技术民营企业的风险投资具有高风险、高回报的特点。在促进风险投资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同时,还能促进科技成果向产业化的转变,有利于实现民营企业现代化管理,大大降低了民营企业的高资产负债率,化解金融风险。
(三)加大政府部门的扶持力度,为民营企业创造一个有利的外部融资环境 1.构建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制定关于民营企业的扶持政策。民营企业要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必然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鼓励。从国际上很多国家的政府都针对各地区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给予了特殊的支持,我国可以将其他国家的做法作为借鉴以加速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出台相关立法和扶持政策是政府支持的关键。当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时,为保护我国民营企业避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政府分别从为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和开拓市场提供资金支持、完善银行信贷管理制度、简化民营企业信贷流程、在担保贴息方面出发,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扶持政策[15]。政府采购政策实质上也属于政府的扶持政策,通过采购招标信息的公开发布,规范招投标的程序,科学、严格的评审制度等等,给民营企业创造一个平等竞争条件下参与政府采购的平台,给予民营企业更多、更公平的机会。
2.设立民营企业政策性信贷机构,设立民营企业政策性担保机构。我国政府可以借鉴美国、日本等国家政府的经验,在地方设置大大小小的民营企业政策性信贷机构,为那些具有发展前途的,但是又缺乏资金的民营企业提供低息融资,给予民营企业发展的机会。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通过设立民营企业政策性信贷机构直接向民营企业提供贷款。民营企业政策性担保机构方面,不得不再次提及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央财政拨款18个亿,成立了民营企业信用担保基金,这一举动不仅解决了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同时也推动了我国政策的落实。另外,各地方政府也可以通过建立各种各样的合作平台,为民营企业提供融资通畅的融资渠道 [16]。
宜顺论文网www.xiexiebang.com
四、民营企业融资案例
我国民营企业中也有不少融资成功的案例,以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集集团)为例。中集集团是一家为全球市场提供“现代化交通运输装备和服务”的企业集团,主要经营集装箱、道路运输车辆、化工及食品装备、能源、海洋工程、机场设备等装备的制造和服务。自1987年以来,公司的集装箱销量和收入均呈稳步上升态势,公司也完成了由单纯的加工厂向大型企业集团的转变。中集的发展历程分为初历困境的中集、复苏的中集、扩张的中集。
在采用资产证券化之前,中集集团主要通过发行商业票据直接在国际市场融资,中集集团与多家国际银行进行金融方面的创新。
2010年3月,中集集团与荷兰银行在深圳签署了总金额为8000万美元的应收账款证券化项目协议。在3年的协议有效期限内,中集集团将发生的8000万美元以内的应收账款全部出售给由荷兰银行管理的资产购买公司,由该公司在国际商业票据市场上多次公开发行商业票据。通过这一协议,中集集团只需花两周时间就可获得本应138天才能收回的现金,加快了资金周转。2011年11月初,中集集团对前三季度经营状况进行大盘点,报表显示中集集团主营业务收入猛增85%,但同时应收账款也升至87%,急速增加的应收账款和负现金流将投资者和分析师的目光一齐吸引到中集身上,甚至有人发出了“红旗还能扛多久”的质疑,但是随之公开的关于中集集团应收账款证券化业务的报道将所有人的疑问瞬时化解得烟消云散[17]。
五、总结
本文至此,已经浅析了我国民营企业的融资现状及融资困难,并且较为详细的分析了民营企业融资困难产生的原因,最后从民营企业本身、金融、政府三方面出发,提出可行的能从根本上改善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现状的对策。
当前,民营企业的经营已经陷入了融资困境,而金融危机的到来导致了融资困境的加剧。而民营企业的发展,对我国的增长经济实力、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动和谐社会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民营企业的发展停滞了,必将制约我国经济等各方面综合实力的发展,所以解决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是我国刻不容缓的强国策略。但是仅仅依靠企业、银行和政府单方
宜顺论文网www.xiexiebang.com
面的努力都是无效的,只有通过社会方面的协同合作,才能为民营企业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参 考 文 献
1、张广宁.破解中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研究[D].辽宁大学,2009.2、乔瑞.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融资现状调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386).
3、童嗣伟.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探索[N].湖北日报,2009.7.31.
4、仇颖.民营企业融资所处困境的危机金融生态分析[J].现代财经,2010(3).
5、李兴.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9.6、高冬梅.民营企业融资障碍及对策探讨[J].经济视角,2008(8).
7、吴瑕.融资有道: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经典案例解析[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8、刘兰君.破解融资瓶颈 加快民营经济发展[J].商场现代化,2008(541).9、于诚信.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的制约因素与对策[J].货币与资本,2010(2).
10、舒学军.试析民营企业融资问题及其对策[J].经济师,2010(9).
11、林民书.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J].福建日报,2009(10).
12、郭宏超.中小企业最需要的是融资支持和减免税[J].经济观察报,2009(14).
13、侯龙.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症结及解决途径[J].中国金融,2008(3).
14、慈向阳.中小企业融资[J].当代经济,2010(2).
15、俞建国.政府职能转变与为中小企业服务[J].聊城市民营经济,2007(2).
16、张凯.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商业会计,2009(2).
17、胡军,陈建林.民营企业融资方式的演化特征:典型企业的案例分析中指出在对民营企业融资方式的演化特征:典型企业的案例分析[J].广东社会科学,2009(2)
宜顺论文网www.xiexiebang.com
宜顺论文网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德育论文职校学生心里分析
影响职高生素质提升的因素分析
摘要:提高职业中学学生素质,是全面提高中职教育质量的具体体现,是实现全民素质提高的重要内容。但是职高生的现状令人担优,他们是中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其本身也存在着种种问题。本文试从职高生本身存在的问题、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文化等四个方面分析影响职高生素质提升的原因,探索职校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职高生素质、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文化
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从20世纪中叶开始,人们普遍相信职业教育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就业选择,使他们的就业期望更加实际,有助于解决年轻人的失业问题。在这样的共识下,不少国家的政府机构都大力倡导与发展职业教育。在我国,我们的职校生也活跃在各行各业的中等技术和管理岗位上。
然而,目前的种种迹象表明,我们的职高生是中学生中的弱势群体(我国的职高生基本上是中考失利才进职校的)。提起职高生,社会偏见的快速反应是:“不要读书者”、“经常出入游戏机房、网吧者”、“逃学、说谎、吸烟、打架斗殴者”等等,总之是品行不端的学生群体。不可否认的是职校生群体确实存在诸多问题,但是他们的基本素质是好的:他们大都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大部分同学都具有同情心,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其他有困难的人;而且大部分同学都有很强的上进心,想提高自己的成绩,对自己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不是很满意等等。这些都说明他们并不是一无是处,他们也有作一个“好”学生的资本,他们身上也有其闪光点。但因为种种原因,导致他们在别人的眼里是失败者。作为职校的工作者,我们既要尽力挖掘他们的优点,使其更好的发挥,也不能忽视他们的问题所在。归纳职校生的诸多问题,表现最突出的应该是:厌学、逃学,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很冲动,自制力差,易与周围同学发生冲突等等。造成职校生出现这些问题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分析,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探讨一下:学生个体存在的问题、社会文化、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等等。
一、学生自身因素
影响中职学生素质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本身,笔者想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探讨一下其本身存在的一些缺点对其素质的影响。
1、信心丧失
职高学生大部分刚刚经受人生第一次大挫折,茫然不知所措的他们灰头土脸地进了职校,缺乏自信心,对自我不能正确地认识。他们有些人对自己很失望,认为自己根本不是学习的材料,是家长逼我来读的;还有些人认为自己进了职校的门,一辈子就只能这样了,再学习也没有用,这样就形成了一些消极情绪:自卑心理、逆反心理、固执心理、沮丧心理、反叛心理、自暴自弃心理、冲动心理,因此就经常有一些违反校规校纪的事情。与之相反的是,普高生对自己充满信心,他们的目的很明确,很多人甚至已经为自己设计好了未来,学习非常自觉,违反校规校纪的事情很少发生。
2、目标模糊
在调查 “你的人生目标及人生计划是什么?”时,多数学生回答,“还未想过或未想好”;在对110名学生调查询问,“你最喜欢的职业时,”选择与自己专业无关者有69人次,占总人数63%之上,其中选择歌星,球星的人最多,占15%。这种对职业选择的随意性,潮流化及人生目标的模糊化概念;揭示了缺少学习动力的原因。
3、毅力缺乏
有些人刚进职校时,也曾认为这是他人生的一个新的开始,希望在此有所作为。但是由于从小养成的不良习惯,如从小就不交作业,不自觉学习, 学习难以持续下去。在调查“你学习的不良习惯”这个问题时,有41%人认为“自己无恒心、无毅力、缺少耐心”;有27%的人认为,“自己学习、做事不认真”;22%的人认为,自己“平时不看书”。这些学习障碍的存在,导致他们意志薄弱,没有韧性,显现出职校生学习毅力衰退的特点。没有自主参与学习的意识等等,没有作好刻苦学习的准备,一遇到困难就退缩,他们的成绩也就一直上不去。
4、基础薄弱。
职高生应该说是中考失败者,他们的基础都比较差,学习上也就存在较大的困难。如职高生普遍认为数学、英语很难,就是因为这两门课程与初中的联系较为紧密,因为基础不好,他们也就很难学好这两门课了。
由于长期学习成绩的不佳,有些学生产生了挫折感而丧失了自信心,消极的自我心理暗示,在行为上也就放任自流,最终结果是只能在学校混日子了。
所以对于职校生,首先,是上好第一课,让新生重新认识自我,认识职业教育、唤起他们的自信心。第二步是引导学生展开职业生涯设计,在有理想、有信心的大前提下,将实现生涯目标看作一个人生项目,去具体化、现实化,并将规划贯穿于三年高中生活,保证其导向性和长效性。第三是指导学生适应教育教学计划,展开新的自主性学习。第四,提供积极的评价制度,使每个努力了的学生感到进步、感到成功,能为自己喝彩,让他们在成功中体验出锻炼的意志,矫正不良习惯。
二、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一个人生活的最早的环境。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以及家庭环境条件等对学生品德和心理成长有直接而重大的影响。
据调查,目前上中小学这代孩子的父母,很大部分受教育程度不高,尤其很少学过教育学,儿童心理学的有关知识。据《中国青年报》报道:“95%的家长没看过心理学方面的书,72%的家长没有看过教育方面的书。”他们不了解如何更科学地教育孩子。有的家长对子女经常训斥,使孩子对父母见而生畏,缺乏感情交流。孩子遇到困难得不到帮助,遇到挫折得不到鼓励,使孩子有种“压抑感”、“委曲感”。
还有相当一部分家庭和家长的条件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有的父母感情破裂,双亲离异,严重摧残了孩子的心灵;更有些“问题家庭”家长本身品德低劣,作风不正,对孩子的危害也就可想而知了。
因此,学校必须要采取一些方式,让家长懂得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也很重要。家长必须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成长;家长必须懂得孩子心理发展规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懂得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家长要了解孩子,教育时对孩子可以鼓励,也可以批评,但方法一定要符合他们的心理规律。
三、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它在影响学生发展方面比家庭教育更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种种原因,使我们学校的教育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弊端。学校生活内容、方式单一,许多职校学生对学习深感枯燥、乏味,心理恐慌,信心不足,视课堂为牢狱,视学习为苦差事。而一些教师忽视学生心理特点,在教育学生上采用不当的方法,体罚、变相体罚学生,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使不少学生产生孤独、自卑的心理。有些后进生,被教师所嫌弃,失去上进心而自暴自弃。
所以我们中职学校教育需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我们要了解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不把客观意志强加给学生,不把心理健康问题简单地归结为思想品德问题,采取积极疏导的方式,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培养良好自我意识,使学生正确把握自我,了解自己个性,提高自信心,学会自我悦纳。
四、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发展也有巨大的影响。社会影响往往是通过学生对有关媒体的交往来实现的,这种影响往往是直观的,其影响容易被学生吸收。职校生正处于青春活动时期,受社会时尚、潮流的影响,有追求“新”“异”“奇”的心理需求,有表现自我,标新立异的心理动机,崇尚时尚,追赶潮流,梦想成为名模、歌星、球星,受人注目,获取高薪。如去年湖南电视台的举行的“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在全国有很大的影响,很多人成为“超女”的FANS。处于青春期的很多职高生更是他们的忠实FANS,他们许多人对“超女”的一夜成名非常羡慕,还有不少人曾偷偷报名参加。
而且近年来社会上的一些负面影响对学生冲击也甚大,随着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深入,难免带来一些资本主义的精神污染,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西方一些不健康的色情暴力影视内容流入,都对青少年造成不良刺激,青少年由于缺少辨别能力,一味模仿,也造成了一些学生的非正常心理。
因此我们要重视优化社会环境:要建立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法律导向;要建立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文化导向;要建立鼓励青少年积极向上的社会行为规范导向;要建立引导和保护青少年全面发展的舆论导向;要建立适合青少年心理逐步成熟的社会心理环境。
职校生的教育,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又细致的工作。如果我们职教工作者与家庭及相关的社会各界都认识到职高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并认认真真地着手问题的研究和解决,那么今天的他们,在我们精心的培育下,总会有羽毛丰满,展翅腾飞的一天。
第五篇: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教育对策论文[范文]
近年来,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制约和影响,中小学生学习的知识难度逐渐加深,越来越多的儿童不能很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学校、家庭、社会给学生施加了许多压力,造成学生产生厌学、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久而久之会形成学业不良。学习困难学生(以下简称学困生)是学校中不应被忽视的群体,为了帮助学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国内外许多学者从各个领域针对学困生现象进行了研究。本文尝试着从学困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期望能对学生和家长提供一些指导,促进学困生的良好发展。
一、对学困生的理论界定
一些传统观点认为学困生是指那些智力低下、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这样的界定只是概括出学困生的部分表现,并没有揭示出学困生的实质问题。随着对学困生问题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学困生问题的内涵。依据国内比较公认的标准,将学困生界定为:无明显感官障碍,但实际成就与其智力的期望值存在显著差异的学生。学习困难(1earningdisabilities)一词最早是由美国教育家Kirk(1983)提出来的。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受认知心理学的影响,有关学习困难儿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认知过程方面。20世纪80年代后,人们开始把研究视线伸向学习困难儿童的非认知领域。对学习困难儿童的非认知因素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个性品质、行为特征和社会技能方面。
二、对学困生心理特点的分析
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学困生自身特点和社会性因素两大方面。其中学困生自身的特点包括认知方面的因素和行为因素,而社会性因素则来自于社会、学校和家庭几方面的影响。
1.学困生自身特点分析不可否认,人的智力在客观上是存在差异的,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对同样的学习内容的接受效果是存在差异的。很多研究都证明了学困生在认知能力包括记忆力、思维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缺陷。也有研究表明学困生在元认知整体水平及各个维度上均落后于一般学生而且其发展速度较慢。他们在方法性、计划性与总结性三方面表现最差,包罗了在元记忆方面的主要缺陷。同时学困生的解题策略应用与一般学生相比存在本质差别,他们不能掌握准确灵活的迁移策略,因此学困生在同样学内容的接受和巩固方面存在差异。由于这种差异导致了学生的自信心严重丧失,自卑感重,对周围事物过分敏感,烦躁不安,经‘常陷入高度的焦虑状态中。由于学困生的自信心不足,部分学生甘居下游,得过且过,产生厌学情绪,上课如坐针毡,注意力涣散,容易分心,做事缺乏责任心、上进心,无法按时完成作业。他们的学习兴趣淡漠,缺乏学习的目的性和自觉性,意志力薄弱,并且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行为障碍。由于他们存在如此严重的心理和行为障碍,在学校和家庭生活中他们对来自各个方面的积极反馈比较麻木,习惯了父母和教师的消极评价,很少有成功和快乐的体验。
2.影响学困生的社会性因素分析人是社会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影响学困生的社会性因素主要包括社会、家庭和学校三个方面。其中社会因素主要是指目前社会公认的对学习的认识和态度。由于竞争的激烈性,目前社会上存在着“唯学历”的观点,在这种想法的影响下,人们不自觉地给学生施加了无形的压力,造成他们沉重的学习负担。在这种重压之下一些学生选择了逃避,并且产生了厌学心理。家庭是整个社会的一个子单位,它是孩子进行社会化活动的基地。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养方式、教养态度和行为以及对孩子的期望水平、整个家健的教育氛围和环境都会对儿童造成深远的影响。许多研究表明,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对孩子的管教、帮助以及指导的程度都直接影响着家庭成员之间的心理关系以及儿童的学习环境。在关系紧张的家庭中生活的孩子缺乏安全感,长期处于无助、孤独和迷茫的状态中,必然会影响他们的学业成绩,进而导致学业上的失败。父母对子女过高的期望也会造成儿童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对孩子的情感投入少,倾向于拒绝或否认孩子的一切进步,用简单的批评、指责的方法来教育孩子,使孩子的自信心丧失,由害怕、无助转变为逃避、厌恶学习。除了家庭因素之外,另一个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学校。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师的教学、学校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着每个学生学习活动的质量。其中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最为直接。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以情感、认知和行为交往等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心理关系。师生关系是学困生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重要关系。研究发现,一般教师对学困生的评价较低,学困生对教师存在抵触情绪,师生关系淡漠、疏远。他们很少获得教师的关注,教师对学困生的期望值也低,不能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这样使得学生很少获得成功体验,加速了不良行为的出现.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同伴关系也是学校人际关系的重要方面,它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有着直接的影响。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同伴接纳的程度存在一定的关系。有研究表明:学困生的同伴接纳水平较低,往往被同伴排斥。他们常常因为处理不好同学关系而陷入孤立的境地。㈤长期的孤立与排斥使得学困生的心理受到很大伤害,他们变得自卑、敏感、逆反进而对学校、老师和同学产生厌恶心理.敌对倾向严重。总之,家庭和学校是学生进行社会化活动的重要场所,学生与家庭和学校的关系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成绩。
三、对学困生的教育策略
随着学困生心理特征研究的逐渐完善.人们开始把重点放在对学困生的干预上。关于学困生的干预问题,已经有很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并且进行了简单的实践研究。针对他们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学困生的心理特点,提出一些有效的教育对策。1.关注学困生的内心世界学困生由于长期受到家长、教师的冷落与消极评价,他们的内心世界充满了极度的焦虑、不安与无助。学困生通过与家长和老师做对的方式来表现对他们的不满以此来吸引别人的关注。其实在他们的内心世界里是充满矛盾与挣扎的。因此身为教师和家长应该透过学生的不良表现看到他们存在问题的实质。家长和教师应经常自问是否走进了孩子的内心世界,是否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是否体会到他们的失望与无助。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家长和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放弃旧有的、先入为主的思想,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适时鼓励,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对学困生的期望值可以促进他们学习成绩的提高,从而又进一步巩固教师和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2.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学生生活与学习的主要场所是家庭和学校。良好的家庭和学校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平和的心境和开朗的性格。家庭是学生社会化活动的基地,良好的家庭环境不但给孩子提供了心理支持,而且也给孩子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物质环境,这就给学生在学业上的成功创造了必要条件。父母正确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塑造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儿童的认知能力和个性得到正常发展。学校中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是影响学困生学习活动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不应仅以学业表现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而应该以积极客观的态度对待学困生,争取和学困生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春风化雨,以情感人,以爱动人,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和谐稳定的师生关系,创设有利于学困生进步的心理情境。
3.增强学困生心理素质的锻炼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个人成功的重要基石。针对学困生责任心差、意志力薄弱、耐挫能力差以及自卑感严重的特点,教育者应该从多方面塑造学困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一是从具体的教育事件中培养学困生的责任心,让学生学会自理自立,给他们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让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事情负责,懂得学习也是自己的事.其他人无法替代,让他们拥有责任意识,能够对自己负责。二是通过教学活动增强学困生的意志力和自信心。创造一些让学困生参与的学习活动和机会,以满足他们的自尊心和被人接纳、关注的心理需求。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多种活动来磨练学困生的意志力,以增强他们战胜困难、挑战自我的信心。三是从个人经历出发教会学生面对挫折。学生遇到的挫折是来自于多方面的,包括学习、人际关系、兴趣愿望等面对挫折每个人的反应方式是不同的,通过对挫折进行心理疏导来教会他们拥有客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挫折,寻求适当的方法进行自我调适,缓解内心的焦虑与不安。在挫折中成长,迎接时代的挑战。
纵观几年来我国关于学困生的研究情况,我们对学困生的心理特征已经基本了解,并且根据学困生的心理特征提出了相尹小学寂与管知之前,学生不再是“零”起点,在学习时能使自己处于主动探索的地位。例如:在教学平均数问题前,先让学生了解所要学的知识,再动员他们去调查自己家里近几个月的用电和用水情况,为教学提供第一手材料。通过对生活素材的处理,让学生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为了让学生了解平均数的作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调查来的数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学生通过比较发现,有几个月的用电和用水量比较大..这样,教师因势利导地指出,通过我们的调查,我们应该向水电部门提出哪些建议等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可以进一步理解数学学科的特点——应用性这种渗透方法,有力地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前,拓展了渠道,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实行课中开放,促进自主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给学生创造表现的机会,让学生不仅学会知识,而且掌握学习的方法,获得可持续发展在开放教学的过程中,首先改变课堂提问的单向性,即教师问,学生答。开创“教师一学生”、“学生一教师”的双向提问式教学法。让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最终通过师生共同努力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3.实行课后开放.提供自主空间。在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性决定了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不可能把某一内容及存在的问题一一解决。相信学生的问题是永远存在的,我们提倡把问题带到课外,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和空间:鼓励学生自己制定课后计划、学习内容等;鼓励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学着通过生活实际来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总之,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应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将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引导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理解数学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应的教育对策目前更多的学者心理科学,把精力投向学困生的干预研究上,从多方面关注学困生的发的师生关系特点与学习因素的关展、以期通过教育手段有效地促系研究进学困生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