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万事俱备 发展文化旅游东风到
万事俱备 发展文化旅游东风到
——聚焦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下)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发布时间:2013-02-19 09:14阅读次数:31选择字号:T|T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甘肃文化建设。温家宝、李长春、刘云山、刘延东、马凯等先后多次对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作出重要批示或指示。《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均把甘肃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为甘肃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条件。
万事俱备 东风也到
2月19日,甘肃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获国务院正式批复的新闻发布会将在北京举行。华夏文明传承示范区的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对甘肃来说,有着双重的意义。文化部给出的评价是这样的:“甘肃省立足本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制定的《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总体方案》,总体思路清晰,目标任务明确,措施要求具体,体现了中央有关文化建设的精神,涵盖了文化改革发展各个方面,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按照规划,该方案总体步骤分为两个阶段:2012年—2015年为第一阶段。从2012年开始,制定出台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启动实施示范区建设重点项目,到2015年,形成示范区基础框架,大多数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以上。2016年—2020年为第二阶段。从2016年开始,全面实施示范区建设项目,历史文化遗产得到全面保护、弘扬和开发利用,到2020年把甘肃建设成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形成独具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成为全国重要的文化产业基地、现代文化创新发展新高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以上,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一边指着一边念,安徽商会会长邵珠岭对自己内心的喜悦丝毫不加掩饰,因为他再次嗅到了商机。
“在经济的崛起中,文化是一大部分。”针对文化复兴的作用,一位资深业内人士举例称,美国的文化产业占GDP的25%,英国的文化产业占GDP的16%,日本的文化产业占GDP的15%。北京市在编制“十一五”规划时,提出了文化产业所占GDP的比重由5%上升到15%,而我国现阶段的平均数字为3.47%。“甘肃文化产业在甘肃GDP中占多大比重,我没有查过资料,但相信不会太高。因此,中原经济的崛起应该包括文化的崛起,文化产业份额如果能够提高到15%,那甘
肃的发展就到了一个非常良好的状态”。2012年12月,文化部就报告初稿和《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总体方案》向中宣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等诸多部委征求了意见。
2013年1月8日,文化部回复称:“各部门总体上持支持态度。我们对各部门意见进行了认真研究,并予以吸收。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议删去《总体方案》中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的相关内容。我们将《总体方案》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进行了对照,凡是这两个文件中提到的项目予以保留,未提到的予以删除。”不走寻常路,不走重复路,修改后的《总体方案》更加突出了自己的特色。
按照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管钰年的理解,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重大项目总体而言分为以保护、传承为主的文化事业项目和以创新、发展为主的文化产业项目两大类。甘肃一方面要抓好文物保护、大遗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等保护传承项目,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项目。另一方面,要重点抓好敦煌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兰州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兰州文化创意产业园和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等建设。
受益初尝 创新仍在文化旅游产业综合性强、涉及面广、关联度大,与之相关的行业、部门已超过110个。文化兴盛,百业兴盛。近年来,张掖市扬长避短,进一步实现区域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提出了文化和旅游结合的《CIS战略的张掖》和以张掖为例的《河西走廊自然人文保护传承创新国家级综合示范区旅游与文化资源融合问题初步研究》的课题研讨。深入挖掘张掖丝路文化、宗教文化、历史文化、生态文化、裕固文化、湿地文化、红色文化内涵,积极创作艺术精品,集中力量打造了《天籁·裕固》、《东纳藏族歌舞剧》、《仙姑传奇》、《扁都神灯》、《张国臂掖》、《甘州乐舞》等特色突出、形式多样、风格独特的剧目,集中体现“宜居宜游金张掖”的文化旅游品牌。同时,各种民间文学、民间小调、民间收藏、剪纸、雕塑等民间文艺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展现出勃勃生机,重现“半城芦苇、半城塔影”的历史风貌,让金张掖的历史文化活了起来。
张掖还积极探索在保护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开发的思路,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张掖对文化体制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为推进文化支柱性产业发展积累更多更好的经验。在对外宣传推介上下功夫,吸引更多的人来到张掖。加大丝绸之路古城邦的前期论证和规划,深入挖掘整理当地的民间文化,研究扩充古丝绸之路上东西文明在张掖相互渗透与交流所产生的影响,通过旅游业的深入发展,将当地特色文化推向全国。促进旅游与文化的深度融合,通过旅游项目更好
地展示历史文化内涵,并通过进一步深度研究、挖掘和扩展文化内涵,最大限度地展现“一古城”的韵味,让外地游客全面感受张掖的独特魅力。
敦煌之星酒店张掖店负责人朱先生说:“随着丹霞、马蹄寺、大佛寺、大湖湾、焉支山等一大批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和宣传推介,来张掖休闲度假的人越来越多,金张掖文化底蕴深厚,旅游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投资开宾馆绝对没错。”迅速致富的他道出了真谛,数据显示,仅去年十一黄金周,张掖市就接待境内外游客51.3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67亿元。其中,丹霞国家地质公园接待游客8.48万人次,单日接待游客量达1.5万人。来自当地的数据则显示,去年全市发布旅游企业用工信息100多条,提供导游、经营管理等旅游产业就业岗位1000多个,累计扶持农家乐等旅游产业项目1582个,发放旅游小额担保贷款8040万元,新增就业人员3033人。这足以说明,旅游文化融合发展,对第三产业的拉动作用已日趋强劲,“美丽张掖”仅仅是一个梦想的开端。
按照总体方案,类似的事例将在更多的地方得以复制。更重要的是,文化部在回复中明确提出:“进一步加大开发开放力度,吸引和鼓励金融资本和民间资本积极参与文化建设。其中,“吸引和鼓励金融资本和民间资本积极参与文化建设”的提议,对于多年关注甘肃文化产业发展的华融资产管理公司甘肃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张焕涛来说,宛如得到一个新年的大红包。
在实际操作者眼中,“十三板块”的提出,无疑会让更多的民间资本跃跃欲试,因为在他们看来,不论是文物保护、大遗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利用、民族文化传承,还是古籍整理出版、红色文化弘扬、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品牌打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节庆赛事会展举办等,每一个环节的渗入都将撬动民间资本雪球般的滚动起来,其效能不可估量。(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张霖)
第二篇: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文化提升旅游,旅游传播文化。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相得益彰,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传承中创新,挖掘中发展,立足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努力培育文化品牌,是我市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衡水湖和董仲舒是被誉为我市“不可复制的优势资源”。我市充分挖掘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发挥历史名人效应,打造了“大儒之乡”董仲舒文化品牌,挖掘整理“九州之首”文化资源,广泛弘扬传播“鼎立五千年,华夏第一州”的文化品牌,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衡水湖是国家级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我市以衡水湖为重点,发展生态休闲、历史文化、文化创意、观光农业等特色旅游,着力打造“生态湖城、休闲之都”。在加强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衡水湖的旅游资源,打好“水”字品牌,使衡水湖成为全国知名的精品旅游景区。同时,加大对深州蜜桃园、阜城万亩森林民俗生态园等旅游项目的建设开发力度,形成观光休闲度假旅游板块。叫响“九州之首”、“董子故里”品牌,充分利用宝云寺、窦氏青山、景州塔、中国景州(广川)董子园、周亚夫墓、封氏墓群、高氏墓群、庆林寺塔等文物保护单位,打造历史文化旅游板块。以武强年画博物馆、中国内画艺术之乡展览馆、老白干工业园为龙头,挖掘独特文化底蕴,打造旅游产业品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板块。充分挖掘安平“两个第一”、衡水市烈士陵园、冀南“四·二九”烈士陵园等革命传统文化资源,与爱国主义教育结合,打造红色旅游景点板块。
第三篇:打造文化精品推动旅游发展
打造文化精品推进景区发展
7月8日晚,2012“镜泊胜景”大型多媒体歌舞秀首场演出暨“镜泊胜景”中国摄影大赛启动仪式在镜泊湖举行。市长林宽海宣布活动开幕;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沙广华与参会嘉宾为“镜泊胜景”中国摄影大赛启动仪式剪彩。来自国家、省、市领导,各界嘉宾和全市1500多名群众现场观看了这场浓缩镜泊湖地域历史民俗特色与人文景象的文化盛宴。市领导王同堂、沙广华、周景隆、葛民、王育伟、梁桥、杨明、侯鸿雁、张海华、闫子忠、王福顺、庄乾良、李自亲、张国君观看演出。
2012“镜泊胜景”大型多媒体歌舞秀由市委、市政府主办,黑龙江省镜泊湖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斥资3000多万元承办,黑龙江电视台承制,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旅游演艺公司、市文广新局文化艺术中心、牡丹江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参演。演出将镜泊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地域特色融于一体,旨在让“镜泊文化”更自然地融入旅游文化之中,将镜泊湖的独特魅力全面展示和呈现给广大游客,进一步提升镜泊湖旅游线路的美誉度和观赏性。作
为镜泊湖之夏旅游文化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活动实现了旅游产业与文化事业的深度融合,必将对提升牡丹江的城市综合竞争力起到积极作用。
2012“镜泊胜景”大型多媒体歌舞秀首场演出由黑龙江电视台主持人周巍、袁哲主持,演出主要分为三大篇章:《宇宙鸿章》、《历史韶光》和《盛世华章》。将3000年前博大精深的肃慎文化、“海东盛国”的昔日辉煌、抗日英烈在镜泊湖畔英勇斗争、林业工人为支援祖国建设爬冰卧雪、辛勤劳作的壮丽场景和热情欢快的俄罗斯民俗风情舞蹈表演等内容一一呈现。接下来两个多月的旅游旺季里,每晚19时30分,游客们都将准时在镜泊湖演艺广场欣赏到精彩的表演。
为广泛宣扬镜泊湖地域历史文化和人文艺术的魅力,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贸旅牵动”战略发展目标,由镜泊湖管理委员会主办这场“镜泊胜景”镜泊湖大型多媒体歌舞秀。整场演出投入2000多万元,建设了3000平方米的实景演出场地,由省电视台专业人士策划编排执导,集纳全市优秀舞蹈专业团体,组成了强大的编导和演出阵容。这也是我省景区实景演出的首次尝试。是牡丹江地区投资最大、档次最高的艺术精品。接下来,镜泊湖管委会将组建演出公司,进一步整合全市演艺资源,将《镜泊胜景》大型歌舞秀打造
成为的文化精品,为繁荣全市、全省的文化创作再立新功。同时以文化为引领,带动龙头景区建设,全面实现大发展、大变化的既定目标。
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院长、牡丹江籍朝鲜族歌唱家、著名歌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金曼也专程赶到现场演出。首演正式开始前,著名军旅摄影家、国家风景名胜区协会、摄影专业委员会主任宋举浦少将向镜泊湖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颁授“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镜泊湖摄影基地”牌匾。
第四篇:重庆文化旅游发展研究全文
重庆文化旅游发展研究
摘要:本文就重庆文化旅游发展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当前重庆文化旅游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重庆文化旅游发展的建议。关键词:重庆 文化旅游 问题 建议
一、文化旅游的含义
文化旅游是指通过旅游实现感知、了解、体察人类文化具体内容之目的的行为过程。泛指以鉴赏异国异地传统文化、追寻文化名人遗踪或参加当地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为目的的旅游。寻求文化享受已成为当前旅游者的一种风尚。
二、重庆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一)旅游优势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快速发展,重庆的旅游业也逐步有秩序的发展。2012年1—7月,我市接待海内外旅游者15458.75万人次,同比增长30.52%,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111.14万人次,同比增长22.45%;过夜游客3741.04万人次,同比增长20.08%。旅游总收入908.66亿元,同比增长32.02%,其中:旅游外汇收入61646万美元,同比增长24.58%。出境旅行社组织出境旅游人数为36.34万人次,同比增长86.02%,其中:出国游19.6万人次,同比增长118.98%;港澳游13.17万人次,同比增长63.92%;台湾游3.57万人次,同比增长39.97%。
重庆旅游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已经形成规模。目前已查明的地下、地面文物共有12212处,具有开发价值的人文旅游资源共308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重庆以“美女、美食、温泉”三大独特文化闻名于世,并以巫山小三峡、大足石刻两大5A景点带动重庆旅游业的强盛。
(二)旅游劣势
近几年,重庆旅游总收入在全国的排序均在20位左右,处于全国中下游水平,仍属于旅游欠发达地区。如2009年全国旅游总收入排名21位,2010年排名20位,2011年排名18位。位列重庆之上的各省区大多投入巨大的人财物力发展旅游业,无论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还是整合力度上还是在营销运作上,重庆都明显处于下风。
三、重庆文化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交通设施建设滞后
各旅游景区、景点道路档次低,可进入性差。去重庆周边的区县旅游,渝东南、渝东北或者渝西都需要在不同的车站坐车,而重庆大部分的景点都是在区县,如六大精品景区之奉节天坑地缝、武隆天生三桥的高速公路建设还未完成,仙女山、巫溪巫山连接神龙架的旅游景区公路的建设还正在实施,这给游客的出行带来很大的不便。
(二)吃、住等出现结构失调
虽然目前全市共有旅游星级酒店299家,6万多个床位,但全市的五星级酒店仅38家,这其中有19家授牌,19家在营运还未授牌。五星级酒店数量过少,旅游环境和配套设施的质量不够高。
(三)旅游景点类型单一,缺少精品景区
目前重庆大部分的景点属于山、水、峡、洞、森林公园等,品种单一。如神女峰、仙女山森林公园、歌乐山森林公园、四面山、黑山谷、芙蓉洞、金刀峡等旅游景点重复开发,外地旅客可能去了其中一个景点就不会再选择去另一个类似的景点,这可能造成旅游资源的浪费。
此外,重庆的六大精品景区均分布在区县,主城区缺乏旅游精品,难以形成旅游中心城市的凝聚力、辐射力。
(四)对旅游资源的内涵与底蕴挖掘不够
文化旅游资源有广义和狭义的两种:广义的即有关旅游文字记载的风景名胜、历史遗迹、文人墨画、宗教圣地、园林建筑等,都可以归为文化旅游资源的范围;狭义的即是从艺术观点说的旅游文学作品所描绘的审美的物质载体,或者是某著名旅游作家游历所经并留下墨宝之地。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除了李白对长江三峡美景的描写,还有另一个吸引游客的就是,山峡是著名诗人李白吟诗抒情、以诗歌的形式揭示泛舟山峡之审美内涵的地方。这两个因素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属广义的文化旅游资源,共同构成三峡对游客的吸引力因素。
然而,对重庆市区的旅游资源开发、对很多重点风景名胜区的资源开发,都还只停留在一个相对狭义概念的旅游资源开发上,这使得一部分具有极高品味的旅游资源体现不出它应有的价值。
(五)旅游纪念产品开发并不乐观
旅游纪念产品不同于一般商品,它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购买的具有区域文化特征的,能纪念和辅助回忆旅游经历的各种产品。旅游者购买后能够通过欣赏或使用此类产品会议起旅游过程,甚至转赠亲友让更多的人分享他的愉快感受。这要求旅游纪念产品必须反映出地域文化的特点和差异,也就是一定要有地方特色。
但重庆目前的旅游茶农类型较为单一。重庆旅游产品市场现有产品大多是一些传统的手工艺,如竹雕、蜀绣等,虽具有本地朴实的原生态特征,却不能适应现代机器大批量生产的要求,不能体现当代重庆的新风貌。此外,重庆旅游纪念产品大部分都存在品质低劣的现象。生产厂家往往粗制滥造,采取牺牲质量的方式获取短期利益。这些产品无特色质量差,不具市场优势,只能走低价取胜的道路,长期如此会极大的打击市场积极性,对行业发展造成消极影响。
三、对重庆文化旅游发展的建议
(一)加快重庆旅游客运中心的建设
交通的便捷是更好发展旅游的先决条件。占地面积2万多平米,总投资1.5亿元的旅游客运中心在今年已全面开工,预计可在2014年的春节开始投入使用,届时中心可以实现日承运游客1万人次以上,每天发车400辆以上,旅游线路覆盖重庆所有区县的旅游景点和周边部分省的景点。
该中心包括旅游客运车站、旅游市场、办公大楼、地面停车场、安全监控中心等建设内容,并集旅游集散、旅游运输和旅游推广等功能于一身,是目前西部地区最大的旅游集散中心。这样一来,市民从一个地方坐车就可以到达所有周边的旅游景点,免去现在多个车站的奔波疲劳。
(二)丰富并升华旅游文化内涵,深度开发旅游资源
不断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亦是可持续发展旅游所依赖的根本。如重庆秀山县洪安镇,若没有沈从文先生的小说《边城》,恐怕其名气不会如此之大吧。而如今,秀山抓住“边城”这张名片,深度挖掘其中的红色故事和边城文化故事。
重庆历史悠久,又曾作为红色革命基地,文化旅游资源极其的丰富。对重庆旅游资源的开发应该更深更细,对于每一个景区、景点都尽量的将其旅游与当地文化民俗更好的结合起来,提高旅游品位,能够更好的吸引客源。不然,则是对旅游文化资源的一种浪费。
(三)大力开发具有巴渝特色的新型旅游产品,让游客来到重庆还能带走“重庆”
1、设计审美与功能合一的旅游纪念产品
好的旅游纪念产品设计,首先应具备视觉美感,符合审美需求。此外,在设计过程中还应注意合理的加入使用功能,即具有良好的使用用途。功能作为任何产品满足人的需要的特性,也应该成为现代旅游产品设计的核心概念。但目前重庆旅游景点的大部分旅游产品还属于摆件、装饰品等,不仅价格不实惠,而且实用性很差。应当将产品的纪念功能和使用功能有机结合,严格把关产品质量问题,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充分体现人性化设计理念。
2、开发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
重庆地区目前所销售的旅游产品除了不具有使用价值的装饰品以外,其他大部分是采用现代生产工艺生产而具有一定现代气息的产品,以及具有“拿来主义”特征的产品,此类产品不仅缺乏重庆的巴渝文化特色,后者更是从外地采购、本地销售、在其他地方都能见到的产品,完全无法吸引外来游客的关注。
在这种现状下,要吸引旅游消费市场就必须紧密结合重庆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传统手工艺产品,往往与特定的文化传统和习俗联系在一起,因此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接近,暗含人文价值,容易被人们接受。应当加大对传统工艺产品的生产,提高传统工艺生产的效率,让外来游客能够真正的买到对重庆有纪念意义的产品,为游客展现真实的重庆生活原貌。
(四)与周边城市进行区域旅游合作发展
重庆作为红岩革命基地,据长江山峡主道的西部城市,是“西部大开发”建设的核心城市。为更好的发展重庆的文化旅游产业,进行区域旅游合作:
1、与贵州遵义、四川广安等地形成“红色旅游区”;
2、与四川、西藏合作发展“西部旅游一条线”;
3、与湖北、江苏等地合作发展长江沿岸旅游线路。
走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的道路是增强整体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提升旅游业产业素质、发挥旅游经济主导作用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周勇.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策略研究——以重庆旅游为例[A].生产力研究,2010 [2]强海涛.重庆旅游发展研究[M].2001 [3]彭科星,蒋金辰.重庆特色旅游纪念产品开发设计策略研究[M].西部经济,2010(10)[4]彭寿清.重庆旅游文化发展初探[A].经济地理,2004(4)[5]唐倩.重庆市旅游产品营销策略研究[M].2010
第五篇:发展成吉思汗文化旅游产业
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产业
摘 要:成吉思汗文化是内蒙古草原文化的典型代表,成吉思汗文化旅游的开发和推广将提升内蒙古旅游的品牌形象。本文分析了成吉思汗文化旅游的开发现状以及在开发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现阶段成吉思汗文化旅游开发的模式。关键字: 鄂尔多斯 成吉思汗陵
文化旅游
可持续发展
1、文化旅游定义
文化旅游,是最近几年才出现并流行的一个名词,它的出现与游客需求的转变密切相关。因此,其目前较为流行的定义是“那些以人文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包括历史遗迹、建筑、民族艺术和民俗、宗教等方面”。还有说法认为文化旅游属于专项旅游的一种,是集政治、经济、教育、科技等于一体的大旅游活动。
综上所述,文化旅游就是以旅游经营者创造的观赏对象和休闲娱乐方式为消费内容,使旅游者获得富有文化内涵和深度参与旅游体验的旅游活动的集合
2、成吉思汗文化概述
内蒙古是我国拥有草原面积最大的省份,草原东西延伸2000多公里,分布着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三种类型的草原,呼伦贝尔、科尔沁、锡林郭勒、乌兰察布、鄂尔多斯、乌拉特草原闻名遐迩[5]。尽管内蒙古拥有丰富的草原资源,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北京、河北、甘肃、宁夏等地的草原旅游已经对内蒙古草原旅游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因此想要获得草原旅游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升入挖掘草原的文化内涵,草原文化在国际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草原民族曾是欧亚大陆上最活跃的,因此也使得草原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更加的广泛,而蒙古族文化更成为草原文化的典型代表[5]。蒙古民族以其独有的草原文化特色,构成了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保护好以成吉思汗文化为代表的蒙古族文化资源,既是保护中华民族母体文化,也是保护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成吉思汗陵区作为蒙古族伟大祖先的陵寝、蒙古民族文化最完整保存地之一,在资源优势上是独一无二的,成吉思汗陵作为征服亚欧的大帝国首领形象深入民间,在现代西方世界与韩日等国,成吉思汗这一与拿破仑等比肩的世界征服者的辉煌历史及独特的大漠风光,对他们也是很具吸引力的,根据国际旅游的基本要求,完善成陵旅游游乐设施,住宿设施,进一步发掘蕴藏在其中的文化内涵,成陵无疑能成为国内外新的旅游热点之一,会成为中国最大的蒙古民族文化旅游园区,成为国家一级旅游景区[8]。
3、旅游资源优势
3.1 该区域旅游资源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神秘的成吉思汗传奇以及绚丽的民族风情文化上。
就鄂尔多斯而言,近距离客源市场主要在呼和浩特、包头等大中城市,中距离市场在京、津等华北地区, 远距离市场在华东、华南、港、澳、台地区及日本、美国等国家。
市场定位决定了鄂尔多斯以草原风光去吸引不同距离市场的客源是不可能的, 因为 在近、中距离市场周边存在许多开发成熟并具有代表性的草原风光景区;相反,成吉 思汗传奇却是对近、中、远距离游客均具有恒定的吸引力, 应是很强的优势。
3.2 鄂尔多斯最具魅力的资源不仅有雄浑的大漠风光, 还应有在这个独特自然环境背景下所形成的独特的人地关系, 即该区域中所独有的人文文化景观。
这个景观以蒙古族文化为主导, 经历史上蒙汉文化的融合, 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区域文化, 如鄂尔多斯婚礼, 鄂尔多斯小调, 鄂尔多斯饮食文化等。
4、成吉思汗文化旅游的开发现状
4.1 成吉思汗文化旅游开发现状的空间分布
现在的成吉思汗文化旅游开发主要集中在鄂尔多斯市的成吉思汗陵所在区域,其他地区的开发多是零散的。虽然成吉思汗有多次西征与南征的战绩,但这些都还没有形成有规模、有影响的线路。成吉思汗文化旅游在空间上仍然以自治区西部为主,并且缺乏深度开发。
4.2成吉思汗陵建设现状
随着草原文化的开发,世界上最大的蒙古历史文化旅游景区—鄂尔多斯市成吉思汗陵旅游区也得到了国家的开发,它的开发建设是成吉思汗文化开发的必要步骤。
2002年以来,鄂尔多斯市投入8亿多元,完成了成陵旅游区建保护工程。目前景区总面积10平方公里,可控面积80平方公里。现在的成陵旅游区规划布局是在维持原有建筑风格基础上,基本按照2001版《成陵旅游区总体规划》、《成陵旅游区详细规划》的“三区、两道、八景”的总体格局来进行规划和资源开发的。[6]
其中“三区”即:(l)文物保护观光浏览区,该区的主要功能是文物保护和观光旅游;(2)生态恢复保护区,在文物保护观光浏览区外层,面积约20平方公里,该区范围内停止农业和牧业生产活动,退耕退牧还林还草,恢复生态植被并严格保护,实行禁区管制;(3)视觉景观控制区,在生态恢复保护区外围,面积约50平方公里该区范围内的农牧业生产与人民生活保持原状,逐渐向职业种草植树过渡,现有建筑物逐步还原为蒙古包外型。
“两道”即:(l)成吉思汗大道,从成吉思汗中心广场到陵宫大殿,;(2)风景道,是围绕着巴音昌呼格草原及现陵园四周约18.62公里的仿石路。
“八景”即游客活动中心(入口广场门景、铁马金帐群)、游客教育中心(亚欧广场、蒙古历史文化博物馆、成吉思汗中心广场)、祭祀观光浏览区(牌楼、陵包、苏勒德祭坛)、蒙古民俗村、休闲渡假中心(包括大汗行宫酒店、帐篷营地)、那达慕马术活动中心等。[6] 4.3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成吉思汗陵祭祀、鄂尔多斯婚礼、察罕苏力德祭祀等一大批民俗文化旅游精品被开发并显示出其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如,鄂尔多斯婚礼表演每年在鄂尔多斯市内各旅游景点演出达 2 000余场次,观看的中外游客约 200 万人次,已经成为鄂尔多斯旅游文化的主打品牌[3]。在取得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带来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也已逐渐显现,民族文化得以挖掘、保护、传承,生态意识得以增强,生态环境得以改善。
鄂尔多斯市采用多元化投资、企业化运作、科技化开发、科学化管理、立体化发展等一系列战略措施,开发形成了以成吉思汗陵祭奠、查罕苏力德祭祀等为代表的祭祀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系列,以鄂尔多斯婚礼为代表的社会游艺民俗旅游产品系列;以鄂尔多斯国际文化节、那达慕大会等为代表的节庆民俗旅游产品系列。鄂尔多斯民俗旅游已经初步实现了产业化经营,产业前景广阔。
5、存在问题
现阶段,由于对成吉思汗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缺少组织性,没有对自然环境进行应有保护,以致成吉思汗形象有所破碎,让旅游者感受到的是时间序列性和空间线路性的杂乱无章,而非完整的文化形象。文化旅游开发与发展的基础,是在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自然环境的合理保护和民族文化的有序传承。
现在的成吉思汗文化旅游开发主要集中在鄂尔多斯市的成吉思汗陵,其他地区的开发多是零散的。成吉思汗文化旅游在空间上仍然以自治区西部为主,但是开发的内容不够丰富,缺乏深度,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深入。
新陵投入、建设规模虽然很大,民族特征也较为明显,但是游客在参观完之后的反馈都不是很满意。如景区许多展品,只重视外观,不重视内在;只重视实物物品,因而造成文献和古籍善本资料的严重缺乏。
旅游资源整体开发不够,产品类型较为单一市内在部分旅游景区的综合开发不够,旅游产品单调,旅游形象模糊,旅游景观亟待整治,市内旅游产品以观光为主,忽视了参与性、休闲性、趣味性、民俗风情旅游产品的开发。不少景区未能深入挖掘积淀极深的鄂尔多斯蒙古族文化旅游资源,缺乏文化内涵和品味,缺乏创新与设计,从产品生命周期上讲,多数旅游产品仍处于导入期,没有完整的体系。2.2 基础设施不足的表现
成吉思汗文化旅游基础硬件不完备。由于内蒙古地区处于我国西部,经济的欠发达导致旅游地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这也成为制约成吉思汗文化旅游开发和发展的关键。草原往往地处城市深处,而交通设施的不便利,造成渴望一览草原文化美景的游客无法到达,使得已开发的成吉思汗文化旅游产品不能更快捷地展示给旅游者,因而也无法为地区经济带来有效的拉动。2.3 建设资金不足
当前,成吉思汗文化旅游开发依然缺乏资金投入,资源开发受限。成吉思汗民族文化资源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要把无形的东西变成现实的旅游产品,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由于建设资金不足,成吉思汗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在某种程度上至今还“躲在深闺人未识”。
成吉思汗是中国和世界历史上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他惊天动地的一生,与鄂尔多斯结下了生死之缘。坐落在鄂尔多斯草原上的成吉思汗陵。成为中外游人心往神驰的圣地。令人遗憾的是.声名远播的成吉思汗陵作为国家四A级旅游景区,旅游业发展却不容乐观。成吉思汗陵旅游区受到国内外游人冷落,究其原因,主要是旅游六要素落实不到位。就“吃”和“住”而言.旅游区既没有星级宾馆,也没有民族特色宾馆。餐饮住宿条件上不了档次,也没有特色,无法留住游客。
6、发展文化旅游的重大意义
鄂尔多斯地区有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文化。西部大开发为发挥利用鄂尔多斯文化资源,建设新兴的特色旅游产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西部大开发利用鄂尔多斯文化资源为建设新的特殊旅游产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
开发利用鄂尔多斯文化资源,发展地区特色旅游经济的重要意义
3.1.鄂尔多斯人民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第二次创业的必然要求;
3.2.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保持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
3.4.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开发人力资源,发展新的旅游文化产业的客观需要;
3.5.对加快地区基础实施建设,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使鄂尔多斯地区在新世纪实现新跨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长远的历史意义。
7、成吉思汗旅游资源的发展构想
鄂尔多斯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游牧文化与中原文化在这里互相渗透融合,共同演绎了鄂尔多斯草原文明史。而今,各民族又将在这块物华天宝的土地上创造现代文明[4]。7.1
按照旅游六要素的要求,全面提升成吉思汗陵的文化旅游产业品位,要将蒙古民俗风情同鄂尔多斯地域人文融合起来,精心打造“蒙古族风情园 ”新品牌,不但可以使成吉思汗陵将蒙元历史文化展现给全世界,同时也可利用风情园把历史悠久、韵味独特的鄂尔多斯地域文化和蒙古族民俗文化呈现给世人,二者相辅相成,亦可推动成吉思汗陵景区向多元化、多样化、精品化方向快速发展,使得成陵旅游区在国内外旅游中的含金量大幅提高;蒙古族风情园大体可设计为:[4](一)美食文化村
蒙古饮食品种和生产的优雅,独特的口味,符合现代人的饮食要求,有强烈的吸引力。美食村建设,主要是旅游展示和出售蒙古饮食文化的丰富多彩。(二)服饰文化村
鄂尔多斯文化是蒙古宫廷文化与汉文化、藏文化通过数百年融合成的,蒙古族服饰文化也形成了以骑马民族文化为主体,汉藏文化为辅助的格局。随着时间的推移,鄂尔多斯服饰形成了实用的生活装和礼仪装,不仅保留了传统文化色彩,也赋予了时代性,对游人颇具吸引力,有利于充分展示和推销蒙古服饰文化的璀璨绚丽[4]。(三)敖包文化村
鄂尔多斯敖包种类是蒙古各部中最多的,分为成吉思汗征夏敖包、成吉思汗陵敖包、蒙古族圣物敖包、蒙古族英雄敖包、家族敖包、家庭敖包、旅游景区敖包等众多种类。敖包村的建设,让游人尽博大精深的敖包文化,无疑将成为成陵旅游区一道靓丽的风景[4]。(四)那达慕村
鄂尔多斯那达慕,既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又有广泛的群众意义。活动内容丰富,在风情园里修建那达慕村,平时对游人开放,召开那达慕时用于各种比赛娱乐活动,也是一道很好的人文景观。(五)末代王府公园
清代,满清政府对蒙古各部实施盟旗制度,鄂尔多斯部被称作伊克昭盟,下设七旗。各旗王爷府是封建王权统治的象征,荟萃了当时建筑雕刻、绘画艺术的精华。目前已是残缺不全,在风情园中建设微缩的七旗末代王府公园,也是一个良好的旅游看点。(六)狩猎场
成吉思汗陵旅游区拥有良好的天然牧场,如果将其围护起来,一方面可以使游人观赏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迷人风景。同时人工放养一些野生动物和禽兽供游人狩猎娱乐 也是马背民族向游人开放的一个特色旅游项目[4]。7.2 7.2.1 直接利用型
直接利用型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开发模式,指除增添必要的旅游设施、设备外,对原有的资源不再进行加工改造,而是保持其资源原貌,将现实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成旅游产品 的开发模式。如民族传统的宗教活动、节事活动、传统婚俗、民俗表演活动等直接成为旅游产品。在这种开发模式下,再现当时的生活场景,旅游者可以领略到原生态的民族文化,拥有较强的真实感,增添了旅游的体验性,这也是直接利用型开发模式最大的优点所在。
成吉思汗文化旅游的直接开发利用中,其发展重点在于加强宣传,强调特色,确保游客体验质量。节庆会展旅游的竞争力集中于活动的特色和会议的规模影响,这是保证游客的体验质量的关键。其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体验环境。一个安全舒适的体验环境是游客获得快乐体验的基础。目前,鄂尔多斯市的成吉思汗陵区旅游项目的开展,在部分程度上就是采用的直接利用型开发模式。直接利用适合于居民自发的小规模开发经营活动,既让居民获得了经济收入、增加了民族自豪感,又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文化。3 7.2.2复原历史型开发模式
对已失传的成吉思汗民族文化,按照历史记载,挖掘题材,恢复历史面貌的开发,可以让游客更好体验成吉思汗文化的历史原貌,以人造景观的方式历史地再现民族文化。成吉思汗文化旅游资源在运用复原历史型开发模式时,可以根据各种文献、历史记载或者口头流传的民间故事、民间传说,深入挖掘成吉思汗文化内涵,在民族文化旅游产品更新上做文章;还可以探索、开发出一种崭新的成吉思汗民族文化持续旅游模式——成吉思汗民族生态博物馆,把蒙古民族自然、社会、文化进行整体保护、传承和研究的生态博物馆。3
就鄂尔多斯而言,可以加强以成陵为代表的祭祀民俗旅游产品、鄂尔多斯婚礼为代表的婚庆民俗旅游产品、马文化为切入点的游牧生产民俗旅游产品、那达慕为代表的游艺节庆民俗旅游产品的产业转化,形成品牌效应,以品牌带动民俗旅游的产业化发展。7.2.3创新
要改变以往鄂尔多斯民俗开发中到处“蒙古包、手把肉、草原白酒喝个够”的状况,将视野扩展到鄂尔多斯蒙古族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提高民俗旅游产品丰富度,优化民俗旅游产业结构。对鄂尔多斯市各地区民俗进行深度挖掘,找出各地区民俗的差异性并对其进行重点开发,从而形成产品的独特性。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与产业转化过程中,要注意民俗本真性与时代性的结合,将时尚元素、科技元素有机地融入到民俗旅游之中,增强其旅游吸引力与核心竞争力。在今后的民俗旅游中,必须重视创意竞争策略的运用,加强挖掘文脉、提炼文脉、升华文脉的过程,创新民俗旅游开发的主题。
6、总结
旅游业的发展与兴盛,已成为世界趋势,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迅速推出了旅游文化战略。以草原文化和沙漠资源为依托的鄂尔多斯旅游文化产业必然会是具有鲜明特色的富有生命力的新兴产业。
综上所述,鄂尔多斯发展旅游业要面向国内外市场,发挥资源比较优势,突出地区和民族特色,挖掘文化内涵,整合基础资源,以“天骄圣地”为主题,优化产业布局,打造旅游精品,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步伐,将旅游业发展成为我市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第三产业的支柱,实现由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大市的战略性跨越,以旅游业的大发展推动全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1]。
参考文献
[1] 何雨、王玲 《内蒙古沙漠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研究》
[2] 贾铁飞 《鄂尔多斯地区旅游资源配置与旅游发展增长极问题》 [3] 张玉香 《成吉思汗文化旅游开发现状及模式探索》 [4] 张燕翎 《提升成吉思汗陵文化旅游产业品味》 [5] 许海清 《以草原文化推动内蒙古特色草原旅游发展》
[6] 越圆 《基于生态足迹的成吉思汗陵旅游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7] 王爱军 《鄂尔多斯市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产业转化
秦 兆 祥
鄂尔多斯市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王爱军 成吉思汗文化旅游开发现状及模式探索
张香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