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政府管理篇4
2011年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政府管理篇
齐骥
自从市场经济产生以来,有关政府作用的课题就一直为各个时代经济学家所关注,并成为各个经济学派不断探索、阐述和争论的重要话题。市场经济时代,各国的实践和对经济运行的理性分析都证明,一种良好的经济运行机制,必须实现市场作用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作用这只“看得见的手”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政府宏观调控面临的情况更加复杂,这也进一步加大了实行相机抉择的宏观经济政策的难度等。这种特殊的时代背景,要求人们不能在封闭的环境下思考政府作用,而要加强各国之间从理论到实践的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合作。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角色,不仅是简单主导型发展格局,而是政府与市场的良性互动,主导和引导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
一、宏观调控并引导运行
宏观调控是政府管理文化产业以及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职能。政府应根据文化产业的产业属性和运行规律,采用经济、行政、法律、税收等手段,规范文化产业经营主体的行为,引导文化产业方面的投资,对文化产业实行宏观的监督和管理。政府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职能是全方位的,但重点工作应是定位在战略引导层面,文化产业要实现健康、科学、可持续的发展,离开政府战略规划的引导是不可能的。综观世界发达的国家,其文化产业的发展经验表明,根据本国国家经济和社会运行发展的现实情况和文化市场的发育程度、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对文化产业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调控,并在文化产业运行的各环节进行有效地引导,对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对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而言,政府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总设计师,是文化产业行业顺利运行的总调度师,是决定文化产业未来发展走向和整体布局的总规划师。2011年,对于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而言,是一个战略性节点。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战略部署和发展理念,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布局,为文化产业的宏观调控和运行引导提供了历史性参照和科学发展的坐标。②①
①
② 陈锦华:《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作用》,《经济改革与发展》1997年第2期。齐仁庆:《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的政府职能》,《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年第5期。
因此,政府在文化产业宏观调控中“不仅要有前瞻眼光,充分考虑国际文化产业的热点和发展趋势,恰当确定文化产业的国际定位和发展方向,同时还应当明确,本土特色是文化产业在国际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①同时,政府还应在文化产业的中观运行和行业引导方面,通过法律手段、资金扶持、中介服务等手段有效地进行市场资源的综合配置和配套,确保产业健康发展,并逐步在微观上培育期“企业——社会——政府”良性互动的制度构架,从而有效推动文化产业的经济增长和社会贡献。
2011年末,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紧密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结合地方特色和发展现状,针对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科学的调控和布局重点。例如,北京市提出要率先建成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8%,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同时,北京市还针对建设全国文化创意中心这一宏观目标,提出使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不断涌现,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产品原创中心、展示中心和国家优秀文化产品生产中心,“北京创意”、“中国创造”成为首都文化的鲜明标识,以及文化科技深度融合,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加强国际国内合作等具体任务。上海市以推动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为发展目标。提出以创新、融合、提升、开放为主线,到2015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9.75%提高到12%左右的宏观目标,并着力通过优化文化创意产业布局、培育和扶持文化市场主体、着力改善产业发展环境和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 等对文化产业进行引导。天津市提出要着力做大做优做强,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并通过加强产业规划和政策引导,健全协调推动机制,加大推进力度,加快发展步伐,显著提高质量效益,显著提高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显著提高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使文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2011年文化产业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得到了有序的运行和战略的突破,文化发展的足音日趋强劲。然而不得忽视的是,长期以来,我国政府直接介入经营性文化领域,官办各项文化事业,限制了市场主体办文化企业的权利,阻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这种政府既要“办”又要“管”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不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不利于政府集中精力从宏观上制定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和法规政策。因此,2012年,随着“十二五”进入重要的发展周期,文化产业的宏观调控与管理要更加有力地确保文化产业的顺利发展,政府需要切实转变职能,实现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从直接管理向间① 丁俊杰:《发挥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推动作用》,2009年11月17日版。
接管理转变,从主要运用行政手段转向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来调节文化市场的供求关系,①以一种全新的方式作用于区域的综合协调发展,以一种科学的模式服务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以一套完善的制度满足文化市场和文化消费的需求。
二、制定政策并延续政策
过去的一年,文化产业的发展在政策层面上得到了广泛的支持,文化生产力不断得以解放,文化发展活力逐渐释放。事实上,整个“十一五”期间,从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到2010年《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从2010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发布,到2010年4月中宣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文化部等部委联合下发《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从文化部制定出台的《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到新闻出版总署的《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②“十一五”文化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新的成就。2011年,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发〔2011〕14号,以下简称《决定》),是深入推进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献,为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
2011年,文化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在2011年上半年各地召开的两会中,文化产业都成为重点和热点话题,我国大部分省区市都召开了由地方最高级别领导主持或参加的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专门会议,对各自区域的文化产业发展进行了资源梳理、特点总结和发展规划,体现出东部地区以大城市为中心、以新兴产业门类为主的文化产业发展特点,中西部地区以区域文化资源为基础、以特色为主导的跨越式文化产业发展路径。③随着《决定》的出台,给地政府也分别出台了针对区域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意见。如2011年11月2日中国共产党天津市第九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天津市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2011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九届委员会第十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上海市委关于贯彻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2011年11月9日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九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决定》;2011年10月25日中国共产党黑龙江省第十届委员会第十八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黑龙江省委齐仁庆:《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的政府职能》,《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年第5期。
《写给文化产业的2011》,《中国文化报》2011年1月5日版。
③《2011,文化产业进入黄金发展期》,《中国文化报》2011年12月23日。①②
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等。文化产业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维护安定团结政治局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的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开始被政府部门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文化产业政策的延续分为横向和纵向两种类型。横向政策延续,主要是指政府对与文化产业相关的周边产业的扶持政策。文化产业是一个交叉型产业,与诸多产业密切相关。产业政策的制定应兼顾文化制造、艺术品投资、建筑等周边产业,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撑作用。纵向政策延续,主要是指产业政策的持续性和周期性。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能否提供持续、稳定的产业政策和相关扶持措施,是决定我国文化产业能走多远、走多快的重要因素。同时,文化产业所具有的特殊性决定了政策在内容方面需要加强对文化产品生产和运营的引导和规范,需要加大对产业的扶持力度,需要建立完善的配套政策,需要完善管理体制、提升发展水平。只有在政策内容上满足这些特殊的需求,才能真正发挥政策的积极作用。②此外,政府在文化产业中的作用除了通过制定政策规划文化产业未来的发展战略,明确文化产业布局的战略思路,规范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行为之外,还要通过有效的手段确保政策落地,延续政策确保产业的发展得到长效保障。
需要强调的是,政策的制定必须建立在满足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规律、产业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一般性规律的基础上。目前,我国的市场尚处于发育阶段,市场运行还不规范,市场规则也很不健全。政府的宏观调控如果违背市场运行的规律,就会变成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就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危害市场的发育。因此,在2012年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中,政府还需要在文化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继续通过制定文化发展规划、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完善文化产业政策、规范文化市场监管等方式,营造更加有利于文化发展繁荣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社会环境。
三、搭建平台并提供服务
当前政府推动文化产业发展,重点在政策法规体系建设、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基地建设、骨干文化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的培育、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几个方面,而当务之急是制定完备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为文化企业搭建投资融资、展示交易、信息交流、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等公共服务平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建设国家新媒体集成播控平台,产学研战略联盟和公共服务平台,丁俊杰:《发挥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推动作用》,2009年11月17日版。
欧阳坚:《文化产业政策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年6月版。
③陈锦华:《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作用》,《经济改革与发展》1997年第2期。
④欧阳坚:《文化产业政策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年6月版。①②①③④
完善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综合交易平台,搭建文化人才终身学习的平台和搭建公益性文化活动平台”等,这将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更便捷的服务,搭建更有力的平台,而多元功能和多项资源进行整合和共享的文化产业平台建设,也更加有利于资源配置和市场要素的有效流动。
近年来,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已经通过建立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行业协会、文化产权交易中心等载体,搭建了文化产业服务的平台,包括文化产业的技术服务平台,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服务平台以及文化产业的人才平台和营销服务平台等。这些平台在产业的实际运行和企业的做强做大中已经发挥了一定的作用。2011年,文化部继续开展“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影响力评价”工作。以“鼓励文化内容创新、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行业内领先示范和统筹考虑行业间和地区间平衡”为原则,从文化内容创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个方面,综合各项定量指标和专家定性指标进行评价,最终遴选出了“2011年度十大最具影响力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此外,北京、深圳等地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依然在国家文化产业交易平台以及文化产品与服务的贸易平台的打造上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北京文博会上,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与北京银行、交通银行北京市分行、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农业银行北京市分行达成战略合作,签订的贷款合同总金额高达86.7亿元,有效推进了文化产业与金融资本的对接。事实上,2011年文化与金融对接的步伐进一步加快,金融机构开始全面介入文化产业的整个链条,银行、保险、风投、私募等针对文化产业特性做出了一系列探索,创投、风投、天使基金、种子基金等投融资工具不断扩充。随着福建首支文化产业基金海峡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成立,其投资于新闻出版业、广播影视业、网络文化产业、动漫游戏产业等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充分表明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门类和朝阳产业。而上海市“凯德艺术家基金”作为近来首个由外资企业发起并出资的文化专项基金也获准在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旗下正式设立。此外,北京已开始陆续建立的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基金计划年底成立运营,首期规模为10亿至20亿元,目标100亿元。文化产业的身影在国内的资本市场较为罕见,即使目前文化传媒板块上市公司的数量依然是少数,但这种现象正在悄然转变。2011年10月下旬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IPO申请获准,成为文化产业政策利好后的首单文化企业IPO,而根据相关统计显示,2011年至今,共有15只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设立,总募资规模达381.5亿元,平均单笔基金规模达25.43亿元。由财政部、中银国际、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及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有限公司等联合发起,并计划吸收国有骨干文化企业、大型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筹集资金,总规模为200亿元的中国文化产业基金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文化产业基金。
文化部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艺术品交易总额已经达到1694亿元,年增长率41%。随着文化艺术品投资和产权交易市场的迅速崛起,作为文化产业与金融资本对接平台的文交所一时间火了起来。其中,以天津文交所为代表的艺术品份额化交易,因大涨大跌的极端价格走势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目前国内文化产权交易所已经超过60家,水平参差不齐,并且由于缺少相关法律规范,文交所的“野蛮生长”不断被叫停,在国务院颁布“38号令”后,地方政府将重新定位文化交易市场的性质、功能和作用,文化产品交易必将走向法制轨道。但是也从另外一个维度上反映出,艺术品份额化交易的先天不足亟待在2012年能够彻底在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下得以解决,文化艺术产品更亟待规范的资本流通平台和更为科学合法的产权交易方式。
随着文化产业商业模式的清晰,文化产业制度立体式创新的深入,政府和文化企业之间产权的逐步明晰,文化产业市场主体的强大以及文化产业中间组织的建立健全,政府在文化产业的综合配套服务方面必将起到更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探索建立文化发展创新实验区或文化产业综合配套实验区已经成为当前我国许多地方的先行探索,文化产业实验区的建设将进一步整合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功能和作用,更加突出服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既是中国进一步深化文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文化产业发展制度的有效路径,也是中国协调文化产业的区际间发展关系,探索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新模式的有力探索。而从“外在政策推动”到“内部制度变迁引导”的实验区模式,也将进一步催生文化产业内生制度创新的增长极。
第二篇: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公司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公司成立于20**年*月*日,主要宣扬香道文化,提供香道产品以及其附属的产品和文化推广。经过半年的发展,我司已经初步完成了整个公司体系的架构,明确了文化产业的方向,得到了行业的肯定和认可,并接洽了部分客户,下半年有意向达成合作,为文化企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但是由于企业刚起步,企业上半年整体还处于亏损状态。
依据公司的发展战略,下半年我司将与部分客户达成协议,并投入相关人力,大力推广香道产品,同时结合网络,完成线上系统的筹建,希望为香道文化的传承做出进一步的贡献。
**公司
2014年6月10日
第三篇: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作者: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2年第01期
—《中国文化蓝皮书—2001~2002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出版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经过一年紧张而又高水准的合作科研,顺利完成了《中国文化蓝皮书—2001~2002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的编写工作,并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李铁映为《文化蓝皮书》作序,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江蓝生,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主任谢绳武任主编,国家相关部委的主要领导大多都担任了编委会的副主任和委员。
据专家介绍,这本书有三个第一:是我国第一本文化蓝皮书,也是第一本代表国家水准的文化蓝皮书,更是院校首次强强合作在文化研究领域完成的国家重大项目。中国社科院与上海交大本着优势互补、勇于攻关的精神,从中国文化发展的总报告、“十五”期间和入世后的文化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文化行业的报告、中国区域文化发展的现状报告、与国外文化产业的比较、文化产业发展的个案研究、中国大城市的文化产业综合指标统计研究,以及专家论坛等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和报告。
《文化蓝皮书》反映了我国文化发展的现况,展示了我国文化发展的前景。它的适时诞生,预示着我国正以世界的眼光、时代的要求融入世界发展的格局之中。正如中国社科院院长李铁映在序中所言:“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中国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以信息科技为代表的新经济的迅猛发展,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也将日益突显。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一些文化出口大国的文化产业,业已成为本国重要的经济支柱,特别是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联姻,正推动文化产业进入一个飞速扩张的时代。许多国外的政要、专家学者,不约而同都将其看成是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朝阳产业,他们甚至断言,21世纪的经济将由文化与产业两个部分构成,文化必将构成经济进步的新形象。这样的判断包含着发人深省的预见性,是不可等闲视之的。”
第四篇:文化产业10年发展报告
文化产业10年发展报告
A.文化产业初具规模并成体系
2004年至2013年10年间,文化产业发展呈现成倍增长的态势。2004年,全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31.8万户,从业人员873万人,资产总额1.8万亿元,主营收入为1.6万亿元,增加值3440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15%。10年间,法人单位增加了近2倍,从业人员增加了1倍,资产总额增加了4.6倍,主营收入增加了4.1倍,增加值增加了4.8倍。
如果从2003年算起,也只用了8年时间,文化产业增加值就突破了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这在产业发展史上是个奇迹。2010年以前,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量在千亿元上下,2010年以后年份的年均增量超过了2000亿元。从占GDP的比重看,2004年只有2.15%,到2011年达3.28%,2012年为3.48%,2013年为3.42%。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已经举足轻重。
文化产业本质上是文化生产及再生产过程。从这个角度看,文化产业包括三个类别:一是文化内容生产。从文学创作到艺术生产,从舞台表演到影视剧生产,从音乐制作到书报刊出版,文化内容生产体系已很完备。二是文化传播渠道。包括与出版生产相对接的出版物发行,与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新闻服务和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相对接的广电节目传输系统,与电影制作、演艺相对接的电影院线和演出院线。三是文化生产服务。印刷复制、软件开发属于典型的文化生产服务,要素市场意义上的文化产权交易所以及经纪代理、评估鉴定、投资咨询、金融担保等中介服务也在此列。
文化产业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一方面,文化生产及再生产离不开国民经济体系支撑,由此派生了两个类别,即文化装备制造业和文化消费终端制造业;另一方面,文化产业渗透于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由此增加了一个类别,即生产性文化服务,通过文化创意和设计将文化元素植入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提升品牌价值和附加值。
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表明,经过10年发展,文化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门类齐全的体系。
表2显示,从投入看,劳动力和资本两大生产要素遍布于文化产业六个类别。2004年,文化内容生产、文化生产服务和文化消费终端制造三个类别的从业人员超过百万人,资产总额分别超过2000亿元;2013年,除文化装备制造外,其余五个类别的从业人员均已超过百万人。从产出看,2013年文化内容生产、文化生产服务和文化消费终端制造的主营收入均突破万亿元,生产性文化服务的主营收入接近万亿元;除文化装备制造外,其余五个类别的增加值均已超过2000亿元。综合投入和产出,10年间,文化产业各类别呈现竞相增长的良好态势,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文化产业体系业已形成。
B.文化产业以文化生产及再生产为主体
文化产业是文化和经济融合的产物,也是文化生产及再生产不断扩大规模的重要途径,更是提升文化传播力、影响力和软实力的主要手段。文化产业如何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而不会偏离方向,更不能“耕了他人田、荒了自家地”,这是宏观决策和管理部门最为关注的大问题,更是决定文化产业前途和命运的大问题。
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表明,2004年至2013年10年间,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是快速的,而且是健康的。
1.文化生产及再生产保持主体地位。表2显示,无论从投入看还是从产出看,文化内容生产、文化传播渠道和文化生产服务这三个类别在文化产业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2004年、2008年和2013年,文化内容生产、文化传播渠道和文化生产服务的从业人员、资产总额和主营收入加总额占文化产业六大类别的比重均在60%以上,增加值加总额占比在70%左右。如果把生产性文化服务加上,在文化产业六大类别中,2013年文化生产及再生产从业人员所占的比重高达91.13%,资产总额、主营收入和增加值占比分别达86.88%、74.84%和86.72%。
2.文化内容生产快速发展。文化产业的核心是内容生产,在文化产业统计上,主要集中在“文化产品的生产”大类中(详见表3)。
2013年,新闻服务的资产规模为3770.65亿元,比2004年增加了5倍;出版服务的资产规模为4321.34亿元,比2004年增加了近3倍;影视制作的资产规模达到1615.37亿元,比2004年增加了10倍以上;演艺的资产规模达991.42亿元,比2004年增加了22倍。
2013年,出版服务的主营收入已超过千亿元,在文化内容生产领域保持领先;演艺和影视制作的主营收入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2013年比2004年分别增长了25倍和14倍。
3.旅游和休闲娱乐占比很低。在文化产业统计中,旅游仅限于公园景区游览服务,不包括旅行社。2013年,公园景区游览服务的从业人员和资产总额分别为52.46万人和7696.70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和资产总额的比例分别为2.98%和7.44%;增加值为645.02亿元,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21%。2013年,休闲娱乐服务的从业人员和资产总额分别为84.72万人和2276.93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和资产总额的比例分别为4.81%和2.20%,增加值为576.96亿元,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2.87%。
C.文化产业区域发展呈阶梯状
2004年至2013年10年间,文化产业区域发展呈现东部领先、中部追赶、西部快跑的梯度发展态势。
1.东部领先是全面的。2004年、2008年和2013年,东部10省市的资产规模平均为1006.55亿元、1605.41亿元和4502.25亿元,是中部六省平均水平的3.63倍、4.01倍和1.89倍,是西部12省区市平均水平的7~8倍。
在文化产业六大类别分地区分排序中,广东省“拔得头筹”,江苏省综合排名仅次于广东省。北京市虽然在文化内容生产、文化传播渠道和生产性文化服务三个年份的排名均在前三名,但文化装备制造和文化消费终端制造两个类别的排名明显靠后,所以综合排名在山东省和浙江省之后。上海市与北京市的情况基本一致。
2.中部大步追赶。2004年至2013年10年间,中部六省与东部10省市的差距在缩小。尤其是在2013年,二者资产规模的差距已从2004年的3.63倍缩小至1.89倍,主营收入相差的倍数也从4.94倍缩至1.93倍。2013年,中部地区湖南省、河南省和湖北省文化生产服务增加值仅低于广东和山东的规模。
3.西部个别省市发展迅速。与中部六省相似,西部12省区市与东部10省市的发展差距逐步缩小,这一点在资产规模和主营收入两项指标上均有体现。此外,四川省、重庆市等西部地区文化内容生产、文化传播渠道和文化生产服务的发展水平与中部地区大致相当。
D.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建议
文化产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发展时间较短,发展基础还不牢固,急需规划引导和重点培育。
1.打通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之间的通道。近年来,国家财政已投入大量资金推动传统文化资源数字化。以文化资源数字化成果为原料,就可以形成“中华文化素材库”,既为实施中华文化传承工程打好基础,也为文化生产部门提供各式各样的素材,把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为一体,确保文化产业发展的正确方向。
2.加快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自2013年起,财政部会同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扶持电影、新闻出版、印刷复制等传统行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为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提供了技术保障。建议将扶持范围扩大到演艺、广电节目传输、电影院和剧场等行业,推动传统文化产业数字化改造。
3.大力培育骨干文化企业。与其他领域相比,尤其是跟国外知名文化企业相比,国内文化企业的规模很小、实力很弱。应当抓紧制定培育骨干文化企业的规划和政策,推动国有文化企业的战略性调整,推动文化企业的并购重组,鼓励文化企业实行混业经营。
4.充分发挥文化装备制造业的支撑作用。科技对文化的影响及渗透,是借助于文化装备这个环节实现的,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度必然通过文化单位的技术装备水平体现出来,文化装备制造是推动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决定力量。目前文化装备制造对文化产业的支撑作用还不够大,急需把发展文化装备制造业作为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的主要途径。
5.高度重视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发展。以设计和广告为主体的生产性文化服务业,是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体系产生直接影响力的一种重要方式。在生产性文化服务业中,广告服务目前的规模较大,但建筑设计和专业设计的发展潜力巨大。2014年初,国务院专门下发了《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和支持广告、设计等生产性文化服务业的发展,必须抓住机遇,抓好落实。
2014年国家支持文化企业发展政策一览
3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3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指出,要加快发展传统文化产业和新兴文化产业,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
3月,文化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指出要加快推动适合文化企业特点的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
4月,国务院发布的《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规定》指出,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后,免征企业所得税。
4月,国务院发布的《进一步支持文化企业发展的规定》提出,对国家重点鼓励的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出口分别实行增值税零税率、营业税免税。
8月,文化部、工信部、财政部发布《关于大力支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小微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政府采购。
8月,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培育一大批充满活力的各类特色文化市场主体,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文化企业、产品和品牌。
11月,财政部、税务总局、中宣部发布的《关于继续实施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若干税收政策的通知》指出,由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文化单位转制为企业,自转制注册之日起对其自用房产免征房产税。
第五篇:开远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报告
开远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报告
州委政策研究室:
根据全州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专题调研方案,中共开远市委宣传部牵头相关单位,对开远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开远文化产业资源概况
早在1500至800万年前就有腊玛古猿在开远栖息。三千多年前,开远的青铜冶炼技术已经和中原地区不相上下。元朝,忽必烈大军统一全国后,带来了中原人士和文化。元朝到清末,中原的各种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制度被移植到了开远。1909年滇越铁路通车,西方文明进入开远。上世纪中叶,开远因交通优势、资源优势和工业文明熏陶的人文优势,上级在计划经济时代把大量工业项目布局在开远,当时的开远成为了滇东南的物资集散地,工商业高度发达。1981年11月18日,“开远县”改名为“开远市”。历史演化到今天,使开远形成了丰富的文化产业资源。
(一)物质文化遗存及保护类资源
全市有文物保护单位31处,其中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州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7处。市文物管理所藏品7000余件。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全市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项(碑格乡彝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9项、州
— 1 — 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0人。现已制定了《碑格乡传统文化保护区实施重点保护的方案》,并开展相应保护工作;编纂并出版了《开远市世居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及其现代适应》丛书;出版发行了《开远乡村旅游文化丛书》;完成了《开远乡土教材》编排工作。
(三)旅游文化资源
全市现有1个国家AA级风景名胜区(南洞风景区),公园4处,广场2处。实施“一村一品”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建设,重点开发凤凰谷片区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全省首家建立“开远通灵乡村旅游服务专业合作社”;建成通灵村“稻作文化陈列室”和“老宅茶室”;完成旧寨村革委会遗址修缮,围绕知青文化吸引企业投资,建成“知青茶庄”;打造中华苗族第一村,在跃进村建成红河州首个“苗族民俗博物馆”;建成发兴村“爱老孝心示范村”;其他重点村也积极打造特色景观,推出农事体验项目等,吸引游客前往参观体验。发挥开远作为云南省首家苗木花卉基地的优势,建设集生产、销售、设计施工、科技研发、生态观光于一体的苗木花卉文化产业走廊,吸引了自驾车游客前往赏花、摄影。2011年,全市接待国内旅游者180.7万人次,海外旅游者1933人次,旅游业间接总收入近8亿元。
(四)文学艺术资源
全市有业余文艺团队1000余支,业余文艺爱好者1万余人,每年演出5000余场次。全市有文化体育场馆3个,100%免费向市民开放,年接待人数8万人次。
— 2 — 市文化艺术界联合会共有12个艺术家协会,即文学协会、书法协会、美术协会、摄影协会、音乐舞蹈协会、京剧协会、花灯协会、老年诗书画协会、根艺协会、观赏石协会、民间传统艺术协会、烟盒舞协会,会员1200余人。会员们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广泛进行交流学习。王洪泰、杨忠旺、王永礼、陆华岩等会员的书法作品,入选央视101书画频道《迎新春书画展》;开远成功举办了根艺的全国大展和多次省展,2011年根艺协会参加云南省第五届根艺展,获金奖8个,银奖11个,铜奖15个,优秀奖16个。开远根艺逐渐创出了自己的品牌,成为开远文化产业的又一个亮点。
(五)新闻出版资源
全市有报纸出版单位1家,出版《开远市讯》,年总印数6600份。2011,市讯社周丽娟、孙艳、文江虹等三同志被云南省报业协会、云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授予第十四届云南报业新闻奖三等奖;开远电视台古杰同志获省广播电视学术论文二等奖,邹跃伟、谢芳、蒋金芬等三同志获省广播电视学术论文三等奖。开远出版的《开远文库》丛书共6种,总印数6万多册,市属相关单位创办了《城乡交响》、《南国草》、《开远政协》、《开远网球》等期刊。
(六)广播、电视、电影资源
全市现拥有广播电视转播发射台1座。本市电视公共节目2套(开远一套、开远二套),每周播出公共节目22小时、年制作节目121.5小时。开远有线电视用户达7万余户,— 3 — 架设广播电视网络干线1653.6公里,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8.8%以上,基本覆盖城乡居民。2011年广播电视经营收入达到152万元。
全市有2个城市影院,年放映4380场次;有9个农村电影队,年放映2500余场次,观众达3.9万人次。正加快中国网络剧制作中心拍摄基地、中国红河音乐制作基地、中国红河音乐会所建设步伐,全力打造现代工业型影视拍摄基地,发展影视制作产业。2011年,中国第一个网络剧制作基地和第一部网络剧《镁光灯下》在开远诞生,电视连续剧《归宿》、电影《OK大爱》等5部影视剧在开远拍摄。
二、开远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2010年,我市制定《开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对全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进行了规划。2011年,地方财政投入文化体育事业经费达1360万元,增长3.18%;市级财政追加100万预算安排作为文化产业扶持资金,市级财政投入文化建设的增幅高出了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
(一)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2011年,全市文化产业总产出11.7亿元, 生产税净额2345.7万元,增加值达到4.7亿元,同比增长28.05%,高于同期GDP增速8.25(按现价比)个百分点,占GDP比重达4.36%,比去年提高0.26个百分点,表现出强劲发展势头。
(二)文化产业外层发展迅猛
2011年,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为主的文化— 4 — 产业核心层实现增加值4248万元,以网络、乡村旅游、休闲娱乐、经纪代理、广告等新兴文化服务业为主的外围层实现增加值10636万元,以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销售为主的相关层实现增加值7337万元。三大层占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9.03%、22.44%和15.48%,增加值增速分别为23.1%、9.2%和67.8%。其中,外围层文化产业发力最猛,实现增加值总量最大,占比最高。
(三)文化产业吸纳就业能力增强
开远文化产业门类众多,其中以网络、休闲娱乐、广告等新兴文化服务行业的就业人数增长最快。2011年,开远文化产业单位数为1535个,从业人员达11046万人,同比增长1.8%。
(四)文化产业人均贡献能力提高
开远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创造增加值为4.3万元,同比增长26.5%,比上年增长50%,为全社会平均水平的近1.3倍,文化产业不仅在发展速度上超过传统产业,而且在财富创造能力上也日益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实力。
(五)文化产业体制创新步伐加快
1.将市文化体育局、广电局的管理职能进行归并,组建了市文化体育和广播电视局,加挂新闻出版局牌子,实现了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的转变,由文化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的转变。2.整合市文化、新闻出版执法职能和执法队伍,组建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在全市形成了集中统一、运转高效的文化市场管理执法体系。3.完成电影公司和电影院全面
— 5 — 转企改制。4.大力推进文艺院团的改革发展。2005年,将市歌舞团和市文化馆合并,组建“开远市文化艺术产业发展中心”。
(六)文化产业创意项目进展顺利
1.以开远泸江公园为依托,规划建设红河州文化创意示范园区。目前园区已发展成为集根艺、文化艺术品牌展示、信息交流、文化传播、文化会展、文化旅游、引导生产于一体的民族文化主题公园和孵化基地。下一步积极向省文产办进行项目申报,力争园区成为全省首家正式命名和挂牌的省级文化创意产业实验区。
2.在开远文化产业史上首开先河,规划建设首个“城市文化综合体”——开远市新天地文化旅游广场,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广场综合了文物古建筑保护、影院、图书城、博物馆、KTV、商城、餐饮等多种文化休闲功能,为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增添了强大的活力和实力。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努力方向
虽然开远的文化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仍存在着文化产业规模和总量偏小、文化产业品牌不多不强、文化精品创作缺乏人才支撑、群众文化消费比重较低、文化资源开发层次偏低等问题亟待解决。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开远将抓实七项重点工作,使文化产业综合实力、竞争力、辐射力明显增强,成为开远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一)打造“幸福之乡”十大品牌。注册“幸福之乡”品牌,— 6 — 弘扬“开放兼容、崇文尚武、奋发向上、只争一流”的开远精神,从而创造更加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1.建设“幸福之乡”的幸福文化品牌;2.统筹城乡发展改革文化品牌;3.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的荣誉文化品牌;4.以各工矿企业为载体的工业文化品牌;5.“一村一品”的乡村文化品牌;6.群众性文体活动的大众文化品牌;7.以乡村旅游为特色的休闲文化品牌;8.以《乡村旅游文化》丛书、《开远文库》丛书为主的文献文化品牌;9.以根艺、民族刺绣等为主的民间工艺文化品牌;10.以红河创意产业园和红电国际艺术园为主要载体的创意文化品牌。
(二)形成开远县域经济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大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以开远泸江公园红河州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园为核心,科学编制开远县域经济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规划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打造“一园多翼”的县域经济文化产业发展格局,逐步实现文化产业资源优势互补、共同开发,推动开远文化产业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市场竞争力,提高产业发展的科学化、专业化、规模化水平。
(三)做大做强创意设计产业。把开远根艺、中和营跃进社区苗族服饰、碑格乡彝族(仆拉)服饰和苗木花卉产业基地建设成为生产基地、交易平台、培训基地、旅游热点。
(四)培育娱乐休闲业。按照“一村一品”农村产业发展要求,培育一批乡村文化旅游示范村;推进开远新天地今典影院和吉迪数字影视城等娱乐文化企业和连锁网点上档次、上规模;引进和开发现代时尚娱乐休闲项目,着力培育特色
— 7 — 化、个性化、品牌化娱乐休闲业,繁荣全市娱乐消费市场。使开远城乡的人气更旺、商气更足、名气更响。
(五)推进体育健身业发展。打造有一定影响力的群众体育活动品牌,积极承办好国际、国内篮球、足球、网球、围棋等大型赛事活动;积极推进体育设施、器材、健身、训练和体育服务等经营性体育产业的发展,开发建设健身休闲项目,培育体育训练基地品牌。
(六)争取启动开远国际艺术空间项目建设。以开远老火电厂旧址为核心,对原开远发电厂现存厂房、车间进行改造,建设、开发、经营“开远国际艺术空间”,使之形成一个大型的、综合性的多元文化艺术中心和休闲胜地,展现“百年工业文明,现代人文开远”的魅力。
(七)做好开远根艺园艺创意产业园区项目建设。规划建设开远根艺园艺创意产业园区,形成开远特色的工艺美术品、古玩收藏品和民族服饰为代表的民族民间工艺业、文化旅游产品的专业市场和专业街区,推动开远根艺园艺创意产业向产业集群化迈进。
四、对州级扶持开远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给予项目支持。开远市泸江公园作为红河州文化创意示范园区,正在准备申报全省首家正式命名和挂牌的省级文化创意产业实验区,同时,利用开远已经形成的根艺等文化产业,通过融入文化内涵,提升产业的文化含量,形成独特卖点,打造“一园多翼”的县域经济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将开远打造成云南省“县域经济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恳请州— 8 — 委、州政府将创意文化园区作为经济园区来经营和管理,从谋划设计和项目资金方面给予帮助和支持。
(二)加大资金支持。请州委、州政府确定县(市)级地方财政预算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明确文化产业专项资金、文艺精品创作扶持专项资金、文物保护经费、非物传承保护经费在县(市)级地方财政预算安排的比例,真正落实“各级政府对文化投入的增长幅度不得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的要求。在政府加大投入的同时,搭建投融资平台,引导社会资金进入文化产业,投资文化项目和企业。
(三)给予政策支持。1.制定相关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改进和完善金融业对文化企业的支持和服务。2.继续落实好税收方面有关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支持文化企业发展的有关税收减免优惠政策。3.把文化产业重要项目用地纳入土地利用规划,保障项目用地指标。4.积极吸引财经、金融、科技、管理等方面的优秀人才,进入文化领域,培养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鼓励有文化、懂经营的人才领导文化企业。对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和人员在评定职称、参与培训、申报项目、表彰奖励等方面同等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