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盘水市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六盘水市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肖石通
〔内容摘要〕 六盘水市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市场日趋繁荣,今后还需要加强基础建设,形成文化产业链。
〔关 键 词〕 文化产业 发展 研究
〔作者介绍〕 六盘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一、我市文化产业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大致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一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至80年代初,以“以文补文”、“多业助文”为主要内容和手段的文化产业开始在我市萌芽,同时培育了“文化人”市场经济意识;二是到90年代初,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把文化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发展重点,我市文化产业也逐步进入了初步发展阶段,文化市场呈现早期作坊式的发展;三是到20世纪末,市委、市政府年度工作要点中正式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特别是2000年全市文化工作会议后,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驶入了快车道,文化产业的载体不断丰富,数量不断增强,质量逐步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群众文化有了新的进展
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初步改变了文化部门独家办文化的观念,走出了一条“群众文群众办”的工作路子,形成了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广场文化等同步发展的新格局。实施创建文化先进县、文化先进乡(镇)、文化先进企业、“蒲公英计划”、“2131工程”成效显著,2000年至2004年底给农民放电影共6000多场,乡(镇)文化站工作运行正常。
(三)文艺创作屡出成果
市群众艺术馆开展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等辅导培训工作,2000至2004年共组织各种活动57次,参加人次6万人次,辅导培训6000余人次,发表作品(省级以上)96件,获省级以上奖78个。其中《奔向未来》、《文化园是我家》分别获国家文化部颁发的第二届蒲公英金奖和创作银奖;2003年3月《迎亲歌》获第四届老年合唱比赛金奖,同年8月,再获第二届“西部民歌、民歌手大赛”金奖;在2004年第七届中国艺术节上,我市创作的曲艺《伞下情》获入围奖,摄影品《天下粮仓》获优秀奖,董成获“优秀农民画家”称号,徐承波获“提名农民画家”奖。市文工团组织的山莺合唱团,2000年在广东获“中山火炬杯”中国合唱节优秀奖,2004年又在无锡市获“第六届中国合唱节”合唱比赛银奖;2002年成功举办了张植星个人小提琴独奏音乐会; 2004年初,市文工团被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文化厅、省科技厅授予1998年至2003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先进集体称号。
(四)文化基础设施及文化网络逐步完善
全市各县、特区、区文化馆、图书馆基本建成,有线电视网络改造逐步进行。初步形成了以市文化馆为中心、乡文化活动站为依托,村文化室为纽带、农村文化中心户为基础的四级群众文化网络,随着文化基础设施的健全,文化服务功能进一步得到完善,居民文化品位进一步得到提升。
(五)文化市场日趋繁荣,管理逐步规范化
我市娱乐业、音像制品出租零售业、图书销售业、印刷业发展较为迅速,虽然总户数增加不多,但规模扩大了、档次提高了,现全市共有歌舞娱乐场所99家,文化艺术培训23家,电影放映2家,工艺美术装璜6家,电子游戏厅50家,茶室、咖啡屋、酒吧50家,老年活动娱乐室72家,台球室28家,保龄球馆1家,音像制品出租、零售286家,网络文化经营户128户,印刷业36家,书报刊发行169家。截止2004年,解决就业人员4000余人,为国家创税250万元。基本形成了门类较齐、布局较合理及投资、经营主体和消费多元化的文体市场新格局。文化市场法制化程序不断提高,管理机构进一步完善,坚持常规
管理与突击检查相结合、行政稽查与群众监督相结合,加大对文化市场的整治力度,保证了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六)行业增加,文化事业日益繁荣
2004年全市公共图书馆3个,总藏书量2.32万册。文物机构5个,参观者达7.6万人次。音像业、文化旅游业、计算机网络等行业从无到有,已形成行业门类较为齐全的文化网络体系,2004年我市经营性文化产业机构中演出机构为2个,影视业2家,艺术培训业23个,文化事业日益繁荣。我市拥有广播电台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87.81%。电视台1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3.83%。
(七)档案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我市档案事业基本完成了各项目标和任务,档案工作在全市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档案法制宣传和执法检查不断深入。二是各级党委、政府对档案工作重视的力度在加大。三是档案部门的工作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四是市、县各级档案馆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馆藏档案不断丰富。五是机关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健康发展、经费投入不断加大,六防措施,安全保管条件得到改善。六是档案编研工作有新成果,完成了《六盘水重大事故实录》、《六盘水重点工程简介》的编辑和印刷出书工作。
二、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市文化产业尚处在早期自发的发展阶段。文化产业发展幅度不大,形不成有一定影响力、辐射力的规模。
(一)比重偏低,发展水平不高
我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虽然呈逐年增长的态势,但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仍显得总量较小,产业门类之间的有机联系少,几乎没有像样的文化产业链,更没有形成一定的产业群体,为此,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编低,发展还很不充分,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二)观念滞后,运行机制不活
具体表现在一些单位或个人对发展文化产业的认识不够明晰、观念陈旧,难以用大文化的观念对文化建设进行产业化运作,政府文化管理部门仍然不同程序地扮演着“办文化”的角色,且各自为政。文化市场缺乏系统性、完整性、连续性,不利于规模化发展和大市场运作。文化管理的体制不顺,投资管理机制不适应文化市场发展的需要,宏观管理政出多门,产业链条人为割断,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长期以来,条块分割,行业壁垒的存在,难以形成全面系统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还不太完善,文化产业单位,还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尤其是一些经营性的文化单位习惯吃“政策饭”。政企不分、企事不分的格局没有彻底改变,文化企业没有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条块分割、多头管理,制约着文化资源的流动与整合,使得文化生产和服务基本游离于市场之外。
(三)人才不足,缺乏智力支持
我市急需一支有文化、善经营、懂科技、会管理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队伍。2004年全市文化产业吸纳的从业人员983人,占全社会从业人数的0.37%,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为3%至6%。我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不仅总量偏少,整体素质也不高,特别是农村基层文化人才匮乏,人员文化素质不高,极大地影响了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的战斗力和竞争力。这与文化产业发展的成熟度、结构、从业人员及市场准入条件都有着必然联系。
(四)文化产品结构单
一、消费渠道狭窄
尽管这几年文化市场有所发展,社会文化活动有所增加,但文化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城市文化技术含量低,文化产品品种不够丰富,活动内容比较单一。特别是在高雅艺术领域,市场机制引入不多,消费群众尚未真正培育壮大。
三、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当前,我市文化产业发展面临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必须以创新理念、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完善机制、培养和引进人才,健全和夯实文化产业基础,建立完整的“文化产业链”,促进我市文化产业的稳步高效发展,实现我市文化产业由初级向高级的跨越。
(一)提高认识,创新发展方式
大力宣传发展我市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迫切要求。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有利于促进文化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有利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有利于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和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和推进我市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及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现代文化具有公益性和产业性。对具有不同属性的文化事业,在发展方式上同样应有所不同。对文化公益事业的发展,要继续坚持政府主导,加大扶持和保障力度,对诸如电影、广播电视、咨询业、旅游业等经营性文化产业,要勇于解决思想,拓宽思路,重点走社会办产业的路子,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二)摸清家底,科学规划
在对我市文化产业现状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发展文化产业是面向二十一世纪发展战略、关系全市经济发展全局的大事。因此,必须反复论证科学确定文化产业发展的方针、战略、目标任务和突破口,充分发挥文化资源特色优势,广泛吸纳各地、各部门优秀的发展文化产业的研究成果,面向未来发展趋势,坚持高起点原则,与必要的政策导向、政策鼓励、财政支持、法规管理、市场培育相结合。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还要充分考虑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文化产业发展软环境的培育、文化产业的丰富、文化服务的繁荣、文化消费的便利以及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劳动力的文化素质等。
(三)部门配合,整体推进
文化建设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密切配合,共同关心支持文化建设,认真落实上级有关文化政策,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各级文化部门要充分发挥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搞好综合协调。各新闻媒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经常宣传报道各地文化建设的新动向、新举措和先进典型,引导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文化建设,推动我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四)完善政策、营造环境
一是制定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制定包括用地、税收等相关优惠政策,积极培育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二是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先搞活,再规范。改革文化市场准入限制,放宽文化市场准入条件,降低企业注册资标准,先放开搞活,再规范治理,做到来得了、留得住、盘得活;三是引入竞争机制,促进良性发展。允许其他经济成分进入,鼓励竞争,鼓励跨地区、跨行业经营。要进一步加大对民营文化企业的扶持,对具有一定基础、规模和发展潜力的民营企业,要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给予贷款、税收的扶持,着力培育、扶持、壮大一批民营文化企业;四是推进管理创新,优化服务环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立服务型政府。通过政务公开、政府承诺、行政限时服务、治乱减负、清理和精简行政审批事项等,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形成有效的行政运行约束机制和监管机制,推进政府管理创新。
(五)扩大开放,加大投入
扩大对外开放,改革投融资体制,多方筹资,加大文化产业的投入。长期以来,我市文化产业投资基本上是以政府投资为主。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发展文化产业,不可能完全依靠政府投资,必须从单纯的政府投入,转向以政府引导,鼓励和吸纳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一是继续探索政府资金引导,主要依靠市场机制筹集资金的文化产业发展新的机制,在目前市场机制和民间投资正常增长的机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仍要增加一定的政府投资,发挥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二是政府可适当增加财政预算资金作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的鼓励引导资金,更多地调动和吸引银行信贷资金及民间资金投向文化产业;三是对文化产业中的薄弱环节,各级政府可采取贴息的办法,积极向文化产业项目发放贷款,促其尽快成长;四是借鉴工业领域引进外资的成功经验,趋利避害,因势利导,加大文化产业利用社会资本和外资的力度。
(六)搞活市场,引导消费
要大力拓展文化产业市场。文化产业市场的拓展,要立足省内,面向全国,立足现实,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挖掘题材,拓宽思路,走向国内国际大市场。同时要打破条块分割的计划经济模式,文化、文物、旅游、交通、城建联手,统筹规划,共同投资,共同建设,共同开拓市场,共同发展受益。增加文化产品对市场的供给,引导消费。向市场提供充足的、能满足不同层次文化消费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
总之,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加大改革力度,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和繁荣,有赖于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和形式进行调控,有赖于建立健全开放的、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文化市场体制,有赖于发挥政策优势,实行倾斜的文化产业政策,只有多策并举,全民动员,才能促使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快驶入快车道。(注:数据来源于部门)
第二篇:六盘水市旅游业发展研究
六盘水市旅游业发展研究
骆 英
〔内容摘要〕 本文着重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市场前景、旅游收入、旅游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旅游管理与服务水平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我市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并对旅游业发展的前景和对策措施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关 键 词〕 旅游业现状前景研究
〔作者介绍〕 六盘水市委党校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人们对旅游消费的需求逐渐上升,旅游消费在总消费中的比例不断增大,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研究和探讨六盘水市旅游业发展现状、趋势及对策,对于着力打造“凉都”品牌,加快发展六盘水市旅游产业,进一步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根据第一次经济普查及有关部门统计数据作简要分析。
一、旅游业发展成就
(一)旅游投入力度逐渐加大
我市旅游业起步较晚,但近几年以来,六盘水市委、市政府在经济结构调整中,把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新兴产业发展,旅游业投入力度加大,产业贡献率逐年增长。据统计,“十五”期间全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资源开发投资达6.42亿元,旅游投入年平均增长63.4%,大大高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的平均增幅,投资渠道也从单一的政府投资转变为政府、企业、社会多渠道投资的方向上来。
(二)旅游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
近几年,六盘水市的旅行社、旅游住宿设施明显增多,品位有所提高,为加快发展六盘水市旅游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据统计,截至2004年末全市各种类型旅游企业已发展到9家,上一定档次的宾馆和饭店达19家。
(三)旅游景区、景点总量规模扩大
“十五”期间,六盘水市旅游景区、景点得到了较快发展,一批以山水风光、自然生态、民俗风情、红色旅游为特点的旅游产品相继开发,并推向市场。截至2004年末,全市对外开放的旅游景区(点)26处,年接待量达100万人次以上,其中国家级名胜区 1处,省级名胜区5处,其它景区景点20处。
(四)旅游总收入增涨幅度大
从1997——2004年,国内游客人数年平均增长48.5%。其中2001——2004年,全市累计接待国内旅游者255.85万人次,接待总量比前四年增加了218.5 万人次,增长5.85 倍。2004年,六盘水市国内旅游人数达116.4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33倍;
旅游市场接待人数快速增长,旅游总收入大幅度增加。2001——2004年,国际旅游累计创汇124.5 万美元,比前四年增长了3.02倍,年均增长21.1 %;国内旅游收入累计达35678万元,比前四年增长了6.12倍,年均增长 54.3 %。
(五)旅游业对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旅游业在全市经济结构调整中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拉动了相关产业发展,扩大了国民经济收入。2000年至2004年,六盘水旅游业增长速度快于全市国民经济增长速度。2000年至2004年,六盘水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为13.5%;旅游外汇收入和旅游总收入分别年均增长19.4%和51.6%,比地区生产总值分别高出5.9个和38.1个百分点。旅游总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0.36%提高到2004年的0.93%,增加了0.57个百分点。预计未来5-10年内,旅游总收入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将提高到2%左右。
二、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全市旅游业的发展取到了明显成绩,但是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六盘水市旅游业发展与国内乃至我省贵阳、遵义、安顺等地区相比仍存在着较大差距,旅游市场所占份额依然很少,从长远来看,与现代旅游市场需求还远远不适应,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仍不容忽视。
(一)旅游发展处于初级状态,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旅游市场的需求
目前,六盘水市旅游景区(点)的发展基本上处于初级状态。主要表现为:一是旅游住宿、设施分布不均、档次不高、总体数量不足。除市区景区旅游住宿、设施具备一定规模、档次外,六枝、盘县景区旅游饭店、住宿设施还远不能满足市场消费需求。二是旅游产品资源开发程度较低,一些独特资源由于开发深度不够,配套程度差,缺乏内涵式发展而严重削弱了其应有的吸引力。三是旅游景区内的旅游购物和旅游娱乐基本上是一片空白。
(二)旅游景区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高,旅游主体形象不鲜明
六盘水山奇水秀,气候宜人,融民族风情和喀斯特地貌、高山峡谷风光为一体的旅游资源别具一格,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然而,资源不等于产品,要把资源转变成产品就需要开发。六盘水旅游业之所以滞后,就是没有做好从资源到产品的开发工作。旅游资源开发的资金投入量太少,开发的层次不高、深度不够,大多为依托人文景点的传统观光旅游,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会展旅游、都市旅游、红色旅游等新型旅游品种开发不足,没有形成吸引力很强的主导产品。六盘水旅游景区资源开发的主体形象不鲜明,不突出,短时间内难以从煤都的形象中走出来。
(三)景区景点的环境质量差
一是六盘水处于石漠化比较严重的地区,生态绿化相对较差,影响了景区的质量;二是由于煤炭等传统工业污染比较严重,特别是水污染问题十分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凉都”品牌的打造。
(四)交通不发达,制约了六盘水市旅游业发展
近年来,六盘水市集中财力、物力,大抓以交通为主体的基础设施建设,市内干线公路已有了很大变化,但通往景区的交通滞后。从航空方面看,还没有打开六盘水与国内省市以及重点城市区域间的空中通道,与现代旅游通达、便捷的市场需求形成较大的反差;从铁路方面看,旅游专列数量不足,高等级车较少;从公路方面看,到省会城市贵阳未通高速公路,到六枝、盘县的公路等级较低,特别各景区景点间没有形成固定的交通旅游线路,市民前往景区景点旅游较为困难。
(五)旅游管理和服务人才不足
旅游业是一项新兴产业,涉及面相当广泛,发展旅游业需要一批高素质的研究、规划、策划、管理人才,需要大量有一定文化基础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服务人员。总体上看,六盘水的旅游人才不足,旅游研究远远不够,旅游管理水平不高,服务人员素质偏低。要开发旅游资源,特别是人文资源,就需要对资源本身进行一定的研究,就需要制定可行的开发规划。从旅游企业来讲,中高级管理人员文化层次较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到位,无法适应市场竞争需求。旅游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是导致旅游服务质量较差的根本原因。
三、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六盘水夏季气候凉爽,地处夜郎腹地,是川、滇、黔、桂四省“立交桥”、西南地区的铁路交通枢纽和贵州与云南接壤的重要城市,有发展旅游业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特别是以黄果树为代表的贵州西线旅游的快速发展,为六盘水市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我市应抓住机遇,大力培育和发展旅游业,提高旅游业发展水平和整体实力。
(一)加强产业规划
旅游规划决定着旅游发展的方向和质量,是旅游发展的龙头和灵魂。要抓好重点景区、重点线路、重点项目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一要坚持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相结合,与市场主体培育相结合,与全市区域经
济发展相结合,与主要任务和中心工作相结合。二要突出区域特点,加强联合构建,重视休闲度假旅游。三要充分体现产业间的整合,不仅要考虑旅游业与相关的交通、通讯、商贸等服务业的整合,更要注重提高旅游业与传统一、二产业的关联度。
(二)重视基础建设
按照全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确定的空间布局,以线路为型,整合资源。一要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城市主干道为骨架,加强通往主要景区、景点的旅游公路或配套公路建设;在干线公路与景区的连接点设立汽车站场,并提供自助交通服务,同时建设汽修厂、加油站等配套设施。二要按照特色化、规范化的要求,建设符合市场需求的具有特色的住宿设施体系,着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三要抓住建设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契机,积极打造矿山公园,力争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三)强化旅游主体形象
将旅游形象与整体形象塑造相结合,推进营销战略,形成主题鲜明、对市场有针对性和冲击力的旅游新形象。在主体形象和品牌打造上,一是既要反映六盘水文化自然旅游特色,又要符合旅游时尚;既有继承性也有创新和发展;既符合市场要求又易于传播;既突出主题,又立体多面。二是要重点策划设计山水风光、自然生态、民族风情及红色旅游等系列精品旅游线路。三是在体现“煤都”特色的同时,要大力突出气候优势,着力打造“凉都”品牌。
(四)加快市场培育与体制机制创新
一是要狠抓旅游诚信体系建设。要完善旅游行业管理手段和功能,促进旅游中介组织发展,提高行业管理水平和行业自律能力。二是要加强标准化建设,理顺全市旅游市场秩序。编制《六盘水市旅游行业管理细则》,在旅游星级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导游管理、旅游安全管理、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方面系统地规范行业管理行为。三是要加大市场检查力度,打击违规违纪行为。四是积极培育发展上档次的酒店和旅行社。五是要抓好岗位培训,全面提升旅游企业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参考资料:
①六盘水市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
②六盘水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③六盘水市旅游局工作总结和工作安排
④六盘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⑤六盘水年鉴
⑥中国、贵州旅游信息等
第三篇:六盘水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
六盘水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
张锦林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实施农业产业化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对策研究
〔作者介绍〕六盘水市农业委员会
一、农业产业化现状
近年来,我市把草食畜牧、茶叶、蔬(野)菜、马铃薯、经济林果、中药材作为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优化结构,扩大规模,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生产基地建设情况
马铃薯基地。目前马铃薯原原种生产能力达到100万粒,建有原种扩繁生产基地800亩,一、二级良种扩繁基地40000亩,专用薯生产基地2500亩,建成四格乡马铃薯产地批发市场项目建设一个。畜牧基地。全市建成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户)824个,建成年出栏10头以上的规模养牛场(户)423个,建成年出栏30只以上的养羊场(户)978个,建成年出栏2000羽以上的规模养鸡场(户)135个,建成饲养量500羽以上的蛋鸡场(户)68个。蔬菜基地。从2008年开始,建立蔬菜产业发展基金,每年投入专项经费500万元,用三年时间新增商品蔬菜基地6万亩。茶叶基地。去冬今春以来,完成新建无性系良种茶园2.917万亩。果树基地。全市水果栽培面积5.8万亩,主要有柑桔、桃、梨、苹果、樱桃、李、葡萄、杨梅、猕猴桃、枇杷、草莓、杏、柿等,总产量2.16万吨,产值3100万元。干果类果树面积约14万亩,产量达3113吨,产值4980万元。中药材基地。六盘水市栽培中药材14.8万亩。主要药材种植品种有杜仲、生姜、半夏、板兰根、喜树、天麻、金银花、瓜蒌、川续断、黄柏、鱼腥草、厚朴、银杏、塔拉、黄栀子、红豆杉等。
(二)合作组织建设情况
截止2010年12月,全市在农业部门备案登记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293个,其中专业合作社140个,占专业合作组织总数的47.8%;各类专业技术协会150个,占51.2%,其它合作经济组织3个,占1%。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资产总额达10718.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7585万元,全市入社(会)员人数20896户,带动农户51996户。
(三)龙头企业发展情况
全市现有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51个,主要涉及食品加工、林特产品加工、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种养业开发及药业等多个领域。其中19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4家企业被评选为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1家企业获得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优秀企业。形成资
产总额5.2亿元,固定资产2.68亿元,销售收入2.65亿元,带动农户15.8万户。全市有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龙头企业3家,1000万元以上的8家,500万元以上的21家,500万元以下的30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观念落后,认识不到位。调研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基层干部对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内涵、本质及其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是对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把产业化工作当作农业现代化的一般性工作看待,没有上升到应有的高度;二是把农业龙头企业和一般工业企业等同看待,认为只要用一般的市场法则进行指导和搞好服务即可,不落实也不制定优惠政策。
(二)企业规模较小,带动能力不强。我市重点龙头企业普遍起步慢,规模小,实力弱,难以同境外大企业抗衡,在与大企业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目前,全市年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的龙头企业还没有,2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龙头企业只有3家。全市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通过无公害基地农产品认定的只有27万亩,不到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十分之一。
(三)组织化程度低,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由于企业本身投入能力有限,经验缺乏,加之“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农民自愿的原则”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不健全,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较松散,多为简单的买卖关系,缺乏订单、缺乏约束,尚未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同享的利益联结机制,导致企业引导农户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低。全市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多为口头协 议、一般协议,很少实行订单生产。
(四)财政资金投入不足,扶持力度小。2005年—2010年,市级财政投入扶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财政专项扶持资金170万元,年均投入仅34万元。对推进全市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尤如杯水车薪,难以体现财政资金对龙头企业、协会的发展应有的推动作用。与周边市(州、地)相比,我市的财政扶持明显偏少,贵阳市同期投入2.1亿元,即使财力不如我们的毕节地区也是800多万元。
(五)龙头企业贷款难,担保难。贷款难,融资难一直是我市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壮大的老大难问题。当前,龙头企业自身的融资能力十分有限。一方面农业以生俱来的高风险难以达到金融部门和一般商业性担保公司的信贷和担保要求;另一方面,我市的绝大多数重点龙头企业都没有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规模小,品种单一,固定资产少,根本无法对所需资金进行自我担保。不少市场前景好,带动农户广的企业无法扩大再生产,少数还有倒闭的可能。全市39家企业中信用等级无AAA级,部份为A级,大部份无力贷款。
(六)发展环境不宽松,服务意识不强。一是企业用地难。企业建设用地难问题普遍存在。如,钟山区由于市区内城市建设规划原因,境内11家龙头企业当前面临厂房搬迁问题。按照企业建设用地规划,建设规划部门已在区石桥工业区划出建设用地区域供企业建设用地,多数企业已按要求办理了相关登记手续,但由于各种原因,至今未落实到位,影响企业新厂建设。二是供电不稳定,电费标准高。全市重点龙头企业单位用电容量不大,但费用标准高,均为工业电价;一些企业生产用电不时发生停电现象,严重影响企业加工生产。例如,水城县天瑞食品有限公司,公司加工生产期间时有发生停电情况,不仅影响产量,而且使时限短的鲜活半成品报废。
三、对策与建议
(一)提高认识,强化领导。“十二五”是我市加快农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要把农业产业化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内在引擎,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进跨越。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的领导。始终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大目标考核管理力度。建议成立六盘水市农业结构调整及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市领导任组长,市农委、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林业局、市扶贫局、市水利局、市科技局、市烟草局、市气象局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马铃薯产业办、蔬菜产业办、茶叶产业办、猕猴桃产业办、畜牧产业办、油茶产业办、核桃产业办、中药材产业办。每个产业办设置为副县级机构,设主任1名,由相关委(局)明确一名副职兼任;设副主任(副县级)1名,负责日常工作,实行“一个产业、一个班子、一套人马”具体抓实施。
(二)扩大规模,建好基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原料基地建设要与培育龙头企业和我市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规划紧密结合起来。围绕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切实加强农田水利、道路交通、运输通信、农业机械等基地设施建设。要在巩固现有生产基地的基础上,根据全市的自然、生态资源特点,引导资金、资源和其他生产要素按照农业产业化的要求进行配置,逐步拉长农业产业链条。要充分尊重农民的经营自主权,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通过转包、转让、互换、入股、租赁等多种形式,实现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重点发展脱毒马铃薯基地、万头优质肉牛和肉羊基地、无公害商品蔬菜基地、名优茶叶基地、精品干鲜果基地、优质烤烟基地。
(三)积极扶持,加大投入。一是市级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扶持资金,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原料基地建设、新产品开发、设备改造、贷款贴息、市场建设、科研开发和技术服务,重点支持产权明晰,基础管理规范,市场前景看好的重点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二是市级财政每年安排50万元农业产业化经营专项工作经费,用于组织企业、协会开展培训、考察、宣传、参加各种省内外展销会、博览会等。三是各类金融机构特别是涉农金融机构,要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要立足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实际,切实加大信贷力度,大力支持特色优质产业发展,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突出支持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技改创新、新产品研发等。对省级和市级龙头企业,其开户行要根据企业的资金实力、经营管理能力、实际经营效益及发展前景,优先授予一定的信用贷款额度。
(四)发展加工,壮大企业。以发展精深加工为突破口,以扶持壮大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为重点,培育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构筑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链。突出发展以马铃薯、大米、玉米、荞麦为主和以菜籽为主的粮油精深加工;突出发展以猪、牛、羊、鸡为主的畜禽产品精深加工;突出发展以生姜、辣椒、萝卜为主的蔬菜精深加工,推广净菜上市;突出发展以水果保鲜、储藏、加工和名优茶、有机茶、保健茶开发为主的果茶加工。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注重引进大企业落户我市,投资农业产业化项目。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鼓励外出经商务工人员回乡投资兴办企业,争当农业产业化龙头。要鼓励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发挥它们与农户关系密切的优势,积极创办龙头企业。要积极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集体土地使用权等农业资源入股,通过多种形式兴办龙头企业。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租赁等形式改制扩大规模,不断增强竞争力和带动力。
(五)做好服务,政策优惠。对于龙头企业、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所需土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根据国家土地管理规定,优先规划,优先安排,简化用地审批手续。一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凡从事蔬菜、谷物、薯类、油料、豆类、麻类、糖类、水果、坚果的种植,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中药材的种植,牲畜、家禽的饲养,林产品的采集,灌溉、农产品初加工、兽医、农技推广、农机作业和维修等农、林、牧、渔服务项目以及林木和培育和种植,免征企业所得税。二是直接用于农、林、牧、渔业的生产用地(即直接从事种植、饲养的专业用地,不包括农副产品加工场地和生活办公用地)免缴土地使用税;对国家指定的收购部门与村民委员会、农民个人订立的以上几个方面合同、农牧业保险合同免征印花税。三是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生产设施占用林地、牧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以及渔业水域滩涂等其它农用地的,不征收耕地占用税。龙头企业加强节约用水、计划用水、采取节水措施的,按低限减半征收水资源费。龙头企业用电容量在315千伏安以上的、符合农业生产用电规定的现代化或专业化种养业项目,执行农业生产用电政策。
(六)依靠科技,创建园区。把科技创新贯穿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各个环节,加快新品种、新成果、新技术应用普及的力度,每个重点农业特色产业都要有技术依托单位。构建科技创新的组织机构,形成应用一批、储备一批、研制开发一批的创新发展机制。农业科技体制方面大力开展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试行科技特派员制度。鼓励科技人员带职、带薪、带项目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领办龙头企业,承包科技推广和农产品基地建设以及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等;也可以以资金、技术、管理等形式入股,与企业或农户同担风险,共享成果。围绕我市的特色农业生产,在六枝特区的郎岱、陇脚、木岗,盘县的板桥、保田,水城县的蟠龙、米箩,钟山区的大河等乡镇重点实施先进农业技术和设施装备的高科技农业项目,展示现代农业科技成果,形成一批集科技示范、技术培训、品比试验和农业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七)加强宣传,改善环境。要充分发挥各类宣传媒体的作用,加大对我市各龙头企业的宣传,提高其知名度和产品的信誉度,为其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注重整合我市马铃薯、茶叶、生姜、苦荞,中草药,蔬菜,银杏,折耳根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宣传,加强农产品品牌营销,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增加对品牌产品的宣传投入,塑造品牌形象,打响知名品牌。要善于利用媒体广告以及博览会、招商会、网络营销、专题报道、展销会和公共关系等多种促销手段,进行品牌的整合宣传,提高公众对我市农产品品牌形象的认
知度和美誉度,做大做强农业品牌。编辑:李艾秋
第四篇:六盘水市统筹城乡发展研究
六盘水市统筹城乡发展研究
〔内容摘要〕 六盘水市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才能解决发展中的突出问题,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关 键 词〕 城乡发展 研究
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国家和地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胡锦涛总书记深刻指出,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破解农业、农村、农民工作难题的根本出路,是推动城乡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的根本举措,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途径。
一、六盘水市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六盘水市是“三线建设”时期建设起来的一座新型工业城市,同众多“大三线”资源富集的城市一样,在国家的开发和支持下,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此同时,由于发展规划不统筹,主要注重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差距逐渐拉大,严重影响了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就六盘水特殊的发展历程和当前面临的形势而言,必须要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才能解决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才能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一是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是六盘水市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的必然选择。“三线建设”初期,六盘水总人口135.5万,工农业总产值约1.2亿元,工农业比重分别占24%和76%,是以农业为主的落后地区。1978年建市时,工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已上升到42%。到2009年,全市工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已上升到60%以上。六盘水市作为全国资源富集地区城市,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已经成为必然。
二是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是六盘水加快新型工业化、加速新型城镇化、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六盘水众多工厂和城镇都在山区,又是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数且分散经营的山区型城镇组合,“三农”问题是个大头,是加速现代化进程的重中之重。我们必须确立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方针——“统筹城乡、跨越发展”,既要使我们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建立在自身产业门类齐全且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同时又要使各产业门类之间、工农之间、城乡之间形成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良性互动格局,才能建立起城乡、工农之间互助和谐的平等关系,解决好“三农”问题;才能顺利“加速工业化、加快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速六盘水全面建小康进程,实现六盘水新发展、新跨越。
三是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是六盘水缩小城乡差距的必然选择。现阶段,六盘水农村人口仍占绝大多数,在300多万人口中有200多万农民;农业发展水平低,城乡产业融合度低,农民增收缓慢,城乡差距大,2009年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4.3︰1(2007年城乡收入比曾高达
4.7:1),远远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因此,只有城乡统筹发展,形成工农互动、城乡协调的新局面,才能繁荣农村经济,推进农村现代化和农民增收致富进程,实现六盘水新发展、新跨越。
四是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是六盘水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必然选择。“三线建设”以来,六盘水的发展迈上了一个又一个台阶,形成了大工业、大发展、大城市、大繁荣的发展格局,但由于二元体制的存在,城乡关系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种种矛盾尚未化解,而且随着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凸显出来,如城乡产业结构与城乡居民收入,城乡市场结构与城乡资源配置,城乡就业结构与城乡非农产业,城乡人口流动与城镇化等问题。根本原因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体制没有根本改变。因此,针对六盘水现代化进程中这一最为突出、最具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大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才能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速六盘水现代化进程,实现新发展、新跨越。
二、六盘水市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和重点任务
我市充分发挥资源、区位和大企业、大项目相对集中等优势,紧紧围绕“统筹城乡、跨越发展”这一中心任务,切实抓住国务院将六盘水列为资源富集区开展循环经济区试点等机遇,加速工业化、加快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协调发展。
(一)实施“三化”带动战略,强化城乡统筹发展根本动力
1、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城乡工业化进程。按照“以大项目带动大产业,以大产业带动大发展”的思路,依托资源优势,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园区建设为载体,扩大工业总量,调整优化结构,壮大支柱产业,提高经济效益,做强城镇工业增长极。
2、实施产业富民战略,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按照“大种植、大养殖、大加工、大市场”的发展思路,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工企业为龙头、产业发展为支撑、技术投入为手段、规模化生产经营为重点,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3、实施城镇带动战略,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坚持“以大城市带动大物流,以大物流带动大服务”的发展思路,按照增量扩容和生态、宜居、高效的原则,在第三论城市修编的整体框架下,扎实推进城镇化建设。
(二)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基础
1、构建城乡统一的立体综合运输体系。按照构建“大物流”的要求,优先推进出境大通道建设,不断改善物流条件。加快形成以水盘高速公路、大水昭高速公路、晴六纳高速公路、市中心城区环城高速公路、红果次中心城区环城高速公路为重点的“两横两纵两环线”高速公路网,积极推进杭瑞高速公路毕节至水城段建设。加快推进六沾复线、贵昆铁路专线、水城至红果轻轨和一批铁路专用货场建设,加快建设六盘水月照机场。积极建设北盘江等重点流域航运基础设施。通过公路、铁路、机场、航运等建设构建立体综合运输体系,实现“1小时市内、2小时临省、4—8小时通达各发达经济区”的交通格局,进一步提升区位优势,更好更快地融入泛珠三角、对接长三角。
2、构建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抓好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建设。加大城乡电网改造力度,扭转供电设施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局面。继续推进“村村通”工程,加强农村互联网接入能力和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加快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工农业生产用水、城镇饮水和城乡防洪安全问题,配合抓好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加快建设双桥、白河沟等大中型水利工程,全面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烟水配套”和“三小”水利工程建设任务,确保实现人均有效灌溉面积0.5亩的目标。推广节水灌溉,搞好旱作农业示范工程;大规模实施土地整治,提高耕地质量;加大农机补贴力度,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统筹抓好生态、广播、电视等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城乡生产生活条件。强化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工程,整合棚户区改造、拆迁安置、危房改造、采煤沉陷区治理等资源,统一规划建设特色农居,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
3、构建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管理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管理体系。坚持先规划、后建设,优化城乡基础设施功能和布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优化政府投资结构,继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推进政府非经营性投资项目代建制,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供模式。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督管理,规范各类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健全城乡基础设施管理体制,将城乡基础设施纳入统一管理体系,促进城乡基础设施衔接互补、联网共享。增强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性,提高基础设施综合利用效能。
(三)统筹城乡社会事业,筑牢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保障
围绕“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要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事业,筑牢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保障。
1、统筹发展城乡教育事业。坚持教育兴市战略,树立“大人才”观念,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力争“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100%,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青壮年非文盲率保持在97%以上,基本实现乡乡有幼儿园,学前三年儿童入园率达50%左右。加大城乡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教育资源均等化建设力度。将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纳入公共教育体系。按照立足本市、面向全省、辐射全国的发展目标,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机制,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完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重点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改革,健全协作培养、分段培养等技能人才培养方式,力争2年内实现对全市所有初中、高中阶段毕业未继续升学的毕业生进行1—2门实用技术培训。
2、完善城乡医疗卫生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支持重点市级医院现代化建设,加强县级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的投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预防控制能力,逐步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建立城乡一体的基本药物制度,完善基本药品和医疗服务定价政策。加强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稳定低生育水平。完善人口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建立快速、科学的人口信息采集和监测机制。
3、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以“全民社保”为目标,通过接轨社保体系,广泛建立健全“可接轨、可流转”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从“城乡统筹”走向“城乡统一”。要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统筹协调做好各项工作,实现社会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水平,逐步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统筹解决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问题。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做到即征即保和应保尽保。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坚持政府引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大力提高养老保险覆盖率。加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动态管理。提高对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水平。
(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城乡可持续发展能力
1、大力推进城乡节能减排。优化能源结构,提高环境保护标准,减少污染物排放和能源消耗。建立多部门联动的减排工作机制,实行环境准入制度。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严格控制新的污染。大力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加快节能减排能力建设。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完善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实施办法。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淘汰落后产能,开展煤层气、煤矸石、煤泥、矿井水等资源综合利用。加快大型沼气池的推广力度,进一步提高农村沼气等清洁能源的利用水平。探索建立环境资源有偿使用的市场调节机制,加快形成节约环保型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方式。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推动城市转型发展。
2、加强城乡污染综合治理。以确保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为重点,加强对城乡污染的综合防治。加大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加快落实污水、垃圾处理费征收政策,合理确定收费标准,确保治污设施正常运营。加强对污水处理、火电脱硫设施建设进度及运行情况的日常性督查,有效降低能耗、物耗、水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力度,强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实施有机肥推广示范工程,促进养殖废弃物向有机肥料的转化、推广和应用,改善小城镇和村庄人居环境。
3、积极推进城乡生态文建设。完善相关政策,加快生态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珠江防护林体系建设,加快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矿区生态修复治理等生态环境工程,研究建
立多层次的生态补偿机制。加强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安全管理,争取每个县区规划建设一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或自然保护区。
三、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
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构建新型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确保各级财政支农投入总量和比重逐年增加,建立健全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府投入机制。提高政府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比重。拓宽支农资金渠道,强化支农资金整合使用。推进强农惠农政策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创新农工商合作、联营、一体化经营体制,建立紧密型各主体利益联结机制。力争通过各种政策措施的引导,积极推动农民向工人、市民转化,企业家及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向农村转移,实现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化产业集中。
(二)建立推进统筹城乡的土地利用制度
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保证现有土地承包经营关系长久不变。合理安排和调控城乡用地布局,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加强土地整理和土壤改良工作。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大力开展“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试点。严格农村宅基地管理,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积极推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办法,将农村土地整理和拆并宅院节约的集体建设用地指标,经批准后等量挂钩到城镇规划区有偿使用,所获得收益全部用于新农村建设。加快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强化指标的规划管理。
(三)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金融体制
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健全金融市场体系,改善城乡金融服务。规范和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鼓励创建村镇银行、各类小额贷款公司,探索发展形式多样的农村民间金融,加快组建政府担保公司和地方保险公司,积极探索赋予农民承包地、宅基地抵押权的实现方式。加大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建设力度,提高农村地区支付结算业务的便利程度。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积极推进“三农”保险,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探索建立农业贷款贴息制度,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搭建好政府投融资平台,充分发挥政府投入对启动社会投资的杠杆作用,大量引进外来资本、有实力的大公司和农业龙头企业,参与城乡开发、建设和经营。
(四)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
按照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引导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原则,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统一市场、有序外出、就近转移、扶持返乡创业,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稳定和增加就业机会。建设符合产业发展要求的专业化职业培训、实训基地和加大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加大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培训力度,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强劳务品牌建设,促进劳务经济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健全劳动用工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跨省(区、市)劳务合作机制和劳动者权益保护机制,维护城乡劳动者合法权益,逐步实现农民工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等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扩大农民工工伤、医疗、养老保险覆盖面,尽快制定和实施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
(五)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管理体制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齐抓共管的机制,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的管理格局。增加政府公共服务支出,转变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全面推行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公益性社会事业。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促进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公益性和营利性分开。积极培育各类服务性民间组织,发挥其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
入开展平安六盘水创建活动。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扎实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努力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服务完善、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第五篇:酒泉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酒泉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摘要: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酒泉,作为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拥有着其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我们要将酒泉文化产业作为酒泉市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努力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的先进文化,推动酒泉由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经济强市的跨越性发展。
关键词:文化产业 发展
文化,作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已经越来越多的被世界各国所重视。如果说政治是一个国家的骨骼,经济是血肉,那么文化就是灵魂,是一个国家的心灵和大脑,是一个民族的品格与精神。那么,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已成为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酒泉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作为丝绸之路上的明珠,酒泉拥有其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近年来,围绕酒泉丰富的文化资源,酒泉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文化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亮点纷呈。
肃州区围绕航天文化、风电光电文化、民俗文化、祁连玉和奇石文化、酒文化等特色文化,全力构建“四园区三基地”,培育年产值百万元以上文化企业25家。金塔县以沙漠森林公园、“三湖一溪”景区为重点,打造文化旅游产业,培育年产值百万元以上文化企业9家。玉门市挖掘石油文化、铁人文化、新能源文化的丰富内涵,培育年产值百万元以上文化企业5家。瓜州县全力实施以草圣故里文化产业园、玄奘纪念园、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自然文化生态园、红西路军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龙头的“四园一基”建设,培育年产值百万元以上文化企业14家。敦煌市打造敦煌文化城,全力以赴抓文化项目建设,其中,敦煌动漫创意信息产业园建成并投入使用,培育年产值百万元以上文化企业21家。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新的进展。
二、酒泉市文化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文化产业是一个特殊的产业,且目前还处在发展和转型的过程中。虽然我们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取得了新进展,但是,在推动全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市的道路上,我们还面临着许多矛盾和问题。
1、文化市场主体还未形成,文化产业规模小、效益低,有竞争力的大中型文化企业少、产值低。文化市场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社会效益是其最高准则。但是目前,我市文化市场的建设还不够完善,缺乏有实力,有带动性的大中型企业,大部分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还没有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缺乏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尚未步入产业化经营轨道。
2、文化产业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还不够完善。现行的文化管理体制,大都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其特点是政府职能的“管、办”不分,造成文化部门既管文化产业又办文化产业的混乱局面。事实上,我们所说的“文化产业”是大文化概念,而文化部门所管理的往往是“小文化”范畴,如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图书发行、音像制品、文化旅游等行业就分属于其他职能部门管理。
3、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基础设施薄弱,城乡发展不平衡。近年来,全市始终将文化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初步建立起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但是我市的文化建设与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文化基础设施不完善,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水平不高,精神文化产品不丰富,远不能满足城乡居民的文化需求。
4、专业人才的严重缺失。在现在这个时代,人才是极其重要的。而目前,我市文化艺术人才、经营人才和管理人才严重匮乏,尤其是高层次文化产业人才缺乏。从文化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的构成情况看,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缺乏大型文化活动的策划、编剧、项目包装、活动组织等方面的骨干人才。且现有的文化事业管理人才大多都不是专业人员,文艺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整体素质不高,这就大大阻碍和限制了我们文化的发展。
5、财政投入不足,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缓慢,文化产业的投融资体系尚未形成。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资金和融资问题。目前,文化产业发展资金短缺,投融资困难,国内投融资体系的不健全,都是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酒泉,这个位于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还不够发达的内陆城市,资金成为了发展文化
产业的短板。
三、酒泉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实践证明,人们越富足,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就越高。当前,伴随着我市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呈现井喷式增长。对此,我们应乘势而为,抓住发展机遇,充分发挥我市文化资源优势,尽快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继而把文化产业打造成我市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第一、精心策划好文化项目,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综合考虑。比如,社会需求如何、消费能力如何、经济发展如何等等。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人们的消费能力和消费习惯,制定符合科学发展观、符合发展规律、与当地的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相吻合的科学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因此,我们应立足我市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精心编制项目规划,并依托优势项目和资源引进战略投资者,着力谋划一批对社会资金吸引力强,市场前景好,带动作用大的重大文化项目,打造标志性文化工程,如我市着力打造的“酒泉航天”和“敦煌飞天”这两大文化品牌,实施项目带动战略,进一步促进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
第二、优化文化产业体制,创造发展的良好条件。文化体制改革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应继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要实现“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转变,从管理政府文化机构与设施为主向管理全社会文化为主转变,以行政手段、直接管理为主向以经济法律手段、间接管理为主转变。对现有的文化管理部门进行整合,建立统一高效的文化管理机构,完善管理机制,优化文化产业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加强基础文化设施建设,特别是基层文化设施的建设,努力缩小城乡发展的差距。大力开展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像“广场文化艺术节”、“十五分钟文化休闲圈”等活动,要逐步向农村渗透,促使城市优质文化向基层和农村蔓延,为文化产业发展创造良好地条件。
第三、完善投入机制,加大投入力度。文化产业具有大投入大产出的特点,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初始阶段,其发展既要盘活存量又要增加增量;既要实现集约经营,走内涵扩大再生产之路,又要适当进行数量扩张,走外延扩大再生产之路。这就必须扩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区域文化产业投入的主体应多样化,要不断拓宽投融资渠道,坚持“谁
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积极鼓励、引导民间资本以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伙制及个体私营等多种形式参与兴办文化产业,逐步形成政府投入和社会投入相结合的多渠道、多元化的文化产业投入机制。要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大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投入,加强专业文化队伍的建设投入。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中最根本的内容是人才战略,所以必须把人力资源作为文化产业的战略资源,并进行有效的开发和管理。
文化产业是未来酒泉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酒泉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源远流长,文化遗存众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对推动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充分发挥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以建设文化强市为目标,全力推动酒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酒泉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