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3.1.1体味文化教学反思
《体味文化》教学反思
第一堂课总是很重要的,第一堂课如果上的好的话,下面的教学就会顺畅些、圆满些,要是讲砸了,当然还有弥补的机会,但是,实际弥补起来确实很困难的。
《体味文化》这一框是《文化生活》这本书的起始,起着开篇立论和探究导引的作用,后面个单元都是在此基础上展开并进行深入探究的。为了上好这节课,让第一堂课有个好的开始,我是结合学生暑假生活以一问一答的形式来引入本节课的内容,来说明文化现象就在我们身边。
事实上,如果老师能够持久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这堂课算是成功一半了。因此,为了持久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要充分利用多种资源,如视频、故事、图片。在这一框中,我就设置了一个故事和视频,关于李云迪的故事和视频,用以解说“人的文化素养是靠后天逐步培养而得来的,不是天生就有的”,也用这个故事和视频来解说“文化的力量”这一知识点。
此外,利用了课本第7页的插图,问“在镜头中的两个人谁更有‘文化’些”。借用这个插图来引出“文化与文明的关系”这一额外补充的内容。
这一堂课的内容其实十分的简单,重点是要讲清楚“什么是文化”、“文化的特点”和“文化的力量”这三个知识点。为了巩固这堂课的知识,我还相应地设置了练习题,在练习中让学生对今天所学的内容进行运用。这里要提到的是,我专门找了一道题,是与课本第七也“专家点评”相对应的。借此来强调我们所讲的“文化”指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
最后,一个好的结尾可以加强学生的印象,为学生建立一个整体的框架,帮助学生梳理课本的内容。我主要是让学生不看课本,回忆整堂课的过程,之后强调了这个框的重点。
尽管精心准备,但还是经验不足,很多地方有待改进。
第一,在学习过程中,我主要采用的讲授法和案例教学法。不过有一点不足,就是我讲解的太多,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都证明,老师如果在教学时把知识像剥柚子一样,一层一层撕开,喂给学生,实际上就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利,挤掉了学生探究的兴趣。确实,什么都是老师在说,学生也不会主动的去思考、动手。这是一个讲授的度的问题,需要好好把握。
第二,在这个框的设计上运用到了多媒体,在我所教的班级中,只有1个班的多媒体可以使用,其他的班的多媒体出了些问题,所用没有用上。所以在教学效果、课堂气氛上可能比不上用多媒体的那个班。刚开始时还没反应过来,对于李云迪的故事、视频的内容只能用嘴讲,显得有些枯燥、乏味。这也是我的一个不足。吸取了这次教训之后,以后一定会记得要两手准备,防止出现多媒体不能使用的情况出现。
第三,板书方面,由于有些紧张,板书有些凌乱,不够清楚明了。
第四,在上5班课时的时,漏了“文化的特点之一:文化以物质为载体”;虽然最后补充上了,不过使得课上得不够连贯。
第五,对知识的运用不够,思想深度不足。在讲“文化的转化性”时,没有具体解释“文化是如何从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的”。
黄蕾
2012-10-7
第二篇:1.1体味文化
1.1 体 味 文 化
一、单项选择题
1.对文化的基本内涵,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①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②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③文化是自然界特有的现象 ④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象形文字是最早产生的文字。字形来源于对实物的描摹,因此它本身就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如右下图)。如马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动物之一,与马有关的字就造了许多,如驳(马的颜色不纯)、冯(疾行中的马)等。这一现象说明()
A.文化是自然而然产生的B.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C.文化就是指语言文字D.文化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
3.毛泽东在《贺新郎·读史》一词中写道:“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自“人猿相揖别”之后,出现了“只几个石头磨过”到“铜铁炉中翻火焰”的巨大变化,这表明()
A.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B.文化就是指人类的精神产品 C.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活动D.物质资料的生产就是文化的生产
4.汉字大体来源于两个系统:一是刻画系统,一是图画系统。以图画系统为主,刻画系统为辅。这些原始文字属于表意字范畴,所描绘的或者是具体事物的形象,或者是生活当中的场景,或者是生活当中的事件,都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这一事实说明()
①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②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③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④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5.2012年红色旅游再受游客热捧,韶山、井冈山、延安三个示范基地新年后迎来了更多的游人,日均人流量均比过去增加20%以上。参观者很受教育,更加坚定了对党的热爱,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材料表明()
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红色旅游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 ③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④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6.2011年11月3日,2011中国(江门)开平碉楼文化旅游节在开平市区城南广场拉开帷幕。据了解,在旅游节期间,游客除了品尝特色美食外,更可以看到全新打造的夜色赤坎,也可以到当地的大沙镇品味当地特色茶文化。这主要告诉我们()
A.文化的产生离不开大脑B.人们的文化素养是生来就有的 C.精神产品要通过物质载体来体现D.一切物质现象都是文化的表现形式 7.漫画《精神大餐》形象地说明了()
A.人们的精神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活动、物质载体 B.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C.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
D.只要参与文化活动就可以提高文化素养
8.首届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于2011年12月中旬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行。它由中华民族体育文化荟萃、中外著名体育俱乐部文化精髓展示、高端国际体育文化与经济论坛、国内外体育集藏精品展示交流、体育明星签名互动、品牌体育赛事文化沙龙、体育美术影视艺术博览等内容构成。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体育文化博览会是一种文化现象 ②体育文化博览会是由人创造并为人所享有的 ③体育文化博览会的举办有利于提高人们的体育文化素养 ④体育文化博览会就是文化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9.广东老人爱“饮早茶”,东北老人爱“扭秧歌”,北京老人爱“侃大山”。这说明()A.不同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B.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 C.文化现象无时不在D.老年人都有不同的兴趣爱好
10.看了2010年11月12日晚第16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后,一位网友在微博中写道:“这是一台气势恢弘的史诗般的杰作,具有很强的艺术震撼力和感染力,极大地激发了国人的民族自豪感。”这表明()
A.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B.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 C.文化是一种社会物质力量D.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11. 20世纪末,四川全兴集团宣称,在对成都锦江水井街的酿酒车间实施环保改造时,发现了历经元明清600年的古代酿酒作坊遗址。于是他们追溯历史,把文化掺在酒里卖,抓住多次文化事件树立水井坊品牌形象,仅仅用了7年便取得了骄人的营销业绩。这表明()A.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决定着社会的发展B.文化作为精神力量深刻影响社会发展 C.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D.文化作为精神力量是物质力量的反映
12.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指出,要大力发展文化建设,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文化需求,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这说明文化()①是一种物质力量 ②是一种精神力量 ③对社会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④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3.2011年9月10日晚,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举行了热情似火的开幕盛典。操着不同的民族语言,穿戴着各异的民族服饰,但都拥有对民族体育的挚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兄弟姐妹齐聚美丽的贵阳参加全国性运动会。58年来,民族运动会既为我国少数民族提供了展示自身风采的舞台,也为各族同胞的相互交流提供了平台。这不仅是民族体育的节日,也是民族情感的融合,民族文化的展示,民族和谐的庆典!
结合材料,请问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式是文化现象吗?文化的形式有哪些?
14.近年来,各地纷纷挖掘本地历史文化资源,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节。例如,深圳于2011年10月22日至23日举行了第二届孔子文化节。本届活动呈现诸多亮点:文化节携手文学艺术名人,推出名人书画作品展,将抽象的文化符号审美化、具体化,文化活动更丰富,整体联动性更强;本届活动的主题、表现手段、演创队伍等均来自深圳,祭孔大典上的《祭孔子文》的撰稿、书写更是立足深圳,整合地方文化资源,深圳特色更加突出。据悉,10月23日晚慈善晚会拍卖所得善款将作为“孔子文化节”活动基金,用以推进传统文化的发展复兴。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各地举办文化节的原因及积极意义。
第1课时 体味文化参考答案
1.C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基本内涵的理解能力。其中③错误,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①②④都属于对文化基本内涵的正确理解,故选C。
2.B 文字来源于对实物的描摹,也就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故选B。A项表述错误,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C、D两项片面地表述文化的内涵,故排除。
3.A “人猿相揖别”表明人类社会的产生,从最初的“只几个石头磨过”到现代的“铜铁炉中翻火焰”表明人类文明的发展。B、C、D三项说法均错误。
4.D 根据材料信息,主要说明文字的来源及发展过程,强调来源当时“生活当中的场景,或者是生活当中的事件”,①④符合题意。②③观点正确,但与材料信息不符。故选D。
5.C 红色旅游示范基地作为物质载体,承载着爱国主义教育的功能,①入选。由“参观者很受教育”可知②符合题意。③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参观者坚定了信心,说明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④符合题意。故选C。
6.C B、D两项错误。A项与材料无关。开平碉楼属于物质载体,故选C。
7.A 电脑、外国名著、少儿读物都是人们获得知识的物质载体,故A项正确。B项说法正确,但与材料无关。C、D两项说法错误。
8.C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④说法错误。①②是对体育文化博览会的正确认识,③属于举办体育文化博览会的意义。①②③当选。故选C。
9.B “饮早茶”、“扭秧歌”、“侃大山”是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而不是自然现象,故排除A。题目是从区域角度分析,与时间无关,故C项不符合题意。老年人也可能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故排除D。
10.A 题干中的“极大激发了”体现文化的力量,选A。C项说法错误,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B、D两项均与题意无关。
11.B A项中的“决定”说法不正确;题目之意是强调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故C、D两项与材料不相符。
12.D ①说法明显错误,应舍弃。②③④正确。
1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现象的判断,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体育项目、语言、服饰等都是一种文化现象。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一个展示我国各族文化的平台,有民族语言、民族服饰等,各少数民族尽情展示自身风采,说明运动会开幕式属于文化现象,而且展示的文化形式多种多样。据此展开分析即可。[答案]①运动会开幕式属于文化现象。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②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念、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14.[解析]解答本题可从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以及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深圳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两个方面展开分析。
[答案]①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深圳举行的第二届孔子文化节,有利于提高深圳人民的文化素养,让人民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受文化。②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各地通过举办文化节,挖掘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促进当地先进文化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
第三篇:思想政治③必修1.1《体味文化》教案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1.1 体味文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了解文化现象的普遍性和文化形式的多样性;理解文化的内涵及其特征;掌握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二、能力目标 通过全面、准确理解文化的内涵,培养学生对不同性质的文化现象进行比较鉴别的能力;通过对多种文化现象的感受、剖析,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味文化的力量,感悟不同文化对个人和社会的不同作用,增进学生积极参与文化生活和提高文化素养的自觉性。教学重点
文化的内涵和特征。教学难点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法、合作探究法、分析讲授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学习了《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两个模块之后,这学期我们要开设一门全新的课程《文化生活》。如果说经济生活的主题是物质财富的创造,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根本利益的保障,那么文化生活的主题就是精神家园的耕耘。提到“文化”一词,我们都很熟悉,但是它的真正内涵,大家却不一定懂得。那么究竟什么是“文化”?文化又有什么作用呢?这节课我就和同学们一起进行探究。
二、新课教学
(一)文化“万花筒” 1.文化形式:多种多样
教师活动:暑假刚刚过去,同学们放假在家都会做什么呢?
学生活动:自由发言,如,看电视、上网、旅游、温习功课、打球等。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些活动是经济活动、政治活动还是文化活动呢? 学生回答:文化活动。
教师设问:大家还能列举哪些文化现象呢?
学生活动:十字绣、书法、皮影、电影海报、超女画片、话剧、舞台剧、杂技、舞蹈、曲艺等。
课堂探究:(1)你怎样对这些舞台艺术节目进行归类?(2)你通常采用什么方式欣赏自己喜爱的文艺节目?(3)有人以为,文化就是音乐、戏剧等艺术。你是否赞同这种看法? 探究提示:(1)如戏剧、歌舞、曲艺、音乐等。
(2)欣赏方式包括观看电视、电影,收听MP3,网上点播等。
(3)仅仅把文化看作是艺术,这是片面的,艺术只是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不是文化的全部,文化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
2.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回顾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从原始部落的“图腾崇拜”到现代社会的“信息高速公路”,文化现象无时不在。
从社会的角度看,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文化的存在。例如,原始社会的“浙江河姆渡文化”、封建社会的“祭祀文化”、资本主义的“竞争文化”、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文化”。
从个人的角度看,人从出生到死亡都有文化的存在。当我们还在母腹中时,就已通过胎教开始接受文化的洗礼;出生后,又在咿呀学语中接受父母传递的文化信息。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常听的音乐歌曲、常看的电视节目和书刊杂志,乃至我们所创造的一切,无不是文化现象。
文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读书是学习“文化”、吃饭有“饮食文化”、穿衣有“服饰文化”、住房有“建筑文化”;出行有“旅游文化”,在中心都市有“都市文化”,在周边的乡镇有“乡镇文化”,在遥远的村落有“村落文化”„„环顾我们身边的生活,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社区文化,还有转瞬间已不再新奇的网络文化等,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3.文化特色:不同区域的文化各有特色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无论身处繁华的都市、新兴的乡镇,还是偏居边远、古朴的村落,人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这些文化生活,无不呈现出各自特有的色彩。
在都市,摩天大楼、城市雕塑、公园、游乐园、音乐厅、美术馆、书店、体育馆、电影院等,构成了繁华的文化景观。在乡镇,人们利用农闲时间、集市和民间传统节日,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在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文化活动更具特有的乡土气息。
再如,江南的婉约、山东的豪爽、四川的热辣。川剧的变脸让人感到神奇莫测;东北二人转,唱出东北人的淳朴豪爽;骑马、摔跤等则体现蒙古人豪迈奔放的性格等等。
课堂探究:(1)你参加过学校和社区的哪些文化活动?能说说参加这些活动的感受吗?(2)有人说,芯片的发明不仅为社会带来了技术进步,而且为我们这个时代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化景观。你赞同这个看法吗? 探究提示:(1)略。同学们可各抒己见。
(2)芯片就是集成电路。各种高科技芯片为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技术进步,这一点不再赘述。而作为其中一种的各种文化芯片,如语音音乐芯片、ID卡玩具芯片、手机监听芯片等各种信息产品,正日益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我们聊了“文化”这么久,但是有一个问题,我们还没有解决。那就是到底什么是文化呢?请阅读教材第6—7页,了解什么是文化,它有哪些特征呢?
(二)文化是什么 1.文化的内涵
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科学技术、语言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注意:(1)本书中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精神现象,经济活动和政治活动不属于文化活动。
(2)主体是人类,是人类全部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小辞典:
(1)什么是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关于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的一种系统化的思想观念体系。
(2)什么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简单地讲,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各种现象和事物的总的看法,其中包括社会观、自然观以及伦理观、审美观等。有了世界观,也就会产生人生观和价值观。人生观主要是指人们对人生问题的总的看法,包括人生的意义、目的、态度和理想等。价值观主要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有无价值以及价值大小的一种认识和评价。为了进一步理解文化,我们来看文化的特征。2.文化的特征
(1)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化与人类社会与生俱来。当人类从第一次使用兽皮遮体、保存火种烘烤食物的那一刻起,不仅诞生了文化,也从此离不开文化。
自主探究:九寨沟自然风光是文化吗?将九寨沟开辟成旅游区或拍摄成艺术作品能称得上文化吗?两者有什么区别?
学生回答:略。教师归纳:九寨沟本身不能称之为文化。将九寨沟开辟成旅游区或拍摄成艺术作品则属于文化。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纯粹自然的东西,而后者是经过人的实践活动,经过人的劳动,渗透了人的精神活动,成为人精神活动的产品,因而成为文化。
教师设问:文化现象是不是人们凭空捏造的? 学生讨论:略。教师归纳:《西游记》是我国著名的神话小说,其中塑造出的一系列栩栩如生的文学形象,如孙悟空、猪八戒以及牛魔王等,都给人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这些神话形象都可以从人们的生活实践中找到各自的影子。如果人们在实践中根本就没有遇见过猴、猪与牛等动物,作者吴承恩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把这些形象描绘出来的。这说明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课堂探究:(教材第6页插图)你能否用这个图示,描述人类文化创造和演进的历程? 探究提示:例如,文字的发明——记数的发明(如阿拉伯数字)一一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工业革命——1969年美国阿波罗登月行动——载人航天行动。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并且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创造出来的.那能不能这么说,文化是人与生俱来就有的 我们怎么样才能做到有“文化”?(2)文化又是人们的一种素养
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在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文化素养的形成,离不开生活、实践和教育。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文化现象实质上是精神现象。
材料展示:狼孩的故事。
1929年,在印度加尔各答东北的米德纳波尔,人们常看到一种神秘的动物出没于森林。一到晚上,有一个四肢走路的怪物尾随在四只大狼的后面。后来,人们打死了大狼,在狼窝里发现了两个怪物,原来是两只母狼养大的裸体女孩,大的有七八岁,小的只有两岁。他们的习性像狼,不吃素食,用牙撕开生肉来吃,爬行,不会说话,不会思维,每天从午夜到早上3点钟都会像狼一样嗥叫,惧怕火和水,常常在晚上出来觅食。她们一直没有说话,4年
内只学会6个词,能听懂几句问话。7年内只学会45个词,直到死去时也只有4岁女孩所具有的智力。
教师设问:狼孩为什么不能像正常的人一样进行生活与思考?这一事例说明了什么道理?
学生思考:略。
教师归纳:这一事例说明,虽然狼孩本身是人,但由于长期与狼群一起生活,完全脱离人类社会,没有对社会生活的体验,因而他们无法学会人类的文化,不能与正常的人一样进行生活。
教师设问: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活动和产品,是不是一种“纯”精神现象? 学生讨论:略。(3)文化素养的表现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人们的文化素养总是要通过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表现等体现出来。我们通过观察人们的社会行为,就可以从中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例如,一个时代的文化、审美等等,必然表现在这一时代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甚至表现在这一时代的雕塑、建筑、时装等各种文化艺术形式中。而这些文化艺术形式的发展也记载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课堂探究:这是一组发生在公交车上的镜头(教材第7页插图).你认为。这两个镜头中西装革履的男青年和稚气未脱的学生,谁更有“文化”?
探究提示:教材安排的这一探究活动.目的在于让同学们体会文化的含义.这里的“文化”是“文化素养”“文明”的意思。显然,从图中二人的表现看,稚气未脱的学生比西装革履的男更有文化。
课堂探究:阅读教材第7页“专家点评”,谈谈“文化”与“文明”是否相同? 学生自由发言 :略。
注意:“文化”是与“自然”相对,重点强调“化”的过程,它既包含积极的方面,也包含消极的方面。而“文明”是与“野蛮”相对,主要指“明”的结果。文化发展中的积极成果就是文明。
教师点拨:应从三个方面把握“文化”的含义。
其一,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统称。用来区分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区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人的活动。这种广义的“文化”概念与“文明”含义相近。例如,仰韶文化、玛雅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等。
其二,狭义的“文化”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其三,教材所讲的“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它既不同 于广义的“文化”,也不同于狭义的“文化”。
(三)文化的力量
1.文化具有丰富的形式。
文化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从静态角度说包括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
从动态角度说包括各种文化活动,即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文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精神力量上。2.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文化从性质看,有先进与落后文化。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个人与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对个人与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优秀的文学作品激励我们奋进,黄色、暴力作品导致的青少年犯罪率则大幅上升;封建迷信(如星占、卜筮、风水、命运等)的泛滥消磨人的斗志;“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生产力的发展;“文化大革命”、袁世凯复辟则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阻碍作用。
对于每个人的生活来说,文化同经济、政治一样重要,都是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对于每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来说,文化是民族延续的重要标识,是国民素质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今天,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离不开经济、政治建设,也离不开文化建设。
三、课堂小结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文化的内涵以及文化的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我们都生活在一定的文化中,我们的生活总是离不开文化,我们的成才呼唤文化,这就要求我们青年学生积极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四、板书设计
(一)文化万花筒 1.文化形式
2.文化现象 3.文化特色
(二)文化是什么 1.文化的内涵 2.文化的特征
(三)文化的力量
1.文化具有丰富的形式 2.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第四篇:思想政治③必修1.1《体味文化》教案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第一框
体味文化
[教学内容]
《体味文化》是新课改后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必修Ⅲ—《文化生活》的第一课第一框的内容。本课内容从文化“万花筒”入手,从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剖析文化的内涵,探究文化的作用。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体验,形成对文化的基本认识,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观,激发学生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热情。
[学生分析] 在初中阶段,学生对文化就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缺乏对文化内涵的深刻认识,对文化的意义、作用还不了解。因此在教学时,要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经历收集、整理信息的过程,让他们去发现,去感悟,再提炼,从而理解文化的内涵和作用。
[设计思想] 使用启发式教学法提出“文化是什么”的问题,让学生从最常见的文化现象去发现、思考,激发学生对文化生活的兴趣;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引导学生联系身边实际和自己的生活体验,加深对文化及其特色的理解。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观察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和不同阶层的文化生活,了解文化现象的普遍存在,体察广大人民的文化需要,知道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2、理解文化的内涵及其特征,理解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的深刻影响。
3、了解现代社会中的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特点,感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突出的地位和作用。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全面、准确理解文化的内涵,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分析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培养辩证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增强培养文化素养的意识和自觉性。
2、懂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努力学习将来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教学重点]
文化的内涵——“文化是什么” [教学难点] 文化的作用——“文化的力量”
[教学辅助]
多媒体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钱钟书说过:“ 你不问我什么是文化的时候,我还知道文化是什么;你问我什么是文化,我反而不知道文化是什么了。”
提到“文化”一词,我们都很熟悉,但是它的真正内涵,的确是一言难尽。本课就此提出问题,来探究究竟什么是“文化”?
二、新课讲授
(一)文化“万花筒”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页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这些图片材料表现了人类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但这只是文化的一部分内容――艺术。文化的内容和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最后一个问题的提示:无论赞同或不赞同(多数会不赞同),自然要引出其他文化现象。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实际上已经在更大范围上思考文化现象了。
1、文化形式多种多样 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由于文化设施的不断完善和电视等大众传媒的普及,人们都有机会欣赏高水平的、丰富多彩的艺术表演。
2、文化现象无时不在
回顾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从原始部落的“图腾崇拜”到现代社会的“信息高速公路”,文化现象无时不在。
3、文化生活各具特色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无论身处繁华的都市、新兴的乡镇,还是偏居边远、古朴的村落,人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这些文化生活无不呈现出各自特有的色彩。
(二)文化是什么
1、文化的涵义
我们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准确把握文化的涵义应注意两点:第一、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是与人的活动密切相连的,不是纯自然的;第二、文化是精神的而不是经济的和政治的。
3、文化是人们的一种素养
(1)人的文化素养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
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生活、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文化素养的形成,离不开生活、实践和教育。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2)人的文化素养表现在日常言行中。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7页“公交车漫画”材料,并思考所反映的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人们的文化素养总是要通过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表现等表现出来。我们通过观察人们的社会行为,就可以从中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4、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物质载体。社会文化和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一个时代的文化和精神产品,往往是这一时代社会发展轨迹的反映。例如,一个时代的文化、审美等等、必然表现在这一时代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中,甚至表现在这一时代的雕塑、建筑、时装等各种文化艺术形式中,而这些文化
艺术形式的发展,也记载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因此,我们阅读书籍,欣赏艺术品,参观历史文物,都可以看到历史上的和现实中的文化,认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7页“专家点评”材料,并思考所反映的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总结:“文化”一词在实际运用中具有多义性:
广义的“文化”是对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统称,用来区分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区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人的活动。这种广义的“文化”概念与“文明”的含义相近。例如,考古学中讲的“文化”通常就是这种广义的文化。
狭义的“文化”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我们所讲的“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它既不同于那种广义的文化,也不同于那种狭义的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一文化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开放性、群众性、创新性。
(三)文化的力量
1、文化的形式是多样的
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8-9页“相关链接”材料,并思考所反映的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说明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个人、对社会有重大影响。
2、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1)文化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会把人们引向歧途。
(2)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与世界民族之林。
三、课堂总结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文化的涵义以及文化的力量,知道了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而不是政治现象、经济现象,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不是自然现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个人、民族、社会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我们要从中体会文化的涵义以及发展文化事业,特别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和意义。
四、实例探究
[例1](09江苏卷18)原生态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丰富人们文化消费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
A.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进作用
B.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
C.文化是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
D.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题干反映了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故D项正确;但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只有先进的文化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故A项错误;经济决定文化,但并不是亦步亦趋的,故BC项错误。[例2]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①申办2008年奥运会
② 参加人大代表选举 ③ 参加元旦文艺晚会 ④ 买车购房 A.① ②
B.② ④
C.① ③
D.② ③
答案:C
[例3] 下列对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
B.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C.文化以物质为载体
D.文化素养是自然形成的 答案:D [例4]《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百多年来,它对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实践,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这说明()
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B.先进文化对社会发展有促进作用 C.文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之中 D.文化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答案 B
第五篇:课后反思《体味文化》
课后反思
——《体味文化》
《体味文化》这一课是《文化生活》的起始课,作为起始课,内容比较多,包括对文化现象的介绍,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文化现象的丰富多彩,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在了解和感受的过程中归纳文化的内涵、文化的外延,感受文化的力量。
在此课的教学中,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兴趣是很重要的。所以在教学中设计很多有趣的贴近生活的笑话和例子,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发言,让文化回归生活,让学生回归生活。让思想政治课贴近生活、回归生活,就是要学生明白“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的道理。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人们的生活又无时无刻不在文化的影响中之中。社会上有各种截然不同的利益观和价值观,不可避免地会对学生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所以在教学中渗透着现实生活来体味文化,也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最后一部分内容讲文化的力量,在讲授这一部分时内容不够突出,需要让学生明白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转化成物质力量。因此每个同学都要积极学习积极的、健康向上的文化,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精神力量,将这种精神力量转化成物质力量,促进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