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群众文化建设考察报告(写写帮推荐)

时间:2019-05-13 09:56: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区群众文化建设考察报告(写写帮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社区群众文化建设考察报告(写写帮推荐)》。

第一篇:社区群众文化建设考察报告(写写帮推荐)

社区群众文化建设考察报告

2010级文秘教育2班陈雪20104365

这次暑假社区文化建设考察活动,我选择了青岛市四方区的几个社区来进行考察,以下是本次考察的结果和我的感想体会。

一、社区文化含义

社区文化指的是特定社会区域中人们各方面行为所构成的文化生态系统。它既包括这一区域内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包括该区域内社会成员的理想追求、价值观念、道德情操、生活习俗、审美方式、娱乐时尚等。社区文化是社区建设的核心内容,在提高居民的综合素质、促进人际和谐、增强社区凝聚力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二、邻里关系现状

四方区位于青岛市区偏北部,社区中老企业职工多,五、六十年代青岛市的几大支柱产业工厂大都坐落在四方区,如纺织、机械、化工等。近年来由于市场的变化,这些企业大都变成困难企业,退休老职工、下岗职工、困难家庭在四方区占的比重比较大。但是,随着青岛市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四方区社区建设也在不断提高。新型小区、花园式小区不断兴建,人们的居住条件变得优越了,楼越建越高,人均居住面积日益增大,家庭装修日益精美,小区物业管理日益严格,这无疑是整个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必然。随即带来的“双刃剑”效应也不断凸显出来。其主要表现在都市化人际关系上:

1、厚厚的钢筋水泥,牢固的防盗门窗、独门独户的生活空间,隐密的家庭生活等改变了以往团结户、筒子搂、四合院,这就相对产生了家庭私密化的外在条件。

2、传统的家事不外扬、家财不外露,和对个人隐私权的尊重,是邻里关系日益淡漠的心理因素件。

3、城市的开放程度使新的社区打破了原来的同一单位宿舍、同一家族院落、几十年老邻居街坊的格局。

4、不同地区、阶层的家庭重新组合成新的社区,在生活习惯、风俗、文化等方面差异拉大。

5、通讯设施的飞速发展,使人际之间的交往简单化,电话拜年、拇指问候、下载祝福语成为人际交往的主渠道。

因此,新时期邻里关系的日益淡漠化状况,己经阻碍着广大人民人际情感的交流,也阻碍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

三、社区文化建设成果及问题

(一)数据统计

我做了一个粗略的调查,其结果很有代表性:

1、经常参加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老年人患病的概率为12%,而不参加群众文化活动的老年人患病概率为27%。

2、经常参加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老年人平均寿命为79.2岁,而不参加群众文化活动的老年人平均寿命为76.4岁。

3、经常参加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老年人社交朋友比不参加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老年人多出70%。

4、爱好文化艺术活动的青少年其犯罪率几乎为零。

5、参与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人群,无论在文明素质、道德观念、家庭和睦和子女教育等方面也均优于后者。

(二)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老龄化、女性化

当今社区文化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各种文艺形式百花齐放,广场上、公园里、街弄间到处都是鼓乐铿锵、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当前群众文化活动的老龄化趋势,四方区各街道社区的秧歌队、锣鼓队、腰鼓队、合唱队已有几百支,平均年龄都在50岁左右,且女性则占95%以上。从四方区文化馆常年辅导培训活动的对比中,足以看出以上现象:

1985年,馆内全年培训班十几期,其中交谊舞培训、歌手培训、舞蹈培训、器乐培训等,年轻人占了绝大多数。

2005年,馆内培训班虽增加了许多,但基本上以老年人为主,如京剧票友社、舞蹈培训、歌剧《江姐》演出团,就连器乐培训、钢琴培训也增加了许多大龄学员。

四、问题根源与改善方法

难道是社区文化文化工作进入老龄化阶段了吗?通过社区调查,首先,我们应该从客观角度做出如下分析:

1、年轻群体的流失其实是个表面现象,有人断定,经济发展阶段,年轻人忙着干事业、拼前途、赚大钱,用于参加文化活动的时间少了。其实这是一个谬误,看看日益增多的酒吧、歌厅、夜总会、健身房、网吧,每个城市繁荣的夜生活场所几乎成了年轻人群众文化活动的乐园。从事商业文化的经营者紧紧盯住这个群体,无论在投资渠道、经营方式、赚取利润等方面,群众文化建设单位均不是这个市场的竞争对手,因而丢失阵地是必然的。

2、邻里文化是小溪,涓涓流水;社区群众文化是江河,滚滚洪流。小河无水大河干的道理不言而喻。我认为,必须从社区群众文化工作的最基层,最小的细胞抓起,从邻里文化工作抓起,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

3、在首届四方邻居节上,我们大胆采用了一些新颖的艺术形式进行创作,如社区生活情景歌舞《我为青岛添微笑》,演员全部由各社区普通群众参与演出,大爷、大妈、街道干部、社区医生、片警、少年儿童,残疾人等,真挚的情感,将台上台下融为一体,受到广大群众和专家、领导的一致好评;一曲独唱《全家福》,由社区十几个家庭成员组成的表演队伍,长者七十多岁,少者只有八岁,一个亲密无间的好邻里大家庭的“全家福”合影,深刻地诠释了歌曲的境界;DJ和街舞是年轻人时尚的专利,但一曲由24位大妈演出的DJ街舞《张大妈学外语》将青春的矫姿留在人们的脑海中,久久不能离去„„

实践证明,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生命力来自基层群众,艺术创作的源泉也来自于最普通的生活,磅礴汹涌的群众文化大潮来自于最源头的涓涓小溪——邻里文化。

五、感想体会

综上所述,社区群众文化活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邻里文化活动是群众文化活动的最小细胞,然而它所起的作用却是最基础、最坚实的。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学有所用,积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活动,深入社区、楼院、家庭,大力宣传先进文化,做一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构建者。

第二篇: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活跃群众精神文化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活跃群众精神文化

近年来,源汇区委、区政府始终把社区群众文化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社区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充分发挥社区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立足社区,面向群众,努力探索,采取搭建载体、培育队伍、开展活动、破解“瓶颈等措施,走出了一条发展繁荣社区群众文化的新路子,活跃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市民文明素养,提升了城市品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是搭建载体。源汇区将群众文化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做到专款专用;以各类广场、游园为依托,建成固定社区文化广场18个、沿河文化活动中心6个。各办事处还积极协调辖区单位参与社区文化共建,目前,已有10余个企事业单位文化活动中心无偿向社区群众开放,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二是培育队伍。该区坚持政府引导和群众自办相结合的路子,相继培育出了柳江社区的“腰鼓队”,老街社区的“夕阳红文艺队”,新华街社区的“小蜜蜂曲剧团”,受降路社区的“普法文艺队”等特色文艺团队27个、民间艺术队63个,兼职演出人员达1700余人。艺术团体组织者以免费培训的方式,组织群众参与舞蹈、歌唱、戏曲、秧歌、腰鼓等演出活动。三是开展活动。该区通过每天举办“激情广场大家唱”、“舞动漯河大家跳”,每月举办“月末文化广场”,每季度举办“社区文化展演”,每年举办“家庭文化才艺比赛”,常年开展“图书进社区”、“经典文化进社区”等多种文化活动,将一道道文化套餐奉献给广大市民。各社区还在部分街巷制作艺术版面160多幅,绘制科普、文化长廊4条,同时发动居民利用书法、绘画、剪纸等形式美化楼道100余处。

四是破解“瓶颈”。源汇区通过企业冠名等方式举办文化活动,实现社区文化建设和企业发展的“双赢”。温州国际商贸城负责人告诉记者,年初以来,他们先后和区文化部门合作,成功举办了源汇区第十三届民间艺术大赛和社区月末广场文化活动,不仅缓解了社区文艺团队活动经费不足的难题,而且为商场聚集了人气,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企业的文化品位,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

第三篇:社区考察报告(定稿)

科大石湖社区考察报告

本小组选定科大石湖校区作为本次课程实习的基地,旨在在分析了解社区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针对社区的某一问题或需求,制定并实施服务方案,最后对整个服务活动成效进行评估。本小组于2013年4月日18—20日,考察了该社区的基本环境并且从不同地点选取一些同学做了相关访问工作。

一 社区基本情况 石湖校区坐落于苏州高新区国际教育园北区核心区,石湖之滨,上方山之麓,毗邻苏州轨道交通三号线,有多路公交直达,学生出行十分方便,并与风景秀丽的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相邻,占地面积共1500余亩。校区现有环境科学工程与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商学院,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传媒学院,音乐学院等学院,共有在校生10000余人。其中男女生比例大概为4:6,年龄多在19—23岁之间,正处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校园内建有教学楼,宿舍楼,图书馆,体育馆,体育场,校医院,礼堂,超市,食堂等,临近汇金商业街,基本可以满足学生日常需求。

老校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时为苏州铁道师范学院新校区。建筑富有浓郁的江南园林特色,其中“师陶园”、“九曲桥”最能体现这一特色。师陶园内景物清幽,云墙缭绕,廊腰缦回,曲径通幽,古木苍柏,湖石叠山;九曲桥畔杨柳青青,虹径弄碧,曲折萦绕,荷香四溢,真可谓:“隔岸垂杨笑语,池荷映水新状”。新校区建于新世纪,多为现代化教学楼,运动设施,宿舍,满足学生日常学习,生活需要。

二 社区需要

本小组成员分为几组到食堂,宿舍,图书馆等场所

访问了一些同学,通过实地访问的方式,了解到学生的需要,现大致归类如下:

1.硬件设施老校区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老教学

楼,宿舍内部设施亟待改善,例如老校区宿舍内设施简陋,空气流动性差,有较多的粉尘,不利于学生健康,没有衣柜,物品难以放置,没有晾晒衣服地方,离浴室太远且浴室设施出现损坏现象,给学生日常生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图书馆里的自习室座位有限,难以满足学生需求

2.校园管理宿舍盗窃事件时有发生,宿舍管理有

待加强,宿管应该加强对进出宿舍人员的检查;图书馆与体育馆的开放时间应该适当延长些,方便学生学习与课外运动;老校区食堂中午就餐非常拥挤且卫生状况较差

3.校园文化维护学生权益的组织很少,且多是自

上而下,不能帮助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部分学生反映校园课外活动较少;少部分学生乱扔垃圾,影响校园环境整洁

三 社区需要状况分析与评估

从归纳整理后的访问结果来看,社区的需要涉及学

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老校区由于年代较久,硬件设施不够完善,已经影响到学生的正常生活,情况亟待改善;校园管理制度在某些地方仍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缺陷,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必要调整;校园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是长期以来形成的积弊,短时间内难以解决。针对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措施包

括:1.社区工作者积极组织相关学生权益组织将问题进行汇总,向学校相关部门反映现实情况 2.社区工作者协助学生代表与学校相关部门进行洽谈,商讨可能的解决办法 3.社区工作者开展长期性的跟踪服务,力使社区进入一个正常的发展轨道

小组成员:何萍萍 刘启文 陈小橙 刘笑 徐园园 卢欢

夏继成

第四篇:校园文化建设考察报告

赴遵义湄潭中学、遵义四中、贵阳实验三中进行校园文化建设

考察学习心得

2014年6月16日至6月19日,在原市教育局教研室石卉云主任的带领下,铜仁二中常务副校长邬江、团委书记滕云、“申示复评”资料室总资料员舒滞一行四人赴遵义湄潭中学、遵义四中、贵阳市实验三中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考察,短短四天,马不停蹄,鞍马劳顿,虽然辛苦,但收获颇丰,收益匪浅。报告如下:

一、湄潭中学——传承浙大文化,弘扬“求是”精神 6月16日下午,在陈辽东校长的陪同下我们参观了湄潭中学。湄潭中学以“传承浙大文化,弘扬求是精神”为其办学特色,“求是”处处体现在学校的的文化建设上。走进校门,一块由浙大校友科学家竺可桢题写的“求是”碑刻立于中央,坚实而厚重的文化气息铺面而来。走进学校小会议室最引人注目的是挂在墙壁上学校在2010年——2013年连续四年获得遵义市普通高中(一类)教育教学质量奖的奖牌,在强手如林的遵义各学校,一所县级中学能获得如此高如此多的荣誉实属不易。湄潭中学校长对我们说“学校在狠抓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更加强学生的自立自强自信教育,这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种“求是”精神,因学校是抗战时期浙江大学所在地,进入学校后学生有着天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同学们时时以浙大的校友为榜样,以浙大杰出的前辈为楷模,在骨子里形成了浙大“求是”情怀。”我们把学生向老师打招呼都看成是一种“求是”的体现,把向老师打招呼这种方式作为一种风气来抓,让学生形成一种自信”。校长说“学

校年年有两大喜事,一件是校园文化艺术节,一件是毕业生会餐。校园文化艺术节是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盛会,教师融入学生中,学生融入教师中,展示才艺,展现才华,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了解老师,让老师发现学生能力。校长不例外,加入进来,拉近与教师的距离,与老师亲密接触,在活动中与老师进行了沟通与交流。毕业会餐就年年在学校进行,领导、班主任、科任老师都参与,这是一次难得的聚会,大家聚在一起可共叙师生情、同窗谊,更是一场高考前的壮行,减少了在外聚餐的诸多毛病,比如浪费、学生闹事等,这也是一种求是的体现。”

走出学校小会议室,进入学校办公楼大厅,我们看到在“园丁谱”的下方挂着一副横幅,上面写着“2014年党总支高考志愿填报咨询处”问校长得知,这是教师党员每年自发组织的一次咨询会,每年高考后的一个星期就开始接受同学咨询,为他们答疑解惑,帮他们判断分析,切实为同学服务,减少填报志愿时的迷茫和少走弯路,这确实又是“求是”精神在教师身上的体现。

湄潭县是贵州省诗词之乡,而湄潭中学是贵州省的“诗教先进单位”,2009年被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诗词学会评为“诗词校园”,这又是湄潭中学的又一文化亮点。每一年由语文教研组牵头组织举办“求是”杯诗歌大赛,老师学生同台竞赛,以古体诗形式为主,每次大赛教师学生佳作连连,珠联璧合,整个校园弥漫着诗歌的味道,文化氛围浓烈。在学校的文化长廊我们有幸看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优秀作品。在学校文化长廊,我们还看到了学校每年组织评选的各种“十佳”特辑。包

括:文明礼貌十佳、勤俭节约十佳、体育运动十佳、才艺表演十佳、十佳孝子(女)、学习进步十佳、操行十佳等,通过这些学校的十佳榜样向学生传递一种正能量,形成一种“比学赶超”的文化氛围。

二、遵义四中——光荣百年老校,魅力新浦校区

6月17日下午在遵义四中杜方荣校长陪同下我们一行四人参观了遵义四中新浦校区。新浦校区是遵义四中的新校区,总投资7.5亿元,占地227亩,校区紧邻湿地公园,环境优美,学校建筑以黔北民居风格为主。校门以遵义四中的“四”字变体造型修建而成,朴素大方,寓意深厚。校园正门内置一块椭圆造型的大理石,上刻“明德、博学、启智”六个大字及六字的出处,大气稳重且内蕴丰富,让人浸润其厚重文化气息中,沉静思考,心生顿悟。从校园右侧而入,进入曙光路,看见三楼并立分别为明德楼、博学楼、启智楼,这三栋楼是高

一、高

二、高三的教学楼。2013年的8月15日,已有1500名新生入住新校区学习,目前只有明德楼的高一学生在校区上课。2014年8月将迎来又一批高一新生,待学校全面装修完毕,所有学生将入住新校区。

学校对于每一栋楼的命名都很有考究,且都由杜校长亲自参与策划、命名,学校行政楼命名为“尚行楼”,音体美等学生活动中心楼命名为“尚美楼”学生餐厅命名为“尚俭楼”,体育馆命名为“尚健楼”,学校实验楼命名为“尚真楼”。这几栋楼均配有LED显示屏。学生的宿舍楼六栋,分别是高

一、高

二、高三的宿舍楼,分别被命名为“桃苑、李苑、杏苑、松苑、竹苑、梅苑”,并在六栋楼的最醒目

处置石书联“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暖一家”。对联里表达了对同学们修炼高尚品格的期望,又包含了师生相互友爱,情同一家的温暖情感。

在宽阔的师生休闲广场还立了一尊将近六米高孔子雕像。孔子雕像的对面还有一组被命名为“时空对话”的雕塑,雕塑分三部分,中间被雕塑成一本厚厚的书本,书本是翻开的,在书页的两面刻有关于遵义四中简介;左面塑遵义各个朝代名人,右面塑近代和现代的遵义名人以及新时期师生展望未来的图像。这一组“时空对话”的塑像,表达了遵义四中师生对遵义先贤们的尊重和敬仰,同时含有四中人发扬传统、继往开来的深意。

参观完遵义四中新校区,有一个最大的感受就是,校舍布局合理,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文化建设体现在建筑设施上厚重、大气、清新,有历史感,有时代感。

三、贵阳实验三中——年轻实验三中,奋力追求卓越

6月18日,在实验三中梁灵副校长的陪同下我们参观了贵阳市第三实验中学。贵阳市第三实验中学简称贵阳实验三中,位于贵阳市风景秀丽的东山扶风小区、贵阳电视塔旁,这里是一个寸金寸土的地方。正因为寸金寸土,所以这里的每一块地,每一栋楼,每一个角落都被利用到最大化。

梁校长听说我们是来考察校园文化建设,首先把我们带到学校最有特色的一个楹联文化长廊,楹联文化长廊在两栋相连教学楼的第一层,四围都是敞开的,学校把大楼第一层的梁柱利用起来,在柱子上

挂上楹联。此楹联长廊翰墨沿古今中外科学技术发展轨迹,简洁而明快地展示和阐释了世界文明古国的科技曙光,描述了三次科技革命带给人类翻天覆地的变化,谱写了一曲雄浑、悲壮、酷烈、宏大的科技文明交响乐,并巧用当代书法家的再创作,真实体现了科技与艺术的交融。每一幅楹联暗含一位科学家的名字和故事,引导同学们浏览古今中外科技大师创造发明的历程和艰辛。梁校长说,每一年新生进校,入学的第一课便是走进楹联文化长廊,讲解员都是上一届的学生,他们对楹联的意思及楹联中的故事如数家珍,讲得头头是道,这成了实验三中的进校入学的必修课。

实验三中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学生休闲书吧。书吧在教学楼的二三层,共两间,每间与教室一样大,装修风格中西结合,以暖色调为主。开放的书柜、古色古香的藤桌、藤椅,一架钢琴,墙上的浮雕以及励志的名言名句,书吧显得悠闲、舒适、温馨、和谐。梁校长说,每天放学后和课间这里是同学汲取知识和放松心情的地方。

在学校礼堂门口我们看到一张大大的海报,上面写着“戏剧盛典——贵阳实验三中第十届戏剧节”等字样,梁校长说,“戏剧节是学校校园文化艺术节的一个分支,已举办了10届,从建校到现在一直没有停过。由团委和学生会组织,语文教研组指导,学生们自编自导自演,节目内容基本都来自高中课本,而《雷雨》是每年必演也是最为精彩的一个戏剧节目。通过这样的形式既可以让同学们得到艺术的熏陶,又使得他们回归课本,爱上语文,可以说是一举几得的作用。

四、结束语

此次赴遵义、贵阳学校进行文化建设考察学习,虽然考察时间短暂,深入学校时间不长,也许对这些学校校园文化的内涵理解还不透彻,但从这些学校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视,对校园文化的挖掘和创新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作为一个学校文化建设是需要投资的,这种投资的回报是长远的、有价值的,他与抓教学,抓质量并不相悖,可以说文化的力量是巨大的,是无穷的,深远的,不可估量的,但愿此次考察学习能对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一点点帮助。

2014年6月20日

第五篇:校园文化建设考察报告

校园文化建设考察报告

为了提升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提高学校的文化品位,在林清校长的带领下,我们于2012年7月17日外出考察。我们采用了访、看、拍照、网上查阅等方法,对武汉第三十九中学和宜昌外国语小学两所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了学习考察。此次学校考察时间虽然短暂,但让我们开了眼界,学到了很多东西。现以武汉第三十九中学为重点,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考察的基本情况

1、武汉第三十九中学概况

武汉第三十九中学是一所公办全日制高中,创建于1906年,迄今已有百年历史,前身是“湖北女子师范学堂”,20世纪60年代改为男女合校,更名为“武汉市第三十九中学”。

学校坐落在文化发达的武昌区中心,毗邻首义广场,与黄鹤楼隔路相望,周边有辛亥革命纪念馆、湖北省总工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中医学院南校区等,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学校占地面积42000平方米,现有教学楼、办公楼、图书楼、艺术楼、学生食堂各一幢,内配体育馆、微机室、语音室、理化生实验室、体音美活动室、形体室、艺术厅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校园里,有百年银杏,参天香樟,苍松翠柏,葡萄枇杷。鸟语花香,春华秋实;亭台廊榭,掩映其间,被誉为“花园式的学校”,而艺术特色教育是学校办学的一个亮点。

学校现有3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762人,教职工132人,其中有市、区学科带头人11人,研究生学历42人,高级教师68人,市、区优秀青年教师12人,区级教学能手9人。

2、宜昌外国语小学概况

宜昌外国语小学是西陵区人民政府投资新建的一所双语全日制学校。2002年9月1日正式开学。校园占地面积7700平方米,坐落在景致秀丽的长江之滨,环境优美静雅。学校整体布局合理,建有欧式风格的教学楼,办公楼。多功能综合楼和学生生活楼。内设学校网管中心,校园电视台,教师电子备课室,校内外电话系统等现代化教学、办公设施。拥有宜昌市中小学一流的运动场地,体育设施设备一应俱全。教室里装有空调并配备了有线电视、计算机、低音广播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校以“追求卓越,培养高品质的人”为办学理念,以“自强不息,追求卓越”为校训,以“文明儒雅,阳光向上”为校风,以“情商丰富、智商发达、体魄健壮,品德高尚、基础扎实、英语一流、胸怀世界、善于交流、勇于创新”为发展愿景,以“使学生成为有修养、有抱负、有贡献、有影响的人”为育人目标。学校采用小班化教学,“营养式”辅导。学校坚持育人为先,开设有人文课程、实践性作业和人生远足课程,注重学生的实践和体验,培养全面人才。

这次考察印象较深的是武汉第三十九中学社团活动的真实性,所有的硬件设施、规章制度,不是摆设。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的图书室,设有融收藏与阅览为一体的图书室,而且是学校里最漂亮,最精心设计的地方。里面的人性化设置让我们甚为感动,他们用心布置读书环境,用心设计读书活动等等。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重视,真正的引导。

虽然时间紧促,未能深入细致地了解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但通过实地考察,我已经强烈地感受到了校园文化建设在一所学校中所起的无可替代的作用,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催生着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生命发展,引领着校园发展,师生和谐。

二、借鉴和建议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生命所在,是学校人文传统与良好校风的根本之源。它不仅是环境的建设和知识技能的传承,更是校园中人的行为习惯,理想信念的体现,是一种精神文化。要打造品牌学校,就需要良好的校园文化。学校应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以文治校,以文育人,形成良好的教育观。

通过此次学习考察,并结合我校特点,我提出几点建议:

1、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因地制宜,搞好学校人文景观建设,创设育人氛围,赋予学校文化内涵,提高学校的文化品位,彰显学校精神。

2、充分利用室内外墙壁,走廊墙壁等。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成为知识的载体,每一块墙壁,都成为会说话的老师,每一棵花草都能发出美妙的声音,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感化和教育,体现了校园处处皆教育的育人理念,把教育目的和科学文化知识融进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使校园环境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优化。

3、“好习惯”可以改变人生。重视对学生的习惯教育,让每个孩子养成受益一生的习惯。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是任何学科所无法比拟的。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培养国家栋梁具有重要意义。虽然此次考察已结束,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还在发展与探索中,但我对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充满信心,相信我们的校园会越来越好!

下载社区群众文化建设考察报告(写写帮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区群众文化建设考察报告(写写帮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校园文化建设专题考察报告

    校园文化建设专题考察报告 2011年9月17日 一、前言 为了使我校后期校园文化建设的硬件规划和设计更加科学,也为了使我校在园林式校园创建上更符合省级园林式校园的要求,同时更......

    校园文化建设考察报告

    校园文化建设考察报告 为提高我们这些新任命的小学校长的理论素养和实践管理能力,认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全面提高学校文化品位对促进学校科学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在......

    社区文化建设

    社区文化建设 [引言] 社区文化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产物,社区文化建设是一项加强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的社会工作。目前我国的城市社区文化存在着设施建设滞后、专业......

    社区文化建设

    社区文化建设 生活因文化而美丽。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日趋提高,体现生活质量和品味的人文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期望更多的感受到理想的精神环境满足。他们追求时尚,品味高......

    社区文化建设

    社区文化建设一、社区文化制度建设1) 社区文化应紧密配合物业管理来开展工作。社区文化是物业管理公司为业主提供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服务内容,其活动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业主对......

    社区文化建设

    社区文化建设 一、社区文化建设的原则 (一)老与少相结合 老与少相结合是指社区文化建设应该抓住老人与儿童这两个大的群体,带动中青年人参与社区文化活动。这种抓“两头”促......

    社区文化建设

    广东社区文化建设 商学院10财务会计教育2班2010244205欧丽园 社区是社会的缩影,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和谐社区的构建,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社区文化是构建和谐......

    社区文化建设

    呼和浩特市桥华社区文化建设 (内蒙古师范大学 社会学民俗学学院 田友丽)摘要社区文化建设作为社区建设的灵魂,在社区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以呼和浩特市桥华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