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廊坊:市长书面批示表扬气象服务工作
廊坊:市长书面批示表扬气象服务工作
(作者:廊坊市气象局:马启河 张 帅)
5月23日,河北省廊坊市人民政府冯韶慧市长在该市气象局呈报的第五期“5.18”中国廊坊经济贸易洽谈会(简称“5.18经洽会”)专题气象服务材料上做出书面批示,充分肯定了廊坊市气象局各项工作的成绩,高度赞扬了气象服务工作为该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积极贡献并提出了殷切期望。
冯韶慧市长在批示中写道:“市气象局近年来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应对突发事件、重大自然灾害、保障重大活动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5.18的气象服务工作部署周密、服务及时到位,为5.18经洽会的成功举办作出了努力。向气象系统的同志们转达敬意和感谢。希望在气象服务方向不断探索新形式、新载体,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为了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5.18”经洽会期间,廊坊市气象局将具体气象服务工作落实到人,安排预报服务人员24小时严密监视廊坊的天气形势的变化,自5月7日开始,滚动制作发布“5·18”经洽会专题天气预报和不定时提供可能对大会造成不利影响的突发性、灾害性、转折性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并将信息通过专人送、网络、传真、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及时传递到大会组委会及会务组工作人员手中。同时还将加强与廊坊市“5·18”经洽会联络办公室及各个工作组的联系与沟通,及时掌握他们对气象服务的具体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气象服务产品。期间共为大会组委全提供专题气象服务材料10期,发送手机短信服务45
条次;从5月14日起,向遍布廊坊市区50多所来自全国各地参展商下榻的星级酒店、宾馆提供“5.18”经洽会专题气象信息9期,及时、准确优质的气象服务工作,得到了廊坊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认可,从而获得了冯韶慧市长的书面批示表扬。
据悉,每年一届的5·18”经洽会由国家商务部和河北省政府联合主办,会期为每年的5月18日至22日,到今年已经连续举办了29届,是我国北方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规综合性涉外经贸洽谈活动,每年都吸引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大型企业前来参加,其中“世界500强”的著名企业就有几十家,该经洽会素有“北方广交会”的称号。今年的经洽会以“沿海大省新战略、京畿重地新商机”为主题,全面推进与骨干央企、知名外企、大型民企、科研院所的全方位合作,着力打造立足环渤海、突出京津冀、面向海内外的国际投资贸易促进平台。会议期间举办了商界高端洽谈会议、重点产业专场推介、重点企业专题对接、贸易展览及开馆式、采购交易会、主宾市专场推介和各市自办活动、合作项目签约仪式等7类、共30项活动。
第二篇:农口工作总结会表扬气象工作
全市农口工作总结会表扬气象工作
一月十四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二OO八年农口工作总结大会。在工作总结报告中,对全市气象工作为抗震救灾、堰塞湖除险、强降水天气预报以及为灾区群众气象服务和大灾之年粮食不减产气象保障工作等给予了充分肯定。邱副市长对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十分满意,他讲:“在冰冻雨雪天气、地震、堰塞湖处置、‘7.20’、‘9.24’强降水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中,气象局的同志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天气预报准确,气象服务很主动,很及时,气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受到各级表彰,可喜可贺。”并希望气象战线今年再创佳绩,为全市恢复重建,为粮食生产、农村经济建设再作
新的贡献。(绵阳局办)
第三篇:气象服务工作
围绕需求强化服务提升水平加快推进灌南气象事业再上新台阶
灌南县气象局
(2012年2月27日)
过去的一年,在市局党组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局以“转变事业发展方式,建设气象现代化体系”为主线,着力加强四个能力建设,强化各项措施的落实,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取得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展。
一、围绕服务民生,提高公共气象服务水平
公共气象服务是气象工作的核心和出发点。面对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影响逐步加大、极端气象灾害逐渐增多的新形势,我们高度重视气象灾害的防范应对,着力提高公共气象服务水平,努力实现全民共享气象服务的目标。
一是引导气象工作政府化。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气象工作,先后出台《灌南县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和《关于加强防雷减灾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加强气象工作的组织、宣传,将其纳入全县专项规划进行统一管理和实施,为气象工作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县财政每年投入气象经费30-50万元,用于气象基础设施建设,全县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系统、视频会商系统、信息传输网络、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系统等不断得到完善加强。
二是开展服务形式多样化。我们时刻关注灾害性天气,及时做好防灾减灾决策服务,努力提高气象服务的敏感性、针对性、多样性;紧贴关键农时,提供精细化指导提醒服务;抢抓重大活动和重要节日,提供及时准确的保障服务。去年,我局共发布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4万余条,常规气象信息40.6万条,《重要天气报告》31期,电视专访、新闻发布会9次等等,力求做到在时效性上坚持常规天气按时报、灾害天气及时报;在服务方式上实现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声讯服务等随时报;在灾害天气时做到书面材料重点报、新闻媒体公开报。
三是推进气象业务现代化。在已建成由全县各乡镇自动气象站组成的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服务系统、土壤水份自动监测系统和开通气象信息共享平台的基础上,又初步建成了灌河水上交通气象监测预警服务系统,高清视频会商系统,完成了Micaps系统的升级改造,气象现代化监测预警和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四是质量建设规范化。扎实开展业务质量提升年活动,努力提升质量意识,夯实业务基础,业务平台、业务流程、业务制度、业务学习交流等工作规范化开展,业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去年有四位同志获得百班,获批一个省青年气象科研基金项目,一篇文章获第六届苏皖研讨会优秀论文。
二、围绕三农需求,提高气象为农服务水平
当前,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仍是防灾减灾工作的“短板”。面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气象服务需求,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推进“两个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气象为农服
务能力。
一是打造服务平台。建立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是“两个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2011年,县政府出台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六有”建设标准,并将“建成气象信息服务站”列入各乡镇“三农”工作考核,与农工部、农委、卫生、安监等部门建立合作机制,开展专项验收检查。截止去年12月份,全县14个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全面完成,提前两年实现中国气象局提出的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全覆盖的工作目标。二是加强队伍建设。为了充分发挥气象信息服务站阵地作用,进一步做好农村防灾减灾工作,我们把乡镇气象服务队伍建设作为重要工作。自2008年组建气象信息员队伍以来,目前已建立起覆盖全县14个乡镇、239个村、总人数达到863人的乡镇协理员,村(社区)、学校、部门、大学生村官气象信息员队伍。定期开展气象信息员培训,在气象信息传播、气象灾害上报、灾情调查、气象科普宣传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我们还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和考核办法,年终进行检查考核,每年都对气象信息员队伍更新梳理。
三是提升服务能力。开通为农服务工作平台(网站),强化业务技术人员为农服务知识培训,加强与农委、海洋渔业部门等业务技术人员交流,完善为农服务方案,为农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开展人工影响天气标准化建设,建立标准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旱情监测,适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去年,我县累计投入 25万元,实施四
次人工增雨作业,有效地缓解了旱情,收到了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次在省政府办公厅政务信息中报道;在“三夏”期间,连续第十年组织“三夏”流动气象服务小组,分赴全县14个乡镇,面对面向农民朋友进行服务,这一做法在中国气象报进行了报道。
三、围绕灌河经济,打造气象服务特色品牌
06年以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县先后建立了临港产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农业示范园区等经济园区。我们立足园区企业对气象的特殊需求,开展特色气象服务。先后形成了《现代农业示范园气象服务调研报告》和《临港产业园区气象服务调研报告》,建立了临港产业和农业园业气象服务系统,园区、产业区的气象服务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服务用户近100家,年发送服务信息达5万余条。为了更好服务临港产业园区经济发展,我局从2010年开始着手建设灌河水上交通气象监测服务系统,打造灌河水上日常运营服务平台。截止去年底,沿灌河沿线已建成5座6要素自动站,成为全省唯一一家县级气象部门建设的水上交通气象监测预警服务系统,为尽可能缩短货物运输时间,降低运输成本和费用,保证运输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为提高临港产业的气象服务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立足优化服务 提升防雷减灾管理服务水平
一是不断优化服务意识。大力弘扬“三创三先”新时期江苏精神,扎实开展好创先争优、科学发展主题培训、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四治四提升”、“为党旗争辉 为气象添彩”和学习型机关建设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六个活动,努力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效率意识,着力营造便捷高效廉洁的服务环境。
二是不断优化服务载体。进一步完善《关于加强防雷工作管理的实施意见》,开展并完成防雷检测实验室资质认证,优化防雷安全管理工作流程,防雷工作标准化水平和技能进一步提升。强化防雷检测平台和气象法制管理平台网上运行,行政权力网上公开运行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和许可工作更加规范。
三是开展防雷安全标准化建设。全力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年活动,深入部门企业提供防雷技术服务,送发防雷安全宣传材料,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生产大检查,检查企业180余家次,全县的防雷减灾水平进一步提高。
各位领导、同志们,灌南县气象事业发展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与上级领导、兄弟单位相比,还有许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下一步,我局将根据这次会议的要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以提升四个能力为着力点,积极推进气象工作政府化、气象业务现代化、气象服务社会化、气象管理科学化。突出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一是以加强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为重点,建立防灾减灾组织,制作印发灾害防御规化,开展乡(镇)、村示范点建设,全力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和公共气象服务工作。二是以加强现代业务体系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提升预报业务能力、测报业务能力和现代装备技术保障能力,推进业务体制改革工作。三是以气象监测预警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完成灌河水上交通气象监测预警服务系统项目建设,做好乡镇自动站的升级改造工作。四是以防雷安全监管为重点,全面履行社会管理职能,推进科学管理。五是以加
强气象工作责任体系建设为重点,努力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工作目标管理和考核。进一步健全防灾减灾工作协调机制,形成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协作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格局,将气象事业的发展全面融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全县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和良好的保障,为我市在苏北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在“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伟大征程中作出新的贡献!
第四篇:宁德市委书记和市长对全市劳动保障工作的批示
陈荣凯书记对全市劳动保障工作的重要批示
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是安邦之计、和谐之要、民生之本。近年来,全市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中心、服务全局,奋发有为、开拓进取,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借此机会,向长期以来默默奉献在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一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宁德蓄势而发、乘势而上、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也将是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政策集中出台、资金投入更大、发展步伐加快的一个时期。全市各级各部门尤其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统一到省委“两个着力”的要求上来,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扎实的作风,抓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努力开创我市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的新局面,为实施环三都澳区域综合发展战略、建设海西东北翼中心城市做出了新的更大贡献。
陈家东市长对全市劳动保障工作的重要批示
去年我市劳动保障工作成效明显,广大劳动保障战线的干部职工功不可没。希望全市劳动保障系统的同志们继续努力,按照“两个着力”的要求,认真落实劳动保障各项工作任务,努力在扩大就业、技能培训、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和管理服务水平等方面有新的突破,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多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第五篇:市春耕春播气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市春耕春播气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市春耕春播气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加强市春耕春播气象服务工作,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方案。
一、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产品制作单位和产品名称
农业所承担全市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产品制作,各郊区气象局承担本郊区市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产品制作。
市级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产品题头为“市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专报”,郊区级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产品题头为“郊区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专报”。
二、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产品的发布时间与频次
市春耕春播气象服务期为4月11日至
4月30日。期间每周发布一期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产品,遇到低温阴雨、干旱等对春耕春播有明显影响的农业气象灾害时应增加发布频次。
三、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产品内容 文字内容:春播进度,天气实况及其对播种和出苗的影响,未来天气对春耕春播影响分析,趋利避害的措施建议。其中,在使用农业部门春播进度时注明“根据农业部门农情调度”字样。预计将发生或已发生低温阴雨、干旱等农业气象灾害时,增加农业气象灾害预报或实况评述等内容。图表部分:未来一周适宜播种时段的区域分布,适宜播种区为绿色、较适宜播种区为蓝色、不适宜播种区为红色。预计将发生或已发生低温阴雨、干旱等农业气象灾害时,增加农业气象灾害落区预报图或实况图。
四、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产品制作流程 各郊区局在服务期内,每周制作一期本郊区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专报,通过省局
办公平台发公共邮箱,并上报至市局服务器市局农业气象春耕春播文件夹下,直至本地春耕春播结束。市气象台在服务期内,每周一分析上一周春耕春播区的天气实况,制作春耕春播区未来一周天气趋势预报图,要求画出降水区域、并标明降水可能时间,于每周一上午11:00前将产品上传至市局服务器市局农业气象春耕春播文件夹下。
农业所在服务期内,每周一汇总市气象台提供的产品、省局气候中心的指导产品,分析未来天气对春耕春播影响,提出趋利避害的措施建议,制作完成《市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专报》,于当日下午17:00前上传至省局服务器市局春耕春播文件夹、市局服务器市局农业气象春耕春播文件夹下,并发送市局公共邮箱。
五、决策气象服务和公共气象服务 在春耕春播期间出现重要天气时,市气象台须按决策服务的有关程序制作材料
向市委、市政府等部门汇报。
电视中心应适时制作有关市春耕春播气象影视服务产品,在天气预报节目或其他影视栏目中向公众发布;办公室应并及时通过互联网发布《市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专报》。
各郊区气象局要在春耕春播期间做好对当地政府的决策气象服务和公众气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