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意见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意见
皖政办〔2012〕52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部署,努力扩大农业农村公共气象服务覆盖面,提高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科技水平,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加强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做好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
我省是受气象灾害影响较严重的省份之一,农业是受气象条件影响最直接的产业。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过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全省气象为农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农村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加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不断增多,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农民生活对气象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站在服务“三农”和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领导,不断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为改善农业农村发展条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二、进一步明确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农业气象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减轻农村气象灾害的不利影响为重点,统筹集约各种有效资源,大力改善农村气象基础设施,着力增强农业气象服务的科技水平和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综合防御、应急处置能力,逐步实现城乡气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力争到2015年,初步形成结构合理、布局适当、功能先进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基本建立监测准确、预警及时、防范有效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基本建成布局合理、管理规范、具有较 —1—
强科技支撑的人工影响天气业务体系。
三、推进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
(一)建立完善农业气象监测预测服务系统。推进皖北小麦、玉米、大豆,淮河以南水稻、棉花、油菜等大宗农作物农田小气候、土壤墒情、农业气象灾害等观测系统建设。结合各地粮棉油高产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大力推进特色农业、设施农业、水产养殖业等气象条件精细化观测以及农业气象试验研究观测系统建设。建立农业气象指标体系和省、市、县三级农业气象监测预报评估服务平台,提高农用天气预报和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监测与影响评估水平。加强卫星遥感技术应用,提高作物长势、种植面积监测和产量预报水平。建立“直通式”服务机制,开展面向大型农产品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种养大户的产前、产中、产后全程系列化服务。
(二)加强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决策服务。开展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力布局、种植结构、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气候资源的利弊影响分析,提高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和安全影响的定量评估水平。开展精细化的农业气候区划,为科学规划农业生产布局,合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提供决策服务。开展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为提高农业的气象灾害风险防范、风险管理和风险转移能力提供支撑。
(三)加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建设。依托“安徽农网”,按照“多网合一、一网多用”、“多站合一、一站多用”、“多员合一、一员多用”的原则,实现多部门资源共享,强化乡、村两级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充分发挥综合效益。建立由各领域专家和各级农技人员组成的农业专家联席会议制度,开展农业信息与技术互动服务。加强农业物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全面提高农业物联网技术的综合利用与服务水平。
四、完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一)加强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建设。统筹推进中小河流、山洪沟及地质灾害易发区自动气象站建设,加快新一代天气雷达建设,提高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的监测能力。升级改造卫星遥感接收系统,建设省级多功能极轨和静止气象卫星接收设备,提高洪涝、干旱、森
林火灾、水体污染等气象次生灾害的监测和影响评估水平。在雷电灾害多发频发区布设雷电监测仪,提升农村雷电灾害监测预警水平。根据气象灾害应急服务需求,配备应急移动气象台,提高农村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二)建立健全农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网络。各级特别是县、乡人民政府要加强农业气象信息和农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基础设施建设,保证至少有一种手段能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及时传递到村(组)。县级建立气象部门与乡镇、中小学校等组织和单位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递机制,乡镇建立通知到村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递机制,村级建立通知到户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递机制。各级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和通信运营企业要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合作,建立突发气象灾害发布绿色通道,逐步实现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全网发布。
(三)提高农村气象灾害应急和风险管理能力。县、乡人民政府要成立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任组长,气象、民政、财政、农业、水利、国土资源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建立健全应急联动机制。各地要组织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建立气候可行性论证制度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制度。在农村雷电多发易发区、农村中小学校舍等公共场所和建筑物开展雷电防护工程建设。建立完善县、乡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开展气象灾害应急演练。建立以省、市、县为骨干,乡镇、街道社区和村庄为基础的气象灾情调查上报网络和气象灾害隐患排查制度,编制农村气象灾害风险图,设立气象灾害危险区警示牌。建立气象信息员、气象灾害防御责任人和志愿者队伍,加强管理与业务培训,并积极发挥作用。结合开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灾害信息员培训等活动,在乡镇组织开展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工作。
五、加强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
(一)提升人工影响天气基础保障和科技支撑能力。加快江淮分水岭地区、大别山水库群人工增雨基地,淮北地区人工防雹增雨基地,皖南森林防火灭火基地建设,合肥飞机人工增雨综合保障基地以及阜阳、蚌埠、安庆飞机人工增雨分中心建设,形成地、空立体化作业体
系,提高农村增雨抗旱、防雹减灾、水库增蓄等作业能力。加强人工增雨监测系统建设,建立地面、高空监测系统和机载测量系统。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决策指挥系统建设。继续组织开展大别山区、江淮地区人工增雨、防雹外场试验。积极开展人工影响天气效果评估技术研究。
(二)强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安全监管。针对基层作业队伍流动性大的实际情况,加快建立责任明确、操作规范、制度严格、措施到位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加强空域申请、弹药储运、作业人员安全等重点环节的管理,杜绝发生责任事故。加强作业人员安全知识培训,完善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强化应急演练,提高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六、强化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防灾减灾工作职责,切实把气象为农服务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投资渠道。各级发展改革、气象、科技、民政、财政、农业、水利、国土资源、教育、广电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推进资源共享,加强协调配合,搞好综合服务,形成推动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整体合力。
(二)科技创新,增强支撑。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强对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预报、评估及综合防御技术的研究,加强农业气象关键技术研发、试验示范和成果转化应用,不断增强气象为农服务的科技支撑能力。
(三)强化宣传,发挥效益。加大对气象为农服务工作重要意义、政策措施等宣传,为强化气象为农服务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大力开展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教示范活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最大程度地减轻气象灾害损失。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二年七月十八日
第二篇: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提升气象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能力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提升气象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能力的意见
2010年07月15日 17时02分39
主题分类: 计划物价 资源能源
“气象”
“经济社会”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提升气象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能力的意见
鲁政办发[2010]41号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我省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经省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提升气象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能力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气象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搞好服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省地处沿海和黄河下游,是气象灾害多发区和气候变化敏感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省暴雨暴雪频繁出现,寒潮大风叠加影响,旱涝灾害交替发生,频率和强度明显上升,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增强的趋势日益明显,气象灾害的破坏力日益严重,对我省农业、水资源、海岸带和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应对气候变化、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度重视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深刻影响,全面加强气象服务能力建设,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总体要求和任务目标
(一)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战略部署,牢固树立“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发展理念,坚持把提高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放在首位,坚持科技创新,强化基础建设,推进重点工程,不断增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安康福祉提供有力保障。
(二)任务目标。到2015年,初步建成适应需求、结构完善、布局合理、功能先进的气象现代化体系,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5%,气象服务信息覆盖面达到95%,公众满意率达到90%,气象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占GDP比例下降到2%以内,气象服务整体能力位居全国前列。
三、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建设的基础工作
(一)完善综合气候观测和通信网络系统。进一步推进我省综合气候观测网建设,建立和完善海洋与渔业、农业、交通运输以及风能、太阳能等专业气象观测网,区域气象观测站点建设达到每个乡镇至少1个。气候观测准确度明显提高,观测精度达到全球气候观测系统标准;大范围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到95%,突发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85%以上。建设气象应急通信系统和气候变化海量信息存储加工处理系统。整合公安、国土资源、交通运输、水利、农业、海洋与渔业、环保、林业、地震、民航、煤炭、气象等部门监测信息资源,实现应对气候变化和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相关信息共享。
(二)提高气象预报准确率和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短期、短时、临近天气预报系统和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灾害性天气种类、强度和落区短时预报每3小时发布一次;气象要素预报精细到乡镇。加快建设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立多部门相互配合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系统,切实提高农村、湖区、山区、海上等偏远地区以及高危行业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覆盖面。
(三)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发挥科技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加大对气候变化研究的支持和投入力度,大力加强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气候事件发生、发展规律的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建设一批气候变化及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基地,形成一批科技创新成果,培养一批全国知名的科技人才。
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
(一)为农气象服务工程。
(1)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立现代农业气象预报平台、气象情报服务平台和现代农业气象服务指标,开展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工作,推进农业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服务我省农业农村发展和千亿斤粮食生产。以德州为试点,组建农业墒情自动监测网,建设农田墒情自动监测和干旱预警系统;以栖霞为试点,开展果品生产气象观测和服务工作;以青州为试点,开展“农超对接工程”气象保障示范县建设;以寿光为试点,建设设施农业气象试验站,建立影响温室蔬菜生产的灾害性天气评估系统。
(2)健全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开展农村防雷工程建设,重点做好农村中小学校、农村危房改造的雷电防御工作。结合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建立农村公共气象信息发布和接收平台。加强基层气象灾害应急队伍建设,做到乡乡有气象协理员、村村有气象信息员。
(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气象服务工程。
(1)进一步提高海洋气象保障能力,坚持海陆统筹,以陆促海,建设长岛、青岛海洋气象观测基地,着力开展海上气象观测、海气交换通量观测、海上大风、海雾和风能观测,满足海洋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海洋风能资源开发利用和气候变化监测等需要。在全省气象系统内,建立省海洋气象预报预警中心和4个市级海洋气象服务分中心。建设和完善石岛海洋气象广播电台。以荣成、寿光为试点,推广使用海洋天气警报接收系统,提高海上作业保障能力。
(2)面向济南都市圈和胶东半岛城市群建设,在气象系统建立和完善城市气象监测预警服务系统,服务城市发展。
(3)面向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以济青高速公路为试点,沿线布设25个自动气象观测站,建设我省智能交通气象监测预警服务系统,并逐步推广到全省境内的高速公路,布点规模达到300个。
(三)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气象服务工程。
(1)在东营建设黄河三角洲多生态类型气候监测基地,开展湿地生态气象、农业气象、海洋气象、风能以及太阳能资源等观测。
(2)建立气候资源监测与评估系统、生态环境预报预警系统、敏感区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系统,开展黄河三角洲生态气候适应性及其变化、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可行性监测评估,加强空中云水资源和风能、太阳能等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
(四)水系生态建设气象服务工程。
(1)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完善济南人工增雨保泉基地,建设东营、聊城、青岛人工增雨防雹基地。省级常年保持2架作业飞机,全省新增火箭发射装置200部,建成规范化高炮火箭作业站点600个,每年开发空中云水资源总量提高到30亿立方米。
(2)建设省气象卫星遥感监测评估中心。建立山东水系生态气象综合服务平台,对黄河三角洲生态脆弱区、胶东半岛水源涵养区和沂蒙山区水土保持区等生态区域,开展水循环、旱涝及次生地质灾害等综合监测与评估。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研究制定加强气象服务能力建设的政策措施,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纳入各级“十二五”发展规划,增强
组织和实施能力。加强省级气候变化监测评估机构建设,成立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开展气候变化定期评估并研究提出应对措施。
(二)设立应对气候变化科研专项。科技部门要将气候变化影响综合研究纳入科技发展规划和重点科技计划,针对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的突出问题,设立科研专项课题,加快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领域重大技术研发。
(三)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推进我省应对气候变化地方立法,制定重大规划、重点工程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办法,完善气象标准体系。编制并实施我省中长期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建立“政府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当地气象灾害特点,编制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四)加大资金投入。全面贯彻落实双重计划财务体制,建立健全财政投入机制,把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项目按规定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各级政府要落实匹配资金。对于专业专项气象服务建设项目,有关部门要落实配套建设资金。要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多渠道筹措资金。
(五)提高全社会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的意识。要将气候变化和气象防灾减灾科技知识、政策法规、应对措施等纳入各级行政学院培训课程。把应对气候变化和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纳入大、中、小学校的教育内容。利用图书、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鼓励和倡导应对和减缓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的生活方式,提高全社会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年七月八日
第三篇:近年来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总结
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总结
庆城县气象局
近年来,在市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业务科的大力支持指导下,我们紧紧按照《庆阳市精细化气象服务工作方案》,立足本地农业实际,切实加强气象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管理,全体业务人员按照“以人为本,无微不至”的服务理念,坚持以农业生产、防灾减灾和领导决策气象服务为重点,认真做好天气气候、趋势预测和灾害天气的连续跟踪检测预报、服务,积极做好农用天气预报服务,并着力对我县特色农业、设施农业提供专业气象服务,及时主动地为我县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提供了准确、优质的气象保障服务,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现将我局近年来为农气象服务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
我局认真落实领导负责制,主要领导亲自抓,精心组织,提早安排气象服务工作,并切实抓好落实,要求全体气象业务服务人员全力以赴做好气象预报预警工作,特别是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性天气的跟踪监测、滚动预报服务。
二、积极主动地做好防汛抗旱工作
每年进入春季,我局就成立春汛期气象服务领导小组,并制定《春汛期气象服务工作安排》,对我县当年春汛期气候预测和防汛形势进行分析预测,对春汛期气象服务工作做一切合实际的全面安排,以做好气象防灾减灾服务。随着气象现代化的不断发展,预报预测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天气预报预测逐渐向定量化、精细化、无缝隙方向发展,天气预报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为提高气象服务能力打下了坚实基础。我们县局关键是要及时了解实时气象信息,认真分析,灵活掌握,及时努力做好服务工作。
我们及时利用实时接收的天气图、形式预报图、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图、区域站监测系统,对全县灾害性天气过程进行全天候监测、预测,遇到重大天气过程,及时组织预报人员会商,并将预报、预警信息、气象情报信息等向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亲自汇报,并及时通过传真电话、广播电视、电子显示屏、企信通、电子信箱、政府网站等向县、乡领导、学校、教育、公安、防汛、城建、国土、农林业等有关机关、信息员、企业及公众发布,并做好跟踪监测、滚动预报服务,为领导决策和防灾减灾提供了依据,特别是移动企信通信息发布具有时效性强、传播快、范围广的特点,为做好决策服务和公众服务,努力提高全社会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确保安全度汛起到了良好的保障作用。
为了进一步深化公共气象服务,为各级政府提供针对性更强的决策气象服务,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农业气象服务,拓展专业气象服务领域,按照为农气象服务的要求,拟通过实施庆阳市精细化气象服务方案,逐步使用服务产品替代预报产品开展服务工作,努力使气象服务做实、做细、做精,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2 庆阳市精细化气象服务体系。
一、目的意义
我市属北温带半湿润半干燥气候过渡区,年平均降水量407.8~623.5mm,年平均气温7.4~9.8℃,极端最高气温35.1~39.0℃,极端最低气温-27.1~-19.7℃,无霜期143~163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225.0~2518.0小时。位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上的暖湿空气经过长途跋涉,到本市暖湿气流减弱,水汽含量减少,因此降水少且分布不均,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易发生干旱,是生态环境的脆弱区和气候变化的敏感区。
庆阳市是一个典型的旱作雨养农业区,靠天吃饭是基本市情,农业基础条件较差,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下,风调雨顺则农业丰收,遇到干旱则农业减产歉收,气象灾害种类繁多,灾害重,干旱、冰雹、暴雨、霜冻、大风、雷电等对工农业生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危害很大。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灾害性天气增多、强度增强、气象灾害损失呈上升趋势。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特别是农业经济如何趋利避害提高生产效益,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庆阳市气象科技服务工作在上级气象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决策气象服务为重点,努力做好公共气象服务工作,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建立了天气、气候、农业气象、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四大业务系统和县级综合业 3 务平台,进行了公共气象服务系统、专业气象服务系统专项开发,短期天气预报水平明显提高,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技术逐步成熟,农业气象预报和分析评估服务能力逐步增强,为农业生产提高气象服务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根据气象服务要坚持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的要求,为了进一步发挥气象科技在农业生产的支撑保障作用,使气象服务更加贴近农村、贴近农业、贴近农民,提高气象服务的针对性、及时性和有效性。拟通过实施农业气象科技精细服务计划,实现气象科技与农民的零距离接触,实现农业气象面对面服务和互动信息交流,进一步了解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的气象科技服务实际需求。按照农民的实际需求,改进气象科技服务产品的质量,制作和加工气象服务产品,提供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益和效率,整体提高气象科技服务的效益。
二、确定气象科技服务联系点,强化互动交流,开展试验示范气象服务工作
(一)西峰农试站和各县气象局通过调查了解本地的农业生产现状、主导农作物和特色农作物分布状况,根据需求分别在本行政区域内确定科技意识强,喜爱农业及气象相关科技知识的特色作物生产大户5户、专业协会3个、涉农企业2户以上,全市共确定特色作物生产大户40户、专业协会24个、涉农企业16户以上,作为开展气象科技服务联系点,加强互动交流,开展试验示范服务工作。
(二)通过座谈交流,了解种植栽植大户、农村专业协会和涉农龙头企业每年每个生产时段的实际需求,根据需求制定气象科技服务方案,细化服务内容、指标、用语、措施建议等,根据服务方案提供针对性的气象服务产品,提高为农气象服务的及时性、主动性。
(三)采取多种方式加强信息互动交流,通过电子邮件、短信、电话等方式加强联系,实行每月定期现场回访制度,加强交流合作。示范联系点应尽可能地将获得的气象信息传播到附近农民,提高示范带动的整体效益。
(四)加强与农业等相关部门的合作交流,共同探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开发利用农业气候资源、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技术难题,提出最佳解决方案和措施建议,及时帮助农民解决存在的难题。
(五)气象部门提供的为农气象科技服务内容
1、关键性、转折性及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及生产建议;
2、中长期天气气候预测预报信息及生产建议;
3、农用天气预报信息及生产建议;
4、农业气象条件分析评估对策建议;
5、重大气象灾害的灾情评估与大田作物及林果等特色支柱产业恢复生长对策建议;
6、应对气候变暖,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改革传统农业耕作制 5 度的技术咨询服务;
7、农业生产布局的决策气象服务;
8、干旱的动态监测评估预警气象服务;
9、开展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
(六)生产大户、专业协会和涉农生产企业需求调查
1、生产大户、专业协会和涉农生产企业不定期反馈农业生产现状及气象服务需求;
2、根据生产需求不定期咨询气象科技信息;
3、提出气象科技服务建议意见。
(七)建立服务日志档案,积累工作经验。详细记载服务内容和实际需求,客观评价服务效果和用户反映。借助互联网学习借鉴各地先进的工作经验和方法,根据实际服务需求,分月(旬)对不同作物和名优特支柱产业建立农业气象指标和服务建议用语库。
(八)因势利导,充分利用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工程,发布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气象服务信息,同时积极发挥乡村气象协理员和信息员在为农气象服务信息传播中的作用,扩大气象信息服务覆盖面。
(九)强化组织管理,保障工作顺利开展。试验示范工作列入县气象局、西峰农试站目标任务考核,落实工作任务和具体指标,严格兑现考核,保证工作质量。年终对形成电子版和打印存档的服务日志档案进行考核。
三、总结经验,完善方案,以点带面进行推广,提高气象科技6 服务效益
通过2-3年的联系试点,总结示范联系工作的经验,进一步细化完善为农气象服务工作方案,以点带面,依托甘肃省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工程建设成果和公共气象服务信息发布系统,在全市范围推广试验示范成果,预期达到以下目标:
(一)逐步与更多的农业生产专业户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采用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电话等方式提供针对性更强的气象服务产品。
(二)根据试验示范成果,促进提高决策气象服务水平,为各级决策部门提供针对性更强的决策建议意见。
(三)依托试验示范成果,逐步在全市范围推进农用天气预报业务,市县气象部门通过电视等媒体制作发布农用天气预报节目,进一步扩大气象为农服务的覆盖面。
(四)随着天气预报精细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根据试验示范成果建立农作物和区域名优特支柱产业等分类更精细、时间和空间分辨率更高、针对性更强的农业气象服务产品。
四、积累丰富专业气象服务指标,提高专业气象服务水平根据各行各业的实际需求,积极探索分行业分月(旬)建立专业气象服务指标,借助互联网强大的搜索功能,学习借鉴各地先进的工作经验和方法,结合实际需求,收集积累整理服务对策建议用语库,提供针对性更强、更加精细化的专业气象服务产品,提高专业气象服务水平。
五、积累公众气象服务提示用语,丰富公众气象服务产品 根据自然天气季节的气候特点和天气演变特征,借助互联网学习借鉴各地先进的工作经验和方法,结合实际需求,分月(旬)积累整理公众气象服务提示用语库,丰富公众气象服务产品,尽可能避免使用预报产品替代服务产品的服务方式,同时要转变观念,研究致灾临界气象条件,尝试开展气象灾害预报,为公众提供更加实用、更加贴近需求的生活气象服务产品。
附件:1.气象服务工作日志
2.气象服务指标和服务建议用语
第四篇:近年来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总结
庆阳市精细化气象服务工作方案(试行)
近年来,随着预报预测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天气预报预测逐渐向定量化、精细化、无缝隙方向发展,天气预报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为提高气象服务能力打下了坚实基础。为了进一步深化公共气象服务,为各级政府提供针对性更强的决策气象服务,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农业气象服务,拓展专业气象服务领域,按照为农气象服务的要求,拟通过实施庆阳市精细化气象服务方案,逐步使用服务产品替代预报产品开展服务工作,努力使气象服务做实、做细、做精,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庆阳市精细化气象服务体系。
一、目的意义
我市属北温带半湿润半干燥气候过渡区,年平均降水量407.8~623.5mm,年平均气温7.4~9.8℃,极端最高气温35.1~39.0℃,极端最低气温-27.1~-19.7℃,无霜期143~163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225.0~2518.0小时。位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上的暖湿空气经过长途跋涉,到本市暖湿气流减弱,水汽含量减少,因此降水少且分布不均,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易发生干旱,是生态环境的脆弱区和气候变化的敏感区。
庆阳市是一个典型的旱作雨养农业区,靠天吃饭是基本市情,农业基础条件较差,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下,风调雨顺则农业丰收,遇到干旱则农业减产歉收,气象灾害种类繁多,灾害 重,干旱、冰雹、暴雨、霜冻、大风、雷电等对工农业生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危害很大。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灾害性天气增多、强度增强、气象灾害损失呈上升趋势。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特别是农业经济如何趋利避害提高生产效益,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庆阳市气象科技服务工作在上级气象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决策气象服务为重点,努力做好公共气象服务工作,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建立了天气、气候、农业气象、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四大业务系统和县级综合业务平台,进行了公共气象服务系统、专业气象服务系统专项开发,短期天气预报水平明显提高,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技术逐步成熟,农业气象预报和分析评估服务能力逐步增强,为农业生产提高气象服务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根据气象服务要坚持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的要求,为了进一步发挥气象科技在农业生产的支撑保障作用,使气象服务更加贴近农村、贴近农业、贴近农民,提高气象服务的针对性、及时性和有效性。拟通过实施农业气象科技精细服务计划,实现气象科技与农民的零距离接触,实现农业气象面对面服务和互动信息交流,进一步了解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的气象科技服务实际需求。按照农民的实际需求,改进气象科技服务产品的质量,制作和加工气象服务产品,提供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提高农业的生2 产效益和效率,整体提高气象科技服务的效益。
二、确定气象科技服务联系点,强化互动交流,开展试验示范气象服务工作
(一)西峰农试站和各县气象局通过调查了解本地的农业生产现状、主导农作物和特色农作物分布状况,根据需求分别在本行政区域内确定科技意识强,喜爱农业及气象相关科技知识的特色作物生产大户5户、专业协会3个、涉农企业2户以上,全市共确定特色作物生产大户40户、专业协会24个、涉农企业16户以上,作为开展气象科技服务联系点,加强互动交流,开展试验示范服务工作。
(二)通过座谈交流,了解种植栽植大户、农村专业协会和涉农龙头企业每年每个生产时段的实际需求,根据需求制定气象科技服务方案,细化服务内容、指标、用语、措施建议等,根据服务方案提供针对性的气象服务产品,提高为农气象服务的及时性、主动性。
(三)采取多种方式加强信息互动交流,通过电子邮件、短信、电话等方式加强联系,实行每月定期现场回访制度,加强交流合作。示范联系点应尽可能地将获得的气象信息传播到附近农民,提高示范带动的整体效益。
(四)加强与农业等相关部门的合作交流,共同探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开发利用农业气候资源、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技术难题,提出最佳解决方案和措施建议,及时帮助农民解 3 决存在的难题。
(五)气象部门提供的为农气象科技服务内容
1、关键性、转折性及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及生产建议;
2、中长期天气气候预测预报信息及生产建议;
3、农用天气预报信息及生产建议;
4、农业气象条件分析评估对策建议;
5、重大气象灾害的灾情评估与大田作物及林果等特色支柱产业恢复生长对策建议;
6、应对气候变暖,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改革传统农业耕作制度的技术咨询服务;
7、农业生产布局的决策气象服务;
8、干旱的动态监测评估预警气象服务;
9、开展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
(六)生产大户、专业协会和涉农生产企业需求调查
1、生产大户、专业协会和涉农生产企业不定期反馈农业生产现状及气象服务需求;
2、根据生产需求不定期咨询气象科技信息;
3、提出气象科技服务建议意见。
(七)建立服务日志档案,积累工作经验。详细记载服务内容和实际需求,客观评价服务效果和用户反映。借助互联网学习借鉴各地先进的工作经验和方法,根据实际服务需求,分月(旬)对不4 同作物和名优特支柱产业建立农业气象指标和服务建议用语库。
(八)因势利导,充分利用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工程,发布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气象服务信息,同时积极发挥乡村气象协理员和信息员在为农气象服务信息传播中的作用,扩大气象信息服务覆盖面。
(九)强化组织管理,保障工作顺利开展。试验示范工作列入县气象局、西峰农试站目标任务考核,落实工作任务和具体指标,严格兑现考核,保证工作质量。年终对形成电子版和打印存档的服务日志档案进行考核。
三、总结经验,完善方案,以点带面进行推广,提高气象科技服务效益
通过2-3年的联系试点,总结示范联系工作的经验,进一步细化完善为农气象服务工作方案,以点带面,依托甘肃省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工程建设成果和公共气象服务信息发布系统,在全市范围推广试验示范成果,预期达到以下目标:
(一)逐步与更多的农业生产专业户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采用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电话等方式提供针对性更强的气象服务产品。
(二)根据试验示范成果,促进提高决策气象服务水平,为各级决策部门提供针对性更强的决策建议意见。
(三)依托试验示范成果,逐步在全市范围推进农用天气预报业务,市县气象部门通过电视等媒体制作发布农用天气预报节目,5 进一步扩大气象为农服务的覆盖面。
(四)随着天气预报精细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根据试验示范成果建立农作物和区域名优特支柱产业等分类更精细、时间和空间分辨率更高、针对性更强的农业气象服务产品。
四、积累丰富专业气象服务指标,提高专业气象服务水平根据各行各业的实际需求,积极探索分行业分月(旬)建立专业气象服务指标,借助互联网强大的搜索功能,学习借鉴各地先进的工作经验和方法,结合实际需求,收集积累整理服务对策建议用语库,提供针对性更强、更加精细化的专业气象服务产品,提高专业气象服务水平。
五、积累公众气象服务提示用语,丰富公众气象服务产品 根据自然天气季节的气候特点和天气演变特征,借助互联网学习借鉴各地先进的工作经验和方法,结合实际需求,分月(旬)积累整理公众气象服务提示用语库,丰富公众气象服务产品,尽可能避免使用预报产品替代服务产品的服务方式,同时要转变观念,研究致灾临界气象条件,尝试开展气象灾害预报,为公众提供更加实用、更加贴近需求的生活气象服务产品。
附件:1.气象服务工作日志
2.气象服务指标和服务建议用语
第五篇: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
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意见
皖政办„2008‟40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党和国家民族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08‟33号)精神,切实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推进我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开创我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局面,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政策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政治责任
1.我省属少数民族散杂居省份,55个少数民族成份俱全,现有少数民族人口45万余人,占全省人口近7‰,其中,回族人口约42万人,在全国居第9位。我国宪法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各地、各部门要深刻认识民族政策的极端重要性,增强贯彻落实民族政策自觉性,坚定不移地落实好各项民族政策,推进少数民族和民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严防不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现象出现,杜绝侵害少数民族合法权益的事件发生,切实维护民族团结,增进民族和谐,为我省加快崛起、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二、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
发展步伐
2.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施意见》(皖发„2005‟16号)精神,全面实施《安徽省“十一五”少数民族和民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力争到2010年全省绝大多数民族乡村赶上或超过全省平均发展水平。
3.省及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市、县(含市、区,下同)应设立扶持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并随财力增长逐年增加。省、市、县有关部门在安排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发展项目、民生工程项目及安排财政转移支付时,应对民族聚居地区优先安排;对需乡、村配套的项目,各级财政应努力提高补助标准,减轻民族乡、村资金配套压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享受各项经济扶持政策的同时,其所在市、县政府及其部门不得因此削减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正常安排的资金及应当享受的其他政策性资金。
4.各级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创造条件,切实提高少数民族义务教育水平。认真执行我省在中考、高考中对少数民族考生的加分政策,鼓励和帮助少数民族青年接受高中阶段的教育和高等教育,根据少数民族特点积极发展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增加省少数民族教育专项资金,由省民委、省教育厅共同研究安排项目,主要用于民族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市也可设立少数民族教育专项资金,扶持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省教育行政部门应选择1所省属高校,积极向教育部申请设立民族预科班。各相关地区和部门应采取得力措施,帮助有关学校办好西藏班,保障西藏班年生均
经费补助达到国家标准。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民族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制定安徽省内地西藏班师资配备标准,优先解决西藏班师资配备问题。
5.各级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扶持具有民族特点的公益性文化事业,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传统节庆、传统文艺、传统工艺以及文物古迹等文化遗产。加大资金投入,力争“十一五”期间每个民族乡建成1个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综合文化馆,每个民族村建成1个多功能的文化活动室。继续办好每四年一届的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和每五年一届的全省少数民族文艺汇演。
6.加强民族乡、民族村、民族社区卫生机构的建设和管理,在安排卫生项目建设时,要优先将民族乡、村卫生项目纳入规划,优先安排实施,在资金投入上给予倾斜,使民族乡、村卫生院和卫生室尽快达到国家标准,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民族乡、村的全覆盖。努力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的饮水卫生条件,解决民族聚居地区人畜饮用水困难,2010年全部解决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范围内的民族村群众安全饮水问题。
三、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切实维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 7.各市、有清真饮食习惯的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县及风景旅游区、学校、医院、高速公路服务区等,要按规定设立清真饭店、清真食堂(清真窗口)。各级政府要对清真餐饮服务企业给予财税政策优惠,省辖市及穆斯林群众较多的县、市要设立清真餐饮业扶助资金;省财政适当增加少数民族地区补助费,用于扶持清真餐饮服务业发展,以逐步满足穆斯林群众的特殊生活需要。
8.认真实施《安徽省2006—2010年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规划》和《安徽省“十一五”少数民族人才发展规划》,加强各类人才培养。继续执行我省在公务员招考中对少数民族考生的有关政策,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在招录公务员时,根据职位需要,可以单独列出职位,专门用于录用少数民族报考者。
9.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采取切实措施,落实低保政策,解决好少数民族人员的最低生活保障问题;加强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少数民族人员的救济,在分配有关救济物资、资金时予以照顾;扶持民族乡村办好养老院,解决好少数民族五保户的生活问题。
10.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加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工作,坚持服务与管理并重,在劳动就业、子女入学、医疗救助、法律服务等方面为其提供便利和帮助,支持其兴办企业或其他经济实体。
四、加强宣传教育,努力营造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氛围 11.各级政府应经常开展党和国家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及民族法律法规、民族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各级各类学校要依照有关规定开设民族常识和民族政策课程。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应把开展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民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宣传作为政治任务,积极开设相关专栏,着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实现全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五、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建立健全基层民族工作网络 12.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各市及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县应实行民委委员制,并明确分工,各负其责,齐
抓共管。县、乡、村和城市区、街道、社区应建立健全民族工作三级网络和三级责任制。要进一步落实民族宗教工作目标责任制,明确工作责任,定期督促检查;加强民族信息工作,认真排查影响民族团结的隐患和问题,妥善处置涉及民族问题的突发性事件,切实维护民族团结,确保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落到实处。
二○○八年七月三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