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宁县气象为农服务的现状与思考

时间:2019-05-15 13:37: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伊宁县气象为农服务的现状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伊宁县气象为农服务的现状与思考》。

第一篇:伊宁县气象为农服务的现状与思考

增刊论文

伊宁县气象为农服务的现状与思考

雷杰1,刘建喜

2(1.新源县气象局,新疆 新源 835800;2.伊宁县气象局,新疆 伊宁 835100)

摘要:从当前气象为农服务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由此提出更好发挥气象为农服务专项建设作用的建议,以期更好地为“三农”提供气象服务。

关键词:气象为农服务;专项建设;新疆伊宁

随着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相继召开,伊宁县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加之伊宁县拥有优越的自然条件,粮食、肉类生产均居全疆第一,是伊犁河谷久负盛名的“塞外粮仓”和重要的畜牧业基地。是新疆唯一的全国百个售粮大县和百个商品粮基地县之一。伊宁县也是伊犁河谷中乡镇村及人口最多的县,辖18个乡、2个镇、130个村,另有5个地方国营农牧场,总人口达41万,有维吾尔、汉、回、哈萨克等28个民族。为此,伊宁县气象局2011年被选为中国气象局首批121个乡村气象服务专项试点县之一,率先开展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两个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气象为农服务水平。

1.气象为农服务的现状

1.1国家和领导重视气象为农服务工作

2011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对继续做好“三农”工作,对做好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做了部署。2月15日,中国气象局印发文件对做好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随后新疆区和伊犁州气象局相继成立了气象为农服务专项建设领导小组,伊宁县委、政府对气象工作也是大力支持,加大了扶持力度。2011年,中央财政拨付专款79万元,伊宁县财政投入30万元支持气象为农服务专项建设,并先后出台了“关于成立伊宁县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的通知”(伊县党办发〔2011〕4号)、“关于印发《伊宁县乡村气象工作考核办法》的通知”(伊政办发〔2011〕102号)、“关于印发《伊宁县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管理办法》的通知”(伊政办发〔2011〕92号)以及“关于印发《伊宁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的通知”(伊政办发〔2011〕177号)等规范性文件,使伊宁县乡村气象服务专项建设得以顺利实施,社会管理职能也得到进一步加强。

1.2气象为农服务专项建设初具规模

伊宁县气象局以为农服务专项建设为契机,着力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提高气象为农业服务和防灾减灾能力,为“三农”发展提供服务。通过一年的努力,伊宁县气象人2011年克服种种困难,圆满完成了中国局下达的气象为农服务专项各项目标考核任务,在县辖的20个乡镇场建立了乡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安装了电子显示屏;在60个村安装了气象预警农村大喇叭。将政府相关领导、相关部门、信息员、中小学校长等纳入了气象灾害短信发布VIP群组,成立并培训了168名乡村气象信息员(协理员)等等。在为农服务和防灾减灾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报能力和多方式传输能力有显著提升。

1.3气象为农服务效益初步显现

通过“两个体系”建设,初步建立了冬小麦、玉米、大白杏、甜菜等作物的系列化服务体系。现代农业气象服务指标体系初步建立,农业气象服务产品的针对性和精细化程度明显增强,农业气象服务综合能力大幅提升;完成了9种主要灾害的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编制并下发了《伊宁县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使伊宁县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和影响评作者简介:雷杰(1975.04―),男,工程师,主要从事农业气象观测与服务工作,E-mail:xjxy101@163.com.估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气象服务体系,实现县乡有分管领导、乡村有气象信息员,农村气象机构建设不断加强,气象服务力量不断充实,初步建立了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专项建设成效明显。

2.气象为农服务的思考和建议

2.1存在的问题

一是伊宁县地处边疆,少数民族比例为北疆最多,农民普遍文化知识水平偏低,农业生产管理方式还很粗放,农村灾害防御能力较差,农民也缺乏气象科学知识。二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还不规范,电子显示屏和农村大喇叭需进一步推广。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平台、农业气象服务平台需进一步完善,还需建立更多传播预警和系列化服务产品的方式。三是乡村气象信息员队伍极不稳定,管理不到位。目前在乡镇配备了气象协理员,在村里配了气象信息员,但这些人只是兼职的,待遇和地位问题未得到合理的解决,更主要是对这些人员的气象应用培训管理也没到位,气象信息员在宣传简单的气象知识、普及防灾减灾知识以及灾情收集方面的作用还没有得以发挥。四是气象服务信息的快速传输渠道还没建立。乡村气象预警信息传递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五是当前气象服务产品还满足不了“三农”的需求。在气象服务信息中提出针对性强的指导意见少,影响气象信息在农村发挥的作用。需进一步提高“直通式”服务的水平和能力,还需进一步丰富作物系列化气象服务产品,提供更加精细化的服务,提高服务水平。六是气象科普宣传教育缺失。

2.2加强气象为农服务的建议

为全面深入开展气象为农服务 “两个体系”建设,气象部门要加强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依靠科技创新,提升气象为农服务支撑能力,以“提能力、建机制、促合作、强基层”为工作重点,大力推进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的融入式发展。

2.2.1地方政府加强气象为农服务的组织领导。要想做好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单靠气象部门的力量是不行的,应该引起政府的重视,发挥各级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将专项建设列入考核任务与目标体系。坚持一是政府主导,二是有公共财政的保障,三是加强部门合作协调,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持续推进气象为农服务长效机制建设。

2.2.2进一步丰富乡村气象信息服务站的科技内涵。按照“六有”和“六个一”的标准,建设乡级气象信息服务站,并纳入乡镇政府统一管理,实现 “多站合一、一站多用”的目的。由每个乡镇主管农业的一名乡镇领导兼任信息站站长,一名工作人员为气象协理员,在每个村指定一名气象信息员,并要求切实负起责任来。要做大做强兴农网,使之成为气象为农服务的强大科技支撑平台。大力推进气象为农服务示范村建设。

2.2.3气象为农服务要发展,气象信息员的作用不能忽视。气象信息员在打通最后一公里的进程上所能起的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要大力加强气象防灾减灾队伍建设,建立气象信息员队伍运行长效机制。力争气象信息员全部纳入政府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确实解决这些人兼职人员的待遇地位问题,使乡镇、村两级气象服务队伍相对稳定。

2.2.4要在现有公共气象服务产品的基础上,根据农业、农村和农民生产生活的新要求,不断开发针对性强、适用性好、需求量大的为农服务新产品。一定要在保证服务质量上下工夫,做出有具体量化指标、精细化的气象服务产品。充分发挥农气、农林、植保等方面的 “洋”专家和农业种植大户等“土”专家组成的专家联盟的作用,多多吸收他们的建议和生产经验,不断丰富我们的预报服务产品,要做出一定的效果来。

2.2.5加大农村气象知识宣传力度与科普教育培训。借助各类宣传阵地,采取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形式,深入开展气象科普教育培训工作,进一步扩大气象知识在农村

增刊论文的普及面,提高农民运用气象信息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加大气象为农服务专项建设宣传的力度等。

本文作者:雷杰联系电话:***

作者简介:雷杰(1975.04―),男,工程师,主要从事农业气象观测与服务工作,E-mail:xjxy101@163.com.

第二篇:近年来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总结

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总结

庆城县气象局

近年来,在市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业务科的大力支持指导下,我们紧紧按照《庆阳市精细化气象服务工作方案》,立足本地农业实际,切实加强气象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管理,全体业务人员按照“以人为本,无微不至”的服务理念,坚持以农业生产、防灾减灾和领导决策气象服务为重点,认真做好天气气候、趋势预测和灾害天气的连续跟踪检测预报、服务,积极做好农用天气预报服务,并着力对我县特色农业、设施农业提供专业气象服务,及时主动地为我县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提供了准确、优质的气象保障服务,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现将我局近年来为农气象服务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

我局认真落实领导负责制,主要领导亲自抓,精心组织,提早安排气象服务工作,并切实抓好落实,要求全体气象业务服务人员全力以赴做好气象预报预警工作,特别是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性天气的跟踪监测、滚动预报服务。

二、积极主动地做好防汛抗旱工作

每年进入春季,我局就成立春汛期气象服务领导小组,并制定《春汛期气象服务工作安排》,对我县当年春汛期气候预测和防汛形势进行分析预测,对春汛期气象服务工作做一切合实际的全面安排,以做好气象防灾减灾服务。随着气象现代化的不断发展,预报预测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天气预报预测逐渐向定量化、精细化、无缝隙方向发展,天气预报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为提高气象服务能力打下了坚实基础。我们县局关键是要及时了解实时气象信息,认真分析,灵活掌握,及时努力做好服务工作。

我们及时利用实时接收的天气图、形式预报图、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图、区域站监测系统,对全县灾害性天气过程进行全天候监测、预测,遇到重大天气过程,及时组织预报人员会商,并将预报、预警信息、气象情报信息等向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亲自汇报,并及时通过传真电话、广播电视、电子显示屏、企信通、电子信箱、政府网站等向县、乡领导、学校、教育、公安、防汛、城建、国土、农林业等有关机关、信息员、企业及公众发布,并做好跟踪监测、滚动预报服务,为领导决策和防灾减灾提供了依据,特别是移动企信通信息发布具有时效性强、传播快、范围广的特点,为做好决策服务和公众服务,努力提高全社会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确保安全度汛起到了良好的保障作用。

为了进一步深化公共气象服务,为各级政府提供针对性更强的决策气象服务,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农业气象服务,拓展专业气象服务领域,按照为农气象服务的要求,拟通过实施庆阳市精细化气象服务方案,逐步使用服务产品替代预报产品开展服务工作,努力使气象服务做实、做细、做精,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2 庆阳市精细化气象服务体系。

一、目的意义

我市属北温带半湿润半干燥气候过渡区,年平均降水量407.8~623.5mm,年平均气温7.4~9.8℃,极端最高气温35.1~39.0℃,极端最低气温-27.1~-19.7℃,无霜期143~163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225.0~2518.0小时。位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上的暖湿空气经过长途跋涉,到本市暖湿气流减弱,水汽含量减少,因此降水少且分布不均,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易发生干旱,是生态环境的脆弱区和气候变化的敏感区。

庆阳市是一个典型的旱作雨养农业区,靠天吃饭是基本市情,农业基础条件较差,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下,风调雨顺则农业丰收,遇到干旱则农业减产歉收,气象灾害种类繁多,灾害重,干旱、冰雹、暴雨、霜冻、大风、雷电等对工农业生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危害很大。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灾害性天气增多、强度增强、气象灾害损失呈上升趋势。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特别是农业经济如何趋利避害提高生产效益,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庆阳市气象科技服务工作在上级气象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决策气象服务为重点,努力做好公共气象服务工作,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建立了天气、气候、农业气象、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四大业务系统和县级综合业 3 务平台,进行了公共气象服务系统、专业气象服务系统专项开发,短期天气预报水平明显提高,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技术逐步成熟,农业气象预报和分析评估服务能力逐步增强,为农业生产提高气象服务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根据气象服务要坚持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的要求,为了进一步发挥气象科技在农业生产的支撑保障作用,使气象服务更加贴近农村、贴近农业、贴近农民,提高气象服务的针对性、及时性和有效性。拟通过实施农业气象科技精细服务计划,实现气象科技与农民的零距离接触,实现农业气象面对面服务和互动信息交流,进一步了解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的气象科技服务实际需求。按照农民的实际需求,改进气象科技服务产品的质量,制作和加工气象服务产品,提供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益和效率,整体提高气象科技服务的效益。

二、确定气象科技服务联系点,强化互动交流,开展试验示范气象服务工作

(一)西峰农试站和各县气象局通过调查了解本地的农业生产现状、主导农作物和特色农作物分布状况,根据需求分别在本行政区域内确定科技意识强,喜爱农业及气象相关科技知识的特色作物生产大户5户、专业协会3个、涉农企业2户以上,全市共确定特色作物生产大户40户、专业协会24个、涉农企业16户以上,作为开展气象科技服务联系点,加强互动交流,开展试验示范服务工作。

(二)通过座谈交流,了解种植栽植大户、农村专业协会和涉农龙头企业每年每个生产时段的实际需求,根据需求制定气象科技服务方案,细化服务内容、指标、用语、措施建议等,根据服务方案提供针对性的气象服务产品,提高为农气象服务的及时性、主动性。

(三)采取多种方式加强信息互动交流,通过电子邮件、短信、电话等方式加强联系,实行每月定期现场回访制度,加强交流合作。示范联系点应尽可能地将获得的气象信息传播到附近农民,提高示范带动的整体效益。

(四)加强与农业等相关部门的合作交流,共同探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开发利用农业气候资源、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技术难题,提出最佳解决方案和措施建议,及时帮助农民解决存在的难题。

(五)气象部门提供的为农气象科技服务内容

1、关键性、转折性及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及生产建议;

2、中长期天气气候预测预报信息及生产建议;

3、农用天气预报信息及生产建议;

4、农业气象条件分析评估对策建议;

5、重大气象灾害的灾情评估与大田作物及林果等特色支柱产业恢复生长对策建议;

6、应对气候变暖,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改革传统农业耕作制 5 度的技术咨询服务;

7、农业生产布局的决策气象服务;

8、干旱的动态监测评估预警气象服务;

9、开展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

(六)生产大户、专业协会和涉农生产企业需求调查

1、生产大户、专业协会和涉农生产企业不定期反馈农业生产现状及气象服务需求;

2、根据生产需求不定期咨询气象科技信息;

3、提出气象科技服务建议意见。

(七)建立服务日志档案,积累工作经验。详细记载服务内容和实际需求,客观评价服务效果和用户反映。借助互联网学习借鉴各地先进的工作经验和方法,根据实际服务需求,分月(旬)对不同作物和名优特支柱产业建立农业气象指标和服务建议用语库。

(八)因势利导,充分利用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工程,发布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气象服务信息,同时积极发挥乡村气象协理员和信息员在为农气象服务信息传播中的作用,扩大气象信息服务覆盖面。

(九)强化组织管理,保障工作顺利开展。试验示范工作列入县气象局、西峰农试站目标任务考核,落实工作任务和具体指标,严格兑现考核,保证工作质量。年终对形成电子版和打印存档的服务日志档案进行考核。

三、总结经验,完善方案,以点带面进行推广,提高气象科技6 服务效益

通过2-3年的联系试点,总结示范联系工作的经验,进一步细化完善为农气象服务工作方案,以点带面,依托甘肃省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工程建设成果和公共气象服务信息发布系统,在全市范围推广试验示范成果,预期达到以下目标:

(一)逐步与更多的农业生产专业户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采用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电话等方式提供针对性更强的气象服务产品。

(二)根据试验示范成果,促进提高决策气象服务水平,为各级决策部门提供针对性更强的决策建议意见。

(三)依托试验示范成果,逐步在全市范围推进农用天气预报业务,市县气象部门通过电视等媒体制作发布农用天气预报节目,进一步扩大气象为农服务的覆盖面。

(四)随着天气预报精细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根据试验示范成果建立农作物和区域名优特支柱产业等分类更精细、时间和空间分辨率更高、针对性更强的农业气象服务产品。

四、积累丰富专业气象服务指标,提高专业气象服务水平根据各行各业的实际需求,积极探索分行业分月(旬)建立专业气象服务指标,借助互联网强大的搜索功能,学习借鉴各地先进的工作经验和方法,结合实际需求,收集积累整理服务对策建议用语库,提供针对性更强、更加精细化的专业气象服务产品,提高专业气象服务水平。

五、积累公众气象服务提示用语,丰富公众气象服务产品 根据自然天气季节的气候特点和天气演变特征,借助互联网学习借鉴各地先进的工作经验和方法,结合实际需求,分月(旬)积累整理公众气象服务提示用语库,丰富公众气象服务产品,尽可能避免使用预报产品替代服务产品的服务方式,同时要转变观念,研究致灾临界气象条件,尝试开展气象灾害预报,为公众提供更加实用、更加贴近需求的生活气象服务产品。

附件:1.气象服务工作日志

2.气象服务指标和服务建议用语

第三篇:近年来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总结

庆阳市精细化气象服务工作方案(试行)

近年来,随着预报预测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天气预报预测逐渐向定量化、精细化、无缝隙方向发展,天气预报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为提高气象服务能力打下了坚实基础。为了进一步深化公共气象服务,为各级政府提供针对性更强的决策气象服务,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农业气象服务,拓展专业气象服务领域,按照为农气象服务的要求,拟通过实施庆阳市精细化气象服务方案,逐步使用服务产品替代预报产品开展服务工作,努力使气象服务做实、做细、做精,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庆阳市精细化气象服务体系。

一、目的意义

我市属北温带半湿润半干燥气候过渡区,年平均降水量407.8~623.5mm,年平均气温7.4~9.8℃,极端最高气温35.1~39.0℃,极端最低气温-27.1~-19.7℃,无霜期143~163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225.0~2518.0小时。位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上的暖湿空气经过长途跋涉,到本市暖湿气流减弱,水汽含量减少,因此降水少且分布不均,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易发生干旱,是生态环境的脆弱区和气候变化的敏感区。

庆阳市是一个典型的旱作雨养农业区,靠天吃饭是基本市情,农业基础条件较差,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下,风调雨顺则农业丰收,遇到干旱则农业减产歉收,气象灾害种类繁多,灾害 重,干旱、冰雹、暴雨、霜冻、大风、雷电等对工农业生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危害很大。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灾害性天气增多、强度增强、气象灾害损失呈上升趋势。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特别是农业经济如何趋利避害提高生产效益,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庆阳市气象科技服务工作在上级气象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决策气象服务为重点,努力做好公共气象服务工作,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建立了天气、气候、农业气象、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四大业务系统和县级综合业务平台,进行了公共气象服务系统、专业气象服务系统专项开发,短期天气预报水平明显提高,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技术逐步成熟,农业气象预报和分析评估服务能力逐步增强,为农业生产提高气象服务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根据气象服务要坚持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的要求,为了进一步发挥气象科技在农业生产的支撑保障作用,使气象服务更加贴近农村、贴近农业、贴近农民,提高气象服务的针对性、及时性和有效性。拟通过实施农业气象科技精细服务计划,实现气象科技与农民的零距离接触,实现农业气象面对面服务和互动信息交流,进一步了解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的气象科技服务实际需求。按照农民的实际需求,改进气象科技服务产品的质量,制作和加工气象服务产品,提供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提高农业的生2 产效益和效率,整体提高气象科技服务的效益。

二、确定气象科技服务联系点,强化互动交流,开展试验示范气象服务工作

(一)西峰农试站和各县气象局通过调查了解本地的农业生产现状、主导农作物和特色农作物分布状况,根据需求分别在本行政区域内确定科技意识强,喜爱农业及气象相关科技知识的特色作物生产大户5户、专业协会3个、涉农企业2户以上,全市共确定特色作物生产大户40户、专业协会24个、涉农企业16户以上,作为开展气象科技服务联系点,加强互动交流,开展试验示范服务工作。

(二)通过座谈交流,了解种植栽植大户、农村专业协会和涉农龙头企业每年每个生产时段的实际需求,根据需求制定气象科技服务方案,细化服务内容、指标、用语、措施建议等,根据服务方案提供针对性的气象服务产品,提高为农气象服务的及时性、主动性。

(三)采取多种方式加强信息互动交流,通过电子邮件、短信、电话等方式加强联系,实行每月定期现场回访制度,加强交流合作。示范联系点应尽可能地将获得的气象信息传播到附近农民,提高示范带动的整体效益。

(四)加强与农业等相关部门的合作交流,共同探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开发利用农业气候资源、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技术难题,提出最佳解决方案和措施建议,及时帮助农民解 3 决存在的难题。

(五)气象部门提供的为农气象科技服务内容

1、关键性、转折性及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及生产建议;

2、中长期天气气候预测预报信息及生产建议;

3、农用天气预报信息及生产建议;

4、农业气象条件分析评估对策建议;

5、重大气象灾害的灾情评估与大田作物及林果等特色支柱产业恢复生长对策建议;

6、应对气候变暖,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改革传统农业耕作制度的技术咨询服务;

7、农业生产布局的决策气象服务;

8、干旱的动态监测评估预警气象服务;

9、开展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

(六)生产大户、专业协会和涉农生产企业需求调查

1、生产大户、专业协会和涉农生产企业不定期反馈农业生产现状及气象服务需求;

2、根据生产需求不定期咨询气象科技信息;

3、提出气象科技服务建议意见。

(七)建立服务日志档案,积累工作经验。详细记载服务内容和实际需求,客观评价服务效果和用户反映。借助互联网学习借鉴各地先进的工作经验和方法,根据实际服务需求,分月(旬)对不4 同作物和名优特支柱产业建立农业气象指标和服务建议用语库。

(八)因势利导,充分利用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工程,发布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气象服务信息,同时积极发挥乡村气象协理员和信息员在为农气象服务信息传播中的作用,扩大气象信息服务覆盖面。

(九)强化组织管理,保障工作顺利开展。试验示范工作列入县气象局、西峰农试站目标任务考核,落实工作任务和具体指标,严格兑现考核,保证工作质量。年终对形成电子版和打印存档的服务日志档案进行考核。

三、总结经验,完善方案,以点带面进行推广,提高气象科技服务效益

通过2-3年的联系试点,总结示范联系工作的经验,进一步细化完善为农气象服务工作方案,以点带面,依托甘肃省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工程建设成果和公共气象服务信息发布系统,在全市范围推广试验示范成果,预期达到以下目标:

(一)逐步与更多的农业生产专业户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采用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电话等方式提供针对性更强的气象服务产品。

(二)根据试验示范成果,促进提高决策气象服务水平,为各级决策部门提供针对性更强的决策建议意见。

(三)依托试验示范成果,逐步在全市范围推进农用天气预报业务,市县气象部门通过电视等媒体制作发布农用天气预报节目,5 进一步扩大气象为农服务的覆盖面。

(四)随着天气预报精细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根据试验示范成果建立农作物和区域名优特支柱产业等分类更精细、时间和空间分辨率更高、针对性更强的农业气象服务产品。

四、积累丰富专业气象服务指标,提高专业气象服务水平根据各行各业的实际需求,积极探索分行业分月(旬)建立专业气象服务指标,借助互联网强大的搜索功能,学习借鉴各地先进的工作经验和方法,结合实际需求,收集积累整理服务对策建议用语库,提供针对性更强、更加精细化的专业气象服务产品,提高专业气象服务水平。

五、积累公众气象服务提示用语,丰富公众气象服务产品 根据自然天气季节的气候特点和天气演变特征,借助互联网学习借鉴各地先进的工作经验和方法,结合实际需求,分月(旬)积累整理公众气象服务提示用语库,丰富公众气象服务产品,尽可能避免使用预报产品替代服务产品的服务方式,同时要转变观念,研究致灾临界气象条件,尝试开展气象灾害预报,为公众提供更加实用、更加贴近需求的生活气象服务产品。

附件:1.气象服务工作日志

2.气象服务指标和服务建议用语

第四篇:海洋气象服务现状思考建议

海洋气象服务现状思考建议免费文

秘网免费公文网

为贯彻落实省局新一届党组明确的围绕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着力打造**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果品蔬菜气象服务、海洋气象服务和专项气象服务品牌,突出抓好**特色的公共气象服务等重点工作部署,结合省局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活动安排,2008年11月28日至30日,省局沈建国副局长带领监网处、减灾处和计财处主要负责人赴**市进行了学习调研。调研组利用三天的时间通过走访**市海洋渔业局和胜利油田采油厂环境预报站,对**市海洋气象服务的现状、服务需求以及发展方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通过考察**市气象局及其下辖的河口、广饶、垦利、利津4个县区气象局,对**市气象部门的气象服务、台站建设、观测环境保护、人工影响天气、人才培养和规范化管理等工作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现针对**市海洋气象服务情况报告如下。

一、**市海洋地理特征、渔业生产、交通运输、石油生产和海上事故等基本情况

(一)地理特征。**市海洋与渔业经济条件得天独厚,全市海岸线长413公里,滩涂面积180万亩,500多万亩土地后备资源也主要分布沿海地区,负15米等深线以内浅海面积4800平方公里,辖区渔业港口有6个。

(二)渔业生产。**市海域营养丰富,适合鱼、虾、蟹、贝类生长繁殖。近海的渔业资源种类约有130余种,其中重要的经济鱼类和无脊椎动物50余种。近海滩涂尤其适合多种贝类生长栖息,分布于滩涂的贝类资源近40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贝类有10余种,蛤中上品----文蛤资源量1万多吨,是全国著名的贝

类生产区。**市辖区内共有海船1500余艘,生产季节境内有6000多艘, 各类渔业养殖基地面积达到55万亩,海参养殖面积达到3000亩,同时,**区还有丰富的其他海洋资源,宜盐面积和地下卤水分布广,为我国重要的海盐和盐化工生产基地。2007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万吨,实现渔业总产值亿元。

(三)通航水域交通流情况。**港位于黄河入海口附近,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该海域的主要的特点是风急、浅滩、避风条件差,受季风影响厉害。由于黄河常年冲刷的原因,辖区岸线水深变化很大。港口主要围绕胜利油田海洋石油生产服务,常年在**港固定作业的船舶有50余艘,主要以1000吨以下的小型船舶为主;船舶种类主要是拖轮、交通艇和货船;围绕油田海洋生产服务的船舶进出港频繁,航程短,一般不超过20海里。自2000年以来,辖区船舶进出港艘次为88188艘次,进出港货物吞吐量为350万吨。

(四)石油平台、海底管道、海底电缆等情况。**辖区内有大型海洋石油生产企业胜利油田,因此,石油平台、海底管道、海底电缆在**市及附近海域星罗棋布。如胜利油田海洋安全作业区内(a、38°15′20″,118°45′15″;b、38°14′43″,118°52′42″;c、38°06′03″,118°58′28″;d、38°08′09″,118°53′20″;e、38°08′42″,118°50′13″; f、38°08′20″,118°45′15″),分布各类平台98座(见附图),其中综合固定平台2座、移动平台3座、其余为固定采油平台。固定平台之间通过输油管线和海底电缆相连接,分布密度大,成树枝状分布。所有单井平台所生产的原油大部分通过海底输油管线汇集到综合平台,经初步油气处理,再通过管线汇总到岸上集输站。部分单井没有铺设海管的,主要依靠原油运输船舶运送至**港原油码头。

(五)通航水域发生交通事故情况。自2000年以来,**辖区内共发生各类事故

38起,其中:碰撞6起,占事故总起数的16%;搁浅7起,占事故总起数的18%;触礁2起,占事故总起数的5%;触损1起,占事故总起数的3%;火灾2起,占事故总起数的5%;风灾18起,占事故总起数的47%;自沉2起,占事故总起数的5%。

二、**市海洋气象服务的基本情况

(一)初步形成了公共气象服务的新体制。目前**市海洋气象服务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和社会参与的新体制,市气象台与各县区气象局将灾害性天气预报通过电话、手机短信、传真、政府办公网等手段传到各级政府、海洋渔业局、海事处等决策职能部门,各决策职能部门依据各自管理职能将灾害性天气信息通过各自的发布系统逐级传给渔民、海洋作业人员及沿海周围的作业人员,收到灾害信息的人员按要求预先采取防范措施,尽量减低灾害损失和确保生命财产安全。

(二)部门内建立了海洋气象服务产

品的制作和发布流程。针对目前海水养殖与捕捞、石油开采、石油运输、海洋货运和客运、沿海旅游等生产活动日益加剧,海洋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对其影响越来越明显的实际,为了保障海洋生产安全,**市各级气象部门基本建立了海洋气象服务产品的制作和发布流程,每天发布海洋天气预报,遇灾害性天气时,及时发布海洋灾害性天

第五篇:气象现代化建设暨为农服务工作会议

在全县气象现代化建设暨气象为农服务

工作会上的讲话

李海星(2014年9月)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气象现代化建设暨气象为农服务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为贯彻落实省、市气象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县气象现代化建设,促进全县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加强“三农”服务工作。下面,就我县气象重点工作暨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我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充分发挥我县气象工作取得的成效近年来,各乡镇、各有关单位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部署,在气象为农服务、思想认识、防灾减灾理念、防灾减灾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气象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截止目前,建成了由1个国家级台站和27个乡镇区域气象自动站组成的自动气象观测网,实现了平均每50平方公里有一个站点,在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每25平方公里有一个站点的建设目标。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县农业气象观测项目进行了优化调整,开展了特色农业气象观测。与农业局“联姻”,携手做好三农服务。我县人影装备日趋完善,相继装备火箭架、运载车辆、GPS定位仪、人影作业指挥系统等。目前具有二套火箭移动作业系统,现有火箭发射架2套、作业车辆1台,持证的作业指挥、操作人员4人。

二是气象防控防御机制不断健全。经过多年努力,全县气象灾害防御机构日益健全,规划全面编制,应急预案日趋完善,气象信息绿色通道高效运转,基层气象防灾减灾信息员队伍加快建立,覆盖县、乡镇、村、户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基本建设。与此同时,县财政足额拨付中央专项建设配套及各项经费,确保气象工作高效运转。

三是气象防灾减灾效益不断提升。近年来,虽然我县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气象灾害明显偏重,但由于气象灾害预报准确、预警及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如今年的6月27日,汛期结束前的最后一次暴雨过程,县气象部门积极与有关单位进行会商,为县防汛指挥部的部署决策,也为水库存水量提供了准确数据。同时,针对去年7月份的连续高温、干旱天气,县气象局就多次抓住有利时机,在有条件的区域进行人工降雨,有效缓解了部分区域高温炎热、少雨干旱的严峻形势。

二、提高认识,充分了解气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气象工作的重要性日趋显现,人民对气象的依赖更加明显。首先,气象现代化是促进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用气象、顺“天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自古人们就重视“天时、地利”,强调:“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推进气象现代化,提升对气象的分析、预判能力,可以帮助人们在经济社会活动中更好地抢占天时,使得人们用同样的投入可以实现更高的产出、更好的利益,进而促进整个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其次,气象现代化是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我县自然灾害频发,且暴雨、洪涝、干旱、大风、雷电、冰雹等气象灾害或气象衍生灾害兼而有之,倘若防范不及时,极易危急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提高我们对气象灾害和气象衍生灾害发生规律的认识,进一步加强对极端气候、异常天气的监测预报。提高气象预报准确度,就能使我们对气象灾害的防御更加主动,确保防在未发之时,避在危险之前,抗在关键时点,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确保安全”。

再者,气象现代化是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前提。农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农业稳,则天下安。而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加强气象监测预报工作,是确保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前提,也是落实“稳中有进、稳中有为、稳中提质”工作要求的重要前提。因此,推进气象现代化、提高农业发展水平、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前提。

三、强化措施,确保我县气象重点工作推进取得成效 在全省上下“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的伟大实践中,我县气象现代化建设和气象防灾减灾的总体目标是:到2016年,全县初步建成布局科学、功能先进、结构较为完善的气象现代化体系;到2018年,全县基本建成布局科学、功能先进、结构完善的气象现代化体系。要达到上述目标,就要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要加快推进气象“十二五”规划项目落实。各乡镇要切实把气象防灾减灾、气象资源开发利用和可行性论证服务、气象为农服务、现代气象业务、气象社会管理、基层气象台站科学发展、加强气象事业保障等七大能力建设作为民生工程,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确保完成十二五规划建设任务。特别是抓紧落实十二五规划建设资金,2014年底前,落实2014年的建设项目资金,2015年的项目建设资金列入2015财政预算。到期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气象局将联合对气象“十二五”规划项目配套资金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

2、要共同推进上饶气象现代化建设合作协议。要按照市政府与省气象局签订的共同推进上饶气象现代化建设合作协议以及上饶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实施意见的文件精神,继续抓好气象现代化建设推进工作,要将气象工作纳入对乡镇政府的考核乡、镇(中心)考核评价体系,督促落实。

3、要加快公共气象财政保障体系建设。切实加大公共财政对气象的扶持力度,尽快实现地方政府对气象由支持帮助、友情赞助向法定职责、法定投入转变。将气象为地方服务项目建设维持费用全部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予以落实,依法全额保障人影、灾害防御、防雷等地方气象机构的运转、维持,同时,要建立地方气象公共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4、要加快推进气象探测环境改善工程建设。今年,市委、市政府将铅山、婺源、广丰、上饶县四个县级气象站搬迁工程和三清山气象局组建等项目列入市委、市政府三位一百重点项目,予以重点推进,重点调度。财政、国土、规划等部门要抓紧落实配套资金,加快办理征地、用地审批手续,加快推进四通一平工作,确保按照规定完成任务。

5、要共同强化“三农”服务工作。今年,铅山县列为中央财政“三农”气象服务专项建设试点县。既然要做,就要做得好、做得先进、做成名列前茅,要打造成农业〃气象联合为农服务示范县,打造全省一流、全国先进的标准化示范县。各部门、各乡镇要积极配合该项工作,认真完成县政府对乡镇关于气象“两个体系”的考核要求。

6、工程推进的保障措施: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要按照承诺、规定兑现。气象部门工作在地方,服务于地方,收益是地方,各乡镇、各单位要把气象事业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气象科技发展纳入全县科技发展,把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纳入城镇建设总体规划,把气象灾害工作纳入安全生产总体工作要求,一同研究,一同部署,一同督查。

二要强化部门合作。建立完善分灾种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建立分工明确、协调联动的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机制,形成更加完备的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气象的防灾减灾体系,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和基层队伍建设,强化专业训练和联合演练。一是健全完善气象灾害防御、人影作业联动机制;二是将防雷安全工作纳入安全生产总体工作要求,与防汛、防御地质灾害同部署、同督查。

三要强化突出检查,确保气象发展十二五规划,共同推进上饶气象现代化建设合作协议,上饶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现代化建设实施意见等文件真正落实到位。

同志们,气象防灾减灾关系千家万户,关系社会稳定,关系发展大局,希望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再接再厉,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为建设和谐秀美铅山提供更加有力的气象保障。

下载伊宁县气象为农服务的现状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伊宁县气象为农服务的现状与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气象为农服务的加减乘除(5篇范例)

    论气象为农服务的加减乘除 摘 要:近年来,中国气象局全面部署了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和农村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农村、农业、农民实现了增产、增收、增效。然而,部份地方规定动作多......

    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知识题库

    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知识题库 一、单选题 1、气象为农服务示范区创建和申报主体是当地政府,当地气象部门负责( ) A提供技术支撑 B组织实施 C 定期考核评估 D初审和推......

    基层台站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现状及需求分析

    基层台站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现状及需求分析 摘 要:通过对全国23个省44个区县台站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开展情况的调查与实地调研,客观评价了基层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现状以及取得的阶......

    为农服务典型案例

    附件1 为农服务典型案例 多年来林口职教中心学校积极配合县科协举办“科技之冬”培训农民活动,年培训4000-5000人次,扎实有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我校业务精湛,平易近人的张永......

    为农服务远程教育工作总结

    为农服务远程教育工作总结 远程教育工程是一项民心工程,同时也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本期以来,在学校领导和全体师的的积极支持下,我校的远教工作开......

    档案为“三农”服务

    档案为“三农”服务梨林镇是济源市的东大门,全镇土地面积44.1KM2,总人口41004人,辖有45个行政村。几年来,我镇档案工作在镇党委的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围绕农村工作......

    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作用

    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作用 摘要:本文阐述了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的定义与内涵,建设的思路,以及应该把握的重点。同时结合了镇赉当地气象信......

    大石桥市气象局气象为农工作总结(五篇材料)

    大石桥市气象局气象为农工作总结 2011年工作回顾 一、扎实推进“两个体系”建设,强化为农服务新举措 (一)“两个体系”建设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市政府下发了《大石桥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