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现代化建设暨为农服务工作会议

时间:2019-05-13 17:41: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气象现代化建设暨为农服务工作会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气象现代化建设暨为农服务工作会议》。

第一篇:气象现代化建设暨为农服务工作会议

在全县气象现代化建设暨气象为农服务

工作会上的讲话

李海星(2014年9月)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气象现代化建设暨气象为农服务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为贯彻落实省、市气象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县气象现代化建设,促进全县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加强“三农”服务工作。下面,就我县气象重点工作暨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我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充分发挥我县气象工作取得的成效近年来,各乡镇、各有关单位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部署,在气象为农服务、思想认识、防灾减灾理念、防灾减灾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气象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截止目前,建成了由1个国家级台站和27个乡镇区域气象自动站组成的自动气象观测网,实现了平均每50平方公里有一个站点,在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每25平方公里有一个站点的建设目标。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县农业气象观测项目进行了优化调整,开展了特色农业气象观测。与农业局“联姻”,携手做好三农服务。我县人影装备日趋完善,相继装备火箭架、运载车辆、GPS定位仪、人影作业指挥系统等。目前具有二套火箭移动作业系统,现有火箭发射架2套、作业车辆1台,持证的作业指挥、操作人员4人。

二是气象防控防御机制不断健全。经过多年努力,全县气象灾害防御机构日益健全,规划全面编制,应急预案日趋完善,气象信息绿色通道高效运转,基层气象防灾减灾信息员队伍加快建立,覆盖县、乡镇、村、户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基本建设。与此同时,县财政足额拨付中央专项建设配套及各项经费,确保气象工作高效运转。

三是气象防灾减灾效益不断提升。近年来,虽然我县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气象灾害明显偏重,但由于气象灾害预报准确、预警及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如今年的6月27日,汛期结束前的最后一次暴雨过程,县气象部门积极与有关单位进行会商,为县防汛指挥部的部署决策,也为水库存水量提供了准确数据。同时,针对去年7月份的连续高温、干旱天气,县气象局就多次抓住有利时机,在有条件的区域进行人工降雨,有效缓解了部分区域高温炎热、少雨干旱的严峻形势。

二、提高认识,充分了解气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气象工作的重要性日趋显现,人民对气象的依赖更加明显。首先,气象现代化是促进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用气象、顺“天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自古人们就重视“天时、地利”,强调:“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推进气象现代化,提升对气象的分析、预判能力,可以帮助人们在经济社会活动中更好地抢占天时,使得人们用同样的投入可以实现更高的产出、更好的利益,进而促进整个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其次,气象现代化是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我县自然灾害频发,且暴雨、洪涝、干旱、大风、雷电、冰雹等气象灾害或气象衍生灾害兼而有之,倘若防范不及时,极易危急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提高我们对气象灾害和气象衍生灾害发生规律的认识,进一步加强对极端气候、异常天气的监测预报。提高气象预报准确度,就能使我们对气象灾害的防御更加主动,确保防在未发之时,避在危险之前,抗在关键时点,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确保安全”。

再者,气象现代化是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前提。农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农业稳,则天下安。而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加强气象监测预报工作,是确保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前提,也是落实“稳中有进、稳中有为、稳中提质”工作要求的重要前提。因此,推进气象现代化、提高农业发展水平、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前提。

三、强化措施,确保我县气象重点工作推进取得成效 在全省上下“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的伟大实践中,我县气象现代化建设和气象防灾减灾的总体目标是:到2016年,全县初步建成布局科学、功能先进、结构较为完善的气象现代化体系;到2018年,全县基本建成布局科学、功能先进、结构完善的气象现代化体系。要达到上述目标,就要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要加快推进气象“十二五”规划项目落实。各乡镇要切实把气象防灾减灾、气象资源开发利用和可行性论证服务、气象为农服务、现代气象业务、气象社会管理、基层气象台站科学发展、加强气象事业保障等七大能力建设作为民生工程,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确保完成十二五规划建设任务。特别是抓紧落实十二五规划建设资金,2014年底前,落实2014年的建设项目资金,2015年的项目建设资金列入2015年度财政预算。到期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气象局将联合对气象“十二五”规划项目配套资金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

2、要共同推进上饶气象现代化建设合作协议。要按照市政府与省气象局签订的共同推进上饶气象现代化建设合作协议以及上饶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实施意见的文件精神,继续抓好气象现代化建设推进工作,要将气象工作纳入对乡镇政府的考核乡、镇(中心)考核评价体系,督促落实。

3、要加快公共气象财政保障体系建设。切实加大公共财政对气象的扶持力度,尽快实现地方政府对气象由支持帮助、友情赞助向法定职责、法定投入转变。将气象为地方服务项目建设维持费用全部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予以落实,依法全额保障人影、灾害防御、防雷等地方气象机构的运转、维持,同时,要建立地方气象公共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4、要加快推进气象探测环境改善工程建设。今年,市委、市政府将铅山、婺源、广丰、上饶县四个县级气象站搬迁工程和三清山气象局组建等项目列入市委、市政府三位一百重点项目,予以重点推进,重点调度。财政、国土、规划等部门要抓紧落实配套资金,加快办理征地、用地审批手续,加快推进四通一平工作,确保按照规定完成任务。

5、要共同强化“三农”服务工作。今年,铅山县列为中央财政“三农”气象服务专项建设试点县。既然要做,就要做得好、做得先进、做成名列前茅,要打造成农业〃气象联合为农服务示范县,打造全省一流、全国先进的标准化示范县。各部门、各乡镇要积极配合该项工作,认真完成县政府对乡镇关于气象“两个体系”的考核要求。

6、工程推进的保障措施: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要按照承诺、规定兑现。气象部门工作在地方,服务于地方,收益是地方,各乡镇、各单位要把气象事业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气象科技发展纳入全县科技发展,把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纳入城镇建设总体规划,把气象灾害工作纳入安全生产总体工作要求,一同研究,一同部署,一同督查。

二要强化部门合作。建立完善分灾种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建立分工明确、协调联动的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机制,形成更加完备的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气象的防灾减灾体系,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和基层队伍建设,强化专业训练和联合演练。一是健全完善气象灾害防御、人影作业联动机制;二是将防雷安全工作纳入安全生产总体工作要求,与防汛、防御地质灾害同部署、同督查。

三要强化突出检查,确保气象发展十二五规划,共同推进上饶气象现代化建设合作协议,上饶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现代化建设实施意见等文件真正落实到位。

同志们,气象防灾减灾关系千家万户,关系社会稳定,关系发展大局,希望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再接再厉,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为建设和谐秀美铅山提供更加有力的气象保障。

第二篇:近年来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总结

庆阳市精细化气象服务工作方案(试行)

近年来,随着预报预测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天气预报预测逐渐向定量化、精细化、无缝隙方向发展,天气预报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为提高气象服务能力打下了坚实基础。为了进一步深化公共气象服务,为各级政府提供针对性更强的决策气象服务,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农业气象服务,拓展专业气象服务领域,按照为农气象服务的要求,拟通过实施庆阳市精细化气象服务方案,逐步使用服务产品替代预报产品开展服务工作,努力使气象服务做实、做细、做精,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庆阳市精细化气象服务体系。

一、目的意义

我市属北温带半湿润半干燥气候过渡区,年平均降水量407.8~623.5mm,年平均气温7.4~9.8℃,极端最高气温35.1~39.0℃,极端最低气温-27.1~-19.7℃,无霜期143~163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225.0~2518.0小时。位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上的暖湿空气经过长途跋涉,到本市暖湿气流减弱,水汽含量减少,因此降水少且分布不均,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易发生干旱,是生态环境的脆弱区和气候变化的敏感区。

庆阳市是一个典型的旱作雨养农业区,靠天吃饭是基本市情,农业基础条件较差,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下,风调雨顺则农业丰收,遇到干旱则农业减产歉收,气象灾害种类繁多,灾害 重,干旱、冰雹、暴雨、霜冻、大风、雷电等对工农业生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危害很大。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灾害性天气增多、强度增强、气象灾害损失呈上升趋势。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特别是农业经济如何趋利避害提高生产效益,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庆阳市气象科技服务工作在上级气象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决策气象服务为重点,努力做好公共气象服务工作,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建立了天气、气候、农业气象、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四大业务系统和县级综合业务平台,进行了公共气象服务系统、专业气象服务系统专项开发,短期天气预报水平明显提高,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技术逐步成熟,农业气象预报和分析评估服务能力逐步增强,为农业生产提高气象服务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根据气象服务要坚持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的要求,为了进一步发挥气象科技在农业生产的支撑保障作用,使气象服务更加贴近农村、贴近农业、贴近农民,提高气象服务的针对性、及时性和有效性。拟通过实施农业气象科技精细服务计划,实现气象科技与农民的零距离接触,实现农业气象面对面服务和互动信息交流,进一步了解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的气象科技服务实际需求。按照农民的实际需求,改进气象科技服务产品的质量,制作和加工气象服务产品,提供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提高农业的生2 产效益和效率,整体提高气象科技服务的效益。

二、确定气象科技服务联系点,强化互动交流,开展试验示范气象服务工作

(一)西峰农试站和各县气象局通过调查了解本地的农业生产现状、主导农作物和特色农作物分布状况,根据需求分别在本行政区域内确定科技意识强,喜爱农业及气象相关科技知识的特色作物生产大户5户、专业协会3个、涉农企业2户以上,全市共确定特色作物生产大户40户、专业协会24个、涉农企业16户以上,作为开展气象科技服务联系点,加强互动交流,开展试验示范服务工作。

(二)通过座谈交流,了解种植栽植大户、农村专业协会和涉农龙头企业每年每个生产时段的实际需求,根据需求制定气象科技服务方案,细化服务内容、指标、用语、措施建议等,根据服务方案提供针对性的气象服务产品,提高为农气象服务的及时性、主动性。

(三)采取多种方式加强信息互动交流,通过电子邮件、短信、电话等方式加强联系,实行每月定期现场回访制度,加强交流合作。示范联系点应尽可能地将获得的气象信息传播到附近农民,提高示范带动的整体效益。

(四)加强与农业等相关部门的合作交流,共同探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开发利用农业气候资源、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技术难题,提出最佳解决方案和措施建议,及时帮助农民解 3 决存在的难题。

(五)气象部门提供的为农气象科技服务内容

1、关键性、转折性及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及生产建议;

2、中长期天气气候预测预报信息及生产建议;

3、农用天气预报信息及生产建议;

4、农业气象条件分析评估对策建议;

5、重大气象灾害的灾情评估与大田作物及林果等特色支柱产业恢复生长对策建议;

6、应对气候变暖,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改革传统农业耕作制度的技术咨询服务;

7、农业生产布局的决策气象服务;

8、干旱的动态监测评估预警气象服务;

9、开展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

(六)生产大户、专业协会和涉农生产企业需求调查

1、生产大户、专业协会和涉农生产企业不定期反馈农业生产现状及气象服务需求;

2、根据生产需求不定期咨询气象科技信息;

3、提出气象科技服务建议意见。

(七)建立服务日志档案,积累工作经验。详细记载服务内容和实际需求,客观评价服务效果和用户反映。借助互联网学习借鉴各地先进的工作经验和方法,根据实际服务需求,分月(旬)对不4 同作物和名优特支柱产业建立农业气象指标和服务建议用语库。

(八)因势利导,充分利用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工程,发布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气象服务信息,同时积极发挥乡村气象协理员和信息员在为农气象服务信息传播中的作用,扩大气象信息服务覆盖面。

(九)强化组织管理,保障工作顺利开展。试验示范工作列入县气象局、西峰农试站目标任务考核,落实工作任务和具体指标,严格兑现考核,保证工作质量。年终对形成电子版和打印存档的服务日志档案进行考核。

三、总结经验,完善方案,以点带面进行推广,提高气象科技服务效益

通过2-3年的联系试点,总结示范联系工作的经验,进一步细化完善为农气象服务工作方案,以点带面,依托甘肃省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工程建设成果和公共气象服务信息发布系统,在全市范围推广试验示范成果,预期达到以下目标:

(一)逐步与更多的农业生产专业户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采用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电话等方式提供针对性更强的气象服务产品。

(二)根据试验示范成果,促进提高决策气象服务水平,为各级决策部门提供针对性更强的决策建议意见。

(三)依托试验示范成果,逐步在全市范围推进农用天气预报业务,市县气象部门通过电视等媒体制作发布农用天气预报节目,5 进一步扩大气象为农服务的覆盖面。

(四)随着天气预报精细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根据试验示范成果建立农作物和区域名优特支柱产业等分类更精细、时间和空间分辨率更高、针对性更强的农业气象服务产品。

四、积累丰富专业气象服务指标,提高专业气象服务水平根据各行各业的实际需求,积极探索分行业分月(旬)建立专业气象服务指标,借助互联网强大的搜索功能,学习借鉴各地先进的工作经验和方法,结合实际需求,收集积累整理服务对策建议用语库,提供针对性更强、更加精细化的专业气象服务产品,提高专业气象服务水平。

五、积累公众气象服务提示用语,丰富公众气象服务产品 根据自然天气季节的气候特点和天气演变特征,借助互联网学习借鉴各地先进的工作经验和方法,结合实际需求,分月(旬)积累整理公众气象服务提示用语库,丰富公众气象服务产品,尽可能避免使用预报产品替代服务产品的服务方式,同时要转变观念,研究致灾临界气象条件,尝试开展气象灾害预报,为公众提供更加实用、更加贴近需求的生活气象服务产品。

附件:1.气象服务工作日志

2.气象服务指标和服务建议用语

第三篇:近年来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总结

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总结

庆城县气象局

近年来,在市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业务科的大力支持指导下,我们紧紧按照《庆阳市精细化气象服务工作方案》,立足本地农业实际,切实加强气象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管理,全体业务人员按照“以人为本,无微不至”的服务理念,坚持以农业生产、防灾减灾和领导决策气象服务为重点,认真做好天气气候、趋势预测和灾害天气的连续跟踪检测预报、服务,积极做好农用天气预报服务,并着力对我县特色农业、设施农业提供专业气象服务,及时主动地为我县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提供了准确、优质的气象保障服务,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现将我局近年来为农气象服务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

我局认真落实领导负责制,主要领导亲自抓,精心组织,提早安排气象服务工作,并切实抓好落实,要求全体气象业务服务人员全力以赴做好气象预报预警工作,特别是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性天气的跟踪监测、滚动预报服务。

二、积极主动地做好防汛抗旱工作

每年进入春季,我局就成立春汛期气象服务领导小组,并制定《春汛期气象服务工作安排》,对我县当年春汛期气候预测和防汛形势进行分析预测,对春汛期气象服务工作做一切合实际的全面安排,以做好气象防灾减灾服务。随着气象现代化的不断发展,预报预测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天气预报预测逐渐向定量化、精细化、无缝隙方向发展,天气预报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为提高气象服务能力打下了坚实基础。我们县局关键是要及时了解实时气象信息,认真分析,灵活掌握,及时努力做好服务工作。

我们及时利用实时接收的天气图、形式预报图、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图、区域站监测系统,对全县灾害性天气过程进行全天候监测、预测,遇到重大天气过程,及时组织预报人员会商,并将预报、预警信息、气象情报信息等向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亲自汇报,并及时通过传真电话、广播电视、电子显示屏、企信通、电子信箱、政府网站等向县、乡领导、学校、教育、公安、防汛、城建、国土、农林业等有关机关、信息员、企业及公众发布,并做好跟踪监测、滚动预报服务,为领导决策和防灾减灾提供了依据,特别是移动企信通信息发布具有时效性强、传播快、范围广的特点,为做好决策服务和公众服务,努力提高全社会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确保安全度汛起到了良好的保障作用。

为了进一步深化公共气象服务,为各级政府提供针对性更强的决策气象服务,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农业气象服务,拓展专业气象服务领域,按照为农气象服务的要求,拟通过实施庆阳市精细化气象服务方案,逐步使用服务产品替代预报产品开展服务工作,努力使气象服务做实、做细、做精,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2 庆阳市精细化气象服务体系。

一、目的意义

我市属北温带半湿润半干燥气候过渡区,年平均降水量407.8~623.5mm,年平均气温7.4~9.8℃,极端最高气温35.1~39.0℃,极端最低气温-27.1~-19.7℃,无霜期143~163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225.0~2518.0小时。位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上的暖湿空气经过长途跋涉,到本市暖湿气流减弱,水汽含量减少,因此降水少且分布不均,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易发生干旱,是生态环境的脆弱区和气候变化的敏感区。

庆阳市是一个典型的旱作雨养农业区,靠天吃饭是基本市情,农业基础条件较差,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下,风调雨顺则农业丰收,遇到干旱则农业减产歉收,气象灾害种类繁多,灾害重,干旱、冰雹、暴雨、霜冻、大风、雷电等对工农业生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危害很大。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灾害性天气增多、强度增强、气象灾害损失呈上升趋势。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特别是农业经济如何趋利避害提高生产效益,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庆阳市气象科技服务工作在上级气象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决策气象服务为重点,努力做好公共气象服务工作,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建立了天气、气候、农业气象、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四大业务系统和县级综合业 3 务平台,进行了公共气象服务系统、专业气象服务系统专项开发,短期天气预报水平明显提高,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技术逐步成熟,农业气象预报和分析评估服务能力逐步增强,为农业生产提高气象服务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根据气象服务要坚持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的要求,为了进一步发挥气象科技在农业生产的支撑保障作用,使气象服务更加贴近农村、贴近农业、贴近农民,提高气象服务的针对性、及时性和有效性。拟通过实施农业气象科技精细服务计划,实现气象科技与农民的零距离接触,实现农业气象面对面服务和互动信息交流,进一步了解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的气象科技服务实际需求。按照农民的实际需求,改进气象科技服务产品的质量,制作和加工气象服务产品,提供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益和效率,整体提高气象科技服务的效益。

二、确定气象科技服务联系点,强化互动交流,开展试验示范气象服务工作

(一)西峰农试站和各县气象局通过调查了解本地的农业生产现状、主导农作物和特色农作物分布状况,根据需求分别在本行政区域内确定科技意识强,喜爱农业及气象相关科技知识的特色作物生产大户5户、专业协会3个、涉农企业2户以上,全市共确定特色作物生产大户40户、专业协会24个、涉农企业16户以上,作为开展气象科技服务联系点,加强互动交流,开展试验示范服务工作。

(二)通过座谈交流,了解种植栽植大户、农村专业协会和涉农龙头企业每年每个生产时段的实际需求,根据需求制定气象科技服务方案,细化服务内容、指标、用语、措施建议等,根据服务方案提供针对性的气象服务产品,提高为农气象服务的及时性、主动性。

(三)采取多种方式加强信息互动交流,通过电子邮件、短信、电话等方式加强联系,实行每月定期现场回访制度,加强交流合作。示范联系点应尽可能地将获得的气象信息传播到附近农民,提高示范带动的整体效益。

(四)加强与农业等相关部门的合作交流,共同探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开发利用农业气候资源、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技术难题,提出最佳解决方案和措施建议,及时帮助农民解决存在的难题。

(五)气象部门提供的为农气象科技服务内容

1、关键性、转折性及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及生产建议;

2、中长期天气气候预测预报信息及生产建议;

3、农用天气预报信息及生产建议;

4、农业气象条件分析评估对策建议;

5、重大气象灾害的灾情评估与大田作物及林果等特色支柱产业恢复生长对策建议;

6、应对气候变暖,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改革传统农业耕作制 5 度的技术咨询服务;

7、农业生产布局的决策气象服务;

8、干旱的动态监测评估预警气象服务;

9、开展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

(六)生产大户、专业协会和涉农生产企业需求调查

1、生产大户、专业协会和涉农生产企业不定期反馈农业生产现状及气象服务需求;

2、根据生产需求不定期咨询气象科技信息;

3、提出气象科技服务建议意见。

(七)建立服务日志档案,积累工作经验。详细记载服务内容和实际需求,客观评价服务效果和用户反映。借助互联网学习借鉴各地先进的工作经验和方法,根据实际服务需求,分月(旬)对不同作物和名优特支柱产业建立农业气象指标和服务建议用语库。

(八)因势利导,充分利用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工程,发布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气象服务信息,同时积极发挥乡村气象协理员和信息员在为农气象服务信息传播中的作用,扩大气象信息服务覆盖面。

(九)强化组织管理,保障工作顺利开展。试验示范工作列入县气象局、西峰农试站目标任务考核,落实工作任务和具体指标,严格兑现考核,保证工作质量。年终对形成电子版和打印存档的服务日志档案进行考核。

三、总结经验,完善方案,以点带面进行推广,提高气象科技6 服务效益

通过2-3年的联系试点,总结示范联系工作的经验,进一步细化完善为农气象服务工作方案,以点带面,依托甘肃省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工程建设成果和公共气象服务信息发布系统,在全市范围推广试验示范成果,预期达到以下目标:

(一)逐步与更多的农业生产专业户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采用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电话等方式提供针对性更强的气象服务产品。

(二)根据试验示范成果,促进提高决策气象服务水平,为各级决策部门提供针对性更强的决策建议意见。

(三)依托试验示范成果,逐步在全市范围推进农用天气预报业务,市县气象部门通过电视等媒体制作发布农用天气预报节目,进一步扩大气象为农服务的覆盖面。

(四)随着天气预报精细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根据试验示范成果建立农作物和区域名优特支柱产业等分类更精细、时间和空间分辨率更高、针对性更强的农业气象服务产品。

四、积累丰富专业气象服务指标,提高专业气象服务水平根据各行各业的实际需求,积极探索分行业分月(旬)建立专业气象服务指标,借助互联网强大的搜索功能,学习借鉴各地先进的工作经验和方法,结合实际需求,收集积累整理服务对策建议用语库,提供针对性更强、更加精细化的专业气象服务产品,提高专业气象服务水平。

五、积累公众气象服务提示用语,丰富公众气象服务产品 根据自然天气季节的气候特点和天气演变特征,借助互联网学习借鉴各地先进的工作经验和方法,结合实际需求,分月(旬)积累整理公众气象服务提示用语库,丰富公众气象服务产品,尽可能避免使用预报产品替代服务产品的服务方式,同时要转变观念,研究致灾临界气象条件,尝试开展气象灾害预报,为公众提供更加实用、更加贴近需求的生活气象服务产品。

附件:1.气象服务工作日志

2.气象服务指标和服务建议用语

第四篇:在全市气象现代化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气象现代化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尊敬的王建国局长,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会议,主要任务是安排部署全市气象现代化建设工作。商丘市是农业和粮食生产大市,今年粮食生产已经实现了“十三连增”,2014年底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经济总量的22.4%,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也得益于气象部门的支持和主动服务,特别是省气象局多年来给予商丘的大力支持、帮助和关怀,对此我们表示衷心感谢!

王建国局长是气象工作专家,在省气象局工作了八年,对气象工作非常熟悉。刚才,王局长按照省政府要求,就商丘气象工作发展作了重要讲话。请各县(区)和各单位认真学习领会讲话精神,结合商丘实际,抓好贯彻落实。按照会议安排,我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对气象现代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中央统一安排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气象现代化,我省确定要在2018年之前基本建成气象现代化。气象现代化建设是整个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气象综合实力的标志,也是气象服务能力、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志。特别对于商丘这样一个农业市来说,随着对农业再增产和人民群众对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对气象服务的依赖性、对气象服务要求的准确性也越来越高。达到这一目的,需要加强气象现代化建设,做好基础性工作,提高气象服务能力。7月份,我调研气象工作时,总体感受到近几年气象事业发展较快、气象服务主动周到、气象工作成效明显。安排部署农业生产工作时,我了解到的浇水、除草、施肥、中耕等农业生产要求,大多来自于每天的气象服务信息,可以说气象信息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在整个气象现代化建设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商丘市整体气象工作发展特别是县级气象台站的建设和一些先进市相比还有差距,还处于全省的落后位置。

二是市与县相比不平衡性较大。市级人工影响天气系统、移动气象站、气象台站等气象现代化设施档次水平较高,而县级与市级还有明显差距。三是县与县之间不平衡性较大。虞城县气象台站建设基本上达到了一流台站水平,其他县(区)则差距较大。参加今天会议的是各县(区)政府和市直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要更多地认识到气象工作的重要性和气象工作的差距,高度重视气象现代化建设,提高气象现代化建设水平。

二、加快气象现代化重点项目建设。

一是要做好商丘国家基准气候站建设。国家基准气候站级别最高,全省包括上商丘在内只有三家。上次调研时,我就对商丘国家基准气候站建设进行了督办和现场办公,项目建设涉及到的梁园区和规划局、国土局等相关单位一定要以大局为重,简化程序,完善手续,创造条件,搞好服务,加快商丘国家基准气候站建设。二是要加快县(区)气象台站建设。按照全省统一要求,2017年底各个气象台站要达到一流台站标准。这不仅仅是对商丘的要求,也是对全省县级气象站建设的要求。这是气象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也是目前我市和其它省辖市存在差距的关键所在。今天王建国局长亲自到会进行督办,就是对这项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各县(区)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学习借鉴虞城县经验,搞好协调,创造条件,加快建设,确保于2017年底建成一流气象台站。

三、搞好气象服务工作。

商丘市是农业市,农业增产、农业丰收更需要气象服务、气象支持。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减少和防止天气灾害发生、提高生活质量都更加依赖于气象服务。大家要高度重视气象工作,给予气象工作更多支持。作为商丘市气象局和气象系统的同志们,要再接再厉,增强责任心、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为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提供更加高效、更加精确的服务,防止灾害发生,把灾害天气给群众生活出行带来的不便降到最小限度。

四、形成气象现代化建设合力。

气象工作不同于一般工作,它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是一项公共事业,是一项公益性和全局性工作。气象现代化建设工作需要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各个部门的共同参与。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切实履职尽责,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努力做好全市气象现代化建设,推动全市气象工作发展。

第五篇:气象现代化建设工作体会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加快推进重庆气象现代化建设

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通过研读十八大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我看来十八大的报告对过去的十年总结到位,对未来的规划有根有据。党的十八大报告,深刻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描绘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党的十八大翻开了党和国家发展历程新的一页,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一定要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气象发展道路,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内涵、完善体系。深刻认识和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对气象服务需求内涵和要求的变化,着力解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天气、气候和气候变化重大现实问题;深刻认识和把握加强公共气象服务内涵和要求的变化,着力解决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建设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发挥应对气候变化基础科技作用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深刻认识和把握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内涵和要求的变化,着力抓紧抓好发展现代气象业务、推进各项气象改革、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提高我国气象综合实力等重大现实任务。我们要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实质,把思想统一起来,把力量凝聚起来,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而努力奋斗。

一、深入理解党的十八大重大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八大精神上来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胡锦涛同志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为党和国家事业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体现了我们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取得的重大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制度成果,体现了党的十八大报告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实现了党章又一次与时俱进。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对于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满怀信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奋斗,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就是要认真学习宣传、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牢牢把握机遇,更加扎实工作,勇担使命,开拓奋进,努力开创重庆气象事业新局面。

二、认真学习研读文件,全面准确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

根据民主生活会学习安排,我认真学习了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七大以来历次全会精神,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在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了《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等党纪条规;学习郑国光局长在2012年春季和夏季中国气象局党组中心组学习会议情况通报会上的讲话、在2012年全国气象局长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等相关材料,有以下几点收获。

1.深刻领会了党的十八大的鲜明主题。党的十八大主题,是我们党在全面把握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全面把握我国发展新要求和人民新期待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紧密相连的。这个主题鲜明地回答了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这4个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问题,这是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灵魂,对于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征程上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2.深刻领会了过去五年和十年党和国家取得的新的历史性成就。十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一系列重要挑战,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十年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靠的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正确指引,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奠定的深厚基础,靠的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我们要进一步坚定信心和决心,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昂扬的斗志,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

期,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境界。

3.深刻领会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我们要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之路,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促进加快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

4.深刻领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和基本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我们要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深刻领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深刻领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八个坚持”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更加旗帜鲜明、更加理直气壮地唱响主旋律,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5.深刻领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目标。党的十八大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伟大成就,反映出我们党不断为人民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念。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充分体现了经济增长与收入增长同步、加快经济发展与增进人民福祉结合、国家富强与人民富裕统一的战略思想;对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作出的一系列战略性部署,使党和国家推进改革开放的方向更加明确、路径更加清晰。

6.深刻领会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部署。党的十八大在更高起点上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和战略部署,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党和国家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重要遵循。我们要紧扣科学发展观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努力推动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

7.深刻领会到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大任务。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我们要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重庆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三、紧密联系实际,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导重庆气象现代化建设

十七大以来的气象事业发展的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才能打造出气象事业特有的发展优势、服务优势、创新优势。十八大报告强调“有条件的地方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走在前列,为全国改革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这充分表明中国气象局党组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各项决策部署是完全正确的,与党的十八大要求是一致的。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坚定不移加快推进以公共气象服务为引领、以气象预测预报为核心、以综合气象观测为基础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和气象人才体系建设,扎扎实实做好气象现代化试点工作,在提高“四个能力”、建设“四个一流”上取得新进展,在加强公共气象服务和创新气象社会管理上取得新成效。坚定不移以公共气象服务为引领,深入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等工作,努力发挥气象工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1、进一步增强全面推进重庆气象现代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一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是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报告提出 “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着力推动公共服务一体化”“加快健全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立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等战略任务,进一步增强了我们不断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能力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十八大报告强调“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明确提出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这在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中还是首次,充分表明党中央对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充分体现气象事业在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光荣使命。郑国光局长指出,党的十七大以来,气象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但在新形势下,气象事业发展面临着新任务和新要求,要求我们居安思危,把握机遇,深入分析面临的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感受到工作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才能看到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才能找准事业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在今后工作中,我们要紧紧围绕重庆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科学发展、富民兴渝”的总任务和“重庆在西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加快转变气象事业发展方式,以公共气象服务为引领、以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为核心、以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为动力,努力提高“四个能力”、建设“四个一流”,气象现代化试点工作取得较大进展。

2、全面理解和领会新时期气象现代化的目标和要求。气象现代化不是传统业务装备的现代化,而是涵盖气象工作方方面面的现代化。在新时期,气象现代化内涵更丰富、要求更全面、领域更宽广、任务更艰巨。我们要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大对气象工作提出的新需求新要求,坚定不移坚持公共气象服务引领气象事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坚持服务民生、造福社会的根本宗旨,认真总结气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取得的成就和经验,着力加强气象预报预测、气象防灾减灾、公共气象服务、应对气候变化、开发利用气候资源等各项工作,认真履行政府公共气象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责,不断提高“四个能力”,提高公共气象服务的质量和效益,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作出更大贡献。我们必须坚持气象现代化建设不动摇,要有这么一种勇气、这么一种志气、这么一种毅力,在新的起点上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要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更加自觉地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

3、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坚定不移地推进重庆气象现代化建设。重庆作为率先在西部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试点省市之一,同其他先进省市相比我们还存在很多差距。要坚持创新驱动,深入实践 “三化”(气象工作政府化、气象业务现代化、气象服务社会化),通过政府主导,推动气象工作融入政府工作大局;坚持创新驱动,全面提升气象综合实力;统筹社会资源,稳步探索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气象服务,加快推动气象部门的公共服务走向社会。通过提高思想认识,克服畏难情绪,全面推进重庆气象现代化建设。

下载气象现代化建设暨为农服务工作会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气象现代化建设暨为农服务工作会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气象为农服务的加减乘除(5篇范例)

    论气象为农服务的加减乘除 摘 要:近年来,中国气象局全面部署了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和农村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农村、农业、农民实现了增产、增收、增效。然而,部份地方规定动作多......

    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知识题库

    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知识题库 一、单选题 1、气象为农服务示范区创建和申报主体是当地政府,当地气象部门负责( ) A提供技术支撑 B组织实施 C 定期考核评估 D初审和推......

    伊宁县气象为农服务的现状与思考

    增刊论文伊宁县气象为农服务的现状与思考雷杰1,刘建喜2(1.新源县气象局,新疆 新源 835800;2.伊宁县气象局,新疆 伊宁 835100)摘要:从当前气象为农服务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

    全州防汛抗洪暨气象现代化建设工作视频会议讲话稿

    全州防汛抗洪暨气象现代化建设工作视频会议讲话稿 全州防汛抗洪暨气象现代化建设工作视频会议讲话稿同志们: 当前正值主汛期,在这个关键时刻州政府决定召开防汛工作会,主要目的......

    基层台站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现状及需求分析

    基层台站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现状及需求分析 摘 要:通过对全国23个省44个区县台站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开展情况的调查与实地调研,客观评价了基层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现状以及取得的阶......

    大石桥市气象局气象为农工作总结(五篇材料)

    大石桥市气象局气象为农工作总结 2011年工作回顾 一、扎实推进“两个体系”建设,强化为农服务新举措 (一)“两个体系”建设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市政府下发了《大石桥市人......

    省农网中心汛期气象服务情况汇报

    汛期气象服务情况总结 省农网中心汛期气象服务工作总结 在省局党组的大力支持下,在业务处室的具体指导下,省农网中心在2014年汛期农业气象服务、综合信息服务等方面做了一些......

    韶关市气象部门贯彻落实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情况及为农特色气象服务总结

    韶关落实完善农村气象服务体系情况汇报 根据《中共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2010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要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