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务体制改革的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5 13:44: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水务体制改革的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水务体制改革的调研报告》。

第一篇:关于水务体制改革的调研报告

关于水务体制改革的调研报告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转载点击数:1157更新时间:2008-5-14版权:原作者所有【字体:小 大】

××县水利农机局关于水务体制改革的调研报告

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随着全县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水资源供求状况的变化,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已经成为我县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原有的水资源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并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对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的统一管理,建立权威、高效、协调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化水务管理体制,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全县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我县水务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

为了加快水务管理一体化和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步伐,自2003年初市水务体制改革工作会后,我县按照“以县城供水工程建设为先决条件,以水利建设促进水利管理为手段,以争取县自来水公司行政管理职能为突破口,以突出重点、循序渐进、抢抓时机、全面实施为工作措施,以理顺水务管理体制,加强水利管理,壮大水务营运资产,增强水行业经济实力为目的”的水务管理体制改革思路,因地制宜,强化措施,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努力探索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新路,初步实现了城乡供水一体化,涉水事务管理规范化的水务统一管理目标。

实施水务管理一体化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要建立适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要求的权威、高效、协调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必须做实、做细前期工作,大力提高社会各界对水务体制改革紧迫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为党委、政府提供强有力的决策依据,找准推进改革的关键点和突破口。

(一)加强舆论宣传,提高了社会各界对实施水务管理一体化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实现了观念上的创新

长期以来,由于我县城乡水务管理涉及县市政、卫生、建委等多个部门,人为造成天上水、地表水、地下水无法统一调配,水质与水量管理相分离,水资源调配与城镇供水不相衔接,削弱了水资源综合功能的发挥,制约了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

为此,我县结合当前水资源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和症结,利用各种宣传方式,在各级领导、干部和群众中进行了广泛宣传,并明确指出,造成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县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着“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严重弊端,必须尽快对现行水务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同时,为确保县城供水需要,拟定了县城供水水库调度应急方案,并适时组织上游水库开闸向县城供水,得到了各级领导、县城各单位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认可,社会各界对我县推行水务一体化管理的认识更加统一,呼声更加高涨,支持率明显提高。

(二)寻找政策支持,为实施水务管理一体化提供强有力的决策依据,实现了举措上的创新

根据近年来全国水务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情况,我局抓住2003年初县级换届这一有利时机,广泛寻找实现水务一体化管理的政策依据。依照《水法》第一章第十二条第四款之规定、国家“十五”计划纲要“加大水的管理体制的改革力度,建立合理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水价形成机制”和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要加强流域和区域的水资源管理,建立权威、高效、协调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以及温家宝总理“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建设节水型社会,应该作为水利部门的一项基本任务”的重要指示,结合《重庆市水资源管理条例》第六条和第三十四条的相关规定和市委书记黄镇东和市长王鸿举有关在渝西地区实行水务一体化的工作要求,我们通过认真整理,深入分析后明确提出,实行水务统一管理是党和国家治水方针的重大举措,是水资源自然属性的客观要求,是资源管理方式转变的必然趋势,是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推进水利现代化的具体体现,是水利改革的内在要求和发展方向,这为我县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决策依据。

(三)制定实施方案,找准实施水务管理一体化的关键环节和突破口,实现了体制上的创新

我局于2003年3月下旬,向县政府提交了《关于推进我县城乡水务统一管理有关问题的请示》(×水机文[2003]37号),介绍了全国水务管理体制改革概况,分析了我县实施城乡水务统一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全县城乡水务体制的改革工作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做法,并明确提出,县水利农机局作为县水行政主管部门,肩负着全县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工作,应负责全县水务统一管理工作。2003年3月28日,十五届县政府第3次县长办公会议后经县长办公会议决定,同意县水利农机局负责统一管理全县城乡水务工作,主要包括辖区内防洪、水源、供水、用水、节水、排水、污水处理与回用、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农村水电等所有涉水事务一体化管理,批准成建制将县自来水公司由县市政局划归县水利农机局管理。县自来水公司划归县水利农机局管理,实现了我县水务统一管理的首要目标,标志着我县水务管理体制改革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同时,县水利农机局根据市政府“率先在渝西地区实行水务一体化”的要求和市编办、市水利局在我县进行水务一体化工作调研后的指导意见,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深入各涉水单位调研,经多方协调,拟定上报了《关于成立××县水务局的实施方案》,并将按照市里的统一部署,拟于本月底或者6月初实施水务局挂牌,从而确保全县涉水事务一体化管理目标能够尽快实现。

(四)搭建投融资平台,探索新形式下水利水电建设与营运的新路子,实现了机制上的创新

2003年底,我县按照××水利水电工程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县自来水公司的净资产出资、市水利投资有限公司以国家投资出资的方式,共同组建了×××水务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通过对市及其以上国有资产存量、××自来水公司国有资产存量和新增水利投入的优化重组,构筑起了××水利水电开发建设的投融资平台,并致力于探索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水利国有资产运营和投融资管理的新路子,建立水利建设投入与营运的良性发展机制。

二、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现有管理体制仍然存在将城市与农村、地表水与地下水、水量与水质、供水与排水、排水与污水治理及回用等进行分割管理现象,违背了水资源的自然循环规律和整体性,致使涉水管理部门多,管理职能交叉,造成了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的严重体制性障碍。

二是部分涉水事务清理工作尚未开展,其管理职能尚未界定清楚,职能的划转方案尚未形成,县水利农机局对全县水务管理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以及在水务管理中承担的资源管理、规划编制、政策制定、行业管理和市场监管的职责有待进一步落实,全县水务统一管理体制尚未真正理顺。

三是社会各界和有关单位对全县推行水务统一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不够,水务管理政策的研究力度尚待加强。在当前推进水务一体化管理的进程中,如何处理好水务一体化管理和水务工程建设的关系,特别是大项目和小项目、新项目和老工程的建设和管理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三、下阶段的工作意见和想法

(一)切实加强对水务体制改革工作的领导。县水利农机局应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县体改委、组织人事和县编委的支持帮助下,组建水务体制改革工作班子,进一步明确水务管理一体化的目标任务,落实机构设置与责任制度,加强水务队伍建设,为全面实施水务一体化管理创造有力条件。

(二)切实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各界和有关单位对实施水务管理一体化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广泛听取各部门意见,积极争取理解与支持,确保当前水务有关职能职责的顺利划转和有关工作的顺利交接,通过统一的法规和规划和充分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逐步实现“一龙管水,多龙治水”的局面。

(三)尽快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节水、水价、水市场等相关水务法规制度。当前,特别是要按照尽快理顺供水水价政策,按照供水水价政策要求,落实好水务工程建设资金。成立县水务局以后的投入,除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增加投入外,必须进行资产运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水市场,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全民治水。

(四)搞好水务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研究。应重点研究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如何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执行水资源开发利用许可制度、加快对水工程统一管理的步伐以及依法对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等四个方面的内容。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水法规的支撑下,结合县情,尽快拟定水资源、水力资源、河道砂石资源以及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监督管理以及合理保护等管理办法,从而确保全县涉水事务的一体化管理和依法行政目标的全面实现。

四、努力达到的目标

(一)整合了行政职能。改变了目前管水源的水管供水,管供水的不管排水,管排水的不管治污,管治污的不管回用的水资源以及相关涉水事务城乡分割、部门分割的管理体制,将分散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涉及城乡防洪、水源、供水、用水、节水、排水、污水处理及回用等行政管理职能调整归并为一体,统一由一个部门实行集中管理。克服了部门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办事效率低下的弊端,体现了精简、统一、效能和一事一机构的机构设置原则,也有利于公众参与水管理。

(二)理顺了职责关系。通过改革明确了水务主管部门管理的重点是涉水的执法、规划、许可、保护和调配等事务,而政府相关部门则按照各自的职能职责,协调配合、积极支持水资

源和相关涉水事务的集中统一管理,避免出现新的职能交叉、权责不清的问题,建立起新型的水务管理体制。

(三)优化了资源配置。按照新型的水务管理体制,水务管理机构加大对水利基础设施、防洪保安、污水处理、水环境监测等建设的投资和治理力度,保证水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供需平衡,逐步形成水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治理协调推进的局面,提高水资源的永续利用能力。

(四)成立了统一的水务管理机构。将水利、供水、排水三大行业的相关职能归并,组建起水资源和相关涉水事务统一管理的**县水务局,根据水循环的自然特点,按照水源地、水源工程、输水工程、自来水厂、配水管风、排水管网、污水处理的水流程,建立一条龙的统一管理模式,从体制上保障了水资源的持续、高效利用。

(五)改善了城市水生态系统建设和水环境。水资源统一管理后,统筹考虑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城区水环境普遍得到改善,提高了城市品位,有利于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现代化。同时,城市防洪工程与市政工程、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发挥了综合效益。

(六)建设了统一的水务市场和强化了水务资产运营,实现了水务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水资源统一管理后,推进了水务工程投资、建设、管理、运营四分离,培育和规范了水务工程建设和水务设施运营两个市场。对我县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二篇:乡镇水务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镇位于芦溪县东部,人口4万,辖12个村(场),1个居委会。全镇农田面积22181亩,有小

(二)型以上水库10座,其中小

(一)型2座,小

(二)型8座,300亩以上灌区、堤坝86处,干渠道总长124980米,支渠道总长约40公里。机泵站21个,有大小山塘584座。

二、XX年以来我镇的水务工作情况

XX年以来,我镇的水务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和镇人大主席团和全体代表的监督支持下,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改善我镇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为已任,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全镇水务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连续三年获县水务工作先进单位。

(一)整合各类资金,改善水利基础建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

1、病险水库除险:

近几年来,镇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改造完善水利基础建设。

1、XX年以来,投入400多万元完成了东风、七棚、株木、乃塘、龙塘、石塘等六座小

(二)型以上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2、小农水项目建设:

XX年投入50余万元对京竹大塘、猪婆塘、横岭水库进行了维修改造,投入12.5万元完成了三八水库除险加固立项报告。投入6.7万余元修复连陂坝,投入11万元维修连陂渠道,投入8.9余万元对东风渠道等大型灌区进行清淤。

3、农村安全饮水工程:

XX年至XX年,先后投入67余万元,解决了何家圳、陇田、乌石、河下等村2400余人饮水困难问题。

4、积极引导成立各类用水协会组织,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全镇共成立用水协会33个,通过他们自我管理、民主管理、自负盈亏。各协会通过一事一议和山塘的租金,近三年来累计投入300余万元,义务投工投劳3000余人次,维修改造山塘87座,水圳、水渠18000余米,进一步完善了农田水利基础建设。

(二)认真做好防汛抗旱工作

每年年初都及时调整成立防汛抗旱领导小组,并制定防汛抗旱预案,落实人员和物资,以平稳渡过汛期和旱期。XX年4月份特大汛期平稳渡过,XX年50年不遇的干旱,镇村两级投入抗旱资金300多万元,购买了大量水泵、抽水机等抗旱设施,实现大旱之年不减产,组织了4000余人投入抗冻救灾,使重点水利设施尽可能不受损,对受灾的水利设施尽快组织灾后重建,并未影响春耕生产。

(三)严格水政执法

以水行政执法、行政许可为重点,全面实施行政许可制度,加大河道巡查力度,积极配合上级水行政执法部门查处。水事违法违章行为,XX年以来查处非法开采和盗采砂石等违法违章群众举报、信访12件次。

(四)提高全民节水保水意识

抓住每年3月22日的“世界水日”,3月22日??3月28日的“中国水周”及5月9日??5月15日的“城市节水”该契机通过横幅、标语、口号、墙报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几年来发放宣传资料上万份。

三、水利现状和问题

我镇是一个农业大镇,渠道多,山塘水库多,堤坝泵站也多,用水时间较其他乡镇多,除水稻还有蔬菜、冬季作物,一年运行时间不少于9个月。

1、灌溉渠道损毁、淤积严重。全镇总长124980米的排灌渠道,因自然淤塞和人为损毁的有65000余米公里,约占全镇排灌干渠总长度的50%。目前损毁淤积的情况是:我镇四大主干渠,除五一圳90%能顺利放水外,其余东风渠道、连陂渠道、座陂渠道和其它干渠、分干渠、支渠都是严重损坏和淤积。每年都得花几十万元清淤和维修方能畅通,涉及全镇灌溉面积80%以上。另外,田间灌溉渠道毁坏淤积的情况也非常严重,普遍存在断面不规则,杂草丛生,渠底淤积,人为损坏等情况,灌排水十分困难,有的根本灌不进去,排不出来。

第三篇:乡镇水务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以下提供一篇调研报告给大家参考!

一、基本情况

**镇位于芦溪县东部,人口4万,辖12个村(场),1个居委会。全镇农田面积22181亩,有小

(二)型以上水库10座,其中小

(一)型2座,小

(二)型8座,300亩以上灌区、堤坝86处,干渠道总长124980米,支渠道总长约40公里。机泵站21个,有大小山塘584座。

二、2006年以来我镇的水务工作情况

2006年以来,我镇的水务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和镇人大主席团和全体代表的监督支持下,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改善我镇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为已任,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全镇水务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连续三年获县水务工作先进单位。

(一)整合各类资金,改善水利基础建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

1、病险水库除险:

近几年来,镇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改造完善水利基础建设。

1、2006年以来,投入400多万元完成了东风、七棚、株木、乃塘、龙塘、石塘等六座小

(二)型以上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

2、小农水项目建设:

2007年投入50余万元对京竹大塘、猪婆塘、横岭水库进行了维修改造,投入12.5万元完成了三八水库除险加固立项报告。投入6.7万余元修复连陂坝,投入11万元维修连陂渠道,投入8.9余万元对东风渠道等大型灌区进行清淤。

3、农村安全饮水工程:

2006年至2007年,先后投入67余万元,解决了何家圳、陇田、乌石、河下等村2400余人饮水困难问题。

4、积极引导成立各类用水协会组织,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全镇共成立用水协会33个,通过他们自我管理、民主管理、自负盈亏。各协会通过一事一议和山塘的租金,近三年来累计投入300余万元,义务投工投劳3000余人次,维修改造山塘87座,水圳、水渠18000余米,进一步完善了农田水利基础建设。

(二)认真做好防汛抗旱工作

每年年初都及时调整成立防汛抗旱领导小组,并制定防汛抗旱预案,落实人员和物资,以平稳渡过汛期和旱期。2006年4月份特大汛期平稳渡过,2007年50年不遇的干旱,镇村两级投入抗旱资金300多万元,购买了大量水泵、抽水机等抗旱设施,实现大旱之年不减产,组织了4000余人投入抗冻救灾,使重点水利设施尽可能不受损,对受灾的水利设施尽快组织灾后重建,并未影响春耕生产。

(三)严格水政执法

以水行政执法、行政许可为重点,全面实施行政许可制度,加大河道巡查力度,积极配合上级水行政执法部门查处。水事违法违章行为,2006年以来查处非法开采和盗采砂石等违法违章群众举报、信访12件次。

(四)提高全民节水保水意识

抓住每年3月22日的“世界水日”,3月22日??3月28日的“中国水周”及5月9日??5月15日的“城市节水”该契机通过横幅、标语、口号、墙报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几年来发放宣传资料上万份。

三、水利现状和问题

我镇是一个农业大镇,渠道多,山塘水库多,堤坝泵站也多,用水时间较其他乡镇多,除水稻还有蔬菜、冬季作物,一年运行时间不少于9个月。

1、灌溉渠道损毁、淤积严重。全镇总长124980米的排灌渠道,因自然淤塞和人为损毁的有65000余米公里,约占全镇排灌干渠总长度的50%。目前损毁淤积的情况是:我镇四大主干渠,除五一圳90%能顺利放水外,其余东风渠道、连陂渠道、座陂渠道和其它干渠、分干渠、支渠都是严重损坏和淤积。每年都得花几十万元清淤和维修方能畅通,涉及全镇灌溉面积80%以上。另外,田间灌溉渠道毁坏淤积的情况也非常严重,普遍存在断面不规则,杂草丛生,渠底淤积,人为损坏等情况,灌排水十分困难,有的根本灌不进去,排不出来。

2、机泵站设施老化,盗窃破坏严重。全镇原有灌溉机泵站21处,装机容量720千瓦。据统计,现在能发挥作用的只有8处,280千瓦,实际灌溉面积不到15000亩。现有的机泵站,由于运行时间长达三、四十年,加上养护成本高,设备普遍存在锈蚀、老化的问题。有的机泵站房屋破损、残缺不全,有的变压器、电动机零部件损坏,有的线路老化,无法正常运行。

3、小型水库、骨干山塘病险数量多,工程大,潜在问题大。全镇共有水库10座,山塘584座,其中小

(一)型水库2座,小

(二)型水库8座。还有小

(二)型以上4座水库未除险,山塘90%以上存在病险。主要存在溢洪道断面开挖未达到设计标准,有些水库在修建溢洪道时,遇到地质坚硬难以挖掘时就放弃挖掘,使溢洪道宽度和深度均未达到要求,当洪水来临时,溢洪道排洪不及,造成库内水位猛涨,甚至漫过堤顶。

4、安全饮水工程标准低,饮水困难。2005年统计,全镇存在饮水困难的群众有11411人。2006年至2007年,解决了何家圳、陇田、乌石、河下等村部分人的安全饮水。还有大部分群众不能喝上干净水,生产生活用水达不到水质合格标准。

5、用水协会组织已成立,但管理人员工资难以保证,积极性不高。

四、对策和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镇的经济、社会发展迅速,虽然近几年来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大力加强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但是农田水利建设发展相对滞后,但很难满足农业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投入是水利建设的前提和保障。在新的形势下,农田水利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必须首先从投入机制入手,逐步从依赖国家财政负担的单一投入向多元化、多渠道、多途径、多层次方面转化,积极应对农村税费改革和取消“两工”后投入上的新变化。根据近几年来农田水利建设的实践,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健全投融资渠道,保障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需要。

1、国家投资建水利。近年来,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国家投资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重点加大了对大型水利工程的资金扶持力度。建议水管部门在争取国家财政资金时,着重倾斜对我镇骨干工程实施改造和配套。如还有四个病险水库和四条主干渠、二个蔬菜基地内的排灌设施,建议水务部门对项目建设和规划、设计、实施各个可不节都必须管理好,监督好,不留死角。确保建一处、成一处、见效一处,象东风水库。

2、“一事一议”建水利。对支渠以下田间工程,坚持“谁受益、谁投资、谁管理”的指导原则,利用村民“一事一议”制度,充分发挥用水协会作用以农民用水者和群众为投入主体,积极倡导农民自发自愿投资投劳,自力更生改善村组的田间工程条件。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鼓励农民单独或联合投资维护水利、建设水利。但水利部门对运行较好的用水协会每年给予相应补助,以保障正常运转。

3、产权改革建水利。支渠以下田间工程面广量大,可以采取承包、租赁、股份合作、拍卖等多种改革途径,将小型水利和田间工程的管理、维修、养护责任与工程的所有权、经营权、使用权、管理权落实到用水者协会或农民用水户个人,从而明晰工程所有权、转让使用权、落实管理权、搞活经营权,从根本上解决支渠以下田间工程的投入和长期养护问题。

第四篇:普兰店市水管体制改革调研报告

普兰店市水务体制改革调研报告

为贯彻落实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政府有关要求,我市积极实施水务一体化管理,通过实施水务改革,使水资源管理工作更加理顺,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效果,有力地保障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

一、水务体制改革的基本情况

根据《中共大连市委办公厅、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普兰店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大委办发[2009]32号),设立普兰店市林业水利局,正科级建制,为市政府工作部门。市林业水利局履行市政府规定的职责。

1、主要职责

(一)宣传贯彻执行国家、省及地方颁布的有关林业、水利法律、方针政策和法规、规章,并监督实施。

(二)组织拟订全市林业、水利发展中长期规划和计划并组织实施;承担林业、水利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关工作。

(三)负责生活、生产经营和生态环境用水的科学配置和保障; 统一管理全市水资源(含地表水、地下水),会同有关部门对地热水、矿泉水资源进行管理;组织拟订全市水资源中长期供求规划、水量分配方案并监督实施;统一调配城乡水资源,组织开展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组织实施取水许可制度、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水资源论证制度;发布全市水资源公报;协调全市水文工作。

(四)组织编制水资源保护规划;组织拟订水功能区的划分和向饮水区等水域排污的控制;组织监测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量、水质,审定水域纳污能力,提出限制排污总量的意见;组织实施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参与全市水污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政策、规划的拟订工作;组织指导入河排污口设置的管理工作;指导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工作。

(五)拟订全市计划用水、节约用水政策,编制节约用水规划,组织、指导和监督节约用水工作;指导和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承担市节约用水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六)负责落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的调度命令,组织协调、监督和指导全市防汛抗旱减灾工作;组织实施防洪论证制度;编制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承担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的日常工作;主管全市河道(水库、行洪区、闸坝)的规划设计工作;组织指导全市水利设施、水域及岸线的管理和保护;负责全市河道堤防及沿海防潮堤的治理和管理;会同有关部门管理河道采砂,组织实施河道采砂许可制度;负责全市占河、占滩、清淤费、采砂管理费及河道工程修建维护费的征收工作。

(七)负责城市供水行业管理及供水企业资质审核、发证和源水价格、自来水价格核定的组织管理工作。负责中水设施的验收、发证工作。

(八)负责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管理和排水费征收工作,组织实施排水许可制度,负责排水行业的管理;负责对市政排水管道和入户支管排放的水质、水量进行监测和监督。

(九)组织实施林业水利行政监察及执法工作;负责林水监察队伍的建设管理工作;协调部门间和乡镇间的林(水)事纠纷;负责有关行政复议受理和行政诉讼的应诉工作。

(十)主管各类水利工程。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组织指 2 导水利工程设施水域及岸线的管理和保护;组织建设和管理具有控制性的或跨乡镇界的重要水利工程;组织指导全市重要水利工程的安全监管工作,组织实施国家和省市有关水利技术质量标准和水利工程规程、规范。

(十一)指导全市农村水利、乡镇供水、人畜饮水工作;组织指导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指导全市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组织实施水土保持工作,研究制定水土保持规划,组织水土流失的监测和综合防治;负责水土流失补偿费的征收工作;承担市农田基本建设指挥部日常工作。

(十二)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全市造林绿化工作;指导公益林、商品林和苗木花卉的培育、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工作,指导、监督全民义务植树;承担市绿化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十三)承担与市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监督管理的责任,组织指导森林资源的管理;分配和监督森木采限额;监督和检查林木凭证采伐、运输,组织指导林地、林权管理并依法审核征用、占用林地项目,管理重点国有森林资源。

(十四)承担推进全市林业改革,维护农民经营林业合法权益的责任;拟订全市重大林业改革意见并指导监督实施;拟订全市农村林业发展、维护农民经营林业合法权益的政策措施,指导、监督农村林地承包经营和林权流转,指导林权纠纷调处和林地承包合同纠纷仲裁;依法负责退耕还林工作。

(十五)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全市湿地保护和荒漠化防治工作,拟定全市湿地保护和防沙治沙、石漠化防治及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规划,监督湿地和沙化土地的合理利用,组织协调全市有关国 3 际公约的履约工作。

(十六)组织指导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依法打击滥捕、乱猎等违法行为。

(十七)负责全市林水系统自然保护区的监督管理,依法指导森林、湿地荒漠化和陆生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按分工负责生物多样性的有关保护工作。

(十八)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全市森林防火工作的责任;承担市森林防火指挥部的日常工作。指导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检疫工作。

(十九)监管国有林业水利资产,负责机关及所属单位的财务审计;负责林业生态补偿制度的资金管理工作;负责全市林业水利统计工作。

(二十)负责全市性的林业水利科技、信息化建设及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指导全市林业水利队伍建设和培训。

(二十一)组织、指导、监督全市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二十二)承办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2、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主要职责,普兰店市林业水利局设8个内设机构。行政科、党务办公室、工程管理科(挂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牌子)、农村水利科(挂市农田基本建设指挥部办公室牌子)、城乡供排水科(挂市节约用水办公室牌子)、水政水资源科、造林科(挂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牌子)、林政科。

城市供水、城市节水及污水处理回用资金投入及来源渠道:普兰店市政府自筹、大连市和国家投资。

二、实施水务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成效

我市自实施水务管理体制改革以来,把原由城建部门承担的城市供水和城市防汛管理职能划归水利局,市自来水公司的人、财、物整体移交到水利局。实现水务统一管理后,水利局在原有职能的基础上,增加了城市供水、城市防汛、节水等水资源统管职能,实现了变“多龙管水”为“一龙管水”,改变了水管体制传统的“政出多门”的局面,为统一管理水资源,发展城乡供水事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一是实现城乡水务管理一体化,有利于克服部门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办事效率低下的弊端,体现了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有利于公众参与水管理。二是实现城乡水务一体化,有利于改革水生态系统和水环境。城乡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后,水利局优先解决水的生态问题,统筹考虑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城区水环境普遍得到改善,水生态系统建设能够有效提高城市品位,推动地产升值,有利于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现代化。同时,城市防洪工程与市政工程、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有效发挥综合效益。水利局在辖区范围内合理利用并通过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科学调整产业结构布局,实现水资源供需平衡。三是实现城乡水务管理一体化,有利于合理调配水资源。水务一体化使水利部门能对城乡供水实施统一调度,相互补充,协调城乡间的供水量,有效缓解水的供需矛盾。能较好的解决城乡供水不足和供水不平衡的问题,使农业水利向城市水利拓展,城市水利向农村水利延伸,优势互补,改善城乡生态质量,实行开源、节流与联合调度并举。四是实现城乡水务管理一体化,有利于保护水资源。水利局可以充分发挥统一管理水资源的职能,在保证供水安全的同时,充分考虑到节水、排 水对环境的影响,对水质实施监测和治理。五是实现城乡水务管理一体化,有利于统一调度城乡防洪。实施水务改革后将城市与农村防汛纳为一体,对城乡防洪进行统一规划,有利于统一调度城乡泄洪,提高整体防洪能力。六是实现城乡水务管理一体化,有利于实现供水工程良性循环和节约用水。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要求,从价格机制上理顺收费机制,建立起包括成本、资源消耗补偿和污水处理运行费在内的新水价核算机制,促使广大用水户节约用水,实现供水工程良性循环。

普兰店市在水管体制改革前城乡居民的饮用水基本上是没有经过净化处理的水库原水,水质低劣,达不到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标准,而原先的自来水公司,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一直没有能力投入资金建设净化水厂,一 定程度上制约了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实施水务一体化管理后,水利局经多方筹集资金,投资500万元建设了净化水厂,使普兰店城区居民喝上了水质优良的自来水。在提高城区居民用水质量的同时,普兰店市林水局大力实施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对偏僻村庄,则按照一村一处的标准建设人畜安全饮水工程,并在皮口镇、安波镇等建设了多处集中供水项目。集中供水具有投资省、供水足、统一 管理等多方面的优点。通过集中连片、水源共享,互为补充,统一调度,相互调节,既保证了各供水工程的正常供水,又为农灌储备了水源,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了合理调配,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和供水保证率。

三、水务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经验 我市在水务体制改革工作中,为了稳步推进,真正抓出实效,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按步实施,从而确保了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主要经验是:首先,对本市的水资源现状进行综合评价,准确掌握所辖区域水资源的供需矛盾。第二,对现有水资源管理体制进行深入调研,根据各有关职能部门在水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交叉问题进行重点研究,对现有体制下管理水资源所带来的弊端进行认真、客观地总结。第三,根据现行的体制弊端进行认真梳理,借鉴外省、地的经验和做法,结合本地具体实际,探讨合理有效的水资源管理模式,形成综合意见。第四,将形成的意见及时报当地市政府研究,由市政府做出科学决策,并增加和强化水利局的行政职能。通过以上步骤的实施,使我市水务体制改革科学、稳妥地推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改革体制,有效地克服了过去职能交叉、推诿扯皮的现象,提高了工作效率,使有限的水资源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其效益,为我市的水务一体化改革探索了经验。

从水务管理体制改革所带来的成效看,水利局有利于发挥水务统一管理的优势,使水资源管理、防洪、城乡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回用等项工作更加顺畅。普兰店市城乡水务统一管理体制改革为我市做好水务工作、深化水务管理体制改革开了个好头,根据我市实施水务管理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我们将完善管理体制,将我市的水资源统一管理工作进一步推向制度化、规范化。

四、水务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我市在水务管理体制改革中已经取得了重要突破,也收到了明 显的成效,但在改革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在管理体制方面,没有真正实现涉水事务一体化管理或一体化管理的程度有待提高,与城建系统、环保系统的分工协作关系没有完全理顺;致使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没有得到更好落实;二是在运行机制方面,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尚未建立,多元化、市场化的投资渠道尚未形成,水务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滞后;三是在政策法规方面,现有的行政法规不适应城乡水务统一管理新体制的要求,水务管理技术标准体系有待建立和完善;水政执法力度需进一步加强,使河道采砂乱采乱挖等涉水违规违法得以彻底遏制;四是在队伍建设上,水务系统的思想观念、人员结构、业务素质不能适应城乡水务统一管理新体制的要求。这些问题是新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是新旧体制交替中的问题,在一定意义上是很难完全避免的,这些问题都将在我市水务改革的进一步实践中逐步得到解决,使新体制更加完善。

五、建议

1、大力推进水务体制改革力度、真正实现涉水事务一体化管理。

2、用经济手段促进水资源的保护和节约。

3、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节水型社会。

(普兰店 徐峰)

第五篇: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调研报告

杨陵区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9所,其中初级中学5所(城区1所、农村4所),小学24所(城区3所、农村21所);在校学生12951名,其中初中学生5715(城区1524名、农村4191名)名,小学生7236(城区2484名、农村4752名)名;农村中小学教职工823名,其中农村初中教师356名,农村小学教师467名。

自2005年以来,根据国家、省、区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的相关通知和要求精神,在区委、区政府统一安排部署、关心指导下,我区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工作已逐步得到了实施,取得了较明显的收效。2008年6月10日至7月10日我对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工作进行了广泛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落实情况及收效

1、“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全面实施。全区从“以乡(镇)为主”转变为“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现了“四个统一”,即教师工资由区财政统一发放;学校和教师队伍由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中小学公用经费和危房改造资金由区财政统一安排;学校领导班子的选拔、配备、使用由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避免了原体制财权与事权分离,学校和教师队伍由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更有利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全区教育教学实际,对教育资源进行宏观调控,优化配置现有教师资源,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公用经费和危房改造资金由区财政统一安排,打破了乡(镇)界限,使经费投入更加合理,避免了部门重复建设,对教育的投入有所增加。

2、进一步理顺了农村中小学管理体制。2007年8月,经区委会议研究,撤消了4个乡镇教育组,农村普通小学划归乡镇中心校管理,农村初中由区局直接管理。精简了人员,简化了办事机构,提高了工作效率。2008年6月,按照区委安排农村中小学党组织归属区局管理,彻底改变了学校党政管理两张皮的管理模式,提高了教育自主权,便利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筹安排教育工作,促进城乡教育人事合理流动、均衡发展。

3、学校领导和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2005、2008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支持、指导下,区局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教育工作实际调整了中小学领导班子,一批年富力强、业务精良、作风正派的年青同志走上了学校领导岗位,为学校管理工作注入了活力,学校工作有了较大起色。与此同时,顺应教育发展趋势,结合教师队伍现状,区局制定了教师队伍建设五年规划,出台了学校领导干部管理规定、学科骨干教师、带头人暂行管理办法等制度,使学校人事管理工作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培训学习工作常规化,有效的促进了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为教育质量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学校网点调整工作逐步落实,办学条件得到提高。自2005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各乡镇、村组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先后撤并了杨村乡乔家底小学、李台乡杜家坡小学、五泉镇汤家小学、大寨乡杜寨小学等10所小学,优化了教育配置,整合了教育资源。新建了杨村乡川口小学、李台乡陈小寨小学、杨村乡中心小学、五泉镇茂陵小学、王上小学等5所学校。抢抓机遇,利用上级项目支持,新建、改建、维修了部分学校教学楼或办公楼;农村中小学全部实施了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建设,建成了18所农村中小学新农村卫生新校园。“两基”工作中,全区共配制课桌凳2200套,价值40万元,购买价值78万元的实验器材,添置30万元的各类图书。办学条件和校园环境得到了彻底改善,促进了我区义务教育办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发展。

5、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逐步完善。区上设立了基础教育资金管理专户,教育经费拨付达到了三个增长中的“预算内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地方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教师工资、学校办学经费、农村义务教育补助经费等到了落实。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预算编制制度,实行区级预算管理、分期拨付经费、严格审批报帐、审计监督制度,理顺了新机制运行下的上下级财务关系,保证了各项资金按时拨付、合理使用,增强了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透明度。

二、存在问题

1、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宣传力度不够、责任不明确。虽然“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实施了三年多,但社会对这种管理体制的形式和职责了解不多,习惯于多年来的老管理模式。乡镇对此认识不够,认为目前学校的管理是教育部门的事,与乡镇无关,办学积极性不高,责任不强,缺乏支持、监督和指导。在学校建设、合校后的学校资产处置等问题上常常出现扯皮、推诿等现象,个别学校用地产权不明,存在租用关系等问题,影响了学校发展。

2、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影响了教育发展。随着农村教育体制改革的实施,教育经费的投入主要是区本级,而区本级财力不足,难以足额拨付教育经费。如工资改革后,教师工资的津贴部分不能得到落实,直接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热情,不利于教育系统稳定。学校维修、改造资金难以保证,上划之前乡镇、村对学校都有不同程度的投入,现在没有了,学校维修、改造给教育部门、学校带来了较大困难。

3、教师队伍建设跟不上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小学教师年龄结构老化(45岁以上占40%),薄弱学科无专职教师(体、音、美等学科);初中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非专业代课现象严重(占34.4%)。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学科门类增加,教师培训经费不能保障,普遍存在教师课业负担过重,工作量大、知识老化等现象,给教师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影响了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4、学校硬件设施跟不上教育发展的步伐。虽然,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学校办学条件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相对滞后。目前,21所农村小学除李台乡永安小学外(99年购置22台微机,配置偏低,需更新)均没有微机室,信息技术课程无法开设,影响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5、义务教育债务化解任务艰巨。我区学校多年来因“两基”达标、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危漏校舍改造和“两基”提高等共举债1666.8万元。近几年在上级的大力支持下,按照相关政策规定,经过努力以偿还655.5万元,尚欠债务(含利息)共计1123.9万元。债务化解任务给本来就经费紧张的学校和教育部门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影响了教育工作的稳定和发展。

三、几点建议

1、提高认识、加大宣传,营造全社会齐抓教育的良好氛围。各级党委、政府要从科教兴国的战略高度认识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工作放在重要议事日程,加大宣传。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和各项规章制度,强化教育内部管理,建立乡镇领导干部教育工作督导考核制度,增强责任感,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2、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农村教育体制改革后,乡镇、村对教育的投入相对减弱,学校本身又无造血功能,教育行政部门无力投入,影响了教育发展。因此,区政府应积极执行上级相关精神,保证教育政策得到落实,教育经费足额拨付,特别是教育建设资金要纳入财政预算。加强教育经费使用管理,减少浪费,保证教师工资足额发放到位,真正体现“以县为主”,促进全区教育发展。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结合课程改革,进一步加大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在职培训工作力度,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设立教师培训专项基金,保证不同形式的教师培训活动顺利实施。充分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作用,办好杨凌教育网站,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为教师提供培训、教学和交流服务。完善教育人事体制改革,加大教师合理流动,整合师资结构,科学配套师资,解决教师结构性短缺,充实紧缺教师。强化教师队伍考核,完善用人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转变观念,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专长,使每个教师都成为教育和教学的中坚力量。

4、加快农村小学合校并点步伐,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完善学校网点调整布局,科学制定学校发展长远规划。将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与学校布局调整结合起来,与灾后重建结合起来,建立“以县为主”的学校危房改造和新建规划的长效机制,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整合教育资源,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

5、统筹安排专项资金,逐步化解义务教育债务。“两政一教”债务化解情况复杂,牵扯面广,欠债年限较长,数额较大,要一次性解决存在一定难度。建议政府成立清欠小组,制定清欠计划,采取多种方式积极筹措资金,落实相关部门责任,各部门协调一致,分批次逐步化解债务,彻底解决教育所面临的巨大困难。同时严格执行相关政策,制定配套制度,杜绝新的教育债务发生,给教育创造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下载关于水务体制改革的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水务体制改革的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监察体制改革调研报告[精选]

    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情况的 调研报告 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体制改革。2017年11月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

    招商引资体制改革调研报告(五篇)

    招商引资体制改革调研报告 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重要主题。今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国内经济不断发展,步入结构优化的轨道。在经济新常态下,招商引资是深化供给侧结......

    全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情况的调研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11年度工作安排,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7月25日至29日,市......

    关于我市水务管理体制改革有关问题的报告

    市人大:近年来,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水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促进了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在水务管理方面,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并着力解......

    城市环卫体制改革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我区环卫作业体制改革情况调研 去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我区在环卫体制改革及市场化运作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县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调研报告

    深化改革促发展 创新机制增活力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广大群众身体健康,关系千家万户的根本利益,搞好医疗卫生工作既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近年来,上栗......

    关于深化水务管理体制改革的提案

    关于深化水务管理体制改革的提案 摘要: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提案第0103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案 由:关于深化......

    深化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

    参考文献 [1]于万春姜世强贺如?}.水资源管理概论,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p17-21. [2]矫勇陈明忠石波孙平生.英国法国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考察.中国水利.2001年第3期. [3〕贾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