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
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气候变化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但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对气候变化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门协调机构,并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与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作为来自一线的基层干部,面对这个全球性的问题,更应增强使命感,从具体工作抓起,推进环境保护,为控制气候变化尽职尽责。
一、全球气候变化现状及对人类的影响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米歇尔·雅罗在今年的气象日致词中说,过去几十年,极地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例如永久海冰在减少,一些冰川和冻土在融化以及河流和湖泊冰在减少等。不少气象学家更是忧心忡忡地指出,如果1.9-4.6摄氏度的全球平均增暖持续千年,会最终导致格陵兰冰盖的完全消融,进而导致海平面升高约7米。更为可怕的是,如果南极冰盖全部融化,则全球海平面将升高60米;“温室效应”还可能导致全球的极端天气、气候灾害发生更加频繁。此外,全球变暖还会加剧洪涝、干旱、荒漠化和热浪等灾害,并使一些生物物种灭绝,破坏生态平衡,人类生存环境将受到极大威胁与挑战。
近50年的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造成的。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我国近百年的气候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一是近百年来,年平均气温升高了0.5℃~0.8℃,略高于同期全球增温平均值。近50年变暖尤其明显,从1986年到2005年,连续出现了20个全国性暖冬。二是近百年来,区域降水变化波动较大,年平均降水量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开始逐渐减少,平均每10年减少2.9毫米。三是近50年来,主要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出现了明显变化。华北和东北地区干旱趋重,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南地区洪涝加重。1990年以来,多数年份全国年降水量高于常年,出现南涝北旱的雨型,干旱和洪水灾害频繁发生。四是近50年来,沿海海平面年平均上升速率为2.5毫米,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五是山地冰川快速退缩,并有加速趋势。
二、我国对气候变化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后,我国率先组织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并从国情出发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是调整经济结构,推进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更加注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将降低资源和能耗、推进清洁生产、防治工业污染作为产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施一系列产业政策,加快第三产业发展,调整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使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二是发展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改善能源结构。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加强了水能、核能、石油、天然气和煤层气的开发和利用,支持在农村、边远地区和条件适宜地区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风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使优质清洁能源比重有所提高。三是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随着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植树造林取得了巨大成绩,据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我国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到0.54亿公顷,蓄积量15.05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居世界第一。全国森林面积达到1749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13.92%增加到2005年的18.21%。四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使人口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五是针对近几年出现的新问题,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进一步强化了一系列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措施。六是高度重视气候变化研究及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了相关体制和机构建设,同时加大气候变化教育与宣传力度,提高公众意识。
三、我们在气候变化中应作的工作
绵阳地处涪江流域,属长江上游。近年来,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一直没有放松环境
保护,特别是近几年已经把节能减排,加强环境保护,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作为政府目标考核以及纳入干部业绩考核的重要依据。特别是平武、北川、安县、江油等矿产、林地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资源开发更为合理有序,各地退耕还林、还草,林木开采改革力度加大,效果明显。作为来自全市各乡镇的基层干部,我们更应该提高认识,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6.25讲话精神,把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落到实处,将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工作从最基层抓好抓落实。
一是努力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环境的关系。不走高消耗、高排放的传统的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最大限度地减少这些产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努力走出一条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高产出的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实现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双赢”的目标。二是提高能源效率与节约能源。强化能源供应行业的相关政策措施,大力提高常规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健全节能政策和标准,加强节能监督检查,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制度;引导资源合理配置,运用市场机制,鼓励和引导用户和消费者购买节能型产品。三是加快推进能源体制改革,进一步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机制建设,加快制定和修改有利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相关政策,利用技术的自主创新,促进环境保护工作。四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和区域合理布局,制定节能产品优惠政策。强化重点行业的节能技术开发和推广。五是强化生态农业建设,进一步加大技术开发和推广利用力度,改革和完善现有产业政策,抓好林业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六是努力推进垃圾的源头削减、回收利用和最终的无害化处理,最大限度地规范垃圾产生者和处理者的行为,并把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提高垃圾的资源综合利用率,从源头上减少垃圾产生量。七是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全民素质,让所以的人都参与到保护环境和改善我们的生存空间中来。
四、气候变化所引起的几点思考
气候变化问题确实越来越为国际社会所瞩目,对气候变化问题,虽然社会对气候变暖的程度、成因、主要责任以及解决问题的路径方面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不同看法,但是主流观点已经逐渐趋于一致,即: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气候变暖对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已经产生了严重的后果;气候变化的原因除了自然因素影响以外,与人类的活动,特别是使用化石燃料过程中排放二氧化碳的幅度密切相关;气候无国界。由此,引发我们认真思考:
一是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和掠夺式开发是引起气候变暖的重要因素。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如滥垦、滥伐、滥牧、滥采、滥捕等,严重地破坏了整个自然生态系统,全球可耕地、森林、草原面积日益减少,物种锐减,土壤退化,水资源枯竭等一系列后果。目前,世界森林面积正以每年1500万公顷的速度在消失,数千物种在灭绝之中,荒漠化正在影响着8.5亿人的生活,全世界约有20亿人用水紧张。正是人类贪婪导致的环境恶化,促使极端天气、气候灾害频发和灾害强度加剧。
二是保护环境,关注气候变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构建和谐社会,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然而人类却极度地掠夺着自然,造成环境恶化,加剧成灾强度和频度;诱发次生灾害,如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森林火灾等;导致生态系统的承灾能力降低,使脆弱的生态环境更趋恶化;破坏生产力,影响经济持续发展;导致物种消亡,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资源日益减少;造成环境污染,直接影响人类健康和生存。但人类的积极活动,可以控制和预防自然灾害,减轻灾害损失,和谐相处,也就是说人类活动是减灾的关键因素。
三是保护环境,改善气候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依依据。保护气候系统,降低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和脆弱性,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也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依据,应对气候变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对一个地方的发展,我们不能只看该地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建设速度,而应科学地分析经济与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现状结合起来,对可持续性进行合理分析。
四是保护环境,关心我们的生存空间必须得全民动员。气候变暖是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是每个人的责任,并无国界之分,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应对,也需要全民动员,让每个人都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共同参与。
五保护环境,控制气候变化是人类对子孙后代的责任。气候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何变化都会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产生影响。如若我们不加强爱护,无疑是在和我们的子孙争夺资源,破坏他们的生存空间。对此,我们有义务,更有责任保护环境,控制气候变化
第二篇:语文生成性问题
语文生成性问题解决方案
布鲁姆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生成性的信息也是一种资源,它们和各种预设性的生成资源共同构成精彩的课堂。“小学语文课堂生成资源”,很大一部分指向课堂中的非预设性生成,在面对这些资源时,更要以积极的态度与科学的策略真诚应对。
策略一:以退为进,伺机而动 劳伦斯·斯滕豪斯说:“当课堂上提出有争议的问题时,教师应秉持中立的原则。”课堂中出现有争议的问题绝大部分是非预设的,也是无法避免的,此时教师加入争议的任一方,都会导致结果的倾向,与另一方形成对立。而一旦师生处于争论状态,教学效率将大打折扣,甚至陷入“动态不生成”的状态。
策略二:点拨引导,推波助澜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在语文课堂上,能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超越文本,产生独特的见解,并勇敢地表达出来,是难能可贵的。这样的非预设性生成资源,如不加以有效利用,这一资源可能会中断、流失,将会导致课堂的缺憾。此时,教师只要稍加点拨引导,引发讨论,启发思考,就能推波助澜,画龙点睛。策略三:另辟蹊径,巧妙变通
在教学过程中,问题提出以后,常常会在学生中出现“冷场”“分歧”等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博览群书,深钻教材,全面把握课堂教学,有“一览众山小”的宏大气势,巧妙变通,确保教学流程畅通无阻。在教学中遇到冷场或偏离主题的非生成性资源时,教师应适时了解、鼓励学生,并变换角度启发,把学生从“尴尬处”解救出来。做到以下几点也可以帮助老师们解决问题: 1.教师要有预设生成性问题的能力
从语文学科特点来看,语文有着丰富的内涵,有多义的言语、多样的美感,甚至还有多向的价值追求;同样,面对文本的心灵也是生动活泼,丰富多变的。因此,当心灵和文本相碰撞时,就会呈现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局面。
教师在备课时要尽可能做到详尽思考。首先,预设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疑难问题。一方面,结合自己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产生的困惑和疑问做出预设;另一方面,结合过去学生学习的实际来做出预设,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做调查了解,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做出应对准备。其次,预设课堂学习中学生可能会出现的认知冲突。认识冲突可能来自学生个体,也可能来自同学之间,更有甚者来自师生之间。冲突的出现正是唤起学生学习活力、引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探究的契机。预设了冲突,也就能够预约精彩,冲突的解决往往就是课堂精彩呈现。
2.教师要有识别生成性问题的能力
学生应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从而使课堂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在课堂中,学生要有思考的自由,更要有说话的权利。在他们的小脑袋中,总有着不可思议的“奇思妙想”,令教师措手不及。
面对这种情景,教师要有敏锐的识别能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判断学生的奇思妙谈是否符合教学内容,是否值得捕捉,是否值得延伸,是否让它来成就课堂的生成性问题的精彩。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倾听。因为倾听是师生之间内心世界的呼应,意味着对学生的尊重,意味着对学生的期待。学会耐心倾听,捕捉对话点,顺学而导,实现发展人与完善人的最终目标。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就会感受到思想的交融,心灵的碰撞,自我价值的提高。教师还要善待孩子的提问。我时常对学生说:“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十个问题更有价值。我最喜爱提问题的学生,看谁能提出与众不同的问题。”天长日久,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往往都能提出比较有价值的问题,这既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还彰显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师生共同徜徉在语文那片色彩斑斓的天空中,释放自己的情感,成就我们语文课堂的魅力。3.教师要有评价生成性问题的能力 评价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评价是对课堂教学活动的价值和教学效果进行的判定。教师对课堂生成性问题的评价得法,不仅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发创造力,还可以激活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使课堂教学有效开展。不是所有的精彩都是由预设而生成的,也不是所有的预设都会有精彩生成。动态生成性教学是师生共同进行课堂探险的过程,虽然有充足的准备,弹性的设计,但峰回路转,谁也不能预知前方有多精彩。万一遭遇失败,那就让我们把失败回炉,进行严格的审视和分析、改进后,使教学实践更具合理性、科学性,失败也同样精彩!
第三篇:关于鉴定结论可诉性问题
案情
2005年5月,徐某认为在某医院输血而感染“丙肝”,向某区卫生局申请行政处理,该局遂将该病例移交区医学会组织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2005年9月,区医学会作出鉴定书,认为徐某的病例不属于医疗事故。2005年9月28日,该区卫生局作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审核表》。审核结论认为鉴定程序合法,认定鉴定结论,拟向患者发放《鉴定书》。徐某向其上一级医学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但因其不能提供有关材料,该上级医学会向徐某作出《终止医疗事故鉴定通知书》。此后徐某诉至法院,认为该区卫生局未依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对鉴定结论进行认真严格审核,所作出最终审核意见的具体行政行为严重违法,侵犯了徐某的合法权益,故诉请法院要求确认被告某区卫生局作出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违法。
分歧
当事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可否提起行政诉讼。第一种意见认为,法院可以受理;第二种意见认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审核行为不属于可诉的具体行政行为,原告徐某起诉不符合法定起诉条件,应裁定不予受理。
评析
对于该问题,目前司法界及司法实践存在不同认识。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作出的鉴定结论分为未外化的、外化的鉴定结论两种情形,实际上对这两种情形应区别对待。
一种情形是未外化的鉴定结论。未外化的鉴定结论是指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所作出的鉴定结论未向社会公开,而是作为其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使用。徐某鉴定书就属于此种情形。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之规定,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具有对医疗事故争议进行行政处理的法定职责。在此过程中,卫生行政部门在必要时可以委托医学会组织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也依法享有对鉴定结论提出异议,并申请再次鉴定的权利。由此可见,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的性质属于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事故争议进行行政处理的依据之一,对这种鉴定结论的审核行为不属于可诉的具体行政行为。原告对医疗事故鉴定结论持异议,可依法定的方式途径寻求救济。未外化的鉴定结论是否对当事人的权益产生实际影响,取决于行政机关最终作出的有关行政行为。如果行政机关未将该鉴定结论作为行政行为认定事实的依据,对当事人的权益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如果行政机关将鉴定结论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对当事人权益才发生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是非常间接的,最终产生实际影响的是行政行为,所以未外化的鉴定结论不具有可诉性。
另一种情形是外化的鉴定结论。外化的鉴定结论是指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所作出的鉴定结论已向社会或者一定人群公开,并对当事人产生某种不利或者有利的后果。如果该当事人对此不服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第四篇:公司五个实质性问题
1.如何公平公正的评选服务标兵?
答:
(1)各部门无记名投票,选出几名员工,最多3—5名;
(2)将各部门选出来的人员进行汇总,通过各方面考核,最后确定人选。具体考核方法如下:
①将选出来的员工进行服务标准知识的考核,出一份试卷对其进行考核,选出其中较为优秀的10名进行下一轮的考核;
②将选出来的10名员工一对一进行领导面谈,最后经过领导商议以后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几名员工。
2.如何才能使选出来的服务标兵发挥作用,让所有人向他们学习?
答:
(1)强化保持先进性的责任意识,使自己在社会实践中时刻提醒自己、激励自己,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2)坚持服务对象(客户)的利益高于一切,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使得他们达到最大的满意程度;
(3)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4)做好本职工作,树立自己的先进性,与各部门的人员协调好关系,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
(5)将其先进事迹制作成宣传册或宣传页,或者是印成书面材料贴到公司的宣传栏上,使得更多的人知道他们的先进事迹,以便于更好的宣传学习。
3.如何加大服务标兵的宣传力度?
答:
(1)为评选出来的服务标兵开一个表彰大会,呼吁所有的员工向其学习,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
(2)将其先进事迹制定成册,发放给各个部门的人员,以便其进行更好的学习;
(3)为其进行一个先进事迹的宣讲大会,让公司各个部门的员工参加,在宣讲过程中穿插视频或者是PPT,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4)在公司网站上开辟一个特定的专栏,命题为“学习先进服务标兵”专栏,公司网页可以对内也可以对外,可以使公众发起一个投票活动,选出一个认为最优秀最感动人心的先进人物。
4.如何发挥员工关系部的作用?
答:员工关系部作为公司的一个核心部门,需要发挥很大的作用,无论是在企业文化,还是人员关系管理等方面。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最大限度的发挥员工关系部的作用:
(1)以“真诚、公正”的态度服务于公司的每一个权力人,搞好上级人员、同级人员、下级人员以及外部客户人员的协调关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2)让公司的每一位成员都能够得到足够的尊重,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为公司创造更多有价值的利益;
(3)减少公司员工的离职率,尤其是核心技术员工;
(4)善于与各部门的员工进行沟通,而且是积极主动的沟通,多关心基层员工,让他们感受到企业的温暖所在;
(5)对员工发放对企业或工作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可以设计多个问题,比如说:员工做出的成绩是否能够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上下级意见是否能够充分的进行沟通,能清楚企业的发展计划;员工在企业是否受到尊重;员工对工作性质是否感兴趣或者是对福利待遇是否满意等员工注重的核心问题。
5.如何能够让员工感受到他们是主人,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答:
(1)积极主动的与公司员工进行沟通,了解他们想要的工作各方面的需求是什么样子的,多与员工进行交流,并在知道他们的需求后尽可能的满足,让员工真正体会到公司的温暖所在;
(2)在公司不定期地举办一些小活动,比如说是交流会、歌唱比赛等,让员工在紧张的工作气氛中寻找到更多的乐趣,以便于有更好的心态进行工作;
(3)尊重员工和关爱员工。管理者在工作过程中,不仅要尊重员工的人格,而且要善于做好与员工的情感思想沟通工作。遇事多与员工商量,注重“察”员工之言,“观”员工之色,认真听取员工的建议和想法,增进了解,形成共识,使员工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责任;(4)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培养职工的责任感、激发职工的战斗力;(5)要培养职工的敬业爱岗意识,从现代企业的管理要求着眼,就是要突出“人本为上”的思想;
(6)要想赢得员工的心,管理者必须对员工的诸如工资、福利、工作环境、生活待遇等共性要求时刻切记在心,对员工的个性需求也应予以合理满足。待人做事必须有感情,动真情,多做稳人心、暖人心、得人心的有益之事,使员工切身感到公司就是自己的大家庭,增强其与公司共兴共荣的意识,做到时时保持敬业精神,处处维护公司信誉;
(7)严密制度和严格执行。和谐、协调的工作氛围是以合理的量化指标和完善的内控机制为支点的。通过建立健全责权分明、制约明晰、操作有序的控制制度,使员工有规可循,及时对日常行为进行自控自纠。通过制订服务标准和量化目标,实施量化计分,实行岗位评估制度和绩效挂职钩考核,使员工对自己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果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让员工感到完成本职工作就是实现自己的目标,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8)正面激励和反面警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反面警示是有震慑力的。正面激励除了运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模范事迹进行引导和示范外,还有一个关键是领导干部的形象与威信。凡是领导勤政廉政、以身作则、起表率作用,就能赢得威信,就能有良好形象,这样才能号令严、政令通,使员工心正气顺,焕发出工作热情和干劲,同舟共济,奋力拼搏。领导榜样形成了精神力量,那么员工就有了精神支柱。反面警示,防微杜渐,警钟长鸣。“惩一儆百,前车之辙,后车之鉴。”按从严治行的要求,在大张旗鼓地表彰先进、弘扬正气的同时,注意抓好反面典型教育,“以小见大”,找差距,摆问题,堵漏洞,敢于真抓实管,敢于批评处理,惩前毖后,决不护短,以增强员工的危机意识,清楚敬业与失业、爱岗与下岗的辩证关系;
总之,关爱职工是“第一资本”,强化“人本管理”是关键,从而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得员工成为公司的主人,处处为集体着想,时时为公司奋斗,这样公司才能在将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促进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第五篇:苗头性问题
****疾控中心关于
班子成员存在苗头性问题的自查报告
市委“基层组织建设年”第四督查组:
根据《关于围绕“人人创先争优、共建幸福安岳”主题深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实施意见》(安委发[2012]3号)精神,为确保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开展有序有力有效,围绕“以推进科学发展、建设幸福安岳”主题,以“尽责、落实、创新、清廉”为重点,围绕规范行政行为,严格纪律、严守规矩,确保执行政策法规有力有效,围绕优化发展环境,深化行政效能建设,做到执行政策“零折扣”、为民服务“零距离”、处理问题“零缺位”。我中心突出制度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及时堵塞工作中的漏洞,化解存在的廉政风险,确保苗头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发生。
一、领导班子履行职责到位
(一)党组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做到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年初有安排部署,年中有督促落实,年底有总结报告。班子成员在廉政党课上认真做了个人履行职责的报告。
(二)对重大问题及时进行了研究解决,把反腐倡廉教育列入了宣传要点,把《廉政准则》和中央、省、市廉
政建设要求作为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内容,领导班子及成员通过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总结和整改,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在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上,班子成员及中层干部向党组书记签定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书。
(三)积极推行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制度。加强办事程序工作,重大事项都进行集体研究决定。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中央精神,认真落实惠民政策,加强预防工作,提升服务能力,巩固创优成果。对涉及工作职权范围内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都及时向社会公开,防止暗箱操作。认真倾听群众意见,落实帮扶措施,把挂联乡镇工作与班子成员工作进行绑定,并纳入全年目标考核,通过定期不定期地听取意见,并及时反馈办理结果,确保了监督渠道的畅通。
(四)认真落实“三重一大”制度,制定了 “三重一大”制度,凡是关系工作人员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重要人事安排、重要项目安排、重大资金开支都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
二、“一把手“履行职责到位
“一把手”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主持研究反腐工作计划、部署安排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在工
作中切实履行“一岗双责”,自觉践行“四个亲自”,班子成员按照职责分工抓好分管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做到了任务具体,职责明确,措施有力,工作到位。“一把手”对班子成员和各科室中层干部履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加强工作指导,对存在的苗头性问题及时给予批评纠正,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促进了工作的健康发展。今年“一把手”向机关全体干部职工作了廉政党课、反腐倡廉形势报告和创先争优活动专题党课3次。
三、班子其他成员履行职责到位
(一)班子成员对分管范围内的科室党员干部反腐倡廉工作作了安排,对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干部进行严格教育和管理,认真履行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坚持廉政谈话制度。做到了“一把手”每年听取班子成员汇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2次,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每年听取分管科室,基层服务站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2次。
(二)对分管范围内的科室党员干部加强教育和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做到了重大问题及时报告。全年没有被县以上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通过批评事件,没有恶劣影响的事件发生,无上访和新闻媒体曝光。
四、领导班子成员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情况
领导班子及成员均认真贯彻了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落实“三重一大”机制,带头贯彻执行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模范遵守了《廉政准则》等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严格按照规定主动汇报个人执行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加强了经常性的对配偶、子女及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管理,无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现象。无违反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定,受到通报批评、诫勉谈话、组织处理等情况。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管理和监督,严格执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班子成员和全体干部职工均无违法违纪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和各种处罚事件发生。
五、专项工作完成情况
(一)狠抓了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领导干部经常深入村组调查研究。认真开展城乡“一对一”支部共建,帮扶4户贫困党员,拓展党建工作空间,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积极落实“富民惠民,改善民生”活动,制定了开展惠民行动实施方案。无重大失误和引发重大群众上访或群体性事件情况发生。
(二)认真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加强机关及下属机构责任区的管理,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对全系统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提出了具体目标和要求,明确了责任
追究办法。加强宣传,营造氛围,狠抓落实,成效明显。全年无因整治不力被通报批评的现象。
(三)严格执行勤俭节约、制止奢侈浪费有关规定,积极倡导厉行勤俭节约,全年无公款旅游或公款出国(境)旅游情况,无异常情况发生。加强资金物资监管和项目资金管理,无出现重大失误和造成恶劣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