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

时间:2019-05-14 06:04: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

第一篇: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

中央银行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履行自身职责时法律所赋予或实际拥有的权利、决策、行动的自主程度。根据定义不难看出,中央银行独立性可分为法律独立性和实际独立性。现代中央银行独立性研究始于Barro 和Gordon 在1983年进行的分析,他们的分析建立在Kydland和Prescott在1977年提出的时间不一致性理论之上。除时间不一致性理论之外,政治的经济周期理论是另一个重要的支持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理论。通过实证研究,西方学者进一步强调了中央银行独立性的重要性。

人民银行在法律规定的目标独立性及经济独立性相对较好,但这并不能掩盖实际运作过程中的问题;换言之,人行的实际独立性与法律独立性存在偏差。Cukierman认为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这种“偏差”可能是因为发展中国家不尊重法律。实际上,法律规范的时效性、历史传统、社会文化、经济金融环境、机构能力乃至领导者品质等因素,都会对中央银行的实际独立性造成影响。对此笔者认为,中国人民银行实际独立性低的主要原因在于目标多重性、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程度低及政府间接融资等三方面。

(一)目标多重性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人行的政策目标不仅受政府对于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限制,也受到地方政府、金融机构、社会各界的间接影响,这些影响进一步降低人民银行的目标独立性。

我国货币政策实质上受到多目标约束,包括物价稳定、促进就业、确保经济增长、支持国有企业改革、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确保外汇储备不减少、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化解金融风险,甚至还包括促进资本市场发展等。人行在分、支行的建设上存在放权不够的问题,而地方政府、地方金融机构以及非金融机构的目标通常都是繁荣当地经济,因此存在着地方势力结盟,共同影响人民银行的目标达成,衍生出目标置换效应,人行在不得不考虑地方势力要求的同时也就丧失了自身目标的独立性,支农再贷款所引发的“倒逼机制”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二)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程度低

我国的金融市场虽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但金融市场规模不大、制度不完善,这直接降低了货币政策工具操作力度;人行虽控制着政策工具,但是却难以使其效用最大化,这也是对央行实际独立性的削弱。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法定存款准备金、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尚不能在宏观调控中发挥很大作用。中国的抵押品市场流动性和规模小,可用于央行贷款抵押的金融工具如国债、贴现票据、金融债券等的市场规模也很小。因此,我国再贴现及公开市场业务的可操作性差、政策效果不佳,这也是为什么人民银行会频繁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而不采用政策效果相对缓和的再贴现及公开市场操作的原因所在。

(三)政府间接融资

虽然法律规定人行的财务和资金独立,不对财政、各级政府部门融资,不受地方政府干预,却未具体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实际无法切断央行与它们的资金关系,其独立性常常受到来自财政、地方政府甚至商行的干涉和影响,如泛化的央行再贷款以及地方势力对于央行的“倒逼”。

央行再贷款可分为执行货币政策的向商行的贷款、国务院为维护金融稳定而决定的向特定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贷款,以及政策性贷款如向贫困地区的公共设施、亏损国有企业的补贴、粮食企业的亏损补贴、非盈利的基础设施、中小企业等发放的再贷款。财政变相向中央银行融资使得人行经济独立性不高、缺乏对货币政策的实际控制权,货币政策实际上为已经形成的财政政策服务。

政府间接融资造成的人民银行实际独立性低下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法律规定的不完善所导致,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法律约束,政府间接融资的欲望就不会减弱。

第二篇:我国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问题

我国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问题

2002-9-5 8:31 唐建兵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内容提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审计理论和实务必须认识和解决的问题。受托经济责任需要内部审计拥有独立性,但当前的管理体制、机构和人员设置状况,法律环境、人员素质和工作质量等制约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在国家对内部审计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的形势下,笔者提出了强化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内部审计 独立性 受托经济责任

内部审计是企业强化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手段,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规范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要使内部审计真正发挥检验、监督、鉴证、咨询职能,首先取决于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笔者认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审计理论和实务必须认识和解决的问题,是内部审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环节。

一、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受托经济责任的需要

受托经济责任是指受托者在经济上受托或受命履行自己的经济责任,并向委托者负有定期报告履行职责状况和结果的责任。在财产所有权与财产经营管理权分离时,客观上存在着委托者对受托者进行经济监督的需要。“两权”分离所产生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奠定了内部审计独立地位的客观基础。由于内部审计主体受托(受命)于委托者(单位法人),对经营管理者行使经济监督权,而经营管理者也受托(受命)于委托者(单位法人),负责财产的经营管理,根据权责对等原则,形成了内部审计主体与经营管理者(被审部门)之间监督与被监督关系。由于财产所有权高于经营管理权,因而内部审计主体的地位理应高于经营管理者(被审部门)。

因此,内部审计主体必须具备必要的权力,才能保证其职能的实现。西方著名审计学家劳伦斯.B.索耶在《内部审计的理论与方法》中说过,“没有必要的职权,所有为提高改善所作的宝贵的努力都是空想。”而内部审计的独立地位是其职权的第一要素。《国际内部审计标准》规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即内部审计人员(机构)需独立于他们所需要审计的活动,以便不受约束,客观地开展工作”。可见,按照国际内部审计的惯例,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最大特点,是其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就不可能进行经常、及时、有效的经济监督。根据我国当前内部审计工作状况、经验教训和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要求,尤其要强调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关键是要独立于被审计部门,其独立性也要能得到被审计单位负责人的承认和支持。

二、制约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因素

(一)内部审计人员管理体制。根据《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和当前的实际状况,内部审计人员管理体制是内部审计人员切身利益直接受所在单位控制,对内审人员的人事调派权、工资管理权、奖惩权等由所在单位掌握,即内部审计即在本单位主要领导人(法人)直接领导下对本单位领导负责并报告工作。由于被审部门是内审人员所在单位的组成部分,客观上造成内部审计为本单位利益服务的依附性,使得内审人员执纪执法的程度直接受单位领导的影响,工作质量直接受单位领导的制约。有些单位领导人为了本单位、小集体或个人的利益而不信任或限制使用坚持原则的审计人员,对一些依法办事的审计人员实施高压制、冷处理、穿小鞋等方式,迫使审计人员听其指挥或与其同流合污。在这种管理体制下,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也就只能取决于单位领导的认识水平和廉洁自律程度。

1998—1999年我国逐步对内部审计管理进行了改革,目前改革还在进行之中,这就是将内审的领导工作由过去上级审计机关代为管理改为单位自身管理,将内部审计真正从政府审计中脱离出来,走内部审计协会管理的路子。这本有利于内部审计在单位领导下开展工作,能使内部审计的职能更加明确和规范。但是,一些单位领导和内审人员的认识却发生了偏差。有些单位领导认为这一改革扩大了他们的权利,可以为了单位、小集体或个人的利益而更自由地支配审计工作;一些内审人员认为这次改革是政府对内部审计撒手不管,是内部审计工作的“弱化”。如果不真正认识这次改革的意义,任由这些错误认识泛化,势必固化原有体制的漏洞,造成内审工作的滑坡。

(二)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设置状况。当前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缺乏独立性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些内审机构不是单独设置而是由其它部门领导或合署办公。其设置类型有:(1)附属于办公室;(2)附属于纪委;(3)附属于监察部门或与监察部门合署办公;(4)附属于会计部门或与会计部门合署办公;(5)临时由某一部门领导。有些内部审计人员由会计或物资管理等人员兼任。这种状况导致了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受各方利益牵制,难以开展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严重制约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有些单位虽然应上级的要求单独设置了内审机构,但也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而有些单位根本就没有设置内审机构。一些单位在这次机构改革中不切实际地撤并内部审计机构,精减内审人员,造成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不稳定,审计工作的随意性增大,审计工作质量难保证。

(三)法律环境。目前我国已颁发了关于国家审计的《审计法》,关于民间审计的《注册会计师法》,而关于内部审计的只有审计署颁发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并未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导致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地位上的差异,使得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同时,内部审计没有具体可操作的部门、行业规章制度,审计人员面对具体问题也无章可循。

(四)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和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由于我国内部审计起步较晚,内审机构成立时间较短,许多工作尚处于摸索和起步阶段,更由于审计工作容易得罪人,待遇普遍较低,所以,业务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不愿意从事内审工作,从而导致一些单位的内审人员

专·01·业不精、敬业精神不足、工作人浮于事,审计工作往往局限于查查帐,甚至打打擦边

球,不能很好地发挥和显示审计职能。针对这种状况,一些领导自然不愿意赋予内部审计更多的独立性,群众也不愿意看到内部审计拥有更多的独立性。

三、强化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措施建议

(一)加强对单位领导班子的民主监督,完善内部审计协会的制度建设。笔者曾从改革当前内部审计管理体制着手,提出对内审人员实行由国家审计机关“统管”、由单位“自聘”的建议来强化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并对此建议走访了一些企业和审计机关。一些人对此持反对意见,主要理由是他们认为该建议将内部审计变成了国家审计。如果从国家现行内部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措施看,这一建议自然是相悖的。但笔者认为应加强对单位领导班子的民主监督,从优化法人治理结构入手,将对内审工作的态度、支持力度作为领导班子考核的重要内容,为内部审计撑腰打气。内部审计协会应考察、借鉴西方内部审计管理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积极探索出一条具有法律效能,既能适应政府对内审管理需求,又能满足单位管理要求的内审管理模式,从而为政府与单位之间起好桥梁作用,为我国内部审计制度建设献计献策。

(二)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内审机构怎样设置,直接影响到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关系到树立审计监督的权威性以及加大审计监督的力度。当前机构正值改革中,对这一问题有必要进行很好的研究。按照国际惯例,企业内审机构按其内部隶属关系划分为四种设置情况:(1)在董事会领导下,各职能部门之上,其独立性较强;(2)在总经理领导下,各职能部门之上,有一定的独立性;(3)在总会计师(或主管财务的副总经理)领导下,与其他职能部门同级,独立性较低;(4)在财务部门设置内审机构,几乎没有独立性。我国应根据具体实际选择

(1)(2)种类型,以提升内审机构层次,保障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应在第一把手领导下工作。

(三)加强内部审计的法律建设。抓紧制订内部审计的法规和条例,将内部审计制度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进一步明确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用法律形式明确内审人员的法律责任和权利;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和行业、部门内审规章制度;用法律规定内审机构的地位、结构、层次。使内部审计纳入法制化轨道,用法律保障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也只有内部审计的法律建设完善了,内部审计协会才能很好地依法开展工作。

(四)加强内审人员的业务学习,切实提高内审人员的待遇。内审人员应刻苦学习、苦练内功,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内部审计工作的新路子。单位对此应提供时间和经费保障。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审计质量,用优异工作成绩来保障其独立性。同时各主管单位应在工资福利待遇、升迁考核、工作硬件实施等方面多考虑内审人员,其待遇不应低于本单位的财会人员,以稳定内审队伍,吸引高素质人才,用相对独立的工作环境和稳定的审计队伍来保障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第三篇: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独立性问题研究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2016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

毕业论文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独立性问题研究

系别:工商管理 专业:财务管理 班级:12—2班 姓名:赵元琪

学号:1217201020 指导老师:郑宏涛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2016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独立性问题研究

摘 要

自我国上市公司不断地引入新的制度以来,独立董事制度因着他作用的发挥而能在众多制度中备受青睐。本文对该制度进行了一个零碎的引见,例如:独立董事制度的来源,发展背景以及引入我国的必然需要及其现有的发展状况。另一方面,对独立董事制度的独立性作了较为零碎的剖析,阐述了独立性作为独立董事的特有性能,对维护上市公司权益都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但是独立董事制度本土化的引进也突发了许多情况,就独立董事制度独立性在国外与我国发挥的异同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和缺陷,并提出处理成果,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的措施与路径。

独立董事制度作为一个从国外引入本土的战略制度,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实施的过程必然是一个艰难困苦的过程,迎合外来文化制度的优点,结合本土制度的需要,完成独立董事制度的创新改造是我们的首要目标。

关键词: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案例分析;独立董事独立性公司治理

I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2016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ABSTRACT

Since the introduction of independent directors of listed companies in our country, the independent director system is popular with its role in his independence.Overview of the independent director system is a system, such as the origin of the independent director system, development background and introduction of the necessity and the existing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The independence of the independent director system, on the other hand, makes a system analysi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independence as a specific performance of the independent director, how to maintain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listed companies have played a role.However, the introduction of independent director system localization attack of many conditions, independence is the independent director system in foreign countries and our country play mad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similarities and find problems and defects on the basis of seeking common ground while putting aside differences, and put forward to solve the problem, way way to improve the system of independent directors.Key words: the listed company;The independent directors;Case analysis;The independent director independence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II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2016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目 录

1前言..................................................................................................................................2 2独立董事概念及其特性综述................................................................................。。3

2.1独立董事和独立性..............................................................................................3 2.2独立董事独立性的法律界定..............................................................................3 2.2.1独立的人格................................................................................................3 2.2.2独立的经济利益........................................................................................3 2.2.3独立的法律地位........................................................................................3 2.2.4独立的意思表示........................................................................................4 2.3独立董事独立性的三种认知..............................................................................4 3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建设..................................................................................................6 3.1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必然需要..........................................................6 3.2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引进后的相关建设.........................................................6 4关于独立董事独立性存在的问题分析..........................................................9 4.1关于独立制度各种问题情况的显现..................................................................9 4.2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独立性存在的问题分析..............................................9 4.2.1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9 4.2.2独立董事的提名和选举.........................................................................10 4.2.3独立董事的任期.....................................................................................10 4.2.4独立董事的整体独立性.........................................................................10 4.2.5独立董事的独立对象.............................................................................10 4.3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激励约束机制影响其独立性.....................................11 4.3.1独立董事的激励机制.............................................................................11 4.3.2独立董事的约束机制.............................................................................12 4.4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失效原因分析.............................................................12 4.4.1独立董事缺乏应有的独立性.................................................................12 4.4.2独立董事无足够能力发挥监督职能.....................................................12 4.4.3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监督职能共享影响监督效能.................................13 5针对独立董事制度引进所提出的方法建议.................................................................14 6结论.................................................................................................................................15 致 谢............................................................................................................................16 参考文献............................................................................................................................17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2016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1前言

在我国,因为上市公司股权利益不平衡,大小股东地位利益悬殊较大,单纯地引入独立董事制度显然是不够合理的,若想真正地为我所用,要根据我国国情政策与国外成功经验相结合,在保证制度独立性的同时真正地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英国美国法国等国家,特别是采取单一制公司机关体系的国家是独立董事制度的发行地,开始在全球盛行也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直至今天,独立董事制度以其特有的独立性有效地解决了各方面的问题,成为上市公司制度倾向的新宠儿。近几年来,随着寰球市场经济的急速开展,资本市场趋于一体化,国内乃至国际的投资者在考核公司的能力时也更关注公司独立董事所占的比例以及它在在公司治理中所发挥的作用。在当今,经济发展的过程趋于全球化开展,我国上市公司与境外的企业产生交买卖时,如若从新扫视内部机制在董事会的形成和作用,将会更容易获得交易对方在公司管理构造、管制机制方面的信赖和了解。制度的改革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是绝对必要的。

由于我国制度的不完善,上市公司造假和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等违规现象层出不穷,这充沛流露出来我国上市公司法人管理构造方面存在制度性弊端。由此产生的“信任危机”、公司公信力下降以及证券市场监管不合理,都可以粗浅地归结为 “内部人控制问题”,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是董事会缺乏独立性以及公司组织体系中股东大会的权力弱化。国有企业是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的前身,但是这种改革只表现在制度上,却没有深入到股本结构上。目前看来,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被不流通的国有股和法人股牢牢地驾驭,公众持股比率较小而且较为分散,造成了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后果。国有股、法人股掌握控制权,也就是说国家和政府控股,而国家本身又作为抽象主体形成的“所有者缺位”,直接导致了的公司管理层的“内部人控制“现象尤为突出。另一方面,我国上市公司也出现了大批的董事长与总经理“一肩挑”现象,这样的“拥权自重”无疑加重了“内部人控制”的现象。这种少数人独揽大权,公司和中小股东的利益受到一定侵害的“内部人控制”现象,致使公司治理结构严重失衡,如若不加以管控,上市公司将进一步沦为“抽血对象”。这一系列的问题充分反映出董事会制约机制的松弛以及内部人控制”的缺陷。

大多半情况下,我国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基本是由股东董事所构成。经理层作为公司控股的中心,间接地可以安排董事会的活动,再加上在实践中董事长的权力不容小觑,内部监督机构失效,独立的经营决策又从何而来?董事长和总经理作为公司管理层的核心,所作出的决定,案例来说一般董事应该表决自己的建议,但在这种监督机制匮乏的情况下,一味地顺从,逐渐沦为“表决机器”。相应的,董事会也不会发扬其应有的性能。若是要管理以上问题,那么需要革新公司的治理构造,从新建构董事会,借鉴独立董事制度在英美诸国行之有效的方案计策。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2016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我们能够从国外独立董事制度施行的胜利,及其在一定程度上对董事会及经理层进行制约的成功案例中学到许多东西。比如:在市场条件逐渐规范的环境下,在一方面,独立董事能以自身的知识、经验为公司的现状做出分析,规划工地的未来发展计划;在另一方面,拥有“独立性”特性的独立董事也将会对董事会的短期行为做出合理的规划避免,做公司整体利益的捍卫者。增大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所占的比例,明白确立各个独立董事的权责,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致力于全方位、无漏洞地建立起监督机制,以点达面循序渐进地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独立董事制度通过政府部门法规形式以《指导意见》的颁为具体实施被强制引入,从此成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管理机制的重要制度之一。希望以其特有的性能加强上市公司内部的制衡和完善约束机制,从而抵达改善公司管理的目标。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2016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2独立董事概念及其特性综述

2.1独立董事和独立性

独立董事有许多不同的名称,比如独立的外部董事,从字面含义上理解为与内部董事职责不同具有独立性的董事,又被称为非执行董事,是指没有直接对公司决策方面有执行权的董事,还被称为非经营董事,他代表了公司的整体利益,不为哪个股东服务,具有意志上的完全独立。

可以成为独立董事,必需具有本身的专项专长,善于对公司的战略经营提出规划,有能力辨别现有的经营管理战略是否符合自己公司现阶段的发展,较为重要的一点是要对公司的决策者和经营者进行监督和约束,制约大股东的操纵行为。

如若单独来探讨独立董事的性能,其中他的独立性应该是独立董事最大的特点。没有了独立性,无法体现自身的效能,也就没有了独立董事存在的必要。因为独立董事与公司股东以及经理人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利弊关系,从客观来讲可以对企业的经营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也能较为公正、客观地行使其职权。予以独立董事充分的授权,好比赋予独立董事参加企业运营的本质权益,促成独立董事发扬更多的作用。

2.2独立董事独立性的法律界定

独立董事制度因其自身的特性广为流传,每个地方根据自身的地域特点加以融合形成各具特色的独立董事制度,然而不管每个地域的差异在哪,有一个特性却从来不会被差异所摒弃,那就是独立董事的独立性,这个性能作为这个制度的基础和内涵得以被青睐。

2.2.1独立的人格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只不过每个人在各个方面表现出来的不同而已。作为独立董事,因为这一职位具有的特殊性,更是对人格的独立性有较高的要求,也就是要求这一职位必须慎独,要求他拥有“德之行”。2.2.2独立的经济利益

有利益就有纠纷,是历来物质发展不变的规律。独立董事作为公司里的一员,自身的利益如果与公司股东决策具有较大的联系,简而言之,可以由权达利,那么就毫无独立性可言,独立董事制度也就丧失了它本应的功效和职责。2.2.3独立的法律地位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2016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独立董事的特殊地位决定了他有时候不能与公司内部股东达成一致,它旨在捍卫公司的整体权益,而不在于哪个人的权益。于是,独立董事这一职位的诞生方式在这一刻也显的尤为重要,为了保证绝对的公平,决定由各个股东组成的股东大会来选举产生。2.2.4独立的意思表示

赋予独立董事的监督权与表决权之所以权威,是由于它着实以公司整体利益为重,也因为它自身在人格、经济利益和法律地位上的独立。

2.3独立董事独立性的三种认知

1.独立董事的相对独立性

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作为一个相对的特性来讲,主要可以表现为如下几方面:(1)凡事物皆有规律可循,社会由人构造而成,社会的提高与开展与人类息息相关,人可以拥有独立的个性,独立的处事方式,却不能独立地脱离社会群体。加之我们所探讨的独立性自身就存在一个主观判别的效果,简而言之,独立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2)法律作为立国之本,对各种事情具有很重要的指导和规范性。但是由于独立董事制度的引进时间较短,作为其自身的独立性判断,法律给予的判断和调整条例十分的有限。简而言之,法律无法规定独立性的所有方面,比如道德规范方面。社会调整方法必然的缺陷导致制度独立性相对的不独立。

(3)付出劳动成果要求有相对应的报酬,这是符合常规的理论。作为独立董事在公司中实行本身的职权,要求自己获得等比率的报酬也是很理所应当的。然而,自身利益若与公司利益主体相牵连,独立性则会大打折扣。

(4)独立董事相对于内部董事而言具备特有的独立性。由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影响,独立董事不能持股,不能有持股人担任,这从侧面维持了独立性原则。2.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在形式上与实质上的表现

作为一个论述者,独立董事的独立性成为必须要多方面深切了解的课题,我们需要从多方面来描述,以下我们从独立性在形式上与实质上的表现来具体分析了解。形式上的独立很好理解,指的是在社会公众、公司制度对外表现时所表现出的绝对独立性,个人认为形式上的独立趋于绝对化。实质上的独立就是指独立董事抛却所有形式上的花文章,发自内心地以自我为出发点,以独立性为旗帜,以专业理论保驾护航,以捍卫公司整体利益为目标,从而进行的理性的客观的判断。

再来探讨一下两者之间的关系。俗话说,人靠衣裳马靠鞍。形式作为外衣必当要光鲜亮丽,在立法上的规范好似立下的规矩,不可动摇,警惕众人。实质作为内里,要真枪实干地施展其应有的作用。最终,形式与实质相结合,保障独立董事方式和实质上的独立,是我们要做的目标。

3.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在任职前与任职后的表现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2016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上文阐述了独立董事在实质与形式上表现,接下来再来讨论一下在主观与客观上的意义。本文认为,主观上的独立性是指唯心的独立,受自我意识影响较大,有强大的自我主导性。客观上的独立性是唯物的独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绝对的客观性。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2016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3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建设

3.1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必然需要

1.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需要

随着中国经济急速强劲地开展,主板市场也逐渐创建起来,由于公司的治理结构没有行之有效地建立起来,致使投资者蒙受损失,造成业绩较好的上市公司逐渐走向ST、PT类公司甚至退市的趋势。如果放任不管,加以时日,上市公司无法走向国际,进出口业务,引资出资业务也会受到限制。在市场开放程度日益提高的大环境下,提高上市公司证券市场的治理水准是当务之急。2.强化对管理层监督的需要

我国上市公司的开展有必然的阻力,具体表现为:对管理层缺乏控制,对董事会缺乏监督。在内力控制不足的情况下,证券监管部门就会建立起与之相对制衡的制度,独立董事肯定在相对程度上可以处理监事会监督乏力,由此看出引入独立董事的必要性。3.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需要

因为我国的上市公司的前身是国有企业,经营层实质上大部分为董事会,两种身份混为一体,一定会对中小股东的利益有必然的威胁。类似于这类的现象层出不穷,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其独立性所塑造出的良好的市场形象会使投资者对公司经营状况、经理阶层的绩效以及公司前景预测的了解大大增加。简而言之,独立董事维护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4.拓展董事会战略视野的需要

独立董事的功能多多。由于拥有专业的知识背景,独立董事能够通过日常活动获取执行董事的各种信息,在拓展信息来源的同时依靠专业的眼光获取有价值的资源,抓住市场机会,发表独立判断,提出建设性意见,充分发挥“外部窗口“的作用,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指出正确的方向。5.促进信息公开的需要

保护股东利益的根本所在是保证信息的公开。股东评判董事会的业绩,判断自己资产的真实性,往往建立在全面、准确掌握信息的基础上。

3.2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引进后的相关建设

1997年12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就上市公司制度规章治理方向公布了《上市公司章程指引(讨论草案)》。其中有蓝纹这样规定:独立董事作为外部非执行董事,无须持有公司股份。又有规定道:公司为保持独立董事制度的独立性,可以根据需要为独立董事设置多项选择性的条款。简而言之就是限制独立董事任职的范围,这款条例很好地保证了独立董事在任职方面原则性的独立。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2016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在1999年3月29日公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境外上市公司规范动作和深化改革的意见》中,就独立董事制度引进这一项目进行了大力度推广。其中有规定:外部董事的比例应有大幅度的提高,将要在换届时进行查询,其中独立董事应该达到2名以上的,总体上必须占有董事会成员总基数的1/2。独立董事拥有众项权利,例如:必须在独立董事签字之后公司的关联买卖方能生效;在董事会决议中要充分列席独立董事的提出的意见建议等。

除了相关公司管理部门发布了相关推广独立董事制度的条例规定外,国务院也采取行动以示重视。例如,在200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管理的基本规范(试行)》,提出“可以根据上市公司需要,呼应时代更新发展的趋向,设立不在公司内部任职的非公司股东的独立董事”。

2000年11月3日,上海证券交易就上市公司内部制度的建立这一主题公布了《上市公司治理指引(草案)》,其中有条例这样的规则:上市公司内部至少要拥有两名独立董事,所拥有的独立董事数量至少应占董事总人数的20%。

中国证监会在2001年1月19日就基金管理公司内部管理机制这一主题为核心发布了《关于完善基金管理公司董事人选制度的通知》。其中提出,由现行基金公司机制现状所限制,为了进一步完善公司的管理构造,借鉴独立董事制度独立性的性能特点,增强基金管理,为此保证,自制度建设后,独立董事的人数在不得少于公司全部董事这一基数1/3的基础上必需大于第一大股东董事的数量。

2001年8月,中国证监会就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这一明确主题公布了《关于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其中指出:建设独立董事制度是境内上市公司得以运行的必要方法,担任负责独立董事的人员是有相关要求的,要求独立董事成员中至少要包含1名会计专业人士。在一年的期限中,应当保证董事会成员中至少有2名独立董事;在两年的期限中,保障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中至少有占董事成员总基数1/3的独立董事。这样的强制性规章要求毫无疑问地促进了独立董事制度在上市公司大幅度地实施,也是独立董事制度引入我国的一个标志性象征。

2001年12月28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共同联合发布了《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准则要求,上市公司该当依照有关规则建设独立董事制度。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经过对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发生的背景进行充沛的理解剖析,达成一定的建议认为,考核委员会中的召集人应由独立董事负责担任,其中独立董事的数量应占多数,并且要保证其中至少应有1名要为会计专业人士。

2002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就公司各项委员会的负责状况为主题,发布了《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实施细则》,这一细则对各个委员会极其薪酬考核会做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具体规定如下:董事会对战略委员会成员、酬与考核及审计委员会成员有选举权。董事长、l/2以上独立董事对战略委员会成员、薪酬与考核及审计委员会成员有提名权。多数独立董事成员与少数董事会成员共同组成提名委员会。同时,独立董事还要负责担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2016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任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即召集人。从独立董事担任的职位以及在各个职位中所占数量的比率优势可以看出我国证监会,国贸委员会等多个部门对独立董事制度抱有极大的信心,也治理推广这一制度在我国公司的实行。这标志着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的开展打开了一个新局面。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2016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4关于独立董事独立性存在的问题分析

4.1关于独立制度各种问题情况的显现

在我国目前整体规则缺失,各种制度的鱼龙混杂,对于独立董事制度的引进与实行,考虑到每一个新生事物的发展都要有一个必经的时间段,研究他的优点的同时也要勇于 接受关于他的批评。

综合各种期刊报告,各种学者专家发表的一些意见建议,总结一下这些偏于批判性声音,如下文:

(1)独立董事制度的引进旨在改善解决问题,然而缺乏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其独立性就变成了纸上谈兵;(2)独立董事在致力于履行权责的同时缺乏充分激励政策导致行效不明;(3)独立董事制度引进初期,权责不明确的发展现阶段,严重缺乏对制度暂时制约条例。

4.2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独立性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在时代大背景下引进独立董事制度,要想其制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旧的保证其性质的不改变,简而言之就是保证他应有的独立性,这是使制度发挥其作用的重要前提,应通过制度的设计和安排来确保。国外企业完善激励与约束制度、责任保险制度等机制来为独立董事制度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独立董事在我国的推进实施方面与国外很不一致,下文就联合我国的实践情况来进行相干的剖析。4.2.1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

影响独立性的因素多种多样,任职资格也是其中一条,让我们根据《指导意见》简单了解无任职资格的成员;(1)在上市公司或其隶属企业任职的人员及其直系亲属、主要社会关系;

(2)直接或间接持有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1%以上或者是上市公司前十名股东中的自然人股东及其直系亲属;

(3)在直接或间接持有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5%以上的股东单位或者在上市公司前五名股东单位任职的人员及其直系亲属;

(4)最近一年内已经具备前三项所罗列情景的人员;

(5)为上市公司或者其隶属企业提供财务、法律、征询等效劳的人员或在相干机构中任职的人员;

(6)公司章程规则的其余人员;(7)中国证监会认定的其余人员。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2016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4.2.2独立董事的提名和选举

为了确保独立董事人格独立性和行权独立性,我们要合理实施提名方式和选举办法。就目前国内独立董事的选举和提名,根本无法保证其人格独立性与行权独立性。如果单从理论上来看,公司股东大会有权任免或更换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独立董事作为公司管理人员,本来股东大会有权做关于职位任免以及选举的决定。然而因为独立董事职责的特殊性,为了避免大股东徇私舞弊,就要对独立董事的任免有特殊的具体的规定。参考《指导意见》中的规定,独立董事候选人的提选由上市公司的董事会、监事会或者是独自或兼并持有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比率占5%以上的股东来负责。如此一来,就从侧面完善了独立董事的选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其特有的独立性。4.2.3独立董事的任期

美国作为发达国家立于世界首强,与它自身创建的制度息息相关。例如:美国总统职能连任两届,华盛顿言传身教的这一举动,开创了美国历史上摒弃终身总统制,为美国的长远发展做出了合理的规划。独立董事的任期与之类似之处就在于此,《指导意见》规定:独立董事任期届满,能够连选连任,然而连任时间不得逾越6年。对独立董事的任期作出规划的限度,必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独立董事的独立性。4.2.4独立董事的整体独立性

独立董事的整体独立性为自己在董事会中做出的决策有了一定程度上的首肯。为此充分认识要到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与其整体独立性同样值得我们关注。虽然公司所赋予东给独立董事的权利是不容否定的,但是独立董事数量上的比率会更大程度上地影响独立董事做出决策实施推动的程度。加大各公司独立董事人数的基数,才能保证各个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对地公平,才能进一步地彰显出独立董事的价值。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道理,独立董事数量上的缺失会使其独立性大打折扣,独立董事制度彰显不出其应有的成效和价值,独立董事也就成为了一种象征性的摆设。美国的独立董事能够有效地控制公司管理者的行为,这与其公司内部设立独立董事并保证其基数的措施是分不开的。4.2.5独立董事的独立对象

决策的公平取决于发言权的公平,股权分化是保证绝对公平的最佳措施,然而国内上市公司历来的股权分化不均衡致使公司决策盲目倾向一体化,形成所谓的内部人控制,以下分为两方面简单叙述:

(1)上市公司为民营控股的,公司中所有者缺位和内部人控制的现象普遍存在,重大地威胁了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基本上无法构成有效的约束、制衡机制。“内部人”控股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2016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2)主要指大股东或控股性股东控股。大股东和高层经理人作为“内部人”,凭借较其高的持股比例,影响股东大会作出决议。独立董事任选资格的渠道为大股东提供了间接的渠道,独立董事不再独立,决策又谈何公平。大股东的内部控制颇有大势已定的浩瀚感,小股东只能任人宰割,没有绝对的公平,监督经营管理人员沦为空谈。(3)上市公司前身为国有控股,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公司依旧有国有股控市的缺陷,使高层经理人成为名副其实的“内部人”。公司管理层损害中小股东利益以换取自身的利益;通过利用信息不对称损害大股东(国家)的利益。由此明白确认了独立董事独立性的必要性,即捍卫中小股东以及全体股东的利益。因为经营者有信息优势和操作权,为获取自己的最大利益加以使用则会损害所有者利益以及职工利益。独立董事具有的监督权和相对信息优势加之利益超脱的特殊位置可以维护公司的整体利益。

4.3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激励约束机制影响其独立性

4.3.1独立董事的激励机制

在美英等较为发达的国家,独立董事的存在与发展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声誉,声誉机制激励在独立董事行使监督权责方面起着一定的影响;二是经济层面的激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存活于社会之中,提供劳动服务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获得报酬。做好这一方面的机制激励,就稳固了独立董事的地位,也就进一步保证其独立性。(1)独立董事的薪酬以及奖金津贴不能由股东大会决策,监督人和被监督人之间没有利益纠葛才能起到监督的作用,不然就是受制于人。但可以经由股东大会审批提出意见建议,在经由董事会审核,直接拨出款项金额。

(2)薪酬支付不规范。支付项目规范不完善,各个城市与地区有一定的差异无可厚非,可是差异不合理就难免会有意见了。建议各公司根据各个地区差异和市场行情做出合理规范的薪酬津贴补助费。

(3)激励机制单一。虽说在其位,谋其职。但是收获也要与努力成正比,每个人的创造的价值不同,所得打的回报不同,这是符合弱肉强食的社会法则的。但独立董事在现实中的现状则是无论干活多少,程度异同,都在报酬上一视同仁,这严重打击了员工的积极性,也就难以激励员工尽职尽责。4.3.2独立董事的约束机制

(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是句老话。却一语道出约束机制的必要性。有奖有罚才能有效地激励员工高效率地完成工作。然而独立董事制度的引进不仅仅是对上市公司有较为明确的影响,也进一步对国家有重大的影响。但是相应的,我国法律条文在规范独立董事,约束独立董事机制这一方面的欠缺实为人憾。建议国家法律增加关于独立董事约束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2016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机制的条文,对其责任划分,义务实施,承担的责任作出一个较为系统的说明与判断层强其约束力。

(2)缺乏声誉和市场约束机制。

繁容的经济市场离不开好的机制,反过来,好的机制也需要适宜其发展的强大市场环境。虽说独立董事制度被引进我国,在我国行之有效,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但也日益产生了不小的缺陷与问题,究其原因,是由于我国没有一个十一独立董事制度发展的市场。就如一朵名贵的花,强行地移入栽培,不从根本的土壤上给与与之匹配的条件环境,就算能昙花一现,最终也逃不离枯死败亡的结果。在我国,独立董事的担任大多数为名人教授,经济市场的不繁荣导致资源的空缺,或者说需求决定市场,由于上市公司聘任独立董事的人选受声誉机制的限制非常小,所以无法保障独立董事制度的正常运转。长此以往,形成的恶性循环,严重影响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的流传开展。(3)独立董事缺乏有效的行业监管

各个职业需求达到一定的规模与程度,则会构成一个行业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想保证独立董事行之有效,建设一个关于独立董事的行业机构,对于独立董事进行统一的规划管理,使其最大程度地发挥其独立性,从侧面也约束了独立董事在公司执行权责的各项行为。

4.4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失效原因分析

每一项新生事物在推进的过程中都是备受质疑的。独立董事作为外来制度引进我国,在其独立特性发挥一定的效果的同时,也展现了他的一系列的弊端。例如:独立董事在国内大环境下不能与其功能功职相对称、关于独立董事这一职责没有给出相应有效的制约规范、承担风险与规避风险手段的缺失等问题。这些问题必然影响了独立董事制度施展其应有的性能。面对着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应该积极地找寻问题出现的根源,对独立董事制度的独立特性进入深层次的理论研究,致力于打造更为完善的公司战略制度。

4.4.1独立董事缺乏应有的独立性

独立性作为有效监督的前提。独立董事是作为公司全体利益的代表进入董事会,以主要股东及派出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在上市公司中代表主要股东利益者为主要监督对象,那就不应由被监督者来选择或决定监督者的候选人,否则我们就不能指望选举出的独立董事发挥其应有的监督作用。4.4.2独立董事无足够能力发挥监督职能

任何一件事情的成长与见效都应经过一段应有的过程,我们在给与一定的时间段除外,也应该给予他应有的养分,切忌揠苗助长。独立董事引入我国,好比引入的一颗种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2016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子,不能单单丢入我国社会的大的机制中不管不问。分析多方面的原因才能促进制度的发展完善。发展初期,由于新生事物传播的局限性或是公司守旧保险的思想导致独立董事人数无法达到一定的比例,也就难以形成制约力量。另一方面,我国缺少独立董事的相关案例和经历,获取相关的信息量十分有难度,需要借鉴其他国家的案例,经由其他国家的相关人才能进行指导,由于这些都处于被动地位,独立地监督也是有一定的困难。引进独立董事作为一块敲门砖,需要国内大环境的滋养培育才能茁长成长,切忌一蹴而就。

4.4.3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监督职能共享影响监督效能

按照独立董事制度的机能成效,我们更容易联想到公司治理结构中最常见的制衡结构之一,监事会。监事会也是作为公司的监督机构长期以往地居于公司较为重要的位置。他与独立董事自己读有相似的一部分。

就是都对公司财务起到监管的作用,都可以监管经理层的管理人员。不一样的地方是监事会的组成人员往往是公司的股东即出资者,而独立董事的构成人员则为独立的个人,脱离了股东,经营者利益共同体之间的关系。所以从独立角度,独立董事具有较大的公正性。我国监视制度也并不是毫无所长,也有它自身的合理性。本文认为,协调两种制度,以达到外来与本土制度的相结合,取长补短,趋利避害,共同打造更为实用、合理的结构体系。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2016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5针对独立董事制度引进所提出的方法建议

没有哪一种制度是十全十美的,只有在不断的发展中认识到缺陷并加以改正才会越来越好。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的引进发展中所遇到的局限性,例如:不能很好地符合我国本土上市公司的治理;不能科学、准确地做出决策;不利于国际竞争力的培养。下文就这些成绩简述一下问题的要害所在,从各个分析点入手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及分析建议。

(1)从法律方面入手。关于法律制度的缺陷,在上文中我们已经阐述过。法律作为一种仅在社会中产生的致力于规范人行为的机制,在整个社会的发展中具有关键的知道作用。独立董事制度作为一种引进,在国家给与认可和鼓励的同时,如果争取法律上的支持则会增加其威信力。也就是说法律作为以强制力为后盾的社会激励机制,我们可以通过法律的激励降低这种影响。(2)建立关于独立董事的社会评价体系

人才是企业的核心价值,建立一个良好的具有自己企业文化气息的人才团队是企业强劲的素质的体现。一个优秀的企业从不吝惜一切代价培养人才。独立董事制度的外来引入在本土的施行,除了制度本身的优越性,与之匹配的是一个团队的优秀文化素质,这里的文化素质不仅仅代表一个人在知识领域取得的专业化水平,也代表一个人在自我道德修养方面所塑造出的人生观价值观。国内银行的信贷激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说明,通过统计每个人的信誉能力、资产评估而针对个人所产生的一系列的信贷待遇体系。从侧面暗中监督了个人客户的信誉行为,也刺激了整个信贷行业的积极正面的发展。而目前独立董事在国内乃至每个企业都缺乏这样一种社会评价体系。与个人信贷不同的是独立董事作为一个职业,发展更具职业化,这就需要公司有针对地进行文化素养以及职业道德观念方面的培训,作为企业长期发展的一个管理计划,这个体系的建设更具有能动性,即根据培训所产生的效果及时创新和更改体系发展的方向,适应公司每个阶段的需求,与时俱进。创建一个适应公司内部的人才资源库,不仅是企业决策制度的需要,也是构建企业文化的必经之路。(3)关于独立董事问责制在国内的实施

与独立董事制度相同,独立董事问责制也是发源于西方国家。从字面意思就可以了解到,这个制度规划了每个人的责任权限以及惩罚规则。权责规划清晰,每个人有自己的职责与担当,不再机械化地完成独立董事这一职位需求,而是在责任划分下有必要的对自己的决策作出规避风向后的进一步的实施要求。有点类似于法律的作用,有较大的认可性。而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关于独立董事违反规则的现象,而应当承担的相应行政、民事或刑事责任的缺失,应当加以采并进一步根据本土需求加以完善。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2016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6结论

在我看来,所有的制度都不是毫无缺陷的,独立董事制度也是如此。“即使一个总体上说来是有用、有益的制度也不是万能的,不存在只有好处没有缺点的制度。”因此,在面对独立董事制度施行过程中表露出来消极的成果时,我们不能就此否定它的价值,我们更应该就问题的产生积极地采取措施,尽可能地解决和规避。

独立董事的独立性是独立董事制度施行中的要害和中心价值。我们应该以此为起点,认真考察制度,基于保障其独立性的实现来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有效的制度体系,完善独立董事的资格制度、任免制度、职权制度以及各种保障和薪酬激励机制。

因为我国目前处于经济开展的关键期间,独立董事制度的完善和推广就意义非凡。任何制度的完善和推广都不能一蹴而就,只有经历一定的时间和实施才能日渐发展改善。本篇文章通过对独立董事制度及其独立性各方面各角度的分析,为独立董事制度的建设,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和措施。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2016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致 谢

此次撰写论文,从命题大纲到修改评判,指导老师郑宏涛都进行了悉心的指导,给与了较为专业的学术建议。在搜集参考文献方面以及在论文撰写过程与探讨方面同学都伸出援手给与了较大的帮助和鼓励。综合以上几点,才得以完善了我对独立董事制度独立性的浅薄了解。在此,对老师以及同窗的关照表示衷心的感激。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2016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参考文献

[1] 杨爱仙.关于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的思考[期刊论文].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5(4).[2] 庄华.浅议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完善[期刊论文],国际商务财会2009,(1).[3] 王冬青,石波,贾继,等.伟浅析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发展对策[期刊论文],甘肃科技纵横2009,38(1).[4] 吕妮.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现存弊端与制度完善[学位论文],2010.[5] 保娟娟.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研究[学位论文],2010.[6] 张金福.上市公司独立董事选任机制缺陷及完善的思考[期刊论文],会计之友,2008(23).[7] 杜琰.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低效成因的文献综述[期刊论文],商业时代,2009(12).[8] 吴华.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期刊论文],中国总会计师

2014(11).[9] 杨博.独立董事制度的缺陷与完善[期刊论文],铜陵学院学报,2012(02).[10] 张颖,石泓.独立董事制度、股权制衡与资本结构优化[期刊论文],会计之友,2013(01)

第四篇:中央银行概论: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

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分析

摘 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是宏观经济学中长期争论的主题。随着我国货币政策的运用,有效性问题日益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重要问题。目前,货币政策已成为最受社会关注的宏观政策,其每一次变化及未来可能的走势,都会牵动市场的神经,产生广泛的影响。不过,在货币政策越来越受到关注的同时,在理论研究的层面上,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争论却一直没有停息过。对于货币政策调控而言,其是否具有有效性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它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货币政策的调控边界,以及货币政策操作的基调。货币政策从经济扰动开始到收效过程的每个阶段都有时滞,按阶段来分析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的产生,为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提供思路。

关键词: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有效性;时滞

一、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呈减弱趋势

2003年以来,中央银行采取了一系列货币政策措施,保持货币信贷的平稳增长,加快金融体制的改革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增强货币政策在总量平衡中的作用。综合来看,近年我国GDP年均增长10%以上,CPI年均增长控制在3.2%以内,广义货币供应量(M2)年均增长控制在17%左右,可见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比较有效,对实际产出和物价变动都具有重大影响。但是与1998年以前货币政策效果相比较,近年货币政策效果有不断减弱趋势,印证了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货币政策效果是非均衡的观点。主要体现为:货币供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减弱;宽松的货币政策未能避免物价走低;货币政策促进投资乏力;连续降息刺激消费微效。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是结构问题而不是总量问题。众所周知,多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由此带来的重复建设不断加剧经济结构的不合理。而货币政策是一项总量性政策,在解决总量问题方面具有优势,并且一般认为,在通货膨胀时期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效果比较显著,在经济衰退时期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效果就不明显;而解决结构问题,依靠货币政策总量扩张往往无济于事,需要运用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加以解决。

2、货币供应量的内生性增强是制约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主要因素。货币供应量的内生性主要是货币乘数与准备率之间没有建立起一个稳定的函数关系,货币乘数出现不确定性,导致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控制能力有限。近年来,在我国具体表现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与实体经济体制的不健全之间形成一种相互牵制、相互影响的关系。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造成国民经济缺乏活力,影响到实体经济的健全发展;而实体经济的不健全,势必会造成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受阻,储蓄与投资转化受阻,使储蓄难以转化为投资,达不到刺激经济增长的目的。而把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最重要前提是货币供应量是外生的,即货币乘数是确定的,这样中央银行才可以控制货币供应量。如果这一前提条件得不到满足,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必然会受到制约。

3、货币政策传导效应存在较长时期的外部时滞问题。处于经济体制转变中的我国,货币政策作用的发挥存在较长的外部时滞。当中央银行出台一系列货币政策后,由于作为直接调控对象的金融市场和企业处于特殊状况,致使货币政策通过利率变动经由投资的利率弹性产生效应这一传导机制,在现有的经济环境中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这种市场时滞较为客观,它不像内部时滞那样可由中央银行掌握,而是一个由社会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金融部门和企业部门的行为等多种因素综合决定的复杂变量。因此,中央银行对这段时滞很难进行实质性的控制,以及处于转轨时期的货币政策因传递媒介行为的日渐理性,扩张性货币政策不再像传统的卖方市场条件下对经济的影响那样剧烈,对于经济的影响也不像过去那样直接迅速。这是我国货币政策在调控经济中效果不明显的重要原因。

4、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障碍。货币政策作用是通过一定的传导机制实现的。实现有效的货币政策传导,除了内部金融体系对货币政策的准确反应外,还需要外部各种微观主体(企业和居民)对金融变量(利率、汇率或信贷规模等)的变动有足够的敏感性,进而对投资、消费决策作出相应的调整,最终导致总需求的变动。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内外部均存在障碍,主要表现为:国有商业银行的商业化程度不高使传导机制阻滞;企业转轨时期的特殊性使传导机制被制约;利率没有实现市场化削弱了传导机制的有效性;货币市场和票据市场的不成熟制约传导机制。

5、货币政策操作空间有限。目前,我国的货币政策承受本外币值稳定的双重压力,面临治理通货紧缩和预防经济过热的两难选择,需要解决短期任务与长期目标的协调问题。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经济又面临内部经济结构失衡和强烈的外部冲击而存在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滑的风险,加之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缺乏,使央行货币政策操作难度进一步加大。

二、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的时滞性原因

1、内部时滞中的有效性问题。内部时滞是指经济出现波动后着手制定政策到实施政策所需要的时间,包括认识时滞,决策时滞和行动时滞。认识时滞是在出现扰动和政策制定者认识到需要采取行动之间所需要的一段时间。如果这种扰动可以预测,甚至事先考虑适当的政策行动,如针对季节性需求增加而增加货币供给。决策时滞是认识到需要采取行动和做出政策决定之间所需要的时间,而行动时滞是政策决定和实施之间的间隔。一般而言,货币政策由央行决定,一旦认识到需要采取政策行动,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准备金制度或贴现率等政策工具几乎可以立即付诸实施。因此货币政策的决策时滞和行动时滞很短。

我国货币政策的决策并非由中国人民银行自主决定,而是各个利益集团经多方谈判、博弈达到利益均衡的结果,这种决策过程降低了中央银行的目标独立性,使得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可能受到各方的干扰。这使得内部时滞中的决策和行动时滞加长。我国央行自1984年开始独立行使货币政策职能,自1996年年开始公开市场业务,在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尚未市场化(采取“命令利率”)的制度背景下,公开市场业务占比例小,不成为主要货币政策工具,目前货币政策主要通过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渠道传导。决策过程中,已有的认为正确的经济模型和相应的参数不一定适合我国国情,货币政策很大程度上采取的相机抉择和临时性的政策措施,这降低了政策有效性。

2、外部时滞过长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外部时滞是指一旦采取政策行动,对经济的影响需要时间,即刻影响很小,一段时间后才会出现显著影响,通常是分布时滞(distributed lag)。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通常较长,需要通过货币传导机制来影响实际变量。主要是因为货币政策最初主要是影响利率而不是直接影响收入,利率变化后对投资产生影响还需要时间,对消费的影响要通过对财富价值的改变来进行。

经济研究者认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低效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传导机制的阻塞,央行到商业银行、银行到企业和个人这两个环节存在缺陷。银行体系对央行政策特别是利率变化不敏感,因此无法合理将利率变化传导给企业及个人,导致政策对投资和消费行为影响有限;银行应对价格风险的能力和动力有限,各商业银行出现信贷过度集中,惜贷及信贷紧缩,中小企业贷款困难等问题,使政策作用被弱化;国有企业不必承担偿债后果,个人信用消费有限使得

企业和个人对资金成本缺乏敏感性,银行到企业和个人环节的传导不畅;再加上央行及政府对信贷的行政影响,使得市场机制扭曲。传导机制的阻塞延长了外部时滞,抵消和弱化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三、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的对策

综上所述,央行货币政策主张、实际操作与现实经济互动效应的实效性,不仅受到政策体系外部相关因素的制约,同时也决定于货币政策自身决策过程中的价值取向和传导效果。因此,在确定今后央行货币政策主张与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首先,在充分考虑货币政策与其他相关经济政策的系统性和协调性的同时,必须坚持货币政策自身高度统一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其次,要通过合理选择货币政策的中间变量,通过疏通和提高传导机制的实效性,强化金融货币变量与实体经济变量间的相关度,进一步建立健全货币政策体系,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对现实经济增长的互动效应。为此应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改善欠发达地区金融结构,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

第一,适度增强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灵活性,增强欠发达地区基层央行贯彻实施货币政策的效力。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实施差别准备金率时,总行可规定出标准及浮动区间,由基层据实确定并及时调整;再贴现的使用,可试行利率浮息制度,并授予基层一定的执行浮动权,以区别对不同产业、行业及企业的政策态度;改进再贷款管理模式,完善浮息制度,拓展支农再贷款使用范围,只要涉农即可,扩大政策效应。还应明确界定用支农再贷款投贷于农户的利率上限,或对其予以贴息,明确体现国家支农的政策意图。

第二,创造条件,降低门槛,成立地区性商业银行。推动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是疏通基层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题中应有之义。包括给予中小金融机构国民待遇,为其开展和参与一些利润率高的业务尤其是中间业务扫除障碍,改善其结算能力和服务水平,增强其资产保全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第三,推动金融市场建设,强化货币政策传导载体。引导金融机构通过多种方式有序地参与货币市场,培育和壮大交易主体。发展票据市场,在稳步推进银行承兑汇票的同时,逐步建立和完善信用评估制度和商业承兑汇票签证、市场准入、退出等制度;推广使用商业本票、银行本票、大额可转让存单等其他票据新品种。推进利率市场化,指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探索建立科学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

第四,规范金融客体行为,提高其对货币政策反应的灵敏度。首先,要通过各种渠道将相关的货币政策提供给当地政府,争取最大理解和支持。其次,帮助中小企业建立财产独立和产权明晰的制度,创造融资条件,提高融资能力。再次,积极发展消费信贷业务,合理设计消费信贷制度,稳定发展个人住房消费贷款和汽车消费贷款,促进国家和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大幅度增加。

(二)、准确定位,把握实施货币政策的着力点

基层央行要正确认识自身在金融调控中的地位和作用,克服“无权作为”、“无所作为”的观念,充分发挥其在履行货币政策中的“神经末梢”作用,发挥好上传地方金融经济信息,下达总行货币政策意图的作用。积极做好对辖内经济、金融运行情况和发展趋势的监测分析,积极反馈货币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积极协调地方政府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为货币政策在地方上的贯彻执行找到相应的切入点,进而提高货币政策的效力。

(三)、完善机制,增强实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一是建立更为全面的监测统计机制。在现有金融统计监测数据基础上,探索建立包括经济、金融和社会发展多个方面,能为分析和实施货币政策提供信息支撑,实现宏观与区域信息相结合的经济金融运行监测统计体系。二是建立效能的协调机制。基层央行要认真做好与当地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监管机构、金融机构之间的协调,通过不同途径与形式,构建起常态

化的信息交流、交换和互动平台。三是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基层央行要设定完备的指标体系,对各金融机构业务经营与货币信贷政策导向的吻合程度进行评价反馈,以适时调节货币政策实施技术手段。

(四)、强化调研,提升实施货币政策水平

一是拓宽区域经济金融分析视野。以金融统计系统、信贷登记咨询系统、银行家问卷调查系统、企业景气调查系统等经济金融信息系统为依托,从宏观经济的广阔视野和高度去深入分析区域经济金融的变动情况和发展趋势。二是建立完善区域经济金融分析框架和指标体系。建立包含对信贷、现金、房地产、投资、消费以及居民收入,财政收入在内的经济金融分析体系,提高对货币政策执行情况反馈的灵敏度。三是改进分析方法和流程。要由事后统计分析向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对经济金融指标进行预测性分析转变,由偏重存量分析向存量与流量并重转变,由孤立分析向纵向、横向综合对比分析转变。

(五)、统筹兼顾,提高实施货币政策的针对性

一是构筑区域性货币政策操作平台,适当给予央行分支机构二次调节的空间,采取“统”与“活”相结合的调控政策,根据地区、对象、条件和要求的不同,组合使用数量型和价格型工具,更贴近各地实际地实现信号、引导、标准、惩戒和激励等的不同目标。二是加强货币信贷政策与地方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协调运用再贴现、再贷款、窗口指导等货币政策工具和财政贴息、担保、税收减免等财政政策工具,建立利益补偿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农业、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助学、增加就业等方面的贷款投入,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民生的改善。

(六)、改善环境,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一是深化银行体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信贷管理体制,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二是加快征信体系建设,完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和担保体系。三是组建区域性中小金融机构,搭建起为县域服务的金融体系。四是完善多种保障制度,增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财富效应,促进生产与消费的有效衔接。

参考文献:

[1]巴曙松.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熊鹏.货币政策传导梗阻的成因探析——以货币政策实施的制度环境为研究视角[J].现代经济探讨.2004;

[3]崔建军.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述评[J].经济学家.2004;

[4]姚孝勇.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商业时代》2009年第12期

第五篇: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现状及建议

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现状及建议

姓名:夏文萍 班级:11商81 学号:11088046 摘要:通货膨胀压力日益增大背景下的我国,增强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是我国进一步走出危机,恢复国民经济良性健康发展的关键。本文从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中集中体现独立性的银行与政府关系方面出发,对我国中央银行目前的独立性状况作出评价,并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提出增强和完善中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中央银行;独立性;评价;建议

一、中央银行独立性定义

一般而言,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主要是指中央银行与政府及相关机构之间能否保持一定的距离和自由度。具体来说,所谓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指作为货币当局的中央银行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过程中所享有的依法独立履行职责且不受或者基本上不受政府千预的能力。中央银行独立性应当包含以下几层含义:

(一)相对于本国政府的独立性

1.职能独立性标准,即中央银行能否独立地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是否具有货币政策决定权。

2.组织独立性标准,即中央银行是否隶属于政府或政府的有关部门,其内外组织机构与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的关联程度,中央银行的主要领导人的任期、任命、组成及罢免是否由政府批准和决定,有无政府人员的兼职和渗透。当然,在人事任命上要将政府完全排除在外是不现实的。

3.经济独立性标准,即中央银行是否拥有可供独立支配的财源,政府是否具有直接或间接从中央银行获得信贷以融通政府支出的能力。

(二)相对于国内金融市场及其参与者的独立性

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在一国金融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中央银行利用法定存款准备金、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等手段,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调控金融。与此同时,中央银行也受到来自金融市场和参与者的影响。中央银行必须保持客观中立,按照经济金融发展本身的规律来制定政策和开展业务,而不能过多受到上述机构影响。

(三)相对于国际金融市场的独立性 这是因为,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金融的全球化,中央银行在新的国内、国外金融环境中保持独立性变得更不容易。所以,在新的形势下,对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分析不仅要考虑它相对政府的独立性,还要考虑它相对国内金融创新和对外开放的金融环境的独立性。一国中央银行必须在考虑本国经济金融发展实际水平的基础上制定货币政策,能够在日益开放复杂的国际金融市场中维护本国金融稳定。

因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比较集中地反映在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上,这一关系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二是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独立性是相对的。所以本文主要探讨中央银行相对于政府的独立性。

二、中央银行需要具备独立性的原因

首先,这是由中央银行的性质决定的。中央银行作为政府的银行、金融监管的银行,体现了其国家机关的性质,因此它必须接受政府一定程序的管制。但它同时又是特殊的,金融机构,是发行货币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其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机构进行服务和调控时又不能不考虑货币经济本身自有的运行规律,因而它不能完全听命于政府,必须保持一定程序的独立性。

其次,中央银行和政府的任务是有所侧重的,这就使中央银行和政府在宏观经济目标的选择上不可能在任何条件下、任何时期都保持一致。基于政府的职责以及政治因素的影响,政府行为的出发点往往是促进经济增长,这恰恰极有可能诱发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而中央银行的首要目标则是遵循货币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保持本国货币币值的稳定。尽管现代中央银行衍生了一系列其他宏观经济管理职能,但稳定币值始终是其最基本的功能,并且越来越多的国家倾向于把稳定币值作为中央银行首要的甚至是唯一的目标。通过中央银行稳定币值的功能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制约政府过热的经济决策行为,起到经济稳定器、制动器的作用。而这一切的实现,都以中央银行具有较高的相对于政府的独立性作为前提。

简言之,中央银行的性质、稳定币值与制衡政府过热经济政策的职能,是中央银行需要具备独立性的基本原因。

三、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现状分析

中国人民银行(简称央行或人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成部门之一,于1948年12月1日组成。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表现在《人行法》确立了央行的地位、权限和职责,并明确规定央行独立于财政,独立于地方政府,并且不允许对财政透支,不允许直接认购和包销政府债券,不允许向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提供贷款,得以专门履行货币政策职能,决定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央行的独立性得到进一步加强。与此同时,我国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导致了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还很不充分。

(一)组织独立性方面

中国人民银行隶属于国务院,是在国务院领导下的一个直属部级机构,在组织上享有与国务院其他直属政府部门平行的地位。虽然中国人民银行参照国际惯例,也相应设立了货币政策委员会,但是货币政策委员会并不是中央银行的最高决策机构,他的职责、组成和工作程序,由国务院规定。这种关系最大的优点是有利于保证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与政府的财政政策相统一及衔接。但实际上对人民银行完成稳定币值并以此促进经济发展的任务并不利,相对独立性大大受限。

(二)职能独立性方面

职能独立性标准,体现在中央银行能否独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能否抵御财政透支及其他不合理的融资要求,能否独立进行金融监管。《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我国中央银行是在国务院领导下独立使职责的。中国人民银行必须接受国务院的领导,所以很难说我国中央银行是独立于政府的,至少从立法上看,在货币政策等重大事项方面它是从属于国务院的。但是,从现实情况看,由于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的决策上拥有很大的技术垄断性,上报国务院的决策方案往往是唯一可方案,使得其在技术上难以被否定,这种技术独立性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决策独立性的不足,因此央行实际上拥有决策和执行上的自主权。

(三)经济独立性方面

现阶段我国有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贴现业务和公开市场操作这三项货币政策工具,然而中央银行相对于国务院而言,只享有一般货币政策事项的决策权,对于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等重大货币政策事项只有制定和执行权,最终决策权却在国务院手中,所以工具的运用打了折扣。虽然法律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政府当然也不能接受融资。但是中国人民银行每年的贷款有相当部分投向本应由财政支出负担的项,如对国有企业亏损的补贴,建设公共基础设施。这样的赤字货币化使得货币政策服务于政策,中央银行缺乏对货币政策的实际控制权。

四、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评价

中国人民银行自1984 年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独立性不断增强。主要体现是:成立银监会,央行独立于财政部和其他政府部门,支行按经济区域设立等。但是,央行独立性仍然不强。

(一)职能独立性欠缺

第一,中央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没有货币政策决策权。这是中央银行职能独立性欠缺的最主要表现。《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二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第五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就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重要事项作出的决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第七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依法独立执行货币政策。这说明央行直接隶属于国务院,重大货币政策的决策权属于国务院,央行只有执行权和一般货币政策的决策权。央行在货币政策上是明显缺权的。

第二,中央银行的目标具有双重性,影响稳定币值这一目标的实现。《人行法》规定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这使央行的目标是两个,稳定币值和促进经济增长。这二者从长期看是一致的,但短期有出现矛盾的可能。而且,似乎稳定币值只是手段,经济增长才是最终目标,在我国央行缺乏经济和政治独立性的情况下,政府一旦存在经济增长压力,仍有可能将促进经济增长作为头号目标来进行调控。这会影响央行稳定币值。

(二)政治独立性欠缺

第一,组织独立性欠缺。首先,央行法律地位较低,隶属于国务院。其次,央行内部机构设置不合理。货币政策委员会被规定为“制定货币政策咨询议事机构”。通常,货币政策委员会是央行的内设机构,但有较高独立性,是货币政策的决策机构。在我国货币政策委员会只是“制定货币政策的议事咨询机构”,重大货币政策的决策权属于国务院,这对央行独立性大有影响。我国央行实行行长负责制。各国通行的做法是合议负责制。把制定货币政策,稳定币值的艰巨任务压在一个人肩上,怎堪重负?这会削弱央行的独立性,使其更加依附于政府。同时,这也不利于央行内部分工制衡。

第二,人事独立性欠缺。首先,国务院总理对行长有提名权,对副行长有任命权。而且《人行法》对央行主要官员的任职条件、任职期限和被解除职务的条件都没有明确规定。其次,货币政策委员会的职责、组成和工作程序由国务院规定。

(三)经济独立性欠缺

我国央行不能完全抵御不当融资要求。《人行法》第二十九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但没有规定违反该条的法律责任。第三十条首先规定了央行不得向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提供贷款,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提供贷款。但书中又规定,国务院决定央行可以向特定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贷款的除外。这为财政变相向央行融资提供了可能。

五、加强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建议 从组织和人事、制定和执行政策、业务、经济各方面确保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减少政府机构对中央银行的干预。赋予中央银行超然的地位,超脱于中央政府和各大金融机构之外,使其成为一个只负责经济调节与控制的机构,摆脱一切行政色彩和利益追逐色彩。

首先,要在法律上赋予央行更多的自由,提升央行的政治地位。让央行独立于国务院,使其对人民代表大会直接负责。这样有助于更好的提升央行的独立性,把央行和政府分离开来。是央行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决定并执行货币政策,进行金融监管。

其次,要加强中央银行在经济上的独立性。在法律确立了央行经济独立的地位之后还要规定相应的责任追究条例。使得央行和政府的财政更进一步的分离。另外,国家要加大经济建设,使我国金融处于稳定健康地发展状态,给央行经济独立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再次,要建立信息公开制度,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我国对外公布金融统计数据不够完整和及时,缺少对未来经济金融运行情况的预测分析。由于政策披露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公众对央行政策缺乏信任,这不利于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提高,因此,中国人民银行应该及时公布货币政策的制定、实施以及最终效果的有关信息。通过外部力量来监督中国人民银行政府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时的权限,最大程度地限制政府干预;

最后,要赋予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决策权。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国人民银行只有部分决策权,一般事项自行决定,重大事项需报国务院批准。货币政策委员会仅是咨询议事机构,主要职责是根据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目标,讨论货币政策的制定和调整、一定时期内的货币政策控制目标、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有关货币政策的重要措施、等涉及货币政策的重大事项,提出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建议。目前,解决货币政策决策权一个比较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是,对已存在的货币政策委员会进行调整,重新界定货币政策委员会职能,赋予其货币政策决策权。

中央银行在国家经济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但中央银行在实际运作中不仅是独立性方面,在别的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政府必须对中央银行在运作中的问题给与足够重视,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中央银行能够切实发挥其职能,更好的促进和维护社会、经济的稳健发展。参考文献:

[1]李广谦《中央银行学》 2011.8 [2]李霜.《对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现状浅析及政策建议》2009.8 [3]《中国人民银行法》

[4]马琳.《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及其完善》

2010年第11期 [5]彭朗琼.《对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法律研究》 中国水运

2007年10月 第07卷第10期

下载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央银行[★]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 在讨论国际收支不平衡调节问题之前,有必要说明一下调节的必要性。国际收支不平衡不仅涉及到对外支付方面的问题,也涉及到一国的国内经济活动和国内的货......

    关于孩子独立性问题的大学英语作文

    As it has come to be known,there's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family in China that has an only one child since the inception of the family planning policy.It's no......

    我国中央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与解决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我国中央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与解决 作者:李纯杰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11期 [摘 要]如何更好的处理这部分不良资产已经成为中央银行面临的重......

    浅析我国独立董事制度

    浅析我国独立董事制度 胡超405409409072 【摘要】独立董事是股份公司两权分离条件下为防止“内部人控制”和“一股独大”、保护公司内部弱势群体而产生的,独立董事的设置合权......

    中央银行独立性

    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一、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内涵 中央银行独立性,实际上是指中央银行与政府之间的关系的具体形态,而独立的中央银行一般来说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时,既不能完全......

    中央银行选择题

    1.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当中能够影响利率水平和结构的是(C)。 A.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B.再贴现政策C.公开市场业务D.优惠利率 2.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当中,中央银行拥有完全主动权的是(AC......

    中央银行独立性

    金融危机后中国人名银行独立性的现状浅析 摘 要:始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金融危机,在使得主要国家金融体系遭受重创的同时,也揭示出发达国家金融体制的某些缺陷和未来改革趋向。......

    中央银行[五篇材料]

    名解: H 正-回购: 是中央银行向一级交易商卖出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买回有价证券的交易行为。 逆-回购: 是中央银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