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招标用分体式空调机技术规范书
工程编号:
项目名称
招 标 文 件
(共N卷)
第X卷设备技术规范书
单位名称重庆睿和鑫实业有限公司
2013年5月30日
说明
本技术规范书为心景.国际温泉度假中心1#-6#楼空调的主要设备技术要求。
目录分体式空调机................2 1.1 总则..........................2 1.2 产品..........................2 1.3
施工..........................32、风管机(或隐风机)2.1技术要求
I分体式空调机 1.1
总则 a)质量保证
分体式空调机设备须由这种设备的供货商生产,供货商要能提供这种设备成功地运行了五年以上的证明。
b)资料提交
i.提交完整的产品目录和包括接线和控制线路的材料和设备施工图纸 ii.风管及冷媒管接驳的详情 iii.日后维修配件的详述 c)一般要求
i.所有工厂提供的隔热材料,包括装饰面料和粘合剂在内,须是防火的并符合全国防火协会当地规范,若无国家规范、地方规范则可参考美国(NFPA)规范。
ii.在容易发生腐蚀的地方,必须使用防腐材料,包括防止不同金属接触的电化学腐蚀的各种不同的材料,并采取适当的安装方法。
iii.在与气流接触的地方,原厂装饰面须做成保护层抵御腐蚀和剥落。iv.设备安装在室外或可能受户外天气所影响导致快速腐蚀,承包商必须提供有效的保护措施,如耐用设备保护箱或设备外壳。订购或采用前,须提交于工程师批核。
v.装时,要保证有足够修理的空间,方便维护和替换。
vi.在过滤器或风机安装完成并运转以前,彻底地清扫整个系统。1.2
产品 a)机身外壳
机身外壳须是由稳固的钢板及骨架构成。在户外部份的外壳须有防水及防锈处理。b)压缩机
压缩机须采用回转式类型。压缩机须配备内置式电动机保护装置,强制润滑机油,消声器及内置及外置式防震装置。而多台压缩机的类型须有以下配件:
-设有计时器来控制每次只能起动一个压缩机设有控制配件使能在无载下起动
c)冷媒须为无毒性,不能燃烧,无味及不会破坏臭氧层的,也须符合国家冷却规定。
d)风冷式冷凝器
i.当进风温度为35oC时,冷凝器的工作温度不可超于59oC,此外,指定的活冻容量亦不可因此而降低。
ii.冷凝器需有足够的冷凝能力,把空调系统内的热量,透过铜排送往户外。e)冷却盘管
i.冷却盘管须采用直接澎涨类型及母铜管组成。盘管的安排须把空间内的湿度及温度降低至合理的程度。
ii.散热片为铝质翅片、最大间距每25.4毫米管长12个。
iii.水盘须采用大厚度镀锌钢板制成,背面须有保温层,在排水接头处须有良好的保温处理,水盘内外必须加上两层瓷漆保护。
iv.在冷却盘管下,须装有一个水盘,把冷疑水排送至附近的地漏。f)风机及电动机
电动机须安装在密封防护罩,防止风雨及灰尘侵入。而风机须是离心式。g)隔尘网
隔尘网须采用易于清洗或整理的种类,及不可使用提供养料给细菌或助长有机物生长之物料。
h)控制
控制须是原厂提供,设有恒温器,在厂内预先装嵌及测试之优质设备,并可与EMCS系统相容。
i)冷媒管
全部的冷煤管须配有保温材料保护。j)冷凝水管
i.冷凝水管须配有适当的保温材料防止有水滴在冷凝水管表面出现。ii.冷凝水管须接至图中指定位置或其它认可位置。1.3
施工
a)施工前施工方勘察现场后画出空调管线和凝结水管安装图。
b)在指定的位置安装有关分体机和相连的附属设施,并须预留足够的维修和操作空间;并提供所需的承托吊架。
c)现场装饰相关工序前凝结水管、冷媒管必须先预埋到位。
d)凝结水管必须为白色PVC管。室内机冷凝水软管能正好插入并封胶处理。e)待装修结束后再安装室内外机。
2、风管机
2.1技术要求
a)满足1项的全部要求。
b)施工前勘察现场后按甲方要求设计出管线、电气接线、液晶温控板、检修孔图。c)装修吊顶前安装完室内外机及管线、凝结水管及液晶温控板预埋管、盒。电源管线预埋至室内强电箱。
d)送回风口如采用铝合金镀塑,颜色与装饰一致,铝材厚度1毫米。e)送风口必须是双层百叶,回风口必须带滤网可翻转撤卸百叶。
第二篇:OA招标技术规范书
OA招标技术规范书
一、招标内容
本次招标的内容为福建省部委OA建设项目的软件开发、实施工程。包括技术方案设计、需求调研、软件开发、技术培训、软件集成、系统调试、测试、试运行、验收和维保服务等。
二、建设原则
1)实用性: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贴近用户的需求,满足实际办公的要求。2)先进性:立足先进的技术,构建先进的应用,要求系统着眼点要高,不仅能够满足当前办公的要求,而且要符合政府政务信息化的最新发展方向。3)高集成性:强调各信息系统的标准化,系统应能保证与现行业务系统实现有效的衔接,实现信息的共享和集成。4)可扩展性:系统建设不仅要满足现在的要求,还应使系统保持好的可扩展性,有利于逐步升级,实现向未来技术平滑过渡。5)开放性:在设备选择及联网方案上一定要坚持开放性原则,保证该系统对各种硬件设备的互连互通;在软件上支持跨平台和开放数据接口,便于与其它系统软件集成在一起。6)稳定性:系统应选择成熟、稳定、先进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协议、中间件等,采用高可用性技术,保证系统具备长期稳定工作的能力,当出现误操作或异常情况时,有良好的系统纠错和恢复能力。7)可管理性:系统的使用及管理以简便、易于操作、方便实用为准则,保证系统具有高可管理性,降低系统管理和维护成本。8)模块化:系统中各功能模块的设计就注重业务逻辑的细化,采用模块化,组件化和开放性设计,方便的实现应用模块的增加和删除。
三、总体要求
对本技术规范及要求中所提各项要求能否实现与满足,必须逐项作出明确的
说明和答复,并列出具体数据及指标。必须依据所提供产品技术性能的具体情况、项目建设经验和对本项目的理解提出技术方案建议,并提供详细设计方案、详细资料和说明。
四、用软件技术要求
1)遵行有关标准
公文管理、档案管理等功能模块的数据元素、业务功能和表单格式应遵循国家、福建省政府及地方相关标准。
2)易用性
要求绝大部分用户采用浏览器界面方式。操作界面应简洁、直观,使用简单,操作方便。
支持手写笔、键盘、扫描等多种输入方式;预设常用词库,支持办理意见鼠标选择,避免手工输入。
3)安全性
支持采用指纹或智能卡进行用户身份认证。
统一系统级和应用级身份认证体系,并能灵活应用于系统登录和公文签发、会签、核稿、会稿等公文流程以及重要的功能操作和文档查阅等。
应提供相应安全机制保证在浏览器下使用系统的安全性。系统要有嵌入CA认证的接口功能,实现相应的安全功能。4)灵活性
系统应具备相应容错手段,允许操作人员有限范围的误操作。
系统应能适应组织机构和人员调动的变化,当组织机构调整或发生人员调动时,只需修改相应系统配置即可。
5)集成化的办公平台 构建统一的政务应用门户。
应支持统一的用户管理,统一的身份认证,单一的登录认证入口。
应支持统一的个人事务接口,可以方便地集成原有系统或新增系统,组成集成化的信息管理平台。
应支持分布式数据库管理,支持多数据源间的数据访问,能够与语音邮件系统等其他相关的应用系统相集成。
6)统一的工作流引擎
提供统一的工作流引擎和可视化流程配置工具,无需编程,就可以方便地创建、修改和删除各种流程,具有催办、转办、撤办等流程控制功能,提供跨单位的文件会稿、会签功能接口,支持多人并发、多人顺序等各种流程模型。
提供实时的流程跟踪、监控分析功能,能够实时地记录整个工作流程中各级办理人员的处理状态、处理时间和处理流向,协助用户完成文件的处理、跟踪工作,提高办文效率。
7)个性化设置
在系统赋予的权限范围内,提供用户个性化设置功能。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个性化特色主页,可以定制主页面的显示栏目、各层次的页面显示风格。
8)个人消息中心
建立个人信息中心,能够集成办公系统中的个人邮件、待办公文、待阅文件、待办事宜、各类通知、各类提醒等信息内容。
提供信息提醒功能接口,可以设置要提醒的信息类别,提供信息滚动和声音提醒,提供应用链接。
9)与文件编辑工具无缝集成和正文痕迹保留
在Web环境下,正文编辑可以实现与WPS或MS Word应用程序的无缝集成,在公文审批、修改过程中支持正文痕迹保留和文档版本控制功能。
10)网上信息搜索引擎
根据用户的访问权限,实现网上信息以及相关办公系统信息的组合条件检索和全文检索功能。
11)故障监视和诊断
必须保证所选择的软件能够及时发现故障并发出告警,能够自动恢复系统,不影响任何已建立的业务连接。
12)兼容性和升级
① 系统设备不同时期软件版本应能向下兼容,软件版本易于升级,且在升级的过程中不影响网络系统的性能与运行。
②供方必须承诺在供货时提供最新版本的软件,但该软件必须是经过测试后正式推出的,其可靠性、稳定性经过严格验证。
③软件版本升级时,在未增加新功能或模块的情况下,供方应免费更新升级版本,并提供相应的新版本软件功能说明书及修改说明书。
④供方应说明所使用软件的实际运行时间以及升级完善的计划进度表。
13)在线帮助:系统应提供充分、强大的在线帮助功能,除了传统的在线帮助文档以外,还应具备管理员与管理员之间、管理员与用户之间实时的沟通、交流以及技术支持。
五、应用软件功能要求
内部办公系统包括公文管理、档案管理、行政事务处理、信息管理、任务管理、个人办公、系统管理、公共服务系统管理等八个子系统。
5.1公文管理
公文管理实现机关公文管理电子化,支持电子公文及纸质公文流转(或登记卡片)管理,系统实现公文的电子起草,审核、会签、签发、登记、批阅、传阅等工作,自动处理反馈、催办、流程跟踪与统计、查询和归档等任务,并能灵活设定公文流程,进行全文检索,实现“文档管理一体化”。
福建省部委办公自动化公文管理子系统主要包括:收文管理、发文管理、督查督办等功能模块。
福建省部委办公自动化公文管理子系统应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如:流程定义、角色定义、痕迹保留等,以及对电子档案的灵活管理。
5.1.1收文管理
完成收文所涉及的一系列操作:公文上报、登记、拟办、中转、转发、处室拟办、领导审核、承办单位办理、归档、相关单位查询公文等。
5.1.2发文管理
发文管理能实现单位公文的草拟、审核、签发、编号、打印、分发、归档等
全过程的电子化、网络化管理。
系统中流程允许用户自定义,使系统可以适应各种公文流程需求。系统中提供功能强大的集成化公文字处理环境,使公文的起草不依赖独立的字处理软件如WPS,WORD等。
系统支持痕迹保留,方便清晰体现发文稿件修改。
系统提供生成正式发文套用常用正式公文模板,极大方便公文发布。系统对发文的整个流程进行跟踪,详细记录发文的当前状态、发文审核的过程和领导审签、签发意见。
管理员还可以对文件流程、流程名称、流程走向、正文格式、文件字、流水号格式、文件办理单、审批人员范围、批阅权限、操作内容等多种信息进行自定义配置。
流转审批完成后的公文,系统提供了完整的发布成正式公文的便捷操作环境,并且与档案管理模块紧密联接实现正式公文的归档。
5.1.3督查督办
实现对文件、领导批示、建议提案的督查管理。具有登记、督办、反馈、归档和查询统计等功能,并提供催办、转办、撤办等流程控制以及办理过程监控等。主要功能如下:
(1)督查督办工作人员登记督查督办事项;(2)主办、协办单位填写办理意见;
(3)主管领导随时查询督查督办事项的办理过程,并可以填写批示意见;(4)主办、协办单位填写办理结果;
(5)督查督办工作人员确认督查督办事项办结;
5.2档案管理
5.2.1案卷定义
为整个单位的档案预先定义好案卷,以便将全部档案文件按照一定的规律按案卷进行组卷。
5.2.2文件归档
对需归档的电子文档(文件)进行接收、登记(创建文件登录卡片);
对已进行归档登记的文件进行自由组卷,建新卷或归入已有的案卷 中;
对已组卷的档案,可根据需要进行移卷、拆卷; 每个案卷内的文件实行自动排序功能; 提供主题词库学习和主题词自动标引功能;
对科技档案提供多媒体数据文件的归档管理功能。
5.2.3档案检索
档案管理系统拥有强大的查询检索功能,除了简单查询和组合查询功能外,还包括信息门类检索和分类检索等功能。
5.2.4借阅利用
档案利用分借阅和借出两种方式,可以灵活地实现各种信息的检索、统计和打印等功能。通过电子借阅借阅人清晰地查看档案库里的信息数据,选择需使用的资料送领导审批,借阅的档案数据经系统认定有权限审批领导后,方可查看到正式原文。
5.2.5利用统计
记录每个档案文件的被借阅记录,并按照借阅人和文件以及案卷等进行分类统计生成借阅统计报表。
5.2.6档案维护
系统维护功能具备了其他软件的通用功能:用户管理、安全措施等,还有一些本系统的特殊功能:系统参数定义、著录格式定义以及各种辅助字典定义。另外,还有数据备份功能,以保证数据的安全。
5.3日常事务
日常事务子系统包括:会议管理、领导活动安排、公告栏、图书、期刊管理、值班管理、信息采编、固定资产管理、车辆管理、办公用品管理、接待管理、加班申请等功能模块。
5.3.1会议管理
提供会议安排、会议通知单、会议纪要、会议议题归档库;可以对归档库中的内容按指定的方式进行查询和统计。
5.3.2领导活动安排
为领导提供了一个电子日程表,可方便地通过日历随时安排领导的个人日常工作及事务。具体功能
·安排月工作计划 ·安排周工作计划 ·安排日工作计划
·按关键字查询提醒事件
5.3.3 电子公告
一个灵活易用的网上公告板,用于各部门用户发布各类公告信息。包括:发布公告、查看公告、删除公告、检索公告
5.3.4图书、期刊管理
对单位图书、期刊的建立、分类、查询、借阅、归还、报损等管理。系统管理、查询、设置、统计、借书管理、还书管理、图书报废管理。
5.3.5值班管理
值班管理包括值班安排和值班记录。可以灵活、方便地实现值班申请、审核、安排、发布、值班记录登记。
5.3.6固定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管理实现单位各种固定财产的登记、领用和管理,对于控制保护资产、节约开支和加强管理起到积极的作用。系统能自动固定资产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统计。
5.3.7车辆管理
车辆管理对机构内部的车辆进行统一管理,包括车辆的基本信息、使用信息、维修信息、油耗信息等,用车申请和维修申请在个人事务中进行,在审批登记模块中完成相应的审批登记处理。车辆管理功能包括:车辆信息浏览、申请、使用、维修、报废等功能。
5.3.8物品管理
分类管理单位内部礼品、耗材等日常办公用品的借用和领用,统计、分析办公费用和库存情况。
5.3.9接待管理
接待管理包括来宾管理和礼品管理。实现来宾登记、根据来宾情况进行接待安排、审批和接待通知的下发;对政府部门日常往来过程中来宾送的礼物进行电子化的管理。
5.3.10工作报告
工作报告为各部门(处室)提供发布信息或者向领导提交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工作报告等功能。
5.3.11请假管理
请假管理为各部门(处室)的人员由于出差公事或私事,提供申请假期。
5.3.12请示管理
管理各类工作请示报告。
5.4信息服务
信息服务子系统是内部办公系统的重要基础,为用户建立一个相互交流、知识学习与共享的场所。
信息服务子系统包括:电子公告、常用信息、公用通讯、电子论坛、规章制度和大事记管理等功能模块。
5.4.1信息采编
完成上报信息收集、采编、网上发布为电子刊物等工作。
5.4.2常用信息
常用信息主要是火车车次、飞机航班、邮政编码和长途区号等常用信息的查询、维护。
5.4.3电子论坛
为福建省部委所有工作人员提供发表自己看法和建议,开展广泛的、不拘一格的讨论的园地。
包括:建立栏目、注册用户、发表文章、回复文章、修改文章、栏目维护、站长管理等。
5.4.4公用通讯
建立政府机关各级用户的基本信息库和公共通讯录,实现方便地维护、发布和查询等功能。
包括:分组、编辑、查询、打印
5.4.5规章制度
用来管理与本单位或部门有关的各种法律法规及政策,信息内容由专人录入供所有人员查询,支持字符、图片等各种格式。
5.4.6大事记管理
完成对单位内重大事件的记录,包括从编写到定稿、存档、查看等一系列的业务流程的电子化操作。
包括:汇总登记、会议纪要、领导活动安排补遗、定稿、存档。
5.5任务督办
能详细记录、反映了一项任务从发起、在各个任务步骤流转、到任务结束的全部过程。
包括: 随时了解与自己相关的各项任务、发起一项新任务、处理代办任务、在办任务、催办任务、查看自己的历史任务、观察自己需要了解任务的每步进展情况。
5.6个人办公
个人办公子系统的功能模块有:电子邮件、短信息、待办事宜、日程安排、个人通讯录、个人资料管理个性设置等7个部分。
5.6.1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电子邮件系统提供了标准的电子邮件功能,包括:邮件的起草、发送、接收、查看、回复、删除、邮件的附件等。
包括:传递范围、邮件类型、邮件加密、邮件确认、邮件转发:、电子签名
5.6.2待办事宜
系统将所有发送给本人的需要处理的文件、讨论、催办和会议通知等按缓急程度、类型分类收集和整理,每个人只需要进入本人的“待办事宜”模块,即可查阅并处理与该用户相关的发文、收文、签报、传阅件、请示报告等各种公文的信息。
5.6.3日程安排
每个工作人员均可以在系统内安排自己的日程表,通知他人自己的日程安排。日程安排采取日历方式。
5.6.4个人通讯录
提供了一个电子名片册,合理、有序地存放个人名片信息,和单位内部各机构和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可以分组和分类管理,记录个人通讯的各项信息,实现个人名片登记、查询、修改和删除。
5.6.5个人资料管理
个人资料库主要功能是可以让用户保存一些不与他人共享的个人文档。
5.7系统管理
主要包括:用户管理、功能模块管理、基础信息维护、系统日志管理和流程管理等五个功能子模块。
5.7.1用户管理
用户信息管理包括了用户的个人信息,级别职务等。用户可以通过单位管理和部门管理建立起符合单位实际组织架构的完整信息。
5.7.2权限管理
权限管理是后台管理主要的部分,它规定不同级别的用户在整个系统流程中扮演的角色。包括:用户个人管理和用户组管理。
5.7.3功能模块设置
可以动态维护功能模块,实现功能模块的增加、删除功能,实现功能菜单动态生成。
5.7.4信息维护
提供系统使用单位名称、主题词、来文单位等基础信息维护。
5.7.5日志管理
提供日志维护,操作日志;日志备份;日志查看;日志检索;
5.7.6流程管理
可进行图形界面的流程自定义,对具有一定工作方式的办公流程,可做相应流程规定。并可对工作流程做统一规划,系统管理员或其他具有相应权限的人员可以对工作流程进行添加、删除和修改工作,方便对工作流程的控制。
5.8公共服务系统
公共服务系统由统一呼叫中心、网上调查子系统、信息检索子系统、多媒体集成子系统等组成。
5.8.1统一呼叫中心
实现网上联系、网上寻呼、手机短信息等呼叫,方便相互沟通。主叫方可以是内网和专网上的所有用户。被呼方可以是全网用户(领导除外),也可以是各应用系统中的所有联系人员,还可以是个人通讯录中的人员。
5.8.2网上调查子系统
网上调查子系统是运用Web编程技术开发的在线调查系统,主要应用于网站对其用户的调查。系统可根据具体的需要随时增加、关闭网上调查主题及应用,向注册及非注册的网上用户进行网上问卷调查。
5.8.3信息检索子系统
信息检索子系统可对网站中的信息进行搜索。用户可按关键词和类目,对所需信
息进行检索。
5.8.4多媒体集成子系统
提供多媒体视频声像动态演示,以动态音像方式播放信息。主要应用有:视频会议,网络培训,多媒体政务应用查询台等.1.视频会议
提供异步协作平台(即:视频会议),提升协作的价值与效率。单位可以使用企业标识来建立特殊的网上会议中心。
2.网络培训
应用多媒视频构建政府内部培训应用系统.通过培训计划可制定工作人员培训计划工作人员培训计划的制定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包括:学员管理、课程管理、课程注册管理、课程评估管理、答疑管理
5.9 消息提醒
5.9.1在线消息
系统用户可以直接通过文本窗口向在线办公系统用户发送实时的信息。
5.9.2即时信息
使用即时通信系统配合办公自动化系统,各科室之间可以很便利地进行即时沟通。
5.9.3手机短信
提供手机短信平台的设计方案和手机短信应用。
5.10安全认证应用
系统将可以通过与福建CA中心的连接,接受安全认证的服务,确保电子公文交换的不可抵赖性和唯一性,保证电子政务的运作是可信的和可接受的。
5.11内外邮件集成
邮件系统配置+专网方式实现政务网邮件集成
5.12网站与内容管理
实现福建省部委外部网站设计及其改版与内容管理(CMS)。
第三篇:机房空调招标技术规范书
自动化远动机房精密空调项目
技术规范书
法定代表人(委托代理人): 招标单位:
联系人:
2010年10月
目录
一、设备部分...................................................................................................................................1
1、概述.....................................................................................................................................1
2、设备采购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远动机房精密空调采购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3、供货及服务内容.................................................................................................................2
3.1 设备采购清单.........................................................................................................2 3.2 投标方为本设备采购提供的服务.........................................................................2
4、技术服务要求.....................................................................................................................3
4.1 设备安装和验收测试.............................................................................................3 4.2 培 训.......................................................................................................................3 4.3 工厂检验.................................................................................................................3
5、报价要求.............................................................................................................................3
6、交货地点.............................................................................................................................4
7、交货时间.............................................................................................................................4
8、安装期限.............................................................................................................................4
9、售后服务及技术支持.........................................................................................................4
10、保修期...............................................................................................................................4
二、技术部分...................................................................................................................................5
1、范围.....................................................................................................................................5
2、引用标准.............................................................................................................................5
3、机房精密空调选型要求.....................................................................................................5
4、机房精密空调技术要求.....................................................................................................6
4.1 机房精密空调机组的温度、湿度控制性能.........................................................6 4.2 机房精密空调机组的机组性能.............................................................................6 4.3 机房精密空调机组的机械性能.............................................................................7 4.4 机房精密空调机组的电气性能.............................................................................7 4.5 机房精密空调机组的适应环境.............................................................................8 4.6 机房精密空调机组的监控性能.............................................................................8 4.7 机房精密空调机组的冷却设备.............................................................................9 4.8 机房精密空调机组的安装特性.............................................................................9 4.9 机房精密空调机组的适用性.................................................................................9
三、文件要求...................................................................................................................................9
四、服务要求.................................................................................................................................10
1、技术资料...........................................................................................................................10
2、供货方的能力...................................................................................................................11
3、技术培训...........................................................................................................................11
4、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11
五、质量保证体系.........................................................................................................................12
1、概要...................................................................................................................................12
2、质量保证系统和要求.......................................................................................................12 1
六、检验.........................................................................................................................................12
1、工厂检验...........................................................................................................................12
2、设备测试验收...................................................................................................................13 2.1 测试验收步骤.......................................................................................................13 2.2 现场测试...............................................................................................................13 2.3 初步验收...............................................................................................................13 2.4 试运行...................................................................................................................13 2.5 最终验收...............................................................................................................13 2.6 测试步骤...............................................................................................................14
一、设备部分
1、概述
1.1 本文件为公司远动机房精密空调系统安全改造技术规范书的设备部分。
1.2 本次机房改造工程将对公司远动机房进行全面系统改造,增加机房精密空调,为机房设备提供恒温恒湿的环境,以保证机房设备不因为温湿度及洁净度不满足运行标准而引起故障,同时改善员工办公环境。
目前远动机房现状为:服务器机柜及办公电脑同在一个房间,采用DATEMATE 3000 12.5KW空调和一台家用空调进行制冷;机房原有的防静电地板高为150mm,无法满足精密空调下送风需求。
机房东西长约11.1米,南北宽7.2米,总面积为79.92平米;机房应增加一台机房精密空调,以保持新机房达到常年24小时恒温恒湿,保证机房设备正常运行;因机房地板高度有限,建议采用上送风风帽送风的方式。机房在13楼,室外机放在13楼。
机房内的主要设备包括服务器、宽带设备等,设备密度属中等机房,可以提供380V和220V的交流电源。
1.3 报价的设备必须符合本技术规范书的设备部分和技术部分的所有要求。
2.1 远动机房精密空调采购概况
采购一台风帽上送风式精密空调,必须具备制冷、加湿、除湿、加热功能,单台额定制冷量要求为40KW,必须配备双压缩机双制冷系统工作,空调必须双开门结构,方便日常维护,必须配置大屏幕液晶,全中文菜单。2.1.1 远动机房精密空调具体要求
1)双压缩机恒温恒湿空调,单套制冷量不低40KW。
2)提供强大的群控及通讯功能:通过控制器,可实现多台机组的高级联控
3)加湿方式为远红外高效加湿系统,加湿速度快,适应恶劣水质,低维护量。加湿量大于9Kg/H。
4)自张力调节式风机,满足不同机外余压需求风机,风量不小于10000立方米/小时。
5)“V”型双面蒸发器结构,确保高换热效率。6)采用涡旋式压缩机,全年365×24小时不间断运行。7)采用模块化设计,整机正面维护。
8)风冷冷凝器提供适合不同温度环境(包括低温启动)的配置。9)可拆卸搬运的结构,100%全正面维护,节省机房占地空间。10)适应R22、R407C 等不同冷媒。
11)机房精密空调机组必须满足远程监控功能;可以发射无线短信,将精密空调运行情况和告警信息告知客户,实现无人值守。12)辅材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3、供货及服务内容
3.1 设备采购清单
采用国际知名品牌产品机房专用精密空调、配套设备;
空调必须满足机房现有状况,并考虑今后机房设备扩容后的需求; 货物采购的具体技术要求详见技术部分。
3.2 投标方为本设备采购提供的服务
3.2.1 设备及配套设施免费安装和验收测试
3.2.2 操作维护人员培训
3.2.3 工厂检验 3.2.4 技术文件
3.2.5 对空调设备实行终身维护
3.2.6 为空调使用方提供软件免费升级服务
4、技术服务要求
4.1 设备安装和验收测试
4.1.1 设备的安装调测由投标方负责,投标方负责技术指导,保证系统指标。
4.1.2 投标方须参加设备初步验收测试工作,具体安排经双方协议商定。4.1.3 投标方代表往返费用,以及到设备使用所在地往返交通费和食宿费均由投标方负责。
4.2 培 训
人员培训的要求详见本书第四部分。
4.3 工厂检验
工厂检验的要求详见本书第六部分。
5、报价要求
5.1 投标方须提供安装材料,专用工具和技术文件的报价,包括能满足所供设备日常维护的数量。投标方须提供各安装材料的技术文件和单价、专用工具和技术文件清单。
5.2 投标方须列出详细的备件清单,备件的数量须满足工程验收后正常维护两年的要求,这些备件费用计入总价。
5.3 投标方须列出其认为必要的其他选件,这些选件将有利于设备的更好利用。此项费用将不作为评标内容。
5.4 所有投标者须以交货地点报价,含各种税费、运输及运输保险费及各种手续费。
5.5 投标方须按商务部分《投标人须知前附表》要求的时间及份数提供全套技术投标文件。
6、交货地点
7、交货时间
发出中标通知书后30个日历天内到货。
8、安装期限
设备到货后10个日历天内完成安装。
9、售后服务及技术支持
在保修期内和保修期外提供7×24技术支持,重大问题24小时内到达现场解决故障,故障排除时间不超过48小时。
10、保修期
保修期为12个月,终身维护。
二、技术部分
1、范围
技术部分规定了公司远动机房精密空调系统安全改造设备及材料的选型原则、技术要求、技术文件、服务等要求。它是本次项目的产品设计、制造、安装、使用、质量检验和制订各种技术标准、技术文件的主要技术依据。各投标厂家必须获得ISO 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须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2.1《电信电源维护技术指标》; 2.2《电信机房空调维护规程》;
2.3 YDN023-1996《通信电源和集中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2.4 电网综1997(472)号文《通信电源、机房空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暂行规定》;
2.5 电网交1999(625)号文《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前端智能设备通讯协议》。
3、机房精密空调选型要求
3.1 设备生产厂商必须通过ISO9000系列认证。
3.2 代理公司必须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有设备生产厂商针对本项目的授权证书和服务承诺函。
4、机房精密空调技术要求
4.1 机房精密空调机组的温度、湿度控制性能
机房精密空调必须能按要求自动调节室内温、湿度,具有制冷、加湿、除湿、加热功能。
4.1.1 温度调节范围:+17℃ +28℃
4.1.2 温度调节精度:2℃(制冷量<20KW)温度变化率<5℃/小时 4.1.3 湿度调节范围:40% 60%RH 4.1.4 湿度调节精度:10%RH 4.1.5 温、湿度波动超限时必须能发出报警信号
4.2 机房精密空调机组的机组性能
4.2.1.机房精密空调必须有高效节能的特点
4.2.2 机房精密空调机组必须具有高可靠性,运行须根据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不间断运行设计。
4.2.3 机房精密空调运行的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15万小时。机组整机使用寿命不小于10年。
4.2.4 空调须具备安装灵活特点,可靠墙摆放于地面。各种重要的元器件均有保护系统。
4.2.5 空调须具备来电自启动功能,满足机房无人值守的要求。4.2.6 机房精密空调机组的噪音:
室内机组:距机组2米处自由空间声压级 65dB(A)室外机组:距机组10米处自由空间声压级 50dB(A)4.2.7 机房精密空调的加湿性能:
机房精密空调必须采用红外加湿器,加湿器可自动调节,湿度控制精确,相应时间快,方便拆装,能适应本地水质。加湿器运行须采用高级微处理器模糊智能控制加湿,自动调整加湿器水位根据水质不同控制加湿时的水垢冲洗速率。
4.2.8 机房精密空调的空气洁净度: 空调机组须设有初效和中效过滤器,并且冲洗方便,所安装的过滤器必须保证机房的洁净度达到A级机房的要求(直径大于0.5m的灰尘粒子浓度18000粒/升。)
4.2.9 机房精密空调的控制系统:
具有先进的微处理控制器和LCD显示屏,微处理器可以储存一周七天,每天两次控制变换的程序。机组须具有过压欠压等报警及故障诊断,告警记录功能,自动保护,自动恢复,自动重启动等功能。4.2.10 机房精密空调的漏水报警系统: 机组必须配备漏水报警系统,检测到漏水时,机组发出声光告警,并停止加湿系统运行,关闭加湿注水电磁阀。报警系统的声光报警器必须由报警线引至机房值班室内。
4.3 机房精密空调机组的机械性能
4.3.1 外观工艺:机组须具有良好的防尘、防雨、防腐和安全防护性能。外壳须有足够的强度并作除锈和防腐处理,在运输、安装、运行过程中不得出现凹凸变形;机组表面必须无划伤、锈斑和压痕,表面光洁,喷涂层均匀,色调一致,不得有剥落、卷皮、裂纹、气泡、流痕、杂色等现象;机组信号灯、开关、测量显示装置布局合理。
4.3.2 操作及维修:整机必须采用正面维护,所有模块允许并排放置,两侧可不必预留维护空间。控制器可独立于室内机组,单独摆放。
4.3.3 结构工艺:部件排列合理、整齐;导线颜色和截面合理,布放平整;接插件牢固;进出线符合工程需要;具备抗震措施。
4.3.4 标牌、标记:平整清晰。
4.4 机房精密空调机组的电气性能
4.4.1 机房精密空调机组的的电气性能必须符合IEC标准。
4.4.2 输入电压允许波动范围:380V-15%~+10%,无论欠压运行还是过压运行,均保障机组正常工作。
4.4.3 频率:50HZ 2% 4.4.4 具备缺相保护、提示、告警功能,避免因缺相导致设备损坏。4.4.5 具备相序检测、提示、告警功能,避免因相序反导致烧压缩机。4.4.6 来电自启动功能中,具备延时启动(1-240秒可设定)功能,避免因来电闪断影响设备稳定性,或因多台设备同时开机导致前端供电开关因浪涌导致“跳闸”。空调机组的输入电源因故障恢复正常后,启动后空调机组设置的参数须与停机前的设置保持一致。
4.5 机房精密空调机组的适应环境
温度:室内-10℃ +30℃
室外-30℃ +45℃ 湿度:≤95%RH 运行环境须保障冬季室外温度-15℃以下,可正常启动制冷、加热运行。
4.6 机房精密空调机组的监控性能
4.6.1 机房精密空调机组具有方便的现场监控及远程监控能力。4.6.2 系统须具有三遥性能:
遥测项目:送风温度、回风温度、送风湿度、回风湿度、显示机组工作状态等。
遥信项目:开/关机,电压、电流过高/低,回风温度过高/低,回风湿度过高/低,风机正常/故障,压缩机正常/故障等。
遥控项目:空调开/关机。4.6.3 系统须具备通信接口
4.6.3.1 具备RS232和RS485(或RS422)接口,且具有良好的电气隔离(信号端子对地承受直流电压500V、1分钟不击穿或闪烁);
4.6.3.2 免费提供通讯协议。4.6.4 设备运行参数的设置
设备须具有智能判断功能,对于超常规的参数设置(错误命令),能自动拒绝。
4.6.5 准确度 对三遥量:
开关量和控制操作准确度须达到100%; 模拟量精确度须达到:交流电量误差 ≤2%;
非电量误差 ≤5%;
设备显示面板或表头显示值须与从通信接口读出的三遥量值保持一致。
4.7 机房精密空调机组的冷却设备
4.7.1 机房精密空调机组须采用风冷方式。
4.7.2 机房精密空调室外机必须具有良好的刚性和防腐性能,适应多种环境条件。
4.7.3机房精密空调机组的风冷型室外机组须采用风扇调速装置或带加热的储液管,并保证系统冷凝压力的稳定。
4.8 机房精密空调机组的安装特性
4.8.1 在设计要求的室内、外组的安装正、负高差或水平距离条件下,机房精密空调机组能在较高效率下可靠运行。风冷型冷凝器要求管路的当量长度在10米以内时,空调制冷量不低于标准值的95%。
4.8.2 室内空调机组可以靠装。
4.8.3 室外机必须满足快速维修要求,压缩机可快速更换。投标方须提出安装方案,保证安装牢固,且不影响建筑物其他功能,不影响大楼立面美观。
4.9 机房精密空调机组的适用性
4.9.1 机房精密空调机组须为系列产品,满足不同工况和负荷下的应用。4.9.2 机房精密空调机组的另配件规格统一或成为系列,并易于更换。
三、文件要求
1、厂商须具有本选型技术要求提出的全套技术文件。文件须用中文书写。
2、厂商须提供一份包括全套技术文件在内的文件清单,所有文件须有简洁明了的名称和编号,各种文件的文字说明须通俗易懂,所有图纸的图幅和图形符号等均须规范化。
3、技术文件内容要与所针对的设备一致,由于软硬件修改而导致文件的任何修改,厂商均须提供修改或补充的印刷文件。
4、技术文件主要内容要求: 4.1 ISO9000系列质量认证证书。4.2 主要用户名单(提供设备安装时间)。4.3 企业内部检测标准。4.4 设备说明书,包括:
4.4.1 设备工作原理; 4.4.2 技术性能和指标; 4.4.3 电气图; 4.4.4 结构图;
4.4.5 设备的可靠性指标及计算依据等。4.5 通信协议
4.6 主要部件、元器件的产地及技术资料。4.7 安装、维护和操作文件,包括:
4.7.1 安装手册; 4.7.2 操作维护手册; 4.7.3 人机命令手册等。
四、服务要求
1、技术资料
用户有权复制供货方提供的各种资料,作为维护管理使用。
2、供货方的能力
供货方具备交钥匙工程的能力,供货方的服务须包括产品提供、配套设备提供、设备安装和调试等全套服务项目。
3、技术培训
3.1 投标方须为招标方工作人员提供免费的现场和厂家技术培训。现场技术培训人数和时间在合同谈判时将由招标方确定。厂家技术培训人数为2名,交通、食宿等均由投标方负责。3.2 培训计划须包括以下内容:
1、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技术性能;
2、设备安装、测试;
3、设备维护、操作;
3.3 投标方须提供必要的培训资料、文件和设施。
4、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
4.1 供货方须根据产品销售情况,设立相应的技术支持及售后服务网点,确保设备使用地点的用户能够得到及时优质的售后服务。
4.2 设备在安装调试、现场测试、试运行、终验后的保修期内及在保修期满后,因系统设计技术、设备质量等问题而影响系统正常运行或出现用户无法自行处理的问题,供货方必须提供及时的技术支持。
4.3 供货方须提供至少1年的保修期(从设备终验合格之日起)。4.4 供货方在保修期内和保修期外,须能根据用户要求进行控制软件修改和升级。
4.5 在保修期内和保修期外,系统设备如有重大故障,供货方接到用户电话后,必须在24小时内赶到现场,并在48小时内排除故障。
五、质量保证体系
1、概要
投标方必须按国际IS0 9001系要求来进行系统质量管理。
投标方在履行合同的全过程(从开始供货到最终验收),对所有供货和服务的质量保证负责。要保证所有这些供货和服务质量符合合同中有关技术、交付、验收和价格所规定的要求。
2、质量保证系统和要求
投标方的质量保证系统须满足以下要求:
2.1 投标方的质量保证系统须首先由合同双方外的第三方正式承认的ISO9001系要求,在合同履行期间,须得到与该确认有关的所有评估和报告的副本。
2.2 投标方须提交公司质量手册,厂方的相关质量系统控制以及针对本合同的质量保证计划。
2.3 针对本合同质量保证计划的第一份文件须在签定合同前由投标方和招标方共同认可,该质量保证计划经认可后将作为合同文件的一部分,以后未经招标方同意不得修改。
六、检验
1、工厂检验
1.1 投标方须在所供设备生产工厂对所有货物进行检查并提供给招标方详细检验报告。
1.2 投标方须在招标后向招标方提供厂验测试计划,须包括测试项目、指标和测试方法。
1.3 投标方须提供厂验所必须的设施,如测试仪表、工具、图纸、参考数据 12 和其他资料等。
2、设备测试验收
2.1 测试验收步骤
设备测试验收分三步进行,即现场测试、初步验收和最终验收。
2.2 现场测试
2.2.1 现场测试在设备安装后进行,目的是确定各种设备单元其性能要求符合技术要求。
2.2.2 设备的现场测试将以设备使用性能方式测试,其性能指标测试须符合技术规范书要求。
2.3 初步验收
2.3.1 初步验收能检验整个系统是否能投入试运行,初步验收测试将在整个系统中所有性能指标试通过后进行。
2.3.2 对每种测试及验收,在开始测试前投标方须提供测试项目、方法和所需仪表和种类及数量等技术文件供招标方参考。招标方提出测试项目和方案,测试项目须符合规范书要求,包括招标方提出合理的其他测试。
2.4 试运行
如果系统通过初步验收测试,将进入为期三个月的试运行。
2.5 最终验收
2.5.1 整个系统试运行后将进行最终验收。
2.5.2 测试项目同初步验收测试相同。
2.6 测试步骤
2.6.1 招标方将在投标方在场的情况下完成现场测试,日程安排须在测试开始前通知投标方。如果投标方不到设备使用现场参加测试,其结果仍然有效。
2.6.2 招标方将在投标方在场的情况下完成初步验收测试的最终验收测试。
2.6.3 如果任何测试结果不符合技术规范书要求,投标方须在接到通知后1个月免费更换失效设备。
第四篇:注册用技术规范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
2.《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 87-92)
3.《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 50218-94)
4.《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 50266-99)
5.《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
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年版)
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2008年局部修订)
10.《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J220-2002)
11.《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
12.《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 112-87)
1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
14.《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
15.《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 064-98)
16.《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17.《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18.《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
19.《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
20.《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 10012-2007J124-2007)
21.《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 10001-2005)
22.《铁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TB 10002.5-2005)
23.《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TB 10027-2001J125-2001)
24.《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TB 10038-2001J126-2001)
25.《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 10003-2005)
26.《港口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 240-97)
27.《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J 250-98)
28.《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
29.《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 5073-2000)
30.《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 274-2001)
3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
32.《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
3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34.《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J256-2003)
3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
36.《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2008)
37.《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 J302-2004)
38.《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 50290-98)
39.《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307-1999)
40.《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99-1999)(2003年版)
4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国土资发〔2004〕69号
第五篇:铁塔技术规范书
铁塔建设技术要求
一、前期工作
各铁塔厂家需提前熟悉建设单位的通信铁塔设计要求、拟采用的铁塔形式、制作安装技术要求及相关费用的标准。
二、拟用铁塔类型及使用范围
1、角钢自立塔:建议塔高不大于60m(20~60米);
2、(三角、四角)钢管塔:塔高不大于100m;
3、单管塔:用于平地地区且交通运输便利,建议塔高不大于50m;
4、地面拉线塔:用于场地较大,建议塔高不大于35m。
5、轻型边际站自立塔:建议轻型边际站自立塔塔高不大于25m;
6、屋面立杆:适用于屋面梁板为现浇的结构。
三、现场勘察要求
各类型铁塔需根据通信工艺要求到现场勘察,结合现场环境确定铁塔位置、铁塔形式及铁塔高度,并由正规地质勘察单位出正式地质勘察报告。
四、各类型铁塔工艺及技术要求
铁塔设计及制作总体原则:满足通信天线及馈线安装要求,便于操作维护;符合国家相关规范,保证结构安全,抗风、抗震、防锈、防雷;优化设计,合理选型,便于制作安装,缩短工期,降低工程投资。设计应按正式铁塔施工图出图,并由正规设计院加盖设计专用章。
(一)角钢自立塔
1、变形限制(1)在当地各种气候条件下,应保证铁塔30年内不产生影响通信使用的变形;塔身平面内的弯曲挠度<0.45度,塔身水平面内的弯曲挠度<0.45度。
(2)塔体侧向水平最大变形≤H/1000,H为塔体高度。
2、铁塔设计使用周期按50年考虑。
3、负荷要求
(1)满足云南省风荷载(50年一遇)要求。建议根据云南省内基本风压分布和山高要求,按山高20m、山高50m进行标准设计,对山高超过50m的铁塔进行单独设计。
(2)当塔建在地面上时,要求塔体及基础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2所确定当地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当塔建在楼顶时,塔体抗震设防烈度除按规范确定外,尚应不低于塔下楼房的抗震设防烈度。
(3)塔体上天线平台采用二层外平台形式,二层平台的间距为5.0m,平台直径为3.5~5.0m,第一平台离塔顶为2米。
(4)二层平台上共安装定向天线12付,每付天线重量为12Kg,几何尺寸为2570/255/105mm(长/宽/厚)。
(5)天线支架伸出平台长度应保证天线抱杆分布圆直径不小于6.0m(可移动式支架),抱杆为Φ70mm,长为3m。
(6)每付天线按照安装一根馈线考虑,直径Φ30mm,其单位重量为1.0kg/m,每条馈线长度按天线挂高加10m计算。
(7)铁塔平台上的活荷载不宜小于250kg/m2。(8)其他负荷(雪、裹冰等)要求按当地最大负荷设计。(9)铁塔负荷应适当考虑今后扩容的需要(以建设单位要求为准)。
4、安全及防范措施
(1)塔体应考虑防雷措施,机房和铁塔共用一个接地系统,接地电阻小于5欧姆。
(2)塔体应设置避雷针且应有足够的长度,特别是在顶层天线支架上安装全向天线时,天线应在避雷针45度角保护范围内,避雷针须有专门的扁铁自塔顶引下连至地面预设的接地点。
(3)平台应设1.2m高的栏杆,平台直径满足天线的距离要求,即同扇区天线≥4m,邻扇区≥1m;每层平台必须有八个斜支撑。
(4)自立塔爬梯应设安全护圈,距地2m内不设爬梯,以防他人攀援,距地5m以下螺栓应采用防盗螺栓。
(5)通信铁塔的天线支臂抱柱及小微波抱柱直径不小于75mm,壁厚3~5mm。
(6)塔顶应设置航空障碍标志灯(非航道上除外),铁塔上应预留塔灯的孔位。
(7)爬梯底设红底白字警示牌,写明“铁塔危险!严禁闲人攀爬!”。
5、铁塔设计、构造要求
(1)铁塔的造型设计和节点设计,应传力清楚、外观顺畅、构 造简洁。节点可采用准线与准线交汇,也可采用准线与角钢交汇的方式。受力材之间的夹角不应小于15°。
(2)主材接头每端不宜少于6个螺栓;钢材对接接头每端不宜少 于4个螺栓。
(3)用于连接受力杆件的螺栓,其直径不宜小于12mm。构件上的孔径宜比螺栓直径大1~1.5mm。
(4)型钢钢结构中,钢板厚度不宜小于4mm,角钢规格不宜小于L40X3;节点板的厚度,宜大于连接斜材角钢的肢厚度的20%。
6、制作安装要求
(1)铁塔构件均应放样后下料,拼装合格后热镀锌、防腐。(2)所有塔体上的紧固件(包括螺丝、螺母等),必须与塔体构件一样经热浸镀锌处理。
(3)铁塔的镀锌层应均匀,镀层厚度不应低于86um,不起泡、不翘皮、无返锈现象。
(4)塔身总体垂直度小于H/1500,任意两节间截面中心偏差不大于h/1000。
(5)现场安装不得在构件上打孔、焊接,以免破坏镀锌层。(6)地脚锚栓及塔柱上连接螺栓均应采用二母一垫,所有螺母拧紧后螺栓外露丝扣长为3-5扣。
7、材料要求
(1)铁塔的塔柱和塔柱的内外包钢均采用Q345B,且为大厂提供的钢材。
(2)钢材的品种、型号、规格及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
(3)所有材料均应有出厂质检报告和合格证。(4)严禁使用药皮脱落、焊芯生锈的焊条以及受潮后结块或已溶烧过的焊剂。
(二)钢管塔
可根据需要设计为三管塔或四管塔
1、未特殊说明的技术要求参考角钢自立塔相应内容。
2、铁塔的主受力构件采用20#无缝钢管或Q345无缝钢管,且为大厂提供的钢材。
3、塔柱连接采用法兰盘形式,其连接螺栓采用高强螺栓。
4、严禁使用有锈蚀、裂缝、碰伤或混批的高强螺栓。
(三)单管塔
1、未特殊说明的技术要求参考角钢自立塔或钢管塔相应内容。
2、塔身可采用套接形式或外法兰盘连接形式。
3、钢管采用套接形式时,建议塔身平面设计为正多边形,其套接长度宜取外面套入段最大内径的1.5~1.8倍以上。
4、法兰盘上连接螺栓应为高强螺栓。
5、塔体宜用Q345以上钢材,采用其它钢种或钢号时应符合该钢种或钢号的技术标准要求,并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必要的工艺性能试验。
6、塔体应设简易爬梯或爬钉,并设有可靠安全保护措施,以便于安装或维护。
7、塔段长度一般不低于8米,且不得有横向拼接焊缝。
8、塔体纵向焊缝要求100%焊透,其余焊缝等级为二级。
(四)地面拉线塔 可根据需要设计为三角形拉线塔(边长约为0.6m)或四角形拉线塔(下边长约为2m,上边长约为1.2m)
1、未特殊说明的技术要求参考角钢自立塔相应内容。
2、三角拉线塔上,设置两个简易十字撑,共安装8副天线;四角拉线塔上,可按自立塔形式设置两个平台。
3、拉线塔应设二层拉线(用于塔高25m以下)或三层拉线(用于塔高25m及以上)。
4、三角拉线塔每层拉线设三根,其平面间夹角为120°;四角拉线塔每层拉线设四根,其平面间夹角为90°。
5、各拉线与水平面的最大夹角宜≤65°。
6、拉线应固定于地面的拉锚上,拉锚应满足抗拔要求。
7、拉线塔塔体材料均采用Q235。
8、拉线塔由于受拉线限制,故其对场地大小要求较高,使用前应充分勘察现场地形条件。(五)轻型边际站自立塔
1、未特殊说明的技术要求参考角钢自立塔相应内容。
2、设备平台(设备总重600kg)要求长宽高不小于2500x2500x2500,离地高度4~5米,并设置防盗网及雨蓬。
3、顶部考虑一副微波φ0.6m的负载,距塔顶2米设二层天线支架(每层三根),每层间隔5米,天支抱杆离塔中心为2.5米。
4、塔应设置爬梯,距设备平台不设爬梯,以防他人攀援。
5、设备平台以下螺栓应采用防盗螺栓。
6、塔身应在醒目处悬挂红底白字警示牌,写明“铁塔危险!严禁 闲人攀爬!”。(六)屋面立杆
1、立杆天线高度为2m—6m,立杆上考虑设置一付移动天线。
2、具体结构形式由铁塔厂家委托的设计院到现场确定。
3、立杆应在醒目处悬挂红底白字警示牌,写明“危险!严禁闲人攀爬!”。
4、立杆应考虑防雷措施。
(七)各类型铁塔设计、施工、加工制作应满足下列规范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2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2
3、《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4、《高耸结构设计规范》GBJ135-90
5、《微波铁塔技术条件》YD/T757-95
6、《数字移动通信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YD/T5067-98
7、《移动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YD/T5068-98
8、《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9、《钢碳素结构》GB/T700
10、《优质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GB699-88
11、《碳钢焊条》GB/T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