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仁县民生100工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安仁县“民生100工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安仁县农业局粮油站
2011年10月19日
2011年,我县根据《关于抓好郴州市“民生100工程”市农业局6项任务落实的通知》精神,积极开展了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通过集成技术、物质装备精良配套、改善基础设施,示范园区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按照集中连片、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在渡口乡松林、渡口、石云、石冲四个村实施了集中连片种植5000亩优质杂交水稻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建设主要内容:
1、实行标准化生产。一是在示范园区推广水稻优质高产品种,早稻品种为“陆两优611”,晚稻品种为“五丰优569”,种子由县政府免费发放;二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为农户发放测土配方施肥建设卡1320份,推广应用配方肥285吨;三是推广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技术、水稻绿色防控技术,成立了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机防队2个,安装了频振式杀虫灯25盏,设置了二化螟性诱瓶200个。
2、实行订单生产。由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安仁县生产米业公司与示范园区农户签订了水稻生产订单,包产包
1销,实行优质优价收购。
3、推行机械化生产。县农机部门引进和推广了新型农机具,引导示范园区农户购买小型农机具,机耕机收普及率达90%,大力推进了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也是我县推广“稻稻油”三熟制生产模式的重要措施之一。
4、改善基础设施。县农业局利用省标准粮田建设项目资金,搞好了渠系硬化和灌溉构造建设,形成了旱能灌、涝能排的标准化灌区;渡口乡政府美化了示范园区主道环境。
二、主要成效
1、经济效益较好
示范园区早稻平均亩产474.6公斤,比去年增产28.6公斤,增幅6.41%,总产2373吨,比去年增产143吨;晚稻平均亩产514.5公斤,比去年增产54.5公斤,增幅11.8%,总产2572.5吨,比去年增产272.5吨。示范园区双季总产4945.5吨,共比去年增产415.5吨。按当期早稻谷收购价2460元/吨、晚稻预计收购价2700元/吨计算,示范园区共增收108.8万元,双季亩平增收217.5元,经济效益较好。
2、辐射带动力强
通过开展民生100工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产生了很好的辐射带动效果。今年,全县早稻面积30.01万亩,比去年增加0.31万亩,中稻面积0.35万亩,比去年减少0.3万亩,晚稻32.53万亩,比去年增加0.08万亩。“双改单”
得到明显控制,农民种粮积极性有所提高。
3、探索创新机制
通过开展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结合农业部水稻高产创建工作,把订单农业、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秸秆腐熟还田技术、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技术等新技术和机制有机地结合,加以综合利用,整村整乡推进将产—供—销一条龙服务送到农民田地里,想方设法为农民增产增收。
三、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我县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列为县委、县政府重要的议事日程,县成立了“安仁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县农业局,由陈曼生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同时成立了水稻高产创建专家指导组,聘请了省农大教授邹应斌同志为首席专家,县农业局总农艺师李成全任组长,粮油、植保、种子、土肥、信息、农技推广中心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制定项目实施方案,落实示范园区的指导、技术培训等工作。村级也组建了相应的工作班子。
2、加强宣传培训。利用电视、宣传栏、标语、会议、印发资料等形式多层面多渠道多视角宣传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在示范区显眼位置树立了规范标牌2块,宣传栏4块,张贴宣传标语10条,把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水稻栽培技术要点以及农业实用新技术以田间宣传栏形式展示给农民。水稻生产期间,邀请市、县农业专家举办培训班7期,培训示范区农户1200人次,培训率达80%以上,学习了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稻草腐熟还田技术、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技术等农业实用技术,发放技术资料3000份,组织乡干部和村民现场观摩2次,使示范区每户有一个科技“明白人”,提高了农民科技意识和科学种田水平,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3、加强技术指导。我们整合项目,聚集力量,集成技术,采取“订单生产、品种优良化、栽培轻简化、施肥测土配方化、病虫防治专业化、耕作机械化”等,使示范区水稻生产形成“订单生产、品种优良化、种植规范化、管理科学化”的格局。我县从局粮油、种子、土肥、植保、信息、农技中心等站抽调了16名技术骨干分村驻点,在示范村各抽调4人协助县驻点干部,负责水稻生产技术指导,并建立示范台帐,记录主要农事。
4、加大资金投入。我县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列为民生100工程重点项目之一,结合农业部的水稻高产创建活动,整合各种投入资源。一是积极争取上级高产创建活动的经费支持;二是充分利用各种惠农政策,增加对示范片农民的物化补贴,保障农技人员入户指导的工作经费;三是集约整合与粮食生产有关的各类项目资源,加快改善了示范区的生产条件,保证了示范区建设需要的资金、物质。该项目争取了省财政资金140万元,县财政投入资金50万元,农户自筹480万元,确保了项目顺利完成。
5、加强检查,严格奖惩。县农业局在安仁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和安排下,精心组织,严格督查,共督促检查了6次。切实加强了示范园区的工作进度及实施成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有关单位,并采取了解决措施,确保了各项任务和技术不误农时、高标准落实到位,示范区内达到“六无”效果,即:无抛荒、无插花、无直播、无稗子、无杂草、无成片病虫伤害。县农业局对参加项目建设的工作人员和示范村实行奖惩:⑴凡由局里派出的驻点人员,在水稻生产期间,每人每天下乡补助8元,遇节假日、双休日下乡按加班标准发放补助,驻点人员工作经费5000元;⑵凡参与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水稻高产创建的示范村,每村安排工作经费5000元,另安排建立示范台帐误工费200元;⑶对工作不力、示范效果不好的乡(镇)、村取消下年相关农业项目的安排;(4)对工作不力的驻点干部扣除其下乡补助和包片奖金。
第二篇:[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意义]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意义]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农业现
代化
建
设现
代
农业示
范园
区的意
义
郑
东朝
现
农
业
园
代
区
是探
中索
特国
色农
业
现
代
化道的重路
要
载
体,是
加
转
快变农业
发
展方
式、升提
农业发
展质的有量
效
径,途
展是示
和
推
广现
代农业
发
模展式、展
现农
业
展发
成果
重要的平
台,是
进
促
农业增
效、农
民增
广、育
教
部门
科技实
验示
范的场所
和
基
地
各
种,先
进适
科
技用成果
遍普
得到运,农
民用素
质明
显
高并
提起
了示
范到
辐射作
用,带
动
了
面上农
业
科技
成果
推的广,粮
食复
种
指
数、学科
种田
平
水大大提
高,民丰农
产
增收
社会,经济
和生、态
效
协
调
发益。
展四、有
利于
推
动
农业
度
适规
模
经
营。
提的有
效收抓
手。
快
现代
加
农业
范
园
区建示设
意
义
重
。大
一、有
利于
根从
上解
决
农投业入
问
题
高产
业
经化
营水
平
现
代
农业示
园范区
设建明
了确业
农建
设
方和向设建重
点,有
于促进利业农投新
人机制的建,立推
动农了业发
展
基金、农村
合基作金、业承农
款包、动积
劳工累等
制度的建
健
全
土立
地流
转机
制,发展
适
度
规
经模,提
高规营
模益,效
园
是区建的一设
项重
要内
容各
。地从
实
际
出发
尊,重群
众意愿,推
“
双行
田
”
制开,发
名特
优
品
产探索,以
业企的行为建
立应
适
场市经济的经
营
机制,进
机
行
制新
创初,步改
变
地
土零星、散
分、建
立
和完善,逐
步形成了
以家
财国、政
贷信
入
为投
导向
农
民和,乡
镇()村
集
经
济
投
入
为
主体
体有,关农业
项
目
资金
外、商
企
业、及
体投个人
为
补充的农
投业
人机制
。二、有
利推
动于传
统农
业
现向代
业农的转
变兼
业的传统农的业经
格局营
促,专进
业
生化
产企、业管化
理、贸
农
工
体一
农业的产
化业
格
局
形
成的。
五、有利
于
农业
社会
化服
体务系
建设
园
建
成后,区农业基
设
施础大
大
改,善
抗
灾能
力
显增
著
强,业农机
械化程
度
明
提显
高,上加
轻
栽型
技培
术的广应
用推,从
本
根上
减轻
了
农
业
动强劳,度
告别
传了
统农
业
中
各地在区园设建中,把
加强
县镇、村、三级农
业合服
务
综
系建体设,提
高农
综
合业服务
功能,作
为园区
建
为设民办
实事,求实
效、增
实
力基的工
础来
抓
作
;园区所
在形地
以成县为依
托、乡
镇为
带
纽
村、基为础的全
方、位多
能
功
服体
务
系园;区
所各
乡在镇农
“
三
腰弯一肩
”的挑工
操手作,提高
了
生产
力,速加了传
统
农业
现
向
农代业的迈
进
。三、利有于
现代
农
业科
技的运用。
促进
站技
农、机站、水
利站
成为农
业综
合服务的农
科
教相
结合新
建的园区办成各
级了
政党领
导的丰
骨干;
园
区在所村创建
农的综合服业务实体是
为
农服务
最为
直接
有力的基
组层织,通
过
产示范
方
样、田板,成为
各级
业
农科
研、推际
出发,既
减
要
轻负担,又
解要
决题
问,老
养保
可
险纳人以农
场
统
筹
医,疗
险保也可
以
点试
推广,住
房
制
度逐
步走
向商
品
化
逐
步;
统一
务服,解
决
了一
家一
户
分散、兼
经业营
建
立社
性会的失业
保险
机
制,励
鼓外在就业
加,强对
业
失
工职进行
训
培以,便重
新
业就,大
引力
新进
项目
根从本
上
解决
问题。
一
37
—
农
业代
化现
●
怎粹
构建
和
诸劳芳
劳
关
系动
最
是基
本的社
经会
济关
系,构
建
和谐劳
动
关
是
保系障
和
改善民
生、护
社维
会
安定
和谐的础
。基当前
和后
一
个
今期,时
我国仍
处于
劳关动系
矛盾的发
多
期
各
和种利
益
关系的调
整
期
构,建
和
劳
动谐
关的任系务十
分
艰巨。
党十的八
大报
告确明提出,要个
时
期要,根
据
我国
劳动
系关工作
新形
势,以实
现劳
动
合同
制度
全
覆
盖为重
点
快加
善完
职工
益权保
障
机
制,一进步完
善劳动合同
配
法套法
和
规政,策依
健法全
完
善
劳
务派遣制度、劳
用
动
工案
备
制度
企
业和裁员
机
制;
以进
企业推
工
资集
协
商体、建
立
工资
正
增常
全
劳
动健
准标体系
和
劳关
动
协系
调机制,加
强
劳动保
监障察和
议
调解争仲
裁,对构
建
和
劳谐
关
系提
动
了出
新的要求。
构建
和
谐劳
关动
要系重
点
抓住
以
下几
个节
:环
第一,健
劳全
动标准
体
系。要
快制加定
长
制机为重点
加
快
善完利
益
共
机制享,不
断
扩集大
体协
商
覆
盖
范围,积极稳
妥进
推行
性业、区
域性
协
商,促
企
进业在劳动
生
产率
提
高的同时
同
步增加
职
工
工资
;以健
政
全府、工
会和
企业组
织
协
调
劳动
关
系
三
方
制
为机
新的动标劳准,进
一步
健
全利
于
维有
劳护
动
点重加快
完
善
社会
协商机,进制
步一加
强三
方机
制制
度化、规
范
建设化,善完三
方
制机
权者的益动劳准体标系。同时,要落实好现
行的各
劳项
动标
准,重
是
要
加点
劳
动定
强
职能额,充
发分挥
三方
机共
制研究
解同
决劳
动
关领系域
重
大题问的独
特作
用,深入开展
和
谐劳
动
关
系
创
活建动。
标
准管理,督促企
业严
格落
实家国
规
定的工
制
时
和特
殊工
度管
时
理定
规,依法安
劳动排
者
息休休假,促
进
企
改业
劳动善
条
件,加
强
人文关,加强
企怀业民
主管
理
建设,保
障职
工的情
权知、参
权与、表
权达和监
督
权。
第二,健
全
劳
动关
协
调系
制
机今。
后一
第三,加
劳强保动
监察障。
要
完
善和落
实
动
保劳障监
执察
法
制,度健
全违法行
预为
警防控
机,制
建立
劳
保动障监
察
执法
与刑事
司
联
法
动多
部等门
综
合治理机
制
畅,举通
报
平高的产粮
田和
菜蔬
基
地,走
出一
了条
建以
中办
不
了
办、好
不的事,增
强
集了体
统的功,加能
快
先了进适
用技
术
现实
生
向力产的转。
化
促保,建、造
保、相
结
合基
本农的保田
护新路
。子
七、有
于农
村利
精神文
明
建
园设的建区
成六、有利
于
基农本
田保
护
范示
园
区建
在都
本
基农田
保护
区,高标的农准田
设
施使基
农
田保本护
进区一
步
“
硬化
”,正落
实
真到实处,得
有到效
护
。保
同,时通过园
建区
设,对原
有
田边的地角
水、塘
荒滩进行
平整、改
造、复垦,加
了耕增地面
积
把
。高低
平、不形地
复杂、并荒
芜低的改善了周边村
庄的道路
通交
条件,优
环化境,提
高
了
农民的环
境
保护意
识
同时。为平
整
地
土,迁
搬深
埋、坟
墓推,动了农
村的风
移易俗
建设。
园还区可
引以导农
正
确民
消
费,积把累
入投土
地,投
入
再生
产。
洼田、低
产
进田行
改
造
建,成上规模、上水
一
3
R
一
第三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报告
我国现有农业园区活力再现的对策与例示
现代农业园区是 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涌现的一种新型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二十年来,现代农业园区已由最初的探索阶段不断发展,进入到规范化、制度化的阶段,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和壮大,对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经过20多年的发展,农业园区已经在科技成果示范推广、龙头企业培育孵化、新型农民培训提升、高端要素吸引聚集、创新机制模式探索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为推进现代高效农业规模化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一、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政策背景
2010年7月,农业部按照《农业部关于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意见》及《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认定管理办法》要求,在省级农业主管部门推荐和省级人民政府同意的基础上,认定北京市顺义区等51个县(区、市、垦区)为第一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这开启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新一轮实践探索,示范区建设第一年,51个示范区农业总产值达3700多亿元,同比增长18%以上,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粮食总产量4374万吨,同比增长18.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蔬菜、畜牧、水产三大产业分别增长24%、7.8%和4.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200多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5%。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优势与效果已显现,成为各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动力源。
2011年04月,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五中全会关于加快农村制度建设、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的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关于“建立农业产业化示范区”的要求,围绕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总体要求,农业部决定在现有农业生产示范区(园、片、场)的基础上,高起点、高标准和高水平地创建一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从2010年开始,用五年的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创建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使之成为现代农业生产与新型农业产业培育的样板区和农民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基地,引领区域现代农业发展,加速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进程。
近年来,我国还积极实行了多项财政支农政策包括农机购置补贴、能繁母猪补贴、生态效益林补助等等。从财政支农资金规模来看,2005年以来,我国财政支农资金规模连年扩大。2005年财政支农投入资金2975亿元。2012年,为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安排12287亿元(见图1)。
图1:2005-2012年中央财政支农资金规模增长走势(单位:亿元,%)
二、现代农业园区的概况和主要问题
(一)现代农业园区的类型和功能
我国建立的农业园区具体形式多种多样。按行政体制划分,可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区县级园区;按经营方式来划分,可分为政府主办型、园地联营型、民间兴办型、民办官助型;按示范内容划分,可划分为设施园艺型、节水农业型、生态农业型、特色型园区、农业综合开发型园区等等。现代农业园区是农科教与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一种新形式,包括农业生产、农业科研、农业教学、农业推广、以及农业体闲等结构,具体可分为生产加工、示范推广、研究实验、科普教育、生态观光、聚集辐射等基本功能。
(二)现代农业园区的规模
截止2012年,我国共有各类规模以上农业园区30000多家。其中农业科技园区5000多家,其中73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000多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4000多个市级农业科技园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153家;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园区20000多家;到2011年底,全国共有农业产业标准园5500余家,其中有500个万亩优质高产创建示范点、1555个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2600多个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824个园艺作物标准园。
(三)现代农业园区的主要问题
我国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和运行,在国家政策支持以及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土地制度、经营方式等基本情况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下,在规模、产业化水平、经济效益方面均有很大的提升。但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依然存在诸多制约因素,政策滞后,管理不健全;重复建设,缺乏宏观指导;园区建设资金缺乏,扶持力度不够;土地流转和要素集中程度低,产业聚集功能不明显;盲目引进,经济效益不高;产业层次不高,产品科技含量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运行机制不完善,发展缺乏活力;管理水平、科技水平和辐射带动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
三、园区运行机制分析以及发展对策和措施
国家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必须以实现土地、资金、劳动力、科技、信息、企业家才能等现代生产要素资源在城乡间的优化配置和重新组合为核心,在动态的过程中构建完善的土地流转机制、投融资机制、科技支撑机制、人才开发与培养机制四大机制,四大运行机制相互作用形成各地国家现代农业园区符合区域特点的发展模式,使国家现代农业园区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进而通过辐射带动机制,带动区域农业现代化进程加速,带动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结合现代农业园区运行机制,以及对现阶段我国现代农业园区存在问题的研究,我们针对响应问题提出以下解决对策与措施。
(一)科学定位,统一领导、协调园区总体规划 首先,应建立一个负责总体规划、指挥协调的战略机构,通过对园区周边的自然、经济、科技等环境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充分论证,提出合理建议,并总体控制协调规划;其次,明确园区的发展定位,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因地制宜,结合园区的功能和产业结构,制定园区建设的详细规划和发展计划,把园区建设成为地方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
(二)引进、培养高科技复合型人才
不能适应高科技农业发展的要求。大力引进和积极培养高科技人才,尤其是专业水平高、懂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可通过建立新式的科技人才聘用制度,吸引国内外农业科研、教学和推广单位的优秀人才,积极与农业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通过加强技术开发、合作和交流,提高园区的整体科技水平。同时,重视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培养一批农民技术骨干和农民企业家。
(三)坚持改革创新,加快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探索多元化的农地规模经营模式。在耕地条件较好的示范区,着力从完善土地流转机制方面,推进土地集中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经营、农业承包大户经营和农业产业化基地经营等多种形式。在耕地条件较差的示范区,着力从扶持和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完善农业经营组织形式、推进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经营等方面,实行合作服务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型、农业产业化组织带动型等多种形式。
(四)建立多元化的园区投融资机制
鼓励和吸引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投资,逐步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的投资机制。1.完善有关投融资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科技企业、社会团体、个人进园,以股份、独资、合作等形式进行资金投入,建立多元化园区投融资体制。2.通过招商引资的办法,积极吸引国外资金、民间资本和工商资本投资园区建设,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园区科技开发,积极吸引国内外大公司、高科技企业、风险投资机构到园区投资创业。3.加强引导广大农户以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及以承包、入股等形式参与园区建设。4.把各有关涉农部门计划投人到园区发展的资金进行捆绑使用,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5.在不断增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吸引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逐步形成多元化的园区投融资机制。
四、国外农业园区发展模式特点及启示
(一)以日本代表的都市农业园区
日本是一个土地资源十分有限的岛国,经过20世纪60-70年代经济的高速增长之后,城市扩张迅猛,城市周边地区的地价不断上涨。由于土地属私有制,为保留土地以达到增值的目的,一些农户不愿过早出卖自己所拥有的土地,于是将继续耕种的土地在高楼大厦林立的城市内保留了下来。到目前为止,日本已发展出3种主要的都市农业模式:1.观光型农业,即设立菜、稻、果树等田园,吸引游人参观体验,其实质是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2.设施型农业,即在一定范围内运用现代科技与先进的农艺技术,建立现代化的农业设施,一年四季生产无公害农副产品;3.特色型农业,即通过有实力的农业集团建设一些有特色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并依托先进的科技进行深层次开发,形成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特色农业。
(二)以美国家庭农场规模经营为代表的科技主导型园区 美国能成为世界农业大国、强国,一方面是具备良好的资源条件,另一方面国家政策也起来重要的作用,政府对农业的投入和扶持力度很大,并且坚定不移的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美国农业以家庭农场为基础,同样,美国的农业现代化以家庭农场的现代化为基础。在美国要成为一名农场主,首先必须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购买或租赁土地、改善路、渠、整改土地等基础设施,配备各种农业机械。
(三)以荷兰、以色列为代表的集约型设施农业
荷兰的农业以家庭式农场经营为主,很多农场从祖辈开始就从事作物种植,由于小单元的生产结构,个体农民的市场力量较弱,缺乏竞争能力。在市场面前,农民们具有近乎相同的产品,相同的利益,也具有相同的市场地位,各农户彼此之间视为具有共同利益的集体,而不是竞争对手。因此开始自发地组织农业合作社,这种合作社符合市场规律,很经济且适应市场发展,同时保存了个体农户的独立经营方式。
以色列的灌溉技术及其相关设备、良种等在世界上有很高的知名度,每年出口大量的技术设备, 优良种子。通过高度集约化栽培, 作物实现高产优质, 在世界上具有相当的竞争力,以色列农业科技的重点是政府对农业科技的支持, 大量引进外来资源, 将知识转化为财富而出口, 以色列每年投入的资金和从事科研的人都较多,农民普遍接受过高等教育,知识水平较高。
(四)国外园区发展对我国园区发展的启示
20多年来,国家现代农业园区已逐渐发展成为农业科技集成示范的平台、农业科技企业的孵化基地、农业技术培训的推广平台及现代农业要素的集成载体,其社会影响正在不断扩大。但是当前我国园区建设还存在着诸如覆盖面不足,科技集成转化能力较弱,科技产业规模较小,园区内产业关联度不高,尚未形成产业集群,吸引企业和农民创新创业的能力有限,推动区域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能力不强。另外,由于地理区位和政策措施差异,东中西部园区建设与发展能力存在较大差距等问题。研究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问题,客观分析现有农业园区的运行状况,因地制宜地发挥优势,实现现代农业园区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1.园区建设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探索园区在经营管理、金融、人才培养、政策服务、产品和技术研发等方面的机制和体制创新,推动园区的健康高效发展。
2.园区产业带动能力构建:探讨建立孵化器及技术孵化产业,延长园区农业产业链及促进园区产业集群形成,完善社会化服务系统等策略的实现方式和途径,进一步促进和发挥我国农业园区产业的带动能力。
3.园区竞争力培育:探讨构建园区的核心竞争力的策略和措施,深入考察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完善管理工作机制等在促进园区竞争力培育上作用,逐渐摸索和总结有效的方式与方法。
4.农业园区经济模式、生态模式研究:探索优化配置农业科技园区的各种生态、经济资源,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高效园区发展模式。
5.深化国际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根据我国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结合国际农业科技资源分布状况,谋划与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合作领域和方向,积极引进国外优良动植物种质资源、现代农业装备和高端技术,以及国外专业技术人才和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能力,为国内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第四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工作总结报告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工作总结报告
“XX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项目,自2002年开始建设以来,在国家发改委和自治区发改委的直接关心和大力支持下,遵循国家发改委关于“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的总体指导思想和按照农科院党委的统一安排部署,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高速度建设”的总体建园原则,按程序、按步骤地完成了一期一批项目“高原现代园艺与药用植物栽培示范区”的各项建设任务,并已交付使用。目前,一期二批项目“工厂化种苗繁育工程中心”,严格按投资计划要求,正在抓紧建设之中,并将于2005年5月竣工交付使用。现将2002年以来的各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总体概况
1、“XX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位于XXXX市西郊,它南依XX河,北靠109国道,西邻XX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距XX市中心9公里,XX铁路XX河大桥从园区的西南角飞架南北,整个园区依山傍水,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该项目在完成所有前期工作的前提下,2002年3月6日自治区发改委以X计农经字[2002]214号文件,对该项目的可研情况进行了批复,同年,区发改委以X农经字[2002]号1188号文件《关于申请国家发改委审批〈XX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总体规划方案〉》的报告,向国家发改委申报了本项目,同年12月31日,国家发改委以计办农经[2002]1742号文件,对园区总体规划进行了批复。《园区》总体规划面积630公顷,主要由核心区、示范辐射区两大板块组成,其中核心区216.67公顷。建成后其示范面积可达6666.67公顷,技术辐射面积可达6.67万公顷。《园区》设计有“高原现代园艺与药用植物栽培区”、“工厂化种苗繁育工程中心”、“高原畜牧水产良种繁育与高效养殖技术示范区”、“农作物良种繁育与现代种植技术示范区”、“高原特色农畜产品加工示范区”、“XX现代农业展示交流与教育培训基地”六大功能区组成,计划总投资1.4亿元。
2、“园区”建设得到了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关心和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自治区党委杨传堂书记曾亲自主持了在北京召开的园区项目评审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热地副委员长、农业部范小建副部长和郭金龙、列确、杨传堂、向巴平措等自治区15名主要领导参加了园区的开工仪式。在项目建设和经营过程中,自治区领导杨传堂、次仁、加保和国家部门有关领导及自治区发改委等有关部门领导亲临园区视察指导工作,并做了重要指示。“园区”被国家科技部等六部委批准为“国家级农业示范园区”,被国家外专局批准为“设施农业引智基地”。
二、项目资金落实与建设实施进度情况
1、资金落实情况
国家发改委和自治区发改委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对“园区”六大功能区内的“高原现代园艺与药用植物栽培区”和“工厂化种苗繁育工程中心”两个子项目整合为一期项目,分别做了如下投资批复:《关于XX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高原现代园艺与药用植物栽培区工程初步设计及概算的批复》(X计重项[2002]683号)及《关于XX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工厂化种苗繁育工程中心初步设计及概算的批复》([2003]1877号)。
一期工程概算投资4,293.2万元,其中一批项目“高原现代园艺与药用植物栽培示范区”概算投资2,941.81万元(包括设计变更增补项目),二批项目“工厂化种苗繁育工程中心”1,351.39万元。
截止2004年12月7日,“XX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已到位建设资金4,150万元,其中,国家发改委安排2,100万元,自治区发改委安排1,550万元(包括50万元前期经费),银行贷款500万元。截止目前,一期工程已累计完成建设投资39,049,700元,占总投资的91%。
2、项目组织领导及招投标情况
(1)组织领导情况:XX自治区农牧科学院作为项目建设单位,非常重视和关心本项目,及时成立了项目协调领导小组,并专项目建设办公室。严格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正确履行招投标文件和各项合同条款,制定了《自报制度》、《现场管理制度》、《材料验收制度》、《例会制度》、《资金管理制度》等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对项目管理,真正做到了思想认识到位,工作措施到位,工作力度到位,明确任务,责任到人。
(2)工程招投标情况:“园区”一期一批项目“高原现代园艺与药用植物栽培示范区”,根据“招投标法”,经反复研究,决定委托国信招投标有限公司面向全国,平等竞争,无标底公开招标。投标企业报名40家,初审合格13家,招标委员会按评标得分顺序选定,最终由北京市农业机械研究所中标。选定自治区建设厅洪泰监理事务所作为本工程监理单位,由自治区质量监督站负责质监。
一期二批项目,鉴于项目的特殊性和技术难点,区发改委批准为邀请招标,并委托XX自治区建筑工程咨询公司面向全国邀请招标,投标邀请企业4家,初审合格3家,招标委员会按评标得分顺序选定,由北京农业机械研究所京鹏温室有限工程公司中标,委托XX正道建筑监理有限公司为本工程监理单位,由自治区质量监督站负责质监。
3、主要建设内容及实施进度
(1)一期一批项目“高原现代园艺与药用植物栽培示范区”,占地15.48公顷,主要建设内容包括:85栋高效日光温室,总面积41,126.4平方米;2座连跨温室(主要设备引进国外先进设备),总面积9,984平方米;露地种植区40,939平方米;灌溉用机井89眼;场区道路18,600平方米;以及排水系统、高低压供电系统等配套工程。同时根据自治区发改委关于转发“国家计委办公厅关于XX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总体规划有关问题的复函”的通知(X计农经字[2003]64号)和区党委杨传堂书记在64号文件上的批示精神,为了加快园区建设,更进一步明确“园区”定位,正确处理技术超前性与经济实用的关系,通过反复论证和争取区发改委的同意,对该项目设计的缺项、漏项进行了增补,即对85栋日光温室工作屋顶由原来的平面结构改为欧式尖顶结构;“园区”路灯增加了一个回路控制,降低了夜间照明费用;在路网建设基础上,又开通东西8米宽的混凝土主干道路4988平方米;改良土壤1.3万立方米;为适应育苗及种植的需要,两栋连跨温室一栋设计配置移动苗床,一栋配置无土栽培,规划设计名特优种苗引进示范面积2.5万平方米。实际共完成建设投资32,197,700元(包括前期经费和三通一平等费用在内)。本项工程于2002年9月29日开工建设,按程序、按进度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于2003年8月15日通过了区内外专家的初验,经过2个多月的整改,11月4日通过了区发改委组织的终验。参验专家和领导,对总体工程质量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同意交付使用。
(2)一期二批“工厂化种苗繁育工程中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植物组培快繁中心楼1650.5平方米,育苗车间785.25平方米,连栋温室2516.04平方米,钢架遮荫棚362.44平方米,以及场区道路、水电、计算机控制系统等配套工程。本工程合同招标价为10,752,800元(不包括地勘、设计、监理、质检、变压箱等间接费用),本项目于2004年8月动工建设,计划于2005年6月竣工交付。截止2004年底,已完成组培大楼的主体工程及绝大多数装饰工程,温室及车间的基础工程和钢架安装工程以及大部分设备的引进工作,同时完成道路回填工作。完成工程投资8,852,000元。
三年来,在“园区”项目建设的组织过程中,我们一方面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要求,认真完成了国家发改委和自治区发改委下达的投资计划。同时,为推进“园区”项目的总体建设,我们还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把国家适当支持与立足体制机制创新结合起来,坚持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国家投资主要发挥引导作用,重点用于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思想,通过创收积累、银行贷款,招商引资等方法,多渠道筹措项目建设资金。为此,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一期项目的完善与配套:由“园区公司”通过收入积累,积极自筹建设资金,新修了栅栏式围墙2060米,值班室30平方米,停车场2000多平方米,以及电动式大门、公用厕所等配套设施,实际完成投资78万元。
(2)“产业化基地”建设:通过银行贷款,新修了红景天饮料车间270平方米、红景天干粉车间90.4平方米、薯条加工车间180平方米,仓库210平方米及配套的上下水设施和生产设备等,产业化建设项目实际完成投资300万元(银行贷款)。
(3)“园区”养殖基地建设:通过招商引资,修建了占地面积达21亩,年出栏成鸭30万只的养鸭场一个,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鸭舍2500平方米,工作间350平方米,培训教室50平方米及配套设施,实际完成投资200万元。
三、关于“园区”一批项目的管理模式、生产经营情况及主要效益
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要求,在已建成使用的子项目中“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注意进行建设管理体制和示范区运行机制的创新”,为此,我们对已建成投产的“高原现代园艺栽培示范区”项目,自2003年10月投入试运行以来,即按照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及时组建了“XX隆鑫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园区公司”),明确了项目法人,实行了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在园区生产管理上,结合园区实际情况和我区特点,基本健全了园区运行管理体制,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发挥了园区的示范、辐射、培训、交流作用,为我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牧民收入起到了积极的带动和促进作用。
1、经营管理模式
“XX隆鑫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实行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的经营模式。公司现有主要管理人员10名。其中:生产管理人员2人、技术人员2人、财务人员2人(兼职)、治保人员2人、电工及设备维修人员2人。此外,公司还雇用生产工人7人。公司内部实行独立经营、自负盈亏,严格按照企业财务制度要求,建立了企业会计制度,保证了“园区公司”的正常工作运转。
按照“以园养园,自我发展”的原则,为了把园区建设成为现代园艺科技组装集成的载体,成为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基地,成为我区现代农业的一个样板。公司积极引进国内外新品种、新技术,通过试验、示范和技术培训,向全区辐射、推广;同时向人们展示现代园艺新技术,提高“园区”新技术含量,真正发挥园区的作用。并结合我区和“园区”的实际情况,在保证“园区”正常运转所需要的管理费用来源的前提下,对85栋高效日光温室和两座连栋温室,在公司自我经营和项目合作的基础上,为提高设施的利用率,还将部分高效温室通过对外租赁的形式,进行蔬菜和花卉的生产。
2、科研及生产经营情况
(1)引进合作、科研项目情况:园区在试运行一年中,共引进各类合作、科研项目7项,项目资金达到近160余万元。通过科研项目的实施,提高了园区的知名度,增加了科技含量,为园区现代园艺技术示范、技术推广和技术培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情况:园区已累计引进新品种、新技术近160个,其中:蔬菜品种46个,花卉品种76个,果树品种30余个;引进无土栽培、立体栽培、水培等栽培模式新技术6项。
(3)农民培训和技术辐射情况:一年来,在对农民技术培训方面,采取了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法,共举办培训班18期,培训农民达4500余人次,其中在园区举办短期培训班6期,培训农民和乡村教师300余人次,举办为期3个月蔬菜强化培训班3期,培训农民蔬菜种植专业户36人。受训人员覆盖到全区6地1市23个县,目前经过蔬菜强化培训的农民学员已成为当地蔬菜种植技术能手和技术传播人;接待各地区县乡级领导、技术干部230多人次的参观培训;接待区直各单位领导、专家、部队和区内外从事农业方面的专家累计1500余人次先后到“园区”进行参观、检查指导;来X的国家有关部委领导、自治区主要党政领导和自治区人大、政协两会代表都亲临“园区”检查指导,对园区的建设和运行等方面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4)对外租赁情况:按照“以园养园”的原则,从2003年10月开始,对外租赁了部分高效日光温室,租赁收入,基本保证了园区的正常运行。为了提高园区整体技术含量,搭建园区技术平台,对进入园区的租赁户,本着技术过硬的原则,经过认真筛选,确定了12户种植大户进入园区从事蔬菜、花卉和果树种植经营。通过一年来的生产经营情况看,一方面保证了园区正常运行所需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了技术交流、技术辐射的作用。
(5)基础设施建设:为了完善园区的基础条件,改善园区内部环境,在院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投资了部分资金,新建栅栏围墙、园区大门、公共厕所、停车场、,种植草坪、栽植绿化树和清理开挖园区外围排水渠以及平整荒置土地、园区到鸭场的道路。
(6)对外宣传情况:自治区电视台、XX电视台、新华社XX分社等媒体多次来园区采访报道;2004年与自治区广播电台签订广播宣传协议,全年以不同方式宣传报道园区情况;自行设计园区宣传册,印刷4000份。
(7)禽类养殖区运行情况:养殖场于2004年4月基本建成,并投入运行。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10个月销售成品鸭30万只,占XX活鸭市场近60%,产值突破530万元,利润90万元。同时解决当地农民工就业7人,通过技术指导,示范带动和产品回收方式,带动了5户农民养鸭专业户,年户均养殖成品鸭3000只,年户均纯收益达1万元。同时为当地农民养殖户代销成品鸭4000余只。
3、主要效益情况
按照“XX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基本定位,我们认真贯彻了国家发改委关于“立足XX农牧业发展实际,代表X区农业发展方向,把发挥典型示范与促进当地优势产业发展结合起来,与全区国民经济长远发展规划结合起来,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现代化生产经营方式的应用、示范和推广,充分体现品种和技术领先、生产手段先进、管理水平较高等特点,处理好技术超前性与经济适用性的关系,坚持经济效益优先,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推进XX农牧业结构调整和农牧民增收服务”的指导思想,狠抓“园区”的建设和经营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建成项目的使用效益。一年来,其各方面的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经济效益方面: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园区》蔬菜总产量达85万公斤以上,养殖场年销售成鸭30多万只,蔬菜、花卉以及养殖生产总产值超过880万元,年利润190万元(含各项目合作方的利润),其直接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2)社会效益方面:“园区”已成为我区农牧业科技工作的重要平台,是引进主要农作物品种和生产技术、现代园艺技术的重要载体,是现代农业的展示基地,是全区农牧民科技培训和示范辐基地,其社会效益尤其突出。一年来,在科技项目的实施方面:承担了国家外国专家局安排的“XX设施农业高新技术引进与示范”项目;自治区科技厅安排的“蔬、果、花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自治区农牧厅安排的“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示范”项目;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安排的“XX名特优蔬菜良种引进与高效种植标准化示范”项目和国家科技部安排的“农业专家大院”、“XX食用菌生产技术示范与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等项目。在项目合作和新品种引进方面:高原现代园艺与药用植物栽培示范区投入运行以来,引进园艺类科研项目5项,与区内外民营企业、科研院所合作项目4项,引进蔬、果、花名、特、优新品种和新技术近160个,同时吸纳了“冬瓜大王”、“黄瓜能手”等一批农民蔬菜技术骨干参与园区生产经营。在示范培训方面:一年来,共接待干部群众和农牧民参观学习人员1500多人次,为蔬、果、花高效生产示范推广和专业技能培训发挥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在特色产业发展方面:《园区》围绕蔬、果、花、特良种、生物农药、生态观光、特种养殖、农产品精深加工等特色产业,积极招商引资、合资合作,已启动了一批产业项目,即XX农科院隆鑫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蔬、果、花良种引进与高效生产项目;XX嘉诚养殖场的特种鱼、禽养殖项目;XX鲁丰工贸有限公司的生态观光园建设项目,XX农科院产业开发处的红景天饮料厂、红景天干粉厂、薯条厂建设等产业化项目。这些项目大部分已进入正常运作,将成为今年新的经济增长点,一小部分正在进行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即将进入正常运作。在生态环境改善方面:《园区》建设始终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重要地位,两年来在实施无公害标准化蔬、果、花生产的基础上,栽植果树和风景树3000余棵,种植草坪15000多平方米,我园区增添了绿色,保护了植被,使生态环境建设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四、园区的功能定位和下一步主要计划打算及工作重点
1、我区农牧业的现状和形势
XX和平解放以来,农牧业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总的来说,目前仍处于相对落后的传统农牧业生产经营模式,“靠天种地”、“二牛抬杠”、“依水草自然游牧”等传统方式仍占主导地位,现代科技在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程度还很底,直接制约了农牧业的发展,“三农问题”在我区尤为突出。为实现自治区“一加强、两促进”的战略任务,尽快实现农牧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为此,我们必须加大农牧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力度,首先必须实现农牧业科技的跨越式发展,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2、“园区”建设的目标、功能和定位
目标:通过XX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建设,打造一个“农牧业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建设一个“高新、高效、特色和产业化示范基地”。
功能定位:XX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已被国家六部委确定为36个“国家级农业示范园区”之一。其主要功能是:“高原农牧业科技创新基地”、“科技成果展示和转化基地”、“现代农业生产新技术和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基地”、“人才培养和农牧民科技培训基地”、“国内外农牧业科技交流与合作基地”。
3、下一步的打算和工作重点: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自治区六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思想,紧紧围绕自治区“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总体目标,不断提高《园区》项目和生产经营管理能力,按照院党委的统一部署,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实现园区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加倍努力,做出新贡献。
①、项目建设进一步强化管理意识、监督意识和质量意识,明确目标,各负其责,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好本工程各项建设任务。
②、以科技为中心、市场为导向、效益为目标,建立健全园区运行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加强管理能力建设,发展支柱产业,培育龙头企业,尽快寻找一条以园养园,自我发展,自我壮大之路。
③、不断加大示范园区对当地农民的培训、引导和示范力度,加大科技成果的辐射和转化力度,为推进XX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增加农牧民收入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④、做好《园区》二期项目的修改、充实、完善和申报等前期准备工作,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完成《园区》二期项目建设任务。
⑤、积极借鉴内地农业园区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管理模式,努力探索适合我区特色的经营管理模式,创新经营体制和管理机制,为实现我区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的跨越式发展作出贡献。
五、在试运行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目前XX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还处于建设阶段,已交付的第一批工程,即“高效种植示范区”还处于试运行阶段,我们按照“边建设、边完善、边运行”的总体要求,通过一年多来的运营,也总结出了困难、问题和不足:
1、设计建设方面:还存在有漏项和不配套的问题,如:园区排水问题、灌溉问题、道路问题、配电问题等等,为此,我院“园区建设办公室”和“园区公司”正在积极自筹资金,对已建成的项目进行完善和配套。
2、招商引资方面:由于园区目前在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方面还跟不上,软硬条件建设滞后,在招商引资方面困难还比较大,除我院自已的红景天、薯条厂、养殖场等小企业外,至今还未能正式引进有实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入驻园区。
3、示范和培训方面:目前园区一批项目在与农牧民的直接联系参与方面还不够、示范带动作用还需进一步加强。在试运行过程中,我院考虑到当地农牧民群众科技素质相对较低、接受能力较差的实际问题,为此,我们在开展合作和部分对外租赁时,采取有目的、有选择地安排了一部分区外有特色、有代表的种养能手进入园区,为今后更好地引导、示范、带动当地农牧民参与打下基础,对此我院高度重视。
4、关于今后的建设问题:根据“园区的总体规划和建设方案”,园区六大功能区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整体,目前还只完成一、二功能区的建设,按照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的原则,还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继续完成其它功能的建设任务。
六、希望和建议
关于“园区”二期工程,计划总投资6063万元,主要建设3大功能区,即:(1)科技交流与教育培训基地(主要包括:产品展示中心3000平方米,交流与培训中心3000平方米);(2)高原水产良种繁育与高效养殖示范区(主要包括:XX特色畜禽良种繁育与示范养殖,含棚圈13000平方米,配种站800平方米,牧草加工车间及仓库200平方米,特色鱼类养殖基地2000平方米,鱼池2.67公顷,禽类养殖场所10000平方米,沼气发酵池150平方米);(3)XX农作物良种繁育与现代种植技术示范区。
在“园区”二期工程建设中,我们仍将按照国家发改委关于“把国家适当支持与立足体制机制创新结合起来,坚持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国家投资主要发挥引导作用,重点用于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思想,通过创收积累、银行贷款,招商引资等方法,多渠道筹措项目建设资金。在此,我们也迫切地希望能够继续得到国家发改委和自治区发改委的国家投资方面的大力支持。我们将继续抓好“园区”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充分利用好这个大平台,发挥园区技术示范、辐射、交流和培训作用,树立现代农业在XX的一个样板,为我区农业发展、结构调整和农牧民增收服务。
第五篇:金田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简介
金田农业综合开发园区食用菌加工项目
简介
高平市金田农业综合开发园区位于原村乡境内坪曲线以北,此园区是我乡煤炭老板许俊勇先生,在煤矿整合之后,按照高平市委、市政府“地下转地上,资源转资本”的“两转”要求,充分利用积累资金,立足当地农民就业,经过多方考察调研和市场论证,与我国知名农业龙头企业河北省“楚氏集团”联营合作,以外资台商企业“深圳星河集团”为技术指导,由山西省农大和省农科院规划设计,于2011年6月按照国家级建设标准对园区进行扩张改造。项目总投资1.5亿元,总占地面积3000亩,一期工程实施1500亩,投资9000万元。
园区的主打产品为纯天然食用菌,目前已引进6个食用菌品种:金针菇、珍姬菇、杏鲍菇、白灵菇、鸡腿菇和草菇,附带产品有以色列优质草莓、无公害蔬菜。园区核心区设计为东、西、中三个区域。东区和西区分别为菌菇和果蔬的育苗区、育菌区、生长区和培训中心、脱毒组培室、冷库,中区为现代化流水线生产区,设计有办公区、职工宿舍、餐厅、澡堂和活动中心,共分9个车间和1个原料基地。园区的生产工艺流程全部采用标准化、自动化、全封闭的,目前国内最先进的百级净化流水线系统,第一车间为净化车间,负责灭菌、装袋、制种;二、三、四车间为养菌车间,负责接种、发菌;五、六、七车间为出菇车间;第八车间为干燥车间,负责对食用菌进行后期干燥加工;第九车间为冷藏储存车间。整个自动化流水线系统部分仅需9名技术骨干员
工操作便能完成。另外,西区杏鲍菇、白灵菇的生产废料,一部分做为燃料可满足供应整个园区的供暖需求,剩余部分可直接供给东区用来培育和生产金针菇和珍姬菇,出菇后的废渣又可作为草莓大棚内的有机肥料使用,真正做到了把生产原料“吃干榨净”,实现了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的节能、环保、生态和可持续的目标。
该项目于2011年6月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年生产规模可达到出产鲜菇1万吨,实现产值1.5亿元,节约土地 1500亩,转移和消化全乡周边村庄女劳力1000余人。
园区继续采用“大户牵头,农民参股,土地有偿流转,反租倒包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和发展方式,成本价为农户提供菌棒,免费为农户提供菌袋和技术服务,并统一进行保底价收购和市场销售。按现在的市场行情,经初步测算,农户种植0.8亩的一栋大棚,除去成本费用,一栋棚年纯收入至少可达4万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可以说是带动农民增收的又一条好的发展路子。
园区按照科学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遵循园区化、标准化、产业化、工业化、信息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思路,功能定位省内先进,国内知名,以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带动农民增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目的,以实现“一乡一业”为基础,达到创建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园区和打造全省最大食用菌基地的长远战略目标,为转型跨越发展谱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