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检测
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检测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K-39Ca-40Mn-55Cu-64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
案的序号填在下列表格中:(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活性炭吸附水中色素B .二氧化碳制成干冰
C .用石墨作干电池电极D .二氧化碳通人紫色的石蕊试液中.① 二氧化碳 ② 臭氧 ③ 甲烷 ④ 氟氯代烷 ⑤ 氮气 ⑥ 氧气中与温室效应无关的是()A.① ②B . ③ ④C ⑤ ⑥D . ① ④ 3 .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不同,原因是()A .不同元素组成的B .不同种原子构成的C .碳原子数目不同D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CO2的下列用途跟它的物理性质有关,又跟它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 .灭火B .作化工原料C .制干冰D .温室中做肥料.电器设备失火时,要选择泡沫灭火器和液态CO2灭火器中液态CO2灭火器的主要原
因是()
A .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量C .液态二氧化碳不导电
B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D .液态二氧化碳的压强大.发现室内煤气泄漏使人中毒时,应首先做的是()
A .迅速做人工呼吸C. 拨打急救电话 120
B .立即关闭煤气阀门,打开门窗 D .立即打开换气扇开关.海湾战争引起科威特大量油井燃烧,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据报道,有些地区下降
黑雨,你分析形成黑雨的主要污染成分是()
A .炭黑B .二氧化碳C .甲烷D .一氧化碳
8.干燥的空气通过灼热的炭层,逸出的气体再通过足量石灰水,最后主要剩下的气体是
()A.N2和 CO
B .N2和 CO2C.CO和CO2D.CO 和O.检验久未开启的菜窖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是否过大的正确方法是()
A .放人一个盛满澄清石灰水的试管B .放人一杯水
C .放人一个接通电源的手电D .放人一盏点燃的油灯.① 大量植树造林 ② 用大量 Na0H 溶液吸收CO2 ③ 禁止生产含氟冰箱 ④ 减少
矿物燃料的燃烧 ⑤ 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环保能源⑥控制白色污染⑦不要乱扔垃圾有利于控制“温室效应”的有效措施是()
A . ① ② ③B④ ⑤ ⑥C . ① ③ ⑦D . ① ③ ④ ⑤
11.民族英雄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
留清白在人间。”留传至今。请你从化学的视角,找出符合诗句中物质变化顺序正确的选项()
A.CaCO3 ~CaO~CaCO3B . CaCO3 ~CaO ~Ca(OH)2 ~CaCO
3C.CaO ~Ca(OH)2~CaCl2~CaCO3D.Ca(OH)2~CaCO3~CaO~Ca(OH)
212 .在书写档案时,规定必须使用含有单质碳的墨水,其理由是()
A .单质碳不跟其他任何物质反应B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 .碳易与纸张反应生成化学性质稳定的物质
D .这种墨水是经过加工的性质稳定的化合物.下列用来区分一氧化碳的二氧化碳两种气体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A .分别通人紫色石蕊试液B .分别通人澄清石灰水
C .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两瓶内D .通过灼热的 CuO.下列物质(或主要成分)用化学式表示正确的一组是()
A .熟石灰、石灰浆、Ca(OH)2B .石灰、石灰石、CaC O
3C .煤气、水煤气、COD .生石灰、大理石、CaO
15.一定量的 CO2气体通人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 a gCaCO3沉淀,若把等质量的CO2 先通过下列变化:CO2~CO~CO2(每步反应都进行完全),再将得到的CO2通人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出 bgCaCO3沉淀,则 a , b 的关系是()
A.a=2bB .a = bC.a=13bD.2a = b.实验室制取 CO2时需用到的仪器是()
A .铁架台、单孔塞、长颈漏斗、导管、集气瓶
B .大试管、导管、集气瓶、玻璃片、水槽
C .集气瓶、导管、玻璃片、酒精灯、单孔塞
D.集气瓶、锥形瓶、双孔塞、长颈漏斗、导管
17.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向盛有石灰石的锥形瓶中加入酸后,过一会儿石灰石表面
几乎无气泡产生,其原因可能是()
A.没有加热B.锥形瓶的橡皮塞漏气
C.加入的酸是硫酸D.没有用玻璃棒搅拌反应物
18.某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 CuO 后将生成的无色无味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产生
了白色沉淀,则原混合气体()
A .一定是 CO气体B .一定是 CO 和 H2的混合气体
C .可能是 CO 和 H2的混合气体D .一定是 CO和 CO2 的混合气体
19.欲证明生石灰(CaO)中含有石灰石的最简便方法是()
A .加热B .加人澄清石灰水中C .加热并通人CO2D .滴加稀盐酸
20.根据O2、CO2的制法总结:实验室制取一种气体,在选择发生和收集装置时不需考虑()A .反应物的状态B .反应条件C .气体的性质D .气体的用途
二.填空与简答:(每空2分,共40分)
1.将 5g碳放在盛有 8g 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反应结束后,容器中碳和氧气没有剩余,则容器中的气体是, 质量是。.常言道:“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这句话的意思是要利用金刚石的.3 .在碳的几种单质和化合物中:具有金属单质的某些特性的单质是;钻头上镶的一块固体是;做防毒面具堆的最好的填料是;制油墨或油漆需用;人工降雨的制冷剂是;石墨可做高温下工作的机器的润滑剂,是因为它。.吸烟有害健康。科学实验证明:香烟所产生的烟雾中至少有 300 多种化合物对人体有不同程度的危害,为了检验香烟烟雾中是否存在 CO2和CO,在对烟雾进行适当处理后,依次通过足量的以下试剂: ① 澄清的石灰水,② 浓硫酸,③ 灼热的黑色氧化铜粉末,④ 澄清的石灰水,发现 ①、④ 变浑浊。(提示:浓硫酸吸收水分)试回答:(1)① 变浑浊的现象说明;(2)烟雾中是否存在CO;做出此判断依据的实验现象为。.有 A、B、C、D、E 五种物质,它们之间有下列相互转化关系:
(l)A + CuO(2)C→B 十 H2O(3)B+H2O→ C
(4)D+氧化物(5)B + Ca(OH)2 →D + H2O
(6)B + A E 试推测:
A 是__,B是____________C 是_____, D是__________,E 是_。
6.已知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在实验中通常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回答问题:
(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能否与制取CO2的装置相同_____
(2)氨气可以用法收集
(3)现欲制取并收集一瓶氨气,除已有试管、带导管的橡皮塞、铁架台(带铁夹)外,要完成该实验,还必须用到的仪器有集气瓶和。
三.实验探究:(每空2分,共14分)
某同学做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的实验时设计了如图的方案。经检验装置气密性合格后加人试剂,结果发现Ⅱ中澄清石灰水变浑
浊后又立即变清。
(1)描述Ⅰ中出现的现象。
(2)分析Ⅳ中出现的现象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
(3)根据Ⅲ中的现象,你可以得到的结论
有。
(4)为了达到该同学的实验目的,该生所用原料最好将换成,且请你指出该生实验中能达到目的的实验现象,上述方案中多余的实验是。
四.计算题:(6分)
37.有一种石灰石样品,其中含有的杂质是二氧化硅(不溶于水,耐高温,不与酸反应),某学生想测定该样品中碳酸钙的纯度,他取用2g这种石灰石样品,把20g稀盐酸分4次加入,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见下表:
求:(1)2g石灰石样品中,含有杂质多少克?
(2)石灰石样品的纯度是多少?
(3)100kg这种纯度的石灰石充分煅烧后,可得到固体多少克(即含杂质的生石灰)?
提示:CaCO
3CaO+CO2↑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20DCDACBAADDBBDADDCCCD
二、填空与简答:
1、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 13g2、硬度大的性质
3、金刚石金刚石活性炭 炭黑二氧化碳质软、耐高温、有滑腻性
4、(1)存在二氧化碳(2)存在一氧化碳(3)①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5、C、CO2、H2CO3、CaCO3、CO6、(1)不能(2)向下排空气法(3)酒精灯
三、实验探究:
(1)蛋壳减少、有气泡、蛋壳上下浮动
(2)溶液由紫变红 CO2+H2O==H2CO
3(3)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4)浓盐酸
(5)稀盐酸
(6)Ⅰ中有气泡 Ⅱ中有白色沉淀
(7)Ⅲ和Ⅳ
四、计算题:(1)0.3g(2)85%(3)62.6kg
第二篇: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教案
第六单元课题一金刚石石墨和C6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知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知道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2、过程与方法
会对展示或演示的资料分析、归纳。
能认真观察,并会对现象分析归纳,总结出重要的知识点。
3、情感与价值观
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
树立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教学重点】 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碳跟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 【实验准备】
器材:试管铁架台酒精灯带导管的橡皮塞 药品:炭粉氧化铜粉末澄清石灰水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
我们知道不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那么,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吗? 展示:金刚石、石墨、C60的分子模型。
介绍: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讲授新课:
一、碳的单质
1、金刚石(C)阅读课本第104页 小结: 1)、性质:金刚石是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溶点较高,不导电。2)、用途:刻划玻璃,切割大理石,做钻头和钻石等。
2、石墨(C)阅读课本第104页 小结: 1)、性质:石墨是一种深灰色、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细磷片状固体,较软,在纸上划过可留下痕迹,耐高温、导电。2)、用途:可做润滑剂、铅笔芯、电极等。介绍:木炭
[实验6-1] 木炭的吸附性 现象:红色褪去
原因: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能力。
用途:阅读教材,总结焦炭、炭黑的用途:除臭剂、制油墨等做吸附剂。讨论: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物理性质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异? 讲解:这是因为在金刚石和石墨里碳原子的排列不同。金刚石
—碳元素组成 石墨
(两种单质)(一种元素)
(1)一种元素可能形成多种不同的单质,由此可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才叫单质。(2)多种单质可能由一种元素组成。例如:
3、C60 阅读课本第104页 小结:
1)结构:一种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形似足球。2)用途:应用于材料科学、超导体等方面.总结:
1、列表比较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
2、碳和炭的区别
碳:指碳元素,只用作化学用语,在表示元素和含碳的化合物时使用。
炭:指具体的物质,如:炭黑、木炭、活性炭等,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二、碳的化学性质(板书)
讨论:我们知道,红磷、白磷都是磷元素组成的,虽然物理性质不同,但其化学性质是相同的。
那么,金刚石、石墨、木炭都是碳元素组成的,虽然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是否相同?
1、常温下: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上图5-5,说明碳在常温下的稳定性。讲解:在常温下,碳跟氢气一样,化学性质稳定。
2、点燃或高温的条件下: 1)可燃性
提问:如何证明金刚石、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讲解:可用燃烧的方法,由此可见,碳具有可燃性。
提问:回忆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并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讲解:当碳燃烧充分时,可生成二氧化碳;
C +
O2 点燃 CO2 当碳燃烧不充分时,生成一氧化碳 C +
O2 点燃CO2(联系生活实际讲解。)
小结:碳跟氢气都具有可燃性,但碳在不同条件下燃烧,其产物不同。2)还原性
实验:演示[实验6-2] 装置:与制氧气的装置比较,并纠错,巩固制氧装置。
现象:试管内黑色固体变成红色,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原理:C +2CuO 高温 2Cu +CO2
讨论:在烧得很旺的炉子里(产生CO2)添上大量的新煤后,温度为什么会降低?并且还容易有煤气生成?
讲解:C +CO2 高温 2CO(吸收热量)
化学反应放出的热能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可以直接供人们取暧、加热,也可以转变为电能、动能等。
小结:碳和氢气化学性质比较
碳
氢气
常温下
化学性质稳定
化学性质稳定
可燃性
空气充足:
C +
O2点燃CO2 空气不充足:
C +
O2点燃CO2
2H2+O2点燃2H2O
还原性
C +2CuO高温2Cu +CO2↑ C +CO2高温2CO
H2 +CuO △
Cu +H2O
练习:学习指要 作业:
【教学反思】
课题二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
能合理使用课堂资料,并会利用这些资料设计实验方案。
3、情感与价值观
从设计装置和制取气体的过程中获取成就感,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自信心。【教学重点】
探究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制取二氧化碳 【教学难点】
探究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制取二氧化碳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及多媒体 【实验准备】
器材:锥形瓶试管集气瓶带导管的橡皮塞长颈漏斗 药品:石灰石碳酸钠稀盐酸稀硫酸 【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在第二单元我们制取过氧气,今天再来探究制备二氧化碳,首先看以下几则信息。
投影:
1、含碳酸根离子的化合物(例碳酸钠、石灰石等)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2、把燃着的木条放入二氧化碳中,木条,把 燃着的木条伸入氮气中,木条。
3、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现象,说明CO2能让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在标况下,CO2密度为1.977g/L,空气的密度为1.293g/L
5、CO2可溶于水,且与水反应。讲授新课:
一、实验室制取CO2的原理 活动探究:
步骤
现象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迅速产生大量气泡
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
迅速产生大量气泡
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产生气泡,速度适中
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
开始有气泡产生,反应逐渐停止
结论: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速度适中,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难于进行;碳酸钠与酸反应瞬间结束,不便于收集。所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择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二、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选择(板书)
投影:实验室制气体的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两种 固体和固体反应
气体反应物的状态固体和液体反应 发生液体和液体反应 装置
反应条件:是否需要加热、加催化剂
密度比空气大的向上排气法 气体排空气法
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向下排气法
装置排水法: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发生反应 活动与探究:二氧化碳制取实验及相关性质比较
反应物的状态
反应条件
密度
溶解度 CO2
O2
分析: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各有什么不同。投影:各种仪器供设计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时选择。
设计: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与同学讨论、交流、分析各自设计的装置的优缺点。活动:各组修改各自的装置。总结:略 练习:
第二课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室完成)
讨论:如何利用所设计的装置制一瓶二氧化碳,需要哪些步骤?
三、制取二氧化碳的步骤(板书)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加入药品
3、制取收集气体。
思考:
1、如何验证所制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2、如何验证集气瓶中已收集满?
讨论总结:
四、验证二氧化碳的方法(板书)
1、检验方法:将导管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浊,由证明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2、验满方法: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学生活动:制二氧化碳并检验、收集一满瓶二氧化碳。(教师巡视指导)
讨论:实验室制气体的思路是什么? 总结:
1、选择反应原理
2、选择合适的实验装置
3、确定验证气体的方法。练习:学习指要
作业:科学探究报告册 【教学反思】
课题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 2)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3)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 【教学重点】
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性质 【教学难点】
二氧化碳与水、澄清石灰水的反应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多媒体教学 【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情景导入:讲述意大利死狗洞的故事 讲授新课: 一、二氧化碳(板书)
(一)物理性质
活动探究:倾倒二氧化碳
现象:底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 分析: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也不支持燃烧。活动探究: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 现象:塑料瓶变扁了
分析:CO2溶于水后,瓶内的气压减小,大气压把瓶子压扁 小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1、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大;1.977g/L为空气的1.5倍
3、溶解性:1体积水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
4、干冰的升华:气体的CO2在一定条件下可变成固体,固体二氧化碳叫“干冰”。干冰在常温常压下易升华,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可作致冷剂。放映干冰升华的录像:解释干冰用于人工降雨的原理。
讲解:如果利用飞机从高空中撒布干冰,由于干冰升华吸热,吸收了空气中的热量,水蒸气迅速冷凝成水滴,于是就开始下雨。这就是人工降雨的奥秘。
(二)化学性质(板书)
1、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与水反应 活动探究: 编号 2 3 4
操作
石蕊 + 稀醋酸
石蕊 +水
石蕊 +CO2
石蕊试液 + CO2加热
现象
紫→红
紫
不变色
紫→红 红→紫
分析
结论:
(1)石蕊是一种色素,遇酸变红;
(2)水不能使石蕊变红,CO2也不能使石蕊变红;(3)CO2与H2O生成碳酸,碳酸使石蕊变红;(4)碳酸不稳定,易分解成CO2和H2O
反应方程式:跟水反应:CO2+H2O = H2CO3 碳酸的分解:H2CO3 = CO2↑+H2O
3、与石灰水的反应:
CO2+Ca(OH)2 = CaCO3↓ +H2O 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
讨论: 为了使抹石灰浆的墙壁尽快干,人们常常在室内生个 火盆,这是为什么呢?那为何在刚开始时墙壁反而潮湿? 答:石灰浆的主要成分是Ca(OH)2,当生炭火盆时,炭与 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Ca(OH)2接触,发生反应生成CaCO3沉淀和水,刚开始时由于有水的生成,而且来不及蒸发,所以看上去墙壁反而潮湿,过一段时间,水分蒸发掉,墙壁就干了,整个化学方程式如
C+O2点燃 CO2
CO2+Ca(OH)2=CaCO3↓+H2O(三)CO2对生活影响
1、做灭火剂: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当二氧化碳与空气同时存在时,二氧化碳在下层,从而隔绝空气与物体的接触所以二氧化碳可用做灭火剂。
2、做致冷剂人工降雨
3、工业原料
(四)CO2对环境的影响
1、温室效应
(1)产生: CO2、臭氧(O3)、甲烷(CH4)、氟氯代烷(2)危害
3)防止措施:阅读课本 总结:略
第二课时一氧化碳 【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写出碳单质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2、导入新课:(情景设计)从一氧化碳的毒性导入
3、讲授新课: 分析: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在分子组成上的差异,这种差异会给两种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带来什么差异? 一、一氧化碳的性质(板书)
1、物理性质(板书)
提问:二氧化碳具有哪此物理性质? 阅读:课本第79页
小结:列表从颜色、状态、密度、溶解性等方面比较
2、化学性质(板书)
(1)可燃性(与氢气、二氧化碳比较)展示:多媒体动画[实验6-7] 观察: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原理:2CO +O2点燃 2CO2 小结:一氧化碳和氢气都具有可燃性,属于可燃性气体,点燃应检验气体的纯度。
讨论:如何用化学方法区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如何用化学方法区别一氧化碳和氢气?(2)一氧化碳的还原性(与氢气、碳单质比较)展示:多媒体[实验6-9] 观察:黑色的氧化铜变成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原理:CO +CuO △
Cu +CO2 分析:对比氢气与氧化铜;碳单质与氧化铜的反应,判断反应类型。并分析装置的不同。
3、一氧化碳的用途(板书)
提问:根据一氧化碳的性质说出用途。小结:冶炼金属的还原剂,燃料
3CO + Fe2O3高温2Fe + 3CO2
4、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相互转化(板书)2CO + O2点燃2CO2 CO2 + C高温2CO 二、一氧化碳的毒性(板书)阅读:课本第117页 讨论:
(1)煤气中毒的生理过程?
(2)有人用炉火取暖,为防止煤气中毒,在火炉在放一盆水,这样做行吗?(3)有人说他不会煤气中毒,一闻到煤气味就把火炉搬出去,这种说法对吗? 三、一氧化碳对空气的污染(板书)
讨论:在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应如何处理尾气,减少对大气的污染?请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装置进行改进。
小结: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差异,一氧化碳与氢气性质的相似性。练习: 作业:
【教学反思】
第三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六单元达标检测卷
第六单元达标检测卷
(100分,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Ca—40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1~8题每题2分,9~13题每题3分,共31分)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石墨制成金刚石
B.木炭生火取暖
C.CO2制成干冰
D.CO2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2.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物质的下列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用一氧化碳作燃料
B.用二氧化碳作气态肥料
C.用石墨制铅笔芯
D.用碳素墨水书写档案资料
3.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黑色固体
B.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
C.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D.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4.如图为CO还原CuO“微型”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等已省略),已知:HCOOHH2O+C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
B.该实验说明一氧化碳有氧化性
C.此装置内空间较小,空气易排净,实验危险系数小
D.此装置没有尾气处理装置,会污染空气
5.对含碳物质的用途与性质解释错误的是()
A.二氧化碳用来灭火——不支持燃烧,不能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B.石墨能够作电池的电极材料——石墨能够导电
C.焦炭可以把铁从它的氧化物矿石里还原出来——焦炭具有氧化性
D.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脱色以制白糖——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6.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CO2→CO
B.CO2→CaCO3
C.CO→CO2
D.CO→H2CO3
7.下列有关CO2的制取、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实验,图示不正确的是()
8.下列是小明同学设计的“家庭小实验”方案,其中不可行的是()
A.用燃着的木条检验呼出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
B.用2B铅笔芯做石墨导电性实验
C.用冷瓷碟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制炭黑
D.用肥皂水检验软水和硬水
9.一种无色气体X通过灼热的碳,得到另一种气体Y,Y和灼热的CuO反应又得到铜和X,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X是CO Y是CO2
B.X是O2 Y是CO
C.X是CO2 Y是CO
D.X是O2 Y是CO2
10.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我们熟悉的物质,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①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元素组成相同,性质相同 ②二氧化碳能使染有紫色石蕊的干燥纸花变红 ③二氧化碳是一种空气污染物 ④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应进行灯火试验 ⑤一氧化碳、木炭、氢气都具有还原性和可燃性 ⑥一氧化碳能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死亡
A.①②③
B.②⑤⑥
C.④⑤⑥
D.③④⑤
11.下列关于碳和碳的化合物知识网络图(图中表示转化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C→CO”的反应中碳发生还原反应
B.“CO→CO2”的反应类型一定是化合反应
C.“CO2→CaCO3”的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D.“CO2⇌H2CO3”的反应可用酚酞试液验证
12.将CO2、CO、O2、N2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灼热的铜网、澄清石灰水、灼热的CuO,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最后剩余的气体是()
A.N2
B.CO2和N2
C.O2和N2
D.CO2和CO
13.取一定质量的CaCO3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0
g,剩余固体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50.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生成了2.0
g
CO2气体
B.原来CaCO3的质量为14.3
g
C.生成了5.6
g
CaO
D.剩余CaCO3的质量为3.0
g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31分)
14.(6分)从氢气、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气体中,选择合适的气体用化学式填空:
(1)具有可燃性的气体是________。
(2)可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是________。
(3)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使溶液变红的气体是________。
(4)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________。
(5)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是______。
(6)能使灼热的氧化铜还原成铜的气体化合物是________。
15.(15分)碳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含碳物质是中学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1)碳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系密切,碳元素组成的不同碳单质有广泛的用途,制玻璃刀用到的碳单质是________,制铅笔芯用到的碳单质是________,制居室吸味剂用到的碳单质是________;不同碳单质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烧煤炉时看到煤炉上方产生的火焰呈________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向一个收集满CO2气体的质软的塑料瓶A中加入约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产生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水换成澄清石灰水,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4)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差别很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共享单车”是指在公共场所提供共享服务的自行车,由于符合“低碳出行”的理念,颇受年轻人的喜爱。
①下列举措不能达到“低碳”目的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提倡使用节能灯
B.开发和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能源
C.选择步行等方式出行
D.广泛使用一次性筷子
②为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C2H4)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10分)A、B、C、D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1)若A和D均为单质,B和C是氧化物且组成元素相同,常温下B、C、D都是气体,A为黑色固体粉末。自然界中,绿色植物可实现C→D的转化。
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B、D都是氧化物,A和B组成元素相同,C为单质且常温下为气体。
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D→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探究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30分)
17.(15分)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部分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图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
(2)写出A中制O2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若用D收集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收集满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用E装置来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写出E装置中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用F装置(已知浓硫酸有吸水性)收集一瓶干燥的某气体,则该气体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H2
B.CO2
C.O2
18.(15分)为探究碳及其氧化物的某些性质,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B、D装置内药品均足量)
(1)装置A中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装置B、D中均可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但它们在功能上有区别,其中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C中体现出的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反应后装置C中固体减轻的质量为4
g,则装置D增加的质量为___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8分)
19.(8分)实验室新购入一批块状大理石,某化学小组成员称取12.5
g该大理石样品,加入足量稀盐酸测定碳酸钙的含量,完全反应后,称得固体剩余物的质量为2.5
g,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盐酸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__________。
(2)计算12.5
g该样品最多可以制得二氧化碳的质量,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答案
一、1.C 2.C 3.B 4.B 5.C 6.D 7.B 8.A
9.C 点拨:无色气体X是二氧化碳,它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又生成二氧化碳,符合转化关系,故C正确。
10.C 方法规律:本题运用对比法解答。将CO与CO2从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等方面作对比,选出符合要求的选项。CO与CO2虽然组成元素相同,但由于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CO2能使染有紫色石蕊的湿润纸花变红,因为CO2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但不能使染有紫色石蕊的干燥纸花变红;CO2不是空气污染物;久未开启的菜窖内含有较多的CO2,因此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应先做灯火试验;CO、C、H2都是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CO有毒,能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
11.C 点拨:“CO2H2CO3”的反应可用紫色石蕊试液验证,不能用无色酚酞试液验证,D错误。
12.B 点拨:把O2、N2、CO、CO2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时,氧气能与灼热的铜网反应生成氧化铜,氧气被除去;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时,二氧化碳会与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CO2被吸收;再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后,一氧化碳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被吸收,但生成了二氧化碳;最后充分反应后得到的气体为二氧化碳和氮气。
13.A 方法规律:本题可用守恒法解答,如反应前后钙元素质量不变,反应前钙元素质量为8.0
g×50.0%=4.0
g,则CaCO3的质量为4.0
g÷40%=10.0
g,生成CO2的质量为10.0
g-8.0
g=2.0
g,A正确。
二、14.(1)H2、CO(2)H2、O2、CO(3)CO2(4)O2
(5)CO2(6)CO
15.(1)最外层电子数;金刚石;石墨;活性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蓝;2CO+O22CO2
(3)软塑料瓶变瘪;能溶于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分子的构成不同
(5)①D ②2CO2+6H2C2H4+4H2O
16.(1)C;2CO+O22CO2(或CO+CuOCu+CO2)
(2)H2O2;O2;CuO+H2Cu+H2O(其他答案合理亦可)
三、17.(1)锥形瓶
(2)2KMnO4K2MnO4+MnO2+O2↑
(3)B;将燃着的木条放在导管口a处,若木条熄灭,则说明CO2已收集满
(4)CO2+H2O===H2CO3
(5)A
18.(1)C+CO22CO
(2)除去混在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
(3)CO2+Ca(OH)2===CaCO3↓+H2O
(4)还原性;CO+CuOCu+CO2;处理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5)11
g
点拨:(1)由图示可知,A中反应的反应物是碳和二氧化碳,生成物是一氧化碳,所以化学方程式是C+CO22CO;
(2)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所以装置B的作用是除去混在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
(3)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所以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
(4)C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了铜和二氧化碳,体现了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CuOCu+CO2;一氧化碳有毒,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空气污染,装置E是利用一氧化碳的可燃性除去一氧化碳。(5)装置C中固体减轻的质量为反应的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CuO~CO2,所以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11
g。
四、19.解:(1)10
g
(2)设12.5
g该样品最多可以制得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
x=4.4
g
答:12.5
g该样品最多可以制得二氧化碳4.4
g。
点拨: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盐酸反应,所以加入足量稀盐酸完全反应后固体剩余物的质量2.5
g即是杂质的质量,碳酸钙的质量=12.5
g-2.5
g=10
g;然后根据碳酸钙质量求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
第四篇: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复习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
1、记住常见的碳单质、性质、用途
2、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制法、用途
3、掌握一氧化碳的性质、用途、污染 知识要点:
一、碳的几种单质
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等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
1、常温下的稳定性强
2、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 : C+O2点燃CO2 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2C+O2点燃2CO
3、还原性:C+2CuO 高温 2Cu+CO2↑(置换反应)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2Fe2O3+3C高温4Fe+3CO2↑ 三、二氧化碳的制法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CO只能用排水法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 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CaCO3+2HCl==CaCl2+H2O+CO2↑ 2)选用和制氢气相同的发生装置
3)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4)验证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
3、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煅烧石灰石: CaCO3高温CaO+CO2↑
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CaO+H2O=Ca(OH)2 四、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
2、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H2O==H2CO3 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H2CO3 == H2O+ CO2↑ 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本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4)与灼热的碳反应: C+CO2高温2CO
(吸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2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
3、用途:灭火(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
温室肥料
4、二氧化碳多环境的影响:过多排放引起温室效应。五、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2、有毒: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
3、化学性质:(H2、CO、C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①可燃性 ②还原性)1)可燃性:2CO+O2点燃2CO2(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H2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CO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蓝色的火焰。
CH4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
鉴别:H2、CO、CH4可燃性的气体:看燃烧产物(不可根据火焰颜色)(水煤气:H2与CO 的混合气体 C + H2O高温 H2 + CO)
2)还原性: CO+CuO △ Cu+CO2(非置换反应)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的氧化铜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Fe2O3+3CO高温2Fe+3CO2(现象:红棕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石灰水变浑浊。)除杂:CO[CO2] 通入石灰水 或氢氧化钠溶液: CO2+2NaOH==Na2CO3+H2O CO2[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O+CuO △ Cu+CO2 CaO[CaCO3]只能煅烧(不可加盐酸)CaCO3高温CaO+CO2↑
注意:检验CaO是否含CaCO3加盐酸 :CaCO3+2HCl==CaCl2+H2O+CO2↑
(CO32-的检验:先加盐酸,然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六单元检测题一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的四种用途中,有一种使用的原理不相同的是()A、冰箱中放入去味剂 B、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 C、用石墨做铅笔时加粘土 D、滤毒罐中加入活性炭
2、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最简单的方法是()
A、用燃着的木条伸入气体中 B、将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C、通过观察并闻气味
D、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3、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式不同的是()
A、红磷与白磷 B、水和冰 C、金刚石和石墨 D、氧气和臭氧
4、确定某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不需要考虑的是()
A、反应所需的药品和反应条件 B、实验装置 C、气体的验证 D、气体的用途
5、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账本应用碳素墨水书写。这是因为()A、碳能被氧化成稳定的物质
B、碳能被还原成稳定的物质 C、碳能与纸的成分反应生成稳定的物质 D、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6、关于下列转化过程:H2→ H2O、CO→ CO2、CO2→CO、C→CO2说法不正确的是()A、都有可以通过置换反应实现 B、都可以通过氧化反应实现 C、都有可以与单质反应实现 D、都可以通过化合反应实现
7、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石墨是最软的矿物之一,C60 是形似足球结构的分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它们都是单质
B、它们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 C、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D、它们是同一种物质
二、填空题:
8、“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故可做冰箱去味剂。”请你另举两例,说明物质的用途是由它们的性质决定的:(1)(2)。
9、为保护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应该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以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1)科学家采取分组转化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2CO2 + 6H2 ==()+ 4H2O 该重要化工原料化学式为 ;
(2)为了减缓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①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②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③更多的利用核能、太阳能、风能等
第五篇:九年级第一单元检测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单元测试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农民会因自然灾害而颗粒无收,工人会因企业经营困难而下岗,商人会因投资失败而血本无归。这说明()
A.只有成年人才会经历挫折
B.人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
C.人生没有顺利和成功
D.生活中,人人都有可能遇到挫折
2.2007年9月19日2时30分,台风“韦帕”在浙江苍南县渔寮登陆,登陆时中心最大风力达14级。受台风韦帕影响,闽浙808万人受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6.2亿元。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因素 B.社会因素 C.家庭和社会因素 D.个人因素
3.中学生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为理想的实现打基础,而学习和生活总会有压力,下面几名九年级学生面对中考,对考试压力正确对待的是()A.小明认为考好考坏无所谓 B.小华一脸轻松:“我爸爸已经给我找好学校了,不用担心考试。” C.小景平时很努力,但是总是担心自己考不好 D.小丽有条不紊地复习,对自己充满信心
4.导致学习压力过大的原因,既有自身因素,也有外在因素。下列不属于自身因素的有()
A.自我期望值过高 B.自己准备不充分 C.考试竞争过于激烈
D.过于计较成绩和名次
5.几乎每个学生都体会过考试焦虑,以下关于考试焦虑说法正确的是()A. 考试焦虑体现我们对此积极认真的态度,所以越焦虑越说明我们认真 B. 考试焦虑是一种紧张、不安的情绪状态,我们不能有这种情绪 C过度的考试焦虑会对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D.考试焦虑是无法克服的,只能听之任之
6.在2006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18名农民工的身影引起人们的注目。他们虽然来自不同行业,但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以辛勤的劳动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成为1亿多农民兄弟、乃至全体劳动者的楷模。对不同职业的看法正确的是()A.体力劳动低于脑力劳动
B.有高低贵贱之分
C.只有社会分工的不同 D.不需要环卫清洁、餐饮服务这样的职业 7.下列属于违法行为的是()
A.违反《中学生守则》 B.偷窃财物、故意损坏公共设施 C.在家里在和父母顶嘴 D.上学迟到
8.下列关于行为与后果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A.良好的行为产生良好的结果 B.不良行为导致不良后果
C.行为与后果具有一致性 D.一种行为往往只能导致一种后果 9.善待生命,不仅包括善待自己的生命,也包括()A.善待老人 B.善待他人的生命 C.善待朋友 D.善待亲人 10.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是因为()
①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正确的学习观念是正确、有效的学习行为的前提和基础
②学习态度是学习观念的重要内容
③正确的学习观念对学习行为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 ④ 正确的学习观念有利于我们明确学习目的和培养积极、主动、自觉的学习态度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下面对“幸福”的看法不正确的是()A. 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别人的认可和肯定是一种幸福 B. 能为别人创造幸福,往往能给自己带来更为强烈的幸福体验 C. 为社会履行责任,为国家作出贡献,是一种幸福 D. 个人生活是否幸福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标志 12.犯罪的基本特征有()
① 犯罪是违法行为 ②犯罪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③犯罪是触犯刑法的行为 ④犯罪是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作家高士其一生历经磨难,尤其是全身瘫痪对他的打击几乎是致命的,然而他却重振起来,创作大量深受青少年喜爱的科普作品。他的成功说明()①经历了挫折的磨难,就必然迎来成功的喜悦
② 挫折是一把双刃剑,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 ③挫折有利于磨炼意志,增长才干
④挫折可以作为人生经历中的宝贵财富,使人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4.作为社会成员,我们要有责任感,做一个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做到()
①善于分辨事情的是非善恶 ②加强自律和自控能力的培养 ③一旦做错事,要敢于承担责任 ④加强自我训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5.当今社会,摆在我们面前的诱惑有很多种,如金钱的诱惑、游戏的诱惑、荣誉的诱惑、毒品的诱惑、赌博的诱惑等,面对这一切,我们中学生应该做到()①避开各种诱惑,就要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 ②尝试一下,人生在世就要寻求一些刺激 ③要经得起各种不良的诱惑,远离它们 ④正确看待各种诱惑,不要误入歧途 A.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
第II卷 非选择题(满分55分 35分钟完卷)16.西方有这样一句谚语:“乐观者与一个灾难中看到一个希望,悲观者与一个希望中看到一个灾难。”(8分)
这句谚语说明了什么道理?
17.今年16岁的王某是某校九年级学生,2005年3月初,他的父母下岗后外出打工,无暇顾及他的学习和生活。王某觉得在家无聊,便经常到网吧去玩游戏,在那里结识了一些不三不四的人。从此,他经常迟到、旷课、夜不归宿,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后来,他干脆不去上学,与那些人混在一起,小偷小摸,被公安机关拘留。从公安机关出来后,他仍不思悔改,当天晚上又参与了这些人的抢劫活动。2006年5月初,王某及其同伙均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王某的哪些行为是一般违法?哪些行为是犯罪?(4分)
(2)王某一步步走向犯罪的过程,给我们的教训是什么?(6分)
18.挫折是人生的一道槛,跨过去,风光无限。没有谁的一生是一帆风顺的,任何人随时都会遇到挫折。没有挫折,人生就会显得浮浅苍白;离开挫折,就意味着失去了思想源泉。因为有挫折,才迫人思索,逼人明智,使人旷达。一个人是否成功,有时不在于看他取得多大成就,而看他在挫折面前怎样选择—是挫而不折,还是一挫就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一句话来概括你从材料中感悟出的道理。(3分)
(2)“没有谁的一生是一帆风顺的。”为了能使自己将来的人生“风光无限”,你现在可以做哪些准备?(5分)
19.在学习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7分)* 明天要期末考试,我一定要取得好成绩„„
* 老师期望我进步,我一定不能辜负老师的期望„„
* 父母希望我考上理想的学校,我一定要让父母高兴„„ * 我今年学习成绩一定要进步,我要考全年级第一名„„
当你面对这些问题时,你的心里有什么感受?是什么原因使你产生了这种感受?
20.一个年仅11岁的男孩在踢足球时打碎了邻居的玻璃。邻居索赔12.5美元,当时12.5美元可以买下125只下蛋的鸡。闯了祸的男孩向父亲承认错误后,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可是他没钱。父亲说:“我可以给你钱,但一年后必须还我。”后来这个小男孩通过做家务和积攒零花钱终于在半年后还给父亲12.5美元。这个男孩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里根。(1)故事中的小男孩在做错事后是怎样做的?(5分)
(2)你有过做错事的经历吗?你采取了什么态度?(5分)
21.制定一个抗拒不良诱惑的计划。(12分)制定计划的目的是:
我受诱惑的表现:
目前给我带来的不良后果是:
准备采用的具体措施:
连续一周按计划执行,主要的激励措施为:
如果两周未执行计划,惩罚的措施为: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得分 答案 D A D C C C B D B D D B D D A
16.当我们以不同的态度对待挫折时,它也会给我们产生不同的作用。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挫折,他就会给我们带来积极的作用。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挫折,他就会给我们带来消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当树立积极乐观的人态度,最终战胜困难与挫折。
17.(1)一般违法:去网吧、夜不归宿、小偷小摸(2分)。犯罪:抢劫。(2分)(2)①“小错不断,大错不犯”的思想是危险的;(1分)②一个人如果不加强思想品德修养,不注意防微杜渐,就有可能由犯小错发展成违法犯罪;(1分)③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般违法有可能演化成犯罪;(2分)④青少年人提高法制意识,增强法制观念。(1分)18.(1)人生难免有挫折。(3分)(2)①努力培养和保持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1分)②战胜自己,克服恐惧、难过和绝望等消极情绪;(1分)③养成勇于克服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1分)④ 努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1分)⑤养成良好的生活态度。(1分)19.产生一种压力。
外在因素:竞争激烈、父母老师的期望。
自身因素: 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目标过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20.(1)主动的承认自己的错误,这是一种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表现,体现了他勇于承担责任的高贵品质。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意味着事情发生过程中要自省自律避免自己做错事。同时还意味着一旦做了错事,要对自己的所做所为负责。
(2)根据实际情况回答。21.符合实际即可。试题说明:
本套试题考核的是九年级第一单元的知识内容,选择题主要以考核基础知识为主,非选择题除考核基础知识外,还结合了往年的中考题型强化对学生的综合训练。并且试题还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察如21题,使学生不但在思想上受到启迪,同时要让自己真正的落实到行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