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7年水土保持工作要点
2007年水土保持工作要点
一是进一步转变观念,积极探索适宜广元水土流失特点的水土保持新模式,推进生态广元建设,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0平方公里;二是进一步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克服困难、加快进度、按期完成任务。在项目实施中,推行“五制”(政府配套资金承诺制、群众投工承诺制、项目建设公示制、工程建设监理制和资金使用报帐制)。在治理模式上,因地制宜开展“庭院经济型”、“增产扩容型”、“业主开发型”、“生态自我修复型”等,讲求实效,真正做到爱惜民财民力,把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发动全社会共同开发治理保护好现在仅有的水土资源;三是毫不松懈地抓好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继续把开发建设生产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管理作为突破口和重点,加强部门间协作,加强对水保方案的审批管理和水保违法案件的查处,切实抓好“三权”“一方案”“三同时”制度的落实,进一步规范基本建设项目开发行为,依法征收“规费”;四是继续实行水土保持政府目标责任制,坚持定期向同级人大和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汇报水保的工作制度,充分发挥水保委员会及成员单位的作用;五是强化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积极推进监测网络建设,切实加强开发建设生产项目水土流失监测和水保重点治理工程的效益监测;六是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水土保持国策意识,加强《水土保持法》及法规和相关政策的学习、宣传和贯彻,统一认识,积极推进水土保持管理的信息化进程;七是继续采取多种形式对水保人员进行岗位、法律法规、业务和相关知识培训,严格考核,提高水保工作人员的业务、执法水平和素质,以适应新时期水土保持发展的要求。(审:李桂林编:罗中鑫)
第二篇:县水利局2020年水土保持工作要点
XX县水利局2020年水土保持工作要点
根据全省水利局长会议精神和全市水利局长会议精神,以及《2020年全省水土保持工作要点》,制定了XX县水利局2020年水土保持工作要点如下:
一、关于人为水土流失监管
1.开展人为水土流失卫星遥感常态化监管。根据2020年水利部下发和省水利厅加密开展下发的卫星遥感监管发现的疑似违法违规图斑,开展现场复核、违规项目认定和查处工作;按照水土保持信息化监管要求,完成2019年遥感成果、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资料和日常监管等数据资料的录入,及时录入2020年遥感监管资料,建立和健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数据库。
2.严肃查处生产建设水土保持违法违规行为。要切实履行查处违法违规案件的法定职责,健全监管与执法的联动机制,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依法惩治水土流失违法违规行为;通过卫星遥感监管、日常检查、督查、群众举报等方式,及时准确发现、严格认定水土保持违法违规行为,对发现的存在“未批先建”“未验先投”“未批先弃”等违法违规行为要建立台账、严肃查处、逐一销号,进一步巩固提升2019年XX省长江经济带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专项行动成果。
3.开展水土保持信用监管。要按照《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管理办法》(水建设〔2019〕306号)要求,落实专人,针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市场主体违法违规情形提出“重点关注名单”及“黑名单”;实行“重点关注名单”及“黑名单”每季定期报送制度,信用监管履职情况作为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日常评估的重要内容。
4.优化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按照省水利厅有关要求,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在县本级已开展水土保持方案审查一稿制,强化水土保持方案刚性约束,对不符合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要求的,坚决不予审批。做好审批信息公开,提高审批效能,为管理相对人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5.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责任落实跟踪检查。通过长江经济带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专项行动、河湖卫士监督执法行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以及日常监督检查等形式,采用书面检查、现场检查等多种方式,争取实现在建生产建设项目事中事后监督检查基本全覆盖。建立水土保持监督检查与行政综合执法的联动机制,明确水土保持主管部门和行政执法部门的职责分工,加强协作、密切配合,确保违法行为得到及时有效查处。
6.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监管。按照省水利厅有关要求,对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报备项目,认真组织核查,对核查中发现存在弄虚作假,以及不满足验收标准而通过验收的,严肃追究生产建设单位和相关技术服务机构及人员责任。
二、关于水土保持考核评估
7.抓好水土保持规划实施情况考核迎检。按照全省水土保持规划实施情况考核评估要求,做好2019自评和资料报送等工作。在2019考核评估工作基础上,认真分析问题、总结经验,部署开展2020全县水土保持规划实施情况自评工作。
8.强化水土保持目标考核制度落实。按照《XX省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办法(试行)》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完善考核方案与内容,做好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推动政府主体责任和相关部门职责的落实。
三、关于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9.全面完成新增水土流失治理任务。根据规划任务指标,明确2020水土流失治理任务。县水利部门要加强统筹,将任务细化分解落实到政府各相关部门,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协调推动政府有关部门认真履行水土流失防治义务,加大投入,广泛凝聚各部门和全社会力量,确保圆满完成本地区水土流失治理任务。
10.持续推进改革创新。继续开展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以奖代补试点工作,创新水土保持投融资机制,引导政府、社会力量和水土流失地区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水土流失治理。及时总结试点工作经验,进一步完善以奖代补有关政策和措施。
11.抓好水土保持示范工程创建。积极推进水土保持示范工程创建,提升示范工程质量,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有条件的地方,结合乡村振兴、秀美乡村建设,充分发挥各方力量,推进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
四、关于水土保持监测和信息化
12.做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配合完成2019省级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复核、汇总分析和技术审查。按照省水利厅的统一部署,完善技术方案,开展2020全县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
13.开展水土保持监测点优化布局。配合省水利厅开展水土保持监测点专题调研,摸清我县监测站点现状与问题,研究提出我县监测站点优化布局建议;组织开展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建设可行性研究工作。加强现有监测点日常管理,确保监测点正常运行。
14.强化水土保持监测成果和水土保持信息化管理。规范监测成果的审核、报送、使用与发布。及时完成水土保持信息系统资料录入,加强数据质量审核。加大无人机、移动终端和水土保持信息系统等信息化手段在水土保持监督、治理和监测等工作中的应用,提高全县水土保持信息化水平。加强上下沟通和信息共享,及时将水土保持监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反馈乡镇,加强问题督查、整改。
五、水土保持宣传
15.加强水土保持宣传。要结合水保法修订实施9周年和建国71周年以及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利用墙报、报刊、杂志、电视、网络、自媒体等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推进水土保持宣传进党校、进校园、进企业,多角度、多层面、多元化展现水土保持工作和治理成效,曝光负面违法典型案例,树立基层榜样和示范典型;进一步普及水土保持知识,扩大
水土保持社会影响力,增强全民水土保持观念和意识,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舆论支撑。
第三篇: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工作要点综述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工作要点综述 江涛(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浙江杭州 310014)
摘要:自水利部于2002年发布《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2002年水利部令第16号,2005年经水利部令第24号修改)以来,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逐步程序化、规范化开展,技术评估工作具有为水土保持设施行政验收提供技术支撑和行政职能外延的双重作用。本文根据技术评估工作实践,结合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要求,总结性提出火电、水电、核电、输变电、交通、水利等行业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工作要点。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土保持;验收;要点 1 前言
水土保持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从施工准备到动工兴建,再到竣工验收投入运行,往往需要历经较长时间,期间可能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为了有效控制开发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所造成的水土流失,必须采取合理的水土保持防护措施体系,科学地配置水土保持措施。
自水利部于2002年发布《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2002年水利部令第16号,2005年经水利部令第24号修改)以来,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的作用,一方面是行政验收的技术支持与确认,直接服务于行政验收,肩负着行政职责外延的责任;另一方面受建设单位委托,完成对建设单位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实施的水土保持设施的数量、质量、进度及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等方面进行确认和评定,承担咨询评估服务的角色。这就要求在技术评估工作中,技术评估单位要担当好行政职能外延和咨询评估角色,处理好依法行政、业主需求和技术服务之间的关系,摆正自身位置,在工作中体现依法、求真、科学的作风,从而为技术评估工作奠定全面、稳固的技术和行政基础。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检查水土保持设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施工质量、投资使用和管护责任落实情况;评价防治水土流失效果;对存在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及建议等。
根据技术评估工作要求,我们在评估工作过程中,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根据水土保持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和技术规范、规程要求,通过工作实践,不断改进、完善技术评估方法和手段,取得了一些经验,借此机会总结技术评估工作要点,以利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更好的为行政验收服务。2 技术评估主要依据 2.1 法律法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6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49号公布)第十九条明确规定“建设项目中的水土保持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时,应当同时验收水土保持设施,并有水行政主管部门参加。”。《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2002年水利部令第16号,2005年经水利部令24号修改)第四条明确规定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经验收合格后,该项目方可正式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第五条明确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机构负责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工作,第九条明确规定“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验收的开发建设项目,应当先进行技术评估。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验收的开发建设项目,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参照前款规定执行。”。同时还对水土保持设施验收范围、验收合格条件、验收时限、技术评估机构、验收程序及验收所需报告的提纲首次进行了明确要求。
水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水土保持方案批复文件,明确规定建设单位须在工程投入运行前向水行政主管部门及时申请组织水土保持设施验收。3.2 规范依据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规程》(水利部于2007年10月8日发布为行业标准,2008年1月8日实施,编号SL387-2007;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8年11月14日升格为国家标准,2009年2月1日实施,编号GB/T22490-2008)明确规定了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的三个阶段(自查初验-技术评估-行政验收),对每个阶段验收合格需要满足的条件以及报告编制提出了细致要求,其中技术评估是直接为行政验收和技术咨询服务的,具有一定的行政延伸职能,在验收程序中起着最为关键的作用。
《水土保持工程质量评定规程》(水利部2006年3月31日发布,2006年7月1日实施,编号SL336-2006)是技术评估工作中进行水土保持设施质量核查的技术支撑,明确规定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项目划分和质量验评要求。3 评估要点 3.1 评估准备工作
评估工作开展初期,应先熟悉水土保持方案及其批复、专项设计资料,了解设计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及其设计标准、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工程量和投资、水土流失防治目标等情况。3.2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评估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评估,主要包括对批复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实际发生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对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变化情况及其原因列表、分区详细说明,并就竣工验收后建设单位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以及临时借地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分别进行说明。3.3 初次进场工作
初次进场需要对实际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水土保持设施建设情况、水土流失防治效果是否满足主体工程和水土保持要求等进行全面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竣工验收前需要解决和落实的主要措施及意见》,并组织建设单位及相关参建单位召开验收启动会。启动会上,技术评估单位应首先就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工作的规定、程序及要求,其次就现场存在的问题、需要补充完善的措施及意见、建设单位计划验收时间、现场工作进度和质量要求、各相关单位需要完成的报告及工作等予以说明,安排好技术评估工作相衔接的各项工作。待工程实际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内补充完成相关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后,评估单位应及时复查补充措施的质量和水土流失防治效果。3.4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及其布局评价 评估工作需了解水土保持方案设计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及其布局,在实际过程中的调整变化情况(尤其是设计变更)。包括调整具体部位,调整后的措施是否满足主体工程和水土保持要求,调整后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局是否合理等几个方面。
关于核实工程建设期间是否存在水土保持设计变更,如弃渣场、取料场、火电厂贮灰场的位置、占地范围调整情况,会引起部分水土保持措施尤其是工程防护、排水设施的调整,需要了解变更后的水土保持措施是否满足主体工程和水土保持要求,是否做过专项设计、向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等工作。
3.5 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和投资情况评价
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和投资评价,从方案设计和实际完成两方面对比分析评价,并就工程量和投资变化情况和原因列表详细说明(主要从设计变更、措施局部调整、设计标准调整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结合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和项目水土保持工程划分的单位工程进行统计。3.6 水土保持措施质量评价
水土保持措施质量评价主要从两方面入手:施工监理(主体工程监理和水土保持专项监理)的工程质量验评资料和评估单位现场核查。3.6.1 施工监理对工程质量验评情况核查
施工监理对工程的质量验评,从项目划分、中间材料试验、主要工序验收等各个环节,根据各行业不同要求,与《水土保持工程质量评定规程》(SL336-2006)所要求的项目划分及质量验评存在差异。因此,对于水土保持措施质量评价,应先查阅施工监理质量验评资料,在详细了解施工监理对水土保持措施的质量控制过程及结果后,将竣工资料核查工作重点放在项目划分、中间材料质量控制(如浆砌石砂浆和水泥砂浆抗压强度试验、锚杆预应力试验、回填工程密实度试验等)和单元、分部、单位工程质量验收评定结果上。3.6.2 技术评估对水土保持设施现场核查要求
了解施工监理对工程质量的验评情况后,根据《水土保持工程质量评定规程》(SL336-2006)对水土保持措施进行项目划分,主要为技术评估现场核查及满足现场核查比例要求做好基础工作。现场核查主要包括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工程等三部分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情况和水土流失防治效果。
工程措施主要核查外观质量、几何尺寸及水土流失防治效果,评价其建设标准和质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植物措施主要核查完成面积、成活率、保存率、生长状况及水土流失防治效果。对于水土保持植物措施核查,属园林绿化范围的,在考虑园林绿化标准的同时,还需考虑《造林技术规程》(2006年7月12日发布,2006年12月1日实施,GB/T15776-2006)中对造林成活率、保存率的要求。
临时工程(主要指临时防护、排水等水土保持措施)一般在施工后期难以核查,可通过调查询问、查阅施工纪录、相关影像资料、工程建设总结或监测总结报告等资料获取。3.7 水土保持效果评价
水土流失防治效果评价包括扰动土地整治率、水土流失总治理度、土壤流失控制比、拦渣率、林草植被恢复率、林草覆盖率等六大指标以及临时占地的土地生产力恢复情况,以及公众满意度调查。3.7.1 六大指标评价要求
六大指标实现值应根据实际达标情况分防治分区列表格统计,并与水土保持方案设计目标值进行对比,评级实现值是否达到设计要求。若存在某一指标未达标情况(如林草覆盖率未达到设计目标值),应说明未达标原因。3.7.2 土地生产力恢复评价
临时占地的土地生产力恢复情况可在评估后期进行调查评估,评估临时借地中耕地和园地的土地功能恢复系数和恢复现状。3.7.3 公众满意程度调查
此项工作应在评估工作期间进行,可从工程建设过程中植树种草活动、工程施工期间对农事活动影响、施工期间是否有弃土弃渣乱弃现象、工程运营后的林草生长情况是否满意、工程占用林草地或农地恢复情况、对周边河流(沟渠、河流、港口等)淤积影响等方面进行调查,调查范围应包括个人和团体两部分(附参考表格)。
公众对工程水土工作的满意度调查表(参考)项目名称: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XXX工程已完工试运行,即将进行水土保持验收工作。为了解工程建设和试运行期间与水土保持有关的拦挡、排水、植被恢复(植树种草)措施的落实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水土保持工作,现将工程与水土保持相关的问题向您征求意见,谢谢您的支持!姓名 性别 年龄 文化程度 职业 住址
与您的居所或单位相邻 500米内 500米以外 调查内容 观点
工程建设过程中植树种草活动 有 没有 存在的问题:
工程施工期间对农事活动影响 无影响 影响较小
影响较大 存在的问题:
施工期间是否有弃土弃渣乱弃现象 没有 有 具体时间及事件:
工程运营后的林草生长情况是否满意 满意 不满意 存在的问题: 无所谓 不知道
工程占用林草地或农地恢复情况 满意 不满意 存在的问题:
对周边河流(沟渠、河流、港口等)淤积影响 无影响 影响较小
影响较大 存在的问题:
您对工程水土保持相关工作的其它意见与建议:
注:公众调查对象应涵盖个人和团体(单位)两部分。3.8 向水行政主管部门征求意见工作
评估工作开展前,评估单位应向项目涉及的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汇报,了解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工程开展的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工作情况、工程建设期间的水土流失问题、水土保持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对技术评估工作的意见等。
工程现场满足水土保持要求、评估工作基本结束后,评估单位需要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汇报技术评估工作并征求意见,并协助水行政主管部门完成竣工验收前的监督检查工作。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验收项目,需向省、市、县三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汇报技术评估工作并征求意见。
水利部验收项目,技术评估单位在承担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工作初期,须向水利部备案;技术评估工作完成后,须向流域机构和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征求书面意见(呈送技术评估报告和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征求意见表),协助项目所属流域机构和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现场监督检查,或召开水土保持工作座谈会;待流域机构和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征求意见表》上签署同意意见后,方可向水利部预汇报。
技术评估单位向验收主持单位汇报完毕并征得其同意后,告知建设单位向验收主持单位行文申请行政验收,技术评估工作基本完成,进入行政验收程序。4 结语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是一项集综合性较强的工作,在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验收工作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技术支撑与纽带作用。作为技术评估单位,应深入领会相关法律法规精神与要求,依据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及规程规范要求,紧扣行政验收要求,负责、务实地开展技术评估工作,并在工作过程中积极探索技术评估工作技术与要点,为水土保持行政验收点到扎实的基础与技术依据。
第四篇:水土保持报告审查要点
水土保持报告书审查要点
以水利部颁发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为依据,针对近几年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审查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提出如下技术审查要点。
1、前言
(1)属增加章节,简要说明工程概况,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前期工作进展、方案编制和报审过程。
(2)阐述本项目区的地形地貌(如山区、丘陵区、风沙区、平原区等),所属省级人民政府划分的水土保持三区(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重点预防保护区、重点治理区),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等级(按即将颁发的标准分为I、Ⅱ、Ⅲ级)。
2、方案编制总则(1)编制依据应分层次
①法律法规一增加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无直接关系的法律法规可不列。②部委规章一增加《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水利部第12号令)、《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规定》(即将颁发)。
③规范性文件一增加国务院《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公告》。
④规范标准一增加水土保持制图标准、监测规范、投资概算。
⑤技术文件一大纲及评审意见、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文件、地方水土保持规划。⑥技术资料一项目可研报告、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成果等资料。
(2)水土保持相关规定均应执行
如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按财政部、国家计委财综[2002]25号文的规定执行,纳入了全国性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目录。但水利水电工程的淹没范围不能简单地用面积计费。
(3)方案编制深度 ①总体深度要求
按可行性研究深度把关。因行业间有差异,工作深度不同,审查时应区别对待。
②补报方案深度工程项目已开工建设、主体工程设计已达到初步设计深度的,方案可达到初设深度,审查时可适当增加深度要求,但方案审查不能代替设计审查。③同一项目的不同部分设计深度不同
如项目涉及移民安置(迁建)区和专项设施(公路等)改(迁)建的,如可研阶段尚未具体落实,方案中提出水土保持要求,明确由地方政府在移民等相应规划中落实方案、检查、验收(建议另行向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编报水土保持方案):如果落实,深度应加深,一并纳入水土保持方案。(4)设计水平年
①建设类项目:工程验收后第1年。
②生产类项目:土建区以验收交付使用年为设计水平年;生产区以一定的生产期为设计水平年。
3、项目及项目区概况(1)增加工程项目特性表
突出工程建设规模、建设地点、总投资、建设期工程占地。(2)增加施工组织和施工工艺介绍
如施工场地布置、施工时序、土石方及砂石料开挖场地、运输、堆存方式。(3)土石方平衡
不能简单用“挖方一填方二弃方或借方”的方法计算平衡,要考虑挖填方的施工时段、材料质量、标段划分、运距等因素,经综合分析后提出平衡方案。
(4)主体工程比选方案的水土保持评价用扰动面积、土石方量、损坏植被面积、水土流失量及危害、工程投资等指标评价各比选方案(线路方案、场址方案),提出水土保持推荐方案。
(5)项目区自然概况应突出重点
①项目占地中各种地貌类型面积(如山区、丘陵区、平原区等),线路工程应分里程表述。不良地质区段应予说明。
②气象水文特点应突出年降水量、最大日降水量、反映降雨强度一定频率的6小时或12小时最大降雨;年均风速、大风日数:年均气温、极端气温、最高和最低月均气温、无霜期、≥10。C的积温;临河及低洼场地建设项目应说明场地高程、与洪水位关系。③植被突出植被类型、主要群落结构、植被覆盖率。④生态用水的来源和保证率。
(6)水土流失现状
通过现场调查,参考区域最新公告的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表格说明项目区各级侵蚀强度的面积、所占比例。
①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最好用当地实测成果和已有的科研成果,或用当地水文水保资料;在当地做过侵蚀因子研究的地区,可用流失方程式测算。
②说明本项目区所属的土壤侵蚀类型区及水土流失容许值(200、500、1000t/km2.a)。
(7)社会经济
调查项目区或沿线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不能用过大范围的资料。
4、水土流失预测(1)预测基础
指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下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量和危害。(2)预测时段、项目区划分
①必须分时段进行预测,建设类项目一般只预测建设期,运行期可进行÷定时段的分析;生产类项目分别对土建期、生产运行期进行预测。
②必须分项目区进行预测,如主体施工区、土石料场区、堆弃渣场区、施工营地区、生活区等。
③各项目区不能都用总工期一个时段计算,应根据本项目区的具体施工时间确定各自的预测时段。
(3)水土流失量的预测方法
①推荐使用类比法。用表格说明类比工程的可比性,实测类比工程产生的流失量(用;断面法二体积法测算),确定加速侵蚀系数A和流弃比a。计算公式: 扰动地表流失量: 弃渣流失量:
②鼓励实验观测。如进行人工模拟降雨实验、设置断面进行雨后观测,取得有关参数。③使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式(A:RXKXLXSXCXP),必须具备相应的试验资料。注1:用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套表格计算侵蚀量是不合理的。注2:简单用流失量相加减的方法,得出新增流失量的负值是不合理的。④强调分析水土流失可能造成的危害(量和灾害),并据此确定相应的措施布局。
(4)预测结论及指导性意见
①在预测水土流失总量的基础上,明确产生水土流失(量或危害)的重点区域或地段,亦即重点防治的区段。
②在水土流失强度预测的基础上,提出应采取的防治工程类型(如工程措施类、还是植物措施类)。
③根据水土流失量的变化过程,提出防治工程(特别是临时防护措施)的实施进度要求。④根据水土流失强度和总量,明确监测的重点时段、重点区段。
(5)关于水的流失,应引起重视和研究,并逐步完善。
5、防治方案(1)防治目标要量化
①明确6项量化目标:扰动土地治理率、水土流失治理程度、水土流失控制量、拦渣率、植被恢复系数、林草覆盖率。
②要求:既要达到规定指标,又能够实现;既是方案编制目标,又是竣工验收的控制指标。
(2)明确责任范围
①基本要求:用文字、表格、图件说明责任区范围、面积,以公顷(hm2)为单位。②项目建设区:要求用表格说明分行政区、各防治分区的占地面积、占地类型、永久还是临时占地;在图件上示意出界线。(不能只列一个数字)。
注:施工期,水库正常蓄水位以下的淹没范围应属防治责任范围。③直接影响区,如:
a、未征用的施工临时道路、临时堆渣等占地区。b、移民安置区,(另行编制方案的需加以说明)。
c、交通道路等专项设施迁建区(另行编制方案的需加以说明)。
d、渣场、道路修建对下游和周边影响区:应分平原区、丘陵区、山区路段分别提出上边坡、下边坡的影响范围,通过实地调查确定。
e、地下开采项目对地面的影响区:如煤矿、金属矿、隧道、下管线等。f、项目建设可能引起滑坡、泥石流、崩塌的区域。注:经调查和论证,如无直接影响区应加以阐述。④征地与责任范围的关系 a、防治措施主要应在征地区内。
b、经论证,.征地区外确有较大影响的,是由业主与地方协商具体的治理方式。一是建议增加征地,c、绿色通道在征地范围以外的,由业主出资实施,可纳入方案中。⑤原有水土流失对工程的影响不属水保法界定的责任范围,不列入方案。
(3)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的分析与评价 ①项目划分应纳入水土保持方案中的工程: a、项目区绿化措施。b、开挖边坡防护工程。c、地表排水。d、施工道路两侧防护。e、料场、渣场、灰场防护。
以主体工程为主、具有水保功能工程,只叙述,不纳入方案投资中的工程: a、路基边坡工程防护。
b、施工区硬化、地面和路面硬化。②评价
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均应根据水土保持要求,对其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结论负责。对主体工程布局的水土保持评价,应包括:
a、工程选线、选址、总体布局及施工工艺是否合理。
b、取土场、取料场、弃土(渣)场的选位、数量、占地类型及面积是否合理。c、主体工程防护措施(范围、长度、高度等)是否全面到位(控制水土流失)。d、施工时序是否符合水土保持要求(如先挡后弃原则等)。
(4)防治措施体系框图
防治措施体系框图应包括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和水土保持方案新增工程(不能简单地以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区分,应细化),并加以注明。分区的防治措施框图应体现各区的地貌和水土流失特点,不能雷同。
(5)防治分区及措施
①线状工程应首先按地形地貌划分防治区,再以施工区划分二级分区。②点式工程以不同的施工区进行划分。
⑧工程措施要明确工程等级、稳定要求、防洪标准,并经计算核实是否满足要求。④植物措施应在对立地条件的分析基础上,推荐多树种、多草种,供设计时进一步优化。⑤防治水蚀、风蚀的植物措施应有针对性,水坤风蚀复合区措施应兼顾两种侵蚀类型的防治。
(6)防治工程典型设计
①各类防治工程均应有典型设计图(部分行业为设计图,重要的单项工程应有单项设计图)、工程量计算表,供计算投资用。
②对下阶段水土保持工程的设计要求,以指导工程设计。
(7)施工过程的临时防护措施
①开挖:表层剥离物的及时清运、集中堆放、周边排水,施工作业面上边坡的排水、施工场地排水及沉沙。
②堆弃:临时堆渣覆盖、拦挡,倒渣过程的举脚拦挡、弃渣及时平整、碾压、排水、削坡。⑧施工期:尽可能避开大风日或雨天施工,线路工程应分段施工。④施工便道:要提出水土保持要求,并进行设计。
(8)防治工程量及实施进度安排
①各类工程措施、植物措施的数量、施工位置或里程桩号。②落实预防保护优先、先挡后弃的施工进度原则。
③水保工程实施进度用双线横道图表示(即主体工程进度与水保工程进度对照标示,落实“三同时”的要求)。
④避免因进度安排不当,导致方案批复后产生水土流失的“合法化”。
(9)水土流失监测
①重点监测较大的开挖面、渣料场、环境敏感区。②监测时段主要是建设期,生产类项目增加生产运行期。③明确布点(断面)及监测项目。
④监测技术、方法等按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范》。
注:本节应有总体要求,承担单位应有水土保持监测资质,由其依据规程规范编制监测细则并实施监测,应将监测成果报送建设单位和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并作为监督检查和验收达标的依据之一。
6、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1)编制依据
①与主体工程投资估算依据及价格水平年相一致。②不足部分用水保、其他行业、地方标准和当地现行价。
③水土保持投资编制规定颁布后按新规定执行(初定:编制方法、费用构成、植物措施定额须用新规定,工程定额为参照标准)。
(2)投资总表
①分四部分汇总水保投资(包括已列入主体中投资和方案新增投资,并不重不漏),即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工程和其它费用。
②其他费用(独立费用)应包括方案编制费、水保工程的质量监督检测费、监理费、监测费等。③单列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
④分行政区(原则上到县级)、分项目列出各项工程的投资、工程量、实施时间。
(3)投资计算附表及附件 ①主要工程单价计算表 ②主要材料单价计算表 ③机械台时使用费 ④分投资表
(4)防治效果分析
计算并分析采取治理措施后预期能达到的目标值及其防治效果。
7、实施保证措施(1)落实设计
①方案批复后由具有相应工程设计资质的单位完成水土保持工程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并报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②水保方案和工程设计的变更按规定报批。
(2)明确施工责任
①发包标书中应有水土保持要求、列入招标合同。②明确承包商防治水土流失的责任。③外购土石料应明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
(3)水土保持工程监理
监理机构应具有水土保持工程监理资质或聘请注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监理工程师从事水保监理工作。
(4)监测
①监测单位应具有水土保持监测资质。②按方案中的监测要求由监测单位编制监测计划并实施。③监测成果定期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告。④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时提交监测专项报告。
(5)监督管理
接受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6)方案组织实施方式
为保证方案的实施,水土保持法及其实施条例明确规定了组织实施方式,即两种方式:一是由项目法人或业主自己组织实施,其条件是必须承诺和落实具体的实施保证措施,并经方案批准机关审查同意;二是对不具备自行治理条件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治理,治理费用由项目法人或业主负担。报告书中应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具体实施方式,以便在方案批复时予以确认。
(7)竣工验收
① 主体工程投入运行前必须首先验收水土保持设施。
②验收内容、程序等按《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规定》。
8、结论与建设(1)结论
①本工程的水保特点。
②方案编制的结论性意见(含工程量、对生态的影响、结论等)。③对主体工程的总体评价及修正性意见。
(2)建议
下阶段工作的指导性意见。
9、有关图件(1)基本要求
①均应为CAD图件(矢量图),图面必须清晰、图签齐备。
②规范规定的四类图必须齐全(地理位置图、工程总体布置图、水土保持责任范围及总体布局图、水土保持工程设计图)。
(2)其他要求
①线状工程应附平纵断面缩图。
②不能按实际比例尺标注时,可用示意图加文字说明。
10、数据要求(1)报告书前后数据必须统一,文、表、图数据要一致(2)分项数据应有合计数。
(3)计量单位:面积用hm2(或km2),投资用万元(或亿元),工程量用万m3、万(m2、万株。小数保留二位。(如国家有新的计量单位规定,按新规定执行)。
专题研究l 几个敏感问题讨论
1、河滩、河道弃渣及与行洪关系
(1)河道范围界定:根据《防洪法》和《河道管理条例》,分为两类:有堤防的,其范围为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行洪区和堤防及护堤地;无堤防的,其范围为历史最高洪水位或设计洪水位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行洪区。
(2)河道管理规定:建设跨河设施,其建设方案须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禁止在河道内弃置矿渣、石渣、煤灰、泥土、垃圾等。
(3)水保要求:一要阐述弃渣与河道行洪及洪水位关系,要求堆放在防洪设计水位以上,二要取得河道主管部门的审批意见。
2、隧道、桥涵施工土石方直接入河道问题(1)做好出,渣口处理以及弃渣的清运、堆放(2)注意桥涵围堰施工、拆除、清理工作。
3、水库库区内弃渣
(1)不得向已建成水库内弃渣。
(2)建设中的水库,施工弃渣不得弃于河道中。主体工程经充分论证确需在死库容弃渣时,应在距河道一定高程以上、死水位以下范围内堆置,施工期要采取临时拦挡措施,不得流入河道(流向下游)。
4、高陡边坡施工
开挖高陡边坡在其下边坡应设临时拦挡工程,不得流入河道。
5、料场、渣场位置
位置布设要考虑景观要求,公路工程的土、石料场应选择在可视范围之外。
6、开挖裸露面覆土和恢复植被
应根据土源情况论证新开挖土地的水土流失影响。在土层薄、土源少的地方,应充分注意表土保存问题。
专题研究2 有关行业方案编报阶段和审查深度问题
1、铁道、公路等项目编报方案阶段问题
(1)此类项目在可研(工可)阶段,主要是在一定走廊带内选线,建设方案和主要工程尚未确定,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芦理条例》,这二类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经土管部门同意后,可在初步设计完成前报批,水土保持方案是否也在此阶段进行尚需研究。
(2)如在初设阶段报,土体工程可研中无水土保持投资,初设阶段增加的投资难以落实,方案可能落空。
2、铁路项目方案审查
根据目前铁道行业方案编制内容和深度情况,专家们认为水利部应加强对铁道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大纲的审查、把关,以提高方案编制质量,满足规范的规定和要求。
3、冶金等行业的项目可研阶段的总体深度不够水土保持方案大纲及报告书审查程序和要求
第五篇:市水土保持总站2022年全市水土保持工作要点
市水土保持总站2022年全市水土保持工作要点
1、推进水土保持规划落地实施
1.科学完善专项规划。围绕《X省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X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和《X市“十四五”水土保持发展规划》,完成《川河经济带水土保持实施方案》编制,充实完善《X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土保持实施方案》《X市水土保持“四抓一打通”实施方案》,衔接做好规划组织实施。督促推进陇西县渭河源头、临洮县站沟流域等重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启动通渭县牛谷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和安定区关川河北部示范区建设项目前期工作。
2.加快推进项目前期。按照市委市政府“1346”项目建设时序和“3246”项目调度要求,围绕《X市“十四五”水土保持发展规划》提出的水土保持“三片八区”总体布局和2022年重点项目建设要求,加快推进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新建淤地坝及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工程项目前期工作,确保水利发展资金流域治理项目和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工程和续建项目3月底前开工,中央预算内资金坡耕地项目和新建淤地坝工程待资金下达后及时组织招投标,及时开工建设,确保年底前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3.积极开展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严格按照《X省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办法(试行)》,市委《督查督办考核评价办法》和市政府《履责管理考核评价办法》,全面建立实施对市直有关部门和县级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补充完善市直承担水保工作任务部门权责清单和水土保持重点工作及目标责任考核“评分标准”、“赋分说明及评分方法”,靠实县区、部门责任,加强考核过程管理,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
二、科学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1.完成水土流失治理任务。按照《X省“十四五”水土保持规划》初步确定的平均任务要求,结合实际,于2月底前完成市级水土保持率目标值复核确定。积极对接水务、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林草等部门,做好任务分解,加强数据统计,提高数据质量,全面完成省上下达520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治理任务。
2.完成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投资计划执行任务。按照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计划下达文件要求,及时分解投资计划,落实到具体项目。加强沟通协调,加快计划执行进度,确保年底前完成工程建设进度和资金拨付“双90%”的建设目标。
3.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围绕渭源省级示范县和全市5个省级示范镇公共基础设施等三大类创建内容,以城镇、村庄周边、重点水源区为重点,以流域为单元,结合乡村建设行动和农村水系综合整治等工作,统筹配置沟道治理、水源涵养、封育保护、生态修复等措施,建设美丽村镇生态清洁小流域,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改善农村人居生态环境。
4.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围绕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理念,以小流域为单位,因地制宜,采取工程措施、植物措施、耕作措施等各种措施相结合,推进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要明确漳县、岷县重点以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安定、通渭、陇西、临洮、渭源以打造生态产业型、生态宜居型、生态旅游型等“小流域+”的治理模式,并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治理成效。
5.推进旱作及高标准梯田建设。推进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以改善农业发展条件、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发展为目标,大力推进宽幅旱作梯田建设,并在具备条件的区域配套田间生产道路、灌溉渠系、排水涵管等设施。要按照已批复的2022年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力争年内完成11.89万亩梯田建设任务(安定1万亩、通渭5.2万亩、陇西2.35万亩、渭源0.8万亩、临洮1.2万元、漳县0.69万亩、岷县0.65万亩)。同时,要认真做好2021续建项目的复工、扫尾工作,确保6月底前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6.推进淤地坝工程建设。通过增设排洪沟渠,坝体加固及防渗处理,加大老旧淤地坝提升改造和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力度,并稳步推进淤地坝工程建设,提高淤地坝的安全运行能力和坝地利用率、生产率。对已完成技术审查的24座新建淤地坝(安定5座、通渭6座、陇西5座、临洮4座、渭源4座)和9座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工程(安定3座、陇西3座、渭源2座、临洮1座)初步设计尽快完成修改,确保2月上报省水利厅批复。同时,要做好2021续建项目的复工、扫尾工作,确保6月底前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三、着力夯实水土保持基础支撑
1.开展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抓好安家沟国家级监测点改造升级,推进称钩河、龙滩等监测站点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提高水土流失监测水平。积极配合国家、省上完成全市七县(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定量掌握各县区水土流失面积强度及消长变化情况,确保定位观测、数据等监测任务全面完成。
2.加快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加强水土保持监测信息化顶层设计,争取启动《全市水土保持监测站网规划》编制,进一步优化全市水土保持监测站网。谋划实施“智慧水保”项目,完善水土保持数据库,提高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信息化、现代化水平。积极争取资金,实施水土保持科研数据分析能力、水土流失评估能力工程建设。
3.加快全市水土保持示范创建。按照“十四五”期间将我市六县一区全部申报创建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的目标要求,在2021年安定区已完成示范创建基础上,争取2022年将陇西、临洮两县创建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并持续推进安家沟科技示范园建设,着力打造一批高标准的水土保持示范样板,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确保各县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有亮点,治理成效有看点。
4.加快科研成果转移转化。以“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研究”等7个科研市级A类科研项目、半干旱生态区水土保持高效植物芦笋、欧李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等为重点,加大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力度,做好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尝试开展水土保持措施碳汇能力影响机制、生态系统质量与稳定性研究,并加快现有水土保持科研成果转移转化。
5.认真开展专题调查研究。按照市委市政府打造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示范区的要求,结合全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实际,委托兰州大学等高校开展“渭河流域水沙关系”专题研究。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新时期X市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专题调研,于6月底前完成专题报告。积极配合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改革专责组完成《湿陷性黄土治理与生态修复》《打造大坪村为特色示范村》专题调研。
四、完善水土保持工作体制机制
1.加强淤地坝运行管理及安全度汛。严格按照水利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工程安全运用管理的意见》,落实379座淤地坝运用管理主体责任、落实工程防汛行政、巡查、技术“三个责任人”,加强市级“汛前、汛期、汛后”全过程监督检查,重点做好工程汛前安全隐患排查、预案制定、汛期值班值守、汛后水毁工程修复和维修养护等工作,确保全市379座淤地坝安全运行。
2.开展水土保持履职情况督查。健全完善水土保持重点工作“领导分县区包抓、项目过程监管、精准研判调度、重点难点攻坚、党组约谈问责”等五项机制,强化调度督导。开展重点工程督查工作,督促各县区建立台账,限期整改。全面完成国家、省上各项稽查、督查发现问题的整改。
3.规范重点项目监督管理。要切实加强项目前期、组织实施和工程验收等全过程管理,规范设计、施工、监理等相关单位从业行为。要严格执行市委市政府项目前期“3246”调度机制、“1346”工程建设时序,全面落实时序清单管理和工程项目全过程监管制度,严格落实“日统计、周上报、旬调度、月通报”工作机制,定期总结,分析研判,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加快工程建设进度,确保工程质量,全面完成工作任务。
五、继续深化水土保持改革创新
1.持续推进水土保持治理模式创新。按照水利部关于《进一步推动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以奖代补的指导意见》,谋划实施陇西龙泉山、渭源五竹、漳县九居谷等清洁型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以奖代补试点项目,探索“梯田+合作社+产业带动”、“淤地坝+农作物灌溉+设施农业”、“小流域+N”等社会资本参与水土保持的治理新模式。
2.继续推进淤地坝“四变”改革。积极探索推进淤地坝变水库、变道路、变农田、变水渠“四变”改革,在2021年已完成4座淤地坝“四变”改革试点的基础上,2022年继续加大改革力度,完成33座淤地坝“四变”(安定10座、通渭2座、陇西7座、渭源6座、临洮8座)改革任务,积极筹划全省“四变”改革座谈会准备工作,确保淤地坝“四变”改革继续走在全省前列。
3.全力推进“四抓一打通”工作。按照省政府“抓续建、抓配套、抓更新、抓改造,打通最后一公里,用好现有水资源”(“四抓一打通”)的要求和“抓重点、抓关键、破障碍、激活力”的改革思路,认真实施水土保持“四抓一打通”项目、“为民办实事”项目,打通水土保持投融资体制机制不畅通、治理模式不健全和工程效益发挥不充分的最后一公里,构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
4.推进水土保持工程管理制度创新。在政策制定、资源管理等方面深化改革,探索将淤地坝水资源、流域治理措施等资产形成资本,并结合淤地坝“四变改革”和坡改梯项目,选择一批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将新增农业用地纳入地方方政府占补平衡建设用地指标,及时总结试点经验,完善政策,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有效转换机制。
六、持续抓实帮扶工作
1.强化巩固脱贫成效。强化防返贫动态监测,动态落实帮扶措施。加强种养殖合作社的规范运行,培育发展中药材、羊肚菌等特色产业,发挥种养殖基地示范带动作用。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突出“为民办实事”水土保持项目建设,全力组织实施好秦星清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建设,改善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打造生态宜居乡村。
3.强化支部融合共建。积极开展与帮扶村党支部共建活动,激发党员活力,发挥党员先锋示范作用,深入群众,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引领带动乡村振兴发展。
七、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1.强化政治建设。引导教育全市水土保持系统干部职工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六字”治水思路和生态文明思想,心怀“国之大者”,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保持党的生机活力,凝聚高质量推动我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强大动力。
2.落实主体责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提高党的建设质量。针对关键领域、环节和岗位完善防控措施,严格党员干部监督管理,举一反三,牢固树立纪律红线意识,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充分发挥党建统领作用,推动水土保持工作取得新成效。
3.强化作风建设。按照“经济讲增长、人民讲收入、发展讲变化、干部讲作风”的导向,扎实实施“转追”工程。要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断巩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整治整改成效,形成长效机制。要统筹整合水土保持相关监督检查,减轻基层负担。要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忠实履行职责,以务实高效的作风推动各项工作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