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气象服务效果的思考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5 13:37: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提高气象服务效果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提高气象服务效果的思考》。

第一篇:关于提高气象服务效果的思考

关于提高气象服务效果的思考

摘要:近年来气象预测预报能力和水平已有很大的提升和提高,但仍不能满足党政领导决策服务的需要和公众多样化的需求,分析其中原因并根据当前实际,指出提高气象服务效果的5个改进方案和途径,即提高预报准确率、综合应用各种服务手段、加强短时邻近预报服务、强化服务内容、体现地方特色,以期提高气象服务效果。

关键词:气象服务;效果;提高途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气象预报能力越来越强,进而开展的气象服务也越来越多,越来越细。当预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进一步提高就会变得非常困难和缓慢,而人类的需求是不会受这些条件限制的,这也就是天气预报服务总是不能满足各方面需要的根本原因。而对于决策部门而言,必须及时提供准确有效的气象服务信息,才能保证其做出正确的决策。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加剧,世界各地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而且灾害程度越来越重、范围越来越广、频率越来越高,这对提高预报能力和气象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需求。1.提高预报准确率

气象服务中,预报的准确率是预报最重要和最核心的问题,如果准确率低,做出的气象服务效果就会较差,不仅起到的作用不大,有时甚至起到反作用。这也是目前气象服务业务所面临的最大的难题。当今的天气预报是以大气科学理论为基础,在高性能计算机平台上完成的现代气象数值预报。

数值预报模式的研究和改进主要是国家级和省级科研攻关的目标,而基层气象台站的任务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个人的经验,对数值预报产品进行修订和释用。美国大气研究中心(NCAR)的评估报告曾指出,优秀的预报员在天气预报中所起的作用,相当于数值预报模式10~12年改进的效果。由此可看出,培养高素质的预报人员并在预报中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对于天气预报准确率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1]。

2.综合应用各种服务手段

随着气象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气象服务手段也在不断地改进和优化,经历了由纸质材料和口头汇报到电话服务,再到短信服务、网络服务等。

实际工作可以证明,综合应用各种服务手段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对于一般天气的服务,只需要电话或者传真服务信息即可,而当出现转折性或者灾害性天气时,就需要使用短信、电话、网络、电视等比较快捷且覆盖面广的手段,当出现重大气象灾害时,则应全面使用各种服务手段,以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信息发送至最多的人手中。对一次重大的过程,要用电视、短信、电话、传真、网络等手段进行服务,以达到在最短的时间内,使最多的接收者能收到气象服务信息,为决策部门提供最及时、最准确的信息,以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2]。

3.加强短时临近预报服务

目前,很多省市尤其是中部及沿海地区都已安装了多普勒天气雷达。多普勒天气雷达对监测突发性的、局地性的暴雨、冰雹、雷电等强对流灾害性天气非常实用,同时也为短时临近天气预报、一定范围的定点定量预报奠定了基础。以前各级气象台站发布的24 h天气预报在预测转折性、局地性或者突发性天气时显得力不从心,而多普勒天气雷达的普及应用,能准确监测较短时间内的天气系统变化,尤其是在确认暴雨中心、预测暴雨系统移动和强度变化时,显得既直观又准确。

目前省市一级对多普勒天气雷达应用较多,也较专业,县一级的预报员一般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对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应用大都停留在监测降雨系统移动及变化方面,对雷达的基本速度、谱宽、风廓线等数据应用较少,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基层预报员雷达方面的培训,进而提高其短时预报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多普勒天气雷达的作用,提升气象服务的效果[3-4]。4强化服务内容

4.1服务内容要突出重点

一个地区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天气形势下有不同的重点服务内容,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做到突出服务重点、针对性强。要掌握不同季节的服务重点,需要在平时的服务中积累,不断思考和改进。

4.2要加强临近预报服务

随着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应用,对突发性、转折性和灾害性天气可以进行跟踪监测,并及时通过手机短信提前预警服务,在服务中尽可能做到突出定点、定时、定量预报,从而取得显著的服务效果。

4.3服务用语应注意通俗化

尽量减少或避免专业化用语的作用,因为有些专业术语,地方领导和公众很难弄懂。比如在雨量预报中,可同时说明雨量量级和雨量范围。还有灾害性天气,最好也能预报量化的气象要素,让领导和群众对灾害强度有个定性的概念[5]。同时,尽量避免使用含糊的词语,比如局部中雨,局部大雨之类的,这种词语表现出的不确定性,会导致人们不能准确判断天气情况,久而久之会增加民众对气象服务的不满。

4.4加强气象科普知识的宣传

气象观测的日界是20:00,与传统的日界24:00相差4 h,由于在预报服务中延用20:00的日界,20:00—24:00出现的降水算到哪一天就出现了矛盾,这种矛盾也是导致公众甚至地方领导产生预报不准的误解的原因之一,因此要加强气象科普知识的宣传,必要时可在服务内容中加以说明。

5体现地方特色

地域不同、地理条件不同以及气候特点不同,气象服务的重点也就不同。因此,在气象服务中,基层气象台站不能只做上级的“二传手”,一定要体现地方特色。不同的地形地貌,往往同样的天气过程,各地却出现不一样的天气;农业结构不一样,同样的天气过程,结果有的地方无灾害,有的地方却出现灾害。因此,一定要掌握当地的各种要素,因地制宜地做出有针对性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气象服务。

参考文献

[1] 糜建林.提升气象服务效益有关问题的思考[J].气象软科学,2009(3):124-127.[2] 朱宝文,张得元,张慧琴.县级公共气象服务的实践与思考[J].青海气象,2010(1):65-68.

第二篇:海洋气象服务现状思考建议

海洋气象服务现状思考建议免费文

秘网免费公文网

为贯彻落实省局新一届党组明确的围绕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着力打造**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果品蔬菜气象服务、海洋气象服务和专项气象服务品牌,突出抓好**特色的公共气象服务等重点工作部署,结合省局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活动安排,2008年11月28日至30日,省局沈建国副局长带领监网处、减灾处和计财处主要负责人赴**市进行了学习调研。调研组利用三天的时间通过走访**市海洋渔业局和胜利油田采油厂环境预报站,对**市海洋气象服务的现状、服务需求以及发展方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通过考察**市气象局及其下辖的河口、广饶、垦利、利津4个县区气象局,对**市气象部门的气象服务、台站建设、观测环境保护、人工影响天气、人才培养和规范化管理等工作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现针对**市海洋气象服务情况报告如下。

一、**市海洋地理特征、渔业生产、交通运输、石油生产和海上事故等基本情况

(一)地理特征。**市海洋与渔业经济条件得天独厚,全市海岸线长413公里,滩涂面积180万亩,500多万亩土地后备资源也主要分布沿海地区,负15米等深线以内浅海面积4800平方公里,辖区渔业港口有6个。

(二)渔业生产。**市海域营养丰富,适合鱼、虾、蟹、贝类生长繁殖。近海的渔业资源种类约有130余种,其中重要的经济鱼类和无脊椎动物50余种。近海滩涂尤其适合多种贝类生长栖息,分布于滩涂的贝类资源近40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贝类有10余种,蛤中上品----文蛤资源量1万多吨,是全国著名的贝

类生产区。**市辖区内共有海船1500余艘,生产季节境内有6000多艘, 各类渔业养殖基地面积达到55万亩,海参养殖面积达到3000亩,同时,**区还有丰富的其他海洋资源,宜盐面积和地下卤水分布广,为我国重要的海盐和盐化工生产基地。2007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万吨,实现渔业总产值亿元。

(三)通航水域交通流情况。**港位于黄河入海口附近,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该海域的主要的特点是风急、浅滩、避风条件差,受季风影响厉害。由于黄河常年冲刷的原因,辖区岸线水深变化很大。港口主要围绕胜利油田海洋石油生产服务,常年在**港固定作业的船舶有50余艘,主要以1000吨以下的小型船舶为主;船舶种类主要是拖轮、交通艇和货船;围绕油田海洋生产服务的船舶进出港频繁,航程短,一般不超过20海里。自2000年以来,辖区船舶进出港艘次为88188艘次,进出港货物吞吐量为350万吨。

(四)石油平台、海底管道、海底电缆等情况。**辖区内有大型海洋石油生产企业胜利油田,因此,石油平台、海底管道、海底电缆在**市及附近海域星罗棋布。如胜利油田海洋安全作业区内(a、38°15′20″,118°45′15″;b、38°14′43″,118°52′42″;c、38°06′03″,118°58′28″;d、38°08′09″,118°53′20″;e、38°08′42″,118°50′13″; f、38°08′20″,118°45′15″),分布各类平台98座(见附图),其中综合固定平台2座、移动平台3座、其余为固定采油平台。固定平台之间通过输油管线和海底电缆相连接,分布密度大,成树枝状分布。所有单井平台所生产的原油大部分通过海底输油管线汇集到综合平台,经初步油气处理,再通过管线汇总到岸上集输站。部分单井没有铺设海管的,主要依靠原油运输船舶运送至**港原油码头。

(五)通航水域发生交通事故情况。自2000年以来,**辖区内共发生各类事故

38起,其中:碰撞6起,占事故总起数的16%;搁浅7起,占事故总起数的18%;触礁2起,占事故总起数的5%;触损1起,占事故总起数的3%;火灾2起,占事故总起数的5%;风灾18起,占事故总起数的47%;自沉2起,占事故总起数的5%。

二、**市海洋气象服务的基本情况

(一)初步形成了公共气象服务的新体制。目前**市海洋气象服务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和社会参与的新体制,市气象台与各县区气象局将灾害性天气预报通过电话、手机短信、传真、政府办公网等手段传到各级政府、海洋渔业局、海事处等决策职能部门,各决策职能部门依据各自管理职能将灾害性天气信息通过各自的发布系统逐级传给渔民、海洋作业人员及沿海周围的作业人员,收到灾害信息的人员按要求预先采取防范措施,尽量减低灾害损失和确保生命财产安全。

(二)部门内建立了海洋气象服务产

品的制作和发布流程。针对目前海水养殖与捕捞、石油开采、石油运输、海洋货运和客运、沿海旅游等生产活动日益加剧,海洋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对其影响越来越明显的实际,为了保障海洋生产安全,**市各级气象部门基本建立了海洋气象服务产品的制作和发布流程,每天发布海洋天气预报,遇灾害性天气时,及时发布海洋灾害性天

第三篇: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

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

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 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中国气象局领导分别率七个调研组奔赴基层开展广泛深入细致调研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发布时间: 2008年11月16日

编者按:

9月28日,中国气象局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启动以来,气象部门的学习实践活动正在扎实、创新、热烈地进行。按照中国气象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的部署,11月上旬,中国气象局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带队,行程数万公里,分别赴四川、黑龙江、新疆、浙江、北京、上海、山东、安徽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候中心等业务单位进行调研。调研组来到地震灾区、艰苦台站、海岛、农村,围绕中国气象局提出的“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这一学习实践活动载体和“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两个着力点和七个抓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各调研组沉下心、蹲下身,坚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实事求是地开展调研,从细节入手、从全局把握,围绕气象职工反映强烈的问题开展调研,确保摸清情况、找准问题。调研组形成多方面富有成效的调研成果,为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奠定坚实的基础。现摘编如下:

充分发挥公共气象服务对气象事业发展的引领作用

--赴四川省气象部门调研报告

根据中国气象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工作安排,11月2日至4日,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国光率领调研组,以“充分发挥公共气象服务对气象事业发展的引领作用”为主题,到四川省气象部门进行调研,与省、市、县气象部门管理干部、业务技术骨干、老专家等进行专题座谈,交流观点,分析问题,剖析案例,研讨思路,寻找办法。

11月3日上午,调研组首先听取了四川省气象局党组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情况的汇报,以及四川省气象局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气象服务情况汇报。11月3日下午,调研组以“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为题,召开了座谈会。11月3日晚,调研组深入到四川省气象台、省气候中心、省人影办和四川省农经网中心等业务一线,详细了解业务服务和科技研发情况,分别与有关专家就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气象为农村改革发展服务等进行座谈,特别针对“922”暴雨引发滑坡泥石流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典型案例,与四川省气象局领导、省气象台领导以及预报服务专家共同剖析案例,查找问题,研究改进和加强灾害性天气预报和防灾减灾公共气象服务的办法。11月4日上午,调研组召开由省气象局领导,业务服务一线人员和部分老专家参加的专业技术人员座谈会,就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提高预报员天气分析和资料应用能力,提高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水平,加强公共气象服务等座谈和研讨。

11月4日下午,调研组专程赴都江堰市,实地查看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及市局住宅楼受损情况,了解活动板房防雷安全保障服务情况以及灾区群众冬季气象保障服务的具体需求,并看望和慰问灾区气象干部职工,听取都江堰市政府关于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汇报,成都市气象局关于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气象服务,以及灾区基层台站恢复重建工作的汇报。

调研组围绕如何发挥公共气象服务对气象事业的引领作用,形成三个方面的体会:

(一)气象事业科学发展需要公共气象服务的引领。党center、国家的一个大院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之所以高度重视和支持气象事业发展,各部门和广大社会公众之所以高度关心和关注气象工作,归根结底是要求我们更好地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对气象事业的需求,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气象服务。气象事业作为基础性、科技型社会公益事业,只有始终坚持公共气象的发展方向不动摇,根据国家和社会对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需求,强化公共气象服务,气象事业才有生命力,才能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把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作为气象部门学习实践活动的实践载体,正是体现了公共气象服务对气象事业发展的引领作用。

(二)着力破解影响公共气象服务能力提高的突出问题。在调研和座谈中,许多同志认为,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增长的需求不相适应,仍然是气象事业发展面临的根本矛盾。解决这一根本矛盾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转变发展观念,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公共气象服务的定位和内涵,着力解决以下几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对国家和社会需求缺乏调查、分析、评估及反馈;二是公共气象服务业务机构不健全,人才队伍数量及整体素质不适应服务需求;三是专业专项服务系统缺乏科技支撑;四是公共气象服务在业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建设方面严重滞后;五是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信息发布和科普宣传工作亟待加强。

(三)加强公共气象服务体制机制探索和政策支持。一是在国家防灾减灾体系下,探索建立气象防灾减灾议事协调机构、联席会议制度;二是重点分析易受气象灾害、气候变化影响的敏感行业和社会公众对气象服务的实际需求,规划公共气象服务的主要任务和服务重点;三是建立公共气象服务需求的动态调研、分析、反馈机制,通过公共气象服务热线电话答询、网站或问卷调查、委托专业机构调查等方式综合分析评估,根据调查结果动态调整完善服务产品;四是建立公共气象服务业务规范及考核评估制度;五是建立公共气象服务业务长期稳定的科研投入机制,特别是与气象服务需求相对集中的部门以及与天气、气候、气候变化关系比较紧密的农业、交通、电力、民航、城市管理等专业领域的联合开发机制和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等。

调研组通过对9月22日晚四川盆地发生的暴雨过程气象业务服务案例的蹲点调研、剖析反思,认为:

(一)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面对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严重威胁,强化公共气象服务能力都不能有任何放松。

(二)必须准确把握和深刻认识加强气象预报预测和综合气象观测对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的重大意义,充分利用各种气象业务成果强化公共气象服务。

(三)要重视灾害性天气的延伸预报,全面掌握灾害性天气影响区的各种实际情况。

(四)科学开展重大天气过程的技术总结是提高预报准确率的重要和紧迫任务。

(五)必须把公共气象服务的科技研发摆在加快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能力的重要位置。

为进一步强化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发挥公共气象服务对气象事业发展的引领作用,调研组就重点完善的体制机制提出5个方面的建议。在四川调研期间,调研组坚持边学习、边实践、边服务,还形成了呈报center的《地震灾后西南地区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形势及应对建议》。

------------------

着力推进气象人才体系建设

--赴黑龙江省气象部门调研报告

11月4日至9日,中国气象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许小峰率领调研组一行6人,按照中国气象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要求,赴黑龙江省进行调研,深入哈尔滨市、加格达奇地区等地,通过实地考察、听取工作汇报、召开座谈会、与地方政府领导会谈等方式,了解黑龙江气象部门人才队伍建设、预报预测及气象服务、基层台站建设和观测环境保护等情况。

调研组11月4日下午抵达哈尔滨后就到黑龙江省气象台、科研所、信息中心等业务单位调研。11月5日上午,调研组听取了黑龙江省气象局党组工作汇报,在省气象局机关全体及直属单位处级干部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等人员范围内开展了问卷调查。下午,分组进行个别谈话、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主要听取了关于人才培养、使用、稳定、激励、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基层一线人才情况和编外人员管理问题。晚上,调研组乘火车于6日晚抵达我国北端漠河县,11月7日,赴北极村气象站调研并看望基层气象台站职工。11月8日凌晨抵达加格达奇地区,听取地区气象局工作汇报。11月9日返回到哈尔滨后赴双城市气象局调研,一路行程仆仆。

在黑龙江期间,调研组分别会见了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申立国、省政府副省长吕维峰等省领导以及大兴安岭地区行署、漠河县政府、双城市政府和北极村负责人,听取了地方各级政府关于气象部门的意见和建议。调研组在漠河期间,还看望了长期远离广东家乡扎根边疆、在艰苦台站工作的先进人物周儒锵同志。

经过深入细致地调研,调研组了解到,近几年,在当地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较差的情况下,黑龙江省气象局党组积极实施人才战略,根据气象事业发展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不断调整、完善人才培养措施,人才队伍整体结构逐步改善,体现出人才培养的地方特色。

通过调研,调研组围绕积极学习与实践科学发展观,着力推进气象人才体系建设,提出十多条建议。其中,建议出台气象部门编制外人员管理的有关办法。职能部门对基层台站人员的专业、学历和人才结构需求进行研究,从而对基层台站招收毕业生提出符合实际的要求,避免招收人员不适应工作需要和在职人员为学历而攻读学历的现象;在规划和实施国家大中型项目时,加大对基层台站建设投入比例,并通盘考虑相应配套设施投入。加大向艰苦气象台站的倾斜力度,通过实施国家大中型项目,结合当地的服务需求,更新和升级原有的技术装备,配备新型设备,完善基层艰苦台站气象现代化建设,充分发挥气象现代化的效益;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基层台站探测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保护难度越来越大,要统筹考虑因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给保护探测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加强政策研究,采取措施,分类管理,变被动保护为主动保护;切实落实有关探测环境保护的法律及规章制度。落实责任制,加强组织管理和上下联动,推进宣传工作,加强台站搬迁报送、审批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探测环境保护的主动性;要继续做好周儒锵等先进人物事迹的学习宣传工作,倡导广大干部职工发扬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精神,激发干部职工干事业的热情,焕发新的精神面貌。

------------------

大力加强基层工作

促进气象事业平衡协调发展

--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部门调研报告

10月30日至11月3日,由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王守荣带队的调研组,赴新疆气象部门围绕“加强气象部门基层工作,促进气象事业平衡协调发展”的主题进行了专题调研。

调研组于10月30日上午听取了自治区气象局党组工作汇报,下午看望慰问自治区气象台、气候中心、重点开放实验室等业务单位职工,实地察看了各项业务发展情况。

10月31日至11月3日,调研组先后赴托克逊县气象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气象局、尉犁县气象局、大西沟气象站等基层气象部门进行实地调研,慰问基层气象职工并与基层干部职工进行座谈,听取基层职工面临的工作和生活困难及加强基层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在调研期间,新疆自治区政府副主席钱智会见了王守荣副局长等调研组一行,双方商谈了贯彻落实国家的一个大院32号文件和中国气象局185号文件精神,共同努力支持新疆气象事业发展的意见和措施。乌鲁木齐市市长吉尔拉衣沙木丁、副市长马雪峰也会见了调研组一行,双方就乌鲁木齐市气象事业发展有关问题交换了意见。

调研组还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员刘建新等兵团领导进行了座谈,双方就兵地气象合作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经过广泛深入的调研,调研组就进一步加强气象部门基层工作,促进气象事业平衡协调发展,形成四方面的思考:

(一)优化西部地区地面气象观测站观测业务,减轻艰苦台站的人员和劳动强度。

西部地区一些基层台站部分观测项目由于没有实现自动化,人工观测业务继续开展,台站观测人员没有解放出来。建议有关职能部门研究在艰苦台站开展试点,采用无人自动站为主、人工观测站为辅的方式,优化基层台站观测流程,简化基层台站的人工观测方法和内容,实行一岗多职、一岗多能,逐步减少艰苦台站人工值守人数。

(二)加大基层气象台站队伍建设,提高基层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根据现代气象业务发展的需要,合理设置业务岗位,实事求是地确定人员引进标准,培养选拔高级专门人才,并营造环境使其在综合观测、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基础和关键作用。

(三)关注民生,逐步解决基层台站职工住房和生活待遇等问题。

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多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切实改善基层工作、生活环境,提高基层职工生活待遇。因地制宜地加强艰苦台站生活基地规划和建设,推进职工周转房建设。关心艰苦台站职工身体健康和子女上学等问题,完善艰苦台站疗养、休假制度。

(四)加强对用嘴含香蕉流支援活动,促进东西部气象事业协调发展。

开展对用嘴含香蕉流与支援活动是促进气象事业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气象部门应统筹做好援藏、援疆、汶川地震灾区对口支援、西部艰苦台站对用嘴含香蕉流支援、以及省内对用嘴含香蕉流支援的科学规划和组织,通过业务技术援助、基础设施援助、资金支持援助以及业务合作、科学研究合作、人才对用嘴含香蕉流、精神文明交流等方式组织广泛的支援与交流活动,促进东西部气象事业协调发展。

------------------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强化公共气象服务社会管理

--赴浙江省气象部门调研报告

按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安排,11月5日至8日,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宇如聪率调研组,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强化公共气象服务社会管理,赴浙江省进行专题调研。

在调研期间,调研组先后实地考察了舟山市气象局、绍兴市气象局、诸暨市气象局,深入地处边远海岛、交通不便的嵊泗县气象局,察看了嵊泗基本站、海岛自动气象站建设运行情况和嵊泗宝钢马迹山港,并通过各种形式的座谈会,深入了解浙江气象部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强化公共气象服务的社会管理的基本做法、主要成效及存在问题。

在嵊泗期间,嵊泗县委副书记戴登禄、副县长狄承勇等陪同宇如聪副局长等一行考察,并就共同推进嵊泗气象事业发展交换了意见。调研组听取了舟山市气象局、嵊泗县气象局工作情况汇报,并与市气象局、嵊泗县气象局和嵊泗县政府有关人员进行了座谈。

在绍兴期间,调研组召开了省气象局部分领导班子成员及有关业务处室和直属单位、绍兴及诸暨气象局、湖州气象局、杭州建德气象局、台州三门气象局有关同志参加的座谈会,认真听取省、地、县三级业务、管理人员意见和建议,共同查找问题和不足,研究思考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措施。

调研组认为,浙江省气象部门以公共气象服务为引领,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凝聚社会力量,着力强化社会管理,大力推动“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值得全国气象部门学习借鉴。其主要做法有:依托法律法规保障,确立社会管理主体地位;统筹各类社会资源,搭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平台;调动社会力量,构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规范与深化并举,切实履行防雷社会管理职能;执法与宣传并重,依法保护气象探测环境。

通过深入考察、调研,调研组对公共服务的社会管理问题认识更加深化,也结合实际进行了认真思考,提出初步的建议:

(一)必须始终坚持公共气象服务的方向,使气象部门社会管理职能进一步深化。

进一步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已成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因此加强防御气象灾害服务与社会管理是当前和今后的一个时期构建公共气象服务体系的重要环节。

(二)必须建立长效机制,使气象部门社会管理职能有抓手、有落点,必须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考虑眼前与长远、目标与步骤。

气象部门防雷减灾工作的发展,从基层创新拓展-职能法定-管理成型-快速发展,成为气象部门从单纯的服务职责发展到管理与服务一体化职能的具有示范意义的领域,其基本经验可以概括为:“立法促管理、管理促服务、服务出效益、效益强管理”。

(三)必须坚持公共气象服务的社会化道路,使社会管理职能得到部门认可、社会接受、政府配合。

做好社会管理,就是要通过制定法规和政策,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调整社会利益关系,依法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社会管理的重点要放在规范、引导,强调协调、共赢,包括行政手段及其它方式。

(四)关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适时调整科技服务政策。

------------------

加强科技成果应用转化 提升公共气象服务科技支撑能力

--赴北京市气象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候中心调研报告

为切实增强公共气象服务的科技支撑能力,研究建立和完善气象科技成果应用转化的体制机制,按照《中国气象局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查研究工作方案》的部署,11月3~7日,中国气象局副局长沈晓农率领调研组,就北京奥运气象服务系统和国家级沙尘暴模式系统的研发与应用情况,先后赴北京市气象局、气科院和国家气象中心,以组织召开座谈会和研讨会等形式进行了专题调研。

通过调研分析和认真思考,调研组成员深切地体会到:奥运精细化气象服务系统研发与应用的成功经验,对于建立和完善气象科技成果业务转化的有效体制机制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尤其是其中适应普遍性成果业务转化工作的好的做法应该在新机制建设中充分体现。同时,类似目前沙尘暴模式系统研发与应用中暴露的职责任务重叠、造成重复建设的问题,影响了科研与业务紧密结合,也实质性地影响了成果应用的效果,这在新机制建设中应尽可能加以解决。

当前,以突出实践特色为主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研究解决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中的突出问题,加大力度推广应用优秀科技成果,建立和完善成果业务转化的有效体制机制,切实增强公共气象服务的科技支撑能力,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因此,调研组提出7条建议。

为深入推进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根据中国气象局党组的统一部署,围绕应对气候变化这个着力点,以沈晓农副局长为组长的专题调研组,认真查找中国气象局在区域和省级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11月4~7日,调研组先后三次赴北京区域气象中心、国家气候中心,与国家气候中心、京、津、冀气象局、上海区域气象中心的有关领导、科研业务和管理人员进行交流。调研组预先准备了调研提纲,以求真务实的态度,边调研边发现问题边提出解决问题措施,调研讨论具体深入。调研组同时结合今年科技司就省级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和各省工作进展情况等材料,力求所做分析和建议对全国各区域和省、区、市有普遍适用性。

通过调研和问题分析,调研组感到需要在组织、技术和管理的体制机制上加以完善,在完成预定的有关工作外,未来2-3年应在围绕需求、发挥优势、分工合作的前提下进一步明确重点任务,更好地发挥气象部门的优势,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更大贡献。调研组建议:

1.统筹规划,加强气候变化基础性工作。

进一步明确国家、区域、省级气象部门科研业务分工,重点支持和加强气候变化基础性研究和业务工作。加强国家级对区域、省级科研业务的指导和支持,形成“整体推进,上下融合,逐级指导,左右合作”的机制。

2.稳步有序推进区域(省)气候变化评估工作。

3.强化组织管理、明确任务。

职能司应根据职责分工,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和项目组织,强化落实责任。必须制订未来3年中国气象局应对气候变化重点支持方向,明确具体工作任务、承担单位和考核指标。各省要稳定气候变化科研业务人员,营造培训和交流环境。加强开放联合,通过实际工作,培养人才队伍。

------------------

提高气象为现代农村经济发展服务能力

--赴上海市、山东省、安徽省气象部门调研报告

11月4~9日,以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为组长的调研组赴上海、山东开展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提高气象为现代农村经济发展服务能力为主题的调研活动,调研重点包括农村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的气象服务需求分析和重点任务。

11月4~5日,调研组一行在上海采取座谈会和实地考察方式,对上海市气象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工作部署和进展、世博会气象服务、多灾种早期预警项目等内容,分别在市气象局和松江区气象局开展了调研。6~9日,调研组一行赴山东重点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工作部署和进展、设施农业气象服务、海洋渔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信息覆盖面等问题,在山东省气象局、潍坊市气象局、威海市气象局以及石岛镇气象站等地开展了专题调研。同时,调研组还对安徽省农村气象信息服务开展了专题调研,对河南、湖北省现代农业气象服务情况开展了专题书面调研。

调研组认为,针对农村经济发展对气象服务的新需求,现代农业气象业务能力亟待加强,海洋气象业务服务基础相对薄弱,农村气象信息覆盖面亟待提高,对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的认识和推动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调研组既了解了气象为农村改革发展服务已经具备的良好基础和新的实践经验,也发现了面对新需求存在的问题。调研组建议:

(一)推进农村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建设。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逐步建立村级服务站点,并明确力争3年内在全国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公共服务机构,逐步建立村级服务站点,这为推进农村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因此,气象部门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通过农村信息服务网络的建设,延伸农村气象信息服务,使气象服务信息成为农村信息服务的基础内容之一,并借此推进全国气象部门的农村经济信息网在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加大力度进一步扩大农村气象信息覆盖面的提高。充分利用气象部门电视、网络、短信、电话、手机小区广播、电子显示屏、专用调频接收机、有线广播前端接收机在内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依托农村信息站,扩大信息发布覆盖面,努力实现公共气象服务信息覆盖率95%的目标。

(二)积极推进现代农业气象服务能力建设。结合区域性、地方性农业发展的特点和现代农业对观测的需求,加强对农业气象观测网调整布局的规划设计,完善农业气象观测站网和农业气象试验站布局。联合农业部门,发展农业生物灾害气象预报技术,提高农、林业病虫害发生发展气象等级预报服务能力,加强农业气象灾害定量评估业务;加强面向畜牧业、林业、渔业的气象服务能力;加强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精准农业等现代农业气象服务,提供发展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精准农业的气象条件利弊分析、对策与建议,提供优产、优质、高效农业气象调控适用技术。

(三)积极推进沿海地区海洋气象服务能力建设。加强对我国沿海区域海洋气象观测的整体规划,依托中国气象局的大中型项目和地方建设项目,有计划地推进海洋观测系统的建设。加强对沿海海洋气象广播电台建设的指导和建设方案的审核,提高沿海海域海洋气象预警的公共气象服务能力。

------------------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促进事业科学发展

--赴安徽省气象部门调研报告

按照中国气象局党组的要求和部署,以中国气象局党组成员、center纪委驻局纪检组组长孙先健为组长的调研组于11月3日至7日在安徽省进行了调研。

调研组分别于11月3日、4日、6日在安庆市怀宁县气象局、铜陵市气象局和亳州市气象局召开了安徽省部分县气象局兼职纪检监察员座谈会、安徽省皖南部分市气象局长及纪检组长座谈会和安徽省皖北部分市、县气象局长及纪检组长座谈会。7日在听取了安徽省气象局党组的汇报后,召开了省局机关各处室和直属单位领导座谈会、部分离退休老同志座谈会。调研期间,调研组与安徽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三运,安徽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刘春明以及铜陵、亳州市等地方领导进行了深入交流,向地方领导征求安徽气象部门围绕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情况,听取了他们对气象部门和气象服务工作的意见。孙先健组长还给安徽省气象局广大党员干部作了《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不断增强坚持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的学习实践活动报告。

调研组认为,安徽气象部门的很多做法在部门内具有一定的典型示范作用,可以归纳为“五个坚持,五个着力”,即:坚持强化责任主体、强化责任分解、强化责任传递、强化责任考核,着力加强廉政责任体系建设;坚持抓教育学廉、抓活动倡廉、抓典型树廉、抓“立铭励廉”、抓家庭助廉、抓宣传彰廉,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坚持系统性、针对性、可行性、创新性,着力加强廉政制度体系建设;坚持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注重实效、加强审计,着力加强廉政建设监督制约;坚持有案必查、强化协查、以案示警,着力加强惩治腐败的治本功能。

经过调研和分析,调研组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气象部门纪检监察机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兼顾、协调推进,把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牢牢抓在手上,更加自觉地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好《工作规划》的贯彻落实上,把建章立制贯穿于学习实践活动的全过程。要重点抓好以下四项具体工作:

(一)贯彻《工作规划》,抓好154项具体任务的落实。一要加强任务分解,明确各个责任主体,通过联席会议等有效手段进行组织协调,保证承担任务的各职能部门责任明晰。二要按照任务分解的要求,各承办单位履行主抓职责,明确完成时限。center纪委驻中国气象局纪检组和直属机关党委对各有关单位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三要结合气象事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创新工作思路,制定更为科学、更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充分发挥监督和保障作用。各级纪检监察机构要担负起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的职责。

(二)开展两个示范活动。一是开展命名全国气象部门局务公开示范点活动。通过典型引路,推进气象部门局务公开工作的进一步深化。二是开展命名全国气象部门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活动。进一步推进气象部门廉政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教育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并在相关图书配备上予以支持。

(三)建立四个制度。一是制定《驻局纪检组领导与驻在部门领导班子成员约谈制度》;二是制定《驻局纪检组参加有关单位民主生活会的规定》;三是制定《关于加强查办案件工作的意见》;四是制定《关于加强内部审计监督的意见》。

(四)加强纪检监察审计队伍建设。以“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制定《驻局纪检组加强自身建设的意见》,形成加强自身建设的长效机制。增强高举旗帜的坚定性,增强服务大局的自觉性,增强做好工作的主动性,按照“四个对”(即:对党和国家无限忠诚,对腐败分子和消极腐败现象坚决斗争,对广大干部和群众关心爱护,对自己和亲属严格要求)要求,着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提高工作能力、改进工作作风、加强制度建设,始终保持谦虚谨慎、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恪尽职守、秉公执纪的职业操守,进一步树立可亲、可信、可敬的形象。

第四篇:气象服务工作

围绕需求强化服务提升水平加快推进灌南气象事业再上新台阶

灌南县气象局

(2012年2月27日)

过去的一年,在市局党组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局以“转变事业发展方式,建设气象现代化体系”为主线,着力加强四个能力建设,强化各项措施的落实,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取得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展。

一、围绕服务民生,提高公共气象服务水平

公共气象服务是气象工作的核心和出发点。面对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影响逐步加大、极端气象灾害逐渐增多的新形势,我们高度重视气象灾害的防范应对,着力提高公共气象服务水平,努力实现全民共享气象服务的目标。

一是引导气象工作政府化。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气象工作,先后出台《灌南县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和《关于加强防雷减灾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加强气象工作的组织、宣传,将其纳入全县专项规划进行统一管理和实施,为气象工作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县财政每年投入气象经费30-50万元,用于气象基础设施建设,全县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系统、视频会商系统、信息传输网络、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系统等不断得到完善加强。

二是开展服务形式多样化。我们时刻关注灾害性天气,及时做好防灾减灾决策服务,努力提高气象服务的敏感性、针对性、多样性;紧贴关键农时,提供精细化指导提醒服务;抢抓重大活动和重要节日,提供及时准确的保障服务。去年,我局共发布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4万余条,常规气象信息40.6万条,《重要天气报告》31期,电视专访、新闻发布会9次等等,力求做到在时效性上坚持常规天气按时报、灾害天气及时报;在服务方式上实现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声讯服务等随时报;在灾害天气时做到书面材料重点报、新闻媒体公开报。

三是推进气象业务现代化。在已建成由全县各乡镇自动气象站组成的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服务系统、土壤水份自动监测系统和开通气象信息共享平台的基础上,又初步建成了灌河水上交通气象监测预警服务系统,高清视频会商系统,完成了Micaps系统的升级改造,气象现代化监测预警和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四是质量建设规范化。扎实开展业务质量提升年活动,努力提升质量意识,夯实业务基础,业务平台、业务流程、业务制度、业务学习交流等工作规范化开展,业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去年有四位同志获得百班,获批一个省青年气象科研基金项目,一篇文章获第六届苏皖研讨会优秀论文。

二、围绕三农需求,提高气象为农服务水平

当前,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仍是防灾减灾工作的“短板”。面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气象服务需求,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推进“两个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气象为农服

务能力。

一是打造服务平台。建立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是“两个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2011年,县政府出台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六有”建设标准,并将“建成气象信息服务站”列入各乡镇“三农”工作考核,与农工部、农委、卫生、安监等部门建立合作机制,开展专项验收检查。截止去年12月份,全县14个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全面完成,提前两年实现中国气象局提出的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全覆盖的工作目标。二是加强队伍建设。为了充分发挥气象信息服务站阵地作用,进一步做好农村防灾减灾工作,我们把乡镇气象服务队伍建设作为重要工作。自2008年组建气象信息员队伍以来,目前已建立起覆盖全县14个乡镇、239个村、总人数达到863人的乡镇协理员,村(社区)、学校、部门、大学生村官气象信息员队伍。定期开展气象信息员培训,在气象信息传播、气象灾害上报、灾情调查、气象科普宣传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我们还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和考核办法,年终进行检查考核,每年都对气象信息员队伍更新梳理。

三是提升服务能力。开通为农服务工作平台(网站),强化业务技术人员为农服务知识培训,加强与农委、海洋渔业部门等业务技术人员交流,完善为农服务方案,为农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开展人工影响天气标准化建设,建立标准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旱情监测,适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去年,我县累计投入 25万元,实施四

次人工增雨作业,有效地缓解了旱情,收到了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次在省政府办公厅政务信息中报道;在“三夏”期间,连续第十年组织“三夏”流动气象服务小组,分赴全县14个乡镇,面对面向农民朋友进行服务,这一做法在中国气象报进行了报道。

三、围绕灌河经济,打造气象服务特色品牌

06年以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县先后建立了临港产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农业示范园区等经济园区。我们立足园区企业对气象的特殊需求,开展特色气象服务。先后形成了《现代农业示范园气象服务调研报告》和《临港产业园区气象服务调研报告》,建立了临港产业和农业园业气象服务系统,园区、产业区的气象服务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服务用户近100家,年发送服务信息达5万余条。为了更好服务临港产业园区经济发展,我局从2010年开始着手建设灌河水上交通气象监测服务系统,打造灌河水上日常运营服务平台。截止去年底,沿灌河沿线已建成5座6要素自动站,成为全省唯一一家县级气象部门建设的水上交通气象监测预警服务系统,为尽可能缩短货物运输时间,降低运输成本和费用,保证运输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为提高临港产业的气象服务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立足优化服务 提升防雷减灾管理服务水平

一是不断优化服务意识。大力弘扬“三创三先”新时期江苏精神,扎实开展好创先争优、科学发展主题培训、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四治四提升”、“为党旗争辉 为气象添彩”和学习型机关建设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六个活动,努力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效率意识,着力营造便捷高效廉洁的服务环境。

二是不断优化服务载体。进一步完善《关于加强防雷工作管理的实施意见》,开展并完成防雷检测实验室资质认证,优化防雷安全管理工作流程,防雷工作标准化水平和技能进一步提升。强化防雷检测平台和气象法制管理平台网上运行,行政权力网上公开运行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和许可工作更加规范。

三是开展防雷安全标准化建设。全力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年活动,深入部门企业提供防雷技术服务,送发防雷安全宣传材料,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生产大检查,检查企业180余家次,全县的防雷减灾水平进一步提高。

各位领导、同志们,灌南县气象事业发展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与上级领导、兄弟单位相比,还有许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下一步,我局将根据这次会议的要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以提升四个能力为着力点,积极推进气象工作政府化、气象业务现代化、气象服务社会化、气象管理科学化。突出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一是以加强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为重点,建立防灾减灾组织,制作印发灾害防御规化,开展乡(镇)、村示范点建设,全力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和公共气象服务工作。二是以加强现代业务体系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提升预报业务能力、测报业务能力和现代装备技术保障能力,推进业务体制改革工作。三是以气象监测预警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完成灌河水上交通气象监测预警服务系统项目建设,做好乡镇自动站的升级改造工作。四是以防雷安全监管为重点,全面履行社会管理职能,推进科学管理。五是以加

强气象工作责任体系建设为重点,努力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工作目标管理和考核。进一步健全防灾减灾工作协调机制,形成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协作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格局,将气象事业的发展全面融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全县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和良好的保障,为我市在苏北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在“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伟大征程中作出新的贡献!

第五篇:气象服务业务流程

气象服务业务流程

在常规天气预报产品的基础上,根据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用户对气象条件的特殊要求,通过服务系统,加工制作各类专业预报。同时,将常规天气预报、专业预报及指导预报,通过各种媒体,分类向政府部门、社会公众、专业用户发布。气象服务流程如下:

1、决策气象服务

(1)了解天气背景和常规天气预报,明确当前决策气象服务重点。

(2)1-2月春运服务期间,定期发布长期趋势预测和中期天气预报,出现大雾、大雪、冰冻、大风、寒潮、强对流天气时,及时发布补充短期预报,并提出合理化的防御工作建议。

(3)3-4月做好倒春寒、春季连阴雨、低温、春季强对流等天气的预报服务,抓住“冷尾暖头”的最佳适播期,及时发布春播期预报。

(4)5月份重点做好降水天气过程和强对流天气的预报服务。做好汛期气象服务的动员准备工作。定时向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等领导部门发送长、中、短期天气预报,天气简报和天气气候分析材料。

(5)6月1日启动决策服务系统,6-7月间做好梅雨期预报和防汛抗灾决策服务是服务重点。定时向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等领导部门发送长、中、短期天气预报,天气简报和天气气候分析材料。有重大天气过程时,发布重要天气预报和专题气象服务。

(6)7—8月份的高温酷热容易使人产生中暑,高温预测是服务的重点。

(7)9-10月鄂西北多雨易引发汉江秋汛。做好汉江秋汛服务是这段时间的服务重点。

(8)11-12月做好冬季冷空气、寒潮预报服务。

(9)收集气象服务效益和意见,总结分析服务情况。

2、公众气象服务

(1)每日通过天门广播电台、天门电视台、天门日报、天门兴农网等媒体发布气象公告、天气预报,为社会公众服务。

(2)每日06、11、16时将最新的天气预报和各类专项预报,通过“121”天气预报答询电话向公众发布;每日06时30分和16时30分通过气象短信编辑平台将天气预报发送到武汉专业气象台为手机用户服务。

(3)遇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时,通过以上途径不定时向社会发布重要天气消息。

(4)答复公众的天气咨询。

3、专业气象服务

(1)了解各类用户对气象条件的要求。

(2)熟悉前72小时专业预报意见。

(3)分析常规天气资料和预报,在服务系统上制作各类专业预报;并分析用户特殊要求修改订正专业、专项预报。

(4)每旬末10、20、30(或31)日向有关专业用户发布下一旬天气预报。根据季节变化,发布各类指数预报,为专业用户服务。

下载关于提高气象服务效果的思考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提高气象服务效果的思考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利用电子白板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考

    利用电子白板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考 本学期,我校高三年级全部教室安装了电子白板,以应对二期课改的实施。为此,2010年11月23日,我上了一节“氯气的性质”的公开课,展示电子......

    充实内涵 增强媚力 提高服务效果

    充实内涵 增强魅力 提高服务效果 ——参观郑州师范学院图书馆汇报材料 为了加强图书馆的文化建设,以实际行动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受董事长委派,由院党委副书记董学力同......

    汛期气象服务工作方案

    汛期气象服务工作方案 一、汛期气象服务工作指导思想 我旗汛期天气气候复杂,属灾害较多地区,境内有飞机航线、铁路、国道、自治区道和重要通讯干线,所以防汛的任务非常艰巨。因......

    5月气象服务工作总结

    大厂回族自治县气象局 关于2009年5月气象服务工作总结 在县委、县政府和廊坊市气象局的正确领导下,我局紧紧围绕县委、政府中心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县委九届五次全会精神和全市......

    气象信息服务协议书

    甲方:_________乙方:_________为进一步促进乙方的防灾减灾工作,并以针对性的气象预报服务,有效地、广泛地指导乙方各行业生产,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生产安全,提高各行业经济效益。应......

    决策气象服务实施细则

    市决策气象服务实施细则一、总则 第一条决策气象服务是公共气象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市防灾减灾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中国气象局《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

    气象服务学习报告

    气象服务学习报告 来到这里学习已经有一个来月的时间了,在此期间我们学习了气象观测、天气预报以及生态气象等气象相关重点业务知识。最近几天我们学习了最面向大众、最贴近......

    专业气象服务协议书

    丹阳市专业气象服务协议书 甲方: 乙方: 为进一步促进防灾减灾工作,有效地、广泛地指导各行业生产,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生产安全,提高各行业经济效益。应上级政府(部门)要求或经甲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