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吴江市七都镇农业信息
吴江市七都镇农业信息
第 十三期 七都农服中心(农技-12期)编2014年7月30日 水稻病虫第二次总体防治意见
当前,水稻大面积进入生长旺盛的中期阶段,也是各种病虫害繁殖和危害的明显上升时期,对下阶段水稻的生长构成严重的威胁。根据当前的虫情分析,三代纵卷叶螟一峰已进入盛发;二代白背飞虱、三代灰飞虱,虽经前阶段的用药防治,但大面积残留虫量仍然偏高;水稻纹枯病也进入发病期,因此做好当前病虫害防治工作,是控制当前为害、压低后代基数的关键,也是促进分蘖成穗、争取大穗、夺取水稻丰收的关键。为此,务必要统一认识,加强宣传,全面适时抓好防治,以确保水稻正常生长。-、防治意见
1、防治对象:主攻纹枯病、三代纵卷叶螟一峰,兼治稻飞虱。
2、用药范围:所有水稻田(包括直播稻田)。
3、用药时间:8月2-3日。
4、用药方法:40%敌百·毒死蜱100克加5.7%甲维盐水分散剂10克加6%井冈·蛇床素60克,兑水50公斤,均匀喷雾。
二、注意事项
1、提高用药质量,要先上水、后用药,施药时田间要有浅水层,药后保水3天,特别是要兑足水量,每亩不少于50公斤水,喷雾要均匀,药后遇暴雨要补治,以免影响防治效果。
2、甲维盐对水生生物比较敏感,药后田水不得直接排入鱼虾池。
3、高温季节要注意安全保护,提倡早晚两头打药,避免中毒中暑事故。
(本信息由村委通知农户及发至各种粮大户)
第二篇:七都镇普法工作汇报材料
七都镇普法工作汇报材料
近年来,七都镇“五五”普法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增强公民法制观念,提高全民法律素质,服务于全镇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宗旨,坚持理论宣传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稳步推进普法逐项任务,一年一个新台阶,年年都有新台阶,稳扎稳打,求真务实,把普法和依法行政工作干出特点,干出成效,特别是干出七都镇的特色。在普法工作中坚持培训课程有特色,说理道法。有神色,宣传方式有个色,依法治理有起色,在责任落实中做到组织到位,人员到位,宣传到位,学习到位;在抓普法进程中坚持党委领导,政府决策,工作人员督办,普法单位落实,层层相扣,紧密结合。通过前几年的时间,全镇的普法工作有了很大改观,各级干部的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事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成效显著。公民法制观念明显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稳定。
一、明确宣传教育对象,加强普法内容宣传。针对我镇特殊的地理位置,普法工作头绪繁多,任务繁重,确定凡在镇内的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包括暂住人口)都是“五五”普法对象,重点对象是各级领导干部、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青少年学生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特别是各村组及镇各单位负责人作为普法骨干,加强法律知识的培训和学习。为了能够以点带面,全面辐射,把全镇分为四片一中心,七井片以七井村为中心,六都片以六都村为中心,河口片以河口村为中心,七都片以七都村为中心,中心区域设在镇政府,紧紧围绕中心开展工作。对重点村制定了普法的重点,七都
第三篇:七都镇旅游产业现状及发展规划
七都镇拥有20公里太湖岸线,区域内空气清新,水质清冽,素以“一级空气、二类水质”而闻名遐迩,是传统的太湖明珠、鱼米之乡。“一年结多 熟,天天有鱼虾”是对江南水乡七都镇的高度概括。
七都镇位于江苏省吴江市西南部,南临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城区,行政区域总面积102.90平方公里,其中镇区面积5.36平方公里。七都镇与浙江省湖州市毗邻,东距上海9 0公里,北依太湖至苏州市54公里,西达湖州45公里,南到杭州市90公里,靠大运河支流,生态环境十分优良。七都镇主要产业:光缆电缆、有色金属加工、针织纺织、机械电子四大主要产业。以“中国光电缆之都”闻名的七都镇,现有40多家光电缆生产企业,电缆生产线168条,生产能力达2500万对公里;光缆生产线31条,年产量300万芯公里,占全国生产总量的四分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光电缆已经成为七都享誉国际的名片,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全国光电通信科技园”,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国家火炬计划光电缆产业基地”。目前,该镇形成了亨通、新恒通、巨通和双塔“四大集团”,成为七都光电缆产业的龙头。该镇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支持这些龙头企业走出七都,迈向全球。七都镇经济以林茶为主,七都镇有山场20.3万亩。林木蓄积量达92万立方米,茶园总面积10800亩,年产干茶200吨。并盛产多种无污染的高山野茶,制作精细,色泽翠绿,汤浓味醇,堪称茶叶佳品。每逢茶季,八方客商和周围数千农户云集七都镇茶叶专业市场,年交易量200多吨,交易额近千万元。工业企业从无到有,不断发展。有福建客商投资的三林人造板、浙江客商投资的世明扇业、段家木业等大中型企业相继在七都镇入户,2008年又引进了总投资3580万元宏峰金属材料公司入户七都镇650亩工业园区内,占地30亩,已投产。
七都镇是全省195个中心建制镇之一,自古就是石台东部的商品集散地,物产丰富,商贸发达。先后 投资近千万元在镇所在地兴建了农贸市场、茶叶市场和小商品批发市场,成为周围7个乡镇农副土特产品的集散地,工业品下乡的中转站。还兴建了二条以商业、修理、服务为主的新商业街,吸引了浙江、江苏等省市大批客商来此经营,常年入市的个体工商户260余户,其中大户108户。随着新七都镇的建成,七都镇规模的扩大,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建设“绿色石台,皖南茶乡”总体方针,七都镇将进一步加快建设的步伐,树立S325省道中心建制镇新形象,不仅仅是“大大的七都村”,而且是“大大的七都镇”。(一)旅游业发展的环境
当前,七都镇旅游业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旅游业都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存在着强大的需求潜力。国际形势总体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跨国旅游者的长途旅游活动。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家。国内经济稳步增长,将使国民的可支配性收入增加,预期旅游消费继续增长,市民出游比例将进一步提高,我国旅游业将面临迅猛发展的势头。
从七都镇的资源、产品开发及所处的环境看,也有巨大的供给能力。一是区域发展空间上,特别是环太湖地区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二是旅游产品发展空间上,旅游正从一般性的观光向观光与休闲并重,节庆旅游、修学旅游、会展旅游、游船旅游、婚庆旅游、生态旅游、工业旅游等旅游项目,尚未成为重要的旅游产品;
从国家的宏观政策到我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都十分有利于七都镇旅游业的发展。七都镇所在在华东地区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一切有利于国际、国内旅游业发展的政策要素,七都镇都将是其最直接的受益者。七都镇所在的吴江也是经济较发达的地区,随着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必将带来大批商务旅游者,同时我市有较强的经济作后盾,能够为旅游者提供良好的服务和旅游条件。
(三)旅游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七都镇目前仍以传统的观光旅游产品为主,度假型、商务型、文化型旅游产品正处于开发之中,但还没有形成规模效益,这与当前国际上单纯观光旅游的市场越来越小,度假型和文化型旅游、追求刺激的特种旅游以及复合式旅游的市场越来越大的发展趋势不相一致。旅游产品结构的不合理正是七
都镇旅游产业整体效益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另外,旅游人才,尤其是经验丰富的经营管理人才匮乏,产业组织化程度不高,且内部与其它产业之间的配套服务还不完善,经济效益结构性的不平衡的矛盾比较突出,旅游产品开发后劲不足,缺少新的旅游增长点,影响了旅游业整体效益的提高,也是对今后发展的严重制约。
沿太湖地区旅游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发展旅游一体化合作的基础条件
第一,区域内各地的旅游资源存在着互补性和优势叠加性。地理位置好,交通网络发达,与国内各城市以及邻国市场往来便利;具有国内外良好的客源基础;各地区的旅游资源特色明显、相互搭配、风格互补,形成叠加优势。例如上海的都市旅游资源、浙江的自然山水资源以及江苏的山湖风光与人造景观资源相互组合,魅力无穷。
第二,市场定位上存在层次性。区域内的大城市一般比较适合中高档市场,而中小城市一般比较适合中低档市场。如上海的优势在于商务会议旅游、都市旅游、购物旅游;浙江的优势在于宗教、观光旅游;而江苏的优势则在于民情、观光、休闲康复和文化娱乐旅游。另外,不同地区接待设施和服务水平、消费水平以及已经确立的国内外目标市场也有所不同。这种能够灵活适应不同档次、不同需求的旅游经营结构,为环太湖旅游区域开展一体化合作、提高整体效益奠定了基础。
第三,客源输出与输入相结合。区域内各地既是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同时又是居民出游率高的旅游客源地,这不仅为区域旅游合作的开展提供了基础,同时也是各主体之间互惠互利、利益共享的保障。
二、环太湖区域旅游一体化合作发展的对策选择
第一,综合评价各旅游资源的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整合开发区域性旅游产品群,注意衔接和互补,避免雷同性开发和低水平重复性建设。
第二,按照各地旅游产品的特色和交通条件,通过整体设计推出系列旅游线路和整体性旅游产品,注重创造区域的总体旅游特色,形成区域市场竞争优势。
第三,对区域性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进行联合宣传和整体营销,旨在创建鲜明的区域旅游形象,打响环太湖区域的优质旅游品牌。
三、以客源为导向的环太湖区域旅游产品结构的优化途径
第一,在国内市场方面:
①提高观光旅游产品的质量。国内客源是当前环太湖旅游区的主要市场,在开发和改造观光旅游产品时,既要注重突出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的高品质,同时又要注重软件的建设,提高景区的服务质量。
②发展新型的观光旅游产品。一方面环太湖区域山水风光秀丽、历来是“鱼米之乡”,自然条件优越,适合开发观光农业、生态植物园等新型的观光旅游产品;另一方面,区域周边临近上海、南京、杭州等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此类产品能够更好的迎合都市人回归自然、享受休闲的旅游体验心态。
③开发度假型旅游产品。环太湖区域的自然环境、气候、旅游资源等很适合开发度假和休闲旅游产品,同时,这也是当前旅游热点产品和市场需求的趋势所在。
第二,在国际市场方面:
①以观光旅游为主体。观光旅游是本区域的主体优势资源和基础旅游产品,今后力争在传统的静态观光产品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保护,突出民族特色和民俗风情,适度增添参与性和真实性,加强宣传,提升国际知名度和吸引力,开拓国际市场。
②大力发展商务和会议旅游市场。基于区域良好的区位、丰富的旅游资源、良好的经济条件、不断完善的旅游基础和接待设施,进一步开拓商务和会议旅游市场,打造环太湖商务会议旅游中心,有利于提升旅游资源的知名度与产品档次,增加旅游收入。
③顺应当今世界旅游发展趋势和本区内旅游资源的特点,推出康体旅游、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等新的旅游热点产品。
七都镇的旅游发展对策以及发展目标
七都镇原有产业主要是第二产业,如光缆电缆、有色金属加工、针织纺织、机械电子。所以七都镇要想发展旅游业应该着重强调产业升级,配套基础设施的发展,和环境的治理保护。1产业升级 七都镇原有的产业以第二产业为主如光缆电缆,有色金属加工,针织纺织,机械电子,发展旅游业应当首先处理好这些第二产业的转移,因为这些产业的发展势必会造成环境的污染,这对于当地的旅游发展是致命的。七都镇地方政府应当和相关企业做好相关工作,进行产业转移(向内地等欠发达地区转移)
第四篇:七都镇农村环境建设长效管理办法
七都镇2012年下半年农村环境建设长效管理办法
1、健全组织,建立队伍。在一把手负总责的前提下,村应明确一名分管负责人,配备有一定管理能力的保洁队长;根据市爱健办《关于加强吴江市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的指导意见》,行政村应建立三支保洁队伍(1、按常住人员的5‰组建村庄保洁队;
2、公路及沿线保洁队;
3、河道保洁队)。
2、分段分区域包管,明确保洁职责。保洁队长要负责全面全村的长效管理工作,加强对保洁的管理和检查,村应建立保洁队长岗位责任制及考核制度;对保洁员要签订保洁协议书,明确工作职责,建立考核制度。保洁队长上班应在保洁现场,而不是办公室。
3、坚持工作制度,保洁员要坚持6-8小时工作;要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偷懒;
4、垃圾收集做到日产日清;路面、河道无白色垃圾、漂浮物。对成堆的建筑垃圾、装修垃圾、工业垃圾要及时报告保洁队长。对乱倒垃圾现象要及时劝告制止,劝告不成的应向保洁队长反应。
5、保洁人员必须穿有“七都环卫”标志的黄马甲上岗,带全保洁工具,扫帚、畚箕,必要时铁锹、铁钯。
6、环境竞赛办公室每月对保洁队伍进行督查,不定期对保洁队长、队员进行抽查,发现保洁队长或应到队员50%
以上不在岗的,每次扣6分 ;在岗不穿马甲的扣3分,每期累计平均后列入环境竞赛考核。
7、加强对各村保洁人员的培训指导。由镇环卫所负责指导培训每年不少于2次。
8、开展“卫生清洁户”评比活动,鼓励全镇居民积极参与长效管理。每年全镇拟评出100户卫生清洁户,年终进行表彰,给予精神和适当的物质奖励。
9、经费保障方面,镇按村常住人口60/人﹒年予以经费保障,(其中:40元/人﹒年每半年发放一次,直接发放到各村;10元/人﹒年按考评情况对行政村予以经费补助、10元/人﹒年用于环境竞赛中的应急费用及不可预见费用)。
10、处罚:对半年中有2次未得奖的村,扣除镇级补助5元/人﹒半年; 3次均未得奖的村,扣除镇级补助10元/人﹒半年。半年中镇二次抽查均未见到保洁员的扣5元/人﹒半年。
注:本办法请各村回去讨论,在本周三下班前以电子稿形式发爱卫办汇总!
第五篇:[七都镇]八棚村立足特色农业,依托科技走富民之路
石台县七都镇八棚村立足特色农业,依托科技走富民之路
地处海拔850多米的石台县七都镇七井八棚村,因地制宜,立足高山特色农业,加大科技投入和科技培训,促进农民增收,实现经济持续发展。
八棚村坚持突出高山特色农业,围绕“茶、药、竹、菜”四大主导产业,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转化能力,不断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新机具,在保持经济稳步发展的同时,培育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该村在稳定蔬菜种植面积1000亩的同时,还发展高山西瓜80亩,新增中药材白术100亩,继续做好毛、杂竹林和山茱萸等生态林的抚育工作。
八棚村坚持以绿色蔬菜专业合作社为载体,以农民田间学校为平台,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培训,不定期邀请省、市、县有关专家与博士入村参观调研,进行新品种试验与技术指导。通过培训,该村目前拥有县农委科技联络员2人,助理农艺师6人,农民技术员40人,科技示范户123户,辐射带动该村所有农户。该村创立了“科技示范园”、“高效农业示范园”,以红辣椒为代表的高山蔬菜已通过了绿色农产品认证标志,经过统一注册,统一包装,提升了品位,远销北京、上海、武汉等各大中城市。农民收入大增,2007年就红辣椒一项该村总收入达400万元之多,年收入7—8万元大户有5户。
八棚村村民在七都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该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带领下,坚持“科技兴农,科技富民”的战略,继续走“稳茶、强药、扩菜、引花”之路,增加了收入,尝到了甜头。八棚村,这块昔日“悬在云中的土地”现已是“一片黄金地”。
石台县六都中学:吴爱斌 李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