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民警幸福感调查与思考

时间:2019-05-15 13:33: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公安民警幸福感调查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公安民警幸福感调查与思考》。

第一篇:公安民警幸福感调查与思考

公安民警幸福感调查与思考

一、背景和意义

在20世纪60年代晚期开始,“幸福感”渐渐成为了心理学中一个热点的研究领域。人们希望通过对现在社会个人幸福感的研究来分析出现在人类对生活状况的主观认知情况。因为现在的社会是个不断发展的社会,现代化的同时带来了物资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从而使得我们对幸福感的探究变的更加的重要。

近年来,在我国“幸福感”也逐渐成了一个关注度极高的热词,2012年11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也将“提升居民幸福指数”放到了重要位置。“幸福感”的作用已经被社会所肯定,社会普遍认为其就是不依赖于任何外来的客观标准而是来自于人们内在的主观感受,于是也被称为主观幸福感,主要由积极情绪、消极情绪、生活满意度构成,与物质享受、精神追求和情感温暖等因素息息相关。目前已有很多国内外学者对不同群体、不同地域和不同职业人群的幸福感指数进行了调查研究,但有关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幸福感调查研究情况却鲜见报端。事实上,公安民警的幸福感不仅影响着民警个人的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公安事业的荣辱与成败,其作用不容小觑。公安机关是我国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保障经济活动和民众生活得以有序展开的重要力量。对于我国的警察群里而已,其面临的压力之大是其他职业所无可比拟的,而伴随着这样的职业性质,广大公安民警的心里健康问题也逐渐突显出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0年12月20日,召开的全国公安厅局长会议上,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同志多次强调要让公安民警“真切拥有成就感、安全感和幸福感,真正做到快乐工作、幸福生活”,为新形势下的公安文化工作和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目标、新思路、新要求。但是,如何提升民警幸福感却成了各级公安机关当前亟待解决的一道难题。

因此,我们对公安民警幸福感开展样本调查研究,既是为了让我们更清楚的了解不同警察群体之间的幸福的差异,也为明确各类警察人群在面对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所会产生的心理问题。从而展开针对性的分析和解决。从而真正的做到了解公安民警“幸福感”的具体依托和形成。保障人民警察的幸福生活和快乐工作,让我们的警察队伍成长的更加健康与和谐。

二、方法和对象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民警幸福感调查问卷》对**市**区分局部分民警开展了思想状况问卷调查。在抽样的过程中尽量实现了样本在不同性别、年龄、警种,职级、任职年限之间的平衡,提高调查样本对于公安队伍的代表性。此次问卷调查共设选择题40条,问答题5条,共有120名民警参加问卷调查,主要从职业荣誉感、工作归属感、事业成就感和生活满意感等情况对民警的“幸福感”深入调研,并对分局创建幸福警队的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探讨。

三、调查结果和分析

(一)、对于职业荣誉感而言,大多数民警对自身荣誉感看待较重,较珍惜自身职业。从对有关警察职业的看法,及对自身职业荣誉感的认知这个几个问题来看,大多数的民警对警察这份职业抱有很强的荣誉感。有78%的人认为,职业荣誉感是警察职业不可或缺的一份动力。所以对于现在的警察而言,职业荣誉感是他们在精神上热爱这份职业的关键点。但是同样的单纯从选择警察这份职业的问题回答中,我们也看到了,现在虽然大多数在职的警察对本职的荣誉感很看重,但是当初报考警察的动机也不仅仅处于对警察职业的喜爱和向往,报考警察职业的动机呈现多元化趋势,出于职业情感理想、谋求公务员待遇、家人的建议意见成为三大主流,数据显示:喜爱和出于追求荣誉感而报考警察、出于寻求一份稳妥的“铁饭碗”和父母及亲友的要求、建议,分别占35.3%、33.5%和21.6%。另一方面,目前的青年对所报考职业(警察)的前期性认识更充分,其报考决定也更为理性,对岗位也更懂珍惜。74.8%的新警表示体会到择业的不易,对现职业倍加珍惜。79.4%的新警面对其他职业收入待遇高,能理性认识并接受职业间的这种待遇差别。所以从这些分析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警察荣誉感是一个警察认知自我,加强工作责任心所必不可少的一种态度,但是荣誉感并不能完全装换成对这份职业的热爱,还是必须结合实际的生活和工作,在工作的收入,稳定性等各方面做好保障,这样才能使警察这份职业的“幸福感”得到稳步的提升,才能够让警察会以职业的荣誉感为奋斗的目标。

(二)、对工作归属感的问题进行分析,大多数警员对工作内容还是存在颇多质疑,工作是否和本职相适应成了最主要的问题。对现在警员所处理的日常工作和本身的预期相比较。有45.3%的警察认为其工作和所处职位应负责的内容有出入,有44.2%的警察认为他们的本职工作完全符合预期想法,剩下还有10%的警察认为现在所做的工作完全和预期不符,没有工作的方向和动力。从这一个分析可以看出,对于工作的归属感,警察这份职业因为其工作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每每都需要负责各种疑难类的案件。所以,对工作的归属感非常强烈,如果一个警察无法爱上自己的工作内容,工作环境,那么对于这份职业自然而然的就会产生疲惫感和厌倦感,从而降低自己的“幸福感”。同时对于职业的调查中,对于警察的这份职业而言有88%的民警表示仍然有较强的职业荣誉感和归属感,并且有87%的民警表示会努力工作,争取有所成就。假如让民警重新选择职业,61%的人表示会继续当警察,29%的人会选择其他党政机关。这也看出了现在还是有很多的警察对本职工作的“幸福感”感受不深,没能真正的融入这个职业,融入这个集体。

(三)、从职业成就感这方面出发,大多数警察认为成就感的中心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本身的职业成就,二就是社会肯定。首先,从我们警察职业本身的升职情况以及各种嘉奖的现状来看,有69%的人满意于现在的升职速度和现状。有23%的人认为警察的升职速度过于慢而且各种的嘉奖较少。剩下8%的人认为警察的各类职务职级安排十分不合理,对基层民警的职业成就感帮助不大。而另一方面则是社会群众和相关媒体等对警察工作的看法。近些年来有关警察的负面新闻层出不穷,大家也都十分的关心警察职能的运用和监督。从而导致了对警察的不信任日益加剧。从我们的调查分析中也看出。对于警察在公众中的整体形象一项,65%的民警认为有了很大或一定的改观;同时也有25%的民警认为比以往有所倒退。有10%的民警更是认为现在的形象非常的差,到了历史的低谷。所以,如何保障民警对于工作职业本身的成就感,就显得非常重要,同时对于警察而言,想要在工作成就这些方面获得“幸福感”,就要更好的认识自身工作的性质,更好的和人民群众多沟通,互相了解,互帮互助,形成更好的警民关系。

(四)、关于生活的满意度而言,现在的警察主要从工资待遇福利,以及家庭生活和婚姻等各方面提出了要求。调查结果也显示,对于现有的工资待遇,54%的民警认为工资待遇非常的合理,23%的民警认为工资待遇有待提高,还有23%的民警认为警察的工资待遇过低。所以,从这份调查内容中可以看出,对于现在的大多数警察而已,保障生活的工资待遇还是有的,但是更有进一步的期待和期许,以希望能够有更合理的工资待遇,从而提升整体的生活水平。那么,对于婚姻及家庭问题的调查显示,89%的民警认为自身的婚姻较为和谐,76%的民警表示能兼顾好工作和家庭的关系。家人对民警工作的态度表示理解和支持的占81%,还有19%是理解但不支持。这样就在一方面反映了,当前大部分民警能够兼顾好工作与家庭,并且家人对于警察的工作表示理解。

综上所述,分局民警在职业荣誉感、工作归属感方面有相对较高的满意度,而在事业成就感和生活满意度上民警的幸福感相对较低。笔者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主观方面:

1、心理层面

(一)心理压力大。有个国内通行的说法:警察是和平时期最危险的职业,天天有牺牲,时时在流血。没错,警察经常面对暴力行为,不断面临死亡的高危险,使从事警察工作的人精神上时刻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心理学家提供的资料表明:警察在参加工作后的头三年中所接触到的社会丑恶现象,就要比普通人一生接触到的还多。另外,随着信息化时代到来,违法犯罪活动更加多元化、动态化,一些新型犯罪和作案手段超过了民警的心理预期,加上还要承担大量的征地拆迁、群体性事件处置等维稳处突任务,这些都对传统思维观念和工作模式造成了冲击,无形中增加了民警的思想压力。

(二)组织压力。有研究发现,警察受来自于组织机构的压力甚至比工作压力更大,通常警察个体所感受到的压力和麻烦更多地来自组织和管理,而不是实际执行任务的过程。比如管理风格不适应,沟通缺乏,社会支持不足等等。这样的现象也出现在其他工作负荷过大,时间紧张,人员短缺的职业领域,如医生、护士、教师、消防员等。这些似乎都在暗示,职业压力、应激通常来自于工作环境和性质,而非具体的工作内容。

(三)家庭压力。由于警察职业的特殊性,对工作时间要求比较严格,值班、加班、节假日上班等情况普遍存在。特别是遇到突发事件、紧急任务时更要随叫随到。这使得民警陪伴家人的时间非常少,不能像其他人一样与家人分享天伦之乐。部分家人对于民警工作性质虽表示理解,但也无形之中施加了不少压力。另外,部分民警对于因不能较好的照顾家人,内心深处对家人有一种愧疚感,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属于压力源之一。

2、生理层面。在当前警务活动繁重和警力不足的情况下,不少警察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各类临时性工作、突击性勤务任务繁多,加之上级公安机关开展的行动一边倒的压至派出所等基层单位,形成严打活动经常化、专项斗争全年化的态势。多数基层民警为完成工作任务,夜以继日地工作,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经常牺牲正常休息时间,却又没有更多的时间补休、调休。警察普遍感到工作累、精力透支、身体吃不消。例如,**区公安分局康桥派出所民警,在“扫毒害保平安”专项行动中,每人每月平均加班天数13天,每人每天平均睡眠时间5.6小时,致使不少警察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影响了工作效率。另外,各种压力使他们更容易患有与压力有关的躯体疾病,如冠心病,肠胃功能失调,皮肤病,偏头痛和胃溃疡等;由工作带来的心理压力更容易使警察患有情绪障碍等方面的心理疾病,警察个体经常被发现比其他大部分职业的工作者更为紧张和焦虑,拥有更高的癌症发病率、自杀率、离婚率。据问卷调查统计,53%的警察表示“经常吸烟”,他们当中又有75%以上的警察认为“公安工作加剧了他们吸烟行为的频率”,吸烟的原因多是“工作压力大,遇到困难时,吸烟可以帮助提神与思考”。由于警力不足、工作量大、时间长,如果长期得不到休整,生活无规律,导致他们身体健康状况差、个人情绪无处宣泄、家庭关系紧张,从而产生一系列心理和身体健康问题。

(二)客观方面

1、社会期待日益增高。随着法治进程加快和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人民群众对安全感的要求越来越高,公安机关必须把更多精力放在文明规范执法和提供公共安全服务上。再加上“有困难找警察”的观念已深入人心,群众有很多非警务问题也拨打110,而且动辄投诉。大部分的民警都是基层一线的工作者,每天接处警的内容都是各类纠纷、打架、盗抢等,这些问题长期反复困扰着基层一线民警,也牵制了大量的警力和精力。

2、社会舆论有失偏颇。“做警察难,做一名好警察更难”。公安民警,特别是基层民警,在工作中直接与群众面对面接触机会多,其中会遇到不少性情火爆、刁钻的办事群众,一旦处理结果不能满足群众的期盼,就有可能引发群众在网上发表帖子进行舆论攻击等此外,因极少数公务员在岗位上抑制不住贪婪的欲望,出现在其位不谋其职、收红包、贪污腐败等现象,加上社会转型期矛盾容易滋生,部分群众的仇富、仇官心理也较为明显,往往将“腐败”、“贪污”等词眼与公务员联系在一起,警察更是被误认为直接将罚款收进自己的腰包,这让部分警察忍受着较大的公众压力。少数媒体为了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迎合受众的猎奇心理,制造“眼球效应”,对涉警负面信息不断放大、反复报道,而对警察的默默奉献和工作成果等正面消息轻描淡写甚至避而不提。再加上目前舆论媒体等对国家政府机关的监督更为透明化,信息传播平台多元化,很容易将少数民警的不当执法行为推至风口浪尖,以至于影响了整个警队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致使民警的许多合理执法行为被误解,甚至被暴力阻碍。媒体报道的选择性和不客观性,不但误导了公众对警察的印象,也对警队形象和警察情感造成了伤害。

3、结构机制尚不完善。由于公安队伍规模庞大、人员众多,民警职务序列参照公务员的行政级别区分,基层职务层次过少,警衔衔级区别不明显,导致民警压职压级现象严重,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少之又少,绝大多数民警处于被管理的状态。当民警发现虽然自己长期牺牲与家人欢聚的时间,带着负疚感兢兢业业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依然无法实现个人目标时,很容易丧失工作动力,变得士气低落、没精打采、萎靡不振。近年来,公安机关大力开展“三基”工程建设和“三项建设”,在公用经费保障、警务装备配备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进步。但是,在民警的经济和政治待遇、执法权益维护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队伍保障机制与社会形势发展尚有差距,与公安机关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承担的职责任务不相适应。

四、对策与建议

(一)、思想上做好引导,帮助民警调整心态,树立积极价值观。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把“幸福的量尺”,其粗细、长度都不会相同。它是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对待幸福问题上的标准,是幸福评价标准和评价思想的综合观念形态,对幸福感具有导向与动力作用。在工作、生活中,民警是否感到快乐幸福,属于一种主观上的感受,尽管这种感受很大程度上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但根本还是取决于每个人对待工作、生活的态度,取决于思想境界、认知水平和价值取向的不同。公安作为一个服务性的职业,并不是享受型的岗位。“公仆”的职责定位和“奉献”的使命担当,注定了这个职业有苦、有累、有委屈。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应义无反顾地坚守和承受。我们要针对民警的幸福诉求,坚持不懈地开展警察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教育,广泛深入地进行警察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教育,实事求是地解决损害民警幸福感的思想问题和工作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只有整个警队的职业认同感增强了,把警察从职业谋生层面上升为事业追求层面,形成一种导向、一种风尚、一种氛围,民警的幸福感才能得到根本提升。只有树立了正确、积极的幸福观,警察才会有阳光的心态,懂得与群众换位思考,善于从服务群众中享受乐趣、获得幸福,并时常将自己的幸福与群众的幸福“对表”,乃至幸福着群众的幸福,那么警察的幸福观就会达到一个新的境界。如果能为群众实干,干出实绩,警察的幸福感也自然会提高了。

(二)、工作上适度调配,合理安排量度强度,协调工作娱乐时间。以优化资源配置为目的,对各单位现有的警力和承担的工作进行科学评估、合理分工,尽量精简机关警力,把警力更多地向基层实战部门倾斜,做到警力资源与工作量的大体平衡,避免工作任务分配不当。此外,民警长期紧张的工作,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不但工作效率降低,而且会危害人的身心健康。因此,我们可以定期组织开展各类娱乐休闲活动,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有助于提升民警的幸福感,通过适时举办文学创作、诗歌朗诵、管弦乐队培训班,举办摄影、书法绘画展和文艺晚会,组织游泳、射击训练,开展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球类和围棋、象棋等棋牌比赛,培养民警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开设小图书室、小阅览室、网络学习室、书画创作室、乒乓球室、健身房、卡拉OK室、台球室、棋室、咖啡厅、茶室等场所,使民警在读书娱乐中学习提高,放松身心,丰富民警的业余文化生活,防止因精神贫乏而沾染不良的生活习惯。通过登山、钓鱼和“每日一操”等活动,增强民警的健康体质;建立全员休养制度,在确保日常工作正常开展的情况下,鼓励并安排民警轮流到发达城市公安机关学习休养,消除工作压力;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使民警做到劳逸结合;每年组织民警进行一次身体健康检查,建立民警健康档案,及时了解民警的健康状况,适时调整工作安排,保障民警身体健康;分批组织民警外出考察学习,让民警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放松心情、舒缓压力。

(三)、制度上加强完善,建立健全维权机制,保障民警合法权益。公安维权机构要注重维权信息评析研判,加强民警的学习宣传教育培训,推动公安机关改善警用装备,进一步制订完善执法规范,注重民警提高自身执法水平、应变处突能力、自我保护能力、依法维权能力和收集固定证据能力,切实按照“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原则执法,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侵害民警执法权益案件的发生。一方面,在依法维权的框架下,全省各级公安维权部门继续创新维权机制,推动公安维权工作走制度维权之路。各级公安机关领导要把维护民警执法权益作为关爱民警、从优待警,提高队伍凝聚力、战斗力的一项“警心工程”来抓。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增强一线执法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加强与舆论媒体的良性沟通,善于挖掘宣传,把公安民警的拼搏奉献、正义忠诚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多角度、多视野、全方位展现在群众面前。对那些歪曲事实、恶意炒作的少数媒体,公安宣传部门要充分运用警察公共关系手段,及时澄清事实,以正视听。只有民警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树立起法律和警察的权威,民警才能放心执法,才能有效打击各类违法犯罪,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第二篇:关于对提高公安民警幸福感和满意度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对提高公安民警幸福感和满意度的调查与思考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特殊人群的生活质量进行了研究,网上也对不同群体、不同地域、不同职业人群的幸福感与满意度指数进行了调查,但唯独对人民警察的幸福感与满意度研究报道的不多,对警察群体的研究多涉及在警察心理健康、应对方式、工作倦怠等方面,而涉及幸福感和满意度的较少。幸福感某种程度上是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具有主观性、相对性、稳定性、整体性的特点。而民警幸福与否,满意与否,他们的精神状态如何,这些问题既事关他们的生活质量,又事关事业的荣辱成败。笔者结合公安交警工作实际浅谈对提高民警幸福感和满意度的几点思考。

一、当前影响民警幸福感和满意度的主要表现

公安交通民警幸福感和满意度应当成为衡量公安交警队伍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只有最大限度地提升民警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公安交警队伍才会有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而当前影响民警幸福感和满意度的主要表现:

(一)对工作思想有压力。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拥有私家车的群体越来越多,人民群众对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期待要求也越来越高,交通违法行为也随之增多,并呈现出多元化、动态化的特点,甚至有的车辆驾驶人以身试法、酒后驾驶、违法出行,致使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越来越大、越来越频繁,无形中增加了交通民警的工作量。据福山大队初步统计,事故值班民警平均每天接处警二十到三十起,有时一天达到五六十起,超出了民警的心理预期,加班加点处理事故不说,有时吃饭时间都错过了,再加上还要承担大量的警卫任务和群体性事件等非警务任务,这些都对传统思维观念和工作模式造成了极大冲击,无形中增加了民警的思想压力,普遍感到身心疲惫。另一方面,随着社会法治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广大群众法治意识不断增强,部分民警无法顺利跟上新的执法环境、执法形势的需要,在角色转换过程中面临着诸多不适应,也给交通民警带来一定压力感。在当前警务活动繁重和警力不足的情况下,多数交通民警普遍感到工作累、精力透支、身体吃不消。不少民警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影响了工作效率。

(二)对家庭内心有愧疚。公安机关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担负着维护国家稳定的历史使命,这就决定了人民警察职业的特殊性,对工作时间要求的严格性,值班、加班、节假日上班等情况普遍存在,加班加点已成为习惯,延时下班已习以为常。有的交警部门还要求民警的手机一天24小开机,随时保持畅通,当遇到突发事件、紧急情况时更要随叫随到。由于休息时间的不完整性和不确定性,使得很多交通民警不能陪伴在父母、妻子和孩子身边,不能像其他人一样与家人分享天伦之乐,内心深处对家人有一种愧疚感,总感到身为儿女没有尽到孝心、身为丈夫不能为妻子分担忧愁、身为父亲没有尽到一名父亲的责任。这种愧疚感,如不加一疏导和改变,久而久之就可能成为民警的一种负担。

(三)对执法工作有委屈。交警工作是与群众接触最多的一个警种,不管是路面执勤巡逻,还是车辆查控;不管是窗口服务,还是事故处理,都得与群众打交道,离不开群众这个角色。虽然交警工作十分辛苦、付出很多,但并不是所有执法行为都能得到广大群众的理解。群众对交警执法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的现象较多,有的交通违法者为了逃避责任胡搅蛮缠不讲理,甚至谩骂、殴打、阻扰交警执法的情况时有发生;有的交通事故当事人对事故处理不满意,到处打市长公开电话投诉、网上投诉、写信反映;还有一些新闻媒体为了轰动效应热衷于

报道公安的一些负面消息,扭曲事实真象,把事态扩大化,丑化了警察形象。部分民警对这些现象一时难以接受,认为付出很多却没得到社会的承认和群众的理解,心理产生不平衡感和委屈感。

(四)对待遇心理有失落。一是对职位升迁有失落。由于公安体制编制的原因,警察队伍人数多、职位少,干部编配呈“金字塔”型,职位越高位置越少,在晋升、提拔、使用等方面相对于其他行政单位竞争更加激烈,甚至一辈子都是一名科员。交警是公安机关的一个部门,干部提拔使用方面也不例外,警察作为高危职业并没有体现出民警在政治待遇上的优越性,致使有的民警升迁无望,就产生了较大的失落感,尤其是看到与自己一起参加工作的同学朋友提升了,这种失落感更强烈,从而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二是经济待遇上有失落。警察的经济待遇,与其他行政单位公务员相比,也只能算中等水平,有时加班加点无补贴,有时节假日上班也没有什么补助,绝大多数民警认为,我们无论从工作强度,还是从工作时间上,都比其他行政单位公务员付出的更多,但付出与待遇不成正比,不占什么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造成民警失落感的一个原因。

二、影响民警幸福感和满意度的原因分析

影响民警幸福感和满意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交警工作日趋繁重。公安交警工作千头万绪,涉及路面执法、事故处理、车辆管理、窗口服务、社会维稳等多个方面。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私家车和车辆驾驶人也呈逐年递增趋势,各类交通违法行为频频发生,酒后及醉酒驾车屡禁不止,各类安保警卫活动持续不断,道路交通管理形势日趋严峻,工作任务也日益繁重。但工作的繁重与警力不足的矛盾较为突出,警力增长速度缓慢,已远远跟不上交通管理形势发展的需要,有限的警力疲于应付,给民警心理上造成极大的工作压力和身心疲惫,思想上极不适应。

(二)社会期待越来越高。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法治意识的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交通安全感的要求越来越高,期待越来越大。公安交警部门必须把更多精力放在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上,放到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上。现如今,“有困难找警察”的观念已深入人心,认为警察是万能,无论什么问题都能解决,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有的交通参与者不管有什么问题,就拨打110或交警部门公开电话;就是交通违法了或者对交通事故处理不满意,也无理找三分,或打电话投诉,或在网上投诉,一旦达不到自己的愿望,就把怨气撒在民警身上。这些问题长期反复困扰着基层一线交通民警,牵制了大量的警力和精力。

(三)媒体报道有失偏颇。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少数网络及新闻媒体为了追求点击率和利益最大化,曲意迎合广大群众的猎奇心理,制造“眼球效应”。前段时间,就江西女警打人事件,有的网络媒体就一味地把负面信息扩大化,反复报道警察不公正执法、缺乏人性化,而对广大民警舍小家顾大家默默奉献、甚至维护正义而献出生命等正面报道则轻描淡写甚至避而不谈。少数网络及新闻媒体这种报道的不客观性、有失偏颇性,不但误导了公众对警察的印象,也对交警形象和民警情感造成了极大伤害,致使有些民警在执法过程中缩手缩脚、顾虑重重,甚至抱有一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

(四)待警政策不够完善。近年来,公安机关从上到下大力开展了“规范化、信息化、和谐化”三项建设,虽然在经费保障和警务装备配备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但在民警的政治和经济待遇、执法权益维护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从优待

警政策还不完善,劳动付出与得到的回报还不成正比,社会尊重与社会发展尚有差距,政治地位与经济待遇较军队相比,已远远落在了军队的后面。再说,公安机关的职务编制呈“金字塔”型,“僧多粥少”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基层就更加突出了。许多入警十多年的民警到现在还是一个科员,不要说领导职务,就连非领导职务有的也解决不了。分到其他行政部门的同学已是科处级领导了,而自己还是一个普通科员,与之相比,失落感更强,对自己的前途不报有什么希望,自然而然工作热情也会受到影响。

(五)幸福理解有所不同。民警对自己幸福不幸福、满意不满意的理解,因观念不同,理解也就有所不同。如有的民警从小就想当一名警察,是从小的理想和志向,真心热爱警察这份职业,认为在警察岗位上拼搏奋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是幸福,而有的民警仅仅把警察职业当成一种谋生手段,工作稍微辛苦就觉得不幸福;有的民警把侦破了交通逃逸案件、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后的愉悦当成一种幸福,而有的民警经常加班加点,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就觉得不幸福,等等。另外,民警幸福不幸福、满意不满意跟自己的精神状态、心理承受能力、家庭和睦不和睦也有很大关系。所以,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既要注重改善影响民警幸福感的各种待遇,也不能忽视民警精神世界的改造;既要关心民警的成长进步,也要关心民警的家庭幸福。

三、提高民警幸福感和满意度的对策建议

民警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事关交警队伍建设的长远发展,应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位的民警,统筹考虑民警多个层次的需求,抓住并解决最迫切、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

(一)加强教育训练,提高民警素质。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职业认同感。老一辈警察的工作条件比现在更加艰苦,但他们仍然觉得很自豪、很光荣,其根本原因就是有一种理想、信念、追求支撑着他们。因此,在工作中要结合上级开展的主题教育,进一步加强职能使命、理想信念、群众观念、我党宗旨、警规警纪等方面的教育,不断增强民警的使命感、责任感、光荣感和自豪感。通过开展经常性的思想工作,及时了解民警思想、倾听民警心声、解决民警困难,从思想上努力让民警感到从警幸福、为警光荣、有尊严、有价值。通过组织民警参观警察博物馆、请先进典型做报告,不断增强职业认同感、归属感。通过开展“警营开放日”、召开“警民恳谈会”、组织下乡服务等活动,不断端正为民服务态度,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多办事、办实事、办好事,把群众的幸福视为自己的幸福,在为群众服务中增强幸福感。二是加强警务实战训练,提高执法风险防范意识。过硬的警务技能和体能素质,是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和保证,是保证民警幸福的基础,自身安全都保护不了,谈何幸福。因此,各级交警部门要从提高民警个人警务技能素质入手,加强民警的警务技能、技战术、心理和体能训练,增强实战意识和自身安全风险防范意识,提高风险规避能力。民警的素质能力强了,工作效率高了,工作压力相对也就减轻了,民警的幸福感才能得到根本保障。

(二)维护执法权益,尊重民警执法。交通民警执勤执法固然需要社会、群众、舆论、媒体等各方面的监督,但是交通民警也有人格尊严,同样需要被理解、尊重和保护。交通民警的尊严没有得到保护,幸福将无从谈起;任何一支队伍如果没有尊严,必将失去战斗力和凝聚力。当前,交通民警在执勤执法中正当执法权被侵害的情况时有发生,不少民警被谩骂、殴打、投诉后无处申诉,苦水只能自己咽,委屈只能自己忍受。各级交警部门必须高度重视民警维权问题,畅通维

权渠道,否则会极大伤害整个交警群体的情感。因此,在民警执勤执法过程中,对于合法的监督,我们要虚心接受并及时整改。对于那些为了自身利益而泄私愤或故意诋毁交警形象、阻挠交警执法甚至报复民警的人和事,纪检监督部门要为民警伸张正义,依法维护民警权益。对那些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歪曲事实、恶意炒作、负面信息扩大化的个别媒体,公安交警部门要充分运用交警宣传手段,在第一时间,及时澄清事实,以正视听,理直气壮为民警正名,为民警撑腰,从根本上保证民警合法权益和执法权威不受侵害。只有民警的正当执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树立起法律和交警的权威,民警才能放心执法,才能有效打击各类交通违法行为,维护道路畅通,保护人民群众的出行和生命财产安全。

(三)强化交警宣传,提升民警地位。提升交警的职业认同感和民警的地位,首先要从交警部门自身内部做起,同时还需要从外部提升社会公众对交警的认可度,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加大对公安交警宣传的力度,使群众了解交警、理解和支持民警执法,这样交警在群众心目中才更有威信、更有地位,民警执法才能更加气顺心畅。一是有作为才更有地位。群众看交警,首先看交通。道路畅通无阻,交通事故率下降了,群众的出行和生命财产得到了有效的保护,群众对交警的评价才高;道路经常堵塞,交通事故升而不降,群众的出行和生命财产得不到有效保障,一切都是空谈。

必须端正执法服务态度,通过努力工作保四面八方畅通,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出行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我们在群众心目中才更有地位。二是从严治警树形象。交警队伍是一支纪律部队,必须严格遵守各项制度法规,用铁律治警,靠严明的纪律杜绝各种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展现出一支正义之师、文明之师的风范和作为。只有管住自己、廉洁执法,才能震慑住交通违法者,维护群众的出行安全,人民群众才能从内心深处尊重我们。三是加大交警宣传力度。交警队伍从来不缺少默默无闻、埋头苦干、严格执法、舍生忘死的先进典型,交警政治部门要善于发现、挖掘、宣扬先进典型,充分利用宣传媒体,把公安交警的拼搏奉献、正义忠诚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期刊、网络等媒体从多角度、多视角、全方位展现在社会公众面前,树立公安交警良好的形象。

(四)落实待警政策,关心民警家庭。从优待警,是体现民警个人价值、提升幸福感和满意度的重要内容。组织关爱,是激励民警工作干劲、体现交警大家庭温暖的重要方面。一是政治上要关心。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提高交警的政治待遇,加大领导、非领导职务配备比例和职级待遇,搅活干部任用这坛水,努力做到让年龄大的民警有位置,让年轻的民警有盼头。完善竞争上岗机制,建立风清气正、任人唯贤的用人机制,让有为的人有位置。二是经济上要关爱。完善从优待警政策,健全从优待警机制。按照国家政策规定,落实警察工资待遇要略高于地方的标准。争取党委、政府的理解和支持,落实加班待遇,确保民警加班补贴足额发放到位,做到付出与所得成正比。落实体检制度,定期组织民警查体,建立民警健康档案,全方位关注民警身心健康。严格落实民警休假制度,保证民警身心上得到及时的休息,有效缓解民警的思想和心理压力。对在工作上作出突出成绩和贡献的民警,适当提高物质奖励的标准。对家庭有困难的民警,在子女入学、家属就业等方面提供必要的帮助,解决民警后顾之忧,全方位、全过程地体现组织的关爱和大家庭的温暖。三是思想上要帮助。积极开展谈心交心活动,单位领导要定期不定期地与民警谈心,通过思想交

流,及时了解民警的思想状况,倾听民警心声,帮助民警解困,经常走访民警家庭,把组织的关心、领导的问候送到位。民警之间结成互助对子,开展“一帮一、一对红”活动,在互助中增进战友感情,在思想交流中解开思想疙瘩。建立健全民警心理疏导机制,配备专门从事心理疏导工作的民警,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及时进行心理疾病的预防和诊治,有效缓解民警的心理压力,确保心理健康。

(五)探索减压方式,减轻民警压力。交警执法工作任务繁重,心理压力比较大,如何有效缓解和减轻民警的工作压力,已显得十分重要。一是活跃警营文化,缓解心理压力。孟建柱部长强调:“文化是中国警察未来的发展方向。”警营文化是交警队伍的血液,能够产生巨大的附加值,必须重视民警的精神文化生活,在警营文化建设上亮新招、创新路。积极开展体育竞赛、歌咏比赛、书法绘画、读书演讲等丰富多彩的警营文化活动,积极营造生动活泼、团结和谐的警营氛围,使民警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缓解压力。二是加大科技投入,减轻工作压力。要有效利用信息科技手段,由过去的人力资源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改变依赖大量人力的工作模式,不断提高执法效率。三是科学合理用警,优化警力资源。警力的不足是当前公安部门的一个现实,固然有公安体制编制方面的原因,但怎样科学用警、优化警力资源是摆在各级公安机关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一外问题。优化警力资源配置,精简机关警力,把警力更多地向一线基层倾斜,最大限度地使警力资源与工作量得到平衡。四是根据警力需求,加大招聘数量。警力有限,民力无穷。公安机关在争取逐年增加警力编制的基础上,要面向社会,加大协勤人员的招收数量,以补充警力的不足,改变警力现状,协助民警执法,减轻民警工作压力,使民警的幸福感与满意度得到有效提升。

总之,各级公安交警部门必须把民警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当作队伍建设的重要指标,层层负起责任,拿出具有操作性的措施,不断提升民警的幸福指数,从而打造一支忠诚勇敢、精神富足、和谐友爱、充满活力、公正廉洁的幸福警队,最大限度地提升民警的幸福感与满意度。

第三篇:基层公安民警工作积极性状况调查与思考

基层公安民警工作积极性状况调查与思考 【摘要】:基层公安民警直接负责跟群众的接触和交流,其工作内容涉及到了人们生活和生产中的各个方面,对其工作质量的要求较高。由于基层公安民警一直工作在一线,其言行举止代表着我国所有公安队伍和政府的形象,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多年来,我一直工作在基层民警岗位,工作过程中我明显的感觉到广大基层公安民警工作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了其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文就针对基层公安明镜工作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展开研究,希望能够了解广大基层公安民警的想法,找到问题的根源,并且采取正确的方法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促进我国基层公安队伍的健康发展。【关键词】:基层;公安民警;积极性

一、造成基层民警工作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

(一)管理体制不顺

1、目前我国公安部门在管理过程中采用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受上级公安机关和地方政府的双重管辖,其工作过程中容易受上级领导部分思想和命令的左右。由于管理体制中存在的弊端,公安部门在工作过程中所受干扰因素较大。如经常出现地方政府出面说情,导致公安部门不能够按照正常的处理流程进行处理。另外还会出现调派公安机关人员完成一些非警务工作,造成大量警力资源的浪费。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眼中,公安部门能够为群众提供所有类型的服务,遇到问题群众首先会选择报警;当然也有群众认为警察代表了暴力,是政府用来打压和管制群众的机器;在人大代表眼中警察是一个执法人员;面对这么多不同的角色,基层公安民警开始对自己的职责和定位捉摸不定。平时工作过程中经常会有民警问:我们的职责是什么?我们到底该做什么?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民警工作过程中的积极性较差。

2、我国目前仍然采用财政拨款的经费机制,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公安部门需要处理的工作类型和数量越来越多,财政拨款金额确没有相应的增加。财政所拨经费除去民警的工资,还要支付其办公所需的水电费、油费以及差旅费等等,经费数量严重不足。从工作角度来看,警察也是一种职业,需要获取工资来满足其生活需求。经费不足导致公安部门各项工作的开展比较困难,民警的工作积极性也会下降。

(二)单位内部利益分配不公

我本人所在的单位名义上为黔东南州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的内设机构,但是,支队民警领取的是州里面的住房公积金及增量补贴,抽调到支队科室的人员又和支队民警一起得到州里面的住房公积金及增量补贴,还在基层工作的一线民警领取的是工作所在地县市的住房公积金及增量补贴,由于县市住房公积金与州公积金相差较大,各级领导对待基层民警的合理诉求不闻不问,过于强调组织规定,基层民警敢怒不敢言,不给基层民警解释和争取,导致领导与民警身份、地位,收入的不公。以上分配不公是影响和制约民警发挥积极性的客观原因。调动积极性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在利益分配上统一,给基层民警以实质性的关怀和爱护。久而久之,导致基层民警怠工、怨工,在工作中出工不出力。这些不合理现象的存在,极大地挫伤和损害了民警的积极性。

(三)警力不足、超负荷工作量使警察不堪重负

1、近些年来,各种犯罪和治安事件层出不穷,需要大量的警力。虽然公安部门每年都会招录一批警力充实到民警队伍中,但是这跟公安部门增加的工作量相比,微乎甚微。据调查,我国大部分的基层民警每天需要加4小时班,不能得到足够的休息时间,其健康情况堪忧。长期超负荷的工作,导致民警工作过程中承受的精神和心理压力较大,影响其工作积极性。

2、为了能够更好的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公安机关开展从严治警,对公安队伍进行了大力整顿,但是忽略了警察的身体承受能力,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发展。(1)警察需要24小时为群众提供便捷的服务支持,警察的工作时间比一般职工的工作时间要长得多。警察也是人,也需要正常的吃饭和休息,但是这种身体正常的需求确跟其服务宗旨相背离,面对群众的需求他们不断牺牲自己的身体健康。

(2)繁重的工作,导致民警的休息时间较少,没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其家人,导致家庭矛盾频繁发生。特别是节假日期间,民警需要坚守在每个岗位中,不能够实现其跟家人团聚的愿望。警察也是社会人,也拥有正常人所拥有的各种感情,长期超负荷工作导致其精神归属出现问题,必然造成其心理压力的增加,影响其工作的积极性。

(3)公安部门的政工服务质量较差,他们高高在上,对基层民警的需求不能及时掌握,缺乏对基层民警必须的关怀。工作过程中还一味要求广大基层民警能够表现出大无畏的奉献精神,对民警的家庭和思想状态毫不关心,导致民警消极怠工的现象越来越明显。

(四)群众对警察的要求片面化

长期以来,人们过分关注警察的义务,认为他们拥有执法权利,处于上层优势地位,忽视了对其个人权利的保护。如在治安事件中,如果群众出现过激行为,人们能够理解其所处的环境和心理变化,但是如果发生在警察身上,就不容易被理解,导致冲突事件的发展。特别是近些年来,暴力袭警事件频发,警察的安全性受到了较大的威胁,影响其工作积极性。

二、提高和调动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意义 公安部门是我国主要执法部分,负责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安居乐业,是我国各项生产和生活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工作过程中,民警积极性的大小直接关系着其工作质量,同时也关系着我国各项秩序是否能够正常进行,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首先,提高警察工作的积极性,能够实现公安工作质量的提高。哲学中证明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作用和反作用效果。长期以来,公安部门深陷繁重的工作中,将大部分的时间用来处理各项事务,忽略了对民警思想意识的培养,导致其整体思想意识水平不高,影响其工作质量的提高。大量的实践证明,加强对民警思想意识的培养是提高其工作积极性的基本方法,二者相辅相成,只有民警提高了其思想意识水平,才能够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推动其各项业务的正常进行。

其次,提高警察工作的积极性,能够保证公安工作成绩的提高。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时代的不断进步,警察在工作过程中采用的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其绩效水平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这主要是因为警察的工作积极性较差,在工作过程中不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其能力,导致其工作效率较低,工作质量不能够得到保证。提高警察工作的积极性,能够使其在工作过程中发挥其主动性,以取得较高的工作绩效。

三、提高警察工作积极性的途径

(一)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坚持政治建警 思想是人和其它动物的主要区别,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主要特点。思想意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警察的工作积极性,所以首先要加强警察的思想教育,使其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具备对社会中善恶美丑的辨别能力。警察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肩负着国家和人民赋予的重大责任,他们承担着制裁和保护的双重角色,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承受的心理压力要比其他人高出很多。只有提高其思想意识水平,对当前社会和政治形势形成正确的认识,充分发扬奉献精神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才能够实现其对自我的控制,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先,做到舍小家,顾大家,才能够使其在面对困难时能够迎刃而上,克服各种阻碍,顺利完成党和人民交付的各项任务。

(二)理顺体制,强化警察的执法保障机制 改革现有的公安管理体制,建设与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情况相适合的管理体制,具体的实施方法如下:

1.改革以前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突出公安部门的领导地位。在充分保证党的领导地位的基础上,建立公安机关内部垂直管理机制,降低政府部门对公安机关的干涉。重新进行各级公安机构建制的分布,按照城区规模和管理内容的不同设立不同类型和级别的公安部门,实现其各项事务的统一管理和指导,最大限度的发挥公安部门的整体优势,实现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最优化配置。同时降低地方政府对公安机关工作的干涉力度,做到其对公安工作相应的监督即可。同时还要加快公安队伍素质的建设,不断开展各种类型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其工作效率,并且逐步缩小不同级别民警之间的待遇,充分调动民警工作中的积极性。

2.改革现有人事管理制度,建立我国公安机关特有的管理机制。公安机关在管理过程中采用了半军事化的方式,其基层工作人员数量较多,工作过程中需要的专业性较强,同时其工作过程中的危险性较大。管理过程中大部分民警工作在一线,其领导岗位人数较少,民警职级和待遇处于较低的水平。人事管理过程中要根据民警工作的这些特殊性,给予其不同的职务序列,并且合理设置其水平水准,保证其工资待遇高于地方,低于军队,不断改善其生活水平,降低跟其他工作人员之间的薪资差别,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三)加强公安民警的队伍建设

公安机关工作中缺乏大量的警力人员,国家和政府部门要采取各种措施,招录更多的人员充实到公安队伍的建设中去。首先要保证公安部门的警力数量,按照每个地区面积、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情况以及治安情况的不同科学的设置警力人员数量。第二要提高警力人员的质量,严格把握警察的入门关,警察招录过程中要优先考虑公安和政法院校的毕业生,保证招录的警力人员具有较高的法律意识和执法意识。同时还要加强对现有警力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其综合业务素质水平。第三要提高现有警务管理水平,为了能够更好的为人民提供优质的服务,国外将大部分的警力分配到了公安工作的基层,但是目前我国公安机关中工作人员数量较多,基层工作人员数量严重缺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头重脚轻现象,一方面增加了国家财政的负担,另一方面不利于公安各项工作的进行。第四提高公安部门的科技水平,科技决定生产力,公安部门要不断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其设备和人员的技术含量,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其工作质量和效率。

(四)坚持从优待警

鉴于当前严峻的社会形势,公安部门承担着繁重的工作任务,为了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各级部门要加强对警务人员的关怀,为警察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在政治上,加快公安部门人事制度的改革,不断拓宽其用人渠道,做到能者居之,通过人事关系的改革调动广大公安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2.在公安部门的各项工作进行过程中,不断增加警察的优惠政策。首先,加强对警察各项权利的保护。目前我国对警察执法情况监察的部门非常多,但是对警察权利保护的部门确少之又少,导致警察在执法过程中各项权益受到侵犯时,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所以要尽快建立警察执法权利保护委员会,在国家各级执法部门的支持下,实现对广大公安工作人员权益的有效保护,使其走上规范化和制度化。其次,要通过各种途径引进资金,改善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加强其各项办公设施的建设水平,为基层民警工作人员提供比较舒适的工作环境。

3.在生活上,给予警察适当的关心。如定期对基层民警工作人员进行身体检查,对患有疾病的警员给予相应的资金帮助,帮助其迅速恢复身体健康。同时设置特困救助金,对于那些生活中有特殊困难,需要照顾的同志,给予适当的救助。根据警务工作的需要,为警察制定比较合理的休假计划,保证其得到充分的睡眠和休息。另外还可以通过多方筹措资金,保证警察工资和各项福利的正常发放,解决其生活基本问题。开展各种类型的文体活动,丰富其业务时间,使其能够充分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以更高的热情参与到工作中去。

(五)合理设置绩效考评机制

心理学家通过对人们心理特点的研究表明,人类具有加强的归属感,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得到其他人的肯定。绩效考核正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通过对每个人工作过程中的表现情况进行考核,确定其绩效的高低。公安部门也要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对每个民警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且要保证考核的公平公正性,提高警务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具体的实施策略有:

1、成立专门的绩效考核部门,负责制定相关的绩效考核标准,并且对警务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记录和评定。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信息反馈和通报机制,确保公安部门各项信息的畅通。

2、开展各种评优活动,在公安机关各个部门之间开展各种业务能力评比活动,如办案速度、调节能力、执法能力和贡献大小等,通过对公安部门各项业务能力的评比,提高民警工作的积极性,在整个公安部门中树立榜样作用,为民警未来的工作提供方向。使其能够朝着目标的方向不断前进,实现公安机关人员素质水平的整体提高。

3、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机制,将评比考核的结果跟民警的绩效考核挂钩,对比业务比较突出在警员,在进行绩效发放、干部选拨以及记功授奖时优先考虑。公安机关跟其他的企事业单位不同,他们肩负着巨大的社会责任,必须提高其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确保其工作质量的提高。针对当前公安队伍中工作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我们必须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且采取各种措施尽快改善,切不可麻痹大意。【参考文献】:

[1] 胡建刚.《论新公共管理思潮下的警务机制改革》.[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报 , 2005年2月第21卷第114期.[2] 么子国.《论公安经费保障机制的完善》.[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报 , 2005年2月第21卷第11期.[3] 邹少陶.《公安实践与思考》.[M].甘肃文化出版社, 2002年2月第1版.[4] 陈琴.英国警察组织的发展趋势及启示.《公安学论丛》.[D].法律出版社第1卷.[5] 王彦吉,余凌云.《当前英国警务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报, 2005年1月第21卷第113期.[6] 张立新.《警察执法中的权益保护》.[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2月第21卷第113期.[7] 王渤.《发达国家警察管理制度》.[M].时事出版社.[8] 黄维维, 范季海.浅论公安执法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

第四篇:农民工幸福感调查

农民工幸福感调查:北京是感觉最无力的城市

2012年04月25日 09:42来源:北青网

[推荐朋友]

[打印本稿]

[字号 大 中 小]

小盘在广东打工6年了。6年里,他换了8份工作,那些只做了一个多月甚至一两个星期的工作已多得数不清了。小盘中专学的是模具专业,刚出校门也怀揣着梦想。“但一段时间后,梦想就慢慢地没了。”他说,“有一段时间,我就不相信找不到自己喜欢的工作,于是不停地换,直到把钱花光。最后发现,真的找不到。”

像小盘这样的农民工在全国2.4亿农民工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干不长、频跳槽、发展空间小、努力成效低”,这是当前农民工生存状况的真实写照。

“五一”劳动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国人民大学和工众网24日下午联合发布的调研成果显示,中国农民工的幸福感从多个维度看都显著低于国外体力工作人员。从幸福感的角度,幸福感最高的前三位是泉州、青岛、长沙,幸福感最低城市是深圳,其次是东莞、上海。

农村的逃兵,城市的孤鸟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1年5月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农民工数量已达到2.4亿人,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群体。“农民工的主观生存感受记录了整个中国社会变迁的过程。”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孙健敏教授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作为中国转型期的一分子,农民工负荷了多重角色,而他们的努力,最直接承担了整个社会转型的成本,包括社会成本和心理成本。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城市规划与管理系主任叶裕民教授也对记者表示,中国未来20年,城镇化能否正常推进,关系到中国城市转型和经济是否能成功。

据了解,此次调查人员共选取全国各省份20个主要用工城市进行对比,数据从工众网农民工数据库(截至调查时共有注册用户532.9971万人)中随机抽取样本[最新消息 价格 户型 点评],由工众网工众研究中心采取电话调查方式进行访问,收集有效问卷2473份。

据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副主任胡平介绍,通过对农民工社会距离数据的分析,农民工与所生活的城市并不是非常融合,而且不同年龄阶段、收入、教育等的影响并不明显,这说明整体农民工的身份妨碍了他们和所在城市的社会融合。“调研发现,城市并不完全接纳所有农民工,其中小部分人群(30%)依然认为他们被拒绝和被排斥。”胡平介绍,如果让农民工再有选择的可能,46.2%的农民工愿意选择继续留在所在的城市,有23.3%的农民工愿意选择去别的城市。工众网工众研究中心李久鑫博士对记者说,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中国农民工的主体,他们通过“短工化”、“旅游式”的打工或者父辈

第五篇:中小学教师幸福感调查与分析

中小学教师幸福感调查与分析

〔摘要〕本研究通过对99名教师问卷调查发现,(1)不同教师群体在知足充裕体验指数上有显著性差异;(2)性别在家庭氛围体验指数上有显著差异,其中女性高于男性;(3)年龄对工作满意度体验指数、自我接受体验指数、生活满意度体验指数有显著性影响;(4)教龄在专业成长、工作满意度、自我接受、人际适应、家庭氛围、生活满意度六纬度上有显著性差异;(5)职位在知足充裕体验、身体健康体验指数上有显著性差异;(6)工资满意度对知足充裕体验、工作满意度体验、生活满意度体验、总体幸福感有显著性影响。针对调查结果,分析了影响教师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幸福感;中小学;教师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献标识码〕1671-2684(2008)10-0012-0

4一、问题的提出

有研究表明,一个幸福的人,在生活的各个层面上都会比较成功,包括婚姻、友谊、工作以及健康。英国教育家Elizabeth Holmes在《教师的幸福感》一书中指出,幸福感是一种源自内心的主观感受,它要求身心之间的和谐,意味着生活中各个情绪体验的维度所具有的平衡感和舒适感。

当代美国心理学家Seligman等人倡导的积极心理学认为,幸福是一种主观性很强的情绪体验,因此又称主观幸福感。主观幸福感是一个人积极体验的核心,同时也是其生活的最高目标。美国心理学家Diener(2000)认为,主观幸福感有三个特点:第一,它存在于个体的体验之中,具有主观性。个体是否幸福主要依赖个体自己的标准而不是依赖他人或外界的标准。第二,主观幸福感不仅指主体没有消极的情绪体验,更是指主体要能体验到积极的情绪。第三,主观幸福感不是指个体对其某一单独的生活领域评价后的体验,而是指个体对其整个生活评价后的总的体验。

幸福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陈艳华(2003)指出,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基于对幸福的正确认识,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实现自身和谐发展而产生的一种自我满足、自我愉悦的生存状态。教师幸福感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得到的一种精神满足,是从追求理想到实现理想的一种情感体验。

以往我们对教师的关心和培养的传统理念是,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忽视了对教师的人文关怀。我们前期在对教师生涯发展辅导课题研究时发现,由于教师长期在高压力、超负荷、强责任的环境下工作,已经使大部分教师产生职业倦怠和自我概念的缺失,由此引起我们的思考,即如何在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同时,能更好地、全面地了解教师的成长需求;在指导教师专业成长时,如何启发教师具有积极向上的生活信念、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要让教师知道“我到底为什么工作”,引发教师思考“工作不仅强调提供报酬,更加强调给个体所带来的自身成长、自我发展”,如多问问自己:“我学到了什么”,“我体验到了什么”,“我在这里和其他人所做的工作使我的人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一定要让人们能够有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能以自己的方式成长,那么他们将会充满成就感和满足感。”(引自王小平的《奇迹》)当教师在自己职业生涯中有意识地努力去改变生活态度,不断融洽与学生的关系,那么他就更可能在同样的艰辛、同样的压力环境下体验到幸福,获得成功。

二、研究方法

1.问卷编制

本研究采用邢占军编制的“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简本”。为了使问卷更符合本研究的目的,贴近本校教师的实际情况,课题组对问卷进行了改编。整个调查问卷包括两个部分:

(1)教师个人基本情况(问卷一)

包括性别、年龄、年级、教龄、职称、职位、是否班主任、工资待遇、婚姻状况九个方面,由被试依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2)教师幸福感量表(问卷二)

包括知足充裕体验指数、心理健康体验指数、专业成长体验指数、工作满意度体验指数、自我接受体验指数、身体健康体验指数、心态平衡体验指数、人际适应体验指数、家庭氛围体验指数、生活满意度体验指数十个纬度。这十项指数的和为被试的总体幸福感,得分越高表示幸福感体验越强。

2.统计方法

统计工具为SPSS13.0,采用方差分析。

3.样本构成

问卷调查对象是风华中学全体教师,发放问卷102份,回收有效问卷99份,所有问卷均采用匿名方式进行调查。

三、调查结果

1.风华中学教师幸福感概况

统计结果表明,风华中学教师幸福感指数最高的为家庭氛围,其次是人际适应;最低的为身体健康,其次是知足充裕;总体幸福感为70.03(见图1)。

可见,风华中学教师群体之间的人际关系是积极的,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自我接受也比较乐观,而教师的身体健康和情绪调适是我校教师生涯辅导工作要关注的重点。

2.各因素对教师幸福感的影响

对教师幸福感的十个维度分别在性别、年龄、年级、教龄、职称、职位、是否班主任、工资待遇、婚姻状况背景变量间进行方差分析,其中存在显著性差异的数据见表3.1。

表3.1 不同背景变量高中教师的幸福感(表略)

(1)不同教师群体(高

一、高

二、高

三、行政干部)在知足充裕体验指数(F=3.856,P<0.05)上有显著性差异,行政人员对这一指数的体验最高(7.444),高一年级最低(5.806)。不同群体在其余各维度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2)性别对家庭氛围体验指数(F=7.979,P<0.01)有显著影响,女性(8.345)高于男性(7.536)。

(3)年龄对工作满意度体验指数、自我接受体验指数、生活满意度体验指数有显著性影响,详细情况见 表3.2。(表略)

表3.2 不同年龄段教师的幸福感(表略)

①工作满意度体验指数:46岁以上教师群体最高,36~45岁最低;

②自我接受体验指数:25岁以下教师群体最高,36~45岁最低;

③生活满意度体验指数:46岁以上教师群体最高,26~35岁最低。

“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对于46岁以上此年龄段的教师来说,家庭较稳定,子女已成人,经济负担轻,业务方面是学校里的骨干,成就动机强,从物质的关注转移到自身成就感的满足,群体的温暖感、信任感的满足。因此,他们比较能够在工作中体验到快乐,职业的认同感和满意感较高。

36~45岁是一个充满较高压力的年龄段,此阶段的教师,他们一方面处于事业发展的关键阶段,社会期望高、组织要求高。而工作之外,他们还需花一部分精力在家庭的营造、子女的教育成长、老人的赡养照顾上,同时也面临着精力的衰退。多种内外压力问题影响此阶段教师的幸福感。

26~35岁年龄段教师处于人生的一个关键期,他们面临立业、择偶、成家、生育后代等人生大事。其中教师能否在自己学科专业上有所建树,能否非常顺利地通过中级和高级教师的职称评定,以及向特级教师目标努力是他们专业发展关注的重点。在实现生活目标和职业目标的过程中,每个环节都需要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对待,稍有不慎便会对自己的生活质量产生很大影响,为此他们不仅要克服由于大量付出而产生的身体疲劳,还要面对巨大的职业竞争和改善生活的压力,因而生活满意体验相对较低。

25岁以下教师自我接受体验得分最高,他们年轻、有活力,碰到的困难和挫折少,生活压力不大,个性较为张扬、自信。

总体幸福感指数随着年龄的增长呈逐渐下降趋势,但到了46岁以上年龄组,幸福感指数呈现出大幅度的回升,这与我们平常的分析符合。

(4)教龄对专业成长、工作满意度、自我接受、人际适应、家庭氛围、生活满意度六方面有显著影响

(见表3.3)。

表3.3 不同教龄段教师的幸福感(表略)

数据表明,26年以上教龄组在工作满意度体验指数上得分最高;21~25年教龄组在专业成长、家庭氛围、生活满意度这三个体验指数上得分最高;2年以下教龄组在自我接受和人际适应体验指数上得分最高。

16~20年教龄组在工作满意度、自我接受、生活满意度这三个体验指数上得分最低;11~15年教龄组在专业成长和人际适应体验指数上得分最低;6~10年教龄组在家庭氛围体验指数上得分最低。

总体幸福感指数,21~25年教龄组得分最高(74.815);11~15年教龄组得分最低(65.389),两者相差8.426。

此现象与美国心理学家卡曼的生命周期理论相吻合,卡曼根据能力和心理把个体的成熟过程分为四个阶段:不成熟度阶段、初步成熟阶段、比较成熟阶段、高成熟度阶段。11~15年教龄段的教师处于初步成熟阶段,他们任务多、压力大,自身的困难多,因此,组织在给予他们任务的同时,要对他们的生活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21~25年教龄段的教师处于高成熟阶段,他们在教育实践中已基本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教育风格,已经成为学校各项工作的领军人物,他们的工作成熟度与心理成熟度相对较高,成就动机强,成功的体验多,幸福感高。

(5)职位在知足充裕体验、身体健康体验指数上有显著性差异(见表3.4)。表3.4 职位对教师幸福感的影响(表略)

行政干部在知足充裕、身体健康等体验指数上得分最高,普通教师知足充裕体验指数得分最低。年级组长或教研组长身体健康体验指数最低,这些教师的工作压力较大。

教师的总体幸福感指数与职位有关,按照职位的高低,其幸福感也呈现从高到低的逐步下降趋势。这一现象符合中国“读书做官论”、“做官成就论”的文化价值观。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教师的身体健康体验总体平均分较低,得分最高组是6.488分。从这一点来看,目前教师群体的身体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教师幸福感,不容乐观。

(6)工资满意度对知足充裕体验、工作满意度体验、生活满意度体验、总体幸福感有显著性影响(见表3.5)。

表3.5 工资满意度对教师幸福感的影响(表略)

工资满意度对教师整体幸福感有着极其显著的影响,其中感到满意的教师,其幸福感体验指数(77.22)比感到不满意的教师(67.55)高出近10分。其实,可以说教师的幸福感是与其对工资收入的满意程度直接联系的。这表明,在市场经济下,教师付出的劳动与获得的物质地位不匹配,与其他相当的行业相比,教师收入处于下层。如果教师的职业压力、职业责任与物质地位相比太过悬殊,势必会影响教师的幸福感。不过我们觉得,真正理解了工作,才能真正理解生命。“每一个人都能找到对自己人生有意义的工作,它不仅能够满足你的物质幸福,如薪水、待遇、工作环境、福利、保险和升迁;还能够满足你的社会幸福,如你的社会地位、社会影响力、受尊重和被爱戴;更能够满足你的精神幸福,它会让你觉得人生有价值、有意义、有创造性、有成就感和满足感。”(摘自王小平《奇迹———变不可能为可能》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年版)

(7)经检验,职称、是否班主任、婚姻状况对教师幸福感没有显著性影响。

四、教师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对访谈及调查资料的整理,课题组发现教师的身心健康、职业认同感、个人成长和工资收入等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身心状态和精神风貌。

1.身心健康影响教师的幸福感体验

幸福感是个体身心之间的和谐,意味着生活中各个维度所具有的平衡感和舒适感,而健康是影响整体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工作负担重,既要忙于教育、教学,又要忙于应付学校和上级的各种检查和考核;既要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育教学质量;既要帮助学生和家长实现他们追求的目标,还要时时处处保证学生的健康和安全。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他们要备课、批改作业、进修、继续教育,在8小时工作之外,还要家访、继续工作,他们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来完成规定的工作。繁忙的工作使教师几乎腾不出时间来进行身体锻炼,“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是很多教师真实的生活写照,长此以往必定影响教师的身体健康。

教师背负着培育下一代人才的巨大责任,社会对教师也寄予了深切的厚望,一旦教师的努力与社会的期望不能合拍的时候,对教师的责难便开始了。因工作、生活、人际关系等困惑和矛盾,一旦教师自身患病或周围同事患病,都会加剧教师的心理负担。凡此种种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还会由于工作的繁忙、条件的限制以及无求助意识,得不到及时的疏导,从而增加教师的消极情绪体验,这必将减弱教师对幸福感的感受。

2.职业认同影响教师的幸福感体验

“职业认同”是指一个人对所从事的职业在内心里认为它有价值、有意义,并能够从中找到乐趣。职业认同是人们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达成组织目标的心理基础。申继亮教授认为,职业认同是影响教师工作满意度、职业倦怠水平和工作压力的主要因素。我们研究发现,来自同一学校的教师感受到的压力程度是不相同的,这除了跟教师本人的专业素养、应对能力有关外,也与教师对工作的认可和热爱程度相关。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主要来自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如果你热爱教师职业,你就不会觉得累而会觉得幸福,教师只有沉浸于其中才能真正地感受到职业的幸福感。因此,有的教师虽然工作非常辛苦,却乐在其中,其原因就是他喜欢教师这个职业,有着强烈的职业兴趣和很高的职业认同。

3.个人成长影响教师的幸福感体验

幸福是一种主观性很强的积极的情绪体验,客观条件只作为影响主观体验的潜在因素。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自我的心理负荷和消极情绪反应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教师对自身能力、水平认识不足,过高估计自己,自我期望与目标不切实际,经常导致活动失败而引发心理负担、焦虑不安;二是教师本身的人格缺陷,如名利思想、患得患失、追求完美、意志力薄弱、人际交往不良、猜疑妒忌、情感缺失等造成的心理压力;三是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角度不正确造成偏见而产生的心理压力。而教师特定的职业特点也需要教师具备多种能力,如专业能力、管理能力、情绪调控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表达沟通能力等,以灵活胜任工作中不同角色的需要。因此,作为个体的教师,其自身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心理健康,还会影响到师生关系、同事关系和家庭的健康与和谐。只有对自己认识越深刻,理性地调适情绪,才越能帮助自己有效地化解过重的职业压力,体验到工作的愉悦。

4.收入影响教师的幸福感体验

在市场经济社会,收入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和体现个人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收入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一个教师的工作能力和社会价值,付出与收获应该相对公平,这样才会激励教师更好地去工作。如果付出与获得悬殊太大,那么个人的工作热情与工作积极性就会降低。另外,教师主要是靠自己的收入来维持日常生活,如果日常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势必会影响其对职业价值的认可程度,从而降低教师的工作满意度。

教师毕竟是有较高的职业修养和文化修养的,随着国家经济健康发展,只要教师的物质待遇与教师的工作付出逐步相符,通过不断提升教师对职业价值的认同,强化教师的爱心和责任感,会逐步提升教师的幸福感。

5.专业素养影响教师的幸福感体验

教师职业是十分强调专业能力的职业,在教师职业生涯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中,过硬的专业素质是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根本。教师专业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事业成就的成败和幸福感的强度,优秀的教师可以从容应对教育教学任务,获得良好的效果,教师自然会体验到很大的成就感,自身的幸福体验也就会越高。因此,教师要努力从师德修养、育德能力、学科水平、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学校要为此尽可能地创造机会,搭建平台,为教师提供各种服务。只有当教师将专业素质视为自我发展的迫切需要时,才会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努力去实践自己的教育理想,并体验到幸福。

下载公安民警幸福感调查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公安民警幸福感调查与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通货膨胀与居民幸福感调查问卷

    通货膨胀与居民幸福感调查问卷 您好!我们是来自南京部分高校的学生,正在做关于“通货膨胀与居民幸福感”的调查,问卷主要调查居民的幸福感是如何随着通货膨胀变化的,希望得到您......

    关于对基层公安民警身体素质现状的调查与思考[范文模版]

    民警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公安队伍整体战斗力的源泉和根本保证。当前,治安形势十分严峻,增强民警身体素质刻不容缓。这也是圆满完成各项公安保卫工作的重要保证。下面笔者结合我局......

    教师幸福感调查总结报告

    炭步中学教师幸福感的调查报告 许艳芬谭万枝袁燕梅邓晓枫 何启强汤汝忠 [摘 要] 采用自编的《教师幸福感调查问卷》,对花都区炭步镇炭步初级中学部分教师进行了幸福感抽样调......

    居民幸福感调查问卷

    居民幸福感调查问卷 正在进行的是有关居民幸福指数的调查,目的是了解居民的幸福感状态,并提出提升居民幸福感的建议。本问卷不记名,整个过程将对您的个人信息严格保密,请根据您......

    教师幸福感调查问卷

    范文一: 尊敬的老师: 您好!首先请允许我向辛勤工作在教育前线的您致以自己最真挚的敬意,您辛苦了!!这是一份调查问卷,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当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

    教师幸福感调查问卷

    章丘市汇泉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调查问卷 尊敬的老师: 您好!为了解当前我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现状、影响因素以及您对该问题的宝贵见解,学校特制定了此调查问卷。您的意见十分重要,......

    老年幸福感调查问卷

    老年幸福感调查问卷 尊敬的前辈:您好! 我们是顾路中学初三(3)班的学生。为调查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我们正在做一项关于老年人幸福感的调查。您对每个问题的真实想法对于研究非常......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论文

    当今大学生的幸福感指数到底有多高你知道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学生幸福感调查论文,欢迎参考阅读!关键词:大学生 主观幸福感 影响因素摘要:根据我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