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我国汽车市场分析报告
关于我国汽车市场分析报告
近三年我国汽车市场产销发展迅猛,市场环境急剧变化,使我国汽车产业面临重组和整合压力,企业利润不断下降。这就迫使汽车企业不断地适应市场变化,寻找新的利润增长,从而获得长足的发展。对于我国的汽车生产企业来讲,现实的可行之路就是必须迎合市场需求变化、提高服务水平、建立自主品牌、选择适合的销售模式,才可在更加激烈的竞争中寻求自身的发展。
我国汽车市场现状
中国汽车工业自1953年开始起步以来,经过50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汽车生产大国,被国际制造商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汽车生产国之一。2003年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444万辆和439万辆,同比增长率为35.2%和34.2%,这是继加入WTO以来,国内汽车工业连续第二年实现高速增长,但大并不代表强,发达国家汽车行业总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20%左右,而我国却不到3%。汽车行业要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任重而道远。
据统计,去年我国共有123家整车生产厂,遍布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有17个省(市)生产轿车,有23个省(市)已建成轿车生产线。在这120多家整车生产企业中,产量超过50万辆的只有2家,超过10万辆的只有8家,产量不足1万辆的有95家,产量1000辆以下的有70家。而在整车厂之外,又还有500多家照样有产品资格的改装企业。在以上600多家汽车企业中,有200家左右多年来产量很少甚至是“零产量”。
由于汽车价格的大幅下降,国内长期被压抑的消费潜能得到了集中释放,这是2002年和2003年汽车销售量大幅增长的基础。但随着这部分需求的释放,国内汽车需求将按照正常的趋势来发展。而从国资委信息中心的消息来看确实已经出现这种情况:从今年1至4月对13家汽车行业国有重点企业的统计表明,成品存货大幅上升。截至4月末,成品存货总值142.1亿元,上升27.9%,库存的增加迫使企业采用降价策略。但是,在通用、大众、神龙等主流厂家纷纷降价之后,市场却没有任何动静。“降价后,买的人不多,来看车、问车的人也少了。”
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了今年1月的月度产销情况,汽车生产总量达32.71万辆,完成销售32.32万辆,同比增长分别达到61.31%和77.69%。轿车产销双双再次创出历史新高。今年1月份的产量已经超过了去年单月的最高产量,这是否预示着今年的车市将延续去年良好的发展势头呢?
经济型轿车占据主体地位
今年以来,全国汽车产销都呈现一种良好的发展势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全国汽车交易市场中近70%甚至占更大比例的人群在关注10万元以下的车型,特别是全国第三大汽车交易城市成都提供的数据显示:70%-80%的成交轿车为10万元以下车型。那么厂商们大批量投放中高档轿车是不是有点自娱自乐的味道?记得年初采访北方汽车交易市场的郝殿英时,她曾经表示:“今年车市的热销车型还是应该集中在经济型轿车,中高档轿车的受关注程度应该会较去年有所增加,但不会马上成为今年车市的主导车型,毕竟消费者的购买能力是相对稳定的。”网上车市总监华雪提供的数据显示:以夏利、悦达起亚普莱特、派力奥为代表的经济型家用车也同样受关注。也许是受新广本价格的影响,其他价格未做重大调整的国产中、高价位车型,除了帕萨特1.8T,已经存在被网民冷落迹象。
消费者关注程度逐渐下降
消费者对汽车市场的关注程度与去年同期相比较是减弱了。华雪指出:今年年初车市基本延续2002年12月底的情形,在市场形势没有明了之前,买卖双方都自动选择了保守的处理方式,客观上降低了交易量,2003年1月,新关税刚刚生效,但是商品车还没有规模上市,进口汽车市场行情尚不明朗,消费者和经销商都处于守望的心理,进口汽车有价无市。以至于进口汽车的网友点击也趋于下降。没有耐心的消费者对车市的关注逐渐淡化。
政策的出台只闻其声未见其面。
许多政策出台前宣传工作很到位,但是迟迟未见政策出台。其中有关保险费率变动的政策出台以后,保险市场似乎并没有按当初预想的逐步走上正轨,反而更加混乱。由于政策法规尚需进一步规范化,使部分消费者采取观望态度等待相关政策的出台。
国产车较进口车优势明显
国产车在汽车市场中占有绝对优势,苏晖预计:这种优势将会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从几个城市的汽车交易市场提供的销售数据分析,排名前10位的全部为国产车。另外,从北亚车市的免费咨询电话数量和网上车市的点击率上也能说明同样的问 1
题。网上车市的点击率也同样说明:网民转移的注意力,自然分流到国产汽车,2003年1月的国产汽车点击量明显上升,这表明国产车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关注。由此可见,国产车在消费者心目中还是占有绝对的优势,这是厂商们研究市场战略、市场策略时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进口车由于资源短缺,价格上升。主要原因还是许可证短缺,暂时不能报关所致。短时间内货源不足,市场需求不变,导致价格上调。
新车型上市活跃汽车市场
年初延续去年的销售势头,有十几款车加价销售、供不应求。新车型的不断涌现,对市场有着巨大的冲击。其中最大的影响,就是汽车市场上观望气氛浓烈。新车型投放前有些厂家违背市场运作规律,不惜手段赢得市场人气,大肆过分宣传炒作,但是所谓的新车型却迟迟不能到位,使大批消费者持币待购,等待新车型的下线上市。
另外,在北京等一些经济发达城市,二次购车已经成为继轿车进入家庭之后汽车市场逐渐成熟的标志。轿车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了,消费者换车的周期也随之缩短了,从而活跃了二手车市场。苏晖同时强调,消费者二次购车时一般会把轿车的价格锁定在10万元以上的车型,这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中高档轿车市场。
汽车市场发展趋势的预测和判断
趋势一: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
今年我国汽车市场最大的特点就是入了一个转型的时期,即汽车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在这一转型过程中,汽车生产快速增长,库存压力日益加大,消费者持币待购状况不断加剧。厂家为促销,频繁的降价也打击了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导致消费者无法估计价格是否还要降,到底要降多少,从而使消费者的心理期待后延,观望气氛日益浓厚。比如从年初到现在,进口车平均价格降了15%,但消费者还是持币待购。
趋势二:汽车价格大范围、大幅度下降
据不完全统计,一季度平均每个月就有25种车型降价,其中多分布于15万元以下的价格区间。有统计显示,前三个月参与降价的车型近80种,涉及20余个汽车品牌,降价车型数量已与2003年全年降价车型数量持平。国产车整体降价幅度超过2%。在与2003年有对应产品的120种车型中,三分之二的车型价格有变动,平均降价幅度超过8%。价格较低的车型因其基数低,价格稍有变动,降幅就显得特别大。数据分析表明,越便宜的车型降幅越大。进口车降幅更大,依据今年前3个月150种进口车价格分析显示,其降幅更甚于国产车,达到4.3%,相对同期进口车市而言,整体价格跌幅超过5%。到2006年关税降到25%后将有更多的进口汽车降价。
一些汽车经销商表示,近期应该不会再下调价格,今年内价格下降的空间也不大。但事实上,国产车的定价权在汽车厂家手中,进口车的定价也要考虑和国产车的竞争。而从需求看,消费者的购车需求受到车贷收紧和油品上涨的压制,也许只有更大幅度的降价才能将购车需求释放出来。
趋势三: 民资和外资增资中国汽车市场
业内人士分析说,中国车市真正的“井喷”不是卖车,而是造车。据统计,仅中国家电业中的诸如波导、T C L等大鳄们,已向国家正式申请生产汽车的有40多家,总并购金额逾百亿元,而看好汽车业准备进入的则更多。有报道称,仅浙江就有几十家民营企业有意造汽车。
目前,我国各大汽车生产企业都在不断扩大产能,外商也纷纷增资中国汽车市场。经过近些年大规模的购并和联合,世界汽车产业已初步形成了通用-菲亚特-富士重工-五十铃、福特-马自达-沃尔沃轿车-大宇、戴姆勒-克莱斯勒-三菱-现代、丰田-大发-日野、大众-斯堪尼亚、雷诺-日产-三星等六大汽车集团。六大集团一致看好中国汽车市场的诱人前景,纷纷从各自的全球战略角度出发,在对中国市场进行战略布局的基础上,积极地、加速地展开有效的进入和竞争策略。日前,东风与日产、一汽与大众、华晨与宝马、通用与上汽、长安与福特等等的合资与合作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趋势四: 生产成本提高和销售收入下降并存
原料价格上涨和整车价格下降“吃”掉厂家利润,汽车厂家暴利时代即将结束,厂家要实现利润增长就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以今年为例,春节后,国内市场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热轧板的每吨单价涨了200-300元;冷轧板则每吨上升了400-600元。以今年2月来讲,与去年同期相比,普通大型钢材上涨26.9%,普通中型钢材上涨36.7%,普通小型钢材上涨30.2%,线材上涨33.7%,中厚钢板上涨19.7%。由于钢铁、橡胶、塑料等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升,汽车厂家的成本随之在急剧上升,到今年3月底,因原材料涨价而导致造车成本攀升7%,从而使盈利水平降低。
趋势五:一批实力强劲的经销商将脱颖而出
前几年发展迅猛的3S、4S店,虽然与该品牌汽车生产厂并非一体,但由于只能经营一个企业的产品,实际上同汽车厂有着生死相依的关系。如果汽车厂的经营效果不好,经销商就被臵于危险的境地。因此,把综合市场和品牌专营的优势集中起来,建立多种品牌经营机制,以分散风险,就成为许多经销商的选择。
中国汽车市场十大预测
1、全年汽车市场的供需关系不会出现大的变化,国产汽车产量将达到200万辆。全年汽车需求实现量超过200万辆,其中轿车超过70万辆。
2、随着上海取消牌照费底价拍卖,将进一步引发全国范围内的呼吁改善消费环境的讨论。但从根本上说,明年汽车消费环境仍不乐观,宏观政策缺少微观环境支持仍是制约汽车消费的关键。
3、燃油税的正式出台,将影响汽车市场。油耗高的车辆及农用车受影响更大。低排量、低油耗的车型将受消费者青睐。
4、全国范围内实行汽车尾气排放欧I标准,使汽车消费者为环保增加投资。因环保而采取的在用车治理的办法将在消费者中引起普遍反响。
5、摩托车全年产量将超1100万辆,达到历史最高记录。100CC以下的市场比重进一步降低,125CC以上的市场比重进一步增加,高档次、娱乐性的品种将逐步被看好。围绕摩托车消费的政策向更加有利于消费者调整。
6、私车消费将是市场主旋律,所占的市场比重由1999年的55%达到60%。私车消费的不断增长将给汽车生产企业的售后服务带来新的要求。因质量、服务引发的消费者与生产企业间的纠纷有可能呈上升趋势。要求以法律保障汽车消费者权益的呼声将越来越高。《消法》中有关条款的滞后与市场发展的矛盾更加尖锐。消费者要求修改、完善《消法》的呼声越来越高。
7、品牌专卖、单层次销售方式,以及销售及售后服务一体化等流通方式将逐步成为市场主导。大棚式交易方式进一步显露出局限性。
8、帕萨特B5、奥迪A6、捷达2阀车、富康EX、别克GL8等一批新车型投放市场,以及其他轿车车型产量的增加,将带来车价下调。国产10万元至15万元的轿车继续被市场看好。
9、贷款购车中,消费观念、收入预期仍是考虑的重要方面。
10、消费者对车辆的安全性关注程度有所增加。带有ABS、气囊等安全装臵的轿车销路看好。
过去3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长均连续保持50%以上,汽车业是近年中国经济中的亮点行业,目前占中国经济的约1%。但从近期生产增速下降、销售增长放缓、库存增加、竞争加剧,还有毛利趋降等情况来看,这个行业令人担心。今年中国的汽车产业,可能会从一个亮点行业变成一个风险行业。
加息和汇率变化对汽车企业的影响
加息和汇率的变化产生的影响将深远,利息是资本的价格,加息意味着增加融资成本,这对生产企业和销售商都有很大影响。而汇率的变化影响采购成本,将使今年已经降价的汽车企业面临更加困难的选择—市场还是利润。
我认为利率和汇率的变化将带来的影响很复杂;从2004年10月29日起,银行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这是国家采取经济手段对投资过热进行调节,将对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对汽车的生产、经营、消费也有明显的影响。
此次加息将是一系列上调利率行动的开始,因为中国经济已经结束从1994年以来的通货紧缩时代,开始进入通货膨胀时代,目前的存款仍然是负利率,与物价上涨的幅度相差很大,而且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也很大,因此必须逐渐上调利率,稳定货币。而利率的调整只能采取分次到位的办法,以避免对经济造成较大的振荡,这就是说,对于利率的增加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与加息措施同时出台的还有进一步放宽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措施。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原则上不再设定上限,贷款利率下浮幅度不变,贷款利率下限仍为基准利率的0.9倍。这些措施使得工厂、经销商融资成本大大提高,从而抬高了生产和经营成本,经销商只能把增加的部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另一方面,贷款利率增加,汽车消费信贷的月供额度也会明显增加,如上海通用金融公司已经调整了贷款利率,其中3年期贷款利率现在为6.66%,5年期贷款利率现为6.99%.与原先贷款利率相比,两种贷款利率均有超过一个百分点的增长。这就增加了消费成本的投入,预计利率会进一步提高,那么,处于汽车销售最前端的销售商和消费者都感觉到压力,从而会抑制汽车消费。
汽车金融发展艰难
银监会颁布《汽车金融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后,报名的机构数量和预想相差甚远,企业认为这个《办法》订槛太高,从银监会的角度看;汽车金融只是汽车信贷,因此防范风险是这类公司的职责,管理办法是利用较高的资本金充足率,(高于银行两个百分点)等办法进行防范。
其实汽车金融和汽车消费信贷不是一个概念。汽车消费信贷是汽车金融的一种服务产品;除了消费信贷,还包括票据贴现、融资、保险、租赁、抵押、担保等等。
汽车金融机构的服务范围不仅是汽车金融。比如通用汽车金融公司,应该理解为通用汽车集团的金融公司,而不是通用汽车集团的汽车金融公司,它几乎所有的金融产品都做。汽车金融机构是汽车工业集团的战略部门,汽车信贷是汽车工业集团的战略措施,其战略目标是把汽车产品卖出去,而不是靠汽车信贷发财。
汽车金融机构更重要的任务是解决汽车制造、流通的资金需要。有关部门在制定《汽车金融机构管理办法》时,不懂发展汽车金融的意义,以为就是多卖几辆车,所以限制它的业务范围,完全失去了发展汽车金融的战略意义。中国的银行在汽车消费信贷方面最大的弱势就在风险控制方面,而这正是国外金融公司的长处
由于汽车信贷业务在中国基础太弱,所以别指望再会有什么奇迹出现,市场前景是毋庸臵疑的,仅是需要时间、努力和耐心,水到渠成。市场容量是明摆着的,只是体制结构、通道等方面先天不足,后天再不断调整。
按照对WTO的承诺,明年将开放进口汽车。商务部也出台文件;2005年乘用车实行品牌销售和服务;从2006年起,所有汽车要实行品牌销售和服务。这样会造成很多没有取得经销权的汽车经销商出局。差不多只有10%的经销商是厂家授权的,其他的都是经销商从品牌代理商那里直接拿货。这也是眼下车市价格混乱的主要原因。按照规定淘汰这些经销商出局,有利于厂商对于网络的管理,也很可能会导致汽车价格的上涨。
首先是政策因素。我国长期实行汽车进口配额制度,这个制度将在明年取消,据称将实行自动许可证制度,但是现在尚没有公布具体实施办法,所以现在尚不知道什么样的人可以到何处申请进口汽车的自动许可证,是定期发放还是随时发放,与汽车品牌经营销管理办法是什么关系,有没有收费的问题等等都是未知数。原有配额政策取消,“许可证价格”一落千丈,这是下半年以来进口汽车大幅度降价最关键的因素,自动许可证有没有“价格”现在谁也说不清,因为即使政府公布新的进口汽车管理办法,也还有“潜规则”问题。
其次是供求关系。今年进口汽车经营困难,是一个特殊情况,并不是因为这对进口汽车的需求减少,而是对进口汽车市场变化的期待,所以从“求”的方面来看,明年会很强劲,如果“供”跟不上,就会出现价格反弹。现在进口汽车库存已经很少,而明年的订货尚未开始,有可能在一季度出现货源不足,但这也是短期现象。
第三是价格期待。现在许多消费者拿国外的汽车价格表同国内的行情比较,当然结论是中国的汽车价格明显高于国外。但是国外的汽车运到中国,其到岸价可能是基本接近国外售价的,但是在海关还要上关税(30%左右)、增值税(17%)、消费税(5%-8%)以及其他费用,再加上经销商利润。关税将逐步降到25%,增值税和消费税近期不会改变,明年可能调整的就是经销商利润,这种利润不同的车种是不一样的,一般是档次越高利润越丰厚。因此,进口汽车价格在今年下半年已经大幅度降低的基础上会进一步降低,但是幅度不会是戏剧性的了。进口汽车价格的走势将受到政策、供求关系的影响,会出现起伏波动。
我国汽车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国的企业要把这个市场拿在自己手心就要在整车技术和设计有所突破,树立自己的品牌,摆脱外商在品牌上对我国企业的控制,实现自主。而各种行业资金的加入也可以为提高汽车售后服务水平提供经验。但总的前提是国家的汽车产业政策尽快制订出来,给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指明前进的道路,以及在政策上的各项支持。只有经过国家的支持和企业的努力才可以把汽车产业发展成我国的支柱产业,才可以让中国汽车在世界汽车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4
第二篇:关于我国汽车市场分析报告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广告091蒋莉玲09410100119
关于我国汽车市场分析报告
近三年我国汽车市场产销发展迅猛,市场环境急剧变化,使我国汽车产业面临重组和整合压力,企业利润不断下降。这就迫使汽车企业不断地适应市场变化,寻找新的利润增长,从而获得长足的发展。对于我国的汽车生产企业来讲,现实的可行之路就是必须迎合市场需求变化、提高服务水平、建立自主品牌、选择适合的销售模式,才可在更加激烈的竞争中寻求自身的发展。
如果用一种颜色来形容五月份的中国汽车市场,那只能是“黑色”。连续3年增幅保持50%以上的中国汽车市场突然“变脸”,5月份汽车销量骤降20%。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字显示了目前车市的尴尬:5月份全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42.5万辆和39.62万辆,比去年同期下降32.56%和24.67%,而于4月份相比分别下降20.07%和20.43%,这是继4月份产销量下降后,连续第二个月下降,而且下降幅度扩大两倍左右。如果说今年今年3月份(汽车产销分别达到56.74万辆和54.26万辆,这一数字不仅刷新了历史之最,并首次突破了50万辆大关)是汽车市场的“异常”爆发,那么四五月份的表现应该看作是一种理性回归;如果说在加入WTO后,中国汽车市场是“黑云压城”,那么现在的中国车场已经是“山雨满楼”。
我国汽车市场现状
中国汽车工业自1953年开始起步以来,经过50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汽车生产大国,被国际制造商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汽车生产国之一。2003年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444万辆和439万辆,同比增长率为35.2%和34.2%,这是继加入WTO以来,国内汽车工业连续第二年实现高速增长,但大并不代表强,发达国家汽车行业总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20%左右,而我国却不到3%。汽车行业要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任重而道远。
据统计,去年我国共有123家整车生产厂,遍布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有17个省(市)生产轿车,有23个省(市)已建成轿车生产线。在这120多家整车生产企业中,产量超过50万辆的只有2家,超过10万辆的只有8家,产量不足1万辆的有95家,产量1000辆以下的有70家。而在整车厂之外,又还有500多家照样有产品资格的改装企业。在以上600多家汽车企业中,有200家左右多年来产量很少甚至是“零产量”。由于汽车价格的大幅下降,国内长期被压抑的消费潜能得到了集中释放,这是2002年和2003年汽车销售量大幅增长的基础。但随着这部分需求的释放,国内汽车需求将按照正常的趋势来发展。而从国资委信息中心的消息来看确实已经出现这种情况:从今年1至4月对13家汽车行业国有重点企业的统计表明,成品存货大幅上升。截至4月末,成品存货总值142.1亿元,上升27.9%,库存的增加迫使企业采用降价策略。但是,在通用、大众、神龙等主流厂家纷纷降价之后,市场却没有任何动静。“降价后,买的人不多,来看车、问车的人也少了。”
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了今年1月的月度产销情况,汽车生产总量达32.71万辆,完成销售32.32万辆,同比增长分别达到61.31%和77.69%。轿车产销双双再次创出历史新高。今年1月份的产量已经超过了去年单月的最高产量,这是否预示着今年的车市将延续去年良好的发展势头呢?
经济型轿车占据主体地位
今年以来,全国汽车产销都呈现一种良好的发展势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全国汽车交易市场中近70%甚至占更大比例的人群在关注10万元以下的车型,特别是全国第三大汽车交易城市成都提供的数据显示:70%-80%的成交轿车为10万元以下车型。那么厂商们大批量投放中高档轿车是不是有点自娱自乐的味道?记得年初采访北方汽车交易市场的郝殿英时,她曾经表示:“今年车市的热销车型还是应该集中在经济型轿车,中高档轿车的受关注程度应该会较去年有所增加,但不会马上成为今年车市的主导车型,毕竟消费者的购买能力是相对稳定的。”网上车市总监华雪提供的数据显示:以夏利、悦达起亚普莱特、派力奥为代表的经济型家用车也同样受关注。也许是受新广本价格的影响,其他价格未做重大调整的国产中、高价位车型,除了帕萨特1.8T,已经存在被网民冷落迹象。
消费者关注程度逐渐下降
消费者对汽车市场的关注程度与去年同期相比较是减弱了。华雪指出:今年年初车市基本延续2002年12月底的情形,在市场形势没有明了之前,买卖双方都自动选择了保守的处理方式,客观上降低了交易量,2003年1月,新关税刚刚生效,但是商品车还没有规模上市,进口汽车市场行情尚不明朗,消费者和经销商都处于守望的心理,进口汽车有价无市。以至于进口汽车的网友点击也趋于下降。没有耐心的消费者对车市的关注逐渐淡化。
政策的出台只闻其声未见其面。许多政策出台前宣传工作很到位,但是迟迟未见政策出台。其中有关保险费率变动的政策出台以后,保险市场似乎并没有按当初预想的逐步走上正轨,反而更加混乱。由于政策法规尚需进一步规范化,使部分消费者采取观望态度等待相关政策的出台。
国产车较进口车优势明显
国产车在汽车市场中占有绝对优势,苏晖预计:这种优势将会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从几个城市的汽车交易市场提供的销售数据分析,排名前10位的全部为国产车。另外,从北亚车市的免费咨询电话数量和网上车市的点击率上也能说明同样的问题。网上车市的点击率也同样说明:网民转移的注意力,自然分流到国产汽车,2003年1月的国产汽车点击量明显上升,这表明国产车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关注。由此可见,国产车在消费者心目中还是占有绝对的优势,这是厂商们研究市场战略、市场策略时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进口车由于资源短缺,价格上升。主要原因还是许可证短缺,暂时不能报关所致。短时间内货源不足,市场需求不变,导致价格上调。
新车型上市活跃汽车市场
年初延续去年的销售势头,有十几款车加价销售、供不应求。新车型的不断涌现,对市场有着巨大的冲击。其中最大的影响,就是汽车市场上观望气氛浓烈。新车型投放前有些厂家违背市场运作规律,不惜手段赢得市场人气,大肆过分宣传炒作,但是所谓的新车型却迟迟不能到位,使大批消费者持币待购,等待新车型的下线上市。
另外,在北京等一些经济发达城市,二次购车已经成为继轿车进入家庭之后汽车市场逐渐成熟的标志。轿车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了,消费者换车的周期也随之缩短了,从而活跃了二
2手车市场。苏晖同时强调,消费者二次购车时一般会把轿车的价格锁定在10万元以上的车型,这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中高档轿车市场。
汽车市场发展趋势的预测和判断
趋势一: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
今年我国汽车市场最大的特点就是入了一个转型的时期,即汽车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在这一转型过程中,汽车生产快速增长,库存压力日益加大,消费者持币待购状况不断加剧。厂家为促销,频繁的降价也打击了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导致消费者无法估计价格是否还要降,到底要降多少,从而使消费者的心理期待后延,观望气氛日益浓厚。比如从年初到现在,进口车平均价格降了15%,但消费者还是持币待购。
趋势二:汽车价格大范围、大幅度下降
据不完全统计,一季度平均每个月就有25种车型降价,其中多分布于15万元以下的价格区间。有统计显示,前三个月参与降价的车型近80种,涉及20余个汽车品牌,降价车型数量已与2003年全年降价车型数量持平。国产车整体降价幅度超过2%。在与2003年有对应产品的120种车型中,三分之二的车型价格有变动,平均降价幅度超过8%。价格较低的车型因其基数低,价格稍有变动,降幅就显得特别大。数据分析表明,越便宜的车型降幅越大。进口车降幅更大,依据今年前3个月150种进口车价格分析显示,其降幅更甚于国产车,达到4.3%,相对同期进口车市而言,整体价格跌幅超过5%。到2006年关税降到25%后将有更多的进口汽车降价。
一些汽车经销商表示,近期应该不会再下调价格,今年内价格下降的空间也不大。但事实上,国产车的定价权在汽车厂家手中,进口车的定价也要考虑和国产车的竞争。而从需求看,消费者的购车需求受到车贷收紧和油品上涨的压制,也许只有更大幅度的降价才能将购车需求释放出来。
趋势三: 民资和外资增资中国汽车市场
业内人士分析说,中国车市真正的“井喷”不是卖车,而是造车。据统计,仅中国家电业中的诸如波导、T C L等大鳄们,已向国家正式申请生产汽车的有40多家,总并购金额逾百亿元,而看好汽车业准备进入的则更多。有报道称,仅浙江就有几十家民营企业有意造汽车。
目前,我国各大汽车生产企业都在不断扩大产能,外商也纷纷增资中国汽车市场。经过近些年大规模的购并和联合,世界汽车产业已初步形成了通用-菲亚特-富士重工-五十铃、福特-马自达-沃尔沃轿车-大宇、戴姆勒-克莱斯勒-三菱-现代、丰田-大发-日野、大众-斯堪尼亚、雷诺-日产-三星等六大汽车集团。六大集团一致看好中国汽车市场的诱人前景,纷纷从各自的全球战略角度出发,在对中国市场进行战略布局的基础上,积极地、加速地展开有效的进入和竞争策略。日前,东风与日产、一汽与大众、华晨与宝马、通用与上汽、长安与福特等等的合资与合作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趋势四: 生产成本提高和销售收入下降并存
原料价格上涨和整车价格下降“吃”掉厂家利润,汽车厂家暴利时代即将结束,厂家要实现利润增长就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以今年为例,春节后,国内市场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热轧板的每吨单价涨了200-300元;冷轧板则每吨上升了400-600元。以今年2月来讲,与去年同期相比,普通大型钢材上涨26.9%,普通中型钢材上涨36.7%,普通小型钢材
3上涨30.2%,线材上涨33.7%,中厚钢板上涨19.7%。由于钢铁、橡胶、塑料等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升,汽车厂家的成本随之在急剧上升,到今年3月底,因原材料涨价而导致造车成本攀升7%,从而使盈利水平降低。
趋势五:一批实力强劲的经销商将脱颖而出
前几年发展迅猛的3S、4S店,虽然与该品牌汽车生产厂并非一体,但由于只能经营一个企业的产品,实际上同汽车厂有着生死相依的关系。如果汽车厂的经营效果不好,经销商就被臵于危险的境地。因此,把综合市场和品牌专营的优势集中起来,建立多种品牌经营机制,以分散风险,就成为许多经销商的选择。
中国汽车市场十大预测
1、全年汽车市场的供需关系不会出现大的变化,国产汽车产量将达到200万辆。全年汽车需求实现量超过200万辆,其中轿车超过70万辆。
2、随着上海取消牌照费底价拍卖,将进一步引发全国范围内的呼吁改善消费环境的讨论。但从根本上说,明年汽车消费环境仍不乐观,宏观政策缺少微观环境支持仍是制约汽车消费的关键。
3、燃油税的正式出台,将影响汽车市场。油耗高的车辆及农用车受影响更大。低排量、低油耗的车型将受消费者青睐。
4、全国范围内实行汽车尾气排放欧I标准,使汽车消费者为环保增加投资。因环保而采取的在用车治理的办法将在消费者中引起普遍反响。
5、摩托车全年产量将超1100万辆,达到历史最高记录。100CC以下的市场比重进一步降低,125CC以上的市场比重进一步增加,高档次、娱乐性的品种将逐步被看好。围绕摩托车消费的政策向更加有利于消费者调整。
6、私车消费将是市场主旋律,所占的市场比重由1999年的55%达到60%。私车消费的不断增长将给汽车生产企业的售后服务带来新的要求。因质量、服务引发的消费者与生产企业间的纠纷有可能呈上升趋势。要求以法律保障汽车消费者权益的呼声将越来越高。《消法》中有关条款的滞后与市场发展的矛盾更加尖锐。消费者要求修改、完善《消法》的呼声越来越高。
7、品牌专卖、单层次销售方式,以及销售及售后服务一体化等流通方式将逐步成为市场主导。大棚式交易方式进一步显露出局限性。
8、帕萨特B5、奥迪A6、捷达2阀车、富康EX、别克GL8等一批新车型投放市场,以及其他轿车车型产量的增加,将带来车价下调。国产10万元至15万元的轿车继续被市场看好。
9、贷款购车中,消费观念、收入预期仍是考虑的重要方面。
10、消费者对车辆的安全性关注程度有所增加。带有ABS、气囊等安全装臵的轿车销路看好。
二是今年以来的宏观调控。主要影响表现在对汽车业的信贷紧缩,尤其是消费信贷门槛的抬高,使汽车消费受到抑制。从证券市场来看,近期市场盛传去年内地汽车贷款坏账近千亿元,这直接导致汽车股的突然急煞车。
过去3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长均连续保持50%以上,汽车业是近年中国经济中的亮点行业,目前占中国经济的约1%。但从近期生产增速下降、销售增长放缓、库存增加、竞争加剧,还有毛利趋降等情况来看,这个行业令人担心。今年中国的汽车产业,可能会从一个亮点行业变成一个风险行业。
加息和汇率变化对汽车企业的影响
加息和汇率的变化产生的影响将深远,利息是资本的价格,加息意味着增加融资成本,这对生产企业和销售商都有很大影响。而汇率的变化影响采购成本,将使今年已经降价的汽车企业面临更加困难的选择—市场还是利润。
我认为利率和汇率的变化将带来的影响很复杂;从2004年10月29日起,银行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这是国家采取经济手段对投资过热进行调节,将对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对汽车的生产、经营、消费也有明显的影响。
此次加息将是一系列上调利率行动的开始,因为中国经济已经结束从1994年以来的通货紧缩时代,开始进入通货膨胀时代,目前的存款仍然是负利率,与物价上涨的幅度相差很大,而且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也很大,因此必须逐渐上调利率,稳定货币。而利率的调整只能采取分次到位的办法,以避免对经济造成较大的振荡,这就是说,对于利率的增加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与加息措施同时出台的还有进一步放宽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措施。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原则上不再设定上限,贷款利率下浮幅度不变,贷款利率下限仍为基准利率的0.9倍。这些措施使得工厂、经销商融资成本大大提高,从而抬高了生产和经营成本,经销商只能把增加的部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另一方面,贷款利率增加,汽车消费信贷的月供额度也会明显增加,如上海通用金融公司已经调整了贷款利率,其中3年期贷款利率现在为6.66%,5年期贷款利率现为6.99%.与原先贷款利率相比,两种贷款利率均有超过一个百分点的增长。这就增加了消费成本的投入,预计利率会进一步提高,那么,处于汽车销售最前端的销售商和消费者都感觉到压力,从而会抑制汽车消费。
汽车金融发展艰难
银监会颁布《汽车金融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后,报名的机构数量和预想相差甚远,企业认为这个《办法》订槛太高,从银监会的角度看;汽车金融只是汽车信贷,因此防范风险是这类公司的职责,管理办法是利用较高的资本金充足率,(高于银行两个百分点)等办法进行防范。
其实汽车金融和汽车消费信贷不是一个概念。汽车消费信贷是汽车金融的一种服务产品;除了消费信贷,还包括票据贴现、融资、保险、租赁、抵押、担保等等。
汽车金融机构的服务范围不仅是汽车金融。比如通用汽车金融公司,应该理解为通用汽车集团的金融公司,而不是通用汽车集团的汽车金融公司,它几乎所有的金融产品都做。汽车金融机构是汽车工业集团的战略部门,汽车信贷是汽车工业集团的战略措施,其战略目标是把汽车产品卖出去,而不是靠汽车信贷发财。
汽车金融机构更重要的任务是解决汽车制造、流通的资金需要。有关部门在制定《汽车金融机构管理办法》时,不懂发展汽车金融的意义,以为就是多卖几辆车,所以限制它的业务范围,完全失去了发展汽车金融的战略意义。中国的银行在汽车消费信贷方面最大的弱势就在风险控制方面,而这正是国外金融公司的长处
由于汽车信贷业务在中国基础太弱,所以别指望再会有什么奇迹出现,市场前景是毋庸臵疑的,仅是需要时间、努力和耐心,水到渠成。市场容量是明摆着的,只是体制结构、通道等方面先天不足,后天再不断调整。
按照对WTO的承诺,明年将开放进口汽车。商务部也出台文件;2005年乘用车实行品牌销售和服务;从2006年起,所有汽车要实行品牌销售和服务。这样会造成很多没有取得
5经销权的汽车经销商出局。差不多只有10%的经销商是厂家授权的,其他的都是经销商从品牌代理商那里直接拿货。这也是眼下车市价格混乱的主要原因。按照规定淘汰这些经销商出局,有利于厂商对于网络的管理,也很可能会导致汽车价格的上涨。
首先是政策因素。我国长期实行汽车进口配额制度,这个制度将在明年取消,据称将实行自动许可证制度,但是现在尚没有公布具体实施办法,所以现在尚不知道什么样的人可以到何处申请进口汽车的自动许可证,是定期发放还是随时发放,与汽车品牌经营销管理办法是什么关系,有没有收费的问题等等都是未知数。原有配额政策取消,“许可证价格”一落千丈,这是下半年以来进口汽车大幅度降价最关键的因素,自动许可证有没有“价格”现在谁也说不清,因为即使政府公布新的进口汽车管理办法,也还有“潜规则”问题。
其次是供求关系。今年进口汽车经营困难,是一个特殊情况,并不是因为这对进口汽车的需求减少,而是对进口汽车市场变化的期待,所以从“求”的方面来看,明年会很强劲,如果“供”跟不上,就会出现价格反弹。现在进口汽车库存已经很少,而明年的订货尚未开始,有可能在一季度出现货源不足,但这也是短期现象。
第三是价格期待。现在许多消费者拿国外的汽车价格表同国内的行情比较,当然结论是中国的汽车价格明显高于国外。但是国外的汽车运到中国,其到岸价可能是基本接近国外售价的,但是在海关还要上关税(30%左右)、增值税(17%)、消费税(5%-8%)以及其他费用,再加上经销商利润。关税将逐步降到25%,增值税和消费税近期不会改变,明年可能调整的就是经销商利润,这种利润不同的车种是不一样的,一般是档次越高利润越丰厚。因此,进口汽车价格在今年下半年已经大幅度降低的基础上会进一步降低,但是幅度不会是戏剧性的了。进口汽车价格的走势将受到政策、供求关系的影响,会出现起伏波动。
我国汽车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国的企业要把这个市场拿在自己手心就要在整车技术和设计有所突破,树立自己的品牌,摆脱外商在品牌上对我国企业的控制,实现自主。而各种行业资金的加入也可以为提高汽车售后服务水平提供经验。但总的前提是国家的汽车产业政策尽快制订出来,给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指明前进的道路,以及在政策上的各项支持。只有经过国家的支持和企业的努力才可以把汽车产业发展成我国的支柱产业,才可以让中国汽车在世界汽车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第三篇:汽车后市场分析报告
汽车后市场分析
摘要:伴随着我国近4000万辆汽车保有量和近几年“井喷式”的增长,汽车用品及零部件市场也实现了持续性快速增长,规模以上的生产厂家6359家,全行业总产值1.5万亿元,同比增长28%,国内汽车后市场整体增长强劲,成为全球增速最快的市场。巨大的市场商机吸引了更多的国际巨头和国内行业企业加入此竞争当中。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stock of nearly 40 million cars in China and in recent years the “explosive” growth, automotive supplies and parts market has achieved a sustained rapid growth, above-scale manufacturer of 6,359, industry-wide annual output value of 1.5 trillion yuan, an increase of 28%, strong growth in the domestic car market as a whole, as the world's fastest growing market.Huge market opportunities, attracted more international giant enterprise and the domestic industry to join this race.关键字:“井喷式”增长、发展速度快、竞争激烈
一、汽车后市场大有作为
在汽车后市场领域,国际上成功的营销经验,已经成为国内企业追逐的美好远景。何谓汽车后市场,是指汽车销售以后,围绕汽车使用过程中的各种服务,它涵盖了消费者买车后所需要的一切服务。按照国际上的计算方法,汽车后市场所产生的利润,与前市场比较,即商家在汽车整个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利润与买汽车所产生的利润,比例大约是7比3。也就是说,在整个汽车产业链上,后市场产生的利润至少要超过前市场1倍以上。
在国际汽车市场上,汽车后市场服务业被誉为“黄金产业”。从销售利润看,国外成熟汽车市场中,整车的销售利润约占整个汽车业利润的20%、零部件供应的利润约占20%,而50%至60%的利润是在服务领域中产生的。以美国为例,美国汽车售后服务年产值高达1400亿美元,汽车维修业的利润率达到27%。另外在汽车信贷方面,美国贷款买车的比例为80%至85%、德国为71%、印度为60%至70%,而中国还不足5%。业内专家认为,按照目前汽车服务所占比例为12%计算,如果以成熟汽车市场中服务所占的比例为参照,再结合中国汽车金融、租赁等服务还相当薄弱等情况,汽车售后服务在现有12%的市场份额基础上还有近10%的上升空间。与此同时,由于中国汽车售后服务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业内人士估计国内售后服务商利润率比美国等成熟市场高13个百分点左右,高达40%。根据对世界排名前10位的汽车公司近10年的利润情况分析,汽车的销售利润约占整个汽车业利润的20%,零部件供应利润约占20%,有50%至60%的利润是在其服务领域中产生的。如何看待当今的中国汽车后市场,雅森国际总裁谢宇认为中国现在的汽车服务产业还处于整车厂主导的时代,众多整车厂商将汽车服务打造成利润的又一重要来源。而且对于整车厂来说,一个健全、合理的售后服务体系,不仅能让其从产业链的下游进一步获得利润,而且也能延长一个车型畅销的寿命。
现阶段,我国的汽车后市场还很难完全脱离开整车制造业的掌控而成为独立的市场,而且这一现象会在一个时间内存在。从长远看,汽车后市场不会长久地从属于、依附于前市场,因为汽车消费者的需求,不仅决定了汽车后市场的走向、规模、经营形式和服务方法,也会反过来对前市场形成决定性的影响。但是这种现象不会长远,随着中国汽车制造能力的
不断提升,汽车品牌的不断增加,汽车竞争的力度还会加大,中国的汽车市场决不会游离出国际汽车市场的大舞台,一定会融入到国际汽车的产业链条中,在国际汽车市场的大背景下,演绎出自己的特色,即将举办的、盛况空前的“第四届中国国际汽车用品展览会暨国际改装汽车展览会”就说明了这一点。
二、汽车后市场谁与争锋
随着整车销售进入微利期,售后服务的利润日益显山露水,于是从事国内汽车后市场经营的企业你方唱罢我登场,国外的汽车连锁超市大举登陆中国,一场汽车后市场的争夺战已经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然而谁是强者,人们将拭目以待。
据了解,与国外汽车厂商相比,我国的汽车售后服务是汽车产业弱中之弱,国内许多品牌汽车的产销与售后服务的脱节是汽车后市场服务不尽如人意的根本原因之一。目前,部分厂家与其经销商的关系不是利益共同体的关系,而仅仅是一种经济利益行为。厂家基本上把市场风险转嫁给了经销商,经销商则几乎把厂家所给的商务利润全让给了消费者,主要收益全靠厂家按销量给予的年终返利、奖励及新车销售的装饰、美容、保险等相应服务。在部分经销商眼里,服务承诺只不过是促销的一种策略,经销商为了多卖车,往往给服务承诺“注水”,而实际上有些承诺根本做不到,由此造成了消费者对售后服务的不满。正因为如此,许多消费者形象地称经销商的服务态度是:消费者只要把钱付给经销商,消费者就不再是消费者了。
专家指出,当前中国汽车后市场存在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一是对汽车后市场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措施不利,竞争乏力,出现了“重生产、轻服务”的现象。二是整车和零部件生产企业被动地参与汽车后市场的竞争。三是国内企业的观念比较陈旧,对汽车后市场的理解和认识远远不够。
而对汽车后市场有着成功经验的国际知名汽车服务企业则全速进军中国。美国最大的汽配连锁企业NAPA来了,全球最大的汽车快修连锁企业美国AC德科公司来了,博世在中国已拥有150家维修站,日本最大的汽车用品澳德巴克斯计划投资10亿日元在中国开设100家连锁店。因此国内的汽车后市场服务只有抓紧进行观念更新,树立全方位服务的观念、标准化服务的观念和人性化服务的观念,才能使国内企业在汽车后市场中占领较大的份额。
三、提升服务品牌前景诱人
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开始关注汽车购买后的服务价值,中国汽车市场的“服务时代”已经到来。专家表示,价格战在一开始屡试不爽,但随着价格战的普及,人们已不为此所动。目前,国内厂商已越来越意识到服务的重要性,纷纷扛起各种服务大旗。许多汽车品牌4S店的负责人也对记者表示,过去卖一辆车就能赚几万元的好日子已不复存在,现在主要靠销售之后的维修、保养等服务来赚钱。服务好坏已成了直接关系到能否生存的问题,对于经销商来说,销售都是一次性的,一辆车只能赚一次,而服务则不同,它可以是每个月、每年都需要的,因此这是长久之计。
此间专家认为,中国汽车在技术上、价格上比拼的结果差别不大,在经过价格混战比拼“硬件”后,汽车厂家今后真正比拼的将是服务质量等“软实力”。中国车市正不可避免地走向服务竞争序列。
四、总结
通过对汽车后市场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汽车后市场中的巨大利润,面对如此大的诱惑,每个人都会动心。汽车已经风靡了全世界,但是汽车的后市场还没有风靡全世界,中间的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为了能在汽车后市场中站稳脚步,各个后市场都尽自己最大能力做到最好以满足客户的需要。
汽车后市场的前景非常可观,相信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会有越来越多的竞争者加入其中,今后的汽车后市场竞争会更加残酷激烈。
参考文献
【1】百度文库《汽车后市场分析》2012年 【2】百度文库《汽车配件及营销理论》2008年
第四篇:汽车后市场市场分析报告
汽车后市场市场分析报告
3.1、汽修市场现状分析
2004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500万辆大关,汽车保有量逐年增长,汽车保有量达到2800多万辆,我国正由世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向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发展,如果按10-12%的速度增长,那么中国汽车的保有量着实令人鼓舞。
3.2、汽车维修保养行业发展面临的瓶颈
与国外相比,我国的汽车维修保养行业明显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因素,目前,我国的汽车维修保养行业面临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人才、技术、服务、经营方式等几个方面。
人才和技术:汽车高新技术的普及,要求维修业的技术水平必须提高。比如市场销售的轿车一旦电喷系统出现故障,没有解码器就根本无法判断故障所在,更谈不上正确的维修了。我国汽保养设备的技术水平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从总体来看,从国外现有的汽车维修技术水平来看,我国的汽车检测诊断设备方面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生产的汽车检测与维修设备技术水平的主要差距有:产品可靠性差,寿命短,性能不够稳定,故障多;自动化水平低,有些设备至今还采用手工操作,操作费力;品种不全,更新慢,技术含量低,附加价值率低。目前摆在国内各汽车维修企业眼前的问题就是技术设备的更新和升级以及由此产生的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这无疑会将许多没有能力完成技术升级的维修企业淘汰出局。
中国的汽保设备生产企业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人才和技术。在中国市场上,技术含量多、自动化水平高、性能稳定的大部分设备来自于国外厂商的产品,或者是外资合作的产品,而真正的国内产品技术上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能力强的人员又缺乏,导致产品的含金量不够。对于维修保养企业而言,好的设备是他们求贤若渴的,但是,由于多为国外产品,价格居高不下,让他们在资金上难以承受;选择国内产品,市场上又没有足够可以替代的产品,即价廉物美的设备。这也是该市场的一个现状。
经营方式:中国的汽车维修保养行业的经营方式从路边店到独立专业维修店,到4S店,到连锁维修店,整个汽车维修保养企业的组织模式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在国外,汽车维修企业已经形成了非常先进的连锁经营模式,美国经营规模最大的前8名连锁维修公司共有5938家维修站,这些维修站的收入占整个行业的一半,具有完善的企业文化、管理规模,被誉为美国汽修业的“麦当劳”、“肯德基”。据调查,美国平均每家汽车维修企业有专职雇员(管理人员)4.5名,专职维修技工24人,维修工位6个;这些企业中有62.7%属个人所有,6.2%是合伙经营的,31.1%则为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年营业额在5-10万美元(约合41-83万元人民币)之间的个人所有小型企业占85.8%,而年营业额超过40万元(约合330万元人民币)的大型企业,则大多是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目前的现状是:大型汽车维修企业缺少,而且,很多汽修企业旗下的快修店、维修站或维修中心,仍像散兵游勇。他们没有统一的服务流程,更没有统一的收费标准,甚至就连工作服也没有一致的品牌标志,总之,没有给人留下正规、统一化一的形象。
服务:中国汽车维修保养行业的服务状况令人很不满意,中国消协关于汽车维修质量投诉比例不断上升就是维修行业现状的一个写照。在各种汽车消费者满意度调查中,维修技术不高和维修价格混乱是消费者反映最多的问题。还有某些汽车维修保养企业缺乏诚信、弄虚作假的行为也人无法忍受,尽管这仅仅是一部分人的行为,但是对于整个维修保养行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因而,维修保养企业的技术和操守问题应该更值得关注。
中国的汽保设备生产企业的服务也令购买设备的消费者不满,根据慧聪的相关研究显示:90%以上的用户都看重厂家的售后服务,但是服务的满意度却不高,50%以上的用户对服务的满意度都集中于一般。
3.3、汽修发展趋势
交通部在《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中规定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封锁或者垄断机动车维修市场;鼓励机动车维修企业实行集约化、专业化、连锁经营,促进机动车维修业的合理分工和协调发展。鼓励推广应用机动车维修环保、节能、不解体检测和故障诊断技术,推进行业信息化建设和救援、维修服务网络化建设,提高机动车维修行业整体素质,满足社会需要。
连锁经营由于其独具的经营特点,越来越被机动车维修经营者所看重,成为机动车维修行业经营方式的发展方向。鼓励机动车维修企业实行连锁经营成为现阶段行业发展的一项政策。
发展连锁经营具有很多优势。发展连锁经营有利于发展大流通,带动大生产;有利于优化流通业结构,整合和有效利用现有市场资源,向用户提供质优价廉、方便快捷的服务;有利于提高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实现经营行为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净化市场环境;有利于扩大经营规模,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3.3.1、“快修连锁”有经营模式上的先天优势
由于投资少、市场占有份额多,配件和维修技术可以由总部统一供应和指导,资金周转快,昂贵的检测诊断设备可以共享等原因,快修连锁店经营成本必然降低,这就保证可以从客户的立场出发,坚持“以客户服务为中心,以顾客满意为关注焦点”,吸引更多客户,投资风险大大降低。
各分店在总部统一管理下按照分散自主经营、集中统一管理、统一采购配送物品的方式经营运作,由于拥有维修技术资料、技术人员的保障,配件来源相对稳定畅通,业务量充足,加之统一收费标准、统一形象、统一管理,必将增强企业诚信度和社会认知度,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3.3.2、我国快速连锁经营发展的模式主要有
上海市——以一个一类汽车维修企业为核心,辐射至少六个快修企业的快修连锁模式
浙江省和青岛市——以省或市为组织者,整合原有的二类企业,以五个统一的模式所形成的快修连锁模式
北京市——中车汽修—建立自己的子公司而形成的快修连锁模式
德国博世——现有企业加盟的模式
国外汽车连锁经营成功的如美国NAPA “蓝霸”、美国AC Delco、德国博世、日本的黄帽子等
3.4、汽修人才发展情况
3.4.1、从业人员的总体素质低
2002年我们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对831家企业的40834名从业人员的调查情况看,从事汽车维修的技术工人(主要是机修、电工、钣金和漆工)有25874人,占63.4%。这些人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8.5%,高中文化程度的占51.5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0%。
2007年北京市对从业人员的情况做了调研,汽车维修工人文化程度为 :初中及以下占44.7%、高中占27.0%、中职占19.88.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8.5%
北京市汽车维修技术人员文化程度调查数据为:初中及以下占30.6%、高中及中职占49.3%、大专占14.1%、本科以上占6.0%。就北京市的维修工人队伍中无任何职业资格证书人员约占9.7%、初级工约占12%、中级工约占48%、高级工约占23%、技师和高级技师占7%。
北京市汽车维修企业技术人员的技术职称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具有汽车维修专业技术员占76.6%、助理工程师占11.5%、工程师占9.4%、高级工程师占2.2%。
3.4.2、掌握现代诊断技术的技能型人才短缺
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较低造成了其素质和技术水平都较低,特别是经过专业学习的比例很低,使技术工人的技术水平低。维修技术人员的技术职称缺高多初的特征很明显,三类企业尤为突出。
因为汽车维修行业技能型人才,特别是掌握现代诊断技术的技能型人才短缺,因此在教育部、交通部等六部、委于2003年启动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和培养工程中将汽车运用与维修纳入了四项之中。
开办汽车维修专业的学校逐年增多,到2007年中职设汽车维修专业的学校有1400所,其中以汽车维修命名的有155所,高职设汽车维修专业的学校有378所
招生人数逐年增加:2006年中职交通运输类招生增至19.8万人,同比增长16.96%,高职交通运输类招生8.4万人,同比16.66%。
3.4.3、专业设置逐步趋向合理
交通部和我们协会参与制定教学指导方案,在专业和专门化方面按从业人员职业资格的要求设置为了检验职业教育的成果,教育部从2006开始联合各有关部、委共同举办职业技能大赛,教育部部长提出了,学历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从而更加促进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交通职业院校将会为汽车维修行业输送大量的掌握现代汽车维修技术的技能型人才,解决技能型人才短缺的问题。进而促进行业技术素质的提高。
3.5、车用户汽修消费情况调查
据07年中国消费者协会信息网公布关于浙江汽车维修状况调查报告。
(一)消费者选择汽车维修店考虑的因素
1、调查显示,有840名被调查者选择去4S店修车或保养,占总数的35.2%;选择专营维修店有862人,占总数的38.6%;选择个体路边店有116人,占总数的6.3%;另有88位消费者认为选择哪里修车无所谓,占总数的4.8%。
2、在选择维修店的多个因素中,大部分被调查者选择了技术质量要过硬,排在第二位的是价格高低,第三则是服务态度。选择“技术维修和配件质量”的有1462份,占79.1%;选择“价格高低”的有1068份,占57.2%;选择“维修速度”的有602份,占32.6%;选择“服务态度”有676份,占36.6%;选择“交通便利”的有408份,占22.1%。
3、调查问卷中还发现,有70.9%的被调查者愿意在固定的汽修店维修保养,认为这样比较可靠。而喜欢无固定修车地点的被调查者只占29.1%。在各个城市中,“喜旧不喜新”的被调查者都比较多,除了舟山占50%之外,杭州、金华都有六成多比例,绍兴则更多,占87.7%。
4、对于“喜旧不喜新”的消费者来说,一家新的汽车维修店如果要吸引顾客,并不是仅凭广告就可以达到目的的。统计数据显示,受广告吸引的消费者只有7.8%,朋友推荐占到30.4%,店面醒目、规模较大的因素也只占32.1%,而选择最多的则是离住处或单位较近,占总数的50.6%。
(二)消费者接受维修服务时不满意情况
1、调查显示,“服务人员技术不够专业”让消费者最不满意,其次是“工时费太贵”,第三则是“收费标准不够透明”。认为“供选择的配件种类太少”有410份,占总数的22.2%;认为“服务人员不够专业”有989份,占53.5%;认为“服务态度差”有352份,占19%;认为“工时费太贵”的有759份,占41.1%;认为“维修数度慢”有498份,占26.9%;认为“收费标准不够透明”有693份,占37.5%。
2、调查显示,认为自己的车子在维修店所花费时间(修车效率)快捷的被调查者有242位,占总数的13.1%;觉得一般的1269位,占总数的68.7%;认为时间太久的有321人,占总数的17.4%。调查中,在均可以使用的前提下,有1397名(占总数75.2%)被调查者喜欢用原厂配件,而241名(占总数13%)被调查者喜欢用副厂配件,另外有210 名(占总数11.4%)被调查者觉得用哪种配件都无所谓。
3、对于最关乎消费者切身利益的收费问题,很多被调查者对维修市场的收费不满意。在消费调查中,有1186人认为价格偏高,占到总数的64.2%,只有377人认为价格合适,占到总数的20.4%。
4、在维修店经营时间方面,近一半的被调查者希望维修店能够在周末节假日照常营业。其中,希望维修店24小时营业有515人,占总数的27.9%;希望周末节假日照常营业有838人,占总数的45.3%;另外,希望能够提供随时预约服务的有712人,占到总数的38.5%。
(三)存在的问题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汽车维修市场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这也是汽修行业的一个通病,主要表现在有些汽修经营者为牟取暴利,在维修中常出现以旧充新、以次充好、虚报维修项目、擅自抬高零部件价格和拿回扣等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
1、近半数被调查者表示对汽车维修行业信不过。调查发现,认为汽车维修行业“完全信得过”的只有136位,仅占总数的7.4%;选择“基本信得过”的有861位,占46.6%;选择“有些信不过”的有821位,占到44.4%;选择“完全信不过”的也有47份,占2.5%。从总体上分析,对于汽车维修行业很多被调查者都觉得不是很可靠。
最常见的问题是虚报维修项目,有933位消费者如此认为,占50.5%;其次是擅自抬高配件价格较为常见,有827位,占44.8%;第三是以旧充新、以次充好问题,有791位,占42.8%;第四为偷换零件、留下隐患问题,有539位,占29.2%;随后是拿回扣问题,有278位,占15%;其他的有87位,占4.7%。
2、被调查者普遍认为,汽车维修店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维修技术水平(1182份,占64%);其次需要改进的是配件质量(998份,占54%);其它如服务质量(767份,占41.5%)、维修保证(723份,占39.1%)、价格优惠(832份,占45%)、明码标价(753份,占40.7%)等软件硬件都应该随之跟上;另外,还要考虑到方便快捷性(350份,占18.9%)。
3、消费者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汽修服务?这是每一个汽车维修店所需要了解和研究的课题。调查结果表明:消费者认为,汽车维修最应该有的附加服务是要“店家能提供跟踪服务”,39%的消费者希望车子在维修保养后,在一定期限内,店家能够提供跟踪服务支持;另外,“维修后有详细的维修清单”和“明确指出汽车故障”也得到了消费者的有力支持,30.5%的消费者希望能在维修后拿到详细的维修清单,从而比较清楚地知道自己爱车的问题及解决情况; 33.2%的消费者希望维修厂家能够准确、客观地向他们指出汽车故障出在什么地方;另外,还有14.4%的消费者认为,汽车维修还应该添加“注意事项”的附加服务。
3.6、汽配市场发展情况分析
对汽车市场来说,整车销售无疑是前沿阵地,维修保养、配件供应、美容养护和汽车改装等服务则被称为“汽车后市场”,则是后方补给。我国长期的短缺经济,使人们的目光过多地集中在制造业,而对汽车后市场重视不够。汽车后市场包括汽车贸易(进出口、新车销售、二手交易、租赁、拍卖等)和售后服务(配件和用品供应、汽车改装多样化、美容养护、检测维修、金融信贷、保险、俱乐部等),涉及面极广。我国汽车进入家庭的时代已经来临,每一位车主都免不了又要成为汽车后市场的消费者,汽车后市场因此随着汽车市场的迅猛发展也日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这一崭露头角的“后市场”向国内外厂商们展示了中国汽车行业又一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以迅猛的速度朝着产业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
近几年来,我国汽车制造业平均每年以24.5%的速度高速增长,预计到2010年汽车保有量将达到5600
万辆,与之配套的汽车售后市场也将成为一个庞大的“黄金”市场。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的估计,到2005年,汽车用品的行业产值可达420亿元,汽车维修行业的产值可达400亿元。与汽车用品、汽车维修相关的汽车美容、汽车装饰、汽车养护项目在未来几年内,更是蕴藏着高达千亿元的市场需求。因此,汽车售后市场被经济学家称为汽车产业链上最大的利润“奶酪”。国外相关分析显示,在一个完全成熟的国际化的汽车市场,汽车的销售和零部件供应利润约占整个汽车业利润的40%,而其售后维修保养等服务领域的利润将占到50%至60%。根据业内人士测算,目前我国汽车服务业每年以40%的速度递增,照此速度,到2010年,预测将形成1万亿至1.5万亿元的超大规模市场。
中国汽车后市场的巨大诱惑几乎令所有的著名外资汽车售后巨头垂涎。美国著名的快修品牌AC德科2003年就曾表示,计划在华东地区发展200家以上的汽车快修连锁店;全球第二大零部件供应商博世贸易(上海)公司也宣布,计划5年后形成1000家的维修网络;日本最大的汽车用品经销商黄帽子(Yellow Hat)表示,计划于2004年秋季在中国开设专卖店,并以规模化发展;日本最大的汽车服务用品连锁企业澳德巴克斯与上海派安集团合资,在华成立了澳德巴克斯派安公司;上汽集团与壳牌海外控股有限公司、壳牌中国有限公司联手推出的安吉-杰菲汽车快修连锁店计划也已启动。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日趋成熟,中国的汽车市场将由现在的价格竞争,转向售后服务的竞争。专家介绍,在国外成熟的汽车市场销售额中,配件占39%,制造商占21%,零售占7%,服务占33%。而中国汽车市场销售额中配件占37%,制造商占43%,零售占8%,服务占12%。专业性强、分工细致的售后服务将与整车销售呈现彼消此长的明显变化。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维修保养行业发展速度也今非昔比。短短几年之间,各种规模的品牌特约店、4S店等形式的新型维修厂遍地开花,车主们也能够感受到这种变化所带来的好处。我国现有汽修企业近30万家,其中有近80%从事专项修理。据市场预测,随着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的高速增长,汽车维修企业今后每年将会以10%-15%的速度递增,各种类型的汽车安全检测站也将在各地陆续建立,预计到2010年约建成2500个。若按每条检测线配备20台设备计算,仅用在汽车检测线上的检测仪器,2010年就可达到50000台,再加上全国几十万家汽车维修企业的需求量,其数字是可观的。而我国共有维修企业大约22万家左右,从业人员170万人,年产值250亿元人民币,年平均效益11万元左右。当然,与汽车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汽车维修保养行业的利润仍然有较大的差距。以美国为例,其维修服务机构大约有12.5万家左右,从业人员350万人,年产值1200亿美元,年平均经济效益为96万美元。
第五篇:一 汽车市场分析
一 汽车市场分析:
根据《家用轿车消费调查》调查显示:国产轿车是家用轿车的主流需求。长安奔奔就是国产家用微型轿车的典型代表。《家用轿车消费调查》是由中国消费者协会与北京、上海、天津等共计20个城市的消费者协会联合进行。
1、2005年一2010年,我国将出现一个私人购车高峰
调查结果表明,在20个大城市中,有30.6%的无车消费者有驾驶执照,在调查对象中,32.1%的消费者5年内有购买家用轿车的打算。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购买比例逐渐增大。2005年一2010年,我国将出现一个私人购车高峰。
2、七成消费者想买国产轿车
在被问及“准备购买哪个国家生产的家用轿车?”时,72.6%的人准备购买国产轿车,17.2%的人准备购买日本车。不同年龄的消费者购买的情况有所不同,随着年龄段的增大,购买国产轿车的比例不断增加。价格和价外收费是汽车消费市场的主要障碍调查结果显示,购买家用轿车的主要注意点是价格、服务、油耗和品牌。其中,67.7%的人次选择价格;59.3%的人次选择服务;46.1%的人次选择的是油耗;39.3%的人主要注意的是品牌。
这就是广告策略的八大要素:
一、广告核心诉求
二、广告目标对象
三、广告形象设计
四、广告方式选择
五、广告投放时机
六、广告效果评估
七、广告费用核算
八、广告合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