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立企业良好的管理沟通
建立企业良好的管理沟通
沟通是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它就像一座桥梁,连接不同的人、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理念。良好有效的沟通能够让交流的双方充分理解,达到共识。在企业当中,管理沟通是对沟通概念的延伸,它不仅涵盖了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交流,还包含群体之间以及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它是一种管理的重要工具,应用好这个工具能使企业的管理流程更加通畅、信息交流更加充分,高效的实现管理目标。其实在实际工作当中,我们最常碰到的问题也是由不良沟通引起的。
在企业里,常常会聚集来自不同背景、不同专业的各类人员,而企业的目标是唯一的,使秉承不同理念的人为同一个目标努力,实现团队协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观念的不同会导致在沟通中出现不同的意见甚至是激烈的冲突,而更严重的情况就是员工之间不愿意沟通。比如说在一些特殊的知识型企业当中,有一些具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员工,他们的工作成果主要源自于个人的学识(被称为隐性知识)。出于个人利益的考虑,也许他们相互之间不愿意进行交流或者沟通,这时信息的封闭性就会大大降低整个组织的效率。所以良好的沟通在组织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在信息时代,这种作用更为明显。对沟通的要求更加迫切。
一 影响沟通的因素
正确了解沟通过程以及影响沟通的因素,对于我们如何在工作中利用改变沟通的方式达到提高工作绩效的目的有重要的意义。一般来讲,影响沟通有效性的因素主要有:信息过滤、选择性接受、情绪和语言等。
信息过滤也称谓信息失真影响,主要指信息发送者有意操纵信息,修改信息,甚至篡改信息,以使得信息显得对信息接受者更为有利。因此,在组织中,当信息在自上而下的传递过程中,下属会揣摩上级的意图,从而导致信息膨胀;而当信息在自下而上的过程中,下属常常压缩或整合信息以使上级不会因此而
负担过重,从而导致信息删减。过滤的主要决定因素是组织结构中的层级数目,组织中的纵向层级数目越多,过滤的机会就越多。
选择性是指在沟通过程中,信息接受者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动机、经验、背景及其他个人特点有选择地去看或听信息。
情绪则说明在接受信息时,接受者的感觉会影响到他对信息的解释。不同的情绪感受会使个体对同一信息的解释完全不同。任何极端的情绪体验,都可能阻碍有效地沟通。
这些因素在组织中是不可避免的,不同规模和类型的组织会由不同因素的体现,当然他们也可能同时并存。在规模较大、层及较多的组织当中,信息过滤可能是最主要的问题。而在中小型企业特别是领导作用十分突出的组织,领导人自身的风格就会使他有选择地接受信息,他的方式和偏好会影响到整个组织的沟通效果。因而我们应当针对不同类型组织所出现的沟通问题,提出不同的改善途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无论在哪一种组织,领导者对于建立良好的沟通都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只有他意识到沟通的重要性,组织才会有动力建立起通畅的沟通渠道。
二 从摩托罗拉的成功中探索有效沟通的经验
找到了影响沟通的因素,我们就可以通过改善或者避免这些障碍,探索出一条良好的管理沟通的途径。在这方面,摩托罗拉公司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摩托罗拉是一个国际性的大型企业,它的业务遍及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在这些地区摩托罗拉能够非常好地进行本土化适应,使企业的发展充满活力。众多的员工,各异的文化,摩托罗拉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有效及时的沟通与反馈。
摩托罗拉公司精于计划和预先安排,各种会议的信息都提前三天或是一周通过公司局域网进行传递。部门经理的工作汇报一般每周一次,部门之间是否需要相互协作是通过部门经理每天早晨的晨报制度得以保证。而公司的生产部门则是通过下班前15分钟的质量总结通报来传达日常的各种通知。这种及时的沟通能够使各部门之间充分交流信息,使大家对每天的安排甚至是每小时的安排都作出反应,防止了信息的迟滞,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减少了信息的过滤。
公司非常注重与上级主管员工的沟通,并且研究不同的文化背景采取不同的方式。譬如,在中国,公司提倡东方传统文化中的“诚、诺、信”来营造坦诚、信用和信任的氛围,推行IDE(肯定个人尊严)测试问卷,其中包括六个固定问题,让员工(包括管理者)真实的表达他们对具体岗位的意义、胜任程度、培训、职业前途的认识,对工作绩效的反馈以及对工作环境的看法。调查结果按具体职能部门层层反馈,再按不同的管理层面,管理者和员工逐一交谈。公司注意考虑员工的个人特长、兴趣和工作需要,尽量使两者达成一致。另外,公司还设立“建议箱”和“畅所欲言箱”作为重要的信息沟通渠道。它可以使每个员工把自己的工作范围内所发现的问题、建议快速地反映上去,使员工参与公司的管理。箱子摆放在员工最经常通过的地方,采用员工自取的固定表格,并且要求填写后必须署名。这主要就避免虚假问题的出现,减少无中生有,以维护正常的信息传递。而箱中的意见也会被及时分发到各相关部门,各部门的主管必须及时把改进意见或措施反馈回来或对良好的措施加以肯定,对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必须说明原因。这些反馈通常在公司壁报专栏中及时刊出,一是达到及时反馈改进工作,二是使工作得到有效的监督。值得一提的是,公司不仅注重这些工作中的正式沟通,还精心设计了一些非正式的沟通渠道,如由公司员工家属组成的“家庭日”,借以向支持员工工作的家属们致以真诚的问候和感谢!参观世界先进的公司格局和管理,参加别开生面的游益活动,这一天成为公司这个大家庭的盛会。
这些沟通渠道的设置在摩托罗拉公司中营造了一种开放、明朗、积极的气氛。让各种意见和信息能够流畅的在部门与部门之间、上级与下级之间甚至员工与员工之间进行充分沟通,既有效率又充满人情味的方式让人很难感觉到沟通的障碍,摩托罗拉的企业文化也就这样被所有的员工所认同。三 以开放的文化建立开放的沟通
没有任何沟通方式是无缺憾的,但是从摩托罗拉公司的成功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要想建立良
好的沟通并非不可企及的目标,而且沟通的精髓就在于要报有一种开放的心态。沟通过程本身
需要开诚布公、互袒胸襟。避免信息过滤、选择性接受等不利因素的在开放式沟通的过程中也
会大大减弱。其次,我们还体会到,沟通的主体就是人,我们要充分给予沟通者关怀、信任积
极坦诚、有效的沟通也就不难达到。我们可以通过做好以下几个方面来建立组织内有效的沟通:
首先,企业的领导者需要认识沟通的重要性,他必须亲力亲为倡导沟通活动,交流重要信息,乐意与员工交谈,倾听他们的需要,并通过交流向员工传达公司的目标与远景,减少小道信息
给员工造成的误解和不安。避免非正式信息的产生。同时,企业的领导者必须以行动说明问题,不能只停留在口头。同时要言行一致。如果管理者通过语言沟通或非语言沟通传递的隐含信息
与正式沟通渠道传递的官方信息相矛盾,管理者就会在员工中丧失信誉。正如前文所说,领导
者的态度和做法对于建立良好的沟通都有着很重要的引导作用。
第二,沟通的渠道必须以制度作为保障,并且尽量建立起监督机制。不会因为各种因素而阻塞。当然,此前必须对组织所有的成员进行说明和意见统一,让大家达到共识。
第四,我们应该更加重视非正式沟通的作用,研究人的需求、感情和心态。使成员在组织中体
会到人文关怀,让他们愿意与他人以及组织进行交流。培养良好的以人为本的氛围。
第五,为减少沟通中的障碍,特别是在工作交流中障碍,可以尝试建立一种企业的标准或者协议。通过培训的方式推广到所有成员当中,让所有的人都认同并掌握这种交流或者分析问题的工具,以使沟通变得更加容易和通用。就像互联网的网络协议一样,只要遵循这个协议,大家可以进行充分的信息共享。当然这必须以在组织中牢固树立企业文化为前提,并且还要获得成员的认同。
在建立良好管理沟通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尝试各种有益的方式。无论什么样的方式都需要以信任和准确的认识为基础,有相互交流的意愿,高层管理者的接纳以及自下而上的沟通要求来实现。在正式组织中要重视沟通的作用,特别是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共享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只有更好地利用沟通才能使组织中的不同个体达成一致、有效的目标。
第二篇:浅谈如何在项目管理中建立良好沟通
浅谈如何在项目管理中建立良好沟通
摘要:沟通是项目经理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项工作的好与坏直接影响项目的过程控制和最终的项目质量。从建立沟通体系的重要性谈起,介绍怎样建立良好的沟通,沟通的方法,以及沟通中应注意的原则,从多方面阐述良好的沟通是做好项目管理工作、更好的实现项目目标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项目管理;沟通管理体系;沟通计划;沟通方法;沟通渠道
项目管理就是指把各种系统、方法和人员结合在一起,在规定的时间、预算和质量目标范围内完成项目的各项工作。项目管理的内容涉及到诸多方面,而在这些过程当中,沟通是贯穿始终,必不可少的一个工作,是项目经理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项工作的好与坏直接影响项目的过程控制和最终的项目质量。回想一下你所经历的项目,有没有出现过以下这样的情况:客户在检查项目阶段成果时,指出曾经要求的某个产品特性没有包含在其中,并且抱怨说早就以口头的方式反映给了项目组的成员,糟糕的是作为项目经理的你却一无所知,而那位成员解释说把这点忘记了。可能你遇到的情况比上面谈到的还要复杂。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其实很简单,就两个字沟通。沟通途径不对导致信息没有到达目的地。
在项目中,沟通更是不可忽视。项目经理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沟通,良好的交流才能获取足够的信息、发现潜在的问题、控制好项目的各个方面,这项工作的好与坏直接影响项目的过程控制和最终的项目质量。
一、沟通管理的体系
一般而言,在一个比较完整的沟通管理体系中,应该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沟通计划编制、信息分发、绩效报告和管理收尾。
项目沟通计划是项目整体计划中的一部分,它的作用非常重要,也常常容易被忽视。很多项目中没有完整的沟通计划,导致沟通非常混乱。有的项目沟通也还有效,但完全依靠客户关系或以前的项目经验,或者说完全靠项目经理个人能力的高低。然而,严格说来,一种高效的体系不应该只在大脑中存在,也不应该仅仅依靠口头传授,落实到规范的计划编制中很有必要。因而,在项目初始阶段也应该包含沟通计划。
在编制项目沟通计划时,最重要的是理解组织结构和做好项目干系人分析。项目经理所在的组织结构通常对沟通需求有较大影响,比如组织要求项目经理定期向项目管理部门做进展分析报告,那么沟通计划中就必须包含这条。项目干系人的利益要受到项目成败的影响,因此他们的需求必须予以考虑。最典型也最重要的项目干系人是客户,而项目组成员、项目经理以及他的上司也是较重要的项目干系人。所有这些人员各自需要什么信息、在每个阶段要求的信息是否不同、信息传递的方式上有什么偏好,都需要细致分析,种种情形都要考虑到,分析后的结果要在沟通计划中体现并能满足不同人员的信息需求,这样建立起来的沟通体系才会全面、有效。
二、建立积极有效的沟通
沟通管理的目的就是要保证项目信息及时、正确的提取、收集、传播、存储以及最终进行处置,保证项目组内部的信息畅通。在这过程当中,项目经理责无旁贷的成为信息传输的中心和中转站,同时又要避免成为信息流通的瓶颈。我认为项目的沟通主要包括与业务部门的沟通、与部门领导的沟通、项目组内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外联公司的沟通和与其他兄弟部门之间的沟通等等。
(一)与业务部门的沟通
与业务部门的沟通一般从项目前期阶段就开始了,在这工作当中,我想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充分分析业务部门的需求,以及需求的重点部分,沟通做到有的放矢;
2.让对方在一定程度上了解项目组的现实情况,有困难一定先提出来,增进双方的相互理解;项目管理者联盟文章
3.在需求沟通中,业务的专家地位可能不很明显,项目组在有条件的前提下可以更加深入的参与业务需求讨论,甚至引导需求,即技术引导业务;
4.在项目过程当中形成前期积极进行需求挖掘、中期合理安排客户体验、后期协调验证测试的良性循环;
5.如果沟通效果不理想,要及时上升问题的高度,寻求各级相关领导和职能部门的协助,合理的借用外部力量达到项目组的既定目标。
这里以《XX项目》作为案例加以说明,这个项目涉及的对账系统决算规模380(人/天),理论工期7.8月,实际工期2.2月。涉及:6个系统。预估版本缺陷密度为46(ZX平均15.3)。最后该项目得以成功完成,并顺利投产。其实该项目实际情况是:时间非常紧,任务也很重,而且需求不明确,配合公司由于商务问题不能及时支持,可以说困难重重。但从项目开始到结束,项目组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与业务代表时刻保持着紧密的沟通,对于存在的各种问题从不拖延解决,每天将项目各阶段的进度情况发与项目干系人了解,保证各方面信息的一致性。项目组成员包括业务人员短期内成为了一个团结而紧密的团体,业务人员也能够了解项目组成员为此付出的努力,并打下了良好的客户基础。
(二)与部门领导的沟通
与部门领导的沟通在项目管理过程当中是不可避免的,由于目前中心的矩阵结构管理模式中,职能部门的权限要大于项目经理的权限,所以项目经理在项目管理中一定会不断的和各职能部门经理打交道,同时项目经理还要定期的向本部门领导汇报项目情况,寻求项目支持。我认为与部门领导的沟通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寻求支持的邮件一定要简练的描述清楚问题的关键所在,需要领导哪方面的具体支持,最好根据具体问题给领导1-3个选择,并指出项目组倾向于哪个选择,原因是什么,而不是把问题直接扔给领导;
2.一定要清楚各级领导的权限和角色,解决问题时一定是要找到关键路径上的关键领导,避免信息同时发布多个领导,造成领导之间的沟通成本加大,影响问题的解决效率,增加领导协调解决问题的难度;
3.对于有些问题,不要一味的向领导妥协,不要一味的承诺实际不可能完成的项目工作,这既是对工作的负责,也是对领导、对项目组的负责。
(三)与项目组成员之间的沟通
对于项目经理来说,规模较大的项目主要是与各应用的专业经理以及架构师之间的沟通。
《XX项目》在系统测试阶段,开发经理和测试经理关于提交的测试问题数量存在争论,开发经理认为测试部门提交问题重复,且数量过多;而测试经理认为项目办对于测试部门给出了测试标杆值,她是按照这个来执行的,而且她认为开发经理一味偏袒开发人员,且拒绝修改的问题答复过于简单。
从这个案例当中,我认为关键在于项目经理接收到各方面信息之后,不要急于做出结论,因为这个结论很可能是以偏概全或者根本就是错误的,要对信息进行有效的确认。同时在沟通过程当中项目经理要做到立场的合理切换,有时候要站在项目的立场上、有时候站在专业经理的立场上。最后一点就是要坚持项目管理过程当中的公正、公平原则,对项目所涉及应用不偏不倚,只谈问题的解决不谈其余的个人问题。
三、有效的沟通方法
要增加沟通成功的可能性,使项目工作能按计划正常的开展,就必须注意使用有效的沟通方法。沟通方法分为以下几种:
1.书面、口头
2.会议、邮件、视频、电话
3.正式、非正式
书面沟通一般在以下情况使用:项目团队中使用的内部备忘录,或者对客户和非公司成员使用报告的方式,如正式的项目报告、年报、非正式的个人记录、报事帖。书面沟通大多用来进行通知、确认和要求等活动,一般在描述清楚事情的前提下尽可能简洁,以免增加负担而流于形式。口头沟通包括会议、评审、私人接触、自由讨论等。这一方式简单有效,更容易被大多数人接受,但是不像书面形式那样“白纸黑字”留下记录,因此不适用于类似确认这样的沟通。
在实际操作当中,没有一定之规,项目经理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最终目标就是要达到最好的沟通效果。从目前使用频率最高的会议、邮件、视频和电话几种沟通方式来讲,我认为如果问题紧急,那么视频或者直接面对面沟通是最有效的。如果需要一个切实的承诺,那么邮件沟通无疑是首选。
四、有效沟通原则
(一)尽早沟通、主动沟通
在项目中,很多人也知道去沟通,可效果却不明显,似乎总是不到位,由此引起的问题也层出不穷。其实要达到有效的沟通有很多要点和原则需要掌握,尽早沟通、主动沟通就是其中的两个原则,实践证明它们非常关键。
曾经碰到一个项目经理,检查团队成员的工作时松时紧,工期快到了和大家一沟通才发现进度比想象慢得多,以后的工作自然很被动。尽早沟通要求项目经理要有前瞻性,定期和项目成员建立沟通,不仅容易发现当前存在的问题,很多潜在问题也能暴露出来。在项目中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问题没被发现。沟通得越晚,暴露得越迟,带来的损失越大。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方式。主动沟通说到底是对沟通的一种态度。在项目中,我们极力提倡主动沟通,尤其是当已经明确了必须要去沟通的时候。当沟通是项目经理面对用户或上级、团队成员面对项目经理时,主动沟通不仅能建立紧密的联系,更能表明你对项目的重视和参与,会使沟通的另一方满意度大大提高,对整个项目非常有利。
(二)保持畅通的沟通渠道
沟通看似简单,实际很复杂。这种复杂性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说,当沟通的人数增加时,沟通渠道急剧增加,给相互沟通带来困难。典型的问题是“过滤”,也就是信息丢失。产生过滤的原因很多,比如语言、文化、语义、知识、信息内容、道德规范、名誉、权利、组织状态等等,经常碰到由于工作背景不同而在沟通过程中对某一问题的理解产生差异。
如果要想最大程度保障沟通顺畅,当信息在媒介中传播时要尽力避免各种各样的干扰,使得信息在传递中保持原始状态。信息发送出去并接收到之后,双方必须对理解情况做检查和反馈,确保沟通的正确性。
如果结合项目,那么项目经理在沟通管理计划中应该根据项目的实际明确双方认可的沟通渠道,建立沟通反馈机制,任何沟通都要保证到位,没有偏差,并且定期检查项目沟通情况,不断加以调整。这样顺畅、有效的沟通就不再是一个难题。
五、结束语
总之,沟通是人际之间传递信息的过程,它对于项目取得成功是必不可少的。要做好项目每个阶段的工作,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必须在项目组内部以及项目组与外部环境之间建立沟通渠道,快速准确的传递信息从而达到各成员的协调一致;使项目成员明确各自的职责,了解他们的工作对实现项目目标所做的贡献;通过广泛和深入的沟通,找出项目管理的问题,预估项目过程当中的依赖和风险,制订相应对策和解决方案,并跟踪控制问题的解决情况。因此,良好的沟通是做好项目管理工作、更好的实现项目目标的重要前提。
第三篇:有效沟通建立与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
就每个人来说,自从出生以来就一直处在一个沟通的环境中,但在所有的沟通中,有的沟通其结果是良好的,称其为有效沟通,有效沟通对于人生发展的成败关系密切。
当今世界,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有效的沟通已关系到人们社会心理、社会交往、合作经济效率、素质教育以及社会文明建设的大问题。
凡是在社会共同活动中人们彼此之间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包括生产关系、社会意识形态关系和人际关系三个层次。人际关系以感情心理为基础,与个体及其社会行为直接联系,属于微观的关系。人际关系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社会现象,一般认为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行为关系,体现的是人们社会交往和联系的状况,在现代社会发展中越来越显得它的重要地位。
在社会生活中,一个人不可能脱离他人而独立存在,总是要与他人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非凡是现代社会中,人际关系状况已经成为影响人们事业成功的主要因素。非凡是在企业施行团队治理,团队精神就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与人合作的精神。人际关系是在人际沟通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离开了人际间的沟通行为,人际关系就不能建立和发展。事实上,任何性质、任何类型的人际关系的形成,都是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的结果;人际关系的发展与恶化,也同样是相互交往的结果。沟通是一切人际关系赖以建立和发展的前提,是形成、发展人际关系的根本途径。假如人们在思想感情上存在着广泛而持久的沟通联系,就标志着他们之间已经建立起了较为密切的人际关系。假如两个人感情上对立,行为上疏远,平时缺乏沟通,则表明他们之间心理不相容,彼此间的关系紧张。人际关系主要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因素组成。认知是人际关系的前提条件,是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彼此相互感知、识别、理解而建立的关系。人际关系是对人的认知开始,彼此根本不熟悉、毫无所知,就不可能建立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调节也是与认知分不开的。情感是人际关系的主要调节因素,人际关系在心理上总是以彼此满足或不满足、喜爱或厌恶等情感状态为特征的。假如没有情感因素参与调节,其关系是不可想象的。情感因素是指与人的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对满足需要的事物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而对阻碍需要满足的事物则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行为是人际关系的沟通手段,在人际关系中,无论是认知因素还是情感因素,都是要通过行为表现出来。行为是指言语、举止、作风、表情、手势等一切表现出的外部动作,它是建立和发展人际关系的沟通手段。如何进行有效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呢?笔者在实践中总结了有效沟通三步曲:了解。发出信息前,须了解、分析接受方的信息资料及其信息需求。由于每个人的性格、态度、价值观等个性特点的差异,人们对他人的基本行为反应倾向也是不同的,往往带有个人独特的色彩。因此,把握人际关系状态对人际行为的影响,必须结合具体的人或事作具体的分析。人与人之间的亲近或疏远、合作或竞争、友好或敌对,都是心理上距离远近的表现形式,具有较强的情感色彩,它反映了人们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的情感体验。人们喜欢给自己带来奖赏的人,讨厌那些给自己带来处罚的人,即人们倾向于亲近奖赏性的关系,而排斥处罚性的关系。因此,在人际沟通中,只要分析、了解人们的不同心理需要,把握人们心理需要的特点,并根据这些需要特点去满足对方的心理需求,就能获得比较好的沟通效果。猜测。发出信息时,须猜测、判定接受方可能反馈的信息会向何方发展。当你了解对方的信息资料和需求后,就要向对方发出信息,这时必须猜测对方反馈信息是否按照自己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假如猜测准确,说明你发出的信息是正确的,否则就有偏差。调整。发出信息的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对方的情绪变化,根据接受方的反馈信息和情绪的变化须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使沟通向良好的方向发展。通过与他人有效沟通,首先对自己能有个正确的评价。因为在交流当中,能通过别人的看法来证实自我评价的可靠性。通过交流,非凡是倾听别人的意见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有效沟通有利于人们建立良好的人际环境。和谐、团结、融洽、友爱的人际关系,能够使人们在工作中互相尊重、互相关照、互相体贴、互相帮助,布满友情和暖和。不仅可以与其他人协调一致,而且还可以获得他人的支持和帮助,从而大大地减轻工作压力。不但能把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做好,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形成内部融洽的群体气氛,增强群体的团结合作,便于发挥出群体整体效能。在这种人际关系环境中工作会使人们感到心情愉快愉快,促进身心健康。反之,在相互矛盾、猜忌、磨擦、冲突的人际关系中,人们之间疏远和敌对,会感到心理不安、情绪紧张。不但影响工作还影响身心健康。第四篇:良好的沟通
我们都知道,每个人都渴望成功,那么如何才能真正的成功,为什么有些人比其它的人更成功呢,为什么他就能事业爱情双丰收,获得上级的赏识,得到下级的爱戴,每天快快乐乐,而有些人呢,每天忙忙碌碌,好好的事情弄得一团糟,为什么同样的事不同的人表达出来的效果却不一样,为什么同样一句话,有的人听了深受鼓舞,有的人听了却非常沮丧,在工作中,我们一定会遇见这类困扰的事,得不到同事的理解,上级领导也不理解,这些问题并不是我们的想法不好,也并不是领导不理解或不赞成,而是我们的沟通有了问题。
马克吐温说过:“沟通,是走向成功的通行证,”,中国首富李嘉成也讲过“营造一张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人际关系是成功的重要因素,我们都知道,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是由专业技术,另处85%是要靠人际关系,要靠处世技巧。人与人之间相处得好坏是决定人生成败的重要因素,卡耐基也说过:“人际关系是缔造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关键要素”。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一天中60%-80%的时间在读、说、听、写,我们就总结:幸福并不取决于财富或容貌,而是取决于你和周围的人的相处,人生的幸福是人员的幸福,人生的成功就是人际沟通的成功,只有与人良好的沟通,才能被他人理解。只有与人良好的沟通,才能得到必要的信息。只有与人良好的沟通,才能得到他人的尽力相助。可见,沟通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就谈谈人际沟通。
什么是人际沟通呢,所谓的人际沟通,是指个体之间信息和情感相互传递的过程,是一种直接的沟通方式,主要目的是维系和发展人际关系,人际沟通包括:自我沟通、与上级沟通、与下级沟通、平级沟通。
(一)人际沟通的技巧
1、人际沟通的12项基本原则
重视人际沟通/了解对方的需求/积极做人做事/保持主动意识/真诚关心他人/认真倾听他人/激励他人/选择共同话题/尊重他人。2、人际沟通的五大素质
(1)培养自己诚恳而不虚伪的能力。(2)培养自己随和而不固执的能力(3)培养自己自信而不自悲的能力(4)培养自己热情而不冷漠的能力(5)培养自己宽容而不迁就的能力 3、人际沟通中五个心
感恩心/包容心/欢喜心/知足心/上进心 4、人际沟通中的“小飞刀” 克服自卑、害羞、封闭的心理障碍。常常保持微笑。不动和别人沟通 让对方感到你对他尊重 注意谈话内容与场所 设身处地了解对方的感受 处理好自己的嫉妒心 宽容豁达公平待人 多赞美
专注地听 考虑别人的需求,学会关心别人 个人情绪不带入到人际活动中 信任对方 永保真诚和热情 5、与上级沟通 基本原则
平等原则/忠诚原则/尊重原则/服从原则/距离原则/主动原则/换位原则/学习原则
与上级沟通的方式: 接受任务/工作汇报/商讨问题 赢得上级信任的诀窍
遵守游戏规则 虚心请教,向上级学习敢说我不知道或我错了 切忌蒙骗上级 注重小节 立即照办 多为上级着想 做好本职工作 与上级相处的忌讳 冲撞上级唯唯诺诺过于亲密过于疏远背后闲言欺瞒上级依赖上级
6、与同事沟通
彼此尊重,从自己做起 ; 换位思考,站在他人立场平等互惠,不让对方吃亏; 了解情况,选用合适方式 根据信息,把握时机。与同事沟通的策略
选择沟通方式/激励对方/倾听对方/换位思考 7、与下属沟通 原则
明确表示出尊重,关心下属 对下属反映的情况要认真听,表示理解 不要用权力来进行管理 营造和谐、愉快的氛围 关注下属的利益和成长 让下属快乐的工作。
(二)如何提高自己的人际沟通的能力呢,我们就应该了解性格的问题,有这么个说法,一个人的性格决定这个人的成败,物以类居,人以群分,这也就是说,两个性格与风格相似的人沟通的时候,通常会非常的愉快,在沟通之前,要去了解对方的性格,抓住了对方的性格,我们才会有的放矢,更好地迷补自己,以调节自己的应对策略。
我们简单的把性格分为四类,(表现型)、(驾驭型)、(分析型)、(和蔼型)我们举个列子:
西游记: 猪八戒:表现型,抢功劳。
孙悟空:驾驭型。
唐 僧:分析型,做事要完美。沙和尚:和蔼型,喜欢当老好人。
三国演义:
刘备:好出风头,表现型
曹操:做事很强势,命令他人。驾驭型。诸葛亮:分析型,思考问题全面,有细节。孙权:和蔼型,喜欢当老好人。
对于不同性格的人,我们就应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
一、表现型
首先一点就是要时刻表现出对他的个人有兴趣,1、对他个人的看法和观点表示支持。
2、容忍他们离奇的行为。
3、要有争取他人的话语,比如:“你看这样。。。”“你认为。。”
二、分析型
做事要周到精细,充分准备
1、提出有条不紊的办法
2、尽快切入主题,3、尊重他人的个人空间,4、尽量用专业术语。
三、驾驭型人 讲究效率,积极务实
1、承认他们是天生的领导者。
2、支持他们的意愿和目标。
3、从务实的角度考虑。
4、讲究实际。
5、有计划、给他一个结果。
四、和蔼型人
1、保持好关系。
2、多赞美,3、充满激情。
4、说话要慢,尽量征取他的意见。
5、同他要有频繁的目光接触。
(三)自我沟通
要想提高人际沟通的技巧,首先提高自我沟通的技巧,什么是自我沟通呢,在工作中,我们每个人难免会遇到许多不如意的事情和挫折,这种情况下,自我心情的调整或自我不断的激励,就我自我沟通。
所以,自我沟通就是理智性的行为,追求现实的原则,不断的进行自我的调整,不断的进行自我激励,能够更好的调节自己的心态,调节自己的为人处世的能力。
说白了,自我沟通就是自已说服自己,自己与自己的沟通。只有更好地自我沟通,我们才能更好地与他人进行沟通,
第五篇:企业应如何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
目录
绪论…………………………………………………………………………………….一、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的基本功 …………………………………………………
(一)企业文化的基本概念………………………………………………….………
(二)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作用………………………………………………….(三)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企业的内部文化建设是关键………..…………………………………………..(一)精神建设………………..………………………………………………………
1.、创立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经营哲学………………………………………………..2、缔造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念…………………………………………………………..3、树立企业特有的企业精神…………………………………………………………..4、建设良好的企业道德………………………………………………………………..(二)人的建设………………………….……………………………………………
1.、领导者素质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2、员工素质培养………………………………………………………………………..3、团队意识和团队建设……….………………………………………………………..三、企业外部文化建设是主要表现形式……………………………………………
(一)塑造优秀的企业的形象……………………………….……………………
(二)准确品牌定位,打造优质的品牌形象………………………..…………...(三)多途径的宣传手段……………………………………………...…….………...三、企业文化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结语…………………………………………………………………………………….参考文献…………………………………………………………………………….…
致谢…………………………………………………………………………………….2 2 3 4 5 5 6 6 6 7 7 7 8 8 9 9 10 11 11 12 12 13
企业应如何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
绪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格局的不断变化,中国企业在短短的几十年里,不断的寻求着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学习西方的管理模式、结合国情创新自身制度等等,有些企业失败了,但是有些企业却成功了,并成长为在世界范围内打造出自身品牌价值的优秀企业,比如说海尔、联想、华为。仔细观察这些成功企业的成长历程,我们不难发现这些企业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虽然各有不同,但是他们却具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这些成功的优秀企业都有属于自己企业特有的企业文化。
21世纪是文化管理时代,是文化致富时代。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是企业管理最重要的内容。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在于企业拥有了自己的文化,就能使企业具有生命的活力,具有真正意义上人格的象征,才能具有获得生存、发展和壮大,为全社会服务的基础。因而,在21世纪的企业竞争中,在技术竞争、科技竞争的差距越来越小的时候,企业文化的作用则显得越来越重要,甚至将成为决定企业竞争成败的关键。了解并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一、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基本功,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参与竞争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所自觉形成的,并为广大员工恪守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反映。清华大学张德教授把企业管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经验管理阶段(1769-1901年),最大的特点是人治,靠“一把手”的强势领导来管理企业;第二阶段是科学管理阶段(1901-1980年),最大的特点是法治,靠制度来管理企业;第三阶段是文化管理阶段(1981至今),最大的特点就是文治,把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管理的最重要的方面。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新潮,是美国的一些管理学家通过比较日、美两国企业的经营管理经验,于本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提出来的,从而在美国乃至全球兴起并带来了一场企业管理的新革命,其理论和实践给当代企业管理以深刻的影响。
(一)、企业文化的基本概念
1、企业文化的定义
广义上说,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说,文化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与制度。而企业文化则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它与文教、科研、军事等组织的文化性质是不同的。企业文化就是在一个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延续性的共同的认知系统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这种共同的认知系统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使企业员工彼此之间能够达成共识,形成心理契约,企业文化是组织成员思想、行为的依据。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企业或企业中的员工在从事商品生产与经营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
2、企业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企业文化不仅具有文化现象的内容,还具有作为管理手段的内涵。具体表现在:
首先,企业文化是以企业管理主体意识为主导和实现一定企业目的的文化形态,并不是企业内部所有人员的思想、观念等文化形态的大杂烩。从一定意义上说,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管理的文化
其次,企业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有自己的共同目标、群体意识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和制度,与无组织的个体文化、超组织的民族文化、社会文化是不同的。
再次,企业文化是一种“经济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和企业职工在经营生产和管理活动中逐渐形成的,离开企业的经济活动,就不可能有企业文化的形成。
(二)、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企业文化的功能是指企业文化发生作用的能力,也即企业这一系统在企业文化导向下进行生产、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具体说来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1、导向作用:就是通过它对企业的领导者和职工起引导作用。企业文化是代表着企业的价值取向和所追求的目标,优秀的企业文化则使企业具有崇高的理想和追求,引导企业主动地去适应先进的、有发展前途的社会需求,使企业走向成功。
2、约束作用:企业文化的约束作用主要是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和道德规范来实现。主要表现为企业通过制度文化、伦理道德规范约束企业全体员工的言行,使企业领导和员工在一定的范围内活动;企业通过广大员工认可的价值观而获得的一种控制功能来达到企业文化的自我控制。
3、凝聚作用:表现在用共同的价值观与共同的信念时企业上下一致,众志成城。企业文化可以通过其自身的同化作用、规范作用和融合作用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企业文化将企业员工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同心协力,共同奋斗,具体通过目标凝聚、价值凝聚、理想凝聚来实现。
4、激励作用:表现在激励员工向困难挑战,向自我挑战。通过企业文化各个层次的激励作用,实现对员工立体式、全方位的激励,目的是激发员工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更够最大限度的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首创精神。具体包括信任激励、关心激励和宣泄激励。
5、调适作用:调适作用主要体现在为员工创造一种良好环境和氛围,给员工以心理调适、人际关系调适、环境调适、氛围调适。
6、辐射作用:指企业文化不但对企业本身产生作用,还有不断向社会发散的功能,主要途径有:(1)软件辐射,即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企业伦理道德规范等发散和辐射;(2)产品辐射,即企业以产品为载体对外辐射;(3)人员辐射,即通过员工自觉或不自觉的言行所体现的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向社会传播企业文化;(4)宣传辐射,即通过具体的宣传工作使企业文化得到传播。
(三)、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文化的力量非常强大,只是它不是有形的,所以往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任何一个群体都有自己的行为方式和共同的价值观念,促成了这些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企业文化建设是营造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必不可少的基本因素,对于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企业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竞争文化,在这种竞争中,企业的信誉、形象、品牌和知名度已经成为企业不可估量的无形资产,在市场竞争中占据着十分显著的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从这个角度看,企业不仅是一个经济组织,也是一个文化组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仅是产品竞争,而且也是文化竞争。因此,企业竞争实际上也是隐含在企业形象展示、产品广告宣传及社会公关活动背后的文化竞争,建设企业文化就是要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追求良好的企业效益。企业必须重视文化战略,以文化决胜于市场,以企业文化推动企业发展,这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2、企业文化能促使企业可持续成长和发展。企业文化是生生不息的,它会成为支撑企业可持续成长的支柱, 世界上着名的长寿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他
们都有一套坚持不懈的核心价值观,有其独特的企业文化。近年来,众多企业所提倡的第二次创业,其目标实际上就是可持续成长。企业文化就好像企业的灵魂,因此一个企业要长远发展,就必须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
3、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网罗人才留住人才的制胜法宝。在当今社会,人才是能够推动企业实现升值的人力资本,如果单纯以金钱报酬为标准,只会造成员工没有归属感,频繁跳槽,企业不敢投资对员工进行培训,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对人才成长和企业发展都会造成消极影响,而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使职工有一个更好的发挥舞台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而企业文化正是职工产生这种归属感的所在。
二、企业的内部建设是的企业建立良好企业文化的基础,是企业决胜未来的关键。
“三流的企业做产品,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一流的企业做文化。”这是一些专家的观点。可见对于文化的推崇。但具体这一文化包括哪些方面,人云亦云,文化的范畴相当宽泛,但对于企业而言,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企业内部的文化,它面向的是员工、合作伙伴;一个则是张显于外部的文化精神,它可以归属于企业形象或品牌的内涵。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企业的内部建设就好比想要成为武林高手的“内力”。在金庸先生的笔下,《天龙八部》中的虚竹和尚,原本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和尚,因为得到了无崖子七十年的功力,虽然他在招式上并不是非常突出,但是由于他拥有了强大的内力,只要在招式上稍微一努力就会拥有“盖世武功”。这一点无论是在小说中,还是在电视连续剧中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而《天龙八部》立的另一高手乔峰在聚贤庄,以一套平淡无奇的太祖长拳打遍天下英雄。这说明什么?是技巧重要,还是内力重要?在真正的高手面前,看来基础是要重要得多。
什么是基础?基础就是“内力”,基础就是企业的内部建设,只有先打好基础,才能更好发扬和继承已形成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内部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精神建设
人心齐,泰山移。精神在企业内部所带来的竞争力国人向来不予怀疑,毕竟有形的产品是可变的、可换的,但精神的力量却是无法替代的,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最高层次,主要包括:
1、创立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经营哲学。经营哲学也称企业哲学,是一个企业特有的从事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的方法论原则。它是指导企业行为的基础。一个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面临着各种矛盾和多种选择,要求企业有一个科学的方法论来指导,有一套逻辑思维的程序来决定自己的行为,这就是经营哲学。例如,日本松下公司“讲求经济效益,重视生存的意志,事事谋求生存和发展”,这就是它的战略决策哲学。北京蓝岛商业大厦创办于1994年,它以“诚信为本,情义至上”的经营哲学为指导,“以情显义,以义取利,义利结合”,使之在创办三年的时间内营业额就翻了一番,跃居首都商界第4位。
2、缔造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念。所谓价值观念,是人们基于某种功利性或道义性的追求而对人们(个人、组织)本身的存在、行为和行为结果进行评价的基本观点。企业的价值观,是指企业职工对企业存在的意义、经营目的、经营宗旨的价值评价和为之追求的整体化、个异化的群体意识,是企业全体职工共同的价值准则。只有在共同的价值准则基础上才能产生企业正确的价值目标。有了正确的价值目标才会有奋力追求价值目标的行为,企业才有希望。因此,企业价值观决定着职工行为的取向,关系企业的生死存亡。只顾企业自身经济效益的价值观,就会偏离社会主义方向,不仅会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还会影响企业形象;只顾眼前利益的价值观,就会急功近利,搞短期行为,使企业失去后劲,导致灭亡。我国老一代的民族企业家卢作孚(民生轮船公司的创始人)提倡“个人为事业服务,事业为社会服务,个人的服务是超报酬的,事业的服务是超经济的”,从而树立起“服务社会,便利人群,开发产业,富强国家”的价值观念,这一为民为国的价值观念促进了民生公司的发展。北京西单商场的价值观念以求实为核心,即:“实实在在的商品、实实在在的价格、实实在在的服务”。在经营过程中,严把商品进货关,保证商品质量;控制进货成本,提高商品附加值;提倡“需要理解的总是顾客,需要改进的总是自己”的观念,提高服务档次,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3、树立企业特有的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指企业基于自身特定的性质、任务、宗旨、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并经过精心培养而形成的企业成员群体的精神风貌。企业精神要通过企业全体职工有意识的实践活动体现出来。因此,它又是企业职工观念意识和进取心理的外化。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在整个企业文化中起着支配的地位。企业精神以价值观念为基础,以价值目标 6
为动力,对企业经营哲学、管理制度、道德风尚、团体意识和企业形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企业精神是企业的灵魂。企业精神通常用一些既富于哲理,又简洁明快的语言予以表达,便于职工铭记在心,时刻用于激励自己;也便于对外宣传,容易在人们脑海里形成印象,从而在社会上形成个性鲜明的企业形象。如王府井百货大楼的“一团火”精神,就是用大楼人的光和热去照亮、温暖每一颗心,其实质就是奉献服务;西单商场的“求实、奋进”精神,体现了以求实为核心的价值观念和真诚守信、开拓奋进的经营作风。
4、建设良好的企业道德。企业道德是指调整本企业与其它企业之间、企业与顾客之间、企业内部职工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从伦理关系的角度,以善与恶、公与私、荣与辱、诚实与虚伪等道德范畴为标准来评价和规范企业。企业道德与法律规范和制度规范不同,不具有那样的强制性和约束力,但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和强烈的感染力,当被人们认可和接受后具有自我约束的力量。因此,它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是约束企业和职工行为的重要手段。中国老字号同仁堂药店之所以三百多年长盛不衰,在于它把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融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之中,形成了具有行业特色的职业道德,即“济世养身、精益求精、童叟无欺、一视同仁。”
(二)、人的建设
企业文化,就其本质来说,是人的文化。企业文化内部建设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人的建设,因为人是组成一个企业的最基本元素,所以一个企业的领导者素质、员工素质、团队意识的培养、组织制度的建设决定了企业发展的方向和高度。
1、领导者的关键作用能存进企业文化效能的增强,因而领导者要不断替身自身素质来适应时代变化、市场变化,做好决策,为企业把握好方向。所谓的领导者,也就是企业家。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企业文化在形成初期就是企业家的文化。如果说文化是企业的乐谱,起着规范企业和员工行为的作用,那么企业家就是乐队的指挥。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家应是企业文化的第一设计者,第一身体力行者,第一宣传者。在未来的竞争中,企业文化的第一设计者企业家的素质和决策力将越来越重要。在21世纪知识经济到来以后,企业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将会更加显得突出。因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竞争,是知识的竞争,是智力的竞争。如果说在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初期,企业的竞争还主要是看企业家谁的观念转变快,看谁能最早适应市场经济;而
在21世纪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情况下,则主要看企业家谁的知识、智力强,创新能力强,现代文化素质高。尤其在企业遇到困难或出现危机时,企业领导人能否坚持企业文化中所强调的价值观和原则,会清楚地表明企业领导人是否真正地信仰企业文化中的价值观。如果遇到困难,企业领导人仍然能信守企业核心价值观和坚持公司原则,则危机过后企业文化会得到极大的强化,员工会更加相信和支持企业文化;如果一遇到困难,企业领导人就以牺牲企业信仰和原则以求得短期内度过难关,那么企业核心价值观和原则就将成为一纸空谈,没有人再真的会相信所谓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和原则。
2、加强企业文化与员工行为关系的塑造,不断提高员工素质,让良好的企业文化促进员工素质的提高,再让高素质的员工苏轼企业文化更好地发展。企业文化形成另外一个重要要素,就是员工。它是广大员工在长期的合作中逐渐形成的,再经领导者有意识地概括、总结和提炼而确定下来的,最后形成一个有号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企业文化,并被全体员工所认同和遵守。从企业文化和概念中已经可以看出,员工在其中的地位重要。没有了员工的参与,所谓的企业文化只是一句苍白无力的口号而已。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本,关键在于要人本素质管理。我们知道,知识和技术的载体是人,而企业文化应当重在对人的最大潜能的发挥,而这种潜能的最终目标是转变员工的思想认识,提高他们的专业理论和技术能力,因为这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源泉。凡是注重人本管理的企业都有它明显的特征:一是在信任员工的基础上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能动性;二是倡导员工进行有效学习,推动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三是培养有利于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价值观。为此,企业应该以企业文化建设为契机,带动企业综合素质的提高,尤其是人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并让员工素质的提成促进企业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3、培养团队意识、加强团队建设,有利于企业文化的建立和推广。团体意识是企业内部凝聚力形成的重要心理因素。企业团体意识的形成使企业的每个职工把自己的工作和行为都看成是实现企业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使他们对自己作为企业的成员而感到自豪,对企业的成就产生荣誉感,从而把企业看成是自己利益的共同体和归属。团队建设是企业在管理中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团队,并对其团队成员进行训练、总结、提高的活动。在企业文化的建设的过程中,培养团队意识,能更好地将员工凝聚在企业家周围,而良好的团
队建设则能够促使企业的每个人都能了解企业的发展的方向,又能在行动上与企业发展方向保持一致。大家同心同德承、承上启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有利于企业文化的进一步推广和发展。
三、企业的外部形象建设是企业文化的建设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企业品牌价值的体现。
最近,营销之父菲利浦·科特勒也敏锐地洞察到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他在新书《营销3.0》中指出,市场发展的趋势正在呼唤“价值观驱动的营销”,未来消费者将会更多地要求公司识别与满足他们最深层次的渴望,这种渴望可以被理解为消费者对人类最基本的共同价值观的重视与实现。他认为,如果企业要体现对消费者的尊重,就必须与消费者在价值观层面达成一致,并与消费者合作,基于共同的价值观指引,为改善世界与人类的生活而努力。所谓“在价值观层面达成一致”,意即寻找与消费者共鸣的精神诉求。这就要求企业要吧内部文化外显化,从而满足消费者更高层级的价值要求。
如果说企业内部的文化建设好比郭靖修炼的“内功心法”的话。外部的文化应用与传播则就是“降龙十八掌”,它能够把内部企业文化的精髓形象化并广泛传播,让消费者了解或认同自身的企业文化,甚至与消费者产生价值层面上的“共鸣”,从而被消费者接受和认可,实现经济价值。(一)、塑造优秀的企业的形象。
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是企业文化的展示和表现,是企业文化在社会或市场上的认知和评价。优秀企业形象建设作为展示企业精神、体现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载体,在市场经济中己处于愈来愈重要的地位。
企业形象是社会公众对企业、企业行为、企业的各种活动所给予的整体评价和一般认定,企业形象塑造的载体也主要表现在企业、企业行为和企业活动成果三个方面。
1、用企业表层形象的塑造与传播,直接、迅速地给公众留下“第一印象”。主要表现在企业名称、商标、厂徽、厂歌、厂房、厂内环境等等最外露、最直观的表现层现象。许多企业和单位在这一方面已经取得巨大的成效,其厂标厂徽、商标、广告语等具有明显的企业特征,很容易被人识别。如中建公司把标语字体和颜色统一为蓝底白色黑体字,这在建筑行业很具特色。走到工地一看标语牌就可判断出施工单位是中建公司。成功企业的广告语更是举不胜举。如:海尔的“真诚到永远”、澳柯玛冰柜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长虹以产业报国、民族昌盛为己任”、“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
车”等广告语,既脍炙人口,又便于识别,为企业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同时也较好地体现了该企业的企业文化。
2、用企业行为与消费者引起共鸣。企业行为的种类繁多,范围很广,主要包括:生产行为、管理行为、经营行为、营销行为、公关行为等,这些行为展示的是企业职工形象、管理形象、经营形象、市场形象、社会形象等。企业行为全面直接而具体地受企业文化约束,也就是说企业行为最能反映出企业文化的本质。因而借助公共行为传播企业信誉,树立企业形象具有媒体权威性高、传播面广、传播快等特点,企业可以通过组织社团性的文化、学术、技术交流和公益活动而展示企业的社会形象。如在汶川、玉树的抗震救灾中,众多企业以对社会高度负责的精神,踊跃捐款捐物,组织设备和人员帮助灾区重建家园,众多企业通过大众新闻媒介树立了自己的光辉形象,并且在价值层面上与消费者达成了一种高层次的共鸣。
3、用企业活动成果赋予企业形象长久的生命力。企业活动是具体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统一体,其结果是为社会提供具有使用价值的商品或服务,目前还包括售后服务工作。这种商品和服务必然通过流通环节接受用户的选择和使用,在使用过程中,用户对企业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就会作出评价,从而描绘出一个企业的产品形象和售后服务形象。这种以产品质量求生存、以产品质量图发展的例子举不胜举。概而言之可以说,产品形象具有长久的生命力,是企业形象的要害和重点,当前许多贯彻ISO9000族标准的企业均按要求制订了本企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构成了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并指导和激励职工为顾客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最大程度地树立起企业的产品形象,从而光大企业形象,创造名牌产品、创建名牌企业。
(二)、准确品牌定位,打造优质的品牌形象
现代营销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差异化,有差异才有市场,它是产品给顾客提供的、对手无法提供的“不完全替代性”。在工业经济时代,人们依靠不同的技术和质量区别不同的产品,但在今天,先进技术的扩散速度越来越快,企业之间产品质量和特色的趋同化程度越来越高,依靠产品本身的物理特性已经很难把不同的产品明确地区分开来,而优秀的品牌定位不仅能准确的表达出企业文化的内涵,还能够在消费者心智中形成独特的认知。这就是当今众多企业孜孜追求的品牌价值,因为品牌的价值具有不可复制性,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在塑造品牌形象的过程中,虽然有很多捷径可寻,不过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包括立
足品牌精髓、创造独特形象和保持前后一致性等原则。品牌形象不是空中楼阁,不是凭空创造出来的;品牌形象有其内在价值底蕴,是对品牌含义的推断,对品牌符号的解释,它必须依附和服从于品牌精髓。因此,塑造品牌形象必须立足于品牌精髓,包括理解和传达品牌定位与品牌个性。
比如,沃尔沃、奔驰和丰田三家汽车制造商的制造技术不相上下,三家车厂的卖点都不是汽车而是文化个性:安全、豪华和省油,但它们的先后顺序不一样即创造出不同的产品文化特性和核心竞争力,沃尔沃的个性是安全第一、豪华第二、省油第三;奔驰的文化是豪华第一、安全第二、省油第三;丰田的定位是省油第一、安全第二、豪华第三。它们的不同文化追求确立了它们不同的追求和不同的资源优化配置排序,也塑造了这三家汽车制造商不同的品牌形象,并被其特定的消费人群所追捧,都取得了各自的成功。
(三)、多途径的宣传手段
“酒好不怕巷子深”的年代已经过去了,在当经社会“宣传”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生活的需要。在当前的市场竞争中,要能够把自身的企业形象、品牌形象传达到公众面前,并让消费者对企业的文化产生共鸣,就必须要做好宣传工作。
企业实施经营战略过程中,许多企业把宣传工作作为实现战略的重要手段,并纳入经营战略的整体实施方案和规划之中。一个企业如果不重视宣传或不懂得宣传,就缺少了一个重要的生存、生活、发展的手段。实践证明,正确有效的宣传工作不但创造无形价值,而且也创造有形价值。因此,企业要想对内凝聚力量,对外树立良好形象,不断提高在市场的竞争能力,就不能不重视宣传工作,并且要综合运用多种宣传手段达到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效果。
四、企业文化建设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企业文化建设要注重细节
每个企业中都蕴含着独特的价值因素,每个细节都需要管理者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加以挖掘和推广。
(二)提炼企业共有价值观
企业文化是组织成员共有的价值观与行为规范体系。企业应注意吸收和提炼企业员工的优秀品质,与此同时还要注重核心领导层的理念,从中提炼出共同的准则来指导实践。
(三)防止本本主义形式主义和盲目崇拜
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运用鲁迅先生所提倡的“拿来主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建设具有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要重视企业精神的创立和企业价值的创造,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和提高领导者的素质;企业管理者要正确处理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的关系,以便于广大员工接受,形成一种企业力量
(四)融入员工的意识
员工对企业文化的理解接受和认同要在企业日常活动中体现出来。只有员工自觉的行动才可以使文化延续。要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加强团队精神,提高企业的凝聚力。
(五)企业文化建设要不断“创新”
企业文化建设要想具有生命力就要不断创新,这是企业价值观的内在要求。企业文化建设要高度重视企业新的价值标准的确定,企业文化创新要体现本企业的风格和特色,要坚持企业文化创新的动态发展观。
结论
企业文化具有一种强大的力量,是一种无形的、潜在的生产力,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良好的企业文化会极大地促进企业的发展。因此,应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并将其转化成巨大的生产力。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的一个核心项目,必须正确的对“企业文化”加以认识。同时,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整个企业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才能持久地发挥作用。它的形成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总之,有了卓越的企业文化,企业将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张德 吴剑平:《企业文化与CI策划》,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0 [2] 刘光明 :《企业文化案例》,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1 [3] 王中义:《企业文化与企业宣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 [4] 袁沛劼 刘旭 曹雪 郝荣:《浅谈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山东经济学院党委校报电子版第586期 [5] 特伦斯·E·迪尔
艾伦·A·肯尼迪 :《新企业文化:重获工作场所的活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 [6] 刘冰:《企业文化再造类型与模式研究》,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7] 孙宏宁:《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探析》,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8] 徐洪斌:《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企业文化论》,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