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2011年全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
江 西 省 教 育 厅
赣教社政字〔2011〕50 号
关于 2011 年全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 评选结果的通报
各普通高等学校: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充分展示我省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总结交流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经 验,促进高校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在今年下半年,我们组 织开展了全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活动,全省共有 48 高校推荐了 52 项成果参评。经组织专家评选,本着“公平、公正、公开”和择优的原则,共评出一等奖 7 项,二等奖 9 项,三等奖 13 项。现将评选结果通报如下: 一等奖(一等奖(7 项)
1、南昌大学: 《爱乐赣剧 雅俗共生——南昌大学推进雅俗 艺术进校园的实践探索》
— 1 —
2、九江学院: 《保护“非遗” 传承文明——九江学院大力开 展九江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活动》
3、江西师范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青春红歌会”大型主 题校园文化活动》
4、江西科技师院: 《实施文化精品战略 打造红色校园文
化---以系列主题教育为抓手,打造红色校园文化育人新模 式》
5、华东交通大学: 《华东交大“外文大合唱” :唱出来的思 政品牌》
6、南昌工程学院: 《搭建网络互通平台 畅通心灵沟通渠道》
7、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 《 二等奖(二等奖(9 项)
1、江西财经大学: 《魅力蛟湖课堂——江西财经大学整合 校友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景德镇陶瓷学院: 《用“行为艺术”打造校园文化时尚 元素》
3、南昌航空大学: 《依托红色资源 培育时代新人——记南 昌航空大学“行走的课堂”红色文化体验活动》
4、江西农业大学: 《科技创新文化搭建大学生实践成才平台》
5、江西理工大学: 《紧扣时代脉搏 关注青年需求 加强思
— 2 —
想引领 倾力打造人文社科知识讲坛—— “八角论坛” 精品工程》
6、赣南师范学院: 《谷雨诗会》
7、宜春学院: 采集道德之光,《 引领学子前行—-宜春学院 运用身边道德典型做好大学生德育工作》
8、东华理工大学:《 构建国防生思政教育九大工程 提 升校园文化内涵促进融合发展》
9、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融合地勘文化、红色文化、客家文化、攀岩文化等元素,建设“登高涉远”为核心标志的 校本文化》 三等奖(三等奖(13 项)
1、赣南医学院 : 《在实践中成才在服务中成长-—赣南医 学院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三进”教育引导大学生成长成 才举措和成效》
2、上饶师范学院: 《上饶师院扎实有效开展青年志愿者服 务活动》
3、江西蓝天学院: 《让青年学
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江 西蓝天学院开展评先活动扎实有效》
4、南昌理工学院: 《军魂拓展大学生成才》
5、江西服装学院: 《发挥专业特色 构建特色校园文化》
6、江西警察学院: 《打造忠诚教育的文化长廊》
7、南昌大学科技学院: 《孕育思辩风气·营造思辩氛围》
— 3 —
8、江西教育学院: 《依托专业技能大赛平台,创新校园文 化建设载体》
9、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竞赛彰显实力 文化铸就品
牌-—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树“竞赛文化”特色品牌》
10、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发掘红色资源,依托红色 优势,搭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
11、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创新载体,探索育人新途径》
12、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军训教官队---校园文 化建设一道靓丽的“橄榄绿”风景线》
13、江西青年职业学院:《江西青年职业学院青蓝志愿者 实践育人模式探索》
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主题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成果评选
通报
江西省教育厅办公室
2011 年 12 月 30 日印发
— 4 —
第二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申报材料---毕
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申报材料 将情感育人注入毕业教育
——沈阳农业大学毕业生主题教育纪实
沈阳农业大学
2008年9月17日
2008
将情感育人注入毕业教育
——沈阳农业大学毕业生主题教育纪实
“今天我毕业了,打开毕业生电子纪念册看到自己昨天的影子真的感触颇深!再见了我的大学!再见了我的恩师!再见了我的同学!深深感谢学校为我们制作这样精致的电子纪念册,深深感谢母校对于我们多年的培养和教诲!”这是一位毕业生在大部分学生已收拾行囊离别母校的时候,在学生处处长在线上的真情留言。随着08届毕业生手捧着毕业证和电子纪念册相继告别母校奔赴新的人生征程,我校今年的毕业生系列主题教育也宣告圆满落幕。
近年来,我校学生工作者积极思索和探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在毕业教育中坚持以情感人、以情暖人、以情育人的情感教育理念,积极寻求有效的情感教育载体,以主题教育的方式实现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
一、活动宗旨
毕业离校是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奔赴新征途的起点,文明离校也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最后一个思想教育环节。为做好毕业生的毕业教育工作,进一步提升毕业生思想品质,帮助毕业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毕业生正确认识社会,正确对待就业,使毕业生带着党和政府、学校、师长的关爱,充满信心走出校门、迈进社会,为报效国家、报效社会做出贡献,也为了进一步加深毕业生与学校、毕业生与师长以及毕业生之间的情谊,教育引导毕业生文明离校,本着以真挚的情感感染人,以杰出的校友激励人,以丰富的校园活动教育人的宗旨,我校在广大毕业生中广泛开展了以同学情、校友情、师生情、母校情、爱国情为主线的“五情”教育为核心的毕业生主题教育。
二、活动过程
我校比较成型的毕业生系列主题教育已成功开展四年。2005年5月,以爱国情、母校情、师生情、同学情、校友情(5情)为主线,开展了校党委书记为全体毕业生党员上离校前最后一堂党课、“国旗见证你我,信念铸就未来”全体毕业生毕业前最后一次升旗仪式、“与成功有约”系列报告会、“回顾大学往事,感悟青春历程”撰写“我的大学生活”以及免费为毕业生制作毕业生电子纪念册等11项具体教育活动。2008年,继续开展了“心语心愿”祝福卡片传递活动、号召毕业生为母校种植“饮水思源”树活动、“情系母校——我为母校添光彩活动”以及“校园告别日”等共计12项具体活动。
1.“国旗见证你我信念筑就未来”毕业生最后一次升旗仪式
在连续四年开展的“国旗见证你我,信念筑就未来”毕业生最后一次升旗仪式上,参加人数之多,仪式秩序之好、呼号声音之响、教
育效果之佳,可以说都超出我们的预想。当国
歌响起、国旗升起时,我们的毕业生激动的流
泪了;当聆听校党委副书记张纯玉语重心长的教诲和嘱托时,我们的毕业生感动的流泪了;
当升旗仪式结束时,毕业生们久久不愿离去,既有都德最后一课的伤感,更有对母校依依惜
别的情怀。可以说这样的升旗仪式也让我们非常感动,牧医学院的一名毕业生班级两次聚餐
不去,班级的毕业合影不照,但升旗却参
加了,当辅导员老师问他时,他说这不一
样,今天可能是我最后一次以沈农学子的身份参加升旗,是与母校作最后的握别,也是告别自己在大学的四年时光,我觉得
来参加这次升旗这是我应该作的事情。
2.“回顾大学往事感悟青春历程”
撰写我的大学生活
开展的“回顾大学往事,感悟青春历程”,撰写我的大学生活活动,得到了毕业生的广泛参与,05年有1500余名学生向我们投来了稿件,很多文章看了都让我们非常感动。一位同学说,我爱这里的一草一木,假如让我重
新选择,我仍然会选择沈阳农业大学。一位
同学说,我最大的遗憾不是其它,而是最终
还是不得不离开母校。在阅读毕业生写的回
顾自己大学生活的文章时,我们也发现,有的同学成功的走过大学四年,硕果累累,身
后留下了深深的足迹;有的同学满是遗憾的走过大学四年,行囊空空,最后留下了伤心的眼泪,在读着这部分学生一句句“如果一切能重来”的慨叹中,我们的内心产生了强烈的震撼,我们不要一切重来,要让每一个大学生从上大学的第一天起就沿着正确的轨迹行进。因此,我们从这1500多篇文章中挑选出近百篇有代表性的文章,编辑成《我的大学生活》一书,并将其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蓝本。
2008年也有2000余名学生提交了我的大学生活稿件,我们正在整理当中。
3.“情系母校展翅翱翔”免费为毕业生制作毕业生电子纪年册活动
为了体现学校领导对毕业生的关怀,为了记载毕业生大学四年的心路历程,留给他们一
份对母校完整的回忆。我校连续四年每年拿出3万余元为毕业生免费制作毕业
生电子纪念册。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由
学校与专业制作公司共同制作。通过老
照片展现学校的辉煌历史和学术成就,通过视频播放学校领导对毕业生的临别
寄语和嘱托,通过大幅FLASH真实再现
毕业生校园日常生活的点滴细节,展现
大学四年的收获及感想,并浓缩进了3000余名
毕业生每个人的身影和真情留言所有任课教师的身影和对毕业生的真情寄语。而且,为了让毕
业生真正参与到此项毕业教育活动中来,学校在前几年的基础上,又在毕业生中广泛开展了“沈
农校园十景”、“我最难忘的事”、“真情寄语”
等相关文字、图片的征集、评选活动,增加学生的参与性。毕业生电子纪年册的制作得到了毕业
生的广泛认可,学生们深受感动,纷纷表示这是母校送给他们的最好的礼物,并将满载着这一切,努力工作,发愤图强,决不辜负母校和老师的嘱托。毕业生离校前的晚上,很多的毕业生都在观看“毕业生电子纪念册”,在聆听学校领导的寄语、重温学校的发展历程、浏览校园的风光、寻找自己的影子,毕业生纷纷表示,学校能用一张小小的光盘留下3000毕业生的身影,可谓用心良苦,深受感动。
我校从2005年开始,已经连续四年为毕业生免费发放毕业生电子纪念册,2005年主题为“情系母校”,2006年主题为“情系母校 扬帆远航”,2007年主题为“情系母校 放歌未来”,2008年主题为“情系母校 展翅翱翔”。电子纪念册的教育意义深远,我们将一直做下去。
4.“迎奥运、讲文明、促和谐”为主题,开展争做文明毕业生活动
2008
年通过围绕“告别陋习,文明修身”、“文明上网”、“坚守诚信”等主题,在毕业生中开展的“迎奥运、讲文明、促和谐”争做文明毕业生活动,此项活动得到了广大毕业生的广泛参与。以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开展这些活动,加深了毕业生对文明奥运、和谐奥运的认识,毕业生们纷纷行动起来,做文明事,改掉自身陋习,为在校生做出了榜样。
5.真情寄语,心语心愿祝福卡片传递活动
校园告别日那天,学校被鲜花和同学们写
下的心语心愿祝福卡片装饰一新。毕业生在祝
福卡片上写下自己对母校想说的话、临别赠
言,在校生对毕业生的祝福以及毕业生之间相
互的祝福,2008年又增加了辅导员老师对毕业
生的祝福卡片,集中在操场南侧展示。有的学院
将祝福卡片设计成心型,有的设计成学院的名
字,等等,为毕业生创造了表达对母校的感激之
情的平台,对母校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畅想母校的未来或相互发表赠言,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四年来,每年的这一天都会有很多同学前来驻足、欣赏、阅读,这里有毕业生,也有在校生。我校开展的真情寄语,心语心愿祝福卡片传递活动引来华商晨报的一则报道,说某某高校学生离校前乱扎桌椅宣泄情绪,而沈阳农业大学学生却用“心语心愿”祝福卡片表达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情谊。
三、活动成效和体会
毕业生教育工作是毕业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毕业生开展系列主题教育,进一步提升了我校毕业生思想品质,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加深了毕业生与学校、毕业生与师长以及毕业生之间的情谊,教育和引导了毕业生文明离校,确保了我校稳定和正常的教学秩序。连续四年,我校整个的毕业生离校工作紧张、有序、和谐,没有发生一起违纪事件。今天,毕业生主题教育已经成为沈阳农业大学一种新的文化现象,成为沈农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沈阳农业大学 学生处
2008年9月17日
第三篇:湖北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名单
附件:
湖北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名单
特等奖(3项)
1、《打造“一二·九”诗赛品牌,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华中师范大学)
2、《加强校史校情教育,传承弘扬大学精神——华中农业大学校史校情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华中农业大学)
3、《文化联姻,文明共建,校园文化在与社区文化共建融合中升华》(武汉工业学院)
一等奖(10项)
1、《为人才培养拓展空间,为地方发展贡献才智——武汉大学凝练实践文化,开展研究生挂职锻炼》(武汉大学)
2、《把握时代脉搏,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奏响爱国主义旋律》(华中科技大学)
3、《责任担当,爱心感恩,励志成才——武汉理工大学实施志愿服务“三推进”》(武汉理工大学)
4、《构建校园民族团结文化,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民族团结文化的实践与传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5、《笃信好学,自然宽和——中南民族大学构筑和践行民族特色校园文化纪实》(中南民族大学)
6、《海燕飞处,爱心圣火传递不熄》(三峡大学)
7、《弘扬先进文化,传承民族精华——江汉大学实施“中华诗词进校园”工作纪实》(江汉大学)
8、《搭多元舞台,展青春风采——长江大学“万人创百星”校园文化活动的理论与实践》(长江大学)
9、《凝练“人、从、众”文化内核,营造校园警察文化氛围——湖北警官学院推动校园警察文化建设》(湖北警官学院)
10、《立足孝文化资源,打造孝文化品牌,彰显孝文化特色——孝感学院努力打造校园文化的孝特色》(孝感学院)
二等奖(12项)
1、《开展湖北省高校新青年小说大赛,打造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品牌工程》(湖北大学)
2、《以“核心竞争力教育”为主线,打造武科大特色校园文化品牌》(武汉科技大学)
3、《“爱心列车”传递爱与奉献》(湖北工业大学)
4、《推进企业文化进校园,服务学生成才和就业》(武汉工程大学)
5、《阳光大舞台,秀我真风采》(武汉科技学院)
6、《周末音乐会》(武汉音乐学院)
—2 —
7、《兰亭书法协会》(湖北美术学院)
8、《铸就军工特色校园文化,服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9、《弘扬传统国学精粹,打造楹联文化高校》(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10、《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举办中国汉字书写节》(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11、《学习实践“刚毅精神”,打造特色校园文化》(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12、《从“校园文化”到“文化校园”,创建独立学院特色育人之路》(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优秀奖(13项)
1、《突出“砺能”校训,打造就业品牌》(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2、《建设具有企业特色的高职学院校园文化》(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3、《打造“厚德尚能”的特色校园文化》(武汉软件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4、《依托校园活动,营造精神文化、构建育人氛围》(武汉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5、《构建高职学生素质拓展体系,促进职业素质的养成与 — 3 —
发展》(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6、《充分挖掘艺术教育资源,着力发挥艺术育人功能》(江汉艺术职业学院)
7、《大爱铸就学院魂——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大爱”文化透视》(襄樊职业技术学院)
8、《加强社团建设,繁荣校园文化》(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9、《校庆晚会凸显亮点,校园文化彰显内涵》(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10、《以人为本,开拓创新,绽放校园文化蓬勃生命力——十堰职业技术学院“百草园”思政网在校园文化建设与传播中显成效》(十堰职业技术学院)
11、《弘扬志愿者精神,推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鄂州职业大学)
12、《以系列文化节活动为载体推动校园文化建设》(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和谐校园文化》(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
—4 —
第四篇: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
磨练意志 实现自我熔炼团队 激扬青春
----经济与管理学院团队拓展训练
校园文化是高等院校生命力的重要体现,建设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是高等院校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工作。校园文化工作也以体现校园风貌、校园气氛和校园精神的载体,是将大学的历史传承、文化底蕴和核心价值具体而准确的表达。更好更优质的加强高校校园的文化建设,对形成优良学风、校风,加强人才全方位培养,进而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更有深远意义。
经济与管理学院为丰富我校的校园文化,在“笃实,励学,图强”的学校校训和“应用为本,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引导下,自2001年将团队拓展训练这一新型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引入到学院的日常教学安排中。历经十年,锲而不舍,精益求精。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全院师生共同的努力下,至今已经产生了许多行之有致的作用,对提高大学生素质,创建和谐的校园,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 引入团队拓展训练,走出校园文化建设新思路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发展与演变和面对社会飞速发展所带来的压力,大学生团队精神成为反映当代大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团队拓展训练这种新型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对学生各方面尤其是团队精神的提高及未来职业生涯发展均有相当程度的影响。团队拓展训练历史悠久可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其历史价值对于现世社会同
样具有借鉴作用。团队拓展训练所推崇的学习理念,运用体验式学习课程模式,在学校教育中获得认可,并且得到广泛传播。
十年来,我学院以拓展训练为载体,以加强学校团队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丰富校园文化为目标。通过这一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磨练战胜困难的毅力,增进对集体参与意识和责任心。从本质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这十年间,我学院将团队拓展训练作为一项丰富校园环境文化的重要内容,至始至终不懈努力,倾力设计精心的活动,利用一些自然条件和人工设施,以训练和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通过野外课程和场地课程为主要的训练项目,并结合以体能活动为引导,从而引发认知,情感,意志力的综合评判,使学生向能力极限挑战跨越,从而达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训练目标。并以团队拓展为契机,努力打造结合知识性、思维性、教育性为一体的校园文化。
二. 多管齐下,提升团队拓展训练巨大价值
1.制定详细的教学方案。学院领导集体、学生工作辅导员以及各专业教研室教室深入到企业和拓展训练学校进行研讨,寻找出能够在学生拓展训练中借鉴的经验。并以此为基础专门召开了座谈会,认真进行了讨论和敲定。学院拓展训练涉及所有学院全部专业,每一学年根据本专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编排教学计划并且合理利用学生在校期间生活学习时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十年来,近八千余名师生参与了团队拓展训练。其参与之多,人数之重,为学校团队建设贡献出一大力量。
2.开展丰富多彩的拓展内容。学院的拓展训练课程以野外训练和场地课程为主,主要包括远足露营,登山攀岩,野外定向等。包括组建团队“破冰”系列游戏的基础项目,是学生打破隔膜,互相熟悉,更好的融入团体中。提高项的“动力火车,穿越电网,信任背摔”让学生有了更强的团队精神,着重的磨练了学生的作战技巧和抗挫折能力。在升华项目中的合力跳绳,合力颠球,不倒森林等比赛项目以及求生墙的高难度挑战项目,学生更加认识到了团队荣誉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还不断丰富拓展的内容,增加了让学生学会感恩、知道感恩的内容,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3.组建优秀的教练团队。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热情。在各教研室挑选德行兼备的教师和深受学生喜爱的辅导员老师组成优秀的教练团队,在每期团队拓展训练作为带队的教练,并取得广大学生的好评,其中市场营销教研室的王贺老师获得了“金牌教练”的荣誉称号。同时我学院选取风光秀美的棋盘山风景山我作为拓展训练基地。棋盘山景色宜人,自然唯美,学院将此作为团队拓展训练的基地,在每年的七月,九月,学院学生便会到棋盘山风景区开展为期三天的团队拓展训练,让师生们可以观赏优美的风景和感觉自然的风光。
4.编写《团队拓展训练》一书。学院在自己编写的《团队拓展实训手册》基础上,于2011年6月,由我学院副院长刘庆君和王贺老师携手主编《团队拓展训练教程》一书,并且由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在团队拓展训练期间,人手一本。书中编写的团队拓展训练的起源,介绍使学生深入了解的历史及发展,户外拓展的注意事项,心
里意志力,工作是盈利的测评。让学生们得以很全面仔细的做好一切充足的准备。并附和训练笔记,自我评价以及训练报告,让学生永久的记录下团队拓展训练中的艰辛和收获。其中优秀作品在《应用技术学院报》进行刊登并且在师生间进行交流。
5.多方合作,团队拓展训练更上一层楼。我学院的团队拓展训练已经和管理培训紧密结合在一起,突破了起初狭义的拓展训练概念和范围。短短的十年发展,备受推崇,逐渐被其他院系采纳,并与我学院合作共同组织拓展训练,我们不断的总结和创新。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受到学校各部门的好评。
三、收获高效人生,构建和谐校园。
1.符合现代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在现在的社会,作为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大多数都会存在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不足,团队意识薄弱等问题,在加上社会竞争日益的激烈,压力越来月大,大学生得心理障碍比例有逐年上升趋势,而拓展训练在高校教学的应用,使大学生在应对挑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的磨练意志,熔炼团队。明白了当一个人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是知难而进还是全身而退,不同的选择就会有不同的结果的道理。而这些优秀的品质正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
2.有利于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和方式。我国传统教育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有意识地将教学内容延伸到精神的层面,太不注重学生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素质全面协调发展,而致重视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并将此作为教学的目的。虽然目前我国高校
已对此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和创新,特别是随着素质教育新理念的提出和高校体育课内容的相继提出,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是对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的作用能力有限。拓展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学校与社会、与大自然紧密联系。不仅突破了长期以来形成的封闭的格局,而且丰富了我国高校课程体系,符合现代的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3.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对人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没有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难以胜任挑战性极强的工作,而且自身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也会因为心理原因而无法充分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增强学生的适应社会的能力。拓展训练就像一个安全的、充满真诚并富有挑战的心理实验场,在培养人的健康心理素质方面显示出了特有的价值。训练时,在一些特定的环境和气氛,学生要不断克服自己的心理恐惧感和挫折容忍力,充分认识到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战胜了自己这个世界上也就再没有什么困难的事情。从而达到提高士气,调节自我调控能力的效果,塑造出冷静、果断、坚忍不拔的良好意志品质。
4.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当今社会,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创造力是衡量科技人才质量的标准,而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又是素质教育中的重点。激发想象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拓展的重中之重。电网等项目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而设计的。活动中没人会教你怎么做,你没有在书本上学过这样的知
识,要完成这些任务只能靠自己,需要发挥想象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拓展训练给了人们一个激发自己创造性思维的空间,一个培养自己实践动手能力的场所。
5.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以及互相关爱、互相信任等优良品格。当代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家长娇惯和纵容,或多或少的有些任性、独立、自私的不良习惯,通过拓展训练能让学生在参与中体会团队协作的魅力。明白了个人的能力故然重要,但只有优秀的团队才会无往而不摧的道理。同伴间的相互关爱和信任,对学生的优良品格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在完成拓展训练任务后分享经验的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以前对团结就是力量没什么深刻的体会,这一刻我才知道什么是团结什么是团队精神”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经过大家的努力都获得了成功。拓展训练让每一个队员在同一目标下一起体验成功与失败,在这种气氛下每个学生愿意敞开心扉建立彼此之间的互相信任、理解、关爱。
6.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现代的大学生处在多重压力的包围中,这常使他们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学习上感到困惑压抑,生活上娇气十足。人际关系方面感到孤独寂寞,在挫折面前表现得懦弱。因此在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拓展训练是连接学校与社会实践的桥梁,通过拓展训练,可以有效的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其日后更好的走上社会、融入社会生活提供有益帮助。
第五篇:青海大学2011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的申报材料
求真务实 科学发展 锐意创新 高位求进 引领校园文化健康发展 促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 ——青海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成果综述材料
为深入贯彻中央16号文件和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根据教育部思政司《关于评选2011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的通知》(教思政司函【2011】51号)和青海省教育工委《关于评选2011年全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的通知》(青教育工委【2011】79号)要求,及时总结我校实施教育规划纲要以来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经验,展示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亮点和成就,进一步提升建设水平,现将我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综述如下。
一、校园文化建设成果
近年来,尤其2008年我校进入国家“211工程”高校建设行列以来,我校以“坚持自我风格,秉承优良传统,增强创新意识”为指导思想,以“引领校园文化健康发展,促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本着“求真务实、科学发展、锐意创新、高位求进”的态度,努力构建“一体两翼”的工作格局,将“第二课堂活动”与学校重点工作相结合,对校园文化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建设和发展,建设了“社团文化节”和“科技文化艺术节”两大校园文化建设载体,在全面提高广大学生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着力加强思政教育,抓好“一团一坛一课堂” 《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来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重挑战”,“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思政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一团”是指在学生社团中设立团支部。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监督、自主管理来创新思政教育的途径。当前,我校注册社团有40个,其中19个社团设立了团支部,普及率达到了49%。
“一坛”是指定期举办思政教育师生论坛。通过论坛这种更加有效的教授平台,使得广大师生认识到加强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广大师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目前,我校已经举办此类论坛20余次,近20000人次学生参加了论坛,受到了教育。
“一课堂”是指全校各级学生组织在共青团的具体指导下,在组织内部设立思政教育课堂。通过学生组织的凝聚力来影响广大学生干部,辐射广大学生,达到推动思政教育工作的目的。自“一课堂”思想落实以来,全校各级学生组织设立思政教育课堂达到100%。
(二)倾力举办文体活动,做到“期期有精品,样样有精品” 我们通过“社团文化节”和“科技文化艺术节”两大品牌活动集中开展校园文化活动,通过评优评奖,树立精品,学习典型,提高层次。当前,我校社团文化节已举办了9届,科技文化艺术节已举办了22届,从公益、科技、体育、文艺等多方面入手,扎实做好精品活动。
以公益为龙头,着力培养学生社会服务意识。加强志愿服务、进一步服务学成长长成。积极开展玉树抗震救灾志愿服务、红十字会志愿服务、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慈善总会义工服务、医疗扶贫志愿服务、义务支教志愿服务队、社区青年志愿者服务、世博志愿服务、亚运志愿服务、大运会志愿服务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公益志愿服务活动,为配合西宁创卫工作,我校志愿服务1000余人次,积极组织无偿献血工作,同时还做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服务青南计划工作,共选拔800余名品学兼优学生赴青海农村牧区进行志愿服务,更为可贵的是,我校先后有两名同学捐献了造血干细胞,这在全国范围内都是极为罕见的。
广大青年学生在各级领导的积极倡导下,在学生处、校团委的大力支持下,在各级学生组织的协力组织下,合力举办、参加各类公益活动,通过每年近10000人次参加的志愿服务活动,增强了大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因为在公益事业中的突出表现,我们先后被评为“第五届中国百个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集体”、“第八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西宁市青年志愿者行动贡献奖”、“2009中国(青海)国际清真食品及用品展览会优秀组织奖”、“2010年大学生志愿者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优秀组织单位”、“2010大学生志愿者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优秀科普案例”、“2010大学生志愿者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优秀小分队”、“青海省‘加强濒危动物保护、建设美好生态家园’活动最佳组织单位”、“比邻星大学环保宣传大行动优胜奖”、“第三届‘香港绿色领袖营’全国大学生环保领袖交流研讨活动优秀组织单位”、“2008北京残奥会志愿者工作优秀组织奖”、“2005年国际爱护动物行动周优秀组织奖”、“2008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等,2009年8月,绿色空间社赴贵德县和乐都县开展了虫草调查,由北京绿岛传媒有限公司报道的视频先后在全国近百家电视台播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2010年4月14日,玉树发生强烈地震,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党委书记乔正孝同志立即召开党委会议,就做好抗震救灾工作进行具体安排和部署,第一时间成立了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详细的抗震救灾工作方案。医疗救治、志愿服务、高原病防治医疗服务等抗震救灾队伍第一时间开赴玉树灾区;全校师生共捐款63.9万元,缴纳特殊党费21.4万元,师生累计献血12.7万毫升,累计招募志愿者3813名,选派志愿服务人员1798人次,另外,各级学生组织召集全校志愿师生8000余人次,在西宁各大救灾物资运输站点搬运救灾物资,并走出校园为灾区组织募捐;医疗服务队在玉树接诊伤病员达2600余人次,附属医院共接诊灾区伤病员371人;由于成绩突出,被授予“青海玉树‘4.14’地震抗震救灾优秀志愿者团队”、“玉树灾后重建志愿者服务先进集体”,附属医院被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副校长格日力教授 被授予“教育部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在灾后重建工作中,学校充分发挥人才、科技、医疗等方面的优势,选派干部赴玉树灾区开展帮扶支援工作,与玉树藏族自治州签订了科技服务合作协议,科技部灾后重建项目已实施。学校着力做好医疗服务、科技支撑服务工作,用实际行动谱写了青海大学全体师生的大爱篇章。
以科技为核心,积极引领校园创新的新潮流。以“挑战杯”为龙头、营造良好校园科技创业文化氛围,激发广大学生科研创新创业热情。组织实施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加大创新人才扶持力度。积极开展国家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的立项及课题结题答辩会,仅2010年,就有20项大学生创新性试验项目结题,其中6个项目被评为优秀项目。2010年9月组织学生申报本“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立项35项。组织实施大学生创业培训计划,在全国第七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作品竞赛中,成为青海省唯一一家进入决赛的高校,一件作品获银奖,并连续荣获第六届、第七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校级优秀组织奖。
另外,校园文化建设积极鼓励我校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在多位学者的带头下,校园文化与科技创新紧密结合起来,为科技创新搭建了一个新颖的平台大力推动了我校的科技创新事业。有突出成果的表现在以下三点:
一是由格日力副校长牵头的高原医学研究。在校园文化建设成果的积极推动下,格日力副校长带领多名学生在“天然实验室”(青藏高原)进行医学研究,更是带领学生组成科考队,紧随登山队员攀登素有“生命禁区”之称的玉珠峰,采集精确的实验数据与科研资料,其主持的“青藏高原疾病防治技术研究”,被广泛应用于青藏铁路的修建过程中,实现了施工人员无1人死于高原病的目标,在高原医学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二是 “高原春油菜繁殖技术的研究”,解决了高原地区冷凉气候环境下春油菜的增产难题,提高亩产100余公斤,在甘、青、宁、新、云、贵、川、内蒙等省区推广百万亩,产生经济效益数十亿元,被群众称誉为“致富油菜”。三是 “脱毒马铃薯技术的研究”,提高后的亩产达到8000余斤,解决了高海拔地区冷凉气候环境下马铃薯的增产问题,被群众称为“脱贫洋芋”。学校还在高原农牧业、藏医藏药、盐湖化工、高原建材、水利水电、柴达木循环经济等优势特色学科领域有着重要研究,研究项目成果的应用和推广,不仅解决了我省工农业生产中的许多突出问题,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对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学校克服我省经济发展水平滞后的困难,着重强调科技发明在现实中的应用,调动了广大学生参与到科技发明和创新中来,引领校园文化向着时代潮流发展。这一切不仅仅是依托我校优势资源的发展和共享,更得益于校园文化的建设,每一个项目的研究都有着大量的学生参与其中。
以体育为基石,全面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按照国家相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和“高原体育”活动,以“社团文化节”和“科技文化艺术节”为活动载体,举办各类体育活动,并得到良好的延续,2001年荣获“‘体育彩票’全国群众新年登高健身活动优秀组织奖”。多年来,我校约70%的师生都能参与到两大体育活动中来,使得“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深入人心。
以文艺为纽带,不断丰富广大学生第二课堂。文艺活动是校园文化最直接的体现,我校文娱活动的开展更是如火如荼,近十年来,我们共举办社团文化节、科技文化艺术节、全省大中专辩论赛、演讲比赛、高雅艺术进校园等大型校园文化活动400余场次,参与人员达35万与人次。在国家教育部主办的2010年“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西部情怀”大型校园文艺演出中,我校和清华大学大学生艺术团选送节目《情系高原》,既反映了两校对口支援取得的成就,也表现出当代青年现身西部、投身西部教育事业的壮志豪情和与时俱进的时代气息,被教育部评为2010“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西部情怀”大型校园文艺演出“优秀节目奖”、“优秀组织奖”。校园内,本着让每个学生每年至少观看到5场文艺表演的目标,我们更是积极发挥学生社团的活跃因子,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文艺氛围。
(三)合力维护校园稳定,抓好校园安全和谐 校园稳定和谐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和前提。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积极提高学生的政治敏锐度,制定相关应急预案并形成一张及时有效的安全信息网络,使得学校能第一手掌握学生们的思想动态,并即刻形成处理意见,及时落实处理各类突发事件,维护了学校的安全稳定,为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学校各项建设提供了稳定和谐的环境。
二、主要做法及经验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积极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度和广度
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实行校长负责制,形成了由主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赵明同志为组长,学生处处长和校团委书记为副组长,各院系团委书记(团总支书记)为成员的组委会,加上各级各类学生组织的积极配合。建立并不断完善问责制度,把校园文化建设的质量提升纳入议事日程,加强对问题的调查研究,从源头上查清来龙去脉,以杜后患。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各级组织积极配合,密切关注校园文化建设问题,不断增强建设优秀校园文化的意识,时时倡导校园文化建设要“走出去、引进来”的理念,积极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水平和层次。
(二)积极推动载体创新
1.校园文化建设有效结合了思政工作,体现一个主旨 通过前面谈到的“一团一坛一课堂”做法,我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无时不体现着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这一个主旨。通过开动脑筋、开拓创新、扎实推进做好思政工作,使我校全体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不管是在校园内对国际国内时事的分析,还是走出校园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他们都给我们展示了较高的思政素质、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风貌。
2.校园文化建设有效结合了社会实践,突出一个主题 以假期社会实践为契机,结合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实际,通过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服务社会的能力。2010年,学校深入贯彻团中央关于开展2010年大中专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相关要求,落实强卫书记关于“在放假前将西宁上学的玉树籍大中专学生召集起来讲重建规划,布置他们暑假回家以后发挥宣传作用”的重要批示精神,学校组织20余名玉树籍学生组成两支社会实践服务队赴玉树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2010年青海大中专学生暑期‘宣传玉树灾后重建总体规划’社会实践活动”。校团委荣获“2010年青海大中专学生暑期赴玉树开展‘玉树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宣传’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奖,医疗服务队获优秀团队奖,两人获优秀组织个人奖。
3.校园文化建设发扬了文化艺术活动,贯穿一条主线 丰富的文化艺术生活,贯穿了整个校园文化建设,始终围绕丰富学生第二课堂这条主线,本着让每个学生每年至少观看到5场文艺表演的目标,积极组织实施在校园内外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在部队、在农村、在牧区、在“两岸同心”可可西里行中,在台湾“2011青海文化周”中,无时不展现着我校大学生的风采。
4.校园文化建设有效结合了科技创新,搭建一个平台 校园文化建设不能仅仅依托校园文娱活动,还要和学校发展目标紧紧联系,我们克服我省经济发展水平滞后的困难,着中强调科技发明在现实中的应用,为广大青年参与科技创新搭建了一个新型平台,调动了广大学生参与到科技发明和创新中来的积极性,引领校园文化向着时代潮流发展。
5.校园文化建设积极服务于地方经济,遵循一个目标 校园文化建设不能脱离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目标,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始终按照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优秀人才这个原则,不断寻求发展,取得进步。自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以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为社会各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他们在各行各业都起着重要作用。如赵峰、陈胤文、彭理剑等等,都是从学生社团中走出去的优秀人才,他们在各个部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延续着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优良传统,扎根基层,勤劳工作,为西部大开发做出了卓越贡献。医学院为高原医学培养了大批医学专家,农牧学院为高原农牧业发展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财经学院培养的财经人士推动了高原经济的跨越发展,地质工程系、土木工程学院为推动高原基础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各类优秀毕业生扎根在祖国的大西北,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而勤劳工,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这一切都得益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
三、成果展望及下一步思路
自我校实施教育规划纲要以来,一直把建设校园文化当成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在各个方面取得了重大成绩,得到了上级组织和社会大众的广泛好评,我们深知成绩已然属于过去,作为省内唯一一所211高校,放眼全国,我们和内地很多高校还有很大的差距,距党和人民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着眼未来,我们将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是加大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经费投入支持。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强有力的经费投入,才能继续在各个领域取得进一步的成果,下一阶段我们将加大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经费投入,用以支持校园文化取得新的进展。
二是积极加强与研究生部之间的合作联系。研究生作为高校学术研究的重要力量,能够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但是,之前校园文化发展和研究生联系仍然较少,今后,我们将着力加强与研究生的联系,以提高校园文化发展的层次,更有利于转化校园文化建设成果。
三是坚持加强与地方单位之间的合作联系。地方单位是检验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好坏的实战场地,只有不断加强与其的合作,才能寻求到校园文化发展更实际的目标,才能更好地检验和评价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
四是努力增强对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尽管前期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学生自主创新的氛围还不够浓厚,只有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校园文化向更高层次发展才会显得更加便捷。
青海大学 二〇一一年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