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河南省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最终五篇)

时间:2019-05-15 14:49: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3年河南省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3年河南省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第一篇:2013年河南省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3年河南省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油茶为山茶科山茶属植物,是我国主要木本油料树种,中国是其原产地和主要分布区。油茶种子榨取的油(茶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90%以上,茶油耐储藏,易被人体吸收,是理想的优质食用油。茶油及其副产品在日用化工、医药、农业和工业上都具有重要的用途。

目前河南分布的品种(类型)共有55 个,以霜降籽为主,立冬籽次之、寒露籽、秋分籽更次之。在河南没有单纯优良品种类型的油茶林,品种良莠参差不齐,油茶的产量普遍较低,全省油茶平均产茶油仅75 kg/hm2,不及中心产区湖南省、江西省高产油茶的1/10。

为丰富河南油茶品种资源,信阳从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开始引进外地的良种:广西岑溪软枝油茶、江西白皮中粒、桂林葡萄油茶、福建龙眼茶、浙江红花油茶等近20 个品种(类型)。近年来随着对油茶的发展重视,信阳各地开始大力发展油茶,信阳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为解决信阳油茶品种(类 型)产量低和丰产栽培技术问题,从2003 年开始引种湖南、江西等地的优良品种主要有:湘林-1,湘林-3,湘林-4,湘林-27,湘林-28,湘林-97,赣林-22,赣林-24,赣林-26,赣林-27,赣林-166及亚林系列等50 余个品种,大大丰富了信阳的油茶资源。由于经费的限制,所引品种多以接穗嫁接为主,数量较少,以试验形式建林,发展面积很小。目前均处于观测阶段。

从总体来看,全省油茶生产仍处于较低水平,综合分析,制约油茶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人们对油茶的价值认识不足,重视不够。长期以来,由于油茶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种植特点,尽管种植规模大,但产量低,又缺乏扶持优惠政策,致使油茶产业发展缓慢;现有品种老化混杂,经营粗放;过去主要使用实生苗造林,优良品种比重低;广大群众长期自给自足,没有真正把油茶当作商品来经营;油茶造林初次投入成本高;良种选育滞后; 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和有效的发展机制,很难形成规模效益。

中咨网(http:///)研究部总结河南油茶发展思路与对策

加大油茶林基地建设

近期目标:2011-2015 年,全省再新造高产油茶示范林15 226 hm2,低产油茶林改造6 373 hm2,到2015 年共计完成36 000 hm2 的油茶新造林和改造任务。中、远期目标:2016-2020 年,通过项目的全面实施,力争使我省油茶原料林种植面积达到50 140 hm2,同时,形成相对完备的油茶产、供、销产业链条,逐步形成资源相对充足、利用水平高、产出效益显着的油茶产业发展格局。预计全省50 140 hm2 油茶原料林,全部进入盛产期,年产茶油750 kg/hm2,可生产茶油3 760.5万kg,年产值可达15 亿元。发展油茶原料林不仅增加植被,绿化荒山,而且经济效益显着,是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兼具的重要林业工程。

推广良种壮苗,加大良种基地建设

以信阳市林技站、信阳市林科所为依托,建立2.7 hm2 良种采穗圃;同时在光山、商城分别新建种苗繁育基地共8 hm2,育苗塑料大棚4 000 m2,炼苗阴棚6 000 m2。以林科所为依托单位,建立省级油茶研究开发推广中心,成立油茶推广技术服务队,开展科技下乡,采取科技宣传、科技咨询、播放电视录像、现场授课、示范操作等多种形式将油茶科普知识和实用技术及时送到林农手中,为油茶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支撑和服务。

组织保障

油茶产业链条长,涉及的部门和行业多,政策性强,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必须组建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加强对油茶产业发展的宏观指导和引导,理顺管理体制,搞好部门协作与配合。应成立各级油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协调、处理油茶产业发展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组建由从事油茶品种选育、栽培技术、加工利用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的油茶产业专家技术组,在科研、良种推广、基地建设、产业化经营以及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提供政策咨询和技术服务。

投入保障

大力发展油茶产业,资金投入是保障。国家应加大油茶林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大对油茶产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要充分利用国家重点林业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把油茶基地建设与生态市建设以及种苗建设等结合起来,统筹安排。要实行“谁开发、谁投资、谁收益”的政策,在发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同时,要多方筹措开发资金,世行林业贷款要划出一定比例用于油茶原料林建设,各级财政、农业开发、扶贫等部门要有稳定的资金扶持,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各有关部门的扶持资金和科技开发资金,用于油茶开发;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吸引外商和社会各界投资油茶林建设,同时,要加强对开发资金的管理,努力提高开发资金的投入效益。

在油茶主产区选择3~5 家基础比较好、企业信誉和资产状况良好,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油茶加工企业给予林业贷款政策扶持。对于企业贷款营建自有林地达到333.3 hm2 的,享受油茶种植补贴政策。重点支持油茶加工龙头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在基地建设精深加工、带动辐射和市场开拓方面发展更大作用。

政策保障

河南应出台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设立鼓励油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扶持油茶产业健康发展,要将发展油茶产业放在和粮食及其他食用油产业同样重要的地位列入国家扶持范围;要不断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打破地域、行政界线,采取拍卖、租赁、承包、股份合作制等,共同投资发展油茶产业。形成运行灵活、有利于市场动作的运营机制,积极倡导“公司+基地+农户”的油茶产业发展模式。为保证各县(区)完成省下达的年度任务,首先要坚定不移地惯彻落实党的各项林业方针政策,应结合生态省建设和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坚持“谁造谁有,合造共有”,实行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山区、丘陵一齐抓,号召广大群众利用房前屋后,村庄周围等地种植油料林。允许“四荒”使用权保持50 年或更长时间不变,并发放林权证,调动群众积极性。认真落实林业税费及相关优惠政策,为油茶产业发展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科技保障

组建成立油茶科学研究开发中心。在生产过程中应着重抓好油茶选优、良种引进、丰产栽培、低产林改造、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的研究、示范与推广,提高生产的科技含量和综合效益。形成科技创新、技术服务、产业开发有机联系和产学研紧密合作的体系。

加强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加强综合利用,大力开展精深加工和副产品开发等技术攻关。加强科技示范,发挥典型引路作用。加强技术集成配套和推广应用,通过科技示范,让农民看到优良品种和技术带来的实际利益,积极投身油茶发展。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建立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生产单位的技术人员组成的科技专家服务体系,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指导和咨询。建立分组技术培训制度,分层次、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油茶实用技术培训。组织开展科技成果对接、送技术下乡,提高农民经营水平。

建立技术承包责任制。种苗供应单位对提供的良种,要从造林到田间抚育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跟踪服务,并将林农和企业对技术服务的满意程度、服务的实际效果等作为对技术人员考评的重要依据。

宣传保障

目前,人们对油茶的认识和了解较少,与橄榄油相比,市场认知度低。应当加大对油茶产业发展的宣传力度,要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各种媒体形式,广泛宣传油茶健康绿色的独特功效,扩大油茶知名度。同时,应大力提倡健康饮食及生活方式,为油茶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条件。

法制保障

坚持依法治林,加强林业管理。充分发挥林业部门的管理职能,对油茶原料林资源的保护、利用、更新,实行管理和监督,使油茶原料林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充分发挥油茶原料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二篇:红安县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红安县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根据国家和省林业局的文件精神,县林业局组织调查人员深入油茶基地,访问油茶种植大户,调查、座谈,收集了油茶产业发展现状的调查资料,现将我县油茶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红安油茶产业发展现状

我县现有油茶林大部分栽植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县油茶栽培面积有8.43万亩,占林业用地的7.6%;种植面积在50亩以上有164处,属集体造林个体承包,近几年来也有积极性高的农民自发小面积造林。主要分布在华家河镇的金牛山、金湾村、邓湾村;七里坪镇的和尚头、黄石岩、上新集镇的大庙村、龙井冲村、水口寺村、王家店村;二程镇的大山背村、三里岗村、静居庵村、三里桥村、大赵家村、光山岗村;城关镇七峰山村、建中村、云台山村、李太村、况家畈村;杏花乡的邓家边场、大坡林场、精华村、狮子村;高桥镇的寨洼村、四岭铺村、觅儿寺镇的茶庵庙村、八里镇袁岗村以及太平桥镇的七丈山场等20多个油茶场,还有天台山、老君山等六个国有林场(苗圃)栽培的油茶林。在现有油茶林中,集中成片油茶林面积3.11万亩,油茶、马尾松混交林和散生油茶林面积 5.31万亩。据红安县统计年鉴统计全县2008年产干油茶籽69.85万公斤,产值335.28万元。在油茶加工方面,除有少量民间作坊式加工外,没有成规模的加工企业;油茶籽大部分由经销商销往湖南郴州、宜昌五峰等地。

二、油茶产业发展的显著特点

一是油茶栽培面积较大,且相对集中。我县有油茶栽培面积8.426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7.6%,这些油茶林主要分布在红安中南部的低山丘陵区,栽培面积相对集中。我县的31000多亩成片油茶林主要分布在二程、华河、七里、杏花、高桥等乡镇的20多个村和场,每个村和场油茶种植面积均在千亩左右。

二是油茶栽培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我县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后开始大面积营造油茶林,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人们在油茶栽培的实践中,逐步掌握了油茶的生物学特性,总结出一整套有关油茶栽植、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生产经营管理经验,经营油茶林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七里坪镇吊桥村曾秀英自己看准了油茶的前景,2006年承包油茶场后,举家搬到和尚头油茶场,做了新的场房,维修了旧场房,以场为家,把油茶当庄稼种,去冬今春投资8.5万元对465亩油茶进行了全面的管理,尽管前两年由于雪灾和金融危机对油茶产业的不利,收入不很理想,但今年丰收在望。通过疏林去杂、整形修剪、恳复施肥等技术措施对350亩油茶林实行了改造。二程镇大山背村周国雄2004年承包了村油茶场845亩油茶林,只进行砍抚和看管,2004一2008年分别产油茶籽4.2、2.9、2.9、2.7、2.3万公斤,销售茶籽累计收入达42万多元。省林科院将上述两个油茶场选定为油茶采穗基地,并选择了大量的优树供油茶芽苗砧嫁接采穗。

三是选育油茶优良品种,发展良种生产基地,为加快油茶产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在长期的油茶生产实践中,人们发现了不同油茶品种其产量、油质、经济效益差异较大,因此十分关注油茶优良品种选优工作;进行了湖南攸县良种油茶对比造林试验,1984年县林业局与中国林科院亚林所共同进行攸县油茶与本县油茶栽培对比试验,用亚林所培育的湖南省攸县良种油茶(树形矮、适宜密植、春季开花、秋季结果、产量高)与本县油茶栽培对比,在城关镇峰山管理区李太村直播造林30亩,共分3个对照区,1个对照区攸县油茶与本地油茶各5亩。1984年春直播,1985年苗高20-30厘米,1989年开花,1996年7月初调查,油茶叶片厚、大,树势强壮,结果籽大、多,优于其它品种(品系)。亚林所在全国共定有4个栽培对比点,这是其中之一。湖北省林业局已开始实施油茶良种培育工程。2009年在我县建设150亩的油茶良种培育苗圃,计划年产油茶良种苗225万株。通过油茶良种选择、培

育油茶良种苗,为加快油茶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是油茶加工业已开始起步,加快了油茶产业发展步伐。我县在2005年以前油茶加工

几乎是传统的作坊加工,没有加工企业、没有自己的品牌,设备、工艺落后,出油率低,生

产的茶油难以保存,经济效益低下。有少数油茶大户只能跑到邻近的省、市生产精制茶油。

目前,我县计划在近几年内发展1-3家油脂加工企业,打造红安的品牌,为完善油茶产业链,推动油茶基地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五是领导注重发展油茶产业,可发展油茶基地面积大。我县领导十分重视油茶产业发展,分别在2008年抽调了与油茶产业发展相关部门对本地油茶产业进行调查研究工作,通过看

基地、访大户、调查企业、外出考察,对油茶生产、经营等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和分析,调

研结论对发展油茶产业是肯定的。县政府为了推进油茶产业发展,把油茶产业发展事宜纳入

了议事日程。提出了油茶产业发展目标、产业布局、发展模式、扶持政策、科技措施和组织

措施。全县有适宜栽培油茶面积20多万亩,规划近五年新造油茶林6万亩,规划通过五年

努力,把我县油茶栽培总规模扩大到15万亩以上,年总产值过2亿元,争创全国“油茶之

乡”。

三、油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油茶基地规模小、产量低,没有形成规模化生产格局。我县仅有油茶纯林面积31150

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2.8%,平均亩产干茶籽仅有22公斤,只有正常产量的20%左右。无

论是生产面积,还是茶籽总产量,距规模化生产要求相差甚远。

二是生产经营管理粗放,经济效益低下。油茶林管理粗放在我县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人

种天养”、“广种薄收”是我县油茶林管理的基本现状;原有栽培的油茶林演退为马尾松、杂

木、油茶混交林,杂草灌木丛生面积5.3万亩,占现有油茶林总面积的37%,其余的油茶纯

林大多也只是砍抚、看管,少有实施垦抚、施肥、修剪、防治病虫害等技术措施,一般平时

不管不问,只待茶籽成熟采收,采多少算多少;因此,亩平茶籽仅有20公斤左右,产初级

茶油5公斤左右,亩平产值仅有130一180元,经济效益较低。

三是油茶品种混杂、良莠不齐。在油茶栽培区,主要品种有寒露籽、霜降籽,还有少

量的秋分籽,在同一品种中,不同的植株、品系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成熟期相差一个月左

右,茶籽大小不一,大的重15克以上,小的仅有8克,茶籽出油率高的达45%,低的只有

22%。在同一块油茶林中不同的品种、品系并存,良莠不齐,油茶生产经营管理极不方便。

四是油茶加工业滞后,发展油茶生产缺乏市场拉动力。我县目前尚无一家成规模的油茶

加工企业,茶籽大多直销外地。没有一家从茶饼、茶壳中提炼皂素、茶酸、茶酐的企业,大

量的茶饼、茶壳当作肥料、燃料使用,造成极大的油茶价值、资源浪费。正是由于产地油茶

加工企业少、资源浪费大、被充分利用少,油茶价值大打折扣,导致油茶价格低,因此,发

展油茶生产缺乏市场拉动力。

四、油茶产业发展形势及对策建议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全国现有油茶总面积5500万亩,年产茶油22万吨。

近年来,油茶综合效益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国家对发展油茶产业支持

力度不断增强,油茶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一)油茶产业的发展趋势

是保障国家粮油安全、缓解能源危机的需要。油茶是名符其实的“铁杆庄稼”,对立地

条件要求不严,老百姓可在耕地以外的宜林地发展油茶生产,既能为国家增加油料供应,又

能让出更多的耕地发展粮食生产,这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缓解能源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是提高国民健康水平的需要。茶油是绿色无公害食品,被称为“东方橄榄油”。其不饱

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以上,远高于菜籽油和花生油。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和美国白宫卫生

研究院检验结果表明:茶油各项指标均优于橄榄油,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降低血脂、软化

血管等医疗保健作用。联合国粮农组织将其列为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高级食用植物油。

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油茶经济价值高,据国家林业局调查测算,每亩优质油茶

林稳产期产值可达2000元以上,约为4.2亩油菜或1.34亩花生的产值;油茶稳产期可达80

年以上,一次种植,多年受益,一人种植,几代受益,是山区群众稳定增收的“摇钱树”。

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油茶根系发达,枝繁叶茂,四季常绿,适生范围广,耐寒、耐

旱、耐瘠薄,既能绿化荒山、增加植被,又能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是生态

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俱佳的优良树种。

(二)油茶产业市场前景分析

纵观国内、国际市场,茶油、皂素等油茶产品需求量不断扩大,价格不断走高,市场供

不应求。

国内市场茶籽提炼的初级油,价格达20—30元/公斤,部分精品茶油达100元/公斤

以上,是花生油的5倍。目前市场上的精炼茶油是“皇帝女儿不愁嫁”;阳新县富川油脂公

司生产的茶油长期供不应求。有资料显示,全国食用油市场总体上供小于求,高品质的食用

油每年缺口在200万吨以上,需要从国外进口。国际市场油茶全身都是宝,其叶、果壳、花、种子都是食品、制药、化工、化妆品

工业的优质原料。据称高品质茶油出口到俄罗斯达190元/公斤,日本茶油价格是菜籽油的7.5倍,精炼茶油求大于供。每1000公斤茶饼可再提取茶油80公斤,提炼皂素(水剂)26.3

公斤,还可以从中提炼茶酸、茶酐,剩余部分可作饲料、肥料,这些副产品在市场上都是“抢

手货”。皂素(水剂)目前价格为140元/公斤。每年,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秦国、印

尼、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都大量进口茶饼,用于深加工、改良土壤

和特种饲养。

(三)油茶产业宏观政策分析

近年来,国家对发展油茶产业加大了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国家林业局于2006年12

月出台了《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决定“十一五”期间,利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在全国重点扶持50个油茶高产示范基地、30个油茶加工龙头企业和30个茶油知名品牌。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强调把油茶作为我国食品的“金字招牌”,重点予以开发。国家发

改委把油茶列入生物质能源树种,将从产业政策和项目资金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我省也把

发展油茶作为林业生态和产业建设的重点,大力支持发展。

(四)发展油茶产业对策与建议

1、认真做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规划油茶发展基地,合理布局加工企业,强化营销体系建设。

2、创新油茶产业发展模式。鼓励油茶林地产权合理流转,培育典型示范,发展油茶专

业合作组织,推行“企业+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加大宣传力度,打造油茶产业品牌。

3、加大对油茶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建立项目扶持机制,设立油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出台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力度,拓宽融资渠道。

4、科学发展油茶产业。强化科技培训工作,推广油茶生产先进实用技术和油茶良种,搞好科技示范,抓好良种苗木培育,改造现有油茶低产林分。

5、加强组织领导,整体协调发展。成立油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一组织、指挥、协

调油茶产业发展,成立油茶生产技术专班,负责油茶生产技术指导,制订油茶生产系列技术

标准,强化油茶种苗制度,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将油茶产业发展目与主要领导的工作

实绩挂钩,奖优罚劣。

第三篇:安徽省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安徽省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1.安徽省信息产业发展现状

1.1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

2007年,安徽省电子信息产业继续保持了持续、健康的发展趋势,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与效益同步增长。初步核算,安徽省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由2002年的75.6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438亿元,同比增长了4.8倍;工业增加值由2002年的15.5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30亿元,同比增长了7.4倍;实现利税总额由2002年的8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36亿元,同比增长了3.5倍。上述三项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2%、53%、35%,产业规模已跃居全国第十二位、中部地区第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一批安徽制造及安徽创造的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1.1.1 电子信息产品生产能力位居全国前列。我省在电子测量仪器以及电子基础材料等产品的技术水平在国内有比较优势,生产能力位居全国前列。语音合成技术产品、高亮度特种显示器件、光刻机、多普勒气象雷达等若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和特色产品,增强了产业发展后劲。2006年我省通信设备及电子设备制造业主营业收入为98.53亿元,位居全国第14位,利润总额为5.33亿元,位居全国第13位,年均从业人数达到2.66万人。

1.1.2 软件业取得明显进步。2007年,我省软件行业业务收入为27.3亿元,位于全国第十八位,较同期增长27.1%,高于全国的20.8%的增长水平;软件产品收入为12.3亿元,位于全国第17位,同期增长21.7%,落后全国22.5%增长比例的0.8个百分点;系统集成收入为12.9亿元,位于全国第十九位,同期增长37.5%,高出全国16%增长比例的21.5个百分点。

1.2 信息基础设施体系进一步完善

截至2007年底,宽带网用户已达155.9万户,比2002年扩大了20多倍;广播和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6%和95%;在电话网络容量方面,2007年初全省固定电话局用交换机容量达到1709万门,比2005年底新增97万门,增长6%;在基础传输网络方面,长途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657207公里,比2005年底新增631058公里,本地中继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1015815芯公里,接入网光缆线路长度达到1099l00芯公里。

1.3 无线电管理再上新台阶

截至2007年底,我省基本完成无线电台站清理登记工作。各类无线电台站数量已达65000多个,技术设施水平明显提高。“十五”期间全省完成无线电管理技术设施建设投资约1.4亿元,技术装备数量和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超短波监测测向网共建成25座固定监测测向站,装备了20部移动监测测向车,实现了监测联网,可进行全省遥控、联动测试和干扰排查。

2.安徽省信息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尽管近几年我省信息产业发展态势迅猛,但由于我省实力薄弱,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若干问题。

2.1 电子信息产业问题突出

电子信息产业的整体规模小。“十五”期间,尽管我省电子信息制造业有较快的发展速度,但总量仍然偏小。2005年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不到5%;企业规模不大,没有一家企业进入全国电子百强;产业和产品结构不尽合理,投资类产品比重偏低;不少产品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2.2 信息化发展不平衡

地区差异、行业差异、城乡差异明显。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率不高,重建设、轻应用,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开发的现象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完善。安徽省信息产业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底,安徽省城市固定电话达到725.3万户,城市电话普及率达到59.28%,普及率高出全球固定电话普及率平均水平近10%。但安徽省农村通信发展却较为滞后,目前安徽省农村固定电话为769.0万户,农村电话普及率达到14.5%,只是城市水平的24.5%。

2.3 设施不足与通信网络重复建设

无线电基础技术设施建设、无线电管理手段还不能完全满足无线电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管理队伍的建设与实际要求还有差距,特别是市一级管理队伍更显薄弱;对紧急和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还不强。通信网络重复建设。各通信企业各自为政,一味地上规模、扩大网络。这使目前安徽省的通信网络容量出现相当程度的供大于求的状况,资源利用率也很低。

3.2008年安徽省信息产业发展政策建议

纵观近几年来我省信息产业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家和省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本文就2008年安徽省信息产业发展的前景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3.1 大力培育电子信息产业成为我省支柱产业

中央提出“中部崛起战略”后,我省提出以信息产业为龙头的“工业强省”战略,开展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政策研究,重点推进软件产业政策的贯彻落实,通过立法促进软件产业发展,制定具有我省特色的软件产业地方性法规。

3.1.1 培育产业基地和工业园区,发展优势产业。首先,继续依托各地高新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保持我省在信息家电、软件、电工薄膜、特种线缆、磁性材料、显示材料等领域的优势和特色;其次,发展以合肥为重点的电子信息产业密集区,提升周边城市的产业集聚力,形成较为合理的区域产业发展布局,发挥合肥、芜湖、铜陵、滁州等地的辐射效应,带动周边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培育新的产业基地和园区。

3.1.2 认真贯彻落实软件产业政策,发挥示范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继续贯彻国家和我省有关发展软件产业的政策,提高协会工作人员和软件企业执行政策的水平;全面落实省信

息产业厅制订的我省软件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为产业发展提供咨询、服务和建议;加大宣传我省骨干软件企业和重点软件产品的力度,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遵循为软件企业和协会会员服务的宗旨,打造“会员之家”的良好形象;积极推进示范行业协会的创建活动,努力提高协会工作的整体水平。

3.1.3 以企业为主,实现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发展。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和学校加强合作,实现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通过企业和高校共建实习基地,将中国科技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实践的生产过程中。以软件重大专项实施为引导,整合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其他社会资源,合力促进软件产业迅速上规模、上水平。

3.1.4 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一批重点大型企业。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政府为企业创新提供优良的政策环境,鼓励自主创新,对知识产权给予充分的保护。通过培育大型集团和公司,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3.2 加快建设“数字安徽”

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加快建设骨干网,整合城域网,发展接入网,建成以基础网络为依托,以高速传输为通道,以高速交换为核心,覆盖全省、安全可靠、功能完备、适应经济国际化的信息平台。建立空间地理信息、宏观经济信息、法人信息、人口信息等数据库,发展地理信息产业,实现信息资源的标准化、数字化,提高共享水平。以电子政务为先导,着力推进县乡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加快数字技术的推广应用。

3.3 进一步加强无线电管理,做好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无线电保障工作

第一,继续加强频率台站管理;第二,加强无线电监测工作;第三,建立全省无线电监测应急联动机制,提高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第四,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和比武活动浪高我省无线电监测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能,采取公开选拔的方式为无线电监测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第五,在我省奥运会无线电保障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认真部署并完成北京奥运会及残奥会无线电管理指挥中心分配的无线电保障工作,总结四月份我省承担“好运北京”篮球赛和奥运火炬传递期间无线电保障工作的经验,确保负责奥运会篮球、棒球、垒球三个赛场无线电保障任务的无线电检测技术人员,能够出色地完成任务,并做好设施和技术的充分准备,随时待命,为2008年奥运会及残奥会增光添彩。

3.4 以招商引资为重点,拓宽引资渠道

把引进战略投资者作为重要实现目标,力争取得新的突破。引进战略投资者,也是我省今年乃至整个“十一五”期间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以大型经贸洽谈活动为抓手,大力开拓招商市场。积极主动参加省政府组织的各种相关招商引资活动,组团招商、组织企业参加大型经贸洽谈活动,力争引进一批重大信息产业项目,努力使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参考文献:

[1]安徽省“十一五”规划报告.

[2]安徽省信息产业厅2008年工作报告.

[3]国家统计局.安徽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第四篇:谷陇油茶现状及发展对策

谷陇镇油茶现状及发展对策

吴明忠

(贵州省黄平县谷陇镇林业站黄平556100)

摘要:总结了谷陇镇油茶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油茶的发展对策,以期促进谷陇镇油茶的发展。

关键词:油茶;现状;存在问题;对策;黄平谷陇

油茶是中国特有的优良乡土树种。它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列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1]。谷陇镇是黄平县的油茶大镇,20世纪60年代曾鼎盛一时,堪称“黄平油库”。但80年代后,受观念、管理、市场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谷陇镇的油茶一直处于荒芜和半荒芜状态,油茶面积和产量逐年下降。

1谷陇镇油茶现状

谷陇镇位于黔东南州的北面黄平县东南面,距离县城、州府凯里分别为 28 km、51km,地处东经108°00′―108°11′,北纬26°45′―26°55′,东与施秉县,台江县毗邻,南与凯里市接壤,总面积 159.53 km2。这里水,电,交通,通信便利,镇内地形为低山丘陵地带,平均海拔 760m,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区。年均温度 14.7℃,年降雨量 1223mm,无霜期 280d。谷陇自然条件优越,其特征为:日照充足,四季明,雨量充沛。土壤主要黄壤广泛适宜油茶栽培繁衍。谷陇镇现有油茶林面积1000 hm2,常年产籽量仅45kg/ hm2左右,主要分布在,白斋、山坪、翁勇、长冲、双山、马头岩、黄泥、谷陇、大寨和青塘10个村,青塘村面积最多,面积266.7 hm2,主要是在40年代从湖南引进种植,由于多种原因,油茶林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现有1000 hm2油茶林基本都处于荒芜和半荒芜状态。品种以普通油茶为主。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群众观念落后,发展油茶产业的积极性低

由于长期受小农经济思想的束缚,大部分群众将种植油茶主要定位于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基本依赖“天种天养”,生产上仍沿袭粗放的种植技术和原始落后的管理,对茶林放任不管,不到茶子成熟不进山;甚至一些林农放弃了采摘,没有切实树立起种植油茶发家致富的观念,因此很少投入人力、资金对油茶林进行管理和开发。

2.2管理粗放,经营效益低

油茶树长期以来基本上采用实生繁殖方式,导致品种严重退化,树势衰败严重,大小年突出,产量低且不稳,油茶品种皮厚、仁小、出油率低;加上谷陇茶农对油茶种植生产方式

原始粗放,技术含量低,对高冠嫁接、修剪等丰产技术知之甚少,对垦复油茶的积极性不高,全镇约有80%的油茶林没有进行垦复,即使垦复了也没有连续性,油茶林“老、稀、残、杂”现象比较严重,导致油茶林整体效益不高。

2.3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

谷陇镇的油茶加工仍较多采用民间传统的液压式土榨法,加工能力弱,出油率低,只有22%左右。生产的油茶品质低,价格低,一般市场价为40元/ kg。茶壳在农村主要作柴烧,除几家深加工企业,其他作坊式的加工厂对于茶皂素提取、菌体蛋白饲料等综合开发利用还是空白。

2.4农村劳力少,茶油商品率低

山区种植油茶劳动强度大,而谷陇镇油茶主产区的农村青年都已外出务工。劳动投入少,是谷陇镇油茶林荒芜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由于油茶林分户经营,规模程度低,集中收购难,林农主要到当地附近的榨油作坊将茶籽榨成成品油留作家庭自用。

3发展对策

3.1进一步出台政策,完善机制

政府的引导和扶持是关键[2]。建议政府把油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富农产业和乡镇的主导产业来抓,在人员、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倾斜,推动油茶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负责制定油茶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协调解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加大对油茶抚育改造、品种改良和油茶加工企业的引进及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油茶林地流转机制和补偿机制,并把各种机制落到切实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上来,为产业发展做保障。3.2加强宣传,转变观念

发展油茶产业,首先要把转变群众落后观念放在第一位。一是走出去。组织油茶大户、乡村干部、有意向发展油茶的群众到州内的天柱、锦屏、黎平县或者省外的江西、湖南等油茶产业发展较快的地区学习参观,借鉴经验,坚定他们种植油茶的信心和决心。积极发动民营企业、油茶大户,采取租赁方式,整合山地资源,扩大油茶种植规模;对零星种植、小规模种植的茶园,化零为整,变小为大,进行连片开发,形成油茶基地,走规模化发展之路。二是请进来。建议由县林业局或镇林业站邀请专家学者、技术人员授课和现场指导,提高群众对油茶的认识,使群众树立“把油茶当作田来耕”、“种油茶也能致富”的观念[3]。

3.3以科技为支持,加快油茶产业的发展步伐

发展油茶产业,应强化科技支撑,切实提高油茶经营的科技水平。林业、科技部门要加强本地油茶的良种选育及油茶优良品种的引进和开发,对新品种进行预植更新,对林相较好、产量不高的油茶林进行高接换冠,建议大力开发建设示范基地,以带动、辐射周边群众。要千方百计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让他们学会嫁接、育苗、种植、修剪等一系列技术,成为合格的茶农。要积极组织开展技术下村活动,为群众提供油茶低改技术服务。

3.4培育龙头,提升油茶综合竞争力

县政府要按照“扶大、扶强、扶优”的原则,认真落实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培育一批竞争力强、带动面广的油茶龙头企业,促进油茶产业链的延伸[4]。同时在黄平县范围内鼓励企业进行名牌产品的开发,培育一批的品牌企业,进一步提高以谷陇油茶产品为主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提高油茶资源的利用率和综合附加值。

3.5转变机制,加强市场开拓

要实现产业化,必须开拓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重视企业的主体行为。如果仅建设油茶树基地,缺少油茶籽加工企业,农民生产的茶籽没有出路,缺乏销售渠道,也形成不了产业;反之,如果仅有油茶籽加工企业,没有一定规模的油茶籽基地为依托,则生产企业将成为“无米之炊”。建议加强和发挥专业合作社的作用,积极鼓励贩销大户参与合作社,成为产销衔接的纽带和调节产销矛盾的主导力量;同时大力挖掘、弘扬油茶文化,丰富油茶内涵,增加油茶的主导力量,促进油茶产业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回良玉.全力推进油茶产业建设促进林业又好又快发展[J].湖南林业,2008(10):1-4.[2] 周席华,徐永杰.湖北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思路[J].湖北林业科技,2008(6):50-51.[3] 唐忠武,韦健康.桂林市把油茶种植列为科技扶贫重点项目[J].广西林业,2010(1):36.[4] 黎丽.遂川县油茶种植气候区划及生产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09(24):281,284.[5] 刘小燕.青田县油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11):

(作者简介:吴明忠,男,1970年9月生,1998年9月获得助理工程师,现任黄平县谷陇镇林业站副站长,从事林业有害生物、林业行政执法、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等工作。电话:***。QQ:1048969274)

第五篇:四川省水稻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世界粮食危机

1.1.2我国粮食安全考虑

1.1.3小结

1.2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研究方法及内容

2稻米产业发展方面的研究

2.1.1水稻生产方面

2.1.2水稻消费方面

2.1.3国内和全球稻米供需总体趋势

2.1.4政府扶持

2.1.5水稻产业的其他研究

3.四川省水稻产业现状分析

3.1水稻生产现状

3.1.1水稻种植面积情况分析

3.1.2水稻总产量

3.1.3水稻单产现状情况

3.1.4小结

3.2粮食(最好是水稻)需求及进出口情况

3.2.1水稻需求情况

3.2.2水稻进出口情况

3.2.3小结

3.3水稻产业科研现状

3.3.1水稻分子遗传学、育种科研现状

3.3.2水稻种植技术科研现状

3.3.3防病害研究

3.4相关的产业-种子产业现状

3.4.1种子产业科研、制种现状

3.4.2种子产业市场情况

3.4.3水稻种业存在的问题

3.5水稻产业效益现状

3.6自然灾害和虫灾

3.6.1自然灾害的影响

3.6.2虫灾情况

3.7政府对水稻产业扶持情况

4.水稻产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4.1基础建设差 4.1.1水利设施差

4.1.2其他基础设施

4.2产业化程度不高

4.2.1信息化建设不高

4.2.2物流仓储现状差

4.2.3种植规模小

4.2.4龙头企业带动不足

4.3机械化水平和质量不高

4.4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不高

4.5优质米情况不佳

5.影响四川省水稻产业发展的原因分析

5.1对四川水稻生产现状原因分析

5.2需求现状原因分析

5.3种子产业现状分析

5.3.2种子产业问题分析

5.4效益现状原因分析

5.6水利设施差原因分析

5.7产业化程度不高分析

5.7.1对信息化原因分析

5.7.2对物流原因分析

5.7.3规模小原因分析

6.加快四川省水稻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6.1优化我国农业政策和政府对农业扶持力度

6.2健提升农产品科技含量,增强本省优质大米的竞争力

6.3建设四川省现代农业,提高水稻产业竞争力

6.3.1继续促进水稻生产规模化

6.3.2加大种植机械化力度

6.4加快农产品物流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6.5持续稳健的发展种子产业

6.6搞好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6.7扩大进出口规模

6.8加大保险的投入和发展节水农业以抗自然灾害

6.8.1加大保险的投入

6.8.2发展节水农业

7.结论

下载2013年河南省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最终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3年河南省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最终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镁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镁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前言 在目前资源、能源和环境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紧约束的大环境下,推动开发轻质结构材料——镁,已成为近年国内外研究和产业发展的热点和重点,镁合金的优......

    香菇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西乡县大河镇 香菇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论 文 学 校:西乡县农广校 班 级:2011级 专 业:农业技术推广 姓 名:张 峰 二〇一三年七月八日 西乡县大河镇香菇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摘要......

    退耕后续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范文]

    开平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张爱儒 (唐山市开平区农村经济局 063021) 摘要:该文通过对退耕还林工程进展情况的调查,分析了开平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现状和存......

    中国蓝莓市场现状及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中国蓝莓市场现状及产业发展对策研究摘要:目前中国的蓝莓市场尚不完善,存在着鲜果产量明显低于市场需求量,加工产品原料短缺、加工产品类型少、质量低等问题。本文研究了蓝莓鲜......

    天柱县油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天柱县油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摘 要:近年来,天柱县县委、县政府将油茶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产业来抓,油茶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产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得到......

    柘荣油茶产业发展对策与思考

    柘荣油茶产业发展对策与思考 油茶是原产我国的乡土树种,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我国油茶栽培历史已有2000多年,现有油茶林面积约5000多万亩。福建......

    江油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5篇范文]

    江油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加快蔬菜产业化进程,着力壮大"菜篮子"经济,是深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实现江油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江油市蔬菜产业......

    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题目: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众多金融机构中发展历史较长、机构网点较多、服务面积较广、具有鲜明特色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对农村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