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发展呈现明显的地区特征, 一方面东中西部形成梯度发展态势,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增长一直高于中西部地区;另一方面,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由南向北推进, 相继形成珠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与环渤海湾地区三个经济圈, 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增长高地。
显而易见,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率先发展与持续增长首先得益于改革开放使之从计划经济时期对敌斗争前线, 转变为市场化改革中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的前沿。这一变化不仅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取向的根本性调整, 即从强调自力更生转向重视中外合作;从注重内地建设转向加快沿海地区发展。也实质性地改变了东部沿海地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以及地区资源配置条件, 即东部沿海地区以其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中的地域便利与通商传统, 成为中国对外开放与经济率先发展的首选之地。同时, 中央政府为了鼓励与推动对外开放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进一步优化了东部沿海地区资源配置与经济发展的条件。
东部沿海地区在对外开放中的区位优势, 对于地区资源配置与经济发展的意义可以概括为, 由交通便捷与交流便利所带来的低运输成本与低交易费用,能够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 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并对境内外资源流向与流量产生相应的导向作用, 从而形成地域性资源集聚效应。一方面外商在国内相关优惠政策与投资机会的诱致下不断扩大在东部沿海地区的投资规模,另一方面东部沿海地区良好的创业与就业环境, 致使中西部地区相关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相继流入东部沿海地区。由此产生的地域性资源集聚效应, 使东部沿海地区获得的外部增量资源不断增加, 地区资源配置规模与经济总量不断增长。同时, 受市场供求关系约束, 外部增量资源流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能够弥补东部沿海地区资源的结构性短缺与总量供给不足。而且在境内外资源流入以及增量资源与存量资源间形成互动关系与互补结构使东部沿海地区能够利用区位优势将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与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的比较优势, 转换为地区经济竞争优势。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率先发展与持续增长源于对外开放与经济全球化条件下, 区位优势所蕴涵的地区资源集聚功能, 制度变迁与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地区资源配置效率。因此, 地区经济发展应重视对外开放对提升区位优势, 加快制度变迁与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 优化资源配置条件, 提高地区资源配置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
第二篇:推进沿海地区经济发展
扎实推进沿海地区大发展加快建设新的经济增长极
加快江苏沿海地区发展、建设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是中央从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我省促进区域共同发展的重大机遇。刚才,保华书记作了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推进新一轮沿海开发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明确了沿海地区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并就重点工作推进和加强组织领导提出了总体要求,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下面,我主要就推进落实《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讲几点具体意见。
一、紧紧抓住历史性重大机遇,在新起点上加快沿海地区发展
我省沿海地区是长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区位优势独特,自然资源丰富,经济腹地广阔,战略地位重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先后对江苏沿海地区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今年6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标志着江苏沿海地区发展已从省域规划上升为国家规划,从地方决策上升为国家战略,我省沿海地区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
第一,从开发历程看,沿海发展成效很大。受多种因素影响,长期以来我省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既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可以说是江苏经济发展的“洼地”。为加快改变这一状况,历届省委、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提出建设“海上苏东”和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构想。2003年起,全面启动沿海产业带建设。2007年,专门召开沿海开发工作会议,部署实施沿海开发战略。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沿海地区发展出现了重要变化。经济发展明显加速,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连续四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去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是五年前的2倍,财政总收入是五年前的3.8倍;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二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7.7%,五年提高7.7个百分点;发展活力明显增强,五年累计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达到160.9亿美元,年均增长32.4%。总的看,省委、省政府实施沿海开发的决策部署已成为全省上下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沿海地区已进入后发崛起、加速腾飞的快车道。只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战略部署,不断改革创新,因势利导,乘势而上,就一定能够推动沿海地区实现更好更大发展。
第二,从基础条件看,沿海发展潜力巨大。综合分析资源、产业、基础设施等各方面条件,江苏沿海地区可以说是我国东部最具发展潜力和后发优势的“黄金宝地”。一是资源禀赋优越。土地后备资源充足,滩涂面积约占全国的1/4。风电资源十分丰富,总量超过2500万千瓦。拥有较长的海岸线,很多地方适宜建设深水泊位和大型能源、石化、钢铁、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项目。二是产业基础良好。沿海地区农业基础雄厚,是我省重要的大宗农产品和水产品生产基地。工业化处于加速阶段,机械装备、汽车、船舶制造、纺织、化工等支柱产业不断壮大,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和环保等新兴产业初具规模,建筑业、旅游业、海洋产业等特色产业蓬勃兴起。对外开放迈出重要步伐,现有2个国家级开发区、2个出口加工区和23个省级开发区,具备较强的产业承接和配套能力。三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以连云港港为核心的沿海港口群发展迅速,目前已建成万吨级泊位40个,连云港港30万吨级深水航道建设正在加快推进。苏通大桥和沿海大通道全线贯通,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51公里。新长铁路建成通车,沿海铁路年内即将开工建设。连云港、盐城、南通机场已开通部分国际航线,运输能力快速增长。电力、通信、水利等条件也都有了很大改善。充分利用日益完善的基础条件,发挥日益凸显的比较优势,加快推进新一轮沿海开发,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必将在中国东部地区加速崛起。
第三,从战略定位看,沿海发展责任重大。去年以来,国家已相继研究通过了广西北部湾、福建“海西”、江苏沿海、辽宁沿海经济带等一系列发展规划,标志着国家对东部沿海地区发展的新一轮战略布局已基本形成。《规划》明确要求,江苏沿海地区要立足沿海,依托长三角,服务中西部,面向东北亚,建设我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沿海新型的工业基地,重要的土地后备资源开发区,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富足的宜居区,成为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这一定位表明,加快江苏沿海地区发展,不仅体现了中央对江苏发展的殷切期望,更体现了国家对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深谋远虑;不仅是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有力措施,更是着眼长远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战略举措;不仅是我省沿海地区的重大机遇,更是带动苏北乃至整个江苏发展的强大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快江苏沿海地区发展,决不仅仅是沿海地区的事,也不仅仅是江苏本省的事,而是承担着服务带动中西部、引领未来经济发展的重大使命。我们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所处的战略地位、面临的重大机遇和肩负的历史使命,以责无旁贷的责任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益开发,在提升长三角整体实力、完善全国沿海生产力布局、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强化我国与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及东北亚地区国家合作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二、坚持基础设施先行,为加快沿海地区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区域经济要腾飞,基础设施必须先行建设。要本着适度超前的原则,抢抓当前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根据沿海地区发展 1的实际需要,迅速展开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以基础设施建设的大推进支撑沿海地区的大发展。
着力抓好以连云港港为重点的沿海港口群建设。对于沿海地区来讲,港口是开放的生命线,是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和根本依托所在。加快沿海开发,必须把港口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臵。一要更加注重龙头带动。连云港港是沿海港口群的核心,必须举全省之力加快建设,并联合南通港、盐城港,共同打造我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更好地发挥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的辐射带动作用。深水航道和码头建设是连云港港真正成为国家主要港口的关键。要重点推进30万吨级深水航道工程,加快建设30万吨级矿石码头、大堤作业区集装箱泊位,积极做好徐圩港区30万吨级原油码头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到2012年,连云港港吞吐能力要力争达到1.6亿吨,其中集装箱能力600万标箱。充分发挥南通港江海交汇的独特优势,大力推进江海联运,开工建设洋口港区10万吨级北航道,开展洋口港区深水航道升级前期工作,加快建设LNG接收站10万吨级码头和5万吨级液体化工泊位,增强对长江中上游地区的服务功能。稳步推进盐城港建设和发展,加快大丰港区二期工程建设进度,开工建设滨海港区10万吨级进港航道、射阳港区5万吨级进港航道和灌河口拦门沙综合整治工程,抓紧建设一批专业码头,努力把盐城港建设成为区域性重要港口和连云港港的组合港。二要更加注重功能建设。适应世界现代港口的发展趋势,提高港口综合功能,增强港口竞争能力。优化交通基础设施布局,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促进基础设施与经济腹地相连接、与产业布局相对接。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航运公司,开辟和加密集装箱远洋干线航线航班,逐步形成覆盖全球的国际航运网络。支持连云港申报保税港区,大力发展港口物流,拓展保税、国际贸易、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等功能,改善口岸环境,提升通关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强与腹地广大市场的对接,增强港口服务腹地经济发展的能力。三要更加注重资源整合。岸线资源是十分宝贵的资源,必须坚持科学规划、有序开发、集约利用,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要按照港口功能定位,突出重点,形成特色,优化区域港口布局,整合区域港口资源,逐步建成布局合理、重点突出、错位发展、服务高效的现代港口体系。打破行政界限,探索建立各类港口联合协作的一体化机制,促进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对灌河口开发等跨市项目由省统一规划,统筹协调,合作开发。
着力构建综合交通体系。在重点搞好港口建设的同时,加快铁路、航空、公路、航道、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现代化、大容量的综合交通走廊。铁路要加快构建沿海通道,尽快开工建设沿海铁路和新长铁路盐城至海安段复线电气化改造工程,争取及早开工建设沪通铁路;强化陇海通道,推进陇海铁路客运专线徐连段前期工作并尽快开工建设;完善宁启通道,建成宁启铁路南通东至启东段和南京至南通东段复线电气化改造工程。尽快开工建设南京至连云港城际铁路,积极推进宿淮铁路建设,加快徐州至盐城铁路、泰州至江阴铁路等工程规划建设。航空要加快连云港、盐城、南通机场建设步伐,优化整合机场资源,发挥航空口岸及航空整体优势。公路要尽快开工建设临海高等级公路,加快建设崇启大桥及接线工程,建设江都至海安、连云港东疏港、连云港至临沂等高速公路,开工建设盐城至大丰港区、连云港北疏港、海安至启东、阜宁至建湖等高速公路。航道要加快长江江苏段12.5米深水航道建设,2011年从长江口延伸至太仓。推进通榆河航运综合整治,完成连云港港疏港航道工程,开工建设通榆河东台至长江段、盐河、刘大线航道综合整治工程。
着力推进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以通榆河为主干的供水工程体系建设,重点实施泰州引江河二期、泰东河拓浚等一批扩大流域调水和区域供水骨干工程,保障沿海地区发展和滩涂围垦开发的淡水资源需求。基本完成沿海农村饮水安全规划任务和河道整治工程,加强流域、区域和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完成海堤达标、新沭河整治等重点工程,进一步提高防洪、防潮标准,增强防灾减灾能力。随着沿海地区发展日益加快,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高。要以新能源开发为重点,加快风电、核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等重点项目建设,适时建设连云港和滨海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项目,开工建设连云港至仪征原油管道,争取国家在我省沿海地区布点千万吨级石油储备项目。加强沿海输配电网络和过江通道建设,形成可靠性高、结构清晰、供电能力强的输电网和配电网,全面提高沿海地区电网的安全性和供电质量。
三、以产业发展为核心,促进沿海经济转型升级
加快沿海地区产业发展,决不能沿袭传统的工业化模式。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形成以现代农业为基础、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生产性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努力使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更具竞争力和可持续性。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沿海地区与发达地区相比,最大的差距在工业,最大的潜力也在工业。现阶段,仍必须把发展工业作为沿海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把发展先进制造业作为新型工业化的重中之重。国务院领导同志在讨论中特别指出,沿海新型工业化要走与以往不同的发展道路。要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发展带动力强、技术含量高、产业链长的临港产业、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狠抓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项目建设,狠抓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培育,狠抓引领行业标准的大产业发展,努力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新型工业基地。连云港市要重点发展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依托中科院材料所等研发机构,推进新材料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充分发挥深水港优势,加快发展石化、钢铁产业,大力推进1000万吨炼油配套100万吨乙烯炼化一体化项目前期工作,积
极支持省内新增和转移钢铁项目到连云港发展。盐城市要重点发展汽车、风电装备制造等产业,培育壮大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争取到2012年,形成汽车超千亿元,新能源、节能环保超500亿元的产业板块。南通市船舶制造、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基础良好,要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加强产业配套和行业合作,拉长产业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发展有国际竞争力的远洋船舶工业,提升机械设备、电力设施等产业规模和档次,争取到2012年建成4个千亿元级产业板块。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新能源是新一轮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近几年来,我省新能源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先发优势,特别是沿海地区新能源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成长性明显增强,有条件、有能力建成我省乃至全国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一是抓好重点项目建设。要科学合理规划开发宝贵的风电资源,尽快建成响水、启东、如东等地风电项目。开工建设田湾核电三期工程,积极推进田湾核电二、四期工程前期工作。到2012年,沿海新能源发电装机占总装机比重提升到36%左右。二是推动关键技术创新。加快海上风电技术攻关,支持华锐风电建立海上风电研发中心,为风电高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创造条件。生物质能发电重点推进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积极开展滩涂非粮食生物质燃料发电的前期研究,发展清洁高效的生物质气化技术。建设新能源创新产业园,为促进技术成果转化提供载体。积极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努力掌握核心技术,提高关键零部件自主研发设计和省内配套生产能力,形成技术领先优势。三是加强政策扶持引导。今年我省已出台新能源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并设立了光伏发电专项资金,要抓紧完善配套措施,把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鼓励发展新能源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建立新能源专业和学科,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资金和智力支撑。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今年以来,我省服务业发展逆势而上,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这是多年来难得的一个好态势。随着沿海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制造业加速向沿海集聚,既对现代服务业提出了多样化、专业化的市场需求,也为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要紧紧抓住有利时机,重点发展现代物流、金融商务、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打造一批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增强对沿海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依托港口和交通枢纽的优势,大力发展国际物流、专业物流和第三方物流,加快连云港保税物流中心等重点物流基地建设,形成国内重要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发挥金融和商务对沿海发展的支持功能,积极发展地方金融,吸引各类金融机构到沿海设立分支机构;加快连云港国际商务中心建设,开展离岸金融试点、技术交易、产权交易等商务服务。积极发展研发设计和服务外包产业,重点加强连云港新医药和新材料、盐城汽车和风电、南通船舶装备制造等研发设计载体建设。沿海地区海洋、湿地、文化等旅游资源丰富、潜力巨大。要加强沿海旅游带建设,科学规划和整合开发旅游产品,培育一批在沿海有特色、在全国有影响的旅游品牌,打造“江苏海上旅游新干线”,努力建设国内乃至东北亚地区的重要旅游目的地。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沿海地区农业占全省农业总量的1/3,农业仍然是沿海发展的基础和特色。必须在重点发展工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外向、生态、安全农业,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把沿海地区建成国家粮食生产基地、高效特色农业基地、生态观光农业基地。一是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加大农田水利设施投入,增强农业防灾抗灾能力。把稳定粮食生产作为重中之重,加强耕地保护和土壤改良,建设高标准示范粮田,提高粮食单产水平,粮食面积保持在2800万亩以上。二是加快发展特色高效农业。推进特色农业高效化、高效农业规模化、规模农业品牌化,争取用三年左右时间将高效农业占比提高到40%,每个县建成1-2个现代农业特色园区。积极发展设施园艺业和规模畜牧业,提高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比重,打造沿海生态农业品牌。积极发展高效设施渔业、外向渔业和远洋渔业,提高现代渔业发展水平。做好外向农业文章,加快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外向型农业示范区和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建设。探索发展盐土农业的新途径,提高比较效益。三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产业基地,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积极发展农民新型合作组织,鼓励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探索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到2012年农户参加各类合作组织比例达到40%,农民产业化经营收入有明显提高。
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沿海各地资源禀赋和发展条件各不相同,在产业发展上既要立足于培育新增长点,为保增长促发展增强后劲,又要着眼于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要坚持错位发展,发挥各自长处,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和布局,以个性发展强化产业特色,以优势互补提高开发效益,以良性互动避免过度竞争,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又好又快地推动区域整体发展;坚持集聚发展,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优化空间布局,加强产业整合,推动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集中,促进企业集群、产业集聚、集约发展;坚持联动发展,与沿沪宁线、沿江、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相互策应,推动产业梯度转移,强化产业分工协作,促进资源合理配臵,进一步优化全省“四沿”生产力布局。
四、科学开发滩涂资源,有效拓展发展空间
滩涂资源丰富是我省沿海地区最大的特色。尤其是在全国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建设用地日趋紧张的背景下,拥有这一不可多得的战略后备资源是我省沿海最突出的优势。要把滩涂开发利用作为沿海发展的一大重点,把非常宝贵的资源开发好、利用好,使其发挥最大效用。
一要科学有序开发。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园区模式、综合开发”的思路,先规划后围垦,先定位后建设,先试点后推广,高起点推进沿海滩涂围垦综合开发。省发改委要加快编制沿海滩涂围垦开发利用总体规划,明确近期270万亩滩涂围垦的区块、时序、重大工程,在不破坏生态环境、不改变辐射沙洲总体动力格局、不影响深水航道的前提下,合理确定功能定位和开发利用方向。各市要根据总体规划制定垦区开发利用规划,由省统一审批,具体围垦项目按基本建设程序和海域使用审批程序进行报批,坚决防止各自为战,坚决杜绝无序开发。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今后滩涂开发主要由潮上带向潮间带和近海的辐射沙洲推进,与以前相比,工程实施难度加大,不可把握因素增多。要更加注重循序渐进,动态把握,实行梯度开发,边垦边试。从荷兰、日本、韩国等国的成功经验看,围海造田要充分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有序推进。同时,要深化滩涂围垦科学研究,加强围垦工程对洋流潮汐、入海河流、基础设施、近海物种等方面的影响监测分析,确保围垦开发科学合理。
二要高效集约利用。对围垦形成的土地,要统筹考虑产业开发、城镇建设、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合理确定用地比例,总体统筹时序进度。农业用地要实施成片开发,推进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建设商品粮、盐土农作物、生物质能作物和海淡水养殖基地,延伸农业产业链,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建设用地要与国家《规划》相衔接,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结合临海节点,合理布局临港产业和城镇建设,引导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高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生态用地主要用于沿海人工湿地、水库、防风林和护岸林草建设,提升调节气候、减缓海洋灾害影响和净化环境的功能。滩涂利用最大的难点是盐碱地开发,要加强盐土地区如何发展农业、工业的研究,做到尊重科学、因地制宜,宜渔则渔、宜农则农、宜工则工。
三要创新开发机制。滩涂围垦投资巨大、风险较高、投资回收期较长。要创新开发模式,拓宽投资渠道,增强开发活力和动力。滩涂匡围由政府主导,滩涂开发要更多利用市场力量。原则上近岸边滩围垦以市县为主,岸外海域滩涂围垦以省为主,鼓励省市县相互参股。开发建设要坚持走市场化道路,以政府资金为引导,以社会资金为主体,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在现有省滩涂公司的基础上,组建省沿海开发集团公司,吸收地方、社会资本参股,共同推进滩涂围垦开发。完善耕地占补平衡指标调剂办法,鼓励省内其它地区特别是苏南地区参与滩涂开发,所新增的耕地面积指标按一定比例分成用于其耕地占补平衡。要以建设开发区的办法开发利用已围滩涂,省里重点抓好100万亩滩涂围垦综合开发试验区工程,在沿海三市实施不同类型的滩涂综合开发试点。
五、加快推进沿海城乡一体化,提高统筹发展水平
加快沿海发展,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逐步缩小我省南北、工农和城乡差距。要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进一步提高城镇发展水平,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局面。
着力优化区域空间布局。国家《规划》已明确了我省沿海地区“三极一带多节点”的空间开发布局。要按照这一布局要求,加强规划引导和控制,严格规范沿海地区空间开发行为,切实做到开发活动与主体功能区相一致,按城市规划和镇村规划实施。结合区域总体功能定位,着力优化城镇、农村和生态空间布局,有序扩大中心城市和县城镇空间,适当增加农业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适度减少农村居住空间。沿海各市都要按照国家《规划》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提高规划建设水平,进一步优化区域空间布局,进一步完善城镇发展体系。
积极提升城镇发展水平。世界各国沿海开发的经验告诉我们,沿海经济带的发展必须形成若干个强有力的载体。目前,我省沿海城市化水平还相对较低,带动能力还不强,必须进一步加快城镇化步伐,切实增强城镇的集聚、辐射、带动功能。要大力建设三大中心城市。连云港是沿海开发的龙头,也是中央明确要求支持的重点。要坚持以港兴市、港城联动,集中力量把城市做大做强,努力把连云港建设成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和国际性海港城市。盐城处于我省沿海的中心地带,对于连接南北两翼、辐射经济腹地作用重要。要积极调整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努力把盐城建设成为新兴的现代工业城市和生态环境优美的宜居地区。南通处于长江和沿海的交汇处,是发挥“黄金水道”和“黄金海岸”叠加优势的关节点。要更加主动地接受上海辐射、融入长三角发展,努力把南通建设成为江海交汇的重要节点城市和辐射带动力强的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要在沿海港口和工业集中区培育新的城市载体。沿海发展关键是港口发展,要结合提升县(市)城镇发展水平,重点培育港口城市,以港兴市,扩大城镇规模,完善市政设施,推动人口集聚,培育特色产业,把沿海有条件的县城尽快建成中等以上城市,增强为产业发展的服务支撑能力。在沿海广袤的大地上,仅靠几大中心城市和一批县级城市带动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把星罗棋布的小城镇通过规划调整集中,尽快培育壮大起来。小城镇发展不仅要重数量,更要重质量、重特色。要选择一批有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的中心镇,搞好规划,合理布局,优先发展,使具备条件的中心镇尽快发展成为中小城市。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江苏沿海地区农村人口比重大,农民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相对滞后。要把加快新农村建设摆在重要位臵,切实推进农村改革与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持续发展、社会持续进步、生活持续改善。一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和利益分享机制,开展实用科技和就业技能培训,提
高劳动力综合素质,培养发展有思路、经营有头脑、创业有技能的新型农民,引导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增加工资性收入。二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统筹城乡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环保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三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财政对农村公共事业投入,加快推进城乡科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事业发展,鼓励城市优质社会事业资源进入农村,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六、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快沿海地区发展,决不能以牺牲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决不能重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决不能给子孙后代留下遗憾。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关系,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贯穿于沿海发展的全过程,使沿海大地良好的生态环境代代相传,使沿海人民永享可持续发展之利。
要大力推进生态建设。沿海地区要珍惜现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建设,积极构建沿海生态廊道,努力维护生态系统稳定,确保区域生态安全。加强盐城湿地珍禽和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努力建成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和有较强示范作用的保护区。切实加强清水通道的保护,严格水源地保护措施,加快备用水源地建设,确保沿海地区饮用水安全。制定并实施重点海域生态修复计划,加大渔业资源保护区及人工渔礁建设力度。大力推进“绿色沿海”建设,在城镇和产业密集区周围建设开放式的绿色生态空间,加快构筑沿海绿色屏障。
要切实加强污染防治。强化对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的综合治理,加强流域及海洋污染控制,提高污染治理能力。进一步调整沿海地区产业结构,严格控制污染源,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快治污设施建设,重点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处理场建设,提高污水和垃圾处理率。坚决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所有建设项目都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审批,严把环境准入门槛,尤其是沿海小化工要坚决控制,切实防止产业梯度转移带来污染转移。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不断提高环境监管水平。
要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使用、可循环”的原则,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加强资源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积极发展低消耗、低污染、循环型产业,深入推进循环经济试点,着力培育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园区和企业。大力宣传循环经济理念,广泛开展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形成全社会节约资源的良好氛围。
七、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充分激发沿海地区发展活力
加快沿海地区发展,是沿海人民多年的期盼,也是全省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现在这篇“大文章”才刚刚破题,要把规划蓝图变为美好现实,需要我们长期艰苦奋斗,需要全省上下共同努力,需要在推进落实上下更大的功夫。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拓宽发展思路,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集聚要素资源,以扎实有力的举措推进各项工作,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汇聚起沿海发展的强大力量,推动沿海发展尽快打开新局面。
坚持政府推动和市场引导相结合。沿海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强力推动,但更要充分发挥市场配臵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必须把加强政府“有形之手”的推动和发挥市场“无形之手”的力量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省里已成立高规格的领导小组和专门的办公室,并明确了相应的职能,重点在编制完善规划、统筹资源配臵、组织实施基础性工程、推进重大项目、制定落实政策、搭建服务平台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沿海各级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切实承担起应尽的责任,确保规划顺利实施,确保工作有序推进,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当前尤其要加强规划对接、政策对接、工作对接,尽快修订完善各类专项规划和沿海三市发展规划,所有规划都要与国家《规划》、长三角发展规划以及我省的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上下衔接、相互配套。全力以赴做好向上争取工作,力争国家重大政策更多地向江苏沿海倾斜,力争国家重大产业项目更多地在江苏沿海落户。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规划》,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具体实施意见,省政府正在进一步研究支持沿海开发的政策措施,还将制定12个专项实施方案。要切实加大落实力度,真正使这些好的规划和政策贯彻到位、取得实效。沿海开发投入巨大、周期很长,许多问题都需要依靠市场的力量、运用市场的手段来解决,必须在体制机制创新上有新的突破。要实行管理主体与开发主体功能分开,开发主体按照市场机制配臵资源,管理主体行使行政管理职权和负责规划实施。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完善多元化投资开发机制。按照市场机制要求,建立沿海发展基金,探索发展股权投资基金。积极创造条件,设立沿海开发银行。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上市,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加快金融创新,制定和实施海域使用权抵押融资办法。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和商品市场,以优越的市场环境吸引国内外战略投资参与沿海地区发展。
坚持开发和开放相结合。沿海大开发、大发展,需要吸纳集聚大量的资源,必须把开放作为开发的第一动力,以大开放推动大开发,以大开发带动大发展。要进一步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提升江苏沿海地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让国内外了解江苏沿海,聚焦江苏沿海,投资江苏沿海,把沿海这张“牌”打得更响、更亮、更有特色。要抢抓新一轮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机遇,更大力度推进招商引资,精心组织沿海各种专题招商活动,重点加强对日韩等东北亚地区的招商,力争在引进投资规
模大、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符合环保要求的大项目上有新突破,在发展对外加工贸易、建立特色产品出口基地、提高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上有新突破。在扩大利用外资的同时,还需要积极鼓励利用民资,充分发挥民间资本在推进沿海开发中的重要作用。要打破各种障碍,放宽准入条件,让民营资本更加积极地参与沿海发展。要学习借鉴苏南等发达地区开发区建设的成功经验,加强各类重点开发区建设,争取国家对沿海建设开发区给予更多支持,鼓励合作共建开发区,加快园区转型升级,打造产业特色更加鲜明、发展活力更加强劲、竞争优势更加突出的高水平开发区。
坚持发挥资源优势和增创智力优势相结合。沿海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无疑是一大优势,但仅停留在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上是难以持续的,只有把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和增强科技人才优势有效叠加起来,沿海发展才能真正插上“腾飞的翅膀”。要充分聚集和释放我省科教资源优势,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积极吸引国家级科研力量,鼓励省内高校与沿海地区合作办学,加强与沿海开发相关的院系和学科建设,加快沿海开发专业人才培养。要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针对沿海地区重点产业发展的技术需要以及滩涂开发中的一些技术难题,集中力量组织开展重大科技工程攻关,力争在掌握核心技术、先进技术上有新突破。加强科技创业载体建设,加快发展一批高新技术创业园、大学科技园和软件园,打造沿海科技创业走廊。要把人才培养和引进作为沿海发展刻不容缓的大事,重点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省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要优先考虑沿海发展需要,省有关部门在沿海引进人才上要采取更加特殊优惠的政策。今年以来,我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苏北、到沿海就业有增多趋势。要因势利导,加大宣传引导力度,鼓励更多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到沿海地区就业创业,让沿海这片充满发展潜力的热土成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的重要载体,成为有志青年报效江苏人民、发挥聪明才智的广阔舞台。
坚持增强内生动力与借助外力相结合。从根本上说,沿海发展要靠沿海三市自身的努力,但也离不开外部的大力支持。对沿海三市来讲,沿海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确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但能不能抓住机遇、用好机遇,真正把难得的机遇转化为发展的实际成效,关键还要看自身的努力。沿海各地要大力推动新一轮思想大解放,切实把解放思想与创新理念、创新机制结合起来,在突破难点、解决问题上体现出来,以思想大解放推动沿海大发展。要继续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不等不靠,主动作为,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里的支持,凡是能够帮助沿海地区发展的部门和单位都要积极联系,凡是能够推动沿海开放开发的重大活动都要积极参与,凡是能够壮大沿海经济实力的政策措施都要积极争取。沿海发展不仅是沿海三市的事情,也是苏北地区乃至整个江苏全省的大事,是上上下下的共同责任。苏北各地要善于借力发展、借船出海,以沿海开发促进腹地发展,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在互动发展中实现共同进步、共同繁荣。苏南作为经济发达地区,支持沿海地区发展是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沿海地区发展也为苏南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空间。要按照优势互补、注重实效、共同发展、实现双赢的要求,推进相关产业向沿海转移,调动各类经济主体参与沿海发展的积极性。省级机关各部门、各单位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把支持沿海地区发展作为重要职责,进一步明确分工、细化任务、落实责任,努力把焦点聚到沿海,把政策放到沿海,把资源投到沿海,为沿海发展做好服务、提供保障,形成推动沿海发展的强大合力。
同志们,沿海发展机遇难得、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锐意进取,齐心协力,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沿海地区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为富民强省、“两个率先”作出更大的贡献,为建设美好江苏谱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第三篇:中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红色旅游的区域协作
中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红色旅游的区域协作
发布时间:2011-8-
3信息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卢丽刚
摘要 中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红色旅游的区域合作是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必然选择,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两大区域红色旅游资源集中度、知名度都相对较高,绿色、古色、民俗、海洋、现代城市等旅游资源适应了红色旅游多样化发展的需求,为开展区域合作提供了可靠的产品支持。但东、中部经济发展、交通等基础实施、市场意识、人员素质的非均衡性导致红色旅游发展的失衡;区域合作侍重政府,导致旅游企业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传统体制与地方保护主义导致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对此,应搭建信息平台,促进各地区红色旅游信息和人力资源的交流;强化区域红色旅游法律约束机制,提升合作的效能;充分发挥各自的区位优势,建立区域协商制度,共建无障碍旅游圈。
关键词 中部地区;东部沿海地区;红色旅游;区域协作
中国中部地区包括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山西六省,它地处中国内陆腹地,起着承东启西、接南进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作用。东部沿海地区是指位于中国东部沿海的10个省、直辖市,包括海南、广东、福建、浙江、江苏、上海、山东、北京、天津、河北。这些地区是目前相对发达的地区。我国三大经济圈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汇集于此。加强中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红色旅游的区域协作,整合东中部地区的红色旅游资源,既可以进一步发挥东部地区资金、信息、管理、人才和技术的优势,又可以为中部地区带来更多的资金流、信息流、客流量,提升中部地区的红色旅游发展速度,提高旅游经济收入,造福百姓,改善群众生活水平,缩小中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中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红色旅游区域协作的基础
战争年代里,中国历经北伐战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给这两个地区留下了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在国家确定的十二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中,有六个都在东中部地区,占50%。他们分别是:
1、以韶山、井冈山和瑞金为中心的“湘赣闽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革命摇篮,领袖故里”;
2、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京津冀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人民胜利,国旗飘扬”;
3、以上海为中心的“沪浙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开天辟地,党的创立”;
4、以皖南、苏北、鲁西南为主的“鲁苏皖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东进序曲,决战淮海”;
5、以鄂豫皖交界地域为中心的“大别山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千里跃进,将军故乡”;
6、以山西、河北为主的“太行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太行硝烟,胜利曙光”。
在国家确定的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中,穿越东中部地区的有19条,占63%。他们分别是:
1、北京-遵化-乐亭-天津线;
2、北京-保定-西柏坡线;
3、上海-嘉兴-平阳线;
4、南京-镇江-句容-常熟线;
5、泰州-盐城-淮安-徐州线;
6、南昌-吉安-井冈山线;
7、赣州-瑞金-于都-会昌-长汀-上杭-古田线;
8、井冈山-永新-茶陵-株洲线;
9、韶山-宁乡-平江线;
10、海口-文昌-琼海-五指山线;
21、张家界-桑植-永顺-吉首-铜仁线;
11、黄山-婺源-上饶-弋阳-武夷山线;
13、黄山-绩溪-旌德-泾县-宣城-芜湖线;
14、济南-济宁-枣庄-临沂-连云港线;
15、武汉-麻城-红安-新县-信阳线;
16、合肥-六安-金寨-霍山-岳西-安庆线;
17、太原-大同-灵丘-涞源-易县-涿州线;
18、石家庄-西柏坡-涉县-长治-晋城;
19、沈阳-锦州-葫芦岛-秦皇岛线。另据统计,在国家确定的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中有79个分别在于中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由此可见,中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红色旅游资源都非常丰富性,集中度、知名度都相对较高,这为两大区域红色旅游协作奠定了基础。
不仅如此,中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还有其各具特色的绿色、古色、民俗、海洋、现代都市旅游资源。绿色旅游资源中,全国首批66家通过5A级旅游景区名单中有40家汇集在东中部地区,约占76%,其中属于东部地区的有27个,属中部地区的有13个。绿色旅游资源中最著名的山水有黄山、庐山、泰山、衡山、武当山、五台山、太行山、大别山、三清山、龙虎山、九华山、武夷山、张家界、鄱阳湖、洞庭湖、太湖、西湖、东湖、千岛湖、黄河壶口瀑布等。古色旅游资源中最著名的有北京的故宫、圆明园、长城八达岭、承德避暑山庄、曲阜孔府、太原晋祠、大同云冈石窟、嵩山少林寺、开封清明上河园、洛阳龙门石窟、江南三大名楼、湖南岳麓书院、合肥三国古战场逍遥津、绍兴禹陵、宁波天一阁、苏州拙政园等;民俗旅游资源中最著名的有闽粤赣三省的客家围屋、土家苗家风情等;现代都市旅游资源中最著名的有北京奥运村、天津滨海新区、上海浦东新区、深圳珠海特区、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闽东南城市群等;海洋旅游资源中最著名的有青岛海滨旅游胜地、秦皇岛北戴河、三亚的天涯海角、厦门鼓浪屿、深圳海上世界、浙江的舟山群岛等。这一系列特色鲜明的旅游资源适应了红色旅游多样化发展的需求,为开展区域合作,延长红色旅游消费链提供了可靠的产品支持。
二、中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红色旅游区域协作的瓶颈
(一)两大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导致红色旅游发展的失衡。自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借助已有的经济、技术、交通、通讯等优势,又加上政策优势,经济迅速发展,而中部地区身处内陆,改革开放步子晚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最终导致红色旅游基础没施建设的失衡、红色旅游客源流向的失衡、红色旅游消费水平的失衡等。
(二)交通状况不一致导致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失衡。从总体上看,贯穿两大区域的京
九、京广、浙赣铁路线,京珠高速公路,发达的东部沿海城市海运,畅通的长江、黄河水上交通以及四通八达的航空运输系统为东、中部的交通往来提供了极大便利。但是,中部地区某些具有高价值的红色旅游资源因所处地理位置比较偏远,交通欠发达,这就使得这些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带了一定困难。例如:上海的“中共一大旧址”和瑞金“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旧址”、苏南常熟的沙家浜和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系列红色景点都具有极高的红色旅游价值,但因两地的经济状况不同,其交通等基础设施也有极大的差距。在选择上,人们可能更愿意选择交通便利的上海、常熟,而不是瑞金、浏阳或铜鼓。不同的交通状况,可能会给不同的地区带来不同的客源市场,因此,会造成某些红色旅游景点红的更红,而某些红色旅游景点遭受冷落,最终使中部落后地区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呈现不平衡性。
(三)市场意识强弱不同,人员素质高低不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尤其是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等几十个大中型城市,经济开发程度极高,市场与国际市场完全接轨,他们有着强烈的市场意识,也有着极为丰富的人力资源,旅游管理和旅游服务的人才素质都堪称全国一流。与此相反,中部地区除武汉、长沙、南昌、合肥、郑州、太原等省会城市等城市以外,绝大多数地区是欠发达的革命老区。老区人民的市场意识相对淡薄,红色旅游产业化、市场化与发达地区相比较,还有较大的差距。以江西省为例,该省分布有老区乡镇的县市共81个,所辖乡镇共1684个,其中老区乡镇为1374个,占75%,老区人口占全省人口总数的55.5%。在偏远山区、湖滨地区、库区等缺粮少地的贫困户达上百万人,文盲、半文盲仍有数百万人。相对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那里的人们信息长期闭塞、市场意识非常落后。由于经济发展落后,工资待遇较低,造成人力资源的大量流失,因此,中部地区拥有的各类旅游从业人员较少,在业人员总体学历水平、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偏低,受过正规旅游业务培训的人员的比例则更少,尤其是专业红色旅游资源规划人才及管理人员紧缺,这种状况严重地制约着当地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
(四)协作倚重政府,导致旅游企业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政府是区域协作的重要主体。没有政府的介入和相关政策的制定,协作就会失去必要的条件和基础,但只有政府参与而没有旅游企业参与,协作难以深入持久。当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红色旅游已有的区域协作,大多停留在地区旅游行政管理层面上,缺乏具体的、可操作的、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和手段。旅游企业角色边缘化和定位模糊,导致旅游企业对参与红色旅游区域协作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传统体制与地方保护主义导致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在高度集中的传统旅游管理体制下,旅游资源被条块划分,地方利益被前置,雷同的旅游项目在区域内盲目建设、重复建设,造成旅游资源和国家财力、人力资源的极度浪费。例如,1986年江西在万载县城率先建立了“湘鄂赣革命纪念馆”,后来湖北在阳新县城也建立了“湘鄂赣边鄂东南革命烈士纪念馆”,1998年,湖南的平江县又建立了“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类似的情况还有“红军长征始发地”之争导致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这种对区域性红色旅游资源进行分割使用的行为,造成了红色旅游资源的不合理配置,使区域红色旅游产品缺乏整体特色,难以形成竞争的合力。
三、中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红色旅游区域协作的策略
(一)搭建信息平台,促进两大区域红色旅游信息的交流与共享。中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跨越的空间特别广,因此,信息平台在协作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各地区可透过信息技术共同构建区域旅游营销网络和旅游电子商务服务平台,进行红色旅游信息的交流与协作,使各地区的信息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以有效传递,引导旅游企业采用成熟的信息管理系统提升经营水平,引导宾馆饭店、旅行社的信息管理系统的行业共享。同时,也可借助这一信息平台进行宣传,扩大两大区域红色旅游的知名度。
(二)充分发挥各自的区位优势,实现共赢局面。区域旅游协作是由不同利益主体构成的合作型系统,各利益主体是在考虑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接受合作,如何协调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将是区域旅游协作的中心问题。为此,必须形成体现机会均等、公平竞争、利益兼顾和适当补偿原则的区域利益协调协作机制,避免旅游市场的盲目、过度竞争。一方面,中部地区地方政府应以更加积极、更加真诚的姿态主动出击,到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寻求投资和合作,积极争取与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建立区域协商制度,共同规划、开发和利用红色旅游资源。另一方面,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旅游企业在中部地区开发和利用红色旅游资源时,要正确处理好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做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和红色文化遗产,切实做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要通过多吸纳当地人就业,使当地居民尽可能多地获益,推动旅游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协作区域中较发达的一方可通过低息或无息贷款、政府援助等途径支援欠发达地区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力资源培训,实现旅游利益均衡的目的。另外,国家应在宏观旅游产业政策和重大项目建设方面适当倾斜,帮助中部欠发达地区发展红色旅游。
(三)建立区域协商制度,共建无障碍旅游圈。为共同推动中部地区红色旅游的深度开发,实现中部欠发达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合作共赢局面,可建立红色旅游区域协作制度,相互开放市场和优化服务,推出旅游便利化服务措施,使中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在发展红色旅游中当互为市场、互为腹地、互送客源,共同提高区域内旅游的效益水平,共同开发旅游市场、共同策划和推广区域精品旅游线路、打造的整体品牌;逐步把两大区域建成无障碍旅游区。例如,自2005年以来,泛珠三角地区正在积极探索这种区域协作的模式。几年来,泛珠三角地区先从取消区域内旅游地陪制、取消外地旅游车入城、人景区的限制措施等方面人手,逐步取消旅游壁垒和进入障碍。又如,江西省赣州市属中部欠发达地区,又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有着丰富而又极具品牌的红色旅游资源。在发展本地红色旅游中,当地政府充分发挥该市地处闽粤赣湘四省交界的地理优势,与福建龙岩市、三明市签署了《明赣龙红色旅游联盟合作协议书》,与湖南郴州市、广东韶关市签订了“红三角”旅游合作协议,与广东的深圳、东莞、惠州、河源、梅州等市和香港签署了“东江流域旅游合作协议”。该市还与深圳日报社联合举办了全国规模最大的红色自驾车活动“动感之夏,走进赣州——千车万人红都行”,在深圳乃至珠三角地区拓展了规模庞大的自驾游市场。与暨南大学达成了在赣州建立师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协议,目前正与广东青年旅行社联合推出红色旅游专列活动。
(四)强化区域红色旅游法律约束机制,提升协作效能。区域红色旅游协作组织是由地方政府自发联合组建的,其组织结构较为松散,需要政府间加强协调管理。为弥补协调机制的缺失,需要建立区域红色旅游协作的法律约束机制,规范协作主体的权利与义务,明确协作各方在合作关系中应遵守的规则、违反协作条款后应承担的责任、对违反协作规则所造成的经济和其他方面损失应做的经济赔偿规定等。完善旅游业危机管理协调机制,建立涉及红色旅游的突发事件的预警处理机制,增强红色旅游业的抗风险能力等。
(五)加快红色旅游人才培养的区域合作机制,促进人才跨区域交流。针对中部地区红色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相对东部发达地区不高的现状,中部欠发达地区可以委托或授权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著名大学或旅游培训基地制定、完善红色旅游专业人才从业资质、分等定级、执业规则等制度;也可以邀请东部发达地区旅游业界的知名专家、教授到旅游企业做讲座,或聘请知名专家、教授做顾问,对红色旅游景区(点)管理、旅行社管理、饭店管理的职业经理人队伍等相关问题进行调研,完成队伍建设任务;对从业人员进行岗前、在岗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两大区域还可以建立跨区域的红色旅游人才库,把所有优秀的红色旅游人才纳入其中,并有条件地公开信息,以促进区域旅游人才的供需平衡,解决旅游人才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建立跨区域的人才交流机制,要放跨区域红色旅游人才的自由流动约束条件,在旅游企业的人员工资水平上、人员户籍制度安排上作出相应的改革。目的是为实现人才资源共享,实现人才流动合作无障碍,提供人才支持和保障。
第四篇:近几年东部沿海地区新建地铁(轨道交通)、隧道概括
近几年东部沿海地区新建地铁(轨道交通)、隧道概括
1、广州
地铁6号线二期
广州地铁6号线二期是是广州地铁6号线首期的延长线,全长17.6公里,西起天河区长湴站,东至黄埔区香雪站,设车站10座,已于2016年12月28日与广州地铁7号线同期开通。柯木塱站和植物园站已经在于2017年6月28日正式开通并投入使用。
地铁7号线
首期路线全长18.6km,西起广州南站,东至大学城南站,是目前在番禺区于2016年12月28日首次开通的独立线路。全线采用6节编组B型车,最高运行速度是80km/h,平均运行速度是43km/h。广州地铁7号线共设28座车站,3座车辆基地,4座主变电站,1座控制指挥中心。
地铁8号线
全线均为地底线路,起于凤凰新村站,止于万胜围站,目前车辆基地为赤沙车辆段,是目前在海珠区于2010年9月25日开通的唯一线路。
8号线工程全长83.6km,设46座车站,主线76.5km,设43座车站;支线7.1km,设3座车站。其中,万胜围~凤凰新村段是已通车运营中,凤凰新村~滘心段工程建设中(预计2018年底开通),白云湖~冮府段工程规划中,地铁八号线东延段和支线规划中。
地铁9号线
全长20.1公里,线路大致呈东西走向,2017年12月28日开通。线路西起花都区的飞鹅岭站,东至白云区的高增站。线路车辆基地为岐山车辆段和炭中路车辆段。
全国首条建在岩溶区的地铁线路
广州地铁九号线一期所穿越的地层中,岩溶发育强烈,全线溶洞见洞率约50%,部分工点高达70%。因此,广州地铁九号线是全国第一条在岩溶区动土的地铁线路,也是目前广州地铁施工难度最大的线路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曾表示,“国内修建地铁所遇到的地质条件中最复杂的是在广州,而花都区的地质更是异常复杂。”
通过广州地铁的精细化管理,广州地铁九号线一期顺利下穿了兴华断裂、三华断裂、田美断裂、雅瑶断裂、清潭断裂、广岭断裂6条断裂带,下穿了天马河、田美河、清石河3条河流,还下穿广清高速、机场北高速、机场高速3条高速公路以及数十栋无法拆除的房屋。
线路下穿高速铁路路基尚属国内首次
广州地铁九号线广州北站~花城路站区间隧道全长约1公里,却是全线最大工程难题。该区间盾构机于2015年8月始发,区间盾构由花城路站向广州北站掘进,在秀全大道与新民路交界处开始先后下穿京广铁路和武广高铁,其中盾构穿越铁路下方隧道长度约100米,需下穿设计时速350公里的武广高铁4条股道及站台雨棚、时速160公里的国家I级干线京广铁路6条股道等,而且盾构隧道顶部距铁路路基顶面最近只有7.9米,隧道外轮廓距高铁站台雨棚柱桩基础最近只有1.2米。换句话说,地铁盾构隧道距离高铁路基是“近在咫尺”,一旦施工稍有不慎,将会对繁忙的武广、京广两条铁路大动脉造成不利影响。
此次下穿创新采用MJS技术对铁路路基提前进行加固处理外,在广州地铁九号线下穿武广高铁期间,广州地铁集团还与政府部门、铁路、施工、设计、监理等各单位一起联动,最终确保了高铁运行安全和地铁施工安全。地铁13号线
广州地铁13号线呈东西走向,全线长约60.8公里,全部采用地下敷设方式,2017年12月28日开通。共设置34座车站,全线设车辆段1座,停车场2座。首期(在建)西起黄埔区鱼珠站,沿海员路、黄埔东路、107国道敷设,东至增城新沙站(原象颈岭站、复昌桥站、新沙路站)。二期(规划中)西起白云区朝阳站,东至鱼珠站。首期线路全长27.03km,共设11座车站,其中换乘站4座;二期线路全长33.8公里,共设23座车站,其中换乘站9座,均为地下线。
地铁14号线
广州地铁14号线为广州地铁正在建设的线路之一,属于广州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分为一期主线(嘉禾望岗—街口)及知识城支线(新和—镇龙)。主线长54.3千米,知识城支线长22千米,其中主线将采用快慢车结合运营模式。
广州地铁14号线大致呈南北走向,从广州市中心向北部地区放射,主要经过越秀区、白云区、从化区(太平镇、中心城区、温泉镇及良口镇),知识城支线从新和引出,经中新知识城至黄埔区九龙镇镇龙圩。
广州地铁14号线一期工程始于(嘉禾望岗站~街口站)起于嘉禾望岗站向北部地区放射,止于街口站,线路全长54.3km,共设13座车站。
广州地铁14号线二期工程(广州火车站~嘉禾望岗站)起于越秀区广州火车站,沿广园西路、机场路和106国道向北敷设,止于嘉禾望岗站,全长约11.74km,均为地下敷设方式;全线设6座车站(不含嘉禾望岗站)。
广州地铁14号线支线知识城线路(新和站~镇龙站)线路全长22km,共设9座车站,支线已经在于2017年12月28日正式开通,主线将于2018年年底开通试运营。
全长21.9公里的广州地铁14号线知识城支线有19.9公里在地底敷设,在施工过程中将会遇到两个复杂的地质问题。首先,广州地铁14号线知识城支线主要处于花岗岩地层,基坑开挖过程存在混合花岗岩残积土层遇水软化导致土方开挖困难、影响基坑安全及地面建筑物安全的问题。其次,盾构掘进过程存在「孤石」导致掘进困难。
洲头咀珠江隧道
横跨珠江河道,位于珠江隧道和鹤洞大桥之间,西连荔湾区芳村,东至海珠区洪德路,概算投资额为14亿元,于2015年1月18日开通。洲头咀隧道,全长2200米,立交桥最大单跨超过50米,属于半互通式立交。
2、深圳
深圳地铁2号线三期(东延)
深圳地铁蛇口线(2号线)东延段线路全长约24.8公里(包括2号线三期·8号线一期·8号线二期),(8号线一期二期跟2号线贯通运营)均为地下线,[1](2号线三期·8号线一期)预计2019年12月开通试运营。(8号线二期)预计2022年12月份开通试运营
地铁3号线三期
3号线三期工程(南延)工程起于既有3号线益田站,终点设福保站,线路长1.5公里,设站1座,全部为地下线。建设期为2015-2020年。
3号线三期(东延)工程起自3 号线一期工程双龙站引出,向东北沿深惠路延伸,至规划龙平路交叉口南侧设内环路站,全长约9.368km,其中高架段长度为6.972km,过渡段长度为0.197km,地下段长度为2.379km。共设车站7座,其中富坪街站和六联站为地下站,其余均为高架站。地铁4号线三期
三期工程线路正线全长 10.791km,其中高架段1.753km,地下段 8.864km,过渡段 0.174km。全线设 8 座车站,高架站 1 座(清湖北站),其它 7 站为地下站。
地铁5号线二期
东延:5号线二期工程起于既有2号线赤湾站,终於既有5号线前海湾站,路线长7.6公里,设站7座,全部为地下线。建设期为2016-2020年。
地铁6号线
深圳地铁6号线即光明线,是深圳地铁的一条建设中的路线。一期路线由深圳北站至松岗,全长37.85公里,设站20座,其中换乘车站6座;二期由深圳北站至科学馆,全长11.5公里,设车站6座,其中换乘站4座,一二期总长49.3公里,全线计划2020年6月28日开通。
地铁7号线
地铁7号线于2012年年底开工建设,2016年10月28号开通试运营,线路全长 30.173公里,是轨道交通三期首批开通的线路之一。
深圳地铁8号线一期 号线一期工程由 2 号线三期工程莲塘站后折返线接出,终至盐田路站,线路全长12.36km,全线采用地下敷设方式;共设站6个(其中换乘站 1 座,盐田路站与 8 号线二期工程盐田路站换乘)。最大站间距 4.357km(梧桐山南至沙头角),最小站间距 1.158km(海山至盐田港西),平均站间距 2.082km。2015 年 12 月底期工程开工,一期预计2019年9月28日投入试运营。
深圳地铁9号线
深圳地铁9号线(梅林线)是深圳地铁运营中的八条线路之一,全线建成后,线路起自海湾站,止于文锦站,其中一期工程起于红树湾南站,一期全长25.38km,共设22座车站,其中10座换乘站。9号线全部为地下线路,于2012年8月动工,已于2016年10月28日通车。
9号线二期工程自红树湾南站至振海路站,线路长10.7公里,设站10座。建设期为2016-2019年,二期已于2016年开工。
深圳地铁10号线
深圳地铁10号线(坂田线)属于深圳市轨道交通三期工程项目,起自福田口岸,终点为平湖中心,线路长度28.88公里,经福田(8.74公里,30%)、龙华(1.80公里,6%)、龙岗(18.34公里,64%)三大区域,共设车站23个(龙岗境内16个),其中换乘站8座(龙岗境内2座:五和及平湖枢纽),车辆段选址于凉帽山,停车场选址于益田、彩田(预留),或高架段长度为1.674公里,或地下段长度为26.709公里,过渡段0.501公里。
深圳地铁11号线、11号机场线连接福田中心区、南山、前海、宝安机场、福永、沙井、松岗等片区,是城市核心区与西部滨海地区的组团快线,同时兼有机场快线的功能。线路由福田站至碧头站,线路全长约51.9公里,设站18座;其中换乘站5座。
地铁机场线起于福田站,终至碧头,线路全长51.936km,其中地下线长34.99km(福田-福永,后亭—碧头),高架线长15.37km(桥头—沙井,碧海湾—机场段【其中碧海湾和机场站均为】),过渡段长1.37km,线路起终点均预留延伸条件;全线共设车站18座,其中地下车站14座,高架站4座;设松岗车辆段1座。
深圳地铁12号线、地铁12号线已经列入了深圳轨道四期工程,2017年9月开工建设,预计2022年试运营,目前详细规划正在加紧编制。根据现有方案,12号线将全程采用地下方式敷设,其中宝安段长约26.9公里,终点站设在海上田园东站。
深圳地铁20号线
深圳地铁20号线是由中国铁建全线总承包的市政工程项目,与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同步开工建设,正线全长8.36千米,共设5站4区间1个车辆段,其中3座换乘站。工程总工期27个月,较正常工程4年工期缩短一半,且施工地质环境复杂,挑战巨大,是全球最大会展中心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的市政配套项目,也是刷新地铁建设速度的一项伟大工程。
3、上海
上海轨道交通17号线
主线土建已于2013-2014年全面开工。线路总工期48个月。全线于2017年12月30日开始运营,线路长度 35.3km。
隧道起于浦东新区五号沟,穿越南港水域在长兴岛西南方登陆,全长8.95公里,其中穿越水域部分达7.5公里。隧道整体断面设计为上下的双管隧道,两单管间净距约为16 米,沿其纵向每隔800米左右设一条横向人行联络通道。单管外径为Φ1500厘米,内径为1370厘米,内设三条(3×3.75米)车道,双向即六车道,设计车速为80公里/小时。隧道在浦东侧及长兴岛侧均设有敞开断矩形暗埋段及22×48米深约25米的工作井。两台直径为Φ1543厘米泥水加气平衡盾构,从浦东侧工作井由南向北一次掘进至长兴岛侧工作井实现隧道贯通。隧道工程共用混凝土819100立方米,使用钢筋152214吨。上海长江隧道,连接上海市陆域和长兴岛,是长江隧桥工程重要的组成部分。
长江隧道
上海长江隧桥工程,采用“南隧北桥”方案,包括上海长江大桥和长江隧道工程两部分。其中,以隧道方式穿越长江南港水域,长约8.9公里;以桥梁方式跨越长江北港水域,长约10.3公里,通车时间 2000年1月1日。
隧道起于浦东新区五号沟,穿越南港水域在长兴岛西南方登陆,全长8.95公里,其中穿越水域部分达7.5公里。隧道整体断面设计为上下的双管隧道,两单管间净距约为16 米,沿其纵向每隔800米左右设一条横向人行联络通道。单管外径为Φ1500厘米,内径为1370厘米,内设三条(3×3.75米)车道,双向即六车道,设计车速为80公里/小时。隧道在浦东侧及长兴岛侧均设有敞开断矩形暗埋段及22×48米深约25米的工作井。两台直径为Φ1543厘米泥水加气平衡盾构,从浦东侧工作井由南向北一次掘进至长兴岛侧工作井实现隧道贯通。隧道工程共用混凝土819100立方米,使用钢筋152214吨。上海长江隧道,连接上海市陆域和长兴岛,是长江隧桥工程重要的组成部分。
4、宁波
宁波轨道交通2号线
宁波轨道交通2号线是宁波城市西南-东北方向的骨干线,一期工程线路经过海曙区、江北区、镇海区三个行政区,由栎社国际机场站至清水浦站。线路全长28.350km,共设22座车站,平均站间距1.331km。开通日期 2015年09月26日。
5、福州
福州地铁1号线
福州轨道交通1号线(即福州地铁1号线)是福州轨道交通网络的第一条线路,亦是福建省首条建设和开通运营的地铁线路。线路总长约30公里,分一、二两期建设。
一期线路长24.89公里,起讫站点为象峰站和福州火车南站,沿途设21个车站。一期线路于2009年12月底在白湖亭举行动工仪式,建设工程陆续于2011年上半年正式开工,分南北段通车。南段(三叉街—福州南站)于2015年12月30日开始试运行,于2016年5月18日载客试运营。2016年8月全线轨道贯通。北段(象峰—三叉街)于2016年9月28日开始试运行。2017年1月6日一期全线(象峰-福州火车南站)载客试运营。
二期线路长4.95公里,设4个车站,由一期线路继续向东南延伸,于2016年底开工。
6、东莞
东莞轨道交通2号线
东莞轨道交通2号线总长37.8公里,其中地下线长33.8公里,高架线长3.6公里,地面线及过渡段长0.4公里。站点起始于石龙镇西湖,经茶山、东城、莞城、南城、厚街,止于虎门镇白沙村。于2010年3月26日动工建设,预计2015年4月完工通车。
7、厦门
厦门地铁1号线
该线于2013年11月13日部分开工,2014年4月全面开工,2017年3月全线贯通,并于2017年12月31日开始试运营;全长30.3千米,共设24座车站,其中一般车站17座,换乘站7座。
厦门翔安海底隧道
厦门翔安海底隧道[1],全长8.695公里,2010年4月26日中国大陆第一条海底隧道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建成通车,双向六车道的厦门翔安海底隧道通道是厦门半岛第五条出入岛通道,兼具公路和城市道路双重功能。
翔安隧道是中国大陆地第一座海底隧道,全长8.695公里,其中海底隧道长6.05公里,跨越海域宽约4.2公里,终点和起点分别位于翔安区新店镇西滨村和浦园村和湖里区县后村,目前是西滨片区和浦园片区、县后片区,减少了厦门半岛距离324国道和福厦高速公路的距离。设计采用三孔隧道方案,两侧为行车主洞各设置3车道,中孔为服务隧道。主洞隧道建筑限界净宽13.50米,净高5米。服务隧道建筑限界净宽6.5米,净高6米。主洞隧道测设线间距为52米,服务隧道与主洞隧道净间距为22米。计算行车速度80公里/h。隧道最深处位于海平面下约70米,最大纵坡3%。左、右线隧道各设通风竖井1座,隧道全线共设12处行人横通道和5处行车横通道,横通道间距为300米。采用钻爆法暗挖方案修建该工程,是中国大陆第一座大断面的海底隧道,是由我国完全自主设计、施工,对我国隧道建设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将起到里程碑式的作用。
8、温州
温州轨道交通
首条线路市域铁路S1线试验隧道于2011年11月11日开工,首线实际开工时间为2013年3月21日,首线市域铁路S1线将于2018年10月正式投入运营。
S1线(在建)
为东西走向通勤铁路,构建未来温州大都市核心区两中心——中心城和瓯江口新城的快速联系通道,承担都市区范围内东西向组团间快速交通联系,串联瓯海中心区、中心城区、龙湾中心区与洞头中心区,并服务火车南站。
该线西起桐岭,沿甬台温客运专线、既有金温铁路通道敷设,在龙湾区以东沿机场大道到达半岛地区,于洞头区以西终止,全长77公里。2011年10月26日,在市政协召开的温州市域铁路规划建设情况通报会上,市铁投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市域铁路S1线一期工程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将于2011年11月11日开工。2011年11月11日,温州市域铁路S1线试验段(石坦隧道)开工建设。
一期工程总长度51.9公里,其中地下线13公里,高架线路32.24公里,山岭隧道1.3km;桥隧比90%。一期工程共设置20座车站;近期开站20座,地面车站2座,高架车站15座,地下车站3座,近期工程平均站间距3.5km;预留车站2座,远期平均站间距2.5km。建设期限2012-2016年,投资估算153.2亿元。
S2线(在建)
北起乐清虹桥,经乐成、瓯江口片区、龙湾机场、温州经开区至瑞安市区。该项目隧道总长9.331公里,包含1座长4.355公里的过江隧道,高架线长52.448公里,地面线(含山岭隧道)1.863公里,桥隧比为99.21%。
注:红色字体为可能具有较大参考价值的建设项目,即广州地铁9号线和14号线
第五篇:吴江经济发展特点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吴江经济发展特点
吴江市位于中国江苏省的最南端,地处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交会的金三角地区。全市总面积1176平方公里,人口78万,下辖10个镇。自古以来就是太湖之滨著名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
吴江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级卫生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又是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全国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及绿化造林先进市。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吴江经济发达。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330亿元,财政收入33亿元。全市外商投资企业900余家,总投资近65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超过73亿美元。2002年参加中国第二届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的县(市)共计2052个,吴江排名第十位。吴江已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城市之一。吴江市三大支柱产业特色鲜明。一是丝绸纺织业。全市共有无梭织机4万余台,年产各类丝织品30亿米,炼染印产量25亿米,真丝绸生产量占全国总量的八分之一,出口量占全国总量的六分之一。二是电缆光缆业。全市光电缆生产企业40多家,电缆生产线168条,生产能力达2500万对公里;光缆生产线31条,年生产能力达300万芯公里,占全国生产总量的四分之一。三是电子资讯业。全市有300多家台湾乃至世界知名电子企业,总投资20亿美元。其中台湾上市上柜公司中40家已经落户吴江。达到设计规模,这些公司每年产彩色显示器1000万台、扫描仪360万台、电脑主机300万台、笔记本电脑500万台、微型电机2.2亿只、手机1200万台以及大量的电脑周边产品,年出口总额50亿美元。
吴江的特色产业还有,彩钢夹芯板业生产线148条,年产1000万平方米,占全国生产总量的一半;日用化工年产量超3万吨,产值5亿元;羊毛衫业横机近4万台,其中电脑横机1480台,年产羊毛衫9000万件,产品畅销国内外;服装业年产服装2600多万件(套);缝纫机年产15万台;制鞋业年产各类鞋2000万双。
吴江现有省级开发区2个,市级开发区10个,基础设施到位,配套服务完备。位于市区的吴江经济开发区是1993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以IT业为主,规划面积80平方公里;江苏临沪开发区以机械制造、皮革制鞋、电梯部件、日用化工、新型建材、旅游三产为主,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中国盛泽纺织工业城、震泽外商投资区、桃源经济技术开发区以纺织、服装为主;太湖经济开发区以光电缆为主,拥有吴江科技人员创业园,并已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 “全国光电通信科技园”,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国家火炬计划光电缆产业基地”;位于菀坪镇的新加坡工业园以缝制设备为主;位于横扇镇的针纺织品科技园是华东地区第一家定位于针纺织品研发生产的专业科技园区,以毛纺织品为主。目前落户各开发区的投资者主要来自美国、英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或地区。
下面本文从三大产业的角度剖析吴江经济发展的历程、方向与特点。
第一、第一产业——农业
目前,吴江农业的发展可以说在向着都市农业的方向发展。都市农业,一般是指在城市化地区,充分利用大城市提供的科技成果及现代化设备进行生产,并紧密服务于城市的高层次、多形态的绿色产业;是以现代科技为基础,农业产业化为依托,规模经营为条件,集生产、服务、消费于一体的经济和生态等多种功能并存的现代农业。吴江地处长江三角洲城市圈的腹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区位优势,故近年来都市农业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
1现状
吴江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十分注重农业的发展与稳定,在深化改革过程中,实现了“七个转向”。即从以生产为
中心转向以市场为中心;从单纯保证供应转向面对国内、国际两 3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大市场;从追求产量为主转向以追求效益、质量为主;从政府行为为主转向以经济行为、企业行为为主;从国家、集体投入为主转向国家和集体支持下的农民家庭投入为主;从以生产大路货为主转向以生产名、特、优、新产品为主;从以生产原料为主转向以农产品加工增值为主。在农业经营方式上,突出表现有以下四个方面。
1.1紧密服务于城市的高层次、多形态的绿色产业蓬勃发展 自1996年被确定为省级生态农业示范县以来,吴江十分注重抓好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和生态农业的扩大试点示范工作,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建立了2个农业环境监测点,全面规划生态小区建设,建起了一大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到目前为止,全市已有无公害食品40多个,绿色食品2个,有机食品1个。
1.2 以中介组织、行业协会为纽带的集生产、服务、销售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 全市已有各类中介组织21个、行业协会36个,其中各类经纪人达15000人,专业会员2300多人。全市涉及粮油、蚕桑、畜牧、水产、苗木、果品、蔬菜等行业的农业龙头企业有100多家,资产总额达到15亿元,年销售额超过20万元,其中出口创汇1亿美元。
1.3农业机械化、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到2003年6月底,全市农机总动力50.77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563台,小型拖拉机1988台,联合收割机366台,其中高性能联合收割机和插秧机分别是87台和59台。农业机械化水平达76.33%。1.4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悄然兴起震泽镇的苏州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已完成葡萄园、花卉盆景园、白沙枇杷园、优质梨园等园中之园的建设,初步形成了高效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的有机结合。同里的肖甸湖森林公园,林木总面积超过2000亩,还配 4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备茶室、凉亭、回廊、休闲房等辅助设施。盛泽镇的农业观光园已初步建成集生产、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农业观光园。2趋势
2.1都市农业符合现代化城市发展的趋势都市农业具有经济、社会、生态等多种功能。发展都市农业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增加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地处城市圈中的农业发展更具有指导意义,对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换代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可使传统的城市中有花园改为城市建在花园中,更新城市建设理念。2.2都市农业符合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趋势衣食住行是人类社会的基本需求,但这种需求,随经济发展和国民收入提高而变化。中国经20多年改革开放,人们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尤其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崛起,吴江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不断提高,高档的果蔬产品、肉奶产品、珍稀产品逐渐畅销,都市农业正是适应这种需求变化而兴起的。以前,人们为解决温饱问题,往往只注重农业的生产功能,片面追求高产量,而忽视农业在保持和改善生态平衡、净化空气、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都市农业既注重这些作用,又关注农业在改善社区生活环境、调节身心健康、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等方面的功能,真正符合现代化农业发展趋势。
2.3都市农业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必然趋势发展都市农业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重要内容。都市农业不仅具有经济功能,且还具有生态、文化、社会诸多功能,能充当都市的绿化隔离带,充当防止城市环境污染、营造绿色景观、保持清新宁静的生活环境的“都市之肺”;同时,都市农业还是资本、设施、科技高度密集地,并在生产经营方式上高度企业化、5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规模化、市场化的农业,是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必然趋势。同时,都市农业是以城市工业、信息服务业等为依托,以城市技术和人才为支撑,表现为工农互动、城乡互动的发展过程,能便利地利用城市工商资本、外商资本、民营资本和最新科技成果,通过集约化和工厂化的生产方式,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的发展空间和利用能力,缩小和工业生产的差距,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3措施
3.1把科技攻关和构筑人才高地作为前提工作来抓要围绕吴江的地方特色、产业优势,有重点地选择一批攻关项目,打造吴江品牌。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吴江现有科技人员的作用,要有计划地选派一些技术骨干到高等院校进修学习,培养学科带头人,同时,要通过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通过到专业院校学、请种养能手帮、由农民专家带、在科技园区练等形式,培养一批有较高参与市场竞争能力、掌握较高先进技术和具有较高应用水平的新型农民。3.2把结构调整和优良种质资源开发作为重点工作来抓要按照“做优粮油产业,做美林木花卉产业,做强水产业,做精蚕桑业,做特蔬果业,做大畜牧业”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布局结构,重点发展优质粮油、高档苗木和花卉、食草畜禽、特种水产、特色蔬菜。要加快吴江种质资源的开发,重点要开发湖羊、太湖鹅、香青菜、芋艿等传统产品,要加快建设省级林业种苗花卉高新技术园区,开发中国樱花、世界海棠、石蒜、桂花和藤本植物等。
3.3把农村绿化和农产品质量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要按照构建绿色文化、营造绿色走廊、建设绿色家园、创建绿色园区、发展绿色产业的绿化工作目标,大力开展城镇、道路、河道、工业小区、村庄等绿化建设,积极搞好绿色通道和绿化景点工程,绿化 6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吴江、美化吴江。要进一步控制和治理工业、生活及农业面源污染,加强畜禽场和加工企业的粪便和污水治理,加强农业投入品的管理,严格控制高毒、高残留农药的销售和使用,积极探索农村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大力推广农村洁净能源,让环境好起来;巩固无公害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扩大基地面积,提升基地档次,让基地水平高起来;继续加大无公害和绿色食品的认定工作,让吴江品牌多起来。
3.4把农业产业化和外向农业作为关键性工作来抓要树立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观念,选择一些机制好、产品优、带动能力强、出口创汇多的农业龙头企业,在政策、资金、服务上予以重点扶持,提升规模档次;要打破地域、行业和所有制的界限,鼓励工商、外商和民营企业投资农业,参与龙头企业的建设;要大力发展定单农业,与农户、基地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要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要培植一批高起点、上规模、深加工、基地带动能力强、品牌知名度高、产品竞争力强的外向型企业,扩大农产品出口;要以各级各类现代农业园区和科技示范园区为基础,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增强投资吸引力,使之成为外资、民资和工商资本的投资聚集地和发展外向型农业的有效载体,吸引农业加工企业入区办厂,发展加工型、出口型农业。
3.5把信息化和机械化作为突破性工作来抓要加快网络建设,实现镇镇上网,加强信息网络与龙头企业、农产品市场、中介组织和经营大户等的广泛联结,形成覆盖全市的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信息、农业生产资料信息、农产品市场信息、农业政策法规信息等服务网络,加快农产品信息上网,逐步实现 7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网上发信息,网下成交易。要突破机插秧,加快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步伐,重点突破水稻机插、机直播、机收、机烘等关键技术,积极做好适用农机具的推广和综合示范,继续大力开展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为农机户增收搞好服务,为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搞好服务。
第二、第二产业——工业
全市工业以特色产业为依托,积极做大做强板块经济, 形成了丝绸纺织、电缆光缆、电子资讯三大支柱产业和“一镇一业”区域集群板块经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全市有6个产业集群列入省重点扶持的20个产业集群之列;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全市年销售额超亿元的企业110家,比上年增加25家;企业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吴江“亨通光缆”成功上市;产品调优、调新工作不断推进,全市已有注册商标1951只,知名、著名商标39只,拥有苏州市级以上名牌产品78只。2003年我市被评为全国新六大绸都之一,横扇镇被评为江苏省羊毛衫名镇。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经济效益进一步改善。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 901.16亿元,比上年增长40.0%,完成工业增加值152.75亿元,比上年增长28.7%,实现产品销售收入840.13亿元,利润总额20.4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6.6%和 18.8%。其中: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 320.26亿元,比上年增长94.1%,私营个体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33.28亿元,增长 27.9%。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50.24亿元,比上年增长31.6%,实现工业增加值112.2亿元, 利润总额12.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21.9%和27.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38.9%,比上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全市工业用电量迅猛增长,全年累计工业用电量达49.3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8.3%,增幅居苏州五(县)市之首。
纵观吴江的工业发展,本文从吴江的缝纫机、羊毛衫、彩钢板、丝绸四大产业分别剖析其发展现状和轨迹。吴江缝纫机产业集群发展之路
一、形成及原因分析
(一)缝纫机产业集群的形成
菀坪1976年开始涉足缝纫机零件加工,1982年与中国标准缝纫机公司联营建立了中国标缝菀坪厂,联营后通过艰苦创业打下了菀坪缝纫机工业发展的良好基础。90年代初,通过中国标缝菀坪厂和菀坪缝纫机零件厂两家骨干企业的带动,菀坪缝纫机工业在村一级得到了兴旺的发展,建立了菀坪第二缝纫机厂、菀坪西湖第四、五、六零件厂,南湖村新办配件厂、安湖村一分厂、五金厂相继成立。配套企业如新厍村的纸板厂和泡沫厂相继发展起来。骨干企业也在村办缝纫机工业的发展中不断发展和壮大,形成了一定的特色产业优势。初创时期,大部分企业只能以粗加工为主、精密加工为辅,产品档次和技术含量都很低。
90年代中期,依托镇办骨干企业,通过“联、扶、带”形式,走镇村联合办企业之路,从全局和长远出发,通过镇村经济技术联营合作,谋求共同发展。中国标缝菀坪厂在扩散零部件生产、脱壳老产品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坚实的后盾。联营企业也在接受扩散、脱壳中获得了生存和发展。各方面资源有效整合,形成了一定经济优势。1995年已有缝纫机工业企业17家,开始对菀坪的工业起主导作用。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90年代后期,许多企业因管理模式跟不上发展需要,内部矛盾重重,不能获得根本性的变革,面临着巨大的困境,开始在理论和实践上探索深化改革的途径,于1998年底菀坪基本完成了企业改制工作。全镇缝纫机企业26家,除中国标缝菀坪机械公司保留部分集体资产外,其他企业都通过产权适时流转,将企业中留存的集体股产权全部转换给企业自然人,而使其变革为民营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法人实体。改制后,产业结构趋于合理,企业整体素质有所提高,企业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大大增强,经营管理人才大量涌现,焕发了新的活力。至2002年7月底,累计私营企业134家,总资产4.8亿元,总注册资本2.8亿元,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有13家,新批准私营企业22家,批准投资额1.88亿元,同比增长185.7%,完成工作量1.26亿元,同比增长208.9%。
进入新世纪,菀坪缝纫机工业发展迅猛,成了当地农民和浙江、台湾等地区客商的投资热点,呈现前所未有的生机,一个个整机企业、零件加工企业及配套的锻压、热处理和包装企业破土而出,形成了缝制设备的开发、制造、经销、服务的完善系统,缝纫机产业集群化发展形成规模。
(二)、缝纫机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成因分析
1、世界经济格局的大调整是机遇
由于知识经济、网络经济、新经济的出现,发达国家为了保护短缺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主要发展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和服务产业,而把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使世界缝制机械产业整体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19世纪中叶以来,控制着缝纫机制造业发展的美国、德国、意大利等企业,有的已退出了竞争舞台,有的进行了大规模转移,有的还利用所掌 10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握高新技术坚守阵地。美国胜家公司和德国百福公司相继提出了企业破产保护。德国杜可普和阿德勒合并重组,有效利用原有资源,谋求继续发展。日本胜家日钢公司结束了它的缝纫机制造历史,将缝纫机制造设备转让。老牌意大利利满地公司转移了产品和设备,已在国内停止缝纫机生产。日本三菱电机卖掉了普通平缝机生产设备,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其他机电产品生产上。香港善美集团也屡屡受挫,世界著名的日本最大的缝纫机制造公司JUKI株式会社被迫裁减人员等等。一切都表明缝制机械产业在动荡、在调整。世界产业结构发生的变化,给中国缝纫机工业带来了机遇。菀坪缝纫机产业以与中国标缝联营为契机,牢牢地抓住机遇,迎难而上,获得了较好的发展。
2、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是关键
纵观菀坪缝纫机产业发展史,从最初与西安标缝联营到镇村联办企业,从企业转制到大力发展民营企业,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和正确引导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近年来菀坪镇政府坚持招商、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方针,成立了专门的招商引资服务工作组,为业主提供信息收集、政策咨询、代办手续、劳动中介等全程优质服务,把“亲商、安商、富商”当作自己的义务。采取多项优惠措施,鼓励个私业主投资兴业:一方面降低土地租金,盘活存量资产,并在水电配套、规费收取上进行优惠;另一方面在个体私营企业贷款方面提供帮助,必要时由总公司资产办公室为企业提供短期周转资金信用担保。还积极推动菀坪缝纫机零件同业公会活动,组织缝纫机企业参加国际缝制设备博览会,积极提升菀坪缝纫机产业档次和知名度。此外还多次举办机械培训班,为私营企业培养人才。
3、同业公会的合理运作是保障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1999年在菀坪镇政府大力支持下成立了菀坪缝纫机零件同业公会。成立时会员26个,会员企业资产9200万元,零部件销售额5000万左右。公会设会长1人,副会长4人,秘书长1人处理日常事务。会长由发起人担任,秘书长聘请原工业公司一名常年从事企业管理的科长担任。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协调、自我约束、自我教育”为宗旨,立足为会员服务,为政府当好助手,组织会员开展各种有声有色的活动,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起到了协调企业间的关系、共同开拓市场、密切联系政府的作用,为菀坪缝纫机产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4、当地企业家的团结奋斗是动力
菀坪缝纫机产业集群化发展中起决定作用是一批团结奋斗、艰苦创业的企业家。菀坪这个社区有着来自9个民族,16个省、市的外来人口,以苏北籍和河南籍为主,中原文化是这里的主流文化。菀坪人有着勤劳、吃苦、耐劳、直爽、好客的特点,有一种质朴的团结和仁和的庚性。正是一群象潘国明一样的从小就胸怀大志、要干一番事业来摆脱贫穷,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企业家,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奋斗,努力打拼,奋力开拓,发展和壮大缝纫机产业,才有今天菀坪缝纫机产业集群。菀坪标准缝纫机有限公司和菀坪零件厂是菀坪缝纫机工业发展的人才摇篮。通过“人才裂变”鼓励原企业中一部分有技术、有实力的人分离出来,自己创办企业。如2000年新办的40多家企业的企业主,有50%曾担任过车间主任、副厂长以上职位。这些企业主一上马就较快进入角色,并较快地与原有企业挂上业务。在这样的互动作用影响下,民资投入缝纫机行业的越来越多,从而形成了现在的缝纫机产业集群。
二、现状及特点分析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一)缝纫机产业集群的现状及特点
1、整机企业有较大发展
目前菀坪有缝纫机整机企业15家,注册资本6800万元,总资产2.85亿元,固定资产1.68亿元,从业人数1255人,年产整机能力50万台。今年1~9月份实现销售收入2.1亿元,出口额450万美元,上缴税金2150万元。总资产、固定资产、销售收入和出口额四项指标同比增长19.2%、27.8 %、32.3 %和32.2 %。目前整机生产已形成平缝、自动加油、高台、双针、裘皮、筒式、机电一体化等不同功能、多种系列、种类齐全、高附加值的厚料缝纫机60多个品种,其中不少是填补国家、省空白的获奖新产品。生产的中厚料缝纫机在全国同类市场上占据50%以上份额,市场优势明显,菀坪已成为全国中厚料缝纫机的生产基地。龙头企业中国标准菀坪机械有限公司2002销售1.28亿元,交纳国、地税2000多万元,排吴江市十大纳税户的第八位,人均创利税居全国缝纫机之首。2003年菀坪缝纫机制造业计划年销售额6亿元,力争8亿元,年产整机20万台。今年1~9月份共销售缝纫机整机8.2万台,销售额同比增加了26%,出口整机31000台。
2、缝纫机零件生产已具专业化生产雏型
目前菀坪缝纫机工业企业达到 235 家,注册资本 4.5亿元,总资产8.67亿元,固定资产4.1亿元,全部从业人数7660人。今年1-9月,全镇缝纫机工业实现销售收入7.11亿元,出口额1050万美元,上缴税金4100万元。总资产、固定资产、销售收入和出口额四项指标同比增长21.1%、25.6%、31.3%和29.1%。不少企业还将生产加工业务延伸到家庭小型生产加工点62个,从业人员约120人,总资产约 3000万元,固定资产1800万元,2003年1-9月62个小型加工点承接的业务达800万元。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目前可提供各类精密零部件4000余种,小部分供应本地整机厂,部分为全国200多家整机厂配套,部分出口日本、韩国、意大利、德国等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为世界著名品牌如兄弟、飞马、百福、精工、大和、银箭、利是等缝纫机配套。各零件企业已在生产品种上逐渐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形成了拳头产品,如以轴类零件为主或以套类零件为主,或只做一个部件,专业化生产。个别企业的零件已具备高、专、精优势。菀坪缝纫机整机企业的发展带动了零部件企业的发展,而零部件企业的发展又推动了整机业的发展,全行业步入了良性循环。今年1~9月份零件企业开发新产品1000多种,销售同比增长了31.3%,超额完成任务。
3、缝纫机产业链形成并延伸
目前菀坪已形成了模具加工制作、铸造、热处理、零件粗加工、精加工、整机装配、产品包装、运输等前后相接的产业链,环环相扣,有序运作。产业链从零件加工开始,向缝纫机包装、锻压、铸件、服装加工、电器元件方面不断延伸,不仅使缝纫机产业领域得到拓宽,层次得到提高,构筑具有特色的工业经济板块,还使许多民营企业在发展中减小风险,得到实惠。该镇领导正构思将缝纫机产业提升为机械制造业,为汽车产业配套,争取有更大发展。目前该镇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和日本、美国、意大利、德国、韩国等,已形成较高产业集聚度,是全国知名的缝纫机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缝纫机名镇”。
4、产品开发能力日益增强
近两年许多企业纷纷追加投入,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强与日本“兄弟”等国际著名公司的合作,积极吸收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改造传统工艺。流水线作业、机械化作业、加工中心、CAD技术、自动化喷涂以及电算化手段开始得到运用,产品开发能 14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力增强,新产品不断凸现,许多企业通过了ISO9000系列标准认证。中国最大的工业缝纫机零部件生产和销售企业、中国缝纫机协会零部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单位——苏州市菀坪零件机械有限公司,加工生产的9大系列2200个高精度、高难度零部件遍布国内,畅销日本、美国、意大利、德国、韩国等国和香港、台湾地区。2002年实现销售收入3300万元,连续5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自营进出口达315万美元。
5、行业自律管理形成
菀坪缝纫机零件同业公会成立以来为企业培训专业人才400余名,推荐专业人才160多名,积极解决新办企业生产难题,协调劳动用工纠纷。新办企业遇到困难,公会总是组织专业技术小组,带着设备、技术上门帮扶,直到正式投产为止,帮助企业开好头,起好步。公会每年都要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国际缝纫设备展览会”,打造良好的整体形象。在“2002中国国际缝制设备展览会”上,菀坪引起了众多媒体和海内外的客商的关注。会后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与菀坪建立了贸易合作关系,有近百批客商到菀坪实地考察。公会在协调企业矛盾、指导产品价格、商定职工收入标准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避免了企业间恶性竞争、职工无序流动。公会将成员企业凝聚在一起,形成“拳头”一致对外,做到“菀坪能做的业务,决不让它跑出菀坪”。同业公会积极配合政府向企业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引导企业守法经营,并本着依法维权原则,积极向政府反映企业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争取政府支持。该同业公会已成为吴江市发挥作用最好的同业公会之一。
6、开始注重品牌战略
目前菀坪注册工业缝纫机商标有“标准”、“万工”、“宝佳”、15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菀坪”、“爱狮”、“佰嘉”等7个品牌,今年将又有15家企业形成自己的品牌。“标准”牌享誉国内外,代表着中厚料工业缝纫机的先进水平,主导着同类产品的价格和制造技术,“标准”牌逐渐与日本兄弟、精工等著名品牌相抗衡。“万工”是苏州市级名牌,知名度不断提高。“宝佳”牌在国际市场有较高知名度,五大系列20多个各具特色的特种机型是宝佳缝纫机的最大优势。菀坪的工业缝纫机零件已被国内外众多工业缝纫机企业所使用。国内外工业缝纫机行业几乎没有一家不知道“菀坪”这个地方的,“菀坪”已成为著名地区品牌。
(二)缝纫机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现状分析
1、受服装产业的带动发展迅速
缝纫机是一种耐用消费品,工业缝纫机的更新周期一般在八年左右。从国内形势来看,1992-1993年服装行业曾掀起一个更新设备的高潮,此后八年改造投入力度均不大,缝制设备市场较低迷。目前服装业复苏,为了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一批中小企业加大了投入力度。中国缝纫机中部分机种质量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因此原采用进口设备的服装企业开始使用国产缝纫机,替代了部分进口产品。中国缝纫机产品出口增加和替代进口能力增强,为工业缝纫机营造了较好的市场前景,加之改造期又至,强力拉动了缝纫机工业迅速发展。菀坪缝纫机产业在这样的背景下获得了生机和活力,迅猛发展,壮大了规模。
2、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增强了竞争优势
产业集群是现代市场经济产物,是产业组织方式的一个大提升。菀坪缝纫机产业集群由200多家企业构成,在一个区域内共同发展,不仅空间上集中,还在企业间形成了一种内在联系,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和竞争优势,提高了竞争能力。菀坪缝纫机产业随 16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着产业链形成和延伸,所占市场份额不断增大,逐步向生产加工中心、市场贸易中心、研究开发中心、信息发布中心、价格形成中心、检测检验中心和技术标准制定中心发展。产业集群发展有效地降低了企业的信息成本、交易成本,竞争充分,技术进步快。产业集群发展围绕产业链,通过整合,形成生产配套体系、市场贸易体系、研究开发体系以及生产服务体系,而发达的配套体系又促进了产业升级,向高层次迈进。3、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菀坪缝纫机产业虽然获得了较大发展,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设计、工艺水平和管理理念。设计方面,国际上发达国家大量采用光、电、声、磁及IT等自动化控制技术,大量的技术储备使缝制机械产品始终处于领先地位,专用、特殊的缝制机械及智能化、多功能缝制生产设备的品种越来越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而菀坪缝纫机产业基本上无自主知识产权,多数企业起步晚,底子薄,以技术模仿为主。按照WTO规则,知识产权的保护要求我们有自主知识产权,否则只有死路一条。
工艺方面,国际先进企业大都采用柔性化、智能化和无人化生产技术和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产品使用寿命和稳定性上,始终高于国产机种。如机针和旋锁的使用性能,使用期相差3-4倍。从铸造、机壳加工、涂装、零件与装配五大工艺流程来看,同日本比都没有优势。在机壳加工方面我国现在是大流水线,国外已是连线生产了;在噪音控制、力矩、震动等方面差距较大。数字缝纫已经在家用缝纫机、编织机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我国进入这一领域较迟,更缺少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和长远规划。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管理方面,国内企业员工甚至管理干部都存在理念上的问题,许多企业虽获得了ISO9000认证,却不能严格按照各环节标准来操作,就算数据、指标就放在眼前也无法认真完成。
4、在整个缝纫机产业中所占份额还比较小
目前世界上年产各种缝纫机约1800万台,缝纫机销售额在60-70亿美元左右。按品种分:普通家用缝纫机约450多万台,主要由中国生产;多功能家用缝纫机约500万台,主要由中国(包括台湾地区)、日本、巴西等国生产;平缝机系列约400多万台,包缝机系列也有300多万台,主要由中国(包括台湾地区)、日本、德国、意大利、韩国等国生产;绷缝机系列有几十万台,其他特种缝纫机包括钉扣机、锁眼机、套结机、暗缝机、刺绣机、封包机及加上一些独特功能的缝制机械有近百万台。目前中国有缝纫机生产企业近千个,其中整机企业350多个,零部件企业800多个,分布在上海、天津、西安、江苏、浙江和广东等地。2002年年总产值近200亿元,产量1300多万台,品种近千种,出口5亿多美元。菀坪缝纫机产业虽然已有较大发展,但所占份额还很小,随着国际缝纫机产业转移,服装产业发展,还有巨大市场可挖掘,企业规模还应进一步壮大。
(三)缝纫机产业集群化发展带动相关产业作用明显
1、支撑传统农业经济持续发展
以缝纫机产业为主体的菀坪工业是在传统农业基础上分离或剥离出来的,脱胎于农业而成长,壮大后又反哺农业,使传统农业走上了现代化之路。2002年菀坪镇的农业由于得到工业支持,保持了较好发展势头。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粮经面积比达到2.5:7.5。柑桔生产大面积推广(特)早熟品种,水产养殖在蟹混养基础上套养鳜鱼、黄颡鱼、澳洲小龙虾等特种水产品,形 18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成了立体养殖。林果、水产业成功打造了“芸香”柑桔和“太菀”大闸蟹两大品牌,建成了柑桔、水产两大无公害生产基地,成为苏州市无公害生产综合示范基地。2002年农业总产值达11000万元,同比增长15%。生态农业、环保农业和现代农业的框架基本形成。
2、激发第三产业焕发新的活力
大批缝纫机工业企业的出现,促进了菀坪人口流动,必然促进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加快。一方面缝纫机企业不断增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工业就业人口随之增加,促使人口不断向工业集聚地聚集,从而产生了对交通、运输、通讯、邮电、信息的需求;另一方面缝纫机工业发展,催化了整个工业发展,使就业工人收入提高,从而引发了人们在满足物质需要之余追求更高生活质量的需求。这些都刺激和带动了劳务、运输、商业、餐饮业、其他服务业发展。此外,民资外资的引入,使一些濒临倒闭、不景气的企业得以拯救,并拉动第三产业发展。2001年,菀坪镇以交通运输、商业、餐饮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生产总值达到43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4%,占全镇国内生产总值的18.9%。
3、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全方位发展
缝纫机工业健康发展,促进了整个经济发展,为菀坪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从而使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劳动就业、城镇建设、农民收入、农村风尚等各项社会事业得以大力推进。昔日弹丸之地,今日到处呈现青春活力。
三、前景及发展分析
(一)缝纫机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前景预测
由于缝纫机既是技术密集型产品,又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市场竞争促使企业必须不断降低成本,而中国具有良好的生产基础、完 19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善的配套体系以及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更由于中国的巨大市场,世界缝纫机工业生产向中国转移是必然趋势。面临当前世界产业大转移,以及国内服装企业对缝制设备的需求增长,将为缝纫机产业提供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但缝纫机产业是一个开放较早、市场化程度较高又相对较小的行业,这就决定了企业必须依靠自身力量,加快转变观念、调整结构、加大技术革新力度,提高竞争力去把握机遇。
在机遇和挑战面前菀坪人正锐意创新、信心百倍地努力抓住机遇,努力做大做强缝纫机产业。菀坪缝纫机产业集群发展已产生了较大产业集聚效应,形成了较强竞争优势,有了良好基础,我们相信在菀坪党委和政府的关怀和扶持下菀坪缝制机械工业板块经济将更有活力,将进一步提升菀坪缝制机械产业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菀坪的社会经济将更繁荣昌盛。但可以肯定地说,在激烈的竞争中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将不断发展壮大,而部分技术落后的企业将被淘汰,但整个产业将毫无疑问地发展壮大。
(二)进一步发展缝纫机产业集群的建议
1、正视自身不足,迎头赶上
菀坪缝纫机产业虽然发展迅速,实现了量的扩张,但质的增长与量的增长不同步。同国内外同行先进水平相比,菀坪缝纫机产业在规模优势、成本优势、技术优势、及管理优势等方面都有较大差距。如企业规模偏小,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不够先进,传统加工工艺比重大,高精度设备所占比重低,更缺少代表当今先进制造技术的柔性制造系统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产品品种不够丰富,许多专用机、特种机和多功能综合自动化产品还不能生产,整机发展滞后于零件制造、缺乏品牌优势;员工素质不够高,计算机、光电等综合应用技术人才短缺与管理跟不上发展需要等,20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这些因素都制约了菀坪缝纫机产业更好地发展。要积极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合理组合;要尽快从“铺天盖地”到“顶天立地”发展,有针对性地扶持大型企业,打造“旗舰型企业”,增强竞争力。通过资本经营实现规模经济,促进企业联合化与集团化发展,建立企业的国际分工体系和国际流通网络,参与全球化经济竞争。
2、实施人才战略、以人为本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分配和使用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要努力招募最优秀的人才,将人才放到最适宜的位置上,创造最有利的条件,使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目前紧缺科技人员和高级技师人才,尤其缺机械和电脑结合的、深层次了解缝纫机设计的专门人才,以及有丰富经验的工艺技术人员。促进菀坪缝纫机产业更好发展,应当实施人才战略、以人为本,积极开发人力资源。通过聘请外籍专家及国内退养专家,委托进行科研开发,委托大专院校培养,建立研发中心,加强科技中介,加强内部培养和挖潜等,让更多优秀人才到缝纫机产业中来,促进缝纫机产业升级提高。
3、狠抓科技发展,科技为先
要尽快从原跟随式战略向跨越式战略转变,建立科技创新机制,推进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让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尽快形成竞争优势。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开发新产品,完善系列品种;加快技术升级,推进电子技术与传统产业结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与产品科技含量;调整生产结构,从数量型转化为技术型,加速实现机电一体化。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要深入服装企业开展研究工作,着重研究缝纫工序,研究新型面料,掌握机械设计软件和缝制机械核心技术;采用新工艺,提高缝纫性能和机器性能,降低噪音、振动,保护环境,提高质量;开发控制器、伺服电机和驱动器,加速自动化机种开发,完善系列产品开发;提高零部件质量,开发新品种,使高档次、高附加值机种增大比重,力争超国际先进水平。
知识产权是企业发展的新动力,要在现实生产经营中坚决地贯彻这个理念。按照WTO规则,合法有效地引进国外缝制机械技术产权,提高国内机种的研发时效,减少因知识产权引发的国际贸易冲突和矛盾,以“世界商人”的观念应对制造业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4、开发品牌资源,打造名牌
企业竞争已从产品竞争、价格竞争、资源竞争,转向了企业形象及整体实力竞争。谁能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吸引更多注意力,把良好企业形象树立起来,为社会公众所认同,谁就立于不败之地。开展企业形象经营,培育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努力打造名牌。继续打造菀坪缝纫机地域品牌,提高“菀坪”这个“中国缝纫机名镇”在国内外的知名度。继续保持“标准”牌的市场龙头老大地位,努力培育“万工”、“宝佳”、“爱狮”、“菀坪”等品牌,鼓励更多企业打造品牌,形成群星争辉局面。
5、加强自律管理,团结奋战
产业集群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必然会出现行业的自治组织,而且对产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要继续发挥好菀坪零件同业公会的作用,组织和协调好专业化生产体系。大力打造菀坪工业缝纫机生产基地,充分发挥同业公会的协调功能,有组织、有计划地使各零件企业实行专业化、社会化生产,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零件生 22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产企业体系,努力培养几家零部件小巨人型企业。提升行业结构,增强行业凝聚力,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用大胸襟、大气魄把各企业团结起来,共同奋斗,不断做大做强。
我们坚信,在党委和政府大力扶持和引导下,在全行业共同努力下,菀坪工业缝纫机械产业必将迎来一个蓬勃发展的春天。
吴江羊毛衫产业集群发展探微
我市横扇镇享有“家家有横机,户户织毛衣”、“羊毛衫之乡”、“全国最大的羊毛衫生产基地”等美誉。经过七十年代搞乡办、八十年代搞联营、九十年代搞民营三个发展阶段后,我市羊毛衫产业发展迅猛,形成了以横扇为中心的区域性集群化发展态势,成功打造了羊毛衫产业板块经济。
一、羊毛衫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现状
(一)、“铺天盖地”发展,初具规模。吴江市羊毛衫产业发端于上世纪70年代,90年代中后期大规模发展,最近3年热潮涌动的民资投入更进一步加快了该产业的集聚和发展。目前吴江市羊毛衫产业已具有相当规模总量,拥有横机45093台,从业人员40000多人,其中外来民工20000多人。仅横扇镇,就拥有横机近30000台,电动横机、电脑横机逾2000台,其中单价30万元以上的电脑横机近100台,全镇7000多户居民中有3600多户直接从事羊毛衫生产,1000多户从事羊毛衫产业相关配套服务。截止2003年8月投资规模在千万元以上的羊毛衫企业有5家,500万元以上的有11家,100万元以上的有500多家,年产羊毛衫超1亿件,平均每天都有数十万件羊毛衫投放市场,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及美国、俄罗斯、捷克、西班牙等国家和香港地区,年销售额超过15亿元。
(二)、带动相关产业,繁荣经济。羊毛衫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横扇 23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工业经济的飞跃,现在横扇镇已经形成了针纺织、喷织、印染化工、机械、铸造等一批特色行业,第三产业也随之不断发展。羊毛衫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当地农民的脱贫致富。2002年横扇镇年人均收入8000元,人均存款超过1.7万元,目前全镇30%的农户家庭资产超过100万元,农民别墅率达到35%。在著名的羊毛衫专业村叶家港、大家港、厍港等村,农民人均收入达2万元每年,每两家农户中就有一家造起了别墅。
(三)、注重规模发展,构筑载体。目前,吴江横扇的羊毛衫产业已经构成了由家庭作坊向规模化发展、由手工操作向机械化演变、由来料加工向品牌化提升的新走势,并从意大利、日本、韩国等引进先进的电脑横机提高产品档次。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羊毛衫经济板块,扩大集聚效应,横扇镇还开发建设了吴江市针织品科技园、外商投资开发区、旗北民营开发区、外向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等“四大园区”,为经济发展构筑了新的载体。如针纺织科技园区,重点发展高档羊毛衫、纺织品深加工,目前园区内已落户10多家企业,投资额超亿元。而占地3.3万平方米,投资3100万元的江苏横扇羊毛衫商城,也正逐步成为横扇羊毛衫生产基地的销售窗口和衔接全国羊毛衫交易的市场纽带。
(四)、政府大力扶持,迎难而上。横扇从事羊毛衫生产的厂家虽然很多,但规模都不大。在横扇镇3600多户羊毛衫生产企业中,90%以上都是仅有数十台横机的“前店后厂”式家庭作坊。这种家庭作坊式企业技术力量相对薄弱,产品档次不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下风。此外,横扇自己生产出来的羊毛衫90%以上都是运到外地去卖,其中主要是浙江和常熟,中国目前最大的羊毛衫集散地浙江濮院羊毛衫市场里面70%的羊毛衫是横扇生产的。而生产环节的利润大大小于销售环节,作为羊毛衫的生产基地而 24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非集散基地,横扇羊毛衫生产者的利润往往更多被地销售商截留。势小利薄,使横扇羊毛衫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窘境。针对这种情况,横扇镇党委、政府在2002年推出了以“启动一个市场,重点扶持20家中档规模企业,搞活3000户配套企业”为主要内容的“一二三”工程。在排队摸底基础上,列出了一批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作为重点培育对象,积极引导他们走规模化、品牌化、外向型发展道路,努力建成10家有一定规模和全球品牌知名度、产品质量向中高档发展的公司,并通过这批企业提高横扇羊毛衫的市场美誉度,提升整个产业档次。政府还挑选出20家中等规模家庭作坊式企业,努力扶持让其向公司运作方式转变。对于面广量小的3000多户配套家庭生产户,横扇镇提出要变家庭作坊式为联户生产、配套生产、企业化生产等多种形式,以此赢得市场。
二、羊毛衫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特点分析
(一)、家庭作坊式经营,发展迅猛。上世纪70年代末,横扇镇五金厂购进3台横机,并从上海请来“技术外援”,开始涉足羊毛衫生产,开办了建新针织厂,从此为横扇人开启了致富之门。羊毛衫行业投资少、见效快,在建新针织厂成功转产的第二年,一些村陆续办起了多家集体性质的羊毛衫厂。1988年全镇有镇办羊毛衫厂4家,村办羊毛衫厂14家,从业人员540名,当年羊毛衫为横扇人带来106万元的利润。而羊毛衫产业真正在横扇“铺天盖地”,还要归功于民间资本介入。80年代末,一批在集体企业工作的供销人员、管理人员相继跳出企业自谋发展,办起了私营羊毛衫厂。这批人成为横扇羊毛衫产业大发展的生力军,规模由最初的一、二台横机逐步滚动发展扩张到几十台,同时这批人带动亲戚朋友、左右邻居一起发展羊毛衫生产加工。目前有“羊 25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毛衫第一村”之称的叶家港村有超过90%的农户从事羊毛衫生产或从事与羊毛衫业相关的行业,全村拥有各类横机3000多台,年产羊毛衫1000万件,人均年收入超2万元。这种家庭作坊型的羊毛衫生产方式在横扇风行至今,羊毛衫产业也通过这种方式与横扇人在民间广泛结合。羊毛衫产业的“星星之火”在全镇终成“燎原之势”。
(二)、低成本模式运作,竞争力强。以横扇为代表的吴江羊毛衫行业主要是以家庭手工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虽说底子薄,基础差,但也有一定的独特优势,即费用少,成本低,一件同样的羊毛衫可比其它企业低2——4元。别人亏本不能做的生意,他们不仅可以做还能赚钱,这就具有相当的竞争力。事实证明,吴江市羊毛衫行业把产品定位在中低档这一层面上,依托桐乡濮院、常熟招商城等羊毛衫市场为销售基地的这一策略是成功的。横扇羊毛衫目前以内销为主,约占总量的80%,定位于中小城市及农村这一国内的最大消费群体。为满足不同原料、不同档次及各个季节的生产要求,横扇羊毛衫加工企业配置5针至14针等多种规格横机,原料由最初的腈纶、兔羊毛发展到目前的全羊毛、精纺、冰麻、仿羊绒等多个种类,深受中低档次消费者青睐。
(三)、产业集群化发展,整合性高。随着一系例相关政策的出台,吴江横扇羊毛衫产业“蛋糕”越做越大,羊毛衫生产前后配套企业也逐步形成。就横扇镇来看,如今已经形成了从纺纱、染色、砂洗、印花、编织、包装、托运到销售的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体系,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使那些从事羊毛衫生产的业主实现了从原料到成品销售都可以做到“足不出户”。目前横扇镇有毛纺厂1家,氨纶包覆厂2家,印染加工企业5家,羊毛衫经营门市部超百家,全镇绝大部分的人从事与羊毛衫生产相关连的工作。吴江的羊毛 26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衫产业已经形成以横扇为中心,庙港、平望、梅堰、八都、桃源等镇相呼应的区域性行业板块,呈现出区域经济的特色,在全国也有相当知名度。目前吴江羊毛衫产业在自身特色基础上,走品牌化、规模化发展之路。“一二三”工程的实施将使横扇羊毛衫产业既有“航空母舰”,也有“联合舰队”,变原先松散“各自为政”的松散型企业集群为紧密“联合作战”的战略联盟型企业集群,使横扇羊毛衫市场竞争力大大提升。
(四)、工作扎实力度大,效果明显
1、技改扶持力度大。市政府建立了企业技术进步扶持基金,对企业引进先进技术,给予一定比例的贷款贴息。各相关部门积极向上争取各项优惠政策,大力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有力促进了横扇羊毛衫产业集群化发展。
2、科研开发力度大。目前横扇镇已经设立产品研发中心,通过“产、学、研”的结合,加强基础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应用以及成果转化,提高了产品科技含量,增加了产品附加值。产品研发中心在服务中小企业产品开发方面已发挥了较大作用。
3、创建名牌力度大。品牌运作可以提高产品附加值,从品牌上获得的利润超过30%,而生产加工费只有10-15%。横扇镇鼓励企业注册产品商标。还组织专门人员有奖征集商标符号,对好商标进行奖励。对创建商标工作做得好的企业,给予重点扶持,帮助争创省、市名牌产品,或著名商标、知名商标。目前申请注册商标的企业达18家,涌现出红玫瑰针织制衣、金马羊毛衫、三利针织制衣等一大批规模型羊毛衫企业,并树立了三利、金马、洪顺、灯台、林芳、雪山、宝马等一批羊毛衫品牌,“一二三”工程初见成效。
4、外向发展力度大。横扇镇招商引资力度较大,通过优惠政策和 27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强化工作力度来吸引广东、温州等地客商,和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客商来我市羊毛衫生产中心镇落户,也吸引配套企业来投资办厂,或设置办事机构。营造了较好的适宜羊毛衫产业发展的优良氛围,让吴江羊毛衫产业优势进一步强化。
三、羊毛衫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前景预测
(一)、产品需求潜力巨大。目前在我国羊毛衫仍然是工薪族过冬的主要服装。据商业信息中心对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商品销售统计,2002销售羊绒及羊毛衫1655.7万件,同比增长7.3%。虽然羊绒衫的兴起给羊毛衫市场冲击很大,但羊绒原绒产量低,纱线强度不够,不耐磨,不易打理且价格高,不易成为大众产品,所以还代替不了羊毛衫。羊毛衫市场仍是一块尚未充分挖掘、方兴未艾的大市场。此外,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消费多样化,且广大农村服装需求量大。现有市场不算,“十五”期间全国年均增长1200万人,每年还有4000万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孕育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再加上我国纺织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增强,出口渠道畅通,纺织品出口增加。由于国内外市场潜力巨大,只要在低成本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质量,扩大花色品种,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要,羊毛衫行业发展前景仍十分广阔。
(二)、市场需求变化较大。面对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和产品需求的巨大潜力,羊毛衫市场的竞争方式顺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由拼原料、拼价格变为拼工艺、拼款式,并向时尚化、个性化发展。市场的变化孕育着企业的机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和审美观点不断提高,服饰时尚化趋势日益显现。羊毛衫作为一种服装产品,其消费重点正逐渐从技术含量转向时尚含量上。外衣化、时装化、个性化、多样化、实用化、系列化是目前羊毛衫市场发 28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展的潮流。羊毛衫款式设计、面料选择尤为重要,同时小批量、多品种生产将会逐步取代大批量式工业化生产。伴随着服饰时尚化的流行趋势,消费者将更看重羊毛衫的品牌,追求名牌效应。
(三)、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目前一些羊绒衫加工企业凭借其品牌实力与生产基地、设备等优势,开始纷纷进入羊毛衫领域。如天山纺织、金宇集团、圣雪绒和鄂尔多斯通过上市和配股募集了大量资金,纷纷向羊毛衫市场延伸。目前鄂尔多斯羊毛衫除了在内蒙古生产基地生产之外,还在浙江许多企业贴牌生产。目前,我国羊毛衫市场需求大,但汇集着大量中低档品牌,众多羊绒行业知名品牌的加入无疑将进一步加剧羊毛衫市场的竞争,所以羊毛衫市场格局势必在3-5年内重新划分。同时随着进口商品关税税率降低,更多国外品牌毛针织服装将进入中国市场。因此未来国内毛针织服装市场格局必然会发生变化,意味着竞争将更加激烈。内销毛针织服装中,纯毛、毛混纺产品比重较大,对羊毛的需求也大,而羊毛主要依赖进口。目前世界羊毛价格大幅上涨,供应量在减少,对行业影响也很大。
四、羊毛衫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相关建议
(一)、加强科技研发和培训工作
1、创办产品研发中心。质量是产品的生命,产品是企业的生命。一要引导企业建立自己的产品研发中心,制订适当的政策给予扶持,逐步使其拓展延伸,使骨干企业都有这样的机构,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开发能力。二要在骨干乡镇建立产品研发中心,中心的组建实行股份制,乡镇组织,民间为主,市里扶持,自负盈亏。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挂钩,新品有偿使用,市里评等奖励,促进研发中心稳定发展,逐步达到以产品开发引导市场消费的目的。
2、创建职工培训中心。一个产业的稳定发展和职工技能的稳步提 29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高息息相关。正如吴江丝绸业的发展一样,苏州丝绸工学院和吴江丝绸中专为吴江丝绸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人才,有力地促进了丝绸业的发展。因此,建议由政府划拨一定的经费,以吴江职业中学为基地,校企挂钩,为羊毛衫企业培训业务骨干,开展多种形式的技工培训班,以提高职工素质,满足日益发展的生产需要。
(二)、实现四个提升
1、大力加强技术改造,努力提升设备水平。由于手拉横机消耗体力大、劳动强度高,而电动横机精密度差,灵活性不够,因此电脑横机的应用已成为羊毛衫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引进电脑横机有许多优点:(1)改善员工劳动环境;(2)降低员工劳动强度;(3)提高编织工作效率;(4)大大降低人工开支;(5)提高产品质量档次。此外,拥有先进的电脑横机设备,容易通过包括ISO9000质量体系、ISO14000环保体系等各项国际体系的认证,为横扇羊毛衫的出口贸易扫除壁垒、铺平道路;围绕横机的技术改造,染色设备也必须相应提高。要采用先进设备,达到国外筒子染色内外一致、没有色差的水平,以适应将来色织的需要;成衫染色和整理也要在现有水平上加以提高。要使缩水率严格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防止无限制的宽松和紧缩。
2、积极扶持骨干企业,大力提升企业规模。吴江市横扇镇和吴中区渡村是二个不同类型的羊毛衫生产基地。二镇起步差不多,与上海联营路子也一样,但从九十年代开始,发展路子开始有所不同。横扇向浙江看齐,大力发展家庭羊毛衫生产,热火朝天搞工业,铺天盖地大发展。而渡村当时以集体工业为主,无法与横扇竞争,于是跑口岸,搞外贸,提高水平求发展。到目前为止,横扇设备号称三个“三”:即30多台高档电脑横机,3000台电动横机,30000台手动横机。而渡村有8000台手动横机,有20多家羊 30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毛衫企业,骨干企业10多家。结果两镇销售差不多,但年利锐差异很大,横扇最大的羊毛衫企业上交税收50万元,渡村最大企业上交税收500万元。因此,要做大做强我市羊毛衫行业,推动羊毛衫产业集群化发展,必须培育一批利税在100万元以上的骨干企业,使之带动产品外销、带动小企业和家庭工业齐头并进,形成大、中、小三个层次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3、着力开拓两个市场,尽快提升产品档次。为了改变我市羊毛衫内销与外销、低档产品和高档产品都是一腿长一腿短的现状,要做好以下三项工作。一要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建立新的销售平台;二要确定新的消费目标,打品牌、创名牌,建立新的消费层面;三要加快产品开发力度,积极引导市场消费,努力改变原料、款式、印染这三张“老面孔”,尽快提升产品档次。
4、解放思想迎难而上,全面提高人员素质。首先,业主方面,一要解放思想,克服“小富即满”、“小打小闹”的小农经济思想,拓宽思路,继续加快发展;二要“敢于争先”,加快技术改造,抢夺市场制高点;三要“迎难而上”,着力提高业主的素质。其次,要努力提高员工素质,加强引进和培养人才,否则很难适应外销和高档产品的生产需要。
吴江市彩钢板产业集群的发展轨迹
一、我市彩钢夹芯板产业的发展现状
1、该产业在全市的规模总量和地区分布。据统计,全市有彩钢夹芯板生产厂(含净化设备和钢结构企业)300多家,年生产能力 3500万平方米,年产量 3000万平方米,年销售额超过40亿元。主要集中在金家坝,该镇现有200多家企业,年销售额35亿元,占全镇工业总量一半。其次是震泽镇,现有41家企业,年销 31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售额约3亿元。此外,北厍、同里、松陵三镇有26家企业,年销售额2亿元左右。该行业主导产品彩钢夹芯板的市场占有率已超过50%,一跃成为国内最大的彩钢板生产基地,备受世界瞩目,一个以金家坝地区为中心的彩钢板产业集群已经在吴江形成。预计到2005年,全市彩钢板产业可实现销售收入90亿元。
2、该产业产生和发展的由来。彩钢夹芯板在金家坝和震泽两地的发展有不同的特点:
金家坝镇的彩钢板产业(含钢构建材和空气净化业)起步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由净化行业衍生而来。当时苏州净化设备总厂到这里来办分厂(现名吴江净化设备总厂),净化房墙体开始用木板、贴塑板,1993年该镇引进第一条彩钢夹芯板生产线,为我市采用新型墙体材料开了先河,而且培养了一批人才,许多懂净化、会经营、完成原始积累的人离厂办新厂,从而使彩钢夹芯板作为独立产业分化出来。经过20多年的积累和演变,发展到如今以净化产业为“一体”,以钢结构、空气净化工程业为“两翼”的行业格局。目前,该行业共有企业200余家,形成了彩钢板基板到泡沫、胶水、C型钢及钢结构、净化工程组成的比较完整的产业链。2003年,彩涂钢板生产线148条,生产能力已达30万吨,年销售彩钢夹芯板预计可达2500万平方米,钢结构制作安装8万吨左右,净化工程量近10亿元。在新型墙体板材行业和空气净化业,金家坝镇在全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也是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和集散交易市场。工程行业是技术密集型的产业,通过和高等院校的联合办学,金家坝镇现有建筑工程师210人,另有540人取得工程项目经理证书,600人获得财务、焊接等专业技术职称,有31家企业获得钢结构和空气净化资质。金家坝镇及其周边乡镇共有1.2万人从事这个行业,活跃在全国各地的专业营销人员超过1000人,32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工程业务覆盖全国,这正是该行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市场知名度的提高,形成了较强的集聚效应,自1997年以来,民间投资积极性高涨,固定资产投资额超过10亿元,今年以来,企业扩大再生产兴起了第二轮的投资热潮,上半年新增私营企业56家,固定资产投资2.2亿元。根据市场需求,今年有32家企业到全国各地成立公司,以更有效地占领市场,同时也迈出了资本技术输出的第一步。行业的发展壮大,还吸引了台湾、韩国等地的12家企业前来投资,主要从事金属加工和新型建材,从而有力提升了行业的档次。
震泽早期就有活动房生产企业,墙板原是水泥板,后来不少企业以彩钢夹芯板来代替水泥板。彩钢夹芯板在推广使用中日益显示其优良性能,使之逐步向钢结构工程延伸。1997年以后,金家坝、震泽两镇随着启动民资,大力发展个私企业,促成了彩板行业的大发展,形成了今天这样的规模。
二、集群中核心企业的基本状况
在吴江市不胜枚举的新型建材企业中,金家坝镇的迅兴金属建材(苏州)有限公司这只“台湾籍凤凰”分外引人注目。这种注目不仅在于迅兴是该行业规模最大的三资企业,也不仅在于其为当地众多彩钢板生产企业解决了原料供货难的问题,更在于迅兴从落户到扩张的过程中处处体现出一种“发散型”的思维模式,这种发散思路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彩钢板行业广大企业的发展共性,为吴江彩钢板产业链的形成作了最佳诠释。
迅兴与金家坝镇彩钢板业结缘,关键在于其独特的发展思路。迅兴的老本行是为彩色涂层钢板企业提供生产流水线,当时公司在无锡办了一家涂层设备厂,而金家坝镇有企业想进入彩涂板行业,当地政府通过熟识的台商为企业寻找设备,由此联系上了迅兴。33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后来那家企业的项目因故搁浅,但迅兴人却从中看到了商机:有人在寻寻觅觅找设备,证明彩涂板行业有拓展空间,在经过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于2001年“怀揣”2000万美元走进金家坝,走进彩涂板业。从设备制造商到彩涂板生产商,这之间的产业延伸看似一纸之隔,但能够“穿纸而过”见商机,本身就说明了迅兴公司具有一种发散的发展思路。
入驻金家坝镇的一年多来,迅兴迅速站稳了脚跟,目前企业年产能力已近10万吨,其生产规模和产品档次在国内彩涂板业均名列前茅,事实证明了迅兴公司这种发散思路下的决策的正确性。在经营过程中,该企业看到,目前彩涂板生产企业普遍呈规模小、档次低的现状,这种现状不但制约了产品附加值的提升,也影响了国产彩涂板应用领域的扩张,而与之相对的则是家电、汽车等彩涂板高端应用领域的嗷嗷待哺。在这种市场环境下,迅兴公司决定再投资1680万美元上马二期工程。今年9月16日,工程已破土动工,明年上半年投产后可年产彩涂板15万吨,而且其产品可覆盖家电应用领域。迅兴公司还设想上马充当彩涂板原料的镀锌、冷轧钢板的三期工程,使国内彩涂板企业原料长期依赖进口的现状成为历史。
迅兴这种分析市场、举一反三的发散型思路使其始终能够在业内保持“领头羊”的位置。而迅兴发散思维的获益者并不仅仅局限于其公司本身,企业二期工程投产后,势必将带动造漆、运输等一批配套企业的入驻,同时也将为其它有心扩张的彩涂板企业指明方面,这将对整个彩钢板行业发展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而从宏观上看,迅兴发展高附加值钢材加工项目的决策与我国“做钢铁强国”的产业发展指导思想相吻合,如果国内企业都能“跟风”,则中国钢材在高端产品应用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将大大提高,34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而迅兴则无疑是整个过程的先驱者之一。
在吴江,具有这种“发散型”拓展思路的企业绝不止迅兴一家,还有金家坝镇鑫吴钢构、中达钢构、生化钢构和净化行业龙头姑苏净化、金晓净化等企业。其中,鑫吴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固定资产达3000万元,钢结构年生产能力为15000吨,年销售额在6000万元左右。获得国家二级资质证书的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姑苏空调净化有限公司固定资产为500万元,空气净化设备的年销售额已达6000万元。从净化设备到彩钢夹心板,从夹心板到净化工程,从净化工程到钢结构工程,我们可以看到,金家坝镇整个产业链的形成实际上就是产业不断发散、延伸的过程。
三、该产业业已取得的优势、发展方向及存在的问题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彩钢板产业已形成一定的优势,具体体现在:(1)机制优势。现在彩板企业全部是民营企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直接关系着投资人的经济效益,激励机制效果明显,主要表现在:对看准了的项目决策快,对市场信息反应快,随机应变的动作快。(2)产品优势。彩钢夹芯板属国家鼓励发展的新型建材,可享受优惠政策。随着国家墙体材料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全国许多地区明确规定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彩钢夹芯板是理想的替代产品之一。发达国家钢结构工程中彩钢夹芯板在非民用建筑中的用量达50%以上,而国内仍属起步阶段,不到5%,市场前景广阔。以彩钢夹芯板作墙体材料的净化设备过去主要用在电子、医药行业;现在国内食品工业和化妆品工业的厂房也要开始净化,净化行业用量也将扩大。(3)聚集优势。我市彩板行业的集中程度较高,国内少有。由于产业集聚,可以做到信息共享,提高知名度,促进竞争,增强产业链的互补作用,降低开发成本和环保治理成本。(4)配套优势。现在金家坝镇彩钢夹芯板的前道有 28家泡沫塑料厂,35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20家胶水厂。还有年产 20万吨的2家彩钢板材生产企业,满足本地需要有余;后道有30多家净化企业和10家钢结构企业,形成前后道配套完善的产业链,有利于降低彩板行业企业的生产成本,形成产业集群优势,增强竞争力。
吴江彩板业在近期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在产业链上,坚持以体现最终产品的工程为龙头,把产业链拉长做粗;在组织程度上,既要铺天盖地,更要顶天立地,坚持以上规模、上水平的龙头企业为先导,带动整个产业层次的提升;在产品档次上,坚持通用板材和特种板材并举,低档产品和中高档产品并举,实现产品系列化、品种多样化、质量标准化,逐步摆脱大路货低水平的恶性竞争,实现错位发展。
根据这一方向,近两、三年内应该而且可能实现以下目标:(1)在全市(主要金家坝、震泽两镇)形成一批规模大、实力强、资质高、品牌响的龙头骨干企业。规模大,年销售额要在亿元以上;实力强,自有资本在2000万元以上;资质高,确保2级,争取1级;品牌响,在苏州大市乃至全省有知名度,争创省市名牌产品。培育龙头企业的途径,一是在现有骨干企业中重点培育。二是走联合兼并、资产重组的道路。如震泽镇的方圆钢结构工程公司,就有上海方出资500万元,由此带来上海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三是可以引进外资,嫁接国外先进技术。(2)板材直接通过本地钢结构和净化工程企业配套出售的比重,由目前的1/3提升到2/3。(3)特种用途和系列化的中高档板材要占板材总量的2 0%以上。(4)整个产业的销售额,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增长的幅度,在全市六个产业集群板块经济中名列前茅。
该产业在前进中值得引起注意的几个问题。(1)虽然企业众多,但上规模、上水平的企业较少,尤其是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不明 36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显。(2)虽然产业聚集度较高,但技术含量较低。该产品在市场上处于低价竞争的初级阶段,利润率日益下降,甚至出现只讲价格不讲质量的现象。(3)虽然该行业全部是民营企业,具有机制优势,但大部分经营者是从工人或营销人员脱胎而来的,技术管理素质跟不上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态势。(4)获得钢结构工程和净化工程资质的企业不多。随着市场发育的完善,各项工程普遍趋向招投标方式,而企业的资质是参加招投标的通行证。据了解,我市钢结构企业有资质的仅30多家,而且多数是3级,个别的2级,没有1级。
四、形成彩钢板产业集群的主要措施
全力打造全省产业集群板块,是做大做强产业的必然选择,也是彩钢板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为此,下阶段吴江彩钢板产业集群将加快推进以下五大工程:
环境工程:加快钢构建材工业园的规划建设力度,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空间。金家坝镇钢构建材工业园的规划面积将由原来的8平方公里扩大到15平方公里,并请同济大学规划设计。抓紧拓宽金家坝临沪经济区北部走廊——同周公路,以此为横向中轴线,北至白砚湖南至牛长泾,整体开发,形成五纵四横的园区道路网架,按照六通一平的标准,抓紧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金属加工区重点配合迅兴公司三期工程和协作配套企业,科学规划,合理使用。
人才工程:加强与同济大学等科研院校、全国钢结构协会、洁净技术协会的紧密型合作,创立钢构建材业重点院校的实践基地,建立专业技术人才库。根据行业发展的需要,多层次地开展联合办学,大力培养本土化技术人才。建立人才引进基金,制定鼓励企业引进专技人才特别是专家级人才的奖励措施。建立科技 37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人才社区,全方位提供便利舒适的人居环境。
创新工程:尽快建立设计研发中心,实行市场化运作。目前,金家坝经过筹备,钢结构建筑、洁净技术研究所即将设立。主要职能是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引进和推广,为企业创造便利的技术服务平台,拓宽企业发展的空间。
品牌工程:在加强对外宣传的同时,强化行业内部自律管理,塑造“诚信为本”的企业文化、行业文化。加大对龙头企业的培育力度,对行业内具备一定基础条件的企业,重点予以扶持,帮助企业克服发展中的困难。引导企业树立自身形象,积极实施品牌战略,进一步确立国内同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嫁接工程:围绕产业链的配套延伸和扩展提升,紧紧盯住国际领先技术和先进企业,全力以赴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充分发挥本地企业的信息优势和成本优势,加强对国际先进技术的学习和吸收,鼓励企业大胆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加强同先进企业的合资合作,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彩钢板产业集群,进一步提升县域经济的竞争力。
吴江丝绸纺织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产业发展方向
丝绸纺织产业是我市的传统产业,迄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发展历史。早在明嘉靖年间,盛泽就已“锦绫为市”;清代有“日出万绸、衣被天下”的美誉,“风送万机声,晴翻千尺浪”,是对盛泽作为丝绸重镇地位的形象描述。
目前,丝绸纺织产业已成为我市的第一大支柱产业,产值比重超过35%。吴江丝绸以精工细作的特色享誉海内外,共获得国家金质奖3只、银质奖4只,部省优质称号60多只。在全国的历次评比中,吴江丝绸产品与杭州、湖州、苏州、上海共同作为重点生产 38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基地而并列齐名;真丝染色、印花绸、仿真丝绸的水平,均在全国同行中居于前列。“新生”牌真丝绸、“茶花”牌真丝绸、“蚕花”牌人丝交织复合产品、“艺龙”牌仿真丝绸,为江苏省名牌产品。在继续保持全国丝绸生产重镇地位的同时,化纤纺织生产突飞猛进,成为全国最大的薄型织物生产基地。
一、吴江丝绸纺织产业的主要优势
我市纺织业主要属薄型化纤纺织生产,近几年由于民资大量投入纺织业,加上较好地接受了国际纺织产业的梯度转移,我市纺织行业的规模迅速得到提升,实力不断壮大,已形成从原料、织造、印染到服装的一条龙配套发展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1、总量优势
2002年全市纺织行业完成现价产值228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5.33%,生产聚酯切片40.5万吨,合纤丝17.6万吨,各类丝织品36亿米,炼染印丝织品19.54亿米,服装3238万件。现已拥有无梭织机5万台,已成为全国无梭化程度最高的地区(织造无梭化率达到82%以上)和全国最大的薄型织物生产基地。真丝绸年产量稳定在2000万米左右(绝大部分出口),产量和出口量分别占到全国总量的八分之一和六分之一。
全市丝绸纺织行业共有企业1200多家(其中织造企业1000多家),从业人员8万多人(织造业5.5万多人)。全市涌现了吴江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吴江化纤织造厂、鹰翔化纤有限公司、祥盛纺织染整有限公司、新民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差别化集团、迪富特种聚酯切片厂、中春纺织公司、艺龙集团公司、盛虹印染有限公司等一大批上规模、上水平的纺织骨干企业,形成了以盛泽镇为主,涉及南麻、平望、黎里、梅堰等镇,具有产业集聚优势的纺织经济板块。骨干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明显。吴江化纤织造厂、39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盛虹印染公司、丝绸集团、鹰翔化纤公司这4家纺织骨干企业年销售收入都将超过50亿元。据统计,目前全市织机数超过1000台的企业近20家,其中吴江化纤织造厂已拥有2600台无梭织机,该厂在加快向前道化纤原料项目发展的同时,下一步打算再引进大规模的喷水织机,一家企业无梭织机将达到5000多台规模。盛泽镇目前拥有无梭织机超过25000台,同时集中了全市主要印染企业和流通市场,去年年底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丝绸名镇”。
2、配套优势
纺织产品形成从原料、织造、印染到服装的一条龙配套发展的优势。无论是真丝还是化纤产品,生产规模的扩大,产业链延伸拉长,大大增强了我市纺织产业的集聚整合功能。纺织行业通过设备引进、技术嫁接,已达到90年代初国际先进水平;起步于九十年代的化纤涤纶原料工业发展较快,目前全市已有切片纺丝企业8家,产能超过65万吨。40万吨熔体直接纺项目的建设,标志着我市化纤原料工业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织造无梭化步伐近几年大大加快,喷水、喷气、剑杆、片梭等各类无梭织机大量引进;与此同时,印染后整理及服装等各类深加工设备也在大幅度递增,已成为我国纺织印染生产的重要地区之一,服装工业进入了跨越式高速发展的轨道,目前拥有企业130多家,缝纫机1.8万台,从业人员2.2万人。吴江纺织行业机械化、自动化、配套成龙的生产体系,不仅有利于从原料到最终产品的系列开发,而且有利于降低产业链配套企业内部之间的运输、包装等费用,形成低成本的优势。我市纺织行业的产业链的不断延伸,有利于企业综合实力的增强,能不断降低产品成本,有效规避市场风险,从而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3、技术优势
具备较强的技术品种优势,在我市纺织行业已形成了一支素质较高、具有较强市场适应能力的专业技术队伍,为纺织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最近几年中,化纤行业熔体直接纺技术,海岛法纺丝技术的应用,美国杜邦公司3GT新技术落户吴江,撑起了我市化纤原料工业先进技术层次的制高点,织造行业无梭织机的数量迅猛增加,从喷水到喷气、从单喷到双喷、从平机到提花、从中速到高速、从国产到进口,装备技术层次全面提升。盛泽镇商会组织数十家民营企业向日本丰田公司联合采购3000多台喷气织机,成为丰田公司织机交易史上的“第一买单”,这批喷气织机陆续到位后,将使我市的织造技术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在品种开发方面,通过自主开发、“产学研”联合开发等手段,经常不断地开发出适销对路、附加值较的新产品,使吴江纺织行业的品种结构得到有效的调整。近几年来,重点开发了重磅真丝绸、真丝乔其、各种纤维交织绸、中高档仿真丝绸、丝绒电绣产品和各种差别化纤维、复合纤维等新品种,提高了纺织物中服饰面料、装饰用布的比重,较好地满足了市场的需求。如方圆化纤公司联合美国杜邦公司开发玉米纤维等高附加值的新合纤,市场前景看好;吴江丝绸集团公司技术开发中心,会同中科院下属有关科研院所联合进行丝绸难题的攻关,目前在真丝绸防皱、防缩、防褪色等方面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新民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生纺丝分厂、盛虹印染有限公司、祥盛纺织染整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加快了“产学研”联合的步伐,以市场为导向,联合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发了一批纺织新技术、新产品,提高了我市纺织产品的附加值,拓宽了内外销渠道,带动了产品逐步向个性化、功能化、高档化发展。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今年上半年全市纺织行业完成投资33.8亿元,占全市完成工业性投资额的56%,投入超亿元的有7只项目,鹰翔化纤、恒力化纤、盛虹印染3个化纤熔体直纺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总投资超过40亿元,这三个化纤原料工业项目竣工投产后,将改变我市化纤纺织业的现有结构,提高我市纺织产业在国内的地位。此外,投资总额6亿美元的PTA项目也已签约。上半年全市新批注册外资1000万美元以上企业13家,其中纺织行业就有6家。织造业继续大量引进国外先进的无梭织机,提升装备水平,基本实现了织造无梭化。目前还拥有整浆并前道570多台套,加弹机160多台,倍捻机150多台,加捻机1300多台。印染行业加速了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去年以来,仅盛泽地区印染行业在技术改造方面的投入就达到1.5亿元,共淘汰落后的O型缸染色机166台、横开门染色机60台,购进进口和国产新型号斜管196台,淘汰落后定型机33台,引进台湾、韩国产新型定型机26台,另外,还引进了磨毛机、14色平网印花机和园网印花机、起绉机等大量染整先进设备。减少了低档里料的染色加工,增大了化纤面料的生产,拓展纯棉、交织物的印染业务,适应了本市喷气织机交织产品不断增多的市场需求,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虽然上半年遇伊拉克战争与“非典”的影响,却挡不住纺织项目投入的潮流,说明企业家普遍看好入世后的纺织业走势。
4、市场优势
吴江丝绸纺织业的迅猛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依靠一个大规模专业市场的辐射和带动。中国东方丝绸市场位于绸都盛泽镇,经过18年的培育和完善,该市场已成为全国化纤薄型织物最大的集散地和价格信息中心,来自全国各地的三千余家丝绸纺织商行云集场内。经过市委、市政府的改制措施,市场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机 42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制得到了进一步的理顺,年交易额达到150亿元以上规模水平,名列全国十大专业市场。东方丝绸市场为我市广大纺织企业提供了便利的销售基地和信息流通渠道,辐射和带动了纺织企业依据市场导向,加速发展步伐。东方市场汇聚了大量人流、物流、财流和信息流,使我市众多纺织企业接收的市场信息又快又多,企业产品开发、生产管理、营销手段等各方面的运作都比较贴近市场,有利于拉动企业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纺织行业产品逐步由里料向面料等中高档产品发展,目前合纤面料比重约占20%,真丝交织类约占5%,部分产品如桃皮绒、麂皮绒等面料质地可同韩国产品相媲美,且价格明显低于韩国同类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真丝绸是我市的传统优势产品,在市场不景气的逆境中,始终稳定在年产2000万米的水平,质量上乘,大部分销往国外近年来我市合纤织物由于品质的逐步提高,出口产品的比重不断提高。去年我市纺织品出口值23611万美元,折合出口坯布量约10亿米,占全市丝织品产量的27.8%。今年上半年,据市外贸集团公司统计,纺织品出口3982万美元,同比增长48%(其中服装出口2389万美元,同比增长47%)。全市涌现出17家自营出口100万美元以上的自营生产企业,其中纺织企业就达12家,占70%。
5、成本优势
随着我国正式加入WTO,普遍看好的是纺织行业,美国为主的国外市场对纺织品需求的明显回升,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轻纺行业因劳动力成本高等因素,纷纷向外转移,我市由于劳动力成本低,素质较高,原有纺织基础好,又地处沿海经济开放带等原因,已成为国际性纺织产业转移的理想之地,特别是上海国际性大都市的形成,使我市成为最佳的制造业加工区地带,优越的地 43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理位置构成了产品竞争的成本优势。由于我市纺织行业的外部环境和政策环境比较宽松,比较适合个私企业和民营企业,这些企业市场竞争的机制比较灵活,自我发展能力强,因此,落户我市的纺织企业普遍具有低成本的优势,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短短的二、三年时间中,使一大批中小型企业已挤身于纺织规模企业的行列,显示了强劲的后发优势。
二、吴江丝绸纺织产业面临的新形势和挑战
纺织行业是我国入世后直接受惠的产业之一,总体发展趋势看好,同时纺织业面临的竞争和挑战也很严峻,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趋势,抢抓机遇,顺势而为,才能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不断做强做大纺织板块经济。
1、化纤原料工业市场需求潜力较大,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竞争的焦点是单位产品比较成本和产品开发能力。近几年我国每年仍有大量纤维进口,尤其是我国合纤产品差别化率较低,与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因此我国纤维生产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开发高附加值差别化纤维,并不断扩大聚酯纤维在产业领域、装饰领域的应用,替代进口产品,是纤维生产企业下一步发展的方向。“十五”期间我国聚酯及其纤维产品的供应仍然还有相当数量的短缺,国家已将聚酯纤维作为化纤工业发展的重点,未来几年聚酯及纤维原料工业仍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近几年浙江绍兴、萧山等地化纤原料工业发展很快,我市企业能否抢占一定的市场份额,关键看企业能否看准市场需求,在品种与技术领先上抢先一拍、踏准步子,能否以规模优势实现比较成本的优势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2、纺织品及服装出口形势继续看好,需研究与国际接轨的营销策略。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我国加入WTO后,纺织品对外贸易是受惠产业之一,前景十分看好。2005年1月11日起,纺织品和服装配额将全部取消,到时我国的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将有很大的增长。但不容忽视的是进口国非关税壁垒增多了,反倾销保护措施加强了。另外,“非典”对出口的后遗症也不容忽视,一些外商转移了纺织品采购国,改变现状需要一定的时间。近日,我国纺织品最大出口国美国又制订了一系列限制进口我国纺织品的措施,迫使我市企业必须研究相应对策。我市服装企业以出口为主,去年出口服装占总量的23.4%,今年上半年达58%,虽然在丝绸纺织经济板块中服装行业盘子较小,但近年来发展速度在加快,今年上半年服装产量同比增长33.4%,服装行业不仅是一个投资少、见效快、适合民资发展的行业,更是一个能创造就业机会、扩大出口创汇的行业,目前面临极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营销战略上的挑战,关键是看我市企业能否在名牌战略实施和国际化营销方式上的具体接轨能力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3、周边地区纺织业的迅速发展,对我市纺织业构成了强烈的竞争压力。
近年来,我市周边地区纺织业同样发展很快,浙江更为明显,绍兴、萧山、余杭、临平、海宁、湖州、长兴、嘉兴八个县市目前拥有各类无梭织机17.1万台。绍兴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陆续引进2.5万台以剑杆为主的先进织机,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织造无梭化。绍兴、萧山地区已有200万吨化纤熔体直纺设备投入运行,另外,还正在实施3只PTA项目,发展势头咄咄逼人,而我市化纤熔纺项目尚未投产。我市目前无梭织机虽然比绍兴多2万台,但进口织机比绍兴少1万台;绍兴以面料为主,去年生产各类面料达21亿米,而我市里料产量仍占主导,附加值不高。同样,我 45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市服装行业与邻近浙江平湖、常熟相比,无论在规模还是品牌上差距明显。因此,在激烈的竞争面前,我们更应看到差距,奋发进取,急起直追,才能在竞争中占领一块更大的市场份额。
4、印染行业已经成为我市纺织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近几年我市织造行业发展迅猛,但印染行业由于受到盛泽地区有限的区域水容量的制约,发展速度明显滞后于织造行业的发展速度。根据环保规划,盛泽地区污水排放量逐年递减已经同盛泽镇印染行业不断发展的要求形成强烈的反差。按照环保部门对盛泽镇下游水质要求,根据目前废水治理水平,我市全市印染行业最大年生产量约为20亿米,无法满足全市40多亿米的织造能力,将有50%左右的坯布流向外地加工。周边地区针对我市这一状况,是印染行业的又一次发展机遇,如绍兴县去年新批6个印染企业,广吸外地坯源,目前,绍兴印染加工量已为织造产量的2.5倍。嘉兴市王江泾镇今年新上了近十家中等规模的印染企业,已对我市盛泽地区印染企业造成了直接冲击。我市印染行业的环保问题成为我市纺织业发展的瓶颈。
三、吴江丝绸纺织产业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按照市委十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的到2005年,形成年销售收入超500亿元的丝绸纺织重要生产基地的目标,我们认为,市委提出这一目标是鼓舞人心的,经过努力是完全能够实现的,对此,我们要满怀信心。我市的纺织产业要进一步放大胆子、放开手脚,努力争取在国际纺织产业大转移的过程中,抢抓机遇,顺势而为,不断加大做强做大企业和招商引资发展纺织业力度,争取更大的国际国内二个市场的占有份额,形成纺织业更强更大的制高点。对于我市纺织业产业发展趋势,下一步我市纺织业的总体发展方向是“做强做大纺织基地,以科技领先做强产业,以 46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比较成本优势做大产业,以技术进步攻克瓶颈制约,以出口创汇为突破口全面提升壮大纺织板块经济的综合实力。”产业主要发展方向:
1、原料工业要向多纤维、多品种方向发展。
要进一步挖掘市场潜力,大力发展化纤原料工业。引导企业应对市场需求(即向休闲服饰、混纺交织,产业用和装饰用织物),立足于大化纤,向多品种、多类别化纤方向发展。在加快现有涤纶熔纺项目实施进度的基础上,一方面继续争取上级支持,加快向前道发展PTA项目,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涤纶短纤原料,适应喷气织机和中厚型织物发展的需要。要适度发展氨纶纤维,有条件的企业要发展锦纶纤维,使我市化纤原料更趋多样化,以满足开发中高档合纤织物的需要。
2、织造工业要着力提高产品档次,以扩大使用领域,拓展出口产品为方向。
重点在于提升产品档次,提高产品附加值。应对化纤织物使用领域扩大和目前产品结构正在由里料向面料调整,由服饰面料向产业用布、装饰布拓展的发展趋势,我市织造业要大力发展化纤服饰面料和产业用、装饰用织物,逐步将一些低档次的产品向内地转移,这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加市场竞争能力的必然需要。有条件的企业还要努力攻克汽车内装饰纺织物这一新领域。另外,适度发展短纤交织服饰用料的领域,自然纤维与化纤短纤维交织是休闲服饰的主要用料,能迎合人们崇尚自然的心理,目前是国内外市场的一种趋势,我市有的企业看好这一领域,在加大投入发展力度。围绕提升产品档次,围绕大力增加出口产品,开发新品,提高单位产品附加值,织造业要以追求一流的装备,一流的原料,一流的管理,生产一流的产品为追求目标。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3、印染工业要依靠科技进步,走品质提高型为主的发展为方向。目前受水环境的制约,是我市纺织行业的薄弱点,我市印染业要走仅有的几斤面粉“不做馒头做烧卖”的思路,重点在提高产品加工精度、深度上做文章,提高单位产品附加值上拓展空间,印染业的发展方向是要转向品质提高型为主的发展道路,即要用高新技术加快改造提高装备水平,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吨污水产出率,提高产品档次,增加产品附加值,在不增加污水排放的情况下,增加企业收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体的措施应该是:减少低档里料的染色,增加化纤面料的生产,拓展短纤、纯棉、交织物的印染业务。印染业还要瞄准意大利等国际先进水平,通过引进国外先进印染后整理技术,来嫁接提升现有染整水平,提升印染产品的品位,使我市印染业真正“做精、做强、做高”。
4、大力发展服装业要以实施品牌战略和大力发展出口加工为方向。
重点是发展出口服装和国内市场品牌服装,这是服装企业做大做强,提高竞争素质和经济效益的唯一出路。可充分利用我市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采取以服装为主题的专业招商活动与发展本地民资相结合的办法,特别注意引进有名牌服装龙头企业来吴江投资办厂,大力发展服装企业,悉心培育一批服装龙头企业,以购买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和培育名牌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集聚、示范、带动和支持的效应,使我市发展成为江苏乃至全国性的服装生产和出口基地,以此带动我市纺织行业的更快发展。
5、用心创造条件逐步攻克纺织机械制造业这个关键基础性产业。瞄准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纺织机械,尽可能通 48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过有针对性地加强对纺织机械业的招商引资工作,使他们的纺机企业逐步转移到我市生产,努力创造条件加快发展我市的纺织机械制造业,逐步形成完整的纺织产业链。
第三、第三产业——服务业
未来的吴江:引领现代服务业发展潮流的崭新天地
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吴江经济发展呈现出第一产业稳步发展,第二产业快速发展,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目前,以商贸、旅游、物流和信息服务为主的新型服务业已初具规模。1978年以来,吴江市人均GDP快速增长,1993年突破1000美元,2001年超过3000美元,2003年达到5000美元。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规律来看,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是服务业加速发展的转折点,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标志着经济发展进入加速成长阶段。2003年,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96.3亿元,占GDP比重达34.27%。
吴江商贸业日趋活跃繁荣,截止2003年底,全市商贸企业达39315家,新型业态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全市已有6家商贸企业实行连锁经营。专业市场和物流业建设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全市有各类专业市场94家,成交额223亿元,并形成了以东方丝绸市场、大发市场、江苏华东苗禽交易市场、江苏铜罗花卉苗木盆景交易市场、苏州太湖蟹交易市场等为龙头的专业市场体系;有各类物流企业50多家,仓储式大卖场2家。交通运输业加快发展,房地产继续成为消费热点,全年完成房产开发投资12.3亿元,开发商品房87.5万平方米,实现各类房产交易额11.5亿元。年末各项 49
松陵一中校本课程
人民币存款余额300.11亿元,贷款余额223.5亿元。实现证券交易额41.1亿元。全市保险机构2003年保费收入5.6亿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7486万元。邮电通信业快速提升,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8.59亿元,年末市话和农话用户289797户,移动电话用户50万户,互联网用户46950户。“中国吴江”政府网站开通不到一年,就一举获得全国优秀政府网站光荣称号。随着服务业总量水平的提高,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日益增强。本文从吴江服务业中一个典型产业—旅游业出发阐述吴江第三产业的发展。
199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旅游业确定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这一重大决策,既是对旅游业改革开放成绩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深切厚望。吴江旅游业以同里古镇列入太湖风景区为标志,十八年来旅行社、旅游饭店从无到有,旅游景点从少到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同里景点的游客接待量从1996年的14万人次,1997年的25万人次到1998年的40万人次,几乎每年以60%多的速度增长。尽管如此,1998年国内旅游抽样调查显示:吴江接待国内游客76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5.8亿元人民币,旅游产业规模在苏州六县市排列第五。吴江旅游业的发展在认识上还有差距,在实践中还受到种种制约。因此,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坚持旅游业的政府主导,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吴江旅游业。
一、吴江旅游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吴江旅游业起步较早,1984年修复退思园,1993年有了星级饭店,1995年有了旅行社,但直到1996年同里镇提出“旅游兴镇”并在旅游接待和旅游收入方面有较大突破,吴江旅游业的发展才逐渐被社会重视。但由于吴江旅游业至今没有一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