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2级五册三单元测试题(重庆资料)
姓名 学号得分第1卷
一、(27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对加点字的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A、诓(kuāng)骗呱(gū)呱坠地B、给(jǐ)事肆无忌惮(dàn)C、自刎(wǔn)生吞活剥(bō)D、泮(pàn)官 毛骨悚(sǒng)然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D、福岛核事故受害者的赔偿金额可能高达3万亿日元。9.下列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说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是冰心诗歌《荷叶·母亲》中的名旬,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歌颂。;B、“他的一生,就是大众的—体,喜怒哀乐,无不相同。”是郭沫若对俄国作家高尔基的评价。c、“巨人三传”指《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又称为“三大英雄传”。D、《水浒传》精心塑造了一群栩栩如生的反抗压迫的英雄形象。其中的卢俊义美满家庭被高俅毁灭,本人也屡遭暗算,终于忍无可忍,杀死仇人,毅然投奔梁山水泊。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0——13题(12分,每小题3分)
千万别折腾汉字(姚安隆)
①这两年,总有人拿汉字说事。一会儿说繁体字要进课堂,一会儿又说用十年时间,放弃简化字、恢复繁体字。如果你像小沈阳那样问一句“为什么呢?”他会说出一大串的理由:第一,现在已是电脑时代,不存在书写困难的问题;第二,台湾至今还在用繁体字,大陆恢复繁体字,有助于海峡两岸的统一;第三,简化字太粗糙,破坏了汉字的审美效果。一副振振有词的样子,真像是真理在握似的。②可是,了解一下汉字的历史,你就不能不对这种主张打个问号。作为一个符号系统,形态的繁简是有其自志;但繁到一定程度便成了负担,于是从汉代开始,汉字在总体上由繁趋简,人们考虑的是学习和使用的便捷。讨论汉字繁简问题,是不能忽略这个大背景的。
③随便举个例子吧,比如“灰尘”的“尘”字。他在战国时候的写法,是三个“鹿”字构成品字形,再在上面“鹿”的两旁各加一个“土”字。这是一个会意字,意思是群鹿飞奔,尘土飞扬。就造字来说,这个字是造得很形象的;可是一个字要写三十九笔,在当时的书写条件下,简直是一场苦役。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逐步简化的过程:先是去掉一个“土”字写成了“”,后来又去掉两个“鹿”字写成了“麈”;即使简化到这种程度,人们还是不胜其“繁”,民间又出现了俗体字“尘”。今天,这个字已经成为我们的简化字。“小土为尘”,何等聪明!它凝聚着我们祖先创造的智慧,也记录着汉字发展的轨迹。舍“尘”字不用而恢复到“麈”甚至 是三“鹿”两“土”的战国形象,这不是开历史的倒车吗?
④不错,现在是电脑时代,可学习汉字,还是要从一笔一画开始的,并不因电脑而改变它的认知规律。有位语言学家曾告诉我,当年推行简化字,他曾到一所学校里告诉小学生,“以后你们再写学校的‘学’字,只要写八画的‘学’,不必再写十六画的。‘学’”。这话刚一说完,课堂里便掌声雷动。想到这一场景,我总觉得推行简化字充满人文关怀,不仅是为了文化的普及,更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否则,人们在一笔一画上,将要虚掷多少时间和精力。
⑤至于以繁体字推动海峡两岸的统一,其实也是一种幼稚的想法。文字是不能代替政治的。台湾说闽南话,难道大陆也要放弃普通话,推行闽南话吗?撇开这点不谈,就文字论文字,“以字促统”的想法是对台湾民众文化心理的一种误读。我们不能因为台湾通行的是繁体字,便认定台湾民众反对简化字。事实并非如此。我曾见过台湾一些要人的手迹,包括李登辉在内,他们也用大陆的简化字。台湾有家上海书局,专门销售简化字版图书,生意并没有因为简化字受到影响。我有一位大学同学,他给在台湾的哥哥写信,特意用繁体字,“台湾”写成“墓湾”,结果被他哥哥传为笑谈,称他是不知变通的“迂老夫子”。在台湾民众日益了解、日益亲近简 化字的今天,我们却要“弃简投繁”,其结果只会造成混乱,说不定反而会干扰海峡两岸的统一进程。
⑥在人类文明史上,曾有四大古文字,如今唯有汉字硕果仅存。鲁迅先生曾高度评价汉字的美:形美以感目,音美以感耳,义美以感心。在长期的书写实践中,汉字还形成了独特的书写艺术——中国书法。从审美的角度说,每一个汉字都是结构匀称,笔画呼应的,繁有繁的丰姿,简有简的神采。简化字虽然减少了汉字的笔画,但并没有损害汉字的特色,相反,有些字还有“削去冗繁留清瘦”的美感。说简化字粗糙,我看主要是一个习惯问题,一个心理问题。只要没有先入之见,你自然会发现,“黄四娘家花满蹊”是美的,“竹外桃花三两枝”同样也是美的。
⑦拜托,千万别折腾汉字。(选自《咬文嚼字》2009年第4期,有改动)1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A、千万别折腾汉字。B、以繁体字推动海峡两岸的统一,是一种幼稚的想法。c、讨论汉字繁简问题,不能忽略汉字自身的演变规律。D、汉字具有形美、音美、义美的特点。11.第②段画横线的句子中加点的“这种主张”指的是()
A、现在已是电脑时代,不存在书写困难的问题。B、繁体字要进课堂,要放弃简化字、恢复繁体字。c、恢复繁体字,有助于海峡两岸的统一。D、简化字太粗糙,破坏了汉字的审美效果。12.对选文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驳论文,开篇即树立批驳的靶子,然后逐一进行有理有据的批驳。
B、第③到第⑤段主要采用的是举例论证的方法,有力证明了“讨论汉字繁简问题,是不能忽略其自身的演变规律的”这一分论点。C、“从审美的角度说,每一个汉字都是结构匀称,笔画呼应的,繁有繁的丰姿,简有简的神采。"一句中加点的..“简”字是指汉字在结构和笔画上的简洁美,而不是专指简化字。D、第⑦段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担忧和真诚地劝说,与题目遥相呼应。
13.鲁迅先生曾高度评价汉字的美:形美以感目,音美以感耳,义美以感心。下列对汉字形美、义美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玄虚锤炼死心塌地逝者如斯B、无稽婆娑前呼后拥百废俱兴c、疏忽狡黠地大物博觥筹交错D、深懊荒诞虎视眈眈惨绝人寰
3。下列溺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谋深算:周密的谋划,深远的计算。形容人精明老练,算计非常周到。B、扣人心弦:形容事物非常吸引人,让人精力集中。c、纵横决荡: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D、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4.下列句子,依次填入词语最洽当的一项是()
从我们现在的观点来说,要把吴汉的故事编成戏剧,不必要完全照《后汉书》记载的史实,原封不动地搬上舞台;③—也不应该捏造情节,胡乱编出像《吴汉杀妻》这样的剧本。t
A、①假若 ②虽然 ③但是B、①即使 ②也③但是c、①假若②也③而且D、①即使②虽然③而且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老王猜测,眼前这个年轻人大概有二十三四岁左右。B、是否多阅读,也是提高一个人作文技能的途径之一。c、中学生是培养健康情操的重要阶段。
D、同学们修改自己的作文时,一定要注意找出并改正作文中的错别字。6.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祭孔夫子的“文庙”有三个大门并列。②不出状元,地方等级就低。③最古的大学叫做“泮宫”。④进门便是泮水池,上有三座桥,中间的桥直对“大成殿”。
⑤只有卒地有人中了状元时才能开正中的大门,由状元走过中间的桥去祭孔。
⑥门的大小开否一直是和进出人的名位身份相连的。⑦不是状元,就不能开正门,无人走这“状元桥”。A、③①④⑤⑦⑥② B、③①④⑤⑥⑦② C、①③④⑤⑥②⑦ D、①③④⑥⑤②⑦
7、选出对下面一段话分析正确的一项()
她需要做手术,可手术费需要七万元啊!这对一个农村家庭来说,是多么沉重的负担。请捐款救救孩子!救救同龄人!救救大姐姐!
A、不适合内容总体倾向B、不适合说话人身份C、不适合具体环境D、不适合表达方式要求
8、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材料的主要信息,最准确的一项是()
新华网东京8月5日电日本政府5日确定福岛核事故损害赔偿方针,明确规定旅游业等间接受害行业和因事故引发的精神伤害均在赔偿之列。
根据日本文部科学省原子能损害赔偿纠纷审查会当天确定的方针,赔偿对象包括因政府避难指令产生的经济和身心健康损失,政府发布农林水产品禁售令导致的经济损失。各地受放射性污染流言影响而无法出售的牛肉等农林水产品,因核辐射恐慌受损的旅游观光业、服务业、制造业和出口行业等,以及因参与救灾重建而遭到核辐射的相关工作人员等。
日本国会3日通过关于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的赔偿法案。根据法案,日本政府将通过新设的“原子能损害赔偿支援机构”,为事故赔偿主体东京电力公司提供必要的资金援助。东电宣布,将在9月开始接受赔偿申请,并于10月开始支付正式赔偿金。根据日本政府一份内部测算报告,针对福岛核事故受害者的赔偿金额可能高达3万亿日元(382亿美元)。‘ A、日本政府确定福岛核事故损害赔偿方针。B、日本确定核事故赔偿方针,将赔偿精神伤害。C、旅游业等间接受害行业和因事故引发的精神伤害均在赔偿之列。
重庆资料1第五册(上)三单元测试题
A、憾:从“心”,“感”音。意为内心感到郁闷,遗感,抱憾,是一种心理状态。B、武:汉代许慎认为“武”是会意字,“止戈为武”,表现了古人向往和平美好的情感。c、旦:表示太阳将要落到地平线下,有“日暮”之意。D、疾:病字部,中间有支箭,人被箭矢所伤即为“疾”。
三、阅读《扁鹊见蔡桓公》,完成14——17题。(12分,每小题3分)
扁鹊见蔡桓公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日:“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日:“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日:“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日:“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日:“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14.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居十日居:止,停。B、桓侯故使人问之。故:故意。c、司命之所属属:管,掌管。D、臣是以无请也请:询问。15.对下面加点的“之”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之病在肌肤之:助词,的。B、针石之所及也之:助词,的。
C、乃记之而去之:代词,它,指代小石潭。D、已而之细柳军之:动词,到,去。1 6.对下面的文字,用现代汉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译文: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来捞取功劳。B、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译文:扁鹊远远地看见桓侯,掉头就跑。c、念无与为乐者译文:想念没有人和(我)游乐的时候。
D、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译文:(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17.下列关于本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节选自《韩非子·喻老》,韩非,战国末期重要的思想家,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B、蔡桓公是一个固执己见,刚愎自用,讳疾忌医的人,他的死是他咎由自取。
C、扁鹊医术高明,能在蔡桓公病情的初始阶段就发现,但在蔡桓公病重时他却逃去了秦国,可见他缺乏医德。D、这个故事启示我们不能讳疾忌医,应该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帮助,积极改正。
第Ⅱ卷(99分)
四、(14分)
18、按要求默写填空。(5分)
①赵师秀《约客》一诗中通过动作描写,表达诗人焦急、气恼又无奈心情的名句是: 有约不来过夜半。
②《滁州西涧》在看似平常、平静的写景中,不动声色地蕴藉自己的心迹,诗中最能表现诗人无所作为J院伤心境的诗句:春潮带雨晚来急。
③晓镜但愁云鬓改,(李商隐《无题》)④,拾此充饥肠。(自居易《观刈麦》)
⑤忽如一夜春风来。(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9.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9分)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①下面对诗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涕泪:眼泪。涕,这里指跟泪。B、却:还,再。
c、妻子:妻子和儿女。D、青春:指年青。
②从写法和情感的角度谈谈对尾联“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的理解。
答:~ ③判断下面对这首诗分析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A、首联中“初闻涕泪满衣裳”,直接抒发出作者听到捷报时喜极而泣,内心被喜悦与兴奋之情占据。()B、颔联写妻、子欣喜欲狂的表现,这个历尽艰辛漂泊到异乡的家庭就要实现回乡的愿望了。这—联真切地表达了诗人杜甫朴素的生活愿望。.()
C、颈联写诗人放歌纵酒近乎疯狂的表现,原来诗人是看到了叛乱平定归乡的愿望即将实现,心中的喜悦无法压抑。“青春作伴好还乡”,是诗人的愿望,也是普天下人民的共同愿望。()
D、这首诗语言朴素,感情真实而自然,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特点。()
五、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2卜24题。(22分)天窗(江南月)
①老屋的玻璃天窗,小巧晶莹,开设在光线不足的卧房。对于我们小孩来说,天窗不仅为我们平添光亮,更让我们感受到许多无法言喻的美妙。
②夏夜,蝉还在院落里高大的梧桐树上鸣唱,田野里的蛙声就此起彼伏地欢快起来。穿着母亲缝制的方领衫,枕在她的怀里,仰起小脸,有时可以看到明月高悬,透过天窗,泻下轻轻柔柔的月光。一束束,盈盈的,如水似
乳,漫过母亲的衣橱,在青砖地上画成一团银亮的光斑。一颗两颗美丽的星星,也赶热闹似的隔着天窗向我和母亲温柔地眨眼,低低地絮语。那一方窄窄的小小天窗,足以把稚嫩的视线放大,把美丽的想象撑起,星空的神秘和趣味便注满了我幼年幻想的心域。
③因有这一扇天窗,卧房里便舞动着游丝般的轻柔和温馨。母亲手摇蒲扇,缓缓地扇着,凉风便一丝丝地滑过肌体,惬意极了。她一边借着丝丝缕缕的亮光给我扇风,一边给我猜各样的谜语:“开嘛开白花,结嘛结四牛角。”我答是母亲在池塘里采的红菱,母亲便夸我聪颖。这还不够,母亲总是拗不过我的撒娇和对故事的喜爱。每每此时,她会不由自主地抬头凝望天窗外一颗两颗水晶般的星子。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神话故事,便娓娓地在我心间摇曳出莲花般的清润和痴醉。常常,母亲的声音融着天窗下的那片亮光,如小溪的流水潺潺地抚遍我的全身,溢进我的心坎。
④江南多雨,尤其是阴雨绵绵的梅雨季节。因为有了这扇天窗,更让我感受到万般雨意千般诗情。天窗外,夜色冥茫。月亮躲起来了,星星躲起来了。唯有点点滴滴、渐浙沥沥的细雨,如烟般笼着鳞鳞的瓦片和一扇玲珑的天窗。童稚的心灵,透过那一方小小的天窗,遐想着偌大的夜宇舞起了巨幅绸缎,若是裁剪一匹让母亲为我做新衣裳,那有多好呀。想着想着,雨滴水润润,湿漉漉,仿佛倏的一下钻进我的心里蔓延开来。
⑤仲夏,多雷阵雨。屋内,昏黄的灯苗闪闪烁烁的,把灯光里缝制衣服的母亲的影子在墙上拉得好长。雨点如一名来自天界的乐师,水乡泽国便奏起了铿锵有力的天籁,哗啦哗啦的。听久了,听熟了,就能辨出,雨声如泉水般叮叮咚咚的,是奏响在玻璃天窗上的乐音;粗犷一点的,是敲打在瓦楞上的鼓点。雨点轻轻重重、缓缓急急地也在我清澈的心湖上奏响,泛漾起细细的波纹。迄今为止,我一直认为这是我所听过的最美的纯天然的交响乐呢!雨势来得急也去得快,往往一首乐曲作罢,衣服上便留下了母亲细细密密的针脚。
⑥记忆中,老屋的天窗总是与母亲的身影相伴;现在,它时常浮现于我的脑海,一些细节还那么清晰。也许生命早期的记忆是一个人生活的根吧
⑦“一窍仰穿,天光下射。”走在时光的深处,生命难免也会有阴暗的死角。那么就让我们常常提醒自己,不论何时、何地、何境,都别忘了开一扇心灵的天窗,让皎洁的月光,让灿烂的星辉,让诗意的雨声,让婉转的鸟呜„„都一一洒进心房。(选自《都市文萃》2010年第4期,有删改)20。本文以“天窗”为题,有什么作用?(4分)
答:21.判断下面对文中语句“也许生命早期的记忆是一个人生活的根吧”理解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4分 A、童年的生活经历可能影响着一个人一生的发展。()B、童年的生活是一个人成长的基础。()c、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对母亲的思念,对母爱的赞美。()D.抒发作者对老屋天窗的思念之情。()22.文章围绕“天窗”,写了哪些体现母爱的事情?(4分)
答:
23.从修辞手法或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雨点轻轻重重、缓缓急急地也在我清澈的心湖上奏响,泛漾起细细的波纹。”并仿照这个句子,另写一句。(2分)
仿句:雨点。
24.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两项是()()(6分)
A、老屋的那一方小小的天窗伴随着母亲的身影,让“我”感受到许多无法言喻的美妙。B、第②节选取蝉的呜唱、蛙声的欢快和星月的柔美,生动地描绘出一幅迷人的夏夜图。c、第③节“凉风便一丝丝地滑过肌体”中,“滑”字既写出风的轻柔,又表现母爱的温馨。D、文章晴景交融,通过雨景和月景的对比描写,抒发了“我”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感伤。E、第⑦段与前文所写母爱和童年生活内容无关,属画蛇添足,应该删除。
六、(63分)25.下面两题,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1)游戏伴随我们成长。游戏有规则,有挑战,有快乐„„面对游戏,我们思考,我们选择,我们评判。请以“游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单位名。
(2)请以“陪伴”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单位名。
1.C2.D3.B4.A5.D6.A7.C8.B9.D lO.A11.B12.B13.C 14.B1、5Bi6.C17.C18.略
]9.①D②这是虚写,诗人通过想蒙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表达出归心似箭的急切心情,这也是天下人的共同愿望,结束战乱重归和平。③√×√√
20。以天窗为题,交待写作对象,作为线索贯穿全文;天窗既指老屋的天窗,也指心灵的天窗,内涵丰富,耐人寻味。(意对即可)21.√√√×
22.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雨声的美妙和我听雨的沉醉。或:运用叠词,使文句形象且有音韵美。(意对即可)仿写略
23。母亲陪我看星月;为我扇扇子;给我猜谜语,讲故事;为我缝衣服。(答出三点,意对即可)24。D、E
第二篇:三下一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归纳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 位置
1、什么是数对?
——数对:由两个数组成,中间用逗号隔开,用括号括起来。括号里面的数由左至右为列数和行数,即―先列后行‖。
作用:确定一个点的位置。经度和纬度就是这个原理。
例:在方格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数对(3,5)表示(第三列,第五行)。
注:(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轴上的坐标表示列,y轴上的坐标表示行。如:数对(3,2)表示第三列,第二行。
(2)数对(X,5)的行号不变,表示一条横线,(5,Y)的列号不变,表示一条竖线。(有一个数不确定,不能确定一个点)(列,行)↓ ↓
竖排叫列 横排叫行
(从左往右看)(从下往上看)
(从前往后看)
2、图形左右平移行数不变;图形上下平移列数不变。
3、两点间的距离与基准点(0,0)的选择无关,基准点不同导致数对不同,两点间但距离不变。
第二单元 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意义: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注:―分数乘整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整数,不能是分数。例如: ×7表示: 求7个 的和是多少? 或表示: 的7倍是多少?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注:―一个数乘分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分数,不能是整数。(第一个因数是什么都可以)
例如: × 表示: 求 的 是多少? 9 × 表示: 求9的 是多少? A × 表示: 求a的 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计算法则:
1、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法则是: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注:(1)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可先约分再计算。(整数和分母约分)
(2)约分是用整数和下面的分母约掉最大公因数。(整数千万不能与分母相乘,计算结果必须是最简分数)
2、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法则是: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注:(1)如果分数乘法算式中含有带分数,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计算。(2)分数化简的方法是: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3)在乘的过程中约分,是把分子、分母中,两个可以约分的数先划去,再分别在它们的上、下方写出约分后的数。(约分后分子和分母必须不再含有公因数,这样计算后的结果才是最简单分数)
(4)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三)积与因数的关系: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a×b=c,当b >1时,c>a.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a×b=c,当b <1时,c (四)分数乘法混合运算 1、分数乘法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b±a×c (五)倒数的意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倒数是两个数的关系,它们互相依存,不能单独存在。单独一个数不能称为倒数。(必须说清谁是谁的倒数) 2、判断两个数是否互为倒数的唯一标准是:两数相乘的积是否为―1‖。 例如:a×b=1则a、b互为倒数。 3、求倒数的方法: ①求分数的倒数: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②求整数的倒数:整数分之1。 ③求带分数的倒数:先化成假分数,再求倒数。④求小数的倒数:先化成分数再求倒数。4、1的倒数是它本身,因为1×1=1 0没有倒数,因为任何数乘0积都是0,且0不能作分母。 5、任意数a(a≠0),它的倒数为 ;非零整数a的倒数为 ;分数 的倒数是。 6、真分数的倒数是假分数,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也大于它本身。 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 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 (六)分数乘法应用题 ——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 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1‖× = 例如:求25的 是多少? 列式:25× =15 甲数的 等于乙数,已知甲数是25,求乙数是多少? 列式:25× =15 注:已知单位―1‖的量,求单位―1‖的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单位―1‖的量与分数相乘。 2、(什么)是(什么)的。 ()=(―1‖)× 例1: 已知甲数是乙数的,乙数是25,求甲数是多少? 甲数=乙数× 即25× =15 注:(1)―是‖―的‖字中间的量―乙数‖是 的单位―1‖的量,即 是把乙数看作单位―1‖,把乙数平均分成5份,甲数是其中的3份。 (2)―是‖―占‖―比‖这三个字都相当于―=‖号,―的‖字相当于―×‖。 (3)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的量 例2:甲数比乙数多(少),乙数是25,求甲数是多少? 甲数=乙数 ± 乙数× 即25±25× =25×(1±)=40(或10) 3、巧找单位―1‖的量:在含有分数(分率)的语句中,分率前面的量就是单位―1‖对应的量,或者―占‖―是‖―比‖字后面的量是单位―1‖。 4、什么是速度? ——速度是单位时间内行驶的路程。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单位时间指的是1小时1分钟1秒等这样的大小为1的时间单位,每分钟、每小时、每秒钟等。 5、求甲比乙多(少)几分之几? 多:(甲-乙)÷乙 少:(乙-甲)÷乙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 一、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二、分数除法计算法则: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 1、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的倒数。例 ÷3= × = 3÷ =3× =5 2、除法转化成乘法时,被除数一定不能变,―÷‖变成―×‖,除数变成它的倒数。 3、分数除法算式中出现小数、带分数时要先化成分数、假分数再计算。 4、被除数与商的变化规律: ①除以大于1的数,商小于被除数:a÷b=c 当b>1时,ca(a≠0 b≠0)③除以等于1的数,商等于被除数:a÷b=c 当b=1时,c=a 三、分数除法混合运算 1、混合运算用梯等式计算,等号写在第一个数字的左下角。 2、运算顺序: ①连除:属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或者先把所有除法转化成乘法再计算;或者依据―除以几个数,等于乘上这几个数的积‖的简便方法计算。加、减法为一级运算,乘、除法为二级运算。 ②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再算括号外面。注:(a±b)÷c=a÷c±b÷c 四、比:两个数相除也叫两个数的比 1、比式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前项,比号后面的项叫做后项,比号相当于除号,比的前项除以后项的商叫做比值。 注:连比如:3:4:5读作:3比4比5 2、比表示的是两个数的关系,可以用分数表示,写成分数的形式,读作几比几。例:12∶20= =12÷20= =0.6 12∶20读作:12比20 注:区分比和比值:比值是一个数,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是整数、小数。 比是一个式子,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可以写成比,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 3、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3、化简比:化简之后结果还是一个比,不是一个数。(1)、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2)、两个分数的比,用前项后项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再按化简整数比的方法来化简。也可以求出比值再写成比的形式。 (3)、两个小数的比,向右移动小数点的位置,也是先化成整数比。 4、求比值:把比号写成除号再计算,结果是一个数(或分数),相当于商,不是比。 5、比和除法、分数的区别: 除法 被除数 除号(÷)除数(不能为0)商不变性质 除法是一种运算 分数 分子 分数线(——)分母(不能为0)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是一个数 比 前项 比号(∶)后项(不能为0)比的基本性质 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附: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五、分数除法和比的应用 1、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例:甲是乙的,乙是25,求甲是多少?即:甲=乙×(15× =9) 2、未知单位―1‖的量用除法。例: 甲是乙的,甲是15,求乙是多少?即:甲=乙×(15÷ =25)(建议列方程答) 3、分数应用题基本数量关系(把分数看成比)(1)甲是乙的几分之几? 甲=乙×几分之几(例:甲是15的,求甲是多少?15× =9)乙=甲÷几分之几(例:9是乙的,求乙是多少?9÷ =15)几分之几=甲÷乙(例:9是15的几分之几?9÷15=)(―是‖字相当―÷‖号,乙是单位―1‖) (2)甲比乙多(少)几分之几? A 差÷乙=(―比‖字后面的量是单位―1‖的量)(例:9比15少几分之几?(15-9)÷15= = =) B 多几分之几是: –1(例: 15比9少几分之几?15÷9=-1= –1=)C 少几分之几是:1–(例:9比15少几分之几?1-9÷15=1– =1– =) D 甲=乙±差=乙±乙× =乙±乙× =乙(1±)(例: 甲比15少,求甲是多少?15–15× =15×(1–)=9(多是―+‖少是―–‖) E 乙=甲÷(1±)(例:9比乙少,求乙是多少?9÷(1-)=9 ÷ =15)(多是―+‖少是―–‖) (例:15比乙多,求乙是多少?15÷(1+)=15 ÷ =9)(多是―+‖少是―–‖) 4、按比例分配:把一个量按一定的比分配的方法叫做按比例分配。 例如:已知甲乙的和是56,甲、乙的比3∶5,求甲、乙分别是多少? 方法一:56÷(3+5)=7 甲:3×7=21 乙:5×7=35 方法二:甲:56× =21 乙:56× =35 例如:已知甲是21,甲、乙的比3∶5,求乙是多少? 方法一:21÷3=7 乙:5×7=35 方法二:甲乙的和21÷ =56 乙:56× =35 方法二:甲÷乙= 乙=甲÷ =21÷ =35 5、画线段图: (1)找出单位―1‖的量,先画出单位―1‖,标出已知和未知。(2)分析数量关系。(3)找等量关系。(4)列方程。 注:两个量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图,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图。第四单元 圆 一、.圆的特征 1、圆是平面内封闭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2、圆的特征:外形美观,易滚动。 3、圆心o:圆中心的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圆多次对折之后,折痕的相交于圆的中心即圆心。圆心确定圆的位置。 半径r: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且所有的半径都相等。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直径d: 通过圆心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且所有的直径都相等。直径是圆内最长的线段。 同圆或等圆内直径是半径的2倍:d=2r 或 r=d÷2= d= 4、等圆:半径相等的圆叫做同心圆,等圆通过平移可以完全重合。 同心圆:圆心重合、半径不等的两个圆叫做同心圆。 5、圆是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有一条对称轴的图形:半圆、扇形、等腰梯形、等腰三角形、角 有二条对称轴的图形:长方形 有三条对称轴的图形:等边三角形 有四条对称轴的图形:正方形 有无条对称轴的图形:圆,圆环 6、画圆 (1)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圆的半径。(2)画圆步骤:定半径、定圆心、旋转一周。 二、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周长用字母C表示。 1、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 2、圆周率: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 即:圆周率π= =周长÷直径≈3.14 所以,圆的周长(c)=直径(d)×圆周率(π)——周长公式: c=πd, c=2πr 注:圆周率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3.14是近似值。 3、周长的变化的规律:半径扩大多少倍直径也扩大多少倍,周长扩大的倍数与半径、直径扩大的倍数相同。 如果r1∶r2∶r3=d1∶d2∶d3=c1∶c2∶c3 4、半圆周长=圆周长一半+直径= ×2πr=πr+d 三、圆的面积s 1、圆面积公式的推导 如图把一个圆沿直径等分成若干份,剪开拼成长方形,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像越接近长方形。 圆的半径 = 长方形的宽 圆的周长的一半 = 长方形的长 长方形面积 = 长 ×宽 所以:圆的面积 = 长方形的面积 = 长 ×宽 = 圆的周长的一半(πr)×圆的半径(r) S圆 = πr × r S圆 = πr×r = πr2 2、几种图形,在面积相等的情况下,圆的周长最短,而长方形的周长最长;反之,在周长相等的情况下,圆的面积则最大,而长方形的面积则最小。周长相同时,圆面积最大,利用这一特点,篮子、盘子做成圆形。 3、圆面积的变化的规律:半径扩大多少倍直径、周长也同时扩大多少倍,圆面积扩大的倍数是半径、直径扩大的倍数的平方倍。如果: r1∶r2∶r3=d1∶d2∶d3=c1∶c2∶c3=2∶3∶4 则:S1∶S2∶S3=4∶9∶16 4、环形面积 = 大圆 – 小圆=πr大2r小2) 扇形面积 = πr2×(n表示扇形圆心角的度数) 5、跑道:每条跑道的周长等于两半圆跑道合成的圆的周长加上两条直跑道的和。因为两条直跑道长度相等,所以,起跑线不同,相邻两条跑道起跑线也不同,间隔的距离是:2×π×跑道宽度。 注:一个圆的半径增加a厘米,周长就增加2πa厘米 一个圆的直径增加b厘米,周长就增加πb 厘米 6、任意一个正方形的内切圆即最大圆的直径是正方形的边长,它们的面积比是4∶π 7、常用数据 π=3.14 2π=6.28 3π=9.42 4π=12.56 5π=15.7 第五单元、百分数 一、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注:百分数是专门用来表示一种特殊的倍比关系的,表示两个数的比,所以,百分数又叫百分比或百分率,百分数不能带单位。 1、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和联系: (1)联系:都可以用来表示两个量的倍比关系。 (2)区别:意义不同:百分数只表示倍比关系,不表示具体数量,所以不能带单位。分数不仅表示倍比关系,还能带单位表示具体数量。 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小数,分数的分子只以是整数。 注:百分数在生活中应用广泛,所涉及问题基本和分数问题相同,分母是100的分数并不是百分数,必须把分母写成―%‖才是百分数,所以―分母是100的分数就是百分数‖这句话是错误的。―%‖的两个0要小写,不要与百分数前面的数混淆。一般来讲,出勤率、成活率、合格率、正确率能达到100%,出米率、出油率达不到100%,完成率、增长了百分之几等可以超过100%。一般出粉率在70、80%,出油率在30、40%。 2、小数、分数、百分数之间的互化 (1)百分数化小数: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去掉―%‖。(2)小数化百分数: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添上―%‖。 (3)百分数化分数:先把百分数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然后再化简成最简分数。(4)分数化百分数:分子除以分母得到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三位小数)然后化成百分数。(5)小数 化 分数:把小数成分母是10、100、1000等的分数再化简。(6)分数 化 小数:分子除以分母。 二、百分数应用题 1、求常见的百分率 如:达标率、及格率、成活率、发芽率、出勤率等求百分率就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2、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实际生活中,人们常用增加了百分之几、减少了百分之几、节约了百分之几等来表示增加、或减少的幅度。求甲比乙多百分之几(甲-乙)÷乙 求乙比甲少百分之几(甲-乙)÷甲 3、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一个数(单位―1‖)×百分率 4、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部分量÷百分率=一个数(单位―1‖) 5、折扣 折扣、打折的意义: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折扣 成数 几分之几 百分之几 小数 通用 八折 八成 十分之八 百分之八十 0.8 八五折 八成五 十分之八点五 百分之八十五 0.85 五折 五成 十分之五 百分之五十 0.5 半价 6、纳税 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总收入)=(税率)(应纳税额)=(总收入)×(税率) 7、利率 (1)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2)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3)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利息-利息的应纳税额=利息-利息×5% 注:国债和教育储蓄的利息不纳税 8、百分数应用题型分类 (1)求甲是乙的百分之几——(甲÷乙)×100% = ×100% = 百分之几(2)求甲比乙多(少)百分之几—— ×100% = ×100% 例 ① 甲是50,乙是40,甲是乙的百分之几?(50是40的百分之几?)50÷40=125% ② 甲是50,乙是40,乙是甲的百分之几?(40是50的百分之几?)40÷50=80% ③ 乙是40,甲是乙的125%,甲数是多少?(40的125%是多少?)40×125%=50 ④ 甲是50,乙是甲的80%,乙数是多少?(50的80%是多少?)50×80%=40 ⑤ 乙是40,乙是甲的80%,甲数是多少?(一个数的80%是40,这个数是多少?)40÷80%=50 ⑥ 甲是50,甲是乙的125%,乙数是多少?(一个数的125%是50,这个数是多少?)50÷125%=40 ⑦ 甲是50,乙是40,甲比乙多百分之几?(50比40多百分之几?)(50-40)÷40×100%=25% ⑧ 甲是50,乙是40,乙比甲少百分之几?(40比50少百分之几?)(50-40)÷50×100%=20% ⑨ 甲比乙多25%,多10,乙是多少?10÷25%=40 ⑩ 甲比乙多25%,多10,甲是多少?10÷25%+10=50 ⑪ 乙比甲少20%,少10,甲是多少?10÷20%=50 ⑫ 乙比甲少20%,少10,乙是多少?10÷20%-10=40 ⑬ 乙是40,甲比乙多25%,甲数是多少?(什么数比40多25%?)40×(1+25%)=50 ⑭ 甲是50,乙比甲少20%,乙数是多少?(什么数比50多25%?)50×(1-20%)=40 ⑮ 乙是40,比甲少20%,甲数是多少?(40比什么数少20%?)40÷(1-20%)=50 ⑯ 甲是50,比乙多25%,乙数是多少?(50比什么数多25%?)40÷(1+25%)=40 第六单元、统计 1、扇形统计图的意义: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关系,也就是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因此也叫百分比图。 2、常用统计图的优点: (1)、条形统计图直观显示每个数量的多少。 (2)、折线统计图不仅直观显示数量的增减变化,还可清晰看出各个数量的多少。(3)、扇形统计图直观显示部分和总量的关系。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一、研究中国古代的鸡兔同笼问题。 1、用表格方式解决有局限性,数目必须小,例: 头数 鸡(只)兔(只)腿数 35 1 34 35 2 33 35 3 32 …… (逐一列表法、腿数少,小幅度跳跃;腿数多,大幅度跳跃。跳跃逐一相结合、取中列表) 2、用假设法解决(1)假如都是兔(2)假如都是鸡 (3)假如它们各抬起一条腿(4)假如兔子抬起两条前腿 3、用代数方法解(一般规律) 注释:这个问题,是我国古代著名趣题之一。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就记载了这个有趣的问题。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求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 二、和尚分馒头 100个和尚吃100个馒头,大和尚一人吃3个,小和尚三人吃一个。大小和尚各多少人? 国明代珠算家程大位的名著《直指算法统宗》里有一道著名算题: 一百馒头一百僧,大僧三个更无争,小僧三人分一个,大小和尚各几丁?“ 如果译成白话文,其意思是:有100个和尚分100只馒头,正好分完。如果大和尚一人分3只,小和尚3人分一只,试问大、小和尚各有几人? 方法一,用方程解: 解:设大和尚有x人,则小和尚有(100-x)人,根据题意列得方程: 3x +(100-x)=100 x=25 100-25=75人 方法二,鸡兔同笼法: (1)假设100人全是大和尚,应吃馒头多少个? 3×100=300(个).(2)这样多吃了几个呢? 300-100=200(个). (3)为什么多吃了200个呢?这是因为把小和尚当成大和尚。那么把小和尚当成大和尚时,每个小和尚多算了几个馒头? 3- =(个) (4)每个小和尚多算了8/3个馒头,一共多算了200个,所以小和尚有: 小和尚:200÷ =75(人) 大和尚:100-75=25(人)方法三,分组法: 由于大和尚一人分3只馒头,小和尚3人分一只馒头。我们可以把3个小和尚与1个大和尚编为一组,这样每组4个和尚刚好分4个馒头,那么100个和尚总共分为100÷(3+1)=25组,因为每组有1个大和尚,所以有25个大和尚;又因为每组有3个小和尚,所以有25×3=75个小和尚。 这是《直指算法统宗》里的解法,原话是:”置僧一百为实,以三一并得四为法除之,得大僧二十五个。“所谓”实“便是”被除数“,”法“便是”除数"。列式就是: 100÷(3+1)=25(组)大和尚:25×1=25(人) 小和尚:100-25=75(人)或25×3=75(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由此可见一斑。 三、整数、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结构类型 (一)求甲是乙的几倍(或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的应用题。解法:甲数除以乙数 例:校园里有杨树40棵,柳树有50棵,杨树的棵树占柳树的百分之几?(或几分之几?) (二)求甲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解答分数应用题,首先要确定单位―1‖,在单位―1‖确定以后,一个具体数量总与一个具体分数(分率)相对应,这种关系叫―量率对应‖,这是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求一个数的几倍(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单位―1‖×分率=对应数量 例:六年级有学生180人,五年级的学生人数是六年级人数的56。五年级有学生多少人? 180×56 =150 (三)已知甲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求甲数(即求标准量或单位―1‖)的应用题。 解法:对应数量÷对应分率=单位―1‖ 例:育红小学六年级男生有120人,占参加兴趣活动小组人数的35.六年级参加兴趣活动小组人数共有学生多少人? 120÷35 =200(人) 第七单元 单元导读 教材简析 本单元围绕“国际理解和友好”安排了四篇课文。《太阳是大家的》《一面五星红旗》《卖木雕的少年》为精读课文,《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为略读课文。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太阳是大家的》是儿童诗,借世界各地儿童共有一个太阳来表达对和平的热爱;《一面五星红旗》《卖木雕的少年》是叙事性文章,反映了外国朋友对中国人民的友好和尊重;《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是新闻报道,内容是中国人民帮助阿尔及利亚地震受灾群众的事情。 近几十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积极倡导的“国际理解教育”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的一个主题。所谓“国际理解教育”,就是希望通过教育的作用,增进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之间人们的交往、理解、宽容与尊重,实现全人类的相互交流、合作,促使“每个人都能够通过对世界的进一步认识来了解自己和了解他人。帮助将事实上的相互依赖变成有意识的团结互助。” 在进行本单元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学习关心世界大事,培养热爱和平的感情。需要说明的是,“国际理解教育”是一个很大的教育概念,本组教学的重点应该落实到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与理解上。本组的导语、课文、语文园地等各个部分都与“友谊和理解”的主题思想相关,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整合意识,注意发挥教材的整体优势,注意挖掘每一篇课文具体丰富的内涵。在导语中,教材明确提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搜集有关世界各国的文字和图片资料”的要求,这是为阅读教学和口语交际做准备,教师要做相应的布置。学习目标 1、会认本单元18个生字,会写31个生字。正确读写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通过人物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的阅读方法,感受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与理解。 4、积累词语,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 5、引导学生学习搜集、整理、交流文字图片资料。课程一《太阳是大家的》 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正确读写“红彤彤、晚霞、睡梦”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各国儿童的团结友爱,感受诗歌的快乐氛围。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朗读、背诵诗歌。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含义。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在上组课文里我们学习了《太阳》一课,了解了太阳对我们人类的重要作用,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2、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关于太阳的诗歌《太阳是大家的》。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指导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划出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检查生字音。 指名读生词——去掉拼音自读词语——开火车读生字,组词语。 3、自由朗读课文,注意不添字、不漏字,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4、指名分节朗读诗歌,读后评价:看看是否读正确。 5、齐读诗歌。 三、朗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节 1、自由读第一节,说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2、交流发言。 板书:朵朵白云 红彤彤晚霞 重点指导:“红彤彤”是什么意思?红彤彤的晚霞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想象,也可观赏学生收集的图片) 3、这么美的晚霞,难怪说“最美不过夕阳红”呢!指导朗读。 4、看图引导背诵。 (二)学习第二节 1.太阳早上从东边升起,傍晚从西边落下,一天不知做了多少好事。自由读第二节,看看太阳都做了哪些好事? 2、组织交流讨论,引导学生感受其生命力与快乐,指导朗读。 ①“金色的阳光洒在鲜花上,让我们的鲜花更艳了,更美了。”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一情景,把自己体会到的读出来。 ②“她把小树往高处拔。”是什么意思? ③谁去过海边,太阳照着的海边是什么情景。把你们快乐的心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吧! 板书:鲜花 小树 小朋友 3、在太阳的照射下,一切充满了生机与快乐,让我们把这快乐用朗读释放出来吧!学生齐读第二节。 4、太阳能照射到地球上的许多地方,她还会做什么样的好事呢?试着用诗中的句式说一说。 如: 她使庄稼茁壮成长,她使动物有了温暖的家; 她陪着小朋友在学校学习,听他们充满童趣的谈话。 三、布置作业,预留问题。 板书设计: 25太阳是大家的 朵朵白云 红彤彤晚霞 鲜花 小树 小朋友 课后作业: 1、给下列生字注音: 趁()彤() 2、照样子说一说,再写几个。 红彤彤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齐读诗歌 二、朗读感悟 (三)自学第三、四节。 1、太阳一天中做了这么多好事,一定累坏了,想去好好的睡睡吧?那么她还要干什么?自由练习读第三、四节。 2、指名读、相机指导。 想象一下:太阳到了别的国家会是怎样的情景,你想对别的国家的小朋友说些什么呢?你想对太阳说什么。 3、有感情地读读三、四节。(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三、背诵诗歌 1.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自由练习背诵 四、拓展:小小交流会 1、在小组内相互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并谈谈感受。 2、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 五、记忆生字,指导书写 1、分析字形,指导记忆 2、重点指导书写“彤”“霞” 3、练习书写 板书设计: 25太阳是大家的 朵朵白云 红彤彤晚霞 鲜花 小树 小朋友 外国 等她盼她 课后作业: 1、抄写生字,用生字组词语。 2、抄写自己喜欢的诗句。 3、练习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教学提示: 本课文辞虽然很简单,但含义却不易领悟。如何突破这一难点,教师应抓住诗歌想象丰富、形象感强、意境深远、富有音乐性和节奏感的特点进行教学,带领学生通过充分的朗读,抓住重点词句的想象感悟,去感受诗歌快乐的氛围,体会各国儿童的团结友爱。切不可在课堂上生硬地讲述“国际理解和友好”的名词或内容,只要让学生在有滋有味的朗读中,有所感受即可。 课程二《一面五星红旗》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假日、防止、脖子、漆黑、壮胆、无影无踪、荒无人烟、小镇、处境、交易、鼻子、犹豫、反应、摔倒、费用”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我”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也体会到面包店老板对“我”的敬重和理解。 教学重点:理解面包店老板态度的变化。 教学难点:学习用外在动作表达内心情感的写法。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出示“红星红旗”,大家看这是什么?你们在哪些地方看到过它?对于国旗你们有哪些了解? 2、国旗就是国家的象征,它代表着国家和人民,是非常庄严和神圣的。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另一个有关国旗的感人故事《一面五星红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指导 1、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词的读音。 2、采用夺红旗的形式检查生字的读音。 “摊”是前鼻韵母 “凝”是后鼻韵母 “竖”是翘舌音 3、自由朗读课文,标上段号,注意读的时候不添字、不漏字,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4、小组内运用多种形式练习读课文。 (由于课文较长,在小组内练习不仅能提高读书的实效,而且还能保证更充分的练习时间) 5、出示难读的句子指导朗读。 三、整体感知 1、轻声读课文,想一想:本课讲了一件什么事? 2、汇报交流,理清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我”在一次漂流活动中失事,处境十分艰难。 第二部分:“我”与面包店老板打交道的过程,“我”断然拒绝了他提出的用面包换国旗的要求; 第三部分:“我”的行为感动了面包店老板,“我”也得到了救助。 3、默读课文,看看有什么感受?根据自己的习惯进行批注。 (要使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在开始时教师要进行方法的指导,如把文章中感受较深的内容划下来,写上一两句眉批;有不懂的地方也作上记号) 4、汇报交流,梳理疑难。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自主记忆字形,同座交流。 2、重点指导“窄”、“鼻”、“摔”等字的书写。 3、练习书写 板书设计: 26、一面五星红旗 处境艰难 拒换国旗 得到救助 课后作业: 1、抄写生字,用字组词 2、练习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板书:手举五星红旗、脖系五星红旗、拒换五星红旗、花拥五星红旗 二、品读感悟 1.在这些写到“五星红旗”的句子中,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些? 2.汇报交流,深入理解;引导学生在读中提出问题,并相机解决问题。 (1)“手举五星红旗”部分:作者去漂流旅行,带的东西本应越少越好,为什么要举着五星红旗? (2)“脖系五星红旗”部分: “为了防止丢失,也为了行动方便,我把国旗从旗杆上抽下来,系在脖子上。”(3)“拒换五星红旗”部分: ①在怎样的情况下,面包店老板提出用面包交换五星红旗? ②“我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这时,“我”可能会想什么? ③“我摇摇头,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国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突然,我摔倒在地上,就什么也不知道了。”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想法 (4)“花拥五星红旗”部分: ①小组讨论:画出面包店老板态度变化的句子,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②模拟采访,深入理解。 记者:面包店老板,你为什么要帮助一个你素不相识的中国留学生呢? 三、总结拓展 1、讲述另一个有关国旗的故事(故事见教师用书),联系本课谈体会。 1990年五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邀请北京中学生梁帆去荷兰参加世界儿童为和平的活动,于是梁帆带着中国儿童的重托,飞往荷兰,她与各国的小兄妹相聚,非常开心。活动开始了,宾馆门前升起了50多个国家的旗帜,梁帆在各国国旗中寻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始终没找到,在这样大型的会议上,怎么会没有中国国旗呢? 2、师创设情境:同学们,如果你是梁帆,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生自由畅谈) 师:梁帆立刻找到会议组织者,严肃要求,一定要升起中国国旗,因为我是代表中国来的,可临到吃午饭,会议组织者仍没有升起国旗。这时,梁帆把会议组织者拉到餐桌前,指着桌上粉红色的桌布说:“如果您们找不到中国国旗,好办,我就把桌布染红,做一面国旗!梁帆的爱国行为深深地打动了会议组织者,这件事很快地传开了,受到了组委会的重视,他们马上派人找到一面国旗,把它升在宾馆门前。 四、布置作业 1、积累抄写文中的好词与感人的句子。 2、收集为国旗争光的故事。板书设计: 26、一面五星红旗 处境艰难 拒换国旗 得到救助 爱 国 课后作业: 教学提示: 本教学设计是以写到“五星红旗”的句子中,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些为线索来组织教学的。在教学中既要体悟作者的情感有要吸收文本的语言,让语言和情感同构共生。 课程三《卖木雕的少年》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壮观、出售、摊点、陈列、构思、五官端正、观赏、清晰可辨、掏钱、即将、流露、一模一样、付钱、标准”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的方法,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非洲地理位置、气候物产、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等方面的文字和图片资料,介绍中赞两国外交背景。教学重难点: 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国人民的友谊;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积累一些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非洲,有着世界三大瀑布之一的“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莫西奥图尼亚”在当地语中意为“雷霆万钧的云雾”。(出示瀑布图片)除了宏伟壮观的大瀑布外,还有被誉为“非洲式照片”的非洲木雕,(木雕欣赏)这迷人的瀑布与神秘的木雕并不是我们此行的主要目的,今天我们是要去结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指导 1、选择你喜欢的方式,通读全文,画出生字生词,读准字音。 2、小组合作认记生字。 3、自由朗读课文,标上段号,注意读得时候不添字、不漏字,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4、小组内运用多种形式练习读课文。 5、选择喜欢的内容展示朗读情况。 三、整体感知 1、轻声读课文,想一想:本课讲了一件什么事? 2、汇报交流,理清文章顺序 听朋友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买木雕——赠送木雕 3、默读课文,看看有什么疑问?根据自己的习惯批注。 4、汇报交流,梳理疑难。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自主记忆字形,同座交流。 2、重点指导书写“端”、“辨”。 3、练习书写。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27.卖木雕的少年 听朋友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买木雕——赠送木雕 课后作业: 1、抄写生字,用字组词 2、练习读课文。 3、挑选一个你感兴趣的方面搜集资料去了解非洲的历史文化。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词 2、宏伟壮观的瀑布,作者一笔带过,精美神秘的非洲木雕,作者轻描淡写,却浓墨重彩地刻画了一个卖木雕的非洲少年,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卖木雕的少年吧! 二、品读感悟 1.、自主阅读思考: 想想卖木雕的少年是一个怎样的人。 画出描写卖木雕少年言行、神情的语句反复读读,结合上下文想象他当时是怎样想的。 2、.同桌交流,谈谈自己的探究结果,相互启发,一起再来深入探究。 3.、集体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出示描写卖木雕少年言行、神情的语句,引导学生感悟少年的思想感情,相机指导朗读。如“少年的眼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 结合上下文想一想少年为什么而遗憾,他会想些什么?你读后有什么感受?读一读有关句子,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3、虽然只是一座小小的木雕,你怎么看待这座木雕?又如何评价这位卖木雕的少年? 4、指导朗读。 激情导入:同学们已被卖木雕的少年那诚恳的态度、一心一意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以及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深深打动了。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那动人的情景。(播放配乐朗诵的课文录音) 请同学们睁开眼睛,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请大家畅谈自己的感受。 把你们深切的感受带到朗读中去吧!请同学们自由组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全文也行,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也可以;自己读也行,与别人分角色读也可以。 朗读展示,教师引导学生评议。 三、积累词语 1、找出文中的四字词语读一读。 2、指名读词 3、说意思猜词语 4、用上几个词说一段话。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27.卖木雕的少年 听朋友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买木雕——赠送木雕 (对中国的深情厚谊) 课后作业 1、抄写四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提示: 本课内容在了解了两国的外交背景后就比较好理解了。教者要在学生整体感知的基础上,以读代讲引导学生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深化理解,切忌过多地讲解。其次本课的四字词语十分丰富,在教学时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累兴趣,采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积累。 课程四《中国国际求援队,真棒!》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 2、培养独立能力。教学重难点: 感受中国人民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及中阿友谊。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课前老师请大家查找关于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资料,找到了吗?谁来把你了解到的内容向大家介绍介绍?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进行介绍。 2、师:中国国际救援队圆满完成了任务,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也得到了阿尔及利亚人民的赞誉——“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板书课题,指导读课题) 4、(题目与以往学习有何不同?)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亲自目睹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表现吧! 二、自主学习,品读感悟 1、根据“阅读提示”中的学习要求,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2、我们的中国国际救援队棒在哪里呢?就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相关的语句,然后在小组内解决问题。 3、全班交流,指导朗读,重点指导学生读好写中国国际救援队表现的句子。如:“震后,中国政府„„最严重的布迈尔代斯。”“来到这座城市„„坚持战斗。” “他们一下车,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有的队员有声波„„搜寻着废墟下的幸存者„„” 5、面对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这种表现,你想说什么。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1、小结:正是中国国际救援队凭着高度的人道主义和牺牲精神,以及高超的救援技术赢得了阿尔及利亚人民的赞扬与友谊。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也能积极参与到国际事务中尽力帮助其他国家,显示了中国解决国际事务的能力。 2、再读课文,看看还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学生质疑后,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四、图片赏析,结束全文 1、这就是我们的国际救援队,不仅在阿尔及利亚,在世界各地哪里有危险,哪里就会有队员们的身影出现。下面让我们一同来欣赏他们的风采吧! 2、学生看图片。 3、此时此刻,你们一定有很多话想对这些可亲可敬的队员们说吧?(学生表述) 4、教师小结:是啊,通过这一件件小事,一幕幕感人的情景,让我们怎能不由衷地赞叹?(学生齐: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板书设计: 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速度快 不怕危险 援救技术高超 课后作业: 1、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2、将中国国际救援队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教学提示:本课教学“宜粗不宜细”,不要面面俱到。作为一篇略读课文,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去自主阅读。 课程五《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搜集各种反映世界奇妙的文字、图片和实物,交流同学们所了解的世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激发习作兴趣,自由写一篇习作。 3、积累词语、诗句,养成勤于积累的好习惯。 4、感受语文的趣味,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说说自己所了解的世界;难点是自由习作。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导入 1、欣赏歌曲《世界真奇妙》 2、同学们,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每天都发生着数不尽的事情。大自然中,植物奇闻,动物轶趣,有太多的知识等待我们去了解。在我们人世间,真、善、美,假、丑、恶,有太多的故事值得我们去交流„„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讲述一下大家了解的奇妙的世界。 二、小组互动 1、根据搜集的材料分组,如可以按风俗习惯、人种特点、文化特点等角度分组。 2、明确要求:讲的同学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可以提问,也可以补充。 3、在组内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 三、小小发布会 1、各组汇报本组评出的“最佳发言人”。 2.挑选几名“最佳发言人”,全班交流,共同评议讲述情况。如仪态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流利、有声有色,也可以谈谈你从中获得了什么信息。 3、评选“最佳发言人”。 四、拓展练习 1、世界真奇妙,不说不知道!这节课同学们交流了大量自己搜集的资料。你们每个人介绍的内容,就像打开大千世界的一扇窗口,通过这扇窗口,我们了解到的是色彩缤纷的世界。这么多的信息,你们是从哪里搜集到的,请同学们谈谈。 2、学生交流。 3、.同学们这么喜欢交流信息,那我们办一个“世界真奇妙”小小电台,利用课前时间发布信息。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准备。 第二、三课时(习作)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也许你到过祖国的秀美山川旅游,那令人心旷神怡的景物让你至今记忆犹新;也许生活中有些事你一想起来就会不由自主地发笑,而另外一些事可能让你现在仍然后悔不迭;也许你一直埋藏在心里的愿望还没有向人倾诉;也许压抑已久的委屈让你时刻苦恼不已;也许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有你喜欢的有不喜欢的,有让你觉得愉快舒服的,有让你觉得别扭难受的;也许你想象力很丰富,经常遨游在想象的天空,有许多的奇思妙想让你不吐不快„„这次习作就是一次自由习作,大家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现在请大家读读习作提示,看看给你什么启示。 二、明确习作要求。 本次习作向我们提出四点要求: 1、动笔前,先认真思考,明确自己最想告诉别人的是什么。 2、把自己想说的内容表达得具体、清楚。 3、注意不写错别字。 4、构思完成后拟题作文,完稿后修改不满意的地方。 三、指导选材,拓展思路。 1、请大家闭上眼睛,像放电影一样把你生活中经历的事、看到的景物、周围接触的人、你的各种瑰丽的想象播放一遍,注意想想哪个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最想写什么。 2、指名同学说一说。 四、小组交流 1、跟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你最想写什么?初步打算怎样写?如何把它写具体?互相帮助提提建议。 2、全班交流,说说写什么,打算怎样写,互相启发,鼓励其他同学,想他人所未想,写别人所未写的内容。 3、习作提示中有一条要求:把内容写具体,如何写具体呢?请大家把刚才定格放大的画面在脑子里慢放重现,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看”仔细。如写事情的要仔细看清楚事情的经过和前因后果;如写景物的,要理清顺序;如写人物的,要想想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他(她)?„ 五、动笔成文,教师巡视。 六、评议初稿 1、小组内轮流读读自己的习作,相互评议。教师巡视,了解有代表性的习作。 2、请一两位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师生共同评议。 七、修改誊写 1、针对已发现的问题修改自己的习作。 2、誊写习作。注意书写工整。 第四课时 一、我的发现 1、自由读词语,读不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或向同桌请教。 2、指名读词语。 3、读了这些词语之后,你有什么发现? 4、根据这些词语的规律,你还能想出这样的词语吗?现在比一比谁积累的词语多。请学生写在黑板上。 (如事事如意、官官相护、夸夸其谈、窃窃私语、念念不忘、闷闷不乐等) 5、比赛速记:一分钟时间读记,看你能记住多少词语。 6、任意说一句话或一段话,用上一个或几个词语。 二、日积月累 (一)读读认认 1、轻声读每组词语,要求读正确。 2、指名读。 3、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条中的12个生字。 4、题中每一组字有什么共同之处? 12(每组中左边是已学过的熟字,右边的字是熟字加偏旁组成的) 5、齐读。 6、说一说你还有哪些学习汉字的方法。 (二)读读背背 1、各自轻声读课本中提供的诗句,把其中的生字拼读正确,把诗句读通顺。自由读──指名读──小组齐读。 2、这些诗句有什么特点? 3、品味这些诗句的意思,并且试着读出感情。 4、指名再读诗句,师生评议。 5、练习背诵。 6、鼓励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诗句。 (三)趣味语文 1、故事引入 有一对夫妇,丈夫嗜烟成癖,妻子屡劝丈夫戒烟,总不见效。一天,妻子灵机一动,吟了一副叠字联劝他:“根根支支抽抽扔扔张张人民币;丝丝缕缕吸吸吐吐口口尼古丁。”丈夫听到这副对联,沉思良久,发誓戒烟。他拟了一副拆字联自勉:“信是人言,本与取信于人,必然言而有信;烟乃火因,常见抽烟起火,应该因此戒烟。”故事中的那位妻子以叠字联进一句忠言,丈夫以拆字联立一句誓言。这一个忠言、一个誓言,可谓妙趣横生。说到“言”还有很多有趣的不同的说法。(出示主题──说“言”) 2.猜一猜:表示吉祥的话叫──“吉言” 名人说过的话叫──? 精炼著名的话叫──? 宣誓所说的话叫──? 临走写下的话叫──? 3、轻声读课本中的内容。 4、指名读。 5、类似的话,你还能说出一些来吗?(如毕业之际,送给同学的话叫“赠言”) 课后作业: 1、抄写词句 2、背诵“读读背背”中的内容。 教学提示:在语文园地的教学中,不仅要帮助学生进行综合练习,而且要在练习中领悟方法,例如诗词按类别归类积累,除按要求帮助学生积累外,还要鼓励学生把这里发现的方法迁移到今后的学习中,使学生逐步养成归纳整理的习惯。 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加黑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阜盛(fù)敕造(chì)歆享(xīn)模样(mó) B.朱拓(tà)呜咽(yâ)绾者(wǎn)嫡亲(dí) C.炮烙(pào)瞋视(chēn)吞噬(shì)惫懒(bâi) D.懵懂(měng)作揖(yī)蹂躏(róu)忖度(dù) 2.下列各项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蹒跚蜂踊烟霭蘖根 B.杜撰寒喧沮丧胳膊 C.仓皇理睬膨胀绰号 D.潇洒连绵蹙缩形骇 3.下面各组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⑴身量苗条,体格风骚。⑵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B.⑴身量不足,形容尚小。⑵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C.⑴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⑵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D.⑴晚饭摆出来了,四叔俨然地陪着。.. ⑵但见田畴平旷,阡陌纵横,屋舍俨然。.. 4.从下面两段文字中可以看出黛玉关于自己读书的事前后说法矛盾。下面解说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甲)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乙)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许认得几个字。” A.听了贾母的话,黛玉自觉失言,因而小心更正。 B.反映了黛玉的机警、聪明和细心。 C.对贾母之言出自亲情,对宝玉之言出自谦虚。 D.反映了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心理状态。 5.下面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是() A.社会上有少数人爱传播小道消息,他们把不经之谈猎奇为新闻,甚至把.... 谣言也加以扩散。 B.这些人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对广大群众的疾苦却漫不经心。.... C.老胡虽然年过花甲,但还是少不更事,书呆子气十足。.... D.教室里教师讲得精彩,学生学得认真,课堂气氛沸反盈天,十分活跃。.... 6.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着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B.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C.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 D.“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如果美国政府不履行他在中美贸易协定中所承担的义务,那么任何人也不能肯定中美两国间的贸易会不会出现逆转。 B.选择最可靠、最恰当的材料,对一篇文章的成败,常常有很重要的作用。 C.他作诗不存祈誉之心,生活中有了感触就诉诸笔墨,并且从不矫饰,一切如实说来,率真而又自然。 D.老先生很有度量,他与自己意见不一致,经常争论不休的人也能交朋友。 8.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句是() 某一地区特定时间内游客数量超过其接待能力,是造成该地区旅游业种种问题的重要原因。接待能力若不提高,再美的湖光山色也会黯淡无光,再好的微笑服务也会丧失魅力。 A.再多的人文景观也会失去风采 B.再浓厚的游览兴趣也会逐渐减退 C.再迷人的青山绿水也会索然无味 D.再多的投入和开发也无济于事 9.下列文学常识知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发展史上的高峰,原名《石头记》,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主线,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 B.鲁迅,原名周树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学的奠基人。鲁迅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呐喊》收入 1918-1922年间所写的14篇作品。《故乡》、《社戏》、《孔乙己》、《阿Q正传》等都选自其中;《祝福》选自《彷徨》中。 C.曹雪芹,清代小说家,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出身显赫,后来家道中落,晚年时写下旷世杰作《红楼梦》。 D.海明威,美国现代作家。代表作有《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因其在小说创作中的成就,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两段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菜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①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②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③。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④,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10.画线①“活得有趣的人们”是指() A.鲁镇所有的人 B.“我”和所有认识祥林嫂的人 C.受封建礼教毒害而厌恶祥林嫂的人们 D.鲁四老爷等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人们 11.画线②“总算”在文中的意思是() A.祥林嫂终于死去了,“我”不必再为她感到不安,算是了却了一桩心事。 B.祥林嫂终于死去了,她总算得到解脱,不再受痛苦的折磨了。 C.祥林嫂终于被迫害致死,这是不可避免,无可奈何的事情。 D.祥林嫂终于死了,不会再令“活得有趣的人们”怪讶了。 12.画线③全句的含义是() A.凡是无所依靠而活不下去的人,不如干脆死去,使讨厌见他的人不再见他,这对别人或对他自己,也都还不错。 B.祥林嫂这个无所依靠而活不下去的人死了,讨厌见她的人不会再见到她了,这对别人和对自己,也还都不错。 C.这是愤激而沉痛的反语,表现了对黑暗社会的憎恨。 D.这是激愤而沉痛的反语,表现了对祥林嫂的同情和对鲁四老爷的憎恨。 13.画线④中“惊醒”的含义是() A.从沉思中惊醒 B.从睡梦中惊醒 C.从麻木中惊醒 D.从迷惘中惊醒 15.将下面的材料整合成一个单句,为“人道主义”下定义。(3分)①人道主义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②当时的思想家为摆脱经院哲学的束缚提出了这么一种思想体系③它是当时反封建和反宗教的武器 ④它提倡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中心 答:人道主义是 16.在下列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语句,使句子连贯(4分) 一棵树,在岁月的长河中,书写着一段英雄人生:狂风袭来的时候,你不肯倒下;,;洪水肆虐的瞬间,你不肯俯 首。站着,给大地一片绿荫;,;站着,给城市一缕温馨。不计荣辱,不计得失,一生的站立,只为报答泥土的养育之恩,只为证明生命如磐石的精神。 1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⑵僵卧孤村不自哀,(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⑶仰视宇宙之大,,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23.阅读下面的一则寓言,根据要求作文。 八哥被人捉来调教之后,便会模仿人的声音,翻来覆去地说那学来的几句话。可它听见庭前树上的蝉在高歌,却讥笑蝉不会说话。蝉说:“你虽然会学人说话,说的却完全不是你自己的话,而我唱的却是我自己的歌呀!” 你从这则寓言故事中可以联想到什么?从中得到什么启迪?请你就“学人说话与唱自己的歌”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 ⑴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之内。⑵立意自定。⑶文体自选。⑷题目自拟。⑸不少于700字。 参考答案: 一、(27分,每小题3分) 1.B(A模样mú C炮烙páo D忖度duó) 2.C(A蜂拥 孽根 B寒暄 D形骸) 3.B(A①姿容俏丽,②指文学才华;B形体容貌;C①风韵,②英俊有才华,D①形容庄严,②形容整齐) 4.C 5.A(不经之谈:荒诞的、没有根据的话。B漫不经心: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此处与语义不符,应为漠不关心C少不更事:指人年纪轻,经历的事不多,缺少经验。不能用于老者。D沸反盈天:形容人声喧嚣杂乱。用于此不妥) 6.B(A最后应为问号 C今年前应为破折号 D感叹号应为逗号,句号应为感叹号) 7.C(A不合逻辑,删掉“不会”;B一面对两面;D在“与”前或后加“和”) 8.A 9.D(《老人与海》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二、(12分,每小题3分) 10.D11.D 12.C 13.A 三、(23分) 14.(4分)如今努力耕田,辛辛苦苦工作,(还是)穿不暖,吃不饱;如今建立国家、立个君王,恩惠(不仅无数,而且)还可以用来传留给后代。(“力田疾作”、“泽”、“遗世”三处必须落实) 15.(3分)人道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为摆脱经院哲学的束缚而提出的用以反封建和反宗教,提倡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中心的一种思想体系。 16.(4分)大雪压顶的日子 你不肯屈服 站着 给江河一滴清纯 评分标准:句式1分,内容1分。 17.(6分)本诗写的是暮春时节。(2分)风送落花,漫天飞舞,落到田间小路,落到斜阳将沉的地方。诗人感慨身世,欲展才华,奈何无门,但流年易逝。诗人念此,难怪伤感断肠了。(4分) 18.(6分,每句2分)⑴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 ⑵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⑶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课堂达标题 设计人 刘秀东 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达标测试题A1、有人把“9•11”恐怖事件称为美国自建国以来遭受的第二次大规模袭击。第一次是指() A、来克星顿的枪声B、珍珠港事件 C、美国南北战争D、科索沃战争2、1939年,德国对哪国的突然袭击,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A、波兰B、法国C、美国D、德国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军在战场上遭到的第一次重大失败是() A、进攻法国B、进攻敦刻尔克C、进攻莫斯科D、进攻巴黎 4、连线:德军进攻波兰1938年9月 德军进攻苏联1939年9月 签署慕尼黑协定1941年6月 5、回答下列问题: 1938年9月,哪四国政府首脑出席了慕尼黑会议?此次会议的内容如何?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 1.B2.A3.C4、连线: 略 5、德、意、英、法;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等地割让给德国;影响极其恶劣,它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膨胀。 达标测试题B1、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A.慕尼黑阴谋B.德军突袭波兰 C.日军偷袭珍珠港D.德军突袭苏联 2、二战前夕,导致法西斯势力更加嚣张的最主要因素是:() A.法西斯国家结成轴心国同盟。B.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 C.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D.反法西斯国家缺乏统一行动 3、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的标志是() A.德军突袭波兰B.德国进攻西欧 C.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全面侵略中国D.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4、阅读下列材料: 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也要争取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和艰难,也要去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 ──1940年5月丘吉尔在英国下院的演说 请回答: (1)材料表明当时英国的对德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 (2)英国对德政策为什么改变?。 答案 1、B2.B3.D 4.①由原来牺牲小国的利益来保全自己,让祸水东引(绥靖政策)变为采取坚决抵抗的方针 ②1940年英法遭到法西斯进攻,已经无路可走 达标测试题C 一、选择题 1、法西斯德国在二战前吞并的第一个国家是() A.西班牙B.捷克斯洛伐克C.奥地利D.波兰 2.参加慕尼黑阴谋的英国首相是() A.达拉第B.张伯伦C.希特勒D.墨索里尼 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的标志是() A.德国“闪击”波兰B.慕尼黑会议的召开 C.德军侵略苏联D.太平洋战争爆发 4、读材料回答 材料一:“我没有什么可以奉献,有的只是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绝不 投降” 材料二:红军、海军和苏联全体公民必须保卫每一寸苏维埃土地,战斗到最后的一滴血,来保卫城镇和 村庄。 ⑴材料一中的“我”是谁? ⑵导致材料一这一严峻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⑶材料二出自何人之口?在他的号召下苏联的局势由什么变化? ⑷你从二位名人身上学到了什么? 答案 1、C2、B3、D4、①丘吉尔英国人民②绥靖政策③斯大林 苏联军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英勇抗击侵略者,使德军占领莫斯科的企图没能得逞④顽强的意志、坚定的想念、勇于面对现实、坚决抗击侵 略者。(意思对即可) 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达标测试题A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苏联卫国战争开始B、诺曼底登陆 C、《联合国家宣言》签署D、斯大林格勒战役 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可靠保障是:() A、美国的参战B、第二战场的开辟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D、中国人民的浴血奋战3、1943年2月,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贺信中写道:“(苏联人民取得这一战役的胜利)制止了侵略浪 潮,成了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这一“转折点”是:() A、斯大林格勒战役B、莫斯科保卫战 C、诺曼底登陆战败D、攻克柏林战役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毛泽东说:“只要迫使希特勒转入战略防御,法西斯的命运就完结了。因为像希特勒这样的法西斯国家的政治和军事生命,从它出生的那一天起,就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完结,它的生命九完结了 ①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迫使希特勒转入战略防御的重要战役是什么? 说出战役的起止时间 ②这次战役胜利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案 1.C2.C3.A4.①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7月—1943年2月 ②这次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达标测试题B 1.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主要依据是 A.德军损失惨重,元气大伤B.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C.法西斯集团内部开始瓦解D.德军被迫转入战略防御 ①A.战争的根源是帝国主义B.都未给美国造成任何损失 C.英法与德意均站在两个敌对阵营D.战场遍及欧、亚、非和太平洋地区 3.严重损害中国的主权,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的国际会议是 A.德黑兰会议B.雅尔塔会议 C.波茨坦会议D.开罗会议 4.“二战”期间,中国曾两次与英美共同发表重要宣言或公告,这说明 A.中国取得了与英美相同的国际地位B.英美对日本侵华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改变 C.中、英、美三国是对日本作战的最主要国家,需要互相支持 D.英美为了维护中国领土完整而对日作战 5、读材料回答: 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苏联卫国战争给德国法西斯以毁灭性的打击,并同盟军一起夺得反法西斯战争欧洲战场的胜利,美英盟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反攻,┉┉都是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巨大支持和宝贵援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最伟大的正义战争,它给人类留下德尔历史启迪也最为珍贵。------------------江泽民在纪念二战胜利50年时的讲话 ①今年是2009年二战胜利已经周年 ② 列举出盟军在欧洲战场进行反攻的著名战役 ③ 根据材料总结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1.D2.A3.B4.C5、① 64 ② 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战役、攻克柏林战役 ③首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正义战争。战争的正义性决定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必然胜利。其次,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各国的相互支援,加速了大战的胜利。 达标测试题C 1.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的标志是() A.苏联对日宣战B.希特勒自杀身亡 C.墨索里尼政府垮台D.意大利投降 2.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事件是() A.美苏军队在易北河会师B.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C.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D.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3.下列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给世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B.不同程度地削弱了资本主义各国 C.促使世界格局发生新变化D.促使苏联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4.二战中,美、日之间曾发生与核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发生的地点在日本的() A.东京大阪B.广岛长崎 C.横滨长崎D.东京广岛 5.读材料回答 “在法国北部开辟战场,不仅能牵制希特勒在东线的兵力,而且能使希特勒无法进攻英国。”丘吉尔坚持“地中海战略”,极力主张从欧洲柔软的下腹部进攻。 ① 丘吉尔和斯大林谈论的主题是什么? ② 这个战场是如何开辟的?在何登陆? ③ 你能推测出这一时期在欧洲开辟了哪两个主要战场吗? 答案 1.D2.D3.B4.B5、①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②1944年。诺曼底登陆 ③一个是苏德战场;一个是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的第二战场。第三篇:人教版五册第七单元
第四篇: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题
第五篇:九年级下第三单元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