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好乡村能源先行
美好乡村能源先行
—洪庄沼气工程助推美好乡村建设
当我们走进洪庄村,首先引入眼帘的是整齐的高楼和整洁的村容村貌,在这里似乎已经感觉得不到农村的气象,犹如走进市区家园的生活。
提起洪庄村,熟悉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赞叹这里发生的巨大变化。变化最大的,是这个村建起了农民生态小区。这个距离市区中心仅8公里的村庄立足塌陷区特有的地貌,按照城市的高标准设计;小区四面环水,中间建设功能齐全的服务区和休闲娱乐广场。农民生活在生态小区,将彻底告别传统农民的生活方式,真正变成了市民。
一、洪庄村的变迁
喜上眉梢的洪庄村民,心中都有一笔账:上个世纪90年代,村子还不太富裕;大面积塌陷后,在册耕地丧失殆尽,村民失去了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成了“无土地、无收入、无工作”的“三无”农民。十多年来,洪庄村紧紧抓住国家农业开发、塌陷区治理等有利时机,围水造塘,挖塘造地和土地复垦等措施,大力发展生态立体农业,依靠集体力量和顽强拚搏精神,在茫茫采煤塌陷区打造了闻名一方的洪庄生态新村。
近年来,洪庄村容村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村民的人
1均年收入由过去的几百元猛增到如今的万元,2012年全村实现总产值3.56亿元,集体收入142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0158元,被称之为淮北第一村。该村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全国土地复垦示范区”、“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淮北市小康示范村”、“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先进村”,并获得“联合国全球500佳生态村提名奖”。2005年村里发展带头人刘长领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这一切美好都与该村实施的大型沼气工程息息相关。
二、十年沼气,十年民生
洪庄一期沼气工程始建于1999年,2000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投入260万元,建成600 m厌氧池,200 m储气罐;2009年投资120万元建设二期工程,建成800 m厌氧池,两个400 m3333储气罐和新村供气管网。洪庄沼气站所需原料由坐落该村的1座万头规模猪场—天宏集团佳宝猪场和洪发养鸽场免费提供,直接用管道输送进沼气站,沼渣、沼液免费提供给大棚蔬菜种植户使用,部分沼液排入精养鱼塘和大水面作为饲料养鱼。沼气通过管道和加压装置供给824户村民使用,由于使用了锅炉加热工艺,四季产气均衡,确保了沼气周年稳定供应。
沼气站的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前污水到处流,粪便到处放的现象,净化了空气,美化了环境,同时也解决了村民生活生产用气,为村民提供了方便,节约了资金。沼气站每天出200立方优质沼渣、沼液可供用于洪庄村600栋大棚蔬菜种植肥料,生长出的蔬菜被认定为无公害绿化蔬菜,通过种植、养殖、沼气、种植的有机结合循环,强化了洪庄村的生态农业建设。同时日产沼气1200立方,保证了洪庄村民正常的正常用气。
总体上看,洪庄沼气工程建成正常运行14年,生态环境大大改善,佳宝猪场和洪发鸽场得以稳定发展,当地村民得以用上清洁价廉的能源,建立起循环农业模式,农民收入稳定提高,农业产业健康发展,农民的幸福指数显著提升,洪庄也为此成为全省知名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沼气工程真正成为德政工程、民生工程。
三、循环农业,生态洪庄
洪庄村辖有洪庄、丁楼两个自然村,人口3158人,农业生产仅有600亩土地。人多地少迫使洪庄村打破传统农业生产理念,积极寻求新的发展途径。
围绕沼气工程,洪庄村着力发展高效农业,发展特色经济,按照生态农业理念,打造了集生产、科研、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占地2600亩的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建设了600亩蔬菜种植区、200亩花卉园区,400亩的畜禽养殖区和1600亩的水产养殖区,兴建了占地30亩年屠宰生猪20万头、黄牛10万头的天贝食品加工厂,在发展种植、养殖的基础上,坚持发展立体生态农业,推广“猪—沼—菜(鱼、花卉)”生态循环农业种养模式。天宏集团佳宝猪场和洪发鸽场因沼气工程建设而改变了原来粪污横流、蝇虫满地的环境,达到清洁卫生、治理农业面
源污染,减少了疫病传染源,又解决农村燃料,改善了与当地村民的关系,种养业得以长期和谐稳定发展(佳宝猪场是我市最早的万头规模猪场)。洪庄村民借沼渣、沼液之便利发展起反季节蔬菜产业,沼液、沼渣作为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打造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提高农产品商品性和附加值;充分利用沼液作为饲料喂鱼,精养鱼塘、大水面养殖,大水面养鱼因沼液的使用,亩增效100元以上,洪庄生产的反季节蔬菜申报了绿色食品品牌,品质远近闻名,被上海、南京大客户包销,每栋大棚年均纯收入在2万元左右,促进村民节支增收。
四、美好乡村,幸福洪庄
美好乡村建设绝不仅仅是为了给村庄一个美丽的外表,关键在于提升农村、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洪庄村发展沼气建设,就是要改善农村环境,给农民提供低价、环保的能源。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洪庄沼气站建设,使洪庄村民生活环境得到改善,村容村貌更加整洁,广大农民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产生了广泛而强烈的认同感。以沼气为纽带的循环农业的实施,不仅促进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还打造了生态良好。村民的生活卫生习惯也发生改变,文明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在洪庄,沼气工程不仅成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有效载体,更是演绎农村新生活,倡导农村新风尚的生动实践。
沼气工程建设仅仅是洪庄发展的一个缩影,洪庄村又有了新的发展思路。洪庄村新上任的第一书记王春梅说:“当初建设
农民公寓,不仅仅是为了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和条件,更重要的是将为洪庄村节省出600余亩土地;这些土地可以兴办集体企业、加大招商力度、安置村民就业,成为洪庄进一步发展的新空间。现如今,我们在原有基础上又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处引资一个产业园外,村里还有剪纸、根雕、手工艺等多项文化产业。”
第二篇:乡村振兴,辣椒先行
乡村振兴,辣椒先行
2020年作为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的最后一年,对于未出列县区是完善基础设施、保障住房、饮水、教育、医疗,强力补短的最后一年。播州区乌江镇作为已出列地区更是极其关键的一年,强化巩固脱贫成效,继续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下一步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的基础。
产业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要致富,先修路”,乌江镇已全面实现组组通公路,户户通道路,全镇x个产业示范基地已完成所有机耕道路建设,为农产品销售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辣椒作为播州区大力发展产业,政府对种植辣椒的精准扶贫户给与400元/亩,非贫困户200元/亩的政策补助,充分调动群众在家发展生产的积极性。
大力开展培训,强化农业生产技术。播州区乌江镇依托新时代农民讲习所,以固定讲习、流动宣讲的模式,对种植大户进行技术培训,讲解辣椒种植、管理技术,规范辣椒种植程序,实现标准化生产,力争培育有文化、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产业发展离不开群众的勤劳苦干。春雨过后,正是辣椒地膜覆盖的最佳时机,近期由于雨水频繁,对辣椒地进行覆膜能够起到保湿增温,提高辣椒苗的成活率,还可以减少杂草和病虫侵害,促进辣椒苗的生长发育。乌江镇坪塘村的辣椒种植大户王世强等人,为了辣椒有个好收成天还不亮就带着媳妇儿子到山头上,对辣椒地进行翻犁与覆膜。经各位农户辛勤的劳动,坪塘村大水井辣椒种植示范点俨然形成了由薄膜覆盖的白色画卷。
产业发展离不开农业市场的蓬勃发展。进入新时代,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已经从过去的“为吃而生产”转变到“为卖而生产”。播州区作为“全国辣椒产业十强县”、“中国辣椒之都”、“全国辣椒标准化示范县”,拥有老干妈、新佳裕等辣椒加工企业做引领作用,辣椒种植不仅销路有保障,而且价格不菲。2019年未经加工的新鲜辣椒能够卖到每公斤24元,乌江镇2020年计划种植辣椒2000亩,预计产量500000公斤,产值1200万元以上,将惠及贫困户xx户xx人。
第三篇:乡村振兴精神先行
解放思想,乡村振兴立论
感谢主席,我方观点认为,乡村振兴必须精神先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党“三农”工作一系列方针政策的继承和发展,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新时代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迫切要求。总书记在马庄村考察时指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很重要,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是辩证法的观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
首先,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
中国共产党人在97年来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征程中,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了一系列的伟大精神。这些精神已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成为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
其次,理念的引领是必须的。实现乡村振兴,要切实从广大民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需要出发,从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入手。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单位的差异性,迫切需要理念的创新,精神先行。例如,一些地区、部门、单位由于思想不够解放,在具体工作上简单的照抄照搬,复制城市乃至外来的设计理念显然无法与乡村既有的村容村貌以及实际的日常生活相匹配,这不仅无法产生一种理想状态中的“美丽”效果,也无益于村民的日常生活。适得其反,致使村民哀声怨道。
再次,乡村振兴是由主体地位所决定的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也是乡村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只有先提高农民素质,点亮他们的精神世界,才能激发他们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积极投身于建设美丽乡村中去,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的良性循环。忽视了农民主体地位,是要犯错误的、是要走弯路的。不少地方,舍弃了维系乡村凝聚力的传统文化,造成人心涣散,基层党组织与村委会的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下降,各种丑陋黑恶势力沉渣泛起,犯罪率明显上升,更谈不上经济发展。缺乏紧迫感和忧患意识、“等、靠、要”的严重思想现实,甚至几千年来形成的“小农意识”,致使经济社会停滞不前。不解放思想、不能精神先行,何谈乡村振兴。
第四篇:美好乡村征文
乡村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可是有些清洁卫生还是做得不到位。要让我们乡村更加干净美丽,我有自己的小想法。
我希望上级能派一个环保模范来村里给大家做示范教育,让村里的人受到影响,能自觉保护环境。我们村子里没有专门的垃圾箱,要在一些人多的地方放一些垃圾箱,特别是商店门口,人们乘凉的大树底下等公共场所。村里如果有设计好的垃圾池,人们就可以到那里烧垃圾或者填埋垃圾,那就不会垃圾到处乱堆了。
城里有清洁工,我们乡村要是也有清洁工该多好啊!大家可以凑钱请清洁工;如果不想请人来做,那就每家每户轮流打扫道路。我们每个村里的同学成立小卫生监督队,提醒人们不要乱扔垃圾。我们亲自动手,周末给村子美容。
让我们一起努力,让乡村美得名副其实!
要说乡村最需要整治的地方,莫过于池塘了。现在村里的池塘,时不时会漂着死东西,要不就是塑料袋、农药瓶。池塘水不再清澈见底了。多么希望能看到水明如镜的池塘!现在有了清洁乡村活动,我们有希望了!
要还乡村美貌,村长应该召开村民大会,告诉村民们环境污染的害处。各家各户建沼气池,把生活污水、粪便什么的都装到沼气池里,既避免了污染环境,也能变成营养丰富的肥料,又能利用沼气煮东西,不是一举三得吗?谁家有鸡鸭死了的,要找个地方埋好,免得到处散发臭气。
在池塘边要有垃圾箱,因为经常有村民在那取水来喷洒农药。有了垃圾箱,在上面贴上小提醒:空农药瓶的家在垃圾箱。村里派人来定期收走农药瓶,就减少了一大卫生隐患了。
第五篇:美好乡村建设
深化认识主动作为,完善机制狠抓落实
-----关于美好乡村建设的几点感想
建设美好乡村是省委、省政府基于我省近年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础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加快建设“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美好安徽的基础性工作,是贯彻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的重大部署。
作为皖北平原的农业大市,宿州市农村人口多,耕地面积广,村庄规模大,分布密度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是省里规划的美好乡村建设的重点片区。作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我市应当高起点、高站位抢抓新一轮发展机遇,科学谋划,勇于创新,狠抓落实,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
一、吃透政策,深化认识
个别同志认为,美好乡村建设与以前的新农村建设是一回事,是新农村建设的延续,继续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步骤开展工作就行了。必须明确指出的是,这种认识是对政策的片面误解。从省委、省政府于2012年9月10日做出的《关于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决定》,我们可以看到省里对美好乡村建设不仅在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上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而且从村庄建设、环境整治、兴业富民、管理创新等五个方面作出了具体细致的安排,可操作性很强;在保障措施方面,不仅将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改为美好乡村建设资金,而且从每年2.65亿元增加到10亿元,并逐年增加,资金支持力度大幅提高;在组织
领导方面,省里成立了由省委书记、省长任组长,省委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省委、省政府相关领导任副组长,省直机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美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我们要看到,省里已经将美好乡村建设提升到“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的战略高度,而且对我省农村现存的问题进行了透彻的分析,提出了科学的指导意见。因此,我们必须读懂吃透省里的政策精神,进一步深化建设美好乡村的思想认识,高度重视美好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二、抢抓机遇,主动作为
我市应当依据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结合“两区”建设,紧紧抓住实施美好乡村建设的良好政策机遇,不等不靠,科学谋划,主动作为,积极地开展美好乡村建设。
首先,应当以发展现代农业和土地流转为抓手,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和乡村工业,提升兴业富民能力;大力开展土地综合整治,确保耕地质量不下降、数量不减少,明确建新拆旧制度,规范农民建设用地使用行为;因地制宜地开展土地平整、田间道路和水利建设,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培育家庭农场,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通过土地资源规模效益的发挥和乡村工业发展的带动,不断增强农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为美好乡村建设打造坚实的物质基础。
其次,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科学编制村庄建设规划。在对各行政村全面摸底的基础上,梳理出一批重点建设的中心村,分等级分批次开展美好乡村建设工作。以村庄建设、环境整治和农田治理为突破口,努力打造一批综合实力强、基础设施好、社会服务完善、乡风文
明的示范村。目前我市桃园镇光明村、夹沟镇夏刘寨村等中心村在土地流转和村庄建设方面均已初具规模,应当鼓励人口、资金、生产要素、社会服务业向此类中心村有序流动,形成资源集聚整合态势。同时,对在中心村建设过程中积累的好经验要及时总结,不断完善,大力推广。及时组织各村进行交流和学习,相互借鉴好的做法,坚持以点带线推面,达到点、线、面协同推进、整体联动的效果,充分发挥中心村建设的示范引领作用。
再次,大力推进农村环境整治。目前我市大部分农村地区缺乏对生活垃圾的处理办法,乱扔乱堆现象严重,对环境造成一定危害。农业生产中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秸秆焚烧,对大气环境和土壤质量带来巨大危害。农村道路和河道树木砍伐严重,绿色长廊已遭到严重破坏。各级政府和环保部门要有针对性的开展专题调研活动,拿出具体可行的方案对农村生活和生产中所造成污染进行有力的治理,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村生态涵养功能。
最后,结合我市正在开展的社会管理创新年活动,全面实施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工程。以健全村民自治为突破口,完善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村务公开、村民议事、村级财务管理等自治制度,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等组织建设,依法保障村民在美好乡村建设中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事业,健全农村居民养老和医疗保险、农村低保等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鼓励在校大学生深入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提高乡镇综合文
化站、农家书屋、村文体活动室等公共设施的使用率,引导村民培育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提升农村居民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
三、健全机制,狠抓落实
良好的工作机制对于推动工作,落实党委、政府决策具有重要作用。各级政府及相关单位要及时成立由党政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建立各级党政部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与村结对共建机制,对口支持、共同建设美好乡村。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选派干部、选调生、大学生村官等基层干部在美好乡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建立美好乡村建设考核评价体系,作为评价党政领导班子政绩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实施岗位目标责任制,责任分配到人。同时,严格奖惩兑现制度,激发广大干部建设美好乡村的积极性。对在美好乡村建设总成绩突出的同志要优先提拔使用,对工作拖拉懒散,涉农违法违纪的同志予以严肃查处。
在美好乡村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农民群众意愿,把群众认同、群众参与、群众满意作为根本要求,维护农民切身利益,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建设美好乡村,发挥农民群众在美好乡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各级干部要严格按照实施细则和工作部署扎实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各项工作,狠抓落实,确保实效。广大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团结协作,扎实奋进,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以饱满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积极投身美好乡村建设,为全面推进我市美好乡村和“两区”建设而努力奋斗。
朱仙庄镇党政办寿春雷
2012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