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东沂南做好三大建设助推现代服务业发展
山东沂南做好三大建设助推现代服务业发展
今年以来,山东省沂南县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战略举措,服务业“个头”迅速成长,在规模总量扩张、内部结构优化、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均取得较大进展,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项目建设“谋篇布局”。完善服务业项目月调度、季考核、年度通报等管理制度,加强与项目单位的沟通衔接,及时协调帮助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快推进中联水泥物流配送中心等一批物流项目,智圣汤泉二期、松山温泉国际旅游度假村、战工会旧址扩建等一批文旅项目,阳都国际商城、永兴商城等一批商务建设项目。
载体建设“提纲挈领”。坚持把“四大载体”建设作为加快全县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充分发挥“四大载体”对服务业发展的支撑和带动能力。扎实做好重点城区(界湖街道、青驼镇),重点园区(山东智胜汤泉度假区),重点项目(鲁中蔬菜冷链物流配送建设、智圣汤泉二期开发建设、沂蒙影视基地建设)等市级服务业载体建设工作,重点载体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环境建设“标新立异”。坚持市场化运作,加大融资力度,营造服务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在增强发展后劲上,以政府资金为引导,以政银企合作为支撑,以招商引资为重点,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积极制定有关重点行业扶持办法,在政策上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支持,优化了服务业发展环境,促进了服务业的快速壮大。(
第二篇:现代服务业发展
产业转型升级,离不开现代服务业支撑,做加强对现代服务业的支持力度。一要做好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做好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重点,争取形成规模效应。根据我县的发展定位,要突出抓好物流、金融、旅游、商贸、总部经济和创意信息等6个重点行业的发展。
二要加强金融创新,做好融资服务。由于许多现代服务业具有高附加、高成长、高知识密集的特征,在产业结构调整及消费升级过程中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同时重知识和技术含量、轻固定资产的特点,使得过分依赖抵押品的传统金融服务模式不能适应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的要求。而著作权、商标权和发明专利等各类知识产权和无形资产的产权评估、交易市场体系又尚不健全,给银行融资带来不确定的风险,仍然面临融资难的问题。但是我们可以围绕核心企业,以大企业为中心,为配套的中小企业,开展上下游企业的供应链融资,创新融资担保方式,应收账款质押,保理业务等,还有自身形成的收费权益质押。
三要加强渠道建设,优化金融服务。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和渠道建设,为现代服务业提供结算、现金管理、财务顾问等服务。
第三篇:现代流通助推新农村建设——— 山东莒南调查
现代流通助推新农村建设
——— 山东莒南调查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11日 21:16
来源:《求是》期号:2006.12作者: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研究室
山东有个莒南县。那里的供销社把超市办进农村,大力发展综合服务,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走出了一条以供销社网络优势融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功路子。
把连锁超市办进农村社区
莒南县供销社所属企业45处,员工6600人,在体制转轨过程中曾一度陷入困境。2002年,县供销社领导班子经过深入调研后认为:城乡二元结构不仅表现在生产生活领域,更表现在流通领域。由于商业成本大,外资和城市大型商业无意或者无力将触角延伸到村,而供销合作社的主要阵地在农村,以现代流通方式对现有组织体系加以改造,供销社就可以全面提升农村流通水平。因此,在农村发展现代流通,对供销社是发展,对农民就是服务。根据这一认识,他们决定以现代流通方式改造传统经营网络,实施经营网络“十百千”工程,即在县城办10家大型超市,在乡镇办100家直营店,在村级办1000家便民超市或农资连锁店。2004年9月19日,第一家村级超市连锁店——淇岔河村开元超市开业,当天营业额就达4万多元。首战告捷使连锁店迅速发生连锁反应,不到两年时间,县供销社就在全县主要村办起了990多家农资连锁店和日用品超市,成为莒南农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在“十百千”工程实施过程中,莒南县供销社始终注意运用“龙头企业+基层供销社网络”,搞好资源整合。一方面对天添乐、开元、华天等商贸流通企业进行重点扶持,不断扩大经营规模,提升经营档次,强化龙头地位;另一方面依托龙头企业改造整合系统内资源,利用基层社场地,建设日用品和农资超市。目前,全县18处基层社,每个基层社都至少建有一处1000平方米以上的日用消费品超市和多处专业经营加盟店、连锁店,还分别建起了营业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的农资超市。同时,采取融资多元化、用人社会化、经营连锁化、管理科学化的方法,对全系统900多个村级经营网点进行全面改造,使之成为连锁经营网络终端。
莒南县供销社办农村超市,经济效益超过了他们当初的预想。1000平方米左右的直营店,年销售额在400万元以上,面积越大,销售额越大,店与店之间并无明显差别。加盟店营业面积一般都在100平方米左右,最少的也有50平方米。农村超市给农民提供了舒心的消费环境。一是超市里商品排列整洁有序,秩序井然,进店都有迎宾员微笑相迎。这对习惯于到土台子、黑屋子购物的农民来说,逛超市无疑是一种文明的享受。二是为农民提供了放心的消费环境。以往农民到小商店购物,经常买到假冒伪劣商品,至于过期商品就更为常见。农村超市不存在这些问题,农民走亲访友,都愿意到超市买礼品,认为提着印有超市标识的塑料袋送礼,上档次了。三是为农民提供了购物方便。以往镇上的小商店只有200多种商品,现在的超市直营店有1.2万多种商品,农民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大到冰箱彩电,小到针头线脑,要啥有啥,应有尽有,农民足不出村,各种需求都可满足。
店社合一,综合服务
把超市办进农村社区,迅速凝聚了人气,逛超市成了村民的一种休闲方式,并促其产生了更加广泛的服务要求。恰值此时,山东省供销合作社提出了建设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的发展思路。莒南县供销社抓住机遇,制定了在全县建100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规划。
所谓综合服务中心,实际上是一种综合服务社,即在供销服务的基础上,努力拓展餐饮、洗浴、信息、培训、娱乐、休闲、医疗等综合服务,形成类似“服务超市”的服务园区。供销社建设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计划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并把这个计划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每办成一个中心,财政贴补一万元。不到半年时间,莒南县已建成社区综合服务中心46处。全县最大的厉家寨村社区服务中心,综合经营面积2000多平方米,包括一个660平方米的日用消费品超市,一个200多平方米的农资超市,两个土产杂品和农机具商店,一个农副产品收购站,一个澡堂,一个理发店,一个卫生室,一个拥有1000多册图书报纸的村民活动室,一个安置了体育健身器材的大院,还有一个由当地村民发起的樱桃协会。这里不仅是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供应中心,也是当地农产品购销中心,同时还是农业科技信息、法律咨询、体育健身、文化娱乐的服务中心,成为当地村民活动的好去处。
莒南县供销社在兴办农村社区服务中心过程中,坚持做到:一是依托农村连锁超市。服务中心立足农村实际,依托供销社的网络、资金、人才等资源,以统一配送生活资料、生产资料的连锁超市为基础,根据农民需求和消费习惯,逐步添置其他经营性、公益性和中介性服务项目,为农民提供商品、技术、信息、中介等各种服务,并为农民开展文体活动提供场地和设施。二是坚持“党委政府领导、供销社主办、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每个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投资约为20万—50万元。建设资金来自基层供销社投资、职工集资、经营者预付租金和上级扶持等多个渠道。图书资料、体育健身器材、卫生室、中介服务项目则由相关部门提供和设立。整个服务中心由供销社统一管理,采用市场机制进行运作,鼓励和吸引农民和各类市场主体进入中心从事经营服务。
推动农业产业化
作为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应该而且必须把农村流通现代化与农业产业化对接起来。为此,他们在各超市连锁店都设立农产品销售、加工专区,把专业合作社和农民生产的粮食、蔬菜、猪肉、禽蛋、茶叶、花生、煎饼、馒头等当地农产品摆上货架,并通过物流配送中心打入各大城市市场。为提升入市农产品的质量,他们把“农产品进超市”与“为超市生产农产品”结合起来,建立农产品定点生产加工基地。
为确保生产的标准化与质量可追溯化,莒南县供销社以龙头带动的方式,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近年来,他们先后发展了花生米、茶叶、禽蛋、果业、大蒜等各类专业合作社20多处,成立了生猪、花生、农资流通、再生资源、烟花爆竹、大蒜、樱桃等10多个专业经济协会,并以县联社为依托成立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合作社对社员进行物资供应、技术指导、产品销售“三统一”、“三到家”服务,每年以低于市场价优惠供应入社社员专用化肥和低残留农药。2005年,果业合作社为江苏大润发、苏果等超市定购鲜桃50多万公斤,每斤为果农增加收入0.2—0.4元。2006年,该合作社加入了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计划扩大果品销售渠道,将无公害果品打入国际市场。
几点思考
现代流通网络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农村的落后,很大程度上是流通落后。流通活,百业活;流通兴,百业兴。莒南县供销社的发展经验表明,构筑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实现农村流通现代化,不仅可以改善农村的消费环境,开拓农村市场,而且可以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并在改变村容村貌、促进乡风文明等方面发挥示范和引导作用。
市场化运作是始终需要坚持的一个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钱从哪里来,用在何处?仅仅依靠财政转移支付,对于建设新农村来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鼓励信贷和民间投资向农村转移。这就要求我们赋予企业等各类经济组织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地位,并对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各类企业给予财政、信贷等多方面的扶持和优惠。莒南县农村经济社会之所以获得迅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从一开始就把依托供销社作为构建农村现代流通网络的重要途径,把其纳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筹资渠道多元化。
以现代流通网络为依托,向农业产业化综合服务延伸,是形成助农增收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莒南县供销社没有把脚步停留在“流通”范畴,而是从流通网络一头连生产、一头连消费的特性出发,实现两个延伸:一是横向延伸,依托连锁超市办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二是纵向延伸,构建流通网络+专业合作社(协会)+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新模式。山东省供销社把这种新模式概括为“一个网络,两个平台”。实践证明,以现代流通网络为依托,向农业产业化和社区综合服务延伸,对广大农民群众讲既是“减法”,又是“加法”。农民作为消费者,可以降低消费成本;作为生产者,可以增加农业收入。(执笔:杨占科 朱修国)
第四篇: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兰州建设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的迫切需要,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发展现代服务业摆上重要战略位置,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取得了明显成效。
今天,黄河之都兰州,已从过去单纯的工业城市,变成大西北的商贸中心、物流中心、重要的旅游集散地和目的地„„
立足转型打造服务业新格局
我市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全国综合性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具有发展现代物流、现代服务和文化旅游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近年来,我市从省会城市的特点出发,按照“三产抓转型”的思路要求,着力改造提升传统商贸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和现代服务业。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适应市场需求,积极构建集约发展的现代物流体系,着力发展与工业、农业和其他领域生产相关联、相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重点搞好陆港物流园和东部物流基地等现代物流产业园地建设。加快推进建材、机电、农副产品等物流中心和大型市场建设,着力构筑各具特色的物流服务体系。
加快发展民生服务业。市委、市政府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重点发展方便群众生活的现代商贸、休闲观光、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以及社区服务、家政服务、养老服务和市政公用事业,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受到百姓称赞。着力培育和发展大型连锁经营企业,积极引入国内外知名的大型超市来兰发展,不断提升服务业现代化水平。加强便民市场体系建设,完善城乡便民服务体系,推进社区菜市场、放心早餐和农村便利超市、农资超市及农产品市场建设,规范发展夜市、特色商业街、风味小吃街等大众服务业,方便了居民生活。
大力发展新兴业态。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在商业业态的发展上,既要“顶天”,又要“立地”。所谓“顶天”,就是引进能够代表国际国内发展潮流的高水平商业业态,以订单式的开发模式,把国内和国际上著名的品牌一次打捆式地引入兰州,推进兰州服务业态的高端化。所谓“立地”,就是民生问题。换句话说就是,普通老百姓的休闲、购物、餐饮等。同时,充分利用兰州省会城市和交通区位的比较优势,积极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会展经济、商务经济和创意产业等新型业态。
近年来,兰州以改造提升商贸服务业为重点,推进三产转型升级,注重引进战略投资、先进业态和知名品牌,加快建设中央商务区(CBD)、中央休闲购物区(CSD),积极发展特色商圈。目前,兰州国际商贸中心、鸿运·金茂广场、红楼时代广场、万达广场、红星美凯龙等一批商业综合体相继开工建设。同时,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改造提升仓储、配送业,推进物流信息化建设,打造综合立体交通运输和物流信息网络平台,加快建设现代物流产业园区,培育现代物流龙头骨干企业,扩大省会城市物流辐射范围。多管齐下,兰州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新格局,服务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2011年,兰州市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663.48亿元,在GDP中的比重达到48.78%,占据了全市经济的“半壁江山”。
举办大型节会扬美名显效益
在兰州发展上,国际马拉松赛事的举办绝对称得上是一个超重量级事件。这场比赛留给兰州的不仅是一张新的城市名片,更有大气、自信和厚重、开放。连续举办两届“兰马”,让亿万观众从央视直播中看到了一个与自己想象中完全不同的兰州,居然是如此气质高雅、大气豪迈。在赛事活动中,提升了兰州的城市形象,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动城市的良性发展。
近年来,兰州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等多重叠加的政策机遇,实施“再造兰州”战略,抓发展、治污染,拓空间、畅交通,强管理、提效能,保民生、促和谐,城市的开放水平和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升,辐射带动能力日益增强。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态势下,如何在营销城市上走出新路子、展现新形象?市委、市政府在深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发挥兰州优势,通过举办大型节会赛事打造城市名片。“兰马”以其强大的聚合力,让节会效应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经济效益,吸引了许多境内外客商和游客来兰州旅游、观光、投资,不仅给兰州发展带来了人流、物流,更带来了信息流、资金流,形成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兰州热”。更为重要的是,以此为契机带动了产业发展。结合我市发展培育多元支柱产业的方向和重点,强化景观体育所具有的拉动力、关联度和辐射性,统筹景观体育与旅游业、娱乐业、服务业、文化产业发展,延伸景观体育产业链,带动餐饮、宾馆、交通、娱乐、服务等行业发展,培育壮大新的经济形态,优化现代产业结构,着力提高景观体育产业在全市第三产业中的比重,推动兰州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转型和提升。
在“兰马”之外,还举办、承办了中国机器人大赛、“环青海湖”兰州段自行车赛、2011中国兰州MBA黄河漂流赛、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等一系列重大赛事节会活动。而作为兰州招商引资重要平台的兰洽会也从当年小打小闹的“马路市场”发展成了由商务部联合主办的“国家级”贸易洽谈会,成了兰州扩大对外开放的金字招牌。
依托这些重大节会赛事活动,兰州着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强区域经济融合发展,积极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营造亲商、爱商、富商的浓厚氛围,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聚集,更多更好地招项目、引外资、借外力,形成了大开放、大开发、大合作、大跨越的发展格局。
壮大旅游业精心包装抢夺高点
旅游产业是新兴的朝阳产业,是拉动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旅游产业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来培育、来发展,深入挖掘兰州的人文历史和自然资源优势,注重整体规划,积极开发具有地域特色和兰州特点的旅游项目,加快推进黄河风情线、黄河文化长廊、华夏始祖园、陇上名人园、兰州老街的开发建设,围绕“吃、住、玩、看、游”等要素环节做足文章,不断提升旅游业档次和产业发展水平。
对比各地发展旅游的思路,要实现兰州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首先是规划先行,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符合实际、目标明确、具有高度可操作性的规划方案,指导兰州旅游产业的有序发展。可以说,兰州旅游业进入了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期。面对黄金机遇期,兰州提出了“中国西北游,出发在兰州”的旅游形象宣传口号,这是兰州旅游产业理念的一次重大改变,彰显了兰州抢占西北旅游制高点的雄心壮志。
作为新兴旅游城市,近年来兰州大力推进旅游大项目招商引资,突出项目带动集团化发展。在落实产业规划,完善服务设施,加大投资力度,引进外来项目,延长产业链上大做文章,努力使“中国西北游,出发在兰州”的创新思路落到实处,抢占西部旅游特别是西北人文旅游的制高点,打造兰州转型跨越、率先崛起的支柱性产业。
据统计,2011年,兰州市接待国内外游客1407.4万人次,同比增长58.03%;实现旅游收入102.93亿元,同比增长62.1%;全市旅游就业人数达到60752人,当年新增旅游就业人数10790人。而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11年第三季度全国游客满意度调查报告则显示,兰州市的游客满意度指数大幅上升,在全国50个重点城市中排名跃升15个位次。“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2284.3万人次,年均增长24.9%;累计实现旅游总收入180.74亿元,年均增长25%。
发挥比较优势打造区域物流中心
发达的现代物流,已成为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引擎。加快推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于降低社会流通成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效率和效益,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市无论是在省内,还是在西北乃至全国发展物流都具有很大的区位优势。2009年,兰州被国务院列为全国9大物流区域、10大物流通道和21个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之一,为我市建设辐射西北、通达全国、面向中亚地区的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提供了新的机遇。次年,商务部将兰州列为全国46个物流示范城市,确定了兰州物流的重点发展目标。2010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建设兰州商贸物流中心。市委、市政府立足发挥兰州区位优势,明确提出把我市打造成西北乃至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基地。
近年来,兰州抢抓发展机遇,全面优化整合现有物流市场,加快培育发展辐射全省、西北、乃至全国的区域性现代物流大市场,大力发展仓储业、配送业及打造综合主体交通运输和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加快建设现代物流产业园区。目前,兰州国际物流产业园、兰州凤凰山钢材物流园、北龙口二手车物流园、安宁医药物流园、西固石化物流园、“主食厨房”九州配送园区和兰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兰州粮油仓储物流中心、安宁图书物流中心、中川空港国际物流中心、甘肃国家基本用药目录药品统一配送中心等一批重大园区的规划、建设已经相继展开。
与此同时,随着兰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公路集装箱节点站和兰州铁路西货场迁建等重大项目的建成,兰州区域性商贸中心辐射带动功能、物流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强化,物流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更加突出。
第五篇: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一、服务业总量稳步增长,国民经济贡献率不断提高近年来,全市服务业总量稳步增长,占全市GDP比重不断提高,贡献能力不断增强。2004—2011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由6.7亿元增加到29.2亿元,其占GDP比重由26.6%上升到35.6%,年均增加1.4个百分点(见下表)。2011年,全市服务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率达41.8%;服务业从业人员为
3.6万人,占总从业人数的54.5%。
伊宁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情况表(2004-2011年)
二、服务业行业结构逐步优化,领域不断拓宽 目前,全市已基本形成商贸流通、旅游、交通运输三大优势服务业,三大行业增加值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的60%。2011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0.8亿元;全市旅游人次达到165万人,实现旅游总收入2.61亿元;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增加值为5.3亿元。
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教、信息咨询、培训等新兴服务业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趋势较好,结构逐步优化,领域不断拓宽。2011年,全市金融保险业增加值3.6亿元;电信业实现收入3.1亿元;房地产业发展迅速,销售额5.4亿元,成为全市重要的地方财税来源。同时,伴随我市城市化和工业化推进,近年来全市社区服务、公共服务等服务业快速起步,服务领域逐步扩大。2011年,全市中介服务企业达250余家,其中信息咨询经营机构 102家,培训经营机构83家。家政服务企业和机构43家,固定从业人员578名,带动就业12700人次。
三、服务业分布格局逐渐明晰,区域分工逐渐强化 中心城区作为市域服务业中心,其集聚辐射功能不断增强,商业形态基本完善,逐步形成了解放路、新华东路、英阿亚提街、新华路解放路、铜锣湾、望景华庭等一批服务业相对集聚的区域。以喀赞其民俗旅游区等一批重点旅游景区为支撑的旅游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以火车站为依托,区位优势进一步强化,物流园区建设快速推进。
四、服务业市场准入不断放开,发展环境有所优化 伴随文化、教育、体育、卫生、金融、信息等行业体制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市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程度逐步提高。商会、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逐步承担起行业管理、协调、服务等职能,政府职能开始逐渐转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