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师基础知识——造字法与方法论(含5篇)

时间:2019-05-15 14:13: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外汉语教师基础知识——造字法与方法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外汉语教师基础知识——造字法与方法论》。

第一篇:对外汉语教师基础知识——造字法与方法论

对外汉语教师基础知识——造字法与方法论

在宁波儒森汉语培训中,对外汉语专业老师告诉我们,目前,世界上正在使用的文字以汉字为最古老,生命力最强。其他民族的原始象形文字早已随着文化的进化而湮没无传。汉字所以能历尽沧桑犹青春依旧,主要在其独特的造字参照系,造字原则,造字方法;构字参照系,构字原则,构字技法;书写参照系,书写原则,书写技法,书写个性等。(外国人学中文)

汉字最大的特点是象形,具有鲜明的“绘画性”,但它和绘画——非逻辑的个体的以形寓意的艺术有质的区别。就结果看,绘画重在“形”,汉字重在“象”。在对外汉语教师的培训课程中,老师告诉我们,是忠实于对象的本来面目,通过集中、概括、加工等典型化的方法,抓住对象的典型特征,约定俗成地赋予对象特定的“含义”。字形上既有现实的“形似”,又带浪漫的“神如”。从总的哲学方法而言,汉字遵循现实主义的创造方法,具体地说,“象形”、“指事”主要是现实主义的;“会意”、“形声”是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有机溶入浪漫主义的方法。这两大方法相结合的创造方法,通过漫长的文字进化,潜移默化地作用于多维价值取向的汉文化,或者说,汉字创造所蕴含的这一方法论成为汉民族的集体元意识,使传统艺术——美的创造明显带着以现实主义为主旋律,同时辅之以浪漫主义的色彩。

天文、地理、动物、植物、人类社会,物质和精神界,其表象的特征和本质的规律正是创造汉字的参照系,是其师法的对象。以“天”、“地”、“人”三才,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为系统的参照系所创造的汉字,因能“以通神明之德”——表现精神世界,“以类万物之情”——表现物质世界,所以带有多学科意义的价值。作为文字,汉字首先也是为了交际的实用,但它是特殊参照系下的产物,汉字创造还兼顾识读理解功能。因而汉字体现了直观可辨,形、音、义有机结合,与对象同步进化的动态性原则。因其“象形”,所以其义显得直观,又因为以“形”为基础进行有规律的逻辑组合,其义便“可辨”。在对外汉语教师的培训课程中,老师告诉我们,不少汉字可因形见义,望文生义、依字辨义。这一原则大大缩短了汉字与识读者的距离。汉字的识读过程完全成为有意识记的智力主动参与的过程。字符可对大脑产生有机的信息刺激,因而比纯符号化的拼音文字更易识读、理解和记忆。

第二篇:基于造字法的对外汉语汉字教学法

汉字难学,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至关重要。吕必松先生曾经指出:“在世界范围内影响较大的各种语言教学法,例如语法翻译法、直译法、听说法、功能法等等,都是根据印欧系语言特别是英语的特点研究出来的,汉语有不同于印欧系语言的明显的特点,因此上述种种教学法所规定的原则和方法,并不能完全解决汉语教学中的特殊问题。”汉字是记录汉语音节的符号,跟印欧系语言的文字的性质也截然不同,因此也不应当按照教印欧系语言的文字的套路进行汉字教学。我们应该根据汉字的特点,有相应的教学原则与方法,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一、汉字教学的“因字施教”原则

从汉字的造字方法来说,汉字有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和形声字。我们可以利用汉字的造字方法来实施相应的教学方案,不拘泥于某种教学方法,而是“因字施教”,不同的字用适合的方法。这也符合“后方法论教学原则”,同时也是哲学上所说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体现。有效的利用汉字本身的特点,做到因字施教,才能我们在教学中更加游刃有余。在汉字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初级阶段的学习、了解和感知打下汉字学习的基础,形成汉字的字感是很重要的。由于大多数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都是由象形字衍生而来的,象形字的学习是学习其他字的基础,所以象形字在这个过程中起到桥梁式的非同寻常的作用。因此,象形字的学习在对外汉字教学的初级阶段显得尤为重要。一般象形字都为独体字,是古人用来表达某一事物的图画演变而来的文字,我们可以运用这一特点进行相对应的教学。

二、象形字的教学方法

由于象形字是图画演变而来的,我们为了让留学生更直观的了解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将文字还原为图画。例如“山”字,我们把这个字稍加描画就还原了它的图画形象,学生就很容易了解和掌握这个字了。也就是找到汉字的字源,即字源教学法。例如“水”字,我们可以将这个字从图画变为文字的过程体现出来,找出从古文字到现今文字的演变过程,这样留学生就能很直观的了解这个字了。我们还可以利用现代化的设备,找到或者做出对应的动画,动画的方式更能体现文字的变化,能直观而生动的展示文字的变化过程。在学习了象形字这些特点之后,我们还可以带学生做游戏练习学习的内容。比如看图画写出汉字,如果看着图画马上就能汉字,那么证明学生掌握了这个字。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既掌握了汉字的字形同时也掌握了其字义,可谓一举两得。也可以反过来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例如,我们在学习“火”字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自己想象它是怎样的原形,怎样把“火”画成其图画形象。让学生先动手画然后再给出答案让他们进行对照。这样,学生不但印象深刻,容易掌握汉字,并且趣味性很强,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汉字,把学习汉字的乐趣充分发掘出来,这也是应对学生学习汉字时情绪低下的有效方法之一。

三、指事字的教学方法

指事字是在象形符号上加标识来表明意义所在。在学习了象形字的基础上,再学习指事字就容易很多了,例如“本、末”两个字就可以同时教学,把“木”画成树的形状,然后在底端示意表示树的底部,“根本”便是“本”的本义。同理,“末”便是“尾端、末尾”的意思。再例如,“刃”字,在掌握了象形字“刀”的情况下“刃”学起来就容易多了。

四、会意字的教学方法

会意字的教学也可以从象形字入手,例如“休”就是一个人靠在一棵树上休息的象形,很容易理解。这样,掌握了方法之后汉字的学习就变得容易了很多,在学生掌握了很多汉字,到中高级阶段之后一些特殊的汉字,我们无法把他们解释得清楚明白的时候。因为他们有了自己的基础,再学习那些字也不再显得那么难了。

五、形声字的教学方法

在教授形声字时,我们可以采用类推的方法,在学习一个字的基础上,学习一些同一部首并且意义相关的常用字。例如“江”,在学习这个字的时候,让学生了解三点水这个部首有水的意思,有这个部首的字一般都与水有关,如“河、湖、海、溪、洗、滴”等一系列字。这样,就能更容易的学习很多常用字。我们也可以利用形声字表音的特征,利用他们之间的音符联系来认识与其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除了造字法以外,汉字的偏旁部首也可以作为汉字教学的有利条件。部首教学法适用于形声字的教学,而现代汉语3500个常用字中有2522个形声字(据施正宇统计),约占72%。因此形声字的教学也是汉字教学的重点。在初级阶段,我们更应该注重通过一些简单的汉字,让学生学习了解偏旁部首。例如通过学习“江”字,教学生了解以三点水为部首的字都是与水有关的。在初级阶段主要还是了解认识一些部首所表示的意义,这样在以后的学习中将容易很多。

根据汉字的个体特点进行相应的教学调整是非常有必要的,除了以上方法之外还有很多,我们可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更好的方法。也可以借鉴我们小时候学习汉字时的一些方法,比如顺口溜“横戌点戍无点戊”等等。遵循“因字施教”的原则,不断寻求、探究更好的方法,并在实践、学习和思考中不断提高。

第三篇:教师与法

第一章

1:《义务教育法》自1986年7月1日实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自2006年9月1日起实施,这是现行的教育法

2: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第二条明确规定了我国的义务教育制度,“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3:我国义务教育具有以特点:强制性、普及性、公共性、免费性

4|:为什么要是行素质教育:我国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动手能力、自主性、创造性方面较差,我国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因此要实行素质教育。

5:教育教学的方针和培养目标:该法第34条明确规定:“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创新能力和时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6:我国素质的特征:(1)教育对象的全体性(2)学生发展的主动性(3)教育目标的全面性(4)教育空间的广泛性和开放性象

7:素质教育的全体性要求:一必须是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二必须使每个学生在社会所要求的基本素质方面得到应有的发展,绝不能认为的忽视任何一个学生素质的提高

8:教育对象的全体性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最基本特征

9:教育教学工作中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措施(1)改革考试制度,改进招生方法(2)俺素质教育要求保证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3)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4)以加强课外活动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切入点(5)平等对待学生,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充分发展

10:怎样保证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1)严格按确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学活动,保证教育教学质量(2)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3)保证教科书的质量 11: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第35条第3款规定:“国家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启发式教育等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2: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调整学校设置规划的由上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13:“免试”和“近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原则。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第12条第1款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的学校就近入学

14:《民办教育促进法》第2条规定:“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个人利用非国家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活动,适用本法”

15:对于民办学校的界定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举办人不是国家机构(2)资金来源于非国家财政性经费(3)面向社会举办学校

16:政府不但为适龄儿童、少年提供一个平等入学的机会,还提供一个平等的学习条件。这是均衡义务教育的一个最基本的要素

17:义务教育属于公共服务事业,因此国家有必要通过政府间的财政转移支付,支付贫困地区的义务教育发展,确保政府向适龄儿童、少年提供相对均衡的义务教育服务

18:如何保障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1)规定多种办学形式即特殊教育学校(班)和随班就读(2)经费保障措施

19各级人民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的适龄儿童、少年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县级人民政府有义务根据需要设置寄宿制学校;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20: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能走一下几个误区(1)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不是搞平均主义、“一刀切”,而是为了缩小城乡之间、学校之间过大的差距,在教育突入上多向贫困地区、弱势人群倾斜,把“木桶最短的那块板子补起来”(2)促进均衡发展也不是要搞千校一面,而是要鼓励各个学校搬出自己的特色(3)促进均衡发展也不是要把办学条件好的学校拉下来,而是均衡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把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提上去

21:教育督导制:指依据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在同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代表人民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督导部门对下级政府的教育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以及中等及中等以下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及其举办者的工作,进行视察、监督、评价、帮助和指导行政管理制度。教育督导行为是一种内部行政监督行为

22:义务教育督导制规定:人民政府教育机构对义务教育工作执行法规情况、教育教学质量以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等进行督导,督导报告向社会公布

23:“问责制”法律规定:发生违法本法的重大事件,妨碍义务教育实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负有责任的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

24:引咎辞职责任成立的两个条件(1)引咎辞职的责任承担着是负有领导责任的行政机关负责人,即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2)引咎辞职的原因是发生了违反义务教育法的重大事件妨碍义务教育实施,造成了重大社会影响的后果。

第二章

1:未成年人所享有的权利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和受教育权。其中生存权是首要的人权,是人的生命安全和生活保障的权利,是享有其他人权的前提。

2:如何体现未成年人的特殊优先保护原则(1)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在社会保护一章中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和公共场所发生突发事件时应当优先保护未成年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图书管、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应当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2)在司法保护一章中规定,在司法活动中对需要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的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机构或者人民法院应当给予帮助,依法为其提供法律援助或司法救助(3)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3: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1)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2)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3)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4)身心发展的个别性差异

4: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两个方面:身体的发展(结构形态与生理机能)和心理发展(认识能力和心理特征、知识技能和思想品德)

5:关于学校开除未成年人的两条说法(1)只要符合法律和国家规定,即达到刑事处罚、收容教养或者劳动教养的条件,学校就可以开除未成年学生(2)未成年学生具有严重不良行为,但其行为还未达到刑事处罚、收容教养或者劳动教养的条件,学校就不应该开除,而应该按规定的条件和程序送专门的学校继续接受教育

6:《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44条第3款、第48条分别规定:“对于被采取强制措施的围城你啊学生,在人民法院的判决生效以前,不得取消其学籍”。“依法”免于刑事处罚、判处刑罚宣告缓刑、假释或者刑罚执行完毕的未成年人,在复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与其他未成年人享有同等权利。

7:处理不得已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直接开除学生外,学校不得仅以违反学校管理制度开除未成年学生,不得通过“劝其退学”等形式变相开除学生。

8:学校突发事件一般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 9:何谓建立健全安全应急机制:指学校要依法做好突然发生的6、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学生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损害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灾害、社会安全事件等的应急处理制度,如预

警机制、应急预案、快速反应机制、事后恢复机制。

第三章

1:教师受聘权:指依法取得教师资格的公民自由选择和获得教育教学工作的机会。其内容包括职业获得权、自由选择权和平等就业权。

2:职业获得权在消极意义上是指对抗学校不经法定程序和是由不受无理解聘的权利

3:教师应聘合同: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学校(用人单位)和教师(劳动者)之间确立、变更、解除和终止聘用关系(劳动关系)的协议。

4:聘用和聘任的区别:聘用涉及教师和学校工作关系的解除,而聘任制度是支撑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聘任争议不涉及学校和教师关系的解除只涉及内部工作安排。

5:怎样才可取得教师资格:我国《教师法》第十条对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中国人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6:教师作为聘用合同主体的资格条件(1)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资格(2)无精神病史或者未受到一定刑事处罚(3)符合法定劳动条件

7:聘用教师是学校而非教育或者人事行政部门的权力

8:聘用合同的必备条款(1)聘用合同期限(2)岗位及其职责要求(3)岗位纪律(4)岗位工作条件(5)工资待遇(6)聘用合同变更和终止条件(7)违反聘用合同的责任 9:聘用合同按期限可分为(1)短期合同(2)中期合同(3)项目合同(4)长期合同 10:对在本单位工作已年满25年或者在本单位连续工作已满10年且年龄距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已不足10年的人员,提出订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的,聘用单位应当与其订立聘用至该人员退休的合同

11:学校的教育工作不会一成不变,强求严守合同约定,工作岗位固定不变,未免太僵化,不符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需要

12:在以下条件下学校可以不需与教师协商一致而行是庸人自主权调整工作岗位(1)出现考核或者聘期考核不合格的法定的调岗是由(2)学生因人数减少、教师编制等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或有紧急情形(如教师授课质量特别差,大部分学生和家长意见很大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等)学校和已根据工作需要调整教师工作岗位变更合同的相应内容,但是学校必须证明其调整岗位的充分合理性和必要性以防止学校滥用用人自主权随意变更教师工作岗位(3)特定情况下临时调动工作岗位,如发生不可抗力、处理事后工作等情况学校可以调整教师岗位,教师不得拒绝,但是临时变换工作岗位时应通知教师,变化后的报酬与变化前的报酬大体一致。

13: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不惜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

14:工资待遇的非法约定主要有两方面(1)约定寒暑假期不发放工资(2)约定不续签合同需退赔已发放的奖金

15: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可以变更合同的情形主要有(1)学校发生分立或者合并的,分立或者合并后的学校可以变更合同。(2)受聘人员考核或者聘期考核不合格的,聘用单位可以调整该受聘人员的岗位或者安排其离岗接受必要的培训后调整岗位,受聘人员无正当理由不同意见变更的,聘用单位有权单方面解除聘用合同。(3)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本单位要求,学校可调整其工作岗位。

16:当事人约定可变更合同的情形主要有:(1)聘用合同中约定学校可以根据有关情况调整工作岗位或者安排其他工作的,(2)因工作需要,学校内部机构,岗位临时调动的。17:聘用合同终止:是指当聘用合同符合特定条件时,其法律效力依法消灭,亦即聘用合同确立的聘用关系由于一定的法律事实的出现而终结,受聘人员与学校之间原有的权利义务不复存在。

18:聘用合同终止情形主要有:(1)聘用合同期满或者合同约定终止的条件出现,但是不得将违法条件约定为合同终止条件或者讲法定解除条件约定为合同终止条件,以此逃避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法定义务。(2)受聘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3)因工或非因工负伤以及患病,经治疗终结后经劳动能力鉴定机构鉴定为1至4级伤残的,按照有关规定应退休(退职)的,(4)受聘人员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5)学校被撤销的19:终止聘用合同的手段。聘用合同终止后,学校应出具种植关系书面通知。有固定期限的聘用合同期满后,因学校原因未办理终止或者续订手续而形成事实聘用关系的,示威续订聘用合同

20:聘用合同终止后果。聘用合同终止,不同于学校解除聘用合同,学校不支付经济补偿金。21:违约损害赔偿:指合因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合同义务而给对方造成损失,依据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应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

22:违约损害赔偿既有法定违约赔偿,也有约定违约损害赔偿,并且约定损害赔偿应优先适用,因约定损害赔偿是教师和学校在订立合同时预先约定的,为了获得工作机会往往不得不接受不利于已赔偿金约定条款,所以在非对等的聘用合同中约定的赔偿金不能显失公平。23:违反聘用合同的违约责任形式有以下几种(1)违约损害赔偿(2)违约金(3)继续履行

24:《劳动法》第99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聘用合同关系的职工,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该单位应依法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25:一般限于教师违约的有以下几种情形:教师违反合同约定解除聘用合同,教师违反服务期或者合同期限约定,违反知识产权保护约定,违反竞业限制约定。

26:《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明确规定:“聘用单位与受聘人员订立聘用合同时,不得收取任何形式的抵押金、抵押物或者其他财务”

27:聘用合同的约定条款:(1)约定试用期条款(2)约定培训、继续教育和服务期(3)约定知识产权保护条款(4)约定解聘提前通知时限条款

28:聘用合同期限:指学校与教师在聘用合同中约定的教师在学校工作时间的具体期限 29:关于如何处理合同期限与服务器线之间的关系问题应区分的几种情况(1)双方约定的服务期短于合同期限(2)双方约定的服务期长于合同期限(3)双方对服务期限没有特别约定

39:竞业禁止:指为保护技术、经营等秘密,在与雇员签订劳动合同时约定员工在任职期间或者离职后一定期限内,不得从事与企业竞争关系的相同或者类似的工作

40:衡量学校竞业禁止条款是否生效,至少应考虑的因素:(1)学校是否有“可保护的利益”存在(2)竞业限制的义务主体是否掌握学校的商业机密(3)竞业禁止的期限、区域不能超出合理的范围(4)学校是否给予约定竞业禁止的教师合理的经济补偿

40:人事部《聘用意见》规定,聘用单位依法单方面解除聘用合同,应当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拟被解聘的受聘人员

41:在试用期内的、考入普通高等院校的、被录用或者选调到国家机关工作的、依法服兵役等四种情形之一的,教师可以随时解除聘用合同,不需要遵守法定或者约定的提前解聘通知时限

42: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学校可以单方即时解除聘用合同(1)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2)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3)品行不良、侮辱学生教育不改的43:受聘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学校可以随时单方面解除聘用合同(1)连续旷工超10个工作日或者一年内累计矿工超过20个工作日的(2)未经学校同意擅自出国或者出国逾期不归的(3)违反工作规定或者操作规程,发生责任事故,或者失职、渎职,造成严重后果的(4)严重扰乱工作秩序,只是学校或其他单位工作不能正常进行的(5)被判处拘役以上刑罚处罚或者被劳动教养的(6)在使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本岗位工作要求又不同意学校调整其工作岗位的44:受聘教师有以下情形的,学校可以单方面解除聘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拟被解聘的受聘教师(1)受聘教师患病或者非因公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学校安排的其他工作的(2)受聘教师考核或者聘期考核不合格,又不同意学校调整其工作岗位的,或者虽同意调整工作岗位,但到新岗位考核仍不合格的45:受聘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学校不得解除受聘合同(1)受聘教师患病后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2)女教师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3)因公负伤,治疗终结后经劳动能力鉴定机构鉴定为1至4级丧失劳动能力的(4)患职业病以及现有医疗条件难以治愈的严重疾病或者精神病的(5)受聘教师正在接受纪律审查尚未作出结论的(6)属于国家规定的不得解除聘用合同的其他形式的46:教师单方解除合同的情形有(1)经法定期间协商后教师可单方解除聘用合同(2)教师随时单方解除聘用合同

47:教师的自由解约权只有程序条件而无实体条件,教师只需经过一定期间的两次协商,即可单方解除合同,而不受其他事提条件限制

48:有下列解除聘用合同情形之一的,聘用学校应当根据被解聘教师在本单位的实际工作年限向其支付经济补偿(1)聘用学校提出解除聘用合同,受聘教师同意解除的(2)若非因公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聘用学校安排的其他工作,聘用学校单方面解除聘用合同的(3)受聘教师考核不及格或者聘期考核不及格,又不同意聘用学校调整其工作岗位的,或者虽同意调整工作岗位,但到新岗位后考核仍不及格,聘用学校单方面解除聘用合同的,需注意的是,聘用合同终止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4)聘用学校因分立、合并、撤销,不能安置受聘教师道相应单位就业而解除聘用合同的第四章

1:学术自由权:指教师享有“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发表意见”的权利

2:管理学生自由权:指教师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生成绩”的权利

3:指导权:指教师有权就人生活的整个社会生活领域,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状况和特点有针对性的给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具体引导和帮助,使其尽可能获得充分和全面的发展,并通过社会生活时间的磨练帮助学生形成自我选择、自我决定的能力

4:评价权:指教师有权通过观察、测试等手段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学习、劳动等方面给予客观、公正、恰如其分的评价。

5:惩戒权:指学校有“对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处分”的权利

第四篇:教师与法

《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我国两部重要的法律。旧《义务教育法》于1986年7月1日实施,新《义务教育法》于2006年9月1日实施。素质教育是义务教育的本质内容。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义务教育不收学杂费。义务教育的特点;

1、强制性;

2、普及性;

3、公共性;

4、免费性。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我国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动手能力、自主性、创造性方面较差所以在教育教学共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具有以下特征:

1、教育对象的全体性;要求(1、必须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能得到应有的发展;

2、必须使每个学生在社会所要求的基本素质方面得到应有的发展,绝不能人为地忽视任何一个学生质素的提高)

3、学生发展的主动性;

3、教育目标的全面性;

4、教育空间的广泛性和开放性。

教育教学工作中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措施;

一、改革考试制度,改进招生办法;

二、按素质教育要求保证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1、严格按确定的教育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活动,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2、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保证教科书的质量)

三、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

四、以加强课外活动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切入点;(每天锻炼一小时,小学每学年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不少于10天,初中每学年不少于20天)

五、平等对待学生,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充分发展。均衡发展义务教育;

一、促进学校均衡发展(1、均衡素设置学校;

2、坚持免试就近入学,促进校际均衡发展;

3、促进校内均衡发展;

4、不得改变或者变相改变公办学校性质)《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经费,面向社会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活动,适用本法。民办学校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举办人不是国家机构;

二、资金来源非国家财政性经费;

三、面向社会举办学校。)

二、均衡配置师资等教育教学资源;(1、县级区域内学校师资的均衡;

2、区域之间师资的均衡)

三、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

四、促进群体之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1、家庭经济困难的适龄儿童、少年;

2、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落实政策;

1、规定多种办学形式即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

2、经费保证措施)

3、居住分散的适龄儿童、少年;寄宿学校

4、有严重不良行为的适龄儿童、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

5、流动人口子女;

6、少数民族适龄儿童、少年;

7、军人子女)

误区:

1、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不是搞平均主义、一刀切,而是缩小城乡、弱势人群倾斜,把木桶的短板补起来;

2、促进均衡发展也不是搞千校一面,而是要鼓励各个学校办出自己特色;

3、促进均衡发展也不是要把办学条件好的学校拉下去,而是均衡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把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提上去。新规定的其它教育法律制度;

1、义务教育督导制度;教育督导制度是依据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在同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代表人民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督导部门对下级政府的教育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以及中等及中等以下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及其举办者的工作,进行视察、监督、评价、帮助和指导的行政管理制度。教育督导部门的督导行为行使的是教育行政权利,监督的对象是下级人民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因此,从性质上讲,教育督导行为是一种内部行政监督行为。问责制又称引咎辞职。条件:

1、引咎辞职的责任承担者是负有领导责任的行政机关负责人。

2、发生违反义务教育法的重大事件,妨碍义务教育实施,造成了重大社会影响的后果。未成年人的权利;

一、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

二、受教育权

未成年保护的总原则 :

1、特殊、优先保护原则;

2、平等保护原则

二、未成年人保护的基本原则;

1、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重要;

2、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1、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2、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3、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4、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3、教育与保护相结合未成年人的学校保护 :

一、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学生;教师私权利 :生命健康权、名誉权、受聘权;教师的公权利:教育教学自由权、(自主课堂、教什么、如何教)学术自由权、管教(指导权、评价权、惩罚权;)教师义务: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关心、爱护和尊重学生、监管义务。

第五篇:生活与哲学原理与方法论总结

《生活与哲学》原理与方法论总结

一、辩证唯物论(唯物论)

1、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是物质的)的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的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否则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3、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方法论: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的结合起来。

4、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映物质

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际求是

5、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的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内容: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方法论: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6、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映物质。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能够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事,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二、认识论

1、实践的特点:

2、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内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家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 1

够指导实践,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的实践引入歧途。

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自觉参加实践活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3、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的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内容: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休的历史的统一。

方法论: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正确对待错误。

4、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三、唯物辩证法(辩证法)

(一)联系观

1、联系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内容:联系具有普遍性

方法论: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内容: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方法论: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内容:联系具有多样性

方法论: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4、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内容: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5、系统优化方法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

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二)发展观

1、发展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内容: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具有普遍性,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方法论:要有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内容: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发展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方法论: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支持、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

1、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度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方法论: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要坚持适度的原则。

(三)矛盾的观点(矛盾分析法)

1、矛盾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内容: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坚持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2、矛盾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内容: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用全面的,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3、矛盾特殊性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内容: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级和过程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内容: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一方面,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是关于事物矛盾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内容: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要统筹兼顾,恰当的处理好次要矛盾。

6、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内容:在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主次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主流,也不可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

7、强调主要矛盾的原理及其方法论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要求我们办事情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主流。

8、强调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原理及其方法论:

在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要求我们看问题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主流。

9、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的认识方法。

(四)辩证的否定观

1、辩证的否定观的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内容: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联系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方法论: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既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又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内容: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简单的说: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方法论: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下载对外汉语教师基础知识——造字法与方法论(含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外汉语教师基础知识——造字法与方法论(含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外汉语教师与跨文化交际

    对外汉语教师与跨文化交际 摘要: 对外汉语教师是我国对外的一个窗口,其自身良好的素质和修养也是必须的。况且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涉外的学科,教师代表的是我国的形象,这就对教师......

    对外汉语教师基础知识——构字参照系的文化学价值

    对外汉语教师基础知识——构字参照系的文化学价值在宁波儒森汉语培训中,对外汉语专业老师告诉我们,构字参照系是汉字具体的线条构建的技巧之师法体系。造字方法的参照系是天、......

    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参考书(含五篇)

    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参考书 一、专著 1、对外汉语教学基本理论 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国家教委对外汉语教师资格审查委员会办公室。(也在1994年至97年的《世界汉语教学......

    学习《教师与法》心得体会

    我们的教师培训课程中,重要的一节是谈及有关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给我以最深感触的,除了教师要学习一般的职业道德外,还要学习与我们教师这个职业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 法律是......

    优秀对外汉语教师必备的知识与能力[五篇]

    优秀对外汉语教师必备的知识与能力 主要包括基本的普通话、外语、汉语基础、语言学基础和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中国文学文化、外国文化、计算机基础等。 1.最基本的普通话 普......

    对外汉语教师与你分享学习汉语的经验

    对外汉语教师与你分享学习汉语的经验 (关键词:汉语培训机构,上海中文培训学校) 对外汉语教师可以说在学习汉语方面,拥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学习他们的经验,这样会使他们在学习汉语的......

    中国对外汉语培训之对外汉语教师的内功与授课方针

    中国对外汉语培训之对外汉语教师的内功与授课方针中国对外汉语培训之对外汉语教师必备修为十六字: 夯实基础;规范措词;解义扼要;烂熟于心。 夯实基础:提高自身基础汉语水平,了解及......

    中国对外汉语培训之对外汉语教师的内功与授课方针

    中国对外汉语培训之对外汉语教师的内功与授课方针对外汉语教师必备修为十六字: 夯实基础;规范措词;解义扼要;烂熟于心。 夯实基础:提高自身基础汉语水平,了解及拓展各类知识面; 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