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延庆实习报告90+
延庆实习报告 北京延庆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延庆县东北部的白河两岸,四面环山。西南距延庆县城约30公里,距北京城约100公里。园区东邻怀柔,西、北与河北省赤城县接壤,南面是延庆盆地。沿白河两岸,东西长26公里,南北宽6-8公里,总面积约226平方公里。地质公园以形成于距今1.4-1.8亿年间的上侏罗纪硅化木为特征。园内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8.4C;内含木化石群、滴水壶、乌龙峡谷等众多地质、人文及自然景观,是华北地区唯一以典型稀有、珍贵的硅化木群为主体景观的国家地质公园。
问题一:延庆硅化木成因
解答:硅化木是硅化了的植物次生木质部,原物质成分已被氧化硅交代,是最为常见的木化石类型。它是几百万年或更早以前的树木被迅速埋葬地下后,被地下水中的二氧化硅替换而成的树木化石,它保留树木的木质结构和纹理。由于这种大型树木的原生环境应该是湖岸的沼泽带或者远离湖岸的森林地带,再结合盆地的基本特征,可知本区硅化木的出现与大规模的湖泛关系密切,但是硅化木的形成需要在偏酸性的沉积环境才可以发生硅酸交代作用,普通的湖泛不足以提供足够的酸性物质,通过对本区泥岩样品的薄片观测研究发现湖泛发育期伴有火山活动,火山碎屑提供的酸性物质为硅化木的形成提供了必要条件。本区硅化木是大规模的湖泛和火山活动的综合产物。
问题二:入口处离火山口的位置是远离还是较近
解答:入口处硅化木数量较多,硅化木周围岩性为泥岩,偶见少数火山角砾岩,大多为沉积泥岩,泥岩颜色为绿或者黑色,反映了较还原的沉积环境,而且硅化木的产状多垂直于岩石层面,说明木头是原地的,而且该区域离火山口比较远,岩浆到达该地区时的动力比较小。
实习收获:
1.在山体上出现大型的层序旋回,为砂岩、砾岩、砂岩的旋回.沉积旋回是指
沉积作用和沉积条件按相同的次序不断重复沉积而组成的一个层序,沉积格局的构造控制因素:沉积相展布、物源方向等。见到了凝缩段,在相对较长的时间里面,沉积了不厚的岩层,该岩层为黑色,有机质含量高,反映在当时的沉积环境为较深的深水环境。
2.见到了滑塌岩溶角砾岩,山上的碳酸岩石被溶蚀,发生塌陷作用和滑塌作用,塌陷的岩石钙质被硅质交代,白云岩被硅质交代。
3.见到了古代沉积物,知道了怎样区别现代沉积物跟古代沉积物的区别,古代
沉积物胶结较好,不容易被锤子敲碎,质地较坚硬。现代沉积物较软,较松散。
4.见到了大的冲积扇,对冲积扇有了感性的认识。
10061124杨国桥1006112114
第二篇:延庆地质实习报告
北京延庆硅化木公园地层特征分析报告
摘要:陆相层序受构造、事件沉积和气候等多因素影响,往往很难找到发育完整又易于观察的层序剖面。文中以北京北部延庆硅化木公园的中生界侏罗系 “花盆” 盆地为研究对象,通过露头观察分析了整个地质剖面,根据沉积和层序特征,总结了陆相山间盆地层序地层的一些典型特征,同时将本区广泛出现的硅化木化石成因解释为大规模湖泛和火山作用的综合结果,并将木化石的出现作为大规模湖泛出现的标志。研究成果完整呈现了受构造,气候和事件沉积等多重影响的小型陆相山间盆地的湖泊层序典型特征,具备一定的代表性。
关键词:山间盆地;侏罗系;北京延庆
考察区位于北京延庆县东北部的千家店镇辛栅子村北坡的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中心区及其附近,俗称“花盆”盆地距北京城约100公里,本文以延庆硅化木公园的“花盆”盆地为研究对象,分析盆地沉积层序。
1.地质和构造背景
1.1构造背景和火山活动情况
“花盆”盆地位于燕山褶皱带花盆——四海褶皱的东侧,盆地形成时期为中生代中晚侏罗世,主要充填序列为上侏罗统土城子组,形成时期约156~139Ma。盆地所在燕山地区自元古宙末的吕梁运动(约1800 Ma)形成统一的华北克拉通以后,中元古代至晚古生代区域构造长期保持相对稳定,未发生重大构造变形事件。中生代以来,华北地块与相邻地块的碰撞和相互作用,使得华北克拉通北部发生了强烈的构造变形和陆内造山作用。燕山期还是中国东部地区又一次较强烈的岩浆活动时期,岩浆分布面积达到全国出露面积的四分之一。整个侏罗世时期,火山活动较为发育,多沿北东向断裂喷发。在花盆盆地中,侏罗系的沉积地层中火山岩占很大比例。从区域上土城子组内部河湖相沉积和火山事件沉积的分布及其接触关系可以看出,两者经常伴生。多期次的火山喷发,对盆地内部的层序地层构型产生深远影响。
1.2地层情况
“花盆”盆地位于燕山褶皱带花盆——四海凹褶的东侧,出露地层主要为中元古界蓟县系雾迷山组和中生界侏罗系土城子组。雾迷山组的岩性为一套白云岩、硅质条纹 —条带及团块白云岩组合。土城子组不整合于雾迷山组之上,为盆地主要的充填地层序
列。岩石组合主要为浅绿色页岩、含粉砂页岩、浅绿色—暗紫色含角砾凝灰岩、凝灰质粗砂岩、凝灰质细砂岩、粉砂岩、复成分砾岩,少量粗面安山岩、安山岩、复成分火山角砾岩等,浅绿色页岩及含粉砂页岩中发育有硅化木化石群。
2.研究步骤和方法
本次研究以野外观察为主,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观察分析多处露头,露头观察以识别层序边界为主要目的,依据老师所讲,深刻理解沉积学。
3.研究结果
3.3.1冲积扇
冲积扇主要由红色泥岩和砾岩组成,砾岩的分选和磨圆较差,颗粒呈高角度排列,表明这是一种相对快速且近源的沉积。沉积物支撑类型为杂基支撑,推断这主要是碎屑流所致的冲积扇。
3.3.2顶部砂体沉积
在厚层泥岩上发育了一层细层粉砂岩,砂岩的厚度逐渐增长,并且颗粒粒度向上变粗,呈反韵律特征,反映了砂体进积特征。
3.3.3硅化木围岩
通过对下硅木层围岩的观察,发现其含有粉砂质(凝灰岩),泥岩,块状层理,含植
物碎屑,代表洪水快速堆积。,受到后期构造运动的强烈改造,上覆的水平层理黑色页岩挤压变形或出现密集劈理,存在黄色薄层凝灰岩夹层。
4.讨论
4.1本区山间火山盆地陆相层序发育的典型特征
根据化石和沉积特征判断,“花盆”盆地侏罗系为典型的湖泊沉积,并受到频繁的火山事件影响。
4.2本区硅化木的形成原因
硅化木埋藏方向大多垂直地层,说明多为原地沉积。则这种大型树木的原生环境应是湖岸的沼泽带或远离湖泊的森林地带。再结合盆地的基本特征,可知本区硅化木的出现与大规模的湖泛关系密切,但是硅化木的形成需要在偏酸性的沉积环境才可以发生硅酸交代作用,普通的湖泛不足以提供足够的酸性物质,通过对本区泥岩样品的薄片观测研究发现湖泛发育期伴有火山活动,火山碎屑提供的酸性物质为硅化木的形成提供了必要条件。本区硅化木是大规模的湖泛和火山活动的综合产物。
5.结论
(1)本区层序地层具有一些典型特征,除发育有火山事件层序外,正常的湖泊层序也具有体系域发育规模有限,湖退体系域发育,及以大型冲刷面为层序边界等类型的陆相特征。
(2)本区硅化木化石的形成是大规模湖泛和火山活动的综合产物,其出现可以作为识别最大湖泛期的标志。
参考文献:北京延庆硅化木公园地质剖面陆相层序地层特征分析.pdf
第三篇:2009级延庆地质实习报告
延庆地质公园实习报告
班级:10061432 学号:1003142208
姓名:李子渊 姜晓春 盛云辉 竹贝芬 乔韡轶 毕梦珂 张鲸宇 姜顺顺 刘子潮
一、地质背景
北京延庆地质公园位于北京市延庆县西北部。地理坐标为动静115°49’-116°29’,北纬40°28’-40°45’。
延庆县地处延怀盆地东部,燕山沉降带西端,地势东高西低,仙域形态为东北一西南延伸的椭圆形板块(延庆县志编纂委员会,2006)。
延庆县境内出露的地层有:太古界变质岩,中、上元古界长城系、蓟县系和青白口系、中生界中侏罗统窑坡组、上侏罗统髫髻山组、土城子组和下白垩统东凌台组,新生界中更新统和上更新统(北京市地质矿产局,1991)。延庆地区区域构造演化主要经历了稳定的盖层沉积——准地台发展阶段和强烈构造活动阶段。第一阶段时限为前寒武纪时期,该阶段延庆地区没有发生强烈的构造变形,只在局部地区发生断裂活动继而形成裂陷槽接受沉积。第二阶段时限为晚三叠世晚期到新生代,包括燕山期和喜山期。燕山期发生的燕山构造活动奠定了延庆地区地质构造的基础骨架,该期以断裂构造和岩浆活动非常活跃为特点,广泛分布酸性深成侵入岩体和中性喷出岩体,仅见少量的基性岩脉。喜山期在延庆地区表现为差异性升降活动,形成新生代断陷盆地,龙庆峡独特的岩溶地貌景观就是在该期形成的。
二、碳酸盐岩
由沉积形成的碳酸盐矿物组成的岩石的总称,主要为石灰岩和白云岩等两类。
1、波痕构造
图1 波痕构造
波痕为非粉性的沙质沉积物层面上特有的波状起伏的层面构造。波痕反映了曾经位于浅海环境,可推测海岸线在附近。该波痕构造波峰宽波谷窄且整体连续,峰谷均圆,对称性非常好,颜色为灰黄色至灰黑色,推测其为含泥晶有机质白云岩,然而岩石晶粒细小,也可能为泥晶。波痕构造是地质历史时期海岸线附近潮坪环境下由水动力反复冲刷的结果。该处岩层厚度薄,性质稳定且颗粒细小,波痕为干涉波。且该处出露的其他岩层面岩性推测与波痕处相似,但颜色偏黑,颗粒细小,结构紧密颗粒间吸附力强大所以无法形成波痕(如图1)。
2.叠瓦状构造
图2 叠瓦状构造
在波痕构造附近还发现了厚度均匀稳定的白云岩与碳酸盐岩岩层。类似于叠瓦状构造,该现象表示此处海相沉积的古环境十分稳定,沉积缓慢进行。此处由于是碳酸盐岩,结构紧密,故即使岩层的倾向、坡向一致仍然不容易发生滑塌事故(如图2)。
3.背斜构造
于实习第二个点,我们观察到了一个由碳酸盐岩发育而成的背斜以及旁边的逆冲断层一起构成的牵引构造,左翼平缓,右翼陡峭,由于逆冲断层牵引而形成(如图3)。
图3 背斜
而在背斜的轴也有许多垂直的裂隙,也是由于碳酸盐岩被雨水侵蚀形成的,还可在裂隙间看到红色的底层。在这些白云岩的层间长有植被,而层面上却没有,植物的选择性 生长说明层间发育有岩溶风化形成的黏土质,层与层厚度差异不大,说明沉积岩性差异不大。白云岩有灰色和红色两中,色泽的差异决定了沉积环境是潮坪相 沉积,其中红色为潮上坪,灰色为潮间坪。另在厚层的纯白云岩之间夹有薄的泥质白云岩。这两种颜色显示了原始的沉积环境的位置是不相同的。
而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为背斜处形成张裂隙,张裂隙风化被消灭,故无法成山。而向斜由于地势低,各种物质在此搬运时接受沉积,进而成山。而此处形成了背斜山,推测该处山地形成时间距今不长,即使有裂缝也暂未被风化剥蚀。与该背斜上方可见岩溶裂缝,裂缝中的白色条带推测为碳酸盐晶粒。其成因为流水中溶解的碳酸钙和碳酸镁,在流水下冲时局部不饱和发生沉淀,沉淀出碳酸盐,沉积长久即可形成白色条带。溶洞下也可见白色条带。形成机制同理,为新发育的碳酸盐。
三、碎屑岩
岩石机械风化后形成的岩石碎屑和矿物碎屑,经搬运、沉积、压实、胶结而成的岩石,称为碎屑岩。此次实习主要观察碳酸盐岩,观察到的碎屑岩较少。
1.花盆构造
在该观察点对面,我们远观了硅化木形成的花盆状沉积盆地,从其四周连续的厚层灰白色泥岩可以初步推断出其沉积环境为海相沉积、远处的山脊,可发现山脊是凸凹变化。凸出的底层抗风化能力强,可以断定为为抗风化的石英砂岩,凹陷的底层部分为抗风化能力弱,则应该是泥岩。该处地层为晚侏罗纪时期地层。由于其沉积运动所形成的盆地,花季时可有几十至上百亩的花海,称其为花盆构造(如图4)。
图4 2.碎屑岩露头
最后一个观察点未观察到成层性。岩层较平直,厚度变化很大。在晚侏罗纪时期,整个华北平原多处发生火山活动,该处地层开始活跃起来。拉张作用使地面产生许多裂隙,地脉里的岩浆在高压下开始向外喷涌,由此说明曾发生大量的火山活动。此处岩层的颜色整体为紫红色,其中有些许深绿色为苔藓。此处为一处典型的碎屑岩露头。远观形态,砾岩由颜色分辨,呈正粒序;砂岩多为中砂至粗砂,个别存在海粒的中沙至粗砂岩;泥岩总体来说看不见颗粒,较光滑,手触仍有颗粒感,对于沙砾岩来说,顶面较平,地面下凹,如透镜状。透镜体多发育于泥岩之中,地面下凹面为冲刷面。从沉积构造上来看,可以观察到冲刷面以及各种交错层理。
四、盐岩与碎屑岩的野外鉴定区别
1.颜色:酸盐岩颜色单调,主要为灰色、白色、灰白色;碎屑岩颜色丰富,常见紫红色、灰黄色、灰黑色、黑色、过渡色等
2.成层性:碳酸盐岩具有成层性,层理面平行,长距离延伸;碎屑岩岩层厚度不稳定
3.地貌:碳酸盐岩地层多为悬崖峭壁;碎屑岩为平缓陡峭交替,且平缓的多为细粒岩,陡峭的多为沙砾岩
4.植被:碳酸盐岩地层不发育植被,以灌木丛为主;碎屑岩植被茂密 5.完整性:碳酸盐岩沟壑发育,具有岩溶裂缝发育;发育平缓山沟 6.韵律性:碳酸盐岩地层韵律性强薄厚交互规律;碎屑岩不规律
五、总结
在经过漫长的车上颠簸后到了实习地点,今天的实习我们主要研究了碎屑岩与碳酸盐岩,在野外的实习中也收获了课堂上学习不到的知识,也巩固了课本上的知识。也巩固了构造方面的知识。十分感谢老师的教导!
第四篇:延庆民办学校
2011延庆县民办学校年检合格单位共有18个: 幼儿园2个:
1.北京市延庆县诚远幼儿园
2.北京市延庆县红苹果艺术幼儿园
中小学1个:
北京市延庆县庆源学校
培训机构15个:
1.延庆县交通培训中心
2.北京市延庆县新理念培训学校
3.北京市延庆县益智培训中心
4.北京市延庆县城建培训中心
5.北京延庆县出租汽车驾驶员培训学校
6.北京市延庆县金宸培训中心
7.北京市延庆县万春音乐进修培训学校
8.北京市延庆县一中培训学校
9.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
10.北京市延庆县精华培训学校
11.北京市延庆县蓝天校外教育培训中心
12.北京市延庆县长城培训学校
13.北京市延庆县八达岭素质培训学校
14.北京市延庆县语中美语言培训学校
15.北京市延庆县时光培训学校
第五篇:延庆拓展心得体会
延庆拓展心得体会
10月27日-28日,我有幸参加了XXXX举行的2015年第一期拓展训练活动。2天的拓展生活充实紧凑、精彩纷呈,充满了欢声笑语,如今仍历历在目、回味无穷。时间虽然短暂,但大家不仅得到了身心的锻炼,还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
出发时,是对未知旅程的期待;离开时,是对团队战友的不舍。参加拓展活动的成员来自集团总部和各子公司,其中有熟悉的,有仅打过照面的,也有素不相识的。所有37人被分成三个团队,分别是“特工队”、“炫风队”和“猎豹队”,我亲切地称之为“小绿人”、“小黄人”和“小豹子”。在整个拓展训练中,一切活动均以团队为单位,并进行PK。两天的活动安排得非常充实,第一天户外骑行,第二天野外穿越。中间穿插了十几项大大小小的游戏和考验,尽管许多项目叫不上名字,但提起来仍记忆犹新。每个团队的成员都齐心协力,各施所长,通过了一次又一次考验。我深深感受到了团队协作的魅力,也深受触动和启发。
团队意识是贯穿整个活动的核心思想。如果缺乏团队意识,无论团队中的个体多么优秀,都无法取得成功。就像列队骑行中,所有人被要求保持一列纵队行进,无论你平时骑行多好多快,此时都必须按照团队的要求前行,以保证安全和整个团队的行进速度。野外穿越亦是如此,每一个团队只有在所有人都到达目的地以后才能开始项目挑战。走得快的人会照顾到速度较慢的队友,而速度较慢的人也会怕拖集体后腿而更加努力前行。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是不是总是埋头前行,而忽略了身边的队友和团队的进步。
除了团队意识,团队的成功还离不开队员之间的真诚和相互信任,离不开每一位队员的积极思考和参与,离不开各施所长的分工协作,离不开强大的执行力,也离不开大胆尝试和创新的精神。我们的炫风队,正是拥有了这样的团队品质,才能勇夺第一。我们热情友善、不畏艰难、更懂得分享。在两天的活动中,我深深感受到每一位队员所做的努力,绕桩、建塔、抓杆、慢骑、木块叠罗汉、肩颈传球、吃喝接力、反串男女等等,我们靠着顽强的个人意志和团队精神,克服了一个个困难,共度一个个难关,最终取得了胜利。
忘不了风景如画的骑行道,忘不了温婉动人的妫河,忘不了山清水秀的玉渡山,更忘不了聪慧、团结的“小黄人”们。感谢集团的精心组织,感谢教练组的周密筹备,感谢天公作美。我们应将拓展中体现的团队协作精神带到生活和工作中去,和同事一起进步,和企业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