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汝瓷品牌建设文化汝州

时间:2019-05-15 14:18: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塑造汝瓷品牌建设文化汝州》,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塑造汝瓷品牌建设文化汝州》。

第一篇:塑造汝瓷品牌建设文化汝州

塑造汝瓷品牌建设文化汝州

◎ 中共河南省汝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王英敏

河南省汝州市的汝瓷历史悠久,在我国宋代被列为五大名瓷(汝、官、哥、定、钧)之首,汝瓷烧制技艺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汝瓷被评为国际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今年年初,汝州市荣获“中华名窑瓷魁之乡”称号,这是汝州市打造汝瓷文化品牌,推动文化汝州建设,强力实施“文化名市”战略结出的硕果。

汝州市从健全组织、阵地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入手,挖掘汝瓷文化内涵,壮大汝瓷文化产业。一是成立了汝瓷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对汝瓷文化及产业发展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二是以汝瓷博物馆为主阵地,成立了汝瓷研究所。制定人才培养规划,着重加大对传承人和从业者的技术培训,每年定期召开一次从业人员技术培训班,先后培养出各类技术人员1200余人。三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市财政已累计投入专项资金300多万元,用于汝瓷的研究和开发,表彰奖励有突出贡献的汝瓷工作者,支持汝瓷企业发展壮大。目前,全市已拥有汝瓷文化企业43家,从业人员5000多人,省级以上陶艺大师30余人,年产各类陶瓷200余万件,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近10年来,汝州市每年都要举办大型的文化交流活动,为汝瓷产业的发展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比如说,2001年举办了中国古陶瓷研究会暨首届汝州国际研讨会。来自国内外20多个国家的200多位陶瓷界专家莅临汝州,对中国古陶瓷文化的传承、发展、创新和繁荣进行了认真研讨;2004年5月,举办汝官窑考古研讨会。48位中外考古专家和学者在汝州张弓巷召开了考古新发现研讨会,揭开了宋代汝官窑遗址这一“千年之谜”,张弓巷窑址2006年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举办了“闽龙杯”全国陶瓷原创设计中部赛区电视大赛,展示了一批优秀的陶瓷艺术作品,发现了一批陶瓷艺术人才;2010年“首届中国(国际)汝瓷文化节”,举办了中国历史名瓷传承与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国汝瓷烧制技艺国际研讨会、中国历史名窑手工技艺大赛、18种汝官瓷仿制品展览、经贸洽谈会等主题活动,实现了文化和经济的双赢。通过举办一系列文化节活动,提高了汝瓷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每天都有近千名省内外游客到各汝瓷厂家参观游览,为此,汝州市已开通了“文化一日游”精品线路,培训专职讲解人员66人,文化事业的发展呈现出了良好的势头。

除了常规的媒体宣传外,汝州市在汝瓷的宣传上大胆创新。一是发行汝瓷纪念邮票,让汝瓷从拥有走向珍藏。今年发行了《汝窑瓷器——传世珍品》系列邮票,通过18件汝窑瓷器邮票,向世人展示了现存汝瓷珍品的全貌,诠释了汝瓷作为国宝拥有的独特文化内涵,对汝瓷文化的传播将起到积极作用。二是创作汝瓷诗篇,让汝瓷留下千古绝唱。特邀当代著名诗人雷抒雁,精心创作长篇散文诗《汝瓷:天使的色彩》,让汝瓷走入诗册,为世人所传颂。三是创作汝瓷歌曲,让汝瓷唱响大江南北。特邀我国著名作词家张名河作词,著名作曲家孟庆云将军作曲,青年歌唱家谭晶演唱的歌曲《汝瓷赋》。四是编纂了国内第一部《中国汝瓷志》,系统、全面地介绍汝瓷的历史和文化传承。五是将汝瓷珍品赠送给名人,利用名人效应加大汝瓷宣传力度。汝瓷作为礼物,赠送给多个国家的政要以及港澳台各界知名人士,汝瓷还被确定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总统级礼品,扩大了汝瓷在国际上的知名度。

第二篇:打造陶瓷文化品牌 建设现代魅力瓷城

打造陶瓷文化品牌 建设现代魅力瓷城

醴陵是“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有着鲜明而富有个性、浓厚而富有活力、历史传承与时代特色相互交融的陶瓷文化。为了彰显独特的文化形象,醴陵大力实施陶瓷文化建设工程,多措并举,倾力打造“陶瓷文化”品牌。下面,我就这一块内容给大家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一、醴陵陶瓷生产的基本情况

醴陵陶瓷生产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这从醴陵新阳乡楠竹山一带发现的大规模东汉时期陶器作坊可以得到证实;2010年的时候,又在黄达嘴发现了宋元窑址,出土了2000多件宋元时期的瓷器,可见那时醴陵祖先已经开始制作精美的瓷器了;到了清代,醴陵沩山首开瓷厂,瓷器生产由作坊式进入了近代工业化。

公元1905年,当时的清政府官员熊希龄(后任民国总理),胸怀实业救国之志,上奏慈禧太后御批10万两库银,会同醴籍举人文俊铎,广纳中外陶瓷英才,在醴陵立学堂、设公司、建官窑,使醴陵瓷业渐成规模,声誉鹊起。并于1908年创造发明了釉下五彩瓷工艺,开启了陶瓷界的新纪元。1909年,醴陵瓷参加“武汉劝业促进会”获一等金牌奖;1910年出赛南洋劝业会获一等奖;1911年参加意大利都朗博览会获最优奖;1915 年在世博会的前身“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醴陵瓷又一举夺得金奖。从此,醴陵瓷被誉为“东方陶瓷艺术高峰”,成为世界陶瓷的一朵奇葩。

釉下五彩瓷一诞生就被选为清廷的皇宫御用瓷,建国以后又专为毛泽东特制生活用瓷,形成了瓷中极品“毛瓷”。醴陵瓷还屡屡成为国家陈设瓷、国家宴会瓷、国宾礼品瓷和国家领导人生活用瓷,因而,被誉为“国瓷”,醴陵窑则被称为“红色官窑”。

2008年,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3年,“醴陵瓷器”上榜中国五星级地理标志,在全国300个最具价值的地理标志产品排名中高居第二。

建国几十年来,醴陵陶瓷产业已发展为日用瓷、艺术瓷、建筑瓷、工业瓷4大系列,品种达4800多种,出口美国、日本、法国、意大利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醴陵的瓷器产量占湖南省陶瓷总量的94.7%,占全国的14%,占世界日用瓷产量的9.6%。

二、醴陵打造“陶瓷文化”品牌的一些做法

(一)挖掘与保护、利用陶瓷文化资源

醴陵有汉代窑、宋元窑、明代窑等17处古窑址。政府加强人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采取了有效的保护措施,实行保护性开发,以帮助人们解读醴陵的陶瓷文化历史,领略醴陵瓷从古至今的风采。2011年,醴陵沩山窑址群被认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加大陶瓷文化传播力度

首先是加大媒体传播力度。一是充分利用外地媒体传播。尤其是瞄准中央级强势媒体,如在CCTV-1的“中国醴陵·瓷彩天下”广告、CCTV-3的“端午乐三天·精彩看醴陵”、湖南卫视的大型醴陵瓷纪录片《湘风楚韵,釉下舞彩》、湖南卫视和文化部报道的非遗传承人邓文科等。二是充分发挥本地媒体的作用。《今日醴陵》报有一个版块,专门传播醴陵陶瓷文化;醴陵有线电视台、广播台开设《说陶论瓷》栏目;醴陵政府建设的《醴陵陶瓷网》,开设了网上陶瓷博物馆、网上陶瓷一条街、网上陶瓷信息交流与学术交流中心等。

其次是利用文艺作品传播。投入资金邀请名家创作一批反映醴陵陶瓷文化和风土人情的影视剧本、小说、歌曲等文艺作品。2007年,耗资近2000万元,以醴陵陶瓷产业为背景,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醴陵釉下五彩瓷为主线,摄制了23集电视剧《红官窑》,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大大提高了醴陵和醴陵瓷的知名度。

再次是出版陶瓷文化书籍。设立专项基金,资助专家学者、陶瓷文化研究者出版专著,鼓励醴陵的工艺美术大师研究总结创作经验、艺术特色,至今为止,已出版了书籍上百本;组织编写了《醴陵陶瓷艺术史》和陶瓷系列丛书;组织编写了图文并茂的《醴陵瓷》《典藏中国 从醴陵开始》等书籍,并组织编写了一本宣传画册《中国醴陵》,作为全市各单位接待外地客人必送“礼品”。

(三)活跃陶瓷文化交流

一方面是走出去参展。积极组织醴陵瓷器走出去,参加每年春、秋两季的广交会,还有山东、深圳、成都、唐山、景德镇、德化、淄博、佛山等地的陶瓷博览会,参加长沙国际收藏会等等,还在泰国、北京等地举行醴陵瓷展,让世人更多地了解醴陵的陶瓷工艺和文化。二是承办全国性陶艺展览、评比、学术交流。自2015年起,每年举办一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展暨湖南(醴陵)陶瓷博览会,以弘扬陶瓷文化,发展陶瓷产业,打造绿色瓷城、文化瓷城、商贸瓷城。

(四)普及陶瓷文化教育

瓷城百姓是瓷城的主体,是陶瓷文化的创造者和体现者,也是陶瓷文化的载体,因此,醴陵大力进行了陶瓷文化教育普及。

一是依托醴陵陶瓷烟花职业技术学校和湖南陶瓷技师学院(湖南轻工高级技工学校),培养陶瓷人才。着力培养陶瓷文化研究、艺术设计、生产管理、商业贸易、旅游管理等人才。靠人才出艺术精品,靠人才出研究成果,靠人才发展陶瓷文化产业。

二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增加陶瓷文化教育。把陶瓷文化教育列入小学、初中课程;醴陵组织编写了《醴陵陶瓷艺术》小学版、初中版,手工劳技课都有陶艺制作课程,每个学校都要组织学生到陶瓷工厂和展览馆进行参观,让每个学生都熟悉醴陵陶瓷艺术史,都亲手做过至少一件陶艺作品,都能背诵一首陶瓷诗歌。

三是重视市民陶瓷文化普及教育。公务员、教师都要对醴陵陶瓷艺术史耳熟能详,大多数市民都了解醴陵陶瓷历史与陶瓷生产过程。

(五)建设陶瓷文化设施

醴陵现有的陶瓷展览馆数量众多、星罗棋布。陶瓷博物馆、红官窑、国瓷馆、新世纪艺术馆、华联瓷业展馆、陶润实业展馆等等,共有200多家。里面陈列的产品琳琅满目,有精致细腻的日用瓷、极致稀缺的大师瓷、尊贵典雅的陈设瓷等等,让市民和游客全方位体验醴陵陶瓷技艺和历史文化。

自2014年起,醴陵政府又规划投资120亿元,总用地面积4000亩,建设中国(醴陵)陶瓷博览园。现在已建成醴陵·世界陶瓷艺术城(瓷谷),接下来将以瓷谷为核心,加快建设陶瓷会展馆、1915陶瓷文化特色街区、陶瓷商贸城、陶瓷电商产业园、陶子湖、陶瓷生态花卉主题公园等项目。这个百亿工程将于十三五期间全面完成。

(六)培育陶瓷文化旅游产业

醴陵是全国三大“瓷都”之一。红官窑(原群力瓷厂)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传承基地、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百年红官窑,传奇五彩瓷”,醴陵以此为依托,把陶瓷文化旅游作为发展醴陵旅游的亮点和新的增长点。同时,加快陶瓷博览园、沩山古窑等旅游景点的建设,推出陶瓷游精品线路,形成以陶瓷艺术城为龙头、沩山古窑及各陶瓷展览馆为基础、红官窑陶瓷工业游为重点的陶瓷文化游体系。加强营销宣传,实现整体推出,市场共享。

(七)实施“陶瓷文化”工程

自2015年起,醴陵开始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坚持“因地制宜、一区一品”的原则,着力建设有历史记忆、地域风貌、文化魅力、民族特点的特色城市。醴陵将陶瓷文化作为最闪亮的一个特色,实施“陶瓷文化”工程,进一步加大对陶瓷历史文化、传统文化的挖掘,打造响亮的“陶瓷文化”品牌。

第三篇:弘扬铁军文化_塑造品牌女工

弘扬“铁军文化” 塑造品牌女工

——盐城市实施女职工素质提升工程的实践与思考

陈 卫 国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迈进,对女性的思想、心理、文化和技能带来极大的挑战和难得的机遇。全面提高女职工素质,对于积极引导女职工创新理念,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精神状态、职业习惯,增强来自社会和生活各个方面的承受能力,塑造现代职业女性形象显得尤为重要。本人结合江苏省盐城市实施女职工素质提升工程的成功实践,对做好新时期新阶段女职工素质提升工作作一些粗浅的思考。

一、盐城市实施女职工素质提升工程的实践

江苏省盐城市是一片红色的土地,革命的老区,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此重建军部,建立革命根据地。铁的信念、铁的纪律、铁的团结、铁的意志、铁的作风,铸就新四军的铁军精神。战争年代,英勇的新四军顽强抗战,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敬业奉献、追求卓越的“铁军精神”,留下了许多革命传统教育的宝贵资源。铁军精神,正在演绎成盐城精神和时代精神。近年来,我们围绕“发挥优势、服务发展、创建特色”,充分利用“红色”资源,以“铁军精神”为引领,以“双争”活动为抓手,大力实施女职工素质提升工程,激发广大女职工人人争做新时代品牌女工,形成了本地的特色亮点。

(一)在精神层面上,挖掘“铁军文化”中的丰富内涵,为塑造新时代品牌女工准确定位。

一是准确把握两者关系,树立正确的品牌意识。如果说“铁军文化”体现的是传统精神,那么,品牌意识则是现代意识。弘扬“铁军文化”、塑造品牌女工就是要寻找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弘扬“铁军文化”更重要的是树立正确的现代品牌意识。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懂得创产品“品牌”的重要性,“品牌”决定企业的成败,员工的素质是企业巨大的资产,成功的企业,每一个员工就是一个“品牌”。打造品牌企业,首先要打造品牌员工。这就使每一个员工找到了自我肯定、自我发展的目标,把自己这个品牌做响做亮。品牌体现了个性,只有扬长避短,才能充分体现品牌的价值。这就需要每一个员工不断自我完善,而“铁军文化”体现了团队精神,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此,弘扬“铁军文化”、塑造品牌女工也就是将自我发展与集体发展、企业发展、地方发展、时代发展相融合。

二是找准两者结合点,为塑造新时代品牌女工准确定位。当年铁军战士艰苦奋斗、浴血奋战,创造辉煌战绩,再看今日盐城仍属欠发达地区,引导女职工以铁军精神为典范,为盐城后发先至、超常规发展奋力拼搏,意义非同寻常。我们着重汲取“铁军文化”中的四种意识,塑造品牌女工。一是汲取先锋意识,引导女职工争做思想道德、社会文明的先锋,争当技术创新、岗位创优的标兵。二是汲取守纪意识,塑造遵纪守法、顾全大局的女工形象。三是汲取乐观意识,塑造不畏困难、健康快乐的女工形象。四是汲取团结意识,塑造团结协作、共同发展的女工团队。

(二)在操作层面上,切实为弘扬“铁军文化”、塑造新时代品牌女工提供各项保障。

1、组织保障。一是全市从市总到各产业工委到各基层企事业单位都建立女职工素质提升工程领导小组,形成“党委领导、行政支持、工会实施、各方参与”的工作机制,明确各方职责,定

期研究问题。二是将弘扬“铁军文化”、塑造品牌女工纳入女职工队伍素质提升中长期发展规划,将盐城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馆、作战指挥部遗址泰山庙作为全市职工德育基地,聘请新四军老战士原纪念馆老馆长熊涵东、作战英雄吴干等人为全市职工德育讲师。三是利用街道社区、乡镇以及行业等中间层次工会组织着力向各种新经济组织推进,形成覆盖全市、体系健全、灵活多样、作用显著的女职工素质提升工程组织网络。

2、机制保障。着力完善以下三大机制:一是“铁军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机制。利用行业特点、企业优势进行品牌女工塑造。以“铁军文化”为熏陶,开展各种形式的女职工岗位培训、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术创新,造就德才兼备的女职工队伍。二是目标管理与考核机制。根据全市女职工素质提升工程的目标与规划,结合行业企业特点,建立女职工素质提升档案,将品牌女工工程实施状况作记录,并将此纳入工会工作考核细则,从经费保障到具体实施都进行考核。三是激励与表彰机制。既要重奖女职工,也重奖搞好女职工教育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着力在“引”、“树”、“推”三字下功夫。即以奖励政策为引导,树立先进典型,助推人才脱颖而出。尤其要做好“推”字文章。将成绩优异的女职工纳入各层人才库,重点培养;大力推广做好该项工作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的典型经验。

3、载体保障。一是以“双争”活动为总抓手,将弘扬“铁军文化”、塑造品牌女工与职业道德建设活动、创建“工人先锋号”、“六小”技术创新活动、安康工程、普法宣传教育活动、企业民主管理活动、职工文化体育活动等互相渗透,共同推进。二是不断创新现有载体,推出适合女职工特点的活动。例如开展全市女职工权益保护知识竞赛,在广大女职工掀起学法用法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的热潮。三是开展全市性活动与行业企业活

动相结合。例如以“享读书快乐,做智慧女工”为主题,开展“读一本好书,写一篇心得”全市女职工读书活动,动员企业同时推进“职工书屋”建设。我们以活动为载体,为选树各类女职工先进典型搭建平台,从而推出在本企业、本行业乃至全市全省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员工。

(三)在发展层面上,注意与时俱进弘扬“铁军文化”,沿海开发成为塑造品牌女工的新元素。

1、大幅倾斜。盐城拥有江苏最长的海岸线,最大的滩涂湿地。抓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历史机遇,对盐城的发展至关重要。加上盐城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后,对职工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弘扬“铁军文化”、塑造品牌女工时,我们注意在培训内容、培训资金、培训力度等方面,向沿海开发倾斜,激发广大女职工主动抢抓机遇,为转变发展方式,节能减排,为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发挥聪明才智。例如开展“发扬铁军精神,策应沿海开发”大讨论、“弘扬铁军精神,投身沿海开发,建设美好盐城”主题演讲比赛等特色活动,举办“小发明小创造”讲座,收集盐城500例创新女能手事迹,编印成“职工素质提升”教材,启迪更多的女职工岗位创新创优。对沿海开发急需的行业工种,进行重点培训,以输送大批对口的岗位人才。

2、大胆创新。一是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我们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做到“五结合”,即工会与社会结合、企业与院校联合,现代远程与传统面授结合,请进来与送出去结合,集中培训与分散结合,岗位培训与岗位竞赛结合。将“职工之家”、“职工书屋”建设与的市总干校、周末学校等互补,将学历提高、技术等级认证与综合素质提高相融,积极打造学习型、知识型、技能型、专家型的女职工群体。二是创新人才选拔机制。在女劳模、女职工“五一劳动奖章(奖)”和“五一巾帼标兵(岗)”评

选中突出为沿海开发做出贡献的一线工人、立足岗位创新创优的人才、行业的技术骨干和能手的破格提拔。例如,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质检部分析员殷禹,工作仅四年就当选为全国女劳模,就是因为在平凡的工作上钻研业务、技术超群,06在“华昌杯”全国首届职业院校化学检验工技能大赛上荣获理论、操作、个人三项全能和3个二等奖,07年在盐城市“万人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化学检验工第一名。08年被评为“省五一巾帼标兵”、“省五一创新能手”,09年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0年当选为“全国劳模”。盐城瓯华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化学质检员赵敏,立足岗位进行技术革新和技术创新,总结出“安全维护检验法”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为企业净创500多万元经济效益,攻关取得“废酸环保”技术发明成果,每年可节约成本200万元。07年被评为“盐城市职工五一创新能手”、“技术能手”,08年被评为“江苏省技术能手”,09年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0年当选

3、大力宣传。我们重抓三条:一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和企业宣传栏等各种宣传阵地和传媒宣传;二是自编书籍,大力宣传在推进女职工素质提升工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大力宣传法律法规和素质提升相关知识;三是广开渠道,加速女职工通讯员队伍成长。多措并举,为策应沿海开发,弘扬“铁军文化”、塑造品牌女工和品牌女工团队吹响号角。在《盐阜大众报》开辟工会之窗,职工发表专题报道300多篇;在盐城广播电台开设《女职工天地》专栏,播出女职工稿件近70期;在盐城电视台开辟《巾帼风采》栏目,系列报道“双争”活动先进典型;在《盐阜大众报》推出整版专栏,报道女劳模、优秀女职工、先进女职工工作者的典型事迹;市总将盐城百例创新创业女明星事迹、女企业家与女职工共谋发展共克时艰事迹等分别编辑 为“全国劳模”。

成书,印发《女职工代表手册》、《专项集体合同手册》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读本,加强了宣传教育的针对性,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实践证明,我们以弘扬“铁军文化”、塑造品牌女工来实施女职工素质提升工程,找准了地方特色优势,选对了女职工自我实现的需要,采取了行之有效的举措,女职工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才会插上腾飞的翅膀。在“女职工素质提升工程”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少数基层领导对此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还不足,重视程度还不够,还没有把它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抓上手;二是企业对女职工教育培训经费投入不足,培训教育活动的阵地设施不健全;三是组织工作的程度不高,开展活动的创新思路、方法还不多;四是部分女职工自我提升的激情、活力还不高,综合素质提升进步不快等。工会组织要进一步加强领导,扩大宣传,健全机制,创造特色,以项目化把这项工程坚持不懈地、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确保“女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取得明显成效。

三、新时期“女职工素质提升工程”的着力点

不断提升企业女职工的整体素质,既能保持和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又能更好地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也反映了女职工要学习,求发展的迫切愿望,符合她们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提升女职工素质要从社会努力、客观环境、外部条件和人的主观努力等几方面着手:

1、克服心理障碍与提高心理素质相结合。十分重视女职工的心理卫生,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帮助女职工转变头脑中的传统观念,让其了解各种心理障碍的危害,从主观上努力克服,同时及时为女职工提供心理咨询与辅导。

2、加快观念转变与知识更新学习相结合。女职工本身的思想

观念必须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将学习与生存紧密挂起钩来,不断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紧迫性,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尽快掌握新技能、新知识,适应竞争要求,跟上时代步伐。

3、职业道德教育与实施专业教育相结合。对女职工实施专门的系统教育,引导女职工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良好职业风尚,把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变为自己的实际行动。

4、营造成才氛围与健全激励机制相结合。建立女职工岗位成才的有效机制,制定激励措施,提供学习锻炼机会,鼓励女职工学文化、学技能,在提拔用人问题上,适当考虑女职工,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5、运用载体教育与强化岗位技能相结合。从新形势要求出发,继续深入开展“女职工(巾帼)文明示范岗”和争创“十佳”竞赛活动及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拓宽活动领域,突出活动重点,强化岗位技能,提高技能素养,适应发展需要。

三、新阶段实施“女职工素质提升工程”的新载体 各级工会组织要自觉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把“女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列入到各单位的整体工作之中,与各单位总体发展目标紧密相联,精心制定规划,强化组织领导,统筹协调管理,使工会女职工组织在全面实施“女职工素质提升工程”焕发新的活力,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强化宣传,全力营造浓烈氛围。一是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把此项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在丰富活动内容上下功夫,精心设计各种富有时代感和女职工特色的活动载体,调动女职工参与的积极性;在人力财力物力上给予大力支持,提供保证,扎扎实实推进活动的有效开展。二是大力宣传,培育典型。加大实施“女职工素质提升工程”的宣传力度,介绍实施女职工素质

工程的相关情况和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广泛宣传学习型组织的基本知识,引导职工树立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和“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学习理念,激发女职工的学习热情,调动女职工参与女职工“素质提升工程”活动的积极性,推动女职工“素质提升工程”活动的创新发展。

(二)完善机制,有力保障顺利实施。“女职工素质提升工程”要走出阶段性、活动型和运动式,才能确保实效和持之以恒。关键要逐步形成科学规范的自转机制、常态运行机制。一是建立资源整合机制。积极争取各级党政部门的支持,将“女职工素质提升工程”纳入各地教育发展规划和人才资源开发部署之中,学会借势,充分利用和整合职业学校、成人学校等现有的教育资源,组建“女职工素质教育讲师团”,切实帮助职工提高综合素质,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优势,使“女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实现社会化。二是建立激励考核机制。对在活动中涌现出来的技术等级上档次、文化程度有提高的女职工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增强活动的吸引力,激发女职工学技术、学业务、学文化的积极性。按照工作项目化的要求,对这项工程实施的质量和效果进行检查,将这项工程作为品牌工作进行单独考核、表彰,并与目标管理考核挂钩,把考评结果作为先进评比和奖励的重要依据,确保这项工程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三是建立健全经费投入机制。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建立健全职工培训制度,制定和落实职工培训计划,提取不少于职工工资总额1.5-2.5%的教育培训经费,用于职工培训。其中用于技术工人培训的应不少于职工教育经费的50%,并将职业技能培训和经费规定纳入职代会、厂务公开和集体合同内容,从制度上确保职工培训权利的落实。

(三)有的放矢,大力构筑有效载体。围绕提高女职工思想

道德情操,开展争先创优竞赛。让女职工立足本岗,开展争先创优竞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争创顺应时代发展的学习型、知识型的新型女职工,从而实现“五个一”,即学习一门新知识,掌握一门新技能,提出一项新建议,改革一项新工艺,刷新一项新纪录。通过“五个一”活动,创优质岗位、创优质服务、创优质品牌,为广大女职工整体素质的提高发展搭建平台。围绕提高女职工科学文化知识,开展学习成才竞赛。从提高女职工的科学文化、技术水平、业务素质入手,采取多种有效形式,激发调动女职工爱岗位、钻业务、练技术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根据不同时期的生产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生产攻关和劳动竞赛活动。结合单位实际和女职工的自身需求,以知识技能教育为主要内容,开展“精一门,会两门,学三门的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为女职工提高岗位技能和参与多技能竞争不断赋予素质教育活动以新的活力与内容。围绕提高女职工身心素质,开展健康达标竞赛。广泛开展健康达标竞赛活动,让女职工通过开展健康教育课堂,举办健康知识竞赛,指导合理健身、有氧运动和平衡膳食;通过体检普查、互助大病保险、健美锻炼、文体比赛,实现身体素质达标。女工组织以现有的“职工健康档案”为基础,及时掌握女职工健康现状,并实施动态管理。围绕提高女职工技能水平,开展创新创业竞赛。通过开展创新、创效竞赛,不断鼓励女职工学习和钻研技术业务,通过技术革新、发明创造、技术攻关、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取得各项成果证书,实现成果创新,实现自身价值,增强奋力拼搏、岗位成才、建功立业的决心。女职工组织要采取女职工岗位成果发布会、名师带高徒交流会等形式宣传典型和先进,有力推进“女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实施的正常化、规范化、制度化,促进女职工队伍的知识结构不断优化,整体素质不断提升。

第四篇:塑造“为你着想”特色品牌文化

塑造“为你着想”特色品牌文化理念 大力铸就服务社会大众的重庆三峡银行灵魂

来源:七一网-重庆市三峡银行董事会办公室 作者:岳传刚,罗彦茹 [日期:2010-12-09] [字体:大 中 小]

重庆三峡银行是2007年底在原万州商业银行基础上通过重组更名、建成的一家新型城市商业银行。该行自完成重组以来,始终致力于“一切为你着想”的文化理念,并将此提升到战略高度,贯穿于经营发展的各个层面,坚持常抓不懈,抓出了成绩,推动了各项业务的稳步快速健康向前发展,夺得了两个文明建设双丰收。截止2010年9月末,全行资产总额507.42亿元、各项存款211.4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91.74亿元、利润总4.3亿元、上缴税金1.5亿元,资产、存款、贷款、利润、税金等主要指标的增长幅度在重庆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名列前茅,特别是2009年,该行资产、存款、贷款、收入、利润、税金的增长速度在重庆金融同业中创造出了“六个第一”的良好业绩,还有几项指标的增长速度在全国、甚至更大范围内名列前茅,该行首次入围英国《银行家》杂志2009年全球1000家大银行排列中,排名936位。同时,该行还先后获得了“最具发展潜力银行”、“最具创新性银行”、“最受市民喜爱理财品牌”等15个奖项;获得重庆市人民政府授予的2008年、2009年金融贡献奖;荣获第五届中国金融(专家)年会 “中国最佳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机构”等多项殊荣。

一、明确企业文化建设战略思想,精心打造“为你着想”的特色品牌文化 自重组建成以来,该行始终把企业文化建设摆在全行经营发展工作的重要位置,当成是全行“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按照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尺度、以满足社会大众需求为目标、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进而推动自身经营发展、实现“双赢”为最终出发点的银行经营发展特点,确立了“一切为你着想”的企文化建设战略思想。正是在“一切为你着想”的企业文化建设总体战略思想指导下,通过特色品牌文化、市场竞争文化、优质服务文化、社会责任文化、人本管理文化、金融创新文化、合规风险文化等载体融入到全行经营的各项领域、各个层面、各个环节,推动了文化建设新突破,对外形象新提高,经营发展新跨越。

二、加强组织保障体系建设,有效形成企业自身特色品牌文化建设的持续动力

(一)领导力度到位。该行董事会、党委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导者、引领者,加强合作联手,高度重视文化建设,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带头实践“一切为你着想”的企业文化理念,做企业文化创新的先行者,成为企业文化的忠诚“传教士”、坚定推行者。

(二)组织管理到位。为了保障企业文化的顺利发展,该行董事会、党委明确企业文化建设职责,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决策、领导、管理全行的企业文化建设,做好总体规划部署及组织实施。该行董事会办公室、党委办公室、党群工作部按照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负责定做策划、组织推进、案例收集、考核评估等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工作。各支行则明确行长为企业文化建设推进的责任人,并配备了兼职企业文化干部,保障企业文化建设的全面实施。在全行上下形成了董事会大力主导、党委集体统一部署、职能部门负责主抓、相关部门通力合作、辖属支行积极参与的齐抓共管企业文化建设的新格局。

(三)人员力量到位。据统计,全行共计有5名专(兼)职人员负责抓好企业文化建设。在管理层面有1名行级领导负责分管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董事会办公室、党群工作部、党委办公室共有4名专(兼)职人员具体负责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策划、宣传研究、组织实施。

(四)考评制度到位。该行建立与完善了企业文化建设的考核评价机制及管理办法,主动把企业文化建设的列入我行综合考核的一个序列进行考核、评比、奖励。同时,还制定了有关文化建设工作考评制度、评估办法。其主要目的在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宣传典型,指导工作,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的不断完善。

三、创新文化建设载体平台,丰富特色品牌文化建设内涵 企业文化建设属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领域,是务虚工程,如何把这种精神形态、政治形态领域转变成物质化、具体化,变化抽象为具体,化务虚为实际,使文化建设融于全行发展的各项业务发展之中,成为物质文明建设是来可缺少的精神力量。对此,该行通过特色品牌文化、市场竞争文化、优质服务文化、社会责任文化、人本管理文化、金融创新文化、合规风险文化等一系列实实在在的载体和平台,予以落实到位。

(一)大力实施“以人为本”管理战略,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培育具有重庆三峡银行特色,能够增强员工凝聚力、认同感的企业文化氛围。在全行全员中要大力提倡、弘扬先进的企业文化氛围。即是大力提倡“爬坡上坎、负重自强”的精神;大力提倡“海纳百川、包容他人”的气度;大力提倡“大舟共济、团结奋斗”的氛围;大力提倡“经营出奇、管理守正”的观念。要求每个员工在实际工作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尽力做到“全力投入、充满激情、待人真诚、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学会包容”。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更加关心职工的职业生涯,为不同性质的员工设计更为科学、创造价值的职业通道;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统筹机关与基层、一圈与两翼地区、管理与经营等不同层面及不同岗位工种员工的利益调配,确保职工收入保持一定的增幅;更加注重员工的中长期的关爱,主要包括退休职工在内的职工做补充医疗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实施年金计划以及探索股权、期权相结合的中长期激励模式。

(二)精心培育打造特色经营文化,着力塑造服务大众的品牌形象。该行在完成改革重组后,围绕“一切为你着想”这个经营理念的总体要求,首先就确定了“差异化发展、特色化经营、品牌化建设、个性化服务、突出专业化”的“五化”发展方向,精心培育“理财银行”、“小企业银行”、“三峡库区银行”、“城乡统筹发展银行”、“资金营运银行”等五大特色品牌文化,着力帮助城乡居民增加财产收入、着力解决民营经济资金短缺困难、着力服务库区社会经济发展、着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和新农村、着力满足市场融资需求。据不完全统计,该行通过实施五大特色品牌文化建设,近3年来面向社会公众发行理财产品200亿元、帮助25万户百姓增加财产性收入4.6亿元,户平增收1840元;近3年来累计为800多户小型企业发放短期流动资金贷款 12亿元,帮助为小企业实现利润、税金3.8亿元;围绕重庆城乡统筹发展、农村户籍制度改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该行创新“民农联合贷款、农村加工销售经营特色贷款、农村大户经济发展特色贷款”等特色贷款,带动了区县经济发展及新农村建设。截止2010年9月末,该行远郊区县及农村贷款余额达到32.77亿元,在全行贷款总额中的比例达到36.5%,同比上年提高19.5个百分点。同时,该行还获得了重庆三峡库区后续项目建设提供金融服务的“后三峡”资金主办银行资格,近3年来先后在三峡库区的长寿、涪陵、开县、云阳、忠县、奉节、巫山、丰都等地设立了支行网点,并同三峡库区的区县政府实施全面战略合作,主动为三峡库区15个区县提供意向性授信 80亿元、为三峡库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了25亿元的融资担保服务。

(三)深入诚信服务文化活动,大力践行“一切为您着想”的服务理念。诚信服务既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企业生存发展之道路、经营管理之灵魂。因此,该行通过内强服务素质、外树服务形象,增强市场核心竞争能力。首先在全行内部不断提升诚信服务的思想理念,在内部形成了机关为基层、二线为一线、领导为员工、党员为员工、后(中)台为前台,后勤保障部门为业务发展部门,全行员工为客户市场发展服务的经营服务思想。其次在外部强力提升对外的诚信服务质、服务形象、服务品牌,全面形成了全行为客户市场服务、为城乡居民服务、为中小企业服务、为三峡库区建设服务、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大众市场需求提供优质、高效、一流、满意金融服务的现代化经营服务思想。三是深化文明规范化服务内容,各支行实行了“季度服务明星评比制度”、“晨会制度”、“季度业务比武制度”、“零投诉”优质服务、“会员制和俱乐部制”营销方式。广大员工利用知识优势、业务优势和信息优势,积极为客户提供多层次、一站式、全方位、系列化的金融服务,并在实际行动中坚持做到了十上门:百姓家庭的现金收支、经营发展档案上门建立,市场经营、销售服务上门提供,理财知识、投资信息上门传递,存贷汇转、办理手续上门讲解,储蓄存款、政策原则上门宣传,红白喜事、逢年过节上门慰问,工作质量、服务意见上门征求,发展生产、开辟财源上门传经,家庭纠纷、具体困难帮助上门解决;反假知识、零钞兑换上门到户办理,深受广大客户赞扬。

通过诚信服务建设的实践探索,使我行“一切为您着想”的企业文化建设体系已成雏形,充分发挥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初步形成了以新的诚信服务理念引领新的经营发展的良好局面,有效推动了经营业务发展,大大增强了本行市场核心竞争能力。

(四)着力打造“爱心”文化,用能力和诚意“兑现”社会责任。该行成立3年来,深知肩负的社会责任是什么,也充分积极努力尽职尽责的在承担、履行。作为一切为你着想的地方法人银行,用广大员工的爱心、真心、诚心、热心、关心,认真履行社会责任,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谱写出了一串又一串美丽动人的赞歌:在“5·12”汶川大地震和“清海玉树地震”发生后,该行两次累计捐款250余万;“在服务三农,支持后三峡建设”—该行主动向万州区高粱、开县相辞村、涪陵同乐乡等5个穷困乡镇农村镇赠送价值65万的农业机械设备,支持农村开展集约化种植、规模化经营、现代化作业,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在市政府开展的“助推城乡统筹,促进农户万元增收”—该行主动探索农村大户经济、银保合作、公司加农户等贷款新品牌,累计投放农业及相关农业贷款8亿元以上,为城乡统筹改革及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作为三峡库区的银行,该行积极捐款400万元,支持中国长江三峡绿化行动;作为重庆地方人民群众自己的银行,积极响应 “五个重庆”的号召,助推“平安重庆”建设和“扫黑除恶”活动的深入开展,该行主动同重庆国际信托有限公司联合发起设立了“金色盾牌 重庆人民警察英烈救助基金公益信托”计划,共筹得善款1.46亿万元,专项用于帮助全市范围内特困、伤病、伤残、牺牲的公安民警及其家属和相关人员,同时该行单位集体和员工捐赠现金280万元;为了重庆的教育事业发展,该行主动捐款80万元支持重庆教育基金事业;为了配合创建全国卫生城市、文明城市活动,该行及辖属各支行主动为当地街道、社区、

第五篇:文化品牌建设实施方案

汉工党宣„2012‟13号

关于印发《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文化品牌建设

实施方案》的通知

局属各党总支、支部: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确定了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这是我们党结合新的实践与新的发展,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根据《长江航道“十二五”文化建设规划》、《长江航道文化品牌建设指导意见》要求,制定《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文化品牌建设实施方案》,现印发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九日

—1—

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文化品牌建设实施方案

为加强我局“十二五”期文化建设,着力打造“疏江浚海,诚信致远”的文化品牌,根据《长江航道文化品牌建设指导意见》精神并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建设思路

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推动发展为目的,着力培育我局“疏江浚海,诚信致远”文化品牌,用两至三年的时间,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品牌培育长效机制,再用一年的时间,总结、推广品牌建设经验,包装、宣传品牌形象,把我局“疏江浚海,诚信致远”文化品牌打造成为疏浚行业乃至全国交通行业有一定影响的文化品牌。

二、“疏江浚海,诚信致远”品牌名称的提出 我局确立的“疏江浚海,诚信致远”文化品牌名称,从形式上看,通俗易懂,行业特点鲜明。从内容上看,“疏江浚海”是我局主业的界定,体现我局的个性和特点;“诚信致远”是我局行为的追求,体现我局宗旨和价值观。

文化品牌建设不是空中楼阁,必须化虚为实,把文化品牌的建设内容与我局的各项中心工作紧密联系起来,既能育人,也能创效,实现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双赢”,这正是工程经营单位所追求的“文化产出”。基于以上认识,局 —2— 党委在组织广大干部职工深入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疏江浚海,诚信致远”的文化品牌名称。

三、“疏江浚海,诚信致远”基本内涵的阐释 “疏江浚海,诚信致远”文化品牌名称,是从我局已有的经营文化元素中提炼归纳而来,它融合行业特点、时代特征、市场要求、企业追求于一体,非常直观、非常通俗,易于理解、便于操作。

疏浚是我局的主业,长江和沿海是我局的主要施工范围。“疏江浚海”,确保长江中游航道畅通、为建设长江“智能航道”提供有力保障是我局的神圣使命,服务沿江沿海港航经济建设和流域百姓福祉是我局的光荣职责。我局既以“疏江浚海”为创收手段,也以“疏江浚海”为社会担当。

“疏江”,意为疏通长江。长江中游航道水流条件多变、河床演变剧烈,历来是航道维护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三峡库区175米蓄水以及每年的枯水期,我局都要投入多艘大型工程船舶进行航道维护施工,确保辖区航道的安全畅通。

“浚海”,意为拓宽浚深沿海港口航道,以及利用海中泥沙进行吹填造地,增加陆域面积。我局作为事业单位内部实行企业化管理的工程单位,在战枯保航的同时,通过对外承接工程实现自我发展。沿海疏浚市场是我局经营创收的主战场,我局以疏浚为主业,不仅服务于沿海港航经济建设,同时弥补长江航道维护事业经费的不足,实现“以疏养航”

—3— 的目的。

诚信之“诚”是诚心诚意、忠诚不二;诚信之“信”是说话算数和信守承诺。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不仅是一种声誉,更是一种资源。就个人而言,诚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单位而言,诚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就社会而言,诚信是正常的生活秩序。

诚信是一切市场经营行为所必须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对工程经营单位及其职工个人而言,诚信是至高无上的生命线。塑造和坚持诚信作为我局文化品牌中的核心元素,既是对我局十五年来发展壮大成功经验的历史总结,也是对未来形成支撑“现代化工程强局”的文化软实力,推动我局长远发展的现实需要。

我局文化品牌名称中的“诚信”,基本内涵有五点: 一是职工具有诚实守信的品格。心有良田,百世耕之有余。我局职工必须遵守诚实守信的基本道德规范,在工作和生活中实事求是、表里如一,胸怀坦荡、以诚待人,不弄虚作假、不欺上瞒下,担诚信道义、做诚信公民,在单位内部形成和睦共处、互信互助的团队合作关系,在社会上树立我局良好的诚信形象。

二是职工对单位忠诚。对单位忠诚,就是职工视集体利益为最高利益,尽心竭力地为我局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提 —4— 高职工对单位的忠诚度,建立在职工个人高度的责任心和主人翁责任感基础之上,在工作中表现为良好的自我管理和优秀的执行力,“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带着感情工作”、“创造性地执行”等行为,都是职工忠诚于单位的最好体现。

三是单位对职工诚心。职工对单位忠诚,也需要单位创造和谐的人文环境。单位注重情感管理,关心人、理解人、相信人、尊重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内部能够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职工的归宿感和忠诚度;在外部能够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吸纳广泛的社会人才资源为我局所用。

四是对业主重诺守信。我局以诚信的文化理念来指导自己的经营活动,时时处处重合同、讲信义、守信用,以业主的需要为已任,以业主的满意为宗旨,无论是工程工期还是工程质量,都要遵守合同约定,做到诚实无妄,诚信无欺。

对业主重诺守信,最重要的是做到“优质高效”。“优质”即工程质量优良率达到100%。“高效”即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基本要求有三点:一是建设智能型、效能型的“两型”管理机关和项目部;二是建设安全系数高、文明程度高、生产效率高的“三高”船舶;三是建设低成本、高效益的工程强局,通过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五是信守对社会责任的承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

—5—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所有企业必须共同承担的责任。我局在追求社会效益的前提下,谋求自身的经济效益,更加注重社会公益,更加注重生态环境,重点做好节能减排工作,达到“绿色低碳”的要求。

“低碳”即低排放、低污染、低能耗,基本要求有三点:一是表明我局致力环保疏浚、改善生态环境的态度和决心;二是按照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的要求,加强内控管理,减少碳和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生态环境;三是加强对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推广和应用,节能降耗,提高效益,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致远”,就是重视诚信文化建设,把诚信作为提升服务品质和竞争能力的重要支撑,使我局发展得更好、更长久。21世纪的竞争,既是经济的竞争,也是文化的竞争。我局在谋求更大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从“文化兴局、文化强局”的战略高度重视诚信文化建设,不断造就诚信资源优势和诚信文化优势,才能做得更强、走得更远。

四、“疏江浚海,诚信致远”文化品牌的建设步骤 第一阶段:培育阶段,时间是2012年上半年。归纳提炼文化品牌名称,研究制定文化品牌建设实施方案,编辑一本《文化故事集》;

第二阶段:推进阶段,时间是2012年下半年至2014年底。文化品牌建设举措全面实施并逐渐深化,文化理念被职 —6— 工普遍接受,文化实践活动蓬勃开展,经营文化、管理文化、安全文化、廉政文化、创新文化、服务文化、水工文化、船舶文化、项目部文化等文化子品牌形成较强的联动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一批文化建设成果。

第三阶段:巩固提高阶段,时间是2015年。文化品牌自然融入日常管理之中并成为管理的灵魂,推动各项工作高水平开展,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和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显著提高,文化品牌得到服务对象和社会的普遍认可和肯定,文化品牌效应充分显现。在此基础上,系统总结并总体评价文化品牌建设取得的已有成果,进一步丰富文化内涵、完善表现形式,通过集中宣传推广,使我局文化品牌形象在疏浚行业乃至全国交通行业内产生一定的示范效应。

五、“疏江浚海,诚信致远”文化品牌的实施举措 1.培育职工品格,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上下功夫。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多样化的形势下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开拓前进的精神旗帜。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干部职工教育管理的全过程,贯彻落实“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把诚信教育作为培育干部职工思想品格的重要内容,通过大力宣传“信义兄弟”等诚信模范人物的事迹,积极开展诚信论坛、诚信签名、诚信

—7— 故事征集、诚信人物评选等多种形式的主题实践活动,营造人人知诚信、人人讲诚信的良好氛围,着力提高干部职工的诚信意识和诚信能力。以建设诚信窗口、诚信工程为载体,进一步完善服务承诺制、社会公示制为主要内容的诚信建设体系,把诚信要求融入服务规范之中。

2.提升服务品质,在提高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上下功夫。

我局是一个服务型的工程单位,工程质量的好坏、施工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服务价值的体现。

一是加强机关和项目部效能建设。以“建设学习型组织、争当学习型职工”活动为载体,大力推进智能型机关、项目部建设,培养和造就我局发展急需的科技人才、经营人才、管理人才;以服务基层、服务一线、服务职工为指导思想,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建设高效能机关;制定《项目管理办法》、《成本管理办法》,加强以质量管理、成本管理为核心的项目管理。

二是加强现场管理,建设“三高”船舶。一是推进工地安全文化建设,突出教育职能,加强重点环节、重点时段、重点部位的现场安全监管,消除安全隐患,提高安全系数,建设平安工地;二是推进船舶“家庭”文化建设,营造家庭的氛围,增强家庭的团结,培养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建设文明船舶和文明工地;三是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船员的操 —8— 作技能和业务水平,提高船舶生产效率。

3.促进环境友好,在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上下功夫。交通运输行业是节能减排的重点行业,工程船舶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大户。资料显示,每公斤柴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3.06公斤,也就是说,一艘施工中的挖泥船,如果每天燃烧5吨柴油,将排放15吨以上的二氧化碳。我局现有大型工程船舶21艘,每年的柴油消耗量接近2万吨,船舶燃油消耗占生产成本的40%—60%。因此,降低能耗、节能减排既关系到我局自身经济效益,同时也关系到社会生态效益。一是要通过科技创新和精细化管理,使能耗标准下降;二是与企业工法研究相结合,大力开展节能环保技术的研究、推广和应用,加强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在船舶上使用的可行性研究。

4.加强文明共建,在创先争优和改善民生上下功夫。我局在自身得到长足发展的同时,积极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大力开展扶贫帮困、文明共建等活动,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为“全国文明单位”的奖牌增光添彩。各级党组织要以“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增强为民服务的意识,提升“三个服务”的能力,在文化品牌建设中积极打造党建工作品牌。同时,坚持以党建带工建、带团建,充分发挥群团组织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更多地关注民生、了解民生、改善民生,不断满足职工群众日益增

—9— 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进一步提高全局职工的幸福指数。

六、“疏江浚海,诚信致远”文化品牌建设的保障体系 1.组织领导机制。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分工负责、全体职工积极参与的领导机制与工作机制。

成立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文化品牌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局文化品牌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和领导。

组 长:姚 勇 赵士林

副组长:陈传吉 杨先波 林 华 王望金 葛新兴

李 浩 张 强 张 勇 熊国威

成 员:翟光俊 吴江平刘桂桉 苏祥伟 张红漫

王仕辅 胡春萍 云榜启 柏金俊 孙守安 袁秀梅 朱定喜 余为伟 孙夏菁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党委宣传处,具体负责局文化品牌建设的日常工作。

2.考核评价机制。把文化发展作为衡量单位发展的重要尺度,作为评价单位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准,将文化品牌建设工作纳入各单位双文明建设目标任务之中,与其它工作同步检查、同步考核。

3.资金投入机制。建立与文化发展相适应的资金投入机制,把文化品牌建设所需资金纳入财务预算管理,在职工现有人均文化建设经费投入水平的基础上,按照逐年递增的 —10— 原则编制专门预算,为我局文化品牌建设提供稳定的经费来源。

4.交流合作机制。建立健全文化交流合作机制,不断促进我局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丰富和发展。以包容的心态加强与社会文化机构的联系和沟通,广泛吸纳社会各行业先进文化的丰富养份;以创新的思维构筑局内文化合作交流的平台,形成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

七、“疏江浚海,诚信致远”文化品牌建设的有关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实施文化品牌战略是我局“十二五”期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现代化工程强局”发展目标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我局适应市场要求、适应长江“智能航道”建设的具体行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文化品牌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加强领导,将文化品牌建设作为推进本单位“十二五”期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根主线,迅速行动,精心谋划,扎实有效地组织实施。

2.加强氛围营造。局属各单位、机关各部门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文化品牌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并进行动员宣讲和学习辅导,充分运用报纸、网站、简报等平台,向职工系统宣传、普及文化品牌建设的相关知识,及时报道开展品牌建设的情况,确保每一名职工都能知晓、理解我局文化品牌的名称、内涵、办法和步骤,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11— 3.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把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文化重心向下和落地生根的基本条件,着力加强职工书屋、健身房、网络课堂等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为职工群众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每个二级单位建立一个达标职工书屋,藏书不少于500册,每个项目部、每艘工程船舶建立一个职工阅览室,藏书不少于200册;各单位建立一个职工活动室或健身房,配齐相应的健身娱乐设施;进一步抓好网络课堂建设,按照我局《网络课堂五年发展规划》要求,职工网络课堂培训面达50%,全年人均学时不低于30小时。

4.打造各具特色的文化子品牌。各单位要紧紧围绕我局“疏江浚海,诚信致远”的文化主品牌,深度挖掘其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元素,加强经营文化、管理文化、安全文化、廉政文化、创新文化、服务文化、水工文化、船舶文化、项目部文化等文化子品牌建设,多角度、深层次地彰显“疏江浚海,诚信致远”文化品牌的内涵、品位和价值。

5.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主题实践活动。各单位要坚持“满足职工文化需求、有益职工身心健康”的原则,积极组织开展职工喜闻乐见的文化主题实践活动,引导职工积极投身品牌建设,形成“人人是品牌建设主人、人人是品牌形象代表”的文化品牌建设格局。要组织开展好职工“智能、技能、体能”竞赛,根据职工需求组建文学、书画、摄影、球类等各种兴趣小组,为职工成长成才搭建平台。以半军事 —12— 化管理为活动载体,加强职工行为规范和职工礼仪规范的培养和执行。要注意收集整理本单位的文化典型案例,推动我局文化品牌通俗化、故事化。

“十二五”期,局党委将以“四品”工程建设为主线,以提高队伍素质、提升企业形象、提高企业效益为着力点,全面加强“疏江浚海,诚信致远”文化品牌建设,更好地为我局的科学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为把我局建设成为综合实力更强、文明程度更高、社会形象更好的现代化工程强局而努力奋斗。

主题词:文化品牌 实施方案 通知

————————————————————————————— 抄送:长江航道局党委宣传部,局内机关各处室。

————————————————————————————— ————————————————————————————— 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党委办公室 2012年3月29日印发

—13—

下载塑造汝瓷品牌建设文化汝州word格式文档
下载塑造汝瓷品牌建设文化汝州.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名人颂汝瓷集锦Microsoft Word 文档

    名人颂汝瓷集锦1980年中国著名作家李准为汝瓷题词:清雅浑厚夺造化, 珠光宝气移人魄。 1981年4月人民文学主编、全国文联主席张光年题诗: 温柔敦厚传诗艺,玉洁冰清想翠容。美誉流......

    品牌文化塑造案例(服装-蒙妮莎)

    四川三顾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沉浮巨变蒙妮莎 蒙妮莎作为一家服装企业,它最吸引人的似乎不是服装,而是一种说不清的非物质的东西。当翻开全新的蒙妮莎CI手册时,这个答案豁然......

    有序推进企业品牌塑造与建设

    有序推进企业品牌塑造与建设天元鸿鼎咨询集团 曹雪全球化造就了品牌经济时代。一个成功的品牌为企业、给一个地方带来的产品溢价力和影响力的价值往往是任何有形资产都不能......

    “青年文化”品牌建设探索

    物资供应“青年文化”品牌建设探索作者:殷富磊摘要:“青年文化”品牌建设是活跃企业青年工作、增强青年组织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手段。“青年文化”品牌,就是指企业在......

    文化品牌建设主要事迹

    着力抓好企业文化建设,又好又快打造天豹品牌 -----宁夏天豹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运输八分公司宁夏天豹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运输八分公司的前身为宁夏汽车运输总公司汽车八......

    文化品牌建设汇报稿

    打造“家在某某”文化品牌推进区域文化繁荣发展某某区文体局“文化品牌”是文化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具有广泛影响力和号召力的精品文化的代言词,具有强大而鲜活的生命力,受到人......

    美的品牌塑造策略

    目录 摘要 ............................................................ 1 关键词 .......................................................... 1 Abstract ................

    学校品牌塑造策略

    学校品牌塑造策略 随着市场机制、竞争机制、效益机制引进教育领域,我国的教育更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广大家长已不满足于有学可上,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