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参观汉口江滩绿地规划的实习报告-绿地系统规划
参观汉口江滩绿地规划的实习报告
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中自然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让我们对城市绿地有一个更切实更深入的了解,老师在上周带我们去参观了汉口江滩的绿地规划,并对这个规划进行了从整体到细节包括植物,市政等方面的讲解。汉口江滩上起武汉客运港,下至丹水池后湖船厂,全长7公里,分三期进行规划建设。江滩一期工程从武汉关至粤汉码头,设置了武汉关、兰陵路、黎黄陂路等入口,为武汉市的滨江特色抹上“神来之笔”。江滩二期工程从粤汉码头至长江二桥,全长2.4公里,总面积达78公顷,主体部分的28.8米平台由建设精美的市政广场区、绿化健身区、园艺景观区组成,建有码头文化广场、滨江广场、玻璃广场和步道等。其中玻璃步道和广场颇有特色。江滩三期工程从长江二桥至后湖船厂,规划以防浪林、植物景观等为主,形成休闲、娱乐、护卫堤防的绿色长廊。
我们的参观路线是从江滩二期到一期。汉口江滩公园二期格局与一期江滩一脉相承,但设计风格略有不同。二期在设计规划上有更大的腾挪空间,设计风格开敞、大气、简洁、宁静。滨江景观主轴贯穿始终,分区更为明显。江滩二期绿化总面积约为30万平方米,栽种了白玉兰、墨西哥落羽杉、棕榈、大桂花、樟树、紫薇等100余种绿化乔灌木。除此之外,还设立了19组雕塑小品,安装各式灯具5000余套件,晚间亮化效果美不胜收。
下车后首先看到的是带状西方古典式园林绿地,设计者考虑江滩为广大市民的公共活动场所,故而采用西式公共园林设计,采用笔直宽阔的林荫道、大面积休闲运动草地及占地5.6万平方米的滨江广场体现现代风格。整个规划做的比较对称,有些常绿植物也被修剪成方形,体现了西方园林最基本的特征。同时老师也向我我介绍了它与西方园林规划最大的不同之处,那就是西方园林比较注重其中的建筑特色,建筑多为园林中的主体,而在江滩二期,绿化景观虽然模仿了西方,却没太注重小型公共建筑的修建。在市政方面,老师特地让我们观察了路边的雨水明渠,采用有适当缝隙的铁板盖上,既不阻碍雨水顺畅的流下去,也避免了落叶等杂物的掉入,从而避免明渠的堵塞。继续前行,映入眼帘的是一条翠绿的步行廊道,它周围种植的是藤本植物油麻藤,由于这种植物是四季常绿的,使得这里在夏天是一个很好的乘凉休憩之地,而在冬天一片荒凉的时候却依然呈现给人们一片生机盎然。在江滩旁边种植的是一大片广阔的芦苇,主要用作防风防浪。
武汉江滩不仅拥有大面积的立体绿化带,还为市民提供了具有滨江特色的公共休闲活动空间。新江滩同时发挥了城市景观环境绿化生态、群众健身娱乐和亲水休闲活动等三大功能。
武汉江滩建有总面积达12万平方米的健身区,其中汉口江滩健身长廊8万平方米,包括14个网球场、1个滑冰场、健身步道、游泳池等健身场地。占地3000平方米的全民健身长廊以及长140米的塑胶跑道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健身长廊一边仍是带状绿地,一路走来,名木挺立。滩内栽种银杏、紫薇等100多个品种,近2万余株乔灌木,铺植草坪近20万平方米,绿化率达70%,多种多样的植物呈现不同的姿态;而另一侧则是一些散落的估值植物,还有一些零散的小卖部为方便前来健身的人使用。在健身廊上做的比较人性化的一点就是在每个小型健身器材下采用的铺地砖都是软质的,防止有人不小心摔下来,不至于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在防洪设施方面,武汉客运港至粤汉码头原有的10座闸口,整治后封闭了5座,其余闸口高程也由28米左右抬升到了29.2米。另外,还取消了叠梁黄土的封闸方式,在汛期高水位时采取临时封堵措施。在排水方面,雨水大部分采用地面径流的方式直排入江。在清除阻水建筑物和垃圾、增强防洪设施的同时依不同季节的水位建起了三级亲水平台:一级为20米高程,宽10米;二级为25米高程,宽30米至50米;三级为28.8米高程,宽10米。分别针对冬季、春秋季和夏季的水位而建,一方面清除了江滩的违章建筑和阻水物体,使河道畅通、利于防洪,另一方面使市民和游客无论在旱季还是在汛期,都能享受滨江城市特有的美景。
“大气、精致、宁静、开敞、简洁”是武汉江滩最显著的特点,堤防景观带、滨江亲水带,休闲活动区、中心广场区、体育运动区和园艺景观区,音乐喷泉、水上乐园、戏水梯台等处处体现了亲水的主题,江滩景观轴“一轴、两带、四区”的格局让人们既感受到长江恢宏的气势,又能体味到江南小桥流水的韵味。
在这次的江滩之行中,我了解到绿地在城市中所发挥的越来越多的特殊功效,它已不仅仅作为美化、休憩、游乐之用,更多是通过绿色植物一系列的生态效应净化城市空气,改善城市气候,增强城市抗灾能力,给城市生态环境以反馈调节作用。
姓名:
学号:
班级:
时间:
第二篇: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习报告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为了对本专业有更深入的了解,更好地将课堂上所学的内容与实际相结合起来,我们去上海、苏州、杭州三个城市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习。
二、实习介绍
1、实习时间:2014年6月24日---2014年6月29日
2、实习地点:上海(中华文化宫、世纪公园、后滩公园)---苏州(留园、狮子林、拙政园、网师园)----杭州(西湖、西溪湿地公园)
三、实习内容
我们于6月25日中午到达上海,然后在导游的带领下马不停蹄的赶到了中华艺术馆。临近艺术馆,我们就看到了一个巨大的“华”字建筑造型,大家照相留念。随即我们开始了中华艺术宫的艺术之旅。中华艺术宫是具有收藏保管、学术研究、陈列展示、普及教育和对外交流为基本职能的艺术博物馆,将收藏、展示和陈列反映中国近现代美术的起源与发展脉络的艺术珍品。
中华艺术宫将以上海国有艺术单位的收藏为基础,常年陈列反映中国近现代美术的起源与发展脉络的艺术珍品,并联手全国美术界,收藏和展示代表中国艺术创作水平的艺术作品,联手世界艺术博物馆合作展示各国近现代艺术珍品。通过向公众提供普及性的艺术讲座、艺术教学等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市民的艺术鉴赏水平,普及民族艺术、传承文化精神,使中华艺术宫成为公众文化艺术教育的重要基地。通过举办、承办各种高层次、高水准的艺术、学术交流活动,建立上海与海内外优秀艺术家、艺术机构间的交流机制,使中华艺术宫成为世界艺术网络的重要枢纽、国内外优秀艺术人才的集聚地和国际高层次文化艺术交流的综合平台,为上海成为中国近现代经典艺术传播、东西方文化交流展示的中心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馆中,我看到了大量的艺术画和摄影作品,还有很多的雕塑,最让我喜欢的是“镇馆之宝”多媒体版《清明上河图》,和动画一样,栩栩如生,整幅画分为白天和夜晚,每一个人都演绎的生动形象。我们在里面看了好久,我对《清明上河图》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记忆。
第二天,我们冒雨到达了世纪公园。世纪公园是上海最大的富有自然特征的生态城市公园,占地140.3公顷,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人与自然的融合,具有现代特色的中国园林风格。
世纪公园位于浦东新区花木行政文化区,东邻芳甸路,南临花木路,北靠锦绣路,占地面积140.3公顷,是上海市中心区域内最大的最大的城市生态公园。公园以大面积的草坪、森林、湖泊为主体,建有乡土田园区、湖滨区、疏林草坪区、鸟类保护区、异国园区和迷你高尔夫球场等七个景区,以及世纪花钟、镜天湖、高柱喷泉、南国风情、东方虹珠盆景园、绿色世界浮雕、音乐喷泉、音乐广场、缘池、鸟岛、奥尔梅加头像和蒙特利尔园等四十五个景点。园内乔灌相拥、四季花开,湖水荡漾、溪水蜿蜒,竹影斑驳、草木葱郁,是大都市中的一片绿洲,繁华中的一片宁静,是休闲、度假的怡人佳境。乡土田园区内洋溢着清新与纯净的自然气息:东方虹珠盆景园的160余株盆景,品种繁多,造型各异;缘池景色幽雅,环境宜人。湖滨区的世纪花钟是公园的标志性景点,既具有科学性、艺术性、又具有实用性;音乐喷泉极具观赏性,合着音乐的节拍,魔幻般水体呈三维立体的变化,给人以乐起水腾、音变水舞、音停水息的动感境界;疏林草坪区按照四季更迭有氛围了春、夏、秋、冬四个园。每个园区都拥有该季节的代表花卉,姹紫嫣红,美不胜收;异国园区内,硕大的奥尔梅加头像向人展示着古老的奥尔梅加民族精湛的雕刻技术,奥尔梅加民族雕刻技艺出众,头像雕塑更是其文明成就的集中体现。该“奥尔梅加头像8号”的复制品,系墨西哥维拉克鲁斯州政府赠于上海市政府的礼物,是两地人民友谊的象征。
随即我们到达了上海后滩公园,它是2010上海世博公园的主要组成部分,场地为污染严重工业棕地。设计将景观作为生命系统,用当代景观设计手法,在垃圾遍地、污染严重的原工业棕地上,建成了具有水体净化、防洪、生产、生物多样性保育、传承文明、审美启智等综合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城市公园。此方案的设计特色为“一蓝带串起的四种文明”。其中“蓝带”为三带一区、三场九园、步道网络形成的总体结构;“四种文明”为“滩”的回归、五谷禾田、工业遗存、后工业生态文化。完成了六大设计问题的挑战:遵从生态设计原则、秉承场地文脉、满足多重体验需求。保护、恢复与重建生态湿地解决世博期间人流等候与疏散问题解决场地千年一遇防洪标准与湿地之间的高差问题满足会时与会后场地的双重需求运用现代理念和先进技术营建后滩湿地公园。其植物景观设计紧扣世博主题,以呼应公园总体方案框架为设计目标,在生态理论的指导下,对植物景观进行总体优化、详细设计,建立合理的植物群落、恢复公园生态系统,用植物材料、造景手法巧妙地构成公园总体方案“扇骨”与“滩”的形式,为园林植物景观营造提供新的设计思路,用植物景观营造出世博会所需的生态景观,凸现了上海中心城区的地域特色,为迎接2010年上海世博园“绿色城市”的到来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为提升上海大都市的生态形象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这里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宝钢大舞台,它是原上钢三厂的特钢车间改建的,厂房原有的建筑体系得以保存,身处其中,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欢。在这里大家进行了T台走秀,玩得非常开心,也为我们的大学生活留下了一份回忆。
在后面的两天时间里,我们游览了苏州四大园林:留园,狮子林,拙政园,网师园。留园
曾有“吴中第一名园”之誉的留园位于苏州阊门外,是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的典型代表。留园由四部分组成,在一个园林中能领略到山水、田园、山林、庭园四种不同景色:中部以水景见长,是全园的精华所在;东部以曲院回廊的建筑取胜;北部竹篱小屋,颇有乡村田园风味;西区环境僻静,以假山为奇、土石相间,堆砌自然,富有野趣。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留园以水池为中心,整体上是用建筑围和空间,同时,建筑又将其内部空间划分,形成园中之园。院与院子、馆与馆通过曲廊连接,从而组成一个完整、连续又富于变化的整体。如
留园后庭湖面池西假山上的闻木樨香轩,则为俯视全园景色最佳处,并有长廊与各处相通。拙政园
拙政园位于古城苏州东北隅,截至2014年,仍是苏州存在的最大的古典园林,占地78亩。全园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花园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花园开阔疏朗,中花园是全园精华所在,西花园建筑精美,各具特色。园南为住宅区,体现典型江南民居多进的格局。狮子林
狮子林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至今已有650多年的历史。元代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元末名僧天如禅师维则的弟子“相率出资,买地结屋,以居其师。”因园内“林有竹万固,竹下多怪石,状如狻猊(狮子)者”;又因天如禅师维则得法于浙江天目山狮子岩普应国师中峰,为纪念佛徒衣钵、师承关系,取佛经中狮子座之意,故名“师子林”、“狮子林”。
狮子林既有苏州古典园林亭、台、楼、阁、厅、堂、轩、廊之人文景观,更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遂而盛名于世,素有“假山王国”之美誉。狮子林假山,群峰起伏,气势雄浑,奇峰怪石,玲珑剔透。假山群共有九条路线,21个洞口。横向极尽迂回曲折,竖向力求回环起伏。游人穿洞,左右盘旋,时而登峰巅,时而沉落谷底,仰观满目迭嶂,俯视四面坡差,或平缓,或险隘,给游人带来一种恍惚迷离的神秘趣味。“对面石势阴,回头路忽通。如穿九曲珠,旋绕势嵌空。如逢八阵图,变化形无穷。故路忘出入,新术迷西东。同游偶分散,音闻人不逢。变幻开地脉,神妙夺天工。”“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就是狮子林的真实写照。网师园
网师园,是苏州中型古典山水宅园的代表作品。它位于苏州药门附近的带城桥南阔家头巷,后门面向苏州古城东南之十全街,园址原为南宋吏部侍郎史正志于淳熙年间(公元1174~1189年)所建之“万卷堂”旧址,亦称“渔隐”。清时由光禄寺少卿宋宗元于乾隆中叶(约公元1770年)购其地筑园。因园毗邻王思巷,谐其间喻渔隐之义,称为“网师园”。乾隆末年园归瞿远村,按原规模修复并增建亭宇,俗称“瞿园”。今“网师园”规模、景物建筑是瞿园遗物,保持着旧时世家一组完整的住宅群及中型古典山水园。网师园全园占地约8亩余,是我国江南中小型古典园林的代表作。网师园布局精巧,结构紧凑,以建筑精巧和空间尺度比例协调而著称。园分三部分,境界各异。东部为住宅,中部为主园。网师园按石质分区使用,主园池区用黄石,其他庭用湖石,不相混杂。突出以水为中心,环池亭阁也山水错落映衬,疏朗雅适,廊庑回环,移步换景,诗意天成。古树花卉也以古、奇、雅、色、香、姿见著,并与建筑、山池相映成趣,构成主园的闭合式水院。池水清澈,东、南、北方向的射鸭廊、濯缨水阁、月到风来亭及看松读画轩、竹外一枝轩。集中了春、夏、秋、冬四季景物及朝、午、夕、晚一日中的景色变化。所以游园时,宜坐、宜留、以静观为主。绕池一周,可前细数游鱼,可亭中待月迎风。花影移墙,峰峦当窗,宛如天然图画,所以并不觉其园小。
在苏州的两天,我们发现每个园子里都有许多外国人。听导游讲解我才知道,原来是因为在美国的大都博物馆以1:1的比例修建了网师园中的殿春簃,外国人看到非常喜欢,从此苏州园林名声大噪,很多外国人都来苏州旅游观赏。
上有天堂,下游苏杭,经过两天的实习,我对苏州这个城市,对苏州园林有了深刻的认识。苏州山水秀丽,园林典雅,拥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古城特色。苏州园林更是吸收了中国私家园林的精华,一步一景,美妙绝伦。园林虽小但很精致,每个园林的韵味与意境也各有特色。
最后两天我们到达了杭州,游览了西湖十景和西溪湿地公园。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西南方,它以其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成为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并被世人赋予“人间天堂”的美誉。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写道:“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西湖拥有三面云山,一水抱城的自然风光,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山水秀色,点缀杭州。西湖旧称武林水、钱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称西湖。西湖位于杭州城西,三面环山,东面濒临市区,是一个湖泊型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西湖有十景(南宋):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双峰插云、雷峰夕照、南屏晚钟。西湖新十景:云栖竹径、满陇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九溪烟树、吴山天风、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宝石流霞。湖中有三岛:三潭印月,湖心亭,阮公墩。云山秀水是西湖的底色;山水与人文交融是西湖风景名胜区的格调。西湖之妙,在于湖裹山中,山屏湖外,湖和山相得益彰。西湖的美,在于晴中见潋滟,雨中显空蒙,无论雨雪晴阴都能成景。湖区以苏堤和白堤的优美风光见称。苏堤和白堤横贯于西湖,把西湖分隔为西里湖,小南湖,岳湖,外湖和里湖五部分。每当晨光初启,宿雾如烟,湖面腾起薄雾时,便出现“六桥烟柳”的优美风景,是钱塘十景之一。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西溪之胜,独在于水。水是西溪的灵魂,园区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等水域,正所谓“一曲溪流一曲烟”,整个园区六条河流纵横交汇,其间分布着众多的港汊和鱼鳞状鱼塘,形成了西溪独特的湿地景致。
西溪之重,重在生态。为加强生态保护,在湿地内设置了费家搪、虾龙滩、朝天暮漾三大生态保护区和生态恢复区。入口处设湿地科普展示馆,园区内有三个生物修复池和一块湿地生态观赏区。西溪还是鸟的天堂,园区设有多处观鸟亭,给游客呈现出群鸟欢飞的壮丽景观。湿地内河流众多,水渚密布,温度适宜、雨量充沛,植被繁多,大面积的芦荡,众多飞禽走兽,到处鸟语花香,空气清新。龙滩、朝天暮漾、包家埭和合建港五大生态保护区和生态恢复区。入口处设湿地科普展示馆,西溪还是鸟的天堂,园区设有多处观鸟去及观鸟亭,给游客呈现出群鸟欢飞的壮丽景观。
西溪人文,源远流长。西溪自古就是隐逸之地,被文人视为人间净土、世外桃源。秋雪庵、泊庵、梅竹山庄、西溪草堂在历史上都曾是众多文人雅士开创的别业,他们在西溪留下了大批诗文辞章。深谭口百年老樟树下的古戏台,据考证那一带还是越剧北派艺人的首演地。
西溪民风,淳厚质朴。每年端午节在深谭口举行的龙舟胜会,历史悠久,形式独特,被誉为“花样龙舟”。烟水渔庄附近的“西溪人家”、“桑·蚕·丝·绸故事”重现西溪原居民的农家生活劳动场景,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水乡典型的民俗。
花溪湿地公园,贵阳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以花溪河为纽带,涵盖十里河滩、花溪公园、洛平至平桥观光农业带和大将山景区。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范围内有天然的河流湿地、河漫滩,也有人工的水稻田、池塘、沟渠等。多样的湿地公园,为各种生物营造了安全的觅食、栖息、繁殖场所,同时也为开展湿地公园的科普、科研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按照原生态的理念,进一步挖掘当地的风土人情,把花溪的文化历史符号渗透到十里河滩的建设中,以湿地休闲游、湿地生态游、湿地民俗游为主线,打造生态、文化、休闲相统一的高品质的国家级湿地公园,让三类景观尽显山水。贵阳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以花溪河为纽带,涵盖十里河滩、花溪公园、洛平至平桥观光农业带和大将山景区。
十里河滩:十里河滩景区南起牛角岛,北至龙王村,西临花溪大道,东抵大将山山脉,长6.5千米,面积2.19平方千米。十里河滩湿地生态系统包括农田湿地、河流湿地、沼泽湿地、河滩湿地、湿草甸、沟渠等多种类型,具有蓄水及消减洪峰的功能,能够调节气候,改善环境;蕴藏了极其丰富的生物资源,其中有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保护植物7种——香樟、榉树、青檀、沉水海菜花、银杏、牡丹、杜仲,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种——大鲵(俗称娃娃鱼)、游隼、红隼、岩原鲤、多斑金线鲃。十里河滩景区秀峰环抱,竹木夹岸,洲岛错落,跌水潺潺,鱼游碧水,鹭戏浅滩,还有水车、碾房、粮仓等人文景观。陈毅元帅曾赞叹“十里河滩明如镜,几步花圃几农田”。
花溪公园:花溪公园作为风景区建设,始于民国28年(1939年)4月,公园原名“中正公园”,1940年3月,公园建设基本完工,由时任黔省政府主席的吴鼎昌亲自主持落成典礼。次年,何应钦为公园大门坊额题写了“中正公园”四个字。1949年,正式命名为花溪公园。2009年12月,花溪公园纳入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洛平至平桥观光农业带:包括花溪平桥、黄金大道、阳光水乡观光农业带。
大将山景区:大将山脉位于花溪大道东侧,于花溪河相依相偎,3.9平方千米。山势雄伟峻峭,植被良好,山下村庄农舍,溪水蜿蜒,山上松林浓郁,山间多为林间台地,形成开敞的林窗,建有观景亭可俯瞰十里河滩的优美景色。
在西溪湿地公园,我感受到最深刻的就是洪氏文化,感受到了这个家族当时的强盛,对国家的忠贞,对民族的责任。随着导游的脚步,我们对洪氏家族有了大概的认识。西溪湿地公园分为两期,我们参观的是第一期,可以乘船,乘电车。西溪集生态湿地、城市湿地、文化湿地于一身,堪称中国湿地第一园,西溪湿地以独特的风光和生态,形成了极富吸引力的一种湿地景观旅游资源。
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是典型的城市湿地,具有河流、农田和库塘等多类型湿地,生物多样,生态良好。在环境上它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下的高原岩溶丘陵区,是以喀斯特地貌为特征的城市湿地公园,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质结构形成丰富多样的风景地貌资源。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主要的游览方式为自行车,提倡生态低碳的方式游览湿地公园。
四、实习总结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地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保护、游憩休闲和社会文化等功能的活动。我们实习过程中看到的上海,苏州,杭州的绿地规划的确要好很多,大面积的公园绿地,为其赋予文化内涵,通过合理的安排,形成了一定的布局形式。城市绿地系统的布局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为即使一个城市的绿地指标达到要求,但如果其布局不合理,那么它也很难满足城市生态的要求以及市民休闲娱乐的要求。所以只有布局合理,和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才能更好地服务这个城市,服务市民,更好地维护城市的生态建设,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这次实习给了我们一次开眼界,接触外界的机会,多了一次亲身接近景观的机会,所有看到的,听到的都让我们感叹不已。经过这次实习,我才发现,我对我们专业还有太多没有掌握的知识。因此,我一定要充分利用在学校的最后一年的时光,多学一些本专业方面的知识,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充分体现自己的价值,更好的适应社会对现在大学生的要求。
最后,感谢老师这七天来,对我们的关怀照顾,和我们的一起奔波。老师,您辛苦了,谢谢您!
第三篇: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实习报告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实训课小结
班级:09园林双语 学号:090313960 姓名:李晶
城市园林绿地是城市用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维持城市生态平衡和美化城市市容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绿色植物逐渐减少,污染增加,进而生态系统失调,环境质量下降,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因此,城市园林化是全社会的一项环境建设工程,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也是人们生存的需要。所以,本着城市园林的重要作用,特展开了这次实训。
实训时间:2012年4月17
实训地点:呼市北二环
实训具体安排:
2012年4月17日上午8时30分,我们准时在图书馆楼前集合。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观看了呼市北二环的景观布置以及一些植物配置。在观看的途中,老师详细的解说了一些植物的特征,还有教会了我们如何去辨别它们。比如新疆杨:属常绿灌木或乔木,枝干略为四棱形,枝叶密生,树冠球形。单叶对生,倒卵形或椭圆形,边缘具钝齿,表面深绿色,有光泽。聚伞花序腋生,具长梗,花绿白色。蒴果球形,淡红色,假种皮桔红色。
又比如丁香:丁香花白如玉,花香似兰,其树型魁伟,高者可超过2米,树冠卵形,大型叶为倒卵形,先端短而突尖,基部楔形,表面有光泽,嫩枝及芽外被短绒毛。冬芽具大形鳞片。花先叶开放,顶生、朵大,直径12-15厘米。花被9片,钟状。果穗圆筒形,褐色:蓇葖果,成熟后开裂,种红色。3月至4月初开花,6-7月果熟。还比如就不一一而谈啦。其次,老师也向我们述说了路旁常用的一些植物,以及一些路口的设计方法。
在17日上午9点30分,我们赶到了北二环内侧。
(1)道路
呼市北二环主干道是直干道路,以此为基础分处次干道路。但园中没有可引导游人深入到园林各个角落的游步道。如南面的竹林深处被游人踩出一条小路,此处应建一条游园小路。园中大都是由石板铺成的主干道,周围没有植物的搭配,显得空旷。
(2)植物
呼市北二环周围有许多居民区,属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宜人,很适合植物的生长。其中有多种植物如香樟、广玉兰、红花檵木、栀子花、杜鹃、桂花、榆树、铁树等。其中香樟用的最多。
孤植、群植、対植等造园手法都有运用。其中开花植物、七彩的造景植物少。
(3)功能区
呼市北二环的功能区主要分为交通区,人行道。呼市北二环广场处,在路上,老师想向我们解说了道路的布置。当走到北二环处,它是由几种植物互相配置而成的。接着就是一条景观大道,道路两旁有灌木,金边黄杨,草坪等等。
通过本次实训,我了解了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要注意的一些东西,比如说入口设置,道路布置,植物配置等等。其次,我还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园林景观设计对社会的重要作用,最后,希望类似的实训多多展开,可以增加我的知识积累。
第四篇:道路绿地系统规划
道路绿地系统规划
1、城市道路绿化的(性质)与(功能)决定了道路的(宽度)。
2、城市道路系统有:(快速道路系统)、(交通道路系统)以及(步行道路系统)。
3、步行交通系统道路要有(遮阳)功能。
4、(机动车)对绿带的细部不会关注太多,关注绿带的(大面积色彩、轮廓、粗线条)。
5、(人行道)对周围绿带的变化有一定的敏感。
6、城市道路绿化的成败,主要取决于养护管理(“三分种植、七分管理”)。
7、道路红线:在城市规划图纸上划分出的建筑用地与道路用地的界线,常以红色线条表示,故称道路红线。
8、我国城市道路按三级划分:(主干道、次干道、支路)。
9、道路横断面能显示出(车行道、人行道、分车带)及(排水设施)等。
10、道路总宽度又称(路幅宽度),是(建筑红线之间)的宽度。
11、道路绿地可分为,道路:(道路绿带)(交通岛绿地)(广场绿地)和(停车场绿地)。
12、道路绿带:(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和(路侧绿带)。
13、分车绿带:(中央分车绿带,两侧分车绿带)(同向机车和非机动车之间)。
14、交通岛绿地分为:(中心岛绿地)(导向岛绿地)和(立体交叉绿岛)。
15、道路绿化率:(大于%20)
16、完整的道路由:(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分隔带)(人行道)及(街边绿化)。
17、道路的断面布置形式:(一板二带式)(二板三带式)(三板四带式)(四板四带式)。
18、行道树在北方地区不宜使用(常绿乔木),南方宜使用(常绿树种)。
19、行道树应着重考虑(路东)和(路北)的种植。
20、行道树种植点距道牙的距离决定于两个条件:(行道树与管线的关系)(人行道铺装材料的尺寸)。
21、行道树与各种管线及地上地下构筑物之间最小距离在1.0~1.5.22、行道树与其他设施最小的水平距离在1.0~2.0 m23、在满足与管线的前提下,行道树距道牙的距离是(不小于0.5m)。
24、行道树的株距由(植物成年冠幅大小)来确定。
25、树池形状有(方型)或(长方形),少有(圆形)。
26、树池的最短尺寸不得(小于1.2m)多为1.2×1.5m,1.5×1.5m,1.5×2.0m,(1.8×2.0)。
27、树池的边石有高出人行道(10~15cm),也有和(人行道等高)后者行走方便,前者对树木有保护作用,先多选用(后者)。
28、行人少选用(种植带)
29、行道树可采用(种植带式)或(树池式)。
30、人行道的绿化,株距不应小于树冠直径(2)倍。
31、防护(绿带宽度小于5m)时,均称(基础绿带),710m时,布置成花园林荫道。
32、公交站台一般不能种(灌木)。(花卉)。可种植(乔木,夏季遮荫)。
33、当分车绿带宽5m以上,在不影响乘客候车时,可少量种植(绿篱和灌木)并没(矮栏杆)保护。
34、安全视距和车速成正比。
35、视距三角形内不能有(建筑物)。(构筑物)。(广告牌)及(树木)。
36、视距三角形内,布置的植物不得超过(小轿车司机的视高)即(0.65~0.7m)。
37、交通岛。以其功能可分为何(中心岛)(方向岛)(安全岛)。
38、交通岛,一般设计为(圆形)。
39、我国大中城市所采用的圆形,中心岛直径为(40~60)。一般城镇中心岛的直径不能小于(20m)。
40、中心岛宜封闭。
41、中心岛(忌用小乔木或灌木),以免影响视线,不能布置成供行(人休息用的小游园)
或(吸引人的地面装饰物)
42、中心岛常以嵌花草皮花坛或以低矮的常绿灌木组成简单的图案花坛。
43、互通式立体交叉一般由(主)、(次干道)和(匝道)组成。
44、匝道是供车辆左、右转弯,把主流导向主、次干道。
45、立交桥绿地主要服从(交通功能)
46、立交桥出入口应有(指示性标志的植物)
47、立交桥的弯道外侧应连续种植树木,起诱导方向作用。
48、在立交出入口和准备会车的地段,立交匝道内侧道路有平曲线的地段,不宜种栽遮挡视线的树木。
49、立交桥绿地主要以(草坪、花灌木、植物图案)为主。
50、立交桥路口如果位于城市中心地区应(重视装饰效果)。
51、立体交叉的绿岛有较大坡度时,可设(挡土墙,坡度小 于5%)。
52、街道小游园,以休息为主,道路占30-40%.以活动为主,道路占60-70%.53、街头休息绿地中设施有(栏杆、花架、景墙、桌椅坐凳、宣传栏、体育设施、儿童游戏设施以及小建筑物、水池和山石)等。
54、街道小游园又称(街头休息绿地和街道花园)。
55、8 M宽的花园林荫路;(设一条游步道),(8M以上,设2条以上,路宽1.5M)。
56、林荫路在75-100M处设立出入口。
57、林荫道道路广场不宜超过(25%),乔木(30-40%),灌木(20-25%),草地(10-20%),花卉(2-5%)。
58、宽度大的林荫路宜采用(自然式布置),宽度小的以(规则式布置)为宜。
59、在流量大的街道上多采用布置在一侧的花园林荫路。
60、设在街道中间的花园林荫路较为常见,此类型多在交通量不大的情况下采用,不应有过多出入口。
61、车行道与花园林荫路之间要有浓密的绿篱和高大的乔木组成屏障。
62、花园林荫路的常用建筑小品有,游憩小路,小型儿童游乐场,休息座椅,花坛,喷泉,阅报栏和花架等。
63、街道小游园在临近一侧种植绿篱和灌木,起到分隔作用。
64、街道小游园是在城市干道旁供居民短时间休息用的小块绿地,又称街头绿地和街道花园。
65、公园宽度≤9米时,树木不能种在路肩上,66、公路路面宽度〉9米时,可距路面0.5以上种植,可种在边坡上。
67、在桥梁、涵洞等构筑物附近5米内不能种树。
68、道路交叉口必须留有安全视距、弯道内侧,只能低矮灌木和地被植物。
69、道路绿化以乡土树种为佳,布置方式可乔灌木结合。
67、道路绿化2-3km或利用地形的变换树种,可预防大面积
虫害感染,避免司机视觉疲劳。
68、道路绿化、可结合生产种植油料等。
69、在风景区附近或风景区内部的道路上,植物种植不应阻挡风景视线。
70、高速公路绿地以“安全、实用、美观”为宗旨,以“绿化、美观”为目标。
71、高速公路分车带应采用整体结构。
72、高速公路绿化宜简单重复,形成节奏韵律。
73、高速公路分车带绿化要适当控制高度,以遮挡对面灯光,保证良好行车视线。
74、高速公路横断面包括(行车道)、(中央隔离带)、(路肩)、(边坡)和(路旁安全地带)等。
75、公路由路床、边坡、边沟构成。路床由路面和路肩构成。
76、高速公路的隔离带要形成(间隔)、(整齐有序)和(明快)的配置效果。
77、高速公路隔离带要(因地制宜的分段变化处理,以(丰富路景)和(消除)视觉疲劳。
78、高速公路隔离带内不种成行的乔木,防止树影响司机视线。
79、高速公路中央隔离带宽度〈3米,过容影响夜间行驶。
80、高速公路不允许行人及非机动车穿行。
81、路肩是为故障停车用的,3.5米以上不能种植树木。
82、公路绿化,大乔木距离路面有足够距离,不使树影投射到车行道上。
83、公路绿化边坡及路旁安全地可种植树木花卉和绿篱。
84、高速公路边坡绿化是高速公路绿化的主体。
85、边坡绿化一般采用植草皮和播草种两种形式。
86、边坡绿化保持(稳定边坡和)保持(水土流失)的目的。
87、(草地选择)是边坡绿化的关键,要求(根系发达)(易生长)(易成活)(抗病虫)。
88、高速公路(石质挖方路段)在坡脚可栽些(藤本植物)减少不舒服的压抑感。
89、高速公路两侧留出(20~30M)安全防护地带,(防噪音)和(废气污染)。
90、高速公路直线感小于24KM,在(直线下坡拐弯)的外侧种植树木增加安全感。
91、花园林荫路在(人流量大),(大型建筑前)应设出入口。
92、花园林荫路在两端入口处,将(游步路加宽)或设(小广场)形成开敞空间。
93、道路绿化符合〔城市道路绿化规范与设计规范〕和〔城市绿化管理条例〕。
94、步行交通系统的道路绿化要有良好的(遮阳功能)。
95、道路绿化植物配置在统一基调基础上,树种力求变化。
96、街道小游园以植物造景为主。
第五篇:绿地系统规划设计说明
1、总体规划:
根据《博鳌乐会古城控制性规划》,将乐城岛建设成为:集人文资源、旅游度假、节能环保和绿色生态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城,力争成为中日环保合作示范区的启动项目。
2、景观规划原则
(1)、生态优先原则
乐城岛紧邻万泉河旅游开发区和博鳌水城,同时也位于博鳌水城保育区范围内,清澈壮美的万泉河水及两岸茂密的植被与岛内丰富的人文景观交相呼应。生态环境是乐城岛发展的根本,一切经济与建设活动均须以生态优先为首要原则,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确保乐城岛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
(2)、以人为本原则
关注人们不断发展的需求,创造舒适、宜人的城市生活空间,强调自然环境的生态性,突出社会环境的文化性,提倡物质环境的功效性。
(3)、集约化原则
乐城岛由万泉河环绕四周,区位优势明显,城市空间拓展也同时受到自然界限的限制,因此必须加强土地利用的集约化,在优先保证岛内生态环境,古乐会城空间形态和景观风貌的前提下,提高土地利用的高效性。
3、景观绿地系统规划
(1)、景观构成
规划区内景观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人文资源;生态建筑;自然资源 人文资源:主要为现状乐会古城遗迹和周边自然古朴村落构成; 生态建筑:体现低碳环保理念的生态环保示范住宅及酒店建筑; 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新技术农业用地、一般耕地、公共绿地、林地等。(2)、景观布局
景观规划遵循自然肌理,在对现有古城及周边村落保护的基本前提条件下,新开发建设的生态建筑主要临万泉河布置,分别位于乐城岛的南北两翼,岛内中部为一条由村落、农田、绿地、林地所组成的跨度约300米,长度约2000米的自然景观带,气势磅礴,视野开阔,近300米宽的景观带囊括了现状十个自然村落,将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座落于平畴与绿地之上,远可观河,近可赏园,浓浓田园风情倍感温馨。同时打通岛内南北绿色景观通廊,在北岸桥头两侧对称布置公共绿地,强化岛内景观节点。
4、规划区生态要素保护与利用分析
(1)对周边林地的保护和利用
岛内中部为一条由村落、农田、绿地、林地所组成的跨度约300米,长度约2000米的自然景观带,气势磅礴,视野开阔,具有优越自然生态环境。林地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储备资源,起着水土保持、涵养水质、吸氮供氧、调节小气候、净化空气的功能,构成了规划区最重要的碳氧平衡调节器。
①结合绿地、水体和道路绿廊组织送氧廊道。规划区林地是其近距离的氧源。规划区开发应该 注意保护林地,应结合地形进行规划布局,将其保留作为公园绿地,减少对天然林地的破坏。利用大型公园绿地和河流水系、道路绿带,形成氧源渗透通廊,为城市提供新鲜空气。
②控制建设强度预留通风廊道。规划区的主导风向是东南风和北风。必须控制自然通风廊道上的城市建设强度和高度,避免对通风廊道的阻隔:在通风廊道上,尤其主要河道应形成宽敞的绿化空间,使林地新鲜气流顺畅进入规划区;节点周边形成相对宽敞的绿地,增加将高层气流导向地面的机会。
(2)对河流湿地的保护和利用
①从通风走廊角度的保护和利用:规划区内的万泉河等主要河流是主要的送风走廊,应尽量留出开敞空间和绿地,以提高绿地为城市供氧和调节小气候的生态效益,营造良好的城市小气候。
②从景观游憩角度的保护和利用:规划区纵横交错的水系是天然良好的景观元素,其滨水绿廊也是休闲游憩功能最好的载体。滨水绿廊为沿河水系的绿色通道,主要为步行、自行车、轮滑以及其他非机动交通所使用,并与城市步行系统和城市公共交通节点保持便捷联系,保证居民方便通达。在功能上,滨水绿廊既可为居民提供散步、慢跑、自行车运动等日常健身场所和钓鱼、划船等水上运动场所,其串联的绿地和开敞空间更提供了丰富的生态休闲活动。
5、绿地系统规划 5.1规划原则和思路
基于上述林地、河流湿地、生物保护、风道、氧源、人文旅游资源等分析,结合景观生态学原理,对规划区生态绿地布局进行思考:
保留现状主要林地、水系和耕地等蓝绿要素,形成绿化系统的良好基底; 城市建设区镶嵌和耦合于绿色基底,与绿化系统取得渗透与融合;
通过水系、道路建设绿色、休闲廊道,将自然山林、风、氧源等引入城市,调节小气候,为市民提供休闲空间;
依托乡土人文旅游资源选择适宜位置建设大型城市公园,提供绿色休闲空间和生态斑块。
5.2规划结构
综上分析,形成“双廊骨架、蓝绿脉络、绿园点缀”的生态绿地结构。()双廊骨架
规划构建纵横两条生态廊道,行成整个规划区的绿地骨架。南北廊道:
廊道形成纵向景观轴,通过生态节点与东西廊道相连,在各组团之间形成开敞地带和生态隔离带,保持各组团良好的空间尺度和景观环境。
廊道为住区居民提供休闲游憩的最佳场所。东西廊道:
岛内中部为一条由村落、农田、绿地、林地所组成的跨度约300米,长度约2000米的自然景观带,气势磅礴,视野开阔,近300米宽的景观带囊括了现状十个自然村落,形成东西廊道。
北廊道为乡土人文资源的保存和游赏开拓提供了良好环境。 廊道为规划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休闲游憩空间。
因此,南北两条廊道兼俱维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迁移、生态隔离、生态防护、人文游憩、景观环境等多功能于一体。
(3)蓝绿脉络
规划区内水系从维护生态安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分别沿水系、水库湿地严格控制宽度10-30米的带状绿化通道,为饮用水源提供生态保障。滨水通道辅以道路绿化通道形成蓝绿交互的绿化网络。
蓝绿脉络将规划区两侧的山体氧源和外部风引入城市内部,让自然和城市完全交融渗透,使规划区内外绿化及生态系统联系顺畅,促进内外交换从而有利生态平衡;串连各个绿化景观节点,提高开敞空间的连续性,为市民提供易达的开敞空间。
(4)绿园点缀
结合规划区内现有景观资源,如结合水库鱼塘、田园林地景观形成新的公共活动中心。这些公园绿地考虑合理的服务半径,形成斑块状绿色休闲空间,提供市民运动、体验、游赏等多样化的休闲娱乐活动,也改善和提升规划区整体人居品质。
5.3绿地分类规划
将规划区绿地系统分为:公园绿地、生产防护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和其他生态绿地。(1)公园绿地
规划区公园绿地以带状为主,结合规划区现有的水系鱼塘进行梳理整合,串联形成水系脉络,沿水系两侧形成带状公园绿道。公园绿道宽度在10-30米之间,串联规划区内主要城市开敞空间和公共服务设施,并与局部保留的田园林地结合形成大型的公园节点。公园绿道设置充分考虑河道安全、休 闲和亲水的功能,结合驳岸设计和岸线绿化综合考虑,主要布置步行和自行车道,并加强绿化植被、坐凳等设施配套。让规划区内居民能够在500米步行范围内便捷到达公园绿道,可以在其中开展日常健身锻炼、游憩活动,也可以通过公园绿道在优美的环境中步行前往城市主要的其他开敞空间。
公园绿地是市民交流的主要空间之一,应通过各种游园文化活动和体育竞赛活动,为促进非正式交流氛围的形成提供物质条件,创造事业的契机、产生智力的意图。
(2)生态绿地
其生态绿地主要指规划区生态廊道,是规划区片区的生态隔离带,也是规划区的生态通廊和市民休闲景观带。生态绿地以自然生态维护为主,结合现状水系景观,设置步行和自行车道,少量修建休憩型景观设施,宽度设置300米。
(3)生产防护绿地
道路防护绿地:包括高速公路、快速路、主干道等道路两侧的防护绿地。其中高速公路两侧各100米,快速路防护绿地控制宽度满足两侧防护绿地绿线之间距离150米,主干道两侧各10米。按道路的性质确定绿地率指标:快速路绿地率不得少于35%、主干道绿地率不得少于30%、次干道绿地率不得少于25%、支路绿地率不得少于20%。
高压线走廊防护绿地:要求在500kV、220kV、110kV高压线的高压走廊防护区域内控制为防护绿带,绿带宽度按高压走廊防护距离要求设置,高压走廊宽度分别为70米、60米、30米。
河流湖泊防护绿地:结合保护防洪和排水工程的要求,与公园绿地结合沿水系山塘设置防护绿带,形成独具特色的滨水景观,绿地宽度为10-30米。
卫生防护隔离绿带:工业区组团与居住组团之间应根据地形设组团隔离绿带,绿带内除园林路、广场、园林建筑小品及管理建筑外,不得建设其他性质的建筑物和构筑物;污水厂周围设置20-30米卫生防护林带;变电所周围控制50米防护绿带。
(3)单位附属绿地
单位附属绿地是指附属于住宅区、工业区、仓储区、政府机关团体、商业服务业设施、对外交通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等单位用地范围内部的绿地。
居住区附属绿地的设置要符合居住区设计规范。
6、景观系统规划
6.1景观资源
人文资源:主要为现状乐会古城遗迹和周边自然古朴村落构成。田园风光:规划区内有大量的农田耕地,是优美的基底画面。纵横水系:规划区内滨海水系是规划区中的景观焦点和视线通廊。
6.2景观带(1)景观廊道
景观廊道设计意向图
沿河流水系构筑蜿蜒灵动的景观廊道,强化基地水网特色。通过水景与城市园林绿地的配合、控制廊道宽度和用地功能,形成生态走廊和休闲游憩绿道,促进与周边山体自然景观和风光的衔接,展现古城生机与活力。
(2)景观轴线
以城市干道为空间载体,贯穿规划区主要景观分区及特色景观节点,形成界面连续且天际轮廓线丰富的景观序列。景观轴线强调人文与自然景观的融合,有机组织各类公共活动功能和空间节点,体现连续、流动的景观特质。
规划沿道路形成主要的景观轴线,将城市中心的商务、商业、文化、会展等空间和设施联系起来,通过道路设施及道路两侧建筑设计和开敞空间设计等,形成集中体现特色风貌的城市景观带。
6.3景观界面
滨河景观界面:突出蓝绿景观与休闲游憩功能的共生共融,强化建成环境和自然环境在空间与视觉上的渗透。滨河绿化空间精心设计建筑、小品、娱乐和休憩等设施,形成市民游憩的特色场所。滨河建筑布局则应高低错落,平缓与突起相结合,体现重点与变化。
6.4景观节点
(1)人文节点:位于古城遗址及周边村落地段,对其进行保护性修复,尊重其现有的特色村落布局,促进村容村貌与高品质的度假环境景观协调,展现乐会古城城特色风貌,构成乐会古城的象征和标志,打造可识别之城市;
(2)门户节点:处于道路等主要对外交通线出入口、交通换乘枢纽等节点位置,是城市与外界联系的第一印象地域。以大尺度绿化和标志性建筑、构筑物塑造古城门户形象;
6(3)生态节点:主要为结合现状林地、水系、公共服务设施及历史建筑等设置的城市公园和组团绿地等。该类型节点以植物造景为主,配套一定规模的活动场地和服务设施,形成景观系统的生态型游憩节点。